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

2024-08-16

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精选6篇)

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 第1篇

有人将其解读为是一个放宽的政策,我认为是一个天大的误解。首先,异地借考的前提是考生户籍所在地和借考地试卷相同。而自以后,很多省市都开始自主命题,全国高考实施自主命题的省、区、市是16个,考生人数约占全国考生总数的2/3。而只有这三分之一考生中的跨省流动人口,才有可能需要借考。

其次,对借考人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只限于因公长期在非户籍所在省(区、市)工作的人员或其随身子女。这部分人会是谁呢?官员的调动肯定不在此列,他们这个月调动,可能下个月的户口就办好了;私营企业乃至跨国公司的员工聘用和调动恐怕也不在此列,因为不是因公,那就基本只剩下国有企事业单位员工及其子女了。这部分人在今天已经少之又少。

第三,借考还要严格的审批程序,借考人要同时向借考地和户籍所在地的省级招办提出申请并经同意后,方可借考。这种申请丝毫不减少考生的经济和时间成本,甚至比考生直接回原籍考试更费时费力费钱,而且批不批准还没个数。

因此,即使过五关斩六将符合借考条件的考生,相信大部分宁愿选择回原籍参加高考,省事省力万无一失。教育部门与其出台这么个中看不中用的借考政策,不如废除现在的户籍加学籍的高考政策。至于说到教育公平,那还远着呢!长远的公平,一定是私立大学万类霜天竞自由,爱怎么办怎么办,爱怎么招生怎么招生,爱怎么发文凭怎么发文凭,根本不会有户籍限制;地方院校,可能主要着眼于本地招生,但一切有志于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一定会像香港高校一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而国立高校特别是那些国立重点大学,则应该是公平为上,按考生比例招生,与户籍无关。而不是像现在,清华北大在北京的录取比率是河南的三四十倍之多。

高考借考政策,让人很自然就想起几天前铁道部出台的《关于短途卧铺票价优惠办法的通知》,那基本上是一张政策白条,说是对空闲卧铺进行优惠幅度在20%50%之间的打折,但事实上,一来它只适用于从3月15日开始至6月30日的淡季;二来优惠具体时间是列车运行最后一日(含当日运行)6点以后,也就是大白天大家都醒时让你睡觉;三来优惠的里程长度最长400公里,在铁路大提速以后,意味着你能睡的时间是两三个小时。不知有多少人吃饱了撑的会去享受这个优惠。一二三四一对比,何其相似乃尔?!真令人怀疑,有些部门拿着纳税人的钱在那儿不是想着如何为纳税人提高服务水平,而是挖空心思打马虎眼忽悠人民大众。

[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

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 第2篇

一、阅读理解

2011年的山东高考英语卷中的阅读部分,在整体难度上可以说和各年份考题的难度持平。从四篇文章的文体结构分配上,和2010年的山东试卷阅读部分有很大区别。2010年山东卷阅读部分由一篇记叙文,一篇议论文和两篇说明文组成,今年的山东卷比例有点失衡,由一篇记叙文和三篇说明文组成,没有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的难度都不大,核心都是要抓住首段或最后一段的文章主旨,说明文尤要注意首段中重点抓住作者所说明的对象,对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就会特别有帮助。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每一篇阅读文章的特点:

第1篇文章,是一篇篇幅不长、难度中等的说明文。该说明文说明介绍的内容有二:一是剧作家Arthur Miller,二是他最有名的作品Death of a Salesman《推销员之死》,这是整篇说明文的核心部分,其中有三道问题(57、58、59)是对应该部分的,这三道题也是该篇文章比较有难度的问题,解决了这三道题,这篇说明文就能轻松拿下。第二段首句作者就说明《推销员之死》是一个抨击美国社会体系的一个剧作,with所附加的内容解释这个体系的错误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剧情应该是一个在这个体制下发生的悲剧性的故事。同时,第二段中冒号后的内容以及双引号强调的词组同样支持了这个推测。因而有关这个剧作内容的问题我们都可集中火力在消极的.选项里。在这篇文章中,每段的首尾句都给出了很明显的解题线索,这同样是做任何说明文都不可忽视的位置。如果把你的视线集中在说明文出题率比较高的首尾句,那么这篇说明文还是能够顺畅地解决。

第2篇是一篇难度不高的叙述文,叙述了Richter夫妇从接触一个名为Imagination Library的项目到成立自己的基金会的历程。下设的问题除了最后一道推断题外,都可以在原文中直接找到答案。该篇记述文每一段都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时间表述,从1994年Richter先生动心脏手术,到术后不久接触到Imagination Library的宣传册决定退休后从事这样的工作,五年后两人没退休就着手建立基金会,病考察图书的质量,到2004以后送出了超过12200本书到海外。记叙文的中心是整篇文章最为重要的东西!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同一个主旨而服务。那么作者表明主旨的地方,大部分都在结尾,只有小部分记叙文文章的中心在开头。同理,我们看到2011的高考真题也是这样,在文章的最后一句即Richter先生的体会:“some people sit there and wait to die... other get as busy as they can in the time they have left”,“有些人坐着等死,别的人却在他们剩余的时光中让自己尽可能忙碌”。只要认识这一主旨,最后一段推导题就迎刃而解。

