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6-22

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8篇)

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 第1篇

梅花魂教学教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

(3)本会外祖父视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情怀,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准备(1)学习准备:小黑板

(2)预习要求:(1)把课文读道顺;(2)思考课文国况梅花泻了哪几件事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梅花,自古是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则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对美好品格的向往,同学们也学过许多有关梅花的时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梅花的课本。(板书课题、释题魂本课的`品格。

二、明确嘘唏目标:(指名读,其余学生听记)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二、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学指导(一)

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并作好批注,与同桌相互交流,完成后面的内容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天空:课文围绕梅花泻了外祖父1、(读唐诗宋词)2、(珍惜雪梅图)3、(不能回国而难过)4、(送我墨梅图)5、(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课文围绕梅花泻了外祖父的几件事,那么年居国他乡的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体会老人的爱国情怀吧!

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反思

反复朗读并思考以下问题(1)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2、梅花的品格是什么?3、外祖父希望我做什么样的人?

1、自学指导(二)

找出课文中外组度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是啊莺儿总要有梅花才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朗读

②汇报自学指导二中的三个问题

四、当堂训练

一、给带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漂泊(bo.po)玷污(zhandian)眷恋(juanteng)衰老(aishuai)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缩句:。

(2)、我想起了外祖父

扩句:。

(3)仿写句子,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仿写:愈愈愈。

无、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学到的。

梅花: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六、板书:梅花魂:{}爱国

做人: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泪眼蒙眬、”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采用以下思路展开教学:

1、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2、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3、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课前准备】

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读一读,对梅花的品格有所了解,以便理解外祖父对梅花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的一篇课文《小英雄雨来》吗?他上夜校学习时,老师曾教他一句话:──谁还记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中国人心里都揣着一颗中国心。香港著名歌星张敏明唱过一首歌,叫《我的中国心》。

出示歌词,师生齐诵: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胸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身在海外的华侨谁没有一颗中国心呢?打开书27页,看文中插图,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他双目凝视着梅花图,他在想什么?又想对他的外甥女说什么呢?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梅花魂》。关于梅花同学们并不陌生,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文。

通过交流我们知道梅花有一种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它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说说“魂”是什么意思?“魂”是指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它也有魂呢?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⑴ 指名读课文。

⑵ 生字:

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⑶ 新词:

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

郑重:严肃认真。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地方深深地留恋。

颇负盛名:颇,相当地。负,享有。盛名,很大的名望。颇负盛名,有很大的名望。

2、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

⑴ 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⑵ 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 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⑷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⑸ 船快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表达了外祖父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本文共分三部分,指导学生把“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作为一部分,这样就很明显地把文章的三大部分划分出来了。

第一段(1):由梅花想到外祖父。

第二段(2~15):回忆几件具体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第三段(16):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

三、自由读文、质疑问难

1、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写上批注。

2、标出读不透的地方,作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课、交流学习

1、四人小组交流自读自悟的情况。

2、抽读课文:

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归纳出小标题)

⑴ 读诗落泪。

⑵ 珍爱梅图。

⑶ 不能回国。

⑷ 赠墨梅图。

⑸ 送梅花巾。

上节课我们曾提出:梅花虽然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也有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二、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1、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当时她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从图中、叙事中、句子中都可以看出来的。)

2、看来,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⑴ 外祖父为什么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时,会落泪?

⑵ 为什么摆弄古玩,外祖父不在意,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就大发脾气?

⑶ 为什么外祖父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⑷ 为什么在她回国时外祖父把最珍惜的墨梅图送给她?

⑸ 外祖父讲的那段关于梅花的话的真正意思?

⑹ 外祖父送她们母女时为什么好像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⑺ 外祖父的手绢上怎么也绣着梅花?„„

三、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1、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心。回想起记忆中的这一幕幕往事,成年的她读懂了老人的心了吗?那是一颗怎样的心?

2、抽读最后一段。

3、终于懂了的时候,老人早已不在了„„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段。

4、那是一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一颗眷念祖国的赤子之心啊!可是从当年这一件件读不懂的事情中,怎么就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呢,读懂后的我是怎样让人心痛的感情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一段。

5、那么,请同学们细细读文体会当年的五件事,你们能看到了老人眷恋祖国的心吗?我们一会进行交流:

⑴ 读诗落泪: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意思是: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王维《山中送别》中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能回来吗?(“王孙”是古代对人的尊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诗人秦观的词《浣溪沙》中的句子,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条万缕,就和这心里郁积的愁一样多。诗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拨动外祖父那思乡的情弦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出示、读文、背诗)

⑵ 三次落泪: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⑶ 一次生气:

从墨梅图这件事中感受到,祖父是怎样的思念祖国,热爱祖国。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他轻轻地刮去污迹,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不容有一点玷污。并不是墨梅图价值连城,而是外祖父认为梅花是祖国最有名的花,梅花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他爱墨梅图,爱梅花,就是爱祖国呀!

