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鲁迅毕业论文

2024-09-02

本科鲁迅毕业论文(精选6篇)

本科鲁迅毕业论文 第1篇

论文编号

内蒙古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

毕 业 论 文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论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姓 名 ZC 指导教师 XXXXXX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遵从封建教条的可怜寡妇单四嫂„„„„„„„„„„„3 被“四权”绳索捆缚的祥林嫂„„„„„„„„„„„„4 从敢于反抗到最终妥协的爱姑„„„„„„„„„„„„6 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上绝路的子君„„„„„„„„„„7 结语„„„„„„„„„„„„„„„„„„„„„„„8 注释„„„„„„„„„„„„„„„„„„„„„„„9 参考文献„„„„„„„„„„„„„„„„„„„„„9

形象,其中《明天》、《祝福》、《离婚》、《伤逝》中,塑造的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四个妇女形象最为典型,她们悲惨的生活和结局,深刻地展现了不同阶级,不同地位的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过程,并对压迫和破害妇女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与鞭挞。

一、遵从封建教条的可怜寡妇单四嫂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3]“她是一个粗笨的女人”,但是艰难与困苦并未让在饿死边缘挣扎的单四嫂子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她还有儿子——她的希望。丈夫死后,她把所有的寄托,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宝儿身上。宝儿已不仅是她的儿子,更是她活着的意义,她的“明天”。丧夫之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她不敢改嫁,更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靠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三岁的儿子,在深更半夜就开始张罗明天的生活。然而,生活却并没有因为她遵循礼教从一而终而善待她,厄运向她袭来,她的希望和寄托,她生命的意义——宝儿,生病了,求签、许愿、吃单方都试过了,然而病情依旧不见好转。最后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何小仙身上,但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社会不把她当人看,她也不知道人的正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幸,反而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

单四嫂子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对自己的命运心甘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单四嫂子这样的妇女们就在这样的桎梏中痛苦地挣扎着。而更为悲哀的是她周围的人们,“好心”邻人王九妈和庸医何小仙是断送单四嫂子“明天”的罪恶之源,“好心”的王九妈和“乐于助人”的众邻居,是被社会驯服的一群冷血动物。王九妈在操办宝儿的丧事时,竟如此熟练、如此程式化,对她来说宝儿纯粹是一个小尸体,冷酷之极真是令人咋舌。当人们七手八脚地盖上棺盖时,单四嫂子的那颗早已痛苦不堪的心也被七手八脚扯得粉碎。可以这样说,在这样一个阴森的社会里,单四嫂子即使不死在自戕的绳索上,也会被扼杀在封建礼教桎梏的氛围中。在阴冷冥冥的世界里,尤其是在那塞满诱惑、欺骗的混浊险恶的环境中,面对人们的冷漠她不得不承受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单四嫂子孤身一人在“太静、太大、太空”的屋子里煎熬着自己的心,在冷漠、无情、麻木、侮辱中,等待一个毫无着落的“梦”,她对自己所遭受地一切打

杯和筷子。她到土地庙捐了门槛,神气舒畅、坦然地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慌忙大声喝道:“你放着罢,祥林嫂!”一句话彻底对祥林嫂“判了刑”,令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地看着。直到四叔来上香,叫她走她才走开。可见,此时的祥林嫂受到的打击是何等巨大!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就这样,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鲁四老爷代表的地主阶级迫害的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能力,又被一脚踢开,沦为乞丐,在漫天的大雪之中无声地死去。祥林嫂以封建思想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的血和泪地控诉,她的悲剧更代表着封建宗法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也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祥林嫂的反抗性体现在几个“不甘于”上,她不甘于受婆家虐待,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取做人的资格;她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在逼嫁的路上,她不但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却也在头上留下了“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她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捐门槛赎罪,为了捐门槛,祥林嫂用尽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她不甘于在死后受阎王惩处,临死前怀疑灵魂有无。这四个“不甘于”,是祥林嫂自发反抗精神独特而鲜明的体现。祥林嫂反抗了族权、夫权、又怀疑了神权,相对单四嫂的一味等待,祥林嫂的反抗在意识上有所进步,但是,她对压在头上最重的封建政权没有反抗表现,这是祥林嫂反抗的局限性,因此祥林嫂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祥林嫂的这种反抗意识只是粗浅的,朦胧的,祥林嫂的“逃”是为了做个奴隶,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撞”是为了守节,但这只是对从一而终的女德地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捐”却是为了重新获得做个奴隶的地位。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的自觉的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而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祥林嫂这一系列地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那个吃人的封建制度。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和单四嫂子有着相同的命运,她们都是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寡妇,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遭遇:与单四嫂子单纯受夫权的压迫不同,祥林嫂是一个被政权压迫和摧残,并在族权、夫权、神权的绞索下辗转哀鸣的“失节者”形象。祥林嫂和单四嫂的形象在本质上又具有一致性:她们的命运都非常凄苦,她们都受封建礼教的毒害,都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正因如此,单四嫂子和祥林嫂的悲剧引起人们的同情之后,便是凝重的沉默,是那种不是灭亡就是爆发的沉默,是于无声处的

男女平等、婚姻自主。当然,爱姑不可能有这样先进的思想,因此,在她面前、在她脑子里没有一条可以独立自主的生活出路,她还不能不依赖丈夫而生存,还不能脱离开这种依附关系。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可目的却是为了要维护旧的观念,旧的道德,她的反抗是不自觉、不彻底的,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都是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的精神压力更为沉重,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的更为严重。作者鲁迅对她们表现出更大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无限的悲哀和忧愤。

