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2024-06-24

留守儿童心理情况(精选10篇)

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第1篇

张义镇上泉九年一贯制学校

“留守儿童之家”基本情况简介

凉州区张义镇上泉九年一贯制学校,是由原上泉中学和上泉小学

合并改建的,学校占地面积达18400平方米,现有10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224人,其中留守儿童人数175人(女73人),占总学生数的78%。我校概括起来有“三多”特点:

一、贫困学生多;

二、住宿学生多,三、留守儿童人数在增多。具体情况如下:

1、留守学生量大面广。农村学生居住分散,难以有效的集中管理。

2、留守学生监护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学生中大多数是隔代监护。其中70%左右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由爷爷奶奶代管的孩子,由于情感溺爱和知识缺乏等原因,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至于由亲戚代管的孩子,更由于亲疏关系的原因,使其不敢放手管理,他们往往是把被监护人的人身安全和“吃饱穿暖”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常常忽略孩子其他的需要。因此,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父母监护权的缺位,使他们的安全感、信任感有所丧失,缺乏对社会的好感,甚至导致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

3、留守学生对父母的期盼强烈。据学校调查了解近78%的留守学

生非常想念在外工作的父母,希望父母在家陪伴自己,或至少要有一人在家。70%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常回家或多打电话。而据学生反映表明,留守学生父母一年回家一次的约占20%,两年回家一次的占6%,两年以上回家一次的占2%,其他都是春种秋收时才回家,在家停留的时间非常的短。

4、造成“留守儿童”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就业

机会少,农村的青壮年背负生存之重负不得不向城市转移。

见于以上情况,于2009年6月份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设立

了活动室。对房子进行了美化,购买了桌椅板凳和图书,领取了国家配发的专项设备等。改善了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儿童之家成为留守儿童的乐园。

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第2篇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现状。

我校留守儿童人数24人。留守儿童托管情况:隔代托管的23人,亲属托管的学生1人。

二、我校留守儿童项目实施情况:

1、迅速成立工作领导机构。

在工作上,我校一直都是高度重视,并因此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直接指导、落实留守儿童工作,使我们的留守儿童工作开展、实施有了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保障。

2、积极进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投入专项资金22000元,建立配套功能室300平方米,包括:留守儿童活动室、电脑室、心理辅导室、图书阅览室等。添置设备:亲情电话一部、电视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图书等。

3、结合我校实际,积极进行留守儿童工作。

留守儿童中的大部分构成了 “家困生”、“学困生”。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共同不足的地方,就是家庭教育属隔代教育,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爷爷奶奶多不识字,不能监督孩子学习,也就没能形成有效、科学的家庭教育。

对待留守儿童,我校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帮扶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为学困生补课。另外,对特殊家庭学生进行密切关心和心理辅导。

我校积极开展歌咏、绘画、乒乓球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特长,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得到熏陶。

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我校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和谈心等工作。尽可能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进行良性干预。进行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增强学生及家长的自信心,针对学习中,纪律上出现问题的学生随时家访,及时了解问题。我校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校长带领教师每月家访不少于2次,有集体家访、特殊情况及时家访两种方式,保持学校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三、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和管教,处于“生活上缺人照应、行为上缺人管教、学习上缺人辅导”的“三缺”困境,而部分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如下:

1、学习较差。

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是处于一般水平偏下。在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异,位于班级占少数。因家长观念,家庭经济和社会风气的原因,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而比较悲哀的一点是: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学习的目的与理想比较茫然,从而导致缺乏学习主动性。

2、生活艰辛。

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年纪较大,他们很多人除了要自己做饭洗衣服之外,有时候还得帮助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些农活。如果留守儿童生病了,一般也只会到本村的药店拿点药吃,或者由监护人提供一点土方子,遇到大病,经常就会出现问题,经济条件不允许,不敢去大医院,一拖再拖。

3、性格缺陷。

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中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4、观念与价值扭曲。

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5、社会治安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出门在外,监护人管不好或管不到,甚

至有不管的现象,而儿童的可塑性极强,极易受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

四、我校今后的留守儿童工作安排

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实际:

1、建立留守孩子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档案和联系卡片。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由于家长经常更换手机号码,阻碍联络速度,应及时更新家长的联络信息。

2、坚持定期家访,与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帮助家长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积极做好家访工作,做好做细,让错误的苗头及时得以扼杀。

3、实行留守儿童“谈心日”制度。学校定期召开留守学生会议,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难,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班主任、老师平日要多关心留守孩子的学习、身心健康,让留守孩子深切感受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增强师生间的亲切感和信任感,进而成为可信赖的朋友。

4、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具体活动如:近两年来开展的《弟子规》教程,重唱红色经典儿童歌曲,《识字歌》、《校园安全自护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朗诵比赛等,成立写作、书法、绘画、歌咏、科技、阅读经典等兴趣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活动,并有图片或文字资料存档。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特长,也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得到熏陶。从而营造起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对学校有一个认同感和亲近感。

5、加强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一些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具体做法如上面的开展校园活动,还有法制安全课的介入,教师的良性的心理干预。

6、做好作业批改。由于长期出外打工,普遍家长对孩子的作业情况不闻不问,基本依赖老师的督促。我们建议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情况,让孩子知道原来还有父母家人对我那么关心。我们老师也会在作业后面进行鼓励性批语。特别是比较有鼓舞性的字眼,让家长第一时间获得孩子的学习情况。

7、多陪陪孩子,关心孩子的近况。晚清外交官曾纪泽说过,每天只要能抽一点时间来陪家人,陪孩子,这这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其实,我们孩子家长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不要因为挣钱,没时间,来作借口。建议家长们多挤出些时间来给孩子吧,孩子的未来才是最要紧的,千万别因为忙挣钱而忽略了孩子。

8、观念要转变。像一个家长说的,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麻烦老师管严点,该打就打该骂就骂,感谢你了。其实话是那么说,但这种把教育责任交给学校一方的观念就完全错误了。家庭教育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家庭方面没有做好,学校做再大努力也是徒劳。学校和家庭应该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孩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调查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留守儿童组来自于河南省某重点帮扶村2009至2010度与父母一方或其他长辈、姊妹生活在一起的136名留守儿童 (研究组) , 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其中男性66名、女性70名;年龄7~12 (平均9±2.12) 岁;文化程度:1~3年级76人, 4~5年级41人, 6年级19人;家庭情况:与父或母一方生活的23人, 与祖 (外祖) 父母生活97人, 与其他长辈生活15人, 姊妹生活8人。对照组为与其生活环境、年龄、文化程度相匹配的与父母共同生活的136名儿童。

1.2 方法

两组儿童均完成以下测试: (1) 自尊量表 (SES) [5], (2)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 [5], (3) 社会支持量表[5]。

1.2.1 SES

量表有10个条目组成, 受试者直接报告这些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 分4级评分, 1表示非常符合, 2表示符合, 3表示不符合, 4表示很不符合。总分范围10~40分, 分数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2.2 SCSQ

为自评量表, 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 (分量表) 组成, 包括20个条目, 采用0-3级评分方法。其中, 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 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条目由13~20组成, 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结果分别为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的维度平均分。

1.2.3 社会支持量表

有十个条目组成, 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第1~4、8~10条目为1~4评分, 第5条A-D每项分为1~4分, 再计总分, 第6、7条根据多少计分。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软件包分别对两组儿童各个量表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并对同一量表研究组及对照组评分选用配对t检验, 进行差异比较。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SES评分比较

研究组儿童的自尊评分 (18.51±4.65) 明显低于对照组 (20.64±5.21) , 差异显著 (t=3.55, P<0.01) 。

2.2 两组儿童SCSQ评分比较

研究组儿童的积极应对评分 (22.13±4.25) 明显低于对照组 (2.4.89±5.13) , t=4.82;消极应对评分则研究组 (10.17±3.15) 明显高于对照组 (8.75±2.89) , t=3.84, 差异均具有显著性 (P<0.01) 。

