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环流教学案例

2024-05-14

三圈环流教学案例(精选6篇)

三圈环流教学案例 第1篇

三圈环流

课程章节: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全球性大气环流之

三圈环流。

课时:1课时

一、教材和内容分析:

本小节是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第二单元主要讲大气,我们这节课所要讲述的内容——三圈环流就是一种特殊的大气运动形式。本节课主要是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影响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的分析,来推求出大气运动的运动方向,进而形成三圈环流,即低纬度环流、中纬度环流、高纬度环流。课堂上以北半球为例,具体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讲解完后,让同学自己动手,根据所教授的原理把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图画出来,据学生所画的步骤与方向来查漏补缺,以加深印象。同时要了解并掌握三圈环流所形成的气压带与风带,而且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相关的问题。总而言之,本堂课就是要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与模式,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二、学习者分析:

1、知识水平:

学生为高中一年级学生,才从初中升入高中。据了解,我们可知,绝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中学,而这些学校对地理这门课程并不重视,讲解的老师多由教授其他课程的老师来兼任,对于地理知识的讲解并不专业,不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学习地理产生一种恐惧感。更有老师只是对着课本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索然无味,进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总而言之,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地理知识的积累极其有限,其空间分析能力不是很强,对于地理空间思维要求高的三圈环流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应注意趣味教学,改变学生对地理传统的看法,提升其对于地理课程的兴趣,做到趣味教学、轻松学习。

2、认知特征:

注意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记忆以有意记忆为主,能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需要正确有序的引导。

3、学习特征:

学生才步入高中,同学之间不是很熟悉,可以通过讨论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及相互学习。学生大致处于15—17这个年龄段,活跃、喜表现、想象力丰富,在课堂中可多制造机会让学生展现自己,并用积极的教导方式来对待,多鼓励,以提高其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分布。

2、能力目标:

a、不仅要知道三圈环流的运动模式,而且要理解环流之所以这样运动的原理,要懂得用科学的方式来推理三圈环流的形成,培养良好的地理空间想象能力。

b、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绘制地图的技能。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及了解三圈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要掌握三圈环流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 教学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1、重点:

掌握三圈环流的形成与模式,气压带、风带的成因与分布。

2、难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3、应对措施:

由于内容抽象,空间性强,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讲解需详细,且要有趣味性。讲解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思维能力,多设问,让学生参与教学。分解式讲解,逐步推理,层层推进,然后让学生根据北半球的形成过程自主推理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形成及模式,根据学生们的绘制过程及结果来进行查漏补缺,以加深印象,帮助理解。最后,播放全球三圈环流形成的视频,巩固知识在同学脑海中的印象。

 教学方法:

结合多媒体课件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 教学提纲:

课程导入(设问:冰岛火山灰)——影响因素——形成过程(以北半球为例)——学生参与(绘制南半球三圈环流图)——解决问题——总结(三圈环流的名称及范围、气压带、风带)——课后思考。

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请学生观看一幅有关冰岛火山灰的图片,根据它的大标题“冰岛火山灰云蔓延欧洲大陆,近6000航班停飞”以及图片中的冰岛与欧洲大陆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两个质疑:a、火山灰是怎样越过海洋蔓延欧洲大陆的?b、火山灰怎么能够影响到航班(飞机在平流层飞行,平流层据地面有一定的高度,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就是:火山灰为什么能上升那么高)?

