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

2024-09-22

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精选9篇)

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 第1篇

手术室危重病人急救制度

1.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抢救物品、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3.抢救车内物品、药品统一规范放置,用后随时补充。抢救车专人管理,在每次抢救后负责检查,并且每日清点并记录。护士长每月抽查一次并有记录。

4.定期进行各种急救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培训,并列入继续教育学习内容。

5.遇有抢救病人,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进行抢救。当班护士应沉着、冷静、分秒必争,进行初步的紧急处理:安置好病人卧位、打开气道,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药物进行抢救。

6.准确记录病情、抢救过程、时间及所用的各种抢救药物。

7.原则上不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情况若需执行口头医

嘱,须两人核对,并要重复一次,经医生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安瓿,作为核对药品及补开医嘱的证据。

8.做好抢救后的清理、补充、检查工作,并做好病人家属的安抚工作。

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 第2篇

一、接病人查对制度

1、术前一日根据手术通知单,填写病人登记本,核对病人科室、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并安排手术间及手术时间。

2、手术当日根据手术时间,值班护士(巡回护士)到病房接病人,与病区责任护士(值班护士)共同核对病人病历、手链等并查看皮肤情况,双方认可后签名。

3、护士接病人进入手术间后,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查配血报告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正确无误等待手术。

二、手术时查对制度

1、手术前核对无菌包外3M胶带灭菌标志合格,包内灭菌指示卡合格,手术器械配备齐全。方可进行手术。手术开始前,关闭切口前后双人清点核对器械敷料数目是否相符。

2、用药查对

(1)按医嘱及时用药。

(2)用药前三查七对:三查即用药前查、用药中查、用药后查。七对:对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有效期。用药后立即通知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瓶装大液体使用前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纹,液体有无浑浊、絮状物等。袋装液体查包装袋有无渗漏。

(3)各种用药后空安瓿暂时保留,经二人核对无误方可丢弃。

三、送病人查对制度

1、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将病人送回病房。

2、手术室护士向病区护士交接静脉输液或输血情况;查看皮肤及带回物品等双方确认无误后签名。

四、输血查对制度

1、输血前必须二人共同查对输血单及病历,其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人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

2、核对输血单和血袋号、献血者血型、血量、采血日期;核对无误后,可以使用,血袋保留至手术结束后24小时。

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 第3篇

创伤性休克的产生是因为创伤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足、功能受损、机体内血液循环的减少等造成的。创伤性休克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后症状, 其死亡率很高。为了病人的安危最好的做法就是手术, 但是要想手术能够正常的进行, 必须做好临床急救护理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一共98个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病人的例子, 其中男57例, 女41例, 年龄18~69岁, 平均年龄40.2岁, 每个病例都经过了临床观察, 其中呼吸道梗阻造成的休克27例、大出血引起的创伤性休克60例、其他原因造成的休克11例。全部患者都经过了详细检查被确诊了。

1.2 方法

对98个病例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总结出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套护理方法, 从而保证患者安全。

2 结果

将本组98例患者其中91例患者治愈, 7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根据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死亡率为7.14%。较以往统计病例死亡率有明显降低。对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病人进行临床急救护理, 明显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结果对98个病例的总结分析归纳出了一套有效的急救方法。

3 讨论

3.1 做好止血、止痛工作

当病人出现创伤性休克时, 大部分会出现大量出血的症状。针对这种状况, 应该迅速的找出导致出血的原因, 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出血。

具体措施如下: (1) 对于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的患者止血的方法是给它进行无菌敷料然后加压包扎和夹板固定; (2) 对于由于皮肤的撕裂或者开放性损伤导致出血的患者, 应该采取压迫止血; (3) 对于闭合性损伤的病人, 先仔细的观察患者病情, 再进行处理, 如果血压仍旧下降、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情况, 就可能存在内脏的活动性出血, 此时从腹腔重抽出血液, 若是血液不凝固则便可确诊; (4) 由于剧烈的疼痛也会导致休克, 为了止痛可以采用哌替啶50~100mg进行注射, 但是会导致呼吸不顺畅的反应, 要慎用。

