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2024-09-06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精选9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1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两个基本点”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几整体。首先,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改革开放沿社会主义方将顺利发展;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党的方针、政策,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真情实感,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和决心。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升收集材料、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进而提高抽象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知识目标】

识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依据、内容、出发点及其核心内容;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及原因,四项基本原则及地位,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记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并理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必要性。

【难点】

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和决心,用实际行动在现实生活中去坚持基本路线。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情景设置导入法。

导入实录:同学们,大家好!在上课之前咱们先一起听一首歌(播放《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

同学们都知道这首歌吧?这首歌很火,曾传遍了大江南北,因为那一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一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年,是中国的春天,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那时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我们党的基本路线。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坚持“一个中心”

活动一:图片展示(三峡大坝、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高楼大厦、商场琳琅满目、路上私家车),现在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衣、食、住、行变化明显,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跟你们父母长辈那时的生活有何明显区别?

同学一:我爸说过那时候上班他骑自行车,而现在我上学有时候做私家车。

同学二:我听妈妈说过她小时候都没有手机,但是现在我们全家每人一个。

教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思考一下为什么短短几十年能够从无到有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可以参考一下课本

小组讨论,找同学回答。

教师:离不开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为中心,各项工作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教师补充:我国基本路线的依据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点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活动二:近年来,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点的`红色旅游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在韶山,瞻仰伟人故居的人们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在西柏坡,隆冬的寒意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人流……你们认为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分组讨论。

同学一:体验当年红军的艰辛历程,体验党的艰苦岁月。

同学二:感受中共党人的革命精神。

同学三: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当前。

(三)、坚持改革开放

活动:现在咱们可以看美剧、韩剧,买苹果手机、耐克球鞋,那思考一下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关键是什么?

小组讨论,找同学回答。

教师:关键是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中国的东西走出去,同时外国的东西也引进来,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外国的很多产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

教师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巩固学生对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理解,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问答比赛。

问题是:

十七大报告鲜明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错误的有。

A.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

B.改革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C.改革开放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D.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答案】C。解析: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带领学生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党的基本路线,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了解了什么是“中心”,什么是“两个基本点”,我爱范文,课下留给大家一个小任务,向自己周边的人如父母、朋友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并拍照留念,回来制作一个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宣传小达人的风采展。

五、板书设计

党的基本路线

1.一个中心

2.四项基本原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3篇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渊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将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有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实践,相当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试验。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阶段”和“发达阶段”,不发达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个理论命题:第一,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文化较不发达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进入社会主义;第二,在任何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阶段都是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具体运用。马、恩、列、毛的有关论述,为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曾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公有制经济的建设实践。在毛泽东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城市国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主体地位。客观地分析,当时的公有制经济既有十分成功的,也有一些失败的。在农村,既有大寨、刘庄、华西村等这样的优秀典型,也有小岗村这样因私有观念牢固而被公有制束缚了当地生产力的典型农村。

与农村情况类似,当时的公有制经济中,石油有大庆、工业有鞍钢、国防有两弹一星,涌现了一大批以陈永贵、王进喜、钱学森等为代表的有高度觉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也有相当一些国营企业管理不严、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应该说,以上这两种现象在当时都是客观存在的,用其中一种倾向去否定另一种倾向就容易犯“左”或右的错误。

毛泽东曾费尽千辛万苦想消灭中国人的私有观念和剥削阶级观念,达到“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理想境界,但最终没有成功。这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社会主义社会机制的不成熟,旧社会遗留仍将继续存在。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考虑这一现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式形成的过程,首先是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然后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邓小平在十三大召开前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到了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充分借鉴毛泽东时代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方面,是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则。比如,在政治上,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在经济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经济,抓大放小,集中力量搞好大型国有企业,加强国企领导班子的思想觉悟工作;在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抑制剥削,防止两极分化;在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根据生产力落后、私有制旧社会所遗留的传统思想观念难以短时期消除的现实状况,大力引导私营经济的适当发展,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大提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应该建立怎样的所有制结构,确立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认识也经过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981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对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作出若干政策性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首次在代表大会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个体经济发展并且扩展到农村地区。1987年1月,中央发布《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提出对私营经济“应当允许存在,加强管理,兴利抑弊,逐步引导”。

1987年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公开明确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存在和发展。报告认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讲:“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正式提出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概念的是1997年的十五大报告。报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报告同时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正式确立。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要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不能搞私有化,也不能搞单一公有制。这是针对残存的单一公有制传统观念,特别是主要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私有化倾向而提出来的,十分重要,应该引起注意。

