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言的评价范文

2024-05-11

对莫言的评价范文(精选10篇)

对莫言的评价 第1篇

名家对莫言的评价

中国作家终于走进了诺奖行列,我觉得这不仅是莫言的荣耀,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荣耀,必将对中国文坛产生持久而广泛的影响。莫言是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独特思维、艺术个性,都已在中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实至名归。(陈忠实评)

很多人说他受马尔克斯的影响,我觉得他是形似神异。他作品中博杂的叙事传统,不是移植过来的,而是他从民间土壤中自然生长出来的,阎连科和陈忠实也是这种接地气的作家。(张大春评)

莫言是我最爱的作家。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在于告诉大家作家是人。49年之后国家统一意志造成作品中作家个人意志的渺小,但莫言不是意识形态的对抗,而是内心巨大生命力按捺不住。(毕飞宇评)

莫言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作家,而且这才华是很早就被大家认可了。在我印象中,莫言很刻苦努力,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莫言对于小说的专注是非常绝对的。我跟莫言是当年鲁迅文学院作家班的.同班同学。当时一家杂志请他写一篇杂文,他说“除了小说我什么也不会写”。后来杂志社找到我,我就写了(笑)。说明他是十分单纯和纯粹地在写小说,这个奖项,他当之无愧。(严歌苓评)

莫言是汉语写作群体辉煌星辰中最明亮的一颗,是一个深通艺术辩证法的文化魔术师,是一个将汉语的文学魔力发挥到更高境界的语言魔术师。莫言在汉语文学面临艰难境地的关键时刻,以自己的探索和成就,向世界、也向汉语文学自身,证明了汉语文学的发展前景和远大前程。(澳大在颁授莫言荣誉博士学位的赞辞)

【延伸阅读】莫言的家庭生活

莫言经常说他的成功不在写作上,而是有个幸福的家庭。莫言的妻子杜勤兰,也是“高密东北乡”的孩子,两人识于儿时,感情深笃。1981年,结婚两年后,女儿管笑笑出生,被夫妻俩视若珍宝。

在管笑笑的记忆里,穿军装的父亲每次回家探亲,都会给她带回很多书,有童话故事、作文选、连环画。管笑笑幼年时,曾随母亲回到山东老家居住,过了一段与父亲两地分居的生活。莫言在北京工作,笑笑和母亲住在高密县城。她至今还记得,每次父亲回家探亲时,特喜欢干农活,经常会忙于锄草、翻地,她就跟在父亲后面颠儿颠儿地跑来跑去。

直到1995年,笑笑和母亲才离开山东,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此时,莫言正在构思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妻女的到来刚好可照顾他。,莫言从部队转业,后专业搞写作。,笑笑考入山东大学外语学院。也许是受父亲影响,笑笑对手写的书信情有独钟,不仅用钢笔,还经常用毛笔和宣纸给父亲写信。这让莫言深为感动,他就把女儿用宣纸写的信贴在客厅墙壁上,有空便细读品味。

出乎莫言意料的是,此时,女儿正构思一部反映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了。直到一次暑假过完,女儿忐忑不安地把一部19万字的初稿拿给莫言看时,他才大吃一惊:女儿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偷偷写作了。看完初稿,莫言只淡淡地说了两个字:“还行。”初,这部名为《一条反刍的狗》的小说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受到青年读者好评。女儿出息了,父亲也没闲着。这年7月,莫言的新作《四十一炮》在同一家出版社出版。这对父女作家,给文坛平添了段佳话。

对莫言的评价 第2篇

对莫言获奖的感想

莫言,山东人,2012年10月11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获奖的价值,大家第一时间都能想到,莫言获奖是莫言本人的光荣也是中国文学的光荣,莫言的得奖也是中国崛起的一种表现,莫言的得奖也表明中国文明已经不能被忽视,这是中国文坛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国的一大盛事。

如今,诺贝尔文学奖终于向中国作家抛来了绣球,实现了国人的夙愿,我们在为之欢欣鼓舞的同时,应当静下心来,想想做些什么。作为作家,除了“作家”的头衔以外,还有“公民”的身份。但是我们更要看到,任何评奖——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在内,只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和成就的认可,还不是价值和成就本身。文学就是人学,作家作为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应当担当历史的责任,以作品影响世人,描摹人性的本真,推动社会的进步。好就好在,莫言自己对获奖有着清醒的认知,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想尽快从这种热闹与喧嚣当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他还说:“我很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让我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也让我知道了自己在哪些方面是需要继续坚持的。”——这就是极为清醒的态度。同样,联想到社会各个层次,各项奖励琳琅满目,但是有多少人又能做到奖励的真正意义能?在管理心理学中,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与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而当今社会上,许多人为了地位或财富做一些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追名逐利等等,都是虚荣心在作怪。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向鲁迅同志学习,当年(1927年)瑞典科学探险家斯文 赫定考察中国时,曾经与刘半农相商,拟提名作家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便托鲁迅的弟子台静农写信探询先生意见。同年9月25日,鲁迅作出回复:“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如今早已不是鲁迅时代的情形,但鲁迅当年的思考和高标准的自省,以及对虚荣心的警惕,仍然应当成为现今的警钟。

对莫言的评价 第3篇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跨文化传播,莫言,文化全球化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国人振奋, 也让更多的外国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当代文学, 开始重新认识中国的当代作家 ;同时这也引起人们的深思 :和莫言实力水平相当的作家不乏其人, 可是他们在国外的影响力却不尽相同, 这其中的缘由何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应该实现什么的蜕变才能真正地“走出去”、“走下去”;应该如何实现自身的发展, 走出国门, 受到世界的认可。因此本文试图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例, 来探讨莫言获奖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启示。

一、中国的当代文学应该具备成功的要素

1、充满普适价值的文学形象

很多人认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充满普适价值的文学形象。一部作品受到人们广泛欢迎的重要因素就在于里面充满了人类的普适的、共同的情感, 比如亲情、乡土情、爱情、友情、坚守、博爱、善、平等这些品质, 这样的作品才能唤起人们内心深藏的情感, 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这种普适价值是不分国界的, 当它处于另外一种文化圈的时候, 因为它有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振的这种价值元素, 所以它就能够超越文化、超越地区, 引起全人类的情感共鸣, 受到全人类的欢迎。

