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感梁衡范文

2024-06-05

夏感梁衡范文(精选10篇)

夏感梁衡 第1篇

4.0版课程教学案设计

第一周阅读推荐

(三)夏 梁衡

【晓静寄语】

此文很好的诠释了如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手法,处处紧扣夏之紧张热烈气氛,段段层次分明,且结尾处写出作者对于夏另辟蹊径的看法,卓有深度。

【作者其人】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其代表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有散文集:《夏感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红色经典》、《名山大川感思录》、《人杰鬼雄》、《当代散文名家精品文库——梁衡卷》、《人人皆可为国王》、等学术论文集:《为文之道》、《壶口瀑布》、《梁衡理科文集》、《继承与超越》、《走近政治》、《梁衡文集》九卷;有《晋祠》《夏》《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等多篇散文入选中学课本。

【正文】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组

4.0版课程教学案设计

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984年6月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组

4.0版课程教学案设计

写法借鉴:

青岛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

初一语文组

夏感梁衡 第2篇

原文:

夏感

梁衡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1984年6月 赏析:

首先从选材角度,梁衡先生就体现出了与众不同之处,正如他在结尾处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的确,说起夏,大家第一反应基本都是毒辣的阳光、居高的温度、暖湿的风和炎热的空气,总之很少有人会觉得夏季很美,会去欣赏夏的风景,而梁先生却注意到了,他从自己独到的角度,给我们呈现了夏天的魅力。

在梁衡先生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时,曾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对黄河这条母亲河以及流经的土地有着独特的情感。《夏感》所描写的夏天,正是北方那黄河流域的夏季。黄河流域代表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他的笔下,黄土地的夏天,令他熟悉,也令他感到美,《夏感》中的夏天,也因此有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感情寄托。

开篇形容夏天是“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贴切表现了夏天通常给我们的感受。而后的一段描写十分精彩,“一锅水”慢慢冒泡升腾之景,细草茂密如厚发,青烟凝如黛色长墙,优美的景色其实正是我们身边的夏天,新奇的比喻却更富有渲染力。蝉儿长鸣、太阳烘烤大地、麦浪、远山、云、车,一连串的意象透露出的色泽与气势,正是在告诉人们,夏天来了。

这一段描写是为了铺垫接下来夏天的色彩的,但是单单欣赏这段文字,已经细致的烘托了一个夏天前奏的氛围,已经是一副迷人的景致了,而接着对夏天特有的黄色的描写,更为生动。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这是一段有关夏天为什么是黄色的以及黄色的象征意义的议论,通过写春色之绿和秋色之赤,与夏天一样,都象征了一个季节的特色,而夏天在春秋之际,更具有“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意义,其象征作用十分重要。而“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作者想表达的对夏天的赞美和热爱。

写完夏天之景,开始描写夏天的人。与写景时的词汇丰富相比,描写人物时显得尤其简单,挥、弯、流、割、打、听、看、追肥、浇水„„一系列的简单动词,却很好地描绘了农民在夏季的忙碌与辛勤。

梁衡的《夏感》教学设计 第3篇

知识与技能:

1.字词会写会读,理解意思。

2.在具体的语境中把握词、句子的意思和表达效果

3.概括段落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预习,扫除字词障碍,熟悉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语境体味和推敲词句的表达效果。

3.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关照文本,推动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现并学会欣赏夏天的景致。

2.农民勤劳朴实精神的赞美,激发热爱农民的情感和对劳动的珍重。

二、教学重点

1.夏天景色的赏析。

2.文章主旨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如何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授课过程

(一)导入

已布置下去的任务:让学生把自己对夏天的感受利用图画的形式展示出来。

引出课题:在座的四十六位同学对夏天的感受既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你们同是从少年的视角感受夏天,其结果都有不同,那作为成年人的散文家梁衡眼中的夏肯定会相去甚远,现在就让我们走出自己的夏天进入梁衡的夏天世界。

(二)课文内容讲解

1.扫除字词障碍

引导学生认识:要想走进文章,第一步必须扫除字词障碍。哪些字词都是必须掌握的?怎样掌握这些字词?(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2.朗读熟悉课文

课文较短,采用集体朗读较有气势,且和这篇文章的主旨相吻合,但考虑到文中长句较多,又不适宜集体朗读。所以,决定采用挑战式竞赛朗读。

3.析读理解课文

在导入中引导学生把感受转化成图画,授课中采用相近的思路,仍然利用展示图画这种直观形式,引导学生把视觉获取的图画信息转化成作者文中的语言文字,对文章的内容整体把握。主要操作如下:

第一步:打出麦浪丰收的幻灯片。设置问题:

①从文章前三节中找出词或者句子描绘所看到的画面的内容。

②补充出画面上未曾出现的内容。学生补充中打出棉苗、高粱、瓜秧的幻灯片。

③结合具体语境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从修辞的角度谈句子的表达效果,从动词的使用谈“扑打”“挑”“举”“匍匐”的使用。

④熟悉讲解的基础上概括前三段内容。(限制条件用一个字概括本部分内容。)

⑤阅读向表达渗透。

文中有这样的句子“春之色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仿照这个句子,结合你在梁衡文中读到的信息和刚才画面中的景色,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第二步:展示农民收割的图画。

