年轻干部案例题

2024-07-07

年轻干部案例题(精选6篇)

年轻干部案例题 第1篇

公开选拔年轻干部面试题

面试题:作为公开选拔的年轻领导干部,你怎么面对和领导比你年长的下属呢?

答:我认为,一个正常的国家机关依靠的是法治,是制度管人,而不是人治,不是以人管人。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我走上领导岗位后一是要靠工作制度管人。首先要完善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以便大家都能遵守,而且彼此之间又互相尊重,加强沟通。二是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服人。《领导艺术》中讲,领导的权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制度设计的法定权威,叫领导权力,另一种是来自领导个人魅力,叫非领导权力。面对比我大的长者下属,我如果过度依赖领导权力则会引起他们的不满或不服,因此我必须依靠领导个人魅力,具体说来就是身教重于言传,感化重于说教,鼓励重于批评,监督重于惩罚。己不欲者,勿施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下属。三是靠先进典型引人。上任后,我将通过调研,抓住工作中的正反两方面典型加以告诫和奖励。通过先进典型的标杆作用引导人。

面试题:如果你的一个同事在公共场合过分赞扬你的领导,你该怎么办?

答:

1、领导作为领导,自然有超出我们的能力和胸怀,作为下级,尊重领导,甚至是崇拜领导,这是可以理解的,是很正常的。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为人处事方式和特色,不能千篇一律,用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要求别人。

3、当然了,如果我的同事由于为了表达自己对领导的尊重,没有掌握好时机和场合,而事实上造成领导的被动和负面影响,我想他会自己慢慢明白的,没有必要由我自作聪明,自认为高人一等地去提醒,但我会从他的身上吸取反面教训。

面试题:“以人为鉴”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对你有何启示? 答:

1、以人为鉴的意思是了解别人的经历,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有好处

2、正确理解“以人为鉴”:主要目的在于为我所用,而不等于墨首陈规。比如,前人经过尝试而失败的事情,我们要自己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为我们成功完成而借鉴,而不是停止尝试。

3、结合实际。

面试题:假如你已经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你的一位朋友在上班时间来找你帮忙,希望你利用职务之便为他办一件很重要的私事,你该怎么办。

答:

1、首先看这件事情是否违背工作原则,要按章办事,不违背原则的事情可以视重要程度在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方便。

2、再看这件事情是否在我的职责范围内,如果超出范围,建议朋友向有关部门咨询。

3、如果当时我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则让朋友稍等。

4、平时就要以身作则,做依法办事的国家公务员,在朋友中建立良好形象。

公考面试题:社会很多人因为意外遭遇到很多经济困难,你有什么好的对策?

答:一次意外便能改变人的一生,交通事故、白血病等等,它给不幸者带来的不光是身体的疼痛,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随之而来将是经济上 的困境。一个家庭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可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唯一途径就是外援。外援包括哪些呢?

1、媒体。呼吁社会中有爱心并且有经济能力的人解囊相助。社会基金组织。集中社会各界捐助,严格把关,加强监督,让基金中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都如雪中送炭。

2、商业保险。加强自身宣传,制定既有良好地经济效益又被大众接受的优良险种。

3、社会保险。发挥国家强制力,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保护人权。在制定涉及到大范围人群的法律法规时,按公开合法的程序举行听证会,确保真实反映人民的意愿。

公考面试题:我市振兴,存在体制问题、人才问题、观念问题、软环境问题等,你认为哪个是最关键的问题?该如何做?

答:题目中所提的也正是东北振兴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而关键性的问题我认为是体制(或软环境)问题。第一现状:东北地区有硬件基础,经济发展与南方有差距,国有企业负担重,新兴产业没有形成,受体制因素的制约,没有为多种经济的发展提供好的条件。第二、借鉴先进经验,做好中长期规划,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三、体制建立后,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吸引人才,可以改变观念,能够为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保障。

公考面试题:农民工子女就读问题,社会说是歧视,你怎么看?

答:

1、首先农民工子女因为户口等问题,在上学上存在很多困难,要交很多的择校费,还有很多其他的费用和其他比较麻烦的手续问题等,这给农民工子女正常的上学接受教育,设置了很多障碍。

2、我国现在的教育部门、学校实行的属地管辖,为了方便管理,多数实行的是就近上学的原则,不光农民工就是其他不是本地户口的孩子上学也有很多的限制规定。综上所述,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但造成这种相象的原因不仅仅是歧视,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现在的国情,教育现状,户籍问题等很多原因。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要求教育部门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特点,于时俱进,制定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特点的教育机制,同时也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给予相应的配合,广大的农民工朋友积极参与城镇建设,为现代城市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无法享有与城里人同样的待遇,而且这些不平等待遇也将相当一部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挡在门外。流动儿童教育和与之紧密相关的留守儿童教育中的问题可以看成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所固有的弊端在新时期的表现。另外,城市里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也是出现相关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公考面试题:现在很多人反映看病难,你有什么具体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答:

一、出现看病难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医疗资源总体不足,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国的医疗保障覆盖面太小,医疗费用上涨过快,政府投入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4

一、加大政府向农村投入的倾斜力度,完善乡级卫生服务功能。财政部门要提高农村卫生事业费的增长幅度,并将补助资金落到实处。

二、推行农民家庭合同保健工作,解决农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难题。为此,建议乡镇卫生院和农民之间以合同形式建立体检、看病双赢服务格局,既解决了农民群众的防病、查病难题,又增加了卫生院收入,互惠互利。

三、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尽快推广合作医疗体系建设,可以尝试实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农民可以自愿参加,对个别确实存在困难的,政府给予适当的救助。

四、实行招标采购制度,加强药品购销监管。有关部门应严格把关,杜绝药品经销中的不正之风。实行药品招标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

五、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普及和宣传卫生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重点治理“四乱”(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杂物乱摆、牲畜乱跑)、消除“四害”,把疾病预防控制在源头。

公考面试题:如果你的一位同事向直接领导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可以提高效率的建议,没有被接受,他又直接向上一级领导建议以期得到采纳。你对这位同事的做法怎么看?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答:我想既然在一个单位工作,就是有层级,有计划的,该向谁反映什么问题,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作为行政机关,一般都是应该先向自己的直接领导反映问题,提出建议。除非有明确规定应该向更高一级领导反映问题。我不赞同同事这种越级反映问题的做法,如果是我,我会先反思自己的建议是否真如我自己想的那样合理和可行,直接领导既然没有接受 我的建议,肯定有他的原因和理由,有时自己看自己的问题是有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事者迷,所以我最重要的是再和我的直接领导沟通,找出他不接受的理由和原因,如果他的理由充分,那么我会接受他的意见,暂时放置建议,如果他理由不充分或根本没有理由,那么我会从我党的事业,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按公务员的有关规定按组织程序反映问题。

面试题:如果让你组织一次查“三无人员”的行动,你将如何组织? 答:

