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与互助模式

2024-09-03

自主与互助模式(精选10篇)

自主与互助模式 第1篇

“自主互助 展示反馈”教学模式的理解与体会

建瓯第一小学 彭欣欣

一、“自主互助 展示反馈”方案

本学期,我们学校以培养学生五项能力为抓手,即学生自学能力、讨论交流能力、展示反馈能力、质疑问难能力、评价能力,实施“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课堂教学。该模式的具体的做法是以下的流程:

1、课前裸读,独立自学。

所谓的“课前裸读”就是让学生自主走进教材,没有任何具体的导学提示。但有统一要求,如在教材的左上角写上自己拟定的学习目标,在教材的右上角写出不明白或感兴趣的问题。

2、比对目标,明确方向。

此环节是让学生说说课前裸读时自己所拟定的学习目标,并和老师制定的学习目标进行对比。通过这一次一次、反反复复的目标比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今天这一节课的课题叫“比的化简”,指向清楚,所以学生基本上能拟出较为接近的学习目标。

3、聚焦问题,合作交流。

好的导学问题,可以体现教师是否“引在重点上、导在关键处、扶在需要时”。此环节,聚焦出来的问题其实跟我们的“导学提纲”一样,即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导学问题”,学生独立思考1分钟后,小组围绕“导学问题”进行自由讨论、自主更正、各抒己见、找出错误、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准备向全班展示。(这里只给学生1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是建立在课前学生已经扎实做好课前裸读的基础上,是课前裸读效果的体现。)

4、交流展示,互纠互补。此环节的实施步骤如下:

(1)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理解,与同学们分享学习所得。(2)小组代表回答他人提问或质疑,组间互纠互补,逐步完善。(3)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利用学生生成的课程资源,提出问题,相机点拨,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跳跃。

5、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此环节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检查,关注有困难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个别帮助。同时让先完成作业的学生一起关心、帮助小组的同伴。

6、课堂总结,小组评价。

此环节是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并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评和互评。关于小组评价,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有统一的要求,参与汇报、提问、补充、质疑的学生都能加分,还有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给的奖励分,每节课结束时小组成员一起统计,小组长进行登记。一段时间后,进行评比,选出表现好的小组和学生。

二、“自主互助 展示反馈”课堂模式的体会

通过一学期以这种课堂模式上课后,使我重新定义了课堂教法,我深深体会到“自主互助 展示反馈”课堂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越之处。

1、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上教师给了学生更大的自由支配空间围绕问题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真正落实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该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真正作为主体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动脑、动手、动眼、动情,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探索新知识、获取新方法、获得新体验,增长了智慧和提高了能力。

3、有利于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培优持差。在教学活动进程中,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水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不同程度地“创造”出知识和能力,使教学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有能在自己天赋所及的范围内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4、有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课堂上采取分组讨论、分组学习、分组评价等形式,增加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信息的交流和及时反馈,有利于学生总结、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培养。

课改之路,肯定是充满艰辛与挫折的,我们只有学会了正视自我,反思自我,不断的实践自我,才能让我们小学数学课改之路走得更远、更好,让我们的课堂 2

成为我们师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自主与互助模式 第2篇

高一生物组 王祥粉

一、教育理念:

新课程下要求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而不容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教师是这个背景下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人、评价者。学生应该认识到拥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通过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构建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基本模式(自主学习四个层面)

驱动学习(激发学生参与)----交流学习(学生学会参与)----评议提升(学生自我评价)----反思拓展(学生自我认知)

每位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实际、课型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基本模式。

三、模式解读

(一)驱动学习

主要任务: 激发动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记住内容。

环节要求:

1、让学生通过自学,初步弄懂问题,并就此记住最基本的事实和知识,必须制定出详细的导学提纲(学案),而学案的设置要以基础知识为主,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及学习重点,说明自学要达到的程度,让学生围绕目标与重点进行自学。

2、导学提纲最好不要写成练习或作业提纲,否则容易导致学生把自学仅仅局限于完成练习或作业。为使导学提纲更具操作性,应让学生备有专用的练习本,把自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自己发现的问题作上记号,以便当堂寻求帮助。

