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2024-07-08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精选9篇)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1篇

从积极心理学分析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引言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是人格发展的核心要素,而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时代处于青年中期,在这一阶段,告别中学生涯的大学生开始把关注的重点由高考转向自我,主动探索并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自我意识在逐步成熟。

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规律表现为:分化→矛盾→统一。

随着生活环境、学习要求的变化和意识水平的发展,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自我的接纳与排斥、自我的肯定与否定等上下震荡的复杂情感体验,许多心理问题随之出现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作为正在亲身感受上述情感体验的大一学生,我想就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分化期和矛盾期面临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总结和分析,希望通过研究和思考,我能正视这一年来的心理变化,并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技能。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我意识 自我冲突 自我调适

一、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的表现

二、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适方法

四、自我意识的心理意义

一、自我意识分化和矛盾的表现

1.自我意识分化的表现

当自我意识明显分化的时候,大学生开始主动、迅速地关注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举止,对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自我思考和自我反省开始增多,“我应该怎样做”、“我是什么样的人”、“怎样生活才最有意义”等是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自我认识在各种丰富的体验和思考中不断加深。由于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行为、心理等各方面特征的主观认识,是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自我意识分化将引起自我概念的修正和完善。

2.自我意识矛盾的表现

自我意识的明显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注意到过去未曾注意的许多有关“自我”的细节,这种发现给他们带来全新的体验,但也同时让他们发现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由此引发自我矛盾的凸显。

有自我意识分化引发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①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落差

作为同龄人中有资格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己有着相对积极地评价,但由于大学之前未有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体验,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并不完整,评价也不够客观。进入大学之后,伴随环境的改变,他们开始从社会和他人的角度看待和观察自己,结果发现了种种客观但令人沮丧的现实,如“其实我学习并不算勤奋”、“原来我弹的钢琴只是业余水平”等等。这种主观自我与他观自我的落差将带来巨大的失落感和心理不平衡。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理想自我是指个体想要达到的形象,现实自我是站在现实角度对自我各种特征的认识,两者一般都存在一定差距,合理的差距激励人不断进步。

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新一代大学生拥有非常强烈的成就动机,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渴望成功,往往在心底设计了一个“理想我”,对大学生活也进行了某种理想化的设定,而能力、验的有限却造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落差。若这种落差过于明显,大学生将产生强烈的不安、焦虑以及对自己的失望和不满。

③交往欲求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归属需求和认同需求,渴望交往和分享,希望找到至友和知己,想要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人,所以他们往往会借助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工作的机会进行自我表露。然而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他们又存在着一定的戒备心理,很难完全敞开心废与别人进行交流和合同,潜意识中和别人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对于交往的渴望和自我的封闭意识存在强烈矛盾,让大学生既合群又孤独。

④自负与自卑的冲突

大学生对自己的智力和才能往往有着一定的信心,然而由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自我定位并不准确,因而这种信心并不是稳定的“自信”,极易在外界影响中“过度膨胀”或“过度萎缩”。由于对成功有着强烈的渴望,当小小的成就到来时,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我成就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信心盲目膨胀;如果遭遇一定的挫折和失败,他们极易产生挫败感,开始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陷入强烈的自卑情绪中。这种过山车市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情绪波动很大。

⑤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随着身心的发展,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看待事物的眼光趋于客观和全面,会像成年人一样用比较理性的方式解决客观问题,比如安排自己的作息、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等。然而面对主观问题时,他们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容易冲动行事,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如有的同学在失恋之后一蹶不振,有的同学终日沉迷网络游戏等等。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处理理智和情感的冲突。

二、自我意识发展中的问题

在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熟期,大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观察、自我探索和自我思考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开始从多角度审视自我、调整自我,并向理想自我靠近,建立“自我同一性”。虽然不断进行着自我意识的调整、整合,但大学生在处理各种自我矛盾时,由于身心尚未发展成熟,他们在经历心理煎熬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产生消极情绪、出现自我意识偏差、人际交往障碍等许多问题。

根据对平时的观察和交流,我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作了以下总结:

1.心理方面

①无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大学生情绪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易受外界影响和波动性大。他们对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论比较敏感,十分看重成功带来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变得焦躁、冲动,情感经历着“过山车式”的大喜大悲。而有关自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承受力、情感调适力的考验,已经让他们足够“劳心伤神”,所以在自我意识的发展中,他们很可能无法迅速有效地调适剧烈波动的情绪,因而时常处于不稳定的情感体验中。

②自我认知的两极分化

挤过了高考这座“独木桥”,大学生的潜意识里本来就存在一定的优越感,而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对自我有着更多的关注、更积极的探索,他们的自我意识往往更加明确,自尊心更强,有着更强烈的成就动机,这是他们在自我认知中非常积极的一面。然而由于他们无法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一旦遭遇比较大的失败或挫折(如考试挂科、留学申请被拒等情况),他们的自我认知往往会转向另一个极端:过度的自我否定、自我怀疑和强烈的自卑心理。

2.生活方面

①人际交往的障碍

由于社交欲求和自我封闭倾向之间的矛盾,他们往往在孤身一人的时候倍感寂寞孤独,在学习之余渴望与人进行精神交流,但同时也在需要打破沉默、主动交往时表现得犹豫不决,在别人主动了解自己的时候无法给予充分的信任。这让他们陷入了人际交往“两难境地”,渴望友谊、关怀和交流,但同时也无法敞开心扉,像还没学会收起刺的“刺猬”。②对未来的迷茫、焦虑

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理论”也进行着确立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对于自我理论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如“什么是我最重要的特质?”、“什么是我未来的目标?”等问题,大学生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他们尚未发掘出自己最大的优势,也没来得及进行长远而可行的人生或职业规划。在空闲的时间里,他们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往往思而无获,因为大多数大学生心中并没有长期的计划,人生目标也没有完全确定;面对新闻媒体有关激烈职场竞争的大量报道,他们觉得自己即将迎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太多变数和不确定,因为他们并没有看到自己超过他人的特质和优势。这样的思考和顾虑充斥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让大学生感到不安、迷茫和焦虑,对未来很没把握,对自己也没有信心。经过这两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企业招聘的校园宣讲会或求职面试交流会上常常出现不少稚气未脱的面孔(大学一年级学生),咨询和关注这求职方面的信息和动态。这或许是一种职业规划上的未雨绸缪,但还处于基础知识学习阶段的他们把不少时间和精力花在这些事情上,真的很有必要吗?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他们这样做正暴露出了对于未来过多的担忧和焦虑。

