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研组展示

2024-05-13

政治教研组展示(精选6篇)

政治教研组展示 第1篇

教学之路其修远时刻上下求索之

——浔溪小学数学教研组 教研活动展示报道

5月11日下午,浔溪小学数学教研组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2012学年浔溪小学教研节的最后一项教研组活动展示在校多媒体教室举行,全校八十多名教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陆耀格老师主持,主要围绕“课堂教学与教师成长”这一主题展开,数学组就教研节上的情况进行了小结,并结合自身体验和成长进行了汇报交流。

活动由我校教导主任沈利强老师那自信而又激昂的发言拉开序幕,给我们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总体映象。

接着分别有数学组四位上课老师和全组老师们交流一下参加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以及在教学上存在的迷茫。第一位发言的是我们的吴月芳老师,她用其真诚朴实的言语向我们娓娓抒发了她内心最真挚的体会——活动很累,但却受益良多。这也是每一位上课老师的感受。之后杨恨水老师、俞盛老师和丁振华老师都分别作了简要的发言,阐述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深切感受,不足,以及对教育教学的些许迷惘。

然后由各位听课老师阐述自己在本次听课过程中的感受和体悟。组内老师积极发言,抒发自己的感觉。李瞰老师对四位教师的上课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和赞扬,并对教育教学中的些许不足提出了自己中肯的建议。杨志娟老师以人度己,从听他人的课联想到自己的上课,其肺腑之言令人感触良多。的确,听别人的课就是为了使自己能更好的上课。更有陆亚萍老师,她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四位老师上课实际向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教学情境。

最后两位教学能手,吴敏敏老师和张国华老师向我们介绍“怎样成为一名有能力,会思考的好老师”。从他们简短但有深意的回答中,可以知道教学是互帮互助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一个设想,但通过交流,可能这一个设想就会衍生出无数个设想。同时,教师对教学又要有自己的看法和坚持,往往上课的教案是集百家智慧的结晶,如果没有自己的坚持在里面,那么再成功也都是别人的。

在本次活动中每一位成员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思考,这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发人深省的。最后,教研活动在叶荣伟校长对我们全体教师的勉励:站在哪

里并不重要,看的方向决定着你今后的路途„„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政治教研组展示 第2篇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与《红楼梦》基本阅读对策研究

西安市83中 王晶

2010~2012年西安市83中 王晶等老师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校本教研尝试,“《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与《红楼梦》基本阅读对策研究”。

目录“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与《红楼梦》基本阅读对策研究

(一)陈述问题

1.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必要性是不容质疑的 2.《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3.多数学生不能卒读经典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寻求合作并制定方案

1.了解当前本课题研究状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2.学习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

3.明确了研究方向,设计了研究的基本思路(三)采取行动

1、制定研修计划 2.调查研究阶段

3.研究《林黛玉进贾府》教法 4.解决问题和延伸

(四)成果呈现与分析

(1)调查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实际状况,研究学生读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2)形成了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为教学目的的《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教学方案。

教学过程具体分为课前准备、课上引领、课中研读、课下激励四个阶段。

(五)评价效果

(六)总结启示

(一)陈述问题

1.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必要性是不容质疑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声讯时代的到来,“读图时代”、“快餐文化”对传统文本阅读尤其是经典作品阅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经典作品是人类历史长河千淘万滤后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结晶,蕴藏着至高无上的大智慧,是民族文化的奠基之石,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成长的积淀。阅读经典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精神享受:放飞人的想像力,激发人的创造力,触动人的灵魂。

鼓励经典阅读已越来越成为世界性话题,不少国家近年来都相继把阅读经典当作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雨果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时,法国在全社会尤其在青少年中就掀起一股“重读雨果经典作品”的热潮。近些年来,美国教育机构也一直致力向中学生推荐世界各国及本民族的优秀经典书目,并明文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必须参加相关内容考试”。同样,为让青少年吸入足够的经典“正餐”营养,我国教育部在颁布的新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规定中小学课外必读30种文学名著,《红楼梦》就是高中生必读书目之一。

2.《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阅读和了解《红楼梦》对中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积淀文学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在新课程必修教材中,十周的教学时段里安排有两本名著导读的内容,《红楼梦》是必修三要求的必读名著。必修三的第一课就是《林黛玉进贾府》。课改区高考题已明确涉及名著阅读内容。

无论从素质教育角度还是应试角度考虑,引导学生阅读《红 楼梦》都是非常必要的。

3.多数学生不能卒读经典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无论从素质教育角度还是应试角度考虑,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都是非常必要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读图时代”、“快餐文化”对传统阅读尤其是古典名著阅读产生了巨大冲击。大部分高中学生读不了、不爱读、读不懂《红楼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林黛玉进贾府》(以下简称《林》)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三的第一课。长期以来这一课的教学却是困扰师生的一个大难题。

因为《林》为人教版必修三第一课,在寒假期间我们一对此课的教学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布臵寒假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教师在假设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备课,开学第一节课开《林》,在教学中我们才发现我们的教学设计是架空的,大部分学生根本没完成寒假作业。

首先从教师层面看,《林》是寒假之后的第一课,教师上课面临的难题是大多数同学没读过《红楼梦》,没预习课文,而此课篇幅长,内容多,教参建议教学用时为三课时,这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使在加三个课时教学依然难以展开讲透,细节把握不到,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其次,从学生层面讲,绝大多数学生对《红楼梦》没兴趣,读不懂,读不下去。而开学第一天,学生还沉浸在过年的喜悦中,预习课文都很难,更别说参与教学了。

学生为什么不爱读此书?如何让学生耐下心来把《红楼梦》拿起来,读下去?怎样进行《林》的教学才最贴近学生实际?最有实际效果?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二)寻求合作并制定方案

随着我校教学研究各项制度的建立完善,教学研究之风日益浓厚,我们以校长深入我年级一线任教并引领教研为契机,认真领会校本教研课题小处切入,问题来自教学,研究基于教学,成 果用于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校本教研的途径和目的,树立了探索研究的信心。

1.了解当前本课题研究状况以及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很多,对《红楼梦》内容及阅读方法的研究更是一个传统的课题,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而从教材教法入手,研究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的课题,目前在国内尚属空白。

2.学习了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来源于现实本身,而是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是本课题的主要理论支撑。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建构的多元创造,注重学习的互动方式。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营造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发挥其在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在探索和协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建构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素养的目的。

3.明确了研究方向,设计了研究的基本思路

经过反复研讨,我们决定把研究的着重点放在必修三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上。

本课题通过对学生《红楼梦》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阅读困难;针对性地研究《林黛玉进贾府》课堂教学目的、教材剪裁和添加、教学思路及教学活动设计等。试图通过这一课的教学带动《红楼梦》阅读。也就是尽可能使此课的教学效果成为一个诱饵,逗引学生去阅读原著、爱上原著。使学生最大限度的了解《红楼梦》,对《红楼梦》达到基本的阅读,进而上升到鉴赏的程度。

