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2024-06-21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精选6篇)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1篇

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摘要: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如纸上谈兵。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呆板的,学生对学习语文会逐渐减少兴趣,甚至失去兴趣。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为学生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那些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改革性的,在今天来看,还仍然有它的重要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反思,提出了“人文性”。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界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真正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绝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要把语言文字的掌握赋予教材文本的理解之中,要把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在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之中、使其融为一体。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但是,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水乳交融而不懈努力。

一、正确解读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体。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语文的工具性教育赋予人生存的基本能力,能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等现实需要;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又能对人的思维、思想、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培养人,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更美好的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本来就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过程与方法”,从而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要紧紧抓住语言训练和运用这个根本不放,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功夫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要让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共同探讨来增强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提高语文素养。

如在《少年王冕》这课的教学中,在学习完课文之后,学生在充分体会王冕勤学、孝顺、自信的形象,同时要从王冕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等角度去理解,在品读中生成,有机地展现下文所隐藏的王冕勤学的过程性画面,还应注重文章中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的理解,因为这样不仅让学生受到人文的关怀,还加强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还要明白实现二者的统一并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可以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必须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以载体的文本之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我们要“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眼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喧宾夺主,以有别于内容分析、机械训练的形式,造成了同样的后果,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我们应牢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是语文课的专务。我们一定要种好自己的田,浇好自己的园。柯孔标说到:“能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在理解、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渗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了。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就一节课而言,应该找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点,在适当的语言学习环节中恰当渗透人文性教育。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由于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视角、认识水平、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已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正确认识人文性和工具性

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辞海》对“人文”的解释是:“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相对“天文”而言的,是教化天下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以有“人文”涵盖。它包含思想性、情感性,好包含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如孔子学说就是以“仁”感化心灵。以“礼”规范言行。

我认为,任何语文教学的改革都必须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培育孩子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因为是语文,因为是母语,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并非零起点。

前不久有幸聆听县实小王家春老师上的《半截蜡烛》。孩子读过一两遍后普遍能了解文意,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甚至他们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就基于这样的起点来实施课堂教学。而我在“了解大意“和”明确与敌人周旋的办法“这两块的处理上,只是想引导孩子准确简洁地表述内容,反馈孩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情况。教师引导孩子关注“外紧内急”,旨在为孩子个性化体验人物渲染万分危急的斗争背景。基于此,学生对人物的体验确实超出其对人物的原有认识,或更丰满了,或更深入了;孩子对整个二战期间的法国人民的斗争也有了总体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当然孩子也悟到了一些体验的方法,比如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将自己放入故事的情境等。

回想自己的语文教学生涯深有感触。刚下学的我懵懵懂懂,在实践与摸索中度过了四、五年,虽然也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没有理论指导的教学,完全是机械地应付,毫无思想的劳动没有给我留下丝毫印象。

一次出去听课的机会彻底改变了我,噢,原来语文课是这样美妙的,孩子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是可以这样幸福的。近几年来,我很幸运地任教了一个大循环,对小学阶段语文教材有了一个整体的序列的认知和了解。对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的理解,人文性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的过程;工具性是指教师通过课文等实例,教学生怎样谴词造句,怎样阅读文章以及怎样学写作文等。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我也一直在迷惘着,探索着。自己的思想总是在矛盾中挣扎,可能我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完全侧重于人文性,正当我和孩子们陶醉在那文本带给我们的美妙意境里的时候,过一段时间,考试的压力感就会向我袭来,我又会很自责地想,这样怎么行,学生拿什么去考试?所以,马上又会转回来,向语文课的工具性倾斜。现在想来,印象比较深的是三年级段,我侧重的就是其人文性。到四年级下学期,我的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工具性的重要性。在我看来,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我们没有必要带领学生费那么大的气力,去学习主人公的什么什么品质,而就应当把课文当成例子,学习怎样作者用词,怎样构段,怎样布篇,怎样描写等。

可到了五年级段,经过一个多周的困惑,我忽然豁然开朗。以前自己的做法多么片面。其实,语文课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的最基本的特性,两者缺一不可,唇齿相依。要处理好两者关系,关键看执教者怎么安排。我认为,大部分课文,应以其人文性为主,工具性为次。只有一小部分课文可以其工具性为主。一节课的时间,首先以落实人文性为主,落实应扎实到位。而不能我又要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兼顾这个词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等,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是顾及了人文性就完全丢掉了工具性呢?不是的。我语文课不仅仅是新授课文的那几节课,还有很多的练习课,我们可以把其工具性的目标落实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温习巩固课文的过程中。相信学生在有了前面人文性的感情积淀的基础上,对课文会倍感亲切和熟识,落实其工具性来,肯定是水到渠成的了。