三、非公有制经济在初级阶要有一定历史地位

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判断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唯一标准就是看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我国之所以要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宪法接下来又讲:“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要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前者不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只有公有制是其基础;而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但公有制必须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存

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以后的其他阶段,是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只反映初级阶段的特点。

可以设想,初级阶段结束,非公有制经济不会立即被公有制所取代。进人中级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思想觉悟的进一步提高,将是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而非公有制经济逐渐减退,所占比重减少的过程。到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趋于成熟,剥削制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将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中之所以允许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国情决定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经济成分就允许其存在和鼓励其发展。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实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应当有一个时间限期。邓小平在1992年初视察南方时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是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遵循的重要的时间界限。但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一百年的初级阶段的期限是有可能缩短的。提出这一点就是为了提醒当代的共产党领导人,不仅要埋头赶路,而且要抬头望远,时刻不要忘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景目标。

四、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公有制为主体也是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基本经济制度,首先要巩固公有制为主体这个前提和基础。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现在有不少人对公有制是否还是主体有疑虑,主要是对公有制所占的比重即量的方面有疑虑。目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宏观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微观上国有经济“有进有退”,但更多的是“国退民进”;个别案例中的所谓“国进民退”,多半属于资源优化重组,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党一贯强调,“公有制比重的减少也是有限制有前提的,那就是不能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解除人们疑虑的办法之一,就是用统计数字来说明,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信心。

公有资产占优势,更重要的表现为质的优势,即关键性的涉及经济命脉、战略全局和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的生产资料占优势,先进的具有导向性控制性的生产资料占优势,并且不断提高进步发展壮大。这样它才能控制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有强大的控制力、决定力、示范力和促进力。

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去看待“公有制占主体”、“公有资产占优势”。要重视有多大比例的工人阶级在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如果中国大部分工人阶级(包括农民工)受私营企业主雇佣、在私有制经济中劳动,那么很难说公有制还占主体地位。这样,工人阶级必然收入低下,没有享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很难说他们是社会主人还是私营企业主是社会主人。而中国必然两极分化,中国也很难说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初级阶段基本制度不但要求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而且要求同有经济对同民经济起主导作用。国家应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要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都能享受到国有经济的好处。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国有经济不是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主要补充私人企业和市场机制的不足,而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有经济应主要集中于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中。这些都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这些行业和领域,中国有经济应该有“绝对的控制力”、“较强的控制力”,“国有资本要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或“有条件的相对控股”。这些都是中央文件所规定和强调的。国有经济对这些部门保持控制力,是为了对国民经济有计划地调控,以利于它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的作用远大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经济”

关于国有经济控制力应包括的范同,有一种意见是值得注意和研究的。这种意见把国有经济的社会责任分为两种,一是帮助政府调控经济,一是保证社会正义和公平的经济基础。前一个作用普遍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和现代资本市场经济国家,而后一个作用则是社会主义国家独有的。社会正义和公平,“是高度私有化的经济和以私有化为主的混合经济解决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在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中,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发挥其主导作用,理应包括保障、实现和发展社会公平的内容和标准。对那些对于政府调控经济不重要但是对于保障社会正义和公平非常重要的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产,也应该认为是‘重要’的国有资产,要力争搞好,防止出现国资大量流失那种改革失控,随意实行大规模‘转让’的偏向”。

基于国有经济负有保证社会正义和公平的经济基础的社会责任,国家要保障在公益服务、基础设施、重要产业的有效投资,并不排除为解决就业问题在劳动密集领域进行多种形式的投资和运营。在保障垄断性领域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要保障在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的发展,发挥他们在稳定和增加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和提供公共服务上的作用,增强再分配和转移支付的经济实力。中央对竞争性领域的国有经济一向坚持“有进有退”,发挥其竞争力的政策,而绝不是“完全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政策。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国有经济的数量底线,不能以资本主义国家私有化的“国际经验”为依据。确定国有经济的比重,理应包括保障、实现和发展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内容,所以国家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范围,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六、正确认识私有经济的两面性

谈基本经济制度,不能不谈私有经济。私有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非公有经济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不仅在当前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内,都有不可缺少的重要积极作用。所以,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包括私有制经济非常重视,对它们的评价,从十三大、十四大的“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六大党还提出了“两个毫不动摇”,足见中央充分肯定非公有制包括私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但我们应该把私有经济的性质与作用分开来讲。只要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和剥削劳动者,它的性质就不

