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2024-06-17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精选7篇)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第1篇

昭帝纪第七原文及翻译参考

【说明】本卷记述汉昭帝刘弗陵在位十三年的史事。这时“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与匈奴和亲,问民间疾苦,以公田赋贫民,招抚流民从事生产,使得社会重现生机;这是从汉武帝“外攘夷狄,内兴功业”,造成“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而至于宣帝“中兴”,注意吏治,社会安定,民安其业,一个关键的转折期。昭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委政于霍光。霍光是昭宣时期政治上的关键人物。汉业中兴,与武帝顾托得人及霍光“知时务之要”是分不开的。了解这个时期的政策和政治,有助于提高人们如何适应历史和促进历史的思想水平。

教昭皇帝,武帝少子也(1)。母曰赵倢伃(2),本以有奇异得幸,及生帝,亦奇异。语在《外戚传》。武帝未,戾太子败,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嫚(慢),后元二年二月上疾病 (3),遂立昭帝为太子,年八岁。以侍中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4),受遗诏辅少主。明日,武帝崩。戊辰,太子即皇帝位,谒高庙。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为长公主(5),共(供)养省中(6)。大将军光秉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恪⒆蠼军上官桀副焉。

(1)孝昭帝皇:刘弗陵。武帝之子,前87年至前74年在位。(2)倢伃(jiéyú):一作:“婕妤”。妃嫔的称号,汉武帝时置。(3)上:指武帝。(4)侍中:秦汉时自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奉车都尉:官名。掌御乘舆马,秩比二千石。大司马大将军:官名。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与大将军联称,掌握军政大权。(5)长公主:皇帝的姊妹称长公主。(6)省中:宫禁中。

夏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有星孛于东方。

济北王宽有罪(1),自杀。

(1)有罪:坐谋反。

赐长公主及宗室昆弟各有差。追尊赵倢伃为皇太后,起云陵(1)。

(1)云陵:在今陕西淳化县东南。赵倢伃先葬于云阳,此时就云阳为起云陵。

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发军屯西河(1),左将军桀行北边。

(1)西河:郡名。治平定(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

始元元年春二月(1),黄鹄下建章宫太液池中。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各有差。

(1)始元元年:即前86年。

己亥,上耕于钩盾弄田(1)。

(1)钩盾:钩盾令。少府属官,典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钩盾官署在未央宫。弄田:天子示耕之田。

益封燕王、广陵王及鄂邑长公主各万三千户。

夏,为太后起园庙云陵。

益州廉头、姑缯、牂柯谈指、同并二十四邑皆反(1)。遣水衡都尉吕破胡募吏民及发犍为、蜀郡奔命击益州(2),大破之。

(1)廉头、结缯:地点不明。谈指:邑名。属牂柯郡。在今贵州贞丰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同并:邑名。在今云南弥勒县。(2)水衡都尉:官名。掌上林苑,兼管皇室财物及铸钱。犍为:郡名。治道(今四川宜宾市)。蜀郡:郡名。治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奔命:西汉武吏之身份名词,引申为指称担负一定使命的士卒。

有司请河内属冀州、河东属并州(1)。

(1)有司请:河内、河东两郡,原属京师司隶所部。今有司提议将河内隶属冀州、河东隶属并州。

秋七月,赦天下,赐民百户牛酒。大雨,渭桥绝(1)。

(1)渭桥:汉时长安附近渭水上有三桥,即东渭桥、中渭桥、西渭桥。绝:断绝。

八月,齐孝王孙刘泽谋反,欲杀青州刺史隽不疑(1),发觉,皆伏诛。迁不疑为京兆尹(2),赐钱百万。

(1)刺史:官名。汉武帝在十三部(州)各置刺史,以六条察问郡县,原官降低于郡守,后职权渐重,改称州牧,居郡守之上,掌一州军政大权。(2)京兆尹:官名。辖长安以东地区,职掌相当于郡守,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

九月丙子,车骑将军日戕啊

闰月,遣故廷尉王平等五人持节行郡国,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失职者。

冬,无冰。

二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左将军桀皆以前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光为博陆侯,桀为安阳侯。

以宗室毋在位者,举茂才刘辟强、刘长乐皆为光禄大夫(1),辟强守长乐卫尉(2)。

(1)光禄大夫:官名。掌顾问应对,属光禄勋。(2)守:署理之意。长乐卫尉:官名。掌管长乐宫警卫。

三月,遣使者振(赈)贷贫民毋种、食者(1)。秋八月,诏曰:“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振(赈)贷种、食勿收责(债),毋令民出今年田租。”

(1)毋种、食:没有种子、食粮。

冬,发习战射士诣朔方(1),调故吏将屯田张掖郡(2)。

(1)朔方:郡名。治朔方(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2)将屯田:带兵屯田。张掖郡:郡治得(今甘肃张掖县西北)。

三年春二月,有星孛于西北。

秋,募民徙云陵,赐钱田宅。

冬十月,凤皇集东海(1),遣使者祠其处。

(1)东海:郡名。治郯县(在今山东郯城西北)。

十一月壬辰朔,日有蚀之。

四年春三月甲寅,立皇后上官氏(1)。赦天下。辞讼在后二年前(2),皆勿听治。夏六月,皇后见高庙。赐长公主、丞相、将军、列侯、中二千石以下及郎吏宗室钱帛各有差。

(1)上官氏:上官桀之孙女,上官安之女。(2)后二年:指武帝后二年(前87)。

徙三辅富人云陵(1),赐钱,户十万。

(1)三辅:指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辖地区。

秋七月,诏曰:“比岁不登,民匮于食,流庸(佣)未尽还(1),往时令民共出马,其止勿出。诸给中都官者(2),且减之。”

(1)流佣:指背井离乡为佣的人。(2)中都官:指京师诸官府。

冬,遣大鸿胪田广明击益州(1)。

(1)大鸿胪:官名。武帝改典客为大鸿胪,原掌民族事务,后变为赞襄礼仪之官。

廷尉李种坐故纵死弃市(1)。

(1)廷尉:官名。掌刑狱。

五年春正月,追尊皇太后父为顺成侯。

夏阳男子张延年诣北阙(1),自称卫太子,诬罔,要(腰)斩。

(1)夏阳:县名。在今陕西韩城南。

夏,罢天下亭母马及马弩关(1)。

(1)罢:往昔令天下诸亭养母马,马高五尺六寸,齿未平,弩十石以上,禁止出关;今予撤消。

六月,封皇后父骠骑将军上官安为桑乐侯。

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传》、《孝经》、《论语》、《尚书》(1),未云有明(2)。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3),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

