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考察学习范文

2024-06-09

赴考察学习范文(精选6篇)

赴考察学习 第1篇

赴山东考察学习有感

9月20日,我们一行10人有幸去了全国第一批实施新课改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我们参观了昌乐二中、清怡中学、黛溪双语中学、杜郎口中学、济阳竟业园学校,这些山东的名校。虽然短短几天时间,但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亲身感受到了新课标理念在这些学校的贯彻落实。他们的课堂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管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

给我最震憾的是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育模式,即:

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学生自学能会,70%的知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10%的知识由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20%的学生为特优生,70%的学生为优秀生,10%的学生为待优生。

3、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的时间(约10分钟)老师诠释学习目标,组织课堂教学,课堂点拨,70%的时间(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的时间(约5分钟)学生总结,当堂检测。为了有效达成目标,昌乐二中着力建设班级“三驾马车”,即班级行政管理,高效学习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天对自己进行规划、总结,实现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通过深入教室听课我发现,学生早已适应并习惯了这种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课上的积极性、答题的思路、方法和总结、知识的全面和拓展等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71”模式实现了教育的三个突破:教师角

色的转变,“师长”变成“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室功能的转变,教室变成“学室”,讲堂变学堂。我在昌乐二中看到的完全释放了的课堂,是一个完全没有搭花架子的舞台,目睹的是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的授课模式,使学生在充分自主的课堂上,协作学习,分享成果,这种课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永保高涨的学习状态。

通过本次学习参观我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探求新知、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审学会健体的一个综合过程。教师一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执行者,更多的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激励者。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鼓励与唤醒,鼓励学生进步,唤醒学生的潜能。教师既是学生的教练,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因此,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已是当务之急,它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赴考察学习 第2篇

悉闻贵区在发展文化产业工作中成绩突出,成果丰硕。为学习借鉴贵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我区拟于 xxx年12月23日组织考察学习团到贵区参观学习,考察团由我区经信局局长李东带队,共17 人 ,其中男12人,女5人。

可否接洽,敬请函复。

附:参观团人员名单

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赴杭州、苏州图书馆考察学习见闻 第3篇

总体说来, 这是两座让人倍感亲切、环境幽雅、舒适而又极其方便的图书馆, 所能进入眼帘的内部装簧、整体布局、装饰摆设、甚至壁上的画龙点眼睛之处, 无不给人视觉上的享受, 感官上耳目一新。

一、各馆借阅部门人员配置、阵地服务、读者活动的基本情况

据了解, 两个馆日常接待读者的流通部门工作人员, 占整个馆总人数的30%多一点。苏州图书馆借阅部是一个大部门, 设主任一个, 副主任两个, 共有员工43人, 全馆有正式职工79人, 编外60人, 分馆70多人。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中心 (包括电子文献借阅、少儿图书借阅、成人图书借阅、期刊借阅、报刊阅览等) , 面积将近占馆向读者服务开放总面积的一半。可见两个图书馆非常重视阵地服务, 据苏州图书馆邱馆长介绍:2001年——2006年共接待读者150万人次, 2007年接待读者201万人次, 2008年接待读者316万人次, 2009年将大大超过400万人次。读者逐年大幅度上升, 与坚守阵地、搞好服务的员工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息息相关, 功不可没。据邱馆长介绍, 苏州图书馆一年里开展大大小小的活动, 如按项目计算有20——30项, 如按次数计算有400——500次。如诵读、展览时间为半天;故事姐姐讲故事为每周一次;面对面的观众讲座, 平均每五天一次, 全年70余次;还有其它系列讲座等。据杭州图书馆文献借阅部工作人员介绍, 他们每周六、日各个流通部门都要开展读者活动, 并且每年年底就要把来年的所有活动方案, 包括经费预算, 活动的场次, 做好计划。两个馆在抓好阵地服务外, 同时都非常注重对外的宣传工作。杭州图书馆深得上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能够把信用卡、市民卡连成一体, 几证合一, 可见一斑。苏州图书馆也非常注重打造自身形象, 并着力宣传馆形象。据邱馆长介绍, 2007年, 经本地媒体宣传报道298次, 今年193次, 特别注重当地报纸的宣传效力, 因为它可以让市民清楚图书馆所做的事情, 能引起老百姓和领导的关注力。例如, 每年初一邱馆长带领苏州图书馆的全体员工给广大市民贺新春, 送上节日的盛宴这一活动, 通过电台、报纸、广播全方位地报道, 已经持续了多年, 家喻户晓。可见, 频繁有体系地开展读者活动, 并抓住契机, 宣传图书馆所做的一切工作及所开展的活动, 常抓不懈, 也是吸引读者到图书馆, 认识图书馆, 宣传图书馆形象的重要途径。

