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2024-07-24

青少年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几点思考的论文(精选8篇)

青少年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第1篇

青少年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论文摘要:伴随着2l世纪的到来,足球运动无论在技术还是在战术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人作为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的客座教练员,通过观摩学习和理论实践,得到了很多传接球训练的方法,使我本人受益非浅。由此,本人希望通过本文得出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合理方法,以使我们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能够在先进的训练中茁壮成长。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传接球技巧

一、前言

现代足球运动发展到现阶段,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高强度的时空争夺。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在抢、逼、围的时空较量中,运动员的身体对抗日益加剧,运动员的抗干扰、抗冲撞能力成为衡量训练与比赛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与世界强国的训练方法有着许多差异。我国教练员在足球训练中的传统指导思想是先学技术动作,再进行对抗练习和比赛。而国外的训练方法是教了技术动作后,再在对抗的情况下练习技术动作。与国外的的青少年训练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对抗性、实战性不突出。没有身体对抗,从某种角度而言,就谈不上身体对抗训练,更谈不上培养队员对抗能力和实战能力。本文试图根据足球发展趋势,研究在对抗的条件下完成传接球技巧的训练方法,通过对对抗中传接球训练方法的研究,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是否适用,在比赛中能否更好的完成传接球技术,是否比以前的训练方法实用、有效,通过研究寻找出更好、更适合我国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的训练方法。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训练四队中的28名队员,队员以85,86年龄段为主,接受足球正规训练2--3年。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本人通过查阅了《辽宁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和《现代足球》等在内的大量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对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四队(实验班)(对照班)全体队员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班14份,对照班14份,问卷共发放28份,回收率100}%,无效卷0份,有效卷28份,有效率100}}O。信度检验采用再测信度检验,在首次问卷发放两周后,对其中6名调查对象进行第二次调查,两次调查结果相符。

(3)实验对照法:

①实验对象

在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中对训练四队实验班14人、对照班14人进行实验,共计28人。

②实验时间

10月至1月。

③实验内容

实验班:结合国外先进训练方法进行对抗中传接球训练。

方法有:第一个月―2打1跑动中传接球练习,3打2局部攻防传接球练习,4VS1传抢球(两脚出球),SVS2传抢球(不限脚数)。

后两个月逐渐加大难度、强度―6打4半场攻防练习,3对3盯人防守练习,5对5盯人防守练习,7打7半场攻防练习,SVS2传抢球(两脚出球),4}}5?传抢球(不限脚数),7打3传抢球练习。

对照班:按照以前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方法训练。

(4)观察法

通过比赛观察,进行传接球技术统计,以便进行实验。

(5)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回收问卷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本人从月一201月在上海市王后军青少年业余足球学校带队,在训练期间通过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不难发现,实验前后对照班进步不大,传球成功率只是有实验前的47.9%变成r实验后48.6t;而实验班无论在传球次数还是在传球成功率上都取得r很大的进步,其中传球次数由实验前的305次增加到『_实验后的347次,成功率也由实验前的46.9%增加到了实验后的.56.5%。由此可见,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是实验班取得了比对照班要大的进步。

(1)以前传接球训练方法过于单调,没有对抗,与比赛要求差距较大

通过对问卷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在过去的以前传接球训练中,我们主要以原地传球和移动中传球为主,在传球训练中没有对抗。在表3和表4中以原地传接球训练为主要训练方法的占有92.9%和100%的高比例,而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却没有。同时,有78.6%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同学认为训练中的传接球和比赛中的传接球差距很大,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以前的传接球训练还存在着很多不实际的地方。

(2)高水平的传接球训练可以提高队员心理素质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只有21.4%实验班队员在比赛中因紧张造成的传接球失误,而对照班却有64.3%的队员因紧张造成失误,这些数据表明,通过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可以增强队员自信,并可以保障队员在比赛中技术运用的正常发挥。由此也证明了实验班的队员认识到了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而对照班的传统训练方法却不会使队员感受到在传接球训练中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何帮助。

(3)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使队员在比赛中有显著提高

通过对问卷的研究表明,通过三个月的实验训练,实验班队员认为在传接球方面进步很大占总人数的64.3%,而对照班的只有21.4%的队员在训练三个月后感到了显著的进步,另外还有得心应手的进行传接球,对照班有42.9%的队员认为在比赛中能够更为得心应手的传接球,这些数据表明,在训练中采取对抗性的传接球更接近于实战,所以实验班队员在传接球方面提高很快。

四、结论

1.以前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方法单调,对抗不突出,与比赛要求不符。

2.高质量的传接球训练能够培养年轻队员的心理素质,提高年轻队员的自信心,而以前的非对抗的传接球训练恰恰缺乏这样的培养。

3.对抗中的传接球训练更为具有实战意义,更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传接球技巧。

五、建议

1.打破以前非对抗训练模式,勇于创新,在各个训练环节当中加入对抗

2.在每项基础训练中注意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培养。

3.集合比赛实际情况进行带有对抗的传接球训练,尽量使训练与比赛差距缩小。

青少年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第2篇

关键词:科研训练;科研能力;综合素质

21世纪对未来人才的要求,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更应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研训练以往多在研究生教学活动中受到重视,而从1998年开始的浙江大学、清华大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训练教育实践表明,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是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近几年也积极开展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学生进行分组,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一、开展科研训练的必要性

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完善知识结构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学生学习“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能力”,仍然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或简单应用,忽视了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技能、素质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狭窄,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于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结构的需求。