3、新课导入应做到快、新、实。快,即导入快,不拖泥带水,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新,即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使其对文本发生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实,即导入环节应为整个课堂服务,导入内容应与授课内容保持一致,不可为新而新,为奇而奇。

4、自主学习可以采取个人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形式。对自学部分的设计可以用多元化的角度呈现出来,或问题,或情景创设,或活动设计等,所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开放性,探索性,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方便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小组学习最好每个(或两个)学习小组各承担一部分问题。

5、教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用时、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老师要巡查,巡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情。

评价关注点:

1、目标、任务、制定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2、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自主学习的目标达成度。

(二)交流学习

主要任务:学习反馈、沟通交流、个性展示、解惑答疑。

环节要求:

1、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确立需要检查、交流、讨论的问题,并事先告知学生。

2、要在各层次学生(或小组)中选出一(两)名学生讲述、解释课堂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学习情况得到及时的反馈。同学发言、演板、演示操作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观察、思考,随时准备完善和补充。

3、教师要注意多从正面引导学生讨论,对于错误要说出错误原因和更正的理由;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要引导学生寻求规律,发现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老师多备学生,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预测他们会问什么,有针对性的准备,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释疑。

5、整个部分要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能力的培养。

评价关注点:

1、教师引导艺术

2、学生参与度(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

3、教学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三)评议提升

主要任务:理清思路、学习评议、总结归纳、理论提升。

环节要求:

1、教师通过重申学习目标,重申学习重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基本概念、核心知识,对于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有具体补救措施。

2、通过知识梳理、单元回归,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而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和技能。小结的设计可以是老师来做,也可以是学生来做,或是师生共同完成。

3、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要多给予肯定,以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学习信心。

评价关注点:

1、教师的发展性评价。

2、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3、知识归纳的精确度

(四)反思拓展

主要任务:学会反思、自我认知、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环节要求:

1、给学生设置一些生成性较高的题目或活动,给学生一些他们想知道的,又感兴趣的内容,以便开拓学生的视野,延伸学生学习的欲望。

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通过作业和改错检验前面知识掌握程度。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鼓励必做题做完了的学生做选作题或思考题。

3、教学生学会反思,以引发学生更多更深的思考与发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主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收获,反思自己不足,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漏洞,以便查缺补漏,自我提升。

4、学生作业期间,教师要通过巡视,了解学生本节课掌握情况。

评价关注点:

1、开放性习题的设计

2、教师的个别辅导

自主与互助模式 第3篇

一、备课:在备教材、备大纲、备方法、备习题的基础上, 更要“备学生”

1.复习课应以学生为中心, 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 主动去动笔做题, 主动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等, 以典型问题去总结知识点或注意点, 而且应低起点, 高要求。通过题目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记忆, 把遗忘的知识重现出来, 把中断的思维线索重新联系起来;我们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但并不是对新授内容的简单重复, 也不是对旧知识的快速的播放, 总结重在发展对所学知识的拓展与提高。

2.备好课, 是上好课的前提, 课上得好、学生掌握得好, 关键看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我们课前准备的教学活动, 而这取决于教师所编写的导学案的质量, 如果经过精心的备课, 设计出了一份优秀的更贴近自己学生的导学案, 那就是成功的导学案。我在导学案的设计上, 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把原始的导学案进行大幅度的删除和添加, 并尽量压缩题量, 让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一堂课下来, 大部分学生都觉得这份导学案做得很好, 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点。

二、上课:上课是体现教学效果的具体过程, 对教学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

(一) 如何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 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学生先说原则。

很多教师都说高三的课堂很沉闷, 学生到了高三, 都不愿意开口了, 老师包办算了, 但事实证明, 老师讲得越多, 学生得到的反而越少, 因为他们的学习过程在无形中是被动的, 教学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先讲, 学生多讲, 我们在学生先说的基础上进行纠错、拓展、总结等, 这样的教学质量较高。

