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教育范文

2024-09-16

浅谈环境教育范文(精选6篇)

浅谈环境教育 第1篇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纯净心灵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至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当前人们所具备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幼儿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世界的缔造者,加强对他们的环境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在对幼儿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唤起孩子幼小心灵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具备环保的意识与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园开展环境教育的做法:

一、亲近大自然,感受“活教材”

1.创设绿意盎然的园景

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我们的校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无论春夏秋冬都给人一种绿意融融的感觉,当幼儿每天一踏进幼儿园,就仿佛回到大自然。初春,一个花苞,一个嫩芽,都会吸引孩子们惊喜地叫着蹲下来摸摸、看看;夏天,孩子们在树荫下休息,呼吸清新空气;秋天,红的,黄的树叶飘飘荡荡落下来,孩子们追逐着自然飘落的树叶,尽情地嬉戏;冬天,冬青树爆出的新叶激励小朋友们不怕寒冷,坚持来园……。

2.以自然为背景,陶冶性情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最好的教材。”每当春天万物复苏,秋季硕果累累,之际,我园组织带孩子或去“海滩远足”,拾贝壳,挖螃蟹,体验自然资源的丰富;或去“公园秋游”,观赏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探索,去认识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获取美好的感受之同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意识油然而生。

二、创设环境,让绿色走进孩子的心田

1.校园绿色大环境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在我园,绿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一跨进幼儿园的大门,紫荆吐翠,香樟挺秀,满眼郁郁葱葱。主教学楼两旁,花圃连缀,绿树成荫,令人陶醉。校园内每幢建筑,每个角落都是“绿色”育人的天地。围墙上到处绘有幼儿环保主题画,校园内形成了一片“绿色育人”的浓烈氛围。

走进教学楼,园内的每一处墙面都会“说话”: 每个班级的家园之窗里都有绿色环保方面的内容,向家长们宣传着各种各样的环保小常识。楼梯的走廊两旁贴着五颜六色、生动形象的环保宣传图片;大厅的柱子上呈现的是幼儿环保图画、手工制作和各种环保小知识;幼儿园的显眼位置是利用废旧材料自制的“电池回收箱”……,孩子们争先恐后把家里的废旧电池。

2.班级绿色小环境

每个班都创设各具特色的“自然角”,孩子在观赏、发现中感受妙趣。如投放适合室内生长的动物和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土豆、小鱼、乌龟、蝌蚪等,让幼儿自己观察,掌握了许多动植物的知识。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还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和饲养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寓教于乐,加深幼儿对环境保护的理解

1.寓环保教育于各科教学

为了将环境教育与教育教学相互渗透,我园将环境教育的内容与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目标进行整合。如科学活动中:结合“水”“声音”等内容,让幼儿懂得干净的水和安静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并教育幼儿不喝脏水,不在公共场所和家中大声喧哗;

音乐活动中,教幼儿唱《爱护小树苗》、《讲卫生》等有关环保教育内容的歌曲时,引导幼儿像歌中所唱的那样去做;语言活动中,选择儿歌《花儿好看我不摘》等环保内容,形象生动地教会幼儿爱护花草。

2.寓环保教育于游戏活动

“游戏”是孩子们的特权,在游戏中渗透亲近自然的内容,幼儿更容易接受。并能在玩玩、说说、做做中掌握环保知识。“送垃圾宝宝回家”垃圾分类游戏活动。从小培养幼儿垃圾分类意识,使垃圾分类活动成为一种责任,一种习惯;操作和结构游戏中,收集各种纸盒、酸奶杯、牙膏盒、广告纸、吸管等废旧物品等进行搭建和制作,让幼儿知道每一件废物在我们的手里都会变成有用的玩具;角色游戏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利用纸盒、纸筒、饮料罐开展“巧手坊”、“小医院”、“娃娃家”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接受环保教育,并懂得如何减少垃圾和利用废物,以培养幼儿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3.寓环保教育于节日活动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都是传统的环境教育日。“小小爱鸟专家”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环保小卫士”活动,孩子们用歌声、笑声讲述着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寓环保教育于日常活动

我园坚持在日常生活中把握机会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幼儿注

意着装整洁,手脸干净,培养常洗澡,勤剪指甲等个人卫生习惯;指导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认识自身清洁与环境整洁的重要性;教育幼儿随手关水、人走关灯、节约纸张等,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四、唤起环保意识,养成良好习惯

充满童趣的绿色校园环境,启迪了幼儿心智,陶冶了幼儿情操,唤起了幼儿对地球,对大自然的热爱。绿色生态知识伴随着活泼可爱的虫鱼花草走近了孩子幼小的心灵。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绿色意识在幼儿心底里浸染,幼儿的爱护绿色的意识增强了,生态行为规范也逐渐建立了。他们见到纸屑就能拣起来,见到有它捡到废物箱内,使园舍始终保持整洁、美观。幼儿园还发起了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以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大自然,萌发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感和积极参与环保的初步意识。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园幼儿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在认知上,懂得了许多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在情感上,对优美的自然环境,爱护花草树木、小动物的行为十分喜欢,对破坏绿化的行为十分厌恶气愤,在行为习惯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园将环境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通过主题活动、游戏活动、环保宣传等形式多角度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寓环境教育与游戏中,将环保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浅谈环境教育 第2篇

常州清凉小学 陈敏华

内容摘要:

要使文明传递下去,唯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唤醒我们爱护地球,改变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环境的行为。我校从思想认识、个人行为、宣传理念三方面着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含义,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是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环境知识,强化自我环保意识,主动自觉地按照社会发展方向协同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行,并尝试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自我价值。