(三)采取行动

1.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大多没有完成阅读作业,这一现象引起我们的关注,我组开始研讨学生为什么爱不读此书,如何让他们读的问题。在教研活动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于校长亲临我组研讨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受到启发,眉目清晰,确立了通过《林》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达到基本上能阅读的研究课题。为此,小组多次研讨,制定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计划,研究方法及明确具体人员分工。(附2:研究计划及分工)

2.调查研究阶段

小组研究设计调查问卷(附3:调查问卷),了解学生阅读心态、阅读进度、阅读困难、阅读收获。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学生的阅读现状及阅读的主要困难,针对问题研究解决办法。(附

4、调查报告)研究如何通过《林》一课的教学,最大限度的针对学生阅读现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带动学生,吸引学生完成《红楼梦》基本阅读。

3.研究《林黛玉进贾府》教法

首先依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统计结果,集体研讨教学目的,课型设计,教材教法。然后每人拿出一个课堂教学设计,在组内交流研讨。最后汇集各人思维亮点,教法亮点,打造精品教学方案,突出教材引领作用,使课堂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兴趣,逗引学生阅读的目的。(附5:原《林》教学设计1;附6:《林》教学设计修改讨论稿及相关音像资料)

4.解决问题和延伸

⑴再次明确的基本阅读要求,对教学后的阅读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使多数学生达到基本阅读要求。

⑵成立阅读鉴赏小组,鼓励深入研究,展示阅读成果。

(四)成果呈现与分析

(1)调查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实际状况,研究学生读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2)形成了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为教学目的的《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教学方案。

调查的主要问题:

1、学生真实的阅读心态。

2、学生阅读进度如何?

3、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障碍?

4、阅读《红楼梦》后 有何收益?

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的方法对高一年级学生532名学生进行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32份。收回问卷530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有效率达100%。

调查分析结论: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了高一年级学生阅读《红楼梦》的整体状况,了解到学生对阅读在主观上并不排斥,但在实际阅读中也确实存在障碍,主要是:

1、难度大。《红楼梦》半文言半白话的表达,大量诗词、典故、术语成为阅读的首要障碍,大多数学生感到阅读很艰难,读不下去。

2、篇幅长。必须花费大量时间才能读完,这对习惯以快餐式阅读的当代中学生和整天奋战在数理化题海中的高中生来说的确是件难事。首先就难以有时间的保证,因此,即使有些学生一开始很有兴趣,可坚持不了多久就放弃了。

3、《红楼梦》人物关系复杂,一时半会难以理顺,很多同学读不了几回就有繁冗混乱之感,缺乏耐心再读下去。

4、《红楼梦》内涵丰富,主题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学生对历史没有充分的了解,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这也成为学生阅读的一个困难.

5、多年来,社会普遍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不够,有些家长一看学生读小说就反对,认为是看闲书,学生本身就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果家长反对,学生就顺理成章放弃阅读。

(1)调查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实际状况,研究学生读不下去的根本原因,形成调查研究报告。

(2)形成了以“激发学生阅读原著”为教学目的的《林黛玉进贾府》的课堂教学方案。

如何使学生耐下心把《红楼梦》拿起来,读下去?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应该肩负的历史责任。而课堂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以为教师有必要认真研究《林》 的教学方案,使之成为解决这一为问题的重要途径。

《林》一课到底应该怎么教?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课程应该是生成、整合、实践的课程。所以教什么?怎么教?也应该是随着学生实际情况而动态变化。既然我们面对的学生实际体验就是“没兴趣”“读不懂”,我们就有必要想办法认真思考如何通过教学改变这一现状。

为此,我针对《林》的课堂教学思考了三个问题:

1、如何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既符合教材要求,又不脱离学生阅读实际?

2、教师讲多少?讲到什么程度最合适?

3、怎样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怎样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最大限度地阅读原著。

通过研究,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构想,即《林》一课的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具体分为课前、课上、课中、课下四个阶段。课前准备:

1、放寒假前,布臵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或看相关视频。明确要求必读《红楼梦》前五回。

2、利用qq或其他网络环境,创建班级群,在群里建立《红楼梦》阅读资料库及班级论坛,开展交流互动。

3、设计《阅读情况调查表》为第一课时教学做准备。课上引领: 第一课时

1、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寒假作业完成情况,教师点评分析,对完成情况好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

2、开展“《红楼梦》知多少”课堂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3、学习必修三《名著导读》内容,初步感知作品。

4、布臵预习课文,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朗读思考。(此环节是进入课文教学的必要准备和过渡)第二课时 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兴趣。

1、在预习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些段落,引导学生形成讨论问题。

2、将问题归纳梳理,列于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集中于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上,鼓励学生充分讨论,激发学生找到自己的兴奋点。

3、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分组,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进行研究。注:学生阅读生成及我设计的研读问题:

1、贾府的建筑及陈设。(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及全书中关于建筑的描写,并总结其特点)

2、贾府的礼仪。(引导学生研读全书中贾府礼仪及当时社会的礼仪风尚)

3、贾府人物的服饰及造型。(服装质地、款式、发型、佩饰)

4、贾府里的人物关系图谱。(结合课后图标研究)

5、林黛玉进贾府行踪。(到哪里?见了谁?如何称呼?和林黛玉是什么关系?)

6、众人眼中的林黛玉,林黛玉眼中的贾宝玉,宝玉眼中的林妹妹是什么形象?

8、王熙凤的处世方式。(从这一课延展到全书)

9、研读《红楼梦》主要人物判词,从本课推测《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

课中研读:

1、结成学习小组后,老师明示要求,帮助学生制定计划,进行小组分工,限定时间,开始文本研读。

2、要求学生们围绕本小组选择的问题查阅原著(允许读简缩本、白话本、或看电视剧、连环画);借助网络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自己的阅读感想。教师及时观帖、评帖,掌握学习动态。

3、形成小组汇报材料。安排一次作文,要求学生将研读成果写成小论文,制作演示文稿或网页为成果展示交流作准备。

(此环节改变了灌输式教法,由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充分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一环节在课下完成,时间大约2—3周。)

第三课时

展示读书成果,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研读情况的基础上,回归课文教学,依据重难点,精选几个小组来展示同学们的研究成果,着重选择与教材要求的教学目标(人物、情节、环境)相关的三个方面话题进行详细研究,达成教学目标。

(通过两周的问题研究,学生对原著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对课文比较熟悉了,课堂教学是有的放矢的,课堂成了对话、交流、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

课后激励:

1、成立“《红楼梦》研究小组”,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对作品深入研读、达到个性化鉴赏的程度。

2、将学生优秀的鉴赏作品汇集成册。

(由点及面,带动学生广泛关注经典,阅读经典。)⊙这样构想的创新意义

《林》这一课涉及面广,生字多,难度大。牵扯到建筑、陈设、礼仪、服饰、饮食、诗词、人物及人物塑造方法等多方面内容,按传统教法,至少要四课时。但传统教法的弊端是学生难以参与到教学中去,老师讲的辛苦,学生听得无趣。我充分研究了学情,改变教法,根据学情制定了新的教学方案,践行了新课程理念。

〃改变了教学目标

原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及故事情节。

2、体会本文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写法。

3、了解课文中怎样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

新目标:

1、通过名著导读和阅读课文,初步了解《红楼梦》内容。

2、通过讨论,寻找课文看点,激发兴趣,了解节选部分的情节大意。

3、通过分组,展开深入研读、网上讨论、发帖跟帖,让学生最大限度参与课文及原著阅读。

4、通过成果交流回归课文,理解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精妙。(名著节选教学,目的在于以课文为抓手,使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能读懂”,“《红楼梦》还是挺有意思的”,进而树立想读、敢读原著的信心。从知识上扩大了课容量,使此课的教学成为一个诱饵,逗引学生去阅读原著、爱上原著。)

〃更新了教学思路

原教法: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及《红楼梦》前五回内容。第二课时分析典型环境。第三课时分析典型人物及写人方法。

新思路:第一课时为引入课,第二课时成立阅读小组,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转化为若干问题通过学案交给学生;课下组织学生针对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性阅读;最后回归课文,在课上展示研读成果,达成目标。

〃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

教参建议本课教学为3课时,事实上,传统教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一般4-5个课时都难以完成。

新教法从时间上打破了连续授课的贯例,第二课时把研读任务交给学生。然后停下来,给学生一个研读过程(2周左右),之后再用一到两个课时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从空间上打破了在教室上课的常规,阅读在课下进行,成果在网上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成立“《红楼梦》研究小组”激励优秀生对作品深入研究、达到个性化鉴赏的程度。将优秀鉴赏作品汇集成册。

⊙制定不同程度学生阅读方案,研究调动、激励不同程度学生达到要求的可操作性方案。使大多数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达到基本要求:情节有基本的了解,人物关系大致清楚,主要人物事件、性格有所了解。设计检测题进行考察。

《林》的教学,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目标是调研学情的前提下形成的,教学过程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网络教学,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自主研讨、交流展示等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理念。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读不了原著的学生大体了解了《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主 要人物及其关系;使不爱读的同学产生了兴趣,进而达到粗略阅读水平;使有兴趣、读得懂的同学受到了激励,进而指导他们深入研究原著。总之,这一课的教学是我在网络背景下进行的一次以课堂教学带动名著阅读有意义的尝试。

(五)评价效果

行动结束以后,需要对实际效果进行评价。效果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是生成的,留有许多讨论的空间,因此我们充分展开研讨激发不同的人对效果发表不同的意见,为此我们展开了一下活动:

1.课题成果的研究讨论:首先在同学科范围内进行课题成果的研究讨论,不同年级教师对本课题的设计和研究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正。之后,在全校范围内,对课题的研究过程及成果进行演示研讨;又将此课题在大学区教研活动中汇报。不断地研讨评价使课题日臻完善。

2.对课题的不断完善和充实:课题主要的研究阶段在2010年,2011年我校成为“十一五”全国规划课题研究实验学校,学校投资32万建立网络教室,我们有参加了“十二五”国家重点课题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将此课题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了课题内容。

3.专家的引领、评价:对于校本教研的概念理解我们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初,我们认为只要是我们在学校中,基于教学实践的需求而进行的教研活动都属于校本教研,比如公开课、学科课外活动,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的校本课题研究是我们深刻认识了校本教研的核心是“研”。

4.发表成果:依托此课题研,课题组的教师发表了6篇论文,课题获省级规划课题成果奖。

总结启示

政治教研组展示 第3篇

我们选择了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五年级下第四单元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演示文稿的制作。希望借着这次公开课的展示机会, 让听课教师体会到选择一个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学习的重要性。我们选择的主题是“我美丽的家乡——平阳”, 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在前面两节课 (学生已有作品) 的基础上展开。

确定好主题后, 我们备课组信心满满地开始构思教学流程, 可是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吃不透教材, 导致备课过程异常的艰难;看似简单的教学重点, 却让我们费尽周折。

●集体备课, 进行第一次试教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备课组成员开始进入紧张的备课环节。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课时, 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 学生初步完成了“我美丽的家乡——平阳”演示文稿的制作。

有了前面两节课的铺垫, 我开始了本节课的第一次试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文件管理的重要性;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共享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幻灯片中插入自选图形的操作, 逐步调整幻灯片在演示文稿中的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与荣誉感;培养学生合作共享的良好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

幻灯片顺序的调整;幻灯片中自选图形的运用。

●教学难点

在幻灯片中插入合适的标注,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教学过程

1. 作品欣赏, 引出课题

从欣赏学生上节课制作的关于家乡平阳的演示文稿入手, 通过师生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最后从学生演示文稿中的一张幻灯片“南雁荡山” (这张幻灯片中已经增加了标注和装饰小图片) 引出课题。

2. 自主探究, 学习自选图形

(1) 小组合作, 探究PowerPoint软件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 (2) 学生当小老师, 上台演示探究结果; (3) 学生修改演示文稿, 插入自选图形。

3. 装饰小图片美化演示文稿

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装饰小图片插入到幻灯片中, 重在美化。

4. 调整幻灯片顺序

通过欣赏一位学生的作品, 引导学生发现幻灯片顺序的不妥, 最后教师通过演示操作, 让学生掌握新知。

5.小结

●提出疑点, 进行教学再设计

这次试教除了备课组成员外, 我还特意邀请了两位教研员和几位县优秀信息技术教师。课后议课, 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首先, 大家肯定了总的设计思路——能够以单元为整体展开教学, 课堂思路清晰, 环环相扣。不过也针对这次的研讨主题提出了一些意见:课堂评价语不够丰富, 很多时候都是机械地重复学生的回答, 不能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看来, 即时评价效果还很不理想, 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只有充分预设学生在回答、操作、展示作品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的作品设定相应的评价量表, 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即时地评价。

这时, 教研员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刚才学生在幻灯片中插入标注和小图片有些随意, 甚至在原本很协调的幻灯片中插入标注, 导致幻灯片页面很拥挤。这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 好像教学重点的把握有点不到位。”我们赶紧拿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对照, 发现我们当初备课时对本节课教学重点的把握确实很不到位。

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幻灯片的整理”, 而我们把它简单理解成“幻灯片顺序的调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幻灯片的整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整理前两节制作的演示文稿, 在学生插入了自选图形和装饰小图片之后, 能够对幻灯片页面进一步美化处理, 通过调整幻灯片的文本、艺术字、图片、标注以及整体布局让幻灯片变得更美;二是让学生对幻灯片的顺序进行整理。于是我们把教学重点之一的“幻灯片顺序的调整”调整为“幻灯片的整理”。

通过一番讨论, 又解决了课堂中让大家感到困惑的两个地方: (1) 教学参考书中提到的“课前准备”是准备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片而不是装饰小图片。可是开课班级的学生已经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关于家乡平阳的演示文稿, 所以本节课应淡化幻灯片装饰图片的份量, 在学生学习了自选图形标注后让他们了解装饰小图片的作用。 (2) 在“自主探究学习自选图形”这个环节, 对是侧重于所有自选图形的学习还是侧重于标注, 大家一致确定应该重点讲解标注, 其他自选图形通过让学生观察弹出菜单进行自学。