(1)通:“诵”字之误。《保傅传》:贾谊所撰。(2)未云有明:未能理解之意。(3)太常:官名。掌宗庙礼仪,兼掌选试博士。

罢儋耳、真番郡(1)。

(1)儋耳:郡名。武帝元封元年(前1)所置,今(前82年)罢之。真番郡:武帝元封三年(前1)所置,今亦罢之。

秋,大鸿胪广明、军正王平击益州,斩首捕虏三万余人,获畜产五万余头。

六年春正月,上耕于上林。

二月,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民所疾苦。议罢盐铁榷酤(1)。

(1)罢盐铁榷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盐铁会议。恒宽《盐铁论》记述了这次会议的内容。

栘中监苏武前使匈奴(1),留单于庭十九岁乃还,奉使全节,以武为典属国(2),赐钱百万。

(1)栘(yí)中监:官名。掌管鞍马鹰犬射猎等事。栘园之中有马厩,故名。苏武:本书卷五十四《苏建传》中有其传。(2)典属国:官名。掌管民族事务,成帝时并入大鸿胪。

夏,旱,大雩(1),不得举火。

(1)雩(yú):古代求雨的祭祀。

秋七月,罢榷酤官(1),令民得以律占租(2),卖酒升四钱(3)。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郡各二县置金城郡(4)。

(1)榷酤官:掌管酒类专卖的官吏。(2)以律占租:令民卖酒,自报所得利交税。自报不实,则论如律。(3)卖酒升四钱:限民卖酒之价,防其牟取暴利。(4)金城郡:郡治允吾(今甘肃永靖县西北)。

诏曰:“钩町侯毋波率其君长人民击反者(1),斩首捕虏有功。其立毋波为钩町王。大鸿胪广明将率有功,赐爵关内侯,食邑。”

(1)钩町:古族名。分布在今云南广南县。毋波:人名。

元凤元年春(1),长公主共(供)养劳苦,复以蓝田益长公主汤沐邑。

(1)元凤元年:即前80年。

泗水戴王前薨,以毋嗣,国除。后宫有遗腹子煖(1),相、内史不奏言(2),上闻而怜之,立煖为泗水王。相、内史皆下狱。

(1)后宫:指泗水王之后宫。(2)相、内史:皆诸侯王国的官名。相统众官,内史掌民政。成帝时省内史,更令相治民。

三月,赐郡国所选有行义者涿郡韩福等五人帛(1),人五十匹,遣归。诏曰:“朕闵(悯)劳以官职之事,其务修孝弟(悌)以教乡里。令郡县常以正月赐羊酒。有不幸者赐衣被一袭(2),祠以中牢(3)。”

(1)韩福:可能是韩婴之后,参考本书卷八十八(儒林传》。(2)不幸:死。一袭:一套。(3)中牢:即少牢,指羊、豕。

武都氐人反(1),遣执金吾马适建、龙侯韩增、大鸿胪广明将三辅、太常徒(2),皆免刑击之。

(1)氐:古族名。汉时活动于甘肃、青海等地。(2)执金吾:官名。汉武帝改中尉为此名,掌督巡三辅治安。马适建:姓马适,名建。“大鸿胪”三字误,时田广明已为卫尉,见本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徒:这里是指刑徒。

夏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乙亥晦,日有蚀之,既(1)。

(1)日有蚀之,既:由日偏食,至于日全食。

八月,改始元为元凤。

九月,鄂邑长公主、燕王旦与左将军上官桀、桀子票骑将军安、御史大夫桑弘羊皆谋反,伏诛。初,桀、安父子与大将军光争权,欲害之,诈使人为燕王旦上书言光罪。时上年十四,觉其诈。后有谮光者(1),上辄怒曰:“大将军国家忠臣,先帝所属(嘱)(2),敢有谮毁者,坐之。”光由是得尽忠。语在《燕王》、《霍光传》。

(1)谮(zèn):诬陷,中伤。(2)嘱:托付,托孤之意。

冬十月:诏曰:“左将军安阳侯桀、票骑将军桑乐侯安、御史大夫弘羊皆数以邪枉干辅政(1),大将军不听,而怀怨望,与燕王通谋,置驿往来相约结。燕王遣寿西长、孙纵之等赂遗长公主、丁外人、谒者杜延年、大将军长史公孙遗等(2),交通私书,共谋令长公主置酒,伏兵杀大将军光,征立燕王为天子,大逆毋道。故稻田使者燕仓先发觉(3),以告大司农敞 (4),敞告谏大夫延年(5),延年以闻(6)。丞相征事任宫手捕斩桀(7),丞相少史王寿诱将安入府门(8),皆已伏诛,吏民得以安。封延年、仓、宫、寿皆为列侯。”又曰:“燕王迷惑失道,前与齐王子刘泽等为逆,抑而不扬(9),望王反道自亲(10),今乃与长公主及左将军桀等谋危宗庙。王及公主皆自伏辜。其赦王太子建、公王子文信及宗室子与燕王、上官桀等谋反父母同产当坐者(11),皆免为庶人。其吏为桀等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除其罪(12)。”

(1)邪枉干:以邪曲而干求。枉:曲。(2)寿西长:姓寿西,名长。孙纵之:姓孙,名纵之。谒者:官名。掌传达之事。杜延年:当时二人同姓名。此人官谒者;另一人官谏大夫,为杜周之子。长史:官名。汉时三公与大将军属官均有长史,辅佐长官。(3)稻田使:官名。掌稻田租税。燕仓:其子为盖主舍人,故得闻其谋,见本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4)大司农:官名。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敞:杨敞。(5)延年:杜延年,杜周之子。(6)以闻:将此事报告皇帝。(7)征事:汉官名。属丞相,秩比六百石。(8)少史:汉官名。属丞相,秩四百石。(9)抑而不扬:秘而不宣。(10)自:疑是“已”之误。反道自新:改邪归正。(11)同产:指同母兄弟。(12)除其罪:此指未被发现而未在押者,不再穷治其罪。