二、印象深刻之处

1. 总分馆制办馆模式为苏州图书馆插上腾飞的翅膀

苏州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办馆模式发展分两步。据邱馆长介绍, 2002年自筹自建分馆, 到2004年, 发现浪费很大, 到2005年, 尝试着与机构、企业等合作, 同年10月, 谈成第一个分馆——区少儿图书馆, 遂与其合作, 对方付款给苏州图书馆, 苏州图书馆负责全面管理工作, 包括书刊的采购、分编、提供工作人员等。以此种模式成功地办分馆, 到今年止共发展分馆21个, 社会效益大增, 今年仅分馆接待读者已达173万人次。分馆服务窗口、工作人员配置依需要定岗定员, 灵活多样, 小的分馆一般只管开放, 安排两个工作人员即可, 最大的安排10人, 开放四个服务窗口, 如此遍地开花的布馆, 让公共图书馆真正地回归了本位, 真正走到了民众的身边, 苏州图书馆领导带领馆干部职工, 同心协力, 多渠道筹建分馆, 发展图书馆事业, 已经让资金不再成为苏州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负担, 尽早地回归了公共图书馆的本位, 体现了图书馆的民众性, 这样有杰出贡献和取得了辉煌成绩的图书馆, 怎能不引起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呢? (在苏州图书馆会议室的墙壁四周悬挂了多幅馆领导和国家领导人来苏州馆指导工作时的合影) 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2. 特色服务让苏州图书馆凸显活力

苏州图书馆成立了企业家俱乐部, 活动频繁, 内容丰富, 有讲座、沙龙, 组织企业家到成功的企业参观, 提供信息服务, 会员入会交费, 均采取自愿的原则, 可交可不交, 也可以多交少交, 多的一万多, 总的原则是够运行即可。在这里显然已经形成了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一起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风尚, 所以邱馆长乐呵呵地介绍:“每年有几十万的经费均来自于企业的赞助, 只要缺钱就会有企业赞助”。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企业家们乐意自愿捐款的动力是什么?

3. 围绕提升服务品质, 科学设置岗位, 实行问责制管理

两个馆都根据读者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 事业发展的需要, 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应的岗位, 并且职责责任明确, 同在业务部门, 管理岗和业务岗分工明细, 各负其责, 实行每一级的问责制度, 出了问题, 总是有人负责, 就看问题是出在哪一级。杭州图书馆的梁馆长说他们目前正处在几个部门分分合合的调整之中, 苏州图书馆已将参考咨询和辅导部合二为一。两个馆都将借阅统一到一个大部门, 实行借阅一体化, 让读者享受到借阅的便捷服务;两个馆都设有类似功能的如苏州图书馆的会展部, 杭州图书馆的社会活动部。他们把宣传推广图书馆服务形象, 开展读者喜闻乐见的活动已经成为发展图书馆事业必修的功课之一, 并且把这些活动作为常态的工作, 日积月累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期刊管理破旧创新

随着信息资源网络化、数字化的飞速向前发展, 读者查找资料的途径越来越便捷, 方式方法越来越丰富多样, 杭州图书馆在进行大量的读者调查后, 调查结果已经证明, 纸质期刊因其资料性不强, 且严重浪费人力物力, 所以在搬进新馆后, 已经取消了纸质期刊的装订保存本, 停止了多年来显得非常重要的一项传统业务工作, 但其中有关地方文献的期刊转到专题文献中心保存, 其余的的过刊一律不装订, 只保留半年至一年, 过后流通到下一级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据借阅部主任介绍, 过刊过报的保存本逐年在减少, 报纸仅为六十种, 且大部分为地方文献, 剩下的是延续以往的保存本, 并未增加新的品种, 两馆在发展传统业务工作中, 根据读者的需要, 很务实, 大胆突破惯常的做法, 把每一分钱用在满足读者实实在在的需求上, 不追求形式主义, 不铺张浪费。如此种种, 值得我们商榷。

5. 杭州图书馆装潢设计布局更显人性化关怀

我仔细观察了杭州图书馆报刊阅览室区域的布局、装饰等, 从天花板顶部灯具的款式、造型到地板所用的材质、颜色, 及拼接出的纹理图案, 以及高矮适中、抽屉式取放方便、密集型的报刊架和简洁舒适的实木阅览桌、温暖的台灯, 其色彩和实用性巧妙搭配, 整体布局非常合理, 上下呼应, 错落有致, 无不显示出了艺术的美感。放眼望去, 偌大的空间里, 阅览区域明亮舒适, 绿意盎然的盆景装点在每个角落。位于阅览区域的一角, 用全透明的玻璃在阅览区和音乐图书馆之间做了弧形的隔断, 音乐图书馆里的光线稍稍偏暗, 但正好营造了欣赏音乐, 观看经典大片的朦胧意境。在这里, 带上耳机, 眯上眼睛, 听一曲发烧级的音乐, 赏一部经典大片, 尽情享受, 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没有人会打扰到你。过足瘾, 还可以顺势斜倚在宽大柔软的沙发里, 随意小憩。整个阅览区域, 超大的空间只有轻轻地翻动书页报纸的声音。

杭州图书馆大量采用木质家具和木质装修材料, 装修风格与所藏文献的内容相符, 譬如外文书籍的藏书区域, 采用欧式风格的装修设计, 俨然走进自家的大书房, 让人顿感轻松愉悦。其余采用中式简约风格, 随处可见中式风格元素的影子。难怪杭州图书馆定位于“平民图书馆市民大书房”。

赴考察学习 第4篇

走访调研上海太敬机器人有限公司

5月8日下午,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徐志平一行走访了上海太敬机器人有限公司,参观了太敬机器人科技文化体验馆并与企业家座谈。太敬集团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沈剑华、财务总监陆智勇以及桃浦镇商会同志参加座谈等活动。徐志平在了解了企业在科技创新、市场化推广等方面的情况后强调,基层商会要进一步密切联系企业,关心企业发展,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好“桥梁”作用。科技型企业要在利用好政府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坚持走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拓展市场,培育品牌,提高品质,努力成为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希望企业家积极参加工商联活动,通过多种学习交流合作平台求得双赢。

