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型教师读后笔记

2024-06-08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笔记(精选6篇)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笔记 第1篇

【读书笔记】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读后感

杨宏军

利用空余时间,细细研读了《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读后真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这本书从教师的思维方式入手,通过90个案例讨论教师思维方式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帮助教师“认识自我”。这本书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那里面许多发人深省的语句深深吸引着我,从许多的教学案例中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如一缕春风让教师们呼吸到春的气息,如丝丝细雨滋润着教师的心田,给迷茫中前行的我们指明了方向。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此时,我的眼前又出现了这样一幕:有次排队做操时,我发现一位男生在交头接耳,于是批评了他,男孩羞愧得低下了头,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我心软了,问他:“以后还讲废话了吗?”男孩委屈极了,“老师,我是提醒同学戴上红领巾,才讲了这句废话的。”我顿时为自己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后悔不已!如果早看到这句话,我也许就不会好心办坏事了。

“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读到这,我想到了去年我班转来的一名新同学。上课时,他总爱把手伸进抽屉里做小动作。刚开始时,我看到时轻轻地叫一下他的名字后,他就坐端正了。过了一会儿,老毛病又犯了。几天下来,总不见起色。我想,是不是我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我说:“这几天我发现某某同学比以前上课用心听讲了,作业也做得很棒了。希望他做个永远的乖孩子。”听了我的表扬,他很端正地坐好。几天下来,尽管有时还要做一下小动作,但比以前少多了。在以后的几次默写中,空格也少了很多。好多次早晨,他看扫地的同学没来,都主动打扫着,看着他认真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阵激动。是啊,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

书中有这样一篇案例:集体批评——对任何事情都要采取分析的态度。一个叫平的同学因为老和同学处理不好关系,被老师“请”上讲台接受同学们的集体谈话,最后同学们原谅了他,事态也就平息了。

在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调动集体舆论批评、教育问题学生的情况。我们有时会指着一个孩子对全班学生说:“以后我们都不要理他!”但是我们的教师显然对事情的原因不感兴趣,教师不想走进孩子的心,老师只想管住他。于是调动集体舆论告诉他:“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再这样做,我们不理你了!”问题学生迫于集体舆论的压力,暂且“改邪归正”,一旦离开集体他又会露出他的“真面目”,这就是所谓的“两面派现象”,学校、家庭判若两人。

王老师说: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掩盖问题的教育。所以我主张,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分析的态度。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教育,千万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层,不要只抓现行问题。教育必需深入孩子的灵魂。

“教育科学是一门指导和启发的科学,是引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的科学,是研究师生如何交流的科学。”、“教育的本质不是管理,而是帮助和交流。”的确,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没有管理是不行的,问题在于,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么地方,哪里应该严,哪里应该宽,哪里必须管,哪里不必多管。书中谈到,一个名副其实的教育者,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而管理者则不然,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教育者以人为本,管理者以任务为本,管理者只把人看成完成任务的工具。但是,我们要知道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管住自己,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培养主体性、自觉性),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学生立刻让我满意,而是让学生自己确实有所成长。教育必须深入孩子的灵魂。

“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压倒了教育,学校就不再是学校,变成保险公司了。学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时下,安全问题似乎成了一所学校的核心问题,大部分学校不准学生外出活动、在校园内不准奔跑打闹,可是孩子活泼爱玩的天性却被压抑了。怎样把握这个度呢?安全问题也成了捆绑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削弱德育教育职能、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一块绊脚石。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如何让安全与德育并行并重。

王晓春老师反复强调,爱心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爱与责任”是当代教师之灵魂,“师爱”是师德之必备。但是,王老师同时指出,不能因此迷信“师爱”。他说,迷信“师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好心的糊涂人,真的以为爱能点石成金,爱是万应灵药,一旦他不能把学生“爱成”好学生,他会怀疑自己爱得不够。我想到了自己,有时好同学犯了错误,不是让他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以后该怎么做,而只是告诉他:“你是个乖孩子,以后不要这样,老师就依然喜欢你。”这种缺乏帮助的爱不是真正的爱!

