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2024-07-12

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精选6篇)

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第1篇

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学生接近和爱戴老师会很多原因。教师的道德、学识、权力、外表等都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们拥有高尚道德品行,具有良好师德师风。好的师德师风体现在平等。师生之间应该有人格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是从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角度来说的。其实这句话也在告诫老师:既然做“父亲”,就要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负责。如果学生犯了错误,那应该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责任。老师不能把这句古语理解为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前段时间听闻某老师利用班主任身份之便,向家长索取“好处”,这种行为实乃教师之耻,需要每位老师引以为戒。

好的师德师风体现在传统美德。有位美籍华人教授的座右铭是:“仗义疏财,扶困济贫,教学相长”。其中只有最后一句是与教师职业有直接关系,前两句,都是武林中话语。但这位教授深受学生的爱戴,就是因为他对学生很讲“义气”。即使现在整个社会的传统文化氛围已经大大淡化,但是生长在有着悠久文化积淀的中国,每一位学生对传统美德还是有着本能的向往和钦佩。学生们在作文中对“小月

月”事件无一不抱有深切的同情,但更加呼吁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美德的人们的出现。相信一位能够遵守诺言、讲求信用、乐于助人等传统美德的老师一定能够受到学生的爱戴。

好的师德师风体现在对学科、对社会负责。浮躁的社会风气也影响了本该沉稳平静的教师队伍,年轻的老师眼高手低,理论能力大于实践能力,有经验的老师追求名利或是更大的权利。这种浮躁体现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就会影响之后步入社会的表现,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所以说“浮躁”是缺乏师德师风的表现。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有经验的教师,都应该固守教育阵地,驱除浮躁之风,沉下心来做教育,对学科对社会负责,这才是拥有良好师德师风的体现。

师德师风不是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每位教师切实落到实处,体现在教育中的各个环节。

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第2篇

一、想信念方面

(一)思想政治观念淡薄。有的教师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教育方针学习不够,不讲政治、不讲原则,热衷于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和小道消息,损害党和政府形象。

(二)理想信念不坚定。有的教师刚参加工作时满腔热情,但时间长了,就感到工作枯燥单一,讲攀比,工作热情大打折扣,职业幸福感缺失,对工作没有信心,精神上得“软骨病”,随大流思想严重,信念不坚定,理想淡化,甚至有跳槽、辞职现象,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有偏差。

(三)意志消沉,敬业精神缺失。有的教师工作懒散、目标定位不准、态度消极、得过且过,对待工作、缺乏热情,对待学生、漠不关心,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效果差;有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职称已达顶峰,该歇口气了,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进取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甘居后位。

(四)工作热情减退,责任心不强。有的教师对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精力投入不足,不安心本职工作,轻校内课堂教学,重校外兼职,搞经营或“第二职业”;有的教师认为如今这年代,教与不教无所谓,教多教少、教好教坏一个样,什么事也懒得干、什么人也看不惯,钱想要多拿、事要少干,有利益就往前冲;有的教师认为把自己的课上好就行,学校的发展有领导,班级管理有班主任,自己何苦操那份闲心,对与自身利益不密切的事漠然处之,对学校发展漠不关心。

(五)缺乏奉献精神,拜金思想严重。有的教师干工作以经济挂钩,有钱就做事、无钱靠边站、一切向钱看,多加工作量就怨声载道,多上段晚辅,张嘴就谈钱,拜金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对领导安排的工作斤斤计较,讨价还价,缺乏奉献精神;有的教师信奉“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把金钱利益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在物质诱惑面前失去了信念,注重个人与社会、义务与利益、奉献与索取并重的价值取向。

二、道德情操方面

(一)觉悟不高。有的教师受当今社会上流行的不正之风和拜金主义的影响,不讲奉献讲索取,不讲德性讲个性,不讲原则讲交情,不讲正气讲义气,不讲真话讲假话,不讲团结讲利益,不讲业绩讲待遇,喜欢计较个人得失;有的甚至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违反法律法规,不惜丢掉人格尊严,不惜损害学校、群众、师生利益。