①结合第四节所写内容描绘画面内容。

②讲解引出细节,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赏析细节的表达效果。

③透过文字层面理解文字内涵,设置两个理解途径:

a.把句子补充完整;

b.你如果是江淮晨报聘请的三十八中的一位小记者,你站在田头,你会向农民提问一个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农民你可能会怎么回答?(提示学生提问的问题不能脱离课文)

概括本部分内容,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刚才分析的内容,怎样概括?写了人的勤劳和质朴。

4.悟读拓展课文

走出文本中的夏天,回到学生的夏天中来,如果你见到梁衡爷爷,你能把你的材料推荐给梁衡爷爷,让他把你的材料也剪裁进他的文章吗?争论中逼近主旨,并非仅写夏的景色,饱含着作者的喜爱情思和对农民辛勤的礼赞。

情感上渲染推进,齐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节,和作者一起感受对夏日的深情以及对农民的礼赞。

我们在夏感中感受了夏的火热,回到现实中今年的夏天已远离我们而去,迎面走来的是秋的身影,让我们用《秋天的色彩》为题描绘以下你对秋天的感受。

5.板书

六、《夏感》教学设计思路

一、选择一个恰当的教材切入视角

《夏感》是梁衡的一篇经典散文,它所描绘的是以黄土高原为背景的夏天之景和夏天之人,对生活在中部城市和城市边缘的我们学生来说,仅通过文字的赏析想达到和文本及其作者进行对话,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避开学生生活视野的盲区,笔者在授课中对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了整合:把文本内容转化成几幅关键的图片,从学生视觉角度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逐步去熟悉和感知文本传递的信息,最终和作者的视域重合。

二、如何实现学生和文本、作者的对话

1.导入中唤起学生和作者、文本对话的意向

导入语的设置:

同学们,你们用你们的情感脉搏感知夏天,你们展示了你们眼中的夏天。你们都是同龄人,你们理解的夏天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成人的、一个散文家的视界里的夏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梁衡的《夏感》。

2.留出补白,在补白中完成和文本的对话

补白的第一种形式:

导入中设置学生把自己眼中的夏天感受转化成了图画,授课中笔者把作者铺洒的文字转化为图画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用作者的语言来描绘视觉上获取的信息。

补白的第二种形式:

补充画面上未曾出现的内容。在补白中,逐步走进文字所描绘的内容,搭建起学生和文本沟通的桥梁。

3.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完成和作者的对话

寓含主旨的关键句“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的黄金季节”,学生容易找到。但仅用找出来的这种形式也许能完成和文本的浅层次对话,但达到和文本深层次的对话是有距离的,达到和作者对话就会有更远的距离。为了能够拨开文字的层面,走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作者,讲解中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设置了一个问题和一个模拟场景。 问题是你认为你手中的对夏天感知的材料能拿给梁衡爷爷,让梁衡爷爷剪裁进他的这篇文章吗?能,是为什么;不能,又是为什么。模拟的场景是你作为江淮晨报三十八中的一个小记者去采访田间的农民,你会提问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农民,你又会怎么回答。

思维在争论质疑中碰撞,逐渐让作者从文字的背后跳出来。学生探究中认识到文章的主旨是:对黄土高原的夏天景色的喜爱、赞美及对生活在这里的勤劳、朴实的农民的讴歌。(梁衡在这里更多表现的是作者对黄土高原的一种情结,就犹如很多人对布达拉宫的情感,那是精神情感的一种注脚。视学生理解程度而定讲解的程度。)

第13课 夏感(梁衡)说课稿 第4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的意义和地位

《夏感》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彩四季”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秀篇章,多出自名家之手。《夏感》描写了夏季的自然风光和农民劳作的景象,表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从而表达了作者对于夏季情有独钟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学习此文,学生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可陶冶审美情操。2.重、难点

根据以上分析,本课的重点是: ①强化诵读,感知内容。②理清课文结构。

③品味课文的语言,体味情感。难点:品味课文的语言,体味情感 3.课时建议:1课时

二、说学情

《课标》提出“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一篇优美的散文,感受作品的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应作为学习这类散文的目标,但考虑到作为刚迈进初中的学生,没有多少生活的阅历。在学习的压力下,极少为一轮朝阳而赞叹不已、为一片落叶而感慨万分。另外,农村初中的学生,语文底子薄,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我把领略这篇散文中语言的美作为学习的目标。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独立解决文后的字、词,做到会注音、解释。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领略本文的优美语句的美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文的学习,理解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法

俗话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图画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朗读法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是一篇语言极其优美的散文,在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作者的情感,再通过读表达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同时加以点评,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3.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课标》提出:“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品读课文的语句中,学生自主、合作来探讨课文语言的精妙之处,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说教学程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1.情境导入

播放四季图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谈感受,教师随机导入。

(本环节根据孩子表现欲望强烈的心理特点来设计,有益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新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初读课文,主题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多媒体出示,学生集体读几遍。

(作为农村的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还需加强训练,因此字词训练是不可缺少的。)②示范读。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问题:A.课文表现了夏天的什么特点?B.课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此环节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总体框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

3.研读课文,精确把握课文内容

①指明朗读2——4节,思考: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描写夏季景色的?(此环节训练学生整体把握能力,让学生在学会在阅读中归类。)

②自由读第2节,思考:在写自然景色时,为何要把麦子作为重点来写?