是社会主义的。至于它的作用,要放到具体历史条件下考察。当它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时,它还起积极作用,以至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它不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不能说它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某些理论家则把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偷换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已经成为”或者“应当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以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这明显地越过了宪法关于基本经济制度规定的界线。

对私有经济,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发展它,发挥其机制灵活,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正面作用,克服其剥削性产生的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如有些私营企业主贿赂政府官员,偷逃税收,压低工资和劳动条件,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破坏自然资源环境,借机侵害国有资产,以及其他欺诈行为,都要通过教育监督和法制,克服清除。

在鼓励、支持私有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其发展方向,规定能发展什么,不能发展什么。比如竞争性领域,要允许私有经济自由进入,尽量撤除限制其进入的藩篱。特别是允许外资进入的,也应当开放内资进入。而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就不能允许私有经济自由进入,只能有条件、有限制地进入,不能让其操纵这些部门和行业,影响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私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有广大的投资天地,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一些重要部门现在也可以参股投资,分享丰厚的盈利,他们应当知足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群体和“新社会阶层”,私营企业主大概不会觊觎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地位”。但是确有某些自由主义精英明里暗里把他们往这方面推。要教育他们不要跟着这些精英跑。

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仍然要坚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中,国民经济要实行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有计划按比例”并不等于传统的行政指令性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革除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病,相应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多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零星的计划或完全没有计划所不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的基础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因而还有计划性这个特点,还有国家计划的指导。我们作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大国,有必要也有可能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计划手段,指导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这符合马克思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原理,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所在。宏观调控有几项手段,最重要的是计划、财政、货币三者,党的十四大报告特别指出“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这里没有说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是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重要,而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由国家宏观计划来导向的。所以,国家计划与宏观调控不可分,是宏观调控的主心骨。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也可以称为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地方。

十七大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并不是如某些人所歪曲的那样,“要回到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因为:第一,现在的国家计划不是既管宏观又管微观、无所不包的计划,而是只管宏观,微观的事情主要由市场去管。第二,现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是市场,计划是弥补市场缺陷的必要手段。第三,现在的计划主要不再是行政指令性的,而是指导性的、战略性的、预测性的计划,同时必须有导向作用和必要的约束、问责功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再到重新强调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这合乎辩证法的正一反—合规律。这不是回到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旧模式,而是计划与市场关系在改革新阶段更高层次上的综合。

八、防止两极分化要靠公有制经济的强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收入分配中贫富两极分化趋势也越来越严重。现在谈到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时,人们首先会想到城乡差距扩大、地区不平衡加剧、行业垄断、腐败、公共产品供应不均和再分配调节滞后等等。这些都有道理,也必须一一应对。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最根本原因被忽略了。

收入分配不公源于初次分配。初次分配中影响最大的核心问题是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这就涉及社会的基本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问题了。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所有制决定分配制;财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财产占有上的差别,才是收入差别最大的影响因素。萨谬尔森也承认,“收入差别最主要的是由拥有财富多寡造成的”。30多年来,我国贫富差距的扩大和两极分化趋势的形成,除了前述原因外,所有制结构上和财产关系中的“公”降“私”升和化公为私,财富积累迅速集中于少数私人,才是最根本的。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结构,在改革开放伊始时还是比较清一色的公有制经济。随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和效率优先政策取向的执行,以私有制为主的非公经济的发展必然超过公有制经济,从而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这是有利于整个经济的发展的。但这种私有经济超前发展的势头一直延续下去,“到一定的时候问题就会出来”,“两极分化自然出现”。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公降私升,在分配关系上按劳分配的比重就要缩小,按要素分配的比重就要增加。有人分析,我国现在国民收入分配已经由按劳分配为主转向按要素分配为主。我们从资本积累规律和肺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进程可以知道,这—分配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随着私人产权的相对扩大,资本财产的收入份额也会相对扩大,劳动的收入份额则相对缩小,从而扩大贫富差距,促进两极分化趋势。我国国民收入中劳动与资本份额变化的统计,证实了上述理论分析。

