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

2024-07-28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精选6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 第1篇

说明:此“论文模板”是由多篇文章拼接而成,内容多有不连贯处,仅供修改体例格式时参考。具体格式要求以“论文格式”为准。红色为说明性文字。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内的湍流特性

论文题目要精炼、醒目,去掉“研究”字样,一般不超过20个字。

陈新爱1,徐志南2,范

梅1,岑沛霖2

(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2 浙江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7)

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单位排在姓名之下,单位名称用全称,后加逗号排所在省、市及邮编。

摘要:利用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法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接枝聚合在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上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宽接枝率范围的温度感应式开关膜,系统地研究了接枝率对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关膜的接枝率对膜的过滤通量、温度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接枝率在小于等于2.81%时,温度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均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接枝率大于等于6.38%的膜,膜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总是趋近于1,膜不具备温度感应开关特性。为了获得预期的开关性能,必须将膜的接枝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摘要(不用“提要”)中一般不出现公式,去掉“本文”字样,不出现参考文献序号。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

关键词:温度感应;开关膜;接枝率;开关特性;渗透性能

关键词尽量选用《CA》关键词表中提供的规范词,一般列3~6个关键词,词间加分号。

中图分类号:TQ 0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06)00-0000-00 可列出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确定。

Turbulence properties in cyclone separator with volute inlet 英文题目与中文题目对应,略去题目中的冠词,去掉“Study on”等字样。

CHEN Xin’ai1,XU Zhinan2,FAN Mei1,CEN Peilin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Zhejiang,China;

2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Zhejiang,China)英文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姓大写,名首字母大写,不用“-”。单位名称用全称,不用缩写,如Lab.。

Abstract:A series of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membranes, with a wide range of grafting yields, were prepared by grafting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PNIPAM)onto porous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membrane substrates with a plasma-induced pore-filling polymerization method.The effect of grafting yield on 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membranes was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afting yield heavily affected water flux, responsiveness coefficient and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factor of membrane pore size.When the grafting yield was smaller than 2.81%, both responsiveness coefficient and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factor of pore size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rafting yield;however, when the grafting yield was higher than 6.38%, both responsiveness coefficient and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factor of membrane pore size were always equal to 1, i.e., no gating characteristics existed.In order to obtain a satisfactory gating property of the membrane, the grafting yield must be kept in a proper range.英文摘要以占0.5个版面为宜,应包括论文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的主要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摘要中首次出现缩写时应注出全称。

Key words:thermo-responsive;gating membrane;grafting yield;gating characteristics;permeability 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对应,首字母小写,词间用分号隔开。

2003-01-10收到初稿,2003-00-00收到修改稿.联系人:褚良银.第一作者:李艳(1974—),女,博士研究生,讲师.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06019).Received date: 2003-01-10.Corresponding author: Prof.CHU Liangyin.E-mail: chuly@scu.edu.cn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20206019).第一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资助项目应注明编号。

一律用“引言”,不用“前言”、“序言”等,引言不编号。

环境感应式开关膜一般是在多孔膜基材上接枝智能化“聚合物刷”作为环境感应开关,该“聚合物刷”开关能感应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它的构象,从而引起膜的渗透性能发生变化。环境感应式开关膜的用途相当广泛,能用于药物控制释放[1-2]、化学分离[3]、化学传感器以及组织工程[4]等。目前,具有智能开关的环境感应式开关膜是膜学与医用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5]。迄今,人们已经用辐照诱导接枝、化学接枝以及等离子体诱导接枝等不同的方法在多孔膜上接枝不同类型的智能开关,据报道这些智能开关能对温度、pH值、光、电场、磁场、化学物质以及生物物质等不同环境信息的变化产生感应[1-4, 6-12]。然而,在这类开关膜的接枝率对其膜孔开关特性的影响方面,研究报道尚很少见。本文采用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法在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上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温度感应型开关,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较宽接枝率范围的感温型开关膜,较系统地研究了开关膜的接枝率对其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温度感应型开关膜在进一步应用开发中的设计和制备提供指导。

引言应引述在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与问题,从而引出本工作的价值。实验材料和方法

文中的层次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并以“1”、“1.1”、“1.1.1”形式编排。文中尽量不用“我们”字样。1.1 材料

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浙江(火炬)西斗门膜工业有限公司提供,平均孔径为0.22 μm(量、单位和符号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引用文献数据出现非法定计量单位时,应加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的关系式。组合单位用指数形式,如J·kg-1,不用J/kg形式。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格)。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由日本Kohjin公司赠送,用正己烷-丙酮(体积比50/50)混合溶剂重结晶3次。氩气,纯度为99.5﹪。实验用水为双重去离子水,电阻为16 MΩ。1.2 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装置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装置如图1(在正文中必须有与图、表呼应的文字,且叙述应与图、表结果相符。图、表依出现的顺序编号)所示,它由真空系统、氩气供给系统、SY型射频功率源及SP-II型射频匹配器系统以及反应容器系统等部分组成,其中SY型射频功率源和SP-II型射频匹配器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提供,功率源的频率为13.56 MHz,最大输出功率为300 W。

图1 等离子体诱导接枝聚合装置

Fig.1 Plasma-induced pore-filling graft polymerization apparatus 图的下方须注出图序和图题。图题采用中英文对照,分图题、图注、图内文字均用英文,图注、图内文字首字母小写。图宽一般不大于75mm。

流程图、设备图要合理、简洁,不列与正文无关的内容。注意流程图箭头走向。计算机框图要按规定画,如起始用、判断用◇等。1.3 分析测试仪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Spectrum one 型,美国P-E Com.;扫描电镜(SEM),JSM-5900LV型,日本电子公司;电子微量天平(精度为0.01 mg),Sartorius BP211D 型,瑞士;真空微滤器(φ60 mm),浙江(火炬)西斗门膜工业有限公司;低温恒温槽(DC-0506型),上海衡平仪器仪表厂。1.4 PNIPAM接枝开关膜的制备

(1)基材膜的洗净:PVDF多孔基材膜用乙醇洗净,干燥至恒量。(2)单体溶液的冻结脱气:用氮气置换30 min后的去离子水配成一定浓度的NIPAM单体溶液。用液氮冻结,然后抽真空到1 Pa以下,再解冻;反复3~4次,直至真空计读数反弹不超过13 Pa。(3)单体瓶内氩气置换:单体溶液抽真空,然后充入氩气,再抽真空,反复3~4次使单体瓶中形成氩气氛围,最后单体瓶内压力保持为10 Pa。(4)等离子体引发:对基材瓶内进行氩气置换,反复3~4次,压力亦控制为10 Pa。启动射频功率源,对基材膜进行等离子体引发处理。(5)接枝聚合:向基材瓶中导入NIPAM单体溶液,在30 ℃恒温水浴中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反应进行到设定时间后,导入氧气使反应停止。(6)接枝膜的清洗:将接枝膜浸入双重去离子水,在30 ℃恒温水浴中进行振荡清洗24 h,每隔8 h更换一次去离子水。清洗后,膜在50 ℃下真空干燥至恒量。