四、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上绝路的子君

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鲁迅,在关注妇女问题时,不仅仅把眼光放在农村妇女身上,也把焦点放在城市的新型女性身上。《伤逝》是鲁迅以城市知识女性作为主人公的作品。《伤逝》中的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子君是“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有文化,有知识,接受了新思想,心中有真挚热烈的爱。同样是对婚姻进行反抗,跟爱姑和祥林嫂有明显的区别:子君与祥林嫂不同的是,她受过知识的熏陶,是被“五四”新风浪吹醒的知识青年,她敢爱敢恨,具有叛逆精神;子君与爱姑反抗的目的不同,子君追求的是自由、民主、平等的婚姻幸福生活,子君果断地冲出封建家庭的牢笼和涓生租屋同居。在那个封建思想统治极为严酷的时代,子君为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势力的斗争,表现出无所畏惧和超人的勇气。当她的行动受到家里的反对和阻挠时,子君发出[11]“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的呼声,无疑是石破天惊的。热恋时期的子君,对路人的蔑视,对老东西和小东西的侮辱,表现出大无畏的淡然和平静,如入无人之境。这说明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摆脱封建礼教精神枷锁,是具有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的,他们有追求个性解放的勇气和信心。较之前几个妇女形象,子君是第一个对封建思想提出蔑视与否定的女性,这呼声是对封建婚姻制度的背叛和挑战;是女性争取婚姻自主、人性觉醒的标志,是妇女寻求解放迈出的真正的第一步。不过,令人可悲的是,子君毕竟是在封建正统思想教育下长大的小姐,她的思想必然的带有浓厚的封建思想,她的反抗虽然坚决但不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君对个性解放终于显出她的旧面目来。这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

因为他们的婚姻为世俗所不容,涓生很快就被解雇了。随着涓生被解雇,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起码的经济基础,家庭经济陷入困境,任凭涓生如何想方设法、如何努力,在封建社会各种势力的孤立下,子君与涓生的感情逐渐出现了裂痕,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绝境,不得不分手。子君回到冰冷的封建家庭后,不久便死于无爱的人间。无疑,子君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挣扎;而爱姑,反抗更是强悍而出格,祥林嫂和爱姑的悲剧,都表现出封建势力的强大,启示人们反封建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特别是子君,自觉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婚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的,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耀眼的火花。鲁迅正是通过描写众多妇女形象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对这些女性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封建恶势力的奋不顾身的反抗行为,鲁迅显然是无限赞同与极力支持的。鲁迅的这一态度,与他指出的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的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后来姐妹,最终取得了胜利。

注 释:

[1]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545).[2]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687).[3]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30).[4]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32).[5]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110).[6]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112).[7]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108).[8]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112).[9]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106).[10]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189).[11]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169).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3.[2]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 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本科鲁迅毕业论文 第2篇

素描试题:青年武警战士头像素描写生 满分:100分 时间:180分钟色彩试题:青年武警战士头像色彩写生 满分:100分 时间:180分钟速写试题:男青年全身速写一幅 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 设计基础试题:

题目:

① 自然的启示

② 生命之光(选其一题)

要求:

(1)运用基本构成因素,完成一幅设计。

(2)造型合理,构图完整,色彩协调,卷面整洁,符合题意。

(3)色彩限用5—8种色。

尺寸:20cm×20cm

时间:120分钟 满分:40分

装潢、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试题

试题:招贴广告设计

题目:中国陶瓷艺术精晶展

主办单位:辽宁省文化厅

展出地点:辽宁省博物馆

展出时间:2001年5月1日一5月15日

要求:

(1)构思巧妙、构图新颖、色彩和谐、字体标准;

(2)拼音字可根据题目自拟;

(3)色彩不限。

尺寸:21cm×29cm(竖幅)

时间:180分钟 满分:60分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试题

题目:某中学校长办公室设计

要求:

(1)按给定条件画出1:50室内平面布置图(按制图规范标定尺寸,铅笔、钢笔不限)。

(2)按室内平面布置图画出主要空间透视渲染效果图。

(3)渲染效果图所用工具:水彩、水粉、钢笔淡彩、马克笔均可。

(4)写出50字以上文字设计说明。

时间:180分钟 满分:60分

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试题

试题内容:以“荷花”为题材设计一幅适合纹样图案(外型尺寸见图)

要求:

(1)色彩和谐、构图完整、卷面整洁、符合题意。

(2)限用6种颜色(白色不计)

(3)水粉、水彩均可。

时间:180分钟满分:60分

工业设计专业试题

题目:《迷你型小彩电造型设计》

要求:

(1)设计出两个不同造型方案的草图。

(2)选出一个方案,画出45度角透视效果图。

(3)写出100字以内的简要文字说明。

(4)表现方法不限。

时间:180分钟 满分:60分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试题

试题内容:瓷器花瓶设计

要求:

一、造型设计

1.造型要有瓷器特点;

2.器型高度为20cm一30cm,用铅笔画出立面图;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试题

题目:丝绸之路(装饰画)

要求:

(1)主题明确、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明快。

(2)色彩不限。

尺寸:20cm×30cm

时间:180分钟 满分:60分

装饰设计

1.在造型立面图上进行装饰;

2.装饰题材为花卉纹样;

3.装饰手法不限,但需适合造型形式和材质特点;

4.色彩限5种以内(白色不计)

时间:180分钟 满分:60分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试题

试题内容:设计秋季父亲(50岁左右)、女儿(20岁左右)效游服装各1套,并配上与风格相协调的服饰品。

要求:

(1)画出服装设计效果图(表现方法不限)。

(2)画出服装背部款式结构图。

(3)写出50字以上的设计说明。

时间:180分钟 满分:60分。

2011年鲁美考题素描:男青年头像写生(4开,3小时)

速写:男青年坐姿(写生)造型(4开,1小时)

