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课件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2024-07-20

名著导读课件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精选9篇)

名著导读课件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第1篇

科学与幻想之旅

——《海底两万里》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标题”、读“目录”、读“尾声”来整体感知全书内容;

2. 通过阅读“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刺激惊险的探险故事”、“复杂神秘的各类人物”、“科学梦幻的精彩旅程”相关章节,初步了解部分情节和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兴趣。

教学流程:

活动一:看头看尾窥前貌 1.读标题; 2.读目录; 3.读尾声。

活动二: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1.阅读相关章节,寻找海洋生物; 2.依据文中内容,认识海洋生物; 3.图文连线游戏,激发阅读兴趣。活动三:惊险刺激的探险故事

1.阅读相关章节,了解重要情节; 2.猜测故事情节,激活丰富想象; 3.文字画面冲击,激发阅读欲望。活动四:复杂神秘的各类人物

1.阅读相关章节,初步感受人物; 2.故意质疑留白,激发阅读欲望。活动五:科学梦幻的精彩旅程

1.对比潜艇前世今生,感受神秘科学幻想; 2.了解作者不朽预测,激发阅读全书兴趣。总结。板书:(略)。

名著导读课件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第2篇

——《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浏览目录,了解作品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选读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选读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教学方法】范例法,点拨法,猜读法,速读法,批注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二、读目录,了解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

(一)猜读题目

(二)浏览目录 学生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的写作顺序是怎么样的?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选读,了解人物故事,感受红军精神

(一)选读。学生选取书中报道人物的任意章节,速读,摘记人物的主要经历及作者的评论,标注最让人感动的故事或细节,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二)师生交流,教师点拨

四、布置作业

阅读全书,继续解密。【板书设计】

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美国】

附1:《红星照耀中国》导读整体规划(作者:13号选手)计划用4周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其中1-2节是导读课,第3节是读书汇报课,第4节是读后感写作指导课。具体如下:

第一课时,阅读目录,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选读报道人物事迹的任意章节,了解人物的故事,初步感受红军的精神,学习“读故事,知人物,解谜团”的方法。

课后作业:

阅读全书,继续解谜。建议,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① 者先后报道了哪些红军将领、战士的事迹?请你划出这些人物的主要经历及作者的评价,标注最让你感动的故事或细节,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②苏维埃的政治、经济、工业、教育、文化、生活是怎样的? ③共产党认为中国人民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党的基本政策、战略是怎样的? ④随着采访的深入,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第二课时,《长征》专题导读。结合原著,划出红军的长征路线图,依次写下红军牺牲的人数、主要故事,了解红军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探讨长征胜利的根本原因、意义,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学习“读长征,探原因,悟精神”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整本书的主题思想: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宛如一颗颗光华璀璨、熠熠闪亮的“红星”,照耀在中国的土地上,给中国,给亿万人民以新的希望。

课后作业(任选其一):

1.搜集、阅读其他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书籍等资料。

2.阅读《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作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美】); 3.阅读《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个长征报告》(作者:陈云)。

第三课时,举行读书汇报会。学生选择其中一个主题,作主题发言:

1.我最喜欢(敬佩)的红军。将领或战士皆可,要求结合原著,说清楚人物的主要经历、主要性格或品质,并说清楚这个人物带给你的启示、感受;

2.我心中的长征。可以从宏观的视角解读,也可以从微观的视角观察;可以用理性的方式分析我对长征的认识,可以用感性的方式抒发我对长征的情感……

3.我所了解的苏维埃。要求结合原著,说清楚苏区的创建、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外交、生活等,可以综合各方面说,也可以只讲其中一方面。

4.难忘的西北之旅。要求以斯诺的口吻,讲述在红色苏区采访的主要经历、感受,要有具体的、最难忘的人、事或场景。

5、魅力四射的报告文学——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可以从人物刻画、环境描写、多角度叙事手法、叙议结合等角度出发。

课前各小组交流,组员依次发言;选出各组代表上台发言,教师点拨,总结。第四课时,读后感写作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最有话可说的一个点,可以是红军中的一个人,一个故事,或者战争与生活的一个场景,或者共产党的战略、战术,作为读后感的切入口;接着确定读后感的中心,画出思维导图或者写作提纲;然后当堂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那个片段;课后扩充成篇。

附2:我读《红星照耀中国》(作者:13号选手)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2 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这是网上的评论。可是,此前,我从没有读过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已经是2016年12月5日的晚上。我迫不及待地读,刻不容缓地读,直至凌晨六点,终于读完全书。第二天,我的眼睛肿胀得几乎无法睁开——吸引我的,不是论抗日战争、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游击战术、俄国的影响等,而是经历了艰难的长征之后,在红色旗帜下的那些人,那些故事。

通过“红色大门”、与作者一起遭遇白匪追击之后,我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现年四十四岁的毛泽东。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

在书中,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没吃过一次败仗的红军大学的校长林彪,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他们,虽然出身不同,但是都几乎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人生悲剧,都经历了诸多九死一生的战斗,都无一例外的,参加了红军,跟随“红星”的旗帜,来到了陕甘宁这片红色的神奇土地,在苏区工厂积极工作,在红军大学认真学习,在政治课上自由讨论,在空闲时间观看红色剧社的演出,参加识字游戏,阅读墙报,唱歌……不管是领袖、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他们的身上,都闪烁着理想的光芒,散发着一种不可征服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和热情。他们的故事,就是1936年,红星照耀下的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国红军的恢弘历史,就是由这许多的人,伟大的人和普通的人,共同写成的。所以,埃德加.斯诺才会在《序》中说,“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和解释,那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名著导读课件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第3篇

名著导读的一般性流程是这样的:选定书目、设计导读、读中推进、总结提升、精段重读、反馈检查。这六个步骤是按照导读的顺序排列的。当然, 不是每一部名著的导读都要经历这些步骤, 具体到某一部名著的导读的某个环节,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弱化或强化处理。

名著导读也讲究课型的选择。我将名著导读课型设为四类:引读课 (陌生状态下的导读) 、推进课 (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与评价) 、提升课 (初读结束后的总结与深化) 、重读课 (名篇或选段的精读) 。

如《海底两万里》导读的课型, 就属于“提升课”。

美点列举。交流“凡尔纳笔下的海底世界美在哪些地方”, 这样的读后“归类”, 是一种提升。

表达感受。就“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三个主要特点”, 即“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惊险离奇的情节、英雄主义情怀”, 结合小说具体内容, 表达自己的见解, 这样的定向“寻根”, 是一种提升。

参与辩论。就“作者对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否单调抽象”这个话题,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样的话题“思辨”, 也是一种提升。

大胆猜想。假如“鹦鹉螺号”没有遭遇“大漩流”, 接下来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样的假设“创造”, 更是一种提升。

所谓的“提升”, 既是指使自己原初阅读的朦胧印象更为清晰明朗, 也包含着对原著的思想性、艺术性有着更高层次的认知。后者的提升更有意义, 它让学生享受到成就感, 那种超越自己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 可以激励他读得更有兴趣, 更加深入。

这节课, 仅仅展示了《海底两万里》导读课型之一种。一般来讲, 某一部名著的导读, 应该不止一节课, 应该不止一个课型。

继续以《海底两万里》为例, 说说其他三种课型的设计:

引读课:观看根据《海底两万里》改编的电影, 写观后感, 交流。

推进课:给每一章重新拟定小标题, 并阐述理由。

重读课:选取南极历险的那一章进行片段细读, 看一看哪些情节与前面的内容有“呼应”。

如果再以《巴黎圣母院》为例谈导读设计, 你也许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引读:观看电影《巴黎圣母院》, 谈观感。

推进:猜想情节发展。

提升:话题讨论——— 一部优秀的长篇名著具有哪些要素?