PNIPAM在PVDF基材膜上的接枝情况用FT-IR和SEM进行表征。接枝量的大小用接枝率来表示,即PVDF多孔基材膜接枝PNIPAM开关前后的质量变化率,用下式计算

YWgW0W0100%

(1)公式依出现的顺序编号。物理量注意用斜体。1.5 PNIPAM接枝开关膜的温度感应性能实验

PNIPAM接枝开关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用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真空过滤时水通量(J)(物理量符号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前面应有其中文名词,后文重复出现时可直接用符号表示)的变化来进行表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真空过滤压差恒定为-90 kPa。由于PNIPAM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一般在32 ℃左右,所以将膜的环境温度变化范围设定为25~40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温敏型PNIPAM接枝开关膜的制备与表征

2.1.1 等离子体诱导填孔接枝聚合原理

等离子体(无论是惰性气体还是活性气体)只要与高分子材料短时间(数十秒到几分钟)接触就能有效地使高分子材料表面层中产生大量自由基。本实验所采用的是Ar气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基材膜为PVDF微孔膜。产生自由基的反应可表示为

Ar—→h+e+Ar++Ar+Ar*+…

(等离子体化)

-式中

h为等离子体辐射的紫外光,Ar*为激发态氩分子。等离子体的这些活性物种与PVDF膜孔表面(包括膜孔内表面)将会发生如下一些生成自由基的反应

RF—→R•+F•

(受紫外光的作用)

RF+Ar*—→RF*+Ar 或 R•+F•+Ar

(与激发态的原子或分子反应)新产生的自由基可以继续参与各种反应,若导入各种官能团则可接枝生成表面功能层。在膜孔内表面上接枝的PNIPAM链将会起到温度感应开关的作用。

2.1.2

PNIPAM接枝膜的FT-IR表征

图2所示为聚偏氟乙烯膜接枝PNIPAM前后的红外光谱图,其中谱线a所示的是接枝前的基材膜,谱线b所示的是接枝PNIPAM后的膜。从图2中可见,同基材膜的IR谱线相比,接枝后的膜的IR谱线在1658.91 cm-1处新增有明显的酰胺Ⅰ特征峰(羰基吸收),在1548.60 cm-1处新增有酰胺Ⅱ特征峰(酰胺基中N—H及C—N吸收)。这充分证明PNIPAM已成功地接枝到PVDF膜上。

图2 聚偏氟乙烯膜接枝PNIPAM前后的红外光谱

Fig.2 IR spectra of PVDF membranes a—ungrafted;b—PNIPAM-grafted 坐标图一律采用封闭图,端线尽量取在刻度线上。

横、竖坐标必须垂直,坐标刻度线的疏密程度要相近,刻度线朝向图内,去掉无数字对应的刻度线,不用背景网格线。标度数字尽量圆整,过大或过小时可用指数表示,如102、10-2。图注的各项间用分号,最后无标点。

2.1.3 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开关膜的微观形貌分析

通过改变射频电源放电功率、NIPAM单体浓度和接枝时间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NIPAM开关膜。表1所示为不同制备工况条件下制备出的一些PNIPAM开关膜代码及其相应的PNIPAM接枝率。从表1可以看出,当其他条件相同时,PNIPAM接枝率随着放电功率增加而增大。这是由于,放电功率越高,多孔基材膜孔表面因等离子体诱导而产生的自由基数量就会越多,于是在同样反应时间内接枝聚合到膜上的PNIPAM量就会越大。当放电功率相同时,单体溶液中NIPAM浓度增大或者是接枝反应时间延长均会使多孔膜上的PNIPAM接枝量增加。因为随着NIPAM单体浓度的增大以及反应时间的延长都将有更多的NIPAM单体分子扩散到膜孔表面参与接枝反应,从而使膜上的PNIPAM接枝量上升。

表1 PNIPAM开关膜代码及其相应的PNIPAM接枝率

Table 1 Code and relative grafting yield of some PNIPAM-g-PVDF gating membranes

Experimental parameter Membrane code P24 P5 P9 P12 P4 P3 P2 Argon plasma power/W 30 30 20 30 30 30

NIPAM concentration in monomer solution

/%(mass)1 1 3 3 3 3

Grafting time/min 60 120 240 60 60 120 180

Grafting yield

/%

0.19 0.79 0.80 2.81 6.38 14.03 14.95 ① Plasma treatment time = 60 s.Note: Testing temperature is about 300 K.表的上方须注出表序和表题。表题采用中英文对照,表注、表内文字均用英文。表的结构应简洁,具有自明性,采用三线表。表头物理量对应数据应纵向可读。

表注分两种:一种是对全表的综合性注释,以不加括号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数字前冠以“Note:”,注文回行时左边顶格,每注末加句号;另一种表注与表内某处文字或数字对应,这时表内文字或数字右上角加“①、②”字样,表注也以“①、②”引出注释文字。表内物理量尽量用符号表示。物理量与单位间用斜线,两者不能并列时,斜线与单位一起排于物理量下方。

为了观察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NIPAM开关膜的微观形态,将膜放入液氮中深冷,然后脆断制样,镀金,用扫描电镜观测断面。图3所示为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NIPAM开关膜的断面SEM图。可以看出,3张SEM照片所示的膜结构有明显的区别。图3(a)为未接枝的PVDF微孔基材膜,可以明显看出膜表层以及较疏松的支撑层结构;图3(b)和图3(c)均为PNIPAM接枝后的PVDF膜,可以看出,包括支撑层在内的整个膜厚度范围内膜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比基材膜显得致密,这说明沿整个膜厚度方向都较均匀地接枝上了PNIPAM。比较图3(b)和图3(c)还可以看出,随着PNIPAM接枝率的增大,膜断面变得更加致密,也就是说膜孔隙会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变小。

(a)ungrafted PVDF membrane

(b)PNIPAM-g-PVDF membrane with grafting yield of 6.38%

(c)PNIPAM-g-PVDF membrane with grafting yield of 14.03%

图3 PNIPAM开关膜的断面SEM图

Fig.3 SEM micrographs of cross-sections of PVDF membranes 分图用(a)、(b)等区分,分图题置于各分图下方。