二年夏四月,上自建章宫徙未央宫,大置酒。赐郎从官帛,及宗室子钱,人二十万。吏民献牛酒者赐帛,人一匹。

六月,赦天下。诏曰:“朕闵(悯)百姓未赡(1),前年减漕三百万石(2)。颇省乘舆马及苑马(3),以补边郡三辅传马(4)。其令郡国毋敛今年马口钱(5),三辅、太常郡得以叔(菽)粟当赋(6)。”

(1)赡:足。(2)减漕:减少转漕(水运),以省力役。(3)乘舆马:皇帝自乘驾车之马。(4)传马:驿马。(5)马口钱:马税。(6)太常郡:太常主诸陵,别治其县,故爵秩如三辅郡。以菽粟当赋:此行于三辅太常郡者,以近畿便于输送,以减转漕之役。

三年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立,上林有柳树枯僵自起生(1)。

(1)僵:僵卧在地。

罢中牟苑赋贫民(1)。诏曰:“乃者民被水灾,颇匮于食,朕虚仓廪,使使者振(赈)困乏。其止四年毋漕。三年以前所振(赈)贷,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债)(2)。”

(1)中牟苑:苑名。在荥阳(在今河南荥阳东北)。(2)诏曰:西汉开边,徙民屯田,给与耕牛,今诏令勿收债;丞相御史所请,另当别论。

夏四月,少府徐仁、廷尉王平、左冯翊贾胜胡皆坐纵反者(1),仁自杀,平、胜胡皆要(腰)斩。

(1)少府:官名。掌山海池泽收入和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之私府。左冯翊:这里指官名。

冬,辽东乌桓反(1),以中郎将范明友为度辽将军,将北边七郡郡二千骑击之。

(1)辽东:郡名。治襄平(今辽宁辽阳市)。乌桓:古族名。西汉时活动于今内蒙古、辽宁等地区。

四年春正月丁亥,帝加元服(1),见于高庙。赐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列侯、宗室下至吏民金帛牛酒各有差。赐中二千石以下及天下民爵。毋收四年、五年口赋(2)。三年以前逋更赋未入者(3),皆勿收。令天下酺五日。

(1)元服:指冠。(2)口赋:古代人口税之一。汉时七岁至十四岁出口赋,每人每年二十三钱。(3)逋(bū):拖欠。更赋:秦汉时所征的`一种以钱代更役的赋税。男子年二十三年至五十六,按规定轮番戍边服役,称为“更”,不能服者得出钱入官,雇役以代,称“更赋”。

甲戌,丞相千秋薨(1)。

(1)千秋:田千秋。本书卷六十六有其传。

夏四月,诏曰:“度辽将军明友前以羌骑校尉将羌王侯君长以下击益州反虏,后复率击武都反氐,今破乌桓,斩虏获生(1),有功。其封明友为平陵侯。平乐监博介子持节使(2),诛斩楼兰王安(3),归首县(悬)北阙,封义阳侯。”

(1)生:生口。(2)平乐监:官名。掌管平乐观(在上林苑中)。持节使:持节的使者。(3)楼兰:古国名。西汉时处于今罗布泊西南一带。

五月丁丑,孝文庙正殿火,上及群臣皆素服。发中二千石将五校作治(1),六日成。太常及庙令丞郎吏皆劾大不敬(2),会赦,太常阳侯德免为庶人(3)。

(1)五校:指中垒、屯骑、越骑、射声、虎贲等五校尉。校尉略次于将军。(2)劾:被奏劾。大不敬:不敬皇帝的罪名。(3)德:江德。

六月,赦天下。

五年春正月,广陵王来朝,益国万一千户,赐钱二千万,黄金二百斤,剑二,安车一,乘马二驷(1)。

(1)二驷:马八匹。

夏,大旱。

六月,发三辅及郡国恶少年吏有告劾亡者(1),屯辽东。

(1)晋少年:无赖子弟。告劾亡:被告劾而逃亡。

秋,罢象郡(1),分属郁林、牂柯(2)。

(1)象郡:郡名。治临尘(今广西崇左县)。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置,汉元凤五年(前76)废。(2)郁林:郡名。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县西)。牂柯:郡名。治故且兰(在今贵州定县东北)。

冬十一月,大雷。

十二月庚戌,丞相薨(1)。

(1):王。本书卷六十六有其传。

六年春正月,募郡国徒筑辽东玄菟城(1)。夏,赦天下。诏曰:“夫谷贱伤农,今三辅太常谷减贱,其令以叔(菽)粟当今年赋。”

(1)玄菟城:在今朝鲜北部咸兴境。

右将军张安世宿卫忠谨,封富平侯。

乌桓复犯塞,遣度辽将军范明友击之。

元平元年春二月(1),诏曰:“天下以农桑为本。日者省用,罢不急官(2),减外繇(徭),耕桑者益众,而百姓未能家给(3),朕甚愍焉。其减口赋钱。”有司奏请减什三(4),上许之。

(1)元平元年:即前74年。(2)不急官:不大需要之官。(3)家给:家家自给自足。(4)什三:十分之三。

甲申,晨有流星,大如月,众星皆随西行。

夏四月癸未,帝崩于未央宫(1)。六月壬申,葬平陵。

(1)帝崩:昭帝终年二十一岁。(2)平陵:昭帝陵,又置县。在今陕西咸阳市西。

赞曰:昔周成以孺子继统(1),而有管、蔡四国流言之变(2)。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乱之谋。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3),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繇(徭)薄赋,与民休息。至始元、元凤之间(4),匈奴和亲,百姓充实。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议盐铁而罢榷酤,尊号曰“昭”,不亦宜乎!