① 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② “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③ “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对祖国的眷念。

⑷ 赠墨梅图:

(出示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读一读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

①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这是梅花的精神,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是爱梅花的精神。)他认为谁具有这样的精神呢?

②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这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借物喻人。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赞梅花,就是赞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③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外祖父这段话说了几层意思?

(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6、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从对梅花的喜爱中,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就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所唱的一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们一起来唱外祖父的心声:《我的中国心》。

《梅花魂》教学设计2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几年的学习理解、分析课文,在阅读中通过“听、说、读、写”等方法的运用,能够体会人物情感,品味人物高尚品格。《梅花魂》这课把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情感的升华之处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那些古今中外的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因此,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文章内容的有机结合,相信学生会有柳暗花明的感受的。

教学中,我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以读带说,读中感悟,多媒体辅助等方法理解课文。初步读课文,谈自己的浅淡的理解,及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根据问题再次深入学习课文,通过读、说、看、听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此特别要重点引导学生对文中的13自然段梅花的品格、梅花的秉性加以深入理解,让学生明白外祖父不仅在赞赏梅花,还在喻人,更是想通过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来表达自己那颗爱国之心。通过欣赏《我的中国心》,让学生随唱来,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升华。最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在给梅花图附诗上面。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阅读课文,讲述了身在异国的老华侨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文章在其平实的语言中饱蘸作者对深爱梅花实为爱国的外祖父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了解课文内容,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深情导入

同学们,寒来暑往,四季中最让人留念的怕是春季了,春天是花的季节,有人说,一个爱花的人是一个懂得欣赏的人,其实,夏天有“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秋天有“风霜挺立直”的荷花,而严冬则有“一身傲骨”的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质疑

1、根据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想一想文章围绕梅花写了那几件事?

学生:自由读2~15自然段,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并在书边做简单的画批。

2、读这五件事,想一想哪几件事你能读懂?在哪件事上有疑问要和大家一起交流?

生:从第一件事那几句思乡的诗句,谈外祖父黯然落泪的原因。

生:我能通过读体会外祖父当时的心情。

生:从第三件事体会到外祖父想回国,又一次痛哭。

„„

3、反馈:

⑴ 谈一谈你读懂了哪件事?说一说你的理解。师:还能从那件事读懂外祖父有思想的感情?

⑵ 在哪件事你还有疑问要和大家交流?

教师整理疑问:{板书}

① 有气节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② 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图为什么最后送给我?

③ 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教师必须注重沟通学生的心灵,增进相互了解,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并尽可能地给予表扬,让学生时刻保持愉快的情感,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

三、精读课文,梳理分析文章

1、含泪赠梅花:

“梅花图”是外祖父的挚爱,是他最宝贵的画,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刻他却送给了外孙女?

学生带着这疑问仔细的阅读12~13自然段:

⑴ 学生默读课文,便读边批注。

⑵ 把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说一说。

2、真心赞梅花:

梅花在外祖父的心中有着神圣的地位,就像文中写道的: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与秀气!,她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⑴ 体会几个“愈”字体现了梅花得怎样的品格?

⑵ 这三个“有„„有„„有„„”是在说梅花的什么?

学生可以自由谈自己的体会,并通过对句子理解加以评论,或是以读的方式抒发情感。

师:你们见过梅花吗?想看看吗?(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傲雪中的梅花)

3、赤诚喻梅花:

外祖父是在简单的赞赏梅花吗?不,他是在借花喻人,是在赞美着那些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有气节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通过资料搜集,把自己了解的有着梅花精神的人和他们的事迹在班级中交流。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补充有关“爱国人士”的图片和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感受上得到升华。让学生从中品味出外祖父也是许许多多中华有气节的人物中的一个,他珍藏墨梅图对梅花的赞美是在表现他的一颗爱国心。不仅如此外祖父也希望自己的外孙女能受到自己的感染,把自己的那颗爱国之心延续到下一代,直到子子孙孙,到此,学生对“梅花图”是外祖父的挚爱,是他最宝贵的画,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刻他却送给了外孙女的理解已经不言而喻了。

4、呼应课题,深化主题:

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梅花象征着什么?

