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培训内容

2024-09-10

社区志愿者培训内容(精选10篇)

社区志愿者培训内容 第1篇

社区志愿服务内容

1、文明创建整治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以改善社区环境卫生为主内容的志愿活动,集中整治脏、乱、差现象,组织志愿者广泛参与卫生大扫除,清洗乱涂乱画和“小广告”、清理卫生死角,捡拾垃圾(果皮、纸屑)等活动。

2、群众性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对社区群众性文化团体的培育、指导、扶持工作,开展各类文化、书画、摄影等活动,以志愿者进小区组织居民邻里互动娱乐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服务,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3、交通劝导志愿服务队。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组织开展文明交通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交通法规知识,倡导文明新风,争创文明县城。

4、行风监督志愿服务队。结合“勤廉双优活动年”活动,组织开展围绕行风(机关作风)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广泛收集企业和居民意见,着力调查了解各参评单位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检查监督和促进各单位的行业作风和机关作风建设,促使窗口行业提供更加优质服务,让居民工作和生活更加舒适便利。

5、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整合社会资源,将留守儿童作为关爱对象,了解留守儿童所缺所需,开展以心理健康辅导、生活照顾等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活动。

6、法律法规科技宣传志愿服务队。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组织开展法律维权知识、普及科技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法律法规知识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区志愿者培训内容 第2篇

一、志愿服务者精神、志愿服务理念

(一)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二)志愿服务理念——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三)“三关爱”江淮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1、关爱他人,包括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农民工及其子女志、留守儿童、残疾人志愿服务;

2、关爱社会,包括开展文明礼仪、文明交通、爱心送文化志愿服务;

3、关爱自然,包括开展环保宣传、植树种绿、养绿护绿、保护母亲河志愿服务。

(四)志愿者节日: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3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志愿服务活动,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等。

(五)江淮志愿服务重点活动主要有:

1、“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

2、以保护山川河流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江淮志愿服务行”活动;

3、以关爱老弱幼残为主要内容、以“为爱行动、圆梦江淮”为主题的“情暖江淮志愿服务行”活动;

4、围绕重要节点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包括高考期间的“爱心护考”、“3月份学雷锋活动月”“12.5国际志愿者日”等有关志愿服务活动;

5、其它如“文明交通行动”“文明交通、护花行动”等。

二、什么是志愿者组织?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

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三、志愿者精神是什么?

奉献--“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比如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如无国界医生,他们不分种族、政治及宗教信仰,教信仰,为受天灾、人祸及战火影响的受害者提供人道援助,他们奉献的是超国界之爱。1999年10月15日,无国界医生组织因“一直坚持使灾难受害者享有获得迅速而有效的专业援助的权利”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

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四、志愿者标志:

志愿服务标识 1994 年1 月13 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征集启事在《中国青年报》刊出。经由新闻界、美术界有关专家和团中央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的评选委员会评审,确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青年教师陈磊的作品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也是目前义工)的标志。

该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又是英文“志愿者”的第一 个字母“V”,红色。图案中央是手的造型,也是鸽子的造型,同时是英文“青年”的第一个字母“Y”,白色。标志寓意 为中国青年志愿者向社会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一片 爱心,伸出友爱之手,表达“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 志愿者主题。

五、志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

1、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

2、具有亲和力,身体和心理健康;

3、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创建、生活常识、社交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5、要虚心听取组织的意见,要始终保持与组织的联系;

6、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7、有责任心、恒心,认真履行服务承诺,尽力完成工作;

8、主动学习和发挥自己的特长去参与服务;

六、志愿者在文明创建中应做些什么?

1、带头管好自己的嘴,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喧哗;

2、带头管好自己的手,自觉爱惜公共财物,保护公共环境,不乱堆乱放,不乱倒乱泼,不乱扔乱画;

3、带头管好自己的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绿灯,不乱穿行,不践踏草坪;

4、我们要争当文明使者,以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他人;

5、上路纠察劝导,对不文明行为举止及时制止、劝导,帮助改正,如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倒乱泼、乱停乱靠、闯红绿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

6、上路清扫保洁,集中对成年垃圾、建筑垃圾、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进行清运清洗清扫;

7、上门扶贫帮困,对“三无”人员、“五保”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关注,了解困难,解决困难;

8、入户宣传劝导,对城区居民、店铺业主以及街头行人进行长期宣传,力求城市文明创建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效果。

9、宣传文明礼仪,劝导不文明行为,倡导文明出行。

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影响因素研究 第3篇

社区体育志愿者作为近年来逐渐发展壮大的群体,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 这个群体充当了太多积极而难得的角色, 为社区业余文化生活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值得在全社会大力推广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他们的服务质量可以说关系到广大百姓的切身利益, 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 而他们服务的影响因素也值得深入研究。