试教后, 我们对教案进行了全新的调整和进一步的完善。调整后的教学过程分为下面几个部分。

1. 作品欣赏, 对比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上节课制作的关于家乡平阳的演示文稿入手, 通过师生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进而为后面幻灯片的整理做好铺垫。再从学生作品中的一张幻灯片“南雁荡山”引出课题, 比较有标注和装饰小图片的幻灯片与没有这些点缀的幻灯片效果的不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 学习自选图形

(1) 自主探究, 尝试“自选图形”的操作。

设计意图:Power Point中自选图形的操作与Word自选图形的操作是一样的, 所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在摸索和发现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让Word的知识迁移到Power Point中, 也能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2) 打开上节课制作的演示文稿, 为幻灯片插入自选图形和装饰小图片。

3. 进一步美化, 整理幻灯片

(1) 整理每一张幻灯片。

设计意图:上节课学生已经为每张幻灯片进行了设计, 这节课是在上节课作品的基础上为幻灯片增加了标注和装饰小图片, 目的是美化幻灯片。可是如果没有对幻灯片进行适当的整理, 标注和装饰小图片的插入反而会使幻灯片变得更加杂乱。“整理每一张幻灯片”这个环节就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幻灯片整理”的一部分, 可以让学生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化:美化不仅仅是为幻灯片增加了标注和装饰小图片, 而是要在这个基础上调整好每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布局,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起到美化的效果。

(2) 调整幻灯片顺序。

4. 小结

师:回顾这节课都学会了哪些新本领: (1) 自选图形; (2) 图片美化幻灯片; (3) 整理幻灯片。

●展示优秀课例, 充分研讨

经过充分准备后, 迎来了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到场教师把我们的计算机室坐得满满的, 我头一次感觉到信息技术学科正以惊人的速度强大起来。课前我们向每位听课教师发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师评价有效性观课表”, 请他们多角度地观察课堂。

课后, 全县30多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汇集在一起, 踊跃发言。我们把评课过程分成三个环节。

1. 评课

我这节课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并总结出这节课的四个亮点: (1) 以作品为主线, 贯穿整个单元教学,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 效果好; (2) 朴实的课堂更显风采——每个环节的设计恰当, 且层层递进, 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会每个知识点; (3) 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有着准确的定位, 没有刻意去进行任何知识的讲授, 而是通过学生分小组讨论, 运用知识的迁移, 大胆尝试, 自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评价适时有效, 能够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具体的分析和解释, 让学生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赏识。但课堂教学是缺憾的艺术, 有些环节还需要改进。

大家对金老师的课也做了相应的点评, 金老师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任务驱动法贯穿教学。将本课的内容分成多个任务让学生进行探索、演示、汇报,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使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本课知识。在肯定了金老师精彩的课堂表现之后, 针对课堂中的一些不足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

2. 讨论

点评结束后, 开始对这两节课进行比较, 大家不约而同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何同样的一个课题, 我与金老师对教学重点的理解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到底哪位教师对教学重点的理解更加准确? (金老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和我第一次试教时对教学重点的理解基本一样) 带着问题, 教研员带领大家再一次看了教科书和教参, 通过讨论, 大家达成了共识, 认为我这节课教学重点的把握是正确的。解决了这一疑问后, 大家对课堂另一重点“幻灯片中自选图形的运用”也提出了疑问, 有教师问:“自选图形中的标注如此多, 每个标注应该都有它所侧重的用法。是不是应该把这些侧重的用法告诉给学生?”还有教师问:“标注里的文字大小都设置得合适吗?选择什么样的文字插入到标注中, 是不是还要进行具体的引导?”针对问题, 大家积极地进行讨论, 问题在讨论中得到了解答。

3. 反馈

课前我们给所有的听课教师发了观课表, 通过教师观课表的反馈, 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1) 金老师以一首搞笑的《猪之歌》导入, 将学生自然地引入教学情境。不过学生所修改的作品是教师课前制作的, 学生操作兴趣一般。在我执教的这节课上, 学生能够把现学的知识直接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对上节课的作品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整节课下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特别是在展示学生作品时, 很多学生都高高地把手举起, 希望能够让大家都欣赏到他的得意之作。通过学生的反应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以作品为主线, 贯穿信息技术整个单元的课堂教学, 既可以让学生明白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流程, 又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2) 通过课堂观察, 听课教师还发现了一个现象, 那就是因为我对教学重点正确把握, 学生在幻灯片中不是盲目地插入标注和装饰小图片, 而是根据需要慎重地进行选择, 并且能够及时修改幻灯片版面, 让标注和装饰小图片真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的感悟

这次的教研活动虽已结束, 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也促使我深思。相信不仅是我, 参与整个教研过程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1. 重视教研活动, 快速成长

能够参与这次活动, 跟教研组成员们一起选择研讨的主题、设计课堂观察表、集体备课, 让我感到很高兴。在备课环节让我深刻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信息技术教师上课不再是孤军奋战。在整个准备的过程中我们分工明确, 在相互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虽然过程辛苦, 但是我发觉自己在这次教研活动中快速地成长起来了。

2. 提高评价水平, 重在积累

听课教师都觉得我的评价语很丰富, 可是我自己知道, 这是因为课前备课组成员们一起商量预设了相当多的评价语, 课堂上才会有如此精彩的表现。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 我还要多积累一些精彩的评价语, 也要经常去听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 把课堂上精彩的话语记录下来, 并且要多看相关杂志和书籍,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专业素养。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 自己的评价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

教研组磨课展示 第4篇

借助构建网络平台

云态磨课就是借助网络通信的强大功能,把磨课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弥散到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参与教研活动的新鲜形式,保留参与教研活动的清晰过程,开辟参与教研活动的便捷途径。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极大地提高了教研活动的效能。

首先是建立校本磨课教研社区,为开展云态磨课提供网络技术窗口。世界互联网经过近40年的飞速发展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当前,许多学校开办了自己的校园网并与互联网相通,同时办公电脑几乎已经普及到每位教师,手机的功能也不断扩展,这些都为云态磨课提供了硬件技术条件。

其次是明确校本磨课教研流程,为教师参与教研规范适时介入时机。磨课流程大体包括:第一阶段教研组确定研究的主题并与主备人共定课题;第二阶段主备人初备并在网络发布,同组教师助备并在社区跟帖;第三阶段主备人复备,教研组设计课堂观察量表;第四阶段主备人实施课堂教学,教研组分工现场量化观察;第五阶段现场磨课,量化观察分析和备课教学反思;第六阶段主备人优化教学设计,教研组总结提升。从第二阶段开始,教研组成员就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不分时间和地点地参与教研活动,直到活动结束。

最后是制定校本磨课教研制度,为使教研活动常态化建立长效机制。为促进每位教师参与教研,还应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由于每位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时间、程度和质量都会在网络空间留下记录,这为制度的执行提供了参照。

量化观察规范磨课

一般磨课往往缺少主题或主题不鲜明,缺少要解决问题的预设;参与者往往根据个人兴趣和专长对一节公开课做点评,比较随意、缺少整体性;常常出现有一两个人点评之后,再发言的人无话可说的现象,话语权被“前辈长者”或“领导权威”抢占,影响一些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许多点评并不为他人认可,只是表面点头而已。以上种种弊端,都是对磨课教研活动本意的一种抑制。久而久之,磨课教研只能是人人不愿参与、参与只是形式而已的一种例行公事。

