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24-06-27

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第1篇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怀着对名师的敬仰,我走进了“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我知道,这将是一次“拾宝”的过程,我准备了足够的工具——笔、本了、照相机。四天下来,我收获颇多。下面列举几项记忆犹新的收获。

一、文字、文学、文化,谋全面素养提升,构建“和谐课堂”的课堂展示。黄爱华老师以“三声”为特征的生态教学,是一堂三年级《比较数的大小》的课。在掌声、笑声、欢呼声中师生共同学演绎了生命、生本、生态的数学课堂。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意见,在一起碰撞让知识形成认识归属。聪慧数学的角度了解世界河流之最,关注到数的大小排列,数学与生活相得益彰。

徐卫国老师简约中蕴含着睿智。《认识圆》是一节空间几何课,曾经有人调侃: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可是徐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明确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如:直径,半径等。留出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动手探索,突破重点,学以致用。整堂课徐老师也没说几名话,更没有什么让人能记住的妙语,下是简约中蕴含着睿智,平实中彰显大气。

二、生命、生本、生态为幸福人生奠基,唯求“三生有幸”的名师讲座。李鹏老师提到了生态课堂要关注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课堂上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及成长的规律。避免出现“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等得不偿失的做法。关注知识的建构过程,一方面要尊重知识本身原生态,同进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张丹老师认为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也就是说教育不像一部有序运转的机器,而更像是有机的生态系统。我们不妨把这种数学教育的生物模型称为“绿色的数学教育”。把学生学习看成了人这个生命体的自然成长。作为人,他们需要获得尊重和关注;作为未成熟的人,他们需要获得宽容和爱护;作为成长中的人,他们更需要鼓励和期待。学生将遵循着内在的生长规律,吸收着丰富的养料,从而快乐、健康、全面地生长着。这些养料不仅仅包括学习的数学内容,更包括这些内容所承载的对于人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包括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知识探索、形成或应用过程中的思维价值,学习过程中对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价值等。

张梅玲老师对生态课堂的理解是“童心”的课堂。俗话说的好“童言无忌”。说的是小孩子天真烂漫,说话没有忌讳,小孩子说的话是真话。“童心”的本质是真,这也应该是人类道德的本色。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为本”。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教导的:“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实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生命体与生命体之间的碰撞和交流,是师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多边的交流流动。因此,课堂必能激发师生生命的活力。

三、我对方法、技巧、理念的理解与运用。

有人说,把你所学到的知识全忘了,留在脑子里的,就是你的智慧。我想留在我脑子里的是教育的智慧。并把这些智慧运用到教学中。教室布置方面:帮助学生无意识记忆。把一些知识要点展示在教室的空白的地方。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去读,一定要去记。每天在教师里走来走去,会在无意识中见到这些知识,久而久之,一些不好记、不好理解的知识,学生掌握情况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方面:减少花架子,对学生看书就能知道的知识,就让学生自己看书,不占用课堂时间,这样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让学生在自学中获得了成就感;对学生能动手操作的知识,留足够的时间让他们操作,这样不仅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又能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得快乐;对学习效率高的学生,求更高,提供足够的思考空间;对学习效率低的学生,不放弃,细心夯实基础。

最后,通过这次学习,我还明白了记再多的笔记那也别人的智慧,只要多听、多思考,哪怕有些东西会忘记,留在脑子里的才属于我。千万不要像个小学生一样,一听讲座就不停的记笔记,那样会失去很多。

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第2篇

魏珂丽 月4日至8日,我和同事一行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城市中的世外桃源——浙大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参加“千课万人”海峡两岸小学习作教学改革研讨观摩会。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名师课堂盛宴,“万人磨一课,千课磨万人”的盛会!万人空巷的场面,着实令我震撼。

各位作文大师用自己独特的课堂诠释了对习作的理解,为我们打开了习作教学的一扇扇窗,在寒冷的冬日撒下明媚的阳光!专家引路,30位名师,指引课堂教学转型;以学为重,22节示范课,10位大家的精彩点评,皈依课堂主体地位。5日第一讲,王崧舟老师的《作文教学五问》引爆全场,大师风采依旧,魅力不减,特别是经典的“五问”,给了在座的“作文人”无限的思考。小学语文“掌门人”崔峦老师作了《改进习作教学之我见》的报告,从小学生作文的定位以及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给了大家许多改进习作教学的建议。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节绘本课,属同课异构,一节妙趣横生,一节激情澎湃,各有千秋。何“爸爸”幽默风趣、能说会写;陈“爸爸”思念情真、画里有画!同样的绘本,不一样的解读,“千课万人”让我们看到了同课异构展现出的别样精彩!先说说陈丽云老师的课堂激情,充满活力,并全面地分析了绘本,还抓住图画背后的人物,在细节处让学生感受我爸爸的酷!知识性加上趣味性,课堂扎实有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联想,在快乐中练习,非常棒!而何捷老师的这节习作课,以阶梯式的递进形成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说话写话,给了我们低段语文老师教学写作一个很好的指引。何捷老师关注语言文字的规律,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语言风趣,课堂充满欢笑; 何老师的课是多么有趣!孩子在聊天中学说话、学写话。老师整堂课都在引导学生大胆说话,说自己的话,在其中何老师对孩子的言语发展起到了无痕的指导,这符合孩子年龄的特点。这堂课中,口语交际和写话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且句式的训练在有梯度地提升,给我们低段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有了很好的示范。但是绘本的图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这本绘本十分熟悉了,我们可以怎样再发挥图画的功能呢?如观察图画,让孩子觉得爸爸很了不起,比世界上著名的人物更厉害,比世界上厉害的动物更强大……在这样的指导中,学生的语言会不会更丰富?舌尖对舌尖,爸爸对爸爸,何老师不仅是个好老师,更是个好爸爸!好有爱的课堂!感谢何捷老师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会表达,让我们在欢笑声中学会如何教习作!如此课堂,夫复何求!