1 关于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

社区体育事业关系到我国千家万户的业余生活, 如今, 我国已经城乡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建成小康社会。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尤其是社区体育事业在我国还不算成熟,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区体育志愿者作为社区体育志愿服务的直接参与者是, 社区体育人力资源中不可多得的一支力量, 近年来在社区体育文化的建立和传播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为广大社区居民带来了很多福音, 其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事业发展的质量。因此, 深入研究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及其影响因素会为今后社区体育事业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影响因素的探析

2.1 宏观影响因素

2.1.1 资金投入

社区志愿者服务要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 无论是前期准备, 还是服务过程以及后期追加投入。实际上对于社区体育志愿者的资金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环节, 特别是对于社区体育事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时候, 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投资会很好的体现出人力资源的价值, 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集体优势和增强每一个志愿者的自我效能感。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虽然这句话形容到社区体育事业中有些牵强, 不过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没有资金保证, 一切行动措施都将是天马行空。

对于社区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以及社会公益基金, 当然国家财政是主体。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教育培训支出, 保健、保障支出等, 这部分费用属于科研、技术推广等费用。不过, 如今我国对于社区体育事业的投资有许多不足, 这就直接影响到了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影响比较大, 比如没有一个健全的预估和投入体系, 区域资金投入差距比较明显等, 这些因素亟待解决。

2.1.2 激励机制

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对于群体里面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是莫大的支持与动力。社区体育事业当然也是如此。社区体育志愿者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 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也需要可持续的环境。作为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的本人, 他们更多的是考虑到社会和社区的公益事业, 摒弃了很多个人利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忽视他们的个人利益。社会应该作为对于他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给予一定的激励与奖励, 这样才能让帮助社会和他人的人有所心理慰藉。

现如今我国的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恰恰缺乏健全的激励机制, 这个因素制约了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并且为其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我们可以从政府的角度、社会的角度和百姓的立场来着手研究, 寻求积极而科学的解决策略, 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的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2.1.3 管理机制

管理的目的便在于使整个组织系统流畅运转, 并达到组织运转的畅通以及效率的最大化。从目前的状况来看, 我国的社区体育志愿者广泛分布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各个角落, 区域化的服务行动比较多, 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各自为战”, 这也是由于很多传统和现实的原因造成的,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 而且关于领导体制界定的概念也比较模糊, 这确实是制约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一个影响因素, 不容小觑。

解决管理体制的问题。首先, 要界定管理层的身份性质, 也就是到底该什么部门来管, 怎样管, 如何建立长久而有效的管理机制。至少从目前来看, 国家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机构来对于社区体育事业 (尤其是志愿者服务领域) 进行管理, 我们可以说是文化部, 也可以说成体育部。其次, 需要明晰到底应不应该政府部门插手。因为, 毕竟我国目前很多社区里面的体育志愿者组织都是非政府组织,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间组织”。

2.2 微观影响因素

2.2.1 服务意识

志愿者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思想认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西方国家, 人们对社区志愿者活动的认识比较深刻, 具有一定的服务意识, 普遍能够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这已经成为一种内化行为, 并且是发自内心的, 因为他们深刻的懂得服务行业的性质。自发的志愿行为是服务意识以及综合素质提升的具体表现, 积极主动的参与能够使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工作变得更为高效。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具体行动中, 一些人往往是因为社区体育志愿团体少、没有参加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信息、没有时间等因素而不能够参与到社区体育志愿服务中, 但是这些因素更多时候又是其服务意识不高的表现。调查显示, 大部分社区体育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都有一定水平的思想认识, 也能够主动参与到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活动中, 相对而言, 服务意识比较淡薄的体育志愿者, 其工作往往不能持久, 甚至会出现应付工作以及中止工作的情况, 其工作效率要明显低于拥有强烈服务意识的志愿者。因此, 在实际指导工作中, 应提高社区体育志愿者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激励其志愿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区体育活动中。

