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艺术论文范文

2024-06-27

中西艺术论文范文(精选8篇)

中西艺术论文 第1篇

2。1空间形态的差异

中式古典园林受传统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向型空间形态为主的设计风格,反映了中国人内敛的特征,多为半封闭的空间形态,注重内部的统一和协调,常以较大的水域作为园林的中心景观,四周环绕布置回廊、亭榭等建筑物,向心、内聚的感觉十分强烈,视线迂回曲折,妙趣横生。西方古典园林多受理性集中式思维的影响,形成了外向型空间形态为主的设计风格,反映了西方人开放直白的特征,呈现外向型、离心、扩散式的空间形态,注重外部统一与整体的协调性,体现着形式美与秩序美,把几何学、物理学、建筑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综合运用并反映在园林景物的`造型之中,将园林的主要景观直接呈现在游人的眼前,没有隐藏或躲闪,气势宏大,视野开阔。

2。2造园手法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审美差异与使用功能差异,即便是古典园林中具有相同使用功能的道路,在设计建造时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就古典园林中道路的建造来说,中国古典园林常常具有曲折性,通过各种“曲廊”的穿插与组合将各个分散的建筑单体要素有机地连着成为一个整体,具有“曲径通幽”的奥妙;而受西方理性哲学思想影响的西方古典园林设计中,不论是主路还是支路,都具有笔直的特点,完全依赖横纵轴的水平十字交叉,整个道路网络呈现发散性的几何布局结构,更加鲜明直白,不仅为了追求功能与效率,还追求空间的拓展性,与外界环境想联系。对于水景和植物的处理上都可以看到类似的差异存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元素更多的是“灵动”,体现着相互依托、相互倚借的关系,西方古典园林中的水元素多为喷泉等,兼具美观和实用性,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对于植物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多为依据园林大小,考虑树木与周围环境间高低疏密的关系,在树种上多选棕树、女贞等耐阴耐寒的植物。西方古典园林中树木的设计多将植物人工修剪成形态不同的几何样式,更具规则性。

3结语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均具有供人消遣的共性,在中西方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但由于气候环境、经济条件、文化气息的不同,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又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别。当代园林景观设计要充分理解这种差别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次的思量,在借鉴西方园林设计艺术的同时,找寻并更好地传承本民族艺术精神,将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发扬光大。

中西艺术论文 第2篇

绘画的外在形式是基于艺术的内涵,对于艺术内在精神的追求是艺术不同的手法和意向。在历史中,绘画成为再现现实的手段,写实的表现手法在绘画中首先构建了画面形式,随着绘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写实甚至成为了绘画的目的。针对于这种面貌,思考真实与绘画的关系,成为一代代画家的重要课题。在精神与形式中的不断反思与反叛,带来艺术潮流的转变,从对于现实的描摹到不满足于再现,再到概括和抽象,继而不满足于形象的单一,回到对于现实的另一种再现,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贯彻了整个艺术历史。经过如走上螺旋楼梯般的演进过程,艺术虽然始终在探讨关于人性的问题,但所探讨的深度已不同于开始。

一、艺术的再现的需要与其面临的困境

(一)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

艺术的产生有很多缘由,无论是巫术说、劳动说还是表现说等不同的原因,艺术自产生之初表现形式就是多样化的,但都具有对于现实的模仿和再现功能。位于西班牙的阿尔卡米拉洞窟距今已经有一万一千到一万七千年的历史,壁画带有象征性,对于公牛的动式、猎手的排兵布阵,都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受伤的公牛蜷伏的姿势和形态非常生动可感。中国古代以对于现实的描摹有长期的追求,相比较西方以素描光影关系为表现手法的再现方式,东方绘画的再现更接近于神似的写实。唐代的张璪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至宋代达到鼎盛的中国绘画的创作方法。师造化,源于对于现实的观察和细致的体会。曾经有传说,建立翰林图画院的大画家宋徽宗赵佶,面对手下画院画家写生的仙鹤反复摇头,画家当面不敢问,后来得知宋徽宗说仙鹤的动式与毛羽表现的与现实相左。从中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人同样讲求写生与写实,这种写实不具有体积与光影的表现,但包含了更多对于神态与细部的逼真。