2.3 两组社会支持比较

研究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1) 。详见表1。

3 讨论

有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一种或几种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为32.2%[6]。本文调查结果亦显示, 留守儿童自尊、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 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儿童的自尊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成正比、而与消极的应对则成反比[7]。留守儿童的低自尊水平、消极的应对方式表明他们自信心不足、退缩、心理应急能力减弱, 不愿积极与社会接触[6]。在遇到困难挫折时, 由于父母或其中一方长期外出打工, 不能及时得到父母亲的关怀照顾。而与隔代监护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及文化、生活背景差异较大。与姊妹之间又经验不足、能力有限等原因, 导致留守儿童不能及时有效地克服、解决困难, 导致出现胆怯、紧张不安、自卑等不良情绪[8,9]。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综上所述, 留守儿童具有较明显低自尊水平、消极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低等问题。儿童又是正处于身心健康的快速发展期, 个性存在不稳定性, 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易受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4]。而良好的社会支持及利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一方面对应激状态的个体提供保护, 另一方面对维护一般的良好情绪具有重要意义[10]。因此, 我们全社会在关怀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情况下, 一定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照顾。注意充分发挥学校、厂矿、社会及各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 以有利于这一特殊群体儿童的健康茁壮成长。

摘要:目的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方法 对2009至2010年度河南省某重点帮扶村136名留守儿童 (研究组) 及来自于同村与父母共同生活的136名儿童 (对照组) 分别进行自尊量表 (SES)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 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自尊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各维度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P<0.01) ;应对方式问卷评分, 积极应对方式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自尊水平和社会支持度低、应对方式消极等心理问题。全社会在关注农民工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照顾。

关键词:留守儿童,自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郝振, 崔丽娟.留守青少年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9 (10) :40-43.

[2]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58 (3) :132-134.

[3]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22 (9) :25-28.

[4]陈坚, 王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5) :2293.

[5]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22-318.

[6]程少贵, 郝如虎, 陶芳标.安徽省某县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5) :439-441.

[7]李亚明, 瞿正方.小学生自尊水平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8 (6) :607-609.

[8]叶一舵, 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57 (2) :131-136.

[9]Smith GC, Palmieri PA.Risk of psychological difficulties amongchildren raided by custodial grandparents[J].Psychiatr Serv, 2007, 58 (10) :1303-1310.

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一、 调查目的

团中央、教育部、中宣部自1994年以来每年均号召和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进行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每年有百余万大学生利用暑期和自身的知识优势,深入农村和山区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三下乡”活动。笔者近三年来在广东边远地区进行暑期支教,对周边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关注,对该群体的了解也是保证支教成效的重中之重,因而针对支教地区和对象开展了本次主题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的调研。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对象界定: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 被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兒童, 年龄在0至18岁之间的儿童。

(二)调查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00份;在有效的调查对象中,男生占28%,女生占72%;7至10岁年龄段的占10%,11至13岁的占44%,14至16岁占46%;按照界定标准,留守儿童占54%,非留守儿童占46%。这些情况与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基本一致,年龄大多集中在11至16岁,即初中生和小学高年级生为主,其中女生数量为男生的2倍多,这与当地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男孩可能随父母至工作地读书生活,留下女孩子在家乡,这也是当地的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

(三)生活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经济来源方面,85%留守儿童家庭来源于打工,而非留守儿童家庭91%来源于农业、经商和其他收入,这种经济来源差异是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存在的最主要原因;留守儿童有67%经常有零花钱,较非留守儿童的56%稍高,父母不在身边而给零花钱以安慰孩子也是普遍存在;在做家务方面,有44%的留守儿童每天都做,比非留守儿童的22%高出一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更自觉帮忙做家务;留守儿童父母有超过78%长达半年或更长时间才回家一次,这与非留守儿童的情况也是存在最大的差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与家庭发生矛盾的频率相近,但留守儿童在“有时候发生”这个频率段较非留守儿童的高;与家人发生后的处理方式上有所不同,选择“闷不作声”和“与父母倾诉”的比率相近,但留守儿童选择采用“其他方式”的占37%,远远高于非留守儿童的4%;从对生活的喜爱程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喜爱程度的分布相近,普遍喜欢当前的生活环境。