2.2.2 服务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主要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种需求,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需要理论之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等低层次需求逐渐被满足后, 人们对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高层需求的被满足欲望变得日益强烈, 进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层次需求理论表明, 未满足的需求才会对人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对于低层次的需求通常可以通过外力来使行为主体获得满足, 而对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两个高层次的需求则需要内在动力来完成。因此, 要想让人们能够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者的服务中, 首先应满足其基本要求, 即低层次需求, 进而使高层次的需求成为其想要追求的目标, 社区体育志愿者管理部门要对每个志愿者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 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方式。在社区体育指导中, 还应提升社区居民的感恩意识, 社区居民同志愿者管理部门一同对志愿者的服务予以支持和肯定, 有必要完善当前的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对于不能马上解决以及需要一定条件支持才能解决的问题应给予足够的理解, 以时间的宽容来间接鼓励志愿者来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不仅是对志愿者最好的体谅和担待, 也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体育健身者的需求, 有利于形成和谐、健康的指导氛围, 在此良性发展的氛围下, 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意识也会提高, 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开展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3 结束语

当前, 我国的社区体育事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 而相应的社区体育服务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这和万千的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是密不可分的。总之, 我国现有的社区体育志愿者队伍并不缺乏人数, 而有所欠缺的是社区体育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我们可以仔细分析出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的影响因素, 从而“对症下药”, 找到志愿者与社区体育事业的完美契合点, 达到二者的共融。

摘要:随着我国社区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出现在社区中, 而他们的服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重点对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影响因素做出了一定的研究, 以期对于此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影响因素,研究

参考文献

[1]钱茜.上海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 2013.

[2]李元.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体育志愿者的现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2.

[3]黄龄.对构建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体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3.

[4]唐坤.社区体育志愿者服务价值及社会意义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 12 (04) :45-48.

社区志愿者培训内容 第4篇

【摘 要】社区教育是面向社区全体居民开展的全方位的教育,志愿者是社区教育服务工作的主力军。加强乡镇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志愿者队伍的力量和作用。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既要完善乡镇社区教育资源需求信息,也要不断丰富社区志愿者的教育活动;既要加强对志愿者的专业化培训,也要给予其更多的温暖的关怀。

【关键词】社区教育 志愿者团队 管理 建设

建设学习型社区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社区教育是在社区中,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2006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定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即人人皆是学习者;“终身学习”,即人人皆要从小到老不断地学习。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此带来了社会的全面、持续发展。而要搞好社区教育,实现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目标就要靠社区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靠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这一股庞大的力量。

一、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教育不仅关系到居民綜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及和睦幸福,更关系到社区的和谐及社会的稳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社区教育问题凸显重要。一方面,社区居民逐渐认识到社区教育的价值,产生了一定的参与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不断膨胀的城市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形成流动人口浪潮;中国大部分城市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日益严重;不合理的城市布局与窘迫的生存环境;人际关系的隔阂与淡化等。对此仅依赖以协调管理为特性的社区组织形式及学校教育来解决上述问题是不够的。社区教育实践经验已清楚地表明,只有实施面向社区成员,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原则的各种各样的社区教育,才能满足各类人们的各种教育需求和社会问题。

社区教育是为解决社区面临的社区问题而组织、实施的,是为社区的建设、发展服务的。社区的需求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社区教育的对象是社区内小到婴幼老到耄耋的所有成员,社区教育内容要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个性化、多层次、多样化的不同学习需求,是一项极其宽泛的教育活动,内容极其丰富,范畴十分宽广。如社区法治、安全教育,职业培训教育,家政教育,未成年人教育,矫正对象教育,居民道德、身心健康及审美娱乐教育等的方方面面。社区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有办班授课、主题讲座、应急演练、各种教育活动等。此外,还有以条幅、宣传栏、宣传单等实物形式开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面广量大,这就要求社区教育的队伍包括各方面的人才。因此,要推进一个区域内的社区教育工作,仅靠社区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和工作者队伍的力量远远不够,这就必须有一支数量足够、专业齐全、具有较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与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结合使用,形成互补,才能确保社区教育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二、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教育志愿者将自己的才能应用到社区教育的组织运行中,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师资力量,充当社区教育管理者角色,既能扩大受益对象,又可以增加接受教育的内容,改变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比较简单、单一的状况,也能降低教育成本。

首先,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充实了社区教育的师资力量。社区教育是一项极其宽泛的教育活动,几乎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因此,社区教育的队伍必定包括各方面人才,其数量也十分庞大,仅依靠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社区教育专兼职干部队伍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力量是不够的。而社区教育志愿者来自社区的各行各业,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区教育多方面人才的需求,还具无偿、免费的特点,可大大节省社区教育的经费支出。