片段重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可以这么说, 经过几轮导读, 学生才能将名著读透, 才能吸收到足够的精髓。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式的浏览, 只是同一水平层次的交流, 是根本不可能走进其深处的。

高效的名著导读, 离不开这样一些元素:

精选书目是前提。开卷未必有益, 选好书, 读好书, 才能有益身心发展。对于世界名著, 还要甄别不同的译者和版本。

教师自己对名著的深读是基础。自己不读, 自己读得不深, 根本就不可能帮助学生找到进入名著的“路径”, 更遑论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评点学生的读书体会了。

尊重名著的个性开展导读是关键。每一部名著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 只有“因地制宜”, 才能有硕果累累的收获。即使同为“阅读交流”, 不同的名著, 也应当有各自不同的交流话题。导读的“针对性”, 就是尊重名著的“个性”。

积极的过程管理是保障。名著导读课, 只是一个“引子”, 一把“梯子”, 真正的有效阅读, 还是在课外, 还是靠自主。所以, 积极的过程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天规定阅读定额、个别谈话了解阅读进度、小组互动交流阅读体验、调节个体阅读进度……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

当然, 我们的名著导读, 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

选书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也许, 不能因为我们语文老师的好恶而选书吧?可是, 如果撇开我们老师的好恶而给孩子们推荐书, 那么, 我们推荐的书, 其科学性又在哪里?

如何更好地尊重学生阅读理解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肯定存在个体差异。那么, 如何能够协调好个体差异与集体进度之间的矛盾呢?

如何创建科学的名著阅读评价体系的问题。评价, 难道就是考试?肯定不是。那么, 我们有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 可以对学生的名著阅读进行考核或考级?

问题也许只有在实践中, 慢慢被消化。

高中“名著导读”教学探究 第4篇

关键词:名著导读 导法 读法 有效性评价

“名著导读”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的重要栏目,与“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并列而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尤为重要。

1、教师的“导”法

首先,要用好教科书。教材中每部书前的“导读”分为三部分: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通过这些导读,一方面能拉近学生与名著的距离,为他们打开一扇认识和了解名著的大门,激起他们热爱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另一方面,能为他们欣赏和阅读名著提供一些方法的指导。思考与探究 有的侧重于思想内涵的理解,有的侧重于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究,有的侧重于结合现实,深入理解名著的文化意义。学生可在读完全书之后,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补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其次,要把握好“导”的时机。什么时候“导”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不好时机,往往让学生感觉没时间读、没兴趣读、读而难入、读而无果。实践中证明,在国庆节前,“五一”放假前,寒暑假前等时间导读,时机最好,如能恰逢课文的自然进度导入,或各种媒体相关内容的热播,那将是最佳时机。对于较短小的名著,能粗读一遍;对大部头,能较为从容地观其大略。只有建立在大体了解、把握的基础上的阅读,才能深入理解。有的名著不易读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看过影片后再让学生阅读文本,这样可以使抽象难懂的东西具体化。如果阅读方法得当,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阅读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课外阅读就会成为一种内在动力。

2、学生的“读”法

高中生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时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为了尽可能地扩大阅读面,可采用“浏览式读书法”:有的文章属资料性质,只要翻阅一下,知道大体内容就可以了;有的文章,虽然重要,但目前力所不能及,记下一个纲目和出处即可。还可采用“筛选式读书法”:这是一种快速查阅资料,选取所需信息的读书方法,读一本书时,有选择地读,重在有用,保证读的数量。只有通过各种各样灵活的阅读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时间、条件限制对课外阅读的影响。学生只有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阅读技巧迁移到课外,在课外也能自主阅读,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亲身的阅读实践中领会汉语言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和鉴赏能力。我们可以也应该让学生参与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了解来向其他同学推介名著,在相互推介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所要阅读的名著。课外阅读要做到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学生才会获得广博的知识,才能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3、创新阅读评价,确保“导读”的有效性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班、本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定一定数量的书推介给学生,每学期1~2部为宜,要求在一定的时限内读完。可以分为必读书和选读书。必读书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也方便同学之间的讨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估不仅注重“质”上的评估,而且要注重“量”上的评估。教师应定期对学生的阅读量进行检查,建立一些可行性的奖惩措施,一方面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一方面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

评价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没有时间往往是最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读书活动纳入到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来,化整为零,将读书活动和评价常规化是解决时间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比如,在班上实行“课前五分钟”活动,请同学来介绍最近看过的书和文章或者对其做些评价、谈谈自己的感想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学生讲过之后老师还可以作一个简短的评价,对学生给予鼓励和指导,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又可以将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实时的掌控。

积极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既能使学生及时记录和反思自己的阅读活动,也能通过各种有效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评价目的方面,要强调促进发展,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确保每一位同学阅读能力有实实在在的提高;要强调阅读过程,评价应侧重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良好阅读习惯及持之以恒的阅读意志。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课外阅读,有效地扩大阅读面,从而取得最优化的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维贤.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浅谈[DB/OL],中华语文网.

[2]刘虹.高中生名著导读综合实践活动初探[J].《教育导刊》,2009年12期.

名著导读 - 海底两万里 第5篇

故事概括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一些船只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怪物,它身长数百米,偶尔浮出水面。在不少船只受到这怪物攻击而沉没之后,美国政府派出护卫舰“林肯号”前去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这个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授,曾经撰文探讨过这海洋怪物,认为是一头巨大的独角鲸。

“林肯号”在大海里游弋了三个星期,却一无所获。一天晚上,教授阿龙纳斯正在甲板上欣赏夜景,猛然发现漆黑的水面突然闪现红光,接着冒出一个庞然大物。教授奔回船舱报告了舰长(法拉格特),护卫舰随即向怪物驶去。临近时加拿大捕鲸叉手尼德·兰猛力投出锋利的鲸叉,只听得“当”的一声,仿佛撞击在钢板上,毫无作用。护卫舰便开炮射击,可是炸弹均被怪物的尾部弹出,溅起一片浪花。怪物似乎被激怒了,从头上喷出两股水柱,向护卫舰右舷猛力袭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教授、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鲸叉手三人被抛入水中。教授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教授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铁屋子里,身边坐着康塞尔和尼德·兰。他大惑不解。两位陌生人进来向他们致意,可是教授试用了几种语言,他们都听不懂。正在为难之时,他们的主人出现了。他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用法语作了自我介绍。他叫尼摩,自称与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他说虽然他们已成了他的俘虏,但仍享有自由。只是为了保密,他不会释放他们,而且要求他们唯命是从。