色彩:景物写生、白菜、2个西红柿、一个白盘、灰衬布

本科鲁迅毕业论文 第3篇

1902年,从矿务铁路学堂毕业的周树人被清政府派往日本留学,1904年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1)与鲁迅一同留学的许寿裳回忆:“他对我常常谈到三个相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这可见当时他的思想已经超出于常人。后来,他又谈到志愿学医,要从科学入手,达到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境界。”(2)

可见鲁迅学医本身已经包含对国民性及其改造方案的思考。不少研究者以弃医从文为界将鲁迅留日时期的论文分为前后两期,事实上尽管前后期论文表面看来划然有别,但其中却有鲁迅一以贯之的思考———改造国民性,不同的只是方法———科学或文艺。

然而鲁迅感到医学非根本之计,从仙台医专退学后回到东京准备从事文艺事业,期间所发一组论文(《人间之历史》、《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是怵于当时一般新党思想的浅薄猥贱,不知道个性之当尊,天才之可贵,于是大声疾呼地来匡救,所谓‘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 (3)

这组论文存在着某种相承的关系。“如果说,《人之历史》是前一时期宣传进化论和科学思想的尾声,那么《科学史教篇》则是由‘科学与爱国’走向提倡文艺运动的过渡。”(4)《文化偏至论》指出立国之根本在于“立人”,“立人”关键在“立心”,“立心”的“道术”则在发展文艺,这正是《摩罗诗力说》阐述的内容。《破恶声论》则在“破”和“立”两方面进一步阐述。这组论文“包括政治思想、社会思想、文学思想、科学观和思想方法即认识论,而且初步显示出以‘立人’为核心的大略的系统,标志着一位伟大思想家的诞生。”(5)

(一)立心—立人—立国

《文化偏至论》开篇即指出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历史上长期“屹然出中央而无校雠,则其益自尊大”。(6)及至甲午,惶惶然致力于革新富强的中国人开始重新打量西方。“早在19世纪末,康有为已发现当时的读书人‘稍知西学,则尊奉太过,而化为西人’;到了20世纪初,邓实则形容那时知识界的风气是:‘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若神圣’”(7)在这种“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8)的时代狂热中,鲁迅是少数能够冷静而敏锐地思考的知识分子之一。

“辁才小慧之徒,于是竞言武事”,(9)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器物革新至甲午海战失利其实已宣告破产,况且“举国犹孱,授之巨兵,奚能胜任”?(10)鲁迅断然指出此非“根本之图”。有研究者认为,“西方和日本已到了物质文明烂熟的时期,而我们还是正欲起步的阶段。西方要‘非物质’,不悖情理;而我们‘非物质’,则似乎有些过于超前。”(11)这里我们要细加分析:鲁迅回溯了西方“最近思想”,认为“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12),故而“曰物质也,众数也,其道偏至”(13)“事若尽于物质矣,而物质果足尽人生之本也耶?”显然,鲁迅对于物质是一种肯定中的否定,“非物质”是不满“志士”们仅醉心于器物变革,是他对全盘西化的社会风气的反拨和抵抗。

倡革新制度者又有“制造商估立宪国会之说”。(14)鲁迅一语揭破热心于前二者之人的私心,指出立宪国会“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15)不禁悲叹:“古之临民者,一独夫也;由今之道,且顿变而为千万无赖之尤,民不堪命矣,于兴国究何与焉。”(16)事实上,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表明此路不通。

“诚若为今立计,所当稽求既往,相度方来,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以兴起。”(17)“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8)“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19)在鲁迅看来,立国的根本在于立人,立人则应立心。社会的问题终究是人的问题,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立人则在于启蒙,张扬其个性。

(二)个人—自觉—独立

鲁迅把唤醒个人的希望寄托在“超人”或“英哲”身上:“在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洞瞩幽隐,评骘文明,弗与妄惑者同其是非,惟向所信是诣,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毁之而不加沮,有从者则任其来,假其投以笑傌,使之孤立于世,亦无慑也。”(20)然而“人群之内,明哲非多”(21)“与其抑英哲以就凡庸,曷若置众人而希英哲?则多数之说,缪不中经,个性之尊,所当张大”。(22)

如此,“个人”与“众数”似乎两不相容,但从“盖惟声发自心,朕归于我,而人始自有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23)看来,我们当即明白鲁迅不是简单地将二者对立起来,而是想通过个体的自觉达到“群之大觉”。亦即,“任个人”最终的结果不是“排众数”而是“人各有己”、“群之大觉”“而中国亦以立”。

鲁迅的个人与“自觉”紧密相连。“自觉”在其文中似乎是丰富多义的,我想强调的是这个词本身包含着发现“主观之内面精神”的过程感,“内面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的”(24)自明物,个人对作为个体的“自觉”体认表明现代主体意识的萌芽。

个体作为“个”的自觉隐含着非从属的独立意识。日本学者伊藤虎丸认为仅强调“自觉”还未真正获得主体性,因为“他虽然确实摆脱了过去自己深信不疑并且埋没于其中的‘被赋予的现实’,但他是被作为‘新的权威’的新的‘思想’和‘普遍真理’所占有(不是所拥有),他不过是委身到这一边来,并且从这里对过去置身于其中的旧社会及其价值观进行批判而已。”(25)只有“拥有”亦即“独立”,将其作为个人精神自由的产物而非信奉的理想时才是真正的“自觉”。鲁迅对国民与世界人“泯于大群”的批判正基于此。

(三)斥“志士英雄”之伪

“当时我们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就是诚和爱,———换句话说:便是深中了诈伪无耻和猜疑相贼的毛病。”(26)

不破不立,鲁迅对当时“破迷信”的“志士英雄”进行猛烈的抨击。这些所谓的“破迷信者”“特于科学何物,适用何事,进化之状奈何,文明之谊何解,乃独函胡而不与之明言,甚或操利矛以自陷。”有真知者少,看似先进的主张掩饰不住为稻粱谋的私欲。鲁迅不禁感叹“浇季士夫,精神窒塞,惟肤薄之功利是尚”而大声疾呼:“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今日之急也。”(27)。

