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现状

2024-06-04

课题研究的现状(精选6篇)

课题研究的现状 第1篇

一、我国民法总论的研究现状

大陆法学传统民法典多采用“潘德克吞式”的编制体制,即将民法典分为总则、债之关系、物权、亲属及继承五编。民法总则是规定适用于全部私法(民商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包括权利主体、权利客体、权利变动、权利的行使。我国没有统一民法典,传统民法典中总则的内容大多规定在现行《民法通则》中,我国民法总论的研究内容也就是传统民法中总则编的内容,本文就我国民法总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状作一些浅要分析。

一、民法的调整对象和本质

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本文认为,此种对调整对象的表述不够规范,应改为民法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平等性财产关系,平等性人身关系以及平等性其他社会关系。依通说,民法所调整的平等性财产关系包括三类:财产所有关系、财产流转关系和财产继承关系。财产所有关系是指因直接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经民法调整形成物权;财产流转关系是指因财产的交换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经民法调整形成债权;财产继承关系是指因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而发生的社会关系,由继承法调整。平等性的人身关系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人格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彼此的人格而形成的以主体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经民法调整形成人格权,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身份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彼此的特定身份而形成的以主体的身份利益为内容的社会关系,经民法调整形成身份权,如荣誉权、亲权等。

另外,基于智力劳动成果而形成的知识产权关系一般被认为是兼具财产内容和人身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民法关系而独立于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之外。也有学者认为其应属于财产权,但无论如何界定其性质,本文认为知识产权因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和国际性,不应将其制定在民法典中,而应以民事单行法的方式加以调整。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民事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中的私法关系,是由民法所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当事人相互独立,法律地位平等,大多数情形民法关系的发生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实际上,民事法律关系只是一种法律形式,它的实际内容则是各式各样的社会生活关系,其构成要素有: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民事法律事实。

(1)民事法律主体

在我国民法总论的研究中,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类型存在争议,其主要表现为合伙、非法人团体的民事主体地位和法人的分类上。

《民法通则》中将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分为两类,自然人和法人,其中个人合伙规定在自然人一章中,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民法总论研究中持不同分类的观点大体可分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分为自然人和团体,团体中分为法人团体,非法人团体和其他团体,合伙属于非法人团体中,也即赋予合伙以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第二种观点认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分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团体三类,而合伙是区别于非法人团体的没有独立意思表示能力的一种契约关系,因而不具有民事权利主体的资格。

综上可见,其实质同于社团,其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亦具有重要贡献,应赋民事主体资格,拥有独立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诉讼能力。至于合伙的法律地位,本文认为应依合伙的规模和构造具体区分,即对合伙予以分类,如合伙内部已形成独立的意思机关、执行机关,具有类似团体的构造,就应适用团体的规定,承认其是独立的法律关系主体。

关于法人的分类,多数学者在著作中都采用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对法人的分类,认为法人分为公法人和私法人两类。公法人应由公法规定,作为私法的民法只规定私法人,并只调整公法人作为民事主体所从事的民事行为,因而机关作为行政主体其资格的取得不应规定在民法通则中。在私法人中按照成立的基础不同分为社团和财团,社团是人的集合,以社员为其成立基础,公司是其著例;财团是财产的集合,以用于特定的目的事业的财产为成立基础,中国现时各种基金会应属财团法人。以法人的目的为标准可将私法人分为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其目的为公益者为公益法人,其目的为营利者为营利法人。所有的财团法人都是公益法人,社团法人多数为营利法人,也有的属于公益法人。

(2)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

物是民事法律关系最重要的客体,我国民法总论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分歧在对特殊物在动产和不动产的分类上,即林木、庄稼、定着物、建筑物、临时搭建物的法律性质。本文认为,如果是成熟的庄稼应认为其属动产,可独立转移;不成熟的庄稼和林木应属土地的一部分,随土地的权利状况发生变化;定着物、建筑物是独立的不动产;临时搭建物因可随时搬迁拆除,为动产。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法确认的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的总和。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依据不同的标准有多种分类,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得到具体体现。在此不赘述。

(3)民事法律事实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民法规定的、能够在民事主体之间引起民法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客观事实状态。我国民法总论的研究中对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和无权代理制度中存在争议。

1.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民法通则中仅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这样的规定不够全面和严谨,许多学者主张沿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法律事实制度,本文亦赞同此种观点。民事法律事实按与人的意志的关系首先可分为事件和行为。事件包括自然事件和自然状况,事件的特点在于,事件的发生与否是当事人无法预见或无法控制的,非因人的行为所构成。

行为包括适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大类。(1)适法行为又可分为表示行为和非表示行为。表示行为是指表示某种心理状态的行为,按有无意思表示分为法律行为和准法律行为。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要素,并依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法律效果,是私法中最重要的法律事实,充分体现了私法自治的精神。准法律行为指意思通知、观念通知感情表示行为。非表示行为乃无关人的心理状态的行为,亦称为事实行为,主要有拾得遗失物、无主物先占等。(2)违法行为中,最主要的为侵权行为和债务不履行行为。民法通则中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类似于传统民法中适法行为中的表示行为。

2.表见代理

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合同法第三章第49条规定了表见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过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表见代理作为无权代理的重要类型,为保护第三人的利益,应规定在代理制度中,这是许多民法学者的共识,但对于其存在基础和发生情形存在不同看法。本文建议根据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表见代理制度的存在在总则中作出概括规定,具体适用情形可在各单行法中加以明确规定。

二、中国民法学的现状

严格说来,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法学。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恢复民法教学和理论研究,进行民事立法,重建民事裁判机构,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民法学。

改革开放初期,民法学与经济法学论战,批判苏联拉普捷夫的经济法学说和贬低、否定民法的错误理论,促成民法通则的颁布,确定了民法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地位。以民法通则颁布为契机,民法学研究的重心迅速转向民法学科自身理论的重建。90年代中期,国家95规划民法学系列教材的出版,表明中国民法学扬弃了反映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民法理论,创建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民法理论,初步实现了中国民法学的体系化和现代化,并为中国民法典编纂,特别是统一合同法和物权法的制定做了法理准备。

中国民法学界准确理解和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思想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从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出发,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事立法经验和裁判实践,广泛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民事立法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针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法律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民事立法,提出立法思路、起草法律草案,参与民事法律创制全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体系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

1985年的民法通则,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1999年的统一合同法,被誉为“最先进的法律”!2007年的物权法,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和人权的“里程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民法学界沉着应对所谓物权法违宪的思想论战,毫不动摇,毫不妥协,团结一致,为确保关系改革开放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物权法的最终顺利通过,提供了强大的法理支撑!充分表明中国民法学已经能够担当国家、民族和人民托付的历史重任!