(二)写实与真实的冲突

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摄影术有着千丝万缕的机缘。最初,绘画在宫廷中不只作为装饰存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记录重要的历史、人物肖像以及为统治者宣传,以人的形象、神的故事,构建空间形体合乎三维现实的画面。绘画的这种功能不断推进着绘画技法在写实表现上的技巧。今天的研究者发现,从15世纪时期,架上绘画为了更加接近逼真与写实,都有凸透镜等摄影工具的介入,我们不能否认,绘画的再现绝非现实的绝对镜像,而是经过了艺术家个人审美与艺术追求的过滤升华。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画廊,小荷尔拜因的代表作《在伦敦的法国使节》(1533年)中,勋爵与主教的着装极尽细致精致,对于质感的华丽与细节的真实都呈现出高像素照相机的真实。我们再来看位于两层桌子上的,证明身份与才学的工具的描绘,在空间透视上是经过了严格的计算和描绘;桌上的乐器与地面的花纹显示出对于数字与空间结构的精确计算,更让我们确信在架上作品中具有精密透镜参与的地方。画面下方被拉长的骷髅头,观者站在画面正前方看图像呈现长条形的抽象图形,当观者走到画面右侧方观看,图像随着位置的移动越来越逼真,接近标准的如照片般的骷髅头骨形象。这种逼真曾一度成为让人叹服的人类手工技艺可以达到的颠峰。然而,当19世纪照相术得以实现、慢慢普及,绘画的逼真开始贬值,人们开始思考机器在短时间即可实现的工作,人类运用大量的时间是否值得。画家应该追求的是神似或者超越逼真,一大批现代主义艺术家从批判传统、批判写实的角度开启了艺术新的大门。今天照相机可以从太空一览无余的还原地面每一寸细微的图像,人类可以观测到粒子的存在,照片中的写实与我们逻辑中感受的真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照片是绘画写实的终极版本,但不能说照片就是事物本来的最真实的样子。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各自完备的艺术体系,历经了宋代绘画对于精微与逼真的亦步亦趋、谨小慎微,历史的变革给了中国绘画一个反叛的机会,元代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汉人的统治,让才情与骄傲共存的士大夫家族的文人雅士,无暇也不愿在以表面的真实细腻描摹绘画,他们形成了新的艺术审美旨趣,在这种以稚拙的笔法,深邃的精神追求为主题的绘画中,“写意”成为了文人画家在艺术中的追求。

二、绘画艺术的写意性与意向的表达

(一)西方艺术的抽象性

20世纪,西方架上绘画在艺术传统中挖掘和发现了绘画的表现性,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经了地理大发现、两次世界大战,哲学层面现代哲学对形而上的启迪,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宗教对人影响力的变化,众多的原因促成了绘画的表现性与批判性。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20世纪犹如一阵对于历史与民族性的反思而掀起的旋风,成为艺术新的潮流,表现主义绘画更多带有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和艺术手段的.实验性。在这个艺术流派成形之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个在柏林的自由艺术家集合而成的团体———青色四人组,继承了青骑士社对形式主义的追求。在抽象艺术的纲领性论著《论艺术的精神》中,康定斯基论述了艺术的发展是延续层级展开的,形成金字塔的构架。在金字塔底端是再现性的艺术,单纯写实与重复现实;处在金字塔顶端的是经过了概括和形式归纳的高端的形象。康定斯基的理论中,移情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情感的移入,使得抽象的形式与表现内容成为融会更丰沛情绪的载体。在康定斯基的作品《若干个圆》中,圆形的重复涵盖了情绪的起伏,每个欣赏作品的人都可以从作品中体会到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情感体验。这种抽象性是西方绘画对特定意向进行追求过程中,带有写意性的艺术形式。从作品的完成过程中,艺术家完成作品过程中思维与行动的不确定性与流动性,正是其重要的特点。例如美国后现代艺术家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色域绘画与精神性绘画的代表罗斯科等画家都遵循着这种写意性的表达方式。

(二)东方文人画中的写意性

中国绘画中同样存在情感的迁移,在西方领域,被称为移情的现象。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倪云林创造了一种文人山水画的标准形式,被称为一江两岸。画面中人迹全无,一派萧索寂寥之景,远山俯卧于远景,近景陂陀树木,中间以大片汪洋湖水阻隔,施以淡墨,形成空寂的景致。倪云林出身无锡仕宦人家,家业富甲一方,但这个已富足两代的家族,到倪瓒这里偏偏只好文墨不好经商,优渥的生活不但给予了倪瓒丰富的文化给养,同时让他在精神和生活中有了极度的洁癖。创造出这种极度冷峻,近乎苛刻冷漠的绘画形式,正是倪云林至情至性所出。树石江水在这里都是人与精神的载体。倪瓒的绘画同元四家其他大家的作品影响了后世中国绘画艺术的外在形式与深层审美趋向。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体系,但其归根结底是揭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

三、结语

中西园林艺术比较 第3篇

中国园林体系最早产生于公元前11世纪奴隶社会, 结束于19世纪末的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园林在这段时间内形成了独特的体系。中国园林体系就文化而言, 有封闭性、排外性、和同化性三个特点。中国园林如果从园林的基地和开发的方式可分两大类。分为自然山水园林和人工山水园林。自然山水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主体, 在里面适当的加入人文的景观, 然后加以适当的修缮。而人工山水园林却是完全人造的山水园林如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 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 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 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 结构松散, 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 “曲径通幽处, 禅房草木生”,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峰会路转, 有亭翼然”, 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 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 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

西方的欧洲大陆皇权受教权的影响颇深, 某些国家皇权受制, 加之启蒙思想、理性主义的影响, “贵族精英们把无力在城市里实现的理想放在自家的花园中实践。此外, 纯粹自然的风景对他们来说是与文明相对的野蛮状态”。园林和建筑被编织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和主从分明的几何网格之中。法国古典园林在勒·诺特尔的设计中得到最辉煌的体现, 沃—勒—维贡特府邸、凡尔赛宫和枫丹白露宫是其园林设计的代表作品。