驳斥伪士与立人乃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两方面。中国伪士之多,既在鲁迅意料之中又在其意料之外,他既感到“中国今日之扰攘者,则患志士英雄之多而患人之少”,(28)又因“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感到寂寞悲哀。(29)《破恶声论》开首两句均以“寂寞为政,天地闭矣”作结,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充斥“伪士”的国土深深的忧虑与“人”之少的孤独无应。

鲁迅这组文言论文从逐渐为研究者关注到重视,其早期思想得到了较好的研究。不过,有些研究者把调子起得很高,鲁迅俨然成了当时的思想巨人,以致我们有一种错觉,仿佛鲁迅从留日时期开始便长着同样一幅脸孔。事实上,虽然日后鲁迅某些思想已在此时期已经萌芽,但从清国青年留学生到“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有着更加复杂的发展变化,这已无需赘言。

今天来读鲁迅早期的这些文言论文,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不时跳跃出来,这是因为其中包含某些贯穿鲁迅一生的东西,其时鲁迅之为鲁迅的某种特质已经十分明显。这并一定是指这些论文达到了怎样的高度,重要的是,怀疑、抗争、独立和对国民性的批判等可贵的精神开始出现并一以贯之,成为时代以及后世最可珍爱的财富。

摘要:鲁迅留日时期所作的一组论文是其弃医从文之后最初的产物, 贯穿着以立人为核心的内在线索, 即立国的根本在于立人, 立人的关键则在立心。鲁迅的“个人”是与自觉、独立紧密相系的;他呼唤真诚的人, 鞭笞伪士。其时, 鲁迅之为鲁迅的某些特质业已出现。

向鲁迅杂文学议论文拟题 第4篇

议论文是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文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高中生应具备写作议论文所需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要求高中生能够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与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写作教学相比,议论文写作教学问题显得十分突出。高中生普遍存在不重视议论文写作、不善于写作议论文的现象,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拟题上出现不准、不深、不实、不新等问题。笔者在今年苏、锡、常、镇四市二模阅卷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拟题上存在许多问题。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已有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课文无非就是一个例子。”鲁迅先生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妇孺皆知的文章大家,他的杂文就是学生学写议论文的绝佳例子,高中生通过这类例子可以学到很多议论文写作的技巧和手法,有效提高议论文写作水平。

去年江苏省高考作文开始使用材料作文,材料作文一般都是只提供材料而要求“自拟题目”,这种形式有自身的限制性,就是“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另起炉灶;同时也有它的灵活性,可以选拟不同形式的标题。今年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卷的作文题就采用了材料作文,具体内容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人带鸡蛋在市场贩售,他在纸板上写着:“新鲜鸡蛋在此销售。”

有人过来对他说:“老兄,何必加‘新鲜两个字,难道你卖的鸡蛋不新鲜吗?”他一想有道理,就把“新鲜”两个字涂掉了。

不久,又有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加‘在此呢?你不在这里卖,还会去哪儿卖?”他也觉得有道理,又把“在此”涂掉了。

一会儿,一个老太太过来对他说:“‘销售是多余的,不是卖的,难道会是送的吗?”他又把“销售”擦掉了。

这时来了一个人,对他说:“你真是多此一举,大家一看就知道是鸡蛋,何必写上‘鸡蛋两个字呢?”

结果他涂掉了所有的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写成诗歌),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提示:

(一)从“他”的角度看:做事要有主见,不要被他人的意见左右。

(二)从路人的角度看:对别人提建议要慎重。

(三)从材料的整体看:既要自己有主见,又要善于吸取别人的意见。

(四)合题的观点:从善如流;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化繁为简;取舍等等。

学生在审题立意准确的前提下拟题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拟题空泛的有“坚持自我”、“固守本心,方可成事”、“坚信自己”等等,没有抓住材料体现出的“主见”这一关键词。拟题不切合材料的有“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要被他人左右”、“别让他人牵着走”、“盲目听从要不得”、“何必被他人动摇自己”等等,没有切合材料所体现的“他人的建议、意见、言语”等。其中还有拟题立意较肤浅的,如“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想法”等等。

议论文究竟应该怎样拟题?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杂文为我们提供了拟题的绝好例子。鲁迅杂文一直受世人所推崇。不仅在其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性上,还在于其文章标题的特点上,从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写议论文拟题的技巧。

首先,鲁迅杂文的题目鲜明、简洁,不拖泥带水,清楚地向读者透露文章的议论话题、大致内容乃至基本观点。主要体现在:一是以“论”、“说”、“观”、“谈”、“记”、“略论/谈”、“再论/谈”等为标志的题目,如《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我之节烈观》、《谈皇帝》、《记“发薪”》、《略论中国人的脸》;二是以“主义”为标志的拟题方式,如《拿来主义》、《寡妇主义》等;三是以“有感”、“闲谈”、“漫笔/谈”、“杂感/谈”等为标志的拟题方式,如《看镜有感》、《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黄花节的杂感》、《读书杂谈》等;四是以“从……说到/说起/说开去/到……”、“对于”、“关于”等为标志的题目,如《从胡须说到牙齿》、《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关于知识阶级》、《对于批评家的希望》等;五是虽无明显标志,但是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如《学界的三魂》、《作文秘诀》、《读书忌》等。