③女生读第3节,男生思考并回答:在此节中,文章是怎样呈现夏季色彩是金黄的?除了色彩还呈现了什么?

④男生读第4节,女生思考并回答:课文是怎样表现夏天的旋律是紧张、急促的?从哪两个方面表现的?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并尝试把这种气氛读出来。

(《课标》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起着主导作用。”在学生还未能较深理解课文时,教师不能完全放手,必须对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加以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引导中掌握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4.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①美点寻踪

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仅在内容上吸引读者,更是在语言上“美味”十足。边读边思考:课文的语言美吗?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

以“我欣赏的佳句是_________,它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给我的感受是________”的句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课标》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此前已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本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适时加以点拨。)②美语美读

学生在赏析的基础上,试着美美地读几遍。

(学生在感悟美点时,已较有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时让学生美读几遍,更有益于陶冶他们的情操。)5.解读作者的情感

作者用如此优美的语言,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王国维曾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优美的语言表达的情感也是优美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水到渠成的了。)

6.延伸作业:创作美点 个体提升

作者把自己家乡的夏季描写的如此美丽,那我们的家乡的夏季是怎样的呢?请大家以“我手写我心”,写一段优美的语言赞美自己的家乡。

(《课标》提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自然、社会资源,要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此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7.小结 板书设计:

13.夏感 梁衡

自然之景

夏 热爱

劳作之景

赞美

感:紧张、热烈、急促

夏感梁衡 第5篇

新夏感事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

病起兼旬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

梁衡:天池绿雪 第6篇

雪,自然不会是绿的,但是它却能幻化出无穷的绿。我一到天池,便得了这个诗意。

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旅行,随处可以看见终年积雪的天山高峰。到天池去,便向着那个白色的极顶。车子溯沟而上,未见池,先发现池中流下来的水,成一条河。因山极高,又峰回沟转,这河早成了一条缠绵无绝的白练,纷纷扬扬,时而垂下绝壁,时而绕过绿树。山是石山,沟里无半点泥沙,水落下来摔在石板上跌得粉碎,河床又不平,水流过七棱八角的尖石,激起团团的沫。所以河里常是一团白雾,千堆白雪。我知道这水从雪山上来,先在上面贮成一池绿水,又飞流而下的。雪水到底是雪水,她有自己的性格、姿态和魅力。当她一飞动起来时,便要还原成雪的原貌。她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她在留连自己的本性。她本来是这样白,这样纯,这样柔,这样飘飘扬扬的。她那飞着的沫,向上溅着,射着,飘着,好像当初从天上下来时舒舒慢慢的样子。她急慌慌地将自己撞碎,成星星点点,成烟,成雾,是为了再乘风飘去。我还未到天池边,就想,这就是天池里的水吗?

等到上了山,天池是在群山环抱之中。一汪绿水,却是一种冷绿。绿得发青、发蓝。雪峰倒映在其中,更增加了她的静寒。水面不似一般湖水那样柔和,而别含着一种细密、坚实的美感,我疑她会随时变成一面大冰的。一只游艇从水面划过,也没有翻起多少浪波,轻快得像冰上驶过一架爬犁。我想要是用一小块石片贴水飘去,也许会一直飘滑到对岸。刘家峡的绿水是一种能量的积聚,而这天池呢?则是一种能量的凝固。她将白雪化为水,汇入池中,又将绿色作了最大的压缩,压成青蓝色,存在群山的怀中。

池周的山上满是树(),松、杉、柏,全是常青的针叶,近看一株一株,如塔如纛,远望则是一海墨绿。绿树,我当然已不知见过多少,但还从未见过能绿成这个样子的。首先是她的浓,每一根针叶,不像是绿色所染,倒像是绿汁所凝。一座山,郁郁的,绿的气势,绿的风云。再就是她的纯。别处的山林在这个季节,也许会夹着些五色的花,萎黄的叶,而在这里却一根一根,叶子像刚刚抽发出来;一树一树,像用水刚刚洗过,空气也好像经过了过滤。你站在池边,天蓝,水绿,山碧,连自身也觉通体透明。我知道,这全因了山上下来的雪水。只有纯白的雪,才能滋润出纯绿的树。雪纯得白上加白,这树也就浓得绿上加绿了。

梁衡与《官德》 第7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以吏为师的习惯,师什么呢?师其德。官德的高下直接影响到民德的高下、世风的高下。在当前社会转型期,贫富差距的加大,利益分配的不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矛盾正逐渐显现,并引起了一系列道德滑坡。德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无形力量。但当下社会道德的失衡,比如,暴力强拆、遗弃受害女、炫富拜金引发了一场严峻的全民道德拷问。在这些问题中,官德尤其令人关注。治国先治吏,国败吏先衰。因为官员手中握有权力,任何道德的偏差失衡,都会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换句话说,官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改革发展与社会进步。这样一个事关一个党,事关一个国家发展建设的问题,对于身为记者、官员、作家、学者的梁衡来说,对于一个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来说,自然是无法回避、亟需探索和研究的。

在书中,作者以简练通俗的语言、轻松客观的笔调和严谨开阔的历史视野,打开了官德的神秘之门——“德是人的行为规范,头上三尺有神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无形的道德约束,而官员又更多一层,这就是怎么用权。因为他比普通百姓拥有更多的权力。权对官来说有两重性。一是可以为百姓办事,服务社会;二是可以为自己谋私利,甚至欺压百姓。好官坏官由此区分而来。”