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 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 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从历史上看, 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 著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她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西方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 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 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 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著, 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 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 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并非科班的抄袭自然山水, 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中西方园林艺术又有相同的地方, 两者在材料的使用上不外乎是使用花草树木, 石头和一些山水等元素。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狭隘性。两者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在东西方的文化影响下形成了两种形式不同的艺术体系, 但是却存在着深刻的同一性。同样都是世界园艺的文化瑰宝。

中国园林的艺术精髓是园林艺术处处体现和蕴含着中国五千年形成的文化, 中国的古代哲学家大多都有佛道之风, 善思辨, 参禅悟道, 喜用事例解说, 但又不会一击点破。着重考虑让人思辨, 自己明白事理。中国园林正体现着这种含蓄的性质, 如同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 求的是个意境、抒发和寄离感情的环境。所以中国园林也正体现这种味道, 讲究虚实结合, 含蓄, 又有虚实互生。

而西方园林的精髓之处却在于西方园林体现的是一种人工美, 讲求整齐, 整洁。在形式上讲求对称、规律、严谨, 在整个布局上追求体现一种几何形式的美感, 连花草树木都修剪成整整齐齐的几何形式。

参考文献

[1]焦雷、王春霞:《中西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 2008, (04) [1]焦雷、王春霞:《中西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比较研究》[J].四川建筑, 2008, (04)

[2]谈炳和:《中西建筑艺术比较》[J].百科知识, 1998, (08) [2]谈炳和:《中西建筑艺术比较》[J].百科知识, 1998, (08)

[3]刘显国:《浅论园林建筑艺术小品在园林建筑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J].广东科技, 2006, (12) [3]刘显国:《浅论园林建筑艺术小品在园林建筑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J].广东科技, 2006, (12)

[4]周永源:《提高首都建筑艺术水平, 繁荣建筑艺术创作》[J].建筑学报, 1987, (06) [4]周永源:《提高首都建筑艺术水平, 繁荣建筑艺术创作》[J].建筑学报, 1987, (06)

[5]林琢:《会展之都汉诺威的建筑艺术》[J].建筑知识, 2005, (05) [5]林琢:《会展之都汉诺威的建筑艺术》[J].建筑知识, 2005, (05)

[6]汪跃:《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J].建筑, 1994, (07) [6]汪跃:《建筑艺术的发展趋势》[J].建筑, 1994, (07)

[7]陈奕丞、王福云:《青岛八大关的建筑艺术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6, (05) [7]陈奕丞、王福云:《青岛八大关的建筑艺术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06, (05)

[8]袁铭鲜:《建筑艺术浅论》[J].黑河科技, 2003, (03) [8]袁铭鲜:《建筑艺术浅论》[J].黑河科技, 2003, (03)

[9]黎再龙:《浅论空间─—建筑艺术》[J].铁道标准设计, 1995, (02) [9]黎再龙:《浅论空间─—建筑艺术》[J].铁道标准设计, 1995, (02)

中西合璧的艺术杰作 第4篇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在开平的城镇、乡村,人们举目可见星罗棋布的碉楼,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两三座。它们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建筑风格。开平碉楼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广东“开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广东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市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市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等县交界之地,素有“四不管”之称,劫匪猖獗,发生过无数惨案。因此,不少华侨为了保护家人,遂回乡建碉楼以防涝、防匪。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早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一类建筑群舰模宏大、种类繁多,造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坚固厚实,窗比民居开口小,外设铁板门窗。碉楼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可居高临下还击进村之敌。若将碉楼从建筑材料上来分,可以分为4种:石楼、夯土楼、青砖楼、混凝土楼。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在当地又被称为“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有的则是把天然石块自由垒放,石块之间填土黏结。目前,开平现存石楼10座。夯土楼分布在丘陵地带,以赤水镇、龙胜镇为多,现存t00座。砖楼主要分布在丘陵、平原地区,所用的砖有3种:一是明朝土法烧制的红砖,二是清朝和民国时期当地烧制的青砖,三是近代烧制的红砖。用早期土法烧制的红砖砌筑的碉楼,目前开平已很少。青砖碉楼包括内泥外青砖、内水泥外青砖和全部用青砖砌筑3种。开平少部分碉楼用近代烧制的红砖建造,在红砖外面抹了一层水泥。目前,开平现存砖楼近249座。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目前,开平现存混凝土楼1474座,在开平碉楼中数量最多。

按使用功能区分,开平碉楼可以分为众楼、居楼、更楼3种类型。众楼建在村后,由全村人或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同兴建,每户分房一间,作为临时躲避土匪或防洪之用。其造型封闭、简单,外部装饰少,防卫性强。在3类碉楼中,众楼出现得最早,现存473座。居楼也多建在村后,由富人独资建造,它较好地结合了碉楼的防卫和居住两大功能,楼体高大,空间较为开阔,生活设施比较完善,起居方便。居楼的造型比较多样,美观大方,外部装饰性强,在满足防御功能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开平居楼数量最多,现存1149座。更楼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岗、河岸,多配有探照灯和报警器,便于提前发现匪情,向各村预警,是周边村落联防需要的产物。更楼出现得最晚,现存221座。

开平碉楼与村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开平乡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充分体现了他们对外国先进文化开放、包容的心态,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环境意识。

精彩看点:

◆锦江里瑞石楼

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的瑞石楼,是中西建筑风格结合的典型,也是开平现存最高、最美的碉楼,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瑞石楼的主人叫黄璧秀(号瑞石),为了家人的安全,1921年,他回乡建碉楼。瑞石楼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总体造型是西式风格,有罗马穹窿顶、拜占庭穹窿顶等充满异国风情的建筑造型,而内部的布置则是岭南传统的样式,门窗上都是雕龙附凤,且有“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的祝福字样。

◆自力村碉楼群

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共建有15座风格各异的碉楼,它们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其中,最精美的铭石楼高6层,第一层为厅堂,第二至四层为居室,第五层为祭祖场所和柱廊、四角悬挑塔楼,第六层平台正中有一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自力村碉楼群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7月,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民居”。

◆马降龙碉楼群

马降龙村落环境优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世界最美丽的村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该村13座造型别致、保存完好的碉楼掩映在茂密的翠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远远望去,让人感觉是翠竹绿浪丛中惊现的古城堡。

◆赤坎古镇

赤坎古镇位于开平市中部,逶迤的潭江穿境而过,土地肥沃平坦。20世纪50年代初,这里曾是开平的县城,一度成为粤西地区最繁华的中心集镇之一;2007年6月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也是江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大量兴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融合中西建筑文化精华的骑楼绵延数公里,沧桑厚重的鹅卵石古街,斑驳缕空的窗花,精雕雅致的灰塑,形成侨乡独具韵味的欧陆风情。《风雨西关》《孙中山》《醉拳Ⅱ》等30多部著名影视剧均在此取景拍摄。

◆立园

位于广东著名侨乡开平塘口镇北义乡赓华村,是已故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创建于20世纪初的花园别墅。建园历时10载,全部工程于1936年竣工。该园以《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为依托,对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兼收并蓄,并对欧美当时流行的别墅建筑特色加以融会贯通。立园的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园内布局为大花园、小花园和别墅区3个区域。大花园绿树相映,鸟语花香,参天古木,回廊曲径,使人心旷神怡。小花园为“川”字形,园内呈“兀”字形,由河分隔,又由“长春亭”、“共乐亭”、“挹翠亭”相连结,构思巧妙,布局严谨;园内景点丰富,堪称叫,国华侨博览园。别墅区有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6幢别墅和1座碉楼,其外部黄墙绿瓦,飞檐斗拱,气势磅礴。

◆南楼纪念公园

南楼位于广东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建于1912年,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39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是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抗战时期,7名司徒氏自卫队队员曾在此坚守几天几夜阻击日军,最后被捕并遭日军残暴杀害。1983年,开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南楼为县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平市人民政府筹资300多万元,在原址建成南楼纪念公园,增设纪念馆、雕像、牌楼等景致。

◆特色美食:黄鳝饭、楼冈狗肉、鲫鱼粥、烧鹅、鸭粥、豆腐角。

◆自助游线路推荐:

D1:乘火车或飞机先到广州。(宿广州),

D2:广州-自力村碉楼群-立园:中餐后,赴赤坎古镇、影视城-南楼纪念公园-开平市。(宿开平)

D3:开平市-马降龙村落-锦江里碉楼群:下午,赴开平著名的5A级温泉养生基地——帝都温泉泡温泉。(宿开平)

D4:返程。

責编海燕

中西艺术论文 第5篇

内容摘要:造型语言的殊异,是影响中西方古代浮雕艺术各自风格形成的要因之一。“塑”与“雕”“线”与“体块”,作为中西方古代浮雕造型语言上的主要差别,不仅清晰地呈现在作品的形象表征上,而且蕴含着中西方古代雕塑艺术不同的审美意趣和文化特性。

关 键 词:古代浮雕 造型语言

一、“塑”与“雕”的造型语言区别

“塑”与“雕”的造型语言特点,在中西方原始浮雕艺术时期就开始显现。在生产技能与工具水平都相对落后的状态下,特定的地理与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着原始人的艺术行为。早在旧石器时期,欧洲先民们就已经“雕刻”出造型写实,具有较强进深的高浮雕人物、动物形象。而此时我国远古居民聚居区内,质地颇为坚硬的脉石英石器多以简单的石片线刻形式出现。直至新石器时代的来临,随着可塑性极强的黏土原料的发现,以及对捏塑、堆塑、贴塑和压塑等技法的探索、运用,中国原始先民们通过“塑”的语言,不仅可以理想地把握陶器和浮雕的整体造型,而且在细部处理、装饰效果上亦表现出灵动、意象的精神特性。“这正是不同‘生境’的前决条件,直接左右了中西方艺术的发生,使‘选择’的行为方式迥然各异”。①

得心应手的陶土材质,以及应运而生的塑造技法,彻底释放了中国古人的造型能力。先由黏土塑型,再经铸造而成的青铜器物,器表层次细密、华丽奇幻的浮雕装饰兼具审美与精神传达,也是“塑”的语言的极致发挥。虽然在封建社会,浮雕艺术的材质、载体、技法等均呈多样化发展,但是通过那些佛教龛窟内的石胎泥塑造像、薄肉塑浮雕,寺院里的山水壁塑、影壁等,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雕塑艺人对“塑”的造型语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据邓椿《画继》载:宋人郭熙在影壁创作时以手推泥于壁,或凹或凸,俱所不问,显示出对“塑”的语言的娴熟把握与心领神会。这种塑造的过程,符合中国古代哲学中万物皆始于虚,虚实相生,有无相生的宇宙观念。“主导中国人行为方式的‘经学’,即以不断重复、不断丰富的实践手段,逐渐建构起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如出一辙的高度契合,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偶然巧合。”②