针对某一课程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方向或专题进行探讨、研究、综述,或进行研究或社会调查,分析探讨,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把知识领域从课本延伸到社会,也可以了解学科专业发展的最前沿与最新动态,吸收新知识,扩大视野,加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提高科学素养,增强科研能力

根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的定义,科学研究是系统性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其目的是增加知识储备,包括有关人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他们设计新的应用。科研训练是让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通过科研训练,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即科研项目的提出、课题报告的书写、项目的论证、工作计划的安排、科学研究的进行、研究报告及论文的撰写等,使学生从不知到入门再到提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3.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科研训练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擅长的领域以及兴趣取向,自主、能动、创造性地参与相关科研活动,使学生的成长由“他人塑造”变为“自我塑造”,对于开拓学生的潜能、创造力、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学生创造发挥潜能和特长、发展个性、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利条件。

4.促进教师科研与教学结合,提高业务素质

科学研究是教师保持专业发展和不断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的必要的促进性机制。一方面教师并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寻求知识、汲取知识、运用知识,以及如何利用掌握的知识去独立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全面了解本专业的情况的发展方向,给学生安排适当的科研训练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参加科学研究,培养其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科研训练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的科研活动,教师既是科研训练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又是直接参与课题,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探讨的同伴者。科研训练活动内容的广泛使其交汇与融合各种知识,会使教师接触到新的领域,使教师不断地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又把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二、开展好科研训练的几点思考

1.把好科研训练活动选题关,结合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大学生越来越趋于多极化,不同特长、不同特点的学生随处可见。教学管理部门或学院定期组织科研训练项目的收集工作,教师方面及时细化自己的在研课题,提出既涉及学科前沿或结合生产实际、又适合本科生实践的科研训练项目。学生方面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鼓励自主立题;也可以学生与教师协商确定。待题目征集完毕后组织一次选题会,首先由出题者向学生介绍课题的有关情况和要求,学生可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和特长选题,并同时选择指导教师。因学生选择的题目内容更接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题目的深度与广度适合于学生自己的知识基础,更有助于学生发挥其自主性和能动性,根据研究目的、内容与要求,查阅材料,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科研训练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质量。

2.完善规章,规范学生科研训练的管理

建立严格的科研训练管理规章,规范科研训练活动的组织及考核要求,使科研训练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广泛重视,防止科研训练活动流于形式。教务处和学院要在开设科研训练活动的学期及时做好宣传、发动与组织工作,根据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方法将学生分组,确定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意向、实际能力和课题的难易程度,给学生下达任务书,明确整体工作内容、资料、数据、论文撰写及技术要求,并通过中期检查等方式监督和督促学生做好科研训练活动,并严格考核科研训练活动成绩,促使学生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

3.加强指导教师管理,提高科研训练质量

科研训练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科研训练活动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有部分指导教师仅仅只是挂名,对学生的教师应及时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科研训练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学生有所收获和提高,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在业务上有具有较高造诣。教师导师还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规范的专业素养与科研精神,强化学术道德,这就需要教师热爱学生,时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并在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思想道德、个人素质、工作作风及生活方式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4.建立学生创新教育立项及学术活动月活动,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学校建立学生创新教育立项制度,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同时建立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室,并添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保证创新立项研究顺利开展,保护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鼓励学生积极了解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参与社会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另外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大学生学术活动月等活动,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开展学术报告及研讨活动,作关于学科发展前沿问题和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等热点问题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研究动态以及时获取有关学科的最新信息,接受新感觉、新思维、新收获,进行创新知识的储备。

5.设立创新教育奖励学分,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活动

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各种竞赛、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各种学术活动、创造发明活动等,如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计算机网络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软件开发、创造发明与专利申请、发表论文、专著、作品等,并规定每个项目级别的创新学分奖励获得标准,为学生创造自己思考、实施和完成的更多自我发展的有效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关于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几点思考 第3篇

训练理念传统滞后, 不符合现代篮球实战需要的训练内容.在青少年的实际训练中, 单个技术动作的重复练习存在于大多数的球队, 例如无针对性的无对抗无实训激情的技术练习方法、无球无目的的一般身体练习等, 形成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时间长、枯燥辛苦、训练效果差的特点.但事实也证明, 这些重复单调的训练内容并没有使球员的基本功得到有效提高, 赛场上每每可见的不扎实的传球技术、薄弱的战术意识等都残酷地揭示这一基本事实.

而从我国教练员这一方面来讲, 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 教练员能力结构参差不齐, 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练员桎梏于一个环境, 狭隘了眼界也造成人员流动不畅;教练员工作培训意识亟需创新等.这些问题的存在, 导致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自上而下出现不少误区与盲点, 也使得一些不合理的训练内容与方式长期受到忽视, 得不到有效的改善.

二、解决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存在问题的相关措施

1.基本技术注重寓理论于实际的日常训练, 强调简单、精确、对抗、实用

放眼世界篮球, 各国都十分重视拓展篮球基本技术.篮球技术是通过在处理与对手和同伴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篮球基本技术的训练, 需要理论指导为基准, 演练对抗为内容这两者的有效结合.重复单调的训练只会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对这一点的参透, 欧美的篮球教练员则更能理解其精髓.他们的训练更注重“实”而非“形”, 在训练或比赛的同时, 球员就在学习如何将技术因时制宜寓于其实际应用方式之中.关于这一点, 荷兰人也给出了精辟的概括:“只有寓典型的行动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中, 球员才能逐渐习惯于面对解决比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才能学会在真正的比赛中识别这些比赛局面.”