(二)服务意识淡化。有的教师宗旨观念不牢、服务意识不强,对待学校交办的事情装聋作哑,对待周围同事的工作不愿配合,对待前来咨询的学生家长没有好脸色、没有好语气;更有甚者,厌教书、烦学生,始终“静不下心来教书、潜不下心来育人”,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花在教书育人之外。

(三)生活作风差。有的教师平时讲话做事不注意自己身份,不注重教师形象,师德不优、师风不正、行为不端;有的公开参与群众赌博,思想道德滑坡,生活作风不检点;有的教师已有家庭、子女,还搞师生恋,甚至做出猥亵、性侵学生等道德败坏、违法违纪的事情。

(四)无视组织纪律,不守规矩。有的教师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上班迟到、早退,上课玩手机、玩游戏、聊天、淘宝、看影视片,酒后授课、课堂吸烟,监考发短信、打瞌睡、听音乐,上课时间私自调课换课,离校打鱼捞虾、会私客、办私事、随意缺课旷;有的利用教学之便收受家长财物,接受家长吃请;有的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教辅和商品,乱罚款、乱收费,搞有偿补课,以教谋私。

(五)不注重言传声教。有的教师升旗仪式时随意走动、闲聊;上班时间随意串岗,热议小道消息,说他人是非;烟头随地乱丢,办公室物品乱放乱堆;有的教师剪怪发、染彩发、涂指甲、画浓妆、仪表不整、上课穿奇装异服;有的教师不分场合说话粗俗,行为举止不文明、口无遮拦;同事间相互诋毁、互相拆台,网上乱发帖子、乱传谣、乱议论、乱告状;有的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有的参与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活动或群体性事件。

(六)横蛮无理,称王充霸。有些教师不服从组织工作安排,不服从学校管理,对领导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甚至在私下搞拉帮结伙,不讲政治,不讲团结;有的在地方上称王充霸,对同事、对群众横蛮无理,搞小霸王作风。

三、扎实学识方面

(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有的教师只满足现有教学方式方法,不学习、不钻研、墨守成规、凭经验办事;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从教多年、成绩显著、骄傲自满;有的认为自己即将退休,没有必要学习,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有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安逸、怕苦畏难,缺乏勤学苦练、奋发有为的精神;有的“手抓一把泥,脚踩西瓜皮,能和稀泥和稀泥,滑到哪里算哪里。”

(二)忽视学习教育,学用脱节。有的教师不注重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用脱节,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还是老一套,习惯于按部就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绕道走;有的平时不注意读书学习思考问题,不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缺乏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自己的心思、时间和精力用在娱乐玩耍、麻将桌上;有的讲课时照本宣科,书云亦云,不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讲解新的内容、发表新的见解、传授新的知识。

(三)头重脚轻,傲气十足。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学历高、职称高、资格老,工作不认真,傲气十足,对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满足于一知半解,好高骛远、华而不实;不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我行我素,不讲大局,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四)工作方法老化,思想观念陈旧。有的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继续穿新鞋走老路,还继续死守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份教案(应付检查的教案)、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的做法,对自己不懂的问题,不会用的教学设备,不学习、不钻研,整天无所事事,更有甚者两手空空进课堂,上课东拉西扯,误人子弟。

(五)创新不够,动力不足。有的教师主观臆断、骄傲自大、观念落伍,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不能用长远眼光看问题,危机意识不够,竞争意识不强,缺乏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提高的意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习,缺乏思考、钻研和实践,业务能力和水平没有提高,工作没有促进,原地踏步,不进反退。

(六)工作不认真,敷衍塞责。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把教书育人的天职抛诸脑后,不愿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不用心去教育学生,不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简单从网上下载,批改作业方式简单,甚至不批改作业,下课就离校,打牌、喝酒夜以继日,上课敷衍塞责、无精打采、教学效果差、群众反响大。