与一般官德著作所不同的是,梁衡的《官德》没有沉湎于学术概念的追究与剖析,也没有耽于犀利的批判而愤愤不平,而是从历史的纬度、社会的经度、政治的高度,去远观近看官德的发展脉络,探讨现实中如何做一个称职合格的好官。他说,“官的政绩决定于他的能与德,但主要是德。有德无能至少不会办坏事,无德有能却可大大地办坏事。”言辞恳切,一语中的。谈历史,不避讳;说现实,不遮掩。不图一时之快,不求猎奇之心,不卖弄,不招摇,一五一十,结合自己宦海浮沉多年的观察与体悟,讲述如何做一个德行兼备的好官。他说,“现在官场道德之坏主要表现是:私、贪、假、惰、媚。如何认识其害并重整新风,笔者在官场已观察有年,对症下药开了十味药方,这就是:为公、为民、诚实、敬业、廉洁、独立、坚定、谦虚、坦荡、淡泊。有些是老生常谈,但官场总是旧病复发,有的还是顽疾难除,就只好再说再谈了。”

毋庸置疑,《官德》是梁衡多年思考的产物。从1987年担任新闻出版署副秘书长以来,他历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人民日报副总编,到2006年退休。一个理想的现实主义者,总结为官之道、为官之德,是迟早的事,并不出人意外。作为一个多年来在政治、新闻、文学问自由穿行的学者、作家、记者、官员,多重身份、宽博视野、丰厚修养,让梁衡的思考与探索常常逾越常规。在他的笔下,觅渡的瞿秋白、假如去骑马的毛泽东、三起三落的邓小平、不翻脸的周恩来、敢说真话的彭德怀、被垢埋的张闻天……他以文学的笔触,走近政治,还原历史的真相,丰富了对中共党史、历史人物研究与认识的维度和层面。早在2002年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课时,有学生问他下辈子最想做什么,当时面对台下众多学生,梁衡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做官”,结果引来笑声一片。他认真地解释说,做官就是做事,服务社会。

身为官员,如何修身立德,用好权,做好事,在《官德》没有成书之前,一直是梁衡苦苦思索的问题。本着这样的思路,书中前半部分主要是围绕权力和工作,是以德施政,以德辅政;后半部分主要是围绕个人修养,以德自立,处世待人,给社会树立一个榜样。他说,“大凡一个政权,在开创之初,德和能都不成问题。替天行道,为民请命,自然大得民心,且自戒甚严,德风感天下。至于能,更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无往不胜。而麻烦在于掌权之后,德渐松弛,能亦下降。”

这是一本加强官员基本道德修养的普及读本,延续着梁衡一贯的风格:冷静理性而不失生动深刻。书中,理+事+史+论,构成了文本的基本要素,突出了“讲”的叙述特色——讲道理、讲历史、讲故事、讲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活泼,有理有据、史论结合,紧密联系实际。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下,明晰官德的概念、内涵,不讲空话、套话,在历史典故与现实案例中,叙述官德的基本要求与内在规范。让读者在娓娓道来的轻松话语中,了解为官、做官的基本道德风范。

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探索者,他的思考、他的忧虑、他的明朗、他的积极、他的智慧,与其强烈的人世情怀集结在一起,于是便有了这本不一样的《官德》。

词汇的力量梁衡 第8篇

文章最基本的单元是字,但如果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和含意,必须用到词。汉字的好处是一个单音字常常就是一个词。外国的拼音文字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文章的修炼应从词汇开始。

1、准确使用动词和形容词

文章中的词分实词、虚词,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但无论实、虚,其发挥魅力的前提是要准确。就是福楼拜说的:“你要描写一个动作,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形容一个东西,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形容词”。好比射击运动员,只要每枪打十环就能拿冠军,用不着像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自由体操等那样去费力玩许多特别的花样。一槌定音是最省事的方法。名词使用要准确自不待说,那是自然约定俗成的一个概念,张冠不能李戴。而文章最出彩的地方是怎样用好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是描述动作的。事物总是动比静更复杂。对应其状态的复杂,词汇自然也就更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去找那个“唯一”的,也就是最准确、最生动、最有美感的词。比如,要把一件物体分开,可以有:切、砍、劈、掰、撕、铡、剪等多种动作。分别对应的就是:切肉、砍树、劈柴、掰玉米、撕纸、铡草等等。这要看动作的对象,即它后面的宾语是什么;还要看主语,即动作的主体是谁;又要看现场、背景、气氛;要看作者想追求一种什么效果等等。《水浒传》上常写到李逵挥斧砍杀,不用这个“砍”字,也就没有了李逵。再比如你帮一个人上楼梯,可以用“扶”或“搀”这两个动词,但“扶”是你用力三、四分,他用力六、七分,“搀”是你用力六、七分,他用力三、四分。动词常要和其它词连用。比如“里”和“中”这两个方位词,同样有内中、里面、中间的含义,但是“里”具体一点,有方有棱;“中”抽象一点,圆润虚幻。“这件事要保密,让它烂在肚子里”,不说“肚子中”;文化革命中唱“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不唱“心里的红太阳”;“他伸手摸到口袋里”比用“口袋中”更有实感。实际上每个词就像用称称过它的重量,或者用化学试剂测过它的酸碱度,用光谱分析仪分析过它的成色,用碳14测过它的年代一样,都有极细微的差别,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用途。

