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

2024-05-28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精选6篇)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 第1篇

毕 业 论 文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姓 名: 王鸿泰

学 号: 62071210338001 专 业: 教育学(教育管理方向)

学习中心: 甘肃省平凉诚信会计培训中心

工作单位: 海原县第三中学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和对策

【摘 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新的教育课程改革给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而农村教师流动性大、待遇不高、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好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中的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加大教育投入,加快教育改革,建立健全师资培训等相关教育制度。

【关键词】 农村教师

管理难点

对策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九亿农村人口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农村教育事业给予更多的关怀,农村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当前,农村教师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阻碍了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影响到了我们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现。面对现实,我们必须开拓创新,认真研究解决问题,切实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强化制度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一)农村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严重短缺。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异和人才流动的社会化,为农村教师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和其他人才一样对物质条件需求具有经济人的一面。教师的物质待遇与教师流失有一定的相关联系的。教师的流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走出农村进城市,向大中城市谋发展;例如在我县乡镇的一个中学许多骨干教师由于不满当前的物质条件的需求,而向银川、吴忠等地发展,导致原本师资较好的一个学校突然间成了师资不足的学校,从而影响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二是走出本行,进其他单位任职高就的,并在受利益的驱动,金钱的诱惑,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想做老板、当经理;有的外借,政府部门缺文职人员就从教育部门借用,被借用的几乎都是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目前有许多教师又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这无形之中又加剧了教师数量的减少。以上几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队伍的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另一个方面看,近些年来国家对大中专毕业生毕业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取消了国家分配政策,实行大学生自主就业、双向选择的新型就业模式。这种就业政策的转变,导致了农村学校师资的断层现象明显,我县的许多农村学校近十年来没有进过一个新老师,导致学校教师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一大批教师面临着退休而补充却没能跟上,导致很多学校教师数量严重缺少。

(二)在市场经济作用下部分农村教师师德下滑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一些教师受拜金主义的影响,怕苦怕累、追求安逸的生活,讲实惠贪图方便,一切向利益看的思想有所抬头;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有些学校也兴起走后门,有关系走后门的小孩就用心的辅导,座位也是前面或者中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中饱私囊也就见怪不怪了,长期以往,教师为人师表的表率荡然无存。在农村学校,有些教师因为在农村就一心二用,有事办事、有活干活的现象常常发生,有些教师甚至让学生到家里帮忙干活,如此以来形成了以物质代替精神,以金钱代替思想工作。学生怎能安心学知识,这样不是误人子弟吗!却不知教师工作是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具有长效性,滞后性和隐蔽性。

(三)农村教师分布不均

由于农村教师流动性较大,城区与农村教师分布上不均衡,农村教师在数量上和师生比例上少了,特别是农村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少了,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在评选到了高职称后,都想方设法往上调,不愿安心扎根农村学校,给农村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同时,集镇与乡村教师也分布不均衡,中心小学、初中都是人满为患,乡村完小和教学点缺乏教师,有的完小只有七八个教师,个别地方甚至更少,缺编教师有的地方就由临时老师来上课,但这却又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也加重了乡镇、村民的负担。

(四)农村教师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村各地普遍存在教师所教学科不合理的现象。大部分语数教师偏多,而体、美、艺、英语等教师较少,适应不了义务教育阶段办学的需要,很难做到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并且从往年各师范院校的招生情况来看,国家在体、美、艺这方面的招生还是比较少,加上有些学生毕业后转行,有的被非教育单位截走。针对学校体美艺教师太少导致无人上课的情况,学校也只能找一些教语、数教师来上这些课,但是不是专业的教师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据调查,在西部地区很多农村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美术、体育教师,一般是一个老师教几门课,我以前待的学校只有6名教师,一人一个年级,所以的课程都一个人包办。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是比较普遍的,这无形之中毁掉了很多学生学习其他课的兴趣,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来讲,这无疑不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

(五)农村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

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是从社会上录用的民办教师(现已转公办),有顶替的,有代课的,这部分教师在学历上、业务素质上都相对较低,与城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相比较是存在着较大差距的。自1985年全国中小学师资工作会议之后,我国就开始有计划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十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学历的达标率并未从根本上扭转不合格的局面。从整体上讲,农村教师知识面狭窄,整体素质偏低无法满足目前学生的需求,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难度的挑战。而且,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加上许多地方政策落实不到位,不能很好的对农村教师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和进修教育。并且农村学校通常没有骨干教师,没有像样的优秀教师,导致在很多农村学校学无方向,学无榜样,学无示范。例如;很多的教师上课时不会讲普通话或者不标准,给学生的语言发音有很大的阻碍,不能够教正确的读音,从而不能更好的教学生认识字,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普通话,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六)许多农村教师适应不了新课程

由于农村的教师资源紧张,录用层次低,录用后都是直接上岗,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有些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狭窄,思维固定,不愿意改变。教法落后;加上学校的经费紧张都极少受过培训。面对新课程改革显得力不从心,适应不了新课程。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还只停留在只会照本宣科、执行标准的教书匠水平,他们只是在单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充当了“知识传声筒”的角色,很少具有创新意识,也不懂得教育的科学内涵。另外一部分教师根本不懂得教育研究为何物。显然,这样势必造成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习惯于实施课堂的“满堂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以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落实农村教师整体待遇