莫言的成名小说《红高粱家族》, 有人指称它充满了血腥与杀戮, 这是因为他们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些表象, 比如其中就有罗汉大爷被日本鬼子活活剥皮的惨景。如果能够深入文本, 透过血腥与杀戮, 我们审视到的不再是罗汉大爷被剥皮的惨不忍睹的场景, 而是作者莫言想要传递给读者的一种大爱 :我们的民族要想重新焕发出活力, 就必须注入一种新鲜的血液, 一种民间充满活力的、充满精神的血液, 而这正是这片红高粱热土上所具有的。当然, 莫言的高密的热土上, 不仅有着人类的普适情感, 更有着东北地区的民族特色。

2、浓郁的地域风情

姑且不说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带给人们强烈感官色彩的视觉冲击, 就是莫言的同名小说《红高粱》, 里面那浓郁的高密东北乡的地域风情、那背离传统的革命传奇小说里塑造的高大全的完美英雄形象而创造的充满活力、野性与战斗力的余占鳌的民间传奇英雄形象, 那对“红色”的痴狂与沉醉, 都使得这部作品大放异彩, 其中充满了浓郁的中国味和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 而这也正是这部作品在其他的抗日题材的小说作品当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3、民族精神

在跨文化传播当中,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当中蕴含着的民族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品质。我们知道, 只有民族的, 才可能是世界的。但是不同于地域特色, 民族精神这种基因它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蕴含在作品的内里, 一般的读者或是译者很难读到作品的深层次, 这样译者在翻译的过程当中, 就很有可能失掉其中最重要的东西—民族魂, 而缺乏这种精神的作品又是很难获得世界人们的认可和欢迎的, 这也就是中国的很多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在国内享有盛誉, 在国际上却不能与世界优秀文学一较高下的原因所在。

二、中国当代文学的“走出去”

“走出去”是指中国当代文学的跨文化传播。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 中国文学的译入与译出是一种极其不对等的关系。这一“文学输出逆差”值得中国的当代作家们的深思。而莫言的获奖恰恰发生在这样一个最为关键的时刻, 中国的经济、文化的实力都在不断地增强, 中国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莫言获奖这一事实向世界人民证实, 中国也有很多世界一流的作家, 中国也能有让世界人关注并称赞的优秀文学作品。莫言获奖的这一契机, 让更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学与文化。

三、 中国当代文学的“走下去”

“走下去”, 即让主流文学、严肃文学走进普通大众的视野, 为后者欣然阅读、接受, 并由此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很多普通读者以前都没有听说过莫言的名字, 对莫言的作品当然就更是不了解了。但是,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这便成为沟通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一个良好的契机。诺贝尔文学奖在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渴望了很多年的梦, 既然梦已实现, 人们总是会去读一下莫言的作品的, 这从2012年10月莫言获奖后, 其作品的畅销便可以看出来。

当然, 要实现中国当代文学的跨文化传播, 就应该把“走出去”与“走下去”紧密地结合起来。中国当代文学只有真正的“走下去”, 才能实现“走出去”的宏伟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当中, 我们一定要坚守住文学价值这一底线。

参考文献

[1]孙桂荣, 《莫言获奖与中国文学的“走出去”、“走下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J]《出版发行研究》, 2012 (11)

[2]邵璐, 《莫言小说英译研究》香港理工大学, [J]《中国比较文学》, 2011 (1)

[3]王建宁, 《例谈中国文学走不出国门的关键问题》[J]《文学教育》2011 (8)

对莫言的评价 第4篇

关键词:莫言;《红高粱》;表达方式

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010-01

在莫言31岁那年,将《红高粱》这一代表作完稿,跟他年轻的心态一样,书中充满了激情,余占鳌和戴凤莲两大主角从其豪迈洒脱的人物性格与超出传统爱情观念的故事构造,从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红高粱》书中,莫言采用的表达方式有其独具魅力的风格,虽然书中所呈现炽热的、打破传统的爱情观是当时几乎不存在的,莫言通过发挥自己无边的想象以及结合当时人们内心的想法而捏造出来的,从书中我们不乏能看到对当时社会人们禁锢在内心的对爱情及其它束缚思想的反抗,能将自己无尽的想象投射到书中,并且演绎得如此栩栩如生,恐怕也只有莫言了,通过他独具魅力的表达方式,读者似乎能将自己置身于在抗战时期高密县城内,与民众一起经历战斗,仿佛能体会到余占鳌、邓凤莲他们爱情的炙热程度,就如同在高密县里那一整片一大片的成熟了红高粱般无拘无束,是那么的真实,好似伸手就能触碰。这些切实的感觉都源于莫言赋予《红高粱》的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在拜读之后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一、莫言及《红高粱》

莫言,山东省高密县人氏,19955年出生,作家之路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莫言当时的作品风格多掺杂着怀念故乡以及一些幽怨的情绪在其中,因此在当时被归为“寻根文学”派别。莫言多著作小说,习惯采用独具一格的表达方式和鲜明有特色的主题以及天马行空的思路布局,迄今都非常受欢迎。与此同时,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我国首位也是迄今仅此一位获得此奖的作家,文学界无不为之称奇,对他的奇思异想以及赋予文学灵魂的表达方式顶礼膜拜,通过莫言的构思,能从中感受到一个既现实又神秘,同时又能吸引人眼球的一个神秘的世界,尤其是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更能体会到别样的精彩。

《红高粱》是莫言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所著,以抗战为此书的写作背景,作为军事抒情小说,与其它的军事小说在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上背道而驰,与其它军事小说中战争的相关元素占主导完全不同,书中战争的描述少之又少,仅仅将抗日战争作为写作背景,主要通过描写民众的生活状况,小说主人公的人物性格以及由书中各类人物的价值观和爱情观来渲染当时战争时期民众的反感以及北方人豪迈血性的性格,书的结尾处那一篇红高粱地里的熊熊大火仿佛就是当时高密人民的心中的那一把火,刻骨铭心的民族情怀、北方汉子的铁骨柔情如数展现,令人震撼。通过对人民在战争时期的心理状态以及生存状况的阐述渲染出战争的恐怖和对人民心理及生活的摧残,侧面抨击了战争的发起者的恶行,讴歌了高密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民族情怀,对战争发起民族提出强烈的谴责。

