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英文影评

2024-09-19

海上钢琴师英文影评(精选6篇)

海上钢琴师英文影评 第1篇

Talking about a movie

Most people like to watch movies.Maybe the plot is deeply moved, or it narrate a monstrous story.As far as am concered, my favorite move is the legend of 1900.This movie tell a man who is so brave that he can play the imagianry piano when exploded with the ship he was born, lived and died in.It is begin in first January 1900, ship crew Danni piked up a baby on the piano inside the hall of the ship and he named the baby 1900.1900 grew up happily under the care and white lies of Danni.After the accidental death of Danni, 1900 came to the hall by chance and he saw the piano for the first time, then, the legend of 1900 begins.Life is like the paeeengers on the boat, abroad, getting off abroad and getting off again.To 1900, there is nothing more about lfe.Although he lives on the sea, but he has looked through all the honors, gain and fall of life among the men into the land around.At the time of the ship,1900 played hia hands in the air, the beautiful fingers move as the background music knocking on the doors to heaven.1900’s life was very simple but lack of human beauty.I think he is a real artist-pianist.Only a man like him can dance with the piano in a terrifing storm.Only a man like him can give up the first two bouts of a flight and beat the competitor entirely, convincing and potently in the last bout.Only a man like him can have such a beautiful story to tell.He is also a man never existed, never set

foot on land in his entire life.No ID, no visa, no parents, no birthday.Nothing in the world belongs to him expect his music.1900 is detailed and deep feelings of the man, his spirits anf talent are devoted eighty-eight the piano keys.His spirits inpressed me and I’m very adore him.

海上钢琴师英文影评 第2篇

生而旅途求索,死而安然停留--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让心灵归栖的地方。生命最珍贵的幸福,恐怕就是找到自我--那个一直萦在梦中,漂泊的终向„„

《海上钢琴师》是意大利导演托纳托雷指导的一部艺术性极强的影片,同系列的还有《天堂电影院》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丰富贴切的影像风格,精彩绝伦的表演令人陶醉思索的深意里,《海上钢琴师》--一部优秀作品所需要具备的元素一个都不缺!这部作品从1999年以来屡次获国际影视大奖。

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有很多,下面就具体两个角度赏析这部作品。首先,这部作品的电影拍摄的语言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镜头运动来看,电影作品中的大多数的镜头是平视拍摄的,而在《海上钢琴师》中导演却大量运用仰摄、俯摄镜头和通过推、拉镜头的淡入淡出完成大全景与特写的镜头切换,这是本部电影最显著的视听特征之一。

影片开头便是一个大远景镜头,然后逐渐移动拉近到中景,max出现在镜头前,坐在潮湿的台阶上擦拭着他的小号,画外音慢慢告诉观众他的心里想法,他开始逐渐回忆这个故事。

在画面中,拍摄角度不同,被摄对象在观众视觉范围内的方位、形象就会变化,从而引起观众对被摄对象的注意,改变观众的心理反应。

(1)仰摄由下往上、从低向高的角度拍摄,仰镜头代表观众向上仰望的视线,在感情色彩上往往有舒展、开阔、崇高、敬仰的感觉。如影片中Max站在即将被炸毁维吉尼亚号前对船身大全景,又如“钢琴决斗”一场中1900对拿这即将燃尽烟头的Jelly的中景镜头。此处运用仰拍的镜头展现了1900内心对Jelly此时的态度“这不是较量,而是学习”正如影片旁白所说:“他没有竞争的体育精神”,“„籍此能学到点新的东西”,他对Jelly的态度是尊敬的。这和在此片段结尾部分1900直视一旁呆若木鸡的Jelly将点燃的香烟放入他口中“你抽吧,我不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1900的内心前后变化。俯摄就是摄影机从高往低、由上往下的角度拍摄,代表观众向下俯视的视线。

(2)俯镜头使人有压抑、渺小、忧郁之感。此场景中关于大全景的环境描

透人心灵的强大感染力,包括《天堂电影院》,《洛丽塔》,《索多玛的120天》,都是来自这位大师的作品。

音乐在整部影片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是影片的灵魂所在。莫里康内的音乐与托尔纳托雷的画面之间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绝妙感人的境地。在此仅就片段“钢琴决斗”的前段和结尾试分析环境音乐对情节的渲染。在本段的开始Jelly的影子出现在画面中,伴随着是一段低调、沉闷、压抑的音乐,随着他的正式亮像更为低沉的大提琴声也随之渐入。整个过程没有台词,其间只有一个威士忌倒入酒杯的声音似乎想打破压抑的沉闷,但随即又被淹没。直到空酒杯被重重的扣在吧台上,才结束这段压抑而富有张力的音乐。在此段的结尾部分,1900演奏完那曲极富技巧的音乐,震惊全场后长达10几秒的无声运用更是精彩绝伦。配合着全场目瞪口呆的画面,把观众的情绪带到了一个兴奋的顶峰。在此刻我想再也没有比无声更适合表达此时感情的声音了。

其次,从电影思想角度解读一下这部作品。一部电影最重要的不是运用了什么特技,使用什么高超的手法,加入了什么样的声音,所有这些元素统统都为一个终极目标服务,那就是电影思想。一个人若没有思想,那他便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他的灵魂便是苍白的,没有任何信仰的人令人感到可悲又可怜。很多电影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而影片又能忠实的反映出这些。

电影背景选择在人类工业时代的繁荣期,美国作为既英国之后又一个超级发达的工业国家,大批大批的人前往美国。美国恰恰象征着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社会,而船上的人对应着当今这些迷失自我的人群。1900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我们都是一个复杂的人,生存于复杂的世界,就会有复杂的选择。当1900站在从此岸到彼岸的两难境地时,他弃绝了复杂,选择了最单纯美好的音乐和船上的漂泊生活。现代人“入世”的人生观未必比1900的“隐世”哲学来得高明。选择现实,抑或逃避现实,而现实又是什么呢?到底哪一种选择更难把握,哪一种命途更为艰险?观看1900的一生,美的纯粹,辉煌到极至。1900虽然在自己的封闭世界里孤独地生活,但这种逃避正是超脱的结束,在只有钢琴和音乐的世界里生活是一种太奢侈的幸福,我们又能有几人有这逃避的勇气呢?