当前,虽然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相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总体上看,教师的物质待遇仍然偏低。教师由农村学校向城市学校流动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因此目前提高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是防止教师流失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从政策上解决好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的问题。当前,正值国家大力推行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已经开始在学校推行工资分配改革,贯彻实行绩效工资制,学校也应该抓住政策和时机。一方面,有关学校和部门要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解决涉及到农村教师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比如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户籍问题等等,使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安心教学,扎根于广大的农村学校;另一方面,要保护好广大农村教师的合法效益,保证他们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农村教师心甘、心安、专心地教学。

(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发挥为人师表作用

学校要大力贯切《教育法》、《教师法》、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尤其要重视对教师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鼓励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将思想道德信念升格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的要求和愿望。树立从事老师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目前,我们应大力推先进、树典型弘扬教师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积极主动做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政府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把农村教育工作当成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高度来看,这也就要求各级部门要把教育工作和教师冷暖牢牢抓在手中,放在心上,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为学校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要满足教师的需要,以及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保证队伍建设

针对目前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四个途径:一是聘用师范生,优秀中专及以上毕业生。当前,全国各地每年都有招聘特岗教师,而且招聘的力度之大、数量之多、规范之严是以前我们很少见的,在一定程度上,这很好地解决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及时为这些学校补充了教师。二是鼓励外流的教师重返课堂;毕竟这部分老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加上地缘的关系,当条件成熟的时候,他们中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回来。三是加强调节,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制度,可实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城市富余教师下乡支教,特别是将要晋升为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应有在乡村中小学教学的经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四是鼓励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实行政策倾斜,刚调入或新进教师队可以先到农村地区任教再调往城镇,同时适当解决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五是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和“三支一扶”的工作。我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特岗位”计划,至今已有八年了,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踊跃投身到这两项事业当中去,这两个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为农村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带去了新的血液和活力,起到了积极的效国。当务之急,一方面我们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继续做好这两项工作,为农村学校输入更多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我们各级教育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的政策,并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障这些特岗教师和支教教师的待遇,解决好他们的发展问题,切实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四)改善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

当前形势下要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更新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环境,便于教师教学;还要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根本的措施应该是师范院校在改革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上,应根据中小学需要来变动按排,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随意性提高就业率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才和资源的浪费。我们相关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重视引进体美艺老师,以保障学校体美艺老师对教学的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教主科的教师中对有这些基础的教师进行培训。重要的是在待遇上和评职称上对主科和副科的教师要坚持一律平等。

(五)抓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要抓好继续教育,要加强学历的提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小学教师要逐步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高、初中教师要逐步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在学历上必须进修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高学历已经成为今后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更高层次的学历也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供了师资保证。

(六)搞好培训机制,提高教学能力 要培养人才,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学校要有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教师大练兵活动。首先,建立和健全教研网络,加强交流学习,须建立一整套制度,因校因人,分段提出要求,密切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考查措施。其次,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培训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边学边教,教中学,学中教,积极学习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更新知识结构,使每一个教师都有一专多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三、结束语

教师管理的目标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内在动力,充分调动教师的才干和智慧,让教师积极主动打心底儿愿意为学校的存在、发展尽心尽力。解决好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问题,我们要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通过狠抓改革,正确实行管理制度,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通过加强调节,建好供给渠道,改善教师分布情况;通过改善教育环境,努力改善教师结构,优化学科组合;通过搞好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通过抓好 培训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为学校提供一支德才兼备、数量足够、结构合理、质量过硬、建设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切实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强的基石和不竭的动力,这也必将把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功在当今,利在千秋。【参考文献】: [1]郭振武.《学校管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156)

[2]孟令熙.教师流动规律及其对教师管理的启示.《中国教师》出版社,2004(2)[3]吴霞飞.黎雯.关注农村教师工作环境和生存状况.当代教育出版社,2006(3)[4]李建平.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网,2001.9.(12)[5]赖大益.农村小学教师配置现状分析及相关对策思考.乐安县人大信息网,2007.1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 第2篇

民乐县洪水学区乐民小学

尹梅花

内容摘要:孩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培养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型人才,就要从孩子抓起。由于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不同直接影响和制约幼教事业发展。有不少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比较陈旧,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带孩子,只要把孩子带好,不出事故就行了。然后就是实施传统的“小学化”教学,仅仅负责教孩子读汉字、做算术、唱歌跳舞。因此,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就至关重要,刻不容缓。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彻底转变。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的思想意识增强了。一切不良的现象才能得到改变。

关键词:幼教事业 教师素质 小学化 教学模式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近几年来,发生了好几起幼儿园校车安全事故以及不同程度的体罚幼儿事件。国家、省、市、县对幼儿教育制订了三年规划。依法取缔对幼儿人生安全存在隐患、不规范的幼儿园。把个体幼儿园合并为公办、或公办性质的幼儿园这无疑对幼儿的人生安全和规范办园是一个有效的举措。同时也是对幼教工作者提出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任务。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已发展到以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为核心的改革阶段。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素质全面发展,其关键之一就是要加强幼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但是,由于农村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不同直接影响和制约幼教事业发展。有不少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落后,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带孩子,只要把孩子带好,不出事故就行了。(2)认为幼儿园的教学就是教孩子读写汉字、做算术、唱歌跳舞。(3)认为“好孩子”就是“老实听话”、“不调皮捣蛋”。同时,因为平时学习机会较少,知识信息的闭塞,使这些教师的幼教知识、教育能力也相对不足,不善于组织幼儿开展“动口、动脑、动手”活动,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不能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纠纷,忽视正面教育,经常使用“惩罚”、“批评”等否定方式来对待幼儿。这种低素质的教师队伍,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孩子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建设者。要培养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型人才,就要从孩子抓起。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就显得至关重要。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这几个方面是提高幼儿教育能力的关键。而幼儿教师教育能力又是其综合素质的具体表现。如今有些幼儿教师综合素质与其职业要求不相符。尤其农村幼师队伍中不仅有大量二次进修或培训获得幼师学历的老师,同时还存在非幼教院校毕业,尚未接受幼师专业培训的老师。另外,部分幼师还缺乏对实践积极探索和理论运用深刻反思的精神。基于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现状和现代化幼教发展的要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解决问题采取的方式方法 1.教师要以德、能、技为前提