一项全国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表明,居然有近一半的人对我国环境状况持乐观态度,只有仅8.3%人曾参与过环保活动。富兰克林说:“井不干,人们是不知道水的价值的。”难道真的要到井水干涸了,才会真正觉醒吗?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已成为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使文明传递下去,唯有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唤醒我们学生爱护地球,也唤起我们家长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改变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破坏环境的行为。

因此,我们学校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以环境保护教育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道德观、意识观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教育。通过两年来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逐渐形成了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了解到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人类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和对生活在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产生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了解人类不注意环境保护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作用及其造成的严重后果,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通过两年的学习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正确认识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含义,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是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环境知识,强化自我环保意识,主动自觉地按照社会发展方向协同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行,并尝试在环境保护方面实现自我价值。

一、与绿色同行

我们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各班就成立了综合实践小组,学生在自愿结合的前提下,确立了小组组长,并提出了自己的环保口号。我们还开展以“呵护地球,环保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环保知识问卷抽样调查,了解学生以及周围人群的环保意识。三年级学生除了自己做好问卷,还对父母、亲戚、老师、邻居进行调查,甚至还走出校园,对小贩、营业员、路人进行调查,共做调查问卷864份,还做了“关注环保问卷”的统计调查表。通过调查,同学们了解到了公民的环保意识还很薄弱,环境保护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在此基础上,我们三年级同学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创建绿色学校,参与绿色行动,开展环境教育,倡导绿色文明”。我们的倡议得到了校领导及全校同学的响应,各班成立了“环保小卫士”,监督校园环保及环境卫生。

我们生活在江南水乡,同学们对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收集整理了有关水的诗歌、文章、照片、图画,举办了“我与绿色”摄影展,揭发学生了解环境、研究环境的兴趣,同时我们也通过自拍录像、播放影像教材向同学们展示太湖、大运河的污染状况。孩子们亲自参于“口香糖与污染环境”、“了解我们的生活垃圾——家庭垃圾”等研究活动,关心不起眼的口香糖污染问题,注意从小事上看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同学们从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看到了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识到了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二、绿满心田 两年来,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分别研究了植物与环境、垃圾与环境、水与环境三方面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通过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人口日等宣传日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举办“环保知识”知识讲座和知识竞赛、环保小报制作比赛、环境宣传漫画等活动,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宣传环保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体验。体验到环保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情绪,并对自己的环保意识进行正面的激励和自我鼓励后,强化了自己的环保意识。

其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认识校园树木、测量校园树木的树径、高度,收集这些树木的资料,填写“校园树木调查表”,开展校园树木认养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好植物日记,培养学生对自然喜爱的情感。同学们在观看“人与自然”录像,了解人类对大自然植物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后果、对绿地的任意侵占、破坏造成植物资源的丧失及其危害,结合我们学校的校园绿化,以“窗外世界”为主题,对我们的活动进行汇报总结,将学生由远及近置身于现实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爱护植物的自觉行为。

在“用再生纸制作贺卡”这一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我国森林资源的减少与废物回收利用的道理,特别是对废纸回收利用的意义。利用活动使学生明确人类应当适当改变一些生活方式:例如无节制地送贺年卡等。提出“让森林也过年”的口号。一水多用、拒绝使用泡沫快餐盒和一次性筷子等“绿色行动”,以及开展垃圾收集、分类和处理的一系列活动。在这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对自己的环保意识是否能真正贯穿到自己的行动当中去,作出评价和反思,通过体验进行自我监控,从而进一步内化了环保意识。

三、播种绿色 从成立综合实践小组开始,我们就为同学们配备了导师团,各小组从导师团中聘请辅导员,在垃圾与环境、水与环境的研究中,同学们与导师团的老师、电教组的老师一起,制作了“人与水”专题学习网页、“垃圾的旅行” 专题学习网页。同学们将研究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遇到的困惑、拍摄的相关照片;调查的家庭、学校用水情况以及家庭垃圾危害情况上传到网上。而此时老师们则利用数据库、网页制作软件、Photoshop、Flash等,并结合媒体技术制作了专题网页的平台。学生们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的一些成功经验,尤其是学生用电脑绘制的公益宣传画和用PowerPoint制作的专题研究报告,上传到专题学习网上,还在网上成立了“垃圾BBS”论坛,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大家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

我们还成立了环保小卫士队伍,环保小卫士们轮流上岗,检查督促同学们的不文明行为,记录同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好人好事。今年秋天,教室门前的桂花开了,低年级的小朋友走过来摘桂花、摇桂花树我们同学就能主动制止,并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

浅谈环境教育与绿色化学 第3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绿色化学,化学实验

1 环境教育与绿色化学

1.1 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 以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以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任务, 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我国环境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1973年, 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在“文革”中召开, 周恩来总理是拉开我国环保事业序幕的第一人;1978年提出环保立法问题, 同时, 《环保工作汇报要点》第一次明确指出:“建议指定一些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设立环保专业”;1983年第二次环保会议将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 明确指出“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的方针, 从而确立了环境教育的地位, 肯定了基础教育领域普及环境教育的重要性;1996年第三次全国环境宣传教育会议核心议题是如何贯彻《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1996-2010) 》 (以下简称《纲要》) , 《纲要》对我国环境教育提出, 面向21世纪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环境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体系以及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的明确要求;2011—2015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明确提出, 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和行业职业教育, 推动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的进程。强化基础阶段环境教育, 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 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推进高等学校开展环境教育, 将环境教育作为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 组织开展“绿色大学”创建活动。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在这个大背景下, 环境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 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2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 、环境友好化学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hemistry) , 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1]。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 不再产生废物, 不再处理废物。它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它是实现预防污染的基本和重要的科学手段。绿色化学为化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提供了契机。