2、影响因素:

三圈环流是特殊的大气运动,根据上一节课学习影响大气运动的因子来推断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既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又开始新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地理联系的思维。

3、形成过程:

a、以北半球为例,假想下垫面性质一致,根据前面所说的影响因素来进行有序推理(在推理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适当的时候给以一定的引导)。

b、让学生依据讲解的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图,并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示例,根据同学们画图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对出现的问题逐一讲解。

c、总结画图技巧:标明高压、低压(由高压指向低压);逐一地转偏向力的偏向(北右南左);箭头有弯曲(反气旋性弯曲)。d、插入全球三圈环流形成过程的视频,进行知识的巩固。

4、总结三圈环流的名称与范围:

a、低纬度环流(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 b、中纬度环流(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 c、高纬度环流(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5、气压带极其主要成因:

a、赤道低压带(热力); b、副热带高压带2个(动力); c、副极地低压带2个(动力); d、极地高压带2个(热力)。

6、风带(6个): 北半球: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极地东风带(东北风)。南半球:a、东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极地东风带(东南风)。

7、课后作业:

a、根据所学,画出完整的三圈环流图; b、预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c、思考三圈环流对全球气候会有怎样的影响。

 课堂总结 :

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解了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以及其所形成的气压带与风带,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们理解性记忆,讲解的过程应注意趣味性与条理性,课后学生应多回顾,并自己动手绘图。能够在了解这一节知识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及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三圈环流教学案例 第2篇

【摘要】了解全球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规律。

【关键词】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季风环流 对于刚从初中升上来的高一学生来说,对摸不着看不到大气的是比较陌生的,并且我们的教育模式对初中地理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匮乏,到高一来后,对高中地理学习难度加大,对抽像的大气运动规律的学习更是一个难点,然而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的大气运动,是学习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更是后期学习气候形成及分布规律及国土的综合整治的基础。所以,把握和了解大气运动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学生对这块的学习往往是懵懵懂懂的。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把握好大气运动的规律呢,只有把握规律,掌握方法,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才能让学生有规律的把握好这部分的知识点。在处理这部分的知识点教学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新课的引入要抓住学生,只有让学生感兴趣,才能够有效完成教学工作,同时更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规律

每一堂课的引入,对于教学来讲都是一门艺术,有的是采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有的是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衔接本节课的内容,然后在提问解决。本课宜采取复习的方式进入课题,具体做法是:

首先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大气的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请一个学生来绘出图(如图1),并解说:地面受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时刻在运动,大气运动最简单形式是热力环流,它所发生的区域可以是一个小区域,比如城市风等,也可以是一个大区域。

其次是引申:就全球性而言,是否存在这样的环流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本节课咱们学习的内容。

通过这样的引入,学生就会又好奇心:全球会不会也有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就带着问题去看书解决问题了。

二、引领新课的教学

首先要先把课题在黑板上板书出来: 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然后就解释什么是全球的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规律的大气运动,其规律是什么呢?

要了解这个规律,应该先从三个假设条件开始着手:(1)地球静止不动(不考虑地球的自传与公转);(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性质均匀(不考虑地表高低起伏与起伏海陆分布)。

思考: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多?地球表面什么地方受热较少?大气将怎样运动?(绘图如图二)由学生填充箭头。

但地球是一个球体,全球大气运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三个条件写出在黑板上,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绘图(图三):

并补充解释:考虑三个假设条件,则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为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赤道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而终年炎热,大气因受热膨胀上升,两极因纬度高,太阳斜射而终年严寒,大气冷却收缩下沉。进而在赤道与两极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这就是单圈环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归纳:地面受热不均而形成的。

但是,这种环流并不是全球的环流,因为是在三个假设条件的情况下产生的,但事实上地球不可能不运动,因此,去掉第一个假设条件后,这个单圈环流会是什么样的呢?

即:假设地表性质均一和太阳直射赤道。那么地球是运动的了,地球一旦运动,大气的运动就要考虑一个力——地转偏向力了。这时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吧不在是高低纬间的受热不均了,二是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了。那么单圈闭合环流将变为怎样一种运动状况呢?