2.提高运动员正确篮球意识的修养, 培养运动员的创造性思维与系统思考能力

衡量一名篮球运动员好坏与否的标准, 不仅要考察其是否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更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具备良好的篮球意识和意志品质.青少年是培养积极正确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 然而往往是在基础训练过程中, 教练员容易犯形而上的形式主义错误.所以, 当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后, 其篮球意识却相对很弱, 不懂得整体意识, 无法正确处理个人与同伴或对手的关系.篮球场上瞬息万变, 技术的运用需根据运动场上的实际情况进行变化, 因此, 在平时训练时就应鼓励他们积极进行创造创新, 并学会在平时训练中进行系统而实际的思考归纳.

3.在训练与比赛中强调个人努力与团队协调度的提高, 建立完善的学习激励机制, 明确每个球员的战术位置及职责

篮球运动讲求团队协调合作, 个人的努力与成功是通过团队来表现的.教练员应根据实际情况, 对每个队员意识强弱与所要担负的职责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 使队员明确位置分工, 形成良好的团队作战与战术意识, 加强团队协作能力.

4.明确教练员指导思想, 建立健全教练员评估监督体系, 全面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

运动员与教练员是篮球运动中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在强调运动员素质提高的同时, 教练员的发展也不可偏废.要确保青少年篮球训练内容的切实性与时代适用性, 先要明确教练员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理念来指导实际的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建立健全教练员评估系统则能促使教练员提高理论修养, 加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确保运动员与教练员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明显存在着先天不足的现象。如男篮转移球慢、对抗运用技术能力差、体力跟不上等;女篮投篮命中率低等。青少年篮球训练是篮球运动的基础, 是提高国家整体篮球水平的关键。如何根据先天因素, 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 提高训练效率, 必须符合其相应的科学的规律。本文笔者就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青少年,青少年篮球,篮球训练,青少年篮球训练

参考文献

[1]于少华, 程冬美.用科学责令指导青少年篮球训练[N].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2) .

[2]吕健.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有关问题的探讨[J].硅谷, 2009 (11) .

[3]唐建倦, 夏琼华.青少年篮球训练的教练员队伍现状及岗位培养[J].体育与科学, 2009 (3) .

[4]王少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业素质培养之研究[N].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 .

青少年传接球技巧训练的几点思考的论文 第4篇

关键词:篮球;四角传接球;体育教学和训练

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使球在比赛场上进行合理移动的三大方法之一,传接球技术的好与坏反映了个人基本功扎实与否,决定了一个球队战术素养的层次,所以传接球技术的练习是篮球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篮球四角传接球是巩固提高原地传接球和行进间传接球技术的有效练习方法,现将在篮球四角传接球教学和训练中的几点体会整理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篮球四角传接球的方法

将练习者较为平均地分为四组,成一路纵队站在近正方形的四个点上,排头持球,相邻点上第一个无球练习者沿直线跑向持球者,距离持球者4~5米沿弧线跑进,行进间接其原地的传球,接球后迅速做行进间传球给对面练习点上的第一个无球练习者,并到对面练习点的纵队后面排队等待下一次练习,以此类推。为了便于练习者记忆,将此练习总结成口诀为“不动接传对与上,跑动接传下与对,直线过半弧线走,传球结束对面排”。

二、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的作用

1.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能解决参加练习者人数过少或者是过多的难题。只要参加练习者不少于六人就能进行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具体分配为持球练习点两人,首先跑动练习点两人,其他两个练习点各一人。此练习方法也能同时让40~50人在一起提高篮球的传接球技术,增强身体基本素质,锻炼练习者的快速跑能力、耐久跑能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2.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可以解决场地短缺的问题。在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半个篮球场地就能很好地进行此练习,甚至在只要有一个较小的平坦的空地上也能进行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无论是在高标准的体育内,还是在塑胶运动场地的一角,还是在水泥硬化路面或者是泥土地上都能通过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满足练习者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3.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能较容易控制运动负荷强弱的问题和练习密度大小的问题。如果要提高练习者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可以提高全体练习者跑动的速度,加快每个传接球的动作速率,加大每次传接球的力量,减少各个练习点上的人数,增加到两个球或者是四个球同时运转等。反之就能减弱运动负荷,减小其练习密度。

4.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能充分培养练习者的团队精神。多人连续的传接球练习是一个集体项目,要顺利地完成就需要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在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中,每个练习者都要为自己的同伴考虑,都要为别人创造良好的传接球环境;所有的跑动路线都是大家熟知的,大家都要遵循,每个人的跑动速度都是一致的;每次的传接球高度都是因人而异的,每次传球的力量、速率和提前量都要以接球队员的实际能力为前提。通过练习提高技术,通过练习形成默契,通过练习形成合力,通过练习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打造优良的团队。

三、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采用的传接球技术

从练习者的运动状态方面可分为原地传接球技术和行进间传接球技术两大类型,就技术形式而言,每一类中又分为双手传接球技术和单手传接球技术,无论双手传接球技术,还是单手传接球技术,常用的有胸前传接球技术、肩上传接球技术、头上传接球技术、击地传接球技术。从球移动的路线长短方面,每种传接球技术都分为长传和短传技术。在练习中各种技术的广泛运用提高了练习者的兴趣,也使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方法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