1、确定参加此次活动的人员,先对辖区内的“三无人员”进行摸底调查,确定辖区内的“三无人员”人数和集中地。掌握第一手资料,方便活动展开。设计活动方案和制定“三无人员”安置计划

2、进行人员分组和负责地分配,根据准备前期掌握的资料,清查活动开始。按方案进行灵活行动。

3、对此次活动进行工作总结,并制详细的工作报告。

面试题:假如你被我们单位录用,我市决定在我单位召开执法经验交流会议,有十几个单位参加会议,若交由你筹备,请说说你的工作计划。

答:安排会议这种题目都是分三个步骤:

1、准备阶段。会议前期准备,确定参加人员人数和名单,准备与会议相关的资料,选定主持人。安排会议地点和时间,并发出通知,让各个单位确定交流会上的发言人。并把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上报领导,以便领导指导工作。

2、会议召开阶段。会议召开,做好接待工作,并做好会议内容的详细记录,并通知当地媒体对该次会议进行报道。

3、会议结束阶段。将会议的相关资料和会议记录进行整理,并做详细的经验总结报告,上交领导 公考面试题:现在是依法治国,但在一些地方还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

1、对待这个问题,应该辨证的来看,一些地方一些领域确实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有些领域还比较严重,但这种现象不是主流,是支流。

2、这种现象的存在已经影响了我们依法治国的进程,这种现象的存在使我们一些地方,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这与党中央当前提出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是格格不入的,也与世界的文明进程、法治进程是背道而驰的。

3、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主要有:一是当前的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二是部分地方、部分领导思想上法律意识不强、人治思想严重;三是法律监督的缺位。

4、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近一步完善,随着法治思想逐步深入人心,依法治国战略逐步推进,随着领导干部法律意识的增强,监督的补位,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必然会建成真正的法治国家,“以权代法”现象将不符存在。

5、作为国家公务员,尤其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一定会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严格要求自已,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公正,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公考面试题:你和一些人正在船上,这时船漏水了,有沉没的可能,此时你会怎样做?

1、检查漏水情况,如果能采取措施补上漏洞的马上补上。

2、向海事局或者附近船只发出急救信号,请求马上救援。

3、如果无法补上漏洞,马上动用船上所有的救生设施,如救生艇、救生圈等。安排人员逃生;

4、安排逃生的原则是:儿童、妇女、老人优先逃生,其次是男乘客,最后才是船员。

面试题:今天早上上班,上级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要求你就“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这个主题写一篇调研报告。你如何完成这项任务?

答:

1、与领导沟通交流,了解写该调研报告的目的与意图;

2、广泛收集资料与信息,做到胸中有数;

3、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交流情况,征求意见;

4、组织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和经济界人士召开座谈会;

5、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紧扣主题,重点突出,力求创新,高质量的完成调研报告。

公考面试题:关于思想和人格的一段话,对“嫉恶如丑”你是怎样理解的?

1、嫉恶如丑是指对丑恶的现象或行为深恶痛绝,它体现的是一种正气。

2、对于丑恶的东西,我们应该厌恶,应该努力消除。比如:腐败、抢劫等;

3、但从另一个角度,如果把其他人的缺点、不足也以嫉恶如丑的态度对待,就有些不妥了,比如人非完人,特别是对自己同事的缺点和不足,要以宽厚待人、存包容之心,帮助他改正缺点;

4、作为公务员,对坏人、不良现象,要有嫉恶如丑的态度,坚持原则,与这些现象做斗争,但对别人的缺点、不足要有宽广的胸襟,理解别人,帮助别人。

公考面试题:目前我国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犯罪率逐年升高,问你怎样分析这个问题,有什么具体解决措施。

答:未成年犯罪的逐年升高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关注的问题。而青少年犯罪与缺乏家庭温暖,社会关爱。国家关注似分不开的,要彻底解决问题需要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家庭方面:具调查,未成年犯罪分子中有一半以上来自离异的家庭,缺乏家庭的温暖使小孩在身心都受到严重的伤害。进而将这份怨恨发泄到无辜人的身上,造成了犯罪事件,所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制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不仅是保护孩子的有力手段而且也是防止青少年犯罪的首要环节。

2、学校方面,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呆在学校里的,老师是教书育人的,不仅要让小孩有高分数,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现在的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德育的培养,也为青少年犯罪埋下祸根,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是一句空的口号。

3、社会方面,小孩子年龄很轻,特别单纯,容易上当受骗受人唆使犯罪,加大青少年德保护措施,关爱下一代。让他们有一个纯净的生长环境,这是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

年轻干部案例题 第2篇

近年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特点:案例分析类型题虽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出题,但还是有一些特征可循。从以往的考题来看,案例分析类型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案例事实被虚拟得较真实

为了考查应考者对于我国政府的政策,尤其是当前国家在农村的政策理解水平,案例分析类型的题目通常虚拟出较真实的场景。如发生问题纠纷的当事人名字很具体,纠纷的时间具有紧凑感,地点的安排一般也是恰到好处。这样虚拟场景的作用是让应考者有置身于案例情景之中的感觉。由此应考者就无法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处理问题。2.案例事实往往错综复杂

首先,案例往往涉及到多方当事人。甲方、乙方、丙方等等,往往弄得应考者晕头转向。其次,案件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往往也不止一个。比如合同关系与侵权关系往往扯到一起,所有权关系与债权关系糅合在几方当事人之间等。再次,案件信息量丰富。由于是虚拟的真实场景,所以考题通常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量给应考者,这样一方面让案件更具真实性,另一方面也是考查应考者排除不必要信息的能力。多余的信息无疑给应考者设置了很多陷阱,应考者必须步步小心。3.考查应考者的综合能力

案例分析类型题的目的是考查应考者的综合能力。第一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考题的提问,应考者必须排除不必要的干扰信息,利用有用信息对问题的本质做出判断。第二是记忆能力。为了解决考题设置的问题,应考者必须能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其中自然包括当前中国的政策对某些问题是如何规定的这样基础性的知识点。记忆如果不到位则很难对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第三是语言表述能力。当应考者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的本质之后,就应当把结论表述出来。解决这些问题自然要用适当的语言回答,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要学会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看法。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应考者一见到案例分析类型的题就头疼、发怵。这种类型题目的难点正在于其信息量过多,而应考者往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容易陷入出题者预先安排好的陷阱中去。另外,这类型题考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对应考者提出的要求更高,其难度自然而然地提升上去了

案例分析题一般分单一案例分析和复合案例分析。下面分别阐述。①单一案例分析题。一般科级以下干部公选居多。案例分析题的特点。案例分析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或职业技能有直接的联系。(1)在公共管理的实践中较难解决的工作问题;(2)领导工作中经常发生的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3)采取必要的措施和策略,今后尽可能避免使其不能再次发生的问题;(4)对领导管理活动具有指导、借鉴或引起人们思考,给大家带来某些启示的问题。

案例分析类试题是根据不同层级的领导对应等级的领导能力要求提出的,一道案例分析题可能包含着某个特定范围内的若干个知识和技能鉴定点。案例分析类试题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对领导活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叙述,然后再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请应考者回答。应考者需要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当前领导和管理中的“要点”“热点”“疑点”“焦点”或者是“难点”。