教授虽然对失去自由感到难过,但是他还是被神秘的潜艇和海底的奥秘所吸引。在尼摩的邀请下,他们三人参观了他亲自设计建造的“鹦鹉螺号”。尽管它的部件是拼凑起来的,可船体坚固,结构合理,承受得起海水的冲击和高压。艇内有漂亮的客厅,舒适的卧舱,图书阅览室和娱乐场。潜艇的电力和氧气都是从海水里提取,能在海底停留很长时间。食物也是取自海洋,有些美味的鱼教授从未品尝过。布是由海洋纤维织成,烟叶来自海草。尼摩还让他们参观了猎取海洋动物的枪支和便于在海底行走的装备。

“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里潜行。教授透过玻璃窗,一路观赏着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途经克利斯波岛时,尼摩派人送来纸条,邀请他们三人到海底森林打猎。于是他们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手持特别猎枪,穿过换压舱,走在海底平原上。尼摩举枪射中一只大海獭,然后又杀了两条海豚似的动物,满载而归。

潜艇到达加里曼丹附近时,食品告缺。教授他们三人决定上岸寻找蔬菜和野味。起初,他们运气不错,打死了几头野猪,采摘了不少水果。正当他们在沙滩上架起篝火准备烤肉时,突然受到土著人的袭击。他们慌忙逃进小艇,驶向停泊在海中的潜艇。可是土著人乘上木筏,紧追不舍。即使教授他们爬上潜艇,下了底舱,土著人仍然围着潜艇,不肯散去。第二天一早,潜艇开舱换气时,土著人果真纷纷爬上船来。可是他们的手一碰到栏杆,就惊叫着退缩了回去,原来金属栏杆全部通了电。

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尼摩邀请教授他们到海底参观采珠场。这里盛产珍珠,最大的价值可达二百万美元。教授兴趣盎然地观看印度人在海底采珠。突然,一条巨鲨张着血盆大口向印度人袭去,尼摩当即手执短刀,挺身上前与鲨鱼展开搏斗,尼德·兰举叉相助,正中鲨鱼心脏。尼摩随即把采珠人托出水面,还从自己口袋里取出几颗珍珠送他。教授从心底敬佩尼摩舍己救人的精神,并由此知道尼摩事实上没有断绝与人类的交往。

“鹦鹉螺号”从红海进入地中海花了不足20分钟。它是通过尼摩发现的海底通道潜行的,那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

一路上,教授发现了不少惊人的事情。船至康地岛时,尼摩从柜子里取出许多黄金,派人乘小艇送出去。后来当潜艇驶入大西洋,停泊在维多湾海底时,尼摩又派他的船员潜水从海底沉船里搬上来装满金银财宝的箱子。原来尼摩是利用打捞沉船里的财宝救济穷人和从事 1

科学探险的。在大西洋海底,尼摩陪着教授参观沉没已久的大陆——大西洲。他们观赏了海底火山喷口吐出硫磺火浆的奇景,也察看了已成废墟的庞贝城。

潜艇又向南极进发,它在成群结队的鲸鱼中间穿行。当大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大头鲸。在此后的航行中,他们历尽艰险,一会儿是冰山封路,一会儿是章鱼围攻,一会儿又是敌舰偷袭。尼摩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一切。

历经海底两万里环球航行之后,潜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可怕的大漩涡。教授无法知道潜艇卷入大漩涡之后的遭遇,因为他和他的同伴被漩涡抛入水里后,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侥幸脱险,而潜艇已毫无踪影了。

一、填空:

1、儒勒•凡尔纳是(国家)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为“”。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现代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还在于它们是和巧妙结合的成果。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自然科学家、仆人、捕鲸手,“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发电。

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8、《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10、你还知道作者的哪些作品?写出其中几部:、11、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法国生物学家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做了的旅行。

12、主要人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而且,能够利用海洋提供能源。他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

13、《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美妙壮观的海底充满

了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14、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和。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的人,是、的人。

一、填空阅读答案:

1、法国,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机器时代” 西方和日本 科幻

4、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尼摩、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法拉格特,6、海洋

7、鲨鱼 儒艮gěn8、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

9、“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10、《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机器岛》《大木筏》《隐身新娘》等。

11、诺第留斯号潜艇、独角鲸、阿龙纳斯、康塞尔、海底、两万里、环球探险。

12、尼摩、异常坚固、结构巧妙、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正义斗争。

13、惊险奇遇、异国情调、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14、社会正义感、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品质高尚、献身科学、英勇顽强、不畏艰险。

二、简答: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3、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4、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5、《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6、书中塑造的尼摩艇长外表冷酷而内心仁慈,请简述一件体现其仁慈的事例。

7、仆人康塞尔是叙述人阿龙纳斯教授忠实的仆人,他年轻,健壮,规矩,热情,脾气好,而且懂得处变不惊和适时的沉没。而最为难得的是对主人的一片忠心。请你简述他忠于主人的一件事。(2分)

8、简介尼摩船长。

二、简答答案:

1、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2、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3、主要讲述了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蒂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4、尼摩船长是个不明国籍、自称“跟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的神秘人物,身材高大,神情自信、坚毅。(或他是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5、①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②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③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发展。

6、如:①林肯号追逐潜艇,尼摩艇长下令自卫,但只不过把它弄到无法再伤害自己的程度而已。②与土著人在陆上战斗中,艇员受伤牺牲,尼摩艇长悲痛欲绝。③潜艇搁浅,受到土著人的围攻,他放电驱逐,但没有伤害土著人。④舍身救护采珠人并且馈赠珍珠。⑤为保护长须鲸,同抹香鲸展开战斗。

7、示例1:当阿龙纳斯教授被意外地抛到海里,生命危在旦夕时,是康塞尔勇敢地跳人海里,陪他一起游,直到获救。示例2:当诺第留斯号遇上冰山撞击,无法换气时,是康塞尔忍受同样的痛苦,却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主人。

8、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3分)

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什么?——《海底的秘密》

“鱼叉手之王”指的是谁?——尼德·兰

海里有会发光的水母吗?——有

国际通用的海难求救信号是什么?——SOS

鲸鱼用什么进行呼吸?——肺

《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什么名字?——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

潜艇的主人是谁?——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会说几种语言?分别是哪几种?——四种,法、德、英、拉丁

世界有几大洋?分别是什么?——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大叶藻

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什么做成的?——贝壳类的足丝

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什么做成的?——鲸的触须

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什么做的?——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

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有多少?——12000册

鹦鹉螺号的造价是多少?——500万法郎

鹦鹉螺号的最快速度是多少?——每小时50海里

鹦鹉螺号是靠什么来发动的?——电力

珊瑚是一种动物还是植物?——动物

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鹅掌菜

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鱼类。——蝶鱼、比目鱼、鞋底鱼、大比目鱼、海马鱼、龙马鱼、鲨

鱼、鳃鱼、箭鱼

阿龙纳斯有没有救活鹦鹉螺上的伤员?——没有

尼摩船长为什么把死者的墓地选在珊瑚丛中?——因为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 一条巨鲨袭击采珠人时,是谁把那条鲨鱼杀死了?——尼德·兰