二、《红高粱》中表达方式的解析

在《红高粱》一书中,其实最引人注目应该是莫言的表达方式,其犀利的语言,激情的对白以及人物性格的干脆豪爽能随时牵动读者平静的心,将读者完全吸引到其中,一发不可收拾。其表达方式在当时文坛自成一家,无人匹敌。

(一)散点式的表达视角,全景式的逼真情境

小说的形象都离不开作者主观意识的灌输和影响,所以通常在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上,对表达视角的选择极其重要。表达视角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不同的表达视角会呈现不同的表达效果,所以作家在进行写作时通常会采用不同的表达视角,从而达到作品中呈现不同的情境和画面风格。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采取的表达视角为“我”,通过“我”的表达视角来进行整个小说的构造,对“我”的上几辈中的发生的事情进行叙述,整个过程当中“我”没有出现过。通过此类散点式的表达视角,让“我”这个局外人来叙述整个故事,从而使读者感觉更加亲切。除此之外,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能更大限度的开拓视野,从而打造出更为逼真的小说情境。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通过“我”,不止一次发挥想象,通过营造氛围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以及仿佛将当时真实的生活状况还原,使小说表现的异常逼真和生动。莫言采用的这种散点式视角的表达方式是《红高粱》一书中的一大亮点,读者拜读之后仍然会记忆犹新,无法忘怀。

(二)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小说写作手法中,对景物的描写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对景物的客观描述,将感情融入到景物当中能更加使景物生动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顾名思义是指在对景物的客观描述的同时,注重将人的感情、思绪融入到其中,同时通过景物烘培、衬托出人的情感。这种写作手法在当时莫言的《红高粱》创作时并不盛行,莫言通过这种手法将作品打造的更为生动更具魅力。在书中景物的描写所占据的比重较大,但所有的景物描写几乎都是为抒发情感铺垫的,都具有深刻的寓意。《红高粱》的地理背景为山东省高密县,由于管辖范围小,景物涉及少,因此在书中高粱、高粱酒等独具意义的代表性景物的描述中通常为之增添了一定的情感色彩在其中,如人文情怀,民族情感等,因此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读者也能更加简单的与小说情节和人物联系到一起,遍布全文的红高粱就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代表,莫言以红高粱为代表,将情感注入其中,为《红高粱》一书构造出情景交融的情境,渲染出写作手法独具魅力的艺术境界。

(三)细节描写丰富生动,充满典型性、奇特性

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注重对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使整个小说结构更加丰满,引人注目。在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灵魂,《红高粱》重视对人物性格及行为表现的细节描写,突出表现人物的个性及性格特征,从细节中了解小说的本质意义。

三、结束语

在《红高粱》一书中,莫言利用直接、鲜明的表达方式,使整个小说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营造出逼真的故事情境,灌输了《红高粱》以活的生命力,将艺术的魅力所在发挥的淋漓尽致,各种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的完全融合使小说别具一格,引人入胜,书中所体现的具有特色及魅力的表达方式为文学创作增添了辉煌的一笔,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旷新年.莫言的《红高梁》与"新历史小说"[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6-101.

[2]李淑芳.莫言与高密的红高粱文化[J].山东档案,2014,(1):62-64.

[3]靳新来.生命的张扬与人性的透视——莫言《红高梁》与芥川龙之介《竹林中》比较[J].济宁学院学报,2007,28(5):21-23.

[4]马海霞.莫言对酒神精神的追寻与逃离--谈《红高梁》的双重品格[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3(2):17-19.

老流氓对莫言获奖的感想 第5篇

——还猪龙主

不知怎的,作为爱好文学的人,老流氓对莫言的获奖不但不感到高兴,竟还有一种酸溜溜的失落:总觉得就当代中国来说,获诺奖的应该是王小波(当然诺奖不授给死去的人)。王小波可以说是当代中国人文思想的真正启蒙者,尽管他写的那些东西对西方国家来说可能纯属是废话,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在我们这块的神奇的土地上则有着振聋发聩的意义,是真正的启明星,是地狱中的一道微光。

或者是余华,甚至是王跃文,怎么也轮不上莫言。因为他写的那些完全是纯文学,诺奖委员会也太看重技术了!哎,还好不是二月河,他的清宫系列完全是对专制和暴君的赞歌。

老流氓认为:在这个时代,纯文学的积极意义几乎为零,或者说纯文学解救不了受苦受难的广大中国老百姓,没有坏的作用就不错了。当然,谁都没有权力给莫言背上这么大的一个重任。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他的使命似乎不应只是埋头创作纯文学——一旦想到他是个中共党员,就什么都想通了。

这个时代的中国不需要这种纯文学,也不需要这个诺奖,甚至,它只会起到坏的作用——我们拭目以待。

赫尔岑曾经说过:凡是失去政治自由的人民,文学是唯一的论坛,可以从这论坛上向公众诉说自己愤怒的呐喊和良心的呼声。老流氓认为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行动指南,莫言没有做到。

在外面吃早点,听见两个人在谈合同的事。一个人说:这属于不可抗力,合同只能取消了!另一个问:什么不可抗力?答:拆迁!政府拆迁抵抗得了吗?老流氓听了心里一阵拔凉,如在鬼国啊!立刻就把它记录了下来并贴在网上——我认为这就是呐喊。

对于莫言的作品,我只看过《红高粱》,小说和电影都看过。我必须承认,两者都非常好,那时老流氓还在上大学,尤其是电影,让老流氓非常激动。《檀香刑》,一看简介就极端厌恶了;《丰乳肥臀》,老流氓就出生在农村,对那种文化、生活太了解了。

当然,老流氓完全赞同诺奖委员会对莫言作品的评价,非常中肯。莫言自己也说过《丰乳肥臀》集中地表达了他对历史、乡土、生命等古老问题的看法。老流氓也认为他的作品确实非常具有民族性——但是太文学了,他的作品完全不牵扯当下的政治——对于现实的中国,对于广大遭受恐惧和苦难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我们并不需要这些东西,我们需要的是王小波来启迪思想,需要高行健来让世界知道真相。