③不合理的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费斯廷格提出,是指每个个体在缺乏客观标准的情况下,利用他人作为比较的尺度,来进行自我评价。社会比较是个体认知自我不可或缺的一种途径,而对于具有强烈的评估自我、认识自我愿望的大学生而言,社会比较更是评估自我的重要标尺。正确并适当的社会比较会带来优化自我激励和动力,而不合理的社会比较却会给个体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处于发展期,自我理论也正在建立,认知和评估自我的渴望使他们很容易建立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参照系,进行不健康的比较。例如,大一新生会把自己和回校分享成功经验的学长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似乎“一无是处”,心里倍受打击;有的女生会向韩剧里衣着入时、妆容精致的在校女生“看齐”,过于在意自己的外表„„不合理的比较所带来的后果显而易见,它可能会打击自信,可能会分散注意力,甚至可能引导人误入歧途,但是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进行这类社会比较的倾向。

④消极的从众行为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是消极的“盲目从众”。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独立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导致他们在很多方面盲目从众:学习从众,看到周围很多同学考会计证、口译证、导游证,于是不考虑自己的特长和未来发展方向,自己也报考证培训班;消费从众,你买名牌的衣服、到高档餐厅吃饭,所以我不顾家庭经济情况,也开始跟风;恋爱从众,易被恋爱的气氛感染,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把恋爱当成“必修课”,而实际还不知道真爱为何物。盲目从众的行为让那些大学生难以独立地思考、理智地行动,结果他们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更加弱化了自我意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3.学习方面

①习得性无助

离开高中进入大学,不少学生会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见识到更加优秀的同龄人而丧失自信、开始自我怀疑。自我意识较弱的大学生由于未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或较差的心理调适能力,更会在连续的挫折或打击之后产生“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意识障碍,他们认

同自己的平凡,认为无论怎样做都无法改变现状,从而放弃积极的努力。这样的大学生将产生学业倦怠,降低自己的学习动机,遇到学业上的困难不加尝试就轻易放弃,懒散、怠慢,得过且过,渐渐地在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都表现出特殊的消极状态。②低自制力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关键环节,是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的控制,以达到自我期望的目标。良好的自制力意味着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执行采取的决定,又善于抑制那些不符合既定目的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需要个体将“知”与“行”有机结合。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决定自我控制,因此心智正处于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差。很多同学虽然深知“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我可以选择如何去做?”等自我控制的核心内容,但却无法成功地激励自己果决的付出行动,无法有效地抑制违背理想的行为或情绪。大学生的低自制力主要表现在:无法按照开学制定的学期计划安排规律的作息和自修,往往坚持了一个礼拜就放弃自我约束和自我监督;无法鞭策自己为阶段目标付出持久的努力,比如有的人想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但做不到每天进行早读和听力训练;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例如复习阶段被室友怂恿打网游;无法控制和调适自己的情绪波动不过,对挫折耿耿于怀,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等等。总之,自制力差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向环境妥协、冲动行事、放纵自我。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的调适方法

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生面对的各种自我矛盾和自我冲突会让他们的自我意识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严重的偏差将发展为自我意识的缺陷。大学生在生

活、学习和心理方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如上所述)的根源正是自我意识的缺陷。因此,如何通过可操作的心理技能和调试方法纠正自我意识的偏差、完善自我意识的塑造,需要每个大学生在感受自我成长的同时予以关注。

1.进行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

首先要积极地悦纳自我,体会自己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体会价值感、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要理性与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避免过度的自我接受或自我否定。

2.建立合理科学的参照体系

虽然人需要通过社会比较获得完善自我的动力和目标,但要注意到不同人之间生活起点、家庭背景、生理状况的客观差异,因此大学生应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参照群体衡量和评价自己,获得恰当的激励。

3.抓住机会恰当地展示自我要抓住丰富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机会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社交技能,了解周围的群体,了解社会,同时发掘自己在学习之外其它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增强自信心,并培养良好、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

4.有意识地加强个人修养、磨练意志品质

拥有较高个人修养和坚定意志的人往往拥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他们自信而不狂妄,谦虚而不自卑,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大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有意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品格。

四、自我意识的心理意义

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一般都要经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是

心理成熟的标志,对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促进社会适应,和谐人际关系。

大量的心理学实践证明,许多人社会适应不良及人际关系不协调是由于自我意识不健全或不正确造成的。如果一个人对生理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和社会的自我认识、体验不正确,尤其是在自我评价及自我概念上与客观的现实差距太大时,就可造成社会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不协调,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正确的自我意识通过正确的自我评价产生合理的理想自我,并且通过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双方不同的地位和需要,采取不同的策略,主动调节人际关系。对己、对人能够知己知彼,从而保持良好的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维护心理健康。

2.促进自我实现,创造最佳心理质量。

健全的自我意识通过合理的自我认识、良好的自我体验、自觉的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促进自我实现,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心理潜力。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自我实现是心理最健康和心理质量最佳的标志。

3.有助于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当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不能统一,或在理想的自我实现过程中受到挫折时,有健全自我意识的人能够自省,自觉地寻找其原因。一方面通过自我调节、控制,纠正心理偏差,努力缩小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差距;另一方面重新调整认识,形成新的“理想自我”的内容,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个体化与社会化协调、平衡、完善发展。

4.自我意识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人类意识的最本质的特征、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分界线是自我意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成了每个人的人格的核心。自我意识把人的愿望、爱好、欲念、习惯、利益结合成统一的体系,在日常生活中构成个人的内心世界,对人格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自我意识的发展程度来衡量一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水平。自我意识又称自我观念或自我观,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情绪的和意志的形式。因此,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可以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态度、自己对自己的控制这三个方面来加以衡量。这就构成心理健康的三大标准。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2篇