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第3篇

精心执行四方传播吸盛夏日月精华

(详情请关注“千课万人”官网www.qkwr.net)

放眼未来, 认清当下, 直面教育发展道路上的挑战和机遇, 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十分重要的关键之举。新一轮世界范围内的教育与人才竞争, 呼唤着教育必须加速整体优化, 知难而进。时不我待, 就必须出新思维, 有新行动。心态 (思维) 决定姿态, 姿态改变事态, 事态则必会提升业态, 最大限度地使教育达到硬件与软件并进, 外力与内源并重, 继承与创新并举, 做大与做强并行。为了服务于全国区域教育最大化地释放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实现前卫的教育愿景, “千课万人”教育文化品牌积十多年卓越资质及品牌个性, 为您郑重推出“全国小学教师暑期专业提升系列活动”, 供您慧眼择珠。

【活动收费】培训费1000元/人 (团队可优惠) 。自理食宿, 食宿及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报名及咨询】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 额满为止, 未报名者谢绝参会。电话报名: (0571) 86971080 86971084 86971040 86971789 86971641邮箱报名:qkwr@163.com网站报名:www.qkwr.net短信报名:15958198815 15958188212 15958198116 QQ报名:2521566653 1658661567 QQ群:136559570 (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 请改用电话报名)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理学部继续教育中心;北京名师之约文化传播中心1.

备注:本系列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第4篇

广东佛山中学的田湘军老师则一如既往地为我们呈上了生动幽默的英语课堂。田老师个人素养非常高,英语歌曲的演唱和现场书法的表演,让大家觉得对英语课堂有了更深层的认识。田老师通过英语课的教学,还进一步渗透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北京的主维山老师肢体语言非常丰富,教态自然,口语流利,在以女教师为多的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主老师以男教师独特的洒脱和幽默,让全场听课的老师感到耳目一新。

第三,群英荟萃

紧着着我们近距离接触到名师们的课堂,来自北京的主维山老师的课难度高,语言输出量大,但是主老师在课堂设计上层层深入、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对学生的指导细致到位。特别是他用地道流利的口语进行教学,用热情、用智慧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我们听课的老师受益菲且。江苏的徐美老师,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搭建了支架,动感的视频,精心的准备,无痕的导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她的课贴近生活,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刘宝杰老师的课风趣幽默,教学中不乏机智,让我们体会到英语与汉语可以融洽地组织课堂教学,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扳手,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大胆地学习。上海的王劲春老师充满个人魅力,思路清晰,课堂注重引发学生思考。他的课清新流畅,很注重对情感的体验,他低沉、缓慢的语调感染学生。他通过一个个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去阅读。四川的刘飞雪老师,带给大家的是幽默风趣、轻松自如的课堂,从刘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老

师对学生的关心,课堂上一切以学生为本。最让我难忘的是来自广东的湖南老乡—田湘军的课《 Big mouth John Brown》,田老师的个人魅力感染了在场的学生们和所有老师,当学生们依依不舍地和田老师告别时,当一拨又一拨的一线教师们不断和田老师照相留念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性,田老师的课堂诙谐幽默、富有童趣、引人入胜,他的课是一门艺术,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如果我们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把自己的兴趣特长在课堂上发挥到淋漓尽致,那么学生们会更喜欢我们的课,我们也能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

为了不留遗憾,在时间紧迫的前提下,我们坚持听完了第三天的最后三节课,虽然为此我们差点赶不上回家的船,但是我们真的很充实、很满足、很珍惜,非常感谢领导给予我们这次听课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味只知道在家“闭门造车”,何来的进步?回家路途中,我们“突发奇想”,既然类似“千课万人”这样的观摩会各个学科每年都有举办,既然我们教师每二年有一次假期旅游的机会,我们是否可以把旅游机会和听课机会结合起来,让老师们自主选择,愿意旅5月10—13日“千课万人”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衔接研讨观摩活动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20多位名师参加了本次展示活动,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学习,深刻地感受到名师的教学风采和教学理念。

20多位老师有的幽默大气,有的温柔可亲,有的活力十足,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设计体现小学英语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成熟场景。其中三天的课堂中,给我留下最深来自求是的赵涯老师和来自南京的林丽老师的课堂。

赵涯老师是求是教育集团的名师,作为身边的同事,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她的钻研精神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此次赵老师带来的一节四年级牛津英语

《Picnic》,赵老师围绕主要单词和句型创编了little match girl’s sad life的小故事,创设了真实感人的情境,使学生结合真实想法,有充分想要表达的欲望,成功的

第一步创设了情境之后,赵老师又不露痕迹地适时搭建一个个语言支架,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给予帮助,整体课堂流畅,一步步行云流水。

来自南京的林丽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一节故事课: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首先教学材料的选择地道,有趣,贴近学生喜好。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真正的思维培养。比如在故事前,林老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故事的标题,挖空一个单词,在复习拓展形容词的同时,更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故事中,老师教学了前两幅图之后,直接出现故事结尾,让同学们自由创编故事,虽然孩子们的英语词汇有限,但在故事情节的吸引下,孩子们主动地进行表达、尝试,语言是为思想服务的。这样的尝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英语课堂可以是真正的有学生自主思维的培养,但是反过来,学生还是需要大量的词汇、语言的积累,才能尝试这样的自由表达,不过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一点一滴的渗透。

千课万人 学习体会 第5篇

昆山三校 田晶莹 2014年11月

2014年11月5日——10日,在皇姑区教育局教师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一行32人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市,领略与感受各位名师的精彩课堂。虽然只有短暂的5天时间,却带给我的收获颇多,受益匪浅,刻骨铭心。

此次听课共安排29节,每节课都凝聚着老师辛勤的劳动,课堂各具特色,独具匠心,可圈可点。吴正宪老师执教的《认识方程》,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操作探究,又有对操作过程的梳理与反思,同时课堂上也关注到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形象入手抽象到符号,使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方程,怎样去寻找方程中的等量关系,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柏继明老师的课堂永远是一种亲切慈祥,扎实严谨,朴素精彩,真实简约之美。柏继明老师执教的一堂《排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柏老师抓住了“排队”中经常出现而又学生易错的三个难点问题进行例题的解析,引导学生自主整理出排队问题的基本规律,由此见得柏老师对于教材内容解读的精致细腻与教学处理的深厚功力。课堂中,为了突破排队所出现的一些重难点的关键词,教师利用做手势的方法演示“前后左右,排头排尾,正数倒数,顺着数与倒着数”,为解决排队问题奠定了基础。柏老师的教学流程推进关注学生,遵循儿童的认知方式。每道例题都是先在座位图中来感受计数,数数的方法及列式,再次逐步推进至画图想图来解决问题,学生经历了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中不断加深对“排队”问题的领悟和理解。