其次,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提升了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我们经常看到,社区教育机构花了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开展社区教育,而参与的社区居民寥寥无几,有时甚至用发放纪念品或生活用品的方式吸引社区居民参加,说明社区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还不够。社区教育志愿者来源于基层社区,也是社区居民中的一员,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言传身教将对自己的家庭和周边的居民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推动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社区教育服务过程中,社区志愿者无偿地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向居民传播知识经验,帮助社区居民提高知识技能,也给自己个人特长展示提供了平台,生活体验进一步丰富,人生价值受到肯定和尊重。而被服务对象在得到新知识经验的同时,也增进了对志愿行为的理解,不知不觉受到志愿精神的感化,进而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这种互动和交流的志愿服务方式,使教育过程由单项转变为双向,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营造整个社区积极向上的氛围,促进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

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是社区志愿者队伍中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首先必须热爱公益事业,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服务。他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教育和管理经验等,并通过他们扎实的工作,把社区教育的理念转化为社区教育的实际行动。很显然,社区教育志愿者已逐步成为社区教育的生力军。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功能,关键在于加强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

(一)要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志愿者团队的领导。由于社区教育志愿者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集体,志愿者活动有分工也有合作,因此需要统一的指挥和协调。要切实搞好社区教育服务工作,首先要健全组织、完善管理机制,这样就能够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这一庞大队伍的领导。我们由成人教育办公室牵头,镇团委、妇联、公安、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及关工委分工合作,协调和指导全镇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招募和日常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以社区学校为核心,以辐射渗透型为形式,把分散的社区教育人力资源集中起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了教育志愿者在社区教育的作用,保证了社区教育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制定社区教育志愿者入队标准,明确社区教育志愿者岗位职责。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指导,提出社区教育志愿者自愿服务的要求,让这支队伍有章可循,持久稳定地发展,使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管理更为完善合理。让社区教育志愿者明确职责,热爱社区教育工作,主动、积极参与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还让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组织协调能力,服务社区教育工作;鼓励他们钻研社区教育工作理论,勤于实践,踏实工作,勇于奉献,敢于创新。

(三)广泛招募社区教育志愿者,引进人才。社区教育的各级组织在政府引导和激励下,以学校为龙头,连接在社区的街道、派出所、消防队、敬老院、交警队、医疗、工厂、企业、事业系统与政府相关部门科室如科协、妇联、团委、民政、综治办、关工委等相关人员共同组成一支包含了各专业人才在内的庞大的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同时还招募辖区的大中小学生,吸收他们加入志愿者队伍,把他们培养成为协助社区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主力军。

(四)对教育志愿者队伍进行注册登记,建立志愿者资源信息库。广泛动员辖区居民中的党员、教师、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参加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让根据他们本人的特长,选择自己的服务意向,并進行规范注册登记。然后把登记的志愿者名单筛选整理,根据服务意向进行分类,从而建立好社区教育志愿者资源信息库。这样能够为团队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最为根本的依据,这也是志愿者团队管理建设的基础所在。

(五)完善社区教育资源需求信息库。在志愿者展开服务工作中,首先需要真实地了解社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地方,只有真实地了解相关的需求信息,才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服务。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可以定期到居民家走访,真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与生活需求。同时,志愿者团队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社区内部的活动,居民在参与的同时也是志愿者获取相关信息的一个途径。这些都会让乡镇社区的教育资源需求信息更进一步得到完善。

(六)加强对社区教育志愿者人员的培训。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素质如何,关系到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影响到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加强志愿者培训,提高志愿者素质是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建设的重点工作。一是培养社区教育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质,明确社区教育志愿者岗位职责,提升社区教育志愿者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个性心理品格;在发展社区教育、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工作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而不懈努力。二是构筑社区教育工作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这就要求社区教育志愿者要有创新的思维,要有科学的头脑,要有一技之长。除了对他们分别进行岗位工作内容和基本业务流程的培训,还要就志愿工作的目标、知识和专门技能等进行通用培训或是专项的专业技术能力的特别培训,包括社区教育专业知识、社区工作政策法规知识、社区教育工作的相关知识等。既要培训社区教育的通用志愿者,也要培训社区教育专业志愿者,这样才能满足社区教育多方面的人才需求,才能保证社区教育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期持久。

(七)丰富教育活动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志愿者活动。想要更好地发挥乡镇社区志愿者团队的作用,社区应当不断丰富志愿者的教育活动形式,这样才能够让志愿者的工作更好地得到渗透。社区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专题式的教育活动,志愿者们可以在活动中给予居民一对一的辅导,也可以集体回答居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志愿者还可以定期到有需求的家庭里走访,照顾那些有需求的社区居民。这将会带给居民更多的帮助与关怀,这同样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活动形式。