(四)学习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父母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基本一致,父母都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学习成绩方面,留守儿童成绩在中等及以上的占56%,非留守儿童的占91%,留守儿童有37%处于成绩一般的状态、7%处于成绩差的状态,而非留守儿童这两项分别占9%和0%,这说明了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的成绩差,父母不在身边对学习成绩确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人际交往方面情况对比分析:在与人交朋友方面,留守儿童有44%非常喜欢与人交朋友,而非留守儿童只占26%,说明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加渴望得到朋友的关注;在与人发生矛盾后的处理方法选择上,留守儿童有52%选择“主动谦让”,而非留守儿童只有30%选择此项目,留守儿童更想通过自身的谦让来解决矛盾,维持朋友关系;在遇到学习和生活的困难时采取的解决方式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倾向于“求助老师和同学”;在帮助人他人的态度上,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均表示会主动热心帮助他人;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留守儿童在维持得“很好”上只占48%,而非留守儿童占68,关系“一般”中的留守儿童占44%,非留守儿童占32%,而与人不接触或关系差的留守儿童占7%,非留守儿童则占0%,这说明了与人相处能力方面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稍逊,需要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六)内心感受方面情况对比分析:从家人的关心程度、与父母的交流、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程度等方面的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情况基本一致,家人对自身的关心及自身的感受都是一致了,反映出家人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但在分享快乐方面,几乎没人选择与老师进行分享,普遍选择与父母及同学进行分享,这也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在担心父母情况方面,留守儿童有41%选择“总是担心”,远比非留守儿童的17%高,这反映了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更加深,父母应该注意这点;在孤独感方面,“有时候感到孤独”及以上程度的留守儿童占63%,非留守儿童只占35%,其中留守儿童绝大部分处于“有时候感到孤独”程度上,这说明了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孤独。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调查当中,数据显示消极应对(NC)正常水平的比例占57.5%,偏低占35%,偏高占7.5%;积极应对(PC)正常水平比例仅占15%,85%都严重偏高,而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数据分布较为一致,由此分析可知,被访者人群的消极应对情绪相对平稳,但积极应对情绪严重趋向一极化,需要进行正确地引导。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其实并不特殊,他们和非留守儿童一样,有相类似一般特征,但也在个别方面存在差异,如留守儿童更加渴望被关注但同时人际交往能力也相对较弱,他们更加敏感,容易感到孤独,但总体上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没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出现,这也是我们感到欣慰的地方。

三、对策和建议

(一)社会方面,要多关注农村和山区,加大对农村和山区的教育投入和相配套的保障措施,致力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要进一步深化当地的经济建设,解放生产力促进地区经济快增长;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起社会各界的集体关注。

(二)学校方面,要转变只重视升学率和课业成绩的旧观念,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形成学生心理档案,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活动,营造积极氛围,发挥好学校的育人作用;加强教师培训,开展更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

(三)家庭方面,要改变刻板的教育观念和“读书无用论”、“女子无才便是德”等错误观念,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时常保持与孩子的沟通联系。

(四)支教团队方面,要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和团队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之为友,以更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来点燃他们的读书梦。

参考文献:

[1]郝振.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状况及其保护性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4:5-7.

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第5篇

今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关爱工作纳入主要工作。

二、积极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

学校宿舍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为留守儿童免费提供床上用品,满足上学需要,中午学校有食堂,完全满足孩子的午餐需要,还为留守儿童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管理

四、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我校完善了留守儿童花名册,建立了包保机制,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通过结对子、爱心妈妈等亲情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制观念和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借助家长学校,定期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外出打工家长做到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铺架他们与父母情感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了家庭教育和管理能力。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办学经费仍然困难,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2、农村家庭教育网络不健全、部分家长学校作用发挥不够好,缺少有针对性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培训活动等,加之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文化程度低,认识不到位,放任孩子的言行,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情况汇报 第6篇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机构,镇里和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并有专人负责抓管。