第3篇是简单的说明文。从文中的两个中文提示“贷款”“学费”来看,这很可能是一篇与“学费贷款”相关的文章。在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还可能与学费的通胀有关。这样的情况大学生接触较多,高中生较少接触,对该方面可能并不清楚,但是问题难度不大,用关键词定位法很快就能找出答案。问题中比较有难度的是最后一题(70),关键在于读懂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的一个词“uninterrupted”,是“不中断”的意思,虽然Financial Administrators 停止了学生贷款,但是政府认为Federal loans仍然不会中断流通。即使同学不懂uninterrupted 一词,但是从“however”一词可以推断,前者停止贷出,那么后者则不停止,两者是对立关系。无论如何,在说明文中,抓住说明对象,和每段首尾句的信息,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4篇同样是一篇说明文,带有应用文的性质,说明的对象是BCI,即脑机接口技术。文章在首段就开门见山地点明了BCI的作用是“help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end commands to machines”,即帮助残疾人向机器输送指令。以下内容就BCI的该项功能展开,包括BCI的实验、原理、程序和目的等。通篇内容易懂,题目难度较低,主要是第73题排序题以及第75题标题题稍微有点难度。排序题我们通过一般是由电脑控制机器的常识即computer--- machine可以排除了其他三个选项;对于标题题,其实是文章中心句的缩写,即开头所说的BCI帮助残疾人发指令,那么BCI与残疾这两个关键词应该出现在标题中,那么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对于任何一种体裁的问题,只要牢牢抓住中心句、关键词,以此为中心选择、排除,那么答案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 第3篇

有研究者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对各行动主体及其之间关系结构进行分析, 异地高考政策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四个方面:政策社群、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之间权责分配不当;府际网络行动主体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网络主体间互动不足;议题网络行动主体话语权较弱[3,4]。

还有研究者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认为当前我国异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地方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地区, 短时间内放开异地高考, 会造成随迁子女对本地高等教育资源的挤占, 损害本地居民的根本利益, 还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高考移民[5]。其深层困局具体来说包括, 我国十年来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客观演进加剧了异地高考彻底放开的紧迫性;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和高校财政供给关系则导致异地高考公共政策彻底开放困难重重;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内部不同利益诉求的分化也更进一步加剧了异地高考问题实质性破解的难度[6]。

总之, 鲜有研究者对我国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给出系统的教育社会学解释, 缺乏从场域———惯习视角进行的分析。因而, 笔者试图借助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来对我国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的表征、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异地高考改革:社会学视野下困境的表征

异地高考是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考, 区别于“高考移民”。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 根据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 笔者认为异地高考改革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定时空下资源有限性导致的竞争, 如某地区上大学机会的有限性带来的高考激烈竞争;2.不同群体利益存在难以协调的差别, 如本地户籍考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与本地政府等;3.行动者 (改革主体) 的惯习难以改变, 如教师群体的思维定势、固有观念和已有陈见等。

二、异地高考改革:社会学视野下困境的原因

1.资本的博弈与重组:改革分配不同阶层的文化资本

布迪厄把社会中的资本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 并认为教育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极其不等地将文化资本分配给不同群体的学生, 在再生产文化的同时再生产了现存的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具有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特性。布迪厄进一步把文化资本分为身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在这里, 不同群体的学生, 既有基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分等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如家庭背景优良的学生和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也有基于学生学习成绩分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如“好生”与“差生”。

随着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化资本理论的逐步认同, 他们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继而聚焦在高考上, 他们逐步认识到高考体现的是社会中文化资本的分配, 因此异地高考改革引起他们进行博弈。优势阶层希望通过高考来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 继而继承已有的家庭政治经济地位, 实现阶层复制和保存, 避免阶层向下流动;而劣势阶层则希望通过高考获得一定的文化资本, 继而跻身上流社会, 实现“鲤鱼跃龙门”的阶层向上流动理想。虽然没有文化资本并不必然意味着必然处于劣势阶层, 然而当代社会“只有将经济资本同文化资本结合起来, 并使两者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显著的程度, 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 并获得相当高的社会声誉。”[7]

从这个角度来说, 高考改革突显的是文化资本分配的重组, 关涉各个阶层能从中获得文化资本数量和质量的差异, 关涉阶层流动, 因此众多阶层必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博弈。优势阶层通过高考制度、高考形式、高考内容以及传媒来实现他们的阶层复制;劣势阶层则将希望寄托在自家孩子的勤奋与刻苦上, 与有良知的学者和传媒联合, 呼吁社会正视阶层无法正常流动、阶层固化的危害。

2.利益的分配与调整:改革关涉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说,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的再分配。不论什么改革都会涉及到对原有权力行使的重新分配, 或者涉及各种资源配置格局的重组, 权力行使的重新分配和资源配置格局的重组带来的是原有利益占有份额的调整, 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最终决定他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 并不是对理念的守持, 而是对利益的权衡”[8]。

在特定的改革中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切身利益进行精致地考量。一方面, 不同的改革关涉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变化, 如政治改革中的权力分配、经济改革中的财富分配、教育改革中的文化资本分配;另一方面, 同一改革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关心的利益也不尽相同。

在现有的条件与政策下, 实施异地高考改革, 重要的相关利益群体有:本地户籍考生和家长、本地政府和本地高校。首先, 就目前改革实践来看, 异地高考改革的重要矛盾之一在于本地户籍考生和家长与外来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利益冲突”, 这种“利益冲突”体现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争夺。多数本地户籍考生和家长出于维护自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目的, 不支持异地高考改革, 希望减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竞争者。当前, 异地高考表面看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争夺, 其实质更意味着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竞争, 因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往往成为相关利益群体争夺的重点。其次, 异地高考给考生“流入地”政府带来教育资源承载力不足和负担加重等问题。大量考生的流入挤占了当地有限的教育资源, 造成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 引发民众不满和社会批评, 带来社会问题, 加重了政府压力。再次, 众多高校与地方政府达成合作, 地方政府为高校提供资金、土地、水电、安保等支持, 享受了地方政府资源的高校自然会为地方政府提供“特殊待遇”, 这就体现在招生安排上的向本地考生倾斜。