学生的叛逆心理、自我意识没有错,但过分、盲目的自我,需要我们用理性去优化“自我”的成分,抱怨毛病的来源有用吗?没有错误就没有教育。

前几日听课时,发现一学生在洁白的校服上写下了两行表白情感的字,今天在返校等车时,又发现一男生校服后面画了一个肖像,随便聊了几句,学生很自然地说是自己画上去的,认为很别致。上了车后,几个同学在议论,级部要求了,为何还没把画上去的清洗掉,这个男生撇了一下嘴,示意校长在车上,不要再说了。当时我也在想,小时候如果把衣服弄脏或划破小口,回到家肯定挨批,现在穿着画了乱涂的衣服在人群中,没人感到怪异,也许是看惯了电视上奇装异服、怪诞发色,这种不以为然的大众视线,也许就是我们教育应立足的现实。

这种现象在我们校园现在才出现,算不得时髦,我在看台湾一位班主任的《我的重点班》时,记得有更怪异的做法,学校合唱比赛时,把大垃圾桶反过来拿到舞台当鼓敲,还拿大奖,校庆时,一个班做班服,T恤上印着一行字“就是diao”,学生自认为是杰作,还以为这种创意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赠送给每位任课老师,结果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引发了一场争论。有些不入流的东西,学生并不认为是低俗。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3篇

一、学生危机意识和当前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

1. 危机和学生危机意识

根据美国危机学家Uriel Rosenthal所说, 危机通常是指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学生危机意识则是指在学生时期, 学生在思想和主观意识上对不确定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的潜在应对和处理的综合能力表现。

2. 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

当前, 学生危机意识尚且处在一个萌芽阶段。由于我国传统上, 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意识过强, 加之现在独生子女不断增加, 孩子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此, 从出生到求学, 孩子都是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下, 无形之中, 也就使孩子淡化了危机意识。并且, 学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定位在第一功能, 而对学生的安全危机意识则缺乏必要的传授。学生危机意识现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未树立健全的危机意识

我国的学生普遍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过分关爱和保护, 独立意识不强, 应对事件和处理矛盾关系的能力较弱。况且由于学生时期, 多数的生活环境在校园里面, 而校园相对独立于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下, 比较清净和安全。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面对如此的安全、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 学生的危机意识自然是无形中放松了很多, 有的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树立健全的危机意识, 总是在思想上没有对潜在危机予以足够的认识。而且父母、老师的保护也会令学生认为:即便发生危机事件, 也会有父母和老师来处理, 这也使学生放松了健全危机意识的树立。

第二, 监护方对学生危机意识的教育缺失

学生时期, 作为监护方的父母和学校对学生的危机意识的教育缺失, 父母仅仅是教育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拿陌生人东西。但是, 却对防火意识、处理同学关系、面对不良分子等危机缺乏必要的教导。而作为主要监护方的学校更是经常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危机意识的教育。

第三, 危机意识教育方法单一, 流于表层

近年来, 一系列校园悲剧的发生, 时刻的在为学生危机意识的匮乏敲响警钟, 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加强学生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着手采取了一些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但是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 普遍都是危机发生时, 才给予重视, 进行适当的危机教育, 缺乏长效机制。且对学生危机教育只是流于表层, 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的理论讲述, 口头表达, 并未进行深层次的实践模拟。

第四, 学生自身危机感不强, 疏于防范

学生由于自身的社会阅历不够, 且交际圈相对简单, 平时的生活环境多数都是在校园里, 对危机的发生, 疏于防范, 自己的危机感不强。宿舍里面电器的违规使用;违反校规, 晚归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和校外不熟悉人群有一定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校园危机发生的导火索。

二、加强学生危机意识的必要性

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对于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提高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校园安定团结、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学生危机意识的加强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具有铺垫作用

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危机意识的增强, 对于学生以后进入社会, 面对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都有一个缓冲和铺垫作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 将会面临更多的潜在危机, 其中包括员工危机、人际关系危机、家庭危机等, 在校期间的危机意识的正确树立, 将会大大提升以后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2. 增强学生危机意识, 有助于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学生危机意识的增强, 将会增加学生对危机的突发、应对、处理的能力, 学生一旦树立了良好的危机意识, 面对突然的事件, 也会做到胸有成竹, 不至于手忙脚乱, 甚至是作出一些遗憾终身的决定。上海某学校四个学生面对宿舍大火, 纵身跳下六楼, 显然是一出校园悲剧, 如果学生事先有了良好的危机意识, 也不至于因为安全意识的淡化, 而造成四人死亡的悲剧。可见, 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对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大有裨益。

3. 学生危机意识的提升, 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 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学生危机意识的不断提升, 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交际意识、为人处世的警惕性都会伴随着提高, 相应的, 学生危机意识的增强, 必然给那些校园犯罪分子一定的打击力度, 逐渐缩小校园犯罪的空间, 增加了对犯罪分子的识破能力, 对整个校园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维护作用。由于校园安全程度提高了, 学校的教学秩序也会随之更加和谐。

三、面对危机, 学生的自我保护手段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由于以上种种分析可见, 学生的危机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遇到危机情况发生时, 自我保护的方法单一, 或者根本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 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淡化, 也是造成学生危机意识缺失的原因之一。由于危机意识的缺乏, 酿成了太多的严重后果, 因此, 迫切需要加强危机意识, 教育不断提高对危机的预警能力, 从学校、学生和规章制度三者相结合出发, 立体化、全方位地探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1. 自省、自律、自检, 树立危机意识, 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虽然多数时间在校园活动, 但是也应该时刻保持自省、自律、自检的作风。首先, 在日常生活中, 尤其是宿舍生活中, 要时刻保持自省, 不要违反学校的宿舍安全、用电安全规定, 否则一旦发生危机, 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次, 要树立自律意识, 不要违反校规私自外出、晚归、留校外人员就寝等, 这种“隐蔽”的危机, 一旦触发, 由于具有隐蔽性, 他人很难及时制止, 势必会酿成大祸。最后, 要时刻进行自我检查, 看看自己是否存在着危机意识淡漠的时候,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日常生活、学习中, 要不断保持自省、自律、自检, 危机意识要时时树立, 处处树立, 从而不断地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能力。