研究部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工作

日前,区工商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工作。会上,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建明传达了近期召开的有关会议精神,并就区工商联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工作作出部署。他强调,一是要进一步认清形势。全体机关干部要深刻领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深入纠正“四风”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区的决策部署上来,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二是要进一步增强自觉。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突出抓好作风建设这个关键,把预防腐败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到日常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明确职责任务,从思想上、行动上筑起一道反腐倡廉的坚固防线,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增强基层商会和企业的守法诚信意识

5月8日下午,区工商联党组书记曹玉龙一行前往岳阳街道商会、上海筑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调研并召开现场座谈会。在认真听取岳阳街道商会的工作汇报后,曹玉龙表示,当前,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正在全面部署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基层商会要围绕有关精神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引领会员企业凝聚共识,汇集正能量,积极投身实践,以实际行动来有效推动活动常态化。在听取了上海筑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正莲关于该公司以文化创意起步的经营设想和发展需求等汇报后,曹玉龙说,上海筑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把握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的委托管理契机,致力于弘扬国学、陶冶情操,努力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积极探索搭建“茶文化”平台促进企业家之间、企业文化交流交融的做法立意新、切点准,社会意义深远。

加强区域校企合作

近日,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接洽会在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蒲汇塘校区举行,会议邀请区工商联共商职业教育发展之计,区工商联副主席陈荣及部分会员企业相关人员出席。会上,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传达了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陈荣副主席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区工商联会员单位情况,并就与会的恰尔斯电力、玉龙光碧文化两家会员单位做了情况介绍。此次校企合作接洽会是对深化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有力推进。下阶段将着重推进并落实区工商联与区职业教育集团的合作,以及区工商联会员单位与信息管理学校等职教集团会员单位的项目合作。

举办基层商会培训班

5月13日,区工商联举办基层商会培训班,市工商联副主席高开云应邀为培训班学员讲课。高开云副主席从上海商会组织的历史变迁、非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新形势下的工商联工作等三个方面,向学员们系统讲述了统战及工商联工作的基础理论、应知应会。他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来源广、层次高,各级商会干部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针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特点与思想动态,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做到听取心声、发挥作用,进一步做好促进“两个健康”的工作。他强调,在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商会工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各级商会干部积极提升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合格的统战干部,在商会这一平台上干出一番事业。

召开主席(会长)扩大会议

5月8日下午,区工商联(商会)第十三届十六次主席(会长)扩大会议召开。区委统战部部长石宝珍应邀出席会议并做讲话,20多位在各行各业领军的民营企业家参加会议。与会人员传达学习了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和区委书记安路生近期关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发挥工商联作用和民营经济在闸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等一系列讲话精神,企业家们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经济转型升级为民营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还重点对《关于以守法诚信为重点,深入开展闸北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石宝珍部长向企业家们通报了近期区委有关全面深化改革任务清单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并就民营企业家学习交流经营理念、跨界合作、企业发展,特别是今年开展的以守法诚信为重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要求。

赴海南学习考察报告 第5篇

为借鉴海南省旅游及旅游地产的开发经验,提升我市旅游业及城市发展水平,2月17日至23日,市长王爱文、林管局副局长兼市政府秘书长白波率旅游、建设、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及美溪、翠峦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专程赴海南进行了学习考察。

海南省位于我国的最南端,由18个市县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组成,是典型的陆地小省、海洋大省,陆地国土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岸线1528公里,自然海湾68个。常驻人口864万。富集海、岛、山、河,资源丰富多样、组合度好,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集中了滨海沙滩、热带雨林、珍稀动植物、火山与溶洞、地热温泉、洁净空气、民族风情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蓝天、碧海、阳光、沙滩、森林、空气”六大旅游资源赋予了海南岛神奇魅力。因此,海南岛又被世人称为“椰岛、绿岛、阳光岛、健康岛、生态岛、自由岛、热岛”,“美丽海南,浪漫天涯”,成为八方游客的度假天堂。

二月的伊春银装素裹、春寒料峭,而宝岛海南却绿意浓浓、气候温润。在长夏无冬的海南岛,我们的考察之旅一共安排了五天。为学到更多的经验,考察团成员不辞辛苦,起早贪晚,先后对海口、琼海、陵水、保亭、三亚等市县的旅游及旅游度假地产业的发展实况进行了考察。期间,先后听取了海南省直有关部门和海口、三亚市政府的情况介绍,参观考察了沿海南岛北线、东线、南线环海开发建设的喜达屋、万豪、希尔顿等11家国际品牌连锁酒店、美视五月花等4个高尔夫球会、清水湾和海棠湾等5处大型旅游地产项目、呀诺达等3个旅游景区、博鳌亚洲论坛会址和海胆剧场等,会见了在海南的伊春老乡。