3.惯习的遗留与制约:改革重建众多行动者的惯习

行动者的实践活动不仅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权力关系的外在控制, 而且还受到行动者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惯习的深刻影响。布迪厄认为, 惯习是在历史的实践活动中积淀于个体身上的一套“潜在行为倾向系统”。可见, 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惯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不会轻易改变, 这也就导致剔除教育场域中改革者的不良惯习和涵养他们的优良惯习具有相似的难度。惯习与习惯有相似之处, 更有不同之处:习惯往往表现出自发性、重复性、机械性和惰性, 惯习则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和生成性。“惯习并不是单纯地复制经验, 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方式, 再生、重建和改立社会条件的一种主动性的动力因素。”[9]

异地高考改革中的行动者最主要的是教师, 异地高考改革要求他们根据学生的变化在文化观念和相应惯习上进行改变。异地高考改革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基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加入, 在异地高考改革的过程中, 不少教师的惯习并不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 这就要求他们对自身惯习进行改革。而这对于他们的挑战不仅是要有无法获得相应利益的思想准备, 还有是必须改变他们业已形成的某些文化观念和相应根深蒂固的惯习。这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改变惯习是对个人已经形成的思想观念的“否定”和改造, 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过程, 他们需要为了异地高考改革而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惯习, 而这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为此他们需要付出长久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

因而, 那些自身惯习适应异地高考改革要求的一些行动者就支持异地高考改革, 成为异地高考改革的积极因素;自身惯习不适应异地高考改革要求、需要改革惯习的一些行动者就反对改革, 成为异地高考改革的阻碍因素。

三、异地高考改革:社会学视野下困境的对策

在当下中国, 资本的获得往往是由于权力的占有, 资本的缺失也经常是由于权力的匮乏。因此, 异地高考改革应当适度消解部分阶层的权力;建立推动改革良性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合理分配不同群体的利益;深刻洞悉行动者身上的惯习, 剔除不良惯习, 以实现改革目标。

1.适度消解权力:解构制约改革的结构性力量

不同阶层对异地高考改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的大小或强弱取决于他们掌握权力的不同和多寡, 而这种权力区别来源于他们占有各类资本的不同和多寡。那些在资本关系和权力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阶层即是制约和主导异地高考改革的结构性力量。优势阶层制约和主导异地高考改革最主要的途径是政府。在我国, 政府在对各种资本的分配和占有中处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 因而我国的异地高考变革明显地具有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特征, 这样的改革既带来了成就, 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 破解异地高考改革难题的现实路径之一是适度消解政府对异地高考改革的行政权力, 加强顶层设计, 保障和提升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对高考改革的影响力。

首先, 政府应当从高考改革的主导者转变为顶层设计者。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 运用顶层设计来解决异地高考改革遇到的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和政策问题。加强教育综合改革, 将异地高考改革纳入到教育综合改革之中, 成为教育改革整体中的组成部分, 这样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异地高考改革的政策制定和施行, 保持政策大方向的稳定, 使得政策在一定时间内稳定, 保证公平。

其次, 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协调作用、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和学术机构的智囊作用。异地高考改革在制定政策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吸纳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 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公平性。引入异地高考改革的外部力量, 既是科学制定政策的必然要求, 保证政策既有理论基础, 又具有可行性;也是政策保证公平性的需要, 吸收外部力量, 能够破除部门保护利益, 不同部门、群体的诉求得到表达, 体现不同部门、群体的利益, 更公平、公正地制定政策。

2.合理分配利益:建立推动改革良性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一方面, 异地高考改革应当注重公平公正, 优先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平衡各方利益。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 异地高考改革应当充分照顾不同阶层的利益, 保障各个阶层在改革实践中都有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异地高考改革初期做好制度设计, 在制度中保障各阶层的利益, 而不是某一个既得利益阶层的改革者在改革中大展拳脚, 再生产自己阶层的利益, 合法化和扩大自己阶层的利益。

另一方面, 异地高考改革的利益分配机制应当使赞同改革者、参与改革者获得合理的利益回报。吴康宁认为, “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审视, 教育改革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 其中“对积极支持并参与教育改革者予以合理的利益回报, 这是教育改革社会合法性的前提”[10]。给予积极支持并参与教育改革者合理的利益回报将促进高考改革的支持力量继续赞同改革、支持改革, 巩固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合理的利益回报也有利于把改革的中间力量转变为改革的支持力量、把改革的反对力量转化为中间力量, 减小顺利进行改革的阻力。当然, 也要防止一些投机取巧者为了谋取改革的私利、窃取改革成果而伪装为改革的支持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 学生家长和教师是异地高考改革中两类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异地高考改革的利益导向机制是否有利于大多数家长和教师的利益, 这将直接制约着异地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首先, 学生家长普遍关注的学生升学率是异地高考改革在利益重新分配过程不得不正视的。在异地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前提下, 家长支持改革仍然是有条件的。许多家长将子女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状况与他们的家庭名声以及将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这使得家长将改革是否有利于子女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是否支持改革的重要标准。其次, 满足教师对切身利益的合理追寻是教师积极支持改革的重要基础。诚然, 教师支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改革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教师也会努力寻求自己的切身利益。“只要教师对于这些切身利益的寻求合理得当, 那就天经地义。”[10]在这里, 教师的切身利益包括增加薪酬、获得奖金、获授荣誉、提升地位等。当然, 不可否认少数楷模教师对其他教师的示范作用, 其他教师向楷模教师学习,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 事实上, 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 道德期待下的教师对改革的支持是难以为继的, “更何况, 仅仅对教师提出道德期待, 而不关注与满足其对切身利益的合理寻求, 这本身也存在道德上的问题”[10]。