2. 学校应该树立危机观念, 加强安全教育

危机意识的树立, 不仅指学生的危机意识, 而且亦指学校的危机意识。作为管理方的学校在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中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学生生活学习的宏观环境就是学校, 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平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危机意识的教育, 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栏、告示、传单等宣传手段, 进行理论上的危机意识教育。也可以进行危机实践模拟, 譬如2008年的四川地震中, 有某个学校定时进行危机实践教育, 学生的危机意识很高, 结果四川大地震发生时, 该校几千名学生在几分钟内迅速作出反应, 没有一个学生在地震中遇难。由此可见, 学校危机意识的教育, 对学生自身安全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可以说, 学校的危机实践教育, 不仅可以增强的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而且可以在关键时候挽救生命。

3. 家长和学校要架设起互动桥梁, 共同推进学生的危机教育

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 不是短短几天或者几堂课就可以形成的, 而是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学生多数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来往, 而学生的启蒙教育往往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当然, 学生的危机意识也是从家庭就开始生长发芽了, 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无疑会对学生危机意识的雏形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而家长和学校之间纽带连接的同时, 不应该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教育, 也应该把危机意识教育一起迁徙。把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家庭教育为主成功转向学校教育。在这个转移过程中, 家长和学校要架起沟通的桥梁, 并建立长效机制, 一直把危机意识作为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 相关制度的完善

当前, 学生危机意识的淡漠, 不仅仅是相关利益方的责任, 而且还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有着重要的关联。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当前的学生危机意识不够进行调查, 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而且学校也应该有相应部门来负责学生的危机管理, 并且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来抓。

总之, 学生危机意识对于学生本身的成长, 学校的安全管理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 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 并且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纽带作用, 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意识, 对于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教学有序开展, 培养合格人才都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魏林.对大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刻不容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0 (01) .

[2]林章义.弘扬“两院精神”, 促进学生成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3) .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中学阶段曾被人喻为多事的季节,心理学上属于青春期初期,中学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学生心理发展总的特点是,处在一种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它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其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自我意识的高度膨胀。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和自己与他人及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态度, 是一个多纬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就形式而言, 自我意识可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3 个方面。[1]其中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主要涉及我的是如何的人、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存在这个世界有那些关心等问题。[2]自我体验主要是,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部分,是指个体控制和指导自己的行动的方式。积极心理学与20世纪末在美国逐步发展起来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体生命中蕴含着积极的人格品质,我们应该从问题的积极方面去解读,相信个体都有自我成长、自我管理、自我实现的力量。积极心理学不再像以前心理学家那样集中关注消极心理问题,而是转向发掘人类心理的积极品质,注重人的潜力的发展和美德的养成,积极心理学从自身实践、认知的改变以及对于自身的评价等多方面来探究对于潜能的发展,使个人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一、认识自我,发现自己

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以至被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火花的却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法国大思想家蒙田也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是谁?自己有哪些优缺点,特别是优势之处。让学生充分的发现自己、了解自我、然后才能更好地挖掘自我。。积极心理学坚信: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蕴藏着积极的、美好的人性品质和积极的心理品质,这是人的生命从“实然”不断地走向“应然”,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的内在基础和动力。教师应该培养中学生的同伴关系,朋友就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中学生在朋友的镜子里看到自己。国外Berndt 和Perry的研究指出,与亲密朋友探讨新思想或意见,可能使自身的思想发生改变。不过,由于青少年友谊的强烈性和亲密性,朋友的背叛会降低自身价值,可能会使个体形成消极的感受。[3]

二、感受自我,欣赏自己

感受自我,欣赏自我。就是让中学生接受自己已经有的事实,比如有的学生天生比较黑,容易产生自卑的情节。有的学生家庭背景不好,看到别人家孩子荣华富贵,产生攀比心理。这样的话孩子还容易对父母产生抱怨,觉得自己为啥不生在一个有钱人的家里等等。所以我们教师要引导孩子感受自我,接受那些改变不了的事实,学会感恩,学会赞赏自己,欣赏本来已经有的东西。天地万物存在即合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家庭的不完美,接受生活的不完美,学会感恩,在平凡的生活中挖掘新的感动。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之中,强调注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所以教师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大凡人都有长处,教师让他们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且符合自己特长的活动,以自己的优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加成功的经验,这样他们的自信心就可以逐步增加了。不仅学生自己要欣赏自己,另外教师也要学会欣赏学生,鼓励他们相信自己。只有当学生相信自己,拥有积极的自我认识,人生才会变得明亮起来。

三、控制自我,反思自己

进入中学之后,学生的学业压力逐渐增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也在扩大,难免会遇到很多烦恼。这个时候,教师要培养。他们能够正视成功、失败、荣誉、误解、成绩和缺失,懂得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控才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迎接希望、实现目标的最有效的方式。善于进行积极自我调控的人,能够对自我进行积极的安慰疏导,用正向积极的语言进行自我对话,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自我激励。另外中学生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要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负责,为此应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其次要针对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管理,因为每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因而在自我管理的具体要求、进度等方面应允许有差别。[4]个体通过自我反省,从中发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一方面通过自我监督来克制、约束自我,服从既定目标。另一方面,按社会要求自觉地对自我实施教育,以实现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统一,从而促进自我意识的健全发展。

总之,自我意识影响着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健全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中学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标志。积极心理学充满对人性肯定和期待的积极理念和思想,对中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帮助中学生学会积极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欣赏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意识,帮助中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更加顺利。[5]

【参考文献】

[1] 陈家麟,张忠. 我国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研究述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49-52.

[2] 郭远兵. 自我意识的研究概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26-27.

[3] 陈华平,陈书洋. 青少年同伴关系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38-40.

[4] 薛亚萍. 当代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指导策略[J]. 教育探索,2011(8):138-139.