四、仁爱之心方面

(一)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的教师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坚持“我说你听”、“我管你服”,把“关爱学生”抛之脑后;有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诸如:把学生赶出教室、罚跑步、罚蹲马步、罚站、罚抄、罚饿、罚款、罚留堂等;有的使用“课堂禁忌语”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甚至打骂侮辱学生等。

(二)爱心缺失,重教书轻育人。有的领导不关心教师,漠视群众、师生利益;有的教师不关心同事,不关心学校发展,自私自利,只讲个人利益、不讲奉献,对教育缺乏热情,对学生缺乏爱心,对社会缺乏关心;有的对于学习优异的学生过于偏爱,只要学习好,其它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对他们在思想道德、言行举止上犯的错误轻描淡写,缺乏适当的教育指正;对于后进生习惯于简单批评训斥,嘲讽打击,讽刺挖苦、冷眼相待、漠然视之,只教书不育人。

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第3篇

关键词:师德师风,高校,学生工作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 毋令则行, 其身不正, 虽令毋从。”可见, 古往今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任何时期都是关乎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 都是教育工作者的首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 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发挥言传身教作用

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句名言:“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指的是学问高深的人能成为老师, 行为端正的人会成为言行的典范, 指出了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首要因素, 同时也是提高受教育对象素质的必然要求。大学生的思想正处于一个非常活跃的阶段, 他们对社会非常富有责任感, 敢想敢干;他们青春、奔放, 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可塑性强。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 就需要不断地深入学生中去, 为他们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 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如果没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工作起来就没有力度;如果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 就不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甚至会阻碍他们的发展;如果自身没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 就无法为他们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

因此, 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 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善于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 还要认真钻研业务知识, 尤其要具备当代教育方面的知识。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注重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青年学生的言行举止。

2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不断强化服务意识

胡锦涛同志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这一重要论述, 鲜明地指出了学生工作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学生, 其本质也是做人的工作, 因此, 要做好学生工作, 就必须牢固树立和积极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2.1 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摆正自己的位置

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应该以一名服务者的心态去对待学生, 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 决不能将学生视为上下级关系, 甚至是对立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 才能广泛的、多渠道的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当前存在的困难, 才能有的放矢的去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 从而不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的氛围。

2.2 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发扬民主,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工作往往事关学生的切身利益,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人员首要的职责是公开、公平、公正的为每一位学生创造参与竞争的机会, 在竞争中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我们还要不断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 有针对性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更加自信、自立、自强, 为走向社会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2.3 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是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高校大学生一般都是来自于全国不同的地区, 他们的生活习惯、生活背景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要善于关心、理解他们, 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工作中我们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群体并及时的帮助他们想办法, 比如:家庭条件特别困难的学生、学习成绩出现严重问题的学生、感情方面受到挫折的学生、家庭出现重大变故的学生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才能取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在实践中总结反思, 提高学生工作水平

学生工作千头万绪, 但其中既有轻重缓急, 又有条理联系。我们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找到一种适合于自己实际的工作方法。对于同一件工作, 完成它的方法有很多, 但成效如何关键取决于工作方法是否科学。工作方法科学了学生就乐于接受,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 便会大打折扣, 甚至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因此, 在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地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总结、学习。工作经验的取得一部分靠自己的积累, 更重要的是要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决不能面对工作总是凭经验主义、使用自己的老一套工作方法。假如工作方法不得当, 势必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效果却不一定理想, 这样工作便逐渐变成了一种难以驾驭的沉重负担。

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全面的育人工作。既要对学生的饮食、起居负责, 还要为他们的思想成长提供保障, 这些都是密不可分、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工作中如果只是阶段性抓局部工作, 便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比如:针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仅仅是一味的督促他们的学习、对违纪学生一味的严厉批评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是不恰当的, 有时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假如用新颖的集体活动来吸引他们, 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那么, 他们便会有一种优越感, 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更会增加他们对自己、对集体的责任心, 从而诸如学习等各种问题便会随之化解。