海上钢琴师英文影评 第3篇

一、传奇人生的主题诠释宿命的孤独

影片开始,镜头缓缓从长长的阶梯上滑下,然后画外音是麦克斯略显低沉的话音,摇曳的海光伴随着暗色调的光线,现代时空的压抑氛围预示着宿命的结局,故事在开讲前已经笼罩上阴暗的气氛。随着音乐,画面由现实转向过去,转向弗吉尼亚号,碧海蓝天的灿烂夺目与先前阴暗的角落形成反差,回忆里总是充满阳光,只留下了快乐和美好、幸福与激动。而镜头一开始,自由女神像的出现、人们的欢呼热闹欢腾的场景与之前的冷清孤单也形成了强反差,多少也为那个充满热情的年代逐渐消退留下了伏笔,人们不知所向地去追寻梦想,追寻那个“清晰而模糊”的自由国度。巨轮其实更像是母体,人群更像是孩子,孩子早晚会脱离母体奔向各方,但是故乡总是还有那么些人、那么些事值得远去的人去回忆、去留恋。

经典的“讲故事”的开端后,主角在人群追逐美国梦的浪潮中被遗弃,拾取他的丹尼称他为1900,1900是个数字,也是个关于世代的记忆,这是欧洲文化被美国取代的最后一个世纪。1900,从拥有这个不平凡的名字起,就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人。目光、掌声和荣耀,平凡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得不到的东西,对于天才的1900就像空气一样稀松平常。但目光、掌声和荣耀并不能令人幸福,也不长久。镜头里,每当再次出现自由女神像,正如1900出生时的场景一样,人们本是围绕在1900身边为音乐起舞,当有人看见了自由女神,一切的热闹瞬间变回冷清,只剩下1900孤寂的身影,只留下旋律还在飘荡。

比起天才的说法,我更愿意说1900是个ET(外星人)。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人,想表达就开口说话。这是人类的方式。但是1900不属于人类范畴。他的手指是他的发声器官,连接着他的心和眼睛。他的身体机能是人类的,他的感知和内心是ET的。我们每个人都是ET,至少都曾经是ET。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如此千差万别,就像从宇宙的各个角落聚集到这个星球。我们透过眼睛看世界的角度,我们吃奶的力度,我们尿裤子的姿势,都如此独立,如此百花齐放。

我们曾经都很与众不同,鲜活跳跃。但是后来,我们被教育,被纠偏,被放入轨道。于是我们从一个个ET变成一群地球人。我们鲜活的面容淹没在人群之中变得模糊不清,一眼望去毫无分别。只有那些因缘巧合的,比如1900,侥幸保存了自身的独立和ET本色,成为地球人眼中的天才和异类。差异导致孤独。ET在承受异样目光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孤独,远超出凡人的孤独。他们ET的本能将那些交叉部分,提炼、放大、直抵内心。那些永远无法交叉的部分,则作为孤独的源头,令他们永远无法融入人群。他们只有躲在自己的轮船里,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孤独地活着,然后死去。

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产出的三部作品无疑都在人生的选择上做了很大的文章,不管是1900,还是《天堂电影院》里的多多,他们在关键的路口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了不平凡,造就了这一传奇,虽然代价是要比凡人付出更多的纠葛与孤独。

二、好莱坞式视听语言再现经典影视手法

从视听语言上来看,《海上钢琴师》是规规矩矩的,几乎看不到欧洲电影的文艺气息,商业性的视听元素不仅没有让这部电影失去意义,反倒更容易被人打动。影片多采用中调偏冷的光线和大量光滑反光的镜面、地面、琴面,营造出一种神秘浪漫的情调。焦距运用上,基本上采用了短焦拍摄,但由于光线的恰当运用和人物的场面调度,人物和环境融为一体又位于视觉的中心。运动方面,前后变焦以及推拉摇移的平稳让人感受到了波涛中摇曳的浪漫与惊险。

在1900和杰利斗琴的段落,那个曾被内陆电影《不能说的秘密》模仿的斗琴段落,在杰利登场的时候,灯光从1900的后方移过人群,突出展示所有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舞池,最后定格在玻璃隔断墙上杰利的剪影,并随着剪影缓慢平移直到杰利亮相。[1]镜头的频繁交替,对杰利和1900两个人物的远景、中景、近景反复描叙,为钢琴战斗的紧张前奏打下了画面基础。接着顺着杰利的目光向吧台方向平移划入至酒杯的特写,并虚化出酒杯以外的所有物体包括杰利。当观众的目光全部注意到酒杯的时候,酒杯出现的价值已经被重新定义。酒杯被杰利端起,一饮而尽后又被重重地扣在了吧台上,创作者与落地的杯子吹起了这篇战斗的号角,视觉画面与声音巧妙结合,让本来略为乏味的“钢琴决斗”显得十分激昂。

在“钢琴决斗”一段中,从人群进入舞台开始,色调由冷色调转入暖色调并贯穿整个场景。[2]在光线运用上,斗琴这段运用由冷色调转入暖色调的变化,并使之贯穿于整个场景。光线的配合,不仅塑造了角色形象,为角色的个人情感在观众心底埋下了铺垫,“决斗”胜利后,1900只有短暂的笑容,他陷入一种沉思,他真正成名了,他可以下船,世界会拥抱他,然而,这些换了别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在他面前却成了最大的心结。