现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心理现状分析 第5篇

我们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正处在成熟和完善阶段,其功能和作用的显现正处在调整时期[1],因此,培养和塑造健康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是大学教育义不容辞而又非常必要的现实任务,也是我们大学生自身应该注意发展提高的要求。一.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

自我意识不是生而就有的,而是伴随生理成长和社会化进程而不断绽现的过程,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最高级形式,它不是单一的心理品质,而是认识、情感、意志的融合体,是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大学生时期正是自我意识发展成熟的最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青年中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已发展到了新阶段,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典型的分化、矛盾、统一和转化的过程。那种少年时代眼朝外,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特点,这时已转向内部认识自己。当目光朝向自己内部时,原来完整的自我意识就一分为二:一个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即理想的自我;一个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我现在是怎样一个人?)--即现实的自我。自我意识的分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他们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过程。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当代大学生是富于理想的,自我期望值也较高。当他们在详细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时,不情愿地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而这差距又不是一时半刻能消除的,因而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他们常常感到焦虑、苦恼、失望或无能为力。在此过程中,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的自我诉求,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

1、指导学生体验真正的自尊感。按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有五个层次,既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尊的需要是人的较高层次的需要。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教育要促使学生在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这样人才能不断前进,最后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人只有在产生了自尊的需要,而且自尊的需要得到了满足的情况下才能体验到自尊感。但是,教育者在促使学生产生自尊需要、体验自尊感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当自己的能力、品行、人格特点等被群体所认可时,他才能在群体中获得一定的地位、良好的声誉和评价,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尊,而因为偶然的成功或自以为是所带来的沾沾自喜不是自尊感。

2、指导学生增强自信,走出自卑。首先,教育者在学生稍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其次,教育者要教学生学会赏识自己,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培养自信心;最后,教育这者要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价值是通过人的学识、品行、能力、人格魅力等内在的、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提高的素质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通过自己无法改变的相貌、出身等来体现的。

3、指导学生合理定位自己的抱负水平。每个人对自己都抱有一定的期望,期望过高或期望过低都不会让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会逐渐让人丧失自信,放弃追求。合理的抱负水平是建立在恰当的自我评价的基础上的,所以,只要学生能恰当地评价自己,就能给自己确定合理的抱负水平。

二.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1.个人实践的体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学习活动、课外活动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而不断发展的。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增进对自我的认识,获得自我体验,并进一步修正自我观念,调整对自我的要求和自我实现的行动。当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显著的进步时,他们就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提高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增强了信心;而当学习成绩下降时,他们不但体验到失望和痛苦,而且还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降低对自我的信心。当他们参加某些竞赛活动而获奖时,他们会为自己过去未曾发现的才能而感到欣喜,并相应的提高对自己的评价;如果比赛受挫,有些人会灰心丧气。可见,实践的结果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2.他人评价的影响。他人评价是客观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可以帮助自己了解“现实的我”,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既是作为建构“理想的我”的依据,也是提高“现实的我”的重要参考。大学生既可以通过文体竞赛活动、学习成绩绩点等多种途径获得他人正式的评价,也可以通过相互交谈获得别人非正式的评价,这些评价都可能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3.家庭教育的影响。家庭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一个人终身的因素。好的家庭教育会使自我意识伴随着生理的成长而不断获得新的养料。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水平、家庭的整体氛围等等都会对一个人自我意识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在其心理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多是来自亲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父母为了减少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崎岖坎坷,极力扫除几乎所有孩子要走的路上的障碍。殊不知,这样的清扫和安排剥夺了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必然导致孩子“自我中心”或“迷失自我”的不良倾向。4.社会楷模的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人们都是在模仿他人的活动中获得了自我,没有一个完全独立自我成长而不受他人影响的人。在这样的影响中,社会楷模的影响很大。社会上出现的楷模,他必然是一个时代良好精神和优秀品质的代言人和化身,这样的社会楷模可以用自己的事迹熏陶和感染一批成长中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因此,一个社会有大量各行各业的楷模,也就意味着年轻人有了众多无言的老师,他们可以通过一个个楷模的实际生活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

三.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是加速人社会化进程的最佳途径。一个人自我意识水平的提高和完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接受社会影响并将这种影响与自己合而为一的过程。[5]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到的社会影响的内容、方式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自我意识是否可以顺利完成统一。对大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完善提供最好的契机。2.构建大学生良好的自我调节系统。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趋向于成熟和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显著提高的特点,从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的特征入手,进行行之有效的自我意识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带头人,提高大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大学的学生多,老师管理难度大,大一的学生刚进大学,有松口气的思想,加上活动多就会出现了学习积极性淡薄、为了学生会、社团活动逃课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学生管理上应转变观念,即由老师管理向学生自我管理转化,也就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向学生自我约束行为的自觉行动转化,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其次,在培养学生带头人的同时,培养一般学生的民主监督意识,一方面积极配合学生干部的管理,另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自我民主管理,要让学生学会慎独,同时学会合作和管理,在参与学校、学院、班级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用实践来催进其自我意识的强化和成熟。最后,通过人际交往的方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

心理健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而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形成身心和谐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只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控制与调节,不断地完善与改进,才能达到自我实现,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从而提高自我成才的层次与水平,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6篇

一、积极心理学相关原理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 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 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 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 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 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建立在积极人格特质的基础上, 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 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 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 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 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 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 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 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 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 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

二、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

(一) 生源素质下降, 自我约束力低下。受招生压力影响, 几乎所有中职学校都实行面试注册入学, 甚至有些学生连初中都未毕业, 思想道德素质、基本生活技能甚至是心理体魄都不健全。这些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淡薄, 法律意识、组织观念不强, 组织纪律、道德品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 自我管理能力相当低下。

(二) 年龄因素偏小, 自我意识强烈。由于中职生大多是15岁~17岁之间的未成年人, 正处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的叛逆期, 独立意识有所增强, 有着展示自己才华的冲动, 有着向往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仍然极度缺乏, 不仅思想上不成熟, 思想不稳定, 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自控能力普遍较差, 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 同时易冲动, 且解决问题的手段过于简单粗暴, 致使中职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难题。

(三) 社会大环境影响, 自制力不强。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 各种思潮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悄然变化, 加之中职生远离了父母的庇护, 面对外面的诱惑, 缺乏理智的判断和自制力, 容易受到腐蚀和侵害。

三、中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

(一) 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不足。这种不足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没有办法管住或调节自己。比如公开场合紧张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抵抗不住玩耍的诱惑、抑制不了怒气而大发雷霆大打出手、遭受挫折或打击之后情绪低落沮丧等等。另一种情况是目标太高, 学生没有办法达到。维果茨基提出过“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认为学生的目标设定在“最近发展区”内最好, 而一些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所及, 因此很难达到。