西方古代浮雕艺术多年间,大多直接取材于天然的石材、木材,亦始终保持着对其最初所选择的“雕、刻”的造型语言的钟爱,技法经不断实践而日臻完善。“由表及里,层层深化,从‘实’到‘质’,率直精神追求的这一方式,潜隐地驱动着形成西方人那富有进取性的心理活动,贯以征服欲很强的果敢行为来面对自然和各种事物。”③这种对浮雕造型由“实”到“质”,顽强深入的“雕刻”行为,体现了西方人自视为万物之主宰,探求主体精神独立的过程。

二、“线”与“体块”的造型语言区别

“线”是中国美术中最重要的造型语言之一,无论彩陶、绘画、书法、雕塑等均以注重线条之美著称。“线”是中国视觉艺术中最自由、最简洁的体悟自然的表现形式,是流动的韵律之美,是概括的抽象之美。

中国古代浮雕艺术,对作为造型语言的“线”的情有独钟,是在装饰审美、形式表现和艺术精神方面所表露出的民族特点。以线造型、以线达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愈来愈富有概括性、象征性和抽象性等特点,成为有别于西方古代浮雕的重要艺术特征。“线”的造型语言普遍见于原始玉琮、青铜器表、画像石刻、佛教造像、建筑装饰等历代浮雕作品之中。不仅浮雕如此,在一些圆雕作品上,也呈现出线性表现的明显特征。汉代霍去病墓“马踏匈奴”石雕的造型处理,通过线刻示形的作用,使浮雕和圆雕浑然一体,加强了雕塑整体的气势贯通。中国古代浮雕,借助线形的凹凸、曲直、疏密变化,用以勾勒轮廓,示意对象形体的交接、转折关系,特别在表现衣纹服饰的结构与装饰处理方面,更是将线性语言的生动流畅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线”既是作品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又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使线条属性和思想情感双方契合,使“形”“神”紧密相连,凝成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西方浮雕艺术更强调物形体真实明确的“体块”表现,这是西方传统雕塑创造形象时赖以成功的基本造型语言之一。西方古典美学认为:“雕塑掌握着最忠实于自然的表现精神的方式……表现人的形体和其他自然界事物实际所占的空间的感性整体。”④“雕刻在处理人的形象方面……把人的形象当作一种立体的物体,只按照它在三度空间中所表现的形式来处理它。”⑤由此可见,西方古代雕塑的审美观念不只是单纯的精神性目的,同样强调形象整体性的空间占有,它的物质性外在表现就是“体块”分明的三度空间的形式。西方古代普遍的高浮雕样式,虽然进行了一定量的空间压缩,但是仍以起伏的“体积”和“块面”关系来追求空间感,真实、具体地再现精神形象。西方雕塑家把对象当作一个有机的空间整体来雕凿,统一和多样性的关系或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必须正确而恰当,对于整体结构关系的实现,对于可触可感的实体形象的追求,他们选择了明确“体块”的造型语言,而不是“线”。

中国雕塑家,发现了线条节奏,但却并不在意浮雕的光影效果。中国古代浮雕多装饰在墓室或光线暗淡的石窟中,由“体块”所产生的“影”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是用线来突出形象的轮廓、结构更为实际有效。线条的特质在于它能够暗示出形体或立体形式,“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和表现两种因素和成分。”⑥然而,西方古代浮雕,多依附于宏大的地表建筑物之上,十分注重光线对浮雕形体的作用与影响,经阳光照射下的“体块”造型,产生出强烈的投影,加强了浮雕形象的立体视觉效果,展现出力度与动感。

“塑”与“线”“雕”与“体块”,这两种迥异的造型语言体系,助推中西方古代浮雕艺术形成了平面化、含蓄温婉和重体量、突兀强健相径庭的总体风格趋势,符合二者外在形式表现上和内在精神意旨方面的各自需要与追求。

注释:

①赵萌.“雕”与“塑”——中西方史前雕塑语言的成因及比较.装饰,第104期,第23页.

②③同上第24页.

④(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3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第110页.

⑤同上,第113页.