此次学习考察,我们收获较大的有三个方面:一是目睹了海南旅游及旅游度假地产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及其链条带动作用,体会到了海南省将旅游与地产有机结合,高起点、大手笔谋划,引进国际大品牌企业开发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气魄,增强了加快我市旅游及旅游度假地产业发展的紧迫感;二是了解到了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路径,通过一南一北的对比分析,找到了取长补短的参照系,进一步认清了我市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对伊春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充满了信心;三是感受到了在海南伊春人的发展成就及其对家乡发展的热切期待,增强了加快伊春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我市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工商局长,现任海南省咨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南省黑龙江商会会长耿玉杰的话说,这次考察,不仅加强了南北交流,使兴安林海与浪漫天涯友谊更深,而且通过绿色伊春结缘旅游名岛,可实现旅游城市建设的优势互补,促进两地的更好更快发展。

一、海南发展旅游及旅游度假地产业的经验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建省后围绕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的确立有过长期的争论。上世纪末期曾将建设贸易特区作为发展的主导方向,期间还引发了房地产泡沫,泡沫的破灭一度给海南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甚至严重影响了海南的形象,本世纪初才确定了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思路。旅游业发展成为海南第一大支柱产业,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是起步期(1988年至1991年),以中央批准设立海南经济特区为契机,掀起了一个以旅游景点和旅游饭店建设为主的旅游开发热潮,旅游业随之迅速崛起。二是加速发展期(1992年至1994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为契机,国内外投资海南十分涌跃,房地产业高度放开,海南旅游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地产泡沫在这一时期最为严重。三是调整提高期(1995年至1998年),由数量扩张型向结构优化型转变,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阵痛期”。海南省对盲目性投资开发进行了遏制,对旅游业进行了调整和规范,旅游业稳步发展,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四是扩张裂变期(1999年至2006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海南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品、大产业的概念形成,旅游地的形象更加突出,旅游市场定位更加明确,国外资金、管理、技术更多地进入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五是历史性机遇发展期(2007年至2010年)。2007年,海南省作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重大决策部署。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再次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海南的旅游业之所以在这短短的二十三年内跨越这么多的发展阶段,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是他们抓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规划。一是高位统筹抓规划。海南省将重大旅游项目和重要旅游资源的规划审核权全部收归省里。专门成立了旅游规划委员会,由省长任主任,分管副省长任副主任,负责对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重大旅游建设项目、重要旅游资源开发的规划进行审核。二是认真组织编规划。2010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被国务院正式批复。在具体规划上,聘请国内国际规划设计名家科学制定了海南省《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房地产业发展战略与中长期规划》,将海南岛海岸线划分为城镇居民生活岸线、生产岸线、风景旅游岸线和生态保护岸线四大类,优化房地产结构,大力发展旅游地产,其中重点在滨海地区集中成片规划建设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候鸟式度假、就业型度假和分时度假等度假居住地产和星级酒店、度假村、高尔夫球场、游艇俱乐部、主题公园等专业化旅游地产,强化房地产的旅游度假和接待功能,着力将房地产尤其是度假居住地产和旅游地产,打造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空间载体和核心旅游产品之一。三是开发建设守规划。所有的开发建设项目都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如今,三亚海棠湾、陵水清水湾、万宁神州半岛等高水平规划的特色旅游区建成后,拓展了海南旅游产业领域,集聚了高端旅游产品,构建了海南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精心打造标杆。海南坚持面向国际,高起点、高标准地明晰发展定位和目标。2009年,被国家赋予担当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重任后,他们着力做了四方面工作,目标直指“建设国际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一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旅游目的地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海南省大胆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机制,成立旅游委,统筹和协调全省旅游业发展,并使旅游协会在组织构架上突破单一型、实现多元化,设臵了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多个分会。