二是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各校都有留守儿童花名册,落实了监护人。

三是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做到有场所,有牌子,完小以上学校实行了“寄宿制教育”。

四是设立“关爱特困学生基金”,歧源村创业青年杨宏斌每年捐资2000元,扶助特困学生。

五是结对帮扶,开展教师“一帮三”结对帮扶等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亲情氛围。

六是以“爱心助成长,留守不孤单”为主题,组织少先队员深入开展“一带一”包教帮扶,在班级建立一个学习小组,组建一个假日活动小组,设立一个“老师我想对你说”知心话信箱。同时学校对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实行优先减免学杂费、课本费、寄宿费。

留守儿童帮扶情况记载表 第7篇

使用说明:

1、本卡由帮扶人填写保存

2、联系卡统一由学校收回审查

3、所有内容均要如实填写,记载栏上应文字配以图片说明。

**小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第8篇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据统计, 曲堤镇留守儿童人数达1657人, 男性925人, 女性732人。其中, 0-3岁儿童有297人, 4-6岁儿童有521人, 小学生462人, 占总人数的77.10%;初中生221人, 占总人数的13.43%;高中生156人, 占总人数的9.47%。留守儿童中单亲打工的有885人, 双亲在外打工的有772人。双亲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中, 由祖辈监护的802人, 占总人数的48%;由亲友监护的368人, 占总人数的21.81%;学校监护的458人, 占总人数的27.61%;其他的占29人, 占总人数的3.35%。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观察留守儿童, 走访他们所在的幼儿园、学校和家庭, 了解到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父母关爱无法真正到位。据调查了解, 外出务工的父母会定期打电话回家, 一般是半月一次, 也有一月一次的, 更有甚者为节约电话费达半年一次电话, 至少半年才回家一次。由于长期分开, 父母虽有关爱心、关爱情, 却无法体现在留守儿童身上。

2.教育问题日趋明显。一是监护人教育难有实效。留守儿童多是隔代监护, 祖辈与孙辈之间年龄相差大, 思想观念和文化背景不一样, 加之祖辈多数受教育的不多, 难以引导孙辈进行正常的学习。而亲朋监护的指导思想是管好吃、管好穿、管好安全就行了, 无法考虑也无能力考虑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二是学校教育无法到位。现在的乡镇因为适龄儿童较少, 基本上不会达到一个村一个学校, 往往是几个村一个学校, 学校与家庭几乎没有沟通。因此, 大部分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

3.心理素质不健全。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缺失现象突出, 身心容易受到伤害, 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发展不是很全面, 一种为攻击性的性格趋向, 表现为自控力差、好冲动、甚至有暴力倾向;一种是畏缩型性格特征, 情绪冷漠、畏惧、抑郁、自卑、优柔寡断、害怕交往。另外, 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熏陶, 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 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4.行为习惯欠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 这些孩子中50%以上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 行为习惯好的占25%, 中等占45%, 其中, 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看电视、游戏、网络, 抽烟等不良现象的约占30%。

三、对策及建议

(一) 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引导作用

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就是父母,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 对父母的言行举止会不加分辨地学习和吸收。因此, 首先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不能认为读书无用, 认为打工同样挣钱,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正面引导不够。他们往往将自己在社会上受到的一些不公正待遇不加甄别的讲给孩子听,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带来了错误的教育观念,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利, 必须切实转变。其次, 家长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家长要多找机会返乡与子女“零距离”接触, 要多打电话与子女交心谈心,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家庭的温暖。第三, 家长也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尽量避免双方同出打工, 可让一方选择本地务工, 使自己能不隔太长时间回家一次, 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 关心其成长。

(二) 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注的支持力度

1. 加强舆论宣传。

特别是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教育发展纲要》等的宣传力度, 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

2.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 搭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桥梁。

农民工出去打工是为了挣钱, 而现在他们的孩子却又因为钱而得不到好的发展。为此, 各级政府要在本地加强老公密集型企业的开发和扶植, 尽量解决本地劳动人员的就业问题, 以减少外出打工的现象。