为克服通常磨课教研的种种弊端,特别是方向不明确、目标不清晰等,矢量磨课就是把磨课教研活动从一开始就纳入到目标控制下的轨道上来,在磨课教研活动的各个阶段都呈现清晰的目标定向导航,最终达到人人有不可替代的参与,人人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课堂量化观察分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根据磨课教研的主题和一般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设计符合校本课堂特色的课堂观察量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课程性质、课堂文化是得到公认的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但在课改的推动下,许多学校都打造了符合地域和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模式有不同,意味着侧重有不同,彰显着教与学的新理念有偏重。因此,在一般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的基础上,需要根据校本特色课堂设计校本特色的课堂观察量表。量表设计的角度和细则要在教研组内进行广泛的探讨,探讨角度设计的科学性和细则对目标的指向性。这一探讨的过程就是磨课教研参与者明确观察目标的过程,也是理性碰撞提升的过程。二是根据参与磨课教研的人员构成和课堂观察的需要,做课堂观察分工和课堂观察定位。课堂观察分工绝不是随机的,需要做周密的安排,分工观察的角度既可以是他的专长,也可以是他需要弥补的短板,一切由目的而定。分工完成后,还需要对课堂观察记录的手段和课堂观察的位置做安排。

实证分析彰显“魅力”

魅力磨课是指由于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和课堂量化观察分工定位的实施,使得磨课教研活动形式更新颖、手段更特别,尤其是现场磨课阶段所呈现的量表分析和课堂实录带来的实感积累,以及理性火花的迸发给每一位参与者带来提升的快乐。魅力磨课是为了激发教师参与磨课教研的热情,通过量化分析的方法帮助教师对课堂进行精确解构,以求优化教学设计和行为,从而建构精致高效课堂;通过个案实证的方法对课堂积累实感,以求激发参与者理性思维,从而推动课改不断深化。但魅力也有可能被异化,一方面由于主备人的课堂教学实践被量化观察发现更多、更细致的问题,其伤痛令人难耐;另一方面由于每位参与者的痕迹都清晰地保留在网络上,其瑕疵令人难堪。要保持魅力磨课,就必须营造良好的磨课教研氛围,认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条,提倡主备人的“重教研,轻评价”和参与者的“重过程,轻结果”的教研原则。

语文教研团队展示汇报稿 第5篇

——主题教研活动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是邯山区实验小学的赵秀华。下面由我代表学校,将我们“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向各位做一简单汇报。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进入中年级以后,教学重点逐渐地由字词教学向阅读教学过度,阅读教学成为中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为高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呢?答案只有一个,扎扎实实地开展阅读教学,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然而,纵观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到位,教学重难点不够突出,教学节奏不够紧凑等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够显著。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进入中年段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课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学效率的确提高了不少,但仍然不够理想。仔细观察课堂,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问题。虽然不是传统的一问一答,但低效重复式的提问,或不着边际和要点的提问等等仍占据多数,不仅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启发,而且教学效率比较低下。所以我们确定了(课件)“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件)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而课堂提问是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互动交流的重要手段。

当学生“无疑”时,教师则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现出自己的创造性。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但很多时候我们为提问而提问,脱离学生实际,或浮光掠影,或针对性不强„„。不仅不能使学生思维与教学产生共鸣,相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围绕这一问题,年级部的语文老师开展了深入的学习。(课件)我们采用了以个人自主阅读与集体学习、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大家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开展的“四课”案例研究活动,以许老师执教的《新年礼物》一课为载体,展开了主题教研活动。

首先是集体备课。(课件)我们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目的在于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集思广益,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实效。集体备课时, 教师轮流作中心发言,阐述个人的观点;备课组其他老师认真倾听, 并在各自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提出改进意见, 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各位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第一轮的课堂观察。(课件)课后我们开展了专题研讨,大家围绕许老师的课堂提问发表了各自的观点。(视频)有的认为课堂提问琐碎、缺乏系统性;有的认为课堂提问缺少学法的指导;有的认为同一问题重复出现,耽误了时间;有的认为问题呈现的先后顺序发生了颠倒„„总之,整堂课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也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重点不够突出,条理比较凌乱。围绕以上问题,结合中年段对叙事性作品阅读的建议(课件)“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大家给了许老师许多有针对性地建议。建议课堂围绕麦克给爸爸送礼物过程中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感受麦克对爸爸的爱,以及爸爸收到礼物之后的激动之情展开教学,进而感受父子之间的亲情。(课件)建议学生找出描写麦克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的语句,反复读一读,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这样做,在有所感悟或启迪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写一写。这样学生可以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从而逐步提高其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欣赏和评价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提出要求,(课件)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过默读,让学生潜下心来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见解;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不同观点、不同感悟进行交流、碰撞,通过碰撞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建构知识,在反复的品词析句过程中获得各自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结合大家的建议,许老师对教学设计做了修改,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课堂观察。(课件)这次的课堂教学较第一次有了明显的改观:教学目标更为明确了,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了。通过课堂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更为准确了。但仍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在交流过程中,同一内容反复出现,后者没有明显的不同或较为深入的阐释;在畅谈感受过程中,就课文论课文,感悟不够深入;课堂缺少朗朗的读书声等等。纵观课堂,教师的课堂设计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不够到位。只有适时而导,顺势而导,才能真正启发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才能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这个学生一看就是那种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的学生,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或给学生一个提醒,引导学生把话说完,也可以让其运用朗读的方式读出自己的感受。其实,读也是表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像这样的叙事性的文章,非常适合朗读。可是,课堂上许老师直接让学生坐下了,这么做极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在学生畅谈感受时,如果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进行情景再现,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而且说得入情入境。文章中麦克帮爸爸干完活后有一段心理描写(课件)“兴奋得砰砰乱跳”“急切地期待着”,如何正确的把握这段文字,教师可让学生回顾自己类似的经历,想想自己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很容易就能揣摩出麦克的内心活动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至关重要,既要得法,又要适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明确这些之后,许老师为我们进行了第三次的试讲。(视频)这次的试讲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此次课例研讨是一次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通过此次课例研讨,大家对课堂提问这一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达成了共识。认为一个有效地课堂提问至少要具备以下一点或几点特征:(课件)

一、问题要有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思考和探究。

二、问题要有开放性,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方式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

三、问题要有层次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便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问题要有前瞻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使学生形成对前后知识的回顾和联想,做到温故而知新,知故而求新。

五、问题要有趣味性,要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要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让有展示自我的愿望。

同时,一个好的提问,要想真正起到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课件)

比如,提问时机的把握。教师只有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课堂引导是否到位。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教师讲出的效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课堂的引导是否到位。好的教师在瓶颈处能帮学生一把,能引导学生朝着更深入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再次,有效的提问需要有效的评价做支撑。教师提问之后一定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极为重要,它能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去思考、去落实。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去努力,我们的阅读教学就一定能够有效地开展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教研展示活动方案综述 第6篇