2. 学生讨论原则。

对于一些疑难问题, 让学生首先在学习小组范围内讨论解决。讨论实行组长负责制, 讨论过程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和记录。对于学习小组内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由小组长做好记录。小组讨论结束时, 由小组长将讨论未果的问题上交, 再由教师在班内提出, 让已解答的组选派组内成员上台解答释疑。各小组之间若有争议, 可再进行讨论。最后, 教师再进行讲解、总结以及归纳, 最终解决问题。

3. 课堂反馈原则。

根据学生实际, 课前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目, 题目量要少, 题目难度要有梯度性, 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需求。不同层次学生可以让其训练不同题目, 这样能够让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而且也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这节课的实际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 课堂反馈是必需的。

(二) 课堂应采用互动合作学习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

1. 精讲多思多练。

做到两个三讲: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讲易错点、讲易混点、讲易忘点。做到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现在不会但经过思考探究能弄会的不讲、与高考内容无关的内容不讲;讲也讲不会的不讲、讲也听不明白的不讲、讲不透的不讲。留足时间给学生, 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并从物理学角度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 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以此来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

2. 合作探究, 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课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不断地自我探索、自我总结和自我提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教师在学生的复习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1.唤醒、启迪。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 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 让学生敢于大胆地猜想、假设、推理、判断, 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并得出正确判断, 从而进行思维创新, 即引导“敢于突发奇想”,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指导梳理。一轮复习课上, 尤其是一个章节复习结束了, 应指导学生再梳理知识, 形成结构, 总结规律形成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局部知识与教材整体内容的关系, 每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块与知识块之间内部的本质联系与区别。通过梳理, 将过去分散和零乱的知识就能十分条理、系统化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 便于贮存在大脑中, 有利于记忆, 不易遗忘, 目的在于使用时可以十分快捷地提取。知识经过梳理后, 学生加深了对某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全面、深刻的理解, 容易掌握它们的本质特征, 便于学生发现和掌握获取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手段, 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品质。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之我见 第4篇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孕育而生,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能鼓励学生在合作中一起探究,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各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另外,学习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知识、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作为每个学生个体来说,他们的知识、经验、能力都是有限的,只有取各人所长,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获取更多的知识,使每个学生受益。因此课堂教学也因此变得更加开放、灵活了,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正当大多数老师为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劲头不够高涨,参与的积极性差犯愁的时候,这种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活”起来了,课堂因此显得生机勃勃。使得教师的教学获得了信心,看到了新课改展现出来的美好的教育发展前景。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告诉我:只有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独立人格和能力差异,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主动、畅所欲言。

下面就物理学科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1.给学生提供实验合作的机会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所以,在我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探索和发现的年龄特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实验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动”起来,使物理课堂“活”起来。课堂上学生能动手合作做的实验,教师不做,有些可操作性的演示实验,也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动手做,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实验,使学生直接获得感性体验,这样得来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压强》一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我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上课时给学生提供海面,沙子、气球、铅笔等器材,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大大激发了他们对物理的兴趣。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练习题中的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的验证实验,我也拿到课堂上,当探究实验,学生在猜想以后,马上让学生动手实验,结果与他们猜想的大相径庭,学生的好奇心马上被激起了,课堂上听得更投入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给予合理的指导

自主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告诉我们,老师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给予合理的指导和积极的调控,承担好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在学生合作学习的时候,我会参与到学生中,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学生一时没有完成,或设计的方法不正确,或者争论太激烈了,我都会根据当时的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提示,让本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来解决。如教《光的反射》时,要求利用老师给准备好的实验器材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可能是由于学生刚接触物理,再加上光比较抽象,一些小组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动手操作,我就适时地抓住“反射”这两个字眼,结合着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很快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3.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关注、鼓励。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评价。教师给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的学生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肯定的手势,都会给他们带来惊喜和信心,使他们合作学习的热情更旺盛。所以在评价中我从来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对于那些合作好的小组、有进步的小组、表现突出的同学、积极参与的同学,表现有所进步的同学,我都会适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在评价中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采取小组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自评时,主要是组长针对本小组合作的表现情况来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成员参与的积极性高不高,是否和谐,配合的好不好,是否每个成员都能积极的发言、交流等。小组互评主要是针对其他组组长的发言来进行评价,在评价时要求先赏识别人,先找优点,再找不足。这样才能使评价有针对性,不流于形式,能充分的调动每个组、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通过赏识别人,快乐了自己;赏识自己,成就了未来。