案例分析题的类型。案例分析题是让应考者根据给出的案例情节,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自身所掌握的技能,对某一专题进行诊断和剖析,以达到检测应考者的公共管理和领导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考者在回答试题时,应当从现实出发,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案例、明确问题、探讨成因,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及找出最优化方案等多个具体的分析步骤,才能最终完成答题。案例分析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描述评价型。即案例分析试题只描述解决某种问题的全过程,包括其实际后果,不论其成功或失败。这样的试题是要求应考者做“事后诸葛亮”,留给应考者的分析任务只是对案例中的具体做法进行事后剖析,要求应考者提出具体的分析意见和改进的建议,以测试应考者对现存问题进行判断和剖析的能力。

②分析决策型。即案例分析试题只介绍某一待解决的问题,由应考者去分析并提出对策。这类试题能有效地检测应考者对公共管理原理的认知度以及领导决策的能力。

③方案设计型。即通过案例所给出的环境、条件和可供使用的资源,要求应考者运用自身的才智,提出具体的确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者实施方案,以检测应考者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水平。

案例分析题的解答

首先,审阅案例的内容和情节。为了弄清案例发生背景和来龙去脉,可以采用“5W2H”的方法。即Who(何人),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ich(何物),How(如何做),How much(费用)等一连串的疑问,即从时间、空间、人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等多维度、多视角提出问题,然后再认真思考,只有对提问逐一地做出正确的回答,才能真正把握案例实情。在分析案例发生的背景和隐含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文中的细节,认真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应考者应当实现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扮演,设身处地进入案例的情节之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在掌握各种数据的基础上,透过错综复杂的案情,“一进门”就抓住事件的关键,认清事物的本质。

其次,应考者应当根据正确的判断,提出具体的评析意见或者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已经解决问题的事件,应考者应当对事件做出系统、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即需要对“从事件的发生到问题的解决的全部过程”进行剖析;对“事件解决的途径、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工具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对“事件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做出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在这里,应考者应当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以展示自己专业的能力和水平。

对尚未解决问题的事件,应考者不但要解析事件,指出事件的症结所在,还要针对事件的未来走向和趋势做出必要的推断和预测。要求应考者提出计划或实施方案的试题,应考者应根据题意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要求应考者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的试题,应考者应依据所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阐明自己的见解,提出详实的对策建议。

最后,阐述自己从本案例中引发了什么样的思考,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获得了什么样的教益;如何将这些经验、收获和体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好结合自身所在单位的实际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体现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撰写案例分析的答卷时,应考者还应当注重分析问题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考虑问题思路上的逻辑性和清晰性,文章层次结构的条理性和严谨性,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等等。

②复合案例题。

在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中,案例分析是考查干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特定题型。近年来,在县处级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公开选拔的公共科目或专业科目笔试中,出现了一种在形式上与案例分析题相似的复合型案例分析题(或叫做复杂的案例分析题)。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和解答方法有别于常见的单一案例分析题,准备参加副厅级级副厅以上公选考试的干部对此应予以关注。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复合案例又称综合案例,顾名思义,就是这种案例在形式上不止个,而由3--5个300字左右的单案例组成。下面以近年县处级正职以上领导干部公开选拔考试中的个案例题为例,对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予以说明。【案例分析】 事例一:1998年春,某县主要领导决定在该县通向市里的主要公路沿线建设 “食用菌百里长廊”,要求沿路 7个乡镇铲除公路两边正在生长的小麦,把香菇架、椴木节堆放在公路沿线搞食用菌栽培,以便上级领导参观。次年5月,该领导加大了建设 “食用菌百里长廊”的工作力度,多次主持召开现场会,宣布哪个乡镇行动不力、完不成任务,书记、乡长就地免职,并明确表态,老百姓不搞,可以采取拉家具、牵耕牛的办法对付,这叫“逼民致富”。

事例二:某地有个县委书记为了提高该地知名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出要召开一个全国性黄牛工作会议。他把会场布置在贯通三县的公路边上,下令村民们几天之内在,公路两旁搭建很多牛棚,且每户必须牵一头牛到指定的牛棚里以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观考察。很村民因为家中没有养牛,不得不花钱从外地租,每头牛每天租金10元。该书记曾说:“关键不是让百姓看到政绩,而是要让领导看到政绩。”靠着这种做法,该县委书记先升任市委领导,后来又当上了省级干部。

事例三:某地一镇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再充当投资主体先后办了8个公司。由于缺乏市场论证、技术管理人才和产品营销手段,没几年,众多项目仓促上马又半途而废,8个公司只运行了3年就被迫停办。该镇因大举借债办企业搞开发,欠下了1亿多元的“政绩债”。据测算,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该镇每年只能挤出近百万元用于还债,还清这些债务大约需要100年。

事例四:由财政投资近30亿元兴建的南方某国际机场,由于建设规模过度超前,目前客运量和货运量只达到设计规模的1/3左右,航站楼和机场生活区大量闲置,运营5年累计亏损已达 11亿元。如果停止营运肯定会影响到政府形象而 继续营运则必然加大亏损,有关部门陷入了两难境地。

事例五:为美化城市,东部某市有关部门在市中心广场修建了6座高大的雕塑。然而,雕塑建成后,专家和市民都批评这些雕塑设计水准不高,没有艺术性,缺少美感。于是政府便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决定将 6座雕塑拆掉重建。这时群众又批评有关部门:才建成就拆毁,根本不心疼纳税人的钱,你们当初干什么来着!根据上述事例,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回答下面的问题:

1、造成决策失误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是什么?(评析)

2、在领导工作中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决策?(启示)

从上面这个复合案例分析题可以看出,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特征是在试题类型上,虽然由数个小案例构成,但试卷上仍标示为“案例分析”。在考查目的上,重在考查应考者的战略思维、宏观决策、解决全局性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内容上,多以领导工作或管理活动中的问题为主。

在设问和解答上,一般不是针对某个单一案例设问,不是要求提出某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要求把几个单一案例涉及的问题当做某类大的共性问题,从领导工作的基本原则或管理活动的基本方法的层面上阐述自己的观点或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分值上,由于复合案例分析题的题量和难度较单一案例略大,其分值相应也高,通常在 20分左右。比如2009年9月湖北厅考笔试两个材料论述题都与上面这个例子类似,都占了25分。

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

解答复合案例分析题时,既要借助单一案例分析题的解答方法又不能将每个单一案例分析题的答案组合叠加,而应根据命题人拟制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针对案例后面提出的问题,从领导工作和管理活动的宏观层面出发,进行深度解读。因为不需要提出具体的操作性方法,所以复合案例分析题最后形成的答案与单一案例分析题的答案具有显著区别。具体来说,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答案颇似一道较大的论述题,甚至像一篇对策性论文。如同单一案例分析题一样,解答复合案例分析题也没有排他的最佳方法,只要应考者所答符合命题意图和考查期望,就是相对较好的答案。根据复合案例分析题的考查目的及其答题的客观要求,笔者建议尝试运用以下思路和方法。