4 开拓创新, 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新思路

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导, 是其他一切教育的终极目标。大学是每一个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 我们要善于把学生的具体实际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不断探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思路、新方法, 为他们搭建平台, 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过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上。提高素质教育, 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专业成绩的提高, 而是要保证大学生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前提下, 以能力拓展为重点, 引导他们既要学会做事, 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提高学术才干, 又要协调身心健康;既要注重专业教育, 又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

每个人的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只有不断的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他们才能够相互了解, 先互借鉴, 相互影响, 他们的综合素质才会不断提高, 班集体的凝聚力才会不断增强, 这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学生工作。首先,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能力。学生会作为大学生的重要自我管理组织, 是延伸学生工作的工作手臂, 是扩展学生工作领域的主要途径。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学生会的指导工作, 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推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进一步完善学生会的运行机制, 使学生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发展。第二, 学生会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充分利用学生会自身特点, 不断推陈出新, 开展各类富有特色的文体活动, 既会繁荣校园文化,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又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第三, 利用学生社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给予学生社团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 鼓励他们在数学建模、挑战杯等学生科技活动中开阔视野, 丰富阅历, 真正感悟科研的真谛, 以此为依托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国有经济是经济民主的具体体现 第4篇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指出一点:完全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并非绝对的好办法。社会经济十分复杂,试图用人为设计的完整计划来管理社会经济的每个方面,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很多时候,“看不见的手”比计划更高效,社会管理成本也更低。但是,夸大“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认为社会经济完全靠“看不见的手”就能顺利运行,实际上与彻底的计划经济一样,也是理想主义的天真。两者不过是政治经济理想主义的两个极端。对于现实来说,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不是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关系。所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俗点说就是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并存。但是,这种并存不应该被理解为只是一个过程、过渡和阶段,以为迟早要改变这种并存的局面,只有彻底改变才是所谓真正先进的经济制度。我们应该从实践中确信: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的并存是社会经济公平、公正并长期保持活力和效率的必要前提。它不是过渡,而是常态。

政府花钱从哪儿来?

自古以来,税收从来都是政权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等级制度下,国家政权与君王的私人权利重合度较高,因而没有多少公共事业或公共事务。等级制度下的税收受到贵族的制约,君王要办点大事,不管是私人的还是公共的,除了税收之外,还需要依赖自己的私产。进入平民社会后,国家政权税收的广泛性比等级社会提高,但总量未必增加。因为在等级制度下,国王向贵族收税,贵族再向下一级低贱者收税,权利不能交叉。进入平民社会,由于没有了贵族阶层,国王或国家政权可以直接向每个人收税,本质上基本等于原先贵族自己享用的税收也交到中央政府。中央政府钱多了,主要是因为去掉了中间截留的贵族层,假设税种、税率没什么变化,那么,税额总量变化也不大,只是税额分配变化很大。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税额总量变化,在等级社会与平民社会效果是一样的,最多是经济发展速度快慢的不同。

等级制度下公共事务较少的现象在平民社会却发生巨大变化。例如,等级社会不需要为低贱者提供社会基本保障,也不需要提供普及教育。等级社会惠及全民的大型公共设施也较少,甚至等级社会的战争规模都较小,军费开支也不如平民社会大。因此,平民社会由于公共事务的扩大,经常会出现政府钱不够用的状况。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之一依然是税收,增加税种、调高税率等。但是,用税收增加政府的收入有较大的局限,增加税种、调高税率等常规措施都容易引起民众的反对,恰如等级社会中贵族的反对。因此,在平民社会,政府增加收入的另一个办法就是发债。等级社会的国王也会发债,但是发债的规模不如平民社会大。政府用债务方式增加收入,常常是寅吃卯粮,除非用通货膨胀等办法变相地赖掉债务。否则,很难真正地增加政府的收入。而且,政府发债还有较大的风险。