“学案导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第5篇

-----谈英语导学案

于淑英

自2009年合校以来,我们一直在倡导“舒心课堂”教学模式。为此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摸索、探究、实践,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形成了固定但不死板的模式,即:学案导学、自主互助。这也是英语组一次一次的教研、探讨的结晶。其具体步骤如下:

1.呈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定向作用。学生上课时自己或同伴之间朗读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活动指向。

2.预习检测。这里设计与本节课有关的单词、短语,或重点句子,题目形式有多种:大脑风暴、英汉互译、连线搭配…以来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如何。为了在这一环节中做好,表现好,学生都会非常积极的去准备。

3、学习过程。导学案内容的设计要遵循“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实效性”这五个原则。学习过程,要体现“自主互助”。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小组合作。

4、知识拓展。新课内容完成后,给学生拓展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开阔他们视野;或带领学生大胆走进中考,帮他们树立中考取胜的信心。

5、当堂检测。本着“堂堂清”的原则,新内容学习后马上进行检测。我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各种教学参考,精选了题目编到学案上。让学生能接触最新题型,巩固细小知识,打好坚实基础。

6、盘点收获。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静静的思考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动动手,写一写。我们一致认为课堂上的“空白”是很有必要的。

7、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也要难易适中,多少适量,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

自主和谐互助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6篇

一、“自主、和谐、互助”教学法的含义

“自主、和谐、互助”教学法是是一种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来提高课堂效益的教学法。“和谐互助”就是学生同桌两人为一个单元学习组,学习优秀者做“师傅”,另者当“学友”,课堂上“师、友”互助,合作双赢。“和谐”是师友在竞争合作中携手发展,“互助”是师友在相互帮助中提升素质,“和谐互助”就是“和而共谐,助而互进”。

主要特点:一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创设和谐教学场为保证,以师生间平等、民主、融洽、合作为前提;二是从学生个体学习为主,转向互助学习为主,简洁高效,易懂易学;三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为目的,尽力体现学生主体、课堂高效。

二、实施“自主、和谐、互助”教学法的目的意义

深入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困扰和难题: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如何从“以讲为主”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维目标如何实施和达成?事实上,一些擅长“讲”、传统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尤其难以转变教学观念。他们的课堂还是以“讲”为主,心中只有知识、教学设计和分数,教学过程还是沿袭“预习、讲解、作业、评讲”的传统模式展开。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不强,课堂上依赖教师,课后在题海中徜徉。

三、“自主和谐互助”教学模式基本环节及操作要求

第一步:学生独立学

学习引导

5分钟左右

第二步:生生互助学

自主互助

20分钟左右

第三步:师生探究学

练习反馈

15分钟左右

(一)学习引导(3至5分)

操作要点: 1.学习导入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精心设计导入形式,包括情景导入、复习导入、诊断反思导入、认知冲突导入、质疑导入、实验导入等方法。

导入目的: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做好学习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和兴趣。注意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二是让学生明标,清楚知道本节课要学会什么;三是方法引导,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法。

(二)自主学习、和谐互助(25)

操作要点: 第一步:学生自主学

教师首先明确自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独立解答问题,找出学习困惑。教师可找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板前试学,试学后提出没有学会的问题。同时关注学生自学进度、效果。(教师一查自学进度、效果)

第二步:生生互助学

解决上一轮没有解决的问题,方法是对学、群学,采用“兵教兵” 的学习形式。

1.对学即同桌之间互学,以强带弱;群学及小组学习(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解决对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2.组长主持,“展示”学习成果,逐个发言讨论解答困惑与疑问,不能解答的问题做记录,总结归类。(教师二查展示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第三步:师生探究学