在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贫富差距时,人们往往从分配领域本身着手,特别是从财政税收、转移支付等再分配领域着手,完善社会保障公共福利,改善低收入者的民生状况。这些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我们现在也开始这样做了。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还要加大力度。但是,仅仅就分配谈分配,仅仅从分配再分配领域着手,还是远远不够的,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贫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还需要从所有制结构,从财产制度上直面这一问题,需要从基本生产关系,从基本经济制度来接触这个问题;需要从强化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来解决这个问题,才能最终地阻止贫富差距扩大,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分配上的状况改善是以所有制上公有制经济的壮大为前提条件的。所有制发展上要扭转“公”降“私”升的趋势,阻止化公为私的所有制结构转换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避免贫富的两极分化。小平同志强调:“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这是非常深刻的论断。这指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容许私人产权的发展,容许非劳动要素(主要是资本)参加分配,但这一切都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为主为前提,不能让私有制代替公有制为主体,也应该扭转按资分配代替按劳分配为主的趋势。那种让私人资本向高利行业渗透(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那种盲目地、有违社情地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之类的政策,只能促使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进一步扩大,都应该调整。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4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以后,让学生掌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明确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具体的内容。正确认识坚持党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让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同时能够用

所学理论去分析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思想觉悟目标:通过学习以后,让学生能自觉拥护党为建设有中国告特色社会主义而

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并积极关心和支持党和国家现行的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能把自己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相联系,为祖国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教学重点

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对四项基本原则的理解。学法指导: 本课教学内容不多,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地听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各种报道。所以在开头引入新课时,可以用比较形象化的语言导入,以此来冲淡初三思想政治课的枯燥与乏味。在突破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补充大量的事实作为依据,让学生能够自己细细地去体味这个立国之本。教具准备:

有关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好形势的图片,同时制作几张比较的表格,也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这张表格。教学进程:

(一)内容导入:

用向学生出示,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好形势的图片,然后出示制作好的一张比较表格。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之后的感想,然后教师归纳得出: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由于我们遵循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最后可以提出问题:那么,什么是基本路线呢?以此来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第一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用展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同时说明这条基本路线是符合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是符合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2、详细讲解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接着转入讲解本课的难点:四项基本原则。

让学生在详细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自己细细地去体味一下,最后用幻灯打出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在这部分内容中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事实作为依据来进行讲解,尽量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讲清什么是改革,什么是开放。对于这些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参照书中的解释,讲改革,必须要让学生明确改革就是改原有的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再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所谓开放,就是包括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全面的开放。我国的奋斗目标: 经济——————富强 政治——————民主 思想文化————文明 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针和方法,则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进行一番解释。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依靠力量——————全国各族人民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探讨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理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我们也相信:今后,我们如果能一贯坚持这个基本路线不动摇,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三个目标的步骤,祖国的明天也一定更加美好。

(四)课堂练习(基础)

1、对外开放就是门户开放。()

2、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会否定四项基本原则;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就会阻碍改革开放的进行,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3、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4、自力更生就是排斥外援,艰苦创业就是要过苦日子。()

(五)布置作业 分析说明题:

XX年2月21日至25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当前很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发展较快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根据本节内容,请你谈谈对“致富思源”的“源”的理解 板书设计: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奋斗目标:经济——富强

政治——民主

文化——文明

3、基本方针和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4、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5篇

教学重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具体内容 教学难点:基本路线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建议:

1、列举法:(1)请列举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那些满足?(2)通过改革,我国完善了哪些社会制度?

2、充分利用书中的想一想、议一议和材料。

3、事例说明观点法:如可以用山东南山集团的事例,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事例,讨论得出书中的观点。

4、讨论:我国现在实行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与我国近代史上的“门户开放“有什么不同?

5、探究学习:关于20世纪我国看时间的方式有这样的说法:60年代在天上(看太阳高低),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传呼、手机)。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请简要分析原因。第二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教学重点: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教学难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本节课理论性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 教学建议:

(1)采用图示投影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如果不对之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学生是很难领会和掌握,如本课中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由于理论性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用“一艘船”的图示进行投影即可形象地说明三者的内存关系。如果把经济建设比作一艘船,那么两个基本点就好比是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2)归纳法

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性、现实性、逻辑性于一体的思想教育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不加以梳理、归纳,那么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是片面、零碎和不完整,这样很难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如对本节课中的“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应在课堂小结中加以归纳。使原本是“隐藏”的问题通过归纳变成“显现”而且重要的问题。同时在学生课堂讨论和提问学生等教学情境中,也应注意适宜地加以归纳,而且在教学中,可老师自行归纳,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归纳。(3)事例说明观点法