政府发债虽然有透支未来的嫌疑,但也不必一概否定。例如,当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借债可以用来有效地开发,提高创造财富的水平。因此,借债用于创造财富的生产基本上是有益的。如果政府借债用于消耗性花费,那是很危险的。但不管怎么说,政府发债都应该有一个度。然而,政府发债的真正风险还有其他。政府发债就意味着政府成为债务人,要对债权人负责。那么,债权人是谁?如果发外债,外国便是债权人,这一风险不仅仅只是经济上的,而且能包括政治和国家安全方面,随时都应该警惕。即便对国内发债,也应该考虑一个问题:谁是政府的债权人?当政府债券以较小的数额、较广的范围发给广大普通民众时,数量众多的普通民众便是政府的债权人。这一现象便应验了“政府是公仆”、政府要“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如果政府债务只是发给少数金融机构、资本家、有钱人,虽然发债的成本可能低一些,但是,政府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富裕阶层的仆人。

政府的收入还有一些是行政收费、司法罚款,还有政府财产的出租、有偿使用等。一般来说,税收占的比重最大,其他收入比重如果太大,对于社会经济等方面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现在一些发达国家,政府发债所占的比例很大,甚至已经有超过其还债能力的嫌疑。这是当今世界很多经济问题的根源。还有一些国家各种收费、罚款太多,不仅影响经济运行,而且会引发民众的不满。当然,有些西方发达国家经常用免税政策拉选票,实际上使用印钞票的方式来借债。从其本意上说,还是有借钱用于创造财富的影子。但是,金融制度钱生钱的游戏太方便,借来的钱未必能真正促进创造真实财富,只好用借来的钱通过金融手段达到掠夺别人财富的目的。这种状况非常类似于西方国家政府发战争债券。它不以创造财富为目的,反而是毁灭。但是,一旦战胜便可以大肆掠夺。本文不讨论这一话题,点到为止。

中国最早有国企

一个政府的财政收入除了上述几项外,还有一项就是国有企业。它是政府直接从事的经营行为。从历史上说,国有企业也有渊源。等级制度下,君王所需要的花费靠税收未必能完全满足,很多要靠君王的私产。当社会形态改变时,等级社会变为平民社会,原先君王的私产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时。这一改变最早的事例发生在中国西汉时期。商鞅变法将耕地分给普通人,秦国得以强大。但是,山川湖海并没有像土地一样分给众人。秦灭之后,西汉基本延续了秦朝的制度,经济上分为两块。一是大司农,主管全国的田赋,类似与广大农民有关的税收。该收入用于国家公共开销。二是少府,主管山川湖海的收入。该收入属于皇室。到了汉武帝时,少府主管的山川湖海的收入大增,大司农的收入不够国家开销,汉武帝便将少府的收入归于大司农,此后便有了著名的盐铁政策。“盐铁”成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最初的开始,并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2000多年。这种情况在欧洲历史上很晚才发生。例如,英国中世纪时有“皇家森林法院”。它主管的就是皇家森林,普通人要到皇家森林打猎或寻求其他经济收入,必须给“皇家森林法院”交钱,否则将被判罪。而这部分收入就属于英国王室,而非国库。殖民地时代,英国王室颁发开发美洲的许可证、投资海盗船队、在东印度公司拥有股份,其收入都属于王室而非国库。英国最早的国营企业大约20世纪初开始出现,例如伦敦港湾局、中央发电局等,后来还有英国广播公司。有些学者刻意强调“国营”和“公营”的差别,的确有差别,本文对此不展开讨论。至少有一点,它们都不是私营的。

商鞅废除井田制,将耕地分给民众并允许买卖后,国有企业主要针对山川湖海的经营项目,从中国古代的盐铁,到英国近代的发电、矿山等都如此。这是因为在股票制度成熟之前,山川湖海很难像耕地一样分给民众,从而保证财产相对平等下的充分竞争。山川湖海,例如矿山,由于其财产性质的特殊性,容易形成垄断,造成严重的财富不均。因此,在中国和西方的历史上,两者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中国的做法就是将这些不容易实现产权分配(一次分配)的财富集中在政府手里,并由政府将其产生的收入做二次分配。而西方进入资本主义这一平民社会的初级阶段后,基本不关注财富的一次分配问题,从而形成高度垄断。政府只能有限地做一些二次分配。当然,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平民社会的逐步成熟,西方国家对于二次分配也日益重视,但还是没有像中国古代政府那样关注一次分配。现在有人把一次分配简单理解为雇佣关系中的薪水,是很狭隘的。社会财富真正的一次分配应该是对生产资料,即对于那些能够创造真实财富的生产资料,例如耕地,在全社会实现相对公平的分配,而非地主提高雇工的待遇。