海里有沸水吗?——有

海水有红色的吗?——有 海底有城市吗?——有

二选择(每题4分,共36分)

10、()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A康塞尔 B尼德 C阿龙纳斯

11、尼摩船长在海底用()做的笔写字。A鲸鱼触须 B鹅毛 C塑料

12、“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谁说的()。

A阿龙纳斯 B尼摩船长 C尼德

13、鹦鹉螺号是用()作为动力源的。

A电 B太阳能 C海水

14、鹦鹉螺号最快时速是()海里。

A、50B、500C、500015、鹦鹉螺号总计费用是()法郎。

A、225万B、100万C、500万

16、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他们打到了什么?()

A、兔子B、水獭C、鲨鱼

17、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

A、鲨鱼B、撞上一块暗礁,搁浅C、被炸弹轰炸

18、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

A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二选择10.B 11.A 12.B 13.A 14.A 15.C16.B 17.B 18.B

十一、《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2、《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还在于,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 第6篇

【名著导读】

一、内容概括:

这部作品叙述法国博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莫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二、《海底两万里》的主要人物:

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诺第留斯号”的主人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主人,性格古怪,性情忧郁,知识渊博,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阿龙纳斯教授:是一名生物学家。博古通今,性情温和,心底善良,富有探究精神。

尼德兰:他是随着阿龙纳斯教授去捕“巨鲸”的一位捕鲸手,他经验丰富,百发百中,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性情火爆,野性十足。

康塞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他忠诚、老实本分、性格开朗,对分类学非常入迷。

请结合小说的情节说说这三个人物的形象: 尼摩船长:

1、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

2、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出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

3、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

4、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在船扶手上装有高压电),遇事沉着冷静;

5、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郁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意;

6、从“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躲避开他的敌人和迫害者”,可以看出他的神秘、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理。

阿龙纳斯:

1、从他积极参与政府的远征考察活动,可以看出他热爱科学考察事业,具有正义感,希望造福人类;

2、从他敢于跟随尼摩船长乘坐潜艇作海底两万的探险旅行和在海底的感悟中,可以看出他有献身科学的精神、渊博的知识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康塞尔:

1、从A、他愿意冒生命危险跟随主人参与捕鲸行动;B、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地跳下去抢救;C、在南极缺氧的时候,把最后一丝空气留给主人三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仆人。

2、从他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并用专门的本子分类记录,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做事仔细认真有条不紊的人。

三、《海底两万里》吸引人的原因:

(1)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如勇斗鲨鱼、搏杀章鱼等惊险情节。

(2)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文中的诺第留斯号就是作者的想象,但又无处不展示科学依据。

(3)作者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从文中尼摩船长将沉船中的财宝送给贫苦的人看出。

四、读点梳理

鹦鹉螺号曾经去过南极吗?——是

尼摩船长用什么办法解除了被困在冰层中的危机?——热水

大章鱼身上有多少个吸盘?——250个

大章鱼的血液是什么颜色的?——蓝色

大章鱼有几个心脏?——三个

阿龙纳斯他们最终获得自由了吗?——是

鹦鹉螺号最后的结局怎样?——卷入旋涡

鹦鹉螺号是用什么击退了土人的进攻?——电

书中是以谁的名义命名了南极大陆?——尼摩

海龟的寿命有多长?——300多岁

海洋中最多的生物是什么?——浮游生物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之多少?——71%

哪种鱼在产卵后会死亡?——大马哈鱼

海绵是一种动物吗?——是

海马是鱼类的一种吗?——是

鱼有耳朵吗?——有

鱼有心脏吗?——有

汇入大西洋的最长的河流是什么?——亚马逊河

西印度群岛位于大西洋的西部吗?——是

哪种动物的脑最大?——抹香鲸

娃娃鱼的体长一般在几米左右?——1米

世界上冰最多的地方在哪里?——南极大陆

北半球海洋中的水以什么方向流动?——顺时针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谁?——儒勒。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哪国人?——法

《海底两万里》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尼摩或阿龙纳斯

阿龙纳斯的仆人叫什么?——康塞尔

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的一部书叫什么?——《海底的秘密》

“鱼叉手之王”指的是谁?——尼德兰

海里有会发光的水母吗?——有

国际通用的海难求救信号是什么?——SOS

鲸鱼用什么进行呼吸?——肺

《海底两万里》中的潜艇叫什么名字?——鹦鹉螺号

潜艇的主人是谁?——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会说几种语言?分别是哪几种?——四种,法、德、英、拉丁

世界有几大洋?分别是什么?——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大叶藻

潜艇上的人穿的衣服是用什么做成的?——贝壳类的足丝

潜艇上的人用来写字的笔是用什么做成的?——鲸的触须

潜艇上的人用的墨水是用什么做的?——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

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有多少?——12000册

鹦鹉螺号的造价是多少?——200万法郎

鹦鹉螺号的最快速度是多少?——每小时50海里

鹦鹉螺号是靠什么来发动的?——电力

珊瑚是一种动物还是植物?——动物

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石花菜、鹅掌菜

请举例说出海底的三种鱼类。——

阿龙纳斯有没有救活鹦鹉螺上的伤员?——没有

尼摩船长为什么把死者的墓地选在珊瑚丛中?——因为珊瑚虫会把死者永远封闭起来

一条巨鲨袭击采珠人时,是谁把那条鲨鱼杀死了?——尼德。兰

海里有沸水吗?——有

海水有红色的吗?——有

海底有城市吗?——有

【阅读训练】

一、填空:

1、凡尔纳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之父”)。

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其余两部是: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 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科幻)现代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 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5、《海底两万里》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 船长(尼莫)、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6、《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莫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7、《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8、《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使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答:“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

10、你还知道作者的那些作品?写出其中几部:

、11、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

,法国生物学家

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

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做了

的 旅行。

12、主要人物:

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而且,能够利用海洋提供能源。他与大陆保持联系,用

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

13、《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美妙壮观的海底充满了

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

14、凡尔纳的小说得以广为流传,还因为他具有

。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的人,是

、的人。

15.一句话评价:科学与梦想之旅

二、选择

1、(B)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A康塞尔 B尼德 C阿尤纳斯

2、尼摩船长在海底用(A)做的笔写字。A鲸鱼骨头 B鹅毛 C塑料

3、“大海就是一切,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七分之一。大海纯净清新、大海充满了生命力、大海具有宽广的胸怀、大海就是永恒。”这句话是谁说的(B)。

A阿尤纳斯 B尼摩船长 C尼德

4、鹦鹉螺号是用(A)作为动力源的。A电 B太阳能 C海水

5、鹦鹉螺号最快时速是(A)海里。A、50

B、500

C、5000

6、鹦鹉螺号总计费用是(C)法郎。A、225万

B、100万

C、500万

7、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他们打到了什么?(C)A、兔子

B、水獭

C、鲨鱼

8、在托雷斯海峡遇到什么危险?(B)A、鲨鱼

B、撞上一块暗礁,搁浅

C、被炸弹轰炸

9、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呢?(B)A因为珊瑚地很美丽 B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三、简答: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3次险情。

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3.简述《海底两万里》内容。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 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跟随尼摩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 环球探险旅行。4.简述《海底两万里》故事情节。

自然科学家阿罗纳斯,他和同伴康塞尔、尼德·兰,在一次海洋追捕中,意外地登上了“鹦鹉螺号”潜水艇,从而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探险。“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是个性格阴郁、知识渊博的人,在短短的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道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红海、地中海、南极海、北冰洋,航程约两万里。这期间,他们目睹了无数的海底奇观,发现了海底煤矿和沉船的宝藏,与大鲨鱼、章鱼博斗,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凭着坚忍的意志与过人的智慧,教授和同伴终于返回了自己的国家。但是“鹦鹉螺号”自此也神秘地消失了„

5.你认为尼摩船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6.《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①示例: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②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③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学的发展。

7.你能说出《海底两万里》中最吸引你的三个情节吗?