教师根据全班的共性问题,进行全班“大展示”。师生共同讨论、共同探究,得出结论,总结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学生纠错。(教师三查“对子”测评)

(三)练习反馈(10分钟左右)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重难点设计检测题,同时检测题的设计还要有趣味性、层次性(好中差)、针对性、探究性。1.基本练习反馈 2.巩固、拓展练习反馈

三、操作注意的问题:

1.始终注重对学生小组或个体的学习评价,可在课的最后集中评价,亦可在过程中评价,以鼓励、激励为主,尤其注重中后学生 2.模式给出的三个环节不可缺失,可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需要调整每环节的时间段,亦可加一些小环节,如课堂开头的小检测等。但基本思想不能变,不得以讲为主,教师的讲总计不得超过 15 分钟。一堂课的三个环节亦可根据教学内容扩展到专门的三节不同课型的 课即自主学习课、交流展示课和训练反馈课。

3.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易错、易混、易漏的问题;讲学生想不到的问题;将归类提升的问题。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4.把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此目标;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应在教学的“第一步”中达成此目标;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习题,应在教学的第二步中达成此目标;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基础上,拓展延伸,此能力应在教学的第三步中达成此目标。

四、实施要求

1.要求各位老师解放思想,摒弃旧观念;认真解读,充分理解此模式的内涵,为“模式”的实践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读书、上网来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

2.“教学环节”的说明部分没有详尽解读,目的是给不同年段、不同学科的教师留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让大家再创造。

3.此“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肯定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而怀疑此模式,而是需要各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去补充、去调整。

自主互助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第7篇

董玉梅 宝清县第一中学

2011年12月12日 自主互助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

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的由老师占据课堂主体转变为学生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由老师主讲向学生主讲发展。本文就是根据这一年多里自身教学实践,从授课教师到学生两个方面总结出的一些关于如何开展自主互助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经验方法。

关键词:自主 互助 教学模式

正文:

教师是创新课堂的建设者,课堂是师生合作探究的“研究室”,学习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富于创造性的活动。结合教学实践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从以往课堂上“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促进新型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操作实践等学习方式生成和建立。

这种模式在每个环节上对教师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体现在备课上,教师必须明确每堂课学什么、怎么学,教什么、怎 样教,训练什么、怎么训练。首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必须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其次,进行学法指导,以小组为单位,调动合作的力量;第三,设计的练习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量力性,强调当堂达标,减少作业时间,逐步增加学生的预习时间,要求学生做到“课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课后”“今日事今日毕”;第四,要考虑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并预测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以备课组为单位,共同探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课题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又会引起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能促使学生对各种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说,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材中抽象的、单一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身边熟知的、喜闻乐见的情境,以动促静,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欲望,从创设的情境活动中轻松学到知识。

预习检查

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就得让他们培养预习的习惯。学生根据各自的水平自主发挥, 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反馈,引出这节课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难点,从而更出色地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和欲望便产生出来,同时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3 互助释疑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得出新知识。只有当学生的学习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情况出现时,教师才给予即时点拨,给他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典例分析

虽然新课程追求学生主动、愉快学习,但“双基”不能忽视。因此,在新知识学习结束后,为让学过的知识达到巩固的效果,自主、科学地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消化理解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促进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自主练习是让学生有机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时候可以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总之,所有的练习都要努力体现应用性和科学性。

拓展延伸

在“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要满足于让学生在课堂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而且还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在不断挖掘问题。为此,我们应重视引导学生把 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让学生再提问题,以便课后进一步地去探究、去解决,从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解决着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开放教学,建立大课堂教学观,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题材,鼓励学生去经历、发现、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去因此学数学、做数学。让学生自己编出应用题配合知识章节的训练。他们会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生活中的教材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只要老师善于鼓励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自主与互助模式 第8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与互助模式,自主学习,和谐校园,素质教育