以北半球为例:边做图边解释(动态过程演示,如图

4、图

5、图6):

赤道大气受热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赤道低压带;赤道上升气流到达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由南风转西南风再到西风。结果在30°n附近上空堆积因重力下沉,在30°n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在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流向赤道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东北信风带。这样在赤道与30°n之间就形成一个环流圈,这就是低纬环流圈。请注意提醒学生纬度范围。

在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还有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盛行西风带(西南风向),与此同时,在近地面从极地高压带向南流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极地东风带(东北风向)。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分别流向副高与极高上空,补充其下沉气流。这样在30°n与北极之间分别形成中纬环流圈和高纬环流圈。

在还有两个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全球的大气环流在每个半球共形成了几个环流圈?所以把在两个假设条件存在的前提下形成的环流叫三圈环流。让学生把南半球的画出来,然后观察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共形成了几个气压带和风带。

归纳: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三个低亚带四个高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让学生观察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位置,归纳出其分布规律。

①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并且气压带以赤道为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

②风带风向在北半球中低纬呈“s”型。这几个气压带的成因是什么?

①赤道低压带与极地高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空气运动而形成的,属热力原因。

②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变化而形成的,属动力原因。

三个假设条件才去掉一个,也就是还有两个假设条件的存在,得到的大气是作三圈环流运动,事实上由于地球的运动,太阳直射点会随着地球的公转运动而作南北回归运动,那么,再去掉一个假设条件:即太阳直射点永远在赤道上,这时太阳直射点会有规律的随地球的公转运动而南北移动,这时三圈环流所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会不会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呢?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7),说出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为什么会这样移动?是由于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往返移动。这是使形成的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主要原因,所以,去掉两个假设条件后,大气运动的结果是大气是作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而且它们会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但是,这和实际的大气运动还不相符,因为还有一个假设条件,去掉最后一个假设条件,大气环流又是什么怎么样的呢?

事实上地表性质是不可能均匀的,去掉假设条件后就和现实之中的就非常接近了,因为在地球上有海洋和陆地之分,海陆的热比不一样,有热力性质的差异,所以也会导致全球的大气环流发生变化,从而使三圈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也会在位置上发生变化。

才其变化是完整的气压带在北半球断裂成块状,南半球基本呈带状分布。为什么呢?(读图8)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决定的。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温对比与季节变化,进而影响海陆冬夏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从而破坏了气压带与风带的带状分布规律,在同纬度海洋与陆地之间形成高低压相间分布,完整的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故地表性质单一,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没有了假设条件,得到的就和现实中的大气环流大体差不多了。事实大气的运动,主要作用与意义在于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促进了高低纬、海陆间水热交换。

三、对大气环流这部分的知识点用框架进行总结以便加强学生的理解,总结如下:(如表一)(1)地球静止不动(不考虑地球的自传与公转);(2)太阳直射赤道;

(3)地表性质均匀(不考虑地表高低起伏与起伏海陆分布)。

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我国属于季风区,这个季风是怎么回事啊?事实上大气运动除三圈环流外,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重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分布在那些地区?

四、在气压带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成块状分布的基础上加强对季风环流的理解

首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②季风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区?风向在海陆间如何变化?

③为什么亚洲东部的季风最显著? 其次,逐步绘图(图9)讲解。

季风是指不同季节吹不同的风,它的形成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显著,主要是它地处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与世界最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极大,冬季,东亚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从内陆吹向海洋,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温湿润。

我国西南地区及南亚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冬季,由于赤道低压移到赤道以南,南亚受冬季形成于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影响,吹东北季风,因冬季风远离源地,故势力较弱;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随之北移,赤道低压与形成于亚欧大陆的印度低压连成一体,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会带来大量水汽并形成丰沛降水。可见南亚季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三圈环流教学案例 第3篇

一、重视必要的知识铺垫

1.分清近地面和高空, 明白等压线与纬线的关系

在三圈环流形成过程中, 空气会作垂直运动, 如从近地面上升到高空、从高空下沉到近地面;空气还会作水平运动, 如在近地面这同一水平面上从高压流向低压、在高空这同一水平面从高压流向低压。所以, 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分清近地面和高空。用图1表示, A为近地面, B为高空。北半球低纬环流中高空的风由西南风最终偏转成西风, 西风与纬线保持平行, 这点让很多学生感到困惑, 所以在教学时可事先铺垫好纬线与等压线的关系:在地表均一的假设前提下, 等压线与纬线保持平行, 如图1所示 (图1以北半球为例) 。明白了等压线与纬线的这一关系后, 再运用之前已学过的知识学生就容易理解了:高空中的风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所以北半球低纬环流中高空的西南风逐渐右偏成西风与等压线平行;而等压线与纬 线又是平行的, 所以西风自然 也与纬线平行了。