四、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中的易犯错误

1.传接球技术动作不规范。在练习中动作随意,所做动作不到位,技术环节被简化省略,不及时纠正会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出现此类动作时要及时强调动作规范,让练习者明确动作环节,提高练习要求,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

2.跑动速度不合理。部分练习者在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中,跑动速度或快或慢,不能和大多数练习者的节奏一致,导致集体练习不顺畅。发现此类练习者,要从练习的整体需要及团队精神方面引导其克服自身困难,提高自身能力,融入集体中,树立整体观念,培养团队精神。

3.跑动路线不合理。个别练习者在练习中出现内切时机过早或过晚及跑动弧线过大或过小,距离传球者过远或过近及跑动不流畅或对角线跑进,造成传接球失误或练习者之间跑动阻碍对撞,造成练习出现中断,影响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质量。出现此种现象时,要及时明确跑动路线的要求、弧线跑进的作用、扇面接球的优点、优良团队的必备要求,杜绝此类现象的出现。

4.传接球时机不对。有的练习者传球过早或过晚,造成接球者跑动不顺畅,接球不舒服,甚至是接球失误。出现此类错误时,要提示练习者之间及时沟通,调整传球的时机,提高传球练习者的责任意识,为接球者创设良好的接球环境,做到人到球到,球到人到,为整个练习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5.接球缓冲不够。部分练习者在接球时出现迎球不及时,手球冲击力过大,手指疼痛甚至出现手部损伤。出现这种错误时应及时口头提示练习者前伸迎球,触球后撤,规范练习者的接球技术,无改进者要果断将其脱离集体练习,单独进行接球的技术改进,保护练习者手部不受伤害。

6.传球提前量不恰当。篮球四角传接球练习中会出现接球者够不到球或球传到了接球者身后的情况。这是传接球练习者出现了配合失误,传球提前量不恰当。出现这种情况,要加强练习者之间的沟通,增强他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明确各自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现状,调整传球提前量,做到传接球不影响跑进速度,还能在接球者跑动能力范围之内,让整个练习快速流畅,使练习者的配合默契逐渐形成。

少年短跑运动员训练的几点建议 第5篇

少年运动员是体育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根据他们的特点把握训练规律, 打好基础是关系我国今后田径运动水平的大问题。广大教练员过去在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 发现幼苗, 培养后备力量做了大量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我的训练过程中, 笔者认为下面几个问题需要我们在训练中特别注意。

一、训练中首先要规范技术动作, 一些教练员对技术的全面深刻认识还有不足

途中跑是短跑的技术主要部分, 最主要方面问题是前摆不充分, 据我观察, 很少有运动员前摆做的特别漂亮的, 前摆做的好的关键在于参加前摆的工作肌群的协调工作,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 需要运动员高度的协调能力, 和对技术动作的深刻理解, 需要做大量的分解动作和专门练习。由于这些工作做的不好, 会造成前摆不充分, 大小腿折叠不够, 由于折叠不好, 造成摆动半径大, 速度慢.送髋不够, 更影响以下的趴地和后蹬动作, 这样的技术, 也不可能有理想的步幅和频率。少年运动员一定要打好基本技术基础。则前摆是关键技术:前摆的要求是工作肌群的工作和被动肌群的高度放松形成的, 而前摆时候普遍存在臀部肌肉和背部肌肉紧张的现象, 却没有引起许多教练的注意, 更没有有效的方法改正。此外前摆动作的好坏也和运动员柔韧性有关。

少年运动员是掌握好短跑技术的关键阶段, 合理的规范的技术动作是今后提高运动成绩的保障, 跑的各种专门练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应该在训练中反复的运用和强化, 但也不能不指出我们有些教练和运动员所练习的规格化, 做的很差。小步跑, 普遍存在频率慢, 下压着地时髋、膝、踝三个关节没有充分蹬伸的毛病。教练员的示范和讲解做的不够。高抬腿跑, 普遍存在上摆不高, 背部和臀部肌肉放松不好, 下压没能充分伸展髋关节, 后蹬跑普遍存在前摆没有充分送髋, 下压慢, 缓冲过度到后蹬速度慢。我感觉教练员的严格要求, 教学方法的改进是最主要的。这个问题已经在阻碍着很多运动员今后训练的发展.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另外, 大量的长些段落的放松反复跑是改进技术的特别有效的方法, 应该多采用。

二、要重视少年运动员的全面身体训练

有许多运动员的训练还存在方法和手段单调的问题, 训练课不能太多的局限在田径场地, 也不能只限于各种段落跑, 任何一项运动成绩的取得都是完善的基本技术和高度发展的身体全面素质和专项素质的统一, 过于单一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会造成神经系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下降。也会造成身体局部负荷加重, 形成疲劳和伤痛。特别是脚弓、胫骨、膝关节、股后肌群受伤。

少年运动员是发展身体素质的关键阶段, 要优先发展速度、柔韧、一般耐力、灵敏等素质, 特别是速度素质, 训练中要处理好技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关系, 基础训练和专项训练的关系, 根据不同对象调控好训练强度、距离和训练间歇, 不断变化训练节奏。伯尼尔在《速度训练》中指出:“在我们所有速度训练中强调放松, 我们也强调短跑训练间歇中的变化, 这可帮助避免以同样强度的重复训练中又可能产生的一种停滞现象。”

少年训练时只有认真合理安排训练, 打好坚实的身体素质基础才有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短跑运动员。