在协会领导班子建设上也突破了行政型,形成了以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及主要旅游企业的代表为主体的班子。还相继制定了海南省《旅行社管理办法》、《导游管理办法》、《景区(点)管理办法》、《旅游饭店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备的旅游行业法规体系,对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正本清源。同时,大力推进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按照国际标准建成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旅游场所集中放臵了各种宣传手册和供游客休息的休闲椅。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了旅游线路标示牌的升级改造。把旅游市场秩序的好坏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第一道门槛”,狠抓了窗口单位、高速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和景区景点的市场、治安及卫生环境整治。以A级评定达标为抓手,积极推进旅游景区(点)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了全省旅游景区的档次和品质。特别是海南没有忘记建设好厕所,甚至将其作为旅游国际化改造的重要示范工程。自2006年起,开始启动旅游景区星级厕所建设工程,参照国家标准建设生态、环保、低碳旅游厕所,现已逐渐成为海南景区的一大特色。二是五星级酒店岛树中国行业标杆。在海南,让游客心旷神怡的还有集群成片、颇为壮观的高端度假酒店群。一座座依海而建的度假酒店,以蓝天碧海为背景,美轮美奂,成就了独具特色的海南景观。在几年前,国际品牌酒店是海南的“招牌”。而现在,品牌酒店能落户海南是在中国度假酒店业市场上有影响力的标志。在我国旅游开始从大众观光走向休闲度假时代的大背景下,一直引领我国休闲度假的海南,吸引了一大批国际知名度假酒店将落户海南作为进军中国休闲度假市场的第一站。2006年之前,海南省五星级酒店数量不足10家,且大多集中在三亚地区。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海南省达到五星级标准的已开业和在建的高端酒店数量已猛增至近60家,分布在海口、三亚、琼海、万宁等多个市县。以亚龙湾为例,在2005年,亚龙湾度假区酒店仍是点状分布,高端品牌酒店屈指可数,喜来登、万豪、假日是少数有“国际身份证”的世界连锁品牌酒店。然而,从2006年开始,亚龙湾高端酒店的声誉随着世界小姐的倩影传遍了全世界。外国游客渐渐知晓在中国有海南这样一个热带度假胜地。亚龙湾也随之开始布局世界一流的度假酒店群。5年间,国际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希尔顿集团旗下的希尔顿大酒店落户亚龙湾,洲际集团旗下的华宇皇冠假日酒店、铂尔曼、丽丝卡尔顿等顶级品牌酒店相继在亚龙湾选址、开建、迎宾。聚集了10余家高端品牌酒店的亚龙湾,成为了海南省乃至全国高端度假酒店最密集的度假区之一,带动了海南省旅游业的国际化、高端化发展。亚龙湾不仅是游客心中的度假天堂,也成为了海南省高端酒店业的孕育地和孵化地。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海南吸引了15家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的40多家顶级品牌酒店开业或落户。随着高端酒店业的迅猛发展,度假酒店业的“海南效应”也应运而生。虽然每家国际品牌酒店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但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理念,让每家酒店都在“海南化”,每家酒店的设计都融入了必不可少的海南元素,而且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的进驻为海南带来了诸多国际理念和标准,使之成为国际化发展的沃土。海南特别是三亚已成为国际顶级高端品牌酒店的“展览馆”、“博物馆”。从海南酒店业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酒店的形成往往具有“扎堆效应”,只要把一家高端酒店引进来,往往就会跟来一批,顾客群也会增大。因此,在酒店业发展初期,通过“猎头”树好标杆十分重要。三是书写中国高尔夫的国际美誉度。为推动旅游业向高端发展,2006年底,海南省秉承着“扶持和鼓励国内外客商投资发展高尔夫相关产业,把海南建成中国重要的高尔夫产业基地,使高尔夫运动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产业”的发展宗旨,编制了《高尔夫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经过15年的发展,到2020年在海南形成“一岛三地”的国际高尔夫品牌。“一岛”就是世界著名的高尔夫球岛,“三地”是中国顶级的高尔夫休闲胜地、世界一流的高尔夫大赛胜地、世界一流的高尔夫康体服务胜地。按照这个规划目标,5年来,海南有条不紊地发展高尔夫产业,通过完善球场的基础设施,举办高尔夫赛事,吸引了海内外度假游客的关注。在“2010海口高尔夫与旅游主题论坛”上,海口市发布了《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海口高尔夫与旅游发展宣言》,提出了打造“中国高尔夫旅游之都、世界高尔夫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正式吹响了借助高尔夫升级海南高端游的进军号角。他们以南、北两头为中心,相继建设了美视国际高尔夫俱乐部、观澜湖海口国际高尔夫度假区等若干高尔夫球会的酒店会所和滨海型、田园型、湖滨型、岛屿型、山地型、综合型、火山岩型等不同特色球场。每2家球场之间不超过1小时车距,完全遵循了世界高尔夫“45分钟车程半径”的理论,并且从球场风格、经营类型、产品营销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优美的自然风光、完备的度假设施、不同档次的消费,使海南高尔夫球场走出了一条“旅游度假型球会”的经营之路,实现了海南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旅游度假房地产创出国字号品牌。海南房地产业曾一度跌入谷底。但2005年,海南省基于对独特的区位优势、国内独一无二的热带亚热带气候、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多元的海洋文化等发展房地产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借鉴国际旅游业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不失时机地决定将拉动经济作用大的旅游度假地产作为主攻方向,从此揭开了海南乃至中国发展旅游度假地产崭新的一页,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所谓“旅游度假地产”,就是依托城郊、周边景区、休闲体育设施(如高尔夫)、养生资源(如温泉、气候和生态资源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满足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康体养生需要购臵的房地产。