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的队歌观后感

2024-08-09

飞扬的队歌观后感(精选5篇)

飞扬的队歌观后感 第1篇

《游击队歌》背后的故事

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上海文艺界组织抗日救亡演剧队,奔赴祖国各地,以文艺的形式宣传抗日。10月,贺绿汀和马彦祥、塞克、聂绀弩、崔嵬、欧阳山尊、宋之的、贺绿汀等一批著名文艺家,组成了抗日救亡第一演剧队。他们由上海出发,走一站,演一站,号召全民抗战。年底,演剧一队到达八路军总部的驻地山西临汾,和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会合。尽管一路上忙忙碌碌,贺绿汀一直没有忘记寻找创作素材,他一有空就与八路军战士泡在一起,搜集有关八路军游击战的资料。

贺绿汀不久就听到了一场关于游击战术的报告,是时任国民革命军18集团军少将参谋长兼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的演讲,他绘声绘色的描述:密林里、高岗上;青纱帐、绿水旁……,将贺绿汀带进了一个游击健儿英勇杀敌的战场,激动不已,想到从上海到临汾来的路上,在防空洞里听到的高射机枪的声音“哒哒哒……哒哒哒”,由此触发了他的灵感,创作出了《游击队歌》欢快的前奏。虽然正值寒冬的夜晚,贺绿汀一夜无眠,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在他手中诞生了,“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自此《游击队歌》风靡全国,成为抗战时期的“流行曲”,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合唱单曲之一。转眼间到了1938年的春节,在山西洪洞县高庄正在举行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中央特地为这次会议准备了一台晚会。朱德、任弼时、刘伯承、徐向前、贺龙等八路军高级将领们都在现场,当《游击队歌》一曲终了,全场沸腾了,掌声经久不息。朱德更是掏出身上的小本子抄下这首歌,并说这是战士需要的歌。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也是非常喜欢这首歌,行军途中总是哼唱不停。

周总理在1964年担任大型歌舞《东方红》的总导演,就特意将这首歌收录进去。并说:“这首歌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好听,群众爱唱,当时对动员学生参加革命起了很好的作用,是人民批准的作品。有的时候需要雄壮的东西,有的时候也需要轻松的东西,有统一也要有变化,革命是广阔的,革命的感情也应该是丰富的。”

《游击队歌》的传唱,迅速红遍全国城乡,甚至在敌占区,人们也常常听到这首歌,一群群热血青年到了八路军办事处,听了这首歌后又背着背包唱着歌奔赴延安。

让你的作文文采飞扬 第2篇

怎样才能使你的作文文采飞扬, 亮丽感人呢?方法很多, 如巧妙引用名言诗词, 有时不仅妙趣横生, 还言简意丰, 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你的文化底蕴, 比起那些只言片语的叙说, 语意上要丰厚得多;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会让你的作文形象生动, 感染力大增;如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的灵活运用, 语言富于变化, 可以使你的作文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还有精练用词, 恰当修饰等等。今天, 我想与各位同学共同交流几种实用、效果好而不太引起大家重视的方法, 它会让你笔下生辉, 走出平淡乏味的困惑, 为你的作文穿上时尚而贴身的衣裳, 让你的作文神形兼备, 从山鸡变成凤凰。

一、化概括为具体

即将平白笼统的概括叙述变为情境般的具体描述。比如, 同学们常写考试后愉快心情与风波:考卷发下来了, 我的语文得了90分, 我非常高兴。可有几个同学却说我是抄的, 在我的面前说了许多讽刺的话。我下决心要把语文学好。

这段文字叙写真实, 可都只是粗大的线条和轮廓, 虽然简洁通顺, 然而缺乏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环境渲染, 因而无法展现生动具体的形象, 只能给人一种肤浅的感受。显然, 这种空谈似的叙述是不能吸引读者的。

我们不妨这样来写----成绩公布了。哈哈!90分, 万岁!我真想叫出来、跳起来!有几个同学走过来, 我正微笑着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 哪知钻进耳朵的却是一串嘲讽:“瞧那模样, 麻雀变凤凰了!”“哼, 抄来的分数也自豪!”“嘻嘻嘻……”“哈哈哈……”我头皮一炸, 眼前暖融融的阳光一下子变得冷飕飕的。我想哭, 痛痛快快地哭!不, 我不能哭!我这只麻雀一定要变成金凤凰!

这样的描述形象、生动, 使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 有一种别致的意象美。

再来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A、现在流行与时尚很多, “超短裙”、通俗歌曲、染发等等, 没有意义。

B、现在流行与时尚很多, 随处可见。小A脱掉了以往的淑女装, 穿上了仅有两只手掌长的“超短裙”, 说, 这是时尚;小B带着童音歇斯底里地唱着:“爱就一个字, 我只说一次”说, 这是流行;小C不顾家长的劝阻, 将头发换了个样:中间红, 两边绿, 说, 这叫流行与时尚相结合。但, 我说, 这有意义吗?