在拍摄角度上,对于战斗双方两个不同的角色,使用的是不同的拍摄角度。开始时,对于坐着的1900和站着的杰利,分别采用了俯拍和仰拍,这不仅仅是两人所处位置的不同,同时代表了两个人不同的心理。1900开始是怀着敬仰或者说是尊重的态度看杰利,所以采用了仰拍;而杰利对1900是不屑的,采用俯拍也是他态度的一种表示。在第二曲时,1900选用了和杰利完全相同的一首曲子来演奏,拍摄的角度已经有所变化,由第一首的一俯一仰,变为两个平视拍摄,这其实也是两人演奏的一个暗喻。直到第三首,1900完全采用了仰拍的角度,加上光线的运用,1900的形象瞬时光辉万丈,两人的胜负似乎早已明确。

除了激烈的斗琴段落,伴随着整个电影的节奏,电影很快回到了本身所具有的舒缓状态,隽永流畅之下,1900遇到了爱情,为了心爱的姑娘,他决心下船。在艺术家眼里,爱情是高于生命的最深刻的意义,1900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名与利,但这些似乎都没能打动他走出第一步,而当他遇到爱情时,当他冲动地跑到船舱里给心爱的姑娘送去自己对她的“表白”时,他决定下船了。然而,当1900从甲板上缓缓走下舷梯时,摄影师并不像其他同类镜头的处理方式那样,由近及远地慢慢拉长景深,而让作为主体的1900的身影在以庞大的弗吉尼亚号做背景的环境下,越变越小,这是一种真正的渺小。接着,摄影师选择了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几乎是前无古人的处理方式,当1900一步一步地走下舷梯时,镜头以同样的缓慢和凝重由远及近,最后渐渐定格,转而我们看到的是从舷梯后方的角度拍摄的1900沉重的脚步,以及透过舷梯的缝隙和1900双脚展示给观者的纷繁而凌乱的城市。而后,我们从1900的眼眶中看到了一个别样的城市,张牙舞爪的炫耀和叫嚣着自己的浮躁,洋洋自得地伸展着的高楼和烟囱。很特别的表现手法,影片的最后,麦克斯问及1900为何不愿意离开弗吉尼亚号的那一瞬间,我们就不难理解1900的答案了——琴键太大,音乐无从而生;城市太大,我们无从而生。

三、丰富的影视音乐谱写音乐王国的传奇

影片不仅讲述了一个关于音乐的故事,片中的音乐创作也有着灵魂般的洞穿力,紧随影片的剧情而荡漾。

麦克斯在得知1900要下船这一决定时,高兴地为1900描述他心中所畅想的未来,他们谈天说地,无话不说。优美的音乐一直贯穿于他们谈话的过程中,音乐主题的变奏也很好地表现了1900复杂感慨的心理活动变化。在结尾段落关于生命的告别的表达上,这部影片终于回到了现在的时空。随着炸船的日期越来越临近,但是还没有找到1900,作为他好朋友的麦克斯始终坚定地相信1900没有离开弗吉尼亚号,于是他从乐器老板那借来那张珍贵的唱片并带着唱机,又回到了即将爆炸的弗吉尼亚号,他用音乐呼唤着1900,优美的音乐荡漾在船上的每一个角落。这种“呼唤”,像是迷失的鲸鱼一样的呼唤,当两头鲸鱼相遇时,声音仿佛只剩下了船将“死去”的最后呻吟。

1900这个天才,他从什么都没有开始,先是收获了亲情,又收获了友情,然后收获了荣誉,每一次的收获他都可以与这艘弗吉尼亚号告别,但是他从未想过离开。直到遇到了爱情,他才踏出了第一步,可他又一次地回头了,爱情过后还有什么更有价值呢?自由或是生命!?面对生离死别、面对宿命一样的孤独结局,创作者用最无声的状态去表达了,我们只能听到1900一个人的絮叨以及麦克斯想哭不能哭的痛苦,然后,我们为之惋惜,为之可怜,却仍然支持了他的举动,因为他并非凡人,他属于那艘船,属于那片文化故乡的灵魂。如果故乡的世代已经过去,那么他要与它一起消失,因为这便是他的使命。

四、结语

广告出身的托纳托雷擅长于综合运用各种商业元素进行拍摄,然后不得不说的是,他又是一个非常追求质感的导演。《海上钢琴师》的无穷魅力源于它对爵士钢琴艺术和爵士文化的展现。[3]这艘船上坐过许多名人,电影里有一组对钢琴师房间的特写镜头,其中有些镜头扫过墙上挂着的照片,照片中能看到爱因斯坦和他合奏过,许多欧洲的文化名人也和他在同一张照片中。这些伟大的欧洲名人,带着曾经辉煌的欧洲文明坐在这艘船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欧洲大陆,奔赴美国。这是一艘不同寻常的船,它像一面镜子,洞照着欧陆文明的垂垂老矣,也洞照着美国新大陆的冉冉升起,如同镜头开始时,人群对着“自由女神像”的狂欢。

导演是意大利人,作为一个20世纪末的欧洲人,回望百年,也只能有这种浓浓的乡愁吧。欧陆的辉煌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梦想,那个永不下船的钢琴师正是这乡愁的最好诠释,他执拗地留在船上,尽管他知道新大陆有那么多的道路,通向那么多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一个新的希望,孕育着新的未来。可是他偏不喜欢,因为这是一个欧洲失落贵族的尊严,是茨威格式的灵魂寄托。

摘要:《海上钢琴师》讲述的是一个一生从未下船的天才钢琴家的传奇一生。电影运用闪回的结构,以讲故事的口吻来进行回忆。在过去时空与现代时空的交叉中,音乐隽永回荡构成了这样一部传奇故事,讲述了一个传奇的人生。在此通过对影片主题、视听语言和影视音乐这三个角度对电影《海上钢琴师》进行分析解读。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视听语言,传奇人生,音乐

参考文献

[1]温海涤.灯光映衬下的1900[J].电影文学,2013(21).

[2]凌芷.意大利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J].电影文学,2012(16).