3.深刻洞悉惯习:剔除制约改革目标实现的行动者的惯习

改革者身上的惯习既有个体性的一面, 也有社会性的一面, 然而不同于习惯, 惯习更加凸显其社会性。也就是说, 惯习对应的是群体, 习惯对应的是个体。布迪厄认为, “惯习来自于个人和群体长期的实践活动, 一旦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 经验就会内化为人们的意识, 去指挥和调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成为人的社会行为、生存方式、生活模式、行为策略等行动和精神的强有力的生成机制。”[9]教师群体作为异地高考改革目标实现的行动者, 应当剔除他们身上的不良惯习。由于惯习“具有双重结构:一方面是表现在行动者的内心情感结构中的主观精神状态, 另一方面是表现在行动者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中的客观实践”[9], 因此, 教师应当从这两个方面来完善自身惯习。

首先, 教师群体在对待异地高考改革上应当建立积极的主观精神状态。在思想、意识、观念上, 教师应破除个体狭隘的生活经验、固化的部门利益、固有的思想观念, 积极认识、研究异地高考, 从人文关怀和弱势关怀视角等体会异地高考之于进城务工子女的重要性, 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视角理解异地高考之于进城务工子女尤其是社会的重要性。“由于我国教育体系是以公立学校为主体, 而公立学校又具有很大的地域性, 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自身在不断适应区域生活差异的同时, 其子女也要不断面对区域生活差异、文化差异、教育差异的挑战。”[11]其次, 教师群体在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中应当积极践行教育改革。在这里, 积极践行教育改革, 并不是一定要教师必须无条件地支持异地高考改革, 而是充当社会的代表者, 反映社会的要求, 按照社会的呼声来履行教师的职责。在异地高考改革中, 教师必然遇到不同群体的学生, 这些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不同, 一些学生由此成为弱势群体。在教育实践中, 给予学生积极差别对待是异地高考中关怀弱势群体的良好有效策略之一。给予学生积极差别对待, 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心理发展, 实施有差别的教学和教育措施, 帮助他们弥补缺陷、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获得各自最佳的发展。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工程, 异地高考改革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对异地高考改革困难的解析仅选取资本、利益、惯习等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 也仅仅是在这个程度上的探讨, 因而继续从社会学视角加深对异地高考改革的研究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梁珺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制度困境研究.南宁:广西师范学院, 2013.

[2]陈立鹏, 郭晶.我国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3 (4) .

[3]崔华华, 黎丹.政策网络视阈下异地高考政策困境分析.学术论坛, 2013 (3) .

[4]邓凡.异地高考政策执行困境与破解——基于政策网络视角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 2014 (5) .

[5]董凌波, 冯增俊.异地高考的难题与破解——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高教探索, 2014 (1) .

[6]李涛, 邬志辉, 李茜.中国“异地高考”政策开放的深层困局.中国教育学刊, 2013 (11) .

[7]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8]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4) .

[9]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9.

[10]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教育研究, 2012 (1) .

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 第4篇

异地高考改革  资本  利益  惯习

对于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研究者从制度、公共政策、公共选择等视角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研究者认为异地高考改革在现实中的困境有四点:第一,准入条件限制;第二,因地制宜优劣;第三,流动不稳定性;第四,利益群体博弃[1]。异地高考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考移民”很可能在异地高考中浑水摸鱼;政策执行中容易引发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异地高考缺乏其他协同政策的支持等[2]。

有研究者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对各行动主体及其之间关系结构进行分析,异地高考政策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四个方面:政策社群、府际网络、生产者网络之间权责分配不当;府际网络行动主体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网络主体间互动不足;议题网络行动主体话语权较弱[3,4]。

还有研究者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异地高考矛盾最突出的地方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广东地区,短时间内放开异地高考,会造成随迁子女对本地高等教育资源的挤占,损害本地居民的根本利益,还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高考移民[5]。其深层困局具体来说包括,我国十年来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的客观演进加剧了异地高考彻底放开的紧迫性;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现状和高校财政供给关系则导致异地高考公共政策彻底开放困难重重;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内部不同利益诉求的分化也更进一步加剧了异地高考问题实质性破解的难度[6]。

总之,鲜有研究者对我国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给出系统的教育社会学解释,缺乏从场域——惯习视角进行的分析。因而,笔者试图借助布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来对我国异地高考改革困境的表征、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

一、异地高考改革:社会学视野下困境的表征

异地高考是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考,区别于“高考移民”。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根据迪厄的场域——惯习理论,笔者认为异地高考改革的困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定时空下资源有限性导致的竞争,如某地区上大学机会的有限性带来的高考激烈竞争;2.不同群体利益存在难以协调的差别,如本地户籍考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与本地政府等;3.行动者(改革主体)的惯习难以改变,如教师群体的思维定势、固有观念和已有陈见等。

二、异地高考改革:社会学视野下困境的原因

1.资本的博弈与重组:改革分配不同阶层的文化资本

布迪厄把社会中的资本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并认为教育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极其不等地将文化资本分配给不同群体的学生,在再生产文化的同时再生产了现存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具有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特性。布迪厄进一步把文化资本分为身体化文化资本、客观化文化资本和制度化文化资本。在这里,不同群体的学生,既有基于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分等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如家庭背景优良的学生和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也有基于学生学习成绩分级而形成的学生群体,如“好生”与“差生”。