它的形态有庄园地产、公寓式地产、产权酒店式地产。它的特点是低密度、区片开发、多要素聚合、灵活管理。这种地产集投资和消费为一体,投资者不仅可以在投资中获得保值增值收益,更可以通过投资长期享受物业带来的消费功能。这种地产已经成为一些“高收入”、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人群消费与投资的时尚潮流。近年来,海南按规划大力度地推进旅游度假地产的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了以“热点城市”为点,“海滨湾区”为线,“养老社区”为面的“点、线、面”结构。在开发中主要采取三种模式:以占据垄断性海景资源,国际化氛围最浓厚,瞄准高端客户为鲜明特点的高档度假地产开发模式——以陵水为代表的滨海湾区开发,利用海岸线、湖泊、山林等资源,建设了一批高端度假酒店、度假村等旅游度假产品;以生态养生资源丰富、开发规模大、客户基础雄厚为特征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以海岛中部定安为代表的“候鸟型”社区开发;以地产潜力大升值快、紧密结合城市发展、满足客户多元需求为重点的复合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以文昌为代表的城市拓展新区开发。海南依附资源优势,吸引了无数内陆和海外人士前来旅游臵业,庞大的客源也为其旅游度假地产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香港新世界、万科、富力、雅居乐、中粮、中信、海航、山东鲁能、天津万隆和深圳鸿洲等全国著名开发企业纷纷以大手笔进军海南旅游地产。在北起海口,南至三亚,绵延595公里的蔚蓝色海岸线上,摆放了一大批动辄几十亿上百亿的旅游度假地产项目。从三亚往海口方向一路数过去,海棠湾、清水湾、香水湾、石梅湾、神州半岛、博鳌、铜鼓岭等,几乎整个东部沿海已经很难找到一处沉寂的地块。这些旅游度假地产项目既有政府主导的,也有企业主导的。海南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前来“首次观光,二次度假,三次买房”。据海南省房协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海南旅游房地产销售以年均30%的幅度快速增长。2005年以来,70%以上的商品住房销往岛外,客户遍布全国各地以及美国、俄罗斯等2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三)强力推进营销。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塔勒布•瑞法曾经说,最吸引他的旅游元素在海南全能找到,可惜全世界知道这一点的人还不多。为了把旅游业炒热搞火,海南省将旅游促销摆在了突出位臵,从2007年到2009年,连续3年开展了旅游宣传促销年活动,不遗余力地将“阳光海南、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通过各种方式推广到国内外旅游市场。一是内外并举宣传促销。针对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同特色,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大力度“走出去”进行主动性宣传促销,充分借助国内国际旅游交易会、博览会等平台,每年都组团进行专项促销和洽谈合作,组织大型演出推介活动,展示海南自然和人文之美;多种形式“请进来”,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的促销重点,不定期组织国内外媒体和旅行商参加省内举行的各种宣传性活动,合作包装特色旅游产品。组织策划了“千车万人自驾游海南”等活动,与《新京报》、《新民晚报》、《华南都市报》和《成都商报》签订设立旅游联络处协议,扩大了海南旅游的影响力;高质量制作一批旅游宣传品,在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海南旅游形象片,在全球有影响的电视媒体播放海南旅游形象广告,邀请国内著名歌唱家、导演重新录制海南旅游歌曲光盘、制作《印象海南岛》宣传片等。二是想方设法做精节庆游。节庆多是海南旅游的一大营销策略,几乎月月都有文体会展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大多紧扣旅游主题,突出地方文化和产业特色,开创了“举办一场活动,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的办节模式。近年来,海南在成功举办欢乐节、七仙温泉嬉水节、“三月三”活动暨乐东香蕉节等主要节庆活动的同时,还相继成功举办了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世界小姐总决赛、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岛屿观光政策论坛、酒店业发展与战略投资高峰论坛、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世界女子沙排巡回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国际高尔夫联赛、国际游艇展览会、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万宁冲浪节等大型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高端品牌会展赛事活动,有效提升了海南的知名度和旅游吸引力。三是旅游商品体现本土烙印。在海南,无论是海鲜美食盛宴还是清淡鲜美健康的小吃,无论是文昌鸡、东山羊、嘉积鸭、和乐蟹四大名菜还是全国各地风味,无论是岛服、椰雕、贝艺、海水珍珠还是咖啡、茶叶等琳琅满目的热带农副产品、旅游商品,无不彰显别样的海南味道、地方特色和椰岛风情。特别是“岛服”花衬衫,不仅成为深受岛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更带出了一个产业,其设计、生产、销售等都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岛服”已成为宣传海南岛的流动广告牌,游客“穿着”海南风光看风光,更把“海南风光”穿回家。目前,海南已经跳出了传统旅游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度假养生及会议为平台,以海洋、生态及热带气候为依托,以温泉、高尔夫、高档酒店为载体,以旅游度假地产为动力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他们也没有放弃观光旅游,森林景区建设、旅游纪念品开发等也搞得有声有色。