全社会都实行公有制,是西方部分思想家针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重视财富一次分配反其道而行之的构思。它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代山川湖海归政府所有和经营的做法比较接近,但过于扩大化,扩大到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在中国历史上,像王安石那样试图大力扩展政府经营对象的做法,还没有达到全社会都实行公有制的程度,在长达80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遭到古代社会的批评,某种程度上就是中国古代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的体现。但是,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全然不要国有经济,只让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到极致,对社会也是不利的。因此,中国古代经济制度长期以来都保持着一种中庸:自由市场经济与国有经济并存。不同的时代,两者的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但始终存在。对于今天来说,我们应该避免在私有制、公有制两个极端之间跳跃,也不该认为那是西方的先进思想,而应该认真审视一下中国自己的历史,看看国有经济为何要存在?它在中国历史上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对于今天依然是有意义的。

国有经济功能多

国有经济的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稳定地提供保障,尤其是在像战争这种特殊情况下。例如,宋朝的军工主要由国有经济实现保障,包括武器、军服、铠甲、粮草、军马、通信等,其中也不乏国家主导、民众私人参与的情况。战争耗费的财富往往惊人,如果没有国有经济,一个国家不得不面对战争时,就会底气不足。西方历史上,国家的战争行为很多时候不能靠政府自己的财力支撑,不得不借债。有些向普通民众发战争债券,有些则向金融资本举债。这样的战争不论国家输赢,最终得利的都是放贷的金融家,甚至使国家主权和政府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影响,成为金融的附庸。因此,像军工这样的关键领域保有国有经济成分是必要的。宋朝因为长期面临战争状态,使得这一领域的国有经济程度较高。今天,和平是主基调,军工领域国有经济的程度可以有所调整,但核心部分还是应该掌握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中。

国有经济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经济稳定。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常平仓制度。上个世纪30年代后,由于美国的倡导和推行,类似古代常平仓制度被称为“国家粮食储备制度”。虽然两者有较大的共通之处,但还有本质的差别。常平仓制度简单说就是:粮食丰收的时候,由于粮价便宜,农民利益会受损,政府便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以保证农民利益;粮食歉收的时候,粮价上涨,人们的负担会加重,政府便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粮食。在特殊境况下,例如遭灾政府将无偿开仓放粮。这个行为其实违反了自由市场经济的规律,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原则,常平仓制度简直就是傻瓜。但是,这一国有经济的真正目的就在于稳定,而非经济利益。这是今天的国有经济应该考虑的一个方面。仅从“民以食为天”的角度来说,古代常平仓与现代“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有较大的相同之处。但是,古代常平仓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是现代“国家粮食储备制度”所不具备的,即金融稳定。货币是经济的标尺,如果货币经常发生变化,经济也会不稳定。中国古代以贱金属货币为主,与欧洲历史上以贵金属为货币相比,最大的好处之一是货币量比较充分,能够适应商品日益丰富的经济发展。但是,贱金属货币,如铜、铁,由于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容易导致贱金属货币量的不稳定。因此,以常平仓的粮食储备来稳定粮价,由于粮食是最主要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因此,粮价的稳定对于物价的稳定,乃至于对于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在金银本位货币之外,起到了实物性信用货币的作用。

国有经济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抑制垄断。自由市场经济的确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坏处,例如,容易产生私人垄断。西方国家对此常采用“反托拉斯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手段,但不能绝对有效,否则也不会多次出现针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抑制垄断除了法律手段外,还可以用经济手段,其中国有经济可以起到较大的作用。例如,有些城市把公共交通做市场化运行,结果出现了私人垄断,给社会和民众造成不便。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也没必要拘泥于国营、私营两个极端,采取折中的做法,既能保障民众的基本需求,又能有恰当的竞争,以体现活力。