3. 强化社会关爱。

学生也是社会的人, 社会的关爱能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利的环境。因此, 学校、机关干部、社会热心人士等应与留守儿童结对子, 让富有爱心、责任心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 引导他们成长。

4. 农民工流出地政府和学校可建立儿童

托管中心和心理咨询机构, 推进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 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学业指导, 立体营造这些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 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要求。全社会应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关爱, 别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教育的空档。

参考文献

[1]范先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留守儿童心理情况 第9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存在问题;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10-2

一、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无书可读。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由于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存在着无书可读的现象。

据我们抽样调查,留守儿童家庭藏书量在30本以上的只占总人数的9%,有一些家庭甚至没有一本文学名著。留守儿童在家里无书可读,情况堪忧,到学校会不会好一点呢?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现在虽然各所学校都配有图书室,但是由于经费的问题,学校图书更新慢,生均图书量偏少,这在农村学校问题更为突出,有些学校已有几年没有更新图书了。另外还有个别农村学校由于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图书室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平时很少对学生开放,这样就加剧了留守儿童无书可读的困难。社会上对留守儿童是很关心,但是关心更多的体现在物质方面,精神层面的关心较少,而关心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则更少了。综合以上,留守儿童无论在家庭、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都很难找到有益的书来读,让大批的留守儿童陷入了无书可读的窘境。

2.无心读书。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管,因此大部分留守儿童阅读兴趣不浓,上网、打游戏、打闹嬉戏几乎占据了他们所有的课余时间。这不仅是这些学生贪玩幼稚,还可能是由于他们缺乏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阅读”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阅读就是指读好语文书,只要钻透那薄薄的一本语文书,认真上好那短短的一节语文课,加上大量的练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有着这样错误的认识,他们自然对课外阅读是不屑一顾,认为看课外书是不务正业。

再者,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在“唯考是举”的今天,孩子们的时间往往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几乎没有一点闲暇空余。早上至下午都是坐在课堂里上课,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则是在题海中苦苦挣扎,孩子不是超人,海绵里的水再挤也是有限的。在这样情况下,他们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轻松地“享受”课外阅读的乐趣呢?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不仅强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无心读书,使得学生忽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轻视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3.读书无法。

读书无法,也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导致不会读书。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忙于外出打工挣钱,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无力关心,再加上这些学生的祖父母文化层次偏低,也无法指导他们怎样读书。

其次,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意识日益强烈,他们也都在教学当中或多或少地开展了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可是,这种阅读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扩大视野的阶段,而对于指导学生怎样阅读,为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却是很少去关注和尝试。这样,势必会影响到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导致学生的阅读活动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达到阅读所应有的功能。然而许多名著,尤其是外国名著,内涵丰富,其写作背景或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要想理解其主题思想,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对于留守儿童就更难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阅读;退一步讲,即便勉强阅读,也只能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作品表面的遣词造句上,难以从更深的层次上去把握文章的思想艺术价值。

二、优化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效果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兴趣入手让孩子爱上读书。

首先,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用实际行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新课程要求老师扩大自己的阅读量,了解更多非本专业及众多边缘学科的常识,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旁征博引、左右逢源,激发学生求知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因此,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自己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被老师所感染。就拿笔者自己来说,笔者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会把我读到的好书落在教室里,事实上并非我丢三落四,而是抛砖引玉、有意为之,因为笔者深知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