而且,说到民族性,老流氓认为,我们这个民族身上的兽性和奴性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都无法匹敌的——这当然是统治者希望的。专制统治者总是希望他的子民在打仗时是暴民,在和平时是顺民,因此时刻着力培养这两种特性。对现实的中国来说,着意展示这两种特性并没有太大的积极意义,而老流氓认为莫言的作品恰恰有过多地展示这两种特性之嫌。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尽自己所能消除这两种特性。而消除的办法就是“文化的慢火的锻烧”。高行健、王小波、刘瑜做的就是这样的事。

还有,老流氓历来就极端憎恶所谓的军旅作家。因为他们和文工团一样,不过是政治和当权者私人的玩物而已(包括性癖好)。稍有言语不慎,他们就会得到乾隆对纪晓岚的怒骂:“我看你文学上有些许才华,给你个官当,也不过跟娼妓、戏子一般豢养着,你怎敢不知天高地厚,妄议国家大节?”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奉命把广大士兵都要教育成为了所谓的国家利益而不顾亲人的畜生,或者是牺牲亲人捞取政治资本的人渣。

莫言曾这样评价自己组品中的性描写:日常生活中,我可以是孙子,是懦夫,是可怜虫,但在写小说时,我是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

老流氓认为他说的是实话。在他的军旅作家生涯中,他就是个孙子,懦夫,可怜虫,否则他的作品不会被发表,更不会成功。在写小说时,只有在写性的时候,他才可以“贼胆包天、色胆包天、狗胆包天。”在写别的方面时他只要有那么一点儿狗胆包天,那么完全有一种可能——获得另外一个诺奖,那个姓刘的有可能轮不上。

老流氓对莫言先生绝无不敬之意,只是陈述事实而已。莫言曾这样解释他的笔名: 我选择这个笔名是为纪念那些不能向任何人说一个字的年月。那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当时我们村里的人总在搞斗争。我父亲是农民,但我们家生活安乐,他担心我可能会说些不适宜的话,可能让我们家惹上麻烦,所以他让我不要讲话,装作哑巴。(2008年西班牙《国家报》El Pais 采访)

总之,诺奖委员会很专业,真正做到了不牵扯政治,即使莫言是中共党员,仍然授予他该奖项。该是什么奖就是什么奖,和平奖颁给刘,文学奖颁给莫,都是实至名归。倒是老流氓自己总是顾影自怜、一厢情愿,想着全世界爱好自由、民主的人们都应该来帮助、拯救中国老百姓。最终还是那句话:靠谁都没用,只能靠自己——这也是老流氓整天叨逼叨的原因。

最后,在所有关于莫言获奖的评论中,老流氓认为下面这段最符合中国特色,抄录在此:

诺奖对莫言的颁奖辞全文 第6篇

为什么你看不到诺奖对莫言的 创建时间:2014-7-21 9:49 修改时间:2014-7-21 9:49 来源:

为什么你看不到诺奖对莫言的颁奖辞全文

莫言得诺奖,媒体炒作得翻了天,但却没有见到发奖人是怎么说的。即使有,也只是三言两语,拿”魔幻现实主义”说事,弄得大家很不得要领。何况中国人要的是那份得奖的”自豪感“,发奖人怎么说的,是不会有几个人去较真的。

有朋友发给我”诺贝尔文学委员会对莫言颁奖辞“的全文,细细一看,才知道为什么颁奖辞的全文在网上很难看到,要么被屏蔽,要么语焉不详。我不知道莫言对这份颁奖辞是如何表态的,但我想,如果同声翻译很准确,或者他事先得到了中文译件的话,一定很尴尬。

他之所以尴尬,因为委员会的评价,准确地揭示了莫言文学的本质。莫言文学是“揭疮疤文学”,揭制度的疮疤,揭社会的疮疤,揭人性的疮疤。它的方式是只讲故事,讲各种各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但不做结论,结论由读者去做。在东方文化里,这种方式是很讨巧的,读得懂的人,会心一笑,他们断不会说破莫言的心事;而在官方,只要你不说破,只要你不涉及那几个敏感词,大家便相安无事。何况,能真正读懂的并不多。

现在西方人却要插一杠子,他们用西方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直白方式,点破了莫言要说的潜台词,这种点破,对于官方来讲是很不悦的;对于莫言,是很为难的:收下这个奖状,等于承认了西方人的解读;如果愤然退场,拒绝这个奖项,那又做了二百五。所以救急的办法,是不要让大家知道西方人胡说了些什么。先拿到奖再讲。

而长远的办法,则是让公众尽快忘掉莫言。半年以后,大概就不会再有什么人再来谈莫言了。

这至少对于那些一心想打造”红高粱文化“的地方官员来讲,绝对是个坏消息。

下面就是诺奖文化委员会的颁奖辞:

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文学委员会主席帕·瓦斯特伯格介绍了莫言的作品,阐述了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瓦斯特伯格的颁奖辞全文如下: 莫言是个诗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在芸芸众生中凸显而出。莫言用讥讽和嘲弄的手法向历史及其谎言、向政治虚伪和被剥夺后的贫瘠发起攻击。他用戏弄和不加掩饰的快感,揭露了人类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经意间找到了有强烈象征意义的形象。

高密东北乡体现了中国的民间故事和历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这些故事和历史进入一个这样的国度,那里驴子和猪的叫嚣淹没了人的声音,爱与邪恶呈现了超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幻想翱越了整个人类。他是了不起的自然描述者;他知道饥饿的所有含意。20世纪中国的残酷无情从来没有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以及坚强、不屈不挠的母亲们那样得以如此赤裸裸地描述。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

这一苦痛的证据就是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吃人肉的风俗。在莫言的笔下,吃人肉象征着毫无节制的消费、铺张、垃圾、肉欲和无法描述的欲望。只有他能够跨越种种禁忌界限试图加以阐释。