与国有经济可以抑制垄断相关的话题是:如果国有经济自己成为垄断,是否合理?我认为国有经济在某些领域的垄断是应该的,例如涉及国家安全的特殊领域,或者涉及重大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其实,只要明确一点:所有国家垄断领域的收益、效益等,都服务于全民利益,这样的国有垄断也无可厚非。对于这样一个观点,同时还应该说明,如果这种观念被随意扩大化,也是有问题的。扩大化到头,便是整个社会都实行公有制。比较合理的状况应该是:某些领域实行国有垄断;某些领域国有经济存在,但不追求垄断地位;某些领域完全交给市场去自由竞争。然而,我们很难将这个描述明确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行业或领域。因为,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各行业领域都会发生变化。其典型就是,战争时期很多领域都成为国有,或者围绕国家政策而服务,而在和平时期其中的很多国有化是不必要的。

国有经济与经济民主

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第5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

我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我也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歌唱我的岗位。然而,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当代作家贾平凹有一幅对联时时鞭策着我:百无聊赖何为教,一事无成怎做授。新时代教师的寄托是什么?精神支柱何在?在我看来,两字回答足矣,那便是看似轻实则重的“师德”。如果说,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那么师德是教育的光辉;如果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师德就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人梯,给求学攀登者以无穷的帮助;师德是绿叶,衬托着千万朵桃李之花尽情地绽放;师德是渡船,搭送求知者驶向成功的彼岸;师德是彩虹,是驿站,是理想之火,是生命之光,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师德的最好诠释。

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我就是凭着一颗爱心来做好教育工作的。我认为,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学生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因爱使我清贫、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我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

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做不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我的苦心奋起直追而成绩进步时;当我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的问候时;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时等,拥有这些,我并不艳羡万贯钱财,因为这是很大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于是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不会问心无悔。”这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我就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花在学生身上。

“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每接任新的班级以后,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每位同学的基本情况,我及时与前任老师了解有关班级及学生的情况;利用双休日及晚上时间与家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生活情况等,掌握

师德师风的演讲稿

打开记忆的大门,我们有很多关于梦想的故事:儿时的我们梦想成为伟人,走出校园才发现那绝不可能。于是又梦想有一份轻松而高薪的工作,在找工作时才明白那必定为空。于是我们只能义无反顾的走上三尺讲台,下定决心:那我们就做伟人的老师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终于梦想成真!

不必无奈,不必失落,我们应该感到快乐和幸运,因为这是一份有关梦想的职业,这是一份有关心灵的职业,更是一份成就人才的事业!面对一个个鲜活可爱的面孔,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们一次次默默的告诉自己,要努、要加油,要有爱心,要成为深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而高尚的职业道德是赢得学生爱戴的力量所在。我认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师德的基石

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对于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只有教师具备了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在教育实践中,全身心投入,潜心钻研业务,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广泛搜集最新教育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同时有了对事业热爱之心,就会甘于平凡,为人民的教育事默默奉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不能把教育学生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应把她当作崇高的事业。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师德的核心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上世纪7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没有掌握一定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老师要去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师德的灵魂

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不断进取,勇立潮头是师德的使命

学生能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教师的不学无术。教师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成为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高超的学识本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基础,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保证,还是教师树立教学威信的源泉。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我们生活在一个与前人大不相同的时代,既要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又不能抱残守缺,生搬硬套。我们今天赶上了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年代,分化交叉各种学科综合运用,更需要立体、复合型的教师。除有本学科专门知识外,还要对有关相邻学科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科学方法论的研究。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挑战,要求教师承担多重角色,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探索,勇攀知识和技术高峰。

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 ]而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正。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必要的。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校园,面对一个个标准的队礼,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早”;当走进圣洁的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的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当课间跟孩子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的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的承诺,离不开那笑靥的花朵。