照片图必须清晰,层次分明,放大倍数(或比例尺)应清晰易辨。2.2 具有不同接枝率的PNIPAM开关膜的水通量的温度感应特性

在25~40 ℃范围内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开关膜在真空过滤时的水通量对温度的感应特性如图4所示。从图4中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未接枝的基材膜的水通量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这是由于水的黏度会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从而导致过滤阻力有所减小、水通量略微增大。而在接枝PNIPAM后,接枝率适中的膜(如P24、P9、P5和P12)的水通量在32 ℃附近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这是由于PNIPAM的LCST约为32℃,当环境温度T<LCST时,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处于伸展构象,从而使得膜孔变小或关闭,于是水通量变小;当T>LCST时,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则处于收缩构象,使得膜孔变大或开启,于是水通量变大。也就是说,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可以起到智能化温度感应开关的作用。由于PNIPAM接枝分子链长度以及分子链随温度改变构象的感应时间均随接枝率不同而不同,所以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开关膜对温度的感应特性也不同。但是,如果接枝率太高(如P2、P3和P4),则不论是在25 ℃还是在40 ℃时水通量都趋近于0。说明这时膜孔已被接枝的PNIPAM堵住,即使在PNIPAM分子链处于收缩构象时膜孔也不能再开启,在此状态下已经起不到开关膜的作用。

图4 具有不同接枝率的开关膜在真空过滤时的水通量对温度的感应特性 Fig.4 Thermo-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flux of PNIPAM-g-PVDF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grafting yields(P0: ungrafted PVDF membrane;P24,P9,P5,P12,P2,P3 and P4 are those membranes listed in Table 1)图内的空间较大时可将图注列在图内空白处。坐标物理量尽量用符号表示,物理量与单位间用斜线。2.3 接枝率对PNIPAM接枝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

接枝率对PNIPAM接枝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如图5所示,其中图5(b)中的R为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系数(或称响应系数),定义如下

RJ40

(2)J25如果膜在两个温度下的水通量均为零,则定义膜的响应系数R为1,即认为膜没有温度响应性。

图5表明,随着PNIPAM接枝率的增加,25 ℃和40 ℃时膜的水通量都有所减小;当接枝率大于等于6.38%时,25 ℃和40 ℃时的水通量都减至零。接枝率小于等于2.81%时,温度感应开关系数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接枝率大于等于6.38%的膜,开关系数趋近于1,此时膜不具备温度感应开关特性。可以看出,只有当接枝率小于6.38%时,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才能起到温度感应器和水通量调节阀的作用;而当接枝率大于等于6.38%时,由于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太长以及接枝的密度太大,使得PNIPAM链失去了温度感应器和水通量调节阀的作用。对环境感应型开关膜而言,一般都希望膜的环境感应开关系数越大越好。所以在制备开关膜的时候一定要把接枝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才能获得预期的智能化开关性能。

图5 接枝率对PNIPAM接枝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特性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grafting yield on thermo-responsive 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NIPAM-g-PVDF membranes

2.4 接枝率对PNIPAM接枝多孔膜的膜孔开关行为的影响

多孔膜的过滤通量可用Hagen-Poiseuille方程来描述

nπd4p

(3)J128l对于PNIPAM接枝的多孔膜,由于膜孔内表面上接枝层的存在,膜孔直径比未接枝时变小。由式(3)知,过滤速率与孔径的4次方成正比。所以,膜孔内表面接枝的PNIPAM层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PNIPAM分子链伸展-收缩构象变化将会极大地影响膜的过滤通量。由式(3)知,PNIPAM接枝膜在温度T和25 ℃时的有效膜孔径dg, T和dg, 25的比值(定义为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可表示为

Nd,T/25dg,Tdg,25JTTJ25251/

4(4)PNIPAM接枝多孔PVDF膜P12的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如图6所示。可以看出,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由于接枝的PNIPAM分子链构象的改变,使得开关膜的孔径在PNIPAM的LCST(32 ℃附近)发生显著改变。开关膜的孔径大小突变发生在31~37 ℃温度范围内;而在温度小于等于31 ℃或大于等于37 ℃的情况下,膜孔径几乎保持不变,这是因为PNIPAM分子链构象在这两种温度条件下均呈现稳定状态。

图6 PNIPAM接枝多孔PVDF膜P12的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

Fig.6 Thermo-responsive change of pore size of PNIPAM-g-PVDF membrane(No.P12 in Table 1)

为了定量描述接枝率对PNIPAM接枝多孔膜的膜孔开关行为的影响,特定义PNIPAM接枝膜在温度40 ℃和25 ℃时的有效膜孔径dg, 40和dg, 25的比值为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

Nd,40/25dg,40dg,2

5(5)接枝率对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的影响如图7所示。显然,接枝率不同的开关膜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明显不同。接枝率很小时,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很短,由于构象变化引起的孔径变化倍数很小;随着接枝率的增大,接枝的PNIPAM分子链长度增大,由于其构象变化而引起的孔径变化率也增加;但如果接枝率增加太多时,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太长,其构象变化已不能引起膜孔径变化(这时膜孔已被接枝的PNIPAM堵塞了)。比较图5(b)和图7可以看出,膜的温度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随接枝率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是一样的,这也说明了PNIPAM接枝开关膜随温度改变而引起的水通量变化和膜孔径变化之间具有一致性。综上所述,如果要依靠膜孔的开关行为来实现较满意的温度感应型过滤性能,就必须严格控制开关膜的制备过程参数,使其具备适当的接枝率。

图7 接枝率对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的影响 Fig.7 Effect of grafting yield on gating factor of pore size 结

(1)FT-IR图谱分析、SEM观测和过滤性能实验结果都表明PNIPAM能被均匀接枝在PVDF膜孔上。

(2)射频放电功率增加、单体溶液中NIPAM浓度增大或者接枝反应时间延长,均会使多孔膜上的PNIPAM接枝率增加。

(3)接枝率适中(0.19%~2.81%)的PNIPAM接枝多孔膜,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和水通量在32℃附近发生较显著的变化,膜孔内接枝的PNIPAM分子链可以起到智能化温度感应开关的作用。

(4)开关膜的接枝率对其温度感应开关特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接枝率在小于等于2.81%时,温度感应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均随接枝率增加而增加;而对于接枝率大于等于6.38%的膜,开关系数和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始终趋近于1,此时膜不具备温度感应开关特性。

(5)在设计和制备环境感应型智能化开关膜时,一定要将接枝率控制在适当的范围,才能获得预期的开关膜效果。

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同一字母先排大写后排小写;希腊文接英文后排,也按字母顺序排列。符号与说明间用二字线,说明文字与单位间用逗号。

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物理含义,一个物理量只用一个符号表示。符号尽量简化,最好以单字母表示。物理量符号采用国家标准中的规定,如压力用p、温度用T,均用斜体。矢量、张量、矩阵用黑斜体。

下角一般用小写正体,只有下列情况除外:(1)表示数、变量用小写斜体,如Si,i=1,2,…,i用斜体;(2)保留原物理含义,如比定压热容cp中的p为小写斜体;(3)液体l为区别数字1,用斜体l。

dg, T,dg, 25,dg, 40

J

JT,J25,J40

Nd,T/25 Nd,40/25

p W0,Wg

Y η ηT,η25 下角标

g 0 —— —— —— —— —— —— —— —— —— ——

—— ——

分别为接枝PNIPAM后的膜在温度T、25、40℃时的有效膜孔径,m 膜滤通量,ml·cm-2·min-1

分别为环境温度为T、25、40℃时实测的膜的水通量,ml·cm-2·min-1 PNIPAM接枝膜的温度感应孔径变化倍数(T和25℃时的有效膜孔径的比值)PNIPAM接枝膜孔径感温变化倍数(40℃和25℃时的有效膜孔径的比值)膜过滤压力差,Pa

