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2024-07-21

初中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精选15篇)

初中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第1篇

我读《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一书对我很有帮助,感想很多。

教学设计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作之一,对教学起着先导作用,它往往决定着教学工作的方向;同时教学设计的技能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教师从师任教必备的基本功。所以教师了解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很有必要。新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内容可以包括:

(1)教学目标。

在新理念下,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两个方面,也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多方面。

(2)任务分析

进行任务分析的重点在于关注几个要点:

一是关注学生的起点;二是关注学生主要的认知障碍和可能的认知途径;三是分析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四是研究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十分重要:第一,要关注学生的经验基础,第二,要正确认识教材。对于前者,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科学习的心理规律;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后者,意味着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本次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教材是极其宏观性的一个蓝本,覆盖着非常广阔的时空,主要对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起到指向作用。但教材仅仅是教师组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素材,使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平台。新理念下的教材给教师留下了比较大的创造空间,进行任务分析,就必须改变“以教材为本处理教材”的现象,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和当地实际,模拟教材,重组教材,编制教材,消减技巧性训练,增加其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成分,为实施开放式、活动式的探究、合作、参与等新型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事实上,对初中生来说,喜好数学问题,对有关的数学活动充满好奇心,这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首要前提和发展动力。

(3)教学思路。

主要考虑具体的教学过程,包括创设的情景、活动的线索、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的情况下必须附设计说明。

(4)教学反思。

主要针对如下一些问题开展反思: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分析其原因,并提供改进的方案。有哪些突发的灵感,印象最深的讨论或学生独特的想法?哪些地方与教学设计的不一样,学生提出了哪些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些问题?

了解了教学设计的内容,为我们以后教学设计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初中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第2篇

陶国良

在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凭着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从教育科研的高度,积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探索了一条适合教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总结了大量的经验和案例,初中数学。本书深刻地反映 了我们中学课堂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我从中受益匪浅,先将摘录和体会展示如下:

本书开篇罗列了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概念不清:运算符号错误;错用运算律;对负分数的概念理解不清;违背运算律;违背去括号法则。“这六大点也是我在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以后的授课中应提前纠错,让学生少走弯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宽容与爱、尊重和理解。在学生出错时,教师要尊重、理解并宽容地对待他们,这不仅可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体现了教师的素养及学生的热爱。“的确,在平时的授课中,我门太严了,不苟言笑,造成学生的紧张,这些做法不可取,应该严就严,多给学生勇气敢于说话,私下也应多关心关注学生。同时还指出教师如何帮学生纠错,1。通过一个典型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误、师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学生从反面吸取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辨别错误的能力。2。教师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错误和失败,备课时适当从学生易错的思路去构思,课堂上加强对典型思路的分析,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3。让学生通过自我 评价,找出解题过程中的问题,自行纠错,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应结合实例助其理解。如:”有些数学概念从客观事物的定向形式和数量关系中反映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从实际事例或从学生已有知识中,退步引入并加以抽象,尤其要从学生接触过的具体内容入手,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具有的上进心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减少运算的错误。” 即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法的指导,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了新课程理论中充分发挥学生主题作用的理念。

2014年4月,通过同事的推荐,我购买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翻阅《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我被他的教育思想深深的打动了。这本书是华应龙老师教育随笔的总汇。这本书里汇集了他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灵魂。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大吃了一惊。华老师那坚定地话语“我就是数学”,重重的撞击了我。我教学十几年来,从未这样想过。而华老师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语,到底他的底气在哪?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开始了品读。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华老师的教育思想。

从张梅玲老师写给这本书的序言中,我知道了华老师出身于农民家庭。因此他对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情结。当了老师,他仍然保持着农民的心态和气质,他用农民对田里庄稼的那份浓厚、深沉的感受来爱他所选择的教师这个职业。爱他的学生,像农民精心选种那样钻研文本,选择教学内容;像农民深耕细翻土地那样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像农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细心呵护每一棵庄稼那样,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像农民确定时机那样,寻找课堂上大胆的退,适宜的进的时机;像农民对长的不好的庄稼从不责怪庄稼,而是责怪自己那样,反思课堂中的遗憾与自己的关系。像这样的农民对庄稼的精心呵护,在华老师的引领下,演变成了课堂上的教育理念及思想。这也就成了他能引领教育前沿,说出这样豪迈的语言的坚强砥柱。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细细品味叶老的话,“农业”与“工业”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或许是农业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所需要的是一名技术熟练的操作工,而农业所需要的却是能真正关注生命的农民!是啊!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有生命的孩子,我们更要像对待农业一样的对待自己的孩子(庄稼)。特别是在新课改后,我们的课堂上,有了我们对教材、对教学的理解,有了我们自己的思考,有了我们自己的声音。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营造了宽容的氛围,学生不仅可以畅所欲言,而且可以不必担心被“证伪”,可以毫无思想负担的,乐此不疲地感受着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初中数学教师读书心得二:初中数学教师《我就是数学》读书心得