大致说来动词在文中用得是否准确,要看四点:对象、主体、背景、效果。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牵一“词”而动全身。这在古典诗词中更为严格,是牵一“字”而动全身,所以古诗人的基本功是炼字。杜甫“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古人常有一字师的故事。现在我们写文章可以放宽一点,虽不炼字也要从炼词开始。

再说一下形容词的使用。形容者,外表也,形体、容貌、势态。所以形容词常和名词、动词连用。本来最简单的动宾结构就能说明事物,如果再一加形容就更魅力无穷,更好看,更生动,内涵更丰富。好比是素描稿上了色彩。“他走在路上”,可以;“他愉快地走在路上”更生动。“她笑了”,可以;“她笑得像一朵花一样”更好。显然,稍加形容就立见光彩。

无论是客观形态还是人的心理都复杂的,如“笑”有微笑、大笑、苦笑、窃笑、嬉笑等;怒,有大怒、震怒、恼怒、愠怒等。用形容词是为了表现作者主观想要强调的一面,好比用一个多棱镜,折射出不易看到的那一束光彩。形容词的作用与名词、动词的不同点是,它更强调主观色彩。名、动词是线条,形容词是颜色。名→动→形→,是一个逐渐从客观到主观,从静态到动态的过渡。形容词最能体现作者主观的动态的心理,也最能煽动读者的情绪。一篇文章全部用名词是写不出来的,只用名词和动词勉强可以,但不会生动,不美,特别少情感之美。只有名、动、形兼用才能动起来,美起来,才能达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和共鸣。比如作者下面这两段写夏与秋的文字: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纤纤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轻飞慢舞的蜂蝶不见了,却

换来烦人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

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船。金色主宰了世界

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 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夏感》

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红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汁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闪

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挂

下的一方红毡。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冷绿,更衬出这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红波绿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只见紫

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秋思》

们可以仔细品一下,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是在大量的形容中完成的,如果只用名词、动词

就不能有这个效果。夏与秋对人来讲会有各种感觉,如秋之悲凉、寂寞、冷清,夏之烦躁、酷热、湿闷等,但作者单取了秋之浓艳与夏之热烈,靠相关的形容词表现了出来,只让你看

秋或夏的这一面。这是一种阅读诱导,你不自觉地就中了埋伏,跟着作者喜怒哀乐去了。

汉唐文章庄重典雅,许多词汇已作为文化遣产进入辞典,现在仍然使用。如“拾遗补阙”、“救死扶伤”(司马迁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语),“载舟覆舟”、“居安思危”

(魏徵语)。中国古典小说中《金瓶梅》内容虽有所碍,但因其更市民化、世俗化,用词也

就更活泼、更讲究。潘金莲在西门庆眼里第一次出场是“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清冷冷杏子

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一连几个叠词写出潘的妖美和西的浮浪。而她在月娘眼里第一次

出场是“眉似初春柳叶,常带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带风情月意。”却又美得娇艳,往回搬正了几分,也暗写了月娘的慈善、公允。同样是一个描写对象,因了视角不同,就用

不同的形容词来制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古文、电文之所以含蓄、精炼,口语之所以生动、活泼首先得力于词汇的锤炼。

二、合成词和组合词的运用

现代汉语中有单纯词,只能代表固定的概我念,如江、海、山、沙发、秋千等。有

合成词,虽然由单纯词合成而来,但绝大部分情况下仍然有一个固定的概念,如天地、邮局、学习等。文章为了新鲜就要能打破这种旧的概念,在词的外形、内涵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要重新合成。在合成词中有一类“偏正合成词”,前面为偏后面为正,用形容词、副词等修

饰后面的名词或动词,这个词一下子就生动起来。就像写书法,不能总是横平竖直,那样就

成了印刷体。而常常是左低右高,上大下小,险中求奇地揖让呼应。又好比红花配几片绿叶,歌手配一个乐队。一个或几个辅助词与一个主要词组一成个成合词,就是一个大容量的部件,好比电脑里的一个芯片。这样,用一个词或词组来表达出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实际上是在用

词去完成句子的功能了,文章自然就容量大,而且干净、生动。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副词与一个动词的简单组合,如:

“当我以十二分的虔诚拜读文物柜中的这些手稿时,顿生一种仰望泰山,遥对长城的肃

然之敬,不觉想起......”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大家便准备上车走路。但那玩蛇的汉子却拦住路不肯放行,说少给一点也行,又突然将

夹在腋下的竹盘一翻,那蒙在布里本来蜷成一盘的蛇突然人立前身,探头吐信,咄咄逼人。

《到处都伸出一双乞讨的手》

这里“仰望”、“遥对”、“人立”(像人一样立起来)都是副、动词的组合。也有形容词、副词等加名词的组合,如“春江”、“悲秋”等。就是用一个副词去对主词辅助一把,立即使