民法学的进步体现在教科书、法学论文和专题研究。教科书为法学入门之阶,但民法学的进步有赖于法学论文及专题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禁区的打破,民法学术研究蔚然成风,产生了一大批长篇专题研究论文和专题研究著作,其中,确有一部分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水准。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的中青年民法学者!

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成,编纂中国民法典的政治经济条件已经具备。按照人类文明进步和法治发展的经验,相对于其他法典而言,民法典更足以代表一个民族文明发展的高度。这是中国民法学尚未完成的伟大任务!制定一部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科学、进步、完善的中国民法典,为建设一个民主、法治、人权、正义、和谐的中国,奠定牢不可破的法制根基,并向世界表明中华民族攀上了历史的高峰!

我们的国家正在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要求中国民法学与世界大国的地位相符!不仅关注和研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法,而且要关注和研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民法、关注和研究我国周边国家的民法。凡有中国商品、中国旅游者、中国投资者和中国企业到达之地,就要研究其民法。我们还做得很不够。中国民法学人,要本着一贯对国家、民族、人民负责的精神,跟上国家、民族复兴的步伐,勇于承担国家、民族、人民和历史赋予的使命,敞开胸怀,放开眼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实施“全方位”的外国民法研究!

我们置身其中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是一个物质丰富而精神匮乏的时代。党和国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民法科学所蕴涵的,诸如自由、平等、博爱、公平、正义、法治、协商、自尊、自爱、自强、廉洁自律、人格尊严、意思自治、契约自由、自己责任、平等保护、诚实信用、公序良俗、利益衡量,及禁止权利滥用等等民法理念和民法原则,当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应当吸收并融入正在建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当中!中国民法学界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三、我国民法现状的分析及其现代化趋势

当前,我国民众的民法观念存在对民法知识掌握和运用不够、民法权利意识不强、对民法缺乏正确评价、对民法的信仰不够等四个方面的缺陷,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民众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民法制度的实施效果不良、缺乏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独立的市民社会及传统民法观念的影响。民法观念的现代化是民法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民法观念的现代化必须以民法精神为指针,实现四个转变从重刑轻民观念向民刑并重观念转变、从身份等级观念向人格平等观念转变、由国家全能观念向私法自治受限观念转变、从重义轻利观念向重权兼义观念转变。

课题研究的现状 第2篇

了地震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汶川大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系统丧失面积为122 136hm2,并形成了包括汶川县、彭州市、绵竹市等10县市的地震生态破坏重灾区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1)汶川地震重灾区生物多样性特征十分突出。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该区是动植物的避难所和南北生物的过渡区,保存了大量的古老种和特有种, 是整个东洋界植物区系最为丰富的区域。从生态系统多样性来说,灾区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形、地貌及高差,形成了陆生生态系统、盆周山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从景观多样性来说,该区植被类型繁多,景观资源丰富多样,具有以地带性森林景观、森林季相景观、湿地景观、特有物种森林景观、稀濒兽类种群景观、稀濒鸟类种群景观为主体的珍稀特有物种生境景观、原始森林与湖泊或雪山冰川等复合景观等,分布有1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3个中国自然遗产保护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2)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重要。该区域是岷江、嘉陵江、沱江、白龙江、涪江、青衣江等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源补给区、水土保持区及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结点,其水电资源梯级电站的开发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大小直接影响到水电产业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植被的防护功能是促进水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汶川地震对灾区生态的影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研究员在“汶川地震的生态效应评估”的报告中指出,汶川地震灾区属于中国中西部横断山区的峡谷地带,悬崖峭壁林立,地质结构复杂,景观环境特异,水土流失、植被退化问题严重,人类活动干扰大,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是一类典型的生态过渡带,其地质灾害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等显著特点,并可诱发或直接导致各类环境问题。汶川地震造成了地形地貌变化、生态系统损失、耕地水土流失、动物栖息地破坏等严重后果,导致山川移位、山体裸露、河道堵塞、物种损失、植被破坏、生境隔离、环境恶化等,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植被恢复的环境与经济效应 植被生态工程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 而且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定得环境与经济应.宜昌绿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从事边坡绿化工作, 以其开发的边坡绿化草坪为研究对象发现: 植被单体对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及富营养化TN、TP 主要指标均具有消减作用.其TN、T P、Cr 6+、COD、挥发酚类化合物、BOD5 消减分别为33%、21.6%、20%、30.7%、19.0%和51.4% [ 31].尤作亮[ 32] 指出芦苇对酚类和石油类污水具有净化作用.吴振斌[ 33] 报道, 芦苇对COD、BOD5 有较高的净化能力, 当废水经过芦苇场28d 后, 氨氮、酚、芳烃、石油及硫化的含量普遍下降, 并达到出水标准.Mu??r atov a A 等[ 34 ] 的研究也表明: 芦苇净化多环芳烃的能力达到68.7%.同时, 芦苇对Pb、Mn、Cr 的能力分别是80.18%、94.54%、1 00%.关于植被恢复的研究相对国

内较早, 并且很多地方应用的制备恢复效果也比较显著.例如, 温带草原引进各种耐盐牧草以改善干旱地的盐渍化, 效果显著[ 35];在富含铅和锌等重金属的土中, Beg onia 和Palazzo发现高羊茅具有极强的生存力和富集效果[ 36??37].人们还发现, 在一些草本植物中, 特别是一些牧草, 如香根草、百喜叶、红三叶、多花黑麦草等都是一些植被恢复比较好的物, 这些物种在一定程度上对重金属都有富集能力[ 38].目前, 对植被恢复的不仅仅停留在对环境做出的贡献上, 有的工作已经向经济上进行转变, 如