首先,把每个材料或事件视为一个单一案例,对其反映的问题予以定性,初步判断它是领导工作或管理工作中的什么问题。其次,把各个小案例综合起来看它们的共性是什么,找出它们反映了领导工作或管理领域中的哪类问题,一般要看是否能与领导职能中的某项职能联系起来,如决策、用人、协调、监督等职能;或是看能否与管理中的某个方面联系起来,如职能、机制、规则、方法、环境等。再次,联系案例后面提出的问题,结合当前干部工作、政府工作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宏观层面上对该问题的背景、成因、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度思考,不要对每个具体的小案例分别去分析解答。

最后,依据有关理论或法律法规,站在较高的领导层次,联系实际工作,提出怎样才能做好这类工作的设想,或提出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下面是关于上述复合案例分析题的简略分析解答。

这组材料反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分析题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领导的决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

其一,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在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下,干部任期较短,调动频繁,对干部一些政绩的考核尚无科学的方法和标准,一些干部急于制造“政绩”,以利升迁。这种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错误政绩观,导致一些干部草率决策、脱离实际决策。

其二,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有的干部不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去做,决策前没有设计三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对唯一的方案也没有充分征求专家的意见,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试点就强行实施。

其三,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决策民主化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前提。但有些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在决策时抛弃民主集中制原则,违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的规定,盲目自信,独断专行,听不进不同意见,特别是听不进反对意见,致使决策存在先天不足。

其四,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有的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先拍脑门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有的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普通群众采用强制措施。

其五,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决策失误并造成巨大损失后,对决策者缺乏党纪、政纪乃至法律层面上的处理,只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了“学费”,以后再用公共财政去填补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把这些损失留给后任领导来承担,使得一些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要做到正确决策,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党的十六大把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党委政府和每个领导干部都应掌握科学决策的理论,都要了解科学决策的机制。

第二,广开言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民主是最好的纠错机制。要建立健全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逐步完善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主要领导要遵守重大问题集体决策的规定;决策时要发扬民主、博采众议、集中民智,不搞“一言堂”;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第三,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急功近利。要充分考虑决策效益,做好长远规划,不草率行事,切实珍惜民力,把公共财政用于公共服务,用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上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四,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强化宗旨意识,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拍脑门子,不摆花架子,改掉官僚主义的陋习。

第五,依法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落实领导问责制。要加强决策监督,实行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加大对造成重大决策失误者的惩罚力度。

总之,领导决策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决定领导工作成败的关键。要通过建立健全决策的体制、制度和机制,使决策者在决策时不想失误、不能失误、不敢失误。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 第3篇

(一) 2013年春节刚过, Y市还哈气成冰, Y市中心城区的黄土山坡上, 活跃着2000多台重型机器, 这些机器将挖掉33座荒山。通过削山、填沟, 两倍于现在城区的建设用地将陆续被整理出来, 用于Y市新城建设。此举被公众戏称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

(二) 在熙熙攘攘的城市街头, 失地农民老王正在为干啥而发愁。他的家在T市新区规划范围之内, 房子已经被拆掉, 用给的补偿金在城里买了一处二手旧楼房, 花得已所剩无几。虽然住的问题解决了, 可是53岁的老王在城里找个适合的工作的确挺难。“进城了, 有房了, 可指什么为生啊?没有退休金, 没有保障, 找工作找不到, 做生意没本钱。”老王无奈地对记者说。

(三) W省人大财经委在一份城镇化调研报告中指出, 目前, 城镇化依然是以投资驱动和“房地产化”为主, 是一种功利性的城镇化。如果城镇化的追求超过现实需要, 将投资“铁公基”的发展模式转向城镇化建设, 就有可能形成过度的城镇化。如果一味地扩建城市, 抬高房价和地价, 盲目求大, 不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现代城市管理能力, 则会给未来埋下衰退的种子。

(四) 一些地区把城镇化理解为大城市扩张。近些年来, 一些特大城市规模无序扩张, 人口压力过大,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超过极限, 环境污染、居住拥挤、交通堵塞、房价高企等问题凸显。同时, 一些小城镇人口比重不升反降, 已经回到20年前的水平。城镇化存在着重规模扩张, 轻服务管理, 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偏低, 基础设施管理运营水平不高,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对当前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理解, 你认为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城镇化之路?

2.T市老王的问题, 在各地城镇化过程中较为普遍,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3.Q省近期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假设你是Q省发展改革委的领导, 在此次会议上将做主题为“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发言, 请列出发言的要点。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

第1问, 要求应试者根据案例材料中给出的问题, 结合国情实际, 指出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走什么路问题。作答此题, 应注意三点:一是不能就案例材料具体问题谈诸如解决对策等内容, 要答出经过提炼升华后对整个城镇化存在共性问题的思考。二是要答全面, 涵盖城镇化的各个方面。三是要从宏观入手, 答出大方向、大道路。主要作答内容有:中国的城镇化, 要立足各地实际, 坚持科学发展观, 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注重循序渐进, 推动绿色发展, 加强环保节能, 突出深化改革, 加强社会建设, 推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保障民众权益, 走以人为本、城乡互动、产城融合、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2问, 从案例材料分析, 老王的问题反映三个方面: (l) 城镇化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 (2) 城镇化后进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3) 城镇化市民的就业生计问题。此题就是答如何解决这三方面问题的。虽然题目给出的是老王的个案, 但不能仅作答如何解决老王一个人的问题, 要从普遍和根本性问题上作答。作答内容要点有: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特别是征地制度改革, 规范拆迁行为, 建立符合市场规律且能最大程度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征地补偿机制, 确保土地增值收益主要归农民所有。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 支持农民承包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流转,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化经营, 将剩余农民有序从土地依赖中转移。二是深入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改革, 实现市民同城同待遇。加快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平等社会福利待遇, 优先解决举家迁徙或长期在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随迁子女就学问题, 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 逐步实现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家属能享受所在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三是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推动城镇多元化产业协调发展, 特别要加快发展城镇生活性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增加就业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 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形式实现其稳定就业, 建立困难救助机制, 发展志愿和社工事业, 帮助进城农民渡过暂时难关。