3.2 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 氧气充分

由于创伤性休克患者通常处于缺氧状态, 所以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有着重要作用, 常用措施为给患者戴上面罩或者插上导管进行持续给氧, 一段时间过后, 如果病情好转就可以间断的供氧。

严重的创伤性休克病人通常会有呼吸道梗阻的症状, 还可能导致窒息。此时应该迅速清除咽、口部分的呕吐物、分泌物等, 头偏向一侧, 拉出舌头, 也可以将气管或气管插管切开。

对于严重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或合并有颅脑损伤的病人, 应该对病人采取机械对其辅助呼吸, 为病人输入高流量的氧气。

3.3 不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病情随时都处在变化当中, 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 要不断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防止休克的发生。

常见的监测和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精神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脑组织灌流的情况。如果病人反应良好, 神志清楚, 表明循环血量足够。如果出现头晕、眼花、烦躁、神志不清等状况就表示循环血量不充足, 休克还存在。 (2) 监测皮肤的温度、观察色泽, 因为这个可以反映出体表灌流的情况。休克时的状况是表现出四肢冰冷, 肤色苍白, 轻压口唇或指甲颜色也变得苍白, 恢复红润较缓慢;休克好转表现出来的情况是皮肤干燥、四肢温暖、当轻压口唇或指甲时迅速变红。 (3) 监测患者的脉率和血压情况。当患者的脉搏清楚, 手脚温暖, 表明休克好转, 脉率指数在0.5左右是无休克的, 在1.0~1.5之间存在休克, 2.0以上休克严重。当收缩压低于12Kpa (90mmHg) 、血压下降、脉压<2.67Kpa (20mmHg) 时表明休克存在。当脉压增大、血压上升到正常状况时表明休克进行好转了。 (4) 进行特殊的检测, 判断病情的变化, 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3.4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为了有效的抢救病人, 让病人脱离危险, 必须及时的对病人进行补液, 并且提高补液的速度。然后在远离病人受伤部位的静脉血管处建立2个左右的静脉输液通道。一种一条静脉通道用于对病人进行输血。

4 结语

病人受到创伤性休克后必须进行及时的抢救, 也只有及时的抢救才能让患者脱离危险, 提高成功率。在抢救途中也必须很好的结合抗休克护理, 让术前准备和抢救休克共同进行。因为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抢救成功的前提和重要部分。通过对患者做好止血、止痛工作、保持患者的呼吸顺畅、氧气充分、不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等护理工作缩短了有效抢救时间。

摘要:目的 针对手术期间病人出现创伤性休克的症状, 探讨对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病人进行临床急救护理的方法, 提高以后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观察分析98个手术室创伤性休克的病例, 总结出临床急救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使用临床急救护理, 使得成功率大大提高了。结论 及时、准确的采用相应的急救护理对手术室中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手术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手术室,创伤性休克,临床急救护理

参考文献

[1]尹冬玲, 吴晓华.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5 (2) .

[2]永岚.2种股静脉置管输液法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抢救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3]原忠青, 王翠梅, 郭秦杰.外伤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护理研究, 2008, 22.

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 第4篇

【关键词】多发伤;手术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61-01

1临床资料

本组100名患者中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15~40岁,平均年龄25岁。腹部闭合伤35例,锐器伤65例。合并休克20例,术中心肺复苏10例,死亡2例。术中输血0~2400毫升。

2术前准备

2.1物品准备常规开胸开腹器械、电刀、吸引器、麻醉机、监护仪、除颤监护仪,准备好各种规格的气管导管、麻醉面罩、牙垫、吸痰器,吸痰管、胃管、气囊尿管等物品。各种仪器设备正确安装、连接并保证功能良好,拿来就用。

2.2患者准备所有经绿色通道进入手术室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迅速用20#静脉留置针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保障液体和药物的及时输入。抽交叉合血及输血前各项检查标本,及时配血输血。安置好监护仪及时了解患者全身状况,配合医生进行处置。合理摆放手术体位,上肢外展<90°避免损伤神经。对受压部位进行妥善处置,防止压疮发生,杜绝因此引起的医疗纠纷。常规安放尿管,必要时放置胃管并妥善固定。配合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协助静脉给药,并严格三查七对,建立有效的呼吸支持。