添加一些螯合剂可以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如EDT A、DTPA、柠檬酸、苹果酸和土壤改良铵肥等[ 39??40];还有的将植物吸收的重金属进行回收, 如美国Viridian 环境修复公司用植物修复技术净化N i 污染土壤, 每年可从Ni 的回收中获取2 500 美元?? hm2的收益.鉴于以上, 植被生态恢复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并且取得了相应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河流生态恢复的任务,一是水文条件的改善,二是河流地貌学 特征的改善,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标志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 提高,与水质改善为单一目标相比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其生态效益更高。水文 条件的改善包括: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持最小生态需水量;通过污水处理,控制污水排放以及提倡清洁生产改善河流水质; 水库的调度除了满足社会需求外,尽可能接近自然河流的脉冲式的水文周期等。河流地貌学特征的改善包括:尽可 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尽可能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形态的多样 性;防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一)国外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现状 上世纪 90 年代,水生态与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水论坛会议》《国际、大坝会议》《国际水利学会议》等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的核心议题,这些会议有、力地促进了水生态与水环境科学在全球的交流与发展。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一 些发达国家的科技界和工程界针对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目前国外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有很多种,主要包括:在河流整治中,结合洪水 管理,贯彻“给河流以空间”的理念,通过建设分洪道和降低河漫滩高程等措施予 以实施;河流连续性的恢复,包括纵向的连通和河道与河漫滩区的横向连通,包 括建设低坝并设置鱼道、堤防拆除或后退等;河流蜿蜒性的恢复;河道岸坡生态 防护;河流深槽和浅滩序列的重建;洪泛区湿地特征的创建;河流内栖息地加强 结构(如遮蔽物、遮荫、导流设施等);亲水设施的建设;河道浚挖泥土的利用; 多孔和透水护岸材料和结构的开发和应用及工程施工技术等。此外,结合河流生 态修复规划和设计,一些规划设计模型和方法也被提出。在筑坝河流上,针对改 善下游河流的生态系统状况,有关水库优化调度方式的研究和示范在一些国家也 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初步取得一些成果,如河流生态需水量评价技术,洪水过程 对鱼类繁殖的影响,自然水文过程模拟等。同时,国外很多国家利用生态学理论,采用生态技术修复河道内受污染水 体,恢复水体自净能力,具有工程造价少,能耗和运行成本低、净化效果显著等 特点,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生态方法修复受污染水体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处理系 统、河道直接净化技术、氧化塘处理系统、植物-土壤处理系统、水生植物处理 系统、生物操纵技术等。如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的摩罗赫德市的氧化塘污水处理、日本霞浦湖边上的生物公园、波兰 Wariak 湖中放养鱼类控藻等工程。19 世纪中期,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大规模的河流整治工程造成了生物多样 性降低,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恶化,河流生态工程设计理念和方法开始引起人们的 重视。20 世纪 50 年代德国创立了“近自然河道治理工程”,提出河道的整治要符 合植物化和生命化的原理。其突出特点是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明显增长,生 物生产力提高,生物种群的品种、密度都成倍增加。治理后另一个特点是河流自 净能力明显提高,水质得到大幅度改善。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的莱茵河治理,为河流的生态工程技术提供了新的经验。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ICPR)于 1987 年提出了莱茵河行动计划(Rhine Action Program),以生态系统修复作为莱茵河重建的主要指标,到 2000 年鲑鱼重返莱 茵河,这个河流治理的长

远规划命名为:“鲑鱼一 2000 计划”。沿岸各国投入了 数百亿美元用于治污和生态系统建设。到 2000 年莱茵河全面实现了预定目标,沿河森林茂密,湿地发育,水质清澈洁净。鲑鱼已经从河口洄游到上游(瑞士)一带产卵,鱼类、鸟类和两栖动物重返莱茵河。2000 年,欧共体颁布了“水资源框架指南”,其目标是在 2015 年之前,使欧 洲所有的水体具有良好的生态状况或具有这方面的潜力。每个成员国必须针对本 国情况制定具体目标,并采取各类措施确保目标实现。英国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 就在一些河段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获得了广泛关注并最终得到了大多数人的 认同。成立了英国河流修复中心,制定了“河流修复指南”,在流域尺度下进行河 流的生态修复。在美国,有关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1992 年出 版了“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1998 年出版了“河流廊道修复”,指导河流修复工作。美国陆军工程师团水道试验站在 1999 年 6 月完成了《河流管理-河流保护和修 复的概念和方法》研究报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日本建 设省发布的《河川砂防技术标准(案)及解说》,提出河道岸坡的防护结构有生 态和自然景观等环境功能,护岸应采用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的结构形式,即“近自然工事”,或“多自然型建设工法”。澳大利亚水和河流委员会于 2001 年 4 月出 版了《河流修复》一书,为河流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二)国内河流生态修复技术现状近年来,水利部在治水中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在防止水对人的侵害的同 时,特别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侵害。在重视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注重生态用水。特别是通过调水改善河流、湖泊和湿地生态功能,做了很多工作。从 2001 年开 始,连续组织了几次规模比较大的调水工程,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输水、引岳济 淀、黑河调水到居延海、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等,为保护生态系统,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做了有益探索。正在实施的规模宏大的南水北调工程,将生态用水 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届时将不仅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矛盾,还将对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作用,支撑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主要结论

(1)汶川大地震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形成地震生态破坏重灾区。汶川地震的影响区具有极重要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与文化景观等方面生态服务功能,是我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地震给该地区导致严重的生态破坏,生态系统的丧失面积为122 136hm2,占生态破坏重灾区的自然生态系统面积比例为3.40%。地震给该地区的大熊猫生境造成严重破坏,共造成66 584hm2大熊猫生境的丧失,占评估区大熊猫生境面积的5.92%。地震造成汶川县、彭州市、都江堰市、绵竹市、什邡市、安县、北川县等lO县市的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成为地震生态破坏重区。汶川地震是对生态系统破坏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2)地震对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对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和威胁。一是地震灾区每年为成都平原及长江流域提供水资源近250亿m3,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削弱了水源涵养能力,增加了山洪暴发的风险。二是森林、灌丛、草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削弱了土壤保持能力,由此可能导致年增加土壤侵蚀量数百万吨。三是由于地震导致地表的破坏,滑坡和泥石流风险增加,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岷江、沱江、涪江以及长江上游的河道和水利工程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四是大熊猫生境的丧失,将加剧生境的隔离,使得原已严重破碎化的大熊猫生境雪上加霜,局部被隔离的种群由于不能交流,面临更严重的威胁“J。同时生境的进一步隔离,还会大大增加竹子开花等自然干扰对大熊猫的危害和风险,使大熊猫的保护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旧1。同时,近年来在重灾区安排了大量的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小流域治理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生态保护工程项目多在沿河谷的坡耕地,在地震中受到的损失难以估计。