⑴ 学生纵览全文。

⑵ 结合文章内容或者资料和组内同学讨论。

⑶ 全班自由交流。

5、点拨歌曲,升华文章:

全班学生跟着音乐,带着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放声歌唱。

6、赋诗,回归课文:

教师出示一副梅花图,请同学根据学过古诗或自行编写诗句或用文中语句给梅花图赋诗。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打破清规戒律,实施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开发其创新想象的潜能,我认为把语文课堂延伸到各学科中,让各个学科有机的结合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

【教学反思】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教者必开烦琐的点,而准确把握文章的县,用巧妙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教师还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手段与方法调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与内心的情感资源。从而使全部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活化。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开放的。

从学生学得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的荣辱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无疑,能让课堂如此灵动其来源于学生思维的开放。

《梅花魂》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是新课程五年级第九册的内容。之所以选择这个内容来上,一是看中了其蕴涵的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出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另一个原因是看中了课文结构的清晰:通过5件小事,勾画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那么,梅花与外祖父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外祖父爱梅花,在他的心目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的身上;另外,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

基于对这篇课文着重是对外祖父思乡、爱国情愫的描写的认识,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

一、课前导入

1、读余光中的《乡愁》:

目的是激发学生情感,营造一种爱国、思乡的氛围。

顺而,引入对“华侨”一词的理解: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背井离乡,远离亲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甚至是一个陌生的国度生活。我们把身在异国、旅居国外的中国人称为“华侨”。

2、引入课文的学习: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位老华侨的拳拳爱国、思乡之情。

这些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学习课文设定好情感的基调。

二、自学课文

1、读课题,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通过5件事情写出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

这是基于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读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顺势让学生再次归纳的结果。因而,这里也较好地体现了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

2、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文中最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外祖父对祖国的这种情感:

设计目的:

一是理解“眷恋”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二是提取本文学习的主线:一条寻找体现外祖父对祖国眷恋的词句的线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

默读、大声读,也可以几个同学交流读。

一会一起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外祖父对祖国的这种深深眷恋的情感。

体现先学后教的教学宗旨,也为进一步研读课文作好准备。

4、讨论交流:

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词语的理解,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外祖父的这种情感表述出来的。再练习情感朗读使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有一个内化的过程。

三、深入理解课文

1、设疑:

文章主要叙写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为何课文以“梅花魂”为题?

这一步是为引出后面理解梅花与中国人气质上的相同而深入领会课文中外祖父爱梅花、爱国的情感而设定的。

2、直接引入课文重点段13自然段的学习:

⑴ 自由读,思考这段话讲了哪几层的意思?

⑵ 练习感情朗读:

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梅花品格的词句。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地读,好好地读,有滋有味地读,一会儿争取别人听了你的朗读就知道你已经把这段话读明白了。

(这一大段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情感需要自身的感悟,新课程目标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重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里安排的目的也是给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充分朗读能感悟多少是多少。)

⑶ 提升:

汇报你接触到的有梅花精神的英雄人物事迹。

这是对课外积累的一种检阅,也是深入理解梅花魂、激发爱国情感的需要。

⑷ 体味梅花的品格和中国有气节人物的相同之处: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梅花的品格,刚才的信息交流,又让我们了解了中华儿女的秉性。我们的中华儿女究竟有怎样的秉性呢?

(填空)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愈(),我们中华儿女愈()。

愈(),我们中华儿女愈(),愈()。

愈(),愈(),我们中华儿女愈()。

愈(),愈(),我们中华儿女愈()。

情感需要激发,前面对英雄人物的介绍,学生已经感受到中国人的了不起,现在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强烈感受到中华儿女的品格、秉性,理解外祖父对祖国深深眷恋的这种情感的原因,也是对文本语言的一种内化过程。

3、总结提升:

同学们,这就是梅花魂,也是中华魂。有着这样精神支撑的民族,是个多么值得骄傲的民族,也只有有着这样精神的民族,才会令漂流在外的海外赤子日思夜盼。

通过教师的语言,学生能更明确文章中心思想,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四、总结课文

1、引读:

难怪漂流在外的外祖父会时常念起这样的诗句:──

难怪当年幼的我不小心弄脏外祖父的墨梅图,他──

也难怪,当小孙女高高兴兴跑去告诉外公咱们要回祖国了,可外公想到自己因年龄太大行动不便无法回国时,他竟──

更难怪,在离别那天,年老体弱的外公拼了命挤上轮船,只是为了递给我一块手绢,那一色雪白的亚麻布上绣着──

这是对课文的一次回归,对课文内容的再一次梳理。

2、同学们,外公赠墨梅图,送梅花手绢,到底在表达着什么?

这是了解学生到底理解课文内容多少,有没体会到外祖父这种情感的需要。

3、唱《我的中国心》,全文情感的最高潮。

五、结束语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会使我想起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外祖父,总会想起他说的那句话──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梅花魂》教学 第3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设计理念

教学中, 牢固树立“课堂是学生的”“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等课程新理念, 紧抓外祖父三次流泪的场景, 由浅入深地引导, 调动学生感悟外祖父的思乡、爱国之情, 启发学生领悟外祖父将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之上, 他对祖国的眷恋一如梅花, 忠贞不渝, 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一、读赏梅花, 了解人物

1. 课件展示有关梅花的词句及各种颜色和姿态的梅花, 学生自由说说梅花。

2. 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感悟梅花的深刻喻义。 (板书课题, 生读)

3. 回顾上节课内容, 概括作者围绕梅花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哪些事。 (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无法回国、赠送梅图、送血梅绢)

4. 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让学生读懂课文是通过梅花寄托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并针对这一问题质疑。 (作者为什么要用梅花来寄托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作者是如何用梅花来寄托外祖父的心的?)