(1)周成:周成王。(2)管、蔡四国:管、蔡、商、奄四国。流言:成王幼弱,周公摄政,四国流言周公将不利于幼弱的成王。(3)师旅:指用兵打仗。(4)始元、元凤:都是昭帝的年号。始元共六年(前86—前81)。元凤共六年(前80—前75)。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第2篇

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①自东征备,破之,还于官渡。

二月,绍遣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自引兵至黎阳,将渡河。

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果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绍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将文醜将五六千骑至。诸将复白:“可上马。” 公曰:“未也。”有顷,骑至梢多。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竟大破之,斩醜。良、醜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公亦分营以当,合战不利。公与荀彧书,议欲还许②。 彧以为:“绍悉众聚官渡,欲与公决胜败。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且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辅以大顺,何向而不济!”公从之。

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尽烧其车。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绍谋臣许攸来奔,说公去琼等。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袭。琼等望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 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彼攻琼等,吾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选自《三国志·武帝纪》,有删节)

【注】①公:指曹操。②许:地名,许县。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颜良可禽也 禽:擒拿

B.公勒兵驻营南阪下 勒:勒令

C.遣徐晃、史涣邀击 邀:拦截

D.自将步骑五千人夜袭 将:率领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若将渡兵向后者 若入前为寿

B.欲与公决胜败 彼与彼年相若也

C.何向而不济 青泥何盘盘

D.绍初闻公之击琼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在处死了密谋加害自己的董承等人后,亲自领军东征刘备,凯旋官渡。

B.为救援刘延,曹操采纳荀攸的建议,佯装渡河,突袭白马,终于大获成功。

C.面对袁绍的连营之阵,处于劣势的曹操在荀彧劝说下,坚定了决战的信心。

D.曹操采纳荀攸的计策,烧毁袁军粮车,斩杀淳于琼,破袁绍后,天下莫敌。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拥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5分)

(2)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5分)

参考答案

4.B(勒:率领)

5.D(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B项,介词,跟/连词,和;C项,疑问代词,哪里/副词,多么;D项,均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D(“斩杀淳于琼”,采纳的是许攸的建议)

7.(1)曹操于是带领军队加快向白马进发,还未到白马,只剩十多里时,颜良(才发觉),非常吃惊,(慌忙)前来迎战。

(5分,“引”“兼”“趣”“逆”各1分,句意1分)

(2)您用很弱的兵力去对付很强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敌人,必然会被敌人欺凌,这一仗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关键。

(5分,“弱”“当”“是”各1分,“为所”1分,句意1分)4.B(勒:率领)

5.D(A项,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B项,介词,跟/连词,和;C项,疑问代词,哪里/副词,多么;D项,均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D(“斩杀淳于琼”,采纳的是许攸的建议)

7.(1)曹操于是带领军队加快向白马进发,还未到白马,只剩十多里时,颜良(才发觉),非常吃惊,(慌忙)前来迎战。

(5分,“引”“兼”“趣”“逆”各1分,句意1分)

(2)您用很弱的兵力去对付很强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敌人,必然会被敌人欺凌,这一仗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关键。

(5分,“弱”“当”“是”各1分,“为所”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等人谋害曹操的阴谋败露,都被处死。曹操亲自东征刘备,打败了他,回到官渡。

二月,袁绍派遣淳于琼、颜良攻打驻扎在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并亲自领兵到黎阳,准备渡河。

夏四月,曹操北上救援刘延。荀攸劝曹操说:“我们现在兵少,敌不过袁绍,必须分开敌人的兵力才行。您到延津,做出好像要渡河抄他后路的样子,袁绍必然要分兵西应,然后我们用轻装部队袭击白马,(攻其不备),就可以捉住颜良。”曹操听从了他的建议。袁绍果然分兵西应。曹操于是带领军队加快向白马进发,还未到白马,仅剩十多里时,颜良才发觉,非常吃惊,慌忙前来迎战。曹操命令张辽、关羽为前锋,大破敌军,杀了颜良。于是解了白马之围。袁绍渡过黄河,追赶曹操直到延津南边。曹操统率部队安营在白马山南坡下,派人登上壁垒瞭望袁军,瞭望的人报告说:“大约有五六百骑兵。”过了一会儿,又报告说:“骑兵逐渐增多,步兵数不清。”曹操说:“不用再说了。”就命令骑兵解下马鞍,把马放开。将领们认为敌人骑兵很多,不如赶紧回去保护营寨。荀攸说:“这正是用来诱敌的,为什么要走开呢?”袁绍大将文醜率领五六千骑兵追到了。曹军的将领们又说:“现在可以上马(出击)了。”曹操说:“还不行。”又过了一会儿,追来的骑兵越来越多。曹操说:“可以了。”于是全体上马。当时曹操骑兵不满六百,最终大败袁军,斩杀了文醜。颜良、文醜都是袁绍手下的名将,才打两仗都被打死,袁军大为震动。曹操回军驻扎官渡,袁绍则挺进守护阳武。

八月,袁绍摆开连营的阵势向曹军步步进逼,背靠沙堆立营。曹操也摆开相应的阵势与袁军对抗,交战不利。曹操写信和荀彧商量,打算退回许县。荀彧认为:“袁绍现在把全部军队集中在官渡,是想和您决一胜败。您用很弱的兵力去对付很强的.敌军,如果不能制服敌人,必然会被敌人欺凌。这一仗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关键。况且袁绍不过是个没啥了不起的人物,虽能聚集人,却不会使用。以您的英明勇武,加上辅佐天子讨伐叛乱的正当名义,到哪儿不能成功呢?”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

袁绍运到了几千辆粮车,曹操用荀攸的计策,派徐晃、史涣进行截击,把这些粮车全给烧了。

冬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食,命令淳于琼等将领带一万多人护送。袁绍的谋臣许攸这时来投奔曹操,劝说曹操攻打淳于琼等。曹操于是留下曹洪守营,自己带领步骑兵五千人趁夜前去袭击。淳于琼等人见曹军人少,就出营列阵。曹操急速进攻,淳于琼等退守营中,曹军就攻打他们的营寨。袁绍派骑兵来救援淳于琼。有人说:“敌人骑兵越来越近,请求分兵抵抗。”曹操发怒说:“等敌人到了背后再讲。”于是士兵都拼死作战,大败淳于琼,把他们都杀了。起初,袁绍听说曹操去攻打淳于琼,对大儿子袁谭说:“他去攻打淳于琼,我就去攻占他们的营寨,他就无处可归了!”于是派张郃、高览攻打曹洪。张颌等听到淳于琼大败的消息,就来投降了曹操。袁军全面崩溃。曹操缴获了袁绍的全部辎重和图书珍宝,俘虏了他的大部分部队。曹操收缴了袁绍的信件,发现了一些许县的下属和军中的人与袁绍往来的信件,就全部都烧了。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第3篇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1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译文