随着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化资本理论的逐步认同,他们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继而聚焦在高考上,他们逐步认识到高考体现的是社会中文化资本的分配,因此异地高考改革引起他们进行博弈。优势阶层希望通过高考来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本,继而继承已有的家庭政治经济地位,实现阶层复制和保存,避免阶层向下流动;而劣势阶层则希望通过高考获得一定的文化资本,继而跻身上流社会,实现“鲤鱼跃龙门”的阶层向上流动理想。虽然没有文化资本并不必然意味着必然处于劣势阶层,然而当代社会“只有将经济资本同文化资本结合起来,并使两者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显著的程度,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的社会地位,并获得相当高的社会声誉。”[7]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考改革突显的是文化资本分配的重组,关涉各个阶层能从中获得文化资本数量和质量的差异,关涉阶层流动,因此众多阶层必然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进行博弈。优势阶层通过高考制度、高考形式、高考内容以及传媒来实现他们的阶层复制;劣势阶层则将希望寄托在自家孩子的勤奋与刻苦上,与有良知的学者和传媒联合,呼吁社会正视阶层无法正常流动、阶层固化的危害。

2.利益的分配与调整:改革关涉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

从某种程度上说,改革的实质是利益的再分配。不论什么改革都会涉及到对原有权力行使的重新分配,或者涉及各种资源配置格局的重组,权力行使的重新分配和资源配置格局的重组带来的是原有利益占有份额的调整,因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决定他们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参与或支持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对理念的守持,而是对利益的权衡”[8]。

在特定的改革中人们根据各自不同的切身利益进行精致地考量。一方面,不同的改革关涉不同群体间的利益变化,如政治改革中的权力分配、经济改革中的财富分配、教育改革中的文化资本分配;另一方面,同一改革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关心的利益也不尽相同。

在现有的条件与政策下,实施异地高考改革,重要的相关利益群体有:本地户籍考生和家长、本地政府和本地高校。首先,就目前改革实践来看,异地高考改革的重要矛盾之一在于本地户籍考生和家长与外来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利益冲突”,这种“利益冲突”体现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争夺。多数本地户籍考生和家长出于维护自身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目的,不支持异地高考改革,希望减少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竞争者。当前,异地高考表面看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争夺,其实质更意味着学生毕业后的职业、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的竞争,因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往往成为相关利益群体争夺的重点。其次,异地高考给考生“流入地”政府带来教育资源承载力不足和负担加重等问题。大量考生的流入挤占了当地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足,引发民众不满和社会批评,带来社会问题,加重了政府压力。再次,众多高校与地方政府达成合作,地方政府为高校提供资金、土地、水电、安保等支持,享受了地方政府资源的高校自然会为地方政府提供“特殊待遇”,这就体现在招生安排上的向本地考生倾斜。

3.惯习的遗留与制约:改革重建众多行动者的惯习

行动者的实践活动不仅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权力关系的外在控制,而且还受到行动者自身所具有的各种惯习的深刻影响。布迪厄认为,惯习是在历史的实践活动中积淀于个体身上的一套“潜在行为倾向系统”。可见,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惯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这也就导致剔除教育场域中改革者的不良惯习和涵养他们的优良惯习具有相似的难度。惯习与习惯有相似之处,更有不同之处:习惯往往表现出自发性、重复性、机械性和惰性,惯习则具有创造性、建构性和生成性。“惯习并不是单纯地复制经验,而是以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方式,再生、重建和改立社会条件的一种主动性的动力因素。”[9]

异地高考改革中的行动者最主要的是教师,异地高考改革要求他们根据学生的变化在文化观念和相应惯习上进行改变。异地高考改革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基础、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加入,在异地高考改革的过程中,不少教师的惯习并不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这就要求他们对自身惯习进行改革。而这对于他们的挑战不仅是要有无法获得相应利益的思想准备,还有是必须改变他们业已形成的某些文化观念和相应根深蒂固的惯习。这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改变惯习是对个人已经形成的思想观念的“否定”和改造,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过程,他们需要为了异地高考改革而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惯习,而这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为此他们需要付出长久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

因而,那些自身惯习适应异地高考改革要求的一些行动者就支持异地高考改革,成为异地高考改革的积极因素;自身惯习不适应异地高考改革要求、需要改革惯习的一些行动者就反对改革,成为异地高考改革的阻碍因素。

三、异地高考改革:社会学视野下困境的对策

在当下中国,资本的获得往往是由于权力的占有,资本的缺失也经常是由于权力的匮乏。因此,异地高考改革应当适度消解部分阶层的权力;建立推动改革良性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合理分配不同群体的利益;深刻洞悉行动者身上的惯习,剔除不良惯习,以实现改革目标。

1.适度消解权力:解构制约改革的结构性力量

不同阶层对异地高考改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大小或强弱取决于他们掌握权力的不同和多寡,而这种权力区别来源于他们占有各类资本的不同和多寡。那些在资本关系和权力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阶层即是制约和主导异地高考改革的结构性力量。优势阶层制约和主导异地高考改革最主要的途径是政府。在我国,政府在对各种资本的分配和占有中处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因而我国的异地高考变革明显地具有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式特征,这样的改革既带来了成就,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破解异地高考改革难题的现实路径之一是适度消解政府对异地高考改革的行政权力,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和提升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对高考改革的影响力。