3术中配合

3.1巡回护士配合这类创伤患者多来势很急,巡回护士要准确迅速地准备好各项工作,使手术尽快开始,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手术开始前巡回护士应与器械护士一起认真唱点各类器械、缝针、纱布、纱垫数目妥善记录,并于关闭体腔和缝合皮肤前两次唱点复核器械、纱布、缝针等的数量。器械清点要仔细严谨,术前术毕要一致,杜绝器械遗留体腔。手术开始后,巡回护士要管理好各种管道,保持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氧饱和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麻醉师并配合麻醉师妥善处理。遇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应争分夺秒配合麻醉师及早进行有效的CPR,具体是按压次数为100/min,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同时及早进行电除颤,CPR5次,除颤一次。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随时关注手术进程,根据手术情况准备热盐水、明胶海绵、生物胶、胸腔闭式引流管和引流瓶、血浆管、可收线等配合术者,保证手术顺利实施。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的填写必须客观全面真实记录患者的情况,字迹清晰,严禁涂改。

3.2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应对手术步骤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迅速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尽早上台,整理好各类物品,和巡回护士一起仔细清点器械数目,配合手术医生消毒铺巾,保证手术尽早实施,抢救患者生命。手术进行中,随时注意手术进度,及时主动传递器械,密切配合手术医生顺利实施手术。做好术中隔离,特别是空腔脏器破裂的手术要做好隔离,以免影响手术前切口愈合。管理好台上器械、纱布、缝针、手术刀等物品,做到心中有数,定位放置,并于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和缝合皮肤前三次与巡回护士认真唱点所有手术物品数量,数目不对绝不允许关闭体腔,严防器械遗留体腔。对术中切除的组织器官应妥善放置,术毕交手术医生妥善处理,严防手术标本遗失。

4护理体会

以胸腹创伤为主的多发伤患者多病情危重,尤其是以失血为主的腹部实质脏器损伤、大血管伤患者,越早进行手术治疗,及时止血,患者康复的可能性越大。手术室护士术前快速、熟练、充分的准备,能缩短手术准备时间,使手术及早进行。术中器械护士默契配合术者,迅捷、准确的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为抢救生命争取宝贵时间。巡回护士与麻醉师的密切配合,静脉通道的保持,晶体、胶体、血液的及时补给。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有效的处置,更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第5篇

手术室护理核心制度

一.接送病人的制度 二.术中输血制度

三.术中医嘱执行制度 四.术中辅诊检查制度

五.术中防止器械敷料遗留的制度 六.手术室安全制度 七.手术查对制度

八.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九.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十.给药制度

十一.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十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接送病人的制度

1.根据病人手术时间核对病室、床位、病人姓名后,提前30分钟将病人接到指定手间。

2.检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如:术前用药、禁食、合血、出凝血时间、HbsAg、灌肠、插胃管、导尿管、照片、更换衣服、家属签字等,并注意不带贵重物品入室。无导尿管病人应嘱病人排尿。

3.检查手术所需用物是否准备好,如:病历、合血单、特殊用药、X光片等,并带人手术室。

4.接台手术,提前30分钟电话通知有关病室作准备。医师在病室等候,待病人接人手术室后,医师随即进人手术室。

5.手术结束后,将病人随同病房带来的一切用物送回病房,并与病室接班护士当面交清。由术者、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工人一起护送病人,以防回病房途中发生意外,包括局麻病人。

6.接送病人时注意病人安全。尤其是特殊病人,如:神志不清、脑危象、严重外伤、休克等随时有病情变化的病人应有一名医师陪同护送至手术室,以保证病人安全。

7.若病室术前准备不完善,手术室可拒绝接病人,待完善术前准备后由病房护送至手术室。

8.每天早上8:30以前开始接病人,请各病房在上午8时以前做好术前准备。

二.术中输血制度

1.凡术中需输血者,主管医师应于术前备好血标本,填好输血申请单,注明手术输血日期和备血量送血库。如需血量大或有特殊要求(如成分输血等),主管医师均应提前与血库直接联系妥当。

