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2024-06-22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精选16篇)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1篇

错误,每个人都有。但是,机会在接二连三的给,有的人要了—会改正,有的人要了—却反抗。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一条是死,一条是活,为什么有些人却不要这一条活着并改正的路呢?

有一件事让我感到很内疚、惭愧。记得近段时间发生了一件事关于我贪小便宜的事,那次,我给了班上有一位同学零食和玩具之类的小玩意儿,然而他答应了给我一百元!我当时以为他只不过是说说笑而已。没想到秋游那天—他真的给了我一百元!在那个时候我根本想都没想过后果是怎样,我只知道我的手并没有听我心中的命令,一手拿了就往里塞,就像什么事当没做过,就这样去秋游。

秋游过后的下一个星期日晚上,我听到某些女同学述说,他爸爸发现他偷钱回来去秋游,还被骂了一顿,并说“两个星期不准回来!”我听了后很伤心,很恨自己有一双这样没家教的“贪图之手”做着害人害己的事!我在星期日、星期一的晚上睡前都在哭,心跳加快,又睡不好。整天的课一点儿也听不进去,总是突然情绪不稳定在一旁抽噎起来,总不安分。

我实在忍不住了,写了一封小信条给张老师:(一小段)

老师,对不起。我不应该怀起贪图的心灵……

老师看完信后,说我很诚实,还说:“可怕的不是错误,可怕的是错误对待错误。”说完后,我心情并没有比之前更糟。

数日后,老师并没有在课堂说我的不良行为,反而奖励我一颗糖果。

星期五放学回家,我把这件事告诉爸妈听,他们没有骂我,而是讲了一些家庭教育之内的行为。

此事过后,我对自己的过失做了认真的对待。在反思时,我想起妈妈以前总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宝贝,你千万不要这样做,你想要什么,妈尽量满足你!”

想完后,眼泪我的眼睛打滚……

五年级:棋棋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2篇

资深教育记者雷玲(网名红袖子)所著的《故事里有你的梦想》——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一书,采访记录了我国建国以来最有名的教师和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有教育老前辈、教育世纪见证人吕型伟精辟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有钱梦龙对语文教育的解读,还有窦桂梅、于永正、孙双金等教育领域一线名师的事迹,读后除了钦佩、学习之外,更多的是对他们扎根教育执着从教、全心倾入、长久坚持品质的感动和敬慕。

纵观本书中记录的每一位名师的优秀事迹和精神世界,都具有乐于奉献、求实创新的美德,用心钻研、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与永不放弃、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豪气。被称为教育界“活化石”、亲历教育百年的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在7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虽然经历过旧教育的接管、整顿、改造及社会主义教育的初创、探索,参与领导了““””之后,上海基础教育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些重大改革等不同时期,但从“观察蚂蚁”到对“研究人”的课题奋斗了一生,为之提出并实践了不少新的理念。“人才的含义是先成人后成才”,“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人都是可以教育过来的。如果教育不好,只是说明教育的火候还不到或者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等睿智深刻的教育思想发人深思。声震教坛、被中学语文界盛誉为“南钱北魏”之一的泰斗级大家的钱梦龙先生,在的中学语文界的“那一代”讨论中却被人批判为“应试教育的成功操作者”,76高龄的他执教的公开课《睡美人》受到不少质疑的声音,认为课堂少了老师们所期待的活跃和热闹……不管人生的河流如何起伏流淌,面对着质疑、抨击甚至嘲讽的靶子,钱老师一如既往地冷静思考着、研究着、探索着、实践着,喊出了“戴着镣铐也要跳好舞”的响亮口号,“不安于现状”地朝着做一个“语文教学专家”的目标跋涉着。经过几十年的探讨和实践,钱老师形成了自己一套相当完整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奠定了他在中学语文教育界一个重要流派的领军地位。逆境中的坚持使他成就了自己,但钱老说:“我是一个精神上的长途跋涉者,我的脚下只有起点。”这种永无止境的执着追求令急于成名成家的新秀汗颜,传承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敬重和爱戴。在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中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于永正老师,不仅深谙语文教学的真谛,还洞悉学生的心灵世界,对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爱,民主和尊重成了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一种令人陶醉的教学艺术。于老师的上课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绝”,在讲读《荷花》中,这位60多岁的老头儿翩翩起舞;在《狐假虎威》中,于老师又成了那只“东张西望、半信半疑的老虎”……课堂上那诙谐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极富变化的表情,似乎真的将你带入了神奇的艺术殿堂。多年来的苦心探索,他形成了“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的教学风格,并得到了国内知名专家的认可。另外,有被誉为“神奇教师”的孙伟刚,他以一个普通中学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的身份,创造了让班上55%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神话”;丁有宽,一位大苦大乐的农村教师,被誉为“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奇葩”,被邓小平同志赞誉为“打不死的小学教师”;临近花甲之年成为全国最大教育网站之一——“教育在线”上青春偶像的张万祥,他开创了在网上免费招徒的先河……一位位名师,在向我们诠释着教育的本质——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在向我们讲述着为师的情操——耐住寂寞、踏实执著,更在召唤着我们在教育这条朝圣路上不停跋涉,不断超越!