中西艺术设计佳作赏析 第6篇

结课作业

一、浅谈中国国学思想对艺术领域的影响(不少于200字)20分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和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古代思想家崛起,中国古代的文明更加的多元化。其中在春秋战国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后,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的是儒家,道家。

儒家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其儒家的美学中心概念就是“中庸”之美,崇尚追求中和的美、至善的美。以书法为例,我们现在最常用到的字体是隶书与楷书。这两种字体当属最能体现“中和之美”的思想。隶、楷皆以对称、匀称、安稳、整齐为美,线条方润,笔态中和。这与儒家理智、严谨、中和的生活作风形成了完美统一。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可以从“中庸之道”的思想角度来思考,其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对待艺术的问题上,要坚持原则不变,只变方法。在艺术传承与发展上,要注重事物之间的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寻求抽象与具体的统一。

道家提倡的是一种非人工的“自然”的理想之美。道家美学的一大贡献是为中国艺术提供了一种审美的境界。以中国绘画为例,中国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深刻悠久的历史,题材一般分为三种,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无论哪种题材,中国绘画艺术深受道家影响,追求自然之美。其描绘对象多为自然之景,例如山水,花鸟等。其表达手法,多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整体的统一性。

二、浅谈西方古老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不少于200字)20分

西方学术界通常将古代希腊、罗马称之为古典时代或古典世界。并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界定为古典文化。说到古希腊文化对当今社会最深刻的影响就是每四年一次才举行的奥运会了。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运动和宗教性的庆典。在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它一直在奥林匹亚举行,直到公元394年比赛被禁止。在间隔了1500之后经过顾拜旦的倡议下,奥运会在公元1896年又在雅典恢复,这次比赛将会在不同的国家举行,各国的选手都可以代表自己的国家参赛。现如今奥运会已经是全世界运动赛事的重头戏,并且每一届奥运会的奥运口号有关当前世界焦点。与奥运火炬、奖牌和吉祥物一样,奥运会的口号对于区分每一届奥运的特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刚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里,主办方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很好的诠释了此次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奥运口号“团结、尊重多样性和改变的渴望”。各个国家把友谊竞争、冲突与和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也凸显了举办奥运会的意义。

三、举例赏析你熟知的西方艺术作品(可从雕塑、建筑、绘画、音乐、诗歌、文学、电影中任选其一,不少于400字)30分

我最喜欢的一本西方文学作品《简爱》是由夏洛蒂.勃朗特,一位英国女作家创作的。这是一部以爱情为主旨的小说,主人公简爱是一个不甘于接受社会压迫,敢于追求平等幸福的女性。她虽然生活在当时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艰苦,但是她倔强的性格并没有被周围同化。她虽然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但是正是因为她不屈服勇于找寻真爱的精神让她收获到了真正的幸福。

“你以为我会无足轻重的留在这里吗?你以为我是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人吗?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渺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如果上帝赐予我一点美,许多钱,我就要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不是以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准则和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同你的心灵讲话。”这是罗切斯特先生和简爱在小花园中散步时两人互诉真情时,简爱对罗切斯特先生表白的一段话。两人身份地位悬殊,简爱又是那么一个有自尊心的姑娘。她不喜欢自己对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被仅仅当成怜悯,她希望罗切斯特先生能够正视这段感情。在追求爱情这件事情上无论贫穷贵贱,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权利。

《简爱》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作为社会的主题,女性不应该毫无原则的妥协和牺牲,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女性要学习依靠自己,独立面对人生和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告别心理精神上的软弱和无助。这种倡导女性独立自主为主题的小说,在夏洛蒂.勃朗特之前的英国文学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她是表现这一主题的第一人,也奠定了现代女性应有的精神。夏洛蒂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不为自娱自乐。她坚持作品反映现实社会,希望将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以文学的方式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她的真情流露,不带有一丝夸张真实叙述。她的作品被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四、描述一下你至今参观过印象最为深刻的博物馆,列举其最令你难忘的几件藏品(不少于400字)30分

大三我有机会作为一名交流生到台湾就读了一年。一年的游学经历中,我参观了很多当地的博物馆,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九份金瓜石黄金博物馆,位于台湾省新北市。黄金博物馆由昔日台湾金属矿业公司办公室整建而成,是台湾第一个生态博物馆,黄金博物馆诉说金瓜石的矿业历史与文化,让现代的人们也能体验金瓜石昔日的繁荣光采。金瓜石是东亚的第一金都,因为早年产金闻名,而还曾为一座著名的小金城。从它的崛起、历经繁华盛世,到金尽人散,没落萧条,前后才不过一百年的时间。金瓜石在历经清朝、日治与民国政府三个时期的开挖后,金脉逐渐枯竭,从198年后,逐渐走下坡,人口迅速外流,又加上火灾烧了最精华的铜山里,又遭台风肆虐,山洪爆发,沿河人家十之八九都被冲走,现在的金瓜石已剩不到三千人。

金瓜石黄金博物馆并不是单独的一栋建筑,而是一片园区,里面包括黄金馆、四连栋、太子宾馆、炼金楼、淘金体验区、环境馆、黄金神社。其中黄金馆内并没有满眼的金碧辉煌,而是像纪录片一样展示着金瓜石矿业的历史变迁,在那里你可以通过立体微缩模型看到交错纵横长达六百公里的坑道与矿脉。可以看到当年的矿工工具、生活器具,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信封、证件见证了矿工们半世纪的采矿人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可以亲自体验淘金的乐趣了。在黄金博物馆的本山五坑里,你可以看到很多蜡像来展示当年的采矿过程,模拟每一道工序,并且配合着声光效果。看似有趣的采矿过程,在半个世纪前的条件还是相当恶劣的。根据博物馆里面的文字介绍,1942年英军将在新加坡俘虏的五百多名战俘带来金瓜石,这些战俘在日治时代从事采矿工作,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和粮食供给短缺,在矿坑中工作的工人们因病而死或是因虚弱到无法工作。