首先,政府应当从高考改革的主导者转变为顶层设计者。加强对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运用顶层设计来解决异地高考改革遇到的内部和外部的制度和政策问题。加强教育综合改革,将异地高考改革纳入到教育综合改革之中,成为教育改革整体中的组成部分,这样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异地高考改革的政策制定和施行,保持政策大方向的稳定,使得政策在一定时间内稳定,保证公平。

其次,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协调作用、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和学术机构的智囊作用。异地高考改革在制定政策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吸纳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和学术机构,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公平性。引入异地高考改革的外部力量,既是科学制定政策的必然要求,保证政策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可行性;也是政策保证公平性的需要,吸收外部力量,能够破除部门保护利益,不同部门、群体的诉求得到表达,体现不同部门、群体的利益,更公平、公正地制定政策。

2.合理分配利益:建立推动改革良性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一方面,异地高考改革应当注重公平公正,优先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平衡各方利益。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异地高考改革应当充分照顾不同阶层的利益,保障各个阶层在改革实践中都有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异地高考改革初期做好制度设计,在制度中保障各阶层的利益,而不是某一个既得利益阶层的改革者在改革中大展拳脚,再生产自己阶层的利益,合法化和扩大自己阶层的利益。

另一方面,异地高考改革的利益分配机制应当使赞同改革者、参与改革者获得合理的利益回报。吴康宁认为,“从社会理论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改革的成功取决于三个基本条件”,其中“对积极支持并参与教育改革者予以合理的利益回报,这是教育改革社会合法性的前提”[10]。给予积极支持并参与教育改革者合理的利益回报将促进高考改革的支持力量继续赞同改革、支持改革,巩固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合理的利益回报也有利于把改革的中间力量转变为改革的支持力量、把改革的反对力量转化为中间力量,减小顺利进行改革的阻力。当然,也要防止一些投机取巧者为了谋取改革的私利、窃取改革成果而伪装为改革的支持力量。

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家长和教师是异地高考改革中两类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异地高考改革的利益导向机制是否有利于大多数家长和教师的利益,这将直接制约着异地高考改革的顺利推进。首先,学生家长普遍关注的学生升学率是异地高考改革在利益重新分配过程不得不正视的。在异地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家长支持改革仍然是有条件的。许多家长将子女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状况与他们的家庭名声以及将来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使得家长将改革是否有利于子女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是否支持改革的重要标准。其次,满足教师对切身利益的合理追寻是教师积极支持改革的重要基础。诚然,教师支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改革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教师也会努力寻求自己的切身利益。“只要教师对于这些切身利益的寻求合理得当,那就天经地义。”[10]在这里,教师的切身利益包括增加薪酬、获得奖金、获授荣誉、提升地位等。当然,不可否认少数楷模教师对其他教师的示范作用,其他教师向楷模教师学习,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道德期待下的教师对改革的支持是难以为继的,“更何况,仅仅对教师提出道德期待,而不关注与满足其对切身利益的合理寻求,这本身也存在道德上的问题”[10]。

3.深刻洞悉惯习:剔除制约改革目标实现的行动者的惯习

改革者身上的惯习既有个体性的一面,也有社会性的一面,然而不同于习惯,惯习更加凸显其社会性。也就是说,惯习对应的是群体,习惯对应的是个体。布迪厄认为,“惯习来自于个人和群体长期的实践活动,一旦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经验就会内化为人们的意识,去指挥和调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成为人的社会行为、生存方式、生活模式、行为策略等行动和精神的强有力的生成机制。”[9]教师群体作为异地高考改革目标实现的行动者,应当剔除他们身上的不良惯习。由于惯习“具有双重结构:一方面是表现在行动者的内心情感结构中的主观精神状态,另一方面是表现在行动者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中的客观实践”[9],因此,教师应当从这两个方面来完善自身惯习。

首先,教师群体在对待异地高考改革上应当建立积极的主观精神状态。在思想、意识、观念上,教师应破除个体狭隘的生活经验、固化的部门利益、固有的思想观念,积极认识、研究异地高考,从人文关怀和弱势关怀视角等体会异地高考之于进城务工子女的重要性,从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视角理解异地高考之于进城务工子女尤其是社会的重要性。“由于我国教育体系是以公立学校为主体,而公立学校又具有很大的地域性,进城务工就业农民自身在不断适应区域生活差异的同时,其子女也要不断面对区域生活差异、文化差异、教育差异的挑战。”[11]其次,教师群体在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中应当积极践行教育改革。在这里,积极践行教育改革,并不是一定要教师必须无条件地支持异地高考改革,而是充当社会的代表者,反映社会的要求,按照社会的呼声来履行教师的职责。在异地高考改革中,教师必然遇到不同群体的学生,这些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不同,一些学生由此成为弱势群体。在教育实践中,给予学生积极差别对待是异地高考中关怀弱势群体的良好有效策略之一。给予学生积极差别对待,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心理发展,实施有差别的教学和教育措施,帮助他们弥补缺陷、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获得各自最佳的发展。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工程,异地高考改革是其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对异地高考改革困难的解析仅选取资本、利益、惯习等角度进行初步的探讨,也仅仅是在这个程度上的探讨,因而继续从社会学视角加深对异地高考改革的研究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梁珺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制度困境研究.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3.

[2] 陈立鹏,郭晶.我国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

[3] 崔华华,黎丹.政策网络视阈下异地高考政策困境分析.学术论坛,2013(3).

[4] 邓凡.异地高考政策执行困境与破解——基于政策网络视角的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4(5).

[5] 董凌波,冯增俊.异地高考的难题与破解——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高教探索,2014(1).