参考文献:刘广全.焦醒.LIU Guang-Quan.JIAO Xing 汶川地震引发的生态问题及对

策[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2008(11)2.张春敏.王根绪.ZHANG Chun-Min.WANG Gen-Xu 汶川大地震灾害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影响——以青川、平武和茂县为例[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8,28(12)3.贾永朝.刘玉萍.王晓燕.康发扬.何志军.孙光红.田春华”5·12"地震灾区青川县病媒生物监测分析[期刊论文]-职业卫生与病伤2010,25(6)4.吴宁.卢涛.罗鹏.朱单.WU Ning.LU Tao.LUO Peng.ZHU Dan 地震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8,28(12)5.徐卫华.欧阳志云.王学志.王文杰.董仁才.白杨.XU Wei-Hua.OUYANG Zhi-Yun.WANG Xue-Zhi.WANG Wen-Jie.DONG Ren-Cai.BAI Yang 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与对策[期刊论文]-生态学报2008,28(12)

万叶集的研究现状及课题 第3篇

关于《万叶集》在国内方面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钱译万叶集,在这之前的中国历史上也偶有提及万叶集的作品,但大多是浮光掠影,没有太多参考意义。从1959年钱稻孙的《汉译万叶集选》出版以来,陆续还有杨烈、赵乐生、金伟吴彦等的译本。现在还有王晓平、张哲俊、马骏等人着眼于万叶集与诗经的比较、万叶集中的植物、万叶集与敦煌文献学的比较研究。主要作品包括王晓平的《近代中日文学交流史稿》、《佛典�志怪�物语》、《智水仁山——中日诗歌意象对谈录》等,张哲俊的《杨柳的形象:物质的交流与中日古代文学》,详细论述了杨柳的意象在中日古代文学中的不同,以及其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流变。还有一些相关的期刊论文,主要集中在大伴家持的“梅花宴歌”,山上忆良的“沉疴自哀文”等与汉文学渊源比较深的歌人的研究。植物意象的研究方面有“梅”、“樱”、“胡枝子”“菊”等相关学术论文。总之,在中国,对于万叶集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今后将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在日本,《万叶集》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最早将万叶集与诗经进行比较始于十三世纪的日本学僧先觉,在其《万叶集注释》里,在解释《万叶集》一些作品是与《诗经》进行了对比,但只是客观简单的罗列二者的相似之处,并没有进行影响关系的论述。十七世纪契冲的《万叶代匠记》中着重写到万叶集在用典出处方面对诗经的借鉴和主题意思相关联的地方进行点评,但大多都比较简短。进入二十世纪后,对《诗经》和《万叶集》的比较研究主要可以分为直接研究和间接研究两个方面,直接研究即单纯就《诗经》和《万叶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代表作主要有白川静《诗经中国的古代歌谣》,这本书在国风的若干诗的解释上与《万叶集》的诗歌进行了比较,比如借鉴于《万叶集》中摘草和歌多,特别是怀着某种愿望的摘草的表现更为突出。间接研究即将《万叶集》置于其他日本古典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对比研究中,其中涉及《诗经》与《万叶集》的问题。代表研究者包括小岛宪之的《上代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他对万叶集的汉文与和歌接受中国文学的影响进行了绵密的考证,是一部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专著。日本另一位文化功劳者中西进,将《万叶集》置于东亚文化圈中进行比较研究,他认为深化《万叶集》比较文学研究必须要进入万叶史的研究,因此其后的著作有《万叶集与大海彼岸》、《水边的婚恋——<万叶集>与中国文学》、《万叶集比较文学研究》、《万叶史研究》等与中国文学比较研究中,主要涉及与《诗经》的比较研究。相比之下,直接研究数量很少,间接研究比较多。

笔者对以上两部著作的简介进行了比较分析,两部著作中在收录的诗歌在内容和时间范围上均有相似之处,如在内容上均反映了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宗亲等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风貌,都反映了两国的较长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故要比较中日两国的文学和文化,《诗经》和《万叶集》是源头,具有更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中国和日本的研究者在研究两国文学及文化时也常将二者作对比研究。此外,从成书时间上来看,《万叶集》的成书虽然晚于《诗经》近千年,但就当时的历史发展背景来分析,二者均成书于两国由古代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有相似的时代背景。最后,就两部著作的诗体和表现手法来分析,《诗经》在诗体上主要以四言的短句为主,反复咏叹的形式来表达感情,且诗歌开头常用比兴手法,以动植物起兴的诗歌非常多,而《万叶集》在诗体上主要以五七五、五七五七七、五七七五七七的形式出现,且以动植物作为枕词开篇的和歌也很多。将《万叶集》与《诗经》进行直接比较研究的空间还很大,比较分析二者的内容并由此探索两国之间文化心理的差异不论对于研究《诗经》还是《万叶集》都可以起到增益促效的作用。

小结:由于《万叶集》的成书时间较早,历经年代较长,其中很多诗歌的历史背景考证难度大,对许多诗歌内容难以给出详尽的解释,虽然中日两国对万叶集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至今任然存有很多未能解决或者解释不明确的问题。尤其是在《诗经》与《万叶集》的对比研究方面,二者的直接对比研究较少,因此,笔者认为或从二者的直接比较研究中可以探索出万叶集研究的新视角。

摘要:《万叶集》被誉为日本的“诗经”。由于其成书时间较早且诗歌内容丰富,长期以来对两国的文学及文化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论就万叶集在日中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寻找并发现其中可研究的空间,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万叶集研究的新视点。

关键词:『万葉集』研究现状,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晓平《万叶集》研究中的中国话语[J]外国文学研究,2005,(第6期).