成功在于坚持,用心读他们,用心做自己!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3篇

有幸作为重庆晨报“君从何处来”报道组的一员, 我参加了这次长途拉练式的大型实地采访活动。其间艰辛已不容赘述, 但成功让一个三四百年前的古老历史话题变成当下市民生活的一个热门谈资, 我认为这与我们坚持全媒体时代下的立体新闻传播功不可没。

总结过去, 才能让未来更好。现就此次采访过程中重庆晨报前方记者如何与后方实时联动, 实现互联网时代下的立体传播的实践和效果作浅要分析, 以期抛砖引玉。

一、采访前的周密筹划与准备

去年5月下旬, 我和《重庆晨报》的另外4名同事就接到了单位通知, 准备参加这个跨地域的大型实地连续采访行动, 中间预留了一周多时间进行资料搜集和知识准备。为此, 我们从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相关著作进行研读, 并走访市内的移民专家恶补相关移民知识, 提前做好知识储备。

“湖广填四川”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祖辈们口口相传, 但年岁久远, 许多已经无从考证。如何让一个古老的历史传说变成一个生动鲜活的时代新闻, 并受人关注, 我们开始普遍有着担忧。为此, 在采访组出发前, 重庆晨报编委会多次召开多部门参加的选题策划会, 集思广益, 最后确定报道思路为, 报道必须有大量来自现场的走访调查, 内容必须要走向大众, 必须利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全媒体平台, 实现前方报道和后方联动的立体式传播, 因为追问“我从哪里来”是一个根本的哲学追问, 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 都会关注自己永恒的出生地。

此时, 重庆晨报已经拥有全媒体平台的巨大优势, 拥有百万粉丝的官方微博、日均浏览量超过50万人次的官方网站, 以及订阅数超过数十万人的微信公众号。但作为一次大型的跨地域连续实地采访活动, 采访时空跨度大, 不但每天要满足一个整版报纸版面的正常出版, 还要保证每天全媒体的微博、视频内容, 工作量巨大, 在此之前报社还从来没有尝试过。

重庆晨报编委会经过研究后慎重决定, 特别给前方报道组配备了2名从事深度报道的资深文字记者和由摄影部主任带队的3名摄影记者团队, 并带着2架高空无人航拍机和两部工作用的苹果手机随行, 装备精良。在后方, 报社特意安排了专人与前方采访组每天对接采访内容, 组织了强大的新媒体编辑阵容, 迅速将及时传回后方的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全媒体处理, 然后在各个平台迅速推送, 形成话题, 与读者互动。

二、航拍麻城在网络上引发轰动

去年6月初, 当普通市民还沉浸在端午节假期的喜庆中时, 重庆晨报和重庆日报两个采访组已经告别家人, 奔赴1500公里外的湖北麻城市, 提前介入采访, 准备发稿。

虽然时值假期, 采访难度很大, 但有了前期精心的准备, 6月4日, 《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的第一篇稿子《现代重庆人, 乡关何处》以近两个整版的量在重庆晨报刊发, 并在头版设置了主图和导读, 详细报道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由来, 同时报道了采访组的采访线路, 计划沿着长江而上, 沿途踏访当年祖先移民的踪迹走进重庆。随后, 报道组一鼓作气, 连续推出15期报道, 先后解密“麻城孝感乡到底在哪里”,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证孝感乡的过去与现在, 围绕学术界的争议和最新研究成果, 解开了围绕世人多年的谜团。还通过实地察看当地知名的祠堂建筑、了解建筑风格和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找寻麻城这个移民之都与重庆人的相近话语和习俗。采访报道组同时通过走访当年移民码头、水路途经地点以及陆路起点和经过的著名地点, 进一步追寻移民祖先的寻根之路。

报道同时在晨报各大新媒体平台刊发, 而摄影记者们携带的高空无人航拍机首次在麻城市上空完成了高空拍摄, 回传给后方的大量图片和视频, 终于让数百年来祖辈相传皆来自麻城孝感乡的重庆人第一次真切地看清了现代麻城的模样。也让平面媒体成功借助高科技装备占领了网络传播的制高点。

这一创举顿时在网络上掀起轰动, 因为麻城此前从未有过高空航拍。视频放上网络后, 腾讯网、优酷等视频点播平台更是达到上万次的点播率, 让《君从何处来》的采访话题骤热, 传播更广。

麻城市电视台更是将本报的航拍视频作为重要资料保存, 列入麻城市城市形象宣传片主要内容之一。

从此之后, 本报前方报道组也将拍摄高空视频作为日常采访活动的重要内容来进行, 不但航拍了鄂东第一祠吴氏祠堂, 展现了鄂东民居的风情, 还航拍了五脑山帝主宫, 讲述了麻城地方神帝主的由来, 更是来到湖北团风的长江口, 航拍了当年四川移民从高岸河码头出发的古码头现状, 让读者身临其境地看到了古时代先辈们出发和路经之处的现状, 对历史和现实有了直观的感受。

三、立体传播展现宏大的影响力

联合采访报道组历时近20天, 辗转近4000公里, 先从重庆直奔湖北麻城, 而后沿着先辈的足迹逆江而上, 途经湖北团风县、孝感市、安陆市, 然后进入重庆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涪陵区、巴南区、綦江区、荣昌县等。

联合报道小组以大量的现场走访和调查研究, 横跨300多年的时空距离, 真实可信地为3000万重庆人探寻了祖先们的移民历史, 为重庆人寻了一次文化的根。

特别报道从6月4日开篇, 两家媒体以每天一个整版的图文, 连续刊登了半个月。尤其在6月18日重庆直辖十七周年当天, 将系列报道推向了巅峰。其中, 日报推出了4个版《留住乡愁》特刊, 晨报推出了8个版的《君从何处来》特刊。

据统计, 两报以不同定位进行报道, 日报连续推出了14组27篇报道, 晨报推出了26组63篇报道, 刊发文字近10万字, 拍摄图片上万张, 视频20多条。同时, 系列报道还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设专题进行滚动报道, 成了互联网的热点新闻。

立体式, 接地气, 有深度, 唤起了读者的认同感, 日报和晨报的系列报道, 阅读总人次超过2000万人次。这组系列报道不仅在研究移民史的学界引起高度关注, 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 更是引发大量普通市民的追捧, 引发全城轰动, 成为普通市民茶余饭后的一个时髦谈资, 不少市民更是多次致电报道组, 希望帮自己的家族寻根。影响所及, 这组报道更是扩大到四川、贵州、湖北等西南地区, 引发海内外游子的关注。据统计, 在新浪微博上, 关于“君从何处来”的话题浏览量超过百万人次, 而重庆晨报持续报道的阅读总量超过千万人次。