过渡:作者就是围绕这5件小事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心。通过读课文你感觉到了外祖父与梅花之间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二、珍爱梅花, 读懂人物

1. 师:找出表现外祖父喜爱梅花的词句。多读几遍, 想一想, 你读懂了什么?

2. 全班交流。

(1) 外祖父家中……家人碰也碰不得。 (运用对比突出了外公对墨梅图的珍爱)

(2) 训罢, ……慢慢抹净。 (从外公动作中的重点词“轻轻”“慢慢”看出他非常爱惜梅花, 生怕弄破, 表达了喜爱之情。)

(3) 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通过语言描写, 运用反问句, 表达了外公对梅花的喜爱。)

过渡:从外祖父的言行举止中, 我们感觉到他对待梅花就像在小心翼翼地呵护一个婴儿, 他爱梅花甚至超过了爱自己的外孙女。外祖父为什么对梅花情有独钟呢?文中哪一段话给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三、品议梅花, 赞颂人物

课件展示: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师:自由读这段话, 同桌间互相讨论一下, 你从这段话中了解了哪些内容?

1. 梅花的精神。

(1) 师:梅花有什么精神? (课件强调) 读一读有关梅花精神的句子。

(2) 师: (课件展示风欺雪压图, 体会梅花的精神) 谁能把梅花的精神读出来呢?面对着这些不怕风雪的梅花, 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2. 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1) 师:这段话仅仅是在写梅花吗? (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就像梅花。) 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2) 师: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吗? (结合人物理解“历经磨难”的意思, 课件展示有气节的人物)

3. 做有梅花精神的人。

师:读读最后一句话, 你读懂了什么? (外祖父想让我做一个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人) 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 却不怕环境的艰苦, 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 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 为祖国争光。外祖父自己就是一个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外祖父把墨梅图赠送给我, 就是告诉我, 也在告诉所有的人, 梅花的精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都要像梅花一样——有品格……不肯低头折节。

四、品悟“眷恋”, 魂牵人物

过渡:外祖父爱梅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中, 外祖父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特别的印象?外祖父不仅心事重重、郁郁寡欢, 还时不时地落泪。请找一找课文中提到了外祖父几次落泪?

1. 读诗落泪——思乡之泪。

出示:很小的时候, ……我的腮边、手背。

(1) 师:外祖父为什么教“我”读唐诗宋词? (他老人家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 不忘中华民族文化, 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2) 师:为什么读到这些诗句他就会落泪? (这些诗句都是写思念家乡与亲人, 都是写乡思、乡愁的。) 所以, 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 “他就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滚落下来”。这冰凉的泪珠是思乡的泪珠啊!

2. 未能归国泪先流——无奈之泪。

出示: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 ……“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1) 师:这句话把外公比做什么?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比喻? (外祖父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之情, 从他的失态中体会到外祖父思乡难归的悲痛心情。)

(2) 师:外祖父想回吗?能回吗? (想回却不能回, 因为自己年纪太大行动不便。另外, 当时的中国处在一个特殊时期, 凡是出国深造或者是侨居海外的华侨要回国, 都会遭到敌对势力的百般阻拦, 所以外祖父回不了国。) 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 他想回却不能回, 多少心酸, 多少无奈啊!——这泪水是无奈的泪水。

(3) 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 ‘呜呜呜’地哭了起来……”你能想象一下省略掉的画面吗? (外祖父一边哭泣一边喃喃自语:你们都要回到日夜思念的家乡了, 我却无法和你们一起回, 无法实现心中由来已久的心愿, 也可能永远都回不去了……)

3. 泪眼送手绢——深情之泪。

出示:

赤道吹来的风……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 ……绣着血色的梅花。

(1) 师:自由读读这段话, 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华侨望着远去的亲人, 想到自己再也无法回到祖国, 抑制不住心中的悲伤, 这悲伤使他愈加衰老。)

(2) 师:老师也被这个画面深深感动着。 (范读) 这句话中有一个词特别揪心———衰老。外祖父为什么会一下子衰老了很多?