幼儿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要求幼儿教师具有三方面的基本素质:德,即思想品德,要求热爱幼教事业,关爱幼儿,品德高尚,为人师表;能,即组织管理教育幼儿和做好家长工作的综合能力;技,即绘画、折纸、视唱、琴法、舞蹈、体操等技能的掌握。比如:我们参观了县第一幼儿园,一幼的老师们每周要弹会一首曲子,学会一首歌曲,训练好一幅简笔画,在每周星期五下午进行比赛,老师们虽然有点忙,但是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学会的多在教学中拿来就用得心应手。其次,这种以人人参与的方式,发挥了个体特长,也是老师们互相学习的机会。

2.教师要有高尚的品质及高度责任心

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因为幼儿各种素质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幼儿教育过程中所接触到的言行举止对于幼儿来说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大班新转来的,刚开始特别爱写字,每次活动一结束别的孩子都在玩,只有她拿出铅笔和本子趴在桌子上写,我观察了几天,以为是刚来的没有交到朋友,于是我悄悄告诉两个女孩主动去找她,和她一起玩,女孩不愿意和她俩玩,自顾自写她的字。我开始找机会和女孩聊天,在聊天中我了解到女孩由她的奶奶照顾,爸爸妈妈都在外打工,奶奶每天送她时都会给她交代来到学校要好好写字。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及时联系了女孩的奶奶,向奶奶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其实,在我们农村,家长缺乏教养子女的科学,有的对孩子不管不问,有的认为教育好坏是老师的事,而大部分家长则“望子成龙”心切,不顾孩子的生理特点,一味要求幼儿 2 多写多算。这就使得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教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自我奋进,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关心耐心照顾每个幼儿,尊重幼儿自我个性的充分发展以及对幼儿自身品德的严格要求,对待工作要有自觉性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师德,忠诚于幼儿教育事业,即为教师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体现。

3.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

教育能力的素质是幼儿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本领。它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和保教能力。教育思想含儿童观、教育观,儿童观的具体指标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进行教学,不小学化。教育观是对幼儿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孤立重视智育;在教育过程中,给每一位幼儿提供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而不是教师包办。保教能力,包括教育活动能力与幼儿交往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创设教育环境能力、日常生活管理能力、艺术活动能力运用教育科研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教育评价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的能力。比如,我们每学期开展的“评优课”活动,既锻炼了教师的心理素质;又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开展的“三笔一画”即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对教师知识素养、教育信念、思想教育等进行培训;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教师成长。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教师的教学工作,营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促进学习型团队的建设,提高保教质量。比如,开展的“每周一歌”活动,锻炼了教师的心理素质与歌唱的能力;开展的“每周一画”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开展的“每周一说”活动,提高了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开展的“每周一跳”活动,提高了教师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等等。在老师参与活动的同时,鼓励每班幼儿参与其活动,开展亲子游戏、节日活动、特色活动、养成活动等,通过孩子们的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集中学习、课题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知识素养、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等进行完善和发展,以不断适应现代化幼教事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比赛活动,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好的读书经验来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更好的适应幼教工作的发展。

5.要重视一线教师的岗位练兵。

一所优秀的幼儿园,应该成为教师成才的沃土,名师成长的摇篮。比如我们开展的“人人听我一节课”活动。活动中,讲课老师通过骨干老师指引选课、备课、讲课、评课、思课等过程,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获得自信,促使教师在一个积极良好的氛围不断的成长。园长进行活动评价时,一般都采用赏识评价:新手老师,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能顺利的组织集体教育活动,园长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鼓励其从某方面不断学习,使活动会更加完美;对于适应期的老师,他们对日常教学工作内容和程序非常熟悉,他们的心态平静、平稳,对事件不太敏感。园长此时不仅要肯定成绩,同时还要给予挑战性的评价,来重新点燃他们开展教育教学的激情;对于骨干教师,他们更加熟悉日常教育教学,不仅能自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原则。园长对他们评价时,鼓励他们突破自己、超越自我,为他人做好表率。再如鼓励教师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定期请专家修改,引导其积极投稿。教师们每一次中稿都会将其记入量化考核。该活动的开展,更易激起教师写作的积极性,同时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提高保教质量。

三、改变农村幼儿教师素质问题的措施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幼儿教师素质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因此,可以通过农村幼儿教师在职培训,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教师集体观看优秀教学视频等,加强幼儿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改善教学方法,正确把握幼儿教育方向。作为幼儿教师只有耐心和细心是不够的,要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教师要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总结工作中的得失,积累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来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开展面对面半日活动指导。如我们对乡村幼儿园进行半日工作帮扶活动。中心园园长及骨干教师分别跟班记录被帮扶幼儿园半日工作情况,然后针对其工作情况进行面对面交流,一起商讨良好的管理及保教工作方法。此次帮扶活动的开展,增强了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及保教工作的优化。