示例:(1)尼摩船长勇斗鲨鱼救采珠人。(2)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3)尼摩船长沉着镇定,领导大家摆脱南极冰山之困。(4)击退土著人围攻。

8.读过此书,你怎样看待想象和科学的关系?

此书不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它还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儒勒.凡尔纳是在告诉我们: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只有当时具备一定的科学背景,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或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

一、填空

1、凡尔纳是 法国(国家)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是“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第三部是《 神秘岛 》。

2、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 机器时代 ”的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 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3、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 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4、《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 尼摩、生物学家 阿龙纳斯、他的仆人 康塞尔 和捕鲸手 尼德•兰。“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 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5、《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 发电。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 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 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凡尔纳18岁时在一次晚会上遇到一位胖绅士,这位胖绅士是 大仲马。后来,凡尔纳与他合作创作了剧本《 折断的麦秆 》。再后来,凡尔纳又相继创作了《 气球上的五星期 》《 地心游记 》《 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他的所有作品都收录在一本总标题为《 奇异的旅行 》一书中。

8、大仲马是把历史学融进文学,巴尔扎克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凡尔纳则把 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融进文学。他的自传性作品是《 喀尔巴阡古堡 》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 人类进步得实在是太慢了 ”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11、《海底两万里》题目中的“里”指的是 法里。

12、尼德•兰说,世界上的动物有两种,好吃的 和 不好吃的。后来他又说,世界上的人有两种,倒霉的 和 不倒霉的。

13、船长的国籍是 印度,在《 神秘岛 》里有说明。

14、读《鲁滨孙漂流记》,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描写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传奇;读《昆虫记》,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读《海底两万里》,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贯彻现实与虚幻的篇章。

15、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 大叶藻 做的,穿的衣服是用 贝壳类的足丝 做的,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 做的,墨水是用 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 做的,布是用 海洋纤维 做的。

16、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是 12000 册,鹦鹉螺号的造价是 200 万法郎,鹦鹉螺号的最快速度是 每小时50海里。

17、请列举几种海底植物: 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鹅掌菜。

18、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一部书叫《 海底的秘密 》。

19、《海底两万里》告诉我们,鲸鱼用 肺 进行呼吸。

20、尼摩船长会说 四 种语言,分别是 法语、德语、英语、拉丁语。

21、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打到了 鲨鱼。

22、在红海,尼德•兰用鱼叉杀死了一头 海马。

23、尼摩船长允许尼德•兰杀死海马,是因为 能为船上提供鲜肉。

24、北半球海洋中的水以 顺时针 的方向流动。

二、简答题

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列举其中几次。

答: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答: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3、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丛中?

答: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4、请简述《海底两万里》的内容。

答: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蒂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5、读完这部小说,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

答: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也可能是即将发生的事情,需要人们以一种求知的态度去看待。

6、请简析尼摩船长的形象。

答:尼摩船长是一位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是杰出的建筑师、工程师、航海家和学者。他身材高大,目光犀利,有着哲人般的沉静,蔑视人类社会的法规。他勇敢刚毅,有着超人的智慧,乐观自信,富有同情心,崇尚自由独立,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反对压迫的战士。

7、小说中有四个主要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具体事例分析其形象。

答:我最喜欢康塞尔。康塞尔是阿龙纳斯教授忠实的仆人,他年轻健壮、热情善良、处变不惊,最难能可贵的是对主人的一片忠心。当阿龙纳斯教授遭到意外被抛到海里,生命危在旦夕时,是康塞尔勇敢地跳入海里,陪他一起游,直到获救。当鹦鹉螺号撞上了冰山,无法换气时,是康塞尔把仅剩的一点氧气留给主人。

8、《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已成为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答: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书中曲折的情节和对海洋知识的介绍,如潜水艇、潜水服、电的使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9、爱因斯坦说过,人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阅读这部小说,人们往往会被作者巨大的想象力吸引。关于想象力的神奇魅力与想象力的作用,你有什么看法?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名著导读 第7篇

19世纪,一条水怪在大西洋的深处游荡,有时不留意的碰上一艘商船,有时不小心的撞坏一艘巨艇。英国因此派了一个战舰,想要歼灭它。一位博士应邀带着他的朋友上了船。不料,船毁,两人与船上的捕鲸手漂流到了“水怪”身上——它竟然是一个潜水艇!尼莫船长接纳了他们,又带领他们周游世界,参观那奇妙无比的海中帝国。

他们遇到过鲨鱼的袭击,遭遇过巨型章鱼的纠缠,来到无人来过的南极点,穿过极度炎热的海底火山。有两次,他们的同伴与他们天人永隔,他们将同伴葬在海底;有几回,他们在海底挖掘宝藏,然后送给穷苦的人民。博士三人在这里度过了梦幻似得七月,尽情浏览了海底的美景。在捕鲸手的怂恿下,三人出逃,却遇到了大西洋的漩涡。他们奇迹般的得救,结束了这奇幻的旅行。

故事简单,仅仅有四个主人公,但他们的果敢、坚强与睿智却令人惊叹。阿龙纳斯,是一位博士先生,他是三人团的领导者,整个故事由他讲述。他十分睿智,并凭借这个赢得了其他三人的尊敬;康塞尔,是博士先生的仆人,对他忠心耿耿,甚至在窒息的威胁中把仅剩的氧气给了阿龙纳斯,是个诚实、能干的年轻小伙子。还有捕鲸手尼德兰,他勇敢、坚强,精通野外生存,也有着暴躁的脾气。出逃计划也是他提出的。他,像一只尖利的矛,狠狠地刺向外来的一切威胁。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160-01