2010年4月,通过同事的推荐,我购买了华应龙老师的《我就是数学》。翻阅《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我被他的教育思想深深的打动了。这本书是华应龙老师教育随笔的总汇。这本书里汇集了他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灵魂。当我初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大吃了一惊。华老师那坚定地话语“我就是数学”,重重的撞击了我。我教学十几年来,从未这样想过。而华老师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语,到底他的底气在哪?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书,开始了品读。从而更深入的了解华老师的教育思想。从张梅玲老师写给这本书的序言中,我知道了华老师出身于农民家庭。因此他对农民有着一种天然的情结。当了老师,他仍然保持着农民的心态和气质,他用农民对田里庄稼的那份浓厚、深沉的感受来爱他所选择的教师这个职业。爱他的学生,像农民精心选种那样钻研文本,选择教学内容;像农民深耕细翻土地那样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像农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地细心呵护每一棵庄稼那样,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像农民确定播种时机那样,寻找课堂上大胆的退,适宜的进的时机;像农民对长的不好的庄稼从不责怪庄稼,而是责怪自己那样,反思课堂中的遗憾与自己的关系。像这样的农民对庄稼的精心呵护在华老师的引领下,演变成了课堂上的教育理念及思想。这也就成了他能引领教育前沿,说出这样豪迈的语言的坚强砥柱。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细细品味叶老的话,“农业”与“工业”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或许是农业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业所需要的是一名技术熟练的操作工,而农业所需要的却是能真正关注生命的农民!是啊!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有生命的孩子,我们更要像对待农业一样的对待自己的孩子(庄稼)。特别是在新课改后,我们的课堂上,有了我们对教材、对教学的理解,有了我们自己的思考,有了我们自己的声音。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一起营造了宽容的氛围,学生不仅可以畅所欲言,而且可以不必担心被“证伪”,可以毫无思想负担的,乐此不疲地感受着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读了华老师的寥寥几篇教育随笔,我深深的感到我的课堂上,要解放孩子的思想,解放孩子的嘴,让孩子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已经成了我当前迫在眉睫的使命。我要不断尝试,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的思考才可以任意奔驰,不必有太多的顾虑。课堂上,我要千方百计给学生带来一些思考,使其寻找数学知识背后的东西,遇到问题习惯于问个为什么。

虽然,这样的尝试过程是漫长的。但我坚信靠着不放弃、不抛弃的毅力,构筑理想的课堂的愿望将不再遥远。

初中数学教师读书心得三:初中数学教师《中学数学教师》读书心得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初中数学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初中数学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她的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初中数学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初中数学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初中数学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初中数学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初中数学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找到教学的“亮点”。闲暇时翻看一下里面的内容,总是对自己教学的一个充电。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因为这对于处在终身学习时代的人来说,不啻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

初中数学教师读书心得四:《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读书心得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认真学习了《标准》的基本理念。通过学习与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习《标准》基本理念的粗浅体会,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仁。

1.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我们开展教学的主线。

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不是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而是习惯于把教学过程归结为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上课做不完,课外继续练,在大量反复操作的基础上达到掌握的目的。教学评价时,主要看结果,即分数的高低。新 课标 指出: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此,教师应改变过去那种轻过程,重结论,单纯依靠重复操练的 经验性 教法,按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开展教学,减轻学生大量的重复操练产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2.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真正把学生当作数学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的心理规律,创设情境,注重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参与动机,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参与兴趣,从而使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作出评价调控。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有畏难情绪、不积极参加学习的学生,教师应给予真诚的鼓励、热情的帮助、细心的辅导,促其从 要我参与 转变为 我要参与,增强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参与活动的时间尽量多些,参与活动的效率尽量高些,教师应多考虑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由 静态 变为 动态 的画面,有利于反映事物变化的过程,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气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效。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3.教师必须重视对释疑解难过程的调控。

新 课标 指出,要让学生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质疑、释疑、辩错。设疑,即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如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明他们已在积极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思维的表现。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追根究底、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质疑,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对教师的讲解产生疑问时,教师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不要忙于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互相启发,触发思维,寻求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好求甚解、凡事多问的精神,让学生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释疑,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疑难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敢于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积极去找问题、找病因、找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富有创新、敢于实践、独立思考的精神。辨错,即学生对教师的有意 示错 进行分析、判断、提高防错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有时可恰到好处,有意的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显示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错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类似错误的目的。这样,可防患于未然,并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共2页,当前第1页12 4.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讲究教与学过程的统一。