四、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点评肯定

对两家媒体的联手报道, 重庆记协主席周勇给予了高度评价:6月以来, 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组织了“君从何处来——重走‘湖广填四川移民路’大型采访活动”, 在重庆和湖北屡掀热潮, 影响全国。这是今年以来, 两报最接地气、最受平民百姓认可的新闻策划和采访报道之一, 是重庆新闻工作者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新作, 是献给3200万父老乡亲和重庆直辖17周年的大礼。

“每家报社的主报和子报基本都是独立运作。前不久, 重庆日报和所属重庆晨报推出‘君从何处来——湖广填四川迁徙路’大型寻根特别报道, 为主报带子报、整合内部资源进行重点报道作了新的尝试”。2014年7月10日, 中宣部新闻阅评专门对《君从何处来》系列报道做法和内容予以了肯定。

此期新闻阅评, 除了报送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宣部领导外, 还加送给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宣传部部长燕平。在这期标题为《重庆日报与所属子报开展联合报道一举多得》的新闻阅评中特别指出, 在7月7日召开的“君从何处来”报道总结会上, 提到一个重要观点, 即共同的政治标准, 共同的价值观念, 共同的文化理念, 应成为链接一份主报与一份子报的魂。

以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素材 第4篇

当代画家潘觐缋于上海艺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卖画为生。他在恶劣的环境下刻苦练画,常十几个小时不停地练。晚上他就在煤油灯下练画,还找到了治瞌睡的最好办法。每当夜间作画困意缠绕,难以自制时,他就把臂膀伸到灯罩上,滚烫的煤油灯玻璃罩发出“嗤”的一声。剧痛驱散了他的睡意,又提起精神继续作画。久而久之,他的左膀肘上留下几块黑色瘢痕。他刻苦学画作画,终获成功。他的鱼类画,风格特异,独树一帜,蜚声中外。

分析:学习既要讲究方法,也需要毅力。任何想投机取巧的人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以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作文题目 第5篇

2. 或许成功,大概失败

3. 记一次成功的小实验

4. 坚持+磨练=成功

5. 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6. 渴望成功

7. 劣势与成功

8. 那一次,我成功了

9. 努力去成功

10. 勤奋铸造成功

11. 认真+拼搏=成功吗

12. 失败的人一样成功

13. 弯腰也是一种成功

14. 为自己鼓劲

15. 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16. 我成功了

17. 我坚强,我成功

18. 我渴望成功

19. 我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0. 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21. 我眼中的成功

22. 学习方法成功的小狗

23. 要想成功,必须得努力

24. 这是小事吗?

25. 这一次,我成功了!

26. 追求,成功的希望

27. 追求卓越,成功自会追上你

28. 自信,让你成功

以成功需要积累为话题议论文 第6篇

每个人都希望取得成功,但是却很少有人成功。要想成功,就必须要面对失败,失败不但是对追求者的考验,还能够让追求者的思想境界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失败了不要紧,只有冷静的分析失败的原因,做出正确的判断,继而不停的努力奋斗,才会迈向成功的殿堂。失败不但消耗着追求者的热情,还考验着追求者的恒心和毅力。无数次的失败,不知道还有多少热情考验持续,还有多少激情可以付出。

失败是人生的智慧,让你思考,让你反思。没有失败的人生,就没有成功的人生。如果只有成功,没有失败,那只是一时的运气。而靠运气取得成功的人,并非永远都会成功。而在成功的背后,又会暴露出许多的隐患和问题。如果这些隐患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公司迟早会破产,人生迟早会失败。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并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就成功。如果任何事情都轻易实现了,每个人都能够取得成功,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贫与富的悬殊。

失败与成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失败也就没有成功。关键是如何面对失败,在失败面前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它是消极的、还是乐观的。两者的心情有很大的反差,而能否取得成功,也与心态有一定的关系。好心情让你奋发向上,坏心情让你绝望。

有时候我们失败的次数多了,我们的信心和热情也就减少了。其实成功已经在向我们招手,只要我们在做出一点点努力和牺牲,我们就成功了。但是正是由于我们的心态,由于我们对前途的未知和渺茫,才缺少那么一点点努力,与成功失之交臂。

失败对人生来说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失败能够让你看到最近的不足,哪方面做得还不够,需要朝哪个方向努力。只有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克服这些难题,才能够取得成功。

成功也没有永远的成功,只是暂时的成功。成功不但体现了人的精神,还暴露了心迹,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有些人有钱是因为父母,或继承遗产,或成功得到的。但是有些人却花天酒地,思想素质和道德问题都暴露出来了。虽说他们生活是富裕的,但精神是贫穷的。所以,才会有众多的成功人或影视明星去吸毒,去包养二奶。所以说,一个人在生活上、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生活、事业在加上精神上的财富,才算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成功的人。

因为成功,我们的人生格外有意义,活得精彩,处处受到别人的追捧。因为成功,我们的人生价值才得到了体现,处处都放着光芒。

“男儿有志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这是梁启超的《志未酬》。男儿一生都要不停的努力,不停的奋斗。如果稍微有了一点点成就,就志得意满,这样的人,虽说是一个成功的人,但不是一个完全成功的人。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7篇

1 纠错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 外语学习领域的先行者们就开始通过对比分析、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研究。

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 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对比分析当以1957年Robert Lado出版《跨文化之语言学》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 一书为标志, 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理论和联想理论为心理学理论基础。[3]在该书中, Lado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观点, 即目的语中与学习者母语相似的成分对他来说是简单的;与母语相异的成分对他来说是困难的。由此可见, 分析理论主要的通过对比目标语言和母语两者之间的差异, 预测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困难和错误, 从而通过强化手段, 克服母语负迁移、干扰的影响, 减少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困难。