政治课中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较多,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多联系实际,把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某些热点、焦点的社会现象引入课堂的理论教学,使原本枯燥的理论性内容变为可读性较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现实性内容。充分利用书中的材料,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或家乡的变化,来说明观点。(4)对比法

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两种路线及产生的后果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理解。

活动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活动课,加深同学对改革和开放的理解。活动一:请9位同学事先准备材料,就鼓起来的钱袋子;精起来的饮食;长起来的人均寿命;大起来的住房;多起来的私人轿车;靓起来的衣着;高起来的文化程度;热起来的假日旅游;快起来的通讯方式。进行介绍。这已经不是天方夜谭,这种变化我们人人都有体会。活动

二、搞一个小型的知识竟赛。知识竞赛题 1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在什么会上作出的决定? 2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 3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4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开放的含义是什么?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7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出发点和根本判断标准是什么? 8中国的强国之路是什么? 9中国的立国之本是什么?

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什么?

活动

三、改革开放还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名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说得多。(如有肯德基;自助餐;下岗;下海;上网;中外合资;跨国公司;股份制;炒股;贷款;一国两制;知识产权;红旗轿车;海尔电器;神州五号;综合国力;商机;市场经济;共同致富等)

活动

四、采访家了的父母或长辈,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生活经历,比较过去和今天的变化,记下来,并在班上交流。(如条件允许,可以请学生用数码摄像机拍下采访的经过及家庭的吃、穿、住、行的变化。)

活动

五、拿出家里的老照片和现在的照片进行比较,找出新旧家乡、新旧余杭的区别。活动

六、通过调查,发现有那些规章制度过时了或需要制定什么新的制度,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反映给有关部门。(书p80)

活动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6篇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复兴的要求。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富强”是经济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民主”是政治领域的目标和要求,“文明”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在这个奋斗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党又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每一步战略目标,都是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化。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关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是立国之本,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坚持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要条件,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朝气蓬勃,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了根本保证,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有了希望。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党的基本路线中,“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一表述,实际上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靠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把党作为政治核心,努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成功。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7篇

坚持群众路线,要以人为本,深入联系群众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的真正英雄。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列宁说:“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紧紧地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是我们党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坚持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得以不断巩固、提高,我们的事业得以不断发展。实践证明,做任何事情,主动地听取群众意见,根据群众意见及时调整我们的方案、计划、部署,才能使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地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执行。从打土豪分田地、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到包产到户、生产经营责任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建设新民主主义到实行改革开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这些都是我们党主动带领人民探索、追求的结果,是党发挥社会动员力,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结果。

在我们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就要积极打好主动仗。关心群众的疾苦,关心群众的生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真正挂在心上。在推进工作中,要十分注意平衡事业发展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关系,从推进事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角度,主动、积极地谋划改革发展工作,努力做到事业发展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共同促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

坚持群众路线,要以大局为重,落实党性原则

一个政党能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利益关系。也就是说,人民群众能不能从政党得到切实的利益,对于政党建设至关重要。这实际上也是我们党的宗旨明确说明了的,党的历代领导人在这方面都有许多重要论述。毛主席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邓小平要求:“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江泽民要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要求,“利为民所谋”,“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习近平要求:“要正确处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利益的关系,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要做到这些,需要我们全体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贯彻落实好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人民群众是以单位、集体、地区等形式存在于社会中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人,也是单位的人。因此,在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时,党的各级部门就要眼睛向下、眼睛向内,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打好阵地战,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说实话、做实事、求实效,把群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避免走空做虚。