按照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活阅历,对文学名家作品的深入领悟还缺乏一定的功力,这就决定了初中阶段的重点是名著导读而不是名著赏析,是导之而读,非读之而析,让学生好读乐读才是关键。如果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不仅使学生在阅读名著时产生依赖性,而且束缚了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它还会助长学生对学习的急功近利,甚至是投机取巧,满足于通过从教师介绍了解到的那点儿故事、任务、摘引,而对名著缺乏耐心和兴趣。因此“导读”教学应该通过教师”的“导”来让学生克服浮躁的心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真正意义上走进名著;通过教师的“导”来授予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名著简介激发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也是名著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是敷衍了事,收不到什么阅读效果。所以,语文老师需要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求知欲,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因势利导,挖掘其阅读的潜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使其不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初中生由于现有的知识储备有限,或由于被考试困扰而对那些大家的作品的了解可称之为零。这时,让学生去读整部名著,学生可能会一脸茫然;让学生去读导读里的内容,很可能会一头雾水。如许多中学生不喜欢鲁迅的作品, 显然与鲁迅的思想、作品的风格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等因素有关。可是,如果教师能深入浅出、富于魅力地介绍鲁迅的生平、鲁迅的思想,就会大大拉近学生与大师心灵上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愿意去读,有兴趣去读。而名著介绍的方式、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二、片段欣赏传授阅读方法

读书有了方法,就像拿到了知识宝库的钥匙。而在长期的阅读名著实践中,我感到我们的学生太需要你教会他如何去阅读名著,因为尽管他们知道阅读名著可以摆脱平庸,但他们似乎不知道走进哪一个车站,从哪一处进去,便可以抵达四面八方。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去指导,去点化,而不仅仅是一个生硬的要求读的过程。读书要想有收获,必须讲究一定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善于把阅读课文的方法应用到名著阅读中去,让学生自己动眼、动手和动脑,独立活动,并且做到举一反三,驾轻就熟。通过精彩片段赏析,师生不仅彼此分享阅读的感受,互相欣赏着,快乐着,在即时互动中,阅读更带劲,而且教师以一个相对成熟的阅读者随机指导着阅读方法,没有烦琐的分析,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获得文学的滋养。

三、探究思考培养阅读好习惯

西方的教育理念向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乃至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因素。但知识不可能凭空得到,习惯也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章;他日出校以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章;这种阅读都是所谓运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叶圣陶)而现在很多学生养成了不太好的阅读习惯,对作品的阅读往往都是“粗略式的阅读”、“快餐式的阅读”。这种阅读往往是浮光掠影,草草收兵,只了解皮毛,没有什么收获,这就急需要我们老师去匡正、扶持、指导,教会他们如何去阅读名著。同时教师若能利用好探究思考这一板快,还可以促使学生亲近文本,深入文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通过教师搭建平台,开展交流活动,鼓励发表个性见解,又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个性阅读的习惯。

四、多元评价提升阅读效果

施莫克说过:“我们必须坚信责任对结果有促进作用,我们搜集和分析的信息应该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改良教育过程并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说学生需要依靠评价来了解自己的阅读情况,监控自己的发展。他们应该具有认识自己的优点、倾向和不足之处的能力。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评价过分偏重于知识的记忆和考试选拔功能,致使当前中学语文的评价从素质教育理念的高度来审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是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

二是评价方法单一,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法,而缺少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方法。

三是评价主体多为单一源,而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四是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而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

总之,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立足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成为一个自觉阅读、享受阅读和有独特体验的读者。“名著导读”教学改变了阅读指导中阅读主体被动接受与消化的模式,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强调学生的自主阅读。从而突破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困境,引领学生和文学经典进行深度“对话”,在这样的“对话”活动中,不仅能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在名著智慧之光、情感之美的烛照下,汲取生命的力量,激发自身的创造意识和人文理想,为发展健康个性、培养健全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名著导读课件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第9篇

——《海底两万里》读书分享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课前准备

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每人出一张手抄报,写出阅读心得。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读科幻作品吗?那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读过的科幻作品。(我喜欢阿西莫夫的《基地》,人类乘着先进的太空船,在高级智能机器人的帮助下,向其他星球移民,这本书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寄托了阿西莫夫对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和莫大的信心。我喜欢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因为那是一个魔法的国度,壁画中的人物可以打牌聊天,书本可以咬人,城堡的楼梯能够调转方向。同时,那又是一个真实的天地:有为准备巫师等级考试而焦头烂额的学生,有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的教授。)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你们更熟悉的科幻作品是(《海底两万里》)对,从寒假开始我们一直在读它,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这部名著,跟随儒勒凡尔纳去领略大海深处的美景。本节课我们将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经验交流分享。下面这个舞台交给大家,有请主持人上场。

二、主持人上场主持 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甲: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乙: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甲: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乙:李苦婵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甲:下面请大家跟随同学们的汇报,一起走进名著,感悟人生的智慧。

乙:《海底两万里》读书分享会第一站:寻根溯源,有请第一小组同学,他们将从作者、写作缘由、诺第留斯号的前世今生、内容概括四个方面介绍。

三、学生分组汇报

(一)、寻根溯源

1、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凡尔纳一生创 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被称作“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对于科学的态度是严肃认真的,他尽可能把自己的想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例如,为了写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故事,他就是先仔细研究过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等科技问题。正是基于此,他的科学幻想就是科学的预言。他总是在科学畅想的框架里编织复杂、曲折而又有趣的故事,情节惊险,充满奇特的偶合,再衬以非凡的大自然奇景,造成一种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兼之凡尔纳的文笔流畅,叙述轻快,所以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2、写作缘由:凡尔纳的父亲是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他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狠揍,并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保证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这一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海底两万里》是其中一本最出名、最成功的科幻小说。凡尔纳的故事生动幽默,妙语横生,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3、诺第留斯号的前世今生

1800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由蒸汽机做动力的潜水艇“鹦鹉螺号”。

1866年,凡尔纳与在海军服役的弟弟讨论后,在作品中创造了一艘富有想象力、超越时代的“鹦鹉螺号”。在作品中,鹦鹉螺号内部有巨大的压缩空气储存柜,因此可以连续在海底潜行数天而不需要浮上海面。船的武器是船头的钢铁冲角,凭着船自身的高速和坚固外壳,冲角的威力十分巨大,小说中最后鹦鹉螺号就是靠它反击攻击它的敌战舰,从战舰的船侧撞了过去,冲角穿透船身。

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但在鹦鹉螺号上,凡尔纳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竟在真正发明电灯的十三年前就预料到未来世界,把科学和故事完美结合,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1886年,英国人发明了电力作为动力的潜水艇,大概是为了感谢凡尔纳给了他们灵感,他们为潜水艇取名“鹦鹉螺号”。

4、内容概括

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或译为“诺第留斯号”)的故事。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我们组的汇报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甲:第一组同学生动形象的为我们揭开了《海底两万里》神秘面纱的一角,让我们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为了满足大家的心愿,有请第二小组的同学介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最感兴趣的情节,下面走入读书分享会的第二站——精彩再现。

(二)、精彩再现

1、首先由我来给大家介绍鹦鹉螺号的内景:

艇外形状:艇身是长长的圆柱体,呈锥状,从头至尾,整七十米,最宽为八米,这样的设计方便阻力小,鹦鹉号面积为一千零十一点四五平方米,体积为一千五百多立方米,双层船壳让鹦鹉号坚硬无比,船壳不会破裂折断。