三、少年运动员力量训练要科学

少年的力量练习, 首先注意小肌群力量, 大力量练习要随年龄增长再增加, 女孩到15岁, 男孩到16岁以后才能有适当的大力量练习, 少年过多的力量练习会影响肌肉的灵活性。不可以做很多数量的深蹲杠铃, 防止股四头肌的发育过大, 完成后蹬的主要腿部肌肉是半膜肌半腱肌踝趾的小肌群力量。重视肌肉向心力量的发展同时也要注重离心肌肉力量发展, 由于力量发展不平衡, 会造成跑的过程中重心低、弹性差、步幅小, 支撑时间长, 摆动速度慢, 也容易局部受伤。

对不同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要有不同的训练方法。对瘦弱的运动员要注意发展肌肉横断面, 采用的方法是8——12次的负荷能力的成组练习.对脂肪多的运动员要多采用重复次数多, 组数多的训练。发展爆发力采用极限负荷, 所有的力量练习要遵循匀加速的节奏, 我们知道决定肌肉力量的因素是肌横断面和肌肉的长度, 速度快的训练则作用于肌腹, 均匀的速度练习则作用于肌的两端, 而速度慢的练习对发展肌肉的速度不利, 所以要求教练员要非常科学的灵活的安排好训练。

要按比例均衡发展肌肉力量才是最科学的方法, 有些部位形成过大的肌肉群, 有时候会是运动的负值, 按比例发展力量才能保持好运动员的专项需要的体型, 最合理的运用身体能力, 当然这对教练员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要求。要知道短跑的用力结构, 运动解剖原理等许多知识, 也要求你的训练经验丰富。

四、要重视训练中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作用是提高体温, 调动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使机体的速度和力量能有更协调的发挥, 这样才能保证运动员能力的发挥, 避免运动中的身体损伤, 但在训练中有些教练对运动员做好准备活动的严格要求不够。准备活动做的很不充分, 长此下去严重影响训练质量。

五、要特别重视训练的恢复

提高运动成绩是由运动量, 训练强度, 通过超量恢复这几个原理达到的, 恢复训练也是主要的训练, 所以根据不同对象的运动员。采用适合的训练负荷, 适时合理的恢复手段特别重要.如果运动量过大坚持时间过长会造成过度疲劳, 如果运动量过小也达不到超量恢复的效果。训练中适当的医务监督, 掌握一些消除疲劳的方法很重要。恢复有周期性恢复, 阶段恢复和每日的恢复, 教练员这方面知识丰富一些才能把运动员做的更好。

六、合理的训练计划是保证高质量完成训练任务的关键

对青少年训练管理的几点思考 第6篇

【关键词】训练;管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1 引言

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具有较强运动天赋的青少年,我们都可以认定为具有发展前途的未来之星。但就我从教20多年所见到的却并非如此。相当多的条件好的运动员不是在一定水平止步不前,就是在半途夭折了。令人扼腕叹息。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过多的重视训练而忽视管理造成的。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东西进入人们的视野,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一代青少年同以前相比,世界观、人生观有很大变化。作为一名教练员如果不能够准确认识并牢牢的把握这一关,不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去应对和预防,那么许多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就可能被卷进去止步不前或葬送运动生涯。本文旨在通过对训练管理的分析研究,抛砖引玉,以求管理更好的服务于训练,使运动员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以提高运动员的成才率,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运动员。

2 教练员所具备的能力

所谓教练员,有别于训练员,他(她)不单纯是训练,而是首先必须以育人为己任,就如同教师一样,不只是上课教书,而更重要的是育人。所以教练员自身定位很重要,应该先管后练,边练边管。一名优秀的教练员除了自身专业水平之外,还应具备五方面的能力:

2.1 教练员要有洞察力

观其形,听其音,知其心。教练员在生活训练过程中,通过对其行为的观察,对其语言的理解,就可以知道他(她)在想什么。了解其性格特点就可以预知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早作预防。

2.2 教练员要有爱心

关心训练,关心生活,更要关心思想。教练员与队员之间是师生,是父子,是兄弟,是朋友。教练应该像老师一样去命令要求,像父亲一样去疼爱,像兄弟朋友一样去关心帮助。

2.3 教练员要凡事当断则断

教练员必须有敏锐的嗅觉,一旦发现了错误的思想苗头,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把错误的萌芽扼死在摇篮里。

2.4 教练员要有激情

激情不同于激动,它反映一种能力,执著、拼搏、顽强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同样也可以影响队员,为了自己既定的目标,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勇于追求。

2.5 教练员要有辩证的思维能力

深刻理解茅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理解内因与外引之间的关系。善于利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由量到质再到量的转变过程,掌握正反馈与负反馈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并加以利用。这些哲学思想充斥着生活和训练的各个方面,对生活和训练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3 对运动员的管理

对运动员的管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团队管理

提到团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足球、篮球、排球等一系列集体项目。而对于像田径这种靠个人英雄主义项目似乎较少涉及。但就这一点,我不以为然。金字塔没有底座就没有塔尖;没有喜马拉雅山,也同样不会有珠穆朗玛峰。一个冠军的产生,不单纯是某一个运动员的,更是无数运动员奋斗的结晶。所以必须建立这样一个团队,在横向上有水平接近的竞争,纵向上有年轻一代的崛起。左右之间,上下之间,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师兄带师弟,师弟促师兄,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营造一个和谐的、竞争的、比、学、干、帮、超的团队,同时还要注意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恶性竞争,以及随之产生的一些不良行为。把负面导向正面,把嫉妒变为动力,把骄傲变成自信,形成良好竞争,营造良性循环。