三、正确渗透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素质教育,我认为它的核心是人文教育,但是如果从语文素质角度来说,也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文,另一方面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的把握、语言的文体、综合的人文精神的理解,还是应该在这两方面。实质上笼统的素质教育最集中地体现在语文素质教育上,因为语文素质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当然也包括技能在里面,但主要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主要体现在语文教育中,语文最集中的体现在其工具性和人文性上。从教育的角度讲,它的人文性更重要些。人文性中道德、理念、品格的确定对人类的素质起很大作用,而这些东西是潜移默化的,它是在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积淀上提高的;同时它也应包括语文教育的最基本的工具性的东西,我觉得语文素质教育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

语文从来都是和人文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品质看待这个问题,真正的好的人文性,不是把感受强加给学生的,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深厚的人文情感打动了每一位学生和听课者,都是来自于语言文字,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意想不到”的描写,来自于老人把海鸥当成自己孩子来喂养的细节。快结课时,老师播放老人的遗像,“孩子们,如果你是这成千上万的海鸥中的一只,此时此刻你鸣叫着想对老人说些什么?”老师一连请了三个学生起来,学生都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可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语言和精神的统一,而语言是第一性的,精神蕴涵于语言之中。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学习,运用语言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语文课堂时效的作用。

诗意语文认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教育,培养语感素养是感性教育的直接目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语文世界;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必须遵循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语文教育是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态度、生命体验,必须引进生活与时代的源头活水。这一崭新的教学理念,将会对语文的人文性作出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润生.思想性是人文性的核心.小学语文教学, 2005年1月第269期

[2] 柯孔标.继承传统 努力创新建设语文教学新体系.全国小学语文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上的评课

[3]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2篇

乌江镇平原小学高斌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两者水乳交融,就像一张纸的正反面,不能截然分开。“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迄今为止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最为科学的认识。对于语文学科的这一基本特点,我是这样认识的: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地和谐地融合在同一载体中的,它是不可分割的。语文的人文性是载体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人文精神以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它潜移默化地对人起着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是一个长期熏染、长期浸润、长期点化、长期影响的过程,它一定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不能是号召、不能是告诉、不能是要求、更不能是训导。它是语文的内质,是语文的神,是语文的根;语文的工具性是学习语文这一载体时必须采用的诸如听说读背写讲演练等的方法,它是语文的外壳,是语文的形,是语文的枝叶。说白了,语文的人文性是其内容,而工具性则是其形式,两者辨证的统一,有机的融合,就是其和谐之美。

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是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由于语文学科具有这种特性,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偏废,如果片面强调任何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都有失偏颇。片面强调人文性而忽略工具性,就有可能导致语文的政治功能过分强化,从而导致语文教育的异化;片面强调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就有可能导致语文的功利化,人文教育的边沿化,从而导致语文教育的扭曲变态。

语文教育既要凸现其人文性,培育学生的心灵,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进行浸染熏陶,以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学生的人生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给学生一个亮丽的精神底色;又要注重其工具性,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终生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人文性与工具性辨证的统一),有机融合,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美的极至。

那么,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追寻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美呢?首先,语文教育要凸现其人文性,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是人的语文,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是学生

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一种陶溶生命深度、升华生命高度、丰厚人生积淀的过程,以生为本和以文为本在教学活动中的和谐融合是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的生命增加积淀,要为学生的生命发展奠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临绝顶,才会目光远大;诵读经典,才会才华横溢。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读书读经典,学文学美文。语文教育应是人类文明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卓越智慧的精粹教育。现在在儿童的心田撒播语言的珍珠,将来就收获经过他们内化后规范纯正的语言、高雅的谈吐、敏锐的语感;现在在儿童的心田撒播智慧的种子将来就收获无尽的才华;现在在儿童的心田撒播真善美的种子将来就收获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光辉的人格。现在在儿童的心田植上经典这棵幼苗,将来长成参天大树,成了绿色的海洋,那又会繁衍出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因此,凸现语文的人文性,不仅是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学习终生受用的精粹内容,还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倾注人文关怀,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其次,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要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教学要倡导平平淡淡的教学心态,简简单单的教学形态,扎扎实实的教学常态,轻轻松松的教学生态。要抓本体,求本真,还本色。在教学方式上倡导自然、朴实、扎实、简洁,在教学效果上追求高效。语文教学不需要故弄玄虚,繁杂琐碎;不需要花样翻新,技巧演绎;不需要涂脂抹粉,娇柔做作。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学习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遵循语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一重要的交际工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大概有识、听、悟、议、演、练、读、背、写、讲等。我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学习语文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是读、背、写、讲这四个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读要把一个个文字符号瞬间变成有一定的情感状态、有声或无声的语言。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情感的陶冶;既是规范的书面语言的内化过程,又是学生心灵净化、习性养成过程。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言的根本方法。背既是夯实文化底蕴的过程,又是提升文化品位的过程;既是学生记忆力领悟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又是学生生命潜能不断开发的过程。写和讲都是表达运用的过程。写:包括写日记,写作文,写小论文,写