教师要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过程很好地统一起来。首先,要着眼于诱导,变学生 苦学 为 乐学,使学生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要千方百计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着重于指导变 学会 为 会学。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科和认识策略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科学得体,就可以促进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变 学会 为 会学,学生就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自学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从而实现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师读书心得五:《初中数学教学策略》读书笔记

数学是一种技术,文化,更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具有丰富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数学与自然现象紧密相联。数学不再是课本中的加减乘除。它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将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采集,让学生分享人类的文化精神财富。《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一书,让我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领悟了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真谛,掌握了初中数学教学基本策略,从而提高了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让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一个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数学教师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专业知识。这是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较好地掌握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

要想当好初中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初中数学教师才能透彻地分析初中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基本理论。这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提升教育理论修养。

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教师要着重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指导初中生做数学笔记的尝试 第3篇

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在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然而,主动获取知识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保障,合理有效地在数学课内做笔记是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正确合理地运用好教学笔记,是广大师生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状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做数学笔记的必要性以及可操作性加以探讨,以期取得一个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一、教师发挥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做数学笔记

1. 教会学生注意分配的原理

注意分配的首要条件是“熟练”,即动作的“自动化程度”。在同时进行的两项活动中,必须有一项是熟练的,这样才有可能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到比较生疏的活动上,而把小部分注意力指向于熟练的活动,做到注意力的合理分配,防止顾此失彼。在听课与做笔记这两项活动中,听课是不断接受新知识的活动,始终需要初中生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待,而记笔记应该是自动化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它不需要加以特殊的注意。初中生如果不能做到书写熟练,或不能将听课中的重要内容非常熟练地选择出来,那么,势必会在听课与记笔记之间显得手忙脚乱,无法兼顾听与记的不同需要。

2. 训练学生合理分配听与记的注意指向

要使学生在课内能“一心两用”,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使不同的动作之间形成一定的反应系统,从而使注意需要维持的水平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的训练显然并非一蹴而就。在起始年级,由于学生并没有接触过初中数学,自然会将许多先前养成的数学学习方式带入初中。由于不适应,会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应在入学之初便指导学生,从介绍初中数学概况入手,强化记数学笔记的重要性,介绍记数学笔记的一些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做数学笔记予以重视,同时在行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自己归纳重点,分析难点,逐步可由学生交流哪些该记录,久而久之让学生养成在听课的同时自觉将该课的要素进行记录的习惯。

二、针对不同数学课型,指导学生做不同数学笔记

1. 数学概念课

由于概念课主要阐述的是基本的定理和基本方法,而这些文字内容早已印在书本上,不需要学生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录。应把笔记的重点放在记提纲上,同时应把注意力更多地分配在听讲上。

2. 数学练习课

这类课的一个特征是对已有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加深拓展。学生在对知识已习得的基础上开展教学。故而应以记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为主,记解题过程为辅。往往对于自己有能力解决的解题过程可忽略不记。

3. 数学综合运用课

综合运用课往往会以一定的生活背景为线索,将生活中的问题化归到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此类课的笔记关键是要记录具体问题化归到怎样的数学模型,记录教师分析后得出的概念。

4. 数学复习课

复习课应记录教师在知识的梳理过程中归纳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掌握的主要内容,从而了解自己在知识点掌握方面有哪些疏漏,在课后加以补充完全。

三、在“记”的基础上注重一个“理”字

读书笔记不该缺失教师的指导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60-02

【作者简介】丁国林,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江苏如皋,226500)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

随着全民读书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已经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不少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领导,无不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书香校园建设在专题“读书节”、校园书市、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读书演讲以及“作家零距离”、亲子阅读、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的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斐然。但是,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为与读书行为如影随形的学生读书笔记,则普遍显得内容单调:大多为格式化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段”摘抄,检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马虎应付的形式主义倾向;而教师的批阅,则同样缺少必要的方法与点拨激励,有的仅仅用红笔打一个“√”或是简单地给一个“阅”字;少数班级学生读书笔记的检查与批阅,竟然是由学生干部代劳,而居于“平等中首席”位置的教师,却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不作为”或“伪作为”现象客观存在。这样的读书笔记,除了简单地应付了学校行政检查以外,作为放大阅读效益并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文化积累的应然功能,基本上丧失殆尽。