为年轻干部成长引航 第4篇

集团党委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工作氛围,在集团确保首都供水安全的工作中见到了成效。近年来,培养选拔的年轻干部在集团供水能力建设、供水调度运行、供水管网管理、供水水质安全、供水营销服务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团竣工投产了郭公庄等新水厂,供水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应对了市区不断刷新的高日水量,保障了首都供水安全;提高管网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网漏损和运行成本;加强水质工艺全过程管理,确保水质安全放心;深化金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了水费回收率和客户服务水平。集团供水主业竞争力的增强,综合实力的提升得益于一批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快速成长起来,在供水战线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营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工作氛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重视。思想上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关键。集团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集团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后备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相当于科级领导人员后备人选应以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为主体。特别是近年来,集团先后多次在工作会上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在领导班子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力争每一个班子都配备上35岁左右年轻干部的发展目标,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在领导班子配备和领导人员调整工作中,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一批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他们陆续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基层锻炼。相对而言,年轻干部是富有生机和充满活力的群体,但是相对缺乏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基层岗位上加以培养和锻炼,不断丰富年轻干部的工作阅历,帮助年轻干部积累实践经验。集团各级党组织注重选拔年轻干部承担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工作任务,把年轻干部放到有利于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岗位上进行培养锻炼,有意识地让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多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通过早选苗子、早压担子,帮助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和实践锻炼中加快成长。近年来,集团先后在郭公庄等新水厂建设、接纳南水水源、管网漏损控制、阶梯水价调整、自备井置换改造、重大会议和活动供水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中培养锻炼了一批年轻干部,为集团储备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教育培训。集团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加强道德修养培训,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集团党委定期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系统安排政治理论、思想教育、专业知识、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帮助年轻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业务能力、提升管理素养。集团鼓励年轻干部结合岗位需要坚持自学,并与北京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在职硕士进修班,积极为年轻干部学习深造创造条件。集团各级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育和引导年轻干部,努力钻研业务,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在工作实践中磨炼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求,为推进集团供水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胆使用。集团党委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和“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予以任用,对年轻干部既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为年轻干部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舞台,集团近年来培养的一批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起来,陆续走上集团中层领导岗位,承担起重要的工作职责。其中部分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35岁左右开始担任集团中层正职领导职务,主持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全面工作。工作实践证明,年轻干部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积极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要不唯资历,不唯年龄,大胆使用,让年轻干部在重要岗位上成长,在工作历练中提高,才能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数量充足的人才储备。

在今后的工作中,集团党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年轻干部人才队伍,为集团实现“供水保障可靠、水质优良安全、管网运行平稳、社会服务文明、供水技术先进、管理基础扎实、运营效率高效、企业职工和谐”,具有“首都标准、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供水企业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4题 第5篇

高守国

问题262:R省企业上市工作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截止2012年底,全省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54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30家,境外上市公司24家;有200多家企业进入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比较成熟的企业近70家。R省企业上市工作与快速发展的全国资本市场相比,还存在着数量少、分布不均匀,规模小、运行质量不高,效益低、融资能力弱等问题。

在对R省部分企业调研后发现,有些企业认为:现在企业发展很好,市场稳定,上不上市意义不大;还有的企业认为:上市前期工作太复杂,企业没有懂操作的人,再说上市后怎么样都不好说。一位近年来经营颇好的企业主向调研人员坦言:“企业上市了,我经营起来就不自由了!”这户企业管理层干部中有一半是他的亲戚朋友。企业上市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有利于沟通、协作和运行的平台。R省虽然对企业上市工作扶持力度较大,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政策灵活度不高,影响了企业上市进度。比如中介机构,全国目前证券公司共有109家,可R省仅有2家,具备证券业务资格的法人类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事务所很少而且证券业务也极少。与此同时,R省的大部分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经营业绩增长乏力,部分行业受制于运力不足、市场乏力等多种因素,无法实现更大增长。

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R省企业上市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十二五”时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期,加快R省企业上市工作,将产业建设融资引入市场机制,对加速R省产业经济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和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R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现实选择。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和自己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理解回答: 1.指出影响R省企业上市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有哪些?

2.材料列举了R省部分企业对上市工作的认识。请结合平时工作体验,分析这些企业主持有的心态,并指出这些心态反映了哪些问题?

3.假设你是R省全面负责企业上市工作的领导,就当前情况你打算如何推进R省的企业上市工作?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

第1问,材料大部分内容都是R省企业上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答前首先要将存在问题转化成制约因素,即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正确理解而分析得出R省企业上市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作答此类试题,为使作答全面、有条理,一般情况下都从内因、外因,或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或从企业原因、政府原因、社会原因、个人原因等方面去答。此题从以上哪方面答均可。同时要注意,题目要求要结合自己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理解,这一点说明作答时不要局限于材料本身,还要进行合理想象,根据应试者的工作经验设想可能的制约因素,比如证监会审核监管趋严,企业上市门槛提高,审核通过率低,也要考虑进去,再比如个别市(地)、部门不重视,抓得不紧,国有企业改革退出等,也可能是制约因素。主要作答要点有:(1)认识上的制约。企业和个别市(地)、部门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一,观念落后,缺乏上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企业发展自身制约。企业业绩不佳,发展受制约,增长性较弱,不完全具备上市条件。(3)推进手段制约。各地各部门政策协调落实不畅,推进力度不大,上市工作效率不高。(4)配套措施制约。服务企业上市的配套措施不完善,资本市场发展落缓,中介机构缺乏,懂操作、业务精熟的人才匮乏,上市工作缺乏智力支持。(5)外界环境制约。一些企业受R省的地理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家宏观政策影响较重,证监会审核监管趋严,企业上市门槛提高。

第2问,分析企业主的心态,实际上是从企业层面,分析企业缺乏上市积极性的原因,是第1问中在某一方面的深化,从一点出发来测查应试者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作答此题,首先要对材料中给出的企业认识进行合理的扩展,把企业主真正的顾虑答出来,要注意这种扩展必须是建立在以往工作经验基础上的,最后还要指出这种心态反映了什么问题。所反映的问题不能随便乱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制约:一是要立足于企业上市工作;二是要从政府层面来考量。主要作答要点有:对资本市场认识不深,研究不透,重市场轻资本,小富即安,缺乏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强烈意愿,瞻前顾后,裹足不前。对企业上市存在顾虑,担心上市周期长,风险成本高,上市后实际收益小于预期,即使上市成功又担心因股权分散导致个人收益下降。不愿受上市后的各种监管、约束,怕现代企业制度冲击了个人和家族式的管理,削弱了自己对企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这些心态反映了三个问题,一是企业对上市缺乏足够认识,需要正确的引导。二是部分企业主缺乏战略眼光,资本市场意识薄弱,观念落后,需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提高企业家的整体素质。三是观念的缺失、认识上不足,为上市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做好上市工作重点要从企业主入手,从更新和提高观念入手。

第3问,是解决问题的试题。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有两个主体(企业、政府)。此题要求是从政府角度谈,但从政府角度谈,也不是只答政府的职责任务,也要答出企业应该怎样做,这就需要转换角度问题,由企业要„„企业应„„转换为要推动企业„„促使企业„„鼓励企业„„支持企业„„这就把本应该企业完成的工作转换为政府层面了。这是作答此类试题的技巧。主要作答内容有:(1)发掘项目资源,培育上市题材。注重对R省特色产业中的优势产业和潜在优势产业进行发掘,引导企业发展与国家证监会支持的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培育上市资源。支持行业内企业进行强强联合,促进上下游企业资源互补,培育龙头企业,助推上市。(2)加快配套市场发展,完善中介体系。加大对省内中介机构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入国内一流、省内尚为空白领域的中介机构。组建拟上市企业协会,搭建政企联动平台,完善专项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懂资本、懂上市的专业管理队伍,为企业上市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做好配套金融服务体系,集中金融要素,优化资本分配,为企业搭建起便捷、高效的融资平台和中介平台。(3)对成熟企业和基本具备上市条件的企业,要成立由政府主导的上市推进组,进行跟踪问效,推进服务。对已入选上市后备资源库的企业,要加大培育力度,对企业主加强教育,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增强自主上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