2 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的渗透

2.1 让学生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

绿色化学是研究没有或者尽可能小的环境副作用, 并且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产品和化学过程。其最大的特点是: (1) 最大限度利用原料; (2) 最大限度减少废物的排放。在始端就实现预防污染的科学手段, 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它不是被动治理环境污染, 而是主动防止化学污染。学生正确理解了这个概念, 树立了正确的观念, 在学习和生活中, 他们就会主动做到防止化学污染。白色污染是最典型的例子, 在教学中我们会不断强化绿色化学意识, 在学习期间, 要求学生尽可能做到不用会造成白色污染的用品。而在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或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有了绿色化学的意识, 树立了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 就会尽可能地去做到防止废物排放, 防止污染物的产生。

2.2 挖掘教材, 渗透绿色化学内容

化学反应的“原子经济性 (Atom economy) ”概念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B.M.Trost教授提出。他针对传统上一般仅用经济性来衡量化学工艺是否可行的做法, 明确指出应该用一种新的标准来评估化学工艺过程, 即选择性和原子经济性。原子经济性考虑的是在化学反应中究竟有多少原料的原子进入到了产品之中, 这一标准既要求尽可能地节约不可再生资源, 又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 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 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原子利用率的定义是目标产物占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比, 即原子利用率= (预期产物的分子量/全部生成物的分子量总和) ×100%。原子利用率达到100%的反应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1) 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反应原料, 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 (2)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排放 (“零废物排放”) , 因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 或者说从源头上消除了由化学反应副产物引起的污染。近年来, 开发原子经济性反应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丙烯催化加氢反应可以说是一个100%的原子经济反应[1]:CH3CH=CH2+H2→CH3CH2CH3。

根据教材中烯烃的相关知识, 渗透原子经济性概念, 使学生明白, 改进化学产品和化工生产的一个方向就是实现100%原子经济。

3 改进实验, 增强绿色化学意识

有机化学实验很多是有毒的, 为加强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在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教研室对有机化学实验做了如下改进。

3.1 实验项目的调整

开出的实验项目做了相应的调整, 现将实验项目改进前后进行对比, 见表1。

通过上面的实验项目表可以看出, 改进前的验证性实验多于改进后的, 而验证性实验如烃、醛酮、胺等的性质实验都是有毒的, 试剂有毒, 产物有毒, 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和废物排放时都会造成污染。改进后的实验注重基本技能和综合技能, 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同时减少了有毒实验, 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2 微型实验

微型化学实验是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一种实验类型, 它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比较明显、清晰的反应结果和化学信息的实验原理和技术[2]。微型实验使用的试剂用量远远少于对应的常规实验, 不仅节约了实验经费, 而且操作安全、污染小。很多常规的有机化学实验都可改为微型实验。例如:酚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常规实验是取3支试管, 分别加入0.5 m L的苯酚、间苯二酚和苯甲醇, 再各加三氯化铁一滴, 震荡, 观察颜色变化。改成微型实验操作方法如下:在白色点滴板小孔中分别加一滴苯酚、间苯二酚和苯甲醇, 再分别加一滴三氯化铁, 观察颜色变化。在白色点滴板上观察到的颜色变化非常明显, 但试剂用量大大减少, 这也就减少了有毒废液的排放量。

3.3 使用无毒药品代替

例如醛的银镜反应中, 醛可用糖代替, 糖是多羟基醛, 糖无毒, 醛有毒。这样, 不仅在理论上加深了学生对醛和糖的性质的认识, 而且将实验进行了无毒改进。

3.4 应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有毒实验

将部分实验改为多媒体演示实验, 例如对人体危害大和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实验, 可做成课件给学生演示。如芳烃和卤代烃的性质实验, 这两个实验所用药品均有很大的毒性, 对环境污染严重, 而且其中有的实验学生实际操作时实验现象不明显, 实验效果不理想。改用计算机模拟教学, 既没有污染, 现象又明显, 同时还能调动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和自己做课件的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应用现代化信息学习的能力。

3.5 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

实验废弃物能回收使用的要回收使用, 不能使用的要经过无毒处理后再排放。如对甲醇、乙醇、丙酮及苯之类用量较大的溶剂, 原则上要把它们回收再利用, 而将其残渣加以处理;含酚类物质的废液如苯酚、甲酚、萘酚等, 对其浓度高的可燃性物质, 可用焚烧法处理;而浓度低的废液, 则用吸附法、溶剂萃取法或氧化分解法处理。

通过以上的做法,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们做实验时在尽可能减少污染, 从而树立了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化学的理念,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今后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 2001 (1) :1-4.

浅谈环境教育 第4篇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损害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可以说,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

关键词:环境教育;科学发展观

一、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环境保护的需要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损害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1]也就是说,欲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则是必由之路。

(二)我国的现实国情的推动

在“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中,对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感受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成人和少年环保意识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我國公众对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缺乏充分认识,对我国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持盲目乐观态度,同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公众的环境知识尚处于较低的层次,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人们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只有当环境污染直接侵害到个人利益时,才会有较多的人愿意采取行动;调查结果显示,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明显高于成人。这个发现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三)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要求

我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立法工作,时至今日,可以说是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然而,我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归根结底也是环境意识的问题。公众环境道德素质低,导致随意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乱扔垃圾的,随地吐痰的等等;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价值观不正确,导致其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惜以污染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为代价;行政执法人员的环境责任感淡薄,导致其在环境执法中,玩忽职守甚至放任纵容。

当今法治建设的发展要求赋予和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不论国家为保护公民的环境权作了多少立法上和执法上的努力,公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是决定公民能否真正享有这一权益的决定性因素。