演讲稿,写读后感,写自己的“名言”等,它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敏锐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它也是一种高效的语言训练。讲,同样不可忽视。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让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作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才讲,有条有理地讲一大段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的话,不是零打碎敲,不是信口开河,不是瞎蒙,不是“挤牙膏式”的“磨嘴皮”。读、背、写、讲,在语文教学中不是孤立地排列,而是有机的立体交互,视课文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它们是母语学习最基本最实用的方法,是根除课堂教学满堂“问”“讲”之后而又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良方,亦是回归中的一种超越。紧紧扣住这几个字,语文学习中的记诵、感悟、浸染、熏陶、涵泳、练习大都蕴含其中了。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就要追求语文教学的实与活。“实”就是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朴朴实实,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得,在听说读写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活”就是讲求教育的艺术性,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语文教学深入人心,润物细无声。通过熏陶与感知,理解与体验,感悟与反思。如教学《挑山工》一课时,让学生找出“这个理儿”指什么?从而体会挑山工身上具有的精神,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本课中得到较好的体现,达到了语文课求真的特色。

浅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3篇

体制的缺陷使得当今的中学生人文精神底蕴存在着普遍缺失的现象。由于世界的多元化, 使得他们并不是生活在单一的世界中, 而是生活在“理想世界”“现实世界”中。“应试教育”的副产品——追求升学率, 一直影响着学校教育, 语文中知识技能这一工具性得到了无以复加的推崇, 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理想都变成了只是得高分。这就使很多中学生达不到自己的个性化的理想世界。不仅如此, 现实世界的副产品——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其生存法则中的时间观念和竞争意识都对中学生的思维造成很大冲击。他们因为没有耐心而抛弃很多经典作品, 取而代之一些流行的歌舞明星以及以动漫为代表的精神舶来品。

随着“工具化”弊端的日益凸显, 目前已经有诸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汉语大滑坡”、语文教育的“高耗低效”问题的严重性,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内涵被重新抢救和发掘。归结起来, 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大多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努力:首先, 从教材入手深入研究教材, 充分发掘其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将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与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有机的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紧扣文章中体现出主旨的具体词句进行讨论分析。以点带面, 使学生在感知文章内涵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关于这一点, 笔者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如《为你打开一扇门》一文, 这是初中语文的起始课, 作者要表达的是自身对文学的感悟以及引领学生走入文学殿堂的兴趣。其次, 教师在自身对文章精心研读之后, 创设各种可能的情境, 诱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思想感情。由于情感体验是学生道德情操形成的最佳途径, 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境, 可以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很好的引发出学生的思想火花, 将抽象的道德宣传变为真实情感的熏陶。最后, 从语文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创造环境, 改变教法。大多数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并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鼓励他们自主学习, 积极发现和质疑, 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和表达问题, 给予他们真诚的鼓励和恰当的肯定, 采用激励性的语言积极评价, 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 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原有授课内容中融入新人新事, 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提出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而言之, 笔者认为, 语文教育应该是工具性与人文性互动的教育, 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语言上和精神上都需要得到贯彻和发展。当今社会的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 从这个角度看, 它是人文的教育。而单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 它则更多呈现出人文性的特征。每个人的语言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在积累的起始阶段, 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尤为明显, 那些正在牙牙学语、习文断字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但随着积累的深入, 人文精神的灌注就显得不可或缺了。如果把语文学科的学习比作一条流水线, 那么“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这条流水线上就需要有一个序列, 使得语文教育这一整套工艺流程具有可操作性。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怎样用渐进的方法向学生们的精神家园输入人文精神的养分, 才能在他们学习语文的大树上浇灌出一颗颗甜美丰硕的果实?

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两个重要属性历来为人所重视并强调, 教育学家们也从不同侧面对语文学科的这两个功能进行着阐述。语文《课标》、《大纲》虽经多次修订, 也都偏重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进行强调, 体制的缺陷使得当今的中学生人文精神底蕴存在着普遍缺失的现象。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对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进行了重新发掘,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着诸多有益的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育,工具,人文性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也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4篇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什么可以统一

首先,统一是语文学科所固有的特点和内涵决定的。

语文是一个涵盖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它是口语和书面语的综合,知识、能力、智力的综合,听说读写的综合,字词句篇语文的综合等等。语言文字是语文最基本的含义,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我们可以将语文的本质属性概括为:“语文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首先是“工具”,这是同其他知识形态的根本区别;其次,语文是“交际工具”,这是它同数学等其它学科及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工具的根本区别;最后,语文是最基本(或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是它同手势语、体态语等的根本区别,是语文的独特个性。因此语文的工具性是其本身固有的,是我们始终要坚持,不能丢掉的。