朱乐平老师执教《数学关系》一课,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堂“纯数学的研究课”,开课伊始,从“关系”一词入手,让学生体会“关系”一词的深刻含义。学生在朱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进入到了一种真正探究的感觉,课堂上学生的探索、思考给听课的每位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在朱老师的带领下能够静下心了做数学,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老师在备课和备学生下足了功夫,不得不令我佩服。

余正强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一课是让我在掌声与笑声中度过的,余老师以“一位小学生跑50米有5次成绩,怎样向老师汇报”为问题任务展开研讨的,这一问题的创设基于学生的一份生活的经验,学生在寻找代表数的过程中,“太快”“太慢”“偏快”“偏慢”“超常”“失常”“正常水平”,这些语言被激活,对于理解平均数这一抽象的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余老师的课堂上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以生为本”“让学生大胆思考”,课堂呈现出一次次难忘的画面和学生精彩的语言。学生在与老师的交流中,逐渐经历了坚决反对、心存疑惑、柳暗花明、心悦诚服的过程,这才是学本课堂的真谛。

“学校就是学笑”“学问就是学着提问”“思考着是最美丽的”这些幽默诙谐的语言就摘自华应龙老师《找次品》一课中。华老师的课堂非常完美的诠释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学本课堂。以学为本,需要追求的是一个“真”字,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起点,只有让学生提出真实的问题疑惑,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去思考与表达,只有真正包容学生的差异,而后,才有可能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刘德武老师的课堂就像一幅美丽的江南画面,夕阳、古树、落花、小桥、流水、人家„„那么的安详,静谧,又是那么怡情、醉人!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刘老师是从数学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下入手,“看看题目是怎么写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从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推理,学会语言表达,一年级孩子的课堂的确很难把握,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上常常出现学习疲劳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刘老师都能很巧妙地避免,很巧妙地设计,帮助孩子愉快的度过课堂的40分钟。例如“我们一起送小象回家吧?一起喊‘小象’回家!”“咱们打开门看看他们师徒四人,好吗?我喊‘一、二、三’,你们喊‘开门’!”“大客车你们坐烦了吧?我们换下面的题,好吗?”从上面生动的语言中就能感受这一位智多星的老教师。

罗鸣亮老师的《近似数》一课让我欣赏到了罗老师的睿智与从容。整堂课罗老师让学生感觉老师非常亲切,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舞台进行交流,营造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是一种数学文化的课堂体现。整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使用多媒体,仅仅四张数字卡片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翻一翻,移一移就能完成整节课的教学,尽管如此,课堂依然精彩纷呈。罗老师仅仅利用猜测罗老师新买的摩托车价格贯穿于整堂课,并且罗老师还说:“谁猜对了就得到罗老师独家赞助的摩托车图片一张”,仅仅一张图片,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有了竞争的目标去追求。课堂气氛活跃,人人都尽情地参与。

为期四天三晚的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研讨观摩会,邀请来自海峡两岸74名著名专家就课堂理念、角色定位、教学预设、教学程序、学习方向、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专题探讨,可以说是一场小学数学的饕餮盛宴。阴雨绵绵,风雨同舟,骤降的气温没有消减我们听课的热情,更希望可以继续搭载这样的教育平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听课认真记录中„„

余正强老师欢声笑语的课堂中„„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第6篇

郑娅萍

有人说,每一篇心得体会的开场白几乎都是俗不可耐的套话,可是今天在这里,我还是想发自内心的“俗”一回。从踏进兴华的那一刻起,我就是一个幸运的女子,如今也幸运的参加了“千课荟萃,万人共享”的“千课万人”活动!所以在这里我特别感谢高校长和张曹两位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下面就将此次出行所得与大家分享,有言语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5月6日在高校长、张校长的短信嘱咐下我们到达了美丽的杭州,并于次日8点整开始我们为期4天的“小学多元化习作教学研讨观摩会。”是的,虽然看不到所谓大家的辛苦付出,但感谢名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精彩课堂,却是让我受益匪浅!开篇雪野老师用他富有磁性的声音将我们带入了《夏天的滋味》,首先,他配乐朗诵了一首《弯弯的月亮》,将孩子们引入诗歌的意境中,接着,他从“夏天”一词发问:“看到夏天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思维瞬间被打开,举起的小手不计其数。紧接着又用孩子们的回答继续发问,比如,一个孩子回答说看到夏天这个词他 想到的是冰淇淋,看到冰淇淋他的感受是流口水,一步一步的将孩子们脑海中的词汇挖掘了出来,最后,将孩子们所说连起来,就是一首小诗。雪野老师告诉孩子们,同时也是告诉我们说:“其实,诗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陌生,只要我们学会发现!这个观点与王松周老师报告中所说的部分观点几乎一致。孩子们之所以不会写文章,写不出东西,原因之一便是孩子们没有生活,不会生活,其二,是我们做教师的没有正确的引导。周一贯老先生也说过孩子们的常态与非常态的生活我们都应该关注。所以,学习中我学到的第一点就是:学会尊重孩子!薛发根老师也说:只要是孩童写出来的文章都是有意义的文章,不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去批判孩子们的思想。这句话一直撞击着我的内心!