3.2 纪律与自由

我们可以称之为风筝原理,放风筝时,线越长,线的弧度也可以说弹性就越大,而风筝飞得就越高,空间也就越大。在线的一收一放的过程中风筝越飞越高,同时管理者也要随着风向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位置。线断了,理想就无法实现了。在运动队的管理中,纪律就是线,自由就是空间,飞翔就是理想。因此若要成就理想,首先必须有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让学生明白,为了理想什么事该为,什么事不该为。同时这个纪律又必须有广阔的空间性和弹性,不可太死、太紧。要可收可放,亦松亦紧,实行弹性管理。把握好这个度是管理的关键。

3.3 行为与性格

思维决定行为,而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应该强调生活永远是为了训练服务的。有了良好的生活作风,才会有良好的训练作风;有了良好的训练作风,才会有良好的比赛作风。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白,任何阻碍实现理想的东西,就必须坚决抵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去小恶,积小善,才能成大才,此点不可不知。

3.4 快乐的运动员

何谓快乐,快乐源于自信。运动训练本身应该是快乐的,所谓苦中求乐。这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开心便有喜爱,喜爱伴随投入,投入才会成功,这是相辅相成的。运动员应该把所从事的项目看比是有生命的,而训练本身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个个人爱好。如同上网下棋,发自内心地去喜欢它,并从中获得乐趣。不论成功与失败,均能坦然相对。从成功中去总结失误,从失败中去寻找成功。保持一个快乐的心态非常重要。

3.5 绩效的作用

绩效可以理解为成绩与成效。它不单纯是金牌,是结果,也可以是一个开始的目标,一点细小的进步。教练员在训练中要随时注意到运动员的每一点细小的成功,及时地称赞、鼓励。并提出更高的目标,来激其进步。

3.6 倾听与交流

有效地倾听与交流的技巧有:a. 保持眼神的接触。b. 点头表示称赞,并有适当面部表情。c. 避免干扰性的动作或姿势。d. 适时提问。e. 避免打扰说话人。f. 不要说得太多。g. 在说话者和倾听者之间自如转换。作为一名教练员,要学会交流,而交流首先必须学会听,少说而多听。作为运动员,听则是学会训练的重要手段,适时的提问又是加强与巩固的关键环节。因此教练员既要自己学会倾听还应该让运动员学会倾听。这种相互的反馈,可以有效的提高训练的效率。

3.7 打击与激励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同时寸也有所长,尺亦有所短,长短是并存的。对于有成绩的运动员要适时用其他运动员的长处来打击他(她)的短处。使其短变长,弱变强。也可以以他(她)的长处来激励其他运动员。这样既可以避免其滋长骄傲情绪,又可以激励其他运动员向高目标靠拢,一举两得。

4 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应该让队员学会举一反三,思维要宽。对于训练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学会去分析,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尤其要认识到生活对训练的影响。让他(她)们明白何为生活,何为训练,怎样才能更好的训练,提高训练质量。

4.2 “枪打出头鸟”,“枪打出头鸟”的目的在于让他(她)飞得更高

对于队员的管理可以宽容,但决不能纵容。纵容是一种娇惯,尤其是对于成绩突出的运动员,更应严格,必须让其明白,一个人不管你穿什么样的衣服,也不管你在什么样的位置,挂多少个奖牌。你永远是你,要看清自己,正确地看待成绩与荣誉。打江山不易,保江山更难,追求是无止境的。一切荣誉均只属于过去,未来才属于自己。一个人必须不懈地去追求,才能有更大的成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一名教练员要敏锐地发现其在生活和训练中细小的变化,及时予以管理。把错误的萌芽扼死在摇篮中。

4.3 防患于未然

在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人格因素。其二社会因素。教练在训练过程中,应从心理角度出发,时刻监督运动员的性格特征,并结合社会现实及时地感知到运动员的细小变化,做到防患于未然。

4.4 不能忽视 知识的作用

“知识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知识可以武装人的头脑,开阔人的视野,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运动成绩越高,知识水平的影响相对就越大。应该多给运动员阅读一些励志,成功人士的书籍,读感想、写体会、提高认识。简单的重复就是复杂,多个一层就是多层。时间长了,就会在运动员头脑建一个正确的观念,如何看待地位,如何看待荣誉,如何战胜自己,如何走得更远。

5 小结

总之,若要培养一名优秀运动员,首先要培养的不是优秀运动员的成绩,而是优秀运动员的品质。一种顽强的作风、一种拚搏的精神。同时还要告诉他们拚搏不是蛮干,知己知彼,要善拼、会拼,拼出技巧,拼出水平。但是光拼还不够,不管做什么,稳定是前提,正所谓静如处子。情绪的稳定性是一种优秀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前提,两者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培养,从训练中的每一个细节去培养。

作者简介

贾苏军,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为河北体育学院高校讲师。

作者单位

体育足球训练的几点思考 第7篇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只是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受训者, 只是让学生严格地按照教师的指令来进行足球技能的训练, 会加剧师生关系的恶化, 学生容易滋生厌学情绪与反感心理, 使得师生关系处于相对紧张之中, 学生自然也会将这种消极的情绪带到足球训练中来, 这样的训练自然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体育教师要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以激起学生对体育教师积极的情感, 实现情感的正面迁移。