高守国

问题269: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率先垂范,提出了改变作风的八项规定,立即在全党全国掀起了作风建设的新高潮。加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是中央提出的又一项实践教育活动,对于我们党经受“四大考验”、抵御“四大危险”,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T市市直机关各部门为配合开展好“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决定在全市市直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树新风正气,建务实机关”活动。该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将抓好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党性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加强党员干部务实精神、执政能力培训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T市还规定了活动的主要目标:为民,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市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员干部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务实,即求真

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工作重实际、求实效,不图虚名,不务虚功,扎扎实实地把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清廉,即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切实做到清正廉洁。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为民务实清廉教育重点应放在政府机关党员干部上。你认为是这样吗?

2.T市市政府办公室要起草《T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树新风正气,建务实机关”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请你列出这份方案的主要内容。

3.假设你是T市纪检委的一名领导,你认为当下市直机关领导干部在清廉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第1问,考查认知能力的。作答此题,一是对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和作用有深入了解;二是对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有深入了解,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去认识,才能答好。作答时,一要做出判断,二要进行分析(证明所做的判断),三要联系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实际。主要作答内容有:为民务实清廉教育的重点确实应放在政府机关党员干部上,这是由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的地位、职责、性质、任务所决定的。从所处地位看,他们处在决策和公共管理中心,离基层一线、离群众、离实际远,容易高高在上、脱离基层。从承担职责来看,他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为民办事、办实事、出实效是他们的职责任务。从行政程序看,政府机关大部分实行首长负责制,一级对一级负责,他们容易习惯“唯上”,而不是直接对群众负责。从工作方式看,他们主要是通过文件和会议部署工作,难以直接听到群众声音,不容易了解到基层和群众的实际情况,工作容易跑偏。从队伍结构看,他们大多是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与书本和文件打交道多,深入基层少;理论知识多,实践经验少。从工作性质看,他们处于权力中心,管理权、审批权等诸多权力容易滋生腐败。因此,在政府机关党员干部中更应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教育。

第2问,实践操作题,根据“干什么考什么、干得好考得好”的公选出题原则,案例分析题的发展趋势一定是逐步加大实践操作题比重的。领导干部也要起草重要公文,复习时要特别注意公文内容的考查,对一些重要公文应该有所掌握。此题,限于考场时间和篇幅,不可能把整个方案都完全起草出来。作答时,只要把应该有的内容列出即可,同时还要联系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性质和职能,联系为民务实清廉教育这个大方向,不能偏离这两点。主要作答内容有: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中央提出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市直机关开展“树新风正气,建务实机关”活动的决策部署,结合市政府办公室实际,制定如下方案:(1)主要原则。一是结合实际,落实要求;二是廉洁从简,高效务实;三是着眼市府工作,立足改进作风;四是注重问题解决,突出长效机制。(2)目标任务。(此处略,实际作答中可参考案例材料中对为民务实清廉所提的主要目标,并融入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作目标和任务)。(3)主要活动。一是学习读书活动;二是服务各市直机关和基层单位活动;三是市情大调研活动;四是征求服务对象意见活动;五是改革办文办会大讨论活动;六是“政府和基层连心桥活动;七是建设为民务实清廉办公机关建议征集活动;八是“树新风正气,建务实机关”征文活动。(4)活动步骤。第一步,宣传动员;第二步,活动开展;第三步,“回头看”;第四步,成效检查;第五

步,整章建制;第六步,总结表彰。(5)有关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活动顺利开展;二是加强考核验收,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三是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第3问,此题要求要从领导干部自身出发答出在清廉上注意哪些问题。实际上,讲清廉从政的注意事项有很多,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是,试题设定了严格的界限,作答角度不是自己谈自己(自我警示),也不是自己谈别人(教育他人),而是从纪检委领导的角度(治病救人,防患未然的角度)对党员干部谈,谈的是清廉从政的注意事项。这种角度的刁钻性,一方面增加了试题难度,给作答设计了“陷阱”;另一方面也告诫应试者在做每一道题前都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尽管这样,符合这种要求的作答内容也很多,我们仅举一例,供参考。市直机关领导干部清廉从政,要牢牢把握一个“慎”字:一要慎微,防微杜渐,管住自己的小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二要慎欲,给自己的欲念上把锁,锁住官欲、权欲、贪欲、财欲、色欲,做到守得住清贫、挡得住诱惑。三要慎言,说话办事要言之有据,切忌信口开河、捕风捉影;还要言而有信,既要守诺更要践诺。四要慎往,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去;管紧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牢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做到不越“雷池”、不闯“禁区”、不踩“红线”、不破“底线”、不触“高压线”。五要慎独,要耐得住寂寞,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六要慎交,要择善而交,多交普通群众朋友、多交先进模范朋友,防止陷入疲于应酬的泛泛之交、吃吃喝喝的庸俗之交、蝇营狗苟的势利之交。七要慎行,谨慎走好走正每一步,把好每一个关口,守住自己的防线。八要慎终,克服趁权力在手、狠捞一把的补偿亏欠心理,克服冒险一次、享受余生的侥幸冒险心理,克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权力迷恋心理。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

高守国

问题275:N市处于我国黄河流域的上游,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相对闭塞。N市的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经济要素相对稀缺,资金和人才匮乏,丘陵、山地、风沙地占国土面积的72.8%,山地、旱地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金属矿产资源和油气资源较为贫乏。中南部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极为短缺,资源承载能力差,人口密度远高于联合国规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临界值。多年来,N市实施外延式增长方式,在短时间集中动员各种资源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这种依靠资源、高投入式的路径依赖不断得以固定和强化,粗放的发展模式所形成的资源依赖性产业结构,使得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等排放强度较高,区域环境负荷较大。2013年,N市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资源依赖性、能源消耗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超过82%。自主创新能力低,综合科技水平滞后,科技进步贡献率不足50%,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及产值比重严重偏低。有专家指出,如果囿于眼前和局部利益,延续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但会给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且还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并且很有可能会使经济逐渐闭锁在一种低效率、高耗能与高污染状态中不能自拔。面对未来,N市面临着赶超与转型的双重任务。与N市相邻的H市,也曾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走过了一条壮士扼腕、凤凰涅槃式的发展之路。几年前,H市政府通过大规模招商引资,上项目、搞投资,大力发展工业,不断壮大经济规模。现在H市经济总量上去了,经济基础打牢了,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了,则开始严格了环境准入。2013年,H市2500多个招商引资项目中,就有一半多没有经过环保审批。正如H市决策者所说的那样,“我们已经走过了一段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弯路,现在必须要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变到讲求质量与效益上来了。”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案例材料和工作经验,分析导致N市经济欠发达的原因,并谈谈N市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

2.有人认为,H市的经验说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要先上规模再上质量,先加速度再提效益。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合理,为什么?