(二) 自我管理在学生管理中的效果不明显。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 对学习没兴趣, 也没什么目标, 更没有养成对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 这些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态度, 才会导致上课迟到, 甚至旷课,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一些不好的现象。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甚至是厌学现象, 由于学生的厌学情绪, 导致在课堂学习时不思进取, 不认真听讲, 课堂上睡觉、说话、玩手机, 迟到旷课现象严重, 长期发展下去, 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其他方面, 就可能出现上网打游戏、抽烟、喝酒、打架等违纪现象, 进而影响学生的管理工作, 增加了学生管理工作难度。

(三) 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持。面对中职学生管理的挑战, 很多学校也在开始不断尝试、摸索新的管理模式, 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从而到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但也仅仅还是局限在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 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支持。

四、积极心理学下的中职学生管理对策

基于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和中职学生自我管理的有关现状, 笔者就中职学生自我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 注重中职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起着直接的预防促进作用, 有助于个体构建持续的生理、智力及人际等资源, 提高主观幸福感, 从而为中职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提供重要的保障。另外积极心理学不仅关注人格问题的解决, 更注重潜能开发, 注重积极人格力量的激发, 强调乐观、自尊、自主性等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作用, 这些理念为中职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二) 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职学生应该积极投身到学校的各种活动和校园生活中去, 注重对自己学习生活实践的安排。职业学校的生活与普教的学校生活大不相同, 除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外, 还有种类繁多的各种课外活动, 如各种社团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也正是中职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活动载体, 尽量多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同时通过各种活动来熟悉新环境、接触新人员、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三) 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 中职学生正处在富有朝气和理想的时期。很多学生的学习生活缺乏认真的规划和长远的打算, 因而, 这些学生感到校园生活很是空虚、茫然、枯燥无味, 很难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模式转化到以学习自主、生活自理的新要求, 从而感动无所适从, 这就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规划自己的人生, 确定自己的目标。

(四) 积极构建中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中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说到底就是成人成才的根本动力, 及决定着成为什么样的人, 也决定着中职学生发奋有为, 并发挥其成人成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应用积极心理学有关知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 努力抓好中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五) 培养学生积极的未来认识理念。对未来的认识与期盼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个体的现实行动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认识是积极的、准确的, 则其现实生活中也表现的十分积极, 反之, 则是消极的、逃避的、退缩的。因此, 明确的生活方向是个体发展内在驱动力, 以及个体前行的巨大动力。

五、结语

“管是为了不管, 教是为了不教。”中职学生的自我管理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的最高境界, 要想成功实现这一管理目标, 积极心理学或许能给管理提供一个很好的方向。

摘要:为了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整体水平, 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本文从目前中职学校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出发, 结合十余年学生管理工作经验, 运用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 努力探寻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新方法, 以期破解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面的难题, 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 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学生,自我管理

参考文献

[1] (美)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10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7篇

一、学生危机意识和当前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

1.危机和学生危机意识

根据美国危机学家Uriel Rosenthal所说,危机通常是指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学生危机意识则是指在学生时期,学生在思想和主观意识上对不确定性事件或者突发事件的潜在应对和处理的综合能力表现。

2.学生危机意识的现状

当前,学生危机意识尚且处在一个萌芽阶段。由于我国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意识过强,加之现在独生子女不断增加,孩子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因此,从出生到求学,孩子都是处在父母的保护之下,无形之中,也就使孩子淡化了危机意识。并且,学校基本都是把教育定位在第一功能,而对学生的安全危机意识则缺乏必要的传授。学生危机意识现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未树立健全的危机意识

我国的学生普遍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过分关爱和保护,独立意识不强,应对事件和处理矛盾关系的能力较弱。况且由于学生时期,多数的生活环境在校园里面,而校园相对独立于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之下,比较清净和安全。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如此的安全、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学生的危机意识自然是无形中放松了很多,有的甚至是根本就没有树立健全的危机意识,总是在思想上没有对潜在危机予以足够的认识。而且父母、老师的保护也会令学生认为:即便发生危机事件,也会有父母和老师来处理,这也使学生放松了健全危机意识的树立。

第二,监护方对学生危机意识的教育缺失

学生时期,作为监护方的父母和学校对学生的危机意识的教育缺失,父母仅仅是教育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拿陌生人东西。但是,却对防火意识、处理同学关系、面对不良分子等危机缺乏必要的教导。而作为主要监护方的学校更是经常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危机意识的教育。

第三,危机意识教育方法单一,流于表层

近年来,一系列校园悲剧的发生,时刻的在为学生危机意识的匮乏敲响警钟,学校也逐渐认识到了加强学生危机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始着手采取了一些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但是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普遍都是危机发生时,才给予重视,进行适当的危机教育,缺乏长效机制。且对学生危机教育只是流于表层,多数情况下只是简单的理论讲述,口头表达,并未进行深层次的实践模拟。

第四,学生自身危机感不强,疏于防范

学生由于自身的社会阅历不够,且交际圈相对简单,平时的生活环境多数都是在校园里,对危机的发生,疏于防范,自己的危机感不强。宿舍里面电器的违规使用;违反校规,晚归现象时有发生;经常和校外不熟悉人群有一定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校园危机发生的导火索。

二、加强学生危机意识的必要性

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对于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提高学生的人身安全、维护校园安定团结、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学生危机意识的加强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具有铺垫作用

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危机意识的增强,对于学生以后进入社会,面对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都有一个缓冲和铺垫作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将会面临更多的潜在危机,其中包括员工危机、人际关系危机、家庭危机等,在校期间的危机意识的正确树立,将会大大提升以后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2.增强学生危机意识,有助于保护学生人身安全

学生危机意识的增强,将会增加学生对危机的突发、应对、处理的能力,学生一旦树立了良好的危机意识,面对突然的事件,也会做到胸有成竹,不至于手忙脚乱,甚至是作出一些遗憾终身的决定。上海某学校四个学生面对宿舍大火,纵身跳下六楼,显然是一出校园悲剧,如果学生事先有了良好的危机意识,也不至于因为安全意识的淡化,而造成四人死亡的悲剧。可见,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对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大有裨益。