莫言的小说《酒国》中,最美味的佳肴是烤三岁童子肉。男童成为很难享受到的食品。而女童,因无人问津反而得以生存。这一讥讽的对象正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因为这一政策女婴被流产,规模之众多达天文数字:女孩子不够好,都没人愿意吃她们。莫言就此话题还写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蛙》。

莫言的故事都伪装成神话和寓言,将所有的价值观置于故事的主题中。在莫言笔下的中国,我们从来没有遇见过一个理想具有合乎标准特征的公民。莫言描写的人物都充满了活力,不惜用非常规的步骤和方法来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打破被命运和政治所规划的牢笼。

莫言所描述的过去,不是共产主义宣传画中的快乐历史,而是他用夸张、模仿以及神话和民间故事的变体重现五十年的宣传,令人信服、深入细致。

在他最杰出的小说《丰乳肥臀》中,女性角度一直占据主导位置。莫言描述了大跃进和1960年代的大饥荒。他嘲笑试图用兔子精液让母羊受孕的伪科学革命派,他们把所有对此表示怀疑的人斥为右派分子。这部小说的结局是90年代的新资本主义,所有的骗子因为兜售美容产品而致富,仍在试图通过异体受精孵化出凤凰。

在莫言的作品中,一个被人遗忘的农民世界在我们的眼前崛起、生机勃勃,即便是最刺鼻的气体也让人心旷神怡,虽然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冷酷无情却充满了快乐的无私。他的笔下从来没有一刻枯燥乏味。这个作家知道所有的一切,并能描述所有的一切,各种手工艺、铁匠活、建筑、开沟、畜牧和土匪的花招诡计。他的笔尖附着了所有的人类生活。

他是继拉伯雷和斯威夫特之后,也是继我们这个时代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之后比很多人都更为滑稽和震撼人心的作家。他的辛辣是胡椒式的。在他描写中国最近一百年的宏大如挂毯的故事中,既没有跳舞的独角兽,也没有跳绳的少女。但他所描写的猪圈般的生活如此独特以致我们觉得已经在那里呆了太久。意识形态和改革运动来来去去,但是人类的自我中心和贪婪却永存。所以莫言为个体反抗所有的不公,无论是日本侵略还是毛主义的恐怖以及今天的狂热生产至上。莫言的家乡是一个无数美德与最卑鄙冷酷交战的地方。那些敢于去的人,等待你们的将是一次踉跄的文学冒险。中国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诗般的春潮所吞噬?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学发出的巨吼淹没了很多同代人的声音。

莫言对毕业生的深情寄语 第7篇

6月22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在该校邱季端体育馆举行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今年该校共有2438名本科生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学士学位。

毕业典礼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寄语毕业生要“扎根祖国,服务社会”。他说,这既需要毕业生们有深厚的情怀,也需要他们深深扎根在祖国的土壤里,默默耕耘,辛苦劳作。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毕业典礼上发言,祝贺毕业生们圆满完成学业,并以自身经验告诫2017届毕业生:这个时代千变万化,但不应该变的是爱国之心、敬业之心、友善之心,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够在今后的人生路途中始终心怀国家,拥有社会责任意识。

“我来感受一下青春的气息,分享一下他们的光荣与喜悦。”莫言在毕业典礼后对澎湃新闻说,这是他来参加北师大毕业典礼的原因。

莫言:将心比心是最朴素的辩证关系

莫言是北师大毕业生的学长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山东高密的他,1988年秋参加了中国作协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办的研究生班。1991年,莫言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5月13日,他正式就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

毕业典礼上,莫言劝告毕业生,相对而言大学里的生活比较简单,进入社会后要尽快调整心态适应这个社会。“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是比较单调的,但是我们进入社会之后,面对的我们的生活可能会非常复杂、非常多样。我们每天接触的人,也会和在校园里的人大不一样。我们在学校里面接触的基本上是有学问的人,老师有学问,同学有学问,食堂的炊事员可能都懂好几门外语。但是一旦进入社会以后,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和我们打交道。这里面肯定有很多好人,大部分都是好人,但是我们可能还会遇到很多令我们不愉快的人,我们还会遇到由让人不愉快的人带给我们的不愉快的事。所以我们要调整心态,尽快地适应这个社会。”

莫言说,社会是千变万化的,但是有很多东西是不应该变的,首先是爱国之心。他说:“我这26年来所谓的取得了一点点成绩,有一个是不变的,第一个就是爱国之心是永远不能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地方,我们成长在这个地方,我们进步在这个地方,我们跟祖国、跟这片土地的联系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基因里面就有中华文明深刻的影响,我们的血脉里面也是炎黄子孙的血脉。”

其次,敬业之心不能变。莫言表示,敬业之心里也应当包含创新。“怎么在普通的岗位里面做出第一流、最杰出成绩来,必定有创新在起作用。”他说,也许同学们毕业后会去一个普通的岗位,但是即使在循规蹈矩的工作中,也希望毕业生们依然不能忘记母校给他们的创造力。

最后,莫言谈到诚信之本不能变,与人友善也不能变。“做人如果不诚信是不能够长久的,别说是做大事,做小事也很难做好,将心比心是一个最朴素的辩证关系。”

对莫言的评价 第8篇

一、魔幻现实主义对语言风格的影响

高尔基曾说过, 一切思想、事实的外衣就是语言。莫言用“屎尿横飞”般残忍而缎子般华丽的语言来描绘农村生活, 如他的《红高粱》艳丽、血红, 充满着血腥气息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令人瞠目结舌;满溢着浪漫色彩的《酒国》、引人争议的《丰乳肥臀》、带有魔幻色彩的《檀香刑》等作品让读者相继领略了莫言式的激情澎湃的感情倾诉、奇幻丰富的想象力和带有穿透力的华丽语言, 而这种语言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莫言曾坦言:“魔幻现实主义对我的小说产生的影响非常巨大, 我们这一代作家谁能说他没有受到过马尔克斯的影响?我的小说在86、87、88年这几年里面, 甚至可以明显看出对马尔克斯小说的模仿。”[1]正因为如此, 莫言小说的语言给人一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天马行空、荒诞之感。