坚持群众路线,要以事业为重,立足事业发展

干部的事业心、责任心,直接影响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坚持群众路线,主要是党的领导干部要走好群众路线,真心实意地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共同奋斗。没有事业心不行,仅仅有事业心,没有工作本领和工作能力也不行。因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还要从自身做起,从我做起,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不断增强干好事业、干成事业的本领和能力,把事业发展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同志率领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宣言,同时,它也鲜明地将党的奋斗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幸福追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更加清晰地阐明了党一切工作的终极意义。作为党的一分子,我们每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党的宗旨,牢记总书记的这一嘱托,将其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动力,从我做起,从每天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每一件具体工作做起,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承担好各自的任务,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地推进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更高的追求、更多的期盼而不懈努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8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这方面,党章突出了三点:一是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这就明确了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从战略高度解决了工作布局及领导方法问题。二是强调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这就明确了发展经济的基本途径。三是强调要“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就明确了,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效益、质量、速度的统一,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既有高速度,又有好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党章总纲第十自然段载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并突出了两点:一是突出了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二是突出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第9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在它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这一课题只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才能逐步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认真分析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逐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获得的首要理论成果,也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学说的继承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还只是限于基于现实社会矛盾发展的科学设想。马克思从19世纪中期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矛盾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预测了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经有了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依次发展的两个阶段的思想萌芽。认为共产主义作为扬弃私有制但尚未完全摆脱私有制影响的社会是新社会的第一阶段,而在新社会自身基础上彻底消灭私有制影响的社会是新社会的高级阶段。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明确把未来社会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其二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从当时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兴起的时代特点出发,认为对未来社会阶段划分不能提任何一切条件的一劳永逸的方案,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理论探索必须随时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做出了原则性的科学预想。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做出了卓越贡献。列宁从俄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必须经过更长的过渡时期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经历一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多级发展过程,即大阶段中有小阶段。他在许多著作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概念,如“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没有稳固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整的社会主义”等概念。但是他还不可能有足够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对这些思想做出系统的理论概括。

列宁逝世以后,苏联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了工业化,实现了农业集体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地位没有完全搞清楚,把经济文化落后的苏联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当作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以发达国家为背景分析而概括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并在20世纪30年代宣布社会主义基本建成,错误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开始之时。这导致超越阶段的冒进,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基础上急于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继续高估了自身的发展阶段。1959年l月苏共二十一大宣布,苏联进入了一个“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又进一步提出,到1980年苏联将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些论断以及为此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引起原来已经僵化的经济体制更加脱离实际,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样,在中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短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认识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时,也经历过艰难曲折探索,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中共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虽然作过有益的探索,但总的来说,一直处于不完全清醒的状态,存在不少错误的观念。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错误地认为“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一度大刮“共产风”,搞什么“跑步进入共产主义”。1959年,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教训的过程中,开始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应当划分阶段。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这种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为后来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是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同“过渡时期”相混淆,认为“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前,都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样的判断是导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确立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终引发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出现这样严重的错误的一个重要认识根源,在于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和我国的基本国情作了错误的判断。

总结中外社会主义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具体发展阶段的经验教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在中国,真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中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重新探索,作出科学的判断。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划清了社会主义时期同“过渡时期”的界限,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再认识。

1979年3月,邓小平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必须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1980年,他在谈到建国30年经验时又强调,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1981年,在邓小平主持下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概念。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进一步明确地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且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会见外宾时说:“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①”党的十三大后,他又指出:“党的十三大的特点,一个是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坚定地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这个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重新强调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和特征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所获得的重要理论成果。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2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2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最大的实际和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那种认为我国还处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或正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和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共产党领导、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确立,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谁战胜谁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已取得这些基本成果,才使得中国人民站了起来,才使得中国能以世界瞩目的大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绝对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判断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要对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但最重要的是看谁掌握国家政权,看政权的阶级性质。作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地位,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即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初级阶段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而当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从总的方面来看,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决不能超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这两层含义,即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必须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全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才能避免片面性,才能同“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承认不发达,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之上,因而必然具有不发达的特征。党的十五大从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了动态的阐释: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来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从经济现代化程度来看,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从经济市场化程度来看,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从科技教育文化发展状况来看,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是由地区经济文化状况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从体制建设来看,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从精神文明来看,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从横向比较来看,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可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任务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九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3 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这样的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至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①。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立足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这不是一般的抽象的探索和回答,而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和回答。正如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只有从这个最大的国情和实际出发,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一系列战略举措。

第二,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之所以要反对照抄书本,照搬别国模式,主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依据就在这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

第三,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必然会引起人们在思想上的剧烈震荡,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产生种种疑惑。如何解决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点来作说明。因此,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一个正确地认识和把握。

(四)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自我国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起,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其间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不是从一般原则出发,而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具体说来,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是由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短暂的过渡时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逾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伴随商品、市场经济充分发展而形成的生产高度社会化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充分显示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就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来说,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整整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这个历史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就现实国情来看,我国至今远末超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379-3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许多统计数字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家外汇储备和若干工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总量等表明我国已进入世界前列,综合国力达到可观程度,20世纪末我国基本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但必须看到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想一步到位,因而始终存在急于求成的问题。就思想理论而言,“左”的错误一方面表现为对所处历史阶段没有科学准确的把握,超越了历史阶段;另一方面表现为对所处阶段长期性估计不足,企图过早结束该阶段,从而给革命和建设带来巨大损失。我们仍必须用相当长的时期改变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才能进入社会主义比较成熟的阶段。总之,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向中等发达国家目标迈进还需要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