读书和积累,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并形成丰厚文化底蕴的主要途径,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以读书笔记为抓手,进行必要的词汇积累、美文佳句积累,提高其在文化知识、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素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做好其读书笔记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呢?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以为语文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思考与尝试。

一、明确内容和范围

根据目前中小学生读书笔记的现状,尤其需要更直观具体地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笔记所应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例如:

1.读书过程中即时发现的对写作具有直接借鉴与迁移运用价值的精美语段(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场面、语言、神态和环境描写等)。

2.饱含哲理、内涵丰富、语言凝练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睿思哲言、谚语俗语歇后语、歌词流行语等。

3.能够帮助自己丰富文化知识和生活积累、提高生活情趣,在今后的生活交际或写作实践中可能有用的逸闻掌故、写作素材、名人故事、文化现象,例如我国诗词文化中的数字诗、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以及对联宝库中的精美名联、长联、妙联、趣联等。

4.读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阅读感悟、启迪、联想及其在阅读内容启发下所产生的生活创意、写作灵感、奇思妙想等。

5.有收藏保存价值的较长文字的内容提要、结构提纲、备忘索引等。

6.名人大家、同龄学霸的成功经验、学法秘诀等。

二、丰富来源和形式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读书笔记”的内容来源进行适当延展,即学生在阅读或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自认为具有抄录收藏价值的文本材料都可以进入读书笔记的内容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传媒中的博客、微信、QQ会话、论坛发言甚至影视人物的精彩台词、校园内外的宣传标语等都可以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占有一席之地。

读书笔记的目的在于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师还可以从“笔记”的形式上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美文摘抄、内容提要、随文评注、提纲整理、即感随记、备忘索引,甚至是剪切复制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只要能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启迪和帮助,都可以让学生不妨记之摘之,思之悟之,学之用之。惟如此,学生方能不断尝到动笔读书的甜头,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效益,不断获得文化积累、知识进步、精神成长。

三、促进评价和交流

作为与读书活动密切相连的读书笔记行为,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领与智慧激励。但现实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不闻不问,或者仅仅是任务式的定期收交、简单批个“阅”字了事,这种不作为行为,是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常规批阅中及时地发现优秀典型,像作文眉批或总批一样,给予细致地评价引导和点赞激励,让学生及时倾听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

除此之外,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通过读书笔记进行交流与共享。比如,可以组织读书笔记的展评活动,让学生在观摩欣赏中发现并借鉴别人的长处;定期组织学生将读书笔记交换阅读、互相转抄,实现智慧的累加碰撞;将读书笔记的指导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行合理的关联,引导学生在笔记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写作的灵感并进行适度的迁移运用;等等。

读书笔记的内容、形式等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特点及其个体性格特点有机结合,这是指导学生做好读笔记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而言,经常随手翻阅自己曾经的读书笔记,不仅可以温故知新,更能获得激活思维、催生灵感、涵养人性、净化心灵的特殊效果。

初中数学教师读书心得 第5篇

那么看一下澳大利亚的课标,他们是除了语文学科(英语)以外的学科都做了明确的学科性质阐述,对语文学科只是在基本理念部分阐述了“语文有什么用”“语文应该做什么”,并没有力求搞清“语文是什么”。

再来看看我们最新的语文课标是怎样界定语文学科性质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界定:

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把“语文”和“语言”混用了。交际工具是“语言”而不是“语文”。就好比文盲之间正常交流,他们和语文之间有半毛钱关系吗?那为何“语文”非要把“语言”的功劳据为己有,这样的贪天之功,恐怕连语文老师也不好意思承认。要想界定一门学科的性质,必先厘清它研究的领域和知识体系的特点,上来就说是“工具”,不符合逻辑。

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和没说一样。试问,哪个学科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衣食住行,哪一样不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就更乱了。音乐、美术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吗?“工具性”“人文性”都有其广阔的解释空间,要把他们在语文课上统一起来,该如何统一,相信界定者也无法做到。

初中教师的读书笔记 第6篇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道尊严,长幼有序等观念影响了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现代的学生观,则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学生,并且主动全面立体地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建立平等民主师生关系的基础和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话:“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班主任老师应当坚持每周与每位同学谈一次话,哪怕是一两句有意或无意的对话,哪怕是拉一拉学生的手,拍一拍学生的头,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具有强烈情感需求的而又是十分敏感脆弱的有效稚嫩的心灵啊!