2.术中需输血时,应由手术配合人员携带病历及时联系取血。取血人员每次只许取1名病人所需的血液,以免发生差错。

3.输血前应仔细查对病人姓名、住院号、血型及输血申请单等3遍,取血人在血库查对1遍,麻醉医师与巡回护士查对1遍,输血或加血者查对1遍。

4.按手术进行情况调整好输血速度,密切观察输血反应。有特殊反应者,应

保留余血备检。凡输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两者之间输以少量生理盐水,两者不可直接混合。

5.输血毕,保留血袋,以备查对。

6.输血起始、完毕时间及输血量,由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上。

三.术中医嘱执行制度

1.术中,由主管医师及麻醉医师所作的口头医嘱,由巡回护士执行并应复诵1遍,会同另1人核对药名、浓度、剂量,然后使用。

2.用药后,应保留空瓶,以备核对,待手术结束后方可弃去。

3.执行医嘱完毕后,应在病历医嘱栏内做好记录,同时告知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 上。

4.术中会诊工作制度

(1)术中因病情复杂、剧变或发生紧急意外需会诊者,应按急诊会诊处理。

(2)由巡回护士及麻醉医师设法尽快传呼有关会诊人员。情况紧急者,应同时报告有关领导。

(3)术中会诊由在场有关领导或职位高的医师负责组织,指定有关人员做好记录或术后补记。

四.术中辅诊检查制度

1.凡术中需进行有关辅诊检查如摄片。造影、穿刺活俭、冰冻切片、超声与内窥镜检查等,均应手术前1日由主管医师与有关单位联系,做好充分准备,指派专人配合。

2.术中进行辅诊检查时,巡回护士应协助做好联系和准备工作,并注意无菌管理。辅诊人员进入手术间前,应按规定更衣换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3.检查操作完毕后,及早作出报告,以缩短手术等待时间。

4.器械护士须注意台上无菌管理,应将取下的病理标本用湿林水纱布包裹,夹以皮肤巾钳(或其他钳),作为标志,妥善放置。若标本需作冰冻切片者,巡回护士应尽快将标本及病理送检单派人送至病理检查室。所有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报告结果均须以正式文字报告为准,不得以电话或口头报告,以防误差。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五.术中防止器械敷料遗留的制度

1.凡随病人带入手术间的创口敷料。绷带等,以及麻醉、消毒所用纱布、纱球等,均应在手术开始前全部送出手术间。

2.手术开始前,由器械护士会同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器械、纱布、纱垫、缝针、残卷等数量,至少两遍,并由巡回护士准确登记备查。手术中,所增减的器械及敷料,巡回护士应及时补充记录好。

3.台上手术人员应始终保持手术器械及敷料放置有序,有条不紊。手术医师不得乱取器械。暂不用的器械物件应及时交还器械护士,不得乱丢或堆积在手术区周围。

4.凡胸、腹腔及深部手术所用纱布垫,必须留有长带,带尾夹止血钳放在创口外,以防遗留体内。凡创口内置放的纱布、引流物种类及数目,均应详细记录在麻醉记录单上。

5.凡手术台上掉落的敷料、器械、缝针、线卷等,均应捡起,未经巡回护士

许可,不得带出室外。

6.缝合胸、腹腔及深部创口前,除手术医师应认真清查外,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必须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线卷等数目,准确无误后方可缝合。缝合完毕,再清点l遍(即手术开始时,关闭体胶前及关闭体腔后共清点3遍)。

六.手术室安全制度

1.定期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爱护消防设施,不准移动或搬动做他用,消防器材专人负责,定期更换,定期检查。

2.熟悉手术室的各种电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手术结束后,应拔去所有电源插头。电器设备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剧毒药品应有专柜贮藏,配上锁,并派专人保管,使用进行登记。

4.易燃物品,应安置在通风阴暗处,要求远离火源,专人管理。

5.值班人员应巡视手术室每个房间,负责氧气、吸引器。水、电、门窗的安全检查及大门的安全,坚守工作岗位。

6.非手术相关人员勿任意进人手术室。

7.手术室内严禁吸烟。

8.接送病人注意安全,防止碰伤、摔伤。

9.如发现意外情况,应立即汇报有关部门,并向院部汇报。

七.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查手术名称及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无菌包的指示带及指示卡是否达到无菌指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布垫、纱布、缝针、器械数目与术前数目是否相符。核对者签全名。