但对比分析理论不能预测学习者的全部错误,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学习者错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错误分析理论的心理学基础是认知理论, 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和普遍语法有密切关系。认知理论认为, 儿童语言是一个合法的受规则支配的系统, 其发展是一个在接纳输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假设, 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来验证假设的过程, 是一个实验——犯错误——再实验的过程, 也就是说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4]由此可见, 错误存在于语言习得这个复杂的过程中, 它不是失败的标志。

在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之后, 又出现了中介语理论。“中介语” (Interguage) 是Selinker (1972) 创造的术语, 是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 独立于学习者和目标语言的一种系统性知识。[5]与前面两个理论阶段相比, 该理论注意到了外语习得过程中的“僵化” (fossilization) 现象。中介语理论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恰恰体现出了学习者母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 是与目标语言标准相异却渐渐接近的合理存在。该理论的研究通过探讨外语习得的规律, 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解决Hendrickson提出的五个问题, 即:为什么纠错、纠何种错、何时纠错、由谁纠错、如何纠错。

2 X小学英语教学纠错现状及问题分析

本文根据Hendrickson提出的五个问题, 对惠州市X小学发放学生问卷110份, 发放教师问卷6份。其中, 回收有效学生问卷104份 (其中男生57名、女生47名) , 有效回收率为95%;回收有效教师问卷6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另外, 还对个别师生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该校超过85%的学生对当前教师在课堂上的纠错方式表示满意。通过深入分析, X小学英语课堂纠错还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 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的行为与观念层面存在差距。调查过程结果显示, 67%的教师认为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 要有所侧重地纠正, 且表示对于不妨碍交际正常进行的错误, 可以忽略不纠正。83%的老师表示经常给学生纠错, 会造成学生丧失自信心。可见, 教师对待学生的错误持宽容的态度。但是, 在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中却显示, 有68.27%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总是、经常”纠正自己的错误, 选择“有时候”的同学也占了21.15%。访谈过程中教师A回应:从而语习得的角度来说, 应该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但是在应试、升学的压力下, 往往很难实现。

第二, 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纠错方式的偏好和接受能力。学生问卷结果显示, 超过70%的学生希望教师可以通过间接纠错的方式 (面部表情、重述错误、提问、同伴纠错) 纠正自己的错误。但是47.12%的同学表示, 在实践中教师常常直接纠正自己的错误。直接纠错固然省时、了当, 但是与学生的期待的纠错方式不吻合, 纠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James (2001) 也曾提出了纠错应遵循注意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和配合学生的喜好的原则。[6]

第三, 纠错主体以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问卷结果显示, 35.58%的学生希望由“教师”纠错, 希望由“自己”纠错的占了44.25%。但是在纠错实践中, 只有13.46%的学生表示是由“自己”纠错。可见, 教师没有把纠错的权利充分归还给学生。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通过启发、引导学生, 令学生自己纠错。

第四, 教师的纠错时机偏好与学生期待不符。多达40.38%的学生希望自己所犯的错误在课后被纠正。但是在实际课堂中, 只有8.65%的学生表示教师会在课后纠正自己的错误, 57.61%的学生表示自己所犯的错误都会被“立即”纠正。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占用课堂时间较多, 不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 过于频繁地当众纠正学生的错误, 难免会损害部分学生的自尊心, 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导致其对英语失去兴趣。

3 小学英语教学纠错建议

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年限较短, 语感不够强烈, 在课堂上出现语言表达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堂教学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革。教师纠错应该紧扣“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保护学生心灵不受伤害”等目的, 合理纠正小学生的英语错误。文章就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纠错问题, 提出部分有针对性的建议。

第一,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提升纠错语言意识。非系统性纠错是导致教师课堂纠错效果不高的原因之一。因为教师输出的信息是零散的、非系统的,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基本上还不具备独立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不能对教师所输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遗忘速度较快。

作为教师本身而言, 应该充分利于现有的研究资源, 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需求, 归纳、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学生, 剖析教材, 根据学生的纠错偏好及水平的差异、教材的难易程度确定一套系统性较强的纠错方式。

第二, 言行一致, 纠错有度。对于学生的错误, 无论从观念上, 还是在实践上, 都应该秉持这样一个原则:犯错可恕, 纠错有度。认知理论认为, 儿童语言学习是一个实验——犯错误——再实验的过程, 也就是说犯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必然。[7]但是, 对学生的错误持续视而不见则会导致错误的玩固化, 因此对于学生的错误应该有选择性地纠正。一般来说, 教师可忽视局部性错误, 适当纠正妨碍交流的全局性错误。不可一味抓住学生的语音语调错误和语法错误不放。

第三, 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相结合。调查结果中发现, 超过70%的学生不喜欢被教师直接纠错。James (2001) 提出了纠错应注意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和配合学生的喜好。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间接纠错方式, 而不能只是使用直接纠错。间接纠错, 也就是说, 学生出现错误之后, 教师不是直接指出错误、给予纠正, 而是通过重述学生的错误、改变语调、做出部分异常的表情等, 以此引起学生的怀疑、注意, 间接提醒学生使用正确的语言形式。

1) 通过反问、引导进行间接纠错

例如:T:Where is your art teacher from?

S:He from China.

T:Oh, are you sure? (伴随夸张的面部表情)

S:He is from China.

T:Good job.

2) 通过示范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

例如:T:Where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from?

S:He from China.

T:Really?But I am from China.

S:Oh, He is from China.

T:Very good.

3) 重述学生的错误

例如:T:Where is your English teacher from?

S:He from China.

T:He from China?

S:Oh, no!He is from China.

T:Right!