在莫言的笔下, 语言是为人的思想情感服务的。就是说, 你觉得是什么, 那么这个东西就是什么, 不真实与真实交错, 更显真实。他常常用一个完全相反的形容词来形容一个名词, 像“华丽的肠子”, 再如“淡雅的腥气”……让人读了之后都有些恍惚, 难以分辨到底是高雅还是猥亵, 尽管在主人公的眼睛里和鼻子里, 这是无比真实的。又如, 在他的代表作《红高粱》中有段描写“奶奶”花轿的文字:“花轿里破破烂烂, 肮脏污浊, 它像具棺材, 不知装过了多少个必定成为死尸的新娘, 轿壁上衬里的黄缎子脏得流油, 五只苍蝇有三只在奶奶头上方嗡嗡地飞翔, 有两只伏在轿帘上, 用棒状的墨腿擦着明亮的眼睛。”在《四十一炮》里:“后来, 吴大肚子被送进了医院, 医生把他的肚皮豁开, 用了很长时间, 才把那些嚼得半烂不烂的油条段儿清理干净。我的父亲没进医院, 但是在河堤上走了整整一夜, 走几步, 就低头呕出一段油条, 在他的身后, 跟随着村里十几条饿得眼睛发蓝的狗, 后来连邻村的狗也来了。它们为了抢食我父亲呕出来的油条, 厮咬成一团, 从河堤咬到河底, 又从河底咬上河堤。”[2]在这些文字中, 莫言精心描述了很多与人们正常审美趋向迥异的事物, 并且将丑陋和污秽尽情地放大和夸张, 体现出了似真非真、似假非假、浓重的荒诞感。

二、魔幻现实主义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 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实。因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 想象成为莫言编织故事情节的最大特色。如《十三步》中莫言用神秘的南美洲魔幻写实的手法, 为我们编织出了一个奇异的浪漫的故事, 描写了一个人的“变身”, 以华丽的语言带出一浪接一浪的神秘。不仅讽刺了官场的肮脏与虚伪, 对小市民的无聊与困苦也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

通过想象, 莫言突破了一般的平面简单的写作, 深入到事物内部, 进行立体的透视, 把小说写成了立体的、宽广的、时空的三维故事。他发挥自己的想象, 汪洋恣肆, 不拘泥于艺术, 一反中规中矩的手法, 达到了一种视觉、触觉、味觉的审美境界。《金发婴儿》中写到瞎老太婆手摸“游龙戏凤”的缎被面:“她摸着被面上略略凸起的图案, 摸了凤头又摸龙尾, 她摸呀摸呀, 龙和凤在她的手下获得了生命, 龙嘶嘶地吼着, 凤唧唧地鸣着, 龙嘶嘶, 凤唧唧, 唧唧嘶嘶合鸣着, 在她的眼前飞舞起来, 上下翻腾, 交颈缠足, 羽毛五彩缤纷, 鳞甲闪闪发光, 龙凤嬉戏着, 直飞到蓝蓝天上去, 一片片金色的羽毛和绿色的鳞片从空中雪花般飘落下来, 把她的身体都掩埋住啦……”莫言用超人的想象描绘出了一幅龙凤齐鸣的美好画面。还有关于孙天球用望远镜看“渔女雕像”的描绘, 借助一天阳光中的微妙变化, 活生生地写出了一块石头的肤色、体温和呼吸, 以至“那显得非常结实的嘴唇里正在吹出三鲜水饺的香味”。在中篇小说《爆炸》中, 莫言也是把想象运用得淋漓尽致。小说写的是“我”带着妻子去医院流产的经过, 故事并不复杂。可是莫言用想象在天上调来了一支飞行队伍漫天盘旋, 连连打炮;在地下, 几十个人带着一群狗追赶着一只狐狸东奔西窜;在公路上, 一对青年男女骑着辆摩托车兜风。三条线索纵横交错, 演绎出一个急缓交错、千头万绪、恢弘雄阔的场面来, 使小说故事情节迂回转折, 内容丰富多彩, 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此外, 充分体现莫言想象力的作品还有《奇遇》、《金鲤》、《夜渔》等, 这些作品用具有灵异神秘色彩的文字, 以神话鬼怪来体现他的想象。一些奇人奇事, 具有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神医》中医生医术的高明, 《铁孩》中吃铁如同吃饭的孩子, 《翱翔》中被逼换亲的燕燕竟飞了起来, 这些都是令人惊叹的想象结晶。

三、魔幻现实主义对叙事手法的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充满了荒诞意味, 而莫言小说中运用荒诞的叙事手法描写故事情节的作品比比皆是。在莫言的小说中, “荒诞”的事物无处不在, 他字斟句酌地构建了一个溢满了丑恶与肮脏的荒诞的世界。在《道神嫖》中:“左腿膝盖下三寸处有个铜钱大的毒疮正在化脓, 苍蝇在疮上爬, 它从毒疮鲜红的底盘爬上毒疮雪白的顶尖, 在顶尖上它停顿两秒钟, 叮几口, 我的毒疮发痒, 毒疮很想迸裂, 苍蝇从疮尖上又爬到疮底, 它好像在爬上爬下着一座顶端积雪的标准山峰。”《狗道》里在写到十四岁的小女孩因躲日本兵和弟弟同困枯井, 饥渴难忍时, 作家写了枯井内一个小角落里绿幽幽的一汪脏水, 小女孩正想去喝时发现水里有“一个干瘦的癞蛤蟆, 蛤蟆背上生满豆粒大的绿黑的瘤子, 蛤蟆嘴下那块浅黄色的皮肤不安地咕嘟着, 蛤蟆凸出的眼睛正愤怒地瞪着”。