4(2)开展送教进园活动。中心园园长带领本园骨干教师实地指导乡村幼儿园教学活动。活动中,中心园的几位骨干教师分别执教小班科学活动《认识水果》、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5》、大班音乐活动《蚂蚁搬家》。观摩活动后,听课老师各抒己见,开展教研培训活动。中心园园长对活动评析之余,还对现场观摩教师提出的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

(3)特色展示活动。中心园向乡村幼儿园展示本园特色活动——《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玩教具制作》。首先展示其玩教具的各种功能及其制作方法;其次参观各班主题墙的设计,室内环境等;最后听取园长讲座——《如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玩教具制作》。通过系列展示活动,激起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的积极性。活动结束,老师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旧挂历制作了精美的计算卡片;利用废旧碟片和卡纸制作了可爱的动物头饰及不同形态的钟表。

2.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培养

当听到朱家雄教授说的“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这样一句话后,从事学前教育的我十分兴奋。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预示着学前教育在未来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地位和发展空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幼儿园的教育正在打破口耳相传的传统。录放机、幻灯机在幼儿园逐渐普及,正在打破时间和空间对教学内容的限制,使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因此,教师既要学会操作这些硬件,又要学会制作幻灯片、投影片等相应的软件。如:我们每学期都有一项制作课件比赛活动,此项活动充分提高了教师们学习软件知识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多样化与立体化结合的现代幼儿教育工作。3.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取代沉闷的“小学化”课堂

(1)记得在一次培训中,老师放了一段农村幼儿园课堂的视频,老师手拿教条,指着黑板上整齐有序的词语,带领小手背在后面的孩子们大声朗读,所有的孩子都读的很起劲,没有一个调皮捣蛋的。但是,所有在座的老师无不为之叹息。在这样单调而枯燥的环境下,人的视觉、听觉神经容易疲劳,从而导致注意力分散,思维凝滞;而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下,人的视觉、听觉神经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兴奋,因而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幼儿,更应该以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寓教于乐,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

(2)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在教育孩子时,应 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只有这样,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也就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步。(3)有些教师不熟悉幼儿教育的特点,也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大多数幼儿园缺少专业的幼儿教师,所聘用的老师一部分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教学理念尽管先进,但实践经验比较欠缺,接受培训、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因而便受社会的影响和家长的心理需求,采取简便的,家长也比较认可的小学化教学。还有一部分是退下来的老教师,小学教学是他们的拿手戏,但在幼儿教育教学中,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式方法未必是适合幼儿教育的。从而在理论思想和方式方法上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总之,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素质问题,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养幼儿教师科研能力。要改变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状,就必须依照国家的幼教法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通过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安排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幼儿园整体教育环境中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注释:周红云;李继宏: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基于幼儿教师特殊性的分析。

参考文献:1.周红云;李继宏: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2011年06期

2.尹梅花:对农村幼儿教师素质提高的看法——《新课程(小学)》2013年05期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 第3篇

196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当把教育工作作为专门职业, 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 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此后, 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 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 教师成为专业工作者的观念也越来越为人所接受。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的一个部分, 虽然正朝着专业化发展, 但是在整个教师体系中仍然是最为薄弱的一环, 特别是农村幼儿教师, 存在的问题更多。因此, 考察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的基础上, 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而“专业”是个社会学概念, 或称“专门职业”, 是指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 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进步并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1]由此, 幼儿教师专业化必须涵盖如下内容。

首先, 幼儿教师专业化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没有训练难以专业, 甚至没有严格的训练也很难谈及专业的问题。而这种训练应该是由有资质、有实力的学校来提供的, 同时国家也要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其次, 幼儿教师专业化强调幼儿教师的自主与主动性学习。这一方面要求幼儿教师在职前教育中习得真正的本领, 另一方面要求幼儿教师在职后积极进取, 接受继续教育或培训, 因为学前教育是不断发展的, 所以教师专业化绝不是静态的。

最后, 要有可供操纵的严格的专业标准, 这种标准既是教师专业化培养培训的目标, 又是评价幼儿教师是否专业的准则。北京师范大学庞丽娟教授指出, 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包括: (1) 对儿童发展的承诺; (2) 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 (3) 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 (4) 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5) 领导和组织能力; (6) 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2]

二、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1.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及幼儿教育事业改革的迫切要求。

知识经济的特点使得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转向对人类自身素质的依赖。要发挥人类自身的创造性资源, 只有通过教育。而教育功能的实现又体现在教师的发展上。当前学前教育改革, 必然要求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2. 幼儿教师专业化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从个体发展角度而言, 发展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存在关键期。发展心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 幼儿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如果这个时期没有得到适宜保育和教育, 以后就很难弥补。幼儿园作为直接影响幼儿发展的微环境之一, 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显得尤其必要。

3.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也是幼儿教师自身职业价值提升的必要途径。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首先取决于它的专业化程度。幼儿教师要想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专业化发展是必然之路。

三、我国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1. 学历水平偏低, 专业理论缺乏, 专业训练严重不足。

有数据显示, 截至2008年, 我国农村幼儿师资中仅有36.4%的幼儿教师达到专科以上层次, 2%的幼儿教师甚至只有初中以下学历。[3]这说明, 大部分幼儿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养, 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幼儿教师不清楚幼儿的发展特点, 不知道教育发展规律, 无法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也就很难发挥教师的作用。

2. 农村幼儿园多为民办教育, 功利性较强, 不重视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

另外, 幼儿教师本身也不重视自身的专业发展, 甚至部分幼儿教师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看孩子”而已, 有吃有喝, 不受伤, 再学点儿歌, 学几个字、几个数就足够了。