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

八.差错事故管理制度

1.各科室要制定差错事故防范措施。2.科室内要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报告本。

3.发生差错事故后,要注意保留原始资料,以备检查,不可私自丢弃。4.护士长要及时填写差错事故登记本,并上报护理部,如隐瞒不报要严肃处理。

5.当事人要按规定进行检查,科室要有讨论记录,要有整改措施。

6.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各科护士长对差错事故进行讨论分析,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九.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及时进行抢救。

2.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

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重大抢救

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

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3.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纪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4.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做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5.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6.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环境安静,忙而不乱。抢救完毕,整理抢救现场,清洗抢救器械,按常规分别消毒以便备用,清点抢救药品,及时补充,急救物品完好率要达到100%。

7.认真书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字迹清晰、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全面,能体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确保护理记录的连续性、真实性和完整性。8.凡遇有重大灾害、事故抢救,应服从医院统一组织,立即准备,随叫随到。科室之间支持支援配合,必要时成立临时抢救组织,加强抢救工作。

十.给药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4.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6.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9.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十一.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1.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2.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3.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1)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2)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3)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4.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5.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十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必须分清非无菌区、相对无菌区、无菌区。

2.手术间分清无菌间、有菌间。如手术间有限,应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

3.对感染和特异性感染等手术,所用的器械、敷料等用物要有严格消毒处理措施。不得与其他敷料混合,并有标记。手术后手术间地面和空气严密消毒。

4.手术室洗手、护士铺台、刷手、穿隔离衣、戴手套和手术配合均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5.巡回护士进行各种治疗注射、拿放无菌物品.应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6.各种无菌包及无菌容器中的消毒液,由专人负责定期消毒或更换,尽量减少用浸泡消毒的器械,丝线、刀片、剪等应高压蒸汽消毒。

7.工作人员熟悉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及使用方法,可根据其效能定期检测。

8.经常启盖的无菌盒,每周重复消毒灭菌,固定的敷料包、器械包,过期应重新灭菌。

9.每月对各项灭菌项目进行细菌监测,每月对工作人员作细菌培养,并做好记录。

10.用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时,应有时数登记和紫外线强度监测并登记。

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 第6篇

1.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进人手术室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口罩及隔离衣。

2.手术室的药品、器械、敷料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各种急症手术的器材、物品等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手术室器械一般不得外借,确需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办理登记手续。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根据医嘱并经过仔细核对方可使用。

3.择期手术通知单须于手术前送手术室,如需特殊器械或病人有传染性疾病,应预先注明。手术室根据手术通知单按时接病人人室。临床科室因故更改、增加或停止手术时,应事先与麻醉科主任、护士长联系。

4.手术室护士应在术前进行术前访视,了解病人情况。

5·接手术病人时,携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住院号、手术名称、部位及体表标识。病人应穿病员服进人手术室。

6·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遇特殊情况,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有菌手术。层流手术室两台手术之间应留有自净时间(不少于30分钟)。手术前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量,及时处理被血液污染的器械与敷料,防止给病人带来不良刺激。

7.严重及特殊感染手术用过的一切器械、物品均应作特殊处理,经重新消毒灭菌后方可再用。

8.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的病人应详细登记,按月统计上报。

9·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作细菌培养一次(包括空气、外科洗手、灭菌

后的物品),做好感染控制工作。

10.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的标本,防止标本丢失。

ll.医务人员患上呼吸道感染者不宜参加手术,特殊情况须戴双层口罩方可进人手术间。

12.手术室工作人员暂时外出必须更换外出衣、外出鞋。

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 第7篇

(一)手术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各区域划分明确(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标识醒目。

(二)凡进人手术室必须按要求更衣,贴身衣领及衣袖不得外露,戴口罩遮住鼻孔,头发不得露出帽子。有事外出应更换外出衣及外出鞋,非手术室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手术室,严格限制手术间参观人员。