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第6篇

我眼中的师德师风 师德是一种职业品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任务者在从事教育运动中务必遵照 的品德规范和行径准绳。

教师的品德修养比教师的文明修养更为严重,教师的品德 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截了当表现。

还记得我们刚入职的时辰,有幸 倾听了老校长的关于师德的讲座,至今仍浮光掠影。校长告知我们,一个教师的永久魅力在于对人文肉体和文明的坚持,更在于其对教育对象的深深爱慕。

特对我校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懂得教育思想、明晓教育目的、爱慕教育对象、学会教育办法。

懂得教育思想,敬重学生的主体位置、体会教育的审美品行,以美 好的感情引导、以美好的笼统为模范,真正完成对修养教育的推进;同时明晓教学 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停顿,学会与人协和,与天地协和,从 点点滴滴的大情形中完成学生品德与智力的双赢停顿,最终来,他强调,教师务必要 有爱的投入,懂得爱的艺术。

结合我们通常的教学任务,我也常常在思考如何提高 本身的师德师风,如何提高本身的综合修养,总的来说,我感觉应该做的以下几个 方面。

首先,爱岗敬业,要爱慕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我们抉择了教育 事业,就要对自己的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 完成每一项教学义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好如此学生才干遭到教师的妨碍而 努力学习,时常进取。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务必了解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 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 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味。

我们只好从内爱慕上这份职业,才不或许叫苦叫累,学习让我通达了,作为一 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贡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其次,敬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对学生公允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意呵责。用师爱铸就高尚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假设我们把学生当成天 使,那样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天堂。

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只好时常的更新自己的学咨询,时常提高本身修养,时常的完善自己,才干教好学生。

假设本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仔细。

要提高我们 的本身修养,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同时本身不 断的学习,积极学习,时常开垦新教法。努力使课堂教学完成淳朴、高效、爽朗、共同。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表现教师教学的才智,通例教学做到扎实 有效。第三,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径和质量具有潜移默化的妨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爱慕模拟,这将给学生生长带来终身的妨碍。

因此,教师 一定要时时辰刻为学生做出好的典范,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 严于律己。

教师要了解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 灵感激另一个心灵。

我们要学会爱慕学生,爱慕和他们在一齐,如此才能够发现他 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第四,刻苦研讨业务。

知晓教学业务是教师之因此成为教师的要紧,只好知晓业务,才干将迷信文明学咨询准确地教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

假设学生提出 的成绩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内心的威信就会逐渐丧失,学生对教 师也没有决计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能够有学习兴味,固然也不能够学好这 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程度,就务必

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际中磨练和提高。

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垦新教法,同时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第五,增加学习、提升教师魅力。在培育人的品德修养中,最中心的一点一定是 要有一种贡献的肉体,一团体之因此能够遭到他人的赞扬和社会的褒奖,一定是他具 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质量。

有些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榜 样,他们受人景仰。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对任务埋头苦干、如虎添翼的态度;对 生活困难妥协、悲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任务 的神圣态度,诚意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学咨询基础,构 建完整的学咨询系统。

典范教师们的成功告知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务必要修品练功,竖立良好的教师笼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是学生注目的焦点和典范,务必 努力学习,提高自我疗养,成为学生内心的偶像和典范。

教师要注重修品练功,以 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任务魅力感染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演示作用。

教师 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取得学生的友爱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典范教师们 对教学的改造告知我们:教师除了要修品,还要练功。要勇于改造和实际,探求和 创新。

在学咨询经济迅猛停顿的改日,教师任重道远。

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 育者、教授者为指点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敬重学 生爱学习、爱自在、爱愉快的本性,信任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

擅长运用新 的教学办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 目的。

教师只好做到以身立教,才干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 渊博的学咨询去引导学生学会停顿,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时常的学习,使自己能在时常

更新的学咨询中吸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贡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研讨肉体,发扬 勇于与一切困难做妥协的思想和作风。

上一篇:2024公考面试模拟题下一篇:推进社会治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