拖着手杖登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象敲打鼍鼓。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事隔十年好象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要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用这把三尺的宝剑,莫使留下怨恨象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请你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要乘着大风浩荡,高高地飞翔腾举。

注释

李伯纪:即李纲。

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水中动物,俗称猪婆龙。此指鼾声如鼓。

“谁伴我”二句:用东晋祖逖和刘琨夜半闻鸡同起舞剑的故事。(《晋书·祖逖传》)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借指十年前,即建炎元年,金兵分道南侵。宋高宗避难至扬州,后至杭州,而扬州则被金兵焚烧。十年后,宋金和议已成,主战派遭迫害,收复失地已成梦想。要斩楼兰:用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楼兰王的故事。(《汉书·傅介子传》)琵琶旧语:用汉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弹琵琶,有乐曲《昭君怨》。琵琶旧语即指此。铜华:指铜花,即生了铜锈。垂纶:即垂钓。纶,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吕尚在渭水垂钓,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钓指隐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作者在胡诠遭贬后,不顾个人安危,写这首词为他送行,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悲壮情怀以及对胡诠的深挚感情。这首词与寄赠李纲的《贺新郎》一样,写得慷慨悲凉、愤激,其忠义之气,溢于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曳杖危楼去。

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

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

宿燕落、寒芦深处。

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

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

谩暗涩、铜华尘土。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

风浩荡,欲飞举。

译文

拖着手杖,独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像敲打鼍鼓,还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

事隔十年好像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要用这把三尺的宝剑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才不会像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那般留下遗恨。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我请您来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大风浩荡,不停地吹着,我雄心勃发,要乘风飞举。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

李伯纪:即李纲。

鼻息鸣鼍鼓:指人们熟睡,鼾声有如击着用猪婆龙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声如雷之意。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水中动物,俗称猪婆龙。

“谁伴我”二句:用东晋祖逖和刘琨夜半闻鸡同起舞剑的故事。见《晋书·祖逖传》。

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借指十年前,即建炎元年,金兵分道南侵。宋高宗避难至扬州,后至杭州,而扬州则被金兵焚烧。十年后,宋金和议已成,主战派遭迫害,收复失地已成梦想。

骄虏:指金人。《汉书·匈奴传》说匈奴是“天之骄子”,这里是借指。

要斩楼兰:用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楼兰王的故事。《汉书·傅介子传》载,楼兰王曾杀汉使者,傅介子奉命“至楼兰。……王贪汉物,来见使者。……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琵琶旧语:用汉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弹琵琶,有乐曲《昭君怨》。琵琶旧语即指此。

谩暗涩铜华尘土:叹息当时和议已成定局,虽有宝剑也不能用来杀敌,只是使它生铜花(即铜锈),放弃于尘土之中。暗涩:是形容宝剑上布满铜锈,逐渐失光彩,失去作用。铜华:指铜花,即生了铜锈。

垂纶:即垂钓。纶,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吕尚在渭水垂钓,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钓指隐居。

赏析:

李纲(字伯纪)是著名的爱国英雄,他在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攻京城的危急时刻,力主抗战,坚守开封,被钦宗任命为亲征行营使最终击退金兵。张元幹当时是他的僚属,后来李纲被罢免,元幹也连带获罪,离京南下。高宗绍兴七年(1137),宰相张浚被罢,以赵鼎为相。八年二月,秦桧第二次入相,赵鼎被罢免,四月,宋派王伦使金,力图和议;十二月,李纲在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上书反对议和,被罢回福建长乐。作者为此写了这首词,对李纲坚决主战、反对议和的行动表示无限的敬仰并予以坚决支持。

上片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发出孤单无侣、众醉独醒的感慨。此显示出自己的真实用意。

起首四句写自己携着手杖登上高楼,只见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宽广无边,波涛万顷,月光流泻在蒙着烟雾的洲渚之上。“扫尽”三句,是说江风极大,将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风大而无人乘舟夜渡。沉思间又见雁儿飞落在芦苇深处夜宿,并由此引起无限感触。

“怅望”两句,先是怅望祖国山河,徒然弔影自伤;这时正值深夜,“鼻息鸣鼍鼓”,是指人们熟睡,鼾声有如击着用猪婆龙(水中动物名)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声如雷之意。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辈,隐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慨。“谁伴我”两句,承上,“月流烟渚”、“怅望关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意,自伤孤独(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结句之“谁共我,醉明月”,与此意同)。李纲与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当亦包括共商恢复中原之事,至此才转入寄李纲本题。

下片运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对明朝屈膝议和的强烈不满,并表达了自己对李纲的敬仰之情。

“十年”这一句,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时,当时为建炎元年(1127)。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东路的杨州为行都;次年秋金兵进犯,南宋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扬州被金人攻占,立刻被战争摧为一片空墟,昔日繁华现在犹如一梦,此处化用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诗句。如今只剩残破空城,使人怀想之余,不觉加强了作者对高宗的屈膝议和感到不满,也加强了作者坚决抵抗金人的南下的决心。“倚高寒”两句,继续写作者夜倚高楼,但觉寒气逼人,远眺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满腔,但又感到自己壮心犹在,豪气如潮,足以吞灭敌人。骄虏是指金人。《汉书·匈奴传》说匈奴是“天之骄子”,这里是借指。“要斩”两句,运用两个典故反映出对宋金和议的看法。前一句是期望朝廷振作图强,象汉代使臣傅介子提剑斩楼兰(西域国名)王那样对付金人。《汉书·傅介子传》说楼兰王曾杀汉使者,傅介子奉命“至楼兰。王贪汉物,来见使者。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词中以楼兰影射金国,以傅介子比喻李纲等主战之士。后一句是借汉嫁王昭君与匈奴和亲事,影射和议最终是不可行的,必须坚决抵抗。杜甫《咏怀古迹》诗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作者在此用杜甫诗意,说明在琵琶声中流露出对屈辱求和的.无穷遗恨与悲愤,以此暗示南宋与金人议和也将遗恨千古。“谩暗涩”句,是叹息如今和议已成定局,虽有宝剑也不能用来杀敌,只是使它生铜花(即铜锈),放弃于尘土之中。暗涩,是形容宝剑上布满铜锈,逐渐失光彩,失去作用。这里运用比喻,以宝剑被弃比喻李纲等主战人物的受到朝廷罢斥压制。“唤取”两句,先以“谪仙”李白来比李纲,兼切李姓,这是对李纲的推崇。李纲自己也曾在《水调歌头》中说:“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