主题:同事 同心 同行

——凝心汇力 共建优质团队 准备: 1、3米长的轻杆;背景音乐《游戏背景音乐》、《眼泪》、《相亲相爱一家人》。

2、课件,翻页器,激光笔。

3、记录材料:大白纸、记号笔。

4、钢琴

开场白:主持人(王丽红):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们教育五园和人民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代表组成了一个新的团队,共同为大家展示教研活动——同事、同心、同行。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何为“人和”?用现代的解释“人和”就是 “团队精神”、“团队凝聚力”。古人尚且知道团队的重要性,作为现代的我们则更应该重视团队建设。目前,我们教育五园新一届的领导班子刚刚组建,教职工队伍汇聚了正式、聘任、新考入等不同背景、身份的教师。如何凝聚人心,打造一支具有战斗力的集体则成为摆在我园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我园带动的人民小学幼儿园是一家今年5月份刚刚成立的全新的园所,全新的教师队伍更需要加强团队建设。为此,我们共同选择了这个教研主题。现在,活动开始。

有请我们的团队成员。

一、团队游戏“同心杆”(12分钟)

1、打招呼

主持人(王丽红):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教研活动。我们和大家打个招呼吧? 老师们请入座。(教师们集体问好)

2、出示轻杆,让大家猜猜用意

主持人(王丽红):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轻杆)请大家猜猜,我要用它做什么?

3、分组游戏 操作方法:

主持人(王丽红):接下来,我将大家分成两组,分别用这个轻杆做游戏,每次2分钟。游戏任务:大家将手指平放托住轻杆,手臂、手指都不可以弯曲将轻杆由眉骨的高度开始下降直到放置地上。在此期间,如果任何一个队员手指离杆,都要将轻杆抬回到原位重新下降。(活动开始后,钢琴伴奏背景音乐。)

4、分组讨论并记录成功或失败的原因(1分钟)

5、各组总结

6、主持人归纳游戏成功的诀窍(点击鼠标,出示课件)

主持人(王丽红):这是一个团队游戏,名字叫“同心杆”.要想获得成功,所有的队员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如何做到这点呢?这里有一个公式.(点击鼠标)统一的指挥+团队中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成功

二、论坛活动

主持人(王丽红):其实这个公式不只适用于这个游戏,同样适用于我们的工作。大家思考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最主要的团队成员是谁?(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对,是同事。有这样一句古话:“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这里说的就是缘分,真的是这样,因为缘分我们才走到一起成为同事。说到缘分、说到同事,我想大家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同事”)

二、集体讨论(23分钟)

★和谐的同事关系是铸就优质团队的基石 1.同事就应平等友善

丽:我先来谈谈,我觉得平等、友善是同事相处的第一步。我是一名聘任的老师,来五园工作三年多了。之前,我在私立幼儿园和其他公办的幼儿园也工作过,比较而言,五园给我的感觉最亲切。记得刚来幼儿园时,我对每个老师都有戒心,总担心在编的老师会排斥我们这些外聘的老师。而我的这些想法很快就发生了改变。

在我来园第一个月时,我的母亲患病住院了,我是独生女,当时爱人又出差在外地。刚刚来到五园,根本就不好意请假。我白天工作。晚上,既要到医院照顾母亲,又要照顾自己的孩子,忙得不可开交。和我一个班级的孔老师、严老师都来安慰我,在精神上给予我很大的鼓励,并且这两位在编的老师主动提出要帮我带班,让我放心单位的工作,安心地照顾好母亲,这件事使我特别的感动,对五园里的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她们是那样的朴实,她们是那样的亲切。以窦园长为首的园领导对待我们聘任教师和正式员工也都是一视同仁。上个月我园开展了“三员联动”公开教研活动,我们全园评选出三节展示课,其中一节就是我展示的活动《做讲卫生的好孩子》。在评课时,得到了许多民办园长的好评。我十分清楚我的课之所以能得到好评,离不开窦园长和同事们平时对的指导和帮助。园领导没有因为我是聘任的老师对我另眼相看,我很感谢窦园长给我那么多的锻炼机会,真心的谢谢你,一个公平公正的好园长。

2.同事就应该相互关爱、彼此互助

汪春雪:听到李老师说到妈妈生病的事,让我想到我生病时的一件事。我来五园上班的第二周时感冒了,我当时想的也是,不能刚上班就请假,难受忍着也要上班。我没有和任何人说我有多难受,可是,脸色出卖了我,刚一进班级朱老师就殷切问:“脸怎么这么红,哪儿不舒服?”我笑笑说:“没事的。”不一会儿保育王医生见到我也关心地询问,还给我量了体温,发现我都烧到快40度了,强行带我去打点滴。在医院看着她为我楼上楼下地忙碌——挂号、取药。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回到单位,对班的朱老

师,一个比我不过是年长3、4岁的女孩儿,像妈妈一样的对我嘘寒问暖、给我买好吃的东西。还对我说:“你家在外地,你就拿我家当你家,想吃什么让咱妈做。”

同事们的关心让我感觉到,家虽在外地,但这里又多了个新家,并且在这里我有好多爱我的“妈妈”“姐姐”,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用爱心把我们每一个人连在一起,用真诚做每一件事,用无私在奉献每一天,报考五园是我人生最最正确的选择,也是我最大的福分,我一定要继续发扬从你们身上学习来的精神,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不辜负大家对我的爱。在这里,我要对五园的同事们说一句:“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对我的爱,我也爱你们。相信我,一定会把这种爱传承下去。

晶:汪老师讲的事儿,让我想起了很多往事。记得我刚怀孕时,妊娠反应特别严重,呕吐、眩晕就像我的亲密朋友整天与我如影随形。恰巧那时正逢六一运动会准备期间,除平时的日常工作外,我们每天还要为团体操选曲、舞蹈动作的编排而忙碌。我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即使自身有困难,也要克服,努力让领导满意、家长满意,对待任务要求自己200%地完成。可想而知,我当时有多难。多希望得到家人的鼓励和支持。可是,我老公因为工作的原因不得不去韩国。看到同事的家属为班里忙前忙后,接送她们上下班,我心里有前所未有的失落和孤独。即便看到满屋的热闹,听到满耳的欢笑,有时也会有躲在角落默默流泪的冲动。

我微妙的情绪变化让对班的宋老师发现了。她是那么的贴心,争抢着将六一练操、买道具、定服装的任务一股脑地揽在自己身上。还笑着跟我说,只要我坐着指挥就行。说我的宝宝在肚子里就当指挥,长大一定有出息。

主持人(王丽红):乔老师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了同事之间团结互助的美好。我们同事之间多一份关爱,少一些争执,多一份真诚,少一些矛盾,用团结、互助的音符自然会奏出美妙的乐章。

3.同事就因该真诚理解

张丹丹:乔老师,我觉得有困难还是应该说出来,这样大家才知道应该如何帮助你,避免因为太辛苦产生职业倦怠。我们幼儿园每周三的《心灵驿站》是我们教师谈心日。记得临近十一的那个谈心日,园长让我们说一说自己十一的打算或是愿望,大家七嘴八舌的说道:“园长请吃饭吧!“给我们点补助吧””“想集体去游玩吧”等等…只有我没说话,后来大家看到我不说话就问我有什么愿望,我说:“我家是大兴安岭的,离家比较远,1年都没回家了,假如园长能让我提前走一天就好了,因为那样比较好买票!”没想到的我一句话却让大家楞了一会儿,紧接着大家都帮我向园长求情,请园长多给我一天的假期,那时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没想到我身边的这群姐妹是如此的热心,后来园长说:“你们不求情,我也早想给丹丹假了,丹丹家远,特殊情况所以提前2天给丹丹放假。”我当时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帮姐妹们乐得直拍手,好像她们比我还开心!