0 引言

由于儿童天真活泼, 对成人依赖性强, 又具有平静的心态, 可塑的品格, 极强的吸收能力等特质, 所以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童年期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会学习并热爱学习;学会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学校中生活并热爱学校、集体, 做学校、集体的小主人, 旨在为今后的学习形成积极的、有所作为的人生态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 关注小学教育改革, 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 发展各种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扎扎实实的发展, 显得至关重要。

1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几点思考

1.1 教有定则、教无定法

教师既要吸收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也要发扬传统教育的优秀思想和方法。首先承认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 其次认识到一切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都需要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自己对教学规律的认识,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教学模式, 不断改革和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应把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探索为主线, 思维为核心的思想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使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

1.2 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数学素养

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教材功底, 并且要有灵活的启导方式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只有加强数学素养, 广泛占有资料, 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才能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1.3 关注情感认知营造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

一是, 相信学生, 学生有能力、有潜力掌握教学内容;二是, 尊重学生, 学生是一个与教师一样有独立尊严和价值、有着丰富内心世界的独特的人;三是, 热爱学生, 学生是自己的孩子, 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四是, 理解帮助学生,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疑难, 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与同学、老师不同的意见, 必须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 宽容学生的幼稚及错误。总之, 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带着情感参与, 提高参与质量。

1.4 启动学生思维创设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情境

从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入手, 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 创设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情境, 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鼓励求异思维, 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 使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1.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最根本的学习方式, 而互助学习又是攻破难点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必须优先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在自主学习不能使问题得以有效解决时, 引导学生寻求必要的同伴互助, 在互助学习过程中, 不断地完善自己, 提高自己,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互助学习能力。

1.6 好习惯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在当今社会, 学会学习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能力培养也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线, 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加油机”和“助推器”。

2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2.1 教学内容生活化

密切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传统教学习惯于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教师为新授内容准备充分材料, 扎实铺垫, 学生轻而易举获得新知。其弊端妨碍了学生自由独立思考, 只会用现成材料思考问题, 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运用己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应明确数学学习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 教学应与学生生活充分融合, 让他们从生活中寻找数学, 发现探究数学, 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数学教学必须由课本数学走向生活数学, 必须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践, 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首先, 在学生掌握新知前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本人设计的问题是:狡猾的狐狸又做坏事了, 他把王大妈家的鸡偷来, 正准备美餐一顿, 却被老虎大王看见了, 狐狸哪里逃?被捉住的狐狸跪在老虎面前瑟瑟发抖, 只见它眼睛骨碌一转温柔地说:“虎大王, 我捉鸡这不是为了孝敬您吗?可我也几天没吃上一顿饱饭, 这样吧, 您放了我, 我把鸡的1/2给您吃, 我吃剩下的行吗?”老虎想了想说:“不行, 我还要吃的再多些。”狐狸狠了狠心, 那我把鸡的2/4给您, 这总该可以了吧?只见老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狐狸却回过头来, 眨了眨眼睛说:“傻蛋!”谁是傻蛋, 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情景创设, 使问题贴近于学生生活, 在很大程度上吊起了学生胃口, 为一节优质高效课堂作了有益铺垫, 为学生乐于学习数学提供了原动力。

2.2 教学过程探究化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 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 通过自主、独立或合作地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 表达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因此教学时必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另外探究性学习对学习的关注, 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结论, 还在于过程的本身。教学中应避免概念过早地符号化, 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让学生充分经历“非定义”过程, 获取探究新知的经历和体验, 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个性发展成为可能。

2.3 教学评价多元化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更多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一个人受到尊重是快乐的, 同样尊重别人也是幸福快乐的, 二十一世纪交流的方式是彼此互相尊重。因此在教学中, 老师应转变以往单一的“甄别”和“选拔”的评价方式, 构建师生、生生、自我评价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首先, 允许学生评价教师,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倾向。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其次, 师生、生生之间激励性的语言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如:“你的想法很有灵气”, “你的见解很高明”。这样, 学生在评价别人成功和被别人肯定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 获得了探索新知识的激励。这里强调的是:即使学生说的不尽完美, 也应给予奖励。因为每一次的发现都是他们努力 (下转第244页) (上接第234页) 的结果。再次, 提倡个人评价。

3 结束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教育思想, 它对现代人的时代素质做了明确的界定, 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其中自主、共存的思想对现代教育进行自主、互助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谈[J].山东教育, 1996 (19) :30-32.