其次,鲁迅杂文在拟题上形象别致,避免了平、实、熟,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一是把一些不相关的事物、概念或现象组合进文题,产生错位感,如《文学与出汗》。又如《以脚报国》中鲁迅借“以脚报国”讽刺其自欺欺人,既具有讽刺意味,又切中要害。二是把平常或一般化的题目披上形象的外衣,如《生命的路》用形象的语言概括了生命本质的认识。三是以成语或熟语为题,如《事实胜于雄辩》、《咬文嚼字》。四是引用流行语为题,如《“以夷制夷”》、《“寻开心”》等。五是以问句为题,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再次,鲁迅杂文在拟题上还体现了整齐工整的特点。如果文题内容较多,或者文章体现的是关系类的内容,那么在拟题时可以借鉴对偶或者对举的手法,既充分展示了文章的内容,又体现了整齐之美。在鲁迅众多的杂文里,有许多文题体现这一特点,如《战士与苍蝇》、《可惨与可笑》、《文艺和革命》、《文学和出汗》、《吊与贺》、《书籍和财色》、《习惯与改革》、《爬和撞》、《捧与挖》等等。

通过对鲁迅杂文拟题特点的分析,此次二模作文议论文写作拟题可以有以下几种操作方法。按照观点鲜明简洁式,可以拟写以下作文题:《论/谈主见》、《我之主见观》、《主见杂谈》、《从纸板删字说开去》等等。按照形象别致式,可以拟写以下作文题:《我的主见我做主》、《做一棵有思想的苇草》、《面对建议,你动摇了吗?》、《主见何处寻?》、《主见都到哪儿去了?》等。按照整齐工整式,可以拟写以下作文题:《莫因他言,变己之见》、《坚持己见,察纳雅言》、《拒绝盲从,坚持己见》等等。

(镇江市“十二五”规划课题(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及对策”阶段性成果)

本科鲁迅毕业论文 第5篇

深圳大学201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考试大纲| 历年录取分数|合格情况统计

深圳大学2011年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简章

1980年,中国创办深圳经济特区;1983年,深圳经济特区创办深圳大学。

学校坐落南山半岛,面临后海,遥对香港,环境优美,是深圳经济特区十大历史建筑之一,荣获全国校园建筑设计一等奖。

建校28年,深圳大学紧随深圳特区快速发展。

1995年,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权。

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博士学位授权。

特区大学以最短的时间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现有本科教学学院23个。设有65个本科专业,71个硕士点(含6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3个博士点。现有专业涵盖了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目前,在校本科生25568人,全日制研究生3290人。

学校坚持学科兴校和科研强校。建有理工类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3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12个,省级名牌专业9个,拥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3-2009年9月,全校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国家各部委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7项,拥有各类专科101项。

学校聚合了一支优秀的教职工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26人。其中教授343人,副教授552人,博士790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教师培养对象、全国优秀教师等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平均年龄40岁。

学校艺术类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125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44人,他们分别来自国内外多所著名高等院校,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有不少是取得过多项成果的著名专家、艺术家和学者。是一支学有专长、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朝气蓬勃的教学科研队伍。

一、招生计划

注:执行计划数以教育部下达数为准。

二、报名与考试

㈠报名条件:

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

㈡报名办法:

1.网上预报名(限广东省考生和海南省考生):报考表演[影视戏剧、播音与主持、舞蹈、音乐表演、学前艺术(师范)]专业的广东省考生和海南省考生,请于2011年2月10日至23日,通过互联网登陆http://210.39.2.10:7001/szexam/bm/login.jsp(点击登录)进行预报名,并通过网上打印报名表,逾期不再办理报名手续。

注:其他省考生按我校所设考点的报名办法进行报名,无须通过我校网上报名系统进行预报名。

2.现场报名确认:外省考生和已通过网上预报名的广东考生按以下要求进行现场报名确认。⑴交验身份证原件、艺术类考生准考证【广东考生报考表演(音乐表演)专业同时需提供艺考合格证】,留复印件;

⑵备近期同底一寸正面免冠照片2张;

⑶缴交报名费:广东省考生200元,广东省外【表演(影视戏剧、舞蹈、播音与主持、音乐表演)】考生235元,广东省外美术类考生210元。

⑷认真填写或核对报名表,确保考生信息无误。

㈢报名考试时间与地点:

㈣考试科目和内容(详见考试大纲):

1.艺术设计:

考试科目:素描、色彩。

2.美术学:

考试科目:素描、色彩、速写

3.表演(影视戏剧):

初试:⑴声乐;⑵文学作品朗诵;⑶集体小品。

复试:⑴舞蹈;⑵双人或三人小品。

4.表演(播音与主持):

初试:自我介绍与自备稿件朗读(限时2分钟内)。

复试:⑴即兴话题;⑵才艺展示。

注:复试可化淡妆。

5.表演(舞蹈):

初试:⑴自选舞蹈片断(不超过2分钟);⑵基本功;⑶特长展示(综合素质)。复试:⑴技能技巧与舞蹈片断;⑵模仿与即兴舞蹈;⑶口试;

注:舞蹈片段一律自备伴奏音乐,要求考生不化妆,一律穿练功服(不穿演出服)参加考试。

6.表演(音乐表演):

初试:

考试项目:a、声乐;b、器乐(各类中西乐器);c、作曲;d、时尚音乐编创与传播;注:由考生自选上述四项中的一项或多项参加考试。

复试:

⑴考试项目1:参加初试已通过的考试项目【初试考试项目为作曲或时尚音乐编创与传播,须加试器乐。】;

⑵考试项目2:视唱、练耳、乐理;其中乐理与练耳为笔试、视唱为现场抽签考试;

7.表演[学前艺术(师范)]:

⑴声乐:演唱歌曲一首(美声、民族任选其一);⑵形体展示(自选舞蹈片段);⑶钢琴(自选曲目);⑷美术(素描);⑸普通话(由考生自选内容朗诵)。

三、录取

㈠录取条件:

1.符合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艺术类报考条件及录取规定;

2.须获得相应专业考试合格证书;

3.体检符合报考专业的要求。

㈡录取办法:

进档考生,在文化课与专业考试成绩均达到生源省(直辖市、自治区)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前提下,先以专业考试成绩(美术类专业考试成绩相同者,分别按照素描、色彩单科成绩依次排列)从高到低排序;专业考试成绩排序相同,再按文化课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四、专业介绍

1.艺术设计

特别说明:新生进校后按大平台授课,前二个学期不分专业,学习公共课、基础课,第三学期开始,按学生志愿及有关专业要求确定专业。

⑴艺术设计:

①环境艺术设计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和居住空间室内设计的设计师,并能从事包括景观设计、艺术品陈设设计和设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表现技法,室内设计原理,居住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别墅设计,景观设计原理,社区环境设计,展示空间设计,建筑环境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图形创意,字体和编排设计及毕业设计等课程。

②平面设计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方面的平面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标志设计,插图设计,图表设计,销售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CIS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

③创意策划与设计管理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意策划师和经理人。即具备设计艺术学知识,兼通管理学、营销学、广告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掌握整合营销传播(IMC)实务,能在设计、广告、动漫、游戏、企划、会展旅游、营销传播、文化传播、品牌顾问、传媒出版、艺术经营、商务咨询、公共事业、教育学术等机构及企业,从事创意策划及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如创意总监、营销总监、设计总监)。

主要课程:图形创意、CIS设计、品牌整合设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传播学理论、文化创意产业概论、整合营销传播、广告策划、文化品牌营销、设计策划与管理、会展策划、动画导论、艺术品投资与营销、演艺营运与策划、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城市品牌战略与城市营销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受限:色盲、色弱者不予录取。

⑵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工业新产品开发设计、造型设计、家具设计及展示设计的专业人才。主要课程: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展示设计,计算机应用,设计管理,材料与工艺,设计方法论,人体工学,毕业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受限:色盲、色弱者不予录取。

⑶服装设计与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好综合素,能够从事服装设计、品牌策划、品牌形象设计与管理、产品的陈列展示设计、广告设计和专卖店设计及市场营销与管理的专门人才。

①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

主要课程:女装设计与工艺、男装设计与工艺、童装设计与工艺,时装画技法,立体裁剪,中外服装史,设计管理学,服装产品设计与规划和毕业设计等课程。

②服装品牌策划与市场营销方向:

主要课程:设计管理、服装品牌策划与推广、服装产品开发规划与整合、服装市场营销、时装广告与展示设计、品牌战略策划、时装摄影、品牌形象设计与策划、毕业设计等课程。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受限:色盲、色弱者不予录取。

⑷动画: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系统掌握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市场的潮流资讯和行业信息,在电影、电视、传媒、互联网、游戏、建筑、工业、广告、视觉传达、数字娱乐等岗位上,从事动画创意设计、动画制作、动画编导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动画导论,原画与动画基础,三维动画、视听语言,摄影与摄像,动画前期创意设计,动画造型设计,非线性编辑,后期合成,动画短片创作(1),动画短片创作(2),毕业设计等课程。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受限:色盲、色弱者不予录取。

2.美术学:

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素质好、基础好、上手快、转型快,具有独立研究和创作能力、具有人文素养和创新思维,并能胜任美术创作及学校、出版机构、机关和企业工作的事业骨干和创业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中外美术史、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新媒体基础、书法、篆刻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专业实习、读书报告、艺术考察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受限:色盲、色弱者不予录取。

3.表演(影视戏剧):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具备和掌握表演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能够在戏剧、电影、电视等表演中独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的创作,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在各类表演艺术团体、电影厂、电视台、学校、群众文化系统等单位从事表演艺术研究、影视戏剧排演、教学、指导群众文化等工作,素质好(个人)、基础好(专业)、上手快(业务能力)、转型快(适应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专业必修课:表演基础训练、角色创造基础、舞台人物形象创造、形体基本功与舞台技能、台词、声乐、戏剧概论、中外话剧史、戏曲史与戏曲美学等;专业选修课:话筒前的艺术语言、导演基础、戏曲表演、戏剧佳作赏析、音乐美术欣赏、基础写作、心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见习、实习、社会实践(读书报告与假期见闻)、毕业论文。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4.表演(播音与主持):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学、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文化、企业宣传机构等部门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工作,并同时兼有采编能力和良好的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素质好(个人)、基础好(专业)、上手快(业务能力)、转型快(适应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语言学专业人才。主要课程:语音基础、播音发声学、节目主持技艺训练、新闻学概论、节目主持人概论、基础写作、文艺作品演播、表演训练、形体基本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节目编导与策划、新闻采访、影视片配音、形象设计、社交礼仪、音乐美术鉴赏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见习、实习、社会实践(读书报告与假期实践)、毕业论文。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5.表演(舞蹈):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够在中小学、幼儿园及群众文化系统、大型企事业、演艺机构等单位从事舞蹈编导以及教学等工作,素质好、上手快、适应性强,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和知识结构,具备突出的创新意识和组织协调的工作能力,以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与身韵、现代舞技术、中华民族民间舞、外国流行舞蹈、舞蹈剧目与赏析、中外舞蹈史、舞蹈教学法、艺术概论、舞蹈编导理论与舞蹈编导技法(包含:单、双、三人编舞技法、群舞及调度、现代编舞意识、交响编舞技法、少儿编舞技法)等课程。舞蹈写作、中国古典舞水袖与剑、乐理与视唱练耳、钢琴基础、声乐基础、合唱与指挥基础、表演基础、大学语文、心理学、教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基训与艺术实践、读书报告、假期见闻(含艺术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6.表演(音乐表演):