(3) 师:你知道外祖父此时又为什么流泪吗?这泪水, 饱含着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深情意, 这泪水是饱含深情的泪水。

(4) 师: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这颗心, 万千愁情都融入了这颗心, 无尽泪水都汇聚在这颗心。靠什么来传达外祖父的这颗心? (靠手绢, 让作者把手绢带回祖国, 就是带回外祖父的一片心。) 这是怎样的手绢?这还是那块轻飘飘的、被风一吹便飘走的手绢吗? (读出它的沉甸甸) “船快开了……血色的梅花”。

(5) 师:外祖父为什么非送我带有血色梅花的手绢呢? (播放《我的中国心》)

(6) 师:课文前面还写到, 外祖父还靠什么传达自己的这颗心? (靠墨梅图, 前文写到外祖父把墨梅图递给了我, 也是让我带回外祖父的一片心。)

(7) 师:外祖父想啊想, 把头发都想白了, 把心都想碎了。深情, 都随着这梅花, 一起递到了外孙女的手里。难怪在课文的最后, 作者会说:“这花不只是花, 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梅花魂》教学设计 第4篇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从中表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赞美梅花、思恋祖国和故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以及有骨气的中国人的故事。

设计理念

课文以梅花为线,以情感人,通过五个故事(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墨梅图、送梅花巾。)表达外祖父的爱国和思乡之情。

在本课教学中,我抓住关键部分既梅花魂所在的重点语段品读,在深入理解梅花魂含义的基础上,再引出文章的五个故事,串联全文。以下是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五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众说梅花特点

在古筝曲中,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关于梅花的古诗。教师适时激情引入:“是呀,梅花,自古以来颇受人们的喜爱和赞颂。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梅花的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配以古筝乐曲烘托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二、重点品读,感悟“魂”之所在

同学们眼中的梅花具有这样的特点,(出示课题《梅花魂》)那文中的外祖父又是怎样来评价梅花的呢?请同学们通读全文,找出最能体现梅花特点的语段。

出示课文:“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引导学生圈画出表现梅花特点的重点词语,抓住这些词语指导朗读。(加重愈……愈,最……最)

播放风雪中梅花的视频,(这就是冰雪中的梅花)学生观看后再次品读该语段,读出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在无声的视频中加入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熟悉这首歌吗?(出示江姐就义部分视频),师声情并茂地解说: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

同学们,请你们讨论一下,这个镜头中插入这首《红梅赞》有何用意呢?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的提出,巧妙地把课文中难点部分的理解转移到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上。

学生经过思考交流,会说:江姐就像梅花一样,坚强不屈。歌中赞红梅实际在赞扬江姐等……

是呀,还有很多跟江姐一样有着梅花品格的英烈们(出示其他英雄人物)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指导学生带着敬佩、感激的语气朗读课文。

出示课文: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指名读,小组读,齐读、隐去部分词语读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媒体介入,特别是同一首歌曲两个背景,实现了梅花品格向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的过度,为学生理解下文作了铺垫。

三、回归整体,体会爱国思乡情

同学们,文中还有几个小故事能体现外祖父惜梅思乡的情感,请同学们再次通读全文,找出相关的语段画出来,把你认为最感人的语句在小组中读一读,并试着概括出每个故事的小标题。通过学生汇报总结出以下内容: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3、不能回国

4、赠墨梅图

5、送梅花巾

四、续写拓展,寄托思念真情

这五个故事,无不寄托着外祖父的爱国思乡之情。可惜的是,外祖父终究没有回到祖国。深爱祖国、思念家乡是每一个海外游子的心愿,让我们齐声诵读这些思乡诗句,来体会他们的思乡情吧)(出示思乡的古诗配《故乡的云》歌曲)

在《故乡的云》乐曲的感染下诵读思乡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过度: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虽然外祖父没有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故土,但他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却随着“墨梅图”和“血色梅花手绢”回到了家乡。

同学们,当莺儿和妈妈回国后,孤独的老人会做些什么来寄托思乡之情呢?请展开想象,以"我仿佛看到外祖父……"为开头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本单元习作是想象作文,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为单元训练做了铺垫。

五、总结升华,华侨思乡情

(出示我的中国心音乐和视频)

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 第5篇

课题 7*梅花魂 代码

主备教师 郭文武 上课教师   备课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

(3)本会外祖父视国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外祖父的爱国情怀,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

教学准备 (1)学习准备:小黑板

(2)预习要求:(1)把课文读道顺;(2)思考课文国况梅花泻了哪几件事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揭题

梅花,自古是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则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对美好品格的向往,同学们也学过许多有关梅花的时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梅花的课本。(板书课题、释题“魂”本课的品格。

二、明确嘘唏目标:(指名读,其余学生听记)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二、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学指导(一)

利用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想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并作好批注,与同桌相互交流,完成后面的内容题。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天空:课文围绕梅花泻了外祖父1、(读唐诗宋词)2、(珍惜雪梅图)3、(不能回国而难过)4、(送我墨梅图)5、(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

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课文围绕梅花泻了外祖父的几件事,那么年居国他乡的老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体会老人的爱国情怀吧!

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反思

反复朗读并思考以下问题(1)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2、梅花的品格是什么?3、外祖父希望我做什么样的人?