基层学校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对策 第4篇

经过“十五”、“十一五”培训和探索,使得基层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收到了可喜的成果,但是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各校的教科研工作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科研还存在不正确的认识,缺乏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教育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在课题研究中只注意课题的级别而不重视实质,不能与本地、本校实际有效结合;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落实不够,大部分停留在“文字层面”,没能体现出实践特质;只注意结题后证书加分权重不注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把课题研究看成是材料负担;有的学校由于领导更换受短期成效思想影响导致课题研究中止或应付,把长期、系统工作短期化,教育科研投入难于落实和体现;教育督导评估对教育科研导向作用不强,使得不少学校没能把教育科研视为现实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之必须。也就是说教育科研务虚的多,务实的少。

二、课题研究的对策

1. 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教育科研的价值,通过讲座培训,开展论坛等多种途径提高校长及广大教师的认识,教育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创新必须依赖教育科研这条路径。要让教师理解教育研究与教学的关系,确实领会李吉林老师说的:“光摸索做不深也做不透,只有把学习的理论和探索的实践结合起来,才会产生新的认识。产生新的认识后,再去进行新的实践,如此反复才能进入新的境界”。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就有关于教育与研究的论述,如《学记》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精辟论述,这些都体现了教育科研的思想。让老师认识到只有把学习、教学、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尽快达到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从盲目教转到研究如何教上来。在学校形成学习、研究的风气。

2. 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完善科研投入机制,加大对科研的管理和科研经费的投入。要落实“义务教育法”中相关政策规定,保证教育科研经费占生均公用经费一定比例并逐步提高,建立并逐步完善教科研奖励机制和措施,以鼓励学校、教师从事教科研,通过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和校长评价来引导学校、校长重视教科研,通过构建应有的评估项目和教师评价指标强力推进教育科研工作。

3. 通过落实科研任务提高课题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各学校必须要有研究课题,靠课题组带动大多数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组工作一定要务实,向全体教师宣传课题组工作情况,把通过课题研究形成的成果: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的典型案例介绍给教师,使其认识到课题研究的作用,以促进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号召全体教师根据学校课题确定自己的研究目标或“子课题”,要倡导以校为本、聚焦课堂、关注学生,多从教学的实际去研究,直面工作中的问题,把问题分析好,形成问题即课题的理念,使课题研究与教学有机结合,在学习、研究、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素质,让教师切实体会到通过课题研究加快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4. 加强对教育科研的管理。要致力于制度完善和强化检查,落实教科研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检查和监督,县级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要做好对基层学校教科研情况的调研检查,使教科研工作过程扎实,切实克服只作文字材料的虚假科研,要指导学校、教师的研究行为,要处理好工作与研究的关系,要让工作蕴含研究,在研究中工作,要处理好教育科研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尤其是中学受升学压力的影响,使教科研与升学不能融合。在处理这方面关系时要注意课题的针对性,要选择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和不同教学内容引导方法的研究。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师、学生体会到科研带来的收获。

5. 做好教育科研的互动协调。坚持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提倡常规教研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既把常规教学中带共性的重点问题,列为专题进行研究解决,又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常规教研之中;科研课题直接来源于教研,也是教研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科研的结果又为教研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在方法上采取以课题为重点的开放式研究方法,把常规教研纳入相应的课题研究之中,又把通过课题研究,实验验证,业已成熟的教改方案和教学策略,作为新的教学要求,通过教研进行推广运用,促进常规教研向深层次开展。

丙型肝炎的疫苗研究现状 第5篇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是引起输血相关肝炎及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手段。本文综述了当前世界HCV疫苗研究的进展,并分析了疫苗研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疫苗研制的策略。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疫苗

Current advances in hepatitis C virus(HCV)vaccine

Abstract: Hepatitis C virus(HCV)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transfusion acquired hepatitis and may cause chronic hepatitis, cirrhosis and heaptocellular carcinoma.Currently, there is no effective vaccine against HCV and treatment is expensive and not always effective.In this article, the advances of studies on HCV vaccine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s.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and research strategies used in the future were also analyzed.Key words: hepatitis C virus(HCV);hepatitis C;vaccine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呈世界流行,感染率为1-3%,目前全球约有1.7亿HCV感染患者。约60%的急性丙型肝炎(HC)患者转化为慢性,而慢性患者中分别有8-46%和11-19%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当前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除干扰素外没有更特异的有确定疗效的治疗方法,因此,HCV感染的防治工作更应以预防为主,发展切实有效的丙型肝炎疫苗是当务之急。本文综述了当前世界HCV疫苗研究的进展,并分析了疫苗研制中存在的问题和疫苗研制的策略。1 HCV基因结构与疫苗研制中的问题

HCV属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9.6 kb,其5′端有一个319-341 nt结构较为保守的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 5′-NTR)。后面为一个连续的开放阅读框架(open reading frame, 0RF),可编码一个多聚蛋白前体,此多聚蛋白前体由宿主和病毒的信号肽酶剪接成3个结构蛋El(Core、E1、E2)和7个非结构蛋白(P7、NS2、NS3、NS4A、NS4B、NS5A、NS5B)。HCV C蛋白由1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HCV基因组中较为保守的结构区域。5′UTR区最为保守,而3′UTR对于HCV RNA的正常复制是不可缺少的(图1)[1]。

图1 HCV基因结构

由于HCV基因序列存在高度变异性,丙肝疫苗的研制面临很多的挑战:①HCV RNA和病毒蛋白变异性很大,有6种基因型及50多种基因亚型,因而,研制一种可望全球通用的丙肝疫苗十分困难。②HCV准种的存在,是丙肝疫苗研制的又一障碍,即感染人体的HCV为一群不同的HCV株,且在体内极易发生突变,尤其是在HVR1区,这就使变异的HCV株可能逃避疫苗已建立的保护性免疫监视,这些准种的性质及复杂性也影响预防和治疗的成功率。深入的系统进化分析可将HCV分成至少6个主要的基因型和至少70个不同的亚型。其中基因型1、2、3型在我国分布最广。大多数HCV感染者都有抗HCV核心蛋白、NS3和NS4的抗体,但是这些抗体的中和作用不明显,并且感染了HCV后抗-HCV阳性的黑猩猩受到同源或异源HCV株攻击后,仍可再次发病。临床也发现丙型肝炎可以多次复发。③缺乏易获的合适的HCV培养系统及HCV感染动物模型。目前,黑猩猩是HCV感染的唯一动物实验模型,但黑猩猩价格昂贵,数目少,且属频危动物。另外,黑猩猩感染HCV后其转归也不完全与人类相同。研究发现,自然感染HCV后痊愈的黑猩猩仍能再次感染同型HCV,提示HCV的自然感染仍不能诱导保护性免疫。④HCV致病的免疫学机制尚未完全澄清,保护性表位亦未得到确认,以上这些都严重限制了HCV疫苗的研发[2]。2 蛋白疫苗