二、对我市加快发展旅游及旅游度假房地产业的思考 通过到海南学习考察,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市大力发展旅游及旅游度假地产业的正确性和迫切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海南省的发展经验来指导我市旅游及旅游度假地产业的发展,无疑会避免海南走过的弯路,加快我们科学发展的步伐。

(一)科学定位,高起点做好我市的旅游总体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在优质资源上建立新天地,必须绘好蓝图,必须规划先行。我市旅游业发展起步也较早,但至今仍缺乏统一整体的勾勒和描绘。应借鉴海南省的经验,聘请国内乃至国际顶级的旅游和酒店管理策划团队,以及一流的旅游开发企业和旅行社高端人士,对我市今后的旅游业发展规划进行论证把脉,明确每个旅游功能区的划分和定位,用规划来引导客商落户,而不是由客商随意选址、重复建设。尤其是要请他们对我市如何加强对旅游度假地产发展的管理、怎样处理外地与本地的关系、地产和酒店如何搭配等给予科学指导,使我市的旅游和旅游度假地产业发展更有规划性和前瞻性。此外,应抓住《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启动实施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把伊春作为中国国际森林生态旅游度假示范区,比照海南国际旅游岛,在国家层面上对投融资、财税、土地、林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形成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助推我市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

(二)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旅游精品。如不开发成产品进入市场,资源仅仅是一种物态,永远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形不成旅游经济。目前,我市可供旅游开发的资源很多,但开发效果不够好,起点低、规模小,产品趋同,山山相似,景景相像,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是市场认知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对此,应面向国内外客源市场,研究新特点,寻找新卖点,打造新主题,开发新产品,开辟新线路。一是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拳头产品。海南的旅游产品,实质上是一直在卖大海、卖气候。我市应充分发掘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的优势,立足旅游市场需求,精心策划建设一批“小而精、大而特”的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顶级旅游产品,加快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应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尽快将汤旺河国家公园打造成世界级地质公园,将汤旺河国家公园和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促进和带动全市旅游景区建设的提档升级。应利用我市林地资源和地热资源富集的优势,从需求要素和供给要素着眼,将高尔夫和温泉作为高中端旅游产品的主要卖点,明确几个点加大开发力度。同时,开发高端养生、康复、会展等具有伊春特色的主题度假产品,发展延年益寿、修身养性、疗养康复、户外体验、强身健体、商务会展等项目,凸显伊春旅游特色。我市已开工建设的几家五星级酒店,都应规划和建设好具有伊春特色的高端度假配套项目,如森林高尔夫、森林养生会所、中药温泉沐浴、中医保健按摩、森林康复疗养等健康旅游服务项目及大型会议和高档娱乐服务设施,将“史前造物博物馆、当代养生康乐园”、林海风韵、休闲养生、避暑度假胜地的主题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打响我市旅游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二是拉长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项目。人们熟知的旅游六要素甚至现在提出的“康、科”,在海南都有很好的体现,海南旅游行程可谓多姿多彩。但目前,我市在各大旅游要素上却不尽如人意,旅游产业链还没有形成。下步,我市应激发内生动力,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大力发展新业态,丰富旅游消费项目,尽快引进大企业开发建设房车营地、自驾车营地及航空观光、飞行体验、航模比赛和界江游艇、游船等项目。特别是,应加大我市旅游的薄弱环节冬季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以“森林冰雪欢乐季”为平台,以滑雪、狩猎、冰壶、雾凇、冰雕等为主打产品,加上冬季温泉项目,让冬季旅游尽快火起来,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同时,为了增强吸引力,我市应进一步丰富旅游要素,着力打造“夜经济”文化旅游品牌,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届时,旅行社接待的外地旅游团,白天游览景区景点后,晚上安排到森林产品大市场、旅游商品店参观,到文化宫欣赏我市自办或引进的文艺演出节目,品尝大森林特色菜肴,以改变以往“白天看树、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模式,同时也以此丰富市民的文化夜生活,给市区夜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还应深度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尽可能多地举办一些体育赛事和能吸引游客参与的活动,促进旅游消费,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延长游客逗留时间,提升旅游娱乐、购物、餐饮在旅游总消费中的比重,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三是拓宽发展思路,开发旅游商品。旅游业与其它产业不同,虽然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它可以不受经济的约束而率先发展,崭露头角;可以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可以另辟蹊径,借题发挥。因此,我市应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大胆构想,不断开发出有新意、有创意的旅游商品,激发游客的旅游购物欲望。特别是应将我市的根雕、木艺等传统产品,赋予多种文化内涵后投入旅游商品市场,也可以在小木制品、刺五加、五味子、平贝和桃山的玉石、乌伊岭的玛瑙石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化上作些文章,还可借鉴海南开发“岛服”的做法,以我市特有的标志性物产红松或松塔为主题,着力研发、设计体现林都特色的系列红松或松塔服,使之成为宣传伊春的流动广告牌。

(三)发挥政府主导型作用,改革旅游管理运作模式。为了将城市发展与旅游开发统一起来,把整个伊春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把旅游业作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优势产业来培育,我市应抓紧创建大旅游管理体制,成立旅游发展规划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市长任主任,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分管副市长(副管局长)任副主任,旅游、发改、城建、规划、国土、资源林政、交通、商务、文化、体育、教育、环保、水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全市旅游产业规划、重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度假区及重大旅游建设项目进行审核把关和指导推进,旅游委办公室设在市旅游局。还应成立旅游集团公司,负责整合、管理、经营全市的国有宾馆、酒店和景区,按照股份制方式运营,以解决融资瓶颈和管理不规范、运营水平低的问题。也藉此对不同景区进行分别定位和包装,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和差异化发展,做到游客资源、信息资源、交通资源和营销成本共享,实现全市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应建立效益评估机制,政府视旅游集团公司贡献大小给予奖励。应大力吸收和引进大型旅游上市公司或国内外有较强实力的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参与旅游项目的深度开发建设,利用他们管理、策划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充足的现金流量,解决我们有所欠缺的问题。同时,应舍得投入请“外脑”,尽快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懂金融和资本运作的优秀专业人才或资产运营公司,来我市策划金融资本运作,早日促成我市旅游资源的整体打包上市。