浙江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蒋军晶老师的绘本教学《流浪狗之歌》让我记忆犹新,每每想到这节课,课堂中的所有精彩细节便会像雨滴一样清脆的落入我的心田。这是这些课中唯一一位说写作文要用感觉去写的教师!在将老师的这堂课上他开篇就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感受观看绘本,在两遍的绘本观看中,将孩子们彻底的拉入他所要营造的氛围中。在最后一天林志芳点课时也说过一堂好课与音乐是分不开的。这是我在学习中感触深刻的另一点:学会营造教学氛围。

以为蒋老师不会教方法,直接就让孩子们在感觉中去写,可我的想法总是那么天真,一曲《流浪狗之歌》过去后,孩子们所呈现的精彩让场内的掌声不断,音乐中的语言让在座的喉头哽咽。而蒋老师,抓住孩子们所呈现的内容进行评价时,这个时候才点名了写作方法,这些方法,是孩子呈现出来的,而非教师讲解的。这种授课方法,其实也就是张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起的管建刚老师常用的“先写后教”的方法。而接下来管老师的课中也确实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先写后教,其实,他的这堂课是习作讲评课,他能在课上直接说出给他感受最深的作品的作者名字,大屏幕上展现出孩子的精彩段落并署名,就像平日里我们展现在大屏幕上的名言警句一样。当时我就在想,凭什么屏幕上不能出现孩子们的作品呢,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鼓励方式呢?在报告中,管老师还告诉我们平日里他鼓励学生的很多种方式,如:发表、等级评奖、积分兑换等等。他这种鼓励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家长找到他对他说:管老师,您能不能不要让孩子写作文了,他现在写作文就跟着了魔一样······会场里的笑声渐渐小了,而这句话带给我们的震撼力永远不能抹去。反问自己:我的学生面对写作文又是怎样的效果呢······这是我收获的第三点及第四点:先写后教、有效鼓励。

周一贯老师说,作文不用教,这是个伪命题;孙世梅老师说,我们要注重儿童形象思维的培养;林莘老师说,教学中我们要凸显小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的老师都在呼吁孩子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学一线的我们,是否更应该向着这一呼吁靠近呢?

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第7篇

聚焦核心素养50节新课温暖成长行程

【 我们的活动时间 】 语文:2015年11月12-15日,11日报到,16日返程

数学:2015年11月19-22日,18日报到,23日返程

【 我们的活动地点 】 中国杭州(报名后告知确切报到及会议地点)

【 我们的活动主题 】 关注新常态课堂的八大走向

【 我们的课程与团队 】 (每板块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语文

培育核心素养邀请新加坡翁美慧,邀请王荣生 、 王崧舟 、 吴忠豪 、 张祖庆 、 周一贯 、 谈永康 、 赖正清 、 虞大明改变传统课堂形态,引领培育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

践行 “ 超文本 ” 教学邀请马来西亚黄先炳博士,邀请王玲湘 、 成尚荣 、 吴立岗 、 何捷 、 陈朝蔚 、 夏家发 、 崔峦 、 窦桂梅展示 “ 阅读 、 表达系列课 ” ,实施 “ 阅读 +X”、“ 表达 +X” 的超载文本教学 。

引导自主发展邀请邬国文 、 孙世梅 、 林珊 、 钟鹤童 、 薛法根呈现自主学习的机理转化: “ 学习单 ” 的全程运用; “ 小组讨论 ” 的高效开展; “ 体验教学 ” 的落地生根; “ 学习共同体 ” 的组建; “ 随堂作业 ” 的百花齐放; “ 小先生制 ” 的推陈出新 。

构筑学导主线邀请肖俊宇 、 陈宝铝 、 林莘 、 黄国才 、 盛新凤 、 蒋军晶通过 “ 翻转课堂 ” 等呈现形式,构筑课堂学导主线 。

渗透微课程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周锐 、 董宏猷,邀请干国强 、 何夏寿 、 沈小玲 、 陈琴 、 周益民 、 雪野 、 韩兴娥展示有效 、 有趣的微课程 。

关注思考力邀请张立军 、 张学伟 、 薛瑞萍 、 瞿涛践行创造本真的课堂体验,培育思维宽度与深度 。

建构生命自觉邀请台湾名师葛琦霞,邀请王红 、 孙双金 、 李政涛 、 汪潮 、 薛丽芬顺应当代主流价值取向,建构课堂生命观,散发生命自觉气息 。

维护课堂权益邀请王中敏 、 肖绍国 、 吴琳 、 陆红兵 、 陈金铭 、 林志芳 、 章师亚推介把时间 、 空间 、 提问权 、 质疑权 、 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空思考和实践 。

数学

培育核心素养邀请孔企平 、 孔凡哲 、 史宁中 、 华应龙 、 吴正宪 、 张良朋 、 斯苗儿 、 鲍建生,邀请台湾专家林碧珍 、 钟静改变传统课堂形态,引领培育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

践行 “ 超文本 ” 教学邀请刘伟男 、 刘忠阳 、 李晓梅 、 杨迎冬 、 张齐华 、 黄爱华 、 潘红娟展示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核心,以问题解决为载体,践行超载文本 “ 整合数学 ” 教学 。

引导自主发展邀请田小勤 、 刘莉 、 李培芳 、 张新春 、 罗鸣亮呈现自主学习的机理转化: “ 学习单 ” 的全程运用; “ 小组讨论 ” 的高效开展; “ 体验教学 ” 的落地生根; “ 学习共同体 ” 的组建; “ 随堂作业 ” 的百花齐放; “ 小先生制 ” 的推陈出新 。

构筑学导主线邀请刘德武 、 刘加霞 、 刘松 、 孙钰红 、 贲友林 、 俞正强通过 " 翻转课堂 " 等呈现形式,构筑课堂学导主线 。

渗透微课程邀请陈力 、 陈庆橹 、 袁晓萍 、 顾志能 、 黄升昊 、 管尤跃展示有效 、 有趣的微课程 。

关注思考力邀请第十二届全国小数赛课最优秀3位获奖者( 2015年10月黄山举行),邀请李加汉 、 姚剑强 、 高枝国 、 彭晓玫践行创造本真的课堂体验,培育思维宽度与深度 。

建构生命自觉邀请宋显庆 、 张丹 、 邵虹 、 顾亚龙 、 徐长青 、 曹培英顺应当代主流价值取向,建构课堂生命观,散发生命自觉气息 。

维护课堂权益邀请朱国荣 、 刘延革 、 姜荣富 、 费岭峰 、 唐彩斌推介把时间 、 空间 、 提问权 、 质疑权 、 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空思考和实践 。