2. 了解降水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 利用图2问学生R、S、T、W四个地方中哪里的降水较多?学生通常都会答S和W这两个地方的降水较多, 因为他们把两个地方的下沉气流理解成降水了。但实际上, 这两个地方的降水却是较少的。所以我们需要铺垫降水的形成需要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冷却凝结 (自然界中空气冷却凝结的方式通常为空气上升) 和凝结核。这样, 学生就能够回答哪里多雨和哪里少雨了:R和T这两个地方 (即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 均为低压带) 降水较多, 因为盛行上升气流, 气温下降, 空气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S和W这两个地方 (即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 压带, 均为高压带) 降水较少, 因为盛行下沉气流, 气温上升, 空气不易冷却凝结。

二、低纬环流中学生容易卡住的地方

我们以北半球为例来看低纬环流。在图3中, 箭头1234组成了北半球的低纬环流, 从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容易卡住的是3这个箭头, 因为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有限, 容易把3这个箭头理解成表示西风的箭头。因此,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3箭头表示气流从高空下沉到近地面, 而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的, 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为了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把低纬环流画成立体示意图 (如图4所示)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3这个箭头, 教师在讲解低纬环流时可以将图3和图4对应起来, 让学生在熟悉图3的基础上理解图4, 加深对低纬环流形成过程的认识, 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一年中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 赤道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 (即图4中的a箭头, 对应图3中的1箭头) , 赤道的近地面形成低压, 赤道的高空形成高压, 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要流向低压, 所以赤道高空的气流要分别往南北两侧流。以北半球为例, 赤道高空有一支气流要往北流动 (即图4中的b箭头, 对应图3中的2箭头) , 在高空形成南风, 由于是在北半球, 南风一旦形成, 立即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 所以南风会右偏成西南风 (即图4中的f箭头, 此时在图3中没有表示西南风的箭头) , 高空中的风最终与等压线保持平行。前述已经提到, 在地表均一的假设前提下, 等压线与纬线是平行的, 所以高空中风最终与纬线也保持平行, 西南风逐渐右偏, 在北纬30°的高空西南风右偏成西风 (即图4中的e箭头, 此时在图3中同样没有表示西风的箭头) , 这样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源源不断地形成西风盘旋在北纬30°的高空, 大量的气流最终从北纬30°的高空堆积下沉到其近地面 (即图4中的c箭头, 对应图3中3箭头) , 北纬30°的近地面形成高压, 在近地面这同一水平面上, 高压要流向低压, 其中有一支气流从北纬30°的近地面往南流动 (即图4中d箭头, 对应图3中的4箭头, 也即5箭头) , 形成北风,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 北风右偏成东北风 (即图4中的g箭头, 对应图3中的6箭头) 。至此, 北半球的低纬环流就形成了。

三、理清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 气压带都是在近地面形成的。不同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要弄清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就要了解气压带是怎么形成的。

(1) 赤道低压带:赤道及其附近终年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 赤道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 从而在赤道的近地面形成低压, 即赤道低压带。

(2) 副热带高压带: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最后偏转成西风盘旋在纬度30°的高空, 大量盘旋在纬度30°高空的气流被迫堆积下沉到纬度30°的近地面, 在其近地面形成高压, 即副热带高压带。

(3) 副极地低压带:来自副热带高压带比较温暖的气流和来自极地高压带比较寒冷的气流在纬度60°的近地面相遇, 相遇之后气流只能从纬度60°的近地面上升到高空, 从而在纬度60°的近地面形成低压, 即副极地低压带。