海上钢琴师 第4篇

天黑了,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弄顿饭吃。我走进一家二手乐器店,店主是个矮而且胖的老头,老而弥精但不乏温情,我把跟了我一辈子的康牌喇叭卖给了他,在转身离去时,我回头,请求他让我最后一次吹吹它。我抚摸了一下这个多年的老朋友,吹起那曲“柔情似水”,那是1900的曲子,这世上,记得这曲子的,只有我了。

老板的唱机上流淌出一模一样的“柔情似水”,不可能,这世上有同样的曲子,老板指着一架旧钢琴说,唱机里的模板就是从这架钢琴里找到的。那是1900的钢琴,它已经有几分旧了,曾经豪华如一场浩梦的维珍尼亚号,也已是千孔百疮的海上废墟了,它接下来的命运是被炸掉。

可1900在船上,我知道他在。

妈妈是最好的马

空无一人的大厅里,锅炉工丹尼勃曼爬在地上寻找乘客落下的东西,他今天最大的收获是捡到一整支香烟,丹尼勃曼满腹牢骚,很生乘客的气,嫌他们怎么不把珍珠丢在地上、就算是假珍珠也不算太小气呀,却只有脏手帕。结果他在钢琴上捡到了比珍珠还要真的宝贝,一个男婴,他是在新世纪的第一天捡到他的,所以,他给男婴命名为丹尼勃曼·TD林蒙·1900。

那时的美国,像是上帝给予地球的一个镀金的梦,富足,远离战争,而且那么年轻,每个人心里都膨胀着行动的欲望,似乎遍地是机会,触手是梦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移民,维珍尼亚号往返于欧洲和美国之间,每次载客2000,载着2000个梦想的维珍尼亚号,那时正处于它的全盛时期,每年五次,它会看见人们满心狂喜一脸虔城地看着自由女神,狂呼着“美国”奔向美国的土地。

1900就在维珍尼亚号学会走路,学会讲第一个字母,他爬在桌子上一个字一个字认给黑人父亲丹尼勃曼看,“芒……果……妈妈”是一匹马,是最好的马,买它十拿九稳的赢。丹尼勃曼关于很多事都有自己绝妙的解释,他告诉1900多读书无益,除了维珍尼亚号这世上的事都无益,他说孤儿院是一座监狱,监禁没有小孩的大人,1900听了松了口气,说幸好你有我,要不然就要被关进孤儿院。

他的语录本来可以和阿甘的妈妈媲美,只可惜他来不及讲了,丹尼勃曼死于一场意外事故,船员们为他举行了海葬,葬礼后,彻底成为孤儿的1900循着远远飘来的音乐声,穿过长长的走廊,到了音乐厅,透过落地玻璃窗,他看见人们在跳舞,并且第一次看见了钢琴。那天晚上,整船的人被一阵奇妙的音乐吸引到钢琴边,8岁的1900端端正正地坐在钢琴前,那样的神态自若,让你疑心他生下来就坐在这里,并且理所当然地要继续坐下去,他弹得很入神,简单的曲调颇为动人,一个妇女问船长:“他叫什么名字?”

“1900”

“我是说他的名字,不是曲名。”

“1900”

船长说1900按规定你不该靠近钢琴。

1900抬起微脏的小脸,冲着船长肉乎乎的鼻子地说“去他妈的规定。”

请问你坐顺风钢琴吗?

“你多大了?”

“26岁”

“干什么的?”

“吹喇叭。”

“对不起,船维珍尼亚号上已经有乐手了,下一个。”

我拿出喇叭对准负责招聘的家伙吹了一个惊心动魄的音,一个音接一个音,一时兴起,就到场院里即兴吹了个饱。

我被维珍尼亚号录用了。

巨大的维珍尼亚号起航了,风平浪静,海蓝云轻,是个好的开始。一天晚上,忽然风急浪高,船颠簸得厉害,我一下子从床上被扔在地上,像个超级酒鬼即站不起来也躺不下去,东倒西爬,异常狼狈,正其苦万状,一双慢条斯理的皮鞋踱到我身旁,问我晕船浪吗,跟他走他有解药,他手插在裤兜里,神闲气定。我跌跌撞撞地跟他穿过长廊,来到音乐厅,他让我松开钢琴的固定闸,和他并肩坐在琴凳上,钢琴在上足蜡的地板上像是玩花样滑冰,我几乎是抱着钢琴才不至被摔出去,音乐从他的手指里叮叮咚咚地流出,看着他,听着他,渐渐地,我忘记了海浪,在1900的音乐里自在飞翔,直到我们的钢琴破门而入撞进船长的房舱,我笑笑地问船长要不要坐顺见钢琴,他却把我俩罚去烧锅炉。

我们躺在煤堆上,看着对方的黑脸笑。我说听说这船上有位钢琴师,船上生,船上长,20年来从未下过船,“27年”他微笑着更正。我第一次见1900的情形就是这样。

他举止闲雅谈吐迷人,弹琴时常常就忘了乐队的其他成员,跟着自己的乐思跑了,所以,几乎每一次音乐会,最后都会成为他的钢琴独奏。看见一张有趣有脸,他的手底下便弹出这张脸的音乐,有的阴郁,有的忧伤,有的充满向往,他弹着别人的心灵也弹着自己的心灵,从一个心灵滑到另一个心灵,从一个梦滑到另一个梦,从冰山飞到红日照耀下的多雾峡谷,在钢琴前,他是王也是调皮的玩童,1900风靡了一船又一船的人,从头等舱到三等舱,从谋杀亲夫的女人到快乐的流浪汉。

我说1900你为什么不下船,试着下一次吧,去亲眼看一看花花世界,在城市里,你会大红大紫,功成名就过上等生活娶漂亮的老婆,何必在这个大摇篮里摇来摇去。他一口气问了自己十几个为什么,然后说陆上的就爱追问为什么,把大好的光阴虚抛掉。

孩子睡在摇篮里迷迷湖湖地沉入梦境,他不会问自己这是幸福还是束缚,他不需要梦想因为他就活在梦想里。对1900来说,生活不是在陆地上,生活不在远方不在别处,就在维珍尼亚号上,这是足够大的世界了,足以承载他的音乐和生活了。