【 我们的论文评奖 】 每位代表仅限一篇,一式两份,与会时提交组委会(需交纳评审费) 。

【 我们的光盘征订 】 请会后点击 “ 千课万人 ” 官方网站www.qkwr.net订购 。

【 我们的活动收费 】 每学科培训费850元 / 人 。 食宿 、 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住宿标准:每人每天90-150元 。

【 我们的活动爱心 】 继续推出革命老区 、 西部地区 、 希望学校爱心免费听课名额,详情请关注官网公告 。

【 我们的报名咨询 】 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未报名者谢绝参会 。 电话报名: 4000017582短信报名: 15958198815 15958188212 15958198116邮箱报名: qkwr@163.com官网报名: www.qkwr.net微信报名: qiankewanren QQ报名: 2521566653 1658661567

备注: 1. 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请改用电话报名; 2. 本次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 3. 日程安排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公布; 4. 列举专家将以报告 、 示范课 、 互动评点 、 书面评点等形式进行; 5. 专家简介请登录官网查询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继续教育中心(主办)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第8篇

——听千课万人有感

“人生最大的喜悦,就是,遇见一盏灯,他点燃你的梦想,激活你的能量,照亮你的前程,指引你走过黑暗的旅途。”

当遇到一盏明灯,带来万分温暖,我的心中会充满感恩,因为光明使我不再茫然消沉。即使前路艰难坎坷,荆棘丛生,我也会相信繁星如许,明月如初。我愿以莹莹之光,簇拥梦想。

这次来到杭州“千课万人”,有幸聆听各位名师的精彩报告和示范课,就仿佛遇见一盏盏灯,它将指引我在小语路上不断前行。

孙双金老师儒雅、幽默。在《找春天》这节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孙老师的魅力不在于能指挥着学生、引领着学生,而在于陪伴学生用心、用情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孙老师俯下身子,站在儿童视角启发式的朗读,让孩子们不仅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建立概念,更让语言文字充满温度、充满灵性。我想,孙老师才是春天,因为,只有在春天的气息中,我们才能看到小草的嫩芽儿、小花的骨朵儿、小树的新枝儿、小河的新流、小山的新绿„„

倾听王崧舟老师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王老师以“插叙”为线,层层深入。在王老师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中,“插叙”这种写作方式已深深的植入到学生心中。听王老师的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如诗句般的语言,萦绕耳际,滋润心田。几个场景片段教学,语言结构上显而易见的十分相似课堂上,没有字斟句酌的肢解剖析,有的是充满诗情的轻声叩问。情感上却层层递进,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的方式,使学生的心灵一次又一次的感受到“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意境。

在张学伟老师所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张老师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张老师训练孩子们用多种语气在朗读课文很讲究方法,让学生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一起去感受这对了具有人性大“爱”的父与子!

„„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第9篇

在十一月初,我去杭州参加“千课万人”活动,听了两天半的课,自己没有疲倦,是因为,每节课都有不同的亮点创新,收获多多,就像人们形容秋天一样,这次杭州之行,硕果累累!

通过至此活动,认真地聆听每节数学课,真正感受到: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做,归学生所有,可谓成长课堂;尊引而不发,学不愤不启,求导之有度,才是修炼之道。例如朱国荣老师讲的《方程的意义》,从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导入,在连接学生对数两件相等关系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找出等量关系的能力;沈勇老师风趣幽默的讲《用数对确定位置》,从开家长会找位置,很自然的导入!…每节课都做到了:想学生所求,给学生所需,努力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听清楚,想明白,会运用,从而成就学生之精彩。

通过此次活动,感受到:要想上好一节课,自己必须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要善于思考,善于反思,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关注细节,积累经验。要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自己必须要付出努力!

通过此次活动,感受到:走进新课改,自己要多思: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最重要的是“为谁教”,让课堂成为“生命发展的课堂”!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 第10篇

东西南北三五成岳,千课万人聚集你我。一路风尘一路奔波,一节节好课不尽的收获。

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并收获着”!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名家课堂”,真是受益匪浅。现就本次活动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新课程轰轰烈烈进行了11年,走进“千课万人”活动,才体会到自己的那一步迈得何等小。自己的课堂还停留在“学别人上课”“比着课件上课的基础之上。”。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 “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老师们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在我们的课堂中正是缺乏让学生“安静思考,合理表达”,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达,老师就急于包办代替孩子去思考,去表达。

著名的特级教师黄爱华分析了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的教育是打基础,体现知识的权威;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对知识的质疑和怀疑,其核心的价值是“简单、实在、培养创造力,学以致用”。在对知识的“是什么的?”“怎么来的?”“做什么的?”“怎么做的?”中国的教育注重的是前三项,而美国的教育注重最后一项。他还提倡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有三声“掌声、笑声、欢呼声”。从他的这

些话语里,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些什么?也尽最大能力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去做些什么?

四天三夜的学习收获还是很大的,主要是思想上的。我会学着把学生看做“真正的人”,正视孩子的出错,而不是一味的斥责,名师们的一句话说得真好“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让自己的教育工作有声有色起来。朱国荣老师说:教师的魅力在于唤醒在于激发,让学生浸润其中,求索、跋涉、碰撞思维。教育是慢的艺术,是熏陶,是润物无声,是潜移默化,教师要学会慢下教学的脚步,让更多学生自我完成自我建构,能力发展。

喻巧月老师《抢数》一课,她的装傻智慧真是一种艺术。“你怎么知道你一定赢定了呢?”“你想怎么样赢他?”“你来试一试。”这一句句启发似的疑问,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更多的使用“生生互动”的交流形式,给孩子充分的活动,展示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让孩子自己教会了自己。