2.1 肽疫苗

抗原之所以能诱导特异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是由于它在机体细胞中被分解为多肽后与MHC-Ⅱ类或MHC I 类分子结合,以复合物的形式激活了Th细胞,诱生了特异性抗体及CTL[3]。HCV中的某些T细胞表位对病毒的清除十分重要,若能得到这些多肽,使其在体内或体外直接与MHC I类或MHC-Ⅱ类分子结合,则所得到的复合物将能有效地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而避免了抗原递呈的步骤。基于上述假设,人们构建了一系列HCV的疫苗多肽,或使之与MHC分子结合成复合物,并从中筛选出了一些对研制HCV疫苗具有重要意义的HCV抗原多肽。现今绝大部分工作都在确定具有免疫原性的肽而不是测试最有希望的肽疫苗。在肽疫苗研究中,一个经典的方法是用HCV感染患者的血清来筛选噬菌体表达的肽文库,然后选择出与患者血清特异反应的肽段。用HCV感染的患者血清来筛选在噬菌体文库中表达的数目巨大的HVR 1的所有肽段,可以选择出既有抗原性又有免疫原性的肽段作为那些HVR 1发生变异的数目巨大的变异体的类似物。

2.2 包膜蛋白疫苗

HCV包膜El/E2糖蛋白是HCV的表面蛋白,因而最先被用作诱导中和抗体的候选疫苗靶抗原。黑猩猩试验发现,只有哺乳动物细胞重组表达的E2蛋白或者El/E2异二聚体蛋白免疫能抵抗同株HCV攻击,而用昆虫细胞、酵母和大肠杆菌表达的E2蛋白不起保护作用。由于HCV高度变异的特点,这种方法显然还不足以诱导广泛保护性的中和抗体。然而选择合适的免疫佐剂,对慢性HCV感染者接种重组El/E2蛋白也许可通过增强感染者的细胞免疫应答而促进病毒清除。Leroux-Roels等[4]用HCV H 77株E2区合成肽免疫兔,产生了抗同源性合成肽的高活性抗体。将抗体与等体积含有64个CID 50的H 77株中和后再分别注射2只黑猩猩。研究表明,H 77株至少有19种不同来源病毒株同时存在,E2中的HVR 1具有关键的抗体中和表位,从该区产生的合成肽能激发中和抗体产生并能保护黑猩猩对同源性HCV的攻击,但对

HCV基因有变异的突变体没有中和作用。一些研究显示,E2中抗HVR 1与中和HCV感染有关,有人从急性肝炎患者分离的H 77株,用其HVR1区合成的21个多肽免疫家兔,用ELISA法证实该免疫血清能防止H 77株感染HPB Ma细胞,但不能阻断对H 77株的突变株H 90株的感染,该结果表明,抗HVR 1抗体的中和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Sällberg等[5]用多种E1和E2重组蛋白与人T细胞淋巴瘤细胞孵育,结果只有哺乳细胞表达的E2重组蛋白能与人T细胞淋巴瘤细胞结合,并发现E2免疫的兔血清能中和E2对靶细胞的结合作用,此种抗体叫作中和结合抗体,对HCV感染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尽管HCV的蛋白类疫苗目前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还是处于一个早期阶段。许多策略也证实对小鼠能诱导出强烈的长时间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灵长类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HCV具有多个基因型及血清型,膜蛋白区同源性小,加之基因突变率高,容易形成没有逃逸病毒株,缺乏具有交叉免疫保护效应的中和抗体,这些诸多因素给HCV蛋白类疫苗研究带来了极大困难。3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 或RNA)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HCV结构的变异,与传统蛋白质疫苗相比,DNA疫苗明显优于传统疫苗。DNA疫苗克服了传统病毒减毒疫苗、灭活疫苗或多肽疫苗所造成的抗原决定簇的改变,保持了完整的免疫原性;DNA疫苗既可诱导体液免疫又可诱导细胞免疫,而以后者为主要特征;DNA疫苗可在体内长期、稳定表达外源蛋白,这为研制和开发利用多基因型与基因突变率高的病毒性疾病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有C区DNA疫苗、E区DNA疫苗、C+E区DNA疫苗、Ns区DNA疫苗等。

Zhu等[6]研究了以HCV E1、E2基困构建的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3次免疫后,所有小鼠均出现了抗El、E2抗体,抗E1抗体滴度最高达l:320,而抗F2抗体滴度最高达1:1280。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未见有针对E1的特异性增殖,而针对E2的增殖刺激指数平均为1.4,且免疫后的小鼠IFN-1的分泌也显著高于对照组。Lagging等[7]构建了C基因(第1-191aa)重组质粒pcDNA HCV Core,0.2 mg质粒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2-3次后,于第6 wk处死小鼠,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的抗C抗体,免疫2次或3次的抗体滴度相似。这些结果提示HCV C区将有助于HCV疫苗的研制。以上实验说明,HCV C区构建的重组质粒均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且能诱导出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加上C区相对保守,是研制HCV DNA疫苗的主要靶抗原之一。Rollier等[8]以HCV Ia基因型E2区不同基因片段构建了3种不同重组体,用im或im加iE等不同途径免疫小鼠,抗体阳性率在60-100%之间。可见HCV DNA免疫,im加iE是最有效的方法。Ara等[9]将编码结构区(C+E1+E2)基因片段(341-2449nt)克隆入含CMV启动子的PRC载体中,构建HCV结构区DNA疫苗,通过哺乳细胞体外表达和免疫小鼠研究证实,其不仅能在Human293、BALB/c、cosl中表达C、E1、E2蛋白,而且还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抗体和特异性CTL的活性。另有人用HCV C+E2序列构建的质粒DNA疫苗免疫小鼠能诱导特异性的CTL活性、抗C和抗E2抗体应答,和Thl