将直接纠错与间接纠错进行有机结合, 不但能够保护学生的情感, 也对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此外, 幽默而风趣的语言表情还有利于缓和学生被纠错的尴尬局面, 有利于营造和谐、快乐的课堂气氛。

第四, 适当把握纠错时机。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课堂纠错也应该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期望, 对于低级的错误, 教师可选择在课后或者在其作业中进行纠正。如果在课堂中对个别学生纠正低级错误, 则容易导致这位同学被他人嘲笑。这将会给犯错同学的带来心理阴影, 甚至以后不敢在课堂上发言。

第五, 及时鼓励, 适度表扬。外语习得理论认为, 学习者的学习内驱动力是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内在要求。附属驱动力在小学生学习驱动力中占据主要地位, 即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肯定和表扬下, 学习积极性会更高。因此, 教师可通过及时鼓励、表扬的方法,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 尤其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 依然给予肯定和鼓励, 而不是批评责备。

例如:T:Who’s our principal?S:Our principal is...

T:It doesn’t matter. (微笑着示意让学生坐下)

教师让该学生坐下后, 并进一步解释说:“由于我们刚刚学习principal这个单词, 所以大家还不够熟悉, 这是情有可原的, 该同学基本上掌握了正确的表达形式, good job!”

纠错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实现纠错方式多元化。总之, 教师在小学高年级课堂中的纠错方式应该合理有效, 与学生的心理发展、英语水平发展相适应。

摘要:文章通过梳理发现,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研究主要经历了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以惠州市某小学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 了解小学英语纠错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适合小学英语教学的纠错方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纠错现状,纠错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素燕.错误分析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 (5) :24.

[2]鲁子问.小学英语教育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3.

[3]戴炜栋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58-59.

[4][7]王蕾.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9.

[5]Rod Ellis.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299.

以成功为话题议论文800字优秀 第8篇

正因为男孩懂得舍弃阻碍他前进的包袱,才使得他成功把秧苗挑到目的地。在生活中,我们也应甩掉多余的顾虑,在学习中,我们更应懂得轻装上阵,不遗余力,不要让太多的顾虑牵绊自己。因此懂得舍弃,会换一份潇洒自如,天朗气清。

古有勾践“卧薪尝胆,东山再起”的美传。他为免亡国之灾,主动向夫差称臣纳贡。他为博得夫差信任,忍辱负重,努力扮演好臣服于夫差的奴隶角色。只为他日卷土重来,再度复出。他舍弃了七尺男儿应有的自尊自傲,舍弃它作为君王应有的威严声望。他的“诚心真心”终于让夫差对他放松警惕,并与三年后释放他回越国。回越后他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国富民殷,社会安定,他终于等到时机伐吴,最终灭吴雪耻。勾践的忍辱负重换来了一个更强盛的越国,正因为他懂得舍弃,才成就了不一样的英雄,才有了令世人敬佩刮目的过人之处,才使他成了人们心中的一盏灯,能为身处困境的人们指点迷津,照亮前行的方向。而这正因为他懂得舍弃,懂得放弃眼前,他的成功之路虽然曲折离奇,却让人深思,给人力量。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者毛泽东,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鞠躬尽瘁,奉献了毕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殚精竭虑,奋斗不已。在这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他以身作则,大公无私,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先后牺牲了6位亲人,三个儿子小小年纪就被捕入狱,后又流放街头,遭遇实令人同情,使人感动。抗美援朝,保卫国家,他把自己的儿子送往前线,最终为国捐躯。作为新中国的领导者,他身上肩负着太多的无奈与重任。然而在国家利益面前,他舍弃了领导人的特权,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将自己视为普通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没有保护自己亲人的特权,正应为他懂得舍弃,才成就了他一代领导人的风范。正因为他懂得舍弃,才让我们迎来了新的朝阳。

以磨砺与成功为话题作文 第9篇

有一位哲人说过:无法回味的感觉,才是最美妙的感觉。对于军训,有些感受真的不能言传,只能在淙淙的意会中回味。

军训,对于每个人,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对我而言,军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它本身意义,成为了一种宝贵的难得的经历,写进我的记忆里;成为一种力量,一种在困难时的动力,支撑着人生旅途的各种风风雨雨。

窗外仍然蝉鸣不断,洋溢着夏末的慵懒。在国防教育学校硕大的棚下,我们整齐划一的穿上了橄榄绿,开始了军训之旅。

以逆境与成功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第10篇

只要心中还有一线希望,无论来自外界的不幸是怎么的沉重,无论院子自身的灾难是如何巨大,脚下总会有一条新的道路。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快乐和痛苦都是相对的。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怎样肆虐,春风总会缓缓吹拂。对年轻的我们来说,当逆境接连不断,失败如影随形时,我们要善于从逆境中寻找崛起的希望,学会从逆境中崛起。

有的人在困难面前低下了高昂的头颅,有的人在不幸面前丧失了斗志,有的人身陷低谷却没了走出去的勇气。然而,有这样一些人,在面对危难时挺身而出,在面对逆境时却能依然微笑自信,在面对不平时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

贝多芬双耳失聪,世界由一切有声变成了无声,喧闹变成了寂静,在无法聆听大千世界之时,他弹出了举世震惊的《命运交响曲》,化一切无声为有声;爱迪生经历千次实验,终于找到了制造灯丝的最佳材料,用光明驱散了黑暗;海伦凯勒双目失明,但她不懈努力,终于可以“感触”到世界的缤纷,“三天光明”的美丽。

他们所经历的是常人所未经历过的,他们所忍受的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他们所制造的是常人未曾想到的。只因为他们知道从逆境中崛起。

茫茫人海中,我们总希望寻找一份永恒的快乐和幸福。但是,生活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狂风暴雨、急流险滩,使我们经常陷入极度的痛苦和失望中。这时,失望就像一只罪恶的手撕扯着我们,企图把我们拉向无底的深渊。在这“万劫不复”的时候,希望成了我们心中温暖而灿烂的太阳,因此,我们在逆境中要善于寻找崛起的希望,学会从逆境中崛起。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11篇

一、跨文化管理的含义

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文、物、事的管理。也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最合理地配置企业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人力资源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二、广州标致案例