1、自学指导(二)

找出课文中外组度赞美梅花的一段话(是啊莺儿……总要有梅花才好)。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朗读

②汇报自学指导二中的三个问题

四、当堂训练

一、给带点选择正确的读音

漂泊(bo.po )玷污(zhan dian)眷恋(juan teng)衰老(ai shuai)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缩句:                                    。

(2)、我想起了外祖父

扩句:                                    。

(3)仿写句子,梅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

仿写:        愈        愈         愈          。

无、学习反思: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学到的。

梅花: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六、板书:梅花魂:{                                 }爱国

做人: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 第6篇

【教学要求】

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

【教学难点】

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

【学法】

读文悟情,读句悟理;抓重点词句,一点带面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梅花挂图,《红梅赞》歌曲VCD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重点〗

自学字、词,了解内容,理清层次。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梅花挂图

2、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你喜欢它吗?你喜欢它的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

3、板书课题。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设疑激趣。

二、初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体会其中的情感。

4、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1、根据回忆内容、非回忆内容给课文分段。

(首尾各为一段,中间为一段,全文分三段。)

2、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给第二段分层。

分为五层(一层一件事):

第一层(2自然段):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

二层(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第三层(4~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第四层(12~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第五层(14~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3、自己体会文章开头与结尾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重点〗

理解全文。

一、复习回顾,揭示任务

1、说说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回顾旧知,做好铺垫)

⑴ 读诗落泪;

⑵ 珍爱梅图;

⑶ 不能回国;

⑷ 赠墨梅图;

⑸ 送梅花巾;

2、从题目入手:梅花是一种名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从“爱梅”入手,直奔重点段“品梅”。学习第二、第四件事,体现“教”学

1、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第二件事:珍爱墨梅图)

2、指名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

⑴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⑵ “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梅图的珍爱。

① 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② “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③ 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

(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3、“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玷污?”一向宽容慈爱的外祖父为什么这次会大动干戈呢?导入第四件事的学习。

4、教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

⑴ 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哪几句话点明了梅花的品格?

(“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⑵ 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什么?(梅花的精神)

⑶ 电视播放歌曲《红梅赞》:冰天雪地,傲然怒放的红梅,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情赞美的歌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梅花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

⑷ 说说此时,你对梅花有了什么更新的认识?

⑸ 指名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① 梅花的秉性像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② 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

③ 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⑹ 再次播放《红梅赞》,同时指出:这首歌是电影《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追求革命信仰和崇高理想,面对敌人的酷刑拷打,毫不动摇,大义凛然,最后含笑走上刑场,倒在一片梅花灿烂的地方。歌曲唱得是梅花,实在赞美江姐。声情并茂的导语使学生深深领悟: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爱梅花,就是因为梅花是祖国的象征。

⑺ 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此部分内容。

三、总结方法,帮助学习第一件事

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扶”学,培养能力。

1、默读第一件事:吟诗落泪。

2、思考讨论:

⑴ “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

(老人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⑵ “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

① 适当解释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

② 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去,所以伤感地流泪了)

四、放手自学第三件、第五件事

体会“梅花魂”何在“中国心”何在!体现“放”学,发展能力。

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一句,体会老人一直热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地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他催老了。

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让外孙女带回祖国,成了却自己的心愿。

五、学习最后一段,点明中心,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点明中心)

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

(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

(开头和结尾紧密联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谈谈学完课文,你在写作上的收获。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1、读诗落泪

2、珍爱梅图

梅花魂 3、不能回国 中国心

4、赠送梅图

5、递梅花巾

梅花魂 教案教学设计 第7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撩”、“眷”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幽静、漂泊、唯独”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研读,感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策略与方法:

整体感知内容,品读重点句、段,体会思想感情;

加强朗读训练;课后拓展延伸。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缕缕幽香漂泊唯独无所谓华侨梳理衰老

同桌互相检查更正。

2、揭题,读题。质疑:外祖父喜欢梅花与他思乡有什么联系呢?

二、解读“梅花魂”

1、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文中描写外祖父喜欢梅花的句子。

2、指名读句子,并说明理由。

3、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老人为什么喜爱梅花,喜欢这墨梅图。

4、指名说,出示句子:

“是啊,莺儿,……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性才好!”

①齐读句子。

②课件演示,欣赏梅花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风霜挺且直”的菊,而严冬,则更有一枝独秀的梅。梅花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我们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也曾写下词盛赞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③这段话中哪几句是介绍的梅花的精神?那该怎么读出梅花的精神呢?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原来外祖父爱好梅花,就是喜欢(梅花的精神)学到这里,你以为梅花魂是指什么呢?梅花的精神--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

5、梅花魂仅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吗?再找句子读。

①自由练读――指名读。

本来外公赞扬梅花,就是赞颂具备梅花精神的中国人!而他们存在的这种精神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这就是梅花魂啊!