3.如果让你到N市担任主要领导,你认为应该抓好哪些工作推动N市经济发展。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第1问,要答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案例材料中对N市现状的描述,分析推断出经济欠发达的原因;二是答出经济欠发达地区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要知道,一个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地理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等,作答时都要考虑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出路,一方面要从大处着眼,扣在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另一方面还要从当前入手,答出加大招商引资、借助外力等方面的内容。作答内容要点有:导致N市经济欠发达的主要原因:(1)空间地理位置不优越,交通闭塞,土地少且不肥沃,自然资源少,自然禀赋不足。(2)人口密度大,环境约束力强,人口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3)国家出于对黄河生态的保护,对黄河上游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大。(4)长期实施外延式增长方式,集中有限资源实现增长的路径依赖不断固定和强化。(5)长期的农耕文明使民众的等靠要意识较强,安于现状,求稳怕变,创新进取意识薄弱。(6)体制转型滞后,市场机制发展落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严重,政府职能转变慢,过多干预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不优化。N市发展的出路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发展市场经济,加大招商引资,承接好产业转移,挖掘生产要素潜能,发挥好后方优势和比较优势,把经济增长转变到讲求质量与效益上来。

第2问,有一定迷惑性,因为从案例材料上看,H市是正面例子,有正面的示范效应。但是在答题时不能被这种正面例子迷惑,要根据观点进行客观分析,不要落入出题者布下的陷阱。现在讲经济发展,是要质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不能只看总量和速度,更重要的是要看质量和效益。所以此题的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主要作答内容有:H市的经验固然可取,但是不能认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要先上规模再上质量,先加速度再提效益,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欠发达地区面临赶超与转型双重任务,经济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质量和规模、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相协调、共同提高之路。绝不能不顾效益和质量一味追求大规模、高速度,也不能只顾及质量而不加快发展速度,进行赶超。只有在讲规模、讲速度的基础上讲质量、讲效益,欠发达地区经济才能走得稳,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第3问,作答要注意五点:(1)作答身份定位是N市的主要领导;(2)作答要放在推动N市经济发展上,其他的不要涉及;(3)立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4)要紧扣案例材料最后一句话“现在必须要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变到讲求质量与效益上来了”,这是答题的总方向;(5)作答内容是要抓好的哪些工作,而不是应该怎样抓好。主要作答内容有:①优化全市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按照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筑若干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区域,形成主体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区、居住服务区等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②加大招商引资,调整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在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特色优势产业、节能环保、人口与健康等领域加大招商力度。③推动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完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煤炭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西部、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现代服务业基地。④保护好生态环境。坚决淘汰落后产

能与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抓好沿黄城市带绿色景观长廊、干旱带防风固沙长廊和生态保护长廊建设,构建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⑤加大科技研发,实施创新驱动。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创新资源,健全创新体系,围绕全市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产业科技研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培养和引进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急需人才。⑥优化开放环境,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挖掘全市各种优势,建成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创造更加优良的开放环境,打造省内外资源、资本、人才、产业的集聚地,建设对外开放之都、外贸之都。

考选领导干部案例分析题 高守国

问题276:J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产量占国产大豆1/3强,但因为比价关系及进口大豆的影响,J省大豆播种面积连年下滑,产量逐年下降。2010—2013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从6470万亩下降到不足4000万亩,同期产量也从585万吨下降到不足400万吨。豆农生产积极性削弱,本地加工企业发展停滞。

J省某县是大豆的主产县之一,曾经大片的大豆地,如今已经被水稻、玉米所取代。当地的种植户说,种植大豆实在赚不到钱,“按一垧地成本,扣除一切费用,水稻能剩7000,玉米就能剩到5000,可大豆能挣1500到2000都多说了”,“这两年,大豆的价格总是上不来,有的时候还赔本,所以不得不缩小种植面积。”颜先生是大豆专业合作社的销售经理,多年来一直在收购和经销大豆,他说:“我们周边以前种植面积应该在60%—70%,现在6%、7%也不一定,非常严峻,我们生存也是非常困难,我们同行80%都改行,去干别的了。”J省大豆协会一位负责人说,每斤大豆要卖到2块5以上,才能挣到钱,但是2013年,国家大豆临时收购价仅为2块3一斤,而这已经比前一年高出15%。

大豆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粮食作物,2013年大豆外贸依存度高达82%。正是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国产大豆失去了竞争力。尤其是近两三年来,J省也有一半左右的大豆油和豆粕来自于国外的转基因大豆。据统计,J省油脂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200吨以上的有88家,年加工产能在1450万吨左右,但目前九成以上的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都已停产,实际加工量只有200万吨左右,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已经到了“集体倒闭”的边缘。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我国进口大豆的定价权掌握在跨国粮商手中,一旦中国油脂企业被全部挤垮或兼并,跨国粮商将彻底主导我国大豆产业的话语权。我国大豆产业眼下的遭遇和十几年前阿根廷大豆的遭遇十分类似,而一旦我国大豆产业完全依赖进口,与大豆相关的饲料、养殖以及食用油等行业,都将会受到影响,最终将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领导让你带队去J省调研大豆产业安全,你打算调研哪些方面的情况?

2.假设由你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保护J省的大豆产业,你打算提哪些建议?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第1问,最主要的就是答全,把需要调研的任何可能情况都答进去,想了解什么就答什么,越全面越周详越好。作答时,要围绕大豆整个产业的安全,包括大豆种植、大豆科研、大豆营销、大豆加工等去考虑,还要从政府、农户、营销业主、加工企业等多个主体去考虑。主要作答内容有:J省的大豆播种面积近几年变化情况,大豆产量情况、病虫害情况、种植大豆农户的收入情况,大豆种豆繁育情况,大豆科研情况,天气变化等自然因素对大豆产量影响情况;J省大豆非转基因出口情况,转基因大豆进口情况,大豆自给情况,大豆销售情况、价格变化情况,大豆经纪人的收入情况;J省的大豆加工情况,加工企业的经营情况,豆油制品的生产情况,大豆精深加工情况,大豆产品的附加值情况,大豆产品的销售情况;当地政府对有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扶持和保护大豆产业发展的情况,税费优惠情况;大豆产业安全保护情况,大豆产业发展交流情况。