在这个幼儿园让我感受到领导对我的关注,同事们对我的真诚与理解,在这里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更喜欢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

4.同事就应该支持与沟通

静:恩,是这样的。我来人民幼儿园还不到两个月,我带的小托班,我们班孩子的平均年龄都在25个月左右什么都要老师想到做到。没当过妈妈的我带这些孩子真的很吃力,我就和同事们唠叨说:我感觉带托班太累了。没想到我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引起同事们的注意,从那天起我班总是多一个老师自愿过来帮我,下班后还总是用短信谈心,聊天,一路支持着我。直到现在我已经完全适应并喜欢上了托班生活,我觉得我已经胜利了,因为不用大家在轮流帮我,也能把托班管理的很好。但胜利的背后是同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与沟通,在这里我想对我的同事们深深的说一声谢谢。

主持人(王丽红):刚才老师们用自己工作中的真实故事讲述了自己对“同事”的理解。它感动着我们,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那么,即为同事,除了要做到关爱、互助、真诚理解、平等友善外,还应该做到什么呢?(沉默)——同心,上下同心(放慢语速)

★上下同心是赢得优质团队的保障 1.同心就是包容与信任

旭:王主任说到“同心”,我想谈谈,那就是“包容”。我在天津的幼儿园工作时,如果有孩子拉裤子了,我们通常是保育员处理,保育员也只会帮孩子换下裤子,脏裤子家长带回家处理。可是,五园的老师不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班有一个孩子拉裤子了,臭气熏天的。见状,我马上捂着鼻子跑出去找保育员,当我回来时,何老师已经用温水给宝宝洗屁屁了,她还帮宝宝换上了干净的裤子,然后将宝宝换下来的脏裤子洗干净了。我很不理解,就和何老师抱怨起来,“何老师,以后我不是也要给孩子换屎换尿吧,多恶心啊!”何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既然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对老师的信任,我们就应该全方位照顾好孩子,把他们当成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会觉得脏了。你很善良、人又聪明以后会做得比我好。”听完何老师的话,我感到很羞愧。何老师没有为我的袖手旁观而抱怨,反而相信我会做得更好。何老师的包容让我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何老师的期望,成为更优秀的老师。

苏庆丽:韩老师说同心就是包容,她说得很贴切,但我认为同心也是一种信任,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是从小学转岗到幼儿园的,没有当过园长的我对幼儿园的工作感到既陌生又胆怯,但是有了校领导对我的信任与鼓励让我有了管理方向;有了教师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激起了我的工作动力;更是有了你们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我们人民幼儿园的今天才更加辉煌。

2.同心是谦让与合作

汪春雪:提到荣誉,记得我来五园报到时,园长就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幼儿教育是以爱和奉献为基础的事业。我们老师面对任务要积极,面对荣誉应该谦让。开始,我不理解,也不相信有人会这样做。做了工作当然是应该被看到,被肯定、被表扬的了,那还会有人不在意荣誉的呢?然而,在工作中,我真的发现大家面对任务是多么的积极,也亲眼见证了同志们对于荣誉的谦让。在前一阵的年底评优投票

中,孔红艳和张宝波老师出现了票数并列,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提出让对方上,自己放弃评选。

王欣茁:恩,孔老师和张老师这种谦让的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我还认为同心是需要我们合作的,就拿我出公开课来说吧,我的特长是舞蹈,但是,一节课不是跳得好就行了,现在上课讲究的是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在我出课时,我园的微机老师帮我制作课件,画画好的老师一起帮我制作头饰,我的课成功了,我知道我只是站在荣誉下的一个代表,这份荣誉是大家团结合作赢来的,它属于我们大家。

3.同心是忠诚与责任

欣:合作的确很重要,但是我认为责任也十分重要。记得上个月我们幼儿园的跑水事件,当时我们都下班了,园长忽然给我打电话说幼儿园食堂的水管破裂,让我赶紧回幼儿园。当时我放下手中的热饭立刻打车赶回园,在路上我还在想,“我班离厨房那么近,可千万别把地板泡了呀!”当我赶到幼儿园时,发现很多同事们早就赶到了幼儿园。大家争先恐后地清理积水。厨房里的积水已经没过了大家脚面,有的用拖布,有的用铁锹,有的用笤帚,还有的用抹布….有的教师衣服,裤子都湿了然而没一个有怨言的,最后因为我们的共同合作,厨房里的水很快被清理干净,一楼的地板也得救了。事后想想,是什么让大家能够放弃休息时间赶回园里,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对幼儿园、对事业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主持人(王丽红):真是人多力量大,如果单靠你自己和苏园长清水,损失可就难以想象了。我觉得要做到同心,忠诚团结是不可少的。往大了说,我们要忠诚于党的领导,忠诚于幼教事业。往小里说,我们要忠诚于本单位的领导,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每节车厢都不与车头挂钩,又何谈万众一心,合力同行呢?

★合力同行是辉映优质团队的明灯

主持人(王丽红):说到合力同行,我们接下来就谈谈“同行”吧?(点击鼠标)

1.同行需要共同的目标

苏庆丽:说到同行,让我不得不说说我园与教育五园的同行。通过“三员联动”这个活动把教育五园和我们人民幼儿园紧紧的围拢在一起,是他们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个性的区域布置,精湛的幼儿一日常规等等毫不保留的分享给我们,通过窦园长,王主任等对我园课堂的有效指引,使我们教师的教学水平飞速提高,王欣茁:对对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特别是窦园长对我那节《水果大聚会》的精彩点评,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醍醐灌顶。

苏庆丽:恩,而且,经过王主任的耐心点拨我们把游戏和童趣也还给了孩子。

静:是啊,丰富的区域布置让幼儿的幼儿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张丹丹:1米墙面的互动让幼儿对幼儿园总是恋恋不舍;重新调整的一日常规让我们幼儿园的生活

变得更加完善。

欣:醒目的教师风采及家园联系的设置让我们和家长走得更近,看得更清。

苏庆丽:是啊,教育五园对我们的帮扶真的是说不尽,道不完。有了“三员联动”名园带民园的帮扶活动,通过五园的帮扶我园很快就有了起色,而且是越来越完备。因此,我真的很感谢“三员联动”帮扶活动,因为 “三员联动”不仅带动了我们幼儿园的整体,它还带动了我个人,在带动期间遇到困难的我曾经气馁过,但王主任撇开繁忙的工作耐心倾听我遇到的种种困难,不止帮我解决幼儿园的难题,还帮我个人整理家庭琐事。有时她下班很晚了,要是看到我还在qq上,她就会立刻询问幼儿园及我个人的情形。有时候我真的感觉人民幼儿园和教育五园像是一个大家庭。是“三员联动”让我们相识,是对学前教育的共同愿景让我们相知、同行。