1. 尊重学生, 体现师生参与训练的平等性。

学生虽小, 但有着独立的人格与个性, 有着强烈的受尊重的意愿。教师如果无视学生的独立需求, 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 只能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到足球训练中来。训练不仅没有带给学生愉悦感, 相反还会让学生厌恶。为此, 教师就要尊重学生, 视学生为平等的训练主体, 与学生共同参与训练。当学生感受到被尊重, 自然还教师以尊重, 从而使得师生关系更为和谐融洽。

2. 热爱学生, 在训练中实现积极情感沟通。

足球训练并不只是单纯的身体参与、技能训练, 同样也是积极的情感互动的过程。情感是整个训练的润滑剂, 营造愉悦而轻松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训练的乐趣, 使学生的身体处于相对的放松状态, 这样的活动更易取得成功。教师要热爱学生, 关注学生, 时时投以赞赏的目光, 鼓励的话语, 及时给予学生掌声, 这样就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 学生也会回报教师以积极的情感, 从而使得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二、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

足球活动需要很大的体能, 除了倒下其他时间都在奔跑, 体能在整个足球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某种程度上体能的优势往往决定胜负。为此在足球训练中要重视学生的体能训练, 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足球训练。

1. 放松和柔韧性协调训练。

如慢跑, 短距离内冲刺, 仰卧起坐等, 通过运动来激活身体各器官, 使身体处于最佳的运动状态。活动多样, 我们要充分利用每次户外活动来展开训练, 要让学生的动作做得标准, 这样长期坚持就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

2. 关节和韧带的牵引和放松运动。

设计相关的8个8拍的身体放松运动, 用以充分活动关节, 拉开关节韧带, 从而有效避免因身体准备不充分所造成的身体伤害。

3. 持续奔跑和爆发能力训练。

主要是短距离折返训练的反应训练, 用以提高学生在训练中的身体反应能力以及瞬间爆发能力。

三、足球基本技术训练

颠球、运球与传球是最基本的足球技术。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讲透, 通过丰富的训练来实现学生的全面掌握。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 我采用观看多媒体、教师示范与学生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将动作逐个详细讲解,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而全面的认知。同时在课外训练时, 再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 更能带给学生直观感, 在学生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展开积极的训练, 以达到真正理解与运用的目的。

1. 颠球:

这是足球的基本技术, 可以进行专项训练来提高学生接触球以及控制球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展开更多的训练活动, 我们可以采用踢毽子 (踢用绳子系着的毽子) 、颠手球、踢沙包等专项训练活动, 不同的训练有不同的目的, 从而能够使学生在逐步积累的基础上掌握颠球这一基本技术。

2. 运球:

分为支撑脚踏地后蹬, 运球脚前摆触球, 运球脚踏地支撑, 脚背正面运球, 脚背外侧运球, 脚背内侧运球, 脚内侧运球等。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我们要逐个进行讲解与训练, 在各个击破的基础上再实现学生的灵活运用。

3. 传球:

这是足球运动链接的纽带, 可以将队伍的力量综合在一起来, 分为对人传和空档传两种。但不管哪种传球, 都不是随意的, 而是讲究传球的时机, 方向与方法。如果没有掌握良好的传球技术, 即使颠球、运球技术再精湛, 也无法取得成功。为此我们要通过丰富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传球技术。让学生学会根据路线距离、活动方向和跑动速度等来掌握好传球的力量。

四、开放体育校园设施

一直以来受种种因素的影响, 学校的体育设施并没有实现面向学生开放。足球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 而小学生又正处于长身体的重要阶段。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身体素质下滑, 我们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的体育理念, 为了更加深入地贯彻这一理念,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我们可以实施校园体育设施的开放化。为此我积极发动学生, 在取得家长一致同意的前提下, 与家长、学生共同组建了班级足球队, 让学生利用周末与假期时间, 在学校的足球场上展开一场场激烈的竞赛。这样的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体育训练活动中来, 而不是痴迷于上网、打游戏、看电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训练来增强体能、提升技能、提高协调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等。同时还发动家长, 将学生在赛场上的英姿录制下来, 上传到家长与教师共同建立的QQ群、微信群等。这样家长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喜好, 也会更加支持孩子, 同时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激励与鼓舞, 是展现自我的最佳时机, 孩子在抛洒汗水的同时可以将心中的不快全部抛在脑后,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训练手段与训练负荷的几点思考 第8篇

1 训练强度和训练负荷之间的联系

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负荷量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第一,负荷的强度和负荷量是构成训练负荷的主要部分。而且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当运动员的训练负荷量积累到一定时,负荷强度也会有所提升。而当身体对负荷强度的承受力提升后,负荷量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这二者是相互促进[1]。从这一点出发,在日常的体育训练活动中要把握如下原则:若训练量较大,就要适当减轻训练强度;若训练的强度大,则需要控制训练量。身体机能在不断的训练过程中会逐步提升,适应这一阶段的训练负荷之后,体能就会有质的飞跃。

第二,训练强度和负荷量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要想提高运动员的体育竞技水平,就必须保证足够的训练负荷量。有研究表明,身体在承受一定负荷量的条件下,其承受的负荷强度也会有所提升。所以,当机体的负荷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要适当提高训练的强度,提高训练的效果。