一个动作、一件事物、一个景增加了不尽的意境,这不只是形象上还有心里和情感上的色彩。

第二种情况,这种组合是一连串动作的缩写,是一个词或词组对一个主要词(名词、动

词)的修饰组合,通常多用副词而、及、于等连接。如:“仰药而亡”,是仰着脖子喝药自杀的缩写。这四个字里“亡”是动词,是主词,是结果。前面有个过程,喝药,喝与亡是两个

动作,两个动词,这里却故意省掉“喝”这个动词,用“仰”来代替,“仰”本来是修饰“喝”的,现在只说“仰”以副代主。从后面与“药”、“亡”的关联中读者完全能理解自杀的本意,词中却无杀字。从形象上更含蓄、生动,从心里上又多了决绝、无奈、痛惜、感慨等效果。

这四个字,足可以代替一段文字。类似的如:鹤步而行、拾级而上、戛然而止等。前面提到的“初春柳叶、雨恨云愁、三月桃花、风情月意”等词,也是这种组合。

有时没有现成的组合词,作者就临时创造。这样更见个性和风格。你创造得好,别人就

承认就学习,文字就这样一代一代地发展丰富。如:

当地风俗“谁家昨日添新鬼,一夜歌声到天明”。你看那个主唱的男子,击鼓为拍,踏

歌而舞,众人起身而合,袖之飘兮,足之蹈兮,十分地洒脱。生死有命,回归自然,一种多

么伟大的达观,仿佛到了一个生死无界,喜乐无忧的神仙境界。《心中的桃花源》

“击鼓为拍、踏歌而舞、起身而合、生死无界、喜乐无忧”都属于这样的词组,一组词

就是一个画面,一个境界。

以上是写动作的,再看这一段写静物的用词:

我选了一块有横断面的石头,斜卧其旁,留影一张。石上云纹横出,水流东西,风起林

涛,万壑松声,若人之思绪起伏不平,难以名状。脚下一块大石斜铺水面,简直就是一块刚

洗完正在晾晒的扎染布。

《长岛读海》

“水流东西、风起林涛、万壑松声、起伏不平、难以名状”,这几个词极有动感,但都

是在写一块静的石头。当然,造词时要十分小心,不要生造。

用词的讲究不只是在文学语言中,就是公文中也常斟酌分寸,表情达意。如《人民日报》

发表的为统一大业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信: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

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在台诸前辈及大陆去台人员亦可各得其所,且有

利于亚太地区局势稳定和世界和平。吾弟尝以“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自勉,倘能于吾弟手中成此伟业,必为举国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国家,名留青史。所谓“罪人”

之说,实相悖谬。局促东隅,终非久计。明若吾弟,自当了然。如迁延不决,或委之异日,不仅徒生困扰,吾弟亦将难辞其咎。再者,和平统一纯属内政。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

湾,此世人所共知者。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愿弟慎思。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篇文章从选词、用词开始(古人叫遣词,像元帅运筹帏幄调兵遣

将一样深谋细慮)就很讲究,这文章是怎样的功夫了。它美得细密,美得扎实。又像一个艺

人织地毯,别人是精选图案,他还要精选每一缕丝线,又先加工过每一缕丝线,一出手就与

众不同,在用材上就先玩出了一个花样,一个绝活。又好比两个女子比美,一个是单眼皮,一个是双眼皮,在美的细部上先就拉开了差距。这就是词汇的力量。(节选自作者的《文

梁衡散文 第9篇

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一来新疆,我就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的大。那美人蕉有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肥厚宽大,足有二尺长。她不是纤纤,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瓣是鸭蛋形,又像一张羞红的脸。而衬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这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有一首歌里唱道: 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仅城东西两侧的护城林带就各有一百五十米宽。而城区又用树行画成极工整的棋盘格。格间有工厂、商店、楼房、剧院。在这些建筑间又都填满了 那是成片的树林。红楼幢幢,青枝摇曳;明窗闪闪,绿叶婆娑。人们已分不清,这城到底是在树林中辟地盖的房,修的路,还是在房与路间又见缝插针栽的树。全城从市心推开去,东西南北各纵横着十多条大路,路旁全有白杨与白蜡树遮护。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而壮,树皮白而光,树冠紧束,枝向上,叶黑亮。一株一株,高高地挤成一堵接天的绿墙,一直远远地伸开去,令人想起绵延的长城,有那气势与魄力。而在这堵岸立的绿墙下又是白蜡。这是一种较矮的树,它耐旱耐寒,个子不高,还不及白杨的一半,树冠也不那样紧束,圆散着,披拂着。最妙是它的树叶,在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不同深浅,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这样,白杨树与白蜡树便给这城中的每条路都镶上了双色的边,而且还分出高低两个层次。这个大棋盘上竟有这样精致的格子线。而那格子线的交叉处又都有一个挤满美人蕉与金菊的大花盘,算是一个棋子。

读梁衡散文 第10篇

发表时间:2011-07-27来源:中华读书报字体

对梁衡的了解,最初是从小学课本里那篇著名的文章《晋祠》得来的。那时,对作家本人知之不多,只能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读他的文章。文章写得很美,我还摘抄了不少好词佳句呢。一晃10多年过去,无缘再去拜读梁衡。直到1996年,这一年,我顺利地考上了大学,与同学合订了一份《中华读书报》,在某一期《家园》副刊里,我又看到了先生的文章《享受人生》。在这篇文章中,梁先生对“享受”一词有了另外的解读:“生命原来是这样的多层次、多角度,生命之花原来是靠这许多的享受供养的。”“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全面的享受,它实际是对生命的认识、开发和利用。”读过之后,却怎么也不能将作者与《晋祠》联系起来,倒是同学对梁先生了解较多,他说,此梁衡即彼梁衡也,他现在是新闻出版署的领导。我就暗地里想,这人能量非同小可,在出仕和为文的路上,他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后来,凡是碰到梁衡作品,我都会抓起来就读的。