(八)给志愿者更多温暖,确保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稳定。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是一支动态的人力资源队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长期留住志愿者,保持志愿者团队的稳定很重要,也是一项很难的工作。维持住志愿者在工作中的一腔热情,除给每一个志愿者分配合适的教学活动外,应注重其自身的心理满足,对症下药方可维持其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持久性。一是要充分调动社区内“有学者、有才者、有力者、有闲者”的积极性,以满足社区成员在法律、保健、教育、 休闲、科普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其次,为他们开展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志愿者的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不少志愿者自身的生活可能也面临各种问题与困难,乡镇社区不仅要加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对于所有这些加入进来的志愿者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与关怀,这样才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动力,从而确保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稳定。

(九)建立教育志愿者考核评价体系,树立典型榜样。我们把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参与率和活动质量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并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定期进行检查。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按服务日期、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分别登记在记录卡上,并按记录卡上服务时间的累积数对志愿者实行星级评定,为志愿者颁发证书。通过评定来确保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效果的取得,同时结合不同的活动项目开展一些评比活动,如:每年评选社区教育志愿者先进个人,并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是一种倡导终身学习的社区学习型组织,也是一支创建精神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我们的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会越来越壮大,服务质量也会越来越高。社区教育志愿者在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一分力量。

总之,社区教育志愿者团队的建设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工程,它的发展有待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终身教育观念是建立在终身学习概念基础上的。

【参考文献】

[1]文建,宁丰.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2]吴丛妍.社区教育志愿服务管理的改进思路――以淮安市S社区为例[J].学理论,2013(03).

[3]吴亦明.现代社区工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

《社区志愿者培训方案》 第5篇

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培训学校,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从社区实际出发,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现制定社区志愿者培训办法如下:

一、培训类别

1、初次培训。培训对象为新招募的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志愿精神、服务规范和权利义务等,培训目的是帮助志愿者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初次培训要全面系统,可以在志愿者报名时当面进行,也可以采取集中培训。

2、阶段性培训。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对志愿者进行阶段性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阶段性培训要定期进行,可以采取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也可以通过集中讲解、个别辅导等办法。

3、临时技能培训。这方面的培训一般在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和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时进行,重点时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别要求,对志愿者进行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相关知识培训。开展临时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

4、志愿服务组织跟踪记录志愿者参加培训的情况。

二、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每个志愿者都能达到三个提高。

1、提高服务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志愿者服务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而,增强志愿者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

2、提高理论水平。要在思想上弄清社区工作理念、国家对社区的方针政策、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要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规律,不断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概括、分析、总结、提炼,以形成新的经验,做到逐步与国际接轨。

3、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培训,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思想,从而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使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各种关系处理得更协调一些,创造性工作更多一些,工作方法更科学一些,工作作风更严谨认真一些,工作质量更高一些。

三、培训内容

1、政治理论。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外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范畴;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的有关知识等。

2、社区建设。包括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科学化管理;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

3、队伍建设。包括志愿者的权利义务、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等。

4、业务能力。包括服务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交流和沟通的技能,组织、动员、宣传等技巧。

四、培训方式

服务组织可以邀请教育、咨询专业机构,对居委会、社区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方法可以采取观摩、讲座、实地考察、观看影像资料、专题讨论、示范操作等形式;培训要以大集中和小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培训质量。

五、培训要求

1、志愿者培训是提高志愿者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社区党总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我社区志愿者培训方案,创新培训形式,自行组织实施好相关培训内容。

2、参加培训的志愿者要按时参加各项培训活动,认真做好笔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如遇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

XXXX社区

2021年3月10日

END

社区志愿者培训方案 第6篇

志愿者培训是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增强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环境的熟悉过程,进一步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确保志愿者提供最优质的志愿服务。

一.培训内容

志愿者培训工作包2个内容:通用培训,专业培训

1. 通用培训。主要使志愿者具备志愿服务必需的知识技能,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服务精神和服务能力。

2. 专业培训。重点对象时专业志愿者,根据服务岗位的专业要求,实施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一)社区志愿者培训内容:

(1)志愿服务理念培训

(2)志愿服务礼仪培训

(3)应急救援、志愿者自护、医疗常识培训

(4)志愿服务心理培训、团队意识培训

(5)文化知识培训

(6)志愿者体能培训

二、培训时间

2012年1月9日至1月14日完成培训计划

三、培训方式

1.集中培训。以省志愿者工作部编写的教材为基础,开展学习型培训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优秀志愿者典型作专场报告,讲座,通过视频教学的形式,解释志愿者的意义和各个岗位志愿者的工作要求。