(四)加快旅游度假地产开发步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支撑。旅游度假地产投资少、见效快,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广、带动大,刺激消费,增加税收,促进就业,也因此这几年持续走强。我市作为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森林覆被率全国最高,负氧离子含量高于海南,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30℃,气候清爽宜人,适宜避暑养生;除了拥有丰富的森林、湿地和水资源外,还拥有众多的景区景点和多处森林狩猎场,以及正在建设的高尔夫球场,又具备开发温泉的条件。可以说,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康体养生的天堂之地,很容易找到“市场人群”。目前,我市除了棚户区改造可以在城郊腾出一部分空地外,林场(所)撤并和生态移民也可以在林间或滨水地带腾出大量土地,非常适合发展旅游度假地产,也具备发展的条件。近几年,我市的旅游度假地产也有了一定基础,旅游名镇、达沃斯小镇、五星级酒店等多项旅游地产建设规划已初步确立。但社会综合配套体系还较弱,缺乏主题化、高端化的旅游度假地产开发项目,制约了旅游度假地产产业链的延伸。因此,应抓紧把旅游度假地产的规划设计、功能定位、政策支持、管理模式、营销体系的建设,作为下一阶段全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来研究和部署。我市的旅游度假地产发展应学习借鉴海南的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形成具有伊春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我市的旅游度假地产发展必须有一个特色化的定位,不能遍地开花、千篇一律,避免产业与项目结构上的雷同。在这方面,应以山水为源、文化为魂、生态为特色,吸取庄园式地产、公寓式地产、产权酒店式地产等开发模式,将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内容,围绕角色定位和功能目标,整合到旅游房地产开发模式中,精心建造一批集五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温泉洗浴中心、滑雪场、别墅游客接待中心、旅行社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山庄,努力打造国家和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地产精品。二是坚持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并举。旅游度假房地产一般是在生态景观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进行开发,而任何一种开发在某种意义上都意味着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一种改变,甚至是破坏。因此,我市在旅游度假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应建立政府和开发商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强调政府监管,防止跑马圈地,更要避免由于开发的过度或失控造成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应坚持合理布局、均衡布点的原则,既着眼于当前,又立足长远,将旅游度假地产的开发效益与伊春的生态景观资源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三是着力提高旅游度假地产的建筑品质。旅游度假地产项目的品质是销售的最大保证。在开发过程中,应结合我市森林环境和地方文化特色,前瞻性、高水平地搞好建设规划,确保做到功能完善、设备齐全、规模恰当、层高适宜、空间适度、安全便捷、观感舒服。应重点引入在海南有成功旅游度假地产开发经验的大企业,大手笔地参与我市的旅游地产开发,发挥其规模、品牌和资金优势,借助“他山之石”雕琢我市旅游度假地产这块“璞玉”,不仅要在房屋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做到最好,而且要特别注意在细节处体现人性化的设计,铸造一流的建筑品质。四是与城市化建设紧密结合。旅游业是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我市发展旅游度假地产业的目的是,通过它的宜居、休闲、度假、旅游、养老等多业态形式,打造最佳的生态城市、健康宜居城市、现代产业城市和一流旅游城市。因此,必须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高度融合,把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行转移到旅游城市发展的轨道上来,加速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及森林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升级,整体推动城市发展,建设一个游客趋之若鹜、流连忘返的城市。应借鉴海南等地的经验,抓紧制订旅游度假地产发展的指导意见,确保我市的房地产业健康运行,防止出现海南曾出现过的“地产泡沫”。

(五)加大营销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发外埠客源市场。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冰雪资源和避暑资源是我市的两大优势,与海南等南方城市差异性大,互补性强。应在着力抓好旅游精细化服务的基础上,建立旅游营销合作机制。目前,海南的游客群首推东北,其中又以黑龙江省为主,外地购房者一半以上是黑龙江人。因此,我市应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市场,在继续做好广告宣传、办好高端节会的基础上,在长三角、珠三角、海南省等气候差异较大区域开展营销攻势,与那里的旅行社搞好合作。应建立政府牵头、企业给力、媒体搭桥的多元化整体营销模式,与开发商一起积极向外推介伊春、宣传伊春,扩大伊春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到伊春休闲度假和投资臵业。特别是,应注重坚持国内国际差异化,突出我市森林覆盖率高、负氧离子含量高及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山、冬娱雪四时之美的自然生态优势,按照“加快开发国内旅游市场,积极开发国外旅游市场”的开发战略,请专业团队进行营销策划,加快细分客源市场,精心策划组织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型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大规模、高强度、全方位地开拓国内外市场。应在国内外发达地区建立统一的营销机构或网络,集中开展我市旅游资源和旅游度假地产的宣传推介,使伊春旅游品牌尽快打入主流市场,提高其对财政和社会的贡献力。

赴考察交流学习总结 第6篇

这次外出学习,主要是学习宁波舟山等地教科研先进学校的经验,最值得一学的是宁波中学的教科研。

宁波中学的领导高度重视,校长、副校长、教科室主任等都亲自参与到教师的培养和课题中来,特级教师李永培校长亲自负责一项教育部重点课题,这种引领示范作用是很多学校不能做到的。它们现在有教育部重点课题一项,规划课题一项。

据宁中的副校长李建明介绍,宁中“密切联系课堂、从课题到课例”,让教师拿出一批优秀课例,最终使得团队成名,深化学校的内涵,提升学校的品牌;学校采取分方向、可选择、整体化的思路培养教师;培养教师还重在考核,每期两年,培养结束分优秀学员、结业学员两类,并进行论文的评选和上一级各种评比的推选。

宁波中学对教师的培养分为“0——3年”、“3——”、“高级后”三个层次,在培养中虽然和大部分学校的师徒结对形式相似,但它们走出了自己的路,将它落到了实处。它们对培养的对象就要进行报名、考核、资格审查,花巨资引进名师、特级教师、人教社主编、教研室领导等一对一辅导;还带部分教师经常去人教社、北师大、华师大学习;每一期教师培养都有隆重的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中有宁波市教育局领导参与,显然把教师的培养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而不是在作秀。

上一篇:岗位规范计量标准维修下一篇:关爱留守儿童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