就这样,我一步步走近梁衡,也感受到了他和他文章的魅力,他做人真诚,为文大气,有大美存焉。

梁衡先生主张,为文第一要激动,没有对生活中美的追寻,没有对自然、人生、社会、艺术中美的事物的大激动、大碰撞、大体验、大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美文产生。因此,文章要写大事、大情、大理,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文章,这样的文章才能激动他人,洛阳纸贵。看他写瞿秋白,6年构思,3访纪念馆,却迟迟难以下笔,他对瞿秋白的认识和体悟早已成竹在胸,却难以找到下笔的切口。直到找到了“觅渡”这个意象,他才下笔如风,一挥而就,构成佳作。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思想是自己的,还要找到与天地自然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为文只是蓄势待发,一旦机缘来临,将如火山喷发,其势威矣。真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这样大激动、小切入,大挖掘、大表现的美文在梁衡先生的笔下还有不少。《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周恩来让座》„„这些文章无不是从小角度切入,或渐引,或顿入,或宕开,但都起得大气,往往三言两语就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引人深入,“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闲情偶寄》)。我想,这就是大情思、大气势、大手笔的结果,梁先生将形、理、情有机地糅合,凝为一体,由景美、情美,达到了哲理之美,产生了一篇篇政治美文。

他不断思索,不断创新,既不落他人之窠臼,也不步自己之后尘,“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这样,他一路走来,从山水美文到大情大理,从万里江山到千秋人物,从共产党领袖到普通小人物,从诗词文人到爱国将领,大大小小,上上下下,从从容容,为我们留下了如山如海般气势恢弘的美丽画卷,也将一个个人物、景象、情感和哲理定格为一篇篇美文,展示、存放在美丽的人间,让一茬茬读者尽情享受着这精神的大餐。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梁衡散文,承继着现代散文精神,以天地大美而立言,写大情、大事、大理,开掘出了一片新的散文天地,达到了一个新的为文高度。

(陕西省彬县 胡忠伟)

梁衡红色散文的美学高度:大激动 小切入 大挖掘 大表现

发表时间:2011-07-01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体:

梁衡先生的《红色经典散文选》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是献给建党90周年的大礼。

对梁衡的了解,最初是从小学课本里那篇著名的文章《晋祠》得来的。那时,对作家本人知之不多,只能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读他的文章。文章写得很美,我还摘抄了不少好词佳句呢。

就这样,我一步步走近梁衡,也感受到了他和他文章的魅力,他做人真诚,为文大气,有大美存焉。

梁衡先生主张,为文第一要激动,没有对生活中美的追寻,没有对自然、人生、社会、艺术中美的事物的大激动、大碰撞、大体验、大思考,就不会有真正的美文产生。因此,文章要写大事、大情、大理,这样的文章才是真文章,这样的文章才能激动他人,洛阳纸贵。看他写瞿秋白,六年构思,三访纪念馆,却迟迟难以下笔,他对瞿秋白的认识和体悟早已成竹在胸,却难以找到下笔的切口。直到找到了“觅渡”这个意象,他才下笔如风,一挥而就,构成佳作。也正是这一点,才让更多的读者记住了这篇美文连同作者的名字。

这样大激动、小切入,大挖掘、大表现的美文在梁衡先生的笔下还有不少。《大有大无周恩来》、《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红毛线,蓝毛线》、《周恩来让座》《领袖如父》„„这些文章无不是从小角度切入,或渐引,或顿入,或宕开,但都起得大气,往往三言两语就攫住了读者的心,就引人深入,“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李渔《闲情偶寄》)。我想,这就是大情思、大气势、大手笔的结果,梁先生将形、理、情有机地糅合,凝为一体,由景美、情美,达到了哲理之美,产生了一篇篇政治美文。

梁衡先生认为写文章主要有两个目的: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文章最后作用于读者的或是思想的启发,或是美的享受,可以此多彼少,当然两者俱佳更好。文章的题材可以是多样的,有的便于表现美感,如山水;有的便于表达思想,如政治。但政治天生枯燥、抽象,离普通人太远。其中虽含有许多大事、大情、大理,却不与人“亲和”。怎样既取其思想之大,又能生美感,让人愉快地接受,就得把政治翻译为文学——发扬其思想,强化其美感。正是基于这一点,他才不断思索,不断创新,既不落他人之窠臼,也不步自己之后尘,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思想,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思想,“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这样,他一路走来,从山水美文到大情大理,从万里江山到千秋人物,从共产党领袖到普通小人物,从诗词文人到爱国将领,大大小小,上上下下,从从容容,他在诉说,他在描画,为我们留下了如山如海般气势恢弘的美丽画卷,也将一个个人物、景象、情感和哲理定格为一篇篇美文,展示、存放在美丽的人间,让一茬茬读者尽情享受着这精神的大餐。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梁衡散文,承继着现代散文精神,以天地大美而立言,写大情、大事、大理,开掘出了一片新的散文天地,达到了一个新的为文高度。(胡忠伟)