第三,在训练过程中要同时兼顾训练的强度和负荷量。如果只强调负荷量,忽略训练强度的增加,或者过分强调训练的强度,不注重增加负荷量增加,那么运动员的体能强度的增长就极不稳定,在体育竞技活动中可能无法稳定发挥。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合理进行负荷量的积累,才能让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逐渐适应,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独提高某一方面就能实现的。从实际情况来看,要培养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运动员,一般都需要接受十几年专业的系统训练,才能使其具备较高的竞技水平。而且,如果不能平衡训练的强度和负荷量,极易导致训练伤害事故的发生[2]。

2 训练是要遵循合理的训练节奏

2 . 1 遵循量变促进质变的规律

任何项目 只有遵循 合理的训 练原则才 能达到理 想的训练 目标。目前,很多体育教练在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时,普遍遵循的原则就是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这一要求[3]。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只有量变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时才会促促成质的发展。所以体育的训练也是如此,当机体突破了质之后,不仅是完成了量的转变,又奠定了新的量变基础。同理,在进行运动训练时,也是同样在逐渐加大训练负荷的过程,对机体的各器官系统功能的提升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量的变化过程,给质变准备了条件和生长新质的因素。

机体在一定阶段内接受反复性,有节奏的训练负荷,并逐渐适应这一训练节奏之后,就会上升到一个新台阶。此时就需要在之前训练负荷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和负荷量,为促进新的质变奠定基础。因此,在训练活动采用加大-适应-再加大-再适应这一训练节奏和唯物主义中量变促进质变的原则是一致的。

2 . 2 训练负荷的不同会影响训练效果

在体育运动的训练中,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会受到训练负荷量和强度的影响,同时运动员的体能发挥的数量和种类也会受到限制。例如,在短跑项目中,在进行大强度跑步的训练时,运动员的磷酸肌酸(CP)和三磷酸腺苷(ATP)会被大量消耗品,主要的训练目的是提高他们的速度[4]。在进行中等或者小强度的跑步训练时,糖酵解系统功能是消耗的主要能量,训练的主要是运动员的耐力。如果选择负重作为训练方式,适合运用90%的训练强度,侧重点可以放在训练他们的相对力量上。如果采用低于40%的负重练习,则可以重点训练他们的肌肉和速度耐力。有时候虽然训练的负荷量略低于或者略高于正常量的3%~5%,都会对训练的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5]。

2 . 3 按照合理的节奏安排训练负荷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的训练活动。这是因为,人体在训练的过程中会因为训练负荷会产生疲劳感,只有先消除疲劳感,待机体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后才能再次接受训练。在现代的体育运动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负荷的训练。在进行大负荷的训练中,往往还会结合中等和小负荷的训练。没有疲劳就谈不上训练,只有在疲劳消除后再进行训练才是完整的。

3 身体机能和竞技技术的关系

3 . 1 身体的体能可以通过训练负荷得以提升

运动员只有拥有良好的体能做基础,才能可能提高技能战术。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重点训练速度力量和爆发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战术利用的功效。如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一般,在高水平的竞技比赛中,只依靠战术取胜是非常困难,所以只有拥有强健的体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战术的真正作用。好的身体形态是重要的物质条件。出色的爆发性速度力量是能否在该项目中达到高水平的基础[6]。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体能的训练一定要坚持,而且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内容,来对战术的动作进行组合,将体能各项素质协调地渗透在技战术中,这样能同时提高体能和技术。

3 . 2 身体的协调能力可以为提高技术质量奠定基础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智能、和心理素质等共同组成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其中的身体素质主要包含了身体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性、柔韧性和心理等内容,即为体能。运动员接受训练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当然,身体素质的各项内容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一村,并统一在身体的协调能力中。机体将技术技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竞技技术。

4 准确认识训练特点

4 . 1 根据不同阶段的训练特点, 对训练内容进行针对性设计

在运动的准备前期,是运动员身体机能适应性机制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可以放在基本体能和技术的练习中,然后可以适当安排适量的非专项的多项练 习。例如跑、跳、投、垫等 技巧,让身体技能得到全面平衡的锻炼,提高他们坚持锻炼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力。在这一阶段,训练的负荷量要高于强度,以量为主,以便为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奠定基础。到了运动准备的后期,则以基础训练为 辅,训练的重点可 以开始转向 专项素质、技术和战术练习等转移,以提高身体的专项体能。这一阶段的训练重点是有针对性,有利于合理技术的形成,有利于专项体能的提升,既练了技战术同时又提高了体能。

4 . 2 合理安排竞赛前期的训练负荷

要保持所需要的量,但强度适当地高于量。比较集中地把训练内容转移到专项技术、专项素质能力、进行较大强度的训练,对机体的刺激要深一些,为竞赛期机体承受更大的负荷强度打好基础。此阶段机体已形成了竞技状态,但不要形成最佳竞技状态,一般采用重复训练法较好。在机体完全恢复的间歇中,再进行下一次的练习。竞赛期的训练负荷要把主要的训练内容和精力投入到专项技战术上。强度明显大于量,是体能动员性机制阶段。在大的负荷强度下,控制技战术的稳定性和质量。

摘要:在体育训练中,训练的方式和运动员所能承受的训练负荷都是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训练手段就是指运动员为了完成某一项运动的训练要求,提升竞技水平和能力的身体训练方式,而训练负荷就是指他们在训练过程中身体所承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为了让运动员进行有效的训练,减轻其运动负荷,笔者在该文中对训练手段和训练负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分析。

上一篇:班2011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工作总结下一篇:“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操作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