分别为接枝前、后膜的质量,g PNIPAM在基材膜上的接枝率,% 渗透液的黏度,Pa·s

分别为温度为T、25℃时渗透液的黏度,Pa·s

接枝后 接枝前

References 参考文献以在正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序号加方括号。内部资料和非出版物不能引用。

参考文献全部采用英文著录,文献作者应全部列出,具体格式参见“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考文献数量最好不少于15篇。

[1] Chu Liangyin, Park S H, Yamaguchi T, Nakao S.Preparation of micron-sized monodispersed thermoresponsive core-shell microcapsules.Langmuir, 2002, 18: 1856 [2] Liu Hongyan(刘红研), Sha Feng(沙峰), Zhu Jianhua(朱建华).Intensifying distillation of crude oil by using different additives.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China)(化工学报), 2002, 53(8): 865-870 [3] Choi Y J, Yamaguchi T, Nakao S.A novel separation system using porous thermosensitive membranes.Ind.Eng.Chem.Res., 2000, 39: 2491 [4] Chen G P, Ito Y, Imanishi Y.Regulation of growth and adhesion of cultured cells by insulin conjugated with thermoresponsive polymers.Biotech.& Bioeng., 1997, 53: 339 [5] Shi Jun(时均), Yuan Quan(袁权), Gao Congjie(高从堦).Handbook of Membrane Technology(膜技术手册).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1: 807 [6] Iwata H, Oodate M, Uyama Y, Amemiya H, Ikada Y.Preparation of temperature-sensitive membranes by grafting polymerization onto a porous membrane.J.Membrane Sci., 1991, 55: 119 [7] Okahata Y, Noguchi H, Seki T.Thermoselective permeation from a polymer-grafted capsule membrane.Macromolecules, 1986, 19: 493 [8] Chu Liangyin, Park S H, Yamaguchi T, Nakao S.Preparation of thermo-responsive core-shell microcapsule with a porous membrane and poly(N-isopropylacrylamide)gates.J.Membrane Sci., 2001, 192: 27 [9] Peng T, Cheng Y L.Temperature-responsive permeability of porous PNIPAAm-g-PE membranes.J.Appl.Polym.Sci., 1998, 70: 2133 [10] Ito Y, Ochiai Y, Park Y S, Imanishi Y.pH-sensitive gating by 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a polypeptide brush grafted onto a porous polymer membrane.J.Am.Chem.Soc., 1997, 119: 1619 [11] Ito Y, Park Y S, Imanishi Y.Visualization of critical pH-controlled gating of a porous membrane grafted with polyelectrolyte brushes.J.Am.Chem.Soc., 1997, 119: 2739 [12] Chung D J, Ito Y, Imanishi Y.Preparation of porous membranes grafted with poly(spiropyran-containing methacrylate)and photo control of permeability.J.Appl.Polym.Sci., 1994, 51: 2027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 第2篇

——浅析席勒的《华伦斯坦》

潘明伟1,周胜2

(1.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2.上海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 上海 200083)

摘要:以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基础,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科技英语口译课程。该课程分为中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分别围绕“购物”、“餐饮”、“外事接待”、“旅游观光”和“礼仪祝辞”、“参观介绍”、“对话访谈”、“商务谈判”四大单元展开。教学中注重口译基本技能和科技英语术语及知识的普及。每堂课遵循“基本知识和技能介绍”、“现场口译资料演示”、“模拟情景口译”和“师生评估”的流程进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该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估模式,对学生课内表现、课后阶段性作业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结合期末大考构成学期总分。

关键词:科技英语;口译;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形成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H 31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95X(2000)00-0000-00

Convergence of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Analysis of Schiller’s Wallenstein

Pan Mingwei1,Zhou Sheng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2.College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Abstract: This learningcentered course design for Interpre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based on both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It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under the themes of shopping, catering, reception, tourism and ceremonial speech, exhibition introduction, dialogues & interviews, business negotiation respectively.The course attaches much importance to basic interpretation skills as well as scientific terms and knowledge.Each lesson includes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introduction, on site interpretation demonstration, situational practice, and teacher student assessment.Formative assessment is applied in this course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autonomy.Therefore, as for the final score, all selfassessment, peerassessment as well as teacher assessment of the in class performance, after class practice and final exam representation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Key words: interpre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formative assessment

收稿日期:2010-08-16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1K10505005)

作者简介:潘明伟(1970-),男,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教学与评估。E-mail: panmingwei111@163.com

随着全球范围内外语交流的不断加强,对于高素质口译人员的需求正在不断提高。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口译课程列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大学英语的选修课。但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 过程以及评估方式的研究相对匮乏。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英语口译在许多职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工厂陪同、对话访谈、商务谈判等。然而在我国,科技英语口译课程尚没有特定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模式,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因此,笔者尝试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结合师生问卷调查结果设计科技英语口译课程,从课程编制、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评估模式4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研究基础

(一)理论基础 1.口译的概念

刘宓庆[1]认为口译是“特殊的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方式”,是“双方用来确认他们交流的成功性的一种手段”。梅德明[2]将口译定义为“人们用来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进行相互交流的一种基本方式”。他们都认为口译行为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张文和韩常惠[3]提出,口译是那些掌握了所有语言用法的人们用来消除焦急障碍的一个过程。他们在口头上把思想从原语转化为目标语。这一概念加强了译者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成功的口译员需要在原语和目标语上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具备口译内容的背景知识、口译的基本技巧(包括短期记忆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应对现场突发事件。

2.口译教学模式 a.吉尔模式

著名口译学家Gile开创性地提出如下口译教学模式(根据文献[4]179改写):

SI = L + M + P + C(1)PhaseI:CILNMC

(2)

PhaseII:CIRemreadP

式(1)显示同声传译(SI)教学需要培养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L)、短期记忆能力(M)、译语产出能力(P)和组织协调能力(C)。式(2)显示两个阶段的交替传译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需要培养良好的听力理解能力(L)、记笔记能力(N)、短期记忆能力(M)和组织协调能力(C);在第二阶段需着重培养记忆(Rem)、记录(read)和产出(P)相结合的能力。无论是同传还是交传,理解是第一要素。因此,Gile[4]80提出了如下理解公式:C = KL + ELK + A。其中KL, ELK和A分别代表语言知识、言外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b.厦大模式

林郁如教授和Lonergan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吉尔模式的基础上,研发提出了厦门大学口译 教学模式(见图1)。

参与人

博弈

行动

信息

均衡

得益 策略

图1厦门大学口译教学模式[5, 6]

Fig.1Interpretation teaching model of Xiamen University[5, 6]

该模式包含如下因素:分析(A)、理解(C)、语言再现(R)、技巧(S)及职业操守(P)。为了达到口译(I)的目的,译员拿到原文后会根据自己对原语(SL)和言外知识(K)的理解对其进行分析(C),以领会说话人的本意;

然后根据自己对于目标语言(TL)和言外知识(K)的理解,对说话人所说的内容进行重组(R),尽量使听话者能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对语篇(D)的分析(A)和跨文化交际能力(CC)将对原语理解(C)和译语重组(R)过程产生影响。口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它更是对不同社会背景下具有不同文化客户的一种服务。为了使交际成功,译员必须具备各种口译技巧(S),如记忆、记录和应变,以及职业操守(P),如保持中立和保守商业机密。它们是口译课程的两大核心内容。

1.教学模式和教学材料 2.评估方式

问题3您认为何种考评方式最合理?