2.骨干培训。针对关键岗位的志愿者,以学习营和训练营方式开展培训。

3.实践培训。通过开展各种公益实践活动、组织实践演练等方式,提高技能,培养团队精神,营造志愿服务气氛。

4.测试评估。通过对志愿者素质的测评,评估培训效果,确保达到培训的预测目标。

社区志愿者培训方案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区主题,以创建文明社区为契机,以满足居民群众需求、为群众提供服务为宗旨,大力开展社区志愿者活动,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志愿者的热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健全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我辖区社区志愿者服务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内容

(一) 围绕四大关爱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

1、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家政培训及阳光月嫂培训活动,开展爱心助老志愿活动。以社区享受居民养老服务的孤寡空巢老人为主要对象,开展精神慰籍、保健指导、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弘扬敬老助老传统美德,为老年人创造健康优质的生活条件。

2、爱心助残志愿活动。发扬“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精神,为残疾人及家庭开展医疗保健、技术培训、心理咨询和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服务,创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增强残疾人自立自强、参与社会、服务社会能力。

3、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展开爱心助困志愿活动。针对辖区困难群众、困难家庭不同情况,开展捐款捐物、结对助学和送医疗、送岗位、送信息、送技术志愿服务,建立长期的,实实在在的扶贫对子,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使他们感到社会关怀和温暖,逐步使困难群体脱贫致富。

4、开展党员志愿者学习培训,利用社区教师、学生资源,展开爱心爱心助学志愿活动。引导社区热心未成年人教育的各界人士,特别是发挥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作用,开展宣讲、辅导、教育、关爱等志愿服务,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促进健康成长,让他们享受“同一片蓝天”。

(二)围绕四项工作,开展四项志愿行动

1、文明社区志愿行动。围绕创建文明社区,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文明礼仪、法律法规、职业技能、卫生知识、营养保健、科普知识等为内容的宣讲培训活动,在社区举办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提高和谐文明城区建设水平。

2、共建共享志愿行动。定期到小区开展文明劝导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2016年社区志愿者培训总结 第8篇

志愿者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6年社区志愿者培训总结,欢迎阅读。

篇1:2016年社区志愿者培训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志愿者的服务知识、技能,按照我局《志愿者培训方案》要求,我们对局志愿者进行了认真培训,使志愿者队伍整体服务素质得到较好提高。不断推动了社会公益性服务工作,现将上半年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使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为进一步健全局志愿者组织,不断壮大愿者志队伍和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和整体工作水平,使各项志愿服务健康发展。局领导高度重视,按照志愿者注册登记、招募工作的要求和阶段培训计划安排,经常过问志愿者的情况,并对研究制定的志愿者工作方案和培训计划亲自审阅和批示。还由一名副局长专门负责组织协调志愿者培训工作,同时在经费上给予了落实。

二、精心组织,保证了培训任务和质量的落实。

上半年,按照局《志愿者培训方案》要求,对局志愿者进行了志愿者组织的含义;志愿者应具备的素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者服务知识技能技巧、服务理念等内容培训。同时,进一步规范了队伍管理。在局属单位配合下,组织3个下属单位的板报、橱窗等宣传平台,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理念和权利义务,激发广大干部加入志愿者行列,并积极参加和接受志愿服务思想、业务的培训,较好促进了培训任务落实和质量的提高。

三、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

在培训中,我们采取了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对局志愿者队伍进行培训。一是将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理论知识和比较难操作的技能,聘请专业人员用集中培训方法,为志愿者授课讲解。二是对那些较为浅显的理论知识和能单独操作的技能以自学方法进行自训。同时,我们还结合志愿者自身工作实际,开展各种自学、自训活动,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具统计,局志愿者集训、自训培训时间都达到了16小时(二天)。

四、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培训效果。

志愿者们,将培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志愿服务实践中去,使所学志愿服务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在实践中磨合提高。

篇2:2016年社区志愿者培训总结

本专题的目的

一、主要是介绍服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

二、学习心理自护知识

专题分为四讲

第一讲:心理健康重要性,通过采访时勘教授的形式简述,内容有:

1、如何看待志愿者。

2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志愿者可能遇到的问题。

4从“身心灵”三方面讲述如何提高心理素质。

第二讲: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常有的心理问题

(1)通过采访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广州亚运志愿者队长李森,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袁宙的形式简述。

内容有:

1讲述他们的个人志愿者服务经历,志愿者可能遇到的问题心理问题,及他们如何对待、解决心理问题。

2、如何调适心理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3、对志愿者的建议。

(2)讲师龚会简述:

1服务过程中志愿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a、紧张和焦虑

b、消极心态

c、工作倦怠和疲倦

d、不能有效平衡日常生活。

2.、解释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如何调整

第三讲:志愿者健康调适自我保护知识

讲述如何克服调整遇到的心理问题

1、志愿者管理者方面通过志愿者的工作的设置调整、对志愿者的培养来帮助志愿者

2、团队互动的调适:团队的持续沟通、积极赋义法、按摩阵线联盟法

3、自愿者自身的自我调适:

(1)如何克服紧张:a改变思想法 b、简单地放松技术(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冥想放松法)c、敢于行动 d、信念和自信 e、其他减缓方法:听音乐、聊天、看书、散步、运动

(2)如何应对工作倦怠的方法

(3)如何平衡工作活的建议a、设立明确的目标b、保持心灵平静c、了解时间管理法则

(4)如何保持工作热情的策略

(5)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社区志愿者培训内容 第9篇

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城市志愿者通用政策重点解读 服务方式

在城市重点区域设立的城市志愿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服务内容

1.信息服务:(1城市信息咨询:解答市民关于旅游、购物、餐 饮、交通等信息的咨询;(2语言信息:为国外游客提供语言翻译等 服务。

2.便民服务:根据市民需求提供相应的便民服务, 如站点可以配 备急救箱、针线包、自行车充气筒等方便市民使用。

3.应急服务。

4.其它特色服务:根据地区特色和站点特色, 设计开发符合市民 需求的特色宣传活动和特色服务项目。

志愿者的基本条件

年龄限制:1994年 6月 30日(含前出生,身体健康(未满十 八周岁的报名申请人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城市志愿服务时间: 北京奥运会城市志愿者将在 2009年 9月 7日至 2009年 10月 8日期间开展城市志愿服务。

志愿者工作职责

1.每天 9:00到达指定地点,接受岗位培训,做好岗前准备。

2.志愿者要仪容整洁,态度和善,微笑服务, 并始终保持站点及 周边环境整洁。

3.要特别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

4.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服从负责人的统一安 排。5.鼓励每位志愿者设计特色活动项目并提出工作建议。

二、突发情况处理 雪天站点应急处理

在上岗前一天应确认天气,需要时提前准备好雨具、保暖衣物。服务过程中遇到下雪时, 听从站点负责人的指挥, 一是指定专人负责 站点及志愿者个人物资, 避免混乱时丢失物品;二是做好站点设备和 物资的存放工作, 有秩序地结束站点服务;三是遇到急风或是大雪时, 志愿者要注意自身安全。

医疗应急处理

各站点都配备有急救箱, 内有一些常规药品, 当志愿者或市民有 需要时可以提供。如果在站点或周边有人出现意外昏厥等紧急情况 时, 不要慌乱, 站点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区应急指挥中心(电话 , 并拨打 120求救热线。

寻衅滋事等事项站点应急处理

志愿者遇到有人在服务站点寻衅滋事时, 要多人一起面对滋事人 员, 不要与滋事人员在言语或身体上起冲突, 对滋事人员不合理的要 求和问题用 “我们是志愿者, 您的问题请咨询相关部门” 等方式回答;滋事情况严重时,由站点负责人直接拨打应急平台专线(电话 ,通 知相关部门解决。

个人物品保管

南厂宅社区志愿者培训材料 第10篇

——认识自我

认识自我也就是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是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的形象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包括了对自己的动机、意图的验证与评价。

为了更好地适应志愿服务的需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应该对自己的体魄、欲求、动机、意图、思想、感情、智力、个性特点有所认知。但要提醒的是自己本人更容易受到自己的认知框架的影响和制约,正如俗语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以在需要的时候应该询问一下自己身边的朋友,更全面的认识自己。

一、关于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的认知

参与心理是社会人士要求成为志愿者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维系志愿者在机构中参与志愿活动的思想支柱,所以志愿者自己必须对参与心理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归纳起来,对志愿工作的参与心理有以下几种:

1、帮助有需要的人,回应社会需要;

2、参与改善社会问题:

3、尽公民的责任,回报社会;

4、希望发挥自己所长:

5、感觉自己的存在价值:

6、学习新的技能;

7、善用业余空闲时间;

8、扩宽社交圈子:

9、取得他人的认知和赞许以及在群体中的位臵:

10、丰富经验,自我成长:

11、培养组织能力及领导才能:

12、寻求新刺激及扩宽生活体验:

13、为未来工作做准备;

14、感觉义务工作有意义:

15、赶潮流,追时尚;

16、出于对志愿服务的好奇心;

价值观引导着个人的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千差万别的价值观或回报源于每个人对价值的主观评判不一样。同样,每位志愿者成员的内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着他们去做很多对社会、他人有意义的事情。

志愿者基本知识培训

什么是志愿者组织?