为主的增生有关。Lang等 [10]一证实在HCV NS3区存在一个CTL表位,其最小单位由10肽组成,推测其可作为HCV DNA疫苗构建的有效。

与传统的蛋白质疫苗相比,DNA疫苗有可激发机体全面的免疫应答、可表达接近天然构象的抗原,抗原性强以及能联合免疫等优点。但同时,DNA疫苗仍有许多实际问题阻碍其发展。主要体现在:(1)HCV属RNA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2)只对人及黑猩猩易感;(3)难以体外培养;(4)缺乏有效的体外复制系统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结语

综上所述,对HCV疫苗的研究尚存在许多困难,但随着对HCV免疫机制的进一步了解,通过对体外复制模型的进一步完善及增强免疫效果的研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HCV疫苗的研制一定会有突破。参考文献

乙肝疫苗的研究现状 第6篇

1.乙型肝炎的感染流行和预防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流行区,几次大规模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平均约为10%,全国约有1 亿以上人口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每年报告的急性肝炎病例约270 万,其中10%~ 30%为急性乙肝病例。估计现有慢性肝炎约1200万例;每年死于肝病者不下30万例,其中半数为原发性肝癌,其中约有80%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我国育龄妇女HBsAg 阳性率为7%,按其HBV围产传播发生率为40%推算,每年约有60万新生儿成为HBV携带者,其中1/4最终可能发展成慢性肝病, 包括肝硬化和肝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成为我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目前尚无针对乙型肝炎的有效药品,疫苗接种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也是降低继发性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策略。早在1991 年我国就颁布了5全国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规程,决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自90 年代以来,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已成为中国控制乙肝的主要对策。实施以全体新生儿免疫为主,先城市,后农村,逐步纳入计划免疫,以达到在中国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使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

2.乙型肝炎疫苗的种类 2.1血原性乙肝疫苗

用高度纯化的乙肝表面抗原颗粒,以1∶2 000福尔马林灭活或以60℃10 h加热灭活的疫苗,是第一代乙肝疫苗。世纪初开始使用乙肝患者表面抗原阳性血清制备乙肝疫苗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1981年美国Merck公司研制成功了第一代乙肝疫苗,开创了病毒尚不能在实验室繁殖的情况下制备疫苗的先例。1983年中国血源乙肝疫苗也通过研究于1985年正式批准进行大量生产。血源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十几年里,为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这种血原性疫苗存在一些问题,如血源有限,带有一定的潜在性危险等。特别是近年来艾滋病流行,血液制品易受HIV 污染,致使乙肝血原性疫苗的使用在一些国家受到限制。然而乙肝血原性疫苗的生产使用说明,乙肝表面抗原的主要蛋白可以诱生良好的保护性抗体,使人免疫乙肝病毒的侵袭, 这一事实为研制乙肝第二代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重组乙肝疫苗

又称基因工程乙肝疫苗,是采用基因工程的重组技术,首先把HBsAg的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中,在体外培养增殖过程中组装或分泌HBsAg,将其收集,提纯之后制成的乙肝疫苗,国际上称为第二代疫苗。2.2.1酵母系统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

重组酵母合成的乙肝表面抗原经纯化灭活及吸附后制成,用于预防所有亚型的乙肝病毒感染,它与血原性乙肝疫苗具有共同效果,但不含任何人血清成分,故更安全,更易被人们所接受。酵母系统表达的乙肝疫苗优点在于系统操作简单,表达量高,可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成本低廉;可以装配成表面抗原颗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是我国目前两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之一,可代替血源乙肝疫苗。但是酵母表达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表达产生的HBsAg无糖基化,不能外分泌,产物的分离纯化较困难。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乙肝易感者,包括婴幼儿、儿童和因职业关系接触乙肝病毒的成年人。但主要接种对象为婴幼儿,其次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性和转氨酶正常者,接种于上臂三角肌内。新生儿每次注射0.5ml(5μg),成人每次注射1ml(10μg),免疫间隔为0个月、1个月、6个月共三针。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所产生的抗体与接种血原性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具有类似的免疫学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两种乙肝疫苗在健康人群中产生相同的抗体谱,因而这两种疫苗可以互换使用。已患有肝炎、急性传染病或其他疾病者禁用;对酵母或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注射时应备有肾上腺素,当有过敏反应发生时使用。2.2.2CHO表达的重组乙肝疫苗

CHO指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使最早应用的哺乳动物表达细胞,由猴病毒SV40启动子控制表达HBsAg。同时,以二氢叶酸脱氢酶基因作为扩增筛选基因,获得高效表达HBsAg的细胞株用于生产。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表达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更接近天然形式,产物的分离纯化也较简单。但是,由于哺乳动物细胞对培养条件等方面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传代细胞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潜在的致癌因子等,使其应用存在一定争议。此外,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表达的产品在质量控制方面比较严格,导致成本上升,其推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重组CHO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肝的接种对象及乙肝易感者(表面抗原阴性, 转氨酶正常),主要用于婴幼儿。一般易感染婴儿、儿童和成人,每次注射1ml(10μg),免疫间隔为0个月注射、1个月、6个月共3针。3针后1个月100%抗体转阳。用于高危患者如肾透析患者及其他与乙肝患者密切接触者, 可用20μg/1ml规格。用于母体乙肝表面阳性(特别是e抗原阳性的)的新生儿, 应在出生后48h注射, 用20μg/1ml规格,注射间隔同上。亦可与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对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慢性严重疾病或有过敏史者禁用。2.2.3含前S2蛋白的乙肝疫苗

与其它只含HBsAg的乙肝疫苗不同,这种疫苗是重组哺乳动物细胞系统表达的包含S抗原和preS的重组乙肝疫苗,被称为第三代疫苗。preS含前S1和前S2两部分,含有肝细胞结合序列和高效Th细胞表位,前S抗原的T细胞免疫反应能力可以弥补S抗原无反应的发生,因而含前S抗原的疫苗可增强S蛋白免疫原性,打破免疫耐受和提高疫苗应答率。由S +前S2+前S1蛋白组成的L蛋白,虽然含有完整的preS,但在表达时不能有效的装配颗粒及外分泌。2.2.4其它重组乙肝疫苗