(4) 极地高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 空气冷却收缩下沉, 在极地的近地面形成高压, 即极地高压带。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知: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由于受热较多和受热较少形成的, 所以它们的形成原因归结为热力;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虽然都为高压, 但是副热带高压带不是由于受热较少形成的;同理, 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低压带虽然均为低压, 但由于副极地低压带不是由于受热较多而形成的, 我们就把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原因归结为动力。

四、讲清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在三圈环流中, 全球一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 教师可以将其他的一些无关的因素去掉, 只显示跟当前教学有关的内容。

例如, 在讲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规律时, 只展示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状况, 而一些风带的名称、表示风向的箭头等因素可以不显示 (如图5所示) , 这样,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状况,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气压带的分布规律: (1) 以赤道为中心, 南北对称分布, 即赤道及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南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60°的副极地低压带和南北纬90°的极地高压带。 (2) 高低压相间分布, 即低压的南北两侧是高压, 高压的南北两侧是低压。如赤道低压带的北侧和南侧分别是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的南北两侧分别是赤道及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和纬度60°的副极地低压带。

同样, 在讲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时, 可以把气压带的相关因素去掉 (如图6所示) ,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得出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 (1) 以赤道为中心, 南北对称分布, 即南北半球低纬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的西风带和南北半球高纬的极地东风带。 (2) 虽然南北半球的风带名称大致相同, 但其风带的风向是不同的:低纬的信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 在南半球是东南风;中纬的西风带在北半球是西南风, 在南半球是西北风;高纬的极地东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 在南半球是东南风。 (3) 关于风带的风向可以简化记忆:只要记住一个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 这个半球剩下来的两个风带的风向正好和西风带的风向相反即可。例如, 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 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南风。 (4) 关于西风带风向的记忆有一个小技巧:首先肯定是西风, 到底是西南风还是西北风, 可以这样来记忆———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

五、气压带和风带是北移、南移还是偏北、偏南

我们在讲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时认为气压带风带是固定不变的, 但那是在地球不公转即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假设前提下做出的结论。然而, 实际上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 太阳直射点会发生南北移动, 所以气压带和风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三圈环流教学案例 第4篇

一、重视必要的知识铺垫

1.分清近地面和高空,明白等压线与纬线的关系

在三圈环流形成过程中,空气会作垂直运动,如从近地面上升到高空、从高空下沉到近地面;空气还会作水平运动,如在近地面这同一水平面上从高压流向低压、在高空这同一水平面从高压流向低压。所以,教学时要先让学生分清近地面和高空。用图1表示,A为近地面,B为高空。北半球低纬环流中高空的风由西南风最终偏转成西风,西风与纬线保持平行,这点让很多学生感到困惑,所以在教学时可事先铺垫好纬线与等压线的关系:在地表均一的假设前提下,等压线与纬线保持平行,如图1所示(图1以北半球为例)。明白了等压线与纬线的这一关系后,再运用之前已学过的知识学生就容易理解了:高空中的风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所以北半球低纬环流中高空的西南风逐渐右偏成西风与等压线平行;而等压线与纬线又是平行的,所以西风自然也与纬线平行了。

2. 了解降水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利用图2问学生R、S、T、W四个地方中哪里的降水较多?学生通常都会答S和W这两个地方的降水较多,因为他们把两个地方的下沉气流理解成降水了。但实际上,这两个地方的降水却是较少的。所以我们需要铺垫降水的形成需要具备的三个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冷却凝结(自然界中空气冷却凝结的方式通常为空气上升)和凝结核。这样,学生就能够回答哪里多雨和哪里少雨了:R和T这两个地方(即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均为低压带)降水较多,因为盛行上升气流,气温下降,空气容易冷却凝结形成降水;S和W这两个地方(即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均为高压带)降水较少,因为盛行下沉气流,气温上升,空气不易冷却凝结。