二、环境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要探讨环境教育的定义,需要清楚地界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环境包括社会、物质和生物三个方面,因此,其内容必然涉及各个领域。环境内容之广,决定了环境教育的过程必定是一个整体过程。因此,环境教育也必定具有跨学科性质。

第二,环境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中的环境方针和政策,环境教育的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第三,环境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意识、理解、技能和价值观与态度。也就是说,在环境教育进程中,要逐步唤起受教育者对环境问题的意识,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使人们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在培养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和理解力之后,还必须培养他们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然而这种技能的运用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经济、社会的知识。因而,环境教育还必须使人民树立环境道德观念和环境责任感,进而形成正确的积极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这是环境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三、体系构建的设想

(一)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管理机构

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除了英国设有专门的国家环境教育委员会,美国设有国家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联邦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及环境教育司以外,其他国家(包括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类似专门的环境教育机构。有关环境教育工作的设计和开展多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其作为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进行管理的。笔者认为,受教育机构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作目标的限制,由这两个部门兼管环境教育的开展,无形中,就会降低环境教育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和英国的做法,专门设立一个类似于环境教育司的行政机关,隶属于教育部,这样,既不至于造成机构的过于庞大和臃肿,同时又将环境教育置于比较高的地位,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发展和落实。

(二)尽快制定环境教育专门立法

当前,世界上,对环境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就只有美国。美国的环境教育法的颁布时间分别为1970年和1990年。当然,这两部环境教育法的出台背景和立法目的有很大的不同,现行的1990年环境教育法的立法背景是当前美国境内的环境污染物的泛滥及国际环境问题,诸如温室效应、海洋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性气候变暖等问题都对美国公民的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立法目的是增强国民对环境的了解,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供财力支持,吸引青年人学习环境教育专业,培养他们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能力。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全球性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应当看到的是,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还没有达到美国公民的水平和程度,正如笔者在上面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进行简单介绍时所显示的那样。正是由于环境质量的恶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公民对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用于环境教育的资源也很不足,因此才有制定环境教育法,由政府集中力量,强制性地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

【参考文献】

[1]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杨明,唐孝炎.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钟启泉.环境教育的诞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吉奥尔当.环境教育的教学原则与学习原则[M].高如峰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注释】

[1]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59

[2] 该项调查研究项目是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立项,委托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设计实施的一项全国规模的大型抽样调查研究项目,于1999年5月30日结项。

浅谈“人文教育”与初中语文教育 第5篇

左安门中学黄意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过三载,按道理,应该对自己的课堂会越来越游刃有余。可实际上,我却依然常常困惑于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语文到底该教给学生些什么?是语言文字吗?还是语言文学?为什么学生看了、读了、学习了那么多的 文章,他们的语言世界依旧那么贫乏?为什么当我们在为书中人物的际遇感动不已、为作者某句精彩的话拍案叫绝时,从学生眼里看见的却是不解甚至麻木?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物质工具的特殊性。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依赖于语文。语文教学就是面对文化载体进行文化内涵的开启与认识,从中体验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工具所产生的基础魅力,体悟从文本世界中所散发出来的深厚的文化意味,换言之,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张扬人文精神,这种精神是包括了爱国主义感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民族文化智慧、对当代文化生活的关注、对多种文化的尊重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感等等。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文能力,又要致力于育人,用人文精神熏陶感染学生。

而回想我所经历过的语文课堂,更多的是依照教参,循规蹈矩地进行着“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语解释——主旨归纳”等环节,过于注重语文“工具 性”的一面,而忽视了内涵更丰富也更为重要的“人文性”的一面,才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觉得语文课索然寡味,可有可无。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实施人文教育?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还语文课一个晴朗高远的天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教材中有许多优秀作品,它们本身就是作者富有激情的思考,是作者真挚感情的流露,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体,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独特光芒:鲁迅的深刻犀利,朱自清的含蓄深情,李白的豪放不羁,陶渊明的平和冲淡,冰心的幽默达观„„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源泉。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积极解读文本,质疑文本,在与文本的心灵碰撞中体验人之为人的一切:爱与恨、笑与泪、幸福与苦难、短暂与永恒。这样做将带来的结果是:教材与老师、教材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并不仅仅是生命与符号的相遇,而是一场感人的生命与生命的相遇。

如在讲授《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时,我摒弃了惯用的“作者——字词——段落——中心”教学环节,而是采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式,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沉船片段,并辅以主题曲《我心永恒》深沉而舒缓的音乐,让学生首先直观地感受到海难的无情与人们的无助,在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的同时,学生也受到了心灵的熏陶。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感受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勇于决断、忠于职守的英雄形象。如果过多地纠缠在记叙文的各种描写手法或者字词、段落的讲解上,是有碍于学生感受人物的伟大精神的,也就达不到本文应能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有益的熏陶”。因此,我在讲授过程中,重点通过品析文中三个矛盾,来让学生走近哈尔威船长的内心,真切理解极端情况下船长的言行之下所蕴含的伟大人格。最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

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我收集了有关汶川地震中范跑跑的相关资料,供学生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回归主题,升华认识。我记得,在学完这一课后,许多同学感慨良多,其中一位同学说:“哈尔威船长的行为真是令我震撼,‘舍己为人’这样的话我们虽然经常说,但总觉得是英雄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但是哈尔威船长让我意识到,英雄也是普通人,普通人也可以成为英雄!”