2.同行需要积极的态度

丹:刚刚苏园长说到同行要有共同的目标,我觉得同行还需要每个人都有积极的态度。记得在我园迎接“全市安全检查”的时候,门厅需要一块展示我园风采的宣传板,园长和王主任在紧张的忙碌着,其他教师看到后都积极主动的留下,参与其中,有的设计绘画,有的撰写词语,有的塑封照片。乔老师、严老师、孙老师带着三、四岁的孩子和大家一起干。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多。

主持人(王丽红):张丹老师说的我深有感触。“全市安全检查”的重点绝不是在教学活动或是环境布置方面,但是,我们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所以决定替换门厅的展板。我本打算将刚刚完成的主题活动照片替换到展板上就好了,可是,老师们看到我和园长在忙,都纷纷留下来,尽心竭力地帮忙。我劝老师们先回家,可是谁都不肯走,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将我园近期的活动照片生动地展现出来,比我预期的还要好。

第二天,检查团不但对我园的安全工作给予了好评,对我园的环境卫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两个年轻的消防女警官还提出将来有孩子一定送到我们园。

其实,一次的自发的、自觉的加班不值得一提。难能可贵的是 我园教师身上焕发的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而今这种态度、这种情绪正遍布我园的每一个角落。

3.同行需要严明的制度

旭:我也来谈谈。刚才大家说的都是自发的行为,我想换一个角度说一说。我觉得严明的制度也是确保“同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刚刚这位老师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也是刚刚来到五园的一名新老师,而且刚刚从外地回来,对于家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教学观念、教材很不熟悉,也不知道怎样和家长们沟通。闹了不少笑话。

刚来幼儿园时我想,到了新单位,可得好好张扬一下。我年轻我怕谁啊!第一周在宝一班实习时,家长很快发现来了新老师,在背后议论纷纷,也和本班老师打听我。但是我发现评价都是负面的。有家长说“你看这新来的老师,怎么这么不稳重,穿着高跟鞋上课,能和孩子们一起玩吗,别再把孩子踩着了。”

还有家长跟班主任抱怨“我家姑娘这几天非得披头散发的来幼儿园,说新老师说这样才漂亮。”听了这些话,我才意识到我的仪表有多么的夸张,一点都不像幼儿教师。其实来幼儿园的第一天,园长就和我们强调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要注重仪表,不可打扮的太过夸张,以免幼儿模仿。我根本没在意,想着我可得趁着年轻好好美美。从来没想到,家长会对老师的仪表有这么强烈的反映。经过这件事后,我改正了自己的缺点,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再也没有家长质疑我的仪表了。

4.同行需要坚强的意志。

晶:恩,韩老师说得真好。在我们“同行”中还需要坚强的意志。记得十一的前一天下午,因为要放长假,园里开大会,就剩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他们活蹦乱跳、快快乐乐的玩耍,意外发生了,在追逐中,文文小朋友摔倒了,当时腿部流血,孩子们和我都很惊慌,我带她来到保健室处理伤口,文文不停的喊疼,找妈妈,我打电话通知了家长,家长赶到幼儿园什么也没说就把孩子抱走了,事后,我打电话询问,态度冰冷,我拎着水果来看望,家长把我拒之门外,随后退园了,不敢声张的我只能默默承受,当时心里的埋怨与自责涌上心头,觉得这个工作也许不适合我,当我提笔写辞职信的那一刻,脑海中突然呈现了孩子们张张可爱的笑脸。回想起我刚成为幼儿教师时许下的誓言:“我要把微笑绽开给孩子,鼓励传达给孩子,关爱赠送给孩子,给他们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飞。” 我也愿将自己全部的爱献给孩子们,让他们在人生起跑线上跑好第一步。我留下了眼泪,怎么会对自己的意志如此动摇呢?一颗颤抖的心在说:“自信与坚强的意志是你的后盾,加油!“

5.同行需要不断的创新

丽:下面我来谈一下,前段时间里,窦园长提出让全体教师一起来设计园徽的号召,全体教师都特别踊跃的参与到园徽的设计,我们先是以学年为一小组来讨论,我们中班组的6个老师设计了好几天,每次画的时候都有新的想法,有的老师说要画上双手,象征着老师托起明天的太阳,有的老师说要画出小的笑脸,象征着小朋友高高兴兴来幼儿园,有的说要画出五颗星,代表我们老师的爱心、耐心、诚心、关心和细心。别的学年小组的老师上网查资料,选素材,都想尽自己的所长来为幼儿园尽一份力量。经过反复的修改,最后在园长的带领下,设计出了代表我们五园精神面貌的园徽。(出示课件园徽)

在教育五园这个大家庭里,每当有需要大家一起来合作时,大家总是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体会快乐,快乐的做好每件事。每一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把自己的微薄之力汇集到一起,让教育五园变得更美好。所以在这里我要说:我们一路同行,不曾分开过,不曾放弃过,正因为我们的团结,我们的创新,花儿变得更艳,天空变得更蓝,雪花变得更洁白,树木将变得更茂盛!

丹:刚刚李老师提到创新,我也有同感,本学期我带托班,孩子除了哭闹还有不良习惯,喜欢就咬一下、不喜欢就挠一把。无论我们的解释工作做得多好,家长嘴上不说,可是脸上总是不经意地表现出对我们工作的不满。有什么方法能让家长理解我们呢?通过与对班老师的商议我们创建了“本班的

博客空间”,将孩子们的生活片段以照片、视频、文字的形式传到网上。家长,在空间里提出自己的育儿难题,我们以“沙龙”的形式讨论解决。现在,我们每日接送孩子时与家长的解释工作少了,但是,家长对我们教师的尊敬、理解、支持却多了。

主持人(王丽红):循规蹈矩、四平八稳的工作方式只会尽量避免我们出错,但是绝不是最为高效的工作方式,在保障安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也许会让我们做得更好!

总结:主持人(王丽红):今天我们从“同事”“同心”“同行”三个板块谈了有关团队的话题。一次的教研活动不至于立竿见影地提升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但是,我相信本次活动已经引起了老师们的思考、触动了大家的心、增强了大家的团队意识。

记得,我们窦园长来到五园时开的第一个会中,她说到了一个有关“我”和“我们”的比喻触动了我的心。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她是这样讲的:展开双手,每一根手指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是每一个“我”,手指的力量是薄弱的,我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握紧双手就变成了拳头,每一“我”也就变成了“我们”,拳头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的力量则是无穷的。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将“我”变成“我们”。让我们的幼儿园、我们的幼教事业拥有无穷大的力量!

下面,让我们齐声说出今天的教研主题:同事 同心 同行。

三、结束歌曲(3分钟)

主持人(王丽红):在活动的尾声,让我们以一首歌——《相亲相爱一家人》来结束我们的教研活动。

上一篇:九月企业员工优秀的辞职报告下一篇:王村中学团建典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