二、低纬环流中学生容易卡住的地方

我们以北半球为例来看低纬环流。在图3中,箭头①②③④组成了北半球的低纬环流,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容易卡住的是③这个箭头,因为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有限,容易把③这个箭头理解成表示西风的箭头。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③箭头表示气流从高空下沉到近地面,而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为了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把低纬环流画成立体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学生理解③这个箭头,教师在讲解低纬环流时可以将图3和图4对应起来,让学生在熟悉图3的基础上理解图4,加深对低纬环流形成过程的认识,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一年中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赤道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即图4中的a箭头,对应图3中的①箭头),赤道的近地面形成低压,赤道的高空形成高压,在同一水平面上高压要流向低压,所以赤道高空的气流要分别往南北两侧流。以北半球为例,赤道高空有一支气流要往北流动(即图4中的b箭头,对应图3中的②箭头),在高空形成南风,由于是在北半球,南风一旦形成,立即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的影响,所以南风会右偏成西南风(即图4中的f箭头,此时在图3中没有表示西南风的箭头),高空中的风最终与等压线保持平行。前述已经提到,在地表均一的假设前提下,等压线与纬线是平行的,所以高空中风最终与纬线也保持平行,西南风逐渐右偏,在北纬30°的高空西南风右偏成西风(即图4中的e箭头,此时在图3中同样没有表示西风的箭头),这样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源源不断地形成西风盘旋在北纬30°的高空,大量的气流最终从北纬30°的高空堆积下沉到其近地面(即图4中的c箭头,对应图3中③箭头),北纬30°的近地面形成高压,在近地面这同一水平面上,高压要流向低压,其中有一支气流从北纬30°的近地面往南流动(即图4中d箭头,对应图3中的④箭头,也即⑤箭头),形成北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右偏成东北风(即图4中的g箭头,对应图3中的⑥箭头)。至此,北半球的低纬环流就形成了。

三、理清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气压带都是在近地面形成的。不同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要弄清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就要了解气压带是怎么形成的。

(1) 赤道低压带:赤道及其附近终年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多,赤道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高空,从而在赤道的近地面形成低压,即赤道低压带。

(2)副热带高压带:来自赤道高空的气流最后偏转成西风盘旋在纬度30°的高空,大量盘旋在纬度30°高空的气流被迫堆积下沉到纬度30°的近地面,在其近地面形成高压,即副热带高压带。

(3)副极地低压带:来自副热带高压带比较温暖的气流和来自极地高压带比较寒冷的气流在纬度60°的近地面相遇,相遇之后气流只能从纬度60°的近地面上升到高空,从而在纬度60°的近地面形成低压,即副极地低压带。

(4)极地高压带:极地地区终年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极地的近地面形成高压,即极地高压带。

从上述过程中可以得知: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由于受热较多和受热较少形成的,所以它们的形成原因归结为热力;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虽然都为高压,但是副热带高压带不是由于受热较少形成的;同理,副极地低压带和赤道低压带虽然均为低压,但由于副极地低压带不是由于受热较多而形成的,我们就把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原因归结为动力。

四、讲清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在三圈环流中,全球一共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它们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他的一些无关的因素去掉,只显示跟当前教学有关的内容。

例如,在讲全球气压带的分布规律时,只展示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状况,而一些风带的名称、表示风向的箭头等因素可以不显示(如图5所示),这样,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压带的分布状况,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气压带的分布规律:(1)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即赤道及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南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60°的副极地低压带和南北纬90°的极地高压带。(2)高低压相间分布,即低压的南北两侧是高压,高压的南北两侧是低压。如赤道低压带的北侧和南侧分别是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和南纬30°的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的南北两侧分别是赤道及附近的赤道低压带和纬度60°的副极地低压带。endprint

