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爱国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500字

2024-05-25

优秀爱国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500字(精选4篇)

优秀爱国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500字 第1篇

“一条长虫转砖堆,转了砖堆钻砖堆。”咦,是谁在说什么转砖堆,钻砖堆?哈,这就是1943年鬼不灵小村里的少年——小嘎子。 小嘎子才十三岁,却只和年近七十的奶奶相依为命。可在鬼子扫荡那会儿,跟嘎子相依为命的奶奶给鬼子打死了,从此,嘎子一下变成了孤儿。因此,嘎子立下重誓:参加八路军,为奶奶报仇。 要报仇,嘎子首先想到要有枪。刚参军那会儿,他就打心眼里想弄到一支枪。不知怎么,他弄到区队长的盒子枪,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刻就是一顿大拆大卸。五粒子弹也给他打开了研究去了。这还不算,还有一回,他又找到俩手榴弹,若不是被人看见,连雷管都给他剥开了。你瞧,他是不是个“捣蛋鬼”? 虽说爱“捣乱”,可在真正的战斗中,他却特别灵活。像那次用挂鞭引白脖,鬼子进伏击圈的事,嘎子没能成功地混进鬼子宴厅,他便眼珠骨碌一转,想到一个好办法:把守门员的注意力引开,再伺机把挂鞭引爆。鬼子、伪军慌慌张张,正好逃进了伏击圈。

你说,嘎子是不是个小机灵? 嘎子才十三岁,却是胆子大得惊人。那次从打囚车中拯救老钟叔,车上没准还有几个“白脖”,他却勇敢地跳上车找人,当时的嘎子腿严重受伤。你想,嘎子是不是特勇敢? 没有嘎子的聪明才智,没有他的勇敢战斗,还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吗?现在的我们已经没有机会为祖国战斗了,但我们要学习嘎子的精神,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长大了报效祖国。

优秀爱国影视小兵张嘎观后感500字 第2篇

为了帮奶奶报仇雪恨,不顾生命危险闯进了鬼子司令部,把鬼子司令部闹得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后来加入八路,认识了白洋淀钱队长,罗金保。并与佟乐,小胖墩,玉英三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首先,我对嘎子不顾生命危险闯入鬼子司令部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在鬼子司令部有成千上万的鬼子把守着,进去准是死路一条,而嘎子呢,对龟田说了一句话:“小鬼子,我告诉你,这司令部我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们一根毫毛也伤不到我。”谁都知道,对龟田说这样一句话,龟田一定是大发雷霆,‘砰砰砰’,子弹爆发了,嘎子却没伤,若无其事地溜走了。然后,我对他的冲动表示不满。俗话说得好,冲动是魔鬼。就是因为那次白洋淀区队隐藏在鬼不灵村里想要突围出去顺便救老钟叔,嘎子也急着想救,但他却放鞭炮,害得老钟叔没救成,反倒让区队给暴露了,损失较惨。老钟叔最后被杀了。

在生活中,我没有像嘎子那样的精神,相反,我还很胆小,看到一些恶心的昆虫就吓得‘啊啊’大叫。我更不会像嘎子那样冲动,因为我会小心谨慎,会考虑后果,做好最好和最坏的打算。

优秀小兵张嘎观后感500字 第3篇

他每次做错了事以后,八路军叔叔总是对他耐心教育,跟他讲清道理,告诉他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使他懂得许多,从而使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懂得许多革命道理,成为一名小八路——坚强的抗日战士。影片还揭露了一批助纣为虐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的丑恶嘴脸,真是不知道他们有什么脸面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的领土上。

故事的主人公张嘎,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小男孩。他和英子、佟乐、胖墩都是小八路,他们帮助八路军办事、打日本鬼子、抓汉奸,是一群十分出色的抗日小英雄。他们把鬼子耍的团团转,成了鬼子和汉奸的“眼中钉”。日本人对他们又恨又怕,到处打听他们的下落追捕他们。他们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弄得敌人晕头转向。影片重点描述了张嘎的成长过程,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是怎样成为勇敢机智的“小交通”、“小侦察”的。参加八路军以前,他同普通小朋友一样,喜欢吵吵闹闹。一次与胖墩打赌输了不服气,咬了小胖墩一口,两人伤了和气。在八路军部队里几次违反纪律关了禁闭。他从小喜欢玩木手枪,到了部队以后,很想有一支真正的手枪。在一次战斗中,他从日本汉奸那里缴获了一支漂亮的手枪,没有交工藏在鸟窝里,违反纪律,关了好几天禁闭。