两句话虽然都表达了“流行与时尚很多”以及作者的反感, 但是A句太笼统, B句则罗列了各种流行与时尚的现象, 可见作者观察的细致, 而且语言摇曳多姿, 很有气势。两相比较, 谁优谁劣, 瞬息可判。

这一方法, 不仅会让你的作文更真切生动, 还解决了部分同学作文无话可说, 简短无物的问题。

二、合理想象, 虚实结合

这个很容易理解, 语言太实, 有时会显得呆板, 而且难以表达出复杂特殊的情感;如果在事实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的想象, 做到虚实结合, 这样作文不仅内容上会丰厚许多, 语言上也会灵动深邃, 会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如《把梦想带给花季》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渴望拥有教师那颗绿色的心, 浸染着春天的颜色, 生机勃勃, 希望无限;我盼望拥有教师那颗属于春天的心, 在这颗心中, 生长着一棵棵枝繁叶茂、蓬勃向上的大树;我希望拥有教师那颗再现春天的心, 有明媚的阳光, 也有朦胧的薄雾, 有吐绿的新芽, 也有绽放的花蕾, 有怡人的和风, 也有连绵的细雨, 因为这个梦想, 我的花季便永远沉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这里, 运用想象和联想, 虚笔写出教师身上浸染着活泼可爱的年轻生命的无限活力和憧憬希望之情。久而久之, 教师也成为年轻生命中的一员, 能永远保持活力, 教师的心里装着一个明媚的春天。因写“心”而情味浓厚, 因用比喻描画心境而生动精彩。

三、语言着力个性化

即在作文中尽量使用个性化的语言。这里所说的个性语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作者脱离大众化的话语范式, 从词语的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语言。往往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久而久之, 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如李白的语言“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朴素简洁, 流畅自然;杜甫的语言“为人性僻耽佳句, 语不惊人死不休……清此丽句必为邻”则形成准确, 富有创新的语言风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 绝非短时之功, 故在此不多说, 但同学们可以不懈探求。二是指作文中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 也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我们每位同学作文时应该注意的, 也是必须做到的。做到这一点, 人物就活了, 独特了, 你的作文自然也就生动感人了。

试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句子, 当发现卖牡蛎的就是于勒之后, 父亲和母亲各有一段话:

“父亲脸色早已煞白, 两眼呆直, 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 船长。’”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 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 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 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 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 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 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这一段个性化的语言是区分父亲和母亲性格特点的关键。虽然他们都自私冷酷、唯利是图、金钱至上, 相比较而言, 母亲更冷酷, 从她那一番夹七夹八的话语中可以看出, 她更有主见, 更有心机, 父亲知道这个残酷的现实后乱了方寸, 而母亲却头脑清醒, 马上拿出对策, 且有条不紊地发出一连串的指令。两个鲜活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这就是个性化语言展现出来的魅力。

再如《一个统计学家的故事》有这样一段话: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妻子外出买东西, 从未管过孩子的统计学家, 勉强答应照管一下四个年幼的孩子。当妻子回家时, 他交给她一张字条, 上边写着:“擦眼泪8次;系鞋带15次;给每个孩子吹玩具气球各5次;每个气球平均寿命10秒钟;警告孩子不要穿马路26次;孩子坚持要穿马路26次;我还想过这样的星期六0次。这段朴实文字, 主人公职业、性格特点在生活细节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他, 一样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在作文时, 要运用好个性化语言, 除了多观察, 多领悟外, 我们还可运用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潮词汇, 可对成语、俗语、诗词名句等进行巧妙的化用, 这样的个性化语言往往能使文章熠熠生辉, 光彩照人。

飞扬的队歌观后感 第3篇

关键词:贺绿汀  艺术特征   情感处理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贺绿汀(1903-1999),原名贺楷、贺安卿,我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和教育家。他是我国近现代作曲家、人民音乐家,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人。他因为善于使用西方作曲技巧,并且结合我国民族音乐作曲技巧而创作出的作品而名声鹊起。他创作的艺术歌曲有独唱曲《忆秦娥》《浪淘沙》等。贺绿汀还为17 部电影编配乐曲,作品有《风云儿女》《乡愁》等。创作有《工人之歌》《四季歌》《天涯歌女》等。

《游击队歌》是1937年底他随演剧队到达山西临汾后创作的。当时,贺绿汀正和队员们一同在听彭雪枫讲解游击队战术,在听的过程中心情澎湃。回到住所,想起战士们英勇的战斗精神,顿时灵感一来,一气呵成写出这首《游击队歌》。整首作品的创作手法非常的特殊,是根据游击队员灵活机敏的战斗特点作词作曲。整首歌曲节奏弱起小节开始,纯四度上行,调的属音到主音,曲调激昂,号召性强。旋律流畅、轻快,表现战士的机智、灵活,表现热情、积极。