用心挖掘课文所蕴含的人文内涵,让师生与课文情感水乳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书声琅琅中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发挥想象,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立足文本、关注人本的教学,才不会使我们的语文课迷失方向。

(二)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

语文从来都不是一门只限于文本的课程,生活这本无字书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和无比丰厚的资源。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他认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的确,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语文教学只有同生活时时相联系,才会远离呆板枯燥,才会生机勃发,趣味盎然。

对此,我们教师首先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善于寻找并发现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例如在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事先让学生和家人散步一次,并在课堂上分享各自的感受;在学《老北京的小胡同》一文时,我就布置学生事前去逛一逛北京的小胡同,看看胡同里面有着怎样的风土人情;在学《跟陌生人说话》一文时,我交给学生一个任务:在路上随便找五个陌生人人搭讪,并记录其反应。有了真切生动的生活体验后,学生在学课文的时候,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文章所要传达的主旨。

其次,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例如在生活交际中,可以学习如何听话和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在影视中学习人物表演与语言的艺术,了解服饰与历史的关系,了解社会万象,关注生活热点,拓宽知识视野;在电脑网络中接受强大信息浪潮的冲击,感受网络语言的鲜活与另类;注目街头巷尾的广告,记下语言绝妙的,纠正有语病的;在各类活动中,不放过“表现”语文才能的机会,讨论时直陈己见,演讲时学一次名家,运动会、晚会上做一回主持人;帮人家起个店名,拟几条标语,起草一份活动方案,写个小发明的说明书,等等。可以说,老师和学生只要带着语文意识看生活,语文资源俯拾皆是,语文学习将别有洞天。

(三)让学生成为他自己。

“ 让学生成为他自己”,这句话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恰恰最具“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便是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与权利,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让学生成为他自己”,正是要求我们老师能够尊重学生个性,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依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学生存在个性差异与潜能差异,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语文新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因而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该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环境气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他们每一个人与众不同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张开思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自

己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

仅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为例来说明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可以说,阅读教学最能体现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因为首先阅读的对象——文本,所反映的文化是丰富多元的,蕴含着或明显或含蓄的思想情感;其次阅读的主体——学生,由于性格气质、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等千差万别,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必然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老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例如在学习鲁迅的作品《风筝》时,大家对文本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有些学生认为是对自己以前粗暴行为的反思;有的同学认为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抨击;还有的同学认为是对弟弟忘却伤痛、麻木不仁的痛心。这些解读,由于阅读主体从不同的角度而得出不同的感受,都有其可取性,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解读文本的可能性,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并鼓励他们。

浅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 第6篇

郑世良 上海师范大学

Tel: 8610-64324022

E-mail:shiliang@pub.shut.edu.cn 不管我们怎样认为,网络教育的蓬勃发展,已经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对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优缺点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得到一个结论:网络教育同传统教育之间存在互补性,在此基础上,两者在各自的发展方向上向对方靠近并融合。关键词:网络教育

融合 引言

人类又一次站在新世纪的入口处。与人类以往任何一次在时间上的跨越不同的是,这次人类迈进的是一个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是人类有生以来盛开的最美丽的文明之花,它使我们有理由假设:千百年来,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努力中始终追寻的时空坐标的统一,追寻的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途径,正随着技术的每一次进步,缩小着人类活动的时间感和距离感。而对时空坐标的统一、对时间和空间一体化的追寻的每一次飞跃和质变,都迎来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网络教育比传统教育的优越之处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计算机物理上互联,按照通讯协议互相通信,以实现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信息处理和远程通讯工具手段,网络传播具有容量大、速率快,更新频繁,交互性强,多媒体呈现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计算机网络符合信息社会中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要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远程教育。

网络教育就是将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处理、制作并进行远程传输和学习的过程。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网络教育,意味着现代教育中先进的技术与先进的教育理念之间的有效结合。

2.1 教学时空的开放性

网络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有围墙的教育模式,极大的拓展了教育的空间,使得学校和整个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打破了学习空间的封闭性和学习时间的分割性,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从而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育效益。

2.2 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

在网络教学中,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多层次、多角度的对学习内容进行描绘。信息资源的超媒体性和非线性,使得知识信息的组织呈现层次网络状,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的发展,并且具有变远为近,化大为小,变虚为实,化动为静的功能,将复杂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可以眼见其形,耳闻其声,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认识活动,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3 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网络教育的出现,使得很久以来人们所期待的“在自己的地方,在自己的时间里,按自己的步调学习”这一愿望变成了现实,网络教学将会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仅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核心,依据个性化的原则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调动他们的内在学习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开发他们的认知潜力,改变那种“一个进度,一个标准”的旧体制。

2.4 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网络教学提供了交互性灵活的学习环境,它能实现教学信息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即时的、异步的交互,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辅导教师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在同学之间讨论问题或进行协作学习教师可以随时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基于此特点,网络教学成为远程教育中惟一可控的教学方式。

2.5 教学管理的自动化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库系统具有自动管理和互动管理的功能,学生的网上学习、选课、成绩查询、学籍管理、作业和网上考试都可以通过教学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教育全面冲击传统教育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网络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首先,在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网络教学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以学生自身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教师将需要更多得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促使学生能力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其次,在教学模式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打破了学生只能在教师听老师讲课的单一局面,学生可以在图书馆、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甚至自己的寝室里学习,学习的方式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的学习。传统教育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满堂灌”,课堂的教学安排也无非就是讲授和提问这两种枯燥的形式。网络教育能使教学过程由单纯老师的“教”转变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再次,网络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信息社会,“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得到最好的诠释,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学习比老师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角色将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这样网络教育中的教师,应学会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活动,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不可否认,网络教育是更有效的现代教育方式,但网络教育真的完美无暇吗?正如著名教育技术学家霍克里奇所说:“不要期望把学生从学校拉到家庭、机器旁边就可以解决一切,任何先进的多功能机器在不会学习的人面前,充其量是一台玩具而已。”网络教育同以往任何时代新兴的教育形式一样,有其振奋人心的优越之处,也有它的先天不足。网络教育的先天不足