其次,要整合优势资源,营造阅读的氛围。笔者在班上开设了一门特殊的课程叫“从课本中走出去”,从《三字经》到《论语》《大学》、《中庸》、《史记》、《三国志》,从《百家讲坛》到《子午书简》、《走进科学》,笔者把很多的影像资料和课外读物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且把自己在学习国学经典中收集的一些故事和得到的一些感悟与同学们分享,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畴,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另外笔者还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一日要闻等活动,让学生介绍在课外阅读中所了解的故事、要闻、风俗、奇闻,跟大家交流,在课外笔者还布置学生办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在班级图书角,如《求是》、《读者》等,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可以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指导学生养成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习惯。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目前很多留守儿童普遍反应:我们没有时间读书。看看现实,也难怪他们。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少年时期,然而一天的安排,无非就是上课,然后完成老师和家长们布置的作业,他们为着理想在奋斗着。剩下的几近可怜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可能更愿意与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等等。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尽量帮助孩子们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的同时,也保证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是在学问上卓有成就的人都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古人读书强调眉批,留下了大量的评点古籍的宝贵遗产。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所使用的笔记卡片就达5000多张。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它还有助于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条理性和深刻性,有助于加深对读物的理解、记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仅是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最后,指导学生养成“读说写结合”的习惯。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于是笔者就趁此机会指导学生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在读过一本书或一个故事之后,让学生把其中的重点或基本内容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读完一本书后,还可让学生就某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提高自己分析事物的能力。也可让学生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哪怕只用到一个精彩的词或一句生动的话,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很有帮助。此外,也可让学生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同时,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坚持写读书笔记,哪怕是简单的一两句话也可以。每天的课余时间,同学们就可以随便聊聊自己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收获,教师还可以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等,给他们以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第10篇

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为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流动儿童”。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流动儿童”是指农村未成年的子女不在父母身边而在城镇或在旗县政府所在地就学,而父母又不能承担日常管理监护责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留守流动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流动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现在是到了该“救救”留守流动儿童的时候了。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奈曼旗妇联于2013年5月至9月期间,在全旗14个苏木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全面开展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问题主题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通过召集全旗部分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参与调研、座谈,深入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妇联的综合情况汇报、填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查表、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对全旗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和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一、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现状

(一)基本情况

据调查,目前,全旗共有17岁以下儿童132441人,其中留守流动儿童共有16147人,占全旗儿童总数的12.19%。留守儿童1355人,占总数的0.1%;流动儿童14792人,占总数的11.17%。其中0—6岁的留守流动儿童248人,7—12岁的留守流动儿童5776人,13—14岁的留守流动儿童2817人,15—17岁的留守流动儿童7306人。在留守流动儿童中,由爷爷奶奶照顾的有902人,由其他亲人照顾的有216人,由其他雇佣人员照顾的有15029人。

(二)监护方式

一是隔辈监护。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他们是留守流动儿童的监护主体。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或者受过极少教育。

二是上辈监护。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姑姑、姑父,姨、姨父等。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他们有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如监护人也要外出打工或者被监护者与监护者本人或是跟他们子女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原因而更换监护人。

三是同辈监护。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雇佣式的监护方式。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或者是忙于农活及生意,或者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客观上想为孩子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就讲孩子托管在学校周边小饭桌叔叔阿姨家里,家长出钱,小饭桌负责人全面负责孩子日常的生活起居、学校上学及作业辅导,这种是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一种重要被监护方式,流动儿童以这种被监护方式为主。

五是监护缺失。也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他们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三)旗妇联所做的重点工作

对留守儿童,旗妇联已初步对全旗1355名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监护人联系电话,地址等内容建立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针对留守儿童实际情况,组建了200多名的“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有效开展了助教、助学、助养活动,全旗549名贫困留守流动儿童得到爱心人士救助。旗妇联还积极争取到内蒙古妇联香港爱心人士何崇本先生助学项目。项目用于救助我旗56名贫困孤残儿童,每年度10万元,三年共计30万元。为呼吁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制作了《留守儿童留守的爱》专题片,并在旗电视台《奈曼纵横》栏目播放。同时,在旗第四小学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家园,家园内设电子阅览室、心理亲情室、音乐绘画室、体育活动室、周末影院等,配备了17名“爱心妈妈”,1名心理教师。家园建立以来,有50多名留守流动儿童得到社会各界的救助。

二、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形成原因

(一)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年龄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二)从家庭认识来看,家长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这是形成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的主要原因。但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还有现在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条件好了,生活宽裕了,对子女的教育也重视了,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孩子从5、6岁开始就离开父母,送到镇内或旗政府所在地读书,交给小饭桌监管。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