作者对他评论,即发表意见,面对和议已成定局的形势,爱国之士能否就此隐退苕溪(浙江吴兴一带),垂钓自遣而不问国事呢?结尾振起,指出要凭浩荡长风,飞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坚决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怀着气冲云霄的壮志雄心,对李纲坚持主战、反对和议的主张表示最大的支持,这也就是写他作本词的旨意。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3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宋代〕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译文

拖着手杖,独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像敲打鼍鼓,还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事隔十年好像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要用这把三尺的宝剑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才不会像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那般留下遗恨。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我请您来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大风浩荡,不停地吹着,我雄心勃发,要乘风飞举。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

李伯纪:即李纲。

鼻息鸣鼍鼓:指人们熟睡,鼾声有如击着用猪婆龙的皮做成的鼓,即有鼾声如雷之意。

鼍鼓:用鼍皮蒙的鼓。鼍:水中动物,俗称猪婆龙。

“谁伴我”二句:用东晋祖逖和刘琨夜半闻鸡同起舞剑的故事。见《晋书·祖逖传》。

十年一梦扬州路:化用杜牧诗“十年一觉扬州梦”,借指十年前,即建炎元年,金兵分道南侵。宋高宗避难至扬州,后至杭州,而扬州则被金兵焚烧。十年后,宋金和议已成,主战派遭迫害,收复失地已成梦想。

骄虏:指金人。《汉书·匈奴传》说匈奴是“天之骄子”,这里是借指。

要斩楼兰:用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斩楼兰王的故事。《汉书·傅介子传》载,楼兰王曾杀汉使者,傅介子奉命“至楼兰……王贪汉物,来见使者……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

琵琶旧语:用汉代王昭君出嫁匈奴事。她善弹琵琶,有乐曲《昭君怨》。琵琶旧语即指此。

谩暗涩铜华尘土:叹息当时和议已成定局,虽有宝剑也不能用来杀敌,只是使它生铜花(即铜锈),放弃于尘土之中。

暗涩:是形容宝剑上布满铜锈,逐渐失光彩,失去作用。

铜华:指铜花,即生了铜锈。

垂纶:即垂钓。纶,钓鱼用的丝线。传说吕尚在渭水垂钓,后遇周文王。后世以垂钓指隐居。

赏析

上片写词人登高眺望江上夜景,并引发出孤实无侣、众醉独醒的感慨。此显示出自己的真实用意。

起首四与写自己携着手杖登上高楼,只见夜空星斗下垂,江面宽广无边,波涛万顷,月光流泻在蒙着烟雾的洲渚之上。“扫里”三与,是说江风极大,将天上浮云吹散,江面因风大而无人乘舟夜渡。沉思间又见雁儿飞落在芦苇深处夜宿,并由此引起无限感触。

“怅望”两与,先是怅望祖国山河,徒然吊影自伤;这时正值深夜,“鼻息鸣鼍鼓”,这里以之喻苛安求和之辈,隐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慨。“谁伴我”两与,承上;“月流烟渚”、“怅望关河空吊影”,用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意,自伤孤独(辛弃疾《贺新郎·别茂烈十二弟》结与之“谁共我,醉明月”,与此意同)。李纲与己志同道合,而天各一方,不能在此月下同舞。同舞当亦包括共商恢复中原之事,至此才转入寄李纲本题。

下片运用典故以暗示手法表明对明朝屈膝议和的强烈不满,并表达了自己对李纲的敬仰之情。

“十年”这一与,是作者想到十年前,高宗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同时,当时为建炎元年(1127年)。不久高宗南下,以淮南东路的杨州为行都;次年秋金兵进犯,南议小朝廷又匆匆南逃,扬州被金人攻占,立刻被战争摧为一片空墟,昔日繁华现在犹如一梦,此处化用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遣怀》)诗与。而此时只剩残破空城,使人怀想之余,不觉加强了作者对高宗的屈膝议和感到不满,也加强了作者坚决抵抗金人的南下的决心。“倚高寒”两与,继续写作者夜倚高楼,但觉寒气逼人,远眺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不由愁思满腔,但又感到自己壮心犹在,豪气如潮,足以吞灭敌人。“要斩”两与,运用两个典故反映出对议金和议的看法。前一与是期望朝廷振作图强,像汉代使臣傅介子提剑斩楼兰(西域国名)王那样对付金人。词中以楼兰影射金国,以傅介子比喻李纲等主战之士。后一与是借汉嫁王昭君与匈奴和亲事,影射和议最终是不可行的,必须坚决抵抗。杜甫《咏怀古迹》诗云:“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作者在此用杜甫诗意,说明在琵琶声中流露出对屈辱求和的无穷遗恨与悲愤,以此暗示南议与金人议和也将遗恨千古。“谩暗涩”与,这里运用比喻,以宝剑被弃比喻李纲等主战人物的受到朝廷罢斥压制。“唤取”两与,先以“谪仙”李白来比李纲,兼切李姓,这是对李纲的推崇。李纲自己也曾在《水调歌头》中说:“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作者对他评论,即发表意见,面对和议已成定局的形势,爱国之士能否就此隐退苕溪(浙江吴兴一带)垂钓自遣而不问国事。结尾振起,指出要凭浩荡长风,飞上九天,由此表示自己坚决不能消沉下去,而是怀着气冲云霄的壮志雄心,对李纲坚持主战、反对和议的主张表示最大的支持,这也就是写他作此词的旨意。

张元干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第4篇

拖着手杖,独上高楼去。仰望北斗星低低地垂挂在夜天,俯视沧江正翻起波浪万顷,月亮流泻在烟雾迷漫的洲渚。浮云被横扫净尽、寒风飘拂不定,不能乘坐小船连夜飞渡。栖宿的鸿雁已经落在萧索的芦苇深处。怀着无限惆怅的心情,想望祖国分裂的山河,徒劳无益地相吊形影。这时只听到人间发出的鼾声像敲打鼍鼓,还有谁肯陪伴我乘着酒兴起舞?