[6] 李涛,邬志辉,李茜.中国“异地高考”政策开放的深层困局.中国教育学刊,2013(11).

[7]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8]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9] 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10] 吴康宁.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教育研究,2012(1).

[11] 明庆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理想和现实思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 第5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抢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材料性质: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生活)

材料内容(关键词): 将来,发明,智慧芯片,无所不晓,情形,思考。

材料特点:今年天津的作文题,太类似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了,但说实在话,这个作文题又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之下了。出此种材料作文,其目的似乎有意引发考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但恐怕事与愿违。十几年的应试教育已经将学生的想象能力磨没了,岂是一道高考(微博)题就能引发的?而对于那些文笔稍好的考生,这样的材料,又难于发挥出他们的写作水平。因为这个内容写起来必定会落到有了“智慧芯片”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或坏处上,这势必使文章停留在罗列一些假想的条款上。写记叙文应该是首选,但不知有多少学生能写出合乎逻辑的文章,是不是胡编乱造的作文会辈出。

审题立意:我们现在的电脑芯片其实就是一种智慧芯片,只是目前没有办法植入我们的大脑。但我相信未来完全有可能出现能植入大脑的“智慧芯片”。如果大脑能植入智慧芯片的话,我们就要思索它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伦理问题和生活问题。首先,我们就要回答,如果植入了智慧芯片,那么,我还是“我”吗?同时我们还要回答,我们该在什么时候植入智慧芯片,我们应该植入什么内容的智慧芯片,真的可以随便植入智慧芯片吗,植入芯片被人操控该怎么办等等问题。如果考生能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或展现未来的生活内容就可以了。

材料主体是假想未来出现了一种高科技产品“智慧芯片”,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凡响的变化与深刻的影响。材料的关键词是“智慧芯片”,尤其是“智慧”;智慧芯片(其实是科技发展)与生活的关系是重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其做微观解析,可以写出立意各有侧重、面貌各异的习作。

“智慧芯片”到底有怎样的“智慧”,材料没有明说,这就给考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很明显,不能把这款芯片简单化地等同于今天的大容量移动硬盘;智慧不等于知识,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智慧芯片除了收录古今中外人类智慧的结晶成果外,还应该具备很据外界刺激、瞬间检索并将信息传输到使用者大脑中枢或转化为交际语言的功能,对当今的人们来说,这的确是有待解决的科技难题。什么是真正的“智慧”?人类的智慧体主要表现为在吸纳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那么,研制材料中所描述的那种以卖雪糕大妈及外国女孩为服务对象的“智慧芯片”还有没有必要?(因为他们只是在“机械地重复”)如何调整“智慧芯片”的主攻方向,使其能对特定人群如某些领域的研究人员、老弱人群等有所帮助,也是需要斟酌的问题。

虽然“智慧芯片”是一种假想,但并不意味着考生只能在青云间谈玄论道,要打通材料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通道。可以设想发明这款芯片的现实理由(包括正向的、反向的),这样就能够很自如地“为时而作”“为事而著”。比如谈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谈如何提高效率,还可以谈如何把精力用到关键点上。举个具体例子,可以针对现行教育中存在的过于强调机械记忆、注入式等弊端,以对智慧芯片的渴望为切入口,写针砭性很强的时评;还可以把镜头对准虚荣心强、好面子的那些人,因为“智慧芯片”的出现能够让他们成为出口成章、“腹”有诗书的高级“鹦鹉”,据此就不愁写出鲜活、犀利的文字了。

分析问题的向度及切口要多元化。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可以具体阐发,也可以大胆质疑;可以热情呼唤,也可以嬉笑怒骂。跳出亦步亦趋的藩篱,天地就广阔了。

1.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智慧芯片”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从人的社会表现及满足的角度,这也是某些人的心理需求。由此可以谈想象与创造的关系,谈科技为人类服务的问题。

2.智慧芯片“纷纷呈现”出来的,只是有史以来的物理公式、定律,以及唐诗以及作者等。由此可以谈人类的进程不是复制过往,而是不断创新,只有“复制”是不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

3.每个人都想成为学富五车、博学多才的人,但人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做知识的储存罐,还有对生活和情感的体验等多方面需要,一味地依赖科技必将使本来丰富多彩的人生变得枯燥和单调。由此可以谈知识的获取与学习过程的体验、知识共享与个性缺失、继承与发展等关系问题。

4.还可以从宏观的角度立意,谈科技发展的利弊问题,因为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不能因为它的弊端全盘否定,也不能因为它的好处而全盘接受,正确的态度则是衡量利弊,扬长避短。

今年天津的考生选择故事类文体的人数可能会多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编故事、写科幻小说,往往也是源于生活中的某种触动,而不是空发其想,更不是胡编乱造。考生应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情节的层次性、曲折性,表达的文学性;二是认知的理性及深刻性,不能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抱怨与幻想的层面。

不做“半机器人” 天津一考生

小的时候看电影《机械战警》,很羡慕彼得·威勒饰演的警察墨菲。墨菲在执行任务时身体受了重伤,科学家把他改造成了“半机器人”——有人的头颅,但身体的大部分被精密仪器替换。“半机器人”墨菲所向披靡,成为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超级战警。

《机械战警》是科幻电影,里面说的事当然不是真的,但成为墨菲那样的“半机器人”却是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梦想。

人类始终梦想着突破自己的极限。先是借助于想象,神话传说满足了人类的愿望。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让人看了很过瘾,超人的上天入地和蜘蛛侠的飞檐走壁令人神魂迷离,但这些毕竟属于精神活动的范畴;后来借助传统的科学技术,将温热的肉体与冰冷的电子机械结合起来,机械战警、终结者的出现带给人们的是亦真亦幻的感受;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颠覆了传统,于是智慧上的超人成为人们心中的神。“智慧芯片”的出现很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你愿意植入(或其他方式)这样的芯片,从而让自己成为“半机器人”吗?