较量

音乐对任何人就有任何的意义,对爵士乐的开山祖师谢利来说,除了艺术本身的意义,还是一种手艺人的绝活。谢利和大多数城里人一样对排座次有特殊的爱好。白雪公主的后母听见镜子说还有一个人比她美,她就再也睡不着,想方设法要除掉白雪公主成为地上最美。谢利听说在一艘船上有人钢琴弹得比他还好,能在十几种风格中来去自如,就跑来找1900较量。

谢利身材高大气势不凡,站在哪里就像种在哪儿一样稳当,看上去是不可撼动的。但他的手指异常灵巧,在钢琴上像一对蝴蝶自在飞舞,他用最温柔的情感抚摸出动人的、肉感的音乐,非常好听,据说当年曾发挥过催情剂的效果。

1900不明白心灵怎么可以用来比较,音乐为什么要用来较量,轮到他上场时,他随意应付表示对比赛不感兴趣。我挤到他背后,他回过头来,泪流满面,他说谢利弹得太动人了。我说满船的船员都押你赢你在搞什么鬼。他说谢利弹得太好了,他要买谢利赢,这样就算他输了,我还是有进款。第二曲终了,谢利完全俘获了观众的心,1900把谢利的曲子重新弹了一遍,表示他喜欢这曲子。观众纷纷对他表示不满,要他出真功夫,他们很想看一场真正的拼杀,只要有厮杀,哪怕是音乐的厮杀,也总会让看的人热血沸腾的。

谢利对自己的胜眷在握似乎并不满意,因为对方根本没有应战。对方这样没有血性让他的胜利一点都不刺激。他告诉1900我要让你屁股开花,他果然一曲比一曲弹得好,连他自己都激动得目光灼灼。轮到1900上场了,1900坐在钢琴前,侧头说:你自讨没趣,衰人。”

一串音符急速拂过琴键,人们的耳朵竖了竖,无穷的音跟着滚滚而来,一浪急过一浪,一浪高过一浪,这音乐不是用来听的,只觉一片声音的海洋兜头浇注下来,人们什么也听不见了,只看见浊浪翻滚的大海,一颗心一会儿被抛上浪尖,然后,突然的排头一浪打来,只觉晕眩不识恐惧,目瞪口呆地等待着灭顶之灾降临。谢利手里的杯子掉在地上,玻璃碎裂的声音很尖锐,但没人听得见,他自己也没听见。1900弹完了,呆呆地坐着,大颗大颗的汗珠满脸乱跑,大厅静默无声,连呼吸都听不见,有人嘴里的烟掉在裤子上,丝丝冒烟。

1900站起来,拿起一根烟,放在琴键上,“哧”地一声,烟点燃了,魔咒解除,人们醒了过来。把1900抛在空中。

以后的日子,谢利在他的房间里,从未出来,直到下船,1900目送他走下舷梯,说了声去他妈的爵士乐。

柔情似水

有一天1900告诉我他要下船,他要去纽约听海,他曾经听过一个北欧农夫说,在大山上听海的声音,海的声音说人生是重大的。我说去你的北欧农夫,你是要去找北欧农夫的女儿吧,你爱她,没办法,男人总是要爱女人,1900也要为女人下船了。

那个北欧农夫的女儿是1900在录音时看见的,那天,唱片公司搬了全套的录音设备要为1900录制唱片,他们放好模板,1900开始弹琴,这时,他看见窗外有个女孩在甲板上吹海风,1900一见倾心,他的眼睛再也没有离开过那姑娘,那姑娘也在看他,姑娘走开了,1900的音乐一阵惶恐,她在另一个窗口出现了,多么安心的旋律。

1900听见从模板里发出来的他的“柔情似水”,非常讶异,他跳起来从唱机上拿掉模板,说他不录了,去他的功成名就呼风唤雨,他的音乐不可以和他分开。

他几次想把模板送给那姑娘,也就是北欧农夫的女儿,可他太害羞了,终于没有送出去。姑娘下船时,他鼓起勇气冲上去叫住了她,可人群阻隔着他和她,他说这个送给你,姑娘说你说什么我听不见,他说请你收下这个,姑娘说大声点没听见,他说祝你好运,姑娘灿然一笑,很温柔,她也说祝你好运,然后告诉他她在纽约的地址。

1900隔了三年才终于决定要下船去找她,他顺舷梯走下去,走着走着,站定了,他把帽子扔进水里,回过头,一阶一阶走回维珍尼亚号。很多日子,1900躲起来郁郁寡欢,跟谁都不讲话,担着很重的心事。舍弃所爱和确认自己的命运,是会很苦的吧。

有一天,他走来告诉我,他再也不下船了。

我下船了,离开维珍尼亚号,我以为奔向新的希望,可是在城市里,却发现原来我是从梦想里走出来了,我的幸福是在维珍尼亚号上,在1900身边。可我轻易地丢开了他们。离开维珍尼亚号后,我经常怀念1900,每当我遇到问题时,总忍不住想1900会怎么说,我想他会说去他妈的战争去他妈的大炮。他的世界只有钢琴,他不要离开他的世界,是的这个世界很大,人生还可以有很多种过法,但那是别人的,不是1900的,他不要,他不要到别人的世界里做客,他只要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

沉船

在废弃了的维珍尼亚号上,现在只有炸药和拆不掉的破烂了。当然,还有我的朋友1900,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

他说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弹琴,炮火轰炸时在弹,没有人跳舞时在弹,唯一的问题是天堂里有没有钢琴。我试图劝他离开这艘马上要炸成碎片的船,我说现在战争结束了,到处都有重建的热情,我们俩可以组乐队东山再起,我们会成功。我知道我的话是徒然,这些吸引不了他,这不是他的世界。