首先,网络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它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同传统教育相比,网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待发展。而传统教育已经经过了数千年时间的检验,以总结出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其次,网络教育受到传统教学习惯的制约。“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已经根植于人们心目中。这种模式和方式,经过时间的洗礼,证明了其可操作性,如果将这些统统抛弃,而代之以计算机网络,是不可想像的。

再次,网络教育的投入成本太高,网络通信的费用太高.网络教育的初期投入成本太高,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教学平台软件开发,网络教材的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这一客观存在的实际困难,对边远山区和贫穷地区,已经成为网络教育渗透的主要障碍.反观传统教育,它本身就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优点。

第四,网络教材的开发周期长,而且内容变化快,而且我们对此缺少经验。在这一点上,传统教育因为其悠久的发展历史,古今中外学者专家思想的积淀,教材的开发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第五,网络黑客和其他的非法用户的蓄意入侵。“道高一尺,魔高一长”,控制与反控制,入侵与反入侵,自网络诞生之日起,就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一旦网络黑客成功地侵入网络教学系统,或者网络教学系统出现故障,受到损失的学习者群体将十分庞大。网络教育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

网络教育虽然有许多优点为传统教学所不及,但它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首先,网络化的教育,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分离,不利于学生感情的培养,学生得不到同步激励,他们也体会不到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由传统教育媒体引起的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任何现代教育媒体无法代替的,如教师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等就是这样的传统教育媒体,有的教师能用三言两语就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讲得清楚透彻,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逻辑力量。这是现代教育媒体所不能代替的。其简便易行又是机器不可企及的。

其次,网络教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同时现有的网络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导航策略.长期以来,我们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积极的探究精神,缺乏主动交往的意识,在信息污染和信息噪声的影响下,很可能达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这种信息迷航现象或者说认知超载现象,对低龄儿童和自控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再次,在网络教学中,任何数字运算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学生的大部分表达由键盘输入代替,这将降低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汉字的书写训练。

第四,网络交往把人们之间的活生生的社会交往变成人与机器的面对面的交流,减少了学生与他人之间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关系活动,紧张、孤僻、冷漠等心理造成的新的“情感真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而传统教学在这方面的优越性凸显出来.传统教学使学生彼此之间由于共同目的和共同的活动集结在一起,可以互相观摩、启发、切磋、砥砺。传统教学能使学生全面地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能保证对学生进行经常的思想政治影响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教育的局限性正是传统教育的优越性之所在,而网络教育的优越性又是传统教育的局限性之所在,所以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有机地结合,达到优势互补。

传统教育是多方面的,优良的学习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密的同学之情,是网络教学不能真实的实现而只能进行模拟的,所以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在信息社会,只有真实的传统教育,或仅有模拟的网络教育,都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我们可以对未来的教育模式进行展望:网络教育不会完全得取代传统教育,而是两种教育方式的相互渗透、融合发展。一方面,学校应该吸取网络教育的优势,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挖掘自身的潜力;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应该从传统教育的理论中得到成长的养分,促使自身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管理体系。

首先,网络教育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在肯定并发挥传统教育的优越性的同时,对传统教育手段无法实现的任务,通过网络化教学手段来实现,让学生利用教育网络化优势,进行个人自学、配对学习、网上讨论、小组学习等,并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料、模拟功能和数据库,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讨论、思考、领悟、练习和撰写小论文等。这不仅改变了传统单一班级授课模式,使课堂教学形式和结构更为灵活多样,而且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改变其被动听课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网络教育发挥“跨时空”的优势,结合传统教育,共同构建终生教育体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在进入社会之后可能已经面临淘汰的命运。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学校后需要不断地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个人从出生至临终的全部历程都必须是学习的历程。传统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受到经济条件、教师资源的限制不可能无限扩大,而且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在职人员和身患残疾的学生的需要。所以有必要通过网络将现有的师资力量、教材设备进行整合,培养社会急需的抢手人才。

再次,发挥传统教育中师生情感交流融洽的优势,设法弥合网络教育中师生分离,感情隔阂的弊端。虚拟的联系并不能培养真实的人类感情,所以在实施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在校内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培养他们之间的同窗情谊,还可以相互激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热情。

第四,发挥传统教育中教师对教学过程易于控制的优势,在网络教育中强化教师的监督、指导作用。在学生进行学习之前,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需要的时间量多少,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教师应随时监督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以避免控制力差的学生分散注意力。

参考文献

[1] 方

芳.对多媒体网络教学及传统教学的再认识.中国电化教育.2001.(7).[2] 施志毅, 熊庆年.网络大学热的冷思考.中国远程教育.2001.(7).[3] 张舒予.再论信息网络的两重性.电化教育研究.2000.(1).[4] 王永辉.现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新秀——网络化教学.网络科技时代.2001.(16).[5] 陈

杰.论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其模式.教育传播与技术.2001.(4).[6] 柯速约.论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互补性.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3).What we regard it as, network-education challenges tradition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compares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network education with traditional education carefully, then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much similarity between network-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Based on it, they close to each other and proceeds to blend step by step。

信息化: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和思考

慧聪网

2005年3月28日13时0分

信息来源:上海迪沃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人类跨进21世纪,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教育也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冲击、挑战和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教学应运而生,网络为师生创设了广阔自由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延伸了教学时空、丰富了师生互动方式,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发起了挑战。

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一样,有各自存在的优势,也有先天不足的缺陷,如何使它们优势互补,扬长补短,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长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课堂教学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