中西艺术文化的差异与比较 第7篇

人类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艺术的两大板块,体现出了广泛、全面、深刻的人类精神面貌。这些相似与差异之处的研究对我们今后开拓美术创新的研究发展之路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首先,中西绘画源于各自民族古代的哲学观念和审美理念。在西方早期的哲学中注重思维理性,表现为“贵解不贵悟”,她强调理解、思辨,主张审美主体要注重自身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思维体验,因而西方的逻辑学比较发达。而中国古代的审美思维方式注重实用理性,表现为“贵悟不贵解”的思维特性。她强调审美主体在“悟”(主体与客体)中体验美、创造美,在“心与物会”“神与象交”“情与景合”的交融状态中将作为主体的人消融在自然里,在“空灵”“虚静”“品味”中走进自然对象,以体悟自身,体悟社会。

在欧洲中世纪末期就有一些不甚有名的画家表现的祭坛画,画基督教的圣像和圣经故事,在表现手法上近于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其特点是追求二维空间的表现方式,并重视以线造型而非体面造型手法。这不能不说是美之表现的一种巧合,也体现出中西方人类文明的共同点。其次,在中西山水、风景画的表现中更加体现出了主观表现和客观表现态度的不同。中国山水画作者更关心的是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用心灵的状态表达物象、表达空间的远近关系。即在一个画面上表现出各种时间,各个角度看到的物象。西方绘画强调在特定视点中所看到的客观物象,即“焦点透视”下物象的远近变化。通过对特定时间、地点、光线等的客观表现达到感觉真实的空间感,如荷兰画家雷斯达尔的《埃克河边的磨坊》。但是,中西绘画对空间感受的表现是一致的。

在现代美术的发展中,中西绘画的差异依然存在但更是有着许多相同之处。首先,在工具材料的使用上依然不同,中国绘画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法依然明显,用笔、用墨挥洒的韵味依然神奇。而西方绘画的油画颜料依旧具有写实造型、精细刻画的强大优势,以明暗色彩为主的造型手法也更加强化;相同的是在中国绘画中有越来越多的画家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结构、色彩、明暗等表现的优点,丰富发展了中国绘画,并在内容表现上也吸收了西方绘画的形式。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一作,他将西方绘画中裸体表现人物的手法和明暗色彩、结构体积的表现方法都应用在了中国人物画上,使中国的人物画以新的面貌出现,扭转了以往中国人物画的柔媚与纤弱,寄寓着时代的哲理与情思,创立出了一种有中国风韵的融合型国画。另外,还有不少中国画家前赴后继,在中西艺术融合之路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各有侧重突破。

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吸收东方绘画艺术之精华的作品也是很多的。西方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曾在会见中国书画家张大千时说:“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毕加索等一些西方艺术大师对东方艺术的认识以及在他们的作品中线条形式和主观化情感的表现,足以说明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是可以互为借鉴的。文化交流是双方的,不仅西方会影响东方,东方也会影响西方,其成果是人类所共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多元化发展是在现代绘画之父塞尚主观情感的表现之后发展起来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如:现代派画家达利的作品中的变形、幻觉、离奇魔幻般的组合等等也都是画家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

从中西绘画的发展看,虽然在内容、形式、方法、工具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但如果以画家的内心看来,其深层审美追求的发展趋势是基本一致的。这种异同将继续发展下去,并在互相的借鉴中会开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究其原因是中国的绘画与中国人文文化直接相关联的书法、文学、音乐、舞蹈等有着内质的联系。中国绘画中的线条造型和中国绘画材料、笔墨宣纸有着巨大的独特性,这种绘画材质的特点便于抒情、能体现韵味,操作快速方便、成本很低,深受广大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而现代的中国画已经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结构、明暗、色彩表现的优点,使中国画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正如徐悲鸿提出改革中国画的“改良论”,用“守之”“继之”“改之”去对待民族传统的承继,表明中国画应

创立新法,吸收西方艺术长处,走融合中西之路。从徐悲鸿改革中国画到现在,确实也有不少中国画家前赴后继,在中西融合之路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各有侧重与突破。尤其在2O世纪8O年代以来更趋于活跃。其中,吴冠中当属成功的代表,“形式即内容”的探索是成功的,他在西画的功底和传统绘画的边缘中找到了归宿,其作品堪称非正宗的又含有中国画某些因素的现代味的中国画。

至此,中西方绘画的异同性已从纵向中呈现出各自的风格,在时至今Et的历史空间中,它们已经开始了大融合,并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在经历了上个世纪百年的融合过程后,中西文化形态已由过去的分庭抗礼渐进成相互融合、并存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历史的进程必将以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方式存在下去,并流动出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流派,使人类文明的春天花朵遍地清馨万代。