四、影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1. 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数不是国家正式编制的教师, 社会地位不高, 待遇较低。

这就影响了这些教师的积极性, 不愿意也舍不得花钱提升自己专业素质。另外, 农村中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认识不清, 不了解一个真正专业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因此, 幼儿家长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对农村幼儿教师要求不是太高。

2.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培养培训模式的效果不佳。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存在与幼儿园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 而职后培训模式更加滞后, 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基地, 更谈不上适合农村特点的师资培训模式和内容。

3. 农村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 并没有清晰的办园理

念, 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没有深刻的认识, 因此无法引导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 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化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对自己的职业性质和意义没有深刻而理性的认识, 往往不太注重自己专业素质与水平的提高。而部分优秀的幼儿教师又往往到城市幼儿园发展, 使得农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更加缺乏。

五、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 政府要明确职责, 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指导和管理, 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幼儿教师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 推行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考查制度。凡申请者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人员, 无论是否是师范毕业生, 都要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 并接受具体而细致的考核。考核内容除了职业道德、专业知识能力外, 还包括教育效果自我评估及与其他教师协作能力等方面。只有国家资格考试与考核合格者, 才能具有任教资格, 获得资格证书。

2. 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适合农村特点的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平台。首先, 学前教育培养机制要针对社会需要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 考虑到当前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实际。其次, 要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师培训机制, 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进修的机会, 以加强专业性。

3. 幼儿园管理者应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作为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最高目标, 明确规定每个教师每年应参加学习提高的时间表, 适当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将教师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 为教师专业学习研究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4. 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离不开自身努力。农村幼儿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摆正心态, 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的重要性, 只有专业素质提升了, 才能拥有更多的机会, 才能获得更好的待遇。其次, 应当主动参加各种适合发展的培训班, 学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并运用到自己的保教工作中。

总之, 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运作机制, 集中多方面的力量, 才能使这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开展起来。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终将提升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水平, 为农村幼儿的发展提供正确、有效的帮助, 也必将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素雯.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化[D].华东师范大学.

[2]庞丽娟.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素[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6.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 第4篇

【关键词】农村教师管理 存在问题 对策探讨

一、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人员编制紧,资金短缺导致农村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老化情况严重。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落实前,乡镇党委、政府宁愿学校自己设法临时聘用教师,也不愿意聘用大中专毕业生为正式教师。因为临时聘用的教师月工资平均几百元,可以大大减轻乡镇财政的负担。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使得年轻教师无法补充到农村学校中来,在“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落实后,由于编制硬性规定把“进口”堵死,新教师们难以充实到农村中小学。

(二)“層层拔高”,使农村教师队伍陷入低徘徊的怪圈。近几年来,由于高中扩招,造成高中教师严重短缺,不得不从初中教师中选拔大专学历的教师进高中任教,从小学高年级教师中选拔大专学历的教师进初中任教,这种“层层拔高”现象,把原本合格的教师变成了不合格的教师,把原本的骨干教师变成了一般教师,从而造成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和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严重下降。

(三)教非所学,学非所教,专业不对口,致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目前,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含理现象比较突出,大部分学校美术、音乐、体育、英语和计算机专业教师极少,有的学校基本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只能由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素质教育和基础改革的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教师队伍管理的难点

(一)教学点多面广,管理的难度和成本较大。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中小学分布面广,且教学点多。尽管布局调整后有所改观,但现实情况不能令人乐观。每个乡镇有一至两所初级中学不等,小学则分布于各村,有的地方还设有教学点,因此,对教师的管理难度可想而知了,管理的成本也很大。这也是制约我县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农村教师身兼教师与农民的双重角色,教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给学校管理带来难度。由于农村中小学校教师,尤其是辖区的民办教师,大部分生活在农村,他们身兼教师与农民的双重角色。教师的角色使得他们要去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而农民的角色也使得他们必须面对农村繁重的体力劳动及一年四季的农活。这必然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由于农村经费的紧张,很难给教师提供适时合理的进修机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教育教学经费特别紧张,农村教师无法享受合理的进修机会,知识得不到更新,教育理念不清楚,不了解,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对农村教师队伍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年龄结构偏大,学科结构平衡,学历结构分布“头重脚轻”,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重要的是通过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抓紧落实人事部、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结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核心,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加快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体制的调整和完善,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二)加强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完善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快速走上制度化的轨道,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保驾护航。充分调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优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三)拓宽渠道,加大投入,建立合理的机制,有效解决继续教育经费来源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各级政府持续加大经费投入,还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分摊机制,明确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承担的费用项目和比例,运用制度化的手段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所需的经费投入。此外,对于社会各界,各方面支持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的投资源应予以积极支持和鼓励。

试论农村教师队伍管理 第5篇

河北省河间市兴村学区中心学校 李洪江

摘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我国中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身处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基层中学教师,长期担负着繁重的教育工作,普遍存在着心理压力过重的现象。因此,分析当前农村基层中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措施以缓解教师的压力,将对促进农村基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应对建议

一、当前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1)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长期以来教师就被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甚至神化所谓的“春蚕丝尽”“红烛泪干”他们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和责任。忽视了现代教师作为现实人的多元特质的展现,而使教师职业在一般人心中成了需要社会慈善保护、社会良知关照的“受救济者”。特别是在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基层中学教师的低收入水平决定了较低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当代社会迅速转型,农村地区由于其信息流通渠道相对较弱,获取外界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价值观、世界观发生激烈碰撞的时候农村基层中学教师显得不知所措,然而在经济社会与传统观念,师德要求之间存在不相一致的矛盾时,在教师知识更新与信息时代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差距时,农村中学教师不但要满足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要,还得调和来自各方面对教育的影响。比如,农村留守学生没有良好的家教,农村庸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农村学校工作条件较差等等,都使得教师产生一种潜在的压力。