第三,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决定了必须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初级阶段。成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在20世纪中叶才开始具备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己见端倪,现代化的含义在变化,各国经济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它的水平和标准既不同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也不同于19世纪日本的明治维新时代的现代化,也远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提出的工业化的标准。同时,中等发达国家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完成传统产业革命的任务,又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总之,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要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21世纪中叶才能基本实现现代化。“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①。

明确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充分估计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真正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可以有效地避免“左”和右的错误。特别是有利于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排除各种干扰,脚踏实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可以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要真正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贯彻党的基本纲领。

3、明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不仅对做好现阶段的工作有利,而且对今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乃至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都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复杂性,要求我们既不能观望等待,怨天尤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也不能急躁冒进,期望速胜,而是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加快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认识、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是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建国以来,我们党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一个判断,即国内的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判断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的客观实际。当然,它还不够准确,如“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提法,会使人产生这样的误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不再需要继续完善和改进了。从而影响人们准确认识和把握主要矛盾。党的八大之后,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对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发生了错误。195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讲话轻率地否定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对此予以正式确认。在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更是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始终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所以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81年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由此而确定的中心任务作出权威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把这个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段表述是对中共八大关于主要矛盾表述的继承和发展,在表述中使用了“社会生产”概念而不再用“社会生产力”概念,表述更加准确和科学了。表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不仅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还要改革、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党的十五大针对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矛盾进一步指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矛盾,阶级矛盾由于国际国内因素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党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明确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外,更进一步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还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对主要矛盾的揭示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深入展开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工作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是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决定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是统一全党思想的政治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不断地强调,实行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979年3月,邓小 6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在明确解决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的同时,又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三大前夕,邓小平指出:“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基本路线。要搞现代化建设使中国兴旺发达起来,第一,必须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第二,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这样,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已逐步形成。根据这些思想以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主要内容的认识不断深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了明确的概括:“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它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最关键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②”他还再三强调,现在要横下心来,专心致志地、始终如一地搞好经济建设,决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重新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坚持和所做的事情,是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现实的要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有赖于经济基础的建立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带有根本的性质,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从当前的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看,各国都在求发展。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应自觉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决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的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没有别的道路可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2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版,2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版,17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义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民主的好形式,是争取和巩固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重要手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不可能有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国的历史实践决定的,是人民所决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领导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它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也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总之,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四项基本原则中,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前进的根本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事业胜利的保障,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关系到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这些年来,面对国际的风云变幻和国内各种错误思潮的干扰,我们之所以能够始终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发展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坚持改革开放,搞活了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开放也是改革)是我国进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最鲜明的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它作为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 ①。通过改革社会主义制度下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的因素。在阶级社会里,通过阶级斗争,通过革命,推翻反动阶级统治,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动力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过失误。在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认为“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上述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著名论点,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对这些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和基本国情的判断出现失误等原因,曾经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一味追求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和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发展,结果遭到严重的挫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必须通过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来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他认为,“既要大幅度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 ②。并认为,当前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就是发展生产力与落后的经济体制以及政治、科技、教育等体制的矛盾。通过改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以及其他各种体制,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邓小平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③。

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着两大变革:一是从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13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版,1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3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二是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就前者来说,它会引起产业结构、经济生活、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动,这就要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推动和保证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就后者来说,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僵化体制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发展,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因此,改革已成为迫切的历史需求。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历史上最进步的社会,但是,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绝对完善,不再需要发展。相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自身还带有某些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而且社会主义实践本身也会出现某些错误和曲折,因此,我国社会主义还不是己经发达或成熟的社会主义,还需要不断地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发展。首先,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我们的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次,改革又不同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改革当然会深刻地触动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以至由于利益调整带来的损益不同而引起的利益矛盾。但这种利益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的矛盾,不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可以通过统筹兼顾和逐步建立合理的利益关系,保证各社会集团的利益得到协调发展。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①。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第一,说改革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邓小平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的变革” ②。第二,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也不是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等方面来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开放,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基本点,关于“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内在属性,上面已经阐述;关于“开放”的必然性、必要性及其如何开放的问题,将在下面第十一章中进行阐述。