②看梅花凌寒单独开了――播放课件

师:这首歌是片子《江姐》的主题曲,影片中江姐为了寻求革命信仰和高尚理想,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绝不动摇,正气凛然,最后含笑走上法场,倒在一片梅花残暴的处所。歌曲唱的是梅花,实是夸奖江姐。那么在你的记忆中像江姐那样有中华民族气节的人还有吗?(方志敏,王二小,董存瑞,邱少云……)

是啊,他们就像这昂首盛开的梅花一样,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酷寒何所惧,一片赤忱朝阳开!

③外公讴歌梅花,他更盼望莺儿做一个有梅花品格的人。引读“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师小结:其实这段话不仅仅是外公对莺儿说的,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的心灵独白。看似平常的梅花,表现了老人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看似平常的梅花,寄托了老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看似平常的梅花,也饱含着老人期盼着祖国繁荣富强。齐读老人说的话。

三、领悟“爱国心”

问:外祖父喜欢梅花为什么又送我梅花图呢?

外公之所以临别前要将他最珍重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是由于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它更是祖国的化身,是时时缭绕于外祖父心头的爱国情啊!正如作者写道(齐读):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收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仅是花,而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四、体会写作方法

1、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心在故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地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先指名读再齐读)

2、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五、拓展延伸

1、设想写话,延长“爱国心”(出示句子)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当我们回国的大客轮越行越远,泪眼朦胧的,显得越发朽迈的、满头银发的外公望着远去的船儿,感叹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在想些什么,心里默默念叨着什么呢?拿出笔,写下这位爱国老华侨的心声。

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拥有无尽的相思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课外找找相关诗篇,并抄写下来。

本课教后反思:

本课是讲读课文,怎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的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中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三段录像和一张图文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利用“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教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会了梅花的清高的品格后,教师适时地放第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在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象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样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花的清高品格,所配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激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示图文片(图文片中的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的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的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

2、播放《江姐》的主题曲,进一步了解梅花的品格,领悟梅花的品格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间的联系。在播放歌曲后,让学生说出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自然而然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顶天立地。

3、利用“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后,教师再播放第三段录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着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在歌曲的播放中,发挥想象,写下外祖父分别时对莺儿所说的话。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又加深了对外祖父爱国情怀的理解。

在本文的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外:例如在复习导入的生字的默写部分要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在第二个环节解读“梅花魂”部分,老师讲得多,学生讨论得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不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弘扬人文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语文的能力,还得到情感的熏陶。作为教师本人,还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学他人之长,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设计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

《梅花魂》第一课时教学谈 第8篇

没有总体的课就像是一朵无魂的花, 所以我把课的总体设计看成是一棵完整的梅, 努力地种活一棵梅。

《梅花魂》是归侨女作家陈慧瑛的作品。作者回忆外祖父身前的五件小事, 讲述了外祖父思乡落泪和托梅寄情的故事。反映了外祖父虽飘泊他乡但心眷祖国的赤子情怀,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外祖父的深深思念和赞誉之情。文章叙事细腻, 用词妥帖, 但篇幅较长。写梅花、说思乡两条线索清晰, 其内在的联系需要悉心引导学生才能把握。梅花魂在文中有多层涵义:一是梅花的秉性;二是民族魂, 亦即民族气节;三是外祖父身上所体现的对于祖国的眷恋, 是梅花品格与他的爱国情怀的融合。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局限, 第二层含义学生很难理解, 是教学难点中的难点。

据此设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采用分类学习的方法理解“朵朵幽芳、风欺雪压、顶天立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以重点词语、句子为依据, 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梅花魂所包含的不同层次的含义, 感悟人物情怀。 (4) 摘录令人回味的词句。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这样的意图: (1) 词语分类教学, 解决新词量大的问题, 抓重点句反复品读, 做到长文短教, 提高教学效率。 (2) “总体感知、理清作者思路”和“细细品读、层层感悟”相结合, 实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两课时的教学完成“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过程。 (3) 作业的设计、布置与感悟这一学习难点相结合, 让学生收集关于“归国华侨”的爱国故事, 提升学生对文中“梅花魂——恋国情”的感悟。

按照这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 (1) 课前预习, 整体感知; (2) 检查预习, 学习词语; (3) 词句相连, 品读感悟; (4) 抓住节点, 分层展开;作业过度, 后继有据。主要是完成对“梅花魂———民族魂——爱国情”的理解。从梅花魂到民族魂是课文学习的难点, 设想本课时的教学是要为后面“思乡爱国”的感悟作铺垫。所以, 在总体设计上还是花大量的时间来感悟“梅花魂”。

课前预习, 是把整体感知移前, 增加课堂的容量。作业第二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外祖父思乡的几件事情, 细细品味”, 则为下一课时的教学确定基调, 把第一课时学习是为了铺垫下一课时的学习感悟这一意图暗示给学生。