他说城太大了他会崩溃,他要88个键就够了,维珍尼亚号就够了,生于船,长于船,死于船。这个世界是完整的世界,有始有终。所以,1900不下船。

《海上钢琴师》 影评 第5篇

——剖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主题表达和思想内涵

鲸鱼在大海里遨游。它已经足够庞大,几乎是海洋里最大的动物,因此它很是得意。海鸥在空中盘旋,发出一阵赞叹:“鲸鱼,多么伟大的生物,你已经是海中的王者。我们看见在陆地上的动物,与你伟岸的身躯相比是多么渺小卑微,不值一提。你难道不想征服陆地吗?你应该冲上岸去让他们瞧瞧。”鲸鱼听了满心欢喜,而当它冲上沙滩准备实施征服世界的宏伟计划的那一刻,它悲哀地发现自己已经搁浅了。几天之后,当一具硕大的遗体陈列在海滩上的时候,海鸥成群结队地飞落在尸体上,啄食它的腐肉,这时它们又变得很犬儒了:“哎呀,看把你能的!其实你也没什么了不起,我们早就知道你会有这么一天的。”正如这个寓言故事所述,市侩们总是抱着捧杀的态度来看待天才,这也无足多怪,但最重要的是,天才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选择?

被誉为“20世纪末最伟大的欧洲电影”——《海上钢琴师》似乎就借助了音乐天才1900的传奇故事提出了以上命题,并给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答案。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在面对1900最终选择的时候,无论是扼腕叹息也好,还是高山仰止也罢,似乎都不足以表达内心那种触及灵魂的震撼。因为在1900选择的背后,隐隐折射出的是整部影片的核心价值观和思想内涵。其实电影《海上钢琴师》用两个词应该可以囊括它想要表达的主旨,我认为是“归宿”和“自我选择”。《海上钢琴师》的故事始于一座豪华游轮——Virginian号,这艘游轮上所搭载的乘客:既有来自社会底层的人民也有来自上流阶层的精英,但无论贤与不肖,对于1900来说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只是一群在纷繁世相中迷失的流民,他们追逐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和无穷无尽的欲望。为了更好的诠释世人的迷惘,导演特意让纽约的港口一直都隐匿在蛮烟瘴雾中,若隐若现。“陆地上的人,夏天害怕冬天将至,冬天担心夏天的迟到,所以他们总是到处游走,想找到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这样他们就虚度了很多光阴,我并不羡慕”,1900如是说。在外人看来他胆小懦弱、逃避现实,所以不敢下船,但1900自己心里清楚,作为一个弃婴,他诞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感悟在这里,收获也在这里,所以只有在船上一切才是真实的。抱有着这样的想法,1900注定是孤独的,不过在导演看来,他孤独的根源皆源自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无奈。托纳多雷用了3个次要人物非常隐晦的暗示了1900的自我定位和选择,这3个线索人物分别是:手风琴流浪艺术家、爵士乐大湿——黑人钢琴家以及挚友——小号手。

首先,来说说流浪者。手风琴流浪者和1900有着截然相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流浪者代表着“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冒险家们,1900则代表着固守家园的坚守者,其实我认为这两种执着的人生观没有高下之分,最怕的是半吊子,因为盲目跟风的人永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回到影片本身,1900若有所思的听完流浪者激昂的演说,报以淡淡地微笑,其实追求诗和远方并不难,人人心中皆能向往,然而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坚守初衷,始终如一!

其次,爵士钢琴家和小号手,我认为都是导演假定的1900在陆地上的映射,设想一下,1900离开Virginian号来到陆地上的生活,倘若他足够幸运,他会成为下一个黑人钢琴家,深处名利包裹的漩涡中,处处受到世俗的掣肘,难免沦为庸众,迷失自己对音乐的初衷;倘若他足够不幸,他会成为下一个小号手,为了生计奔波,过着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的生活,最终贱卖掉自己的梦想和才华。1900很清楚自身的定位,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无论成败,陆地上的生活都不是自己所向往的,尽管在世人眼中他是一个古怪的天才钢琴师,明明有机会一鸣惊人,却甘愿呆在这艘破船上默默无闻,最后还选择与船共亡,究竟是愚蠢至极就是心有魔障?

不过我想小号手的劝解和外界的质疑,并不会对1900造成任何的动摇,因为1900并不在意名利,更不畏惧生死,他已经找到自己人生的终极意义和归宿:无拘无束的音乐创作环境和这艘破船才能给予他的自由,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比拟的!换句话说,Virginian号之外的世界对于1900来说不过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焉知城里的人又何尝不想冲出来?在名利财富的背后,是所谓的成功者风光无限之后那不为人知的空虚,待到一切的荣光都已逝去,再重新审视人生的得失,其中的幸运者,还能像张翰那样“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全身而退;不幸者,恐怕只能哀叹“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比起那些虚度了百年人生,终究找不到归宿,带着遗憾离世的人来说,1900无疑是幸运的,他不入围城,自觉放弃了尘世的诱惑与烦嚣,换来了坚守与自在,其实伟大的梦想和追求从来都不需要别人肯定!再来说说导演意图和1900不会下船的原因吧,本片导演是我非常喜爱的意大利国宝级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的接班人,居然拍了一部如此不现实的电影0.0。但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满腔热血的文艺片大师对于好莱坞流水线式的商业大片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以至于《海上钢琴师》中处处充斥着意大利导演对美帝的无情鄙视。