(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概括了我们的主要经验,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它是我们的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正如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所指出的:“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③。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11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1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370—37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要求我们全面理解基本路线的理论内涵。全面理解才能全面贯彻,全面贯彻才能坚持不动摇。党的基本路线有着四个方面的完整内容:第一,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全国各族人民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主体;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持改革开放,也就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基本方针;第四,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求牢牢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理论前提。无论在什么条件下,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挑战都不允许我们在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问题上再发生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求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的经济建设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又从新的实践中不断吸取新的经验来丰富和发展。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这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关系。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两个基本点的统一,防止和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右的表现主要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制造政治**。“左”的表现主要是否定改革开放,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甚至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来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左”和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政治保证。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它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会偏离正确方向;不坚持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就坚持不好甚至坚持不住。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把它们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才能确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适用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长期的基本方针,它充分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我们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要始终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统观全局,精心谋划,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要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改革、发展、稳定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关系。社会主义不进行改革,发展就会失去动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稳定,稳定和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发展是否健康,既影响改革的进行,也影响社会的稳定;稳定的社会和政治局面可以为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否则,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谈起。第二,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统一,不应当把它们割裂开来,强调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但在实际工作安排上,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条件和环境,可以有所侧重。第三,现在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体制转换时期,各方面矛盾比较突出,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尤其要高度重视稳定作为前提条件的关键作用。我们要善于审视新情况新变化,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加强社 10 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形成社会稳定的局面。同时要始终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破坏活动。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成败的关键。从总体上看,三者关系表现为二重性。一方面三者可以彼此共存、相互补充;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三者也存在某种矛盾、冲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相互干扰的对立关系。首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保证了三者的相互协调与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强调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了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因此,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统一,一直是我国改革的一条根本原则。其次,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始终把改革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手段。在改革的同时要始终保持经济的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绝大多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改革,并成为改革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再次,始终坚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政治保证。我们党总是旗帜鲜明地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不安定因素,保持了大局的稳定,为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持续提供了有力保证。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坚持前进的方向,减少失误,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什么时候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关系,我们的工作就进展顺利,成绩巨大;反之,就受挫折、遭受损失。在实践中,力求避免和克服片面性、盲目性、摇摆性错误。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调改革,忽视发展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二是强调发展,忽视改革的作用和社会的稳定;三是强调稳定,忽视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速度。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辩证思维,有助于树立全局观念,有助于确立战略眼光,有助于提高领导艺术,增强人们在工作中分析事物、把握规律的能力。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深刻认识我们党肩负的重大使命的基础上,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和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确定这一总揽全局的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有助于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就能在新世纪的征途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三、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

基本纲领是一个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经过归纳所明确展示的基本政治主张,是人们用以判断一个政党成熟程度的标志性要素之一。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能否切实明确地制定出党的基本纲领,对于能否确保切实完成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作任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世纪之交和邓小平逝世后,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的遗志,坚定不移地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胜利前进,在1997年9月举行的党的十五大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郑重地制定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在跨世纪的征途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政治举措,是党的十五大的重大历史性贡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又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在思想上政治上更加成熟。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各自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又反作用于经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对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这个纲领的制定,有助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妥善解决我们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意义

中共十五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基本纲领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明了目标和任务。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又在党的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把它概括为新民主主义阶段的一般纲领,即基本纲领。正是这个纲领指导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党又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它必将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的征途上为实现新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三个领域展开,系统地规定了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坚持和完善的基本政策,更加清晰地描绘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全面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大意义。

这一基本纲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依据,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它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一系列方面,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主脉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 12 断丰富和发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方针和政策。正是这些各个方面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党的基本纲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基本纲领与无产阶级政党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高纲领在共产主义的方向上是完全一致的。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就指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党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在方向上的一致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将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今天的建设和奋斗,正是为将来的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就是在不断完成个阶段基本纲领的过程中实现的。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不寻常的13年。这13年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的看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下十条基本经验: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的旗帜,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抓住一切机遇加快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3、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制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5、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必须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汲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6、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7、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着眼于打得赢、不变质,注重科技强军,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8、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 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共产党必须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做好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和侨务工作,坚持“一国两制”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9、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按照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尊重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10、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治国必须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团结统一。

以上10条,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这十条经验,覆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2. 如何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3.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上一篇:双因素激励理论的简介下一篇:当我遇见你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