又如在《怀抱鲜花的女人》中运用荒诞的叙事手法描写故事情节, 从而产生了亦真亦幻、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效果。故事本身是离奇的, 但是以社会现实为依托, 作者设定了一个看上去非常真实的环境, 一名年轻的上尉军官要回乡结婚, 在等车的雨中看见了那个怀抱鲜花且有一条黑狗相随的女人。但遇见女人之后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离奇的, 是一个准鬼怪故事。小说中女人怀抱的那束鲜花在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上尉初见女人时, “那束花叶子碧绿, 花朵肥硕, 颜色紫红, 叶与花都水灵灵的, 好像刚从露水中剪下来的一样”, “那束花约有十余枝, 挑着七八个成人拳头般大小的花朵和三五个半开的、鸡蛋大小的花苞”。这束花出现在令人气闷的雨天, “花瓣儿鲜嫩出生命, 紫红出妖治, 仿佛不是一束植物而是一束生物”。的确, 鲜花是女人的画龙点睛之笔, “好像如果没有了这束花, 一切都不存在”。女人怀抱鲜花跟随着上尉, 经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 甚至在男厕中“男人们几乎就要把她按倒在汪着尿水的地面上了”, 之后, 又经过了茂密的墨绿色的芦苇丛, 而这束生命力极强的鲜花, 经过了那么多的磨后依旧“鲜花灿烂, 鲜花枝叶灿烂, 仿佛是用贝壳镶嵌拼贴而成”。鲜花是女人生命的象征, 直到小说结尾部分, 在男女主人公生命将要终结之时, “那束怪异的鲜花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枯萎了, 女人仍死死地抱着它”。那只“黑得像抹了焦油似的狗”更是怪异, 当上尉转身要离去时, “那条一直没有露面的狗竟闪电般从后边窜出来, 在他的脚脖子上咬了一口”, 故事此时才正式开始。黑狗表现得十分神奇, 它是整个故事的导演, 是那个怀抱鲜花女人神秘力量的外化, 是女人异己力量的象征, 它利用上尉未泯的良知, 一次次地达到它所预期的目的。当它的女主人由于闯进男厕而被人施暴时它静静观望, 它故意让女人的挣扎声拖上尉回去解救女人, 而只有上尉赶回时, “那条黑狗已经耸着肩上的毛, 像几道纵横交错的黑色闪电, 把几个男人咬翻在地”。莫言曾经列举过解读他小说的几个关键词“饥饿与食物”、“儿童苦难史”、“梦境和幻想”、“动物和植物”, 而在《怀抱鲜花的女人》中, 对动物 (黑狗) 与植物 (鲜花) 人格化的描写则出色地完成了使作品看上去离奇、荒诞的任务。

莫言从单纯继承和模仿拉美魔幻主义文学, 到后来自成一家的创作道路, 展示出他卓然不群的独家风范, 也使他在当今纷繁芜杂的文学流派中占了一席之地, 在文坛掀起了狂飙, 其小说新颖独特的创作特色让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摘要:莫言, 中国20世纪80年代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 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 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 在文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而莫言小说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较多, 作品中充满神秘、诡异、朦胧、空灵的氛围。本文从莫言小说的语言风格、故事情节、叙事手法三方面出发, 对魔幻现实主义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作一个简要的解读。

关键词:莫言,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创作

参考文献

[1]著名作家莫言作客新浪访谈实录[Z].新浪网, 2003.08.

[2]莫言.莫言文集[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3:647.

[3]莫言.红高粱[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4.9.

[4]莫言.莫言中篇小说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4.9.

[5]周梦娜, 肖薇.论莫言小说中的荒诞叙事[J].西南民族大学 (人文社科版) , 2006, (5) .

对莫言的评价 第9篇

网友们之所以有如此预测,完全是根据前一阶段奥运冠军和去年李娜法网夺魁后狂揽荣誉奖励的翻版。莫言获诺奖的里程碑意义远高于前者,其产生的“连锁效应”甚至超出网友的想象之外。例如语文出版社已经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进高中语文教材,某电影公司立即拍板将莫言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拍成电影,一些出版社加紧排印莫言的作品,许多书店马上辟出专柜销售莫言小说。至于建莫言纪念馆,高密县本来已经有一个莫言文学馆。莫言获奖后,地方政府觉得原有的文学馆地方太小,无法满足接待需求,已经决定重新扩大建设为纪念馆。

一项世界大奖、一个世界冠军,不仅可激励国人,振奋民族,而且可以掀起热潮、带动产业,这是榜样应有的力量。莫言获奖后,他的作品立即火爆畅销,是很正常的现象。诚如当年我国乒乓健儿勇夺世界冠军,带动起全国性群众体育运动,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乒乓外交”;30年前女排世界折桂,全国大中学校兴盛排球。这样的热潮来源于激励,出自于自发,可谓正常现象。

而今名人热很多已经脱离了荣誉的本身,成为了地方政府和官员“政绩饥渴症”的天降甘霖,呈现出典型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的起哄式追逐。李娜在法网夺冠前还饱受体制外“单飞”争议,可捧杯还没归国,其家乡就以神速在长江边上立起她的塑像,只等她回来进行盛大揭幕。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刘洋回到地球后连自己也感到“换了人间”,其母也沾光荣获“当代孟母”称号。

如果说地方政府为了标榜政绩,追逐名利而热捧名人与冠军还情有可原的话,出自于文化界、知识界的一些“发热”举动就令人有些莫名其妙了。就拿语文出版社火速拍板要将莫言作品收录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举动来看,就很有些“趋炎附势”的意味。一篇能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不仅是精品力作,还要适合青少年阅读,在指导写作上起范文的作用。因而在教材的筛选上力求精益求精,同时还要经过一段时间内的试点检验。莫言的许多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就蜚声中外,耳熟能详,可几十年来竟没有进入教材挑选者的视野。如今一获诺奖,就成为不二选择,这不但不能表现出语文工作者的慧眼识珠,恰恰表明我们原来的无知——要么就是过去没有认真读过莫言的小说,要么就是作为语文工作者压根就掂量不出莫言小说的文学价值。

文学不同于体育活动,不同于获奖产品,可以由政府推动、市场热销来达到让其兴盛的目的,更不能以“成王败寇”来衡量它的价值。文学的本质是人学,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能打动人心,荡涤心灵。只有用心去贴近文学,以发自内心的热爱去品味文学,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倾诉融为一体,才能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精神的享受与思想的升华。做一个真正的文学爱好者与欣赏者,不是靠一时冲动修炼而成的。对一个伟大作家的热爱,更不能以其获奖项目大小来决定,更不是以舍得花大价钱给他树碑立传、修馆塑身能体现的。将赶浪潮、追时髦的方式来追捧文学,不仅领悟不到文学的真谛,反而是对文学的亵渎与扭曲。