(三)从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流动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大部分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四)社会整体发展来看,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严峻的现实使务工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主要是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用不同使得他们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三、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经济压力,为留守流动儿童教育成长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利于留守流动儿童自立自强性格的培养,同时也是留守流动儿童群体产生的直接原因,使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面临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不可少的补充和完善。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在外工作,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或农活,与孩子的沟通少、交流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无法关心到子女各方面的发展情况。从调研结果看出,大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隔代监护,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注的少,难以与孩子进行沟通,“代沟”问题更加明显,溺爱现象比较严重。而流动儿童虽然和父母相隔不是很远,但见面的机会也很少,大部分一个月只见一两次,也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真正能够和子女进行谈心交流的父母较少,因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更重要的是亲情的缺失。

(二)心理问题突出。在人格发育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家庭教育的断裂或缺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失衡、行为失范的问题突出。与普通儿童相比,留守流动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和孤独。甚至还有一部分孩子由于对不良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缺乏认知能力,受外来不良社会因素影响成为了“问题孩子”。

(三)意外伤害问题严重。留守流动儿童因为父母不在家或忙于生计,缺乏家庭管护,他们思想单纯,自我保护能力差,很容易出现意外伤害事件。面临拐骗、打架、斗殴、抢劫、交通等方面的安全隐患。由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纽带衔接不上,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南部山区的孩子,由于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也是非常危险的。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家里往往只有老人和孩子,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导致留守流动儿童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高出很多。

(四)学习情况堪忧。一方面,由于留守流动儿童的父母把有限的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使得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期望过高。另一方面,受文化水平和家教知识的制约,使得他们缺乏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教育引导往往不得法,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重养轻教,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也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的倾向比较明显。

(五)身心健康亟待关注。0—14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联系,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不少留守流动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一定的人格障碍。

四、对策和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流动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不单是一个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解决,家庭与社会都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构建组织管理、职能保护、社会呵护、学校监管、亲属监护“五大关系”网络,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建议近期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高认识,把关爱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留守流动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儿童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广大家庭、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积极开展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切实摆上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议程。

(二)扎实推进,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和建设中,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示范片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没有改变,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很多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留守流动儿童群体和留守流动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更要“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更应该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流动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目的。

(三)强化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社会关爱资源。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工作具有面广、量大、困难多的特点,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一要依托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建立关爱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妇儿工委)实施,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到政府有关部门及苏木(乡镇)年度工作考核。二要在旗县及苏木乡镇政府建立“留守流动儿童关心爱护工作委员会”,在各村设立专门的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组,在社区建立留守流动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发挥社区功能。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实施辖区行政负责人对留守流动儿童管护责任制,列为对学校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人员、任务和责任,对每个留守流动儿童都要做到责任到人、监护到底、关爱到位。可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鼓励和引导民间组织参与到留守流动儿童的服务工作中来,通过开展代理家长、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活动,招募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与留守流动儿童结对子,引导全社会重视和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为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健康保障、心理辅导、精神抚慰、安全知识教育等服务。三要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进做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把留守流动儿童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四要巩固和完善“代管家长”等制度,加强对“代管家长”和监护人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同时要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加强社会各界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注,努力构建以留守流动儿童为中心的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

(四)学校要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和监管,力争形成完善的监管机制。全旗各中小学校要对留守流动儿童登记备案,建立和完善留守流动儿童档案。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为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教育提供详实情况;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利用假期召开留守流动儿童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要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要重视对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设立“留守流动儿童心理救助中心”,聘用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及时发现和疏导留守流动儿童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早化解心理危机,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

(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等的投入。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并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和各种文化投入,切实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留守流动儿童家园、留守流动儿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满足留守流动儿童的寄宿和参加社会、集体、文娱活动的需要,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要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保障和指导、管理工作,努力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流动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对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

(六)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努力减少留守流动儿童数量。要积极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为更多的农民工创造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本地或附近找到工作,和他们的子女生活在一起。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外出务工潮变成回乡创业潮,增加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外出务工。此外,应积极推动国家立法,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证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未成年子女进入城市后能够尽快入学,接受具有一定教学和管理质量的义务教育。

上一篇:写蜗牛的五年级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教师结对帮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