(一)案例背景。

广州标致是由广州汽车制造厂、法国标致汽车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合资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广州标致成立于1985年,总投资额8.5亿法郎,注册资本为3.25亿法郎。广州标致员工共2,000余人,由广州汽车制造厂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共同管理。截至1997年8月,广州标致累积亏损10.5亿元人民币,实际年产量最高时才达2.1万辆,未能达到国家产业政策所规定的年产15万辆的标准。同时,中法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存在分歧,合作无法继续。1997年9月,中法签订协议,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宣布中止合作。

(二)广州标致合资双方文化差异

1、目标期望差异。

法国标致的主要经营目标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利润。在这样的经营思想指导下,法方人员的决策带有明显的短期行为色彩,工作重点就放在向中国出口技术、设备、零配件上,旨在短期内获利。中方的主要经营目标则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带动汽车工业、整个地区的工业发展,所以推进国产化进程是工作的重点。合资双方在指导思想和目标期望上的差异,导致双方在决策行为、工作重点、工作方式上出现分歧。

2、制度文化差异。

广州标致采用了法国标致的组织机构设置方式,管理组织采用直线职能制,实行层级管理,强调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同时采用了法国标致的全套规章制度。法国标致的规章制度是总结了它在全球20多个国家建立合资企业的经验而制定的,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法国人工作严谨,要求员工丝毫不差地遵守各项规章制度,100%达到标准。但中方员工由于长期在一种缺乏就业竞争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对规章制度的执行不够严格,而且受人员素质及机器设备先进性影响,有些工作难以完全达到有关标准。

3、广州标致跨文化管理分析和启示

(1)没有协调或统一各方的投资目标。中外合资企业中投资各方目标期望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投资各方在合作中能否不断磋商、协调,在争利-让利的过程中使各自的目标期望达到一致。广州标致的问题就在于双方在合作初期就出现投资目标的差异,在合作过程中又没有致力于协调或取得一致,导致双方在工作上出现了难以协调的意见分歧。

(2)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价值观是合资双方统一的、全体成员共享的价值观,它可以指导和促使企业的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共同努力。广州标致的管理层没有足够重视双方文化的冲突,没有意识到共同价值观的塑造可以减缓文化冲突,没有提炼出比较符合广州标致的企业精神,更没有运用各种方式将企业精神灌输给员工,这就使中法双方未能齐心协力、统一行动。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核心是成功地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建立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表明浅层次的文化融合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则比较困难,这需要中外双方长期的努力。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长久的影响力,企业更要注重决策目标、共同价值观等深层次文化因素的沟通与融合。

三、合肥利华案例

(一)案例背景。

合肥利华洗涤剂有限公司原为合肥日用化工总厂,1996年合肥日用化工总厂与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合肥利华洗涤剂有限公司,这也是联合利华在中国的第三个洗涤剂公司。1999年合肥利华顺利转为独资企业,随即成为联合利华知名品牌洗涤剂“奥妙”在华的生产基地。从国营到合资,进而由外商独资,在短短的几年里,企业所有制发生根本的改变,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诱发出种种冲突。外资管理层在企业中首先推行任人唯贤的人事制度。人员聘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同时引入现代环境意识,营造新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国际跨国公司的一部分,合肥利华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经营和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环境和质量意识,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效益。2000年公司生产和销售9.7万吨洗衣粉,实现利税5.6亿元。

(二)合肥利华有效实现跨文化管理

1、改革人事制度,创建学习型组织。

合肥利华实行独资化管理后根据精简机构、优胜劣汰的原则,对原公司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裁员,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裁减多余的人员,从而使企业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精干。例如,将仓库和运输部门撤销,把原材料直接送入生产车间,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此同时,根据企业需要公开向社会招聘员工。对于公司原来的职工实行择优录用,竞争上岗。面对新的人事制度,员工感受到危机和压力,并产生竞争意识和学习的驱动力。企业员工认真学习、主动学习蔚然成风。

2、树立绿色意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合肥利华合资前,是多年生产经营洗衣粉的企业,但一直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实行合资后,外方的环境保护提出了要求,并在污水处理方面注入资金,加大投入,以满足环保要求。独资以后,合肥利华成立了SHE部门(Safety安全保障,Hygiene of occupation职业卫生,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环境保护),专门负责企业发展中的环境、劳保及健康问题。合肥利华公司十分重视减少产品在各个环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2002年初公司作出新规定,所有工业废弃物,如地脚粉(掉在地下的脏洗衣粉)、塑料袋等,必须委托上海一家专业化学废弃物处理公司处理。最初,公司里的员工对此表示非常的不理解,因为以前地脚粉都是卖给个体户,由他们再卖给需要进行大规模清洗的浴池等行业使用,废塑料袋则是卖给一些小型塑料袋厂进行回收处理。这样,工业废弃物的再利用也能给公司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而现在,公司反而要为此付出大笔额外的开支,包括运输费、处理费等。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增强环保意识。这不仅使广大员工对公司的环保政策产生认同,同时在公众眼里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娱乐交谊活动。

公司会在一些盛大的节日前举办各种活动,称作沟通会,包括聚餐、做游戏、摸奖、表演节目,等等。上下级以平等的身份相互沟通,共同娱乐庆祝节目,也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使员工之间关系融洽,增进了解,进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的淡化必须建立在互相理解、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如果不经过经常性的文化交流和思想沟通,这种差异带来的文化冲突是难以消除的。企业内部的文化交流,例如各种宣传活动、信息发布交流活动、文体活动、节日聚会等,都有助于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有利于疏导员工的内心冲突,尽可能地鼓励所有员工积极参与。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员工个人行为、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的矛盾。

合肥利华依靠当地员工,施以符合商业道德的规章制度管理,并给以适当的培训,使员工接受全球最新的管理知识和文化知识,员工再经过自我消化,形成具有中西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然后自觉运用到生产和研究开发上,根据当地消费者的需要,开发出融合中西文化的产品,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公司又可以回报给员工和社会。这样,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12篇