3.学生危机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

学生危机意识的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交际意识、为人处世的警惕性都会伴随着提高,相应的,学生危机意识的增强,必然给那些校园犯罪分子一定的打击力度,逐渐缩小校园犯罪的空间,增加了对犯罪分子的识破能力,对整个校园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维护作用。由于校园安全程度提高了,学校的教学秩序也会随之更加和谐。

三、面对危机,学生的自我保护手段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途径

由于以上种种分析可见,学生的危机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遇到危机情况发生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单一,或者根本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淡化,也是造成学生危机意识缺失的原因之一。由于危机意识的缺乏,酿成了太多的严重后果,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危机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对危机的预警能力,从学校、学生和规章制度三者相结合出发,立体化、全方位地探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

1.自省、自律、自检,树立危机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虽然多数时间在校园活动,但是也应该时刻保持自省、自律、自检的作风。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宿舍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自省,不要违反学校的宿舍安全、用电安全规定,否则一旦发生危机,则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其次,要树立自律意识,不要违反校规私自外出、晚归、留校外人员就寝等,这种“隐蔽”的危机,一旦触发,由于具有隐蔽性,他人很难及时制止,势必会酿成大祸。最后,要时刻进行自我检查,看看自己是否存在着危机意识淡漠的时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日常生活、学习中,要不断保持自省、自律、自检,危机意识要时时树立,处处树立,从而不断地加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能力。

2.学校应该树立危机观念,加强安全教育

危机意识的树立,不仅指学生的危机意识,而且亦指学校的危机意识。作为管理方的学校在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中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学生生活学习的宏观环境就是学校,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平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危机意识的教育,可以通过讲座、宣传栏、告示、传单等宣传手段,进行理论上的危机意识教育。也可以进行危机实践模拟,譬如2008年的四川地震中,有某个学校定时进行危机实践教育,学生的危机意识很高,结果四川大地震发生时,该校几千名学生在几分钟内迅速作出反应,没有一个学生在地震中遇难。由此可见,学校危机意识的教育,对学生自身安全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可以说,学校的危机实践教育,不仅可以增强的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可以在关键时候挽救生命。

3.家长和学校要架设起互动桥梁,共同推进学生的危机教育

学生危机意识的培养,不是短短几天或者几堂课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学生多数都是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来往,而学生的启蒙教育往往都是在家庭中完成的,当然,学生的危机意识也是从家庭就开始生长发芽了,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无疑会对学生危机意识的雏形形成具有关键作用。而家长和学校之间纽带连接的同时,不应该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教育,也应该把危机意识教育一起迁徙。把学生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家庭教育为主成功转向学校教育。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家长和学校要架起沟通的桥梁,并建立长效机制,一直把危机意识作为学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4.相关制度的完善

当前,学生危机意识的淡漠,不仅仅是相关利益方的责任,而且还和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有着重要的关联。不仅需要国家相关部门针对当前的学生危机意识不够进行调查,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而且学校也应该有相应部门来负责学生的危机管理,并且作为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来抓。

总之,学生危机意识对于学生本身的成长,学校的安全管理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并且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纽带作用,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意识,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学有序开展,培养合格人才都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林.对大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刻不容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01).

[2] 林章义.弘扬“两院精神”,促进学生成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03).

[3] 赵树涛.大学生底线伦理素质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04.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8篇

关键词: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积极自我概念

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首次系统地提出了自我概念,自此,自我概念就成为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现有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关系,积极自我概念有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对于个体来说,大学时代其自我概念发展最快,但是这一时期问题也较多。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了解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状况,可以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对大学生正确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困扰,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自我概念的内涵、结构及其心理功能

我国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境、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我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相对比较稳定的认识。”(1)

在心理学研究中,自我概念的结构一般分为四种:生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和理想自我。其中,生理自我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如身高、性别、体重、年龄、健康状况等)的认识;社会自我指的是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包括所处的时代、社会地位、自己的民族、国家、阶层等等;心理自我指的是对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气质、智能、信仰等方面的认识。理想自我是指对自己应该怎样、将来会怎样、希望自己怎样的认识。

伯恩斯(1982)在《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系统论述了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他提出自我概念具有三个心理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体对经验做出怎样的解释以及决定人们的期望。(2)首先,个体内在一致性的关键部分是怎样理解自己,个体需要按照保持自我一致的原则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因此自我概念实际上引导着个体行为的发生。所以,引导大学生构建积极自我概念,对他们人生的发展方向具重要意义。自我概念的第二个功能,是解释个体经验。不同的个体对于完全相同的经验的解释可能是高度不相同的。自我概念消极的个体,他的经验解释往往和消极的自我认知联系到一起;而自我概念积极的个体,对经验的解释则会包含更多积极的意义。自我概念的第三个功能是影响期望。自我概念高度决定着个体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抱有怎样的期待、怎样解释事情发生中其他人的行为以及自己该做出怎样的行为。消极的自我概念不仅会带来消极的自我期望,而且还会使个体产生其他人会做出消极评价与对待的期望。

自我概念这三方面的功能在客观上决定了构建积极自我概念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因此,高校教育者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构建积极的自我概念。

2 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

总体来看,大学生时期是自我概念不断发展并趋于相对稳定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自我概念发展较快,整体水平相对来说较高,对于自我的认知更为积极主动。大学生经常会思考关于自身的一些问题,他们关心的侧重点已逐渐从与周围同龄人的比较中转移到社会背景下认识自我。

综合现有研究,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1)内容丰富多样,水平较高。研究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自我概念测验上得分是比较高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总体来说水平较高。(2)层次结构相对较为稳定。与少年时期相比,大学时期的自我概念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但低于成年期。(3)自我概念意识增强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大学时期自我概念发展较快,经历分化期、矛盾期后逐渐走向统一期。(4)大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水平有差异。大一和大四阶段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测验得分普遍偏高,而大二和大三阶段的得分相对较低。新生和毕业生的自我概念相对来说比较积极。

3 国内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出现有关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特定领域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1989年,邵斌和张雨新对大学生自我认可与抑郁关系做了实证研究,发现自我认可度低的个体可能表现出更多的抑郁。1998年,陈琦等人开展的研究发现困扰大学生的最主要的两大问题是自我同一感和学业。1999年,陈卫旗研究了大学生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认为改善学生的自我概念或许对维护心理健康会有较大的帮助。(3)2000年井卫英的研究通过对高师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考查了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自我概念水平对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作用。王平(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高自我概念水平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低自我概念水平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清华大学的樊富珉教授(2001)的研究结果显示了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较高正相关,(4)这一结果表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并可以有效地预防、减少心理疾病发生。