开学第一个月班主任老师必须和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进行个别的谈心,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学习基础,爱好特长,走近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心灵需求,人际交往,个性情感,理想追求等,然后你才会有的放矢地对美一位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对每一块心灵的田地施以不同的肥料与营养,才会使他们健康成长。

现代学生的成长出现了“三大三小”现象,即:生活空间越来越大,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房屋的房间越来越大,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外界压力越来越大,内在动力越来越小。

了解学生的关键是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现代社会中,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渠道在拓宽,情感交流的渠道在缩小,孩子不愿或害怕与教师交流(三分之二)责任主要在教师。

陶行知说:“我们要懂得儿童”,“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作小孩子的先生”。他十分形象地指出:“你不可轻视小孩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讨厌的人,变好像是罗斯福没有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梦里也觉得由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您抱他,一会儿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数学的初中读书笔记 第7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设立,把“过分关注知识的获娶技能的训练”转向“关注学生的发展”,实现知、情、行、意的统一,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的启发、渗透、感染的过程,是教学的灵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将爱心洒满课堂,用教师的真情感染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重视创设生动、有趣、科学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过程、体验情感、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运用多种评价手段调动和保护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要关注“学困生”,要善于发现和放大其闪光点,让他们在同学中得到认同,获得进步和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要做好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有领导的督促、要有任务的驱动,要实现校内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并注意资源的积累和再利用,促使教师由被动使用到主动使用,进而成为一种习惯。

在课件制作上,教师不能把关注点放在如何制作课件上,而是要学会,知道在哪里用,知道到哪里找需要的资源;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要用到教学中,还要用到教师的学习与交流中,用到教研活动中,更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网络教研是一种新型的、重要的教研形式,具有跨时空、多主体、低成本和高效率的优势;教师、教研员、专家共同参与,形成了民主、平等、合作的网络教研文化;网络教研把一部分教师从网络游戏与聊天中拉到教学研究的网络学习中,激发了教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唤醒了教师的专业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研究教学的内驱力,使学习与研究成为教师的主动行为,成为一种责任和追求。

教师如何面对初中数学的教学 第8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初中生

面对数学这样一门较为数字化的学科, 大多数人都认为其是极为枯燥乏味的, 那么,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应该努力探索出一些教学方式来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此来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课堂进行调整, 从而引导学生对初中数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进行情境化教学

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基本上决定着课堂的讲课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就需要在教学情境上花费一定的功夫,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数学教学。

(一) 进行情景化教学, 将数学知识同日常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枯燥”的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数学教师都知道, 在实际生活中, 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 作为教师, 我们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要将这种对数学的理解传授给学生, 让他们在心理上不会对数学有潜意识里的疏远感和陌生感。比如三角形在生活中到处都是, 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是随处可见, 因此, 教师就要善于诱导学生, 将这种发现传递给学生, 把数学知识尽量生活化、真实化。同时,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课后或者其他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到市场上学习生活中的算术, 到街道上观察生活中的建筑物中的数学应用以及到大自然中、到河流旁寻找数学中的水速问题。也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如人的鼻子为什么在脸部的中间位置呢?有的人家的房子为什么是三角形的呢?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 这样, 在兴趣的驱使下, 学生们将会发现数学中的对称美以及三角形的稳固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些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 不但可以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还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的本质, 使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够更加透彻、更加系统化。从而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排斥性, 产生亲切感,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 进行情境化教学,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

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首先要注意教师的热情度。初中生正处于活泼、个性的青春时期, 这需要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课堂作为他们传授知识的平台, 这就要求教师同样要热情开朗。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数学教师就要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高昂的激情投入到数学教学中, 对学生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带头作用, 避免数学课堂出现沉闷、乏味的现象。教师的热情与幽默、亲切与睿智需要被自然地表现出来, 不刻意不做作。大家都知道,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是可以被传染的, 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上, 教师积极乐观、平易近人、热情向上的情绪, 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潜力,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进行情境教学, 还要适当利用教学设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仅仅利用课本和辅导资料进行数学讲解, 教学过程不免显得过于单薄简单。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计算机的普及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 对于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协助讲解, 这样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丰富课堂,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质量。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 顾名思义, 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自我回顾, 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及自己的行为表现对自己的教学质量予以肯定、强化或是否定的评价, 从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进一步改善以后的教学。

反思教学这个过程与学生的联系不是特别大, 主体是教师本身。首先, 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情境设计是否有效, 是否活跃了课堂气氛, 是否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然后再根据此进行课堂情景设计的调整。其次, 教师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到位。教师在课堂上尤其是数学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深度、教学密度、教学广度的安排, 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因此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和讲课速度, 以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最后, 教师还要在师生关系上进行必要的反思。师生之间的关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 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和思想交流, 以保证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