另一种人则不然,他们其实是把“爱”当成棍子用,他们的本事是把自己对学生施加的一切压力都解释成“爱”,他们嘴里是“爱”,心里想的是“权”,是对学生的“管、卡、压”。“只要下课铃一响,时间就不是我的了。我要占人家的时间,只好和人家商量。这不是什么‘爱’,这是起码的尊重,这是教师的法制观念问题。我不能借口‘我是为你们好’来侵犯学生的休息权。”真是一语中的,令人深思啊!

反思我们的德育工作:为什么我们那么多人喊累?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也许我们都应该改变一下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师们,让我们走出思维方式的误区,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做一个轻松、睿智的管理者!王晓春老师对聪明人的界定太经典了:聪明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教师太重要了。

最后,我引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我是一个行者,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澎湃的热情、宽容的胸襟、迷人的书香、思考的大脑。”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更应严格要求自己。

做研究型教师读后笔记 第2篇

教师长期以来就是“教书匠”的代名词,只要会教书,也就完成了教师的基本职责,研究并没有真正与教师的教学结合在一起。拜读完本书后,感觉自己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教师做研究,需要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方法。在平日的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应积极努力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积极寻找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接下来,我将结合我的教学中的具体实例来阐述读完这本书的体会!去年,学校要求各位老师申报个性化特色教学,当时接到此通知,我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音乐课还能申报什么特色?

组里其它老师开始陆陆续续上报了,我也着急起来……一天上四年级的课时,有位叫刘琳的学生递给我一本非常精致漂亮的小本,并对我说:老师,这是我的音乐本,上面记录着许多我会唱的歌曲,还有贴画等等!我眼前顿时一亮,心里也是窃喜了一下!课后,我想我何尝不让同学们都来准备一本自己心爱的音乐作业本,上面可以有音乐作业,可以有自己喜欢的歌曲,可以有师生的话语,可以有对歌曲的设想,可以有老师留下的笔迹等等,如果每位同学都有一本这样的作业本,会将我们的音乐课堂延伸的更广泛,也搭建起了师生联系的平台,作为音乐个性化特色也未尝不可呀!于是,我开始准备在一个班实施起来,后来拓展到我所授的6个班,每位学生人手一本,这些小本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上面的字迹工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各班能达到98%的完成率,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没有把它当作一种压力,反而总是期待着一周一次的音乐作业,孩子们没有压力,我的动力就更大了。每天,我除了上课就是头也不抬的批改作业,每本作业本我都会留下评语,和孩子们交流,贴上笑脸等等。

虽然那段时间感觉很辛苦,但内心是幸福的。作业中,我鼓励学生创新,如:《春天举行音乐会》一课后,我布置的作业就是描绘一幅你心中的春天美景,孩子们呈现的美景各不相同,都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是一种开拓思维方式的过程;如上完歌颂老师一课后,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孩子们各抒己见,让人感动不已,也因此了解了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当然,除了这些作业,还有我们课后的一些乐理知识,孩子们都写的工工整整,干干净净,生怕自己会写错。学期末时,学校对个性化特色教学还评了奖,我的做法的确让领导大伤脑筋,评的过程中领导各执一词,但最后我还是很荣幸的被评了一等奖,这里面包含了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我工作的肯定和期许,其实,在此过程中,我想我所付出的辛劳已经得到了回报,孩子们给我精神上的回报是谁都替代不了的,这种做法我一直在延续,以后还会更好地走下去。

做一名研究型的数学教师 第3篇

关键词:数学,研究,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强调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每一位教师都应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加以反思和研究,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教师只能成为研究者, 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怎样做一名研究型数学教师?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研究教材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 新教材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 出现了大量的探索性、开放性、应用性问题。作为数学教材中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根据新教材改革的要求, 及时更新数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中, 要根据教材内容, 让学生自主探索,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测量、动手操作, 使他们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的感知, 从而发现数学, 使数学观念与意识在自主探索中生成, 在自主交流中得到发展。