表1教学模式 Tab.1Teaching model

受访 人数 百分比

A

学生 10 6.3

教师 0 0

学生 70 44.0

B

教师 33 68.8

学生 79 49.7

C

教师 15 31.2表4显示,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认为学生应该在课后自己进行口译练习,但只有40%的学生同意这一点。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未意识到课后练习口译的重要性。

问题5您课外每星期大约花多少时间来练习口译?(学生卷)您认为学生课外每星期应该花多少时间来练习口译?(教师卷)A.1~2小时B.3~5小时C.6~8小时 D.9~12小时E.12小时以上

表4课后练习口译的习惯

Tab.4Habit of afterclass training 受访 人数 百分比

A

B 学生 教师 95 59.72.1

学生 教师64 40.3

97.9

二、课程设计

(一)课程编制

科技英语口译课程分为中级和高级两个阶段,各64个学时,共128个学时。1.中级课程

中级课程侧重日常口译技能和基本科技内容的掌握,分为如下三大模块。

模块一,有关科技英语口译的背景知识,共8个学时。在这期间, 学生们将了解科技英语口译的基本特点,常用术语及相关背景知识。模块二,有关科技英语口译的理解,共28个学时,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购物”训练听力理解能力;第二单元“餐饮”训练记笔记的能力。模块三,有关科技英语口译的表达,共28个学时,分为3个单元。第一单元“个人兴趣”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第二单元“外事接待”训练数字口译技巧;第三单元“旅游观光”训练忠实表达信息技巧。

三、结束语

科技英语口译课程教授的不仅仅是口译的通用技巧,还有科技领域专门知识,这些在学生毕业后从事口译工作将同等重要。以学习为中心的课程强调学生的全程参与性,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虽然本文提出的课程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但是否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还有待检验。对此,我们将作进一步的应用研究。笔者衷心希望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引发口译教学界专家更深入的思考。参考文献:

[1] 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2] 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3] 张文, 韩常慧.口译理论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4] Gile D.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er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5] 林郁如, 雷天放, 陈菁, 等.新编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6] 林郁如.新编英语口译教程(教师用书)[M].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7] Hutchinson T, Waters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8] Genesee F, Upshur J A.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9] Bachman L F.Building and supporting a case for test use[J].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2005,(2): 1-34.[10] Black P, Wiliam D.Assessment and classroom learning [J].Assessment in Education, 1998,(5): 7-74.[11] Black P, Wiliam D.Changing teaching through formative assess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e King’sMedway Oxfordshire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 第3篇

关键词:《河南大学学报》,期刊,索引编制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论文分类索引.1934.04~2010.12》是王琼精心编纂而成的一部工具性、资料性的图书。它将历经77年出版的河南大学学报240期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4版) 》的例制, 将论文篇目分门别类, 条分缕析, 爬梳整理, 形成了一个由“类目详表”、“分类索引”、“人物索引”、“版本目录”等四部分构成的索引系统。诚如河南大学学报前主编宋应离先生在《序》中所述, “从中可以清晰看出河南大学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发展的脉络, 学术研究的连续性。不仅为查找有关信息资料提供了方便, 也为研究《河南大学学报》发展史、学术发展史提供了有力的参照, 同时, 它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河南大学发展的历史。”这应是该书被列入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求索———纪念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书系》的主要原因。相信读者能够从中看出作者以及责任编者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和崇高的责任意识。然而, 百密一疏, 该书所著录的期刊卷次存有瑕疵。作者按GB/T7714-2005规定的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著录格式编写索引款目, 由于过分追求体例一致、信息项齐全, 故而画蛇添足, 将原本没标卷次的期刊也经过推算标上了卷次。这样做引伸出两个问题:一是编制索引时, 所著录的信息项可不可以臆造。答曰不可。因为GB/T 7714-2005规定“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信息源是被著录的文献本身”, GB/T 22466-2008规定“索引出处往往采用被标引文献本身具有的特征”, 也就是说在编制期刊论文的索引时, 论文的作者、题名和期刊的刊名、出版年、卷次、期次, 均应取自论文和期刊本身, 不可随意更改、增补;二是按作者的推算,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所标卷次存在误差, 注曰“1934年第1~3期至1956年创刊时续延为1~3卷, 总卷多算2卷。”为何有此误差?本文通过考证来回答这一问题。

一、编卷启事存疑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的封底登有一则《启事》, 曰:“《河南大学学报》创刊于1934年, 抗战时期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学报于1956年重新出刊。1966年停刊, 1973年复刊。在几个不同时期, 每年出版期数不等。迄今总计出版117期, 按年可编30卷。从1991开始, 标明为31卷。”事实上, 除了1934年的《河南大学学报》标有“一卷”或“第一卷”外, 1991年以前的《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及其曾名期刊《开封师院学报》、《开封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河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等均没有标明卷次, 1991年以前的这些学报总计出版120期, 按年仅编28卷。因为该《启事》中没有说明当时是如何计卷计期的, 故留下多计2卷少计3期之疑窦。对此有两种猜测:其一, 是将1934年的《河南大学学报》的3期分做了3卷;其二, 是将1970~1973年的《五七通讯》编入了学报。

第一种猜测显然不成立。因为期刊按刊期 (一季、半年或一年) 分卷, 通常是按年编卷, 1934年的《河南大学学报》的第1/3期原本标有相同的卷次,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的编辑们不可能犯“强拆”错误。至于《启事》中所述“迄今总计出版117期”, 应是1990年第6期所标总期次。如表1所示,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源于1934年创刊的《河南大学学报》和1956创刊的《开封师院学报》, 所标总期次则是从《开封师院学报》创刊号计起, 虽然《开封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第3期及《河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标错过总期次, 但都得到了及时纠正, 至1990的《河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6期即为“总第117期”。也就是说, 《启事》的作者忘记了1934年出版的3期《河南大学学报》, 误将“总第117期”当作了“总计出版117期”———如若不是这样, 那就与《启事》中的前文不符, 1934年的《河南大学学报》也就不可能计为1卷, 1991年的《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所标卷次则多计了3卷。 (表1)