谈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互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10-01

小学数学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趋势,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有效手段。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并综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发现、研究、挖掘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儿童精神世界尤为强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该通过设置悬念,开展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潜在意识,进而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

比如:“被3整除的数”这个知识点,教师可以为学生设下这样一个悬念:同学们,你们随意报数,我可以快速知道所有数是否可以被3整除。这个时候学生会觉得很惊讶,进而纷纷报数,想要去验证教师的说法。在验证之后,学生惊讶的发现,教师的判断不但快速,而且都非常正确。这个时候他们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想要知道老师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此时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组建学习小组,让他们自己分析,互助学习,他们就会马上投入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会更高。

二、探究规律,鼓励学生自学、互助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所有的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将这种联系称之为规律。也可以说,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到这些规律,那么很多数学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合作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这样的方法发现数学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个专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常用的学习教具——小纸板,让学生自己剪一剪,拼一拼,同时教师在一旁指导,最终教师和学生一同总结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一旦遇到这一类问题,他们就可以触类旁通,实现知识的迁移。

三、创设情境,小组成员互帮互助

情景教学是目前小学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入手,为学生创建一个个生动、有趣、鲜活的学习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积极性高涨,最终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互帮互助,学习效果必然得到提升。

比如:在进行“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最喜欢的动画形象“熊大、熊二”编成故事:有20个桃子,5个小动物,这个时候熊大和熊二可为难了,它们要怎么分,才能够让每个小动物都获得一样多的桃子呢?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开始合作学习,并点拨他们要记得集思广益,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一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以评价促“自主”

课堂中的评价是多元的,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自我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适当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保持旺盛的学习精神。因而,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给学生以激励和赞许,使他们能更主动地发挥自己学习潜力。尤其对中下等学生,更要在细微中看到他们的进步,对其有见地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尤其能使他们摆脱那些优生的阴影,树立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学习中更主动,更自信。

2、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生活在群体中,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为了得到同伴间良好的评价,他们都会努力的表现自己出色的一面。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3、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是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适时地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方面。

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是顺应教学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究转变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此进行了几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小学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月红.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07)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第10篇

通过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估标准,我对于这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讲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

回想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本上的数学公式、法则、性质等都已经叙述的很清楚详细了,可是我们老师就是不放心学生的能力,老是一遍又一遍的讲解,这样我们就在不自觉中剥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权利,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在相互合作中通过彼此进行交谈、倾听,在分享想法的过程中,其他的学生往往会产生自主探索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在经历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并发现到了自己的价值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小组的建设和互动上需要老师的精心引导,我觉得在我们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有这样几点要我们教师注意:

1、要求学生起立回答时声音清晰洪亮,注意站立姿势和位置,尽量不挡住其他同学们的视线。

2、老师首先要强调使用各种规范的展示语言,学生尽量用简洁、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言要有时间限制。

3、整个过程老师要致力于学生倾听、补充和质疑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耐心、包容、尊重、礼貌等品格的形成。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会倾听更为重要,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给予及时制止。

4、学生课堂讨论的问题讲解不透彻时,教师可启发引导分解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把问题讲透。

5、课堂讨论中要适时控制优势学生的发言,以便给其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

所有这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教师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给我们现代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生气。通过学习这一课堂模式,我对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构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以上的几点体会,只是我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和老师们进行交流,把我们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搞得更好。

我们备课组的老师通过学习“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认为自己都有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

1、小组交流的时候,如何组织其他的学生能做到认真倾听,不随便说话。

2、教师在这样的课堂上如何适时引导?怎样寻找引导的切入点。

3、当有学生发言的时候,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4、别人的发言和自己的想法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补充。

5、对于低年级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如何应付乱说乱聊,无重点性。

上一篇:酒店业发展与政策下一篇: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方谈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