先来看看《海上钢琴师》的故事背景时代,1900不用说生于1900,他长到20岁的时候,这个世界已经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抛开苏俄不说,美国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美国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欧洲渐渐衰落,而Virginian号就是电影中最好的见证。这是一艘往返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之间的豪华游轮,船上是来自欧洲各国的富豪、科学家、艺术家和社会名流,这艘船是数以千万的欧洲移民者寻梦之旅的开始,亦是大量欧洲精英人才流失的开始。所以当我们听到电影中无数唾骂和嘲讽移民者的台词时,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1900回答记者说:”在巴黎我最喜欢在埃菲尔铁塔下,等待日落,看着人们 褪去了面具,在他们失足摔下去的时候,凭他们的尖叫声来判断他们来自哪个国家,。”由此可见,托纳多雷对于不愿坚守故土的流民向来都是嗤之以鼻的。再来看看导演对于美国文化的态度,这要从爵士乐说起,大家都知道爵士起源于美国,但创作的灵感来源于欧洲音乐和非洲传统音乐,美国本来就是个兼容并包的国家,各种多元文化在此地融合,但也正因为如此,美国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在文化根基深厚的欧洲看来美国就像是个没有文化的暴发户。还记得小号手马克思为了获得上船的机会,在港口即兴演奏了一曲,船商问他:“你刚刚演奏的是什么音乐?”马克思很迷惘的回答道:“不知道”!船商笑着告诉他:“这就是爵士!”由此可见,在导演眼中,那些不知所云,不知道自己搞出的是什么鬼玩意儿的音乐就是爵士乐咯。对于这样的音乐,导演巧妙的借助1900之口,回敬了一句:Fuck Jazz!至于暴发户——美国人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导演则借助了一个邪魅狂狷的黑人钢琴家来展现,B格甚高,琴技倒是平平,牙齿和袜子上都镶着钻石,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很酷炫,斗琴结果可想而知,被1900无情吊打之后,挥泪而去。相较于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欧洲文化,美国这种粗俗土鳖街边货又被导演深深的嘲笑了一番。

从以上的种种痕迹不难看出,1900俨然成为了寄托导演意图的灵魂人物,亦是欧洲文明最后的捍卫者,他终其一生从未踏足美国大陆,因为导演不愿他放弃留守家园的信念,当欧洲文明不可逆转的走向没落,他也伴着数吨炸药与Virginian号一同化为乌有,甚至不曾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但没有关系,因为他的故事已经成为一段传奇,一种精神甚至一种信仰永远流传下去,在肉体即将陨灭的最后关头,他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欧洲文明最后的挽歌!

海上钢琴师影评 第6篇

——从画外音,光的造型以及运动镜头三方面进行分析

摘要:通过画外音,光的造型以及镜头运动三个方面截取主要几个片段分析《海上钢琴师》的电影艺术魅力,展现声音与画面的融合,外部场景的变化,电影拍摄技巧中镜头的运动等的不同形式技巧的运用对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尽可能深入分析该影片对人物塑造的力度,以及对影片本身所想传递的文化背景思想内涵的作用。关键字:画外音光推镜头跟镜头综运镜头 一.画外音

画外音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把电影的表现力拓展到镜头和画面之外,不仅使观众能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影片的视听结合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的声音及视像互相补充,互相衬托,还可产生各种蒙太奇效果1。电影《海上钢琴师》的画外音来自麦克斯对往事的追溯,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电影开篇的画外音

电影开篇就是麦克斯的自述,大致给我们告诉我们他要讲一个基本上没人相信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他的一个拥有天籁的始终没有离开他那浮动城市的朋友。通过设置悬念,为什么没人相信这个故事,浮动的城市是什么,拥有天籁的他又为什么被麦克斯丢下了呢等等勾起观众对影片的强烈的兴趣。使得原本简单的画面:麦克斯在擦拭他的小号拥有了独特的内涵,不止于显得单调乏味,云里雾里。之后麦克斯对弗吉尼亚号船做了一个简单介绍,画外音中那个让人瞬间心动的人个人认为在某种意义上暗示了之后电影男主的爱情。但是画外音中最后的结论是美国,这显示了当时美国对于那船上的几千号人意味着梦想的起源地,对于他们而言,美国就像一个让他们一见钟情的人,每一次的靠近都让他们心潮澎湃,因为它是他们整个人生的期盼。2.麦克斯对1900身世的叙述

麦克斯对1900身世的描述中简要概括了丹尼对1900的关爱,省去了电影大篇幅的画面的描述,体现了电影中声音运用的绝妙之处。画外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生动的展现了笑1900生活的环境,像船一样大的摇篮,以及1900的生活氛围,所有的人都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爱着这个孩子,混乱的大家庭充满着欢乐以及幸福的味道。麦克斯的描述还顺带解释了一些电影之后发生的事情的原因。比如,1900为什么始终不愿意离开船,在一定程度是因为这儿有他整个的记忆整个的生活整个的生命,比如1900为什么从来没有登陆过,这与他父亲害怕他被人抢走从没让她离开底层船舱有关等。3.电影中第一次有1900演奏的舞会。

演奏开始前指挥要求1900只演奏普通的曲子,1900答应了,此时麦克斯讲述了他们为什么要演奏的原因。原因既告诉了我们对于在大海中漂浮的乘客演奏的重要性也解释了音乐对于人心灵的安抚能力。画外音在1900尽情演奏前以“如果上帝是黑人,在无人得见时,上帝也在这音乐下翩翩起舞”戛然而止,这预示了1900卓越的钢琴演奏能力,其他人的演奏或许是让人起舞的而1900的演奏却能让上帝起舞,正应了我们的一句话叫做“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2。与影片中舞池中人们的反映相结合更凸显了1900的演奏水 1蒙太奇: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 2诗句 出自唐代杜甫的《赠花卿》平。这是成人以后的他第一次展现的他无与伦比的钢琴演奏能力和音乐控制能力以及对观众的超强的带动能力,一段画外音,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组合再一次让人们对这个海上钢琴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之前人们看到的是他的天赋,是他与大海的完美融合,那么这一次,他用自己的音乐证明了他确确实实的钢琴师的身份。

总而言之,画外音与影片画面的结合能够摈除影片只有画面的单调性,画外音与画面的相互衬托能够更大限度的拓展影片内涵,增强影片可观性。二:光的造型

1.开篇美国自由女神像和纽约的出现。

一开始出现的美国自由女神像并没有同他们的船一样裸露在阳光中,一切都那么清晰明了,而是一直处在薄雾中,即使似乎他好像已经近在咫尺时也一样没有褪去他朦胧的外装。这种朦胧化的处理不仅是因为距离以及海上独特位置等自然客观的原因,也是因为剧情的需要。美国是船上几千号乘客的梦想国度,梦想的东西总是充满着朦胧感。包括船上的乘客指着远方的城市告诉自己的孩子那就是纽约时,纽约也是出于迷雾之中,不同的是迷雾之中的纽约虽然周围相对暗淡像乌云环绕,但是城市上空却有一束阳光透过乌云让整个纽约上空有了一片光亮。这恰好印证了这批乘客的心境。他们带着自己的梦想远离国度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这一路上的艰辛自是乌云而现在终于看到的自由女神像对于他们而言就是那抹阳光,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3啊!