二、来自学校管理和条件的压力

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与学校的管理有关,目前许多农村中学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做形式的事情太多,无端地增加了教师的压力。其次,在农村基层

学校管理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味实行所谓“铁的纪律”,“钢的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现在的教育教学和教师管理制度对教师的要求过多,检查过多,评比过多,频繁的论文评比、竞赛、教研活动、公开课等让教师应接不睱,这些都给教师带来了额外的负担。我国基层农村中学对教师评价主要采取奖惩性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是作为领导决定教师是否解聘、待岗或晋级、加薪的依据。教师评价的偏差导致教师的压力,至于学校教学条件差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的。班级规模大,学生多、设备落后等实际问题困扰着许多农村基层中学教师。

(3)农村中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教师面对教育、教学双重任务,任务重、责任大、工作琐碎,问题多,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发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还有很多农村中小学还实行寄宿制,教师晚上还得随同学生自习,其实际工作时间最高可达14小时。超长的工作时间和超重的工作负荷让许多教师常常忙得顾不上家,尤其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常常是“两头黑” ——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顶着星星回家。把课带回家备,作业带回家批改。许多双教家庭,彼此顾不上家务,无形之中又多了一份压力。

(4)家长的不配合,以及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师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有三类学生家长给教师的压力大。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不愿配合学校和教师为提高学生成绩而采取的措施,在教师有意和家长沟通都达不成一致时,教师往往非常苦恼,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另一类家长又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或教师做无理地干扰,影响了教师士气;还有一

类家长是既对子女的学习看得很重,但又不愿意自己管理子女,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归于教师,子女的学习好则是子女的聪明所致,子女的学习不好则为教师的水平太差,对教师的劳动豪无感恩之心,这些无理要求给教师带来无言的痛苦。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都是家庭的心肝宝贝,个性较强;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较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教育。还有就是农村留守孩子多,教育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教师的全部责任,学生犯规违纪根本找不到家长配合进行教育,教师为此苦忙不已。

(5)分数与升学率的压力

社会和学校对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是学生的升学考试分数,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学生的考试分数、名次,升学率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有的学校以学生考试成绩高低为教师排名,实行末位淘汰制。在很多中学升学率也是教师的命根,涨工资、发奖金、外出旅游——在所有这一切中,升学率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这样一来,造成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激烈竞争,教师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

(6)来自家庭的压力

各种家庭问题都可以给教师带来压力。教师不仅在学校里扮演着多种角色,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在学校之外也扮演着多重角色,承受着多方面心理压力。在家庭里,教师是父母的子女,是配偶的丈夫(妻子),是子女的父母,既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还常常是一家之长,和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家庭,他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既有繁重的家务劳动(农村教师还要承担耕种责任田的劳动),更有脑力方面的各种纷扰,还有与家庭其他成员的情感交流等。和普通父母一样,教师也是望子成龙,必须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家庭教师的角色。

二、农村中学教师压力应对措施探讨。

(一)、改进领导方式

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关系,是教师压力来源的因素之一。要降低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率,学校行政人员应检讨并改进其领导方式。如建立定期谈话制度,经常与教师交谈,了解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思想上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帮助教师缓解过度的紧张、焦虑、困惑情绪;平等对待教师,建立 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提倡双向交流,真诚地面对教师,让教师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按照教师个人的专长适当安排班级与工作,间接减轻其工作压力感受。

支持教师的工作。教师的自我意识比较敏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当积极支持教师的工作,并尊重教师的成果,使教师感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感到自己是受到重视和信任的,从而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增加自信心,从容地面对工作中的失败,将工作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二)、营造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

1、建立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

管理者要真诚地面对教师,让教师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给教师“减负”,即可能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过去只以学生 学习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三)、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做些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益的事,取消无意义的检查。

(四)、建立和谐的人际环境,管理者应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教师沟通;努

力增加教师之间的交往,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鼓励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及时化解教师之间的矛盾。

(五)、为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以增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试论校长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 第6篇

桂林市阳朔县福利镇青鸟小学朱剑

[内容提要]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关键在于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根本, 因此 , 提高校长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是提高校长管理学校水平最重要的方法。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1、行政管理与率先垂范相结合;

2、敢于勇于承担错误,学会民主治校。

3、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入情才能入理,平等真诚构建情感的背景层面,用爱心构建领导与教师的心灵桥梁。

4、权力因素管理与人格影响相结合;

5、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6、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相结合。

[关键词] 民主管理率先垂范爱心构建提高能力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的校长,在此岗位上已有五年时间,在这五年时间里我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曾花了大量的时间摸索校长管理学校的成功之法,也曾花掉4年的时间,把一个原本综合教育教学成绩排名全镇倒数的青鸟小学带成现在排名全镇同级学校第一名的学校。这几年来我一直认为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关键在于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根本 , 因此 , 提高校长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是提高校长管理学校水平的最重要的方法。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 , 既处于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的地位 , 又处在社会、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种矛盾关系的汇合点。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 , 首先应综合考虑影响教师发展的各种因素 : 从学校外部因素看 , 诸如教育的地位、作用 , 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 教育的投入 , 社会尊师重教风气等都将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学校内部因素看 , 主要有人、财、物、时、空、事、信息等七大因素 , 其中直接起重要作用的是人的因素 , 因为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许多实践证明 ,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 , 是提高教师素质 , 培养教师能力 ,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 , 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源泉。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管理教师队伍的艺术 ? 根据实践与思考 ,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努力。