《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把政治翻译为文学 思想与美感的统一

发表时间:2011-06-14来源:人民日报字体:

时值建党90周年,我的散文集《红色经典》再版,编辑约谈一点创作体会。

我认为文章写作主要有两个目的:为思想而写,为美而写。文章最后作用于读者的或是思想的启发,或是美的享受,可以此多彼少,当然两者俱佳更好。文章的题材可以是多样的,有的便于表现美感,如山水;有的便于表达思想,如政治。但政治天生枯燥、抽象,离普通人太远。其中虽含有许多大事、大情、大理,却不与人“亲和”。怎样既取其思想之大,又能生美感,让人愉快地接受,就得把政治翻译为文学——发扬其思想,强化其美感。写政治题材的文章,不怕缺思想,因为那些经典的思想早已存在,它比作家自己苦想出来的不知要高出多少倍。怕的是转换不出文学的美感。这种“翻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体会如下:

一、选择适合的典型。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借政治人物、事件的光芒来照亮文学领地,照亮读者的心。文学是典型艺术,红色经典虽足够宏大,但并非所有的政治素材都能入文学,它还是要符合文学的典型性。选材时我力求找到每一个人物或事件的亮点。如写毛泽东就选他延安时期的那一段(《这思考的窑洞》);写周恩来就写他最感人的无私的品德(《大无大有周恩来》);写瞿秋白就写他坦诚的人格(《觅渡,觅渡,渡何处》)。写人物又选其命运中矛盾冲突最尖锐的那一刻——这多是悲剧的一瞬,但却最易看到其生命的价值。如庐山会议上的彭德怀,“文革”中在江西被管制劳动的邓小平。历史从来都是现实的镜子,典型性包含有针对性,这些已往的红色经典移入文学作品时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已为实践证明其正确;二是针对现在的问题仍有批判、指导、启发作用;三是为读者心中所想所思,有受众。我遵守了这三个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作品一发表就反响较大,以后又被连连转载和再版的原因。

二、还神为人。政治是治国管人的学问,高高在上; 文学是人学,有血有肉。文学所说的“人学”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性格和人格。曾经高高在上的“管人者”一下成了作家笔下解剖的对象,这好像很难接受。而我们过去又曾有过一段时间把领袖人物神化,造成作家不敢写,读者不爱看。从文学的视角来看政治人物就要还神为人,要写出他们的情感、人格。一旦突破这一点,转过这个弯子,政治就贴近了读者。怎么转?一是淡化其政治身份集中剖析他的人格;二是摆脱旧有形象展示其真实情感。写人格,如瞿秋白:“他觉得自己实在藐小,实在愧对党的领袖这个称号,于是用解剖刀,将自己的灵魂仔仔细细地剖析了一遍。别人看到的他是一个光明的结论,他在这里却非要说一说光明之前的暗淡,或者光明后面的阴影。这又是一种惊人的平静。„„”写情感,如小平落难时为受株连而身残的儿子洗澡:“多么壮实的儿子啊,现在却只能躺在床上了。他替他翻身,背他到外面去晒太阳。他将澡盆里倒满热水,为儿子一把一把地搓澡。热气和着泪水一起模糊了老父的双眼,水滴顺着颤抖的手指轻轻滑落,父爱在指间轻轻地流淌,隐痛却在他的心间阵阵发作。这时他抚着的不只是儿子摔坏的脊梁,他摸到了国家民族的伤口,他心痛欲绝,老泪纵横。”

三、“顺瓜摸藤”,还原形象。政治讲究结论,文学注重形象。用文学翻译政治就是还原结论之前的过程,告诉读者“瓜”是怎么结出来的。比如写毛泽东转战陕北,他在延安窑洞里一面指导战争,一面还要从事理论研究,写文章,这种状况是用这样一个形象来表达:“他只能将自己分身为二,用右手批文件,左手写文章。他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像古小说

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辨听着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出手。当我们与对手扭打在一起,急得用手去撕,用脚去踢,用嘴去咬时,他却暗暗凝神,调动内功,然后轻轻吹一口气,就把对手卷到九霄云外。他是比一般人更深一层,更早一步的人。”

四、含蓄表达,留出想象的空间。政治要明确,文学要含蓄。政治是方针政策、法律,甚至可以是口号,但文学不行,它是艺术。这时需要把直白明了的政治理念翻译成含蓄的文学意境,在散文创作就是要找到“意象”。散文名作中常有意象的运用,如朱自清的《背影》。政治题材天生宏大,找意象不易,可是一旦找见就顿生奇效。比如,用瞿秋白故居前的“觅渡桥”,来写瞿寻觅人生渡口而终不得的悲剧(《觅渡,觅渡,渡何处》);用一条小船来写共产党80年的历程(《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用红毛线、蓝毛线来写西柏坡时期党的战略转移(《红毛线,蓝毛线》)等。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夏感梁衡】相关文章:

梁衡散文夏07-12

双流:《夏感》设计06-10

《夏感》的教案设计06-04

上一篇:汽车修理厂实习报告下一篇:学校维稳工作心得体会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