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师生交流是教学过程中占绝对地位的互动方式,以掌握教材内容为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教学效率高、易组织教学等优点,但也同样存在着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实施因材施教,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等诸多缺陷。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它在课堂中运用网络为新的教学环境、计算机为新的教学工具、多媒体为新的教学媒体,改变了传统教学单纯依靠教室、黑板和课本进行课堂教学的状况。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从讲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学媒体从过去静态单向的,书本为主的传统教学媒体转变为以书本为主,辅之以由声音、图像和影像构成的多媒体和采用超文本、超媒体链接方式、具有检索功能的网络媒体,具有动态交互的特点;教学传播也从单一的师生交流转变成教师、学生和电脑的三方交流,教学目的从使学生掌握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主。

网络教学由信息时代孕育而生,也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它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所不及的优点,使课堂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扩充和发展,但它决不是万能的,更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二、网络教学使课堂教学的四个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教师角色的转变

网络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即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只有掌握信息技术这一教学工具和手段,才能在教学中熟练的加以运用;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从“施教”转变为“导学”,要在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和培养学习习惯上下功夫;第三,教师要能够适应信息时代赋予的终身学习的需要,不仅要关注和补充所教学科方面的知识,还要注重获取其它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和研究成果,及时跟踪和了解教育教学的新动态,并以这种终身学习的态度影响学生。

但是,多年来应试教育的“紧箍咒”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信息技术等继续教育培训形式主义严重,领导和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根本没有兴趣和能力尝试网络教学的改革,产生网络教学的理论研究超前而实际运用落后的局面。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前提下,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使教师对网络教学的特性、学生的学习特性、教学的互动设计等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结合到教学实际的需要中去,在学中用,用中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培训效率。

2、学生角色的转变

首先,学生要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操作实践;其次,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在学校里、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家庭学习、社会学习和终身学习也将成为重要的方面;第三,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习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

学生角色的转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和困难,学生接受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习惯于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听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就能考出好成绩,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严重缺乏,根本没有意识到信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

3、教学内容的转变

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按照逻辑体系和学科划分编写的教科书,且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网络资源成为教学内容必要的补充,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资源动态反映的当前现实世界中的信息,师生运用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具有实效性;其次,网络资源的多样性使师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程度、需要、能力和兴趣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第三,网络资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有助于拓宽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运用网络资源要防止以下倾向:网络技术尽管也是学习的内容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要将它们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树立技术为学习服务的意识;学生在接受学习信息时决不可能像计算机被输入信息那样简单,影响学习效果的还有许多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注重信息的获取而不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重组和再加工,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

4、教学媒体的转变

多媒体教材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网络具有海量资源、非线性结构、检索方便和交互性强等优势,对扩充学生的学习视野,形成创造性思维有利。

但是,多媒体和网络形式的教学媒体形式也存在以下弊端: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大量的有害信息难以过滤,这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而又极富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思维意识很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负面影响;网络的动态超文本链接形式可能造成信息检索的重复、不可用、部分使用和无作用,使学生产生挫折感、迷失甚至放弃等情况,影响了学习效果;多媒体展示具有形象易懂的优点,但过分依赖也会使学生容易养成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只产生好奇心而忽视所呈现的学习内容,学习的兴趣也难以持续,且容易导致动手能力下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性。此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网络教学,即使有些内容适合网络教学,但具有实施仍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正确的理解运用多媒体和网络媒体,是能否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关键。我们应当意识到,“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人类借助于媒体工具能够更加有效的接触和了解世界,决不能过分夸大媒体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作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只能用来提供给教师导学的手段,而不能让它们放任自由唱独角戏。此外,在学生运用上述媒体时,必须随时随地的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网络教学使传统的教学传播内容更加丰富

传统教学、主要表现为以课堂教学为教学环境、以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的师生的双边活动,而网络教学中网络化的教学环境在形式上形成了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之间的多边活动,本质上使教与学的关系表现出民主、平等的特点。

网络教学中的多边活动主要表现在师生、师机和生机之间的活动。最关键的仍然是师生关系,但师生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处于接受、服从的被动地位,师生双边活动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网络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在空间、时间和心理上同步与异步交互的“零距离”。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时空大大扩展,师生之间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教与学的交流。

2、实现了师生心理上的零距离。师生在网络上没有心理隔阂,学生更容易讲真话,平等的对话方式使教师的教育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3、交互方式灵活多样。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多种交互方式和交流手段,既可选择BBS、E-mail留言簿等异步方式,也可利用QQ、聊天室、电子白板、视频会议系统等同步方式进行交互。

4、互动活动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5、网络环境下师生交互的独立和互不干扰性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师生机三者关系同样也存在许多弊端:

1、师生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削弱了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时情感因素、语言交流和肢体语言的作用。

2、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索交流,有时因缺乏兴趣或遇到困难导致信息不足而主动放弃。

3、学生面对大量的无关刺激,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易转移。

4、过多的接触多媒体和网络信息,会使学生基本的读、写、说等能力相对下降。

5、学生过度接触虚幻的网络世界,会增加孤独感、忧郁感,降低人际交往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易形成不良影响。

要解决上述的问题,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对各类教学资源作一定的代理和导航;要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即自主学习环境、交流和协作环境和教学评估环境,鼓励和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诚信美德、认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人文素质与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

此外,必须认识到网络教学环境应当用来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果,而不应成为隔断师生交流的屏障,网络应是学生更加高效的吸取知识和了解社会的工具,是学生更加高效的吸取知识和了解社会的工具,而不是阻碍学生与社会接触的壁垒。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多媒体化和个性化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网络资源、拓展教学时空的作用,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仍将会得到补充和发展,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网络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但决不能因噎废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对网络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只有在充分继承传统课堂教学长处的基础上注重从网络环境的优势之处进行挖掘,才能不至于数经忘典、画蛇添足,才能实现网络教学的优势向教学实效的转化。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转载)