俞正强老师的《乘法分配律》,没有课件,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你能写一个像我这样的算式吗?”同学们在俞老师的静静等待中终于发现了规律,“我能写。”“我能写。”“报,报,报〃〃〃〃〃〃能写完吗?”他的语言生动活泼,当讲到分配律的变式时,他问同学们:“知道了去外婆家的路,能从外婆家回来吗?”“在外婆家方便,还是在自己家方便?”这简单的一句话,提醒同学们,乘法分配律和变式两者在应用当中的区别。当下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其中,“下课了,下课了。”同学们才依依不舍离开座位。这样的数学课真的是一种享受。俞老师慧言:把自己的每一节课作为礼物呈现给学生。他确实做到了。

一位大师一份精彩,一位大师一种风范,我们在看在学,不管临摹的再精确,总不得其神韵。上课不是演戏,不是在演别人设计好的台本,不是在背台词般背教案。而是我们在演绎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对不同教学对象的必要引领。

千课万人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第11篇

大数据 大问题 6 0节新课务实生根

【活动主办】主办:浙江大学数学系继续教育中心;协办:北京名师之约文化传播中心

【活动时间】数学:2015年4月16-19日,15日报到,20日返程;语文:2015年4月23-26日,22日报到,27日返程

【活动地点】中国杭州(报名后告知确切报到及会议地点)

【活动主题】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深度探究

【活动内容】(每板块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语文

学本理念上邀请国家教育部乔玉全、李水平处长;邀请高校教授王荣生、孙绍振、肖川、吴永军、吴立岗、吴忠豪、汪潮、杨再隋、杜晓勤、林家骊、傅杰、董蓓菲、翟业军、潘庆玉、潘新和;邀请博士后王丽琴、陈力君、陈国安、闵定庆、曹立人、盘剑传递大数据时代下人本、生本、学本的前卫理念。

学案预设上邀请2014年全国赛课特等奖获得者于东、邓剑东、张聪、钟鹤童、臧学华呈现“刚性预设”向“弹性预设”的反转。

学路开拓上邀请王崧舟、孙双金、张祖庆、蒋军晶、管建刚探究自由、开放、人文的高效课堂。

学法优化上邀请王红、孙世梅、张立军、薛法根探究基于儿童学习策略提升为主要特征的课堂范例。

学导关系上邀请何夏寿、郑勇、郑黎萍、盛新凤以微课堂的形式呈现“先学后导”、“以学定导”的片断精华教学。

学情把握上邀请何捷、张学伟、林莘、虞大明实现“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协同合作”、“自主发展”的美丽转身。

学堂文化上邀请台湾专家许育健、何绮华、林于弘、邹敦怜、葛琦霞重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润泽课堂。

学材建设上邀请清华附小团队王玲湘、窦桂梅展示“1+X”语文课程体系;邀请王乐芬、成尚荣、刘发建、孙建锋、陈琴、张化万、李虹霞、诸向阳、秦水源、韩兴娥、薛瑞萍呈现多元的微课、微课程建设及创客、慕课、反转课堂理念;邀请儿童文学作家雪野、曹文轩、董宏猷全情开掘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程效度上邀请吴琳、陈金铭、李政涛、周一贯、林志芳、陶继新、黄国才采用聊课、辩课等互动形式建立观课、议课新体系;邀请教授、博士、教研员团队王小毅、王中敏、肖俊宇、张志刚、陈朝蔚、罗良建、夏家发、夏循藻、谈永康、郭爱香、黄莉莉、章师亚、赖正清、薛丽芬、瞿涛作现场课堂书面评点,增添教学效度反思的学术厚度。

数学

学本理念上邀请国家教育部乔玉全、李水平处长;邀请高校教授孔企平、孔凡哲、史宁中、卢新江、孙晓天、刘加霞、吴卫东、张丹、郑毓信、鲍建生;邀请研究院李嘉骏、张梅玲、杨玉东、韩立福;邀请博士后孙业顺、李方、李冲、张挺、曹立人传递大数据时代下的人本、生本、学本前卫理念。

学案预设上邀请全国赛课获奖者及新生代名师刘伟男、张叶清、易博、郦丹、高翠、薛铮呈现“刚性预设”向“弹性预设”的反转。

学路开拓上邀请华应龙、刘德武、刘延革、张齐华、罗鸣亮、顾亚龙探究自由、开放、人文的高效课堂。

学法优化上邀请吴正宪、李培芳、俞正强、唐彩斌、袁晓萍、黄晶展示基于儿童学习策略提升为主要特征的课堂范例。

学导关系上邀请江萍、赵小艺、顾志能、葛敏辉以微课堂的形式呈现“先学后导”、“以学定导”的片断精华教学。

学情把握上邀请朱乐平、朱国荣、沈勇、徐长青、黄爱华、彭娟实现“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的课堂发展。

学堂文化上邀请台湾专家马恬舒、林碧珍、胡锦芳、蔡文焕重构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润泽课堂。

学材建设上邀请丁国忠、任景业、朱德江、李一鸣、陈洪杰、张兴华、殷现宾、曹培英呈现多元的微课、微课程建设及创客、慕课、大数据技术与反转课堂理念。

学程效度上邀请省级教研员刘莉、刘忠阳、宋显庆、李晓梅、姚剑强、高枝国、斯苗儿、彭晓玫、管尤跃采用聊课、辩课等互动形式建立观课、议课新体系;邀请教授、博士、教研员团队田小勤、关蓓、孙钰红、陈力、陈亚明、李加汉、邵虹、邱廷建、张良朋、张新春、郑庆全、胡桃根、姜荣富、费岭峰、潘红娟作现场书面评点,增添教学效度反思的学术宽度。

【论文评选】每位代表仅限一篇,一式两份,与会时提交组委会(需交纳评审费)。

【光盘征订】请会后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www.qkwr.net订购。

【活动收费】每学科培训费850元 / 人。食宿、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住宿标准:每人每天90-150元。

【报名咨询】参会单位须事先向组委会报名,未报名者谢绝参会。电话报名:4000017582短信报名:1595819881515958188212 15958198116邮箱报名:qkwr@163.com官网报名:www.qkwr.net微信报名:qiankewanren QQ报名:2521566653 1658661567(备注:1.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请改用电话报名;2.发给继续教育学分卡;3.日程安排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公布;4.示范课在同一会场举行,部分报告将以分会场形式进行;5.专家简介请登录官网查询)