年轻干部案例题 第6篇

1某局机关因工作需要,新成立了一个行政处,由局原办公室副主任李佳任处长,原办公室的8位后勤服务人员全部转到行政处,李佳上任后便到处物色人才,又从别的单位调进5位工作人员。这样,一个14人的行政处便开始了正常工作。李佳38岁,年富力强,精力旺盛,在没有配备副手的情况下,他领导其他13人开展工作。开始倒没什么,时间长了,问题也就多了。因为处里不管是工作分配、组织协调还是指导监督、对外联络,都是李佳拍板定案。尽管他工作认真负责,每日起早贪黑,也适应不了如此繁杂的事务,哪个地方照顾不到都会出漏子,行政处内部开始闹矛盾,与其他处室也发生了不少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局领导决定调出李佳,派局办公室另一位副主任王强接任行政处处长。王强上任后,首先,着手组建行政处内部组织机构,处下设置四个二级机构:办公室、行政一科、行政二科、行政三科。其次,选调得力干将,再从原来的局办公室选调两位主任科员任行政处副处长,在业务处选调3位副主任科员任行政一、二、三科的科长,其余科长、副科长在原13名工作人员中产生。王强采取这些做法,目的就是改变处里的沉闷空气,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高行政处的工作效率。

这样,一个19人的行政处在三位正副处长、8位正副科长的领导下,再次以新的面貌投入到工作之中。但是过了不久,行政处的工作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更加糟糕了。有些下属认为王强经常越权乱指挥,他们的工作没法开展;有的下属则认为王强到处包办代替,没事找事干,和科长争权;有的人认为行政处官多兵少,没有正经干活的。不到半年,行政处又陷入重重矛盾之中,不但人际关系紧张复杂,而且大家都没干劲。王处长带来的几个人也要求调回原处室。在这种情况下王强只好辞职。但他很困惑:自己工作热情很高,为什么还领导不好行政处的工作?

问:李佳和王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

【答案要点】:

(1)李佳和王强两次管理上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在进行组织设计时,违背了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也就是说设计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不合理。

(2)李佳失败的原因:其一是管理层次太少,没有体现出分权管理原则;其二是管理幅度过宽,1:13的幅度严重失衡。

(3)王强的问题是:第一,横向部门设置过多;第二,官多兵少,机构头重脚轻;第三,领导方法不当,过于揽权,管得太宽太细,影响中层干部积极性。

(4)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第一,设计组织管理层次和控制幅度一定要适度;第二,确定控制幅度应以管理事务的难易程度为前提;第三,设计控制幅度还要考虑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以及管理对象的素质等因素。

2009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案例分析题及解答0

2背景资料:

许民云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

贾玉堂开发区国税局副局长男38岁

刘峰开发区国税局副局长男35岁

杜永国开发区国税局副局长男35岁

伊志平国税局征收科科长男28岁

孙化勇国税局税政科科长男26岁

开发区国税局业务职能图

贾局长

刘局长

杜局长

办公室信息中心

征收科税收科社会科检查科

看着桌子上的国税局人员档案,开发区管委会的许民主任陷入深思。

1998年,国家机构改革稳步向前,各级国家机关的机构人员调整也十频繁,开发区国税局的领导班子问题长期困扰着管委会的几位主任,这一次许民主任是下了决心,要借机构改革的东风将这个问题予以的根治。国税局的工作在整个开发区政府中举足轻重,是全区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国税局的三位局长都年富力强,几年以来国税局的税收指标总是超额完成,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工作是没什么说的,但国税局领导班子和组织内部一直存在着问题。贾局长是搞金融工作出身,税收并非本行,但也能自修业务,以较高的热情工作,严抓,细管,局里所形成的高效务实的工作风气同他有直接关系。但他凡事都要过问,事必躬亲,有专权之嫌,致使两位副手无事可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刘副局长是北京大学的中文硕士,多年的机关工作使其具备了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但对税收所知甚少,因而在局内无法参与业务决策,只是负责分管办公室业务。杜副局长自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税务系统工作,经历了国、地税分制,增殖税法制定和会计财务制定改革,再加上是税收专业毕业,可谓“老税务”了,业务素质在全局是最高的。但杜副局长一

直未能独挡一面,在决策协调等方面稍显不足。一方面贾局长主抓全局工作具体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杜副局长自身的原因,其专业特长在局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只负责信息中心工作,作一些调研与政策分析的可行性研究。几年以来,三位局长的关系一直是不冷不热,没有正面的冲突,但合作程度不高己是公认的事实。杜、刘两位副局长在局内唯贾局长马首是瞻,更多的采取了明哲保身策略,局内的职工对贾局长严格管理,经常无故在节假日安排加班也非常反感,国税局内部工作热情从上至下都不太高,只是由于贾局长的“铁腕”才使业绩得以维持。对此,开发区管委会早就想做出调整,但又怕因此而影响税收工作,此事一直搁置至今。

上个月,经上级主管部门下发文件,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正式开始人员精减。国税局领导定编为正、副局长各一人,即当前局长中一人要下岗。许民主任也想借机做根本性的变动来解决国税局长期存在的问题。人事安排是一件棘手的事,尤其是在有多种选择的时候。目前有这样一些有关信息:

1. 开发区管委会缺一名主抓财务工作的副主任(原有的副主任调离了)。

2. 开发区管委会有一个外出管理培训的名额:云海市市委组织的“跨世纪管理人才

培训班”,主要对象为副局级以上干部,培训内容为经济和管理知识,目的是储备梯度干部,为下一个世纪的政府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

3. 国家税务局下派去中国人学大学税务系进修税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个名额。究竟怎样使用好这些机会来解决问题,许民主任还没有拿定主意。

自1993年开发区国税局组建以来还没有较大规模的人事变动,由一些年轻干部组成的中层班子如:税政科的孙化勇和征收科的伊志平两位科长,在实际工作中都有较好表现。伊志平作为全局主要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多次在全系统的业务大赛中夺魁,并显现出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孙化勇文笔出众;擅长理论分析,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许民主任也准备借这次调整机会,给他们以更大的舞台。面对开发区的核心,国税局的人员调整问题,许民主任感到了一定的压力;调整不当会直接损伤个人积极性;二则影响全区税收工作;三则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该局的老问题(工作热情,气氛,组织协调,人际关系等)。许民志主任决定先同国税局的几位领导作简单沟通,了解他们的个人意图,然后再分析,最后做出决策。

分析以下问题:

1. 请你拿出你自己所设计的全套国税局人事调整方案,并说明理由。

2. 如果在方案推行上有困难,除使用权力外,你还有什么办法?

参考答案:

1. 比较理想的方案应当是:

贾局长——调管委担任副主任,贾局长工作热情,高效务实,但事必躬亲,对下级人员的成长和发展不利,工作调动,既不挫伤贾本的人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改变其工作作风。

杜局长——任国税局局长,杜本人年富力强,有较好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立即开展工作,是较好人选

刘局长——去跨世纪人才培训班学习,刘本人素质好,但税务业务技能弱,长期主持办公室工作,不利于发挥其潜力,通过了学习提高,十分必要。

伊志平——年轻有为,业务和人关系能力均好,符合接班人条件,可任国税局副局长。

孙化勇——年轻有为,符合接班人条件,但业务技能需要加强,可送中国人民大学深造。

上一篇: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概述下一篇:如果我说我爱你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