二、改刊之言添乱

第二种猜测倒有可能成立。因为《开封师院学报》1973年第1期第121页刊登了一篇《编者的话》, 云:“经院党委决定, 并报省委批准, 我院原出版的《五·七通讯》, 从今年第四期起, 改为《开封师院学报》。”而且一直到1978年, 《开封师院学报》的内容和编辑体例与《五七通讯》基本相同, 所以将《五七通讯》视为《开封师院学报》的前身似也合理。但是, 《开封师院学报》1973年第1期没有延续《五七通讯》之期次, 而且所标总期次“总第20期”承续是1965年停办的那一期《开封师院学报》, 这就有点乱——刊名相同, 总期次相连, 为什么不明说是《开封师院学报》复刊, 而说是《五七通讯》改刊?——这或许是囿于当时的形势。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我国大学学报相继停刊, 《开封师院学报》在出版了1965年第1期 (总第19期) 后便停刊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五七指示”被奉为治军、治民、治学的纲领, 走“五七”道路成了一种时髦。中共九大后, 高等学校的“斗、批、改”运动进入了以教育革命为中心的阶段,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河南省工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驻开封师院指挥部暨开封师范学院革命委员会决定出刊《五七通讯》, “主要反映我院革命师生员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心得体会, 交流教育革命探索经验, 表彰在接受工农兵再教育和教育革命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 刊登革命大批判文章, 报导院内外教育革命动态。”该刊由开封师范学院《五七通讯》编辑组编辑, 1970年出版10期, 1971年出版5期, 1972年出版8期, 1973年出版3期, 最后一期所标期次即为“1973年第3期 (总第26期) ”。由于刊名、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 加之编校质量好、河南同类期刊少, 使得该刊备受重视。但是, “1973年, 毛泽东同志作了关于出版大学学报的指示后, 一些大学学报陆续复刊”, 《开封师院学报》也要顺势复刊,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又不敢说停办《五七通讯》, 所以才述“将《五七通讯》改为《开封师院学报》”之言、行恢复《开封师院学报》之实。对此, 王振铎先生最有发言权。他早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参与学报的编辑工作, 当时是《五七通讯》编辑组的主要成员, 后来一直从事学报编辑工作, 1991年还担任学报主编, 他所编写或审订的学报史料中并不存在《五七通讯》改刊之说。而且, 即使不计1973年, 《五七通讯》按年可编3卷, 与2卷之差不符, 所以第二种猜测并不成立。

三、索引编制需严谨

或许与《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的计卷相类同, 是为了“使卷次与纪年的个位数字相同”, 《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在1991年标卷时没有对《开封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之前的期刊严格按年分卷, 很有可能是将1956~1961年没有分年编期的11期学报计为7卷。如表1所示, 由于1958年没有出版学报, 所以按年计, 这11期学报应分为5卷, 但若将2期自然科学专辑各计1卷或者从第3期起每2期计为1卷, 就多出2卷, 至1991年正好可标为“第31卷”。王振铎先生曾言, 当时没有进行认真统计, 对以前的学报也没有严格按年分卷。至于1956~1961年的11期学报是如何分卷的, 王先生未曾言及, 因对学报编辑、检索、阅读没有影响, 实则不必细究。但在编制论文索引时, 就不能不注意这样的问题, 应以严谨的态度考证文献信息、选取用索引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 第4篇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学报 关键词 图书馆学 研究现状

1引 言

关键词是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科技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的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词的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1]。一般来说,关键词能够体现一篇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质量好的图书馆学期刊论文往往研究的都是图书馆学中比较重要和前沿的内容,这些研究内容往往通过关键词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来,若在图书馆学文献中出现的图书馆学某一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显著多于同一时期其他领域的关键词,则可以说明这一领域是该时期图书馆学可能的研究热点。对关键词进行合理、有效的挖掘,对提高论文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或文献的某些特征的数量为基础,来论述与预测科学技术现象与规律的情报科学分支。关键词分析则是该学科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将文献中诸多因子联系起来的引证分析方法,它能科学评价文献、文献作者和文献的学术水平,揭示学科热点和发展趋势[2]。尽管国内一些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分析主题词、篇名词或关键词的词频来研究某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但相关研究多是以学科所涉及的全部期刊文献为对象,很少通过对某一期刊论文的主题词、篇名词或关键词分析来揭示一个学科的研究现状。本文选择我国图书馆学的重要学科期刊之一——《大学图书馆学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学科分类体系,对其刊载的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探究其研究热点。

2关键词来源

据法国《文摘通报》(物理学)的统计,其90%的文摘条目集中来自只占总数30%的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摘录的9%的期刊就提供了文摘条目总数的75%,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的统计数据也说明,各学科的大多数敏感相关论文都集中在少数的核心期刊上,如果掌握化学化工期刊的13%-15%,就可以从中得到70%以上的相关论文[3]。因此,分析某个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的论文,可以较好地掌握该学科的研究状况。

在《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我国图书情报学领域的核心期刊一共有19种,其中代表高校图书馆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大学图书馆学报》连续5次入选中国图书馆学核心期刊,并连续5次被评为全国图书馆学优秀期刊,同时,它还被科学技术文献速报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9年发布的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大学图书馆学报》5年影响因子、5年被引频次、单篇文章最高被引次数、2008年影响因子、H指数等名列图书情报期刊第一名,2009、2010年引证数据保持领先[4]。

根据当前中国知网中的数据,《大学图书馆学报》以影响因子3.739排于图书情报核心期刊的最前列。影响因子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5]。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表明,当论文总数不变,影响因子的高低取决于被引频次的多少。由此可见,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为期刊论文的平均被引率,它是一个文献计量统计指标。期刊论文的被引率高说明该刊论文中的研究内容被充分地延续,因此选择某学科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论文能充分地反映该学科的研究动态。结合上述各个方面,本文在选择关键词的来源期刊时,首选《大学图书馆学报》,并对该刊2008-2010年期刊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提取,以分析研究当前图书馆学研究现状。

3关键词数据收集与处理

3.1关键词数据的收集

本文借助文献管理软件NoteExpress检索菜单中的在线检索功能,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2010年所有论文,除去诸如《上海高校图书馆女馆长、女书记联谊沙龙成立》、《中文图书馆学博客网上评选获奖名单》、《悼念刘迅师兄》、《封面照片简介:中北大学图书馆》、《青山行不尽绿水去何长——追忆我国著名的印刷版本学家张秀民先生》、《图书馆员之歌》、《辛希孟教授书法艺术欣赏》等类文章的题录信息,并将其余文章的题录信息进行保存。在保存的题录信息中抽取出关键词,保存到excel表格中。在对关键词进行抽取的过程中,对于投稿启示、会议通知等非学术类文献以及增刊文献的关键词不进行抽取 [6]。关键词抽取完成后,一共得到关键词1996个。