爱斯美拉达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对未来抱有无限的希望,她的信念很坚定,她相信总有一天光芒会照遍整个大地,所以她那短暂而又美丽的生命总是充满快乐的。

有的人总在失败或者受挫后心理乱乱的,把自己也搞得乱七八糟、六神无主,心根本静不下来,找不到自己的信念,看不到希望,那么,给自己一分钟,想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是要未知的未来,还是痛苦的回忆。静下来的时候,信念会告诉你,去未来看看吧,因为未来还是一张没有写画的白纸,需要你去丰富它;有些事既然已经过去了,就无法挽回了,只有让时间去抹平它。之后,你会发现,选择前者是对的,因为只有走下去之后才会发现,原来,路还很长,最痛苦的还没有经历,最灿烂的也还没有感受,突然感到有了目标、有了理想时,你的生活才真正开始。

信念还没有成熟的时候,也是正危险的时候,一不小心它就会从正确变为错误,会诱人走上歧途。在这时,想想自己希望什么,这样便可以纠正自己,让自己真正拥有一个好的信念,一个可以给自己希望的信念,一个可以支持自己走下去的信念。这个世界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用语言文字难以形容的,都是不亲自感受就不会知道的。看看未来吧!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13篇

信念是什么?信念是藏在人心中的力量的源泉,它是一个人奋斗的方向,它是一个人为之努力的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因为信念是成功的阶梯。

纵观古今中外,令我敬佩的莫过于司马迁,他在惨遭宫刑后,却从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决心要名垂青史。他的信念给了无比强大的力量,支撑他完成巨著《史记》,也让历史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让后人永远记住了他那坚强的信念。

然而失去信念,却会给人巨大的打击。乌江边上,项羽放弃了他的信念,自刎于乌江边。遭众人耻笑。其实他有何必如此呢!再坚持下去,一定能东山再起,一定还可以再称霸天下。但他抛弃了信念,注定他要失败。

在学习中,我也有很失落的时候。记得初二下学期,仿佛一切都那么都不如人意,考试成绩差,小测不合格,老师、家长不断指责自己。感觉自己都快要放弃的时候。内心的一个声音振奋了我,那是来自我信念的声音,那样强烈的声音在不断激励我:“坚持,不要放弃啊!”这声音常陪伴我左右,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我不断去努力,终于在中段考中取得了成功。

信念是我们心中的太阳,因为有了信念,心灵不会因为失败而暗淡无光。

以“错误”为话题的作文 第14篇

勇敢面对错误 听妈妈说人的一生从会犯许多错误,没有一个人永远都不犯错误,甜菜伟人也犯错误,而我们这些孩子更是这样。但妈妈下面这句话让我刻骨铭心。

“勇敢的站住来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能够承认错误,并且改正了,那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最优秀的。 记得三年级的.一次数学考试,我的成绩考得十分糟糕,老师让我么马回家签字,我恐怕妈妈看到卷子后会狠狠地说我一顿,甚至会打我一顿,我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慌张极了。

回到了家,妈妈还没有回来,我坐在沙发上想来想去,怎麽能不让妈妈知道呢?突然,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我一下子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是妈妈回来了,妈妈按响了门铃,我让自己镇定下来,打开了门,果然是妈妈。我想说,但又说不出来,我在想:事告诉妈妈真实的情况,还是先瞒过妈妈,以后再说。我心里矛盾极了,最后,我还是不想受皮肉之苦,对妈妈撒了慌。我攥着拳头,手中捏出了汗。我告诉妈妈:“我们同学才考了70、80分。

只有我考得不错”其实,我才考了73分。当我说完后,我觉得轻松很多。但是,没过一会儿,我心里就十分难受,干什麽事都心不在焉,总是愣神,我很想告诉妈妈真实的情况,但是我害怕妈妈会更加严厉的批评我。我不但没有告诉妈妈我的成绩,还谎报了我们班同学的成绩,我想,我这是错上加错。我心里还担心着,明天老师还要查签字呢!我看妈妈面带微笑,似乎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使我羞愧万分。我猛地走到妈妈面前,深吸了一口气,对妈妈说:“妈妈,刚才,我对您撒了谎,我才得了73分。”我,不敢看妈妈的眼睛,我真怕他会狠狠地说我,但是我止境的事,妈妈并没有说我,而是耐心的给我讲道理。从此以后,我便和妈妈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以错误与成功为话题的议论文 第15篇

一、选择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魔戒》三部曲所取得的成就。截止于2012年6月1日, 《魔戒3:王者归来》在IMDB排行榜的第11位, 得分8.8;《魔戒1:护戒使者》在IMDB排行榜的第18位, 得分8.7;《魔戒2:双塔奇兵》在IMDB排行榜的第29位, 得分8.6;综上所述, 《魔戒》系列在IMDB的平均分为8.7。

再看中国文艺青年聚集集中地之一的豆瓣网。《魔戒》三部曲的平均得分接近9分。可想而知, “魔戒”系列电影在中国的受众多么广泛。

再看票房情况。《魔戒》三部曲的票房分别为:8.7亿美元、9.3亿美元、为11.2亿美元——总计29亿多美元。要知道, 《魔戒》系列的制作成本才是2.7亿美元。票房上的巨大成功无疑也是这部电影具有典型性的原因之一。

看过《魔戒》系列的优异成绩, 我们再来看看《哈利·波特》系列的表现。

在IMDB前100的排名中没有《哈利·波特》的身影。在豆瓣, 《哈利·波特》系列平均得分为7.7分, 然而毕竟《哈利·波特》的小说销量就一直大好, 电影就算是口碑差了些, 不过票房却没有让人失望。