4 构建积极自我概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从学生个体方面来讲,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我们给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1)全面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大学生经历了高中阶段的苦读顺利升入大学后,受到环境的影响自我评价往往会高出实际,但是一经挫折又易产生过低的自我评价。因此大学生需要通过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合理运用社会比较策略和留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不断的提高自我的认知。(2)积极悦纳自我。要实现自我悦纳,就要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所有的优点和缺点。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培养发展优点、克服缺点,从而发展自我,更新自我。能否积极悦纳自我是培养积极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大学生要有强烈的实践意识,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高校教育者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引导大学生构建积极自我概念:(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正确认识自我。高校教育中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以此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深入、正确实现自我认知,提高自我认同感,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2)改变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这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深入挖掘自身的潜能,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发展和完善自我。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自我、改造自我和完善自我,最终实现自我概念水平的提高。高校教育者要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和生活,在实践中培养他们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建立合适的理想和目标,最终实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4)深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纠正大学生消极自我概念。在高校中多多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是纠正大学生消极自我概念,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消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是和失败和挫折的经历和体验相关的,正是这些失败和挫折的经历和体验使他们产生了消极的自我概念。成功的心理咨询能使消极自我概念者感到温暖和满足,并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正确分析、客观评价自我,这样一来消极自我概念必然会得到改善。(5)引导大学生合理设计“大学生涯”。大学生的自我认同程度普遍不高,有部分大学生看不到自身的价值、自身优势,总是认为他人这方面比自己好,那方面比自己强。于是,他们全然不顾自身的兴趣、爱好、自身基础,表现出许多盲从行为。引导大学生设计合理的“大学生涯”,有利于他们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养成,有利于他们更健康、更充实地渡过大学生活,更有目标、有计划地完成大学学业。

参考文献

[1]杨鑫.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与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4):57-58.

[2]金盛华.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0-36.

[3]陈卫旗.大学生自我概念、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4).

从积极心理学谈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第9篇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对象。就个体而言,从小到大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经历,以及面对大学生活的现实挑战,促使贫困大学生特殊的心理危机。进行心理危机的自我干预是解决心理危机、保持心理健康的实现途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增强自我干预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

心理危机自我干预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贫困大学生是在校期间无法保障学杂费及生活费的学生。应激理论认为:贫困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挫折和应激的基本来源之一,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负担,往往导致心理上的重压,自卑、抑郁、挫折感、社交恐惧、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心理危机随之而生。

一、贫困大学生心里危机自我干预的基本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自1954年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

人的心理是个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必须通过人的心理活动而发生、发展、消失。心理危机产生于个人与现实的自我、他人、环境之间的认知冲突。因此,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

(一)个体与自我的冲突

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成型期,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人格发展不完善,表现出偏于内向、自信心差,看问题趋于表面、消极对待,做事犹豫不决、患得患失等特征,也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二)个体与他人的冲突

贫困大学生因其相对较为狭窄的生活面、单调的人际交往模式,容易在大学这个新舞台上与他人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性格等方面产生冲突,从而引发心理危机。

(三)个体与环境的冲突

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必须面对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环境的相对巨变。从家庭环境而言,进入大学后,更多的学杂费、生活费等支出,加重了对家庭及个人的现实压力。从学校环境而言,教师授课、班级管理、考试等教育教学方式和校园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学生主动适应。从社会环境而言,大学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呈现纷繁复杂的矛盾关系、利益冲突,容易使贫困大学生精神迷茫,导致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容易引发心理危机。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干预工作现状

目前高校普遍重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来说,内容上注重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培养健康人格,提高抗压能力,优化情绪管理,拓展和谐人际关系;对心理危机早发现早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自我干预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积极预防不够。

自我干预的核心是学生预防、发现、排除心理危机。现阶段高校的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普遍以病理性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为基础,重点放在发现心理危机和及时干预危机,关注抑郁、闭塞、焦虑、偏执等负性情绪与负性行为,而忽略如何避免心理危机的出现,特别是预防贫困学生心理危机的针对性不够,多是在学生中开展集体性、普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二)咨询辅导不力。

针对心理危机,过分看重药物治疗的方式,较重的病征即被诊断为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随后施药治疗,而不能灵活运用咨询辅导的方式发现焦虑、抑郁、排斥等危机的真正原因,并加以疏导。

(三)后续关注不足。

自我干预应是一种能力建设,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但有的高校把心理危机干预作为“一次性”工作,看重排除心理危机的数量,相对忽视了质量,特别是对暂时度过了心理危机的贫困大学生关注较少,缺乏后续的心理辅导来提升自我干预的能力,容易造成重新陷入心理危机的状态,难以达到“治本”之效。

四、积极心理学引入自我干预的方法探究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就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将研究的重心聚焦于人类病态和消极心理的反思,强调用一种欣赏而开放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动机、能力和潜能。

(二)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干预的理论引导

1.注重自身的积极预防。贫困大学生面对环境的改变和更加沉重的压力,可能诱发心理危机。

2.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干预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除心理危机,更在于完善人格。

3.使用积极治疗主动干预。积极心理治疗是指以积极心理学思想为理论指导的一种心理疗法,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

(三)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自我干预的实现路径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事关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环境,但学生自我干预却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学校开展心理危机自我干预不是任由学生自发进行心理调节,而是要主动教育和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激发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提高自我干预的有效性。

1.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原因,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几乎只停留在中小学的课堂教育,但层次较低、知识面窄,因此缺乏有效调节心理状态的认知和能力。

2.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理性认知水平。错误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认知容易导致贫困大学生的消极情绪,甚至产生心理危机。

3.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建设状况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4.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已经不再是“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业已发展为全面从事学生工作的全能干将,也包括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危机疏导等工作,在整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在帮助辅导员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的同时,提高开展心理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念湘,赵金波,佟玉英.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J].学术交流,2011,(10).

上一篇:我的小小桃花心木下一篇:扔鸡蛋的启示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