千课万人学习心得体会 第12篇

“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从去年聆听了一小老师带回的“生态课堂”展示课开始,我就对“千课万人”充满向往,今年很有幸能亲临杭州去领略大师的风采。驻足在“千课万人”的会场上,我被这恢弘的气势所震撼和折服;徜徉在这魅力无限的课堂里,我不但欣赏着小语名师的教学风采和精彩,更是在接受者新课程,新理念的洗礼。

千课万人学习体会[范文] 第13篇

有幸赴杭州参加为期4天的“千课万人”观摩活动,总的感觉是“累

并快乐着”!可以如此近距离目睹名师们的风采,感受“生本课堂”,真是

受益菲浅。现就本次活动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曾以为在自己的努力下,距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为之不远,有时甚至为

一些成就沾沾自喜。走进“千课万人”活动,才体会到自己的那一步迈得

何等小。我们且不说名师们的课堂教学语言的精炼得当,因为人家毕竟是

名师;也不说名师们的教学设计如此的新颖却不失效,因为人家是多次打

造出来的精品课。只说我们也能做到的一点“把学生当做真正的人,发展的人”。在名师们的课堂上,你总能听到那声亲切的称呼“孩子”,老师说的最多的话是“谁还想说?”“谁还有补充?”“谁听明白了?”“你想好了,你该怎么说?”等话语。整堂课都充满思辨,充满着教师的追问和点拨。

学生需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老师们也需

要这样的课堂,因为这样的课堂能实实在在地指引我们的课堂实践,不为

一些花架子而失去课堂的真谛。在名师们的眼里“生本课堂”就是让学生

安静的去思考,合理的表达。在我们的课堂中正是缺乏让学生“安静思考,合理表达”,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不等孩子思考、表达,老师就急于包办代

替孩子去思考,去表达。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善于低头做题,而不善于思考

并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忽略了孩子们的“社会性”。著名的特级教师黄爱华分析了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的教育是打

基础,体现知识的权威;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对知识的质疑和怀疑,其核心的价值是“简单、实在、培养创造力,学以致用”。在对知识的“是

什么的?”“怎么来的?”“做什么的?”“怎么做的?”中国的教育注重的事前三项,而美国的教育注重最后一项。他还提倡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有三声“掌声、笑声、欢呼声”。从他的这些话语里,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些什么?也尽最大能力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中去做些什么?

2014年千课万人学习心得 第14篇

3月27日—30日,我和同伴来到了美丽的杭州,“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学英语成长课堂研讨观摩会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逸夫体育馆举行。参加这次活动,听了这么多优秀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我想每堂课都凝聚着这些优秀老师的辛勤劳作。

赵涯老师亲切自然,语言明丽流畅,通过一些问题让学些了解自己,然后引出I like to play games。接下来设计的两个活动,opposite words和Yes or No,有节奏感的音乐,丰富的肢体语言,很好地带动地课堂气氛。整节课,有倾听,有观看,有小组合作,有上台表演,也有静下心来思考和写的时间,这样的课实在是太丰富了!

主维山老师上课非常有激情,注重细节和层次,整堂课自然流畅,循序渐进,把控课堂和组织教学的能力特别突出,整节课都在渗透情感教育,特别注重小组合作理念,用真实的例子告诉学生work in group is important。一篇那么长的文章在主老师的处理下,各个部分地衔接非常的自然,学生接受的也很快,让我真实感受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龚海平老师的《Keeping fit》,没有刻意的设计,没有刻意安排的环节。他在课堂上信手沾来,游刃有余。学生盯着他,时而轻笑,时而回答,一副陶醉的样子。这样随性的课堂,也许就是教学的最高境界。

最让我难忘的是来自河南郑州王超老师的课《 Singing dad》,我觉得他就是本次千课万人中的一个亮点,王老师的个人魅力感染了在场的学生们和所有老师,课后就拥有了众多粉丝,我深深感受到了一个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性。王老师的很好地把自己会唱歌的优势和这节课的主题singing联系在一块,最后的hip-pop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听他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如果我们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发展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把自己的兴趣特长在课堂上发挥到淋漓尽致,那么学生们会更喜欢我们的课,我们也能实现自身更大的价值。

千课万人只是一个开始,名师的课堂给我带来的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更多的理性思考.教学永远在路上,如何使英语课堂真实、自然而厚重,是我教学之路的永远追求。通过三天的学习,我有如下的感悟:一,英语做为一种语言,它首先应该是学生思维表达的一种工具。看到课堂上孩子们用英语侃侃而谈的那种

积极的开口欲时,我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学生。虽然杭州的学生能如此这般,与他们所处的大环境有很多关系,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在平时的课堂中他们的英语老师一定经常让他们有基于话题用英语表达自我的机会,当学生享受到那种用英语表达自我思维的酣畅淋漓时,他们会更加喜欢英语,会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中,去进行字词句的基础学习。

感悟二:教师个人素质高,课堂驾驭能力强,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更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因此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专业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专家刘兆义在报告上也特别强调:“听,是攻破英语城堡的突破口”,回忆我的教学,我的课堂上给学生听了吗?听了多少呢?又有多少是地道的英语呢?我反思,此次杭州之行物有所值,甚至是物有超值。

感悟三:活动方式多样,小学英语课堂注重的是活动教学,但活动要全面,有针对性,老师们运用的group work、look and match、play a guessing game、say and act、the riddle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全体同学能参与的,能辅助教材内容的。还有老师们注重创设语境,使英语学习更贴近生活。每节课的设计都创设了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实的运用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天的时间,让我们感受的是课堂的精彩有味,老师的多才多艺,以及专家们的高瞻与睿智让我意犹未尽。如今坐在桌子前,再次翻开听课记录,精彩仍是处处可见,值得一品再品。

千课万人的秋季学习心得 第15篇

一.听名师的课,学什么?