事隔十年好像一场噩梦,走尽了扬州路。独倚高楼夜气十分冷寒,一心怀愁为的是祖国,恨不得一气吞下骄横的胡虏。要用这把三尺的宝剑亲手杀死金的统治者,才不会像王昭君弹出的琵琶怨语那般留下遗恨。让宝剑暗淡无光,白白地生锈化为尘土。我请您来评论看看,经过苕溪时,还能允许我们垂纶放钓否?大风浩荡,不停地吹着,我雄心勃发,要乘风飞举。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第5篇

晋王还晋阳。王连岁出征,凡军府政事一委监军使张承业,承业劝课农桑,畜积金谷,收市兵马,征租行法不宽贵戚,由是军城肃清,馈饷不乏。王或时须钱蒱博及给赐伶人,而承业靳之,钱不可得。王乃置酒钱库,令其子继岌为承业舞,承业以宝带及币马赠之。王指钱积呼继岌小名谓承业曰:“和哥乏钱,七哥宜以钱一积与之,带马未为厚也。”承业曰:“郎君缠头皆出承业俸禄,此钱,大王所以养战士也,承业不敢以公物为私礼。”王不悦,凭酒以语侵之,承业怒曰:“仆老敕使耳!非为子孙计,惜此库钱,所以佐王成霸业也,不然,王自取用之,何问仆为!不过财尽民散,一无所成耳。”王怒,顾李绍荣索剑,承业起,挽王衣泣曰:“仆受先王顾托之命,誓为国家诛汴贼,若以惜库物死于王手,仆下见先王无愧矣。今日就王请死!”阎宝从旁解承业手令退,承业奋拳殴宝踣地,骂曰:“阎宝,朱温之党,受晋大恩,曾不尽忠为报,顾欲以谄媚自容邪!”曹太夫人闻之,遽令召王,王惶恐叩头,谢承业曰:“吾以酒失忤七哥,必且得罪于太夫人,七哥为吾痛饮以分其过。”王连饮四卮,承业竟不肯饮。王入宫,太夫人使人谢承业曰:“小儿忤特进,适已笞之矣。”明日,太夫人与王俱至承业第谢之。未几,承制授承业开府仪同三司、左卫上将军、燕国公。承业固辞不受,但称唐官以至终身。

(选自《资治通鉴·后梁纪五》)

注:晋王:李存勖 五代十国后唐开国皇帝 李继岌: 李存勖长子

朱温:五代十国后梁开国皇帝 特进:官名

蒱博pú bó:古代的一种博戏。后亦泛指赌博

6.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承业劝课农桑,蓄积金谷 课:赋敛

B.而承业靳之,钱不可得 靳:吝惜

C.王不悦,凭酒以语侵之 凭:依仗

D.承业奋拳殴宝踣地 踣:向前倒地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①而承业靳之,钱不可得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①王乃置酒钱库 ②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①王自取用之,何问仆为 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①若以惜库物死于王手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8.下列对文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承业劝课农桑,蓄积金谷,收市兵马,广征租税,以应军需.晋王索要也不给,认为惜此库钱,非为子孙计,所以佐王成霸业也。

B.张承业以为自己受先王顾托之命,誓为国家诛汴贼,若以惜库物死于王,则愧见先王于地下,有负先王托孤之重。

C.张承业为国聚财,未得奖赏,心中不平。所以晋王敬酒他不喝,授官也不要,但称唐官以终。

D.张承业先王顾托之命,所以逆晋王,殴阎宝,理直气壮。但因自己不过一老敕使耳,不免有悲愤之情。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郎君缠头皆出承业俸禄,此钱,大王所以养战士也。(3分)

(2)吾以酒失忤七哥,必且得罪于太夫人,七哥为吾痛饮以分其过。(3分)

参考答案

6.A(课:督促。) 7、B(①就、②才

8.A(B、张承业认为“若以惜库物死于王手”,“下见先王无愧矣”;C、张承业并非“未得奖赏”而“心中不平”;D、张承业未因自己不过一老敕使而有怨愤之情。)

9.(3分)(1)赠给令郎的礼物都出自我的俸禄,这个钱是大王用来供养战士的。(缠头:赠物;所以:用来……的。)

(2) (3分)我因为酒后失言抵触了七哥,必将得罪太夫人而受到罚处,七哥为我痛饮几杯来分担的我的过错吧。(“得罪”后要补充“受罚”意;分:分担。)

参考译文: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 第6篇

楚庄王猎于云梦,射随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夺之。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 ”命吏诛之。左右大夫皆进谏曰:“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故,愿察之也。”不出三月,子培疾而死。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归而赏有功者。申公子培之弟进请赏于吏曰:“人之有功也于军旅,臣兄之有功也于车下。”王曰:“何谓也? ”对曰:“臣之兄犯暴不敬之名、触死亡之罪于王之侧,其愚心将以忠于君王之身,而持千岁之寿也。臣之兄尝读故记曰:‘杀随兕者,不出三月。’是以臣之兄惊惧而争之,故伏其罪而死。”王令人发平府注而视之,于故记果有,口厚赏之。申公子培,其忠也可谓穆行矣。穆行之意,不以人知之为劝,不以人不知为沮。行无高乎此矣。

齐王疾痏,使人之宋迎文挚,文挚至,视王之疾,谓太子曰:“王之疾必可已也。

汉书地理志原文及翻译 第7篇

是时,昌邑王征即位,行,大将军霍光与群臣共废王,尊立宣帝。广汉以与议定策,赐爵关内侯,迁颍川太守。郡大姓原、褚宗族横恣,宾客犯为盗贼,前二千石莫能禽制。广汉既至数月,诛原、褚首恶,郡中震栗。先是,颍川豪桀大姓相与为婚姻,吏俗朋党。广汉患之,厉使其中可用者受记③,出有案问,既得罪名,行法罚之,广汉故漏泄其语,令相怨咎。又教吏为缿筩④,及得投书,削其主名,而托以为豪桀大姓子弟所言。其后强宗大族家家结为仇雠,奸党散落,风俗大改。吏民相告讦,广汉得以为耳目,盗贼以故不发,发又辄得。一切治理,威名流闻,及匈奴降者言匈奴中皆闻广汉。

本始二年,从军还,复用守京兆尹,满岁为真。

广汉为人强力,天性精于吏职,见吏民,或夜不寝至旦。尤善为钩距⑤,以得事情。钩距者,设预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参伍其贾,以类相准,则知马之贵贱不失实矣。唯广汉至精能行之,它人效者莫能及也。富人苏回为郎,二人劫之。有顷,广汉将吏到家,自立庭下,使长安丞龚奢叩堂户晓贼,曰:“京兆尹赵君谢两卿,无得杀质,此宿卫臣也。释质,束手,得善相遇,幸逢赦令,或时解脱。”二人惊愕,又素闻广汉名,即开户出,下堂叩头,广汉跪谢曰:“幸全活郎,甚厚!”送狱,敕吏谨遇,给酒肉。至冬当出死,豫为调棺,给敛葬具,告语之,皆曰:“死无所恨!”