一、行政管理与率先垂范相结合作为农村学校的校长行政管理可谓千头万绪 , 包罗万象。它管理的范围在学校中具体表现为:学校目标、制订学校工作计划、编制课程、评定成绩 , 提供教育资源 , 创建积极的心理氛围 , 解决教师矛盾 ,处理学生问题 , 协调家长关系等 , 以确保学校的有效运作 , 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美国的格里芬认为: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权力基础上对下属人员指明干事的方向和指令他们去干事情 , 下属人员必须要遵循管理者指明的方向和指令要求去干事情。从国外学者对行政管理的观点看 , 我认为学校行政管理是指对学校各种管理资源进行协调控制以实现计划目标的活动。

我们都知道校长的职能是领导与管理学校。首先是领导 , 其次才是管理 , 我一直认为领导比管理更重要。所谓领导 , 一是 “ 领 ”, 领要领先、领路、指引、率领;二是 “ 导 ”, 指导、引导、倡导、辅导等等 , 这就是说 , 校长的言传身教是最具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 , 校长的一言一行也将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 , 校长的信心和干劲也无疑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前进的原动力。校长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更是学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校长身体力行,冲锋在前 , 老师们才会与你同心同德 , 同甘共苦、共同战斗,才会万众一心拧成一股绳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例如 , 在农村学校,我们都知道小学面临的困难很多,主要有: 生源差、学额多、使用经费少而教师工作量又特别大,一个老师每星期要达到25节课以上等等。我在就任校长这几年来,除了带头做好管理工作, 还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同甘共苦 “,我几乎每个学期都超量兼课,每个星期都达到20节课以上。但我本着打铁还得自身硬的观点,带头扎扎实实教学 , 带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并能以身作则每学期上2节以上的公开课,到今年为止我所任教的科目已连续四年都排名全镇同级学校第一名。此处无声胜有声 , 领导身教重于言教 , 广大教师也很自觉地不计时间、不讲条件、不论报酬 , 一心扑在教学中 , 这已在我校蔚然成风。

二、敢于勇于承担错误,学会民主治校。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校长应该主动剖析自己,做到有错就改。校长也是人,有时难免会犯错误,但不要刻意的隐饰自己的错误,我认为主动承担责任,做到有错就改,老师才会更敬佩你。有一次,有上级领导到我校检查工作,一名老教师迟到了。我没有问明原因便大发雷霆的批评了这位教师。该老师一脸的委屈,一句话也没有说就默默地去上课了。事后,当我知道他是因为老父亲得了重病,为了照顾父亲一夜没有合眼,早上安排好一切还急匆匆地往学校赶。我二话没说,在会上当着全体老师向他道歉,主动承认自己的冲动之过。会后还带了营养品到医院看望了他的父亲。这一行为我并不认为很丢面子,反而觉得自己至少

是一名敢作敢当的学校领导。该老师原谅了我,老师们也都认为我能真诚的对待每一件事,做到有错就改,非常豪爽,没有任何架子,做人民主,他们以后做事就更加卖力了。

三、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 , 所谓 ” 没有规矩 , 不成方圆 “, 但我认为光靠制度管理 , 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 , 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发生影响 , 唤起管理对象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教师管理要有学校自己的特点。制度管理既要求共性 , 又要因人而异。创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艺术,达到教师工作起来不仅用力,更要用心去做 ,使教师真正把学校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

台湾心理学家曾文星认为:” 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主要被情感所操纵 “只有做到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和谐奋进,才能使教师在最佳氛围里进入最佳精神状态 ,发挥最佳的教育教学效益。当然,要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还必须恰当运用激励机制,做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

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 ” 双因素理论 “, 是以情聚人、建设教师队伍的激励理论。” 双因素 “ 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激励因素主要调动人们 的积极情感;保健因素主要防止产生和缓解不满情绪。在具体工作中 , 一方面要不断创造积极上进的情感, 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尽量使教师避免产生消极情绪,使大家在互谅互助互爱,相互关心的气氛里为教育贡献才华和力量。要达此目的,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

第一、入情才能入理,平等真诚构建情感的背景层面,用爱心构建领导与教师的心灵桥梁。儿童在健康成长中需要爱 , 教师在辛勤工作付出爱的同时 , 他们同样也需要得到爱。作为一校之长,应以爱教师为先,以关心教职工为己任,只有真正把教师放在心上,教师才会把心放在教育上。所以,校长平时应注意放下架子,要深入基层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疾苦,搭准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脉膊,和教师们谈天说地与他们“打成一片”,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生活。只有这样老师才会自觉的把一切献给学校教育事业。如:当教师生病或生育时,校长应主动带着补品、补助金探望;当教师家庭出现意外或困难时, 更是风尘仆仆及时赶到他们面前……教师生病尚未痊愈就下令不要上课等等。只有做到爱心润他人,把每一位老师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的关怀,才能换取老师的一片丹心,才能从本质上调动老师的内因原动力。

第二、心理位移,角色转换。校长是领导角色,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又是教师角色。因此校长应时时心理位移,以教师的角色出现在教师之