除了酵母细胞和CHO之外,大肠杆菌也曾经作为表达系统应用过。但因为其表达的HBsAg的融合蛋白表达量不高,易降解,表达产物不成颗粒,对疫苗的免疫原性有影响,同时抑制宿主细胞生长,有毒害作用而没有扩大临床使用。

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可以指导外源基因的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具有糖基化,外分泌的特点,且产量非常地高。昆虫细胞表达的重组疫苗也许会成为具有应用前景的一条途径。

除各种表达系统之外还有以腺病毒为载体的活疫苗研究。在美国入伍新兵中使用4型和7型口服腺病毒活疫苗已有20年以上的历史,证明它是安全有效的。利用腺病毒载体表达HBsAg蛋白乙肝疫苗是目前研究的目标,不但生产价格低廉,而比需注射3针的亚单位乙肝疫苗更易被接受和推广。2.3新型乙肝疫苗 2.3.1联合疫苗

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尤其是儿童期疫苗)联合使用, 这样只需一针注射, 其结果无疑会提高免疫覆盖率。如百白破-乙肝四联疫苗、甲-乙肝联合疫苗。2.3.2单剂疫苗

目前正在用控释微粒技术研制单剂疫苗,该法是利用灭活疫苗一针注射诱导强的长期免疫应答。将疫苗包裹于无反应性且能很好耐受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丙交酯—聚乙交酯)中, 疫苗依其在这些微球内的分布, 在不同时间释放出不同量, 这样可模拟不同时间间隔接种数剂疫苗。动物实验已获成功, 1剂含乙肝表面抗原的微粒诱导的免疫应答几乎与不同时间接种3剂的常规乙肝疫苗相同。2.3.3佐剂改良型疫苗

我国通常采用的佐剂为铝佐剂,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且对阻断病毒母婴传播和细胞内寄生的HBV无法产生免疫作用。目前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佐剂系统———SBAS4。SBAS4即史克必成佐剂系统,是利用脂质A的衍生物单磷酞脂质A(MPL)制备的低毒性的3-O-脱酞基-MPL与铝盐配伍成佐剂系统。同样抗原剂量的以SBAS4为佐剂的乙肝疫苗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且适合两剂接种程序。2.3.4治疗性乙肝疫苗

美国首先开发出治疗性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在一次研究中26名健康受试者和90名慢性乙肝炎症患者接受了免疫。结果显示,疫苗安全、耐受性好,在74%的健康人群中免疫刺激产生特异性T细胞和HBV特异CTL。但是因为健康受试者样本太少,所以真正的免疫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接受免疫的慢性乙肝患者中只有45%经过免疫刺激产生特异性T细胞和HBV 特异CTL,说明慢性乙肝患者存在免疫耐受。3.乙型肝炎疫苗注射无(弱)应答现象

在1992年乙肝疫苗纳入中国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系统之后,直至2002年全面实施儿童乙肝疫苗计划管理,全国HBV总体感染率明显下降,体现了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效应。但对于个体而言,部分个体对乙肝疫苗接种表现出无应答或低应答。研究表明,健康人群中无应答率为10%~15%。对乙肝疫苗弱应答或无应答一直是影响某些个体免疫接种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其体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个体因素,例如性别、年龄、遗传因素、体质指数、免疫耐受等。这里主要关注疫苗因素和接种因素。3.1疫苗因素

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与疫苗种类有关。对不同厂家生产的乙肝疫苗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乙肝疫苗诱导抗-HBs阳性平均滴度有明显差异。

疫苗剂量的不同也能带来滴度的差异。在一定剂量的范围内,高剂量疫苗注射的抗体阳转率和免疫后24 个月抗体平均滴度一般高于低剂量注射。而且对于母亲为HBV携带者的婴儿常规接种疫苗免疫应答性差者,第一次接种加大剂量可以提升免疫效果。

不同免疫佐剂会影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以rhGM-CSF联合乙肝疫苗复种对无(弱)应答者的免疫效果优于单纯复种,rhGM-CSF有利于提高机体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先注射rhGM-CSF再接种乙肝疫苗,可提高抗体应答率,rhGM-CSF能够促进免疫低下个体产生保护性抗体。前文提到的SBAS4也有类似的作用。3.2乙肝病毒变异

乙肝疫苗是针对主要病毒亚型制备,使用的疫苗未包含病毒变异株的基因。如果遇到罕见的亚型,现有的乙肝疫苗也无法产生保护效应。3.3接种因素

接种途径、部位、针次、医生操作方法不正确等也与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率低有关。研究证实,皮下接种乙肝疫苗效果最差,皮内接种次之,肌内注射最佳。接种部位以上臂三角肌最佳,臂部效果较差。因臂部脂肪较厚,接种疫苗后延缓进入血循环,影响了与巨噬细胞的接触和淋巴细胞的反应。也有研究表明,对肌内注射疫苗后无应答者改用皮内接种,每2周1次,接种8周后,抗HBs即可由阴转阳,表明更换接种途径可使无应答者出现应答。增加针次也可以可以提高接种的成功率。特别是针对注射疫苗后无应答者,增加次数注射加强针可以得到比较好的应答效果。3.4免疫程序 对不同免疫接种程序疫效果的研究表明,采用0、1、2个月(A组)和0、1、6个月(B组)分别给予乙肝疫苗10μg肌注,结果A组血清抗-HBs在3、6个月时已明显升高,B组则升高不明显,待24个月时B组血清抗HBs含量高于A组。该研究结果提示,短期内重复注射对乙肝病毒密切接触者有预防效果,较长时间(B组)重复注射适合大面积预防接种。国外研究者也认为,按0、1、6月程序接种比0、1、3月程序预防接种果更好,进一步研究显示,0、1、6 组与0、1、7组和0、1、8三组间免疫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所以现在主要采用免疫间隔0个月、1个月、6个月进行注射。4.总结

乙型肝炎是传染性强且难以治愈的病毒性疾病,乙肝疫苗是目前控制乙型肝炎感染率的最有效手段,近些年的实行接种的免疫效果有目共睹。针对乙肝疫苗注射无应答的情况,加大剂量、针数,或者改变疫苗的注射方法、种类,也许会达到一定的免疫效果。目前,各种新型疫苗,如单剂疫苗、佐剂改良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是乙肝疫苗研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贺圣朝留别阅读答案-贺圣朝留别翻译下一篇:病句练习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