在汇总得到的1996个关键词中,有一些英文关键词如 “FRBR”、“XMetaDiss”等。在脱离原文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弄明白这些英文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内容,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通过查看论文标题、摘要等来确定英文关键词所研究的内容,并且对这些英文关键词进行标注。标注是为了方便根据《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对关键词进行归类。

3.2基于分类主题词表的关键词分析

3.2.1关键词汇总关键词是作者根据文章的研究内容,从文章的标题、摘要和正文中抽取出来的,是作者认为最能体现其文章内容的词汇。关键词标引也叫自由词标引或自由标引,操作起来较为简便省力,对选词要求不太严格,不像叙词一样受词表限制,所选词语近似自然语言,基本上不作规范化处理或仅作少量规范化处理,只要能够揭示文献主题内容,利于读者检索就算达到了要求。关键词的标引有着一定的随意性,类似研究内容的论文关键词的标引也不尽相同,而主题词叙词是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的、经过规范化处理后能与概念一一对应的受控词汇,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排除自然语言中一词多义、多词一义以及词义模糊的现象。因此,本文采用规范的主题词对收集到的关键词进行归类汇总,来分析图书馆学的研究现状 [7]。

由于《中国图书分类法》是按照学科分类体系揭示文献的主题、研究内容与内在联系的[8],本文结合关键词和主题词的自身特点,通过《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下的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中的二级主题对关键词进行分类汇总,然后再对每一个二级主题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在对关键词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本文采用规范的主题词对收集到的关键词按照《中国分类主题词表》(2005年9月版)进行归类汇总。

本文全面参考《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中每一个二级类目中的主题词来对关键词进行汇总归类,也就是通过参照每一个二级主题下的主题词对每一个关键词进行分析,看关键词研究的内容属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中的哪一个二级主题。由于一些关键词并不像主题词那样规范,所以对这些关键词归类汇总时必须结合其所在的文章的题录信息或者全文。例如“储存模式”,如果仅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不知道应该把该关键词归入到哪个二级主题下,但是结合该关键词所在论文,便可以知道此处的“存储模式”讲的是文献的保存即藏书的组织,所以应将该关键词归入二级主题G253“藏书建设和藏书组织”下。此外,由于关键词著录的随意性,存在一些很通用、常见却不能表达论文主题概念和意义、不能反映学科研究现状的关键词,如“概念”、“中文”、“智慧”以及机构名称和地区名称等关键词[9]。对于这类关键词(共499个)不将其归入二级主题下,但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汇总分析。按照《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对收集到的所有关键词进行汇总归类,结果见表1。在1 996个汇总的关键词中仅有1 497个关键词能归类到相应二级主题类目下,其结果如表2 所示:

3.2.2关键词汇总结果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除去表示地区和教育机构外的关键词,一共有385个关键词没有归入《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二级主题中,主要原因有:①因为本文是基于《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对关键词汇总归类,而有些关键词(如“调查分析”)并非图书馆学所特有的关键词,即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中找不到与这类关键词相关的主题词,因此对这类关键词没有进行归类;②由于关键词是作者根据文章的标题、文摘、正文挑选的词,所以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如关键词“聚焦+关联”,对这类词也没有进行归类。从表1可看出,在汇总归类的关键词中有4.01%是教育机构名,有2%表示地区,还有在二级主题G258 “各类型图书馆”中有128个关键词是表示高校图书馆,45个关键词是图书馆,这说明图书馆学的研究中有部分是针对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展开的。

从表1可以看出,在每个二级主题下都有一定数量的关键词,说明当前图书馆学的研究涉及图书馆学理论的各个传统研究领域,只是研究热点可能与以往有所不同,现对其研究热点展开具体分析。表2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分类主题词表》下G25“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各个二级主题下的关键词数量及其在所有被归类关键词中所占的比例。结合表1、表2,排在前四位的二级主题下的关键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现对这类关键词逐一进行分析,以揭示当前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

对G250“图书馆学”主题下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当前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其中包括资源的共建、共享,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包含着数字图书馆建设。在资源类型方面,除了传统文献信息外,还包括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其中还涉及知识管理、利用的研究。这是因为当前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以及社会的不断革新促使图书馆也随之进行一些探索和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表3还能看出,当前图书馆学在信息计量学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其中包括学科评价、期刊评价、图书馆机构评价等。在G250图书馆学下有83个关键词与图书馆学教育有关,比如信息资源经济学、文献经济学等,这说明目前出现了一些对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指导着图书馆学的教育。

对G258“各类型图书馆”主题下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从表4 中可以发现,该主题下的关键词可以分成三类,图书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其中包含高校图书馆和一些地区图书馆,另外图书馆建筑、设备也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方面,这反映了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建设也正发生着改变。同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产生了一些特色图书馆,如“存储图书馆”等,这些特色图书馆的产生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使得图书馆类型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单一形象。

对G252“读者工作”主题下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见表5。从表5中我们不难看出,读者工作研究主要集中在读者或用户的研究分析和图书馆服务的研究,这充分说明图书馆从以前的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以及向读者或用户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通过读者或用户研究,能向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服务研究包含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水平评估等方面。在有关读者工作的研究中,传统的信息检索和参考咨询的研究相对较少,这说明当前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图书馆学读者工作研究正在形成。

总量206

对G251“图书馆管理”主题词下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见表6。从表6中我们不难看出,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图书馆工作者的研究和针对图书馆业务、运营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的都在于更好地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增加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总量178

3.2.3分析结果总结从以上的关键词汇总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领域如图书编目、典藏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

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学所研究的对象逐渐从传统的纸质文献、期刊资源向数字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等倾斜。在新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图书馆学的研究涉及资源的组织与管理、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各个方面。

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图书馆学是一个传统的学科,图书馆学学科的发展对图书馆运行管理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社会环境的改变促使图书馆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促使图书馆学加强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从而涌现出一些研究新时期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的论文。

计量与评价。网络与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文献计量学的研究领域,为其注入了更多的研究方法,使文献计量学更具活力。评价是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内容,在图书馆学中处于重要位置。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绩效评价、期刊评价、大学评价、图书馆评价等。

图书馆用户与服务研究。图书馆学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所以当前大量论文关注对图书馆用户与服务的研究,前者主要包括用户需求分析、用户心理与行为研究、用户接受信息服务过程等。后者则包括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水平评估等。此外,图书馆用户与服务研究还包含用户的信息素养研究,用户信息素养的高低会影响他们接受信息服务的能力。

图书馆业务及运营管理方面的研究。图书馆作为一个机构,是图书馆学的实践基地,也是图书馆学的理论来源,其业务和运营管理的好坏能充分体现图书馆的价值,所有这方面的研究必然成为图书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

图书馆员的研究。图书馆的服务都是图书馆员向用户提供的,馆员素质的高低、馆员的构成等都必然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10]。

4小结

图书馆学是一个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的学科,对其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体现图书馆的价值。张立等人在《情报科学》上发表的《我国图书馆专业学科分布和研究热点剖析——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一文中指出,总体来看,学位论文的主题相对比较集中地分布在 G250、G251、G252、G258四个主题中,即图书馆学、图书馆管理、读者工作及各类型图书馆[8]。本文通过这4个主题类目下的关键词(本文对关键词的汇总结果发现有50%以上的关键词集中在此4个主题类目之下)来分析当前图书馆学的研究热点,在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本文研究结论的产生与《大学图书馆学报》在中国图书馆界的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该刊的重要性及影响程度,使得该刊所刊载的论文在中国图书馆学的研究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进行研究时,数据源的质量对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

参考文献:

[1] 尹相旭,张更平,李晓菲.基于关键词统计的情报学研究现状分析.情报杂志, 2009(11): 1-4.