捡起数瓣花——词语教学

如果说课的整体设计是一棵梅, 那么词语就是这树上的一朵花, 而这堂课的词语教学就是捡起了几片花瓣。本篇课文新词的量很大, 所以, 在课堂中采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一是词语分类学习。在检查词语自学情况时, 首先出示的是一组直接描写梅花的词语: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

清白秀气

风欺雪压顶天立地

这里, 从指名学生读词开始, 重点指导“缕”的读音, 接着以“梅花——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梅花——清白、秀气;梅花——遭到风欺雪压, 却始终——顶天立地”引读结束。紧接着出示第二组词语:

不甚在意分外爱惜泪眼朦胧

训斥刮去抹净

眷恋衰老珍藏

针对这一组词, 学习的重点放在“分、抹”的读音上。并结合字的意思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读什么音, 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是词语成为学习的切入点。在出示第二组词语后, 通过找反义词“不甚在意——分外爱惜”, 然后从“分外爱惜”的是什么切入, 让学生找出写外祖父“既不甚在意又分外爱惜”的句子, 再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找到句子: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 我偶尔摆弄, 老人也不甚在意。惟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 他分外爱惜, 家人碰也碰不得。

接着, 继续提出问题:外祖父分外爱惜的到底是什么?并由此展开后面的教学。还有, 像“稀罕”一词的教学也是这样, 在出示了句子“一枝梅花, 有什么稀罕的呢?”后, 在稀罕的后面板书了一个“?”, 然后让学生找出“到底有什么稀罕呢?”再用具体的内容来回答稀罕在什么地方。

三是词语学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如课堂中在学习“秉性”这个词时是这样安排的:

(1) 出示句子; (2) 齐读后提问:秉性是什么意思? (3) 句子中哪句是具体写梅花的秉性的?让学生完成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

四是注重词语的积累运用。在学习了梅花的品格后向学生提出:“此时, 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说说梅花的品格?”这一问题。在学生感受了民族魂的时候又提出:“此时, 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这些都为了学生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而设计的, 同时也避免了通常课堂上要问的“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某某说”的定式。

横斜几棵枝——句子教学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 文中又有许多比较难理解的句子, 如果学生能读懂这些句子, 就能比较到位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较好地感受到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基于这样的认识, 课堂中出现了最最着墨的有这样3个句子的教学。本意是想设计成支撑本课时的骨架, 就像横斜的梅枝, 勾勒出树的姿态。

一是从“有什么稀罕的呢?”导入。

我五岁那年, 有一回到书房玩耍, 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 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 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 是玷污得的吗?”训罢, 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 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出示后随即从具体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句子。

1.“顿时拉下脸来”这一神态。

(1) 做一个“拉下脸来”的动作。

(2)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拉下脸来”?

(3) “顿时”是什么意思?

(4) 从外祖父这“顿时拉下脸来”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 是玷污得的吗?”这一语言。

(1) 同学们, 这可是“我”有生以来听到外祖父的第一次训斥!

(2) 从这“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训斥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

(3) 换位体验:谁也学着外祖父的样子训斥一下?现在, 你就是外祖父, 请你冲着莺儿她妈大发脾气吧!指导读好训斥的话。如:你训斥得很响, 很生气。可是, 同学们想想看, 外祖父是一个老人, 他训斥的是谁?所以, 这训斥中除了“生气”、“责备”还应该带着什么? (齐读)

3.“轻轻刮去”、“慢慢抹净”这些动作。

(1) 这里, 你留意了外祖父的哪些动作?

(2) 多么小心翼翼的动作!让我们也小心翼翼地读一读。 (指名读, 齐读)

小结读。因为“我”不小心弄脏了梅花图, 一向慈祥的外祖父就大发脾气 (板书:大发脾气) , 外祖父对这墨梅图真是分外爱惜。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分外爱惜”!这三个细节的感悟, 随机进行, 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二是从为了解开“稀罕”的疑问导入。

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这一句的教学, 和上一句有所不同, 主要是采用引读的方式, 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加深理解。引读是这样安排的:

(1) 梅花有什么不一样?——

(2) 我们说梅花是最有品格的, 因为——

(3) 梅花是最有灵魂的, 也是因为——

(4) 梅花是最有骨气的, 还是因为——

三是为了理解“民族魂”而导入。

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 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一句子的学习和前面又有所不同。这里, 设计的是从了解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入手的。先是让学生说说收集来的有气节人物, 再多媒体播放, 播放过程中配以《满江红怒发冲冠》的背景音乐, 教师同时作画外旁白,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引读:

(1) 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

生: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 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2) 师:这些有气节的人物不正是这朵朵梅花吗?他们在凝视我们, 他们在告诉我们——

生:一个中国人,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 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上一篇:国际贸易课程设计感想下一篇:急诊科2015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