三、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阅读训练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的要求, 数学对其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对数学问题不理解而导致不会解答问题。初中生处于理解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 教师应及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数学的学习, 要求学生可以有效地提炼出数学信息, 从而将数学问题转换成易于理解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综合利用理解、抽象、综合、分析、总结、提炼等逻辑思维能力, 以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和教学质量。

四、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进行正确的试卷讲解

试卷的讲解是初中数学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 试卷讲解的优劣会影响学生的课后复习情况。因此教师要注重试卷的事后讲解, 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讲。 (1) 讲评全面性。一方面学生的学习程度有高有低, 参差不齐, 教师要有一定的耐性, 兼顾到每一位学生, 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讲解;另一方面, 教师要把全班同学的做题质量向大家讲清楚, 将大家的做题程度做一个全面的分析, 从而避免学生过分关注分数。 (2) 讲评主体性。教师在讲评试卷时, 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正确理解, 将学生作为讲题的主体, 而不是因为学生已经做过题目, 就迫不及待地向学生讲出方法。 (3) 讲评鼓励性。不管学生在考卷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教师都不能过分惩罚, 而是要根据学生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鼓励学生下次做得更好,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浅谈初中生怎样写读书笔记 第9篇

一、读书笔记的种类

徐特立老师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可见读书笔记的重要。课外阅读笔记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1.摘抄。这是最简单最易做的笔记方法。即将书本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记得多,自然词汇就丰富了,写作就有所借鉴,写作技巧就会不断提高。

2.编写故事梗概。读完一部作品后,把书合起来,对作品的故事情节进行思考、回忆,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故事情节写出来,边写边回味。编写的故事是一种形象的再创造,是对作品进行再欣赏,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提高。

3.批注。这种笔记方式不单是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析。常用的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的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写提纲的方法,即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摘要式的方法,即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例如: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这部书中,用工整的小楷写在页边、行间的批注就有12100多字,这就反映了毛泽东的严谨的治学精神与刻苦的攻读精神。

4.写心得体会。也就是写读后感。即读书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5.记群芳谱。就是给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写小传。如三国英雄谱、水浒英雄谱、红岩英雄谱、民族英雄谱等等。小传要抓住人物英雄性格的主要特点和贡献来写,简明扼要,写出个性。读完一本书,建立一个英雄谱,创建一个精神文明的园地,为学生树立众多的学习榜样,有利于品德修养的培养。

6.每书一得感悟。读完一部作品,用诗歌体或格言写一段话,表述自己阅读的收获和感悟,这些感悟语,要给人一种思想的启迪,或表现出对美的境界的探索。

二、记载方式

1.笔记本:整本笔记可以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述。便于保存。

2.活页本: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的笔记。便于查阅。

3.卡片:篇幅小,便于分类,节省纸张。

4.剪报: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注明出处,便于使用。

三、读书笔记的实例

例一:咏月的诗句:①床前明月光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 ③明月照高楼 ④月皎疑非夜 ⑤海上生明月

⑥皎皎空中孤月轮

例二:精彩警辟语句

[实例一]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实例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匆匆》)

可以说,语文知识犹如汪洋大海,学生在课堂所学到的只是沧海一粟,如何让学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综上所述,就是要让学生多读、勤写,注意分类整理,依照范例题材练习写读书笔记。

徐特立老师的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强调写读书笔记的意义。引导学生勤记读书笔记,可用前面所列举的多种方法,如摘抄重要的句子段落,标画自己认为美好的词语,写出自己的阅读心得等等。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积累写作素材,还可以经常进行练笔,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等。其实写笔记就是一种写作,对提高作文能力有着直接意义。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鼓励他们多记读书笔记。对学生的要求不必高,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所读文章的实际,写下自己想说的话。他们只要记了,不管怎么写,也不管写得是详还是略,总会有益处的。

《数学教师的语言》读书笔记 第10篇

我本人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数学教师,教书这些年天天与学生打交道,见过各种各样性格的学生,虽然我只是一个数学老师,但是通过这些年来接触的学生,我认为与学生的交流也是一门艺术,语因此我完全认可《数学教师的语言》中所说的“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

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教师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从其说话艺术上体现出来的。一个人得说话艺术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提高,正如著名特级教师张兴华老师所言:“一个数学老师的阅读,如果仅仅局限在数学教育范畴,那么他的发展必然有限,只有广泛涉猎,博才众学,方能海阔天空”。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认真地揣摩自己的语言,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语言有有声和无声之分,我要说的是有声语言即教师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无声化为有声的语言进行施教的魅力。所以,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为必须具备几个数学语言能力。