二、情感表达方式

(一)情感的真挚朴实性

一首作品的成功,离不开情感的表达。音乐是表现艺术,都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情感是并不好掌握的,它需要曲作者和演唱者去理解它,要一字一句地来了解整首歌词的情感。贺绿汀就是一个特别注重情感表达的人,他作品之所以成功,主要靠“情感”二字。他所写的的作品都非常切合实际,主要表达老百姓的心声,旋律更是优美、动听、真挚、朴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歌词创作上通俗易懂,真正做到音乐平民化。整首作品不管是从曲调上还是歌词中来说都是简洁大方,情感真挚而又热烈。只要把歌曲随便一哼,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贺绿汀的歌曲之所以流传至今,经常被作为谱例学习的原因。

(二)旋律的优美轻快性

在《游击队歌》这首作品中,作者不仅仅加入了中国的传统音乐,还借鉴了非常多外国歌曲的音乐风格。从整体上看作品是属于带再现的二部曲式,歌曲开始是G 自然大调,中间出现调式变音升C ,转为D大调,旋律也变得更加明亮轻快了,使得音乐上更富有积极向上的战斗力和抗战的革命主义精神。音乐情绪与歌词结合紧密,整首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极强的律动感。乐曲的主题核心是第一乐段具有进行曲风格的两小节,那么后面的乐句均是在这句的基础上做出的小调整,歌曲旋律上我们可以简单的看出,它的音乐情感是一层一层往上递进的,生动而又细腻。

三、作品结构形式

(一)结构严谨、统一。

(二)整齐而富有变化。

四、旋律曲式特征

(一)节奏

一首音乐的骨架无疑当属节奏,节奏也相当于作品的速度,是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的前提。很多时候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假若演唱者不能够正确的把握好速度和节奏,那将会使整个演唱和作曲家的意图相差愈来愈远,也可能完全背离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要表达的音乐情感。

从作品谱例中可以看出它主要是模仿部队行军时的脚步,坚定而又有力,这样的节奏安排反映出作者在节奏上的独具匠心。歌曲是弱起节奏,因而起音一定要轻,它主要是以二八节奏为主,刚劲而有力。全曲仅短短的十六小节。演唱开始是轻的,逐渐渐强,再到强。这样的演唱把游击队员机智灵活的形象表现出来。第二乐段中,音乐的节奏、旋律、调式、调性都与第一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旋律

从歌曲的旋律看,此首歌曲采取递进的手法来描述歌曲感情上的变化,它的旋律由原来的3 3 3,2 2 2 (没有吃,没有穿)再到 3 3 3, 6 6 6 (没有枪,没有炮)歌曲演唱时一定要注意乐句的换气,情感的对比和前后的变化,开始的语气在力度上稍轻柔一点,后面一句演唱在力度上层次要分明,要比前面一句稍强,语气也要有力肯定。总而言之,根据歌曲旋律的走向,使歌曲有了起伏的优美的感觉。演唱此曲时,声音较活泼,有弹性,有动力感比较强。这首歌曲在创作上,主要表达是积极向上、乐观而又充满干劲,作者要表达的是战士们奋勇前进,积极热情的情绪。所以演唱过程中要求演唱者要用饱满的气息且丰富的情感内涵唱出全曲的歌曲意境。从演唱者的要求来说声音要有穿透力,来体现和表达歌曲的表现力。用合理的艺术处理加以处理,完整地表现整首歌曲。

(三)曲式

合作,让思维的灵性飞扬 第4篇

1. 相互提问,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推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改革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提问, 同时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看法, 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增加学生重新整合思想的机会, 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 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如在教学六年级英语“What a Day!”中的“Think and write”环节时, 对于教材中给出的任务“What did you do with your family or friends last Sunday?Write about it in your diary.”我们可以组织每个学习小组分别完成课本中的“went swimming”“watched a film”“had a picnic”“did the housework”, 每个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 相互阅读, 选出本小组中大家认为最优秀的文章, 向全班同学展示。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对于本小组分配的任务印象更深刻, swim、film、picnic、housework等单词掌握得也更牢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交流, 在比较、讨论的过程中, 提高了对教材的理解, 激发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热情, 而在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中, 也有更多向其他同学学习的机会, 促进每个学生进步, 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2. 对话交流, 活跃英语课堂氛围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融洽的小组学习或团队合作学习, 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让每一位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让课堂气氛更活跃。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让学生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 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一课时, 在“Story time”这一环节中, 我先带着学生学习教材中的范文, 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仿照范文, 向小组成员介绍各自的动物朋友, 然后让大家通过交流、比较选出本小组内的优秀“作品”向全班展示, 很多学生都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小组内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活跃了课堂氛围, 调动了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分工合作,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 就是把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转化为融洽的合作环境, 让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都有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他们或作为集体的一员为完成任务而感到自豪, 或代表小组为展示大家的成绩而骄傲, 展示学习成果的过程就是增强自信的过程。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成功者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成果, 失败者在合作中重新获得自信。