(三)患呼吸道感染及面部、颈部、手部皮肤感染者原则上不可进入手术室。若必须进入时应戴双层口罩,感染处严密封闭。

(四)凡进入手术室人员,应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落实“十防”措施,严防差错事故,确保病人安全。

(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手术器械及物品一用一灭菌。定期作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手术器械、敷料包的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加强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严防切口感染和医院感染,做好资料统计工作。

(七)加强手术室急救器材、药品管理,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严格交接班。贵重仪器专人保管。器械、物品原则上不外借,需外借时应由有关负责人批准。

(八)护理人员主动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和抢救工作,与临床科室和麻醉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密切配合。

(九)书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置入器材合格证及器械敷料的监测合格标志粘贴于手术记录单背面。

(十)坚持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术后随访,满足病人需要。(十一)手术室保持安静,术中严禁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十二)坚持手术室清洁消毒制度,每周大清洁消毒,每日、每台手术后清洁消毒。手术的废弃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

手术室交接班制度

1、接班人员应提前15分钟接班。

2、手术间交接班内容包括:手术间物品、基础药品、各种

仪器设备、无菌物品等。

3、手术病人交接班内容包括:病人诊断、麻醉方式、手术

名称、术中情况、输液、输血、用药量、出血量、尿量、纱布、器械、缝针清点数、病区带来的物品,按手术情况做好手术病人护理记录。

4、晨交班内容包括:当日手术总数、急诊手术、术中抢救

病人情况及术前访视特殊情况。

5、节假日值班交接还包括手术室的安全工作内容。

6、工作中遇有特别情况,应向护士长或有关人员交接清

楚。

1、每日限制区走廊用消毒液拖地2次。

2、术前湿式做好平面卫生。

3、每次手术结束,消毒液擦拭所有平面,并清除污迹、敷

料和所有垃圾,清洁地面后消毒液拖地。

4、手术间每周六大扫除一次,包括门、无影灯、壁橱、吊

塔、显示器、电刀以及各种仪器、地面、墙壁、天花等。

5、工作用鞋一用一消毒一清洗。

6、接送患者的交换车,每日清洁并更换被服。

7、所有进入限制区的物品、设备,应拆除外包装,擦拭干

净后方可推入。

8、每周清洗回风口、新风管初级过滤器,每月消毒空调管

道系统。

9、严格洁污分流,避免交叉感染。

10、特殊感染手术,按照常规要求对手术间进行特殊消毒处

理。

1、择期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访视。

2、术前访视由巡回护士负责,巡回护士不在班则由器械护

士访视。

3、术前访视内容

(1)了解病人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

(2)了解各项术前准备完成情况、备皮、备血、皮试、术

前9项检查结果。

(3)到病人床边做自我介绍,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病人

术前及术中需配合的注意事项。做好解释说明及心里

护理。

(4)评估病人血管及皮肤情况。

(5)了解手术特殊要求。

(6)做好访视记录。

术前术后访视制度

1、凡择期手术病人均应作术前术后访视,访视率>80%。

2、术前术后随访工作由值班护士完成。

3、值班护士晚上必须提前上班,保证接班前完成访视工

作。

4、术前访视应根据当日手术通知单按术前访视工作流程

认真执行。

5、术后随访在术后一天完成,并认真落实术后随访工作流

程。

手术室参观制度

1、院外参观者,需经医务处、护理部及科主任、手术室护

士长同意;院内参观者,需经科主任、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入内。

2、参观、见习人员参观应由责任老师或医生带领,不得随便走动。

3、参观、见习人员持“进修证”或学生证“领取衣物、拖鞋。

4、严格控制参观人数,一个手术间内不得超过2~3人。

5、参观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制度及无菌原则,参观者

距手术人员不得少于30cm。

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00例进行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方式,将研究中患者进行分组,每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50.5±2.5)岁,10例为开放性颅脑损伤,40例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对照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50.6±2.6)岁,15例为开放性颅脑损伤,35例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对两组基本的资料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止血以及补液等操作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1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接到急诊电话或者急诊手术单之后,要马上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并将手术室的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准备好手术过程中需要用到手术设备与器械。2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在患者上手术床之前对其进行认真核查,将患者移至手术台,手术室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性的评估,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了骨折、出血以及其它外伤,如果出现了,就要与医生进行联系,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如果患者的呕吐物污染了衣被,就要马上将其撤除,将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采用吸引器吸出,确保患者的呼吸道处于通畅的状态。保持患者全身皮肤与床单的干燥性,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如果患者的意识昏迷,并且出现躁动不安的情绪,要将患者适当约束起来,要注意松紧度。