同样,在讲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时,可以把气压带的相关因素去掉(如图6所示),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得出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1)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即南北半球低纬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的西风带和南北半球高纬的极地东风带。(2)虽然南北半球的风带名称大致相同,但其风带的风向是不同的:低纬的信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在南半球是东南风;中纬的西风带在北半球是西南风,在南半球是西北风;高纬的极地东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在南半球是东南风。(3)关于风带的风向可以简化记忆:只要记住一个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这个半球剩下来的两个风带的风向正好和西风带的风向相反即可。例如,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南风。(4)关于西风带风向的记忆有一个小技巧:首先肯定是西风,到底是西南风还是西北风,可以这样来记忆——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

五、气压带和风带是北移、南移还是偏北、偏南

我们在讲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时认为气压带风带是固定不变的,但那是在地球不公转即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假设前提下做出的结论。然而,实际上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会发生南北移动,所以气压带和风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35页图2.11展示了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过程。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这一过程,笔者对图2.11做了改动(如图7所示)。在图7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过程:对北半球而言,从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北移动到北回归线上,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往南移动到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南移;从秋分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南移动到南回归线上,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南移;从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往北移动到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北移。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气压带和风带的确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北移;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南移。但是,如果加上两个前提条件,即(1)在北半球;(2)与二分日相比,我们应该怎么描述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呢?能不能这样说,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这种说法在教材中出现,但笔者认为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在北半球夏至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从季节来看,虽然北半球还是夏季,但这时太阳直射点已经开始从北回归线往南移动了,所以“夏季北移”最好改成“夏季偏北”。同样的道理,在北半球冬至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从季节来看,北半球还是冬季,但这时太阳直射点已经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了,所以“冬季南移”最好改成“冬季偏北”。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具体的移动规律为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endprint

同样,在讲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时,可以把气压带的相关因素去掉(如图6所示),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得出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1)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即南北半球低纬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的西风带和南北半球高纬的极地东风带。(2)虽然南北半球的风带名称大致相同,但其风带的风向是不同的:低纬的信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在南半球是东南风;中纬的西风带在北半球是西南风,在南半球是西北风;高纬的极地东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在南半球是东南风。(3)关于风带的风向可以简化记忆:只要记住一个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这个半球剩下来的两个风带的风向正好和西风带的风向相反即可。例如,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南风。(4)关于西风带风向的记忆有一个小技巧:首先肯定是西风,到底是西南风还是西北风,可以这样来记忆——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

五、气压带和风带是北移、南移还是偏北、偏南

我们在讲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时认为气压带风带是固定不变的,但那是在地球不公转即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假设前提下做出的结论。然而,实际上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会发生南北移动,所以气压带和风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35页图2.11展示了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过程。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这一过程,笔者对图2.11做了改动(如图7所示)。在图7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过程:对北半球而言,从春分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北移动到北回归线上,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往南移动到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南移;从秋分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往南移动到南回归线上,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南移;从冬至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往北移动到赤道上,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北移。在上述整个过程中,气压带和风带的确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北移;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和风带跟着南移。但是,如果加上两个前提条件,即(1)在北半球;(2)与二分日相比,我们应该怎么描述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呢?能不能这样说,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这种说法在教材中出现,但笔者认为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在北半球夏至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从季节来看,虽然北半球还是夏季,但这时太阳直射点已经开始从北回归线往南移动了,所以“夏季北移”最好改成“夏季偏北”。同样的道理,在北半球冬至日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从季节来看,北半球还是冬季,但这时太阳直射点已经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了,所以“冬季南移”最好改成“冬季偏北”。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具体的移动规律为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endprint

同样,在讲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时,可以把气压带的相关因素去掉(如图6所示),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得出全球风带的分布规律:(1)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即南北半球低纬的信风带、南北半球中纬的西风带和南北半球高纬的极地东风带。(2)虽然南北半球的风带名称大致相同,但其风带的风向是不同的:低纬的信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在南半球是东南风;中纬的西风带在北半球是西南风,在南半球是西北风;高纬的极地东风带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在南半球是东南风。(3)关于风带的风向可以简化记忆:只要记住一个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这个半球剩下来的两个风带的风向正好和西风带的风向相反即可。例如,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北风,南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均为东南风。(4)关于西风带风向的记忆有一个小技巧:首先肯定是西风,到底是西南风还是西北风,可以这样来记忆——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