2.小1900第一次离开底层船舱透过玻璃屏风看到的场景。

这是1900第一次进入上层船舱,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之心。透过巨大玻璃屏风他看到了里面歌舞升平的场景。但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电影画面是模糊的,所有的人似乎都处于氤氲之下,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层特别的光亮。当然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由于玻璃屏风的原因,但是它真实的反映了此时小1900心里活动。第一是对音乐的与生俱来的相通性,这种相通性让他觉得里面的世界是人间天堂,每个人都那么美,像天使一样带着美丽的光环。第二是1900内心的疑惑,这是什么人在干什么?所有的一切对他而言都充满了神秘感,故而画面略带朦胧,第三是1900内心的忧伤,这似乎是一个他无法触及的世界,包括那美妙的音乐似乎都不会存在于他的世界,这样的忧伤使得画面最后完全模糊,黑色的燕尾服的模糊化成功使得整个画面走向了阴暗的一面。3.1900在女子寝室找到了他心爱的女孩

在1900找到他心爱的女孩时,海淡蓝色的波光一直在画面中晃动。蓝色的波光,黑色的背景色,都是暗色系的组成,显示了1900内心的淡淡的忧伤,这是他喜欢的女孩子,可是似乎他与她总是无缘,蓝色波光的晃动显示了1900内心的紧张与纠结。他爱这个女孩,为此他潜入女子寝室找她,看到她熟睡中的眼睛和嘴唇他有了吻她的冲动,可是又有那么点迟疑。虽然他的面部表情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然而晃动的波光却像我们传递了主人翁的内心活动。当女孩醒来他快速逃开,躲在架子后面看着她四处张望时,晃动的波光显示了1900内心的紧张,他怕,他怕这个女孩发现了他和他刚刚的行为,并且认为他是品行不端的人,同时他的内心又是矛盾的,因为此时的他又有那么点期望这个女孩能发现他,这样他就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整个过程虽然1900没有说任何话,作为观众的我们却仿若身临其境般感受到1900的内心活动。三:镜头运动

1.电影开篇乘客无限扩大的眼和眼中的纽约

3诗句出自唐代钱起《送征雁》 这里拍摄用了一个推镜头,视觉效果不断前移,在周围物体不断有大变小,被摄主体不断变大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物眼中的纽约。主要还是表明了上世纪90年代处于西进运动的美国由于其经济政治等原因吸引了大量贫苦的拓荒者——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等到美国谋生。对于他们而言美国就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开端,因此他们的眼中一直存在着纽约甚至自小就有了。推镜头的使用使得纽约这一元素在人的眼睛中显现,让观众从视觉上看到这一现象,配合画外音,让观众迅速的了解了美国当时对于这些拓荒者的重要意义。同时,推镜头的使用减少了人物镜头移动的动感,能够有效避免观众产生突兀感。2.斗琴的场景

斗琴这一段向来被奉为此部影片的经典片段。在这一片段中用到的镜头移动也相对复杂很多,应该说这是一种综运镜头。比如最精彩的部分1900第三首曲子演奏时,对1900的拍摄应该是属于一个小幅度的升降镜头,从1900的面部到指尖的移动,利用升降镜头内容的调换不仅在视觉上解释了1900面部的汗如雨下与指尖灵活快速的运动的关系,同时也营造了气势恢宏的气氛,1900演奏过程本身就是已经是精彩绝伦。再比如拍摄观众反应时用到了摇镜头,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顾四周一样,用一种相对客观的角度反映了现场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插入的特写则相对主观的表现了音乐的不同魅力。同时这其中也有用到推镜头展现弹钢琴人的气质,运用移镜头创造现场恢弘的场面,运用拉镜头从钢琴家转移到全场等。推拉镜头的切换完成全景镜头与特写的切换。此外还大量运用了仰拍俯拍等。我相信这一段能够被奉为经典,经久不息,不仅因为在其中展现的精彩绝伦的钢琴音乐,也因为在这段电影拍摄中多种镜头的切换移动以及相互间密切的配合,任何一个镜头的差错都将影响其中的韵味。

3.1900去女子寝室寻找他心爱的女孩

电影此处使用了跟镜头,1900一直处于画面的相对中心的位置,随着1900的寻找路线不断推进,连续而又详尽的表现了在寻找过程中1900 的言行举止,突出1900寻找过程中的细枝末叶外交代了1900寻找过程中周边的景物,让人们对于女孩所居住的环境有了大致的认识。跟镜头跟随被1900一起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主角未变而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达到了通过人物引出环境的目的。此外由于跟镜头是从人物背后跟随拍摄的,这就使得观众与被摄人物视点的统一,表现出一种主观性的镜头,给予观众更强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使观众能够在1900的言行之中以及言行之外看到1900寻找的女孩。我相信如果你和1900一样在找那个女孩,你是比1900先看到熟睡中的女孩的,然后1900的转头才显示他意识到自己刚刚好像从那女孩身边经过了。此时的观众具有全知视角,既看到了主角的举动又看到了主角未看到的。

海上钢琴师作为十大必看影片之一,他的地位不仅来自于电影本身所展示的内涵也来自于各种拍摄技巧的完美运用,画面光线明暗的精确调整以及画外音等形式的增色。好的电影既需要演员的完美表演也需要导演摄影师等的完美演绎。参考文献:

1.葛德《电影摄影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

2.郑国恩,王伟国《影视摄影技巧与构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上一篇:学生会演讲与辩论协会工作计划下一篇:升学办酒席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