中,与教师心理与感情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 才能与教师知心,成为教师 ”知音“;只有甘当“后勤部长”才能激励教师出色地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例如:我校教师人数少,课时重,加上离家有远,中餐都在学校解决。我的课时相对比其他老师少,我便主动承担起学校食堂负责人的责任,天天如此,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减轻老师们的其它负担,老师们都笑着说我是他们的“食妇”。从老师们开心的笑声中,我本人也舒坦极了,我经常这样鼓励自己,年轻累点无所谓,只要每天和老师们相处如同一家人。苦点累点都无所谓。

物以系心,情以聚人。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先学会尊重别人。我认为在注意制定必要、有效、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同时 ,应注重做好关心别人的工作 , 方方面面体现“人情味”,表现关心人的情感, 烘托团结、和谐、向上的氛围 ,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共同把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顺利完成。

四、权力因素管理与人格影响相结合权力是一种控制力 , 也是一种强制力。校长应当运用权力控制全校师生围绕学校目标进行有序活动 , 必要时也可用强制手段要求师生服从学校的意志 , 但一味追求权威、程式化、统一化 ,要求教师无条件服从 ,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教师自主性,久而久之,就造成教师被动工作的习惯,极大地压抑教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在学校里,我认为校长需要十分重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 , 它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是相当大的 , 往往能使被管理者对管理者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与尊敬 , 满怀激情地去执行管理者的决策 , 追随学校去实现管理目标 ,怎样才能发挥出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 , 我认为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

第一、校长要具有优秀的品格 , 高尚的情操 , 较高的理论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 洁身自律,只有这样才会使教职工产生敬佩感和吸引力。

第二、乐于奉献,甘于清贫。一所农村小学其可用的资金少之又少。作为一校之长,只有带头做到不计报酬,不乱用学校有限资金,乐于奉献才能打心里赢得老师的尊重,老师们才能自觉的做好学校工作。

第三、有较强的领导才能,一位德才兼备的校长必然能使学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自然在群众中产生极大影响力。如果一位校长连当一名班主任的能力都不具备,怎么能管理好一所学校呢?所以校长才干、能力是其影响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第四、还必须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较丰富的教育经验 , 不仅精通一二门学科知识,还应具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教育学、心理

学、管理学等知识,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影响力。

第五、还必须与管理对象具有诚恳真挚的感情,待人和蔼可亲, 一视同仁,与老师们心心相印,这样才会使大家产生亲切感。

第六、心胸宽广,宰相肚里能撑船,不小肚鸡肠,不计较个人得失这一点更能体现一位校长的自身素质,只有做到胸纳万物,老师们才会打心里敬佩你。

上述所论及的影响力,是以学校领导自身素质与行为修养为基础的。它往往比权力性影响更有力量,更能引导、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来共同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

五、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要很好地运用这一原则,首先必须对教师的需要结构有一个解。只有了解教师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其特点,采取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激励手段去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不断提高教师工作水平。实施激励的主要措施有知人善用,满足教师合理需要,客观、科学地评价教师工作等。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摸索,总结为以下几点:

知人善用享受成功,构建情感的巩固层面。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学校领导要根据教职工的才能与特长,分配其合适的工作岗位,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 ,实现自身价值 ,感到有”英雄用武之地"。客观、科学评价教师工作。考核评价是科学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公正科学的考核评价可以反映管理目标实现的情况、教师履行职责的状况和教育实绩。它不仅可成为学校教师实行奖惩的依据, 而且对教师可以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师德水准和文化业务水平,对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作为农村学校应以物质奖励为主,但在物质激励中 , 应体现出精神激励的因素 , 精神激励也应有一定的物质激励为基础, 只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激发教师工作的动力,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

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相结合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师从事的是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劳动。这些年 , 在党和政府关心下 ,教师队伍素质整体上有了提高,但也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迫在眉睫。

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管理方法,莫过于引导教师整合学校资源,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农村小学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只重视教会知识,而忽略了教学过程的本身,不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

探究,也很少进行合作学习,教师的权威性很高。这些做法教师不仅十分辛苦 , 而且得不偿失, 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要保护教师工作积极性,必须引导教师转向教育科研,转向提高教学能力,抓科研促质量提高,抓教学能力来提高教学效益。为做好此项工作,我认为可采取如下方法 :

第一、开展新老教师挂钩结对子活动,使新老教师在互补相长中熟练教育教学技艺,享受成功的乐趣,从而逐步树立教育理想与目标,以教育为荣,甘愿为之奋斗。

第二、要有自己本校的教育风格,经常开展本校教育教研活动,相互取长补短。我校每学期都组织全校老师观看现代教育技术光碟,利用好远程教育的资源,学习现代化教学仪器的使用等现代教学方法,并要求学以致用,要求老师们每个学期都上两节教研课,做到共同提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进修培训 ,学历达标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教师在学科业务上得到再学习、再提高 , 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第三、学校组织一系列教学比赛,鼓励老教师上示范课 ,骨干教师上研究课,青年教师上亮相课,创造条件刺激教师教学教研的兴奋点 ,为教师提供显露才华,追求成就的舞台,同时要求大家取长短 , 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总之 , 我认为作为一校之长,要想管好一所学校,首先本身要有真本事,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乐于奉献,率先垂范。其次要以老师为中心展开学校工作,民主管理学校,努力为老师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后还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并能充分考虑非权力因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校长,才能真正从内因和外因积极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带出一所综合能力较强的学校。

参考文献:《美国格里芬.管理学》

上一篇:企业技术负责人任命书下一篇:狼牙山五壮士按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