五、气压带和风带是北移、南移还是偏北、偏南

我们在讲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时认为气压带风带是固定不变的,但那是在地球不公转即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假设前提下做出的结论。然而,实际上地球在不停地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会发生南北移动,所以气压带和风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

《热力环流》教学反思 第5篇

热力环流是重点也是难点,属于自然地理部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而高一学生刚从以往的比较简单的初中地理跨入新的强度大的高中地理,学习地理的方法及理解能力一下子难于应对,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因此,若想落实学生自主探究的新课标思想,有一定的难度,本人便采用“浅入”的方式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如从视频片段“火烧上方谷”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浇灭这场大火的大雨,天意乎、人为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通过观察“热力环流”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其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对热力环流有了初步的认识。然后,本人在黑板上一边讲解一边画出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图,这能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比较直观地更好地理解热力环流。

在学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后,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到黑板上画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简图,并一一讲解分析,这样学生的知识会掌握得更深刻、牢固,并通过思维拓展,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学原理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既拓展了学生思维,又深化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引导他们通过小组探讨交流合作,自主学习,但由于高一学生地理基础薄弱,动脑能力不强,平时惰性使然偏于依赖老师,都比较习惯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接受知识,所以这样就容易导致课堂偏向于老师主讲,学生单听的陷区,这就要求老师要极力地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精神气,让他们投入状态,能够台上台下地和老师进行互动,在愉悦的探讨氛围中完成学习。

此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这就要求课堂上老师多问,学生多讲,加强锻炼学生的地理术语的表达能力。画热力环流简单示意图,有部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同学则依葫芦画瓢。地图是地理的语言和工具,一幅简单的地图里就蕴含了所有相应的地理知识,因此让学生掌握读图、画图、记图能力至关重要。所以,在本节课后半段,本人安排了让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简图的练习,目的就在于此。

热力环流教学反思 第6篇

本节课主要介绍热力环流原理,其难度并不大,但由于它是后面学习大气环流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知识传授上我首先将与之有关的概念与规律做了系统的复习与介绍,希望学生能迁移到随后的热力环流过程,然后列举了热力环流的几个实例,目的在体现地理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并希望达到当堂掌握巩固的目的。全过程始终贯彻边讲边练的方法。教学设计上比较中规中矩,从简单到复杂,从理论到实践,缺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我的语气过于平淡,缺乏激情,师生之间存在距离感,使得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学设计中的学生活动不足,深度不够,教师讲授为主,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本质等等。

没有板书,整个课堂不成系统。多媒体课件很快就过去一页,要让学生系统认识本堂课学习的主干知识,应将知识框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能一目了然从整体上把握课堂流程,并突出课堂的重难点。

问题问的太泛。问题要问的明确,抛出来的问题要预设学生如何回答,注重引导,将问题细化。尽量少问封闭式的问题,如问学生该方面知识掌握程度,不要问“听懂了没”,不同学生程度不同,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算明白?所以以“这部分内容还有什么疑惑?”这样开放性并有针对性的提问形式更为妥当。

课堂用语过于书面化。书面化的语言应放在最后教师总结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时,多采用日常口头用语,特别当一句话存在许多学生刚接触的概念时,应及时反应适当重复让学生当堂巩固。

课堂教学中针对重点要掌握的知识,切勿集体回答。我最大的毛病在于当问题抛出去,只要个别同学能回答上,怕时间不够就继续讲解,忽略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情况。点名学生提问也应有针对性,不能光点好生或差生,对重点知识最后的巩固学习时应点一些成绩中等学生进行回答,从而间接了解整个班级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情况。方法可以将两次考试学生的成绩打印带上课堂以作参考。

上一篇:球类运动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商业街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