第一,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准。教师的语言要科学、准确。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二,数学教师的语言要精。

能用一句话说的,就不用两句话去说。必要时,你甚至可以不说话,要学会“不为”,先做一个旁观者,在旁边观察,伺机引导。“此时无声胜有声”,教育过程中应该多留给学生一些宁静与沉思的时间。

第三,数学教师的语言要传情。

教师的语言应该象催化剂一样,深入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知识基础之中,与其汇合,发生反应,从而启发学生的心智,振奋学生的神经,促其深入思考,这样的语言对学生才有吸引力,才能开启学生思维。

第四,数学教师的语言要激趣。

如果你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吸引力和信服力,那么就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你的语言亲切,饱含思想与感情,与学生的智慧和心灵进行活生生的交流,学生就会信服你,跟随你,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互动。

学习体会:读了《数学教师的语言》这本书,对我感触很深,使我深受启发。让我很受感动。作为教师应该树立一种信念:既然我们已经投入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就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打造自己,不断的充实,不断锤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语言,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语言达到精炼、准确,使我们的数学语言具有它特有的简洁美与完备性。

给教师的建议初中读书笔记 第11篇

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书中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教育独到的见解,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仍然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仍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谈谈“因材施教”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常会面对班里许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的学生,老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呢?很多教师都从学生身上找原因,什么不知道学习了,脑子笨了,家长不配合等等;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接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也就是缺乏“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并且要运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平时不应该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给一位后进生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这位学生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

初中语文教师的读书笔记 第12篇

再次接触生本教育,这个名词,当看了此书后明白了,“生本教育”他不是一种教育方法,也不是一种教育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生本”即以学生的学习为根本,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根本。学习不外乎活动、思考和训练,这些决不能由教师取代。

郭教授在书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绍到,他是通过以一个低年级成功的教育实验改革实验,作为引发思辨的源点,真实生动地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似乎开创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让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学生的天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收获像鲜花怒放。“我们把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

随后,提出了“各个年级都行吗?”迫切疑问,继而通过大量的,真实的,鲜活的案例佐证这样的观点“只要保持生本状态,只要不断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封闭它,只要始终保持情境的适度挑战性,只要让学生有适合其年龄特征的舞台,只要永远使学习带有与他们个体相联系的意义,在他们所认识到的越来越多的事物的比较和启发之下,他们的求知和表现的要求就会更为强烈。”

人在自然中,人的教育是自然界所有生物活动的一个部分。生本教育建议让学生忘我地活动和游戏,让学生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一个故事说,一位印第安老人,赚钱后买了一辆汽车,不懂得怎么开,只好雇了匹马来拉它。保守的教师,有些像印第安老人,不知道汽车自身原本是有动力的。生本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初中数学教师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第13篇

关键词:教师视域,课堂氛围,课堂提问,高效课堂

数学一直是初中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 其知识点具备很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层次性, 因此在教学时往往能维持较为清晰的教学脉络。但这一特点也为数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不利影响, 长期相同的教学模式令其教学缺乏弹性, 难以确保课堂效率, 导致了学生需要在课后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掌握知识点, 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额外负担, 这有违目前的素质教育宗旨。因此, 教师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数学课堂进行重新设计, 令课堂教学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问题

课堂作为一个交流平台, 能把授业的教师和学习的学生联系起来。对初中数学这种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来说, 通过这个平台能够发挥出传递作用与传递效率非常重要。但由于各种原因, 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还普遍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因素在于教师与学生各方面的不协调, 长期积累就构成了互相造成负面影响的恶性循环, 这与课堂教学整体设计者的教师有很大关系。

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定位是引导者, 其引导方式, 即授课方法自然会影响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以数学学科来说, 授课方式不当引发的效率低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1. 照搬教材, 忽视实际

初中数学具有很强的层次性和条理性, 这种性质在数学教材上体现得非常明显。虽然这种情况为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 但也导致了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材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只把重点放在教材中的定理、公式和结论上, 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和思维训练, 造成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印象不深, 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思维训练,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只知定理公式, 却不知如何运用。种种情况说明了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根本没有起到必要的教学效果。

2. 程序混乱, 重点不明

部分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只重视结果, 却忽视了过程, 这种错误心态往往体现在教学重点的混乱上。数学这一学科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有所区别, 教学时不能平均分配, 而应张弛有度、轻重有序, 这样才能令学生对重点知识加深印象,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获最大的学习成果。但目前相当多的初中数学课堂并未做到这点, 教师平板式的单调灌输令学生疲于记忆, 生理上难以完成教师要求的教学目标, 心理上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 而教师也没有找到学生学习效率差的根本原因, 反而更加大知识的灌输量, 最终形成单调无效的恶性循环。