1.仔细研读教材,把握教学重点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为“把握教学重点”并不是什么难事。第一,一般在阅读了教材内容之后,本节课的重点就可以有个大体的把握;第二,现在每一本教材都有教参,教参中的重难点也是可以参考的资源。但是经过这四天的听课,我否定了自己原先的想法。要把教材读透读精,要把教学重点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掌握重点内容,实非易事。

我想首先从刘松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说起。对于简单的乘法分配律 ,我首先想到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会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实际操作而让学生掌握重点,却着实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但是刘松老师的教学很巧妙,教学数学,先从教学语文开始。课堂中首先呈现的是简单的“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和“一句话分成两句话”,但是话的意思不变的练习,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相当轻松的事情。整节课就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不仅学得开心,而且很容易就能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实质——一分为二(或者合二为一),从而快乐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2.精心处理细节,传递教师智慧

很多时候,全国名师和优秀教师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于对细节的把握和处理上。全国名师往往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细节中体现出大师风范,将智慧传达给学生。

比如黄爱华老师《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在板书课题时,黄老师先写“分数”两个字,然后再写“百”,这样处理学生就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百分数首先是分数,但是百分数和分数之间存在差别,从而为下面引出“百分数只表示比率”做铺垫。这就是名师的智慧。在百分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疑惑: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百分数呢?这个问题绝大多数教师都会考虑到,但是我们会怎么处理呢?直接告诉学生用百分数表示更简捷吗?但这时学生可能又有疑惑:百分数怎么就简捷了呢?在这里,黄老师绝妙的处理更彰显了他的大师风范。课中,黄老师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百分数的简洁美,模拟了一个不了解数学的语文老师对苹果汁60%,葡萄汁40%的混合饮料的讲解,整个讲解过程复杂累赘,听到最后,大家会心一笑,原来百分数是这么美!通过这样的对比,百分数“精确、科学”的优点显露无疑。

3.注重互动教学,课堂还给学生

对于教学过程中,究竟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还是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这个问题,答案很模糊,不同的教学工作者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但是在四天的培训之后,我更愿意把教学看成是一场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演戏的过程中,导演只是引导演员如何去演,而演员才是整台戏的主角。现在的教育不同于前,如今,做为教学工作者,我们更愿意让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更愿意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真正实践起来,这一点却难以把握和操作。因此我在这里很想说一说徐长青老师的课。

与其说徐老师在上课,不如说徐老师在变魔术,或者换种说法,我更愿意把这堂课看成是一出综艺节目。整节课是如此自然,看不出上课的痕迹,然后又自然而然地结束。更让我敬佩的是,在40分钟里,学生至始至终都在唱主角,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徐老师的导演下,学生转眼就变成了优秀的演员,实在是高啊!对于如此“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态课堂”,我只能感叹时间过得太快。

二.听名师的课,反思什么?

1.如何突破“课眼”?

每节课都有它有价值的东西,而对于本节课最有价值、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眼。这是我对课眼的理解。如何突破“课眼”呢?这是我们该反思的问题。

比如朱乐平老师《分数中的“平均分”》一课,本课的课眼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平均分。听完这节课后我一直在反思:什么是平均分?怎样分才算是平均分?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平均分?对于同一种物体平均分,分法只有一种吗?如果不是,那分法有几种呢?……

这些问题一抛出来,我便开始回想朱老师之前的这一堂精彩的课。我想朱老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关键就在于他的课很好地解答了我的这些疑惑,也许这也是学生的疑惑。

课中,朱老师并没有用很程式化的语言去解释什么是平均分,而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比如下面这个实例,5个1角钱,1个5角

钱,如何平均分成两份? 在此,学生提出了两种分法,第一,一共有6个硬币,每3个硬币分成一份;第二,5个1角的硬币作为一份,1个5角的硬币作为一份。这两种分法实际上是从硬币个数和硬币面值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由此,教师适时引出:同一堆物体,如果考虑的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分法。又如,对于“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可以平均分”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到“在实际生活中,一台电脑不可以平均分给两个人”,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换个角度,比如从使用电脑的时间角度考虑,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难事了。

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上述的这些问题。在本节课中,朱老师把最关键的问题“怎么平均分”演绎到了极致。当然,每堂课的教学设计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把每节课的课眼突破,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是成功的。对于本节课是否还能通过其他途径去解决上述问题,有待老师们去尝试。

2.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反馈?

学生的课堂反馈从很大程度上能够折射出本节课的成功与否,因此,一节课下来,教师是否达到了课前备课时所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课堂反馈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标准。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教师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呢?

这四天学习下来,让我感受最大的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言语鼓励、动作鼓励以及实物鼓励。我想,适时的鼓励既是对学生价值的承认,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关怀的手段,更是一种良好的课程与教学发展行为。而促使学生得到成功体验的关键因素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激励性评价。

这段日子里,我不断地在反思究竟该如何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第一,评价要从全局考虑。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评价的对象应该是每一个学生,或者说尽可能是大部分学生,而不应该把评价的焦点集中在某几位学生身上。课堂评价首先要是公平的,这样才不至于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表现被忽略。反之,未被关注到的学生个体很可能就会认为自己是整个课堂中多余的一员,一旦有了这种想法,该学生就很难对教学感兴趣,更不可能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讲。

第二,评价要以激励为主。研究表明,儿童的虚荣心和被褒奖的欲望是最强烈的。同样的状况下,对于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使用激励方式往往比使用批评贬低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如果一味贬低学生,不但孩子的虚荣心无法得到满足,更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一旦如此,孩子的学习状态就可能持续低迷。当然,褒奖也要有度,要适可而止,不可让学生自我感觉过于良好,否则褒奖就适得其反了。

第三,评价要有艺术性。首先,评价语要情真意切,不能只是为了评价而去评价,让人感到不诚恳,有勉强应付之嫌。教师的评价语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其次,评价语要多变。比如同样是一句“好”,一旦说多了,就会感觉很假了。同样是表达“好”的意思,我们可以说“很好”、“好极了”、“真棒”、“真聪明”……多变的语言学生更加喜闻乐见。再者,有时候评价语也要幽默,这样有助于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和谐。

上一篇:古代表白的诗句唯美下一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