当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教育技术的革新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进步,而且涉及到技术应用背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更新。然而,目前的网络教育发展极其缓慢,层次偏低。这种硬件和软件发展的极不平衡,使得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从理论上认真研究一下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与教育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使教育软件的研制和开发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教学已有深入和广泛的研究,理论体系也较为完善,而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却严重缺乏对诸如认知理论、语言习得理论、教育心理、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究竟各自的优势何在,以及在网络教学中,如何才能保持传统教学中的有效因素,如何才能继续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流与互动,提高课件的整体教学效果才是网络教学课件开发的出路。因此,在我们对现代化的网络教育模式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借鉴传统教学模式中某些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找出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开创网络认知和网络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打下基础。

一、网络教育中受者与施者的关系

众所周知,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教育影响源。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师把教育影响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并成为教育活动中主体和对象之间的中介。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传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内容。这种面对面地与学生交流、言传身教已成为天经地义的事。教师依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的作用,而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然而,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教与学的关系,并从教学的本质上来认清这种变化。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学?有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教授知识的活动;也有人认为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还有人认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认为教学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此外,也有人把教学概括为以教学内容为中介,师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过程。其实,所有这些观点都是依据不同的教学理论而来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都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而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学习者要真正获得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其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协商、交流、合作和本人进行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建构主义者十分强调社会性相互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在网络教学中,从过去主要关注“人机交互”,到目前更注重“人际交互”;从过去只关注学生与教师、教学信息的交互,到关注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学生与校外专家、实践工作者的交互;从关注个别化学习到同时关注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因此,目前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不仅是信息资源库或者个别化的学习课件,而且还应该为学习者的合作探索、合作学习提供交互工具和交互平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讲什么、怎么讲,都是由教师来决定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所教授的这门课程的专家,学生则是被动的听讲者、学习者。而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教师起着组织、协调教学的作用,而且有时会以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学生也会由原来的被动的学习者变成协作者或专家。师生关系转变成为一种更为“平等”的关系。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关系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创建有挑战性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独立钻研,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尽可能地为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且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还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积极探索。因为,课堂上能否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得如何。而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去调动。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我们也不能只是强调学习理论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如何在网络教学中体现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呢?

二、“以学生为中心”在网络中的反映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灌输,教师填鸭式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很难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也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传统教学的课堂里,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往往满足不了学生个体差异的要求,因而教师提供的信息量不仅有限,而且缺乏针对性。因此,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学指导思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从“怎样教”到“怎样学”的重心转移。如果在网络教学中仍然沿袭旧的教学模式,就很难做到这一点。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正好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利用计算机网络组织教学,使教学过程不仅做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而且增加了学生与计算机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样就为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提供了条件。教学过程也由师生之间的单向反馈变化到师生之间的双向反馈,以至于多项反馈的结构。

然而,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作为一种传播媒体进入教学领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因此,它既要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又有其独特的规律。要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必须首先摸清这些规律,并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

网络教育的一大优势就在于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层次,有选择地学习自己欠缺的知识,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教学不再只是被动地灌输,而是提供较好的条件让学生自己主动探试。不同的学生将得到较好的区别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可按自己的步伐,脚踏实地前进,而不至于因赶不上教学进度而陷入恶性循环;而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则可以缩短自己的学习时间,或进行深入的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当然,这种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有自主意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缺乏自主意识,自律能力和学习能力又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适当地发挥主导作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学生由传统的被迫学习变为独立的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主动地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自己的知识积累。

(二)创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要想学生学习到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环境中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因为网络教学在信息的表现方面具有较好的时空性,而多媒体技术的多维性保证了信息范围的扩展功能和放大功能,因此网络教学环境具有较大的历史跨度和空间范围,并可以采用图像、文字、图形和声音等多种信息,同时作用于学习者的感觉器官,同时启动学习者大脑中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创造出最佳的学习环境和心态, 并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提供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

从事复杂的学习任务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特征。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既具有挑战性,又会带动一些其它技能的学习。在任务型的学习中,学生要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又会涉及到许多相关的知识和背景,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为所用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师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广播式信息源。教师的任务已经由广播信息转变为帮助学生接收和理解信息。因此,网络必须提供给学习者丰富的学习资源。而网络资源应该优于一般教师的水平,因为在开发网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可以集中所有优秀教师的智慧,使教学课件达到教师最好的水平。这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所提供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上信息的来源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和课本已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多种媒体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五)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

在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学习环境中,应该提供给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学习工具。这些学习工具大致可以分为获取信息的工具、保存信息的工具和处理信息的工具。例如,学生可以用浏览器来搜索信息,用Word或是NotePad来保存信息,用corpus、concordance、excel等来处理信息。

(六)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所谓交互式的学习环境,是通过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一系列相互作用来完成各种教学功能。计算机提供信息-学生反应-计算机进行判别与处理。这种交互方式使学生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知道自己做对多少,做错多少,以及为什么错等等,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步调、速度及难易程度。这样就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强制学习程度不一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同一模式及步调的严重缺陷。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发挥每个人的最大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学习者精力集中持久、记忆力强,不易疲劳,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际交流也是达到认知类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建构主义特别强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讨论与协商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讨论和协商应该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活动。

(七)营造一个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

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而应该容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教师不一定总是对的。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出现认知上的冲突,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他的错误所在,而不是证明他错了。创造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思维习惯,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要解决问题,其次要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创造意识的培养需要友好民主的教学气氛。

上一篇:乡镇干部2021年演讲稿下一篇:考研冲刺英语作文预测: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