培养目标:为适应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音乐表演专业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演奏、演唱技巧,系统学习专业理论基础,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具备良好的审美观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在群众文化系统、企事业单位、艺术团体、影视传媒机构、学校担任音乐策划、表演、宣传和教学工作,素质好、上手快、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作曲理论(和声、复调、曲式)、基础理论(视唱练耳、基本乐理)、声乐、钢琴、手风琴、器乐(民族乐器、西洋乐器)、中外音乐史、合唱与指挥、现代传媒音乐制作(电脑音乐制作、歌曲创作、时尚音乐编创与传播)、艺术实践、形体与舞蹈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见习、实习、社会实践(读书报告与假期见闻)、毕业论文。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7.表演[学前艺术(师范)]:

培养目标:表演(学前艺术教育)专业为适应广东省各地学前艺术教育快速发展和人们期盼下一代身心健康成长、享受高质量学前教育的迫切需要,按学前教育新理念,培养较为系统地掌握现代儿童艺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具有较扎实的儿童艺术基础知识,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与扎实的儿童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儿童艺术教育能力与发展潜质;较熟练地掌握英语的骨干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学前普通艺术技能课程、学前艺术特色课程和学前英语教育三个特色技能平台课程:钢琴琴法、美术、声乐、舞蹈、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卫生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见习、教育实习、读书报告、假期见闻(含假期实践)、毕业论文。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五、有关说明

1.专业考试成绩将于2011年4月上旬在深圳大学招生网页(http://zsb.szu.edu.cn)公布,专业考试合格证将以挂号信函形式寄发给考生本人;

2.新生入学三个月,将进行体检和资格复查,如发现专业水平不合格或不符合招生条件与报考手续者,将取消入学资格。

鲁迅论文毕业论文 第6篇

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鲁迅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

中国是个讲究父权的国家,将子女认为私产的父母。倘若遇上这样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会被糟蹋的。鲁迅的运气如何呢?周介孚虽然脾气暴躁,但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却显得相当开通。他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然后是《诗经》,再然后是《西游记》,都是选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祖母更是特别疼爱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让鲁迅躺在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鲁迅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味和惬意。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神态一本正经,却比祖父更为温和。他家教虽严,却从不打小孩子。鲁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会》中,记过他一件事,就是在小鲁迅那样快乐的时刻,偏偏逼他去背书。可实际上,周伯宜平时对儿子们的读书,监督得并不紧。在日常管教上,更常常很宽容。有一次鲁迅和弟弟偷偷买回来一本《花经》,被周伯宜发现了,他们又害怕又绝望,因为这是属于闲书,一般人家都不许小孩子看的:“糟了,这下子肯定要没收了!”谁料周伯宜翻了几页,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使他们喜出望外,从此放心大胆地买闲书,再不用提心吊胆,像做贼似的。至于母亲鲁瑞,对他的挚爱就更不必说了,几个孩子当中,她最喜欢的就是鲁迅。鲁迅想通过医学来治病救人。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

鲁迅先生所表达出来的极端深刻的思想,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甚或在几千年以来的整部世界文学史中间,无疑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他燃烧着自己的生命,集中全力地思索着中华民族的命运与前途,焦灼和无畏地呼吁着要改变长期以来专制王朝的统治方式,阐述和控诉着像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等级特权为基石的社会体制,只能造成民族精神的衰退和社会生活的停滞;他针对着这样的痼弊,在《文化偏至论》里提出了人性解放的主张,认为“根柢在人”,“首在立人”;在《破恶声论》里提出:而“立人”的关键,又在于“尊个性而张精神”,要做到人人都具有独创个性和聪明才智,像这样的话自然也就“人各有己,而群之大觉近矣”,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获得了健康与合理的发扬,那么整个社会群体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与升华,自然就是轻而易举和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最值得注意的是鲁迅著作中所蕴涵着的许多异常深刻的思想,往往伴随着一种强烈地关怀整个民族和人类命运的炽热情怀,因而就辐射出了震撼着人们灵魂的力量。他在观察和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总是将广大民众生存的状态、前途与命运,作为进行阐发的比较和参照,从而得出引人深思的结论来。像他在《马上支日记》里感叹于“本国人和外国人颂扬中国菜,说是怎样可口,怎样卫生,世界上第一,宇宙间第n”,然而“我们有几处是嚼葱蒜和杂合面饼,有几处是用醋,辣椒,腌菜下饭;还有许多人是只能舐黑盐,还有许多人是连黑盐也没得舐”。多么巨大的悬殊,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都是父母所生,都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已经号称为平等的公民,各自的生存状态竟还有着如此的天壤之别,实在是太不合理了。

于是他万分坚定地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充满了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为他们苦难的生涯而大声疾呼,显示出与西方思想史上像叔本华、尼采之类的人是大异其趣的。正是这种对于广大民众全身心的关切和挚爱,就必然会形成如他在《准风月谈•后记》所说的那样,“中国大众的灵魂,反映在我杂文里”,这种博大和宏伟的精神实在是太值得我们努力学习了。

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坛的一个标志。文学作品所承载的意义本来就不是文字本身,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灵魂,而鲁迅先生的作品所拥有的灵魂是一种血性的、刚强的、并且深深刻入历史痕迹的。

另一方面,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鲁迅一生所受到最大影响的学者有两位,一是弗洛伊德,一是厨川白村。日本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对鲁迅文艺思想的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在接触厨川白村之前,思想正处在一个十分苦闷的时期,他的大部分写作时间用于了《野草》里的文章。他以自己思想的磨难,深深体验着“苦闷”的真味。“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有希望吗?——“希望是什么?是娼妓。”(《希望》)有目标吗?——“前面,是坟。”(《过客》)作者自我表白说,他的哲学全部包括在这里面了。就在这样的心境之中,鲁迅遇上了厨川白村的日文版《苦闷的象征》,让他找到了异国的知音。