艇内:餐厅后是一间同餐厅面积大小的图书馆,紫檀木书架上陈列着各种书籍,一张桌子上还放着册子和旧报纸,这些唯数不多的东西是尼摩船长与外界的唯一联系,并且这里还是一件吸烟室,正对着图书馆的那扇门,是一间画室,里面有许多尼摩船长自己精心收藏的画,例如:拉斐尔的圣母像,克雷热的仙女等,说是画室但里面还有许多音乐家的乐谱,并且在乐谱旁稀有的珍品也占据着很大一块地方,玻璃窗内整齐的排放着珊瑚虫类的标本,各种各样的散装珊瑚和一些珍贵的动物标本;印度洋中的T形贝壳,美洲马蹄螺等。教授的房间里虽说装修不见很豪华,但生活必修品却没有缺少一样。据尼摩船长说:“船上的一切都用电。”了解后才知道船上用电的都是一些预测表,而电的由来是海底的煤。厅中央还有一只小挺一般用于钓鱼、兜风。舱室里的一扇门通往厨房,厨房和旁边是一间浴室,挨着厨房是艇员舱房,在顶里面的隔板把艇员艇房。机舱内放着各种操纵英鹦鹉号的机器。

2、我最喜欢海底漫步这章,话说教授一行三人随艇长出艇去海底森林打猎,猎物还没看到,几个人已经被眼前的奇异景象征服了。

“我如何才能将这次海底漫步留给我的印象描绘出来呢?没有什么语言能够描述这么美妙的经历!当画笔都无法将海底给人留下的特殊印象再现出来时,即使是生花妙笔也无法用文字尽情的描述啊!”

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将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融合,将作家内心的惊异与兴奋表现无疑。

“光线如同通过三棱镜似的折射变形,海底的花草、礁石、胚芽、贝壳、珊瑚虫等,经这种折射光一照,颜色发生轻微变化,呈现出七彩光来。各种色调组合交错,一幅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的美丽图像,犹如善用色彩的画家的调色板,真乃海中奇景,让人大开眼界!”

用“三棱镜”“调色板”对比,生动地描绘出阳光穿透海水给海底带来的奇特色彩变化。即使不能置身海底读一读这段如梦如幻的描写,我们的心灵也可以得以远足。感谢凡尔纳,带给我们一次如此奇幻的心灵之旅。

3、《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最喜欢章鱼大战这一章。首先给大家看一段精彩视频。不错吧,请跟我走进原著。

片段一:“它那海绿色的大眼睛让人浑身发毛,八只爪子伸长开来,有身体的一倍,触角内侧有二百五十个吸盘,可以吸附在玻璃上,几排尖尖的牙齿伸出时,宛如一把真正的大剪刀似的。”

这段文字对大章鱼进行了白描般的画像,虽然它只是作家想象中的庞然大物,但细致、逼真的描写让我们觉得它仿佛就在眼前。

片段二:“能观赏到这么多章鱼,可真有趣。”我语气轻松的说,如同鱼类爱好者在水族馆的玻璃鱼缸前观赏鱼似的。

“没错,是挺有趣,博物学家先生,”艇长回答我说,“可是,我们马上要跟它们展开肉搏战了。”

阿龙纳斯教授之所以语气轻松,谈笑风声,是因为对即将面临的危险浑然不知,而艇长的话幽默诙谐,表现出他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片段三:尼摩船长满身血污,一动不动地站在舷灯旁,凝视着吞噬了他的一 个伙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儿从他的眼眶里滚了出来。

尼摩船长再次流露真情,他人性中没有泯灭的善良总是在不经意间自然流露,从而与他表面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之后,一个水手被章鱼掳走,而艇长再次流下来眼泪。尼德兰在被艇长营救后也表现了他知恩图报、讲情重义的一面。这一章真的让我着迷。

4、珊瑚同样让我们着迷,下面我将带领大家欣赏漂亮的珊瑚:

此科目分为三个科:柳珊瑚科,木贼科和珊瑚科,珊瑚属于最后一科。珊瑚很有趣,先是被归入矿物界,最后被归入动物界。

珊瑚是聚集在易碎珊瑚骨上的微小动物群。它们中最美的几个品种被冠之为“血红花”“血红炮”之美名。这种珍贵物质与其他珊瑚骨混杂,形成密实而难以分辨的整体。被称之为“马克西奥塔”,那是一些地地道道美丽的红珊瑚。

在珊瑚中,有笙珊瑚、磷光珊瑚、扇状柳珊瑚、叙利亚软海绵、摩鹿加群岛的海木贼、挪威海域奇妙的逗点珊瑚以及乙烯激列的珊瑚等等。

光线如同三棱镜是的折射变形,海底的珊瑚经这种折射光一照,颜色发生轻微的变化,呈现出七彩光來,各种色调组合交错,一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缤纷的美丽图像,由如善用色彩画家的调色板。

菌贝、海虱珊瑚、节叉鸢尾珊瑚、触须透明的淡黄色石珊瑚,如草地般丛生的石花珊瑚......当灯光照在这些色彩艳丽的珊瑚上,景象万千,煞是迷人。我们组的汇报到此结束。

甲:第二组的同学结合图片、语段向我们展现了精彩剧情,那么我想问问其余同学,你们最喜欢哪个情节,为什么呢?

生A:我被《海底两万里》中的冰山这一节内容深深打动了。他们在南极地区航行,在回来的路上,不幸被冰山困住,但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的生命。多么惊心动魄的一刻啊!想想他们,在危险的情况下,他们头脑清醒,用智慧战胜了困难。那我呢?我从小到大都很胆小,而且在困难来临的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去战胜它.而《海底两万里》给了我一些勇气,我应该学习他们的那种不畏艰险的精神!

生B:上部第二十章 托里斯海峡:“鹦鹉螺号”第一次遭受困境碰触到海峡的礁石而被迫停下来。然而这对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能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这对一个原来生活在陆地上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留在海上2~3个月的人来说是上天何等的优厚待遇啊!然而,在他刚想享受战利品时却遇到了土人围攻。最终以尼摩船长沉着冷静去对付土人围攻而告一段落。

生C:下部 第三章 一颗价值千万法郎的珍珠:这一章叙述尼摩船长,啊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在收集珍珠时发现一位印度采珠人遭到黑鲨的袭击,幸亏尼摩船长以无以匹比的勇敢和尼德•兰对鲨鱼身体结构的熟识,用鱼叉刺中鲨鱼的心脏而完结生命为告终。在细节可以看出尼摩船长他,作为逃到海底的人类种族代表之一,而对人类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不管他平时嘴上怎么说,但这个奇怪的人善良之心至今还未完全泯灭。

生D:在南极缺氧的时候,当时只有潜水服上的储蓄罐里还有一丝空气,那时由于缺乏空气,他们几乎虚脱。这时,尼摩船长没有去吸最后一丝空气来维持生命,而是把生还的机会留给了教授。他为了别人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为感动了我。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作者还同时告诫我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 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防止被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儒勒。凡尔纳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面对这早在两百年前的先知者的呼吁,我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此书不只是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还是在启发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对自然科学有更大的收获。

(三)人物画廊,带着我们进行了一次神奇的旅行,在旅途中四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一定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走入读书汇报第三站——人物画廊,有请第三组同学详细给我们描摹书中经典人物。