联合国将志愿者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的、切合实际的,具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志愿者精神培训

奉献——“奉献”原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友爱——志愿服务精神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差异,没有民族之分,不论高低贵贱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互助——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余,持之以恒地真心奉献。“助人自助”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返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的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志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

进步——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促进了社

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之境的实现。

三、愿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1、遵守道德规范,具有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工作负责。

2、具有亲和力,身体和心理健康。

3、具有一定的关于文明创建、生活常识、社交礼仪、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的知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5、要虚心听取组织的意见,要始终保持与组织的联系;

6、积极提供建议改善服务。

志愿服务礼仪培训

一、着装整洁着装整洁着装整洁着装整洁 着装应注意干净清洁,衣服的款式要尽量合身,领口开得太低,太紧身的衣服应该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应注意,内衣不能外露更不能外穿。

二、面容洁净面容洁净面容洁净面容洁净 头发要勤于梳洗,女士发型发式应该朴素美观,佩戴的发卡、发带式样应该庄重大方。面部注意清洁与适当的修饰。男士应剃净胡须、刮齐鬓脚,不留小胡子和大鬓角。女士可适当化妆,但以浅妆、淡妆为宜,不可浓妆艳抹,并避免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做到勤洗澡、勤换衣袜、勤剪指甲、勤漱口,内衣、外衣经常保持整洁,特别是衣领袖口要干净。工作前忌吃有异味的食物。

三、交谈文明有礼交谈文明有礼交谈文明有礼交谈文明有礼 不使用粗话,脏话、黑话、气话,要说文明语言。交谈中要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是: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在交谈中,语言必须准确,包括发音标准、清晰、音量要适中,语速要适度,口气要谦和,讲话的口气一定要平等待人,不要随便教训、指责别人。交 谈中还要注意“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交谈时要神态专注,要用词委婉,礼让对方。在交谈中,应该注视对方的双眉到鼻尖的三角区域内,听话者要表现得神态专注,是对说话者的尊重。

志愿者在文明创建中应做些什么

1、带头管好自己的嘴,自觉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不讲粗话,脏话。

2、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喧哗;带头管好自己的手,自觉爱惜公共财物,保护公共环境,不乱堆乱放,不乱倒乱泼,不乱扔乱画;

3、带头管好自己的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绿灯,不乱穿行,不践踏草坪;

4、我们要争当文明使者,以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带动他人;

5、上路纠察劝导,对不文明行为举止及时制止、劝导,帮助改正,如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倒乱泼、乱停乱靠、闯红绿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

6、上路清扫保洁,集中对成年垃圾、建筑垃圾、城市“牛皮癣”、卫生死角进行清运清洗清扫;

7、上门扶贫帮困,对“三无”人员、“五保”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给予关注,了解困难,解决困难;

8、入户宣传劝导,对城区居民、店铺业主以及街头行人进行长期宣传,力求城市文明创建达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效果。

9、不断学习进取,增强道德观念,法律意识,遵做遵纪守法的文明市民。

志愿者医疗急救常识培训

一、遇到急危重病员时,志愿者应采取哪些措施?

1、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迅速呼叫120急救电话,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

2、迅速排除致命和致伤因素:如搬开压在身上的重物,撤离现场,如果是触电意外,应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泥砂、呕吐物、血块或其他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3、检查神志是否清醒:采用大声呼喊、拍打面部或掐压手脚等。

4、检查伤员的生命体征:检查伤病员呼吸、心跳、脉搏情况。如有呼吸心跳停止,应就地立刻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5、止血:有创伤出血者,应迅速包扎止血,材料就地取材,可用加压包扎、上止血带或指压止血等。

6、如有腹腔脏器脱出或颅脑组织膨出,可用干净毛巾、软布料或搪瓷碗等加以保护。

7、有骨折者用木板等临时固定。

8、神志昏迷者,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窒息。

二、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

1、讲清伤病员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确切地址、联系电

话等最基本的情况。

2、在家的要说清住宅所在的区、楼牌号、房间号及行车的捷径等;在现场的要说标志性、特点突出的高大建筑物或知名的单位及具体路段。

3、说清伤病员发病或受伤的时间,目前的主要症状和现场采取的初步急救措施(如服过什么药、有无止血等)。

4、讲清伤病员最突出、最典型的发病表现(如:吐血、呕吐、头痛胸痛、昏迷、呼吸困难)或受伤情况(如头部、胸部外伤,四肢骨折)。

5、讲清伤病员对什么药物过敏,过去得过什么病以及最近的服药情况。

上一篇:金盆小学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下一篇:国贸复习题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