当然,我们从《阿Q正传》、《孔乙己》中可以看到,两位作家的小说中共同存在着那种“几乎无事的悲剧”,那种“含泪的微笑”;在《高老夫子》、《离婚》、《肥皂》里又可以看见他们那种“用平常事、平常话,深刻地显示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的讽刺本领。这种讽刺要经过相当高度的提炼才能达到其艺术效果,比如说《离婚》当中的例子吧,封建遗老七大人把玩着一个玉器,得意洋洋,引得大家都围上来看。七大人说:“这就是‘屁塞’,就是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一边说着,一边在自己的鼻子旁边擦了两下。后来这个动作就始终贯穿在人物的行动当中。

再如,《药》一文,鲁迅对华老栓一家的物质生活的贫困只作暗示,但却着力揭示他们一家精神的麻木。鲁迅进入民众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生活,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生活,揭示精神病态和社会的病态。鲁迅深知要改变民众的精神枷锁是十分艰辛的,但他坚信他们在本质上是朴素的人民,他们的心弦是可以拨动的。因此,他致力于要激发民众良性的灵魂,改变他们麻木的精神状态。

虽然鲁迅曾说他是“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但在他的作品中,即使他离得再远,他都无法抛开他的家乡,他的作品都无法脱离他的家乡。绍兴小城是他的根。走得再远,他都会“精神归乡”,正如他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不仅仅像是在表面上写家,而是祖国,他就一家来烘托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热爱祖国,爱我们自己的家园,并且要尽一切可能的爱护它。鲁迅还创作了一批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散文和散文诗。其中,以篇幅短小,构思新颖独特、语言精美而意象曲折深沉的散文诗集《野草》为最,至今还给读者、研究者们无穷的思考、启迪和情感、艺术上的陶冶。而被选进本书的鲁迅一系列关于文学理论、批评的杂感,对当今的读者、作家乃至批评家们,也仍然不失现实的指导意义。

这足以体现出鲁迅先生的爱国之情以及他对叛离祖国的人的愤怒与不满,他也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有志人们的身上,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把祖国的命运云结合起来,好好保卫它。先生虽然不在了,可我们依然能够从他的文字里,感受到他那坚韧不屈,舞动着的灵魂,就象不死的火焰,在黑暗中,孤悬天幕,永久不灭。鲁迅逝世时,郁达夫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鲁迅的深刻和鲁迅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他对失败和失败者身分深入骨髓的体验。如果一定要称鲁迅为人类的思想家,那也是因为鲁迅对人类最终失败这个最伟大的主要题的深刻体认。他的出现,是造物主为了警醒老不解气的中国人的有意结果。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就是:对中国人精神的深刻反思和对黑暗的坚韧反抗。用长一些的话解释,就是: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对几千年来封建禁锢下的中国人的精神进行彻底的根柢性的反思,敦促中国人冲出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的解放,达到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确定自己在世界的恰当定位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确方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之所以称鲁迅为“民族魂”,我认为就在于他是对于中国人的精神、即民族的灵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人有三性:奴性、悟性、理性。所谓奴性,并不是“奴在身者”,真的给人做奴,而是“奴在心者”,精神上处于奴隶状态,依赖于外在的某种力量或者自身虚构的某种东西,受其精神奴役,缺乏精神之独立,思想之自由,属于盲目的本能的人。悟性,则是悟己为奴,开始感悟到自己的奴性,争取精神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然而尚没有达到理性的境界,对自身与外界尚没有深刻的系统的理解。而理性,则是达到了这种境界,对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及其相互关系有了理性的认识,成为了自觉的理性的人。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要经过奴性、悟性、理性这三个阶段,一个民族直至整个人类同样也要经过这三个阶段。而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启悟人们为改造自身和本民族的精神以及整个人类的人性而努力。鲁迅正是为了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并不同于毛泽东、孙中山那样的政治领域的思想家,而是深邃探索人类精神现象、深刻反思中国人精神的伟大思想家;鲁迅是伟大的革命家,但是并不同于专门致力于政治理论与政治实践的革命家,而是倾心于改变中国人精神的革命家;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但是并不同于茅盾、沈从文那样的侧重描摹社会世态与乡土风俗的文学家,而是集中全力勾勒、提炼中国人精神特征、为中国人提供反思自我“镜子”的文学家。

鲁迅是一位他青年时代就大声呼唤的致力于中国人精神革命的“精神界之战士”。鲁迅在20世纪初中国“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提出“立人”主张,反对已经弥漫整个世界的轻精神的“质化”倾向;登上五四文坛后写出《阿Q正传》等不朽著作从反面批判人性的残缺;后期则以杂文为武器全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扭曲人性的社会和传统。他毕生所倾心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启悟中国人“悟己之为奴”,改造自己的国民性,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这种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放年轻人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鲁迅“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他与黑暗苦斗,为光明苦争,傲视权贵,对“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毫不妥协,骨头最硬;悲天悯人,为被压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呐喊疾呼,心地最善。勇猛、坚韧而悲壮地反抗绝望,苦苦奋斗了一生。他深刻的思想与精美的作品使他不仅在中国具有巨大价值,在东亚以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日本从竹内好到伊藤虎丸、丸山昇等鲁迅学家对鲁迅“抗拒为奴”思想的共鸣就是明证。这是鲁迅所承担的历史的职责,也是他恒久的一直延续到当代的最重要的价值。

鲁迅的这种当代价值,绝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政治集团所独享的,而是普世的,即中国人以至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所需要的。正因为鲁迅具有这样的价值,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以至整个人类的人性,所以必然触动了每一个读鲁迅的人的神经中枢,牵扯到所有文化论战的核心问题,因为种种文化论战争论的根柢,说到底也是应该怎样认识人类自己与外部世界的问题。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每一次的文化论战也都要把鲁迅牵连进去。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实习培训计划下一篇:端午节主题班会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