如在教学四年级的In a Toy Shop一课时, 我按照惯例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文章, 并让学生相互组合, 在同桌之间成立临时的学习小组, 一个朗读课文, 一个完成听写的任务, 即标划出文章提到的动物 (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toy shop?) 。第一轮任务结束后, 让他们交换角色, 对上一轮阅读的过程中没有记录下的内容进行补充, 这样dog、rabbit、lion、monkey等动物被一一找出。通过这些环节, 学生不仅充分了解本课的单词重点在于动物类学习, 重点句型“What謘s this/that?It謘s...”也被反复提到。更重要的是, 由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相互合作找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更加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 让学生带着信心进行学习。

4. 重视实践, 互动交流提高效率

(1) 自由组合,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让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长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 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形成与人相处的良好品格。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人生同样起到重要的影响。

在三年级上册Unit 4 My Family的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阅读文章内容, 并要求学生找出本课涉及的生词。学生会根据教师要求的任务, 进行有目的的阅读。“Look, this is a family photo.Is this your father?”“Yes, he is./No, he isn’t.”“This is your mother, I think.And this is your brother/sister/grandpa/grandma...”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文阅读环节, 手脑结合, 划出文章中的陌生单词, 如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grandpa、grandma等, 然后让学生进行Group work, 对于出现的生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直到能准确拼读, 正确掌握。这样经常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 学会互相帮助, 从而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2) 生生互动, 挖掘学生潜在能力。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 不仅能为现代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而且对我们正确认识教学的本质, 挖掘教学中潜在的资源, 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Unit 6 Colours一课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到“Sing a song”部分时, 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练习歌曲之后比赛唱英语歌曲, blue、red、orange、black等单词配上优雅旋律, 学生的思维被激发起来, 绿色、白色等颜色类的单词都被学生自如地运用到歌曲中, 潜力被挖掘出来, 知识面得到扩展。

让学生的文章个性飞扬 第5篇

一、抒写真情,催生个性作文

没有独特情感体验的文章,常常索然无味。要想打动别人,文章必须说真话,抒真情。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心智、情感的反映,是品质、人格内涵的体现。其中的情感不是抽象的,而是有血有肉的,是生命的张力。如果作文不触及内心世界,就不会写出有独创性的文章,只有写自己的心里话,才能在文章中突显自己的个性,才能以情动人。当然,还要处理好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要立足于现实,在抒真情、写真意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艺术加工,而非无病呻吟,为了得高分而编造诸如亲人亡故、帮助孤寡老人的情节。

二、培养兴趣,造就个性作文

要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兴趣和自信心是必不可缺的前提。试想,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毫无自信,那他又能到何处去寻找真情实感呢?写作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考场上获取高分,也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与人交流。为了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养成写作习惯,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 循序渐进,尽力克服畏难情绪。

教师要让学生平时多写,大胆写。如果学生对大篇幅的文章不能驾驭,可以先尝试写篇幅短小的文章,注意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这样可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提高中,慢慢培养起对作文的兴趣。

2. 感悟生活,再现真、善、美。

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是个人生活经验的再现,可以说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竭的源泉。我们要通过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真、善、美,并将之艺术再现。叶圣陶先生曾有个生动的比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不歇。”现实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树一石都会给人留下鲜活的印象,引发人美的向往。

三、拓宽视野,创新个性作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篇有个性的文章,需要有新的视角、新的立意、新的构思。这里的创新包含以下几点:(1)语言创新,不说套话;(2)观点求新,不盲目因袭;(3)角度要新颖,形式要创新。如何使学生跳出陈旧老套的模式,摆脱桎梏而有所创新呢?首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从事物的不同层面来分析事物,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创造性的思维。其次,要让学生努力拓展知识面,开阔眼界。学生眼界狭窄,作文时必然文笔干涩、缺乏新意。再次,要让学生学会深层次思考。学生要对生活中遇到的事、接触的材料进行深入的挖掘, 发掘事情背后蕴涵的深层含义。

四、塑造品质,完善个性作文

“文如其人”,文章是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的外在物化。作文即做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先学会做人。我们应当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学生平时应关心时事,多阅读一些励志书籍以及关于人生感悟类的文章,多进行自我反省,向他人汲取思想的营养。学生在性格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内心日益丰富,人格健全优秀,能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把大千世界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写出的文章自然便有内涵、有深度、有广度。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下一篇:幼儿园收费备案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