我们和嘎子,同是小孩,同是一个年纪,可为什么他们生活在枪林弹雨之中,而我们,迷恋在父母给予的温床呢?此时的幸福、温暖,一定要好好珍惜,因为这是嘎子那些革命先烈和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要学习嘎子热爱祖国、英勇机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正处在学知识、长才干的时期,一定要刻苦钻研、全面发展,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要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做大多数同学的好朋友,成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好帮手;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要坚持勤俭节约,不浪费一度电一滴水,不乱花一分钱。把学习嘎子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体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平凡事例上,使自己有所进步,有所提升。

优秀小兵张嘎观后感500字 第4篇

刚毅的轮廓反射出深黑的投影,倔强的眼眸汹涌着波涛,辽阔的额头上浅浅地开垦着几道伤痕。此刻,他正迅速把手伸到腰间,不动声色地握住手枪,眼珠子“咕噜”一转,机警地望向外头。他的眼睛,“狡猾”地笑了笑……

这个稚气未脱的小毛头,便是小兵张嘎。

而在他浑黄的脸上,丝毫找不出13岁少年的影子。

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那些全民抗日的岁月里,国和家,让嘎子早早地成长为了一名小小的男子汉。

他是一个儿童,更是一位战士,英雄。

对他的了解,来自电影《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全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由嘎子的不断成长为贯穿主线,描写了嘎子与日本军官间的斗智斗勇,反映了嘎子的机智勇敢,赞扬了他的爱国情怀,张嘎的嘎性早已传遍大江南北。

舞动的白头布巾

他是军人?不,不是!

他扎一方土灰的头巾,那便是他的军帽。

他穿一身不整的破布衣衫,那便是他的军服。

他不像一个战士,却是个真真正的战士。

在《小兵张嘎》中,我看不到老弱妇孺之分,有的,只是正与恶。妇女,孩子,老人,扛起一把枪,人人都是战士,眼中闪耀同一个目标:将日本鬼子逐出去!

在头上干脆利落地扎一块白头巾,于是,将自己视作人民的战士,为人民而战!

当嘎子一次次完成任务,搅得日军乱成一锅汤的时候,看他得意而骄傲的微笑,似乎颤落了满巾的尘埃,头巾,白求恩得眩目,在硝烟中,你一个刚强的舞者。

《小兵张嘎》近乎完美地向我们再现了一个充满嘎性的张嘎。

嘎,何谓也?

这是一部黑白影片,只能拍出一个黑白世界。而导演却能恰恰利用好这一点,控制好这两个色彩极端,恰好反映出了那个时期人们最朴素、直接的心理。

嘎?这两个极端的综合体。

嘎子的一个细腻的眼神,太多的冲言冲语,时常地如孩子的虚荣心般张扬的行动,不能说他不嘎。

反复将影片看了好多遍,终于才从中领悟到了嘎性的含义。

是张狂,聪明,倔强,勇敢……

他拽,因为他有拽的资本。

全片紧紧扣住了这一特点,将它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性化的抗日英雄。

为了胜利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胖翻译猥琐的嘴脸。他为了利益,为了苟且偷生,出卖自己,出卖人民,这个不折不扣的汉奸!

每次看到嘎子将他整得团团转,我们就发泄般地大笑,而后,又沉入深深的悲哀之中:就连嘎子13岁的少年都能将国家扛在肩上,而胖子他的身体所能负荷的,竟只能是一堆铜臭。

我将自己融入影片,融入战争。

有一群人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中国的胜利,浴血奋战;另一群人,则为了微不足道的利益放弃了尊严。于是,两者开战。嘎子是前者中的一员,而胖翻译则是后者中的一“将”。

两者的争斗让我相信:正,终将胜邪!

张嘎,这个13岁的生命!

在我们安享幸福的时候,他正周旋于日本鬼子之间;在我们朗朗读书的时候,他正穿梭于硝烟之中,徘徊于生死边缘。

上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下一篇:校园安全消防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