[2] 安秀芬,黄晓鹂,张霞,等.期刊工作文献计量学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6):505—506.

[3] 邱均平.信息计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58-459.

[4]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04-03].http://www.scal.edu.cn/xuebao/.

[5] 百度百科.影响因子.[2011-04-03].http://baike.baidu.com/view/30700.htm.

[6] 化柏林.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上).情报科学,2007(5): 699-703.

[7] 马建平,李伏秀.浅析文献叙词与关键词的标引方法.情报探索,2010(11): 36-38.

[8] 张立,杨祖国,田丽娜.我国图书馆专业学科分布和研究热点剖析——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情报科学,2010(9): 1401-1403,1430.

[9] 王倩飞,宋国建,苏学,等.关键词词频分析透视2003-2007年情报学领域研究热点.情报探索, 2009(8): 33-34.

[10] 陈雅.我国高校图书馆研究现状及启示——基于CSSCI的分析.新世纪图书馆,2007(3): 23-27.

[作者简介] 侯文菲,男,1988年生,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3篇。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 第5篇

征稿启事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是以反映高校教学与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发政治理论、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文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各学科学术研究论文,重点刊发校内作者学术论文,也欢迎国内外各界学者、研究人员踊跃赐稿。国内统一刊号:CN22-1364/TH

本刊宗旨

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教学和科研成果,发现和扶植人才,培养学术理论队伍,为提高长春理工大学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务,为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事业服务。

收录情况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来稿内容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论述清楚、文字简练,具有创新性、学术性、实践性。每篇论文最少为4300字。

信箱:jiaoyu2@126.com.(请注明投本刊)工作QQ: 820025755

(二)来稿格式要求规范,项目齐全,按顺序包括:

1.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作者姓名。要求署真名,并在篇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主要从事的工作及研究方向,详细通讯地址(电子邮箱)和联系电话。

3.作者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及邮政编码。

4.摘要。概括陈述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要求客观反映出论文的主要信息,力求文字明确、简练,一般不超过200字。

5.关键词。选择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术语3—5个,以分号分隔。

6.文题、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的英译内容。

7.正文。标题层次序号依次采用“

一、”,“

(一)”,“1.”,“(1)”。

8.注释及参考文献。注释需要在文中引用处注明(序号采用上角标“1”等标注);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序号按文中引用先后顺序排列,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起止页码.”

(3)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4)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名.出版日期(版次).”

(5)论文集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引文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

(6)互联网文章的著录格式:“[序号]作者.文献题名.网址.网页日期.”

(三)来稿要求一律使用A4纸打印,并提交电子版。打印清晰、用字规范、标点正确,计量单位及符号要求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外文字母、数字符号要求分清大小写、正斜体和上下角标的位置。

(四)文责由作者自负。本看在尊重作者文意的基础上,有权对稿件进行删改和节录发表。

(五)请作者自留底稿,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自投稿之日起,如六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的用稿通知,可自行另作处理,本刊恕不退稿。

(六)编辑部随时接受来稿,随收随审。来稿由编辑部送有关专家审阅,刊用与否由主编审定。

(七)来稿在本刊发表后,将及时向作者赠送当期刊物两本。

企业家社会资XXXXXX的影响探析

张三

(中国大学商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企业家利用自己拥有的社会资本为企业进行融资是目前许多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在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的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家社会资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家社会资本;中小企业;融资

正文:„„„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转型时期,市场发展水平和各项法律制度均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一些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政策、信贷、信息甚至是生产要素等资源的获取以及企业之间商业关系的建立等方面都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与政府部门之间以及企业家之间的关系网络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它们的最大难题是融资难的问题,多数企业家都在想方设法通过自己的各种社会资源为企业融资,那么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管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如何更好地利用企业家社会资本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呢?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涵

社会资本的概念是法国学者布尔迪厄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他把这个概

注释:

①周林彬著:《企业家社会资本探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页。

②孙宪忠:“不动产物权取得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法律出版社第3卷,第42页。

③高富平:《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页。

参考文献:

[1]陈传明、周小虎:“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的若干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01(11)

[2]马宏:“社会资本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经济问题》,2010(12)

[3]周秋卉:《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2009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论文介绍 第6篇

题名(二号黑体,居中,不超20字)

第一作者1,第二作者2(此处插入作者简介脚注,符号定义为空白)

(4号楷体-GB2312,居中,同一单位不加1、2)

(1.第一作者单位 至院系部处,省 市 邮编; 2.第二作者单位 至院系部处,省 市 邮编)

(5号宋体居中)

摘要(小五号宋体):字数一般在150—200字。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观点及结论。要求语言简明、扼要、准确、客观、逻辑性强。避免使用“对……具有……意义,价值”等评价性用语,避免使用“本文”、“笔者”等第一人称写法。(小五号楷体)

关键词:词1;词1;词1(3-5个反应所研究的领域和关键特征的词,小五号宋体)

下接正文(引言、导论性)或一级标题(引言、导论性)。论文Word文档页面设置为A4纸型,页边距各2,文档网格设置为46字×43行,行距16磅,正文用五号宋体,其中阿拉伯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遵守我国著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代号等。

标题一(四号黑体,居中,上下各空一行)

下接正文或二级标题。参考其他文献,包括引用原文或参考、综述、评论他人观点,要在文中加引注标记,采用顺序编码制,符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为[1][2]„„,用上角标,与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序号一致。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加注的文献,著录格式另附。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须注明图名、表名,按顺序标明序号如表

1、表2„„、图

1、图2„„,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作者简介信息。

1.标题序号(空两格)

下接正文。我刊论文标题层次采取如下方式:一级标题“一”,二级标题“1.”,三级标题“(1)”,请按此层次顺序设置标题。(1)作者简介示例

作者简介:兆文军(1966-),男,辽宁阜新人,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本市场、产业经济研究;原毅军(1955-),男,山东荣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企业价值管理研究。

(2)参考文献著录原则和方法(另附)

上一篇:提前病退申请书范文下一篇:高中物理选修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