提起白石老人,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画的虾。齐白石画虾可以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他高妙的书法功力。齐白石画虾,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更得传神妙笔。但是笔者并不是对齐白石老人的虾作进行赏析,而是选择了白石老人晚年的杰作《蛙声十里出山泉》。此画作是纸本水墨,纵129厘米,横34厘米,是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画的一张水墨画。关于这幅作品的由来还有一个小故事: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萤火一星沿岸草,蛙声十里出山泉。新诗未必能偕俗,解事人稀莫浪传。”他有意从诗中选取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想请齐白石先生用画去表现听觉器官所感受到的东西。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艺术上的一个深层话题,也是一个难题。齐白石了解后,竟然经过了好几天的认真思考,可见他已经领悟到这不是一般的课题,而是让他去触及艺术领域中的更深层次的课题,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面对这样的考验,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口苏军国为主要内容的场景,它给人的印象首先是听觉上的,而非美术所擅长的视觉上的。即便其中有山泉、青蛙,但是要想通过视觉达到听觉的效果,仅有泉和蛙是不够的,也是相当难的。这不是一个一般的题目,而是对艺术的一个更高层次的探索。要将美术的表现程度提高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老舍先生倒要看看大画家怎样解答出这道难题。

二、齐白石画得好,构图奇特,用笔老辣生动,富于美感首先这幅画是一幅立轴作品。如果齐白石以横幅的形式来画,那么泉水便是横流,不论自东而西,还是自西而东,给人带来的总是一种停滞的感觉,泉水显得无力,泉声无法激荡出来,泉中的蝌蚪也会没有活力,那蛙声就很难显现出来了。但是采用了立轴的形式,结果就不一样了。在立轴作品里,泉水是很自然地自上而下流淌的,它能给人带来一种激荡的逼迫感。自上而下地画了山石、泉水和蝌蚪,山石、蝌蚪用浓墨画出,周围施以淡墨渲染;泉水以淡墨勾勒,潇洒灵动,生涩老辣。当然画中的蝌蚪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该是画的点睛之笔。画中有六只蝌蚪,每两个一组分布于画的上、中、下三个部分。这样分布就使得画面显得完满、不空洞。而数量又使得画面不显杂乱,可谓“添一分太肥,减一分太瘦”,恰到好处便是最好。蝌蚪似乎并不是很乐意地顺流而下,它们一个个侧着身子试图逆向游回泉水的上游,不禁令人想到它们是不是听到了青蛙的鸣叫声,听到了母亲的召唤,而要游回故乡呢?蛙声十里出山泉

三、此画含蓄、凝练而寓意深刻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出来。当老舍先生打开齐白石的画看完之后,高兴得拍案叫绝。在作品中,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它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可以从那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它肯定在大声鸣叫。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但会使人隐隐如闻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

片”的效果。老舍收到画后,十分高兴,也十分钦佩齐白石的绘画才能。试想,老舍向齐白石求画,如果只是一般地说,请齐老赐一幅画补壁,齐白石也就随便地画一幅画送给老舍,那么就没有这则佳话了。那么,这幅画到底好在哪里呢?

中西传统园林艺术比较分析 第8篇

1 自然美与人工美

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 差异明显。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变化, 没有为何规则可循, 表现山环水抱、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为自然之原貌, 即便人工建筑也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 力求与自然融合;西方园林则体现的是人工美, 不仅布局对称、规则, 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 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追求用人工方法改变自然形态。

2 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 反映在造园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 但追求的却是形式美, 认为自然美有缺陷, 为了克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 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黄金率, 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等人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 使得形式美法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 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 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 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 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 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 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因此, 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 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3 偶然性与必然性

中国造园要的是自然山水, 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造景的话, 那么它的素材、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 越是符合自然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蕴意。因此, 中国的造园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 不但布局千变万化, 整体和局部之间也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 正所谓“造园无成法”, 许多景观有意识的藏而不露, “曲径通幽处, 禅房草木生”,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西方园林主次分明, 重点突出, 给人以秩序井然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遵循形式美法则, 刻意追求几何图案美, 这必然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 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形状, 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尽管组合变化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 但仍有规律可循, 园内的各组成要素都不能脱离整体, 而必须以某种确定的形状和大小镶嵌在某个确定的部位, 以便显现出一种符合规律的必然性和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 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 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 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中西相比, 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充满了偶然性;而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它的必然性。

4 入世与出世

世界众多民族的文化都有神灵的存在, 而众多的神话中也无一例外地描述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追求, 如《圣经·创世纪》提及了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而随着历史的发展, 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 一步一步贴近了现实。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 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 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 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超脱尘世的幻觉, 一步一步走入到世俗中来。

相反, 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的园林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代的帝王出于对方士的迷信, 在营建园林时, 总是要开池筑岛, 并命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山, “一池三山”的经典模式便由此而来。而到了魏晋南北朝, 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 使社会动乱分裂, 士大夫阶层无心事政, 多逃避现实, 遨游名山大川寄情山水, 甚至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时便滋生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便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 这深深影响到以后的园林。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 便营造宅院, 以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怡然自得。因此, 与西方园林相比, 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品位, 而不像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行公共活动。

摘要:中西园林因文化传统不同而风格迥异。中国园林有北方皇家园林和南方私家园林之分, 且呈现诸多差异;而西方园林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从整体上看, 中西方园林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指导下, 风格差别是十分鲜明的。从起源、文化背景等各个角度剖析了其异同, 力图对传统园林艺术的继承与发展有所帮助。

上一篇:关于调整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决定下一篇:庆元旦、迎新年主持词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