1.2.2术中护理1麻醉与体位护理。巡回护士要立即帮助患者建立起静脉通道,穿刺采用18G套管针,方便输血操作。护理人员要协助麻醉师建立监测系统。对患者的意识、血压以及脉搏等变化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完成麻醉操作之后,将患者的头部置于头架上,或者根据患者手术切口的位置,指导其采用侧卧位。为了预防患者的头部受到头架损伤,可以事先在需要与头架进行接触的头皮上贴上安普贴薄膜,双眼以及双耳则采用3 M贴膜贴上,避免进入消毒液。对患者的体位进行正确摆放之后,要对各种线路与管道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压伤患者皮肤,将电极板粘好。2通常情况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进颅将骨瓣去除,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将颅内压力减轻。器械护士在准备完成之后,要马上洗手对无菌台进行整理,协助医生完成铺单操作,将各种仪器连接好,并且事先准备好敷料、骨蜡、电钻、头皮夹等,与医生进行有效配合,迅速进颅。在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对手术视野进行观察,并且准确无误的传递各种手术器械。将患者的脑膜打开之后,确保脑棉以及明胶海绵准备的充足性,要将止血纱布事先准备好,并且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完成止血操作。巡回护士要确保无菌台上有充足的无菌物品,对患者血氧饱和度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将麻醉手术出血量及时报告给医生,以患者术中出血情况为依据,对输血以及输血的量以及速度进行调整,其次,要准备好压力袋,确保输血与输液速度的合理性。手术过程中要给予患者温毯保暖。观察患者大量输血之后是否出现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根据手术的具体要求,对各种仪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如果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情况,要保持冷静,准确判断之后要及时进行处理。对患者尿液的量与颜色进行观察,并且完善护理记录。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既要相互配合,又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1.2.3术后护理手术完成之后,巡回护士要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包扎,将其面部残留血迹擦除,对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其是否出现灼伤与压疮现象,对导尿管与引流管进行妥善安置。对患者进行搬运的过程中,要保持轻稳的一致性,其次,还要注意保暖,确保氧气的供应与输液的通畅,要与重症监护室或者病房完成好相关的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根据相关标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其评为显效、有效、死亡3个标准。显效:患者的意识恢复清醒,身体恢复健康,各种症状均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部分症状已经消失,意识恢复到清醒的状态,但是生活还是需要他人的协助;死亡:抢救无效死亡。护理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统计方法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50例患者中,显效26例,数所占比重为52%,有效19例,所占比重为38%,死亡5例,所占比重为10%,护理有效率为90%,死亡率为10%;对照组50例患者中,显效15例,数所占比重为30%,有效16例,所占比重为32%,死亡19例,所占比重为38%,护理有效率为62%,死亡率为38%。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要高,死亡率要低。

3讨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之后,如果患者出现了手术指征,就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尽快降低患者的颅内压[1]。如果患者出现了单侧瞳孔散大的小脑幕切迹疝征象时,就应该快速帮助患者去除颅内血肿,或者将其骨瓣去除,以此来达到有效减压的目的[2,3,4]。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与医生进行密切配合,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5]。通常情况下,因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所以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拥有敏锐的观察力,要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畅通的状态[6]。其次,要对患者的神志情况进行观察,做到“快、细、准”,对患者的病情要进行预见性判断[7]。其次,在颅脑损伤手术室急救的过程中,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既要进行密切配合又要做好自身的工作,在急救过程中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确保护理措施的时间性与准确性,将急救意识不断强化,在急救过程中充分做好相关护理工作,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该研究通过对该院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可知,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死亡率为1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62%,死亡率为38%。这与田道珍[8]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分析》一文中的结果相似,具体为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死亡率为13.3%。由此可知,在常规手术室急救护理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操作之后,护理人员能够与医生更好的进行配合,更加准确的完成各项护理操作,这为患者争取了有效的急救时间,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室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0%,死亡率为1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62%,死亡率为38%,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手术室急救护理能够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时间显著缩短,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室,急救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辉,祖晓军,赵元立.系统化护理管理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3,12(14):131-132.