1、尼摩船长

我最喜欢尼摩船长,因为他是鹦鹉螺号潜艇艇长,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从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战士;从南极冰山脱险中,可以看出他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从智斗鲨鱼救采珠人中,可以看出他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从击退土著人袭击中,可以看出他知识渊博,有创造力和预见性,遇事沉着冷静;从含泪掩埋同伴中,可以看出他虽外表冷酷但内心情感丰富,重情重义;从潜航在海底进行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和躲避他的敌人和迫害者中,可以看出他的神秘、孤独和追求自由的心理。

2、阿龙纳斯教授

我最喜欢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他是巴黎自然博物馆客座教授,年约四十岁,博古通今,乘潜艇在水下航行,使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动植物;从他积极参与政府的远征考察活动中,可以看出他热爱科学考察事业,具有正义感,希望造福人类。从他敢于和尼摩船长乘坐潜水艇在海底做探险旅行中,可以看出他有献身科学的精神。他和他那位对分类学入了迷的仆人康塞尔,将这些海洋生物向我们做了详实的介绍,界、门、纲、目、科、属、种,说得井井有条,使读者认识了许多海洋生物;阿龙纳斯还把在海洋中见到的种种奇观,娓娓道来,令读者大开眼界,知道了什么是太平洋黑流,什么是墨西哥暖流,飓风是怎样形成的,马尾藻海又是什么样的„„

3、康赛尔

我最喜欢康赛尔,他是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至少你看不出他着急上火。他精通分类理论,遇到什么总是认认真真或者说一本正经地把它们分类,但是对那些东西的名字却一无所知,可以说他是个分类狂。他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跟随主人参与“捕鲸”行动。看到主人落水后,勇敢的跳下去抢救,是一个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人。

4、尼德兰

我最喜欢尼德兰,他是个比较原始的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牛排,小牛肉,小酒馆里的酒,在陆地上自由地行走。他性情火爆,受不了被监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我们组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甲:第三小组的四名同学都是专家型的人才,他们从多方面总结了四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接下来我想问问其余同学,在阅读过程中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 生A:我喜欢尼摩船长,因为在南极遭遇冰山挖冰的时候,他很镇定,一点也不慌张,不发一句怨言,他拿他的精神力量抑制他的肉体痛苦。这样一个意志坚强的硬汉打动了我。生B:我喜欢康赛尔,同样是在遭遇冰山的时候,重浊空气使每个人都很难受,这时他没有离开主人,而是拉着他的手鼓励他,还在低声说:“啊!如果我可以不呼吸,先生就可以多有些空气”,当我读到这的时候我哭了,为他的忠诚而感动。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这种忠诚。

生C:我喜欢阿龙纳斯教授,不仅因为他有渊博的知识,我相信知识只要勤奋每个人都能学得到,我更欣赏他身上所特有的谦虚严谨的态度,比如在不知道怪物是潜水艇之前他是这样说的:“我逐个研究了各种不同的假设和猜想,在没有得到更多的材料之前,我认为这是一只麒麟”。

生D:我喜欢尼德兰。他大约四十岁,身材魁梧,一米八的大个,不大爱说话,性情很暴躁,容易发脾气,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他也会赞叹极地的美,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自由,从一登上船他就念叨着怎样跑掉.他喜欢美食,喜欢烹调,在陆地上那几天,他那句“鱼可分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两类”萌了我好久。他还喜欢讽刺尼摩船长,总对教授说“你那位船长”之类的话。我喜欢他的贪吃、直率、大大咧咧、心直口快。

甲:以上四名同学从细微处、从小事上对自己所喜欢的人物进行了分析,说的真到位。此处应该有掌声。

(三)、读书交流

乙:感谢同学们的精彩汇报,通过两个多月的阅读,相信同学们对本书一定有深刻的体会,下面有请第四小组的同学从主题、艺术特色、影响、推荐语、名句赏析五个方面和大家交流读书体会。

1、主题:《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的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2、艺术特色

特色一: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如勇斗鲨鱼、搏杀章鱼等惊险情节。特色二: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人精神。文中的尼摩船长将沉船中的财宝送给贫苦的人。

特色三:海底世界描绘得十分精彩。海底世界蕴藏着许多奇观异景,让我们大饱眼福。那里有各种新奇的鱼类、植虫动物、海绵、珊瑚......特色四:幻想性,本书写于1870年,那时世界上还未研制出潜水艇,海底世界到底如何无人知晓,本书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幻想出尼摩船长研制 了潜水艇并带阿龙纳斯教授一行游览了长达两万里的海底世界,观赏到海底五彩缤纷的美景。而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研制出真实的潜水艇。

对于科幻小说我们是陌生的,下面有请姜老师,让她给我们说说如何阅读!

姜老师: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不能将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科幻小说虽然有科学性,具有科普功能,有些科幻小说甚至还具有预言和启发科学发明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文学作品,不能与科普作品相等同。

其次,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因为它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在阅读科幻小说时,应多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

最后,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能力。有些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把读科幻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不可取。希望同学们能从科幻小说中体会文学之美。

3、影响:(感谢姜老师的讲解,下面由我来说说这部小说产生的影响)这篇小说是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因为他的作品具有前瞻性,描绘的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科技以及在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科技,他被人们尊称为科幻小说之父.潜水艇的发明者西蒙.莱克说:《海底两万里》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法国元帅利奥泰说:看完《海底两万里》,再回顾刚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现代科技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预言付之实践的过程。1884年教皇利奥十三世接见凡尔纳时说: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我更珍重的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作品中的想象大胆新奇,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一直受到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

4、推荐语:(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最大的特点是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它描绘了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使读者如临其境,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作者还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我推向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刻画交替出现。读书引人入胜,欲罢不能,这的确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

5、《海底两万里》虽然是一部科幻小说,但文学色彩特别浓厚,里面有许多精彩的语句,我只挑选其中的三处来和大家共同分享。(1)、“康赛尔!”我第三次叫他。

康赛尔出来了。“先生,叫我吗?”他进来的时候说。

这句话完美体现了康赛尔不紧不慢的性格,说明了作者很注意各角色不同的性格特点的描写。

(2)、在这三个月中,真是一天等于一个世纪。由于瞭望的水手估计错了或看错了而引起的骚动,每天总共一二十次。

这句话运用具体的数字,真实的说明在遇到海怪以前人们所处的紧张的氛围,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3)、尼摩船长滔滔不绝的说着,他眼中的火焰,他手势的激动,使他完成变成另一个人。他爱他的船,像一个父亲爱他的儿子一样。

这句话运用恰当生动的比喻,将船长对船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文中有好多这样充满文学性的语句,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积累更多这样的语段。我们组的汇报到此结束。

甲:感谢第四组同学的精彩汇报,通过你们的介绍让同学们更加明白了这本书流行的原因。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乙: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甲:读书能启发心智、震撼人心、丰富生活。乙:读书能提高素养、引发思考、指点迷津。

合:让我们在孕育生机的春日里,与书携手,从中汲取营养,做精神的巨人,国家的栋梁。探秘海底世界 寻访蔚蓝国度——《海底两万里》读书分享会到此结束。

上一篇:拖拉机登记规定下一篇:实习承诺书通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