面对突如其来的“莫言热”,连莫言自己都呼吁希望尽快“冷却”。我们期待借莫言获奖能真正在公众、特别是青少年间兴起久违的文学热,而不是掀起追星潮。

责任编辑 华南

对莫言获诺奖的一些感想 第10篇

近些年来,每当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时,国内的许多媒体便开始如火如荼地讨论报道起这一话题。媒体关注的问题可谓是五花八门,涉及方方面面,但最让中国人关心的、最受媒体追捧的还是中国人何时才能获得此殊荣。中国人对诺奖怀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情绪。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中国作家莫言,这一消息在让国人欣喜的同时也解开了心中长久的“诺奖之殇”,体制内的纯粹的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这一国际大奖。于是乎,各类报道层出不穷,新闻热点不断,莫言作为一种符号彻底地火了。

莫言获奖可以说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由于社会制度、社会意识及评价标准的不同,作为体制内的标准中国人一般被认为很难获得此奖。情理之中,莫言作品的特点风格以及此前各种猜测报道似乎给人们释放出一种信号。瑞典文学院在表达有关莫言获奖的理由时这样说道,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一个出发点。另一方面,莫言独特的、易为西方人接受的表达方式,作品被广泛翻译也是其获奖的原因所在。如果国内其他作家的作品有机会被成功地介绍到国外,或许又是另一番结果了。此外,时代因素、全球化的发展及个人机遇也是获奖的一些原因。

谈到莫言此次获奖,社会各界可谓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有的认为莫言获奖是实至名归,确有大师风范。而有的则在质疑莫言配不配获此殊荣,对其实力进行批判质疑。个人觉得,对莫言此次获奖,我们首先是应持肯定态度的。存在即合理,组委会这样决定自然有其道理所在。而且,无论如何,莫言此次获奖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高兴的事情。而至于“配不配”这一问题,似乎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本身中西方意识及评价标准机制就存在很大的不同。针对国内有人说中国有许多作家比莫言优秀,XX更值得获奖的说法,个人觉得是不妥当的。个人评价出发点不同,得出得结论自然会不一样。而且,即使是某某其他作家获奖,我们仍旧会去找出其他的东西来质疑他。到那个时候,说不定便有“莫言比某某更有资格获奖”的言论存在了。总之,无论是如何大师获奖,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存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当然,对此次获奖本身而言,我们是应该高兴骄傲的,毕竟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年大事。但同时通过此事引发的一系列反应及状况,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问题。其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已经超出了事件本身,更是与文学风马牛不相及,渐行渐远。正如某按自己所说,我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诸多的争端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看到了人心。

有这件事凸显出来的首先便是中国人那长久不变的“诺奖情结”,者在其揭晓之前便已将反映出。文论史文学界、大众,甚至是政府都对诺奖抱着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这其中有焦虑、有期盼、有争取,也有失望。中国人渴望被世界承认,尤其是被西方承认,努力的想融入西方的文化思潮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民族自卑主义的表现。难道真的只有被西方承认的作品才算好作品,被西方推崇的作家才算好作家吗,中国人自己的评价标准与机制又在哪里呢?中国人一直在努力试图从西方人的肯定中来定位自己的价值。正如《卫报》那样指出,在大部分国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将被视为具有创造性的个人智慧,而非集体象征„而当局希望有生活、工作于中国的中国人获得诺奖来作出对伟大民族的证明,以及全球市里的表率。这一说法虽有意识形态的作用,但也可谓切中要害。另一方面,诺奖真的就是一种绝对的权威性存在吗,它的价值又在哪里,长期以来我们是不是误读了其价值?可以看到,世界上有许多著名作家并没有获得诺奖,但他们的成就与影响力并不比那些获得诺奖的人小。而且我们把其作为一种民族集体智慧的象征本身就存在问题。就诺奖本身而言,它并不能看做完全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奖,它的评价标准与机制主要来自与西方世界。因此,过分的、扭曲的、误读的诺奖情结是不可取的。

另一个问题便是揭奖之后国人的一系列反应行为。短短一段时间内,莫言彻底的火了。然而,这个莫言并不是莫言本身。或者说,莫言已经只是一个符号,无论是莫愁、莫急也好。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莫言被各种势力相互夹击,被过度消费。出版业、旅游业、影视业及各类媒体齐聚而来,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商业价值。甚至有人说近几年内文学类专业将由冷转热,文学发展将迎来一个春天。相比大有夸张之说,果真如此,那么我们这些文学类专业学生将要转悲为喜了。在这一过程中,莫言已经被彻底的符号化了。我们追捧的不是莫言本身的成就智慧,而是他所倒给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及商业价值,莫言已不再是莫言。针对近日家乡政府斥资6.7亿“红颜红高粱文化”这一做法,莫言本人则显得很无奈,各种被消费。同时,有出版业将再度繁荣文学类专业受热捧这一说法可以看出,我们推崇的已不再是文学本身,一切都是商业价值在其引导作用,作家和文学都在逐渐成为商业的附庸,独立性在丧失。

最后,回到文学本身的问题上来。有着一系列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关注点已经完全偏离了文学,文学已不再是纯粹的文学。文学需要什么,文学作品何为经典化,如何经典化,这是我们长期讨论的问题。按照常规的说法便是真善美的结合,这是优秀文学作品所必须的。然而,何谓真善美,其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呢?纵观整个现当代文学作品,比莫言作品更具真善美的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是莫言而不是其他人,为什么在真善美的指导下没有产生什么优秀的作品,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想必,获奖之后的莫言及其作品将会被重新解读,塑造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这是中国文学界的惯常做法,以致于到最后作者都不识其作品了。其实客观的作品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我们内心的评价标准。另外,中国文学如何发展,是一味追求外国思潮而忽视其本国民族文化,一味追求格式创新而忽视内涵思想,一味追求市场化而忘记文学初衷还是其他方面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懂解决。中国文学发展,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普通高校毕业生落户下一篇:艺术设计专业色彩基础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