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吏秩百石,其后百石吏皆差自重,不敢枉法妄系留人。京兆政清,吏民称之不容口。长老传以为自汉兴以来治京兆者莫能及。

地节三年七月,司直萧望之核奏:“广汉摧辱大臣,欲以劫持奉公,逆节伤化,不道。”宣帝恶之。广汉竟坐要斩。广汉虽坐法诛,为京兆尹廉明,威制豪强,小民得职。百姓追思,歌之至今。

(节选自《汉书·赵广汉传》)

注:

①举茂材,平准令:茂材,即“秀才”,汉代选举科目之一。平准令:官名,管理物价。

②平陵方上:平陵,汉昭帝陵墓。方上,陵墓的方顶。

③受记:得知公文的内容。

④缿筩:(xiàng tǒng):形似筒的密告箱。

⑤钩距:从事物关系中寻找线索。

译文:

赵广汉,字子都,是河北涿郡蠡吾县人,原来隶属于河间郡。年少就当上了郡中小吏、州从事,因为人廉洁、通达敏捷、谦虚待士被人们所称道。选为秀才,任命为平准令(管理物价)。又经过孝廉科目考核当上了阳翟县令。因治理业绩和德行尤为突出,升迁为京辅都尉,代理京兆尹之职。赶上汉昭帝驾崩,新丰县杜建为京兆掾属,助理监造汉昭帝陵墓的方顶。杜建平时强横好用武力,门下的食客是奸诈图例之人,赵广汉听说了,先是用含蓄的话警告他。杜建没有改变食客的做法,于是赵广汉立案法办(杜健)。宫中有权势的宦官和有声望的豪绅为之说情想方设法无所不至,最终也没有被赵广汉同意。家族中食客谋划要劫狱,赵广汉全都知道谋划着当中为首的姓名和动向,派差役通告他们:“如果计划这样去做,就要一起灭掉你的全家。”命令数名差役把杜建执行死刑示众,没有人敢靠近。京城中人们称道他。

此时,昌邑王刘征登上皇位,行为荒淫混乱,大将军霍光跟群臣共同废掉刘征,尊奉推立宣帝为皇帝。赵广汉因为跟着商议决定策略,被恩赐为关内侯,升任颍川太守。郡内大姓原、褚两个家族强横妄为,门下的宾客犯法做了盗贼,前任郡守不能擒获制服他们。赵广汉到任几个月后,诛杀原、褚家族中的罪魁祸首,颍川郡中震惊恐惧。在此之前,颍川豪强和大姓人家互相结为婚姻关系,官吏间的风气是互相勾结。赵广汉对此很是担忧,奖励并使用大姓家族的中间分子,让他们知道百姓控告的公文内容,出现要查问的案件的时候,证实了罪名,依法行事处罚他们,赵广汉故意泄漏中间分子的话,使得他们互相埋怨指责。又让差役制作密告箱,等到有投送来的密信,除去信件上的署名,并且假托为豪强大姓家族的子弟所说。那以后强势宗族和大姓家族之间结为仇敌,邪恶的党羽解散了,民风民俗大为改观。官吏百姓互相揭发暗地里做过的坏事,赵广汉能够以此作为耳目,盗贼因为这个缘故不敢作案,作案又总是被抓。一切都治理妥当,威望名气流传尽知,并且匈奴投降的人也说匈奴那里都听说赵广汉了。

本始二年,赵广汉跟从军队回来,又被任用代理京兆尹,满一年后被正式任命为京兆尹。

赵广汉为人很是强势,天性精通于官场职务,看见差役百姓,有时夜晚不睡觉直到天亮。尤其善于从事物关系中寻找线索,能得知真相。从事物关系中寻找线索,假设要想知道马的价格,就先问狗的价格,完了问羊的价格,又问牛的价格,然后到马的价格,比较查对它的价格,按类衡量,就能知道马的贵贱不会脱离实际价格。只有赵广汉绝对精明能做到,其他模仿的人没有能比得上的。富人苏回为侍郎,有二人劫持了他。过了一段时间,赵广汉带着差役们到了苏回家中,自己站在庭院之中,让长安丞龚奢敲前室之门告诉劫匪,说:“京兆尹赵某劝告两位,不要杀了人质,这位是宫廷警卫官员。释放人质,自动绑手就擒,还可以好好地对待你们,侥幸的`话遇到赦免命令,或许某时能解脱罪名。”二劫匪惊恐,又听说过赵广汉的名气,当即打开门出来,下了厅堂跪地叩头,赵广汉跪着谢道:“幸运的是侍郎完好活着,很好!”送二劫匪去了监狱,命令差役细心照顾,给以酒肉。到了冬天该处死,预先发给他们棺木,又发给收殓下葬的用品,告诉劫匪,劫匪都说:“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

赵广汉上奏请求,让长安游徼和监狱官吏俸禄上调为百石,那以后享受百石的官吏都比较自重,不敢歪曲破坏法律随意扣留人。京兆地区政令清明,官吏百姓称道不绝口。年老的人口头流传,认为自汉朝建立以来治理京兆地区的官员没有能比得上的。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汉书·纪·惠帝纪原文及翻译参考】相关文章:

汉书艺文志原文范文06-19

汉书艺文志翻译范文06-19

汉书艺文志序翻译07-16

后汉书08-10

汉书成语教学论文05-06

范晔:后汉书【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05-18

上一篇:卫生日宣传活动下一篇:今天国旗下的讲话

全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