二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设计

1. 课前准备方面的高效教学设计

数学作为一门纯粹的理科, 其课堂教学基本都具有明晰的课堂程序, 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 加强自己的备课工作。教师们可以在备课时参考之前的教学经验, 对学生在学习时的反应进行预测, 并根据预测的反应拟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高效课堂的角度来看, 这种备课方式令教师对课堂的引导得到了加强, 易于将学生引入更高效的学习步调, 有针对性地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疑惑, 使他们及时地把思维调整到后续内容的学习上。同时, 这种备课方式在提升学生集中力方面也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2. 课堂氛围方面的高效教学设计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数学既不能像语文一样通过有趣的文章来令氛围变得活泼, 也不能像物理、化学一样以实验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因此, 数学教师在调节课堂氛围方面能起到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让学生保持在最佳的思维和学习状态, 教师有必要营造出较为轻松的课堂氛围。具体来说, 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言行, 一方面释放给学生轻松的气息;另一方面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 尽量运用较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 这样才能有效缓解学生因为接受太多理论知识而变得紧张疲劳, 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完成数学的课堂学习。

3. 课堂提问方面的高效教学设计

课堂提问是控制学习进度和调整整体氛围的有效手段, 所以必须注意提问的时机和针对性。相比将提问完全集中在课堂的后半段的做法不同, 将提问均匀分散开来, 穿插在大段知识的讲解中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样不但能令学生连续接受知识的神经获得一定的松弛, 而且能加强学生对知识重点的记忆。另外, 教师的问题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上, 不要问学生一些偏颇冷门的知识, 这样只会使学生的记忆产生混乱, 对实际教学效果的提高没有帮助。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是从教师的视角来分析数学课堂的教学问题和教学方法, 但事实上想构建高效课堂只凭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学生的合作与主动才行。教师在课堂上提供合理、科学的学习策略与学习平台, 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 遵循教师的引导, 师生的完美配合才能将课堂教学的效能发挥到最大, 以最高的教学质量掌握初中数学的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张祥.关于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 (教育) , 2013 (11)

初中学生如何记数学课堂笔记 第14篇

初中教师读书笔记 第15篇

1、潜心经历。经历是一笔财富,我们刚参加工作,不仅仅是环境的变化(从学习的地方来到了工作的新学校),也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讲台下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老师),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生经历的变化,这个变化是重大的。很多时候,别人告诉我们,刚参加工作,要学会“多做事,少说话”,我想这句话应该放到“经历” 的层面上来理解,这种经历是具体的,日常的。小到去传达室拿信件,到总务处领取办公用品,去油印室复印资料,大到上课,参加教研活动,申报课题研究,都是一个新老师具体而实在的经历。多做事情,就是多多地经历,少说话,就是要积极去经历,经历的直接收获就是带来熟悉和经验。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熟悉事务和具备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2、要做好从头学习专业知识的准备。我们的师范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一个就业方向上的限定,而专业的学习与其他综合性大学,似乎差别不大。我们的知识与我们课堂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根据的学生特点、教学要求、考试要求等内容做出相应的转化。我们作为一个新老师,必须重新学习一番中学的学科专业知识,我们有了四年的大学基础,学起来也许很轻松,但也许很艰难。用宏大的、泛泛的大学专业知识,去驾驭中学的课堂,往往会出现很多矛盾或者冲突。那么如何从头学习专业知识呢?我觉得需要找一本比较完备的高考复习指南之类的书,认真研读一番,不是为了备考,乃是为了获取新知。

3、要认真做一次教育和教学上的研究。我们新教师,应该有意识去做一次体验,研究的体验。比如,我上课学生不欢迎,我就此展开研究,如何提高课堂魅力?

4、通读一本有故事的教育好书。 影响一个人的,有时是一个人,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本书。寻找一本有生动细腻的教育细节、有感人肺腑的教育情怀、有发人深思的教育感悟、有血肉丰满的师生形象、有实在具体的教育行为、有激情洋溢的教育理想等等的教育书籍。我觉得通读一本教育好书,往往可以改变我们很多东西,而最主要的,就是它展示了一个真实教师的形象,从而激扬了我们的教育梦想。

5、听老教师的课。课堂是一个教师施展教学本领的真实场所,置身于这样的场所,往往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的综合气息,比如教学语言、教学智慧、教学行为等等,这种真切的感受,可以带给我最新鲜的认识。同时跟上课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分析自己听课的得失,让自己尽快成长。

上一篇:粤教版必修二教案下一篇: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