[2]黄敏,刘英,朱红霞,等.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6):168-169.

[3]周染云,范燕娜,王国权,等.系统性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3):51-54.

[4]邢增娜,黄苗惠,陈美朱,等.76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B12):533-534.

[5]王莉,尹浩,韩国强,等.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22(21):1978-1980.

[6]容玉佩,刘侃,郭建杰,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4):231-233.

[7]韩玉霞,史小英,张惠萍,等.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J].西南国防医药,2013,19(12):1353-1354.

手术室急救护理制度 第9篇

【摘要】目的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的作用分析和探讨。 方法 以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手术患者120例最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采用查对制度,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6h,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0.8h;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5.43,对照组为82.2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可以让手术流程更加顺畅,节约了手术时间,患者手术风险降低,获得了手术患者的肯定,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查对;查对制度;术中护理

手术室是进行急救以及外科手术的地方,医院多个科室都和手术室有着紧密联系,属于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但是手术过程中会因为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手术出现问题,其后果是严重的[1]。手术室内的工作紧张,节奏快速,要求拥有很高的护理质量,手术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良好的护理工作的基础之上。查对制度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工作,我院的查对制度有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医嘱查对、手术查对、输血查对以及饮食查对等[2]。此次研究的是手术室护理的查对制度的作用,根据我院的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进行如下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至2012年选取我院120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样本,这些患者中病情、年龄和性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在活动同意的情况下進行研究分析的,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两组的治疗效果。

1.2查对制度

1.2.1术前一天,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到患者的病房进行访视,按照患者的手术单来进行各项信息的核对工作,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房号、床号、手术部位等等,向患者讲解手术流程,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手术当日,提前半小时巡回护士到手术患者的病房来接患者,再次进行核对信息和麻醉方式以及药物、血型、过敏结果等。向患者询问是否遵医嘱进行禁食和排空膀胱,待双方均确认后进行签名。

1.2.2手术前的麻醉要求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医师先进行患者的信息核对,在核对完之后,若无误则在核对表上进行共同签名。各类无菌器械使用之前,器械护士要先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问题,需要更换与否,防治患者的感染。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一边清点一边在记录单上进行记录。术中药物使用多为口头医嘱,护士要对医嘱进行重复,在获得确认后再进行给药,给药后再重复一次。术中需要进行输血的话,要求循环护士和麻醉师进行“三查八对”,输血袋保存24小时,在患者无任何反应后进行销毁。关闭体腔前后都要进行一次手术器械、药物、敷料的核对,避免遗漏体内事故出现[3]。

1.2.3手术后手术结束之后,在巡回护士、手术医师及麻醉师的陪同下将患者安全的送回病房,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保持各种引流管道的通畅,向病房护士交代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与病房的护士做好交接,在手术患者的护理交接单上进行详细的记录并签名。器械护士在清洗器械之前,再次进行清点核对,做到术后放心。患者的标本送检前,当班护士和送检员应再次核对标本的标签、病理检查单、标本送检登记本,内容一致后由专人送检。

1.3疗效评价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风险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其中,患者的满意度采用医院制定的调查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服务态度、专业操作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分,满分为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所得的数据录入到SPSS15.0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1±0.6h,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0.8h;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3.33%,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5.43,对照组为82.26,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医疗体制改革,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有所增加,要求医护人员的水平更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要做好自身的常规工作,还需进行医疗法律知识的学习[4],既是对自身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是为了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护理服务,避免护患纠纷。查对制度需要护士根据规章制度和规范流程来操作,在护理过程中懂得风险的存在性。我院此次对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的研究发现,查对制度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为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避免了护患纠纷。

参考文献

[1]陈艳.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探讨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9,4(6):252-253.

[2]韩江琴,高义云.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与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452-453.

[3]欧荔青.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实施[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5):47-48.

上一篇:12机械效率第2课时下一篇:关于读书真好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