我的答案很明确:不愿意!

原因很简单,我想成为墨菲那样的英雄,我想成为超人,但我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让“智慧芯片”成为身体的一部分,或者说让它成为大脑的一部分,则不是我所期望的。整容后的女人可以成为美女,毕竟少了天然的气质,该大笑的时候还要想着可能迸开的刀口。

是我控制芯片,还是芯片控制我? 也曾经做过许多梦,梦中的自己真的拥有了墨菲超强的战斗力,拥有了超人那样的源自天外的超能量,拥有了大于1000的IQ值。醒后躺在床上呆呆地看着天花板,然后是久久的失落。我很清醒,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血肉之躯,很大众化的智慧,很难成为梦中的自己。

几天前看最新版的《机械战警》,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还是那个有人的情感的墨菲,看他纠结痛苦、艰苦抉择的样子,我也会跟着流泪;但看他风扫残云,我只有快感,一种尽情宣泄的本能的快感。

人应该有梦想。怀揣梦想,科学严谨而又脚踏实地地奋斗,做个“自然人”或者说做一个善于利用智慧芯片的“自然人”也许更快乐。

“很抱歉地提醒您……” 天津一考生

我今年读大三,明年——也就是2020年毕业,近来因为学业上的事情正犯愁呢。有天在某大型门户网站闲逛,一则“智慧芯片”的推介信息吸引了我:

“超大内存,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科技发明、英文词汇、定理公式等等,尽收其内。不用植入,不用耳机,只需调整心跳与呼吸频率,就能悄无声息地检索、提取所需信息,充分提高效率,是现代人读书、工作、研究及日常生活必备的尖端数字智能产品。”

真是天助我也!按照上面的地址从手机银行汇了款,转天快递就把芯片送到了公寓门口。按说明调试一番,很快频率同一。“英语四级。”心里刚想到这四个字,就感觉眼前有个屏幕——当然是隐形的,上面拼写着“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映射与函数。”默念这两个词语,就感觉眼前的屏幕上唰唰唰排列出一行行公式。……

真他妈神了!这回老子就不会在这两科上再大红灯笼高高挂了。智能芯片粘贴在身体上即可,最佳位置是心脏前端,据说这样是为了保证芯片与使用者的二心合一。自从有了这玩艺儿,老子居然能偶尔地人前显贵,鳌里夺尊。“十一”那天参加“中国梦”历史知识抢答赛,我出人意料地脱颖而出得了个第一。尽管没有奖品,但几个大一的小学妹要了我的QQ号,说是要多多联系,向我学习。这是多么Q的奖励!不过也有失灵的时候。有个小子把我惹急了,我刚要来句国骂,隐隐约约心底有个声音在说:“请注意用语文明,注意提高修养。”那就用英语吧,没想到眼前的屏幕上却出现一行字:“您好,很抱歉地提醒您,本芯片暂时短路。”

好在是暂时短路,只要考场上不短路就行。

常言道,乐极生悲。四级考试,有些单词想不起来了,卷面上也有些句子不认识,调整频率,没反应;连试了三次,屏幕终于有了动静,一闪一闪:“您好,很抱歉地提醒您,本芯片暂时短路。”

还好,四级考试有惊无险。高数考试,芯片再次罢工;回来写论文,想复制其中的一段文字,涛声依旧。

异地高考的深度解析 第6篇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语文作文深度解析

作文不避热点,体现家国责任2018年的高考作文以年表的形式展开“世纪宝宝”从2000年的出生,到现今2018年成年的时代变迁,还展望了未来2020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愿景。材料年表呈现多样素材,有汶川地震的苦难,也有北京奥运的体育盛事;有太空授课的新奇震撼,也有乡村的“村村通”与“精准扶贫”;有巨大规模的网民,领先全球的互联网…… 导语提示明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机遇、使命和挑战,“世纪宝宝”与新中国一共成长,体现出“世纪宝宝”的“见证者”身份,见证的是上一代人的奋斗拼搏的成果,改革开放40年的辉煌成就,中国崛起的历程;“世纪宝宝”由即将成年,转变为“建设者”,和中国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继承上一代人的使命,承担家国责任,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35年已处于中青年的“世纪宝宝”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此时的建设者要将新的使命与挑战交给即将成年的一代人。这种代际性,展现了每一代人面对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要承担的使命、责任与挑战。启发“世纪宝宝”强化自身的代际身份感,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并给予明确的任务:展开联想与思考,将文章装进“时间瓶”的留给那一代人开启和阅读。任务形式上与2017年的帮助外国人读懂中国大体相似。无论是“精准扶贫”“互联网”还是“中国梦”都是备考的热点,这次高考不避热点,强调即将呈现的新一代人将要承担的家国责任,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崛起、民族振兴的同时,感受大国风采、民族精神与时代品格、充分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联系,增强自身与同代人的获得感、荣誉感、责任感。

作文写作材料紧贴考生成长历程的多个方面,写作空间广泛,学生也有话可说,在感触与思考中可以从代际身份变化入手,从见证者到即将成为的建设者,再到想象对下一代人即将成长的建设者的展望与嘱托,呈现家国责任的肩负与使命的延续传承。

上一篇:小学数学下册试题下一篇:ppg演讲稿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