《哈利·波特》八部的票房分别为:9.76亿美元、8.77亿美元、7.898亿美元、8.92亿美元、8.96亿美元、9.344亿美元、9.554亿美元、10.41亿美元。总计70多亿美元, 相当于, 每部影片可以赚出八千多万美元的票房, 虽然与“魔戒”相比有所逊色, 但是这也是相当不错了。

二、魔幻电影成功的原因

魔幻电影有着自己的特点, 无论从叙事、抒情还是特效上都与其他电影不同。魔幻电影, 做到了从文学到电影的特点。比如《魔戒》电影的前身就是英国著名学者、作家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小说, 文本开道, 影视后行, 这样的作品只要够吸引人, 想不火都难。

魔幻电影的跨媒体合作、全球化的制作模式满足大学生的全球视野, 增强试听期待心理, 成熟的好莱坞模式的推介方式更能吸引大学生的视觉注意, 魔幻电影作为一场“声光秀”满足了当今大学生追求感官愉悦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在越来越大的社会和精神压力之下, 确实有很多大学生选择观看魔幻电影来释放压力, 在放松的同时, 也欣赏了电影艺术的美。

魔幻电影的成功, 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起着一定作用, 在笔者看来有四点:1.多线叙事;2.故事丰富多彩, 情节出人意料;3.风景优美;4.演员出色。

1. 多线叙事。

《魔戒》与《哈利·波特》均采用多线叙事结构。多线叙事能让影片更精彩, 更有看头, 让我们在影片中的“巧合”以及“相似”之处流连忘返。主线为主, 副线围绕主线, 让影片不断升华直至高潮, 这是多线叙事电影的精华所在。现代人追求的是这个故事精彩, 跌宕起伏。多线叙事的电影相对于单线结构, 看着更刺激、过瘾了。

2. 故事丰富多彩, 情节出人意料。

魔幻电影根本不缺故事讲, 关键是能不能吸引观众, 能不能让人对之产生好奇心, 进而产生要看下去的欲望。当然, 一旦观众被吸引进这个故事的“黑洞”, 那么, 对故事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了。如果把一部影片比作一个人的话, 那么, 逻辑就好比骨头, 故事就好比肉。我们希望看到的, 是一个不胖不瘦, 但搭配合理, 越来越耐看的人。电影如人。又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固然不多, 但是反过来, 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基本都是靠故事丰富多彩, 情结出人意料来取胜。

3风景优美。我们看电影, 风景对于人的感官刺激实在是太大了。比如《魔戒》系列电影中的大部分外景都是在新西兰拍摄的, 导演彼德·杰克森踏遍新西兰两岛, 寻找风景最优美、地点最神秘的外景地。玛塔玛塔小农庄是片中的哈比村。在皇后镇, 美丽的精灵女王告诉弗罗多, 他的冒险旅程将会是孤独的。山区场景全部在东加里罗国家公园的东加里罗山区拍摄。凯多可地区的森林公园, 便是片中9人魔戒远征队的成立之处。

4. 演员出色。

这两部系列影片中, 给人印象深刻的演员分别是雨果·维文 (饰艾尔·德隆) 和艾伦·里克曼 (饰西弗勒斯·斯内普) 。在《魔戒》中, 雨果·维文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因为他几乎一直在扮演反面角色。他的出现让人心里一紧, 精灵王是正是邪?精灵们会向邪恶势力屈服么?给人留下许多幻想和疑问, 这部戏就越来越有看头了。

同样, 在“哈利·波特”中的艾伦·克里曼, 更是一幅让人猜不到摸不透的样子。我们无法准确判断斯内普教授的属性, 每次有神秘事件发生, 似乎又都与斯内普教授有关。其实, 斯内普教授一直深爱着哈利母亲, 为了哈利, 仅仅为了他那双和他母亲莉莉非常相像的眼睛, 他听从了邓布利多的话, 开始做一个双面间谍。直到最后一部哈利看着斯内普的记忆, 我们竟然会感动得同戏里的斯内普一起流眼泪。好的演员非常重要了, 无论主配角, 吃透角色, 电影就成功了一大半, 电影的成功, 又塑造了一位影坛中屹立不倒的电影人。

参考文献

[1]汤頔颖:《魔幻如斯美丽——“神话思维”与当代魔幻电影》, 电影艺术2006年02期

[2]彭柳吴晓旋:《西方魔幻电影的传播特性研究》, 新闻传播研究2009年第4期

以错误为话题的作文 第16篇

看,一群大雁!”同学们的注意力全集中在我身上了,一堂英语课全让我给搅和了。

我同桌的女生是一个专心学习的人,从那次“板凳事件”后,更是对我的行动严密监视,使老师对我捣蛋的情况了如指掌,弄得我常挨批评,我决心报复她一下。

一天,我找来三颗图钉,趁地起立时,安在了她的凳 上,她一坐下,好戏就开场了。图钉剌痛了她,她一下站了起来,伸手一摸,便拿着图钉,哭着去告我。一会儿,班主任叫我去。我说:“谁知道哪个把图钉弄在她的凳子上的!”老师用手指点着我的额头,说:“你呀,聪明不用在正路上。你可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可那时我是左耳进右耳出。

我经常不做作业,还让另外三个“兄弟伙”也不做作业。老师罚我们留下来做,又饿肚子又受苦,我们才不干呢!每当这时候,我们总是放学铃一响就跑。

一次,老师早早地赶来把我们四个挡住了,老师带着我们朝办公室走去。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出鬼点子。等老师一进屋,我们四个撒腿就往回跑。

第二天上学。我们知道老师不会放过我们,并且会问谁带的头。我们三个商量,把一切推到一个口齿笨拙的“兄弟”身上。那个“兄弟”只好背了黑锅。

就这样,一年被我混过去了。学年考试,几乎科科成绩亮红灯,我尝到了自酿的苦酒。怕再尝苦酒,我转到了另一所中学。我改变了很多,但学习常常感到吃力,特别是英语,我不得不一个一个地从头记单词。

上一篇:我帮妈妈做饭日记下一篇: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