同时,语言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语言文字都是民族的语言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本身既反映一个民族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也把依附于它的民族文化加以继承和发展,因而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是其深厚的民族精神的积淀。另一方面,我们关注人类文化的发展,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世界的进步文化,同样离不开语言。因此“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语文工具性这一本质属性派生出来的。语文这一工具不同于汽车等工具,它承载的不是人和物。而是文化;它不仅仅用于个人的表情达意,个人之间的交际,而且用于社会文化的传递与传播。因此刘国正说:“人文性应是语文教学所固有的,只是在一个时期淡化了,甚至有些丢掉了。语文这东西,是同人的思想、感情、情操和个性联系在一起的。把语文学习看成孤立的纯技术训练是当前许多弊端的导因。”顾明远也说:“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只有把工具论和文化论结合起来,在教会学生使用汉字的同时,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才能达到语文教学的目标,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其次,统一是语文教材编排形式所决定的。

语文教材采用文选型的编法,并非中国所独创,几乎各国皆然。这不是偶然的巧合,预计今后语文教材的形态也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迄今为止,学生通过研读范文来学习规范的语文,仍然不失为一条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指导学生读好范文,始终是进行母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抓手”。范文是典范。是优异的言语成品,任何一篇范文,都是各种言语要素的“活的综合体”。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极大地拓展了语文训练的空间,使语文训练的内容显得格外的丰富生动。学生经过正确的训练,在充分领悟、欣赏文章语言文字之美的同时,必然受到范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个交际工具的过程,本来就应该是接受人类文化熏陶的过程。从这个高度认识语文教学,才能认识到语文能力应当具有鲜活的民族文化和时代的特点,才能做到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从语文的功能来看,‘工具性的表述强调的是实用功能。语言文字构成的文章,不同于铁锤钢锯那样的工具,它们都有人文的内涵。一个懂得几种语言的人,在某个特定场合选择哪种语言表达思想是有深刻的人文背景的。”从巢宗祺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语文的工具性是着眼于它的形式,人文性则是侧重于它的内容。工具性是就其手段功能而言,人文性是就其表现方式和承传的基本途径而言的;人文性是灵魂和内容,是工具的蕴涵物;工具作为“表”的成分,是基础和凭借;人文作为“里”的成分,是精髓和生命力所在,是目的和结果。弄清这种关系,也就不会偏废哪一种属性了。我们对语文工具性的追求必须借助于人文性的途径。一般语文训练是进行文学训练的基础,文学阅读训练则是一般语文训练的发展和提高。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只能通过具体的语文训练来实现,否则语文学科就难免混同于其他人文学科而无从显示它特有的个性,因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至于文化熏陶、品德养成、个性发展等都只能是在母语教育的过程之中进行,而不应凌驾于母语教育之上。同时语文教材文选型的编排方式又为这种交融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为语文教学走出误区提供了可能,语文教学要使学生在逐步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文学、思想和情感的熏陶。

文学教育要求教师把美文当作美文来讲,充分揭示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但中学的文学教育并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教育,虽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但就其基本性质来说,仍带有基础工具性的特点。同样是学《祝福》,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鲁迅先生用什么样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主题思想;大学生则学习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前者着眼于语言的学习,后者则侧重于思想内涵的把握。因此在语文教学的背景下,“文学的一般属性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实例和训练语文技能的‘情境,其抓手是‘语言。以语言为抓手,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反过来又了解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从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形式,就能在言语能力养成的同时,获得人文精神的陶冶。”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5篇

水坝小学:刘薇

语文教学过程要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崇尚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主动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从繁琐、枯燥、机械的“训练”中解放出来,释放他们的潜在能量。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更加注重关爱、宽容、理解、尊重和信任,更加强调知识、能力和学生精神世界的血肉联系,以及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相互沟通。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第6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从品词析句入手

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的美和作者独到的写法,我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昆明湖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进而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昆明湖美的词句来。于是学生纷纷找出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等词句。接着,我又让学生议一议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引导体会了比喻的作用和“滑”一词的妙处。在这样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引导学生感受了昆明湖的美,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一万三千多里”等。再读文本,体会一下,怎样读才能读出“长”的特点呢?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后,学生朗读的效果马上有了改善。这时,我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长城的实景图片,创设了学习情境。学生被长城雄伟的气魄所震撼,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此时,引导他们再次走进文本,学生的朗读更准确,更深情。这种有层次的读的训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化了对中心的感悟。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得到较为巧妙的融合,自感效果较好。

三、注重读写结合

上一篇:雪恋优秀作文下一篇:母亲节祝福语:祝您节日快乐,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