如, 北师大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 可设计如下: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块正方体木块和一个钢锯条。

师:同学们, 我们现在来做一件事———截木块。用钢锯条截正方体木块, 截出的面都是什么形状?生甲:三角形。生乙:四边形。生丙:五边形。生丁:六边形。师:现在请问有哪一位同学截出的面是七边形?生:我认为不可能截出七边形的截面。师:为什么?生:因为正方体是由六个面围成的, 而截面最多只是与六个面都相交, 所以最多只能截出六边形的截面。师:讲得非常好。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进行言语的沟通和心灵的交融, 使课堂充满和谐的“人情味”, 使学生乐于回答问题, 从而激起他们主动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 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探究而不疲”。

二、研究学生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成为研究型的数学教师, 必须研究学生。新的学生观强调, 学生是发展的人, 是独特的人, 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在这种新的学习情境中, 自己读书, 自己感受, 自己观察、思考、体验全部的数学生活, 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 都有所发展, 从而构建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学习, 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 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教师要通过创设一定的现实背景, 激发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学习过程, 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意识。

三、研究课堂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必须认真地研究新课程体系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促进者。首先,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必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以探究为主轴”的原则,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 数学教师应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做到环节做细, 细节做实。第三, 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如, 为了加强对《有理数的乘方》一节的理解, 可引导学生质疑: (1) 有理数乘方和乘法有什么不同点与共同点: (2) (-2) ?与-2?的意义相同吗?使学生在疑中学, 在疑中产生兴趣, 从而真正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研究自身

数学教师自身的发展, 决定着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数学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自身的经验进行总结, 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数学教学在精通本专业的基础上, 还要“博学”相关学科, 做到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有开展教学学科研究的能力, 运用教学科学研究方法考察身边的教育现象, 并将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规律和新方法, 付诸于教学实践中去。要充分挖掘来自课程内外各个方面的学习资源,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成为学生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

做研究型教师 第4篇

教师该如何改变呢?电子白板、数字化教育科技技术也许只是一个表层的、辅助的硬件更新,教师们的理念、思维、思想才是直接驱动教育变革的内核肯綮。所以教师要具备学习意识,要做研究型教师,这是促使自我“软件升级”、接近教育本质规律、突破创新的唯一路径。

春节前,四川仪陇县骨干教师组成的“四川大学教育研修实践班”在四川大学开班听学,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方平、广东教育学会教研部课题指导专家王蓓蓓等教育专家在此坐而论教,共同探讨教师发展、教育革新等教育时要问题。

以下择要录之。

课堂——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

李大圣 /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

“谁在教”是关键

大家都读过希腊神话,阿喀琉斯是凡人珀琉斯和美貌仙女忒提斯的宝贝儿子。忒提斯为了让儿子炼成“金钟罩”,在他刚出生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遗憾的是,儿子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水外,全身留下了惟一一处“死穴”。后来,阿喀琉斯被太阳神阿波罗一箭射中脚踝而死去。后人常以“阿喀琉斯之踵” 比喻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是再强大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穴或软肋。

课堂就是教育的阿喀琉斯之踵,课堂是教育系统的死穴,因为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而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再好的课程标准,再好的考试评价制度,再好的教材,如果落实不到学科,进入不了学校,改变不了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质量”,都将是镜花水月。

所有的课程改革必须在课堂上生根,没有课堂教学改革,就没有真正的课程改革。大家知道要改革课堂必须先改革教师,人不变,什么都变不了。有的教师登上讲台,一开腔,我们的心就开始“坠落”——“今天下午好难熬呀!”而有的老师一走上台,一绽开笑容,我们的心立马飞扬起来——这样的判断只需要三秒钟。这说明,在“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谁”和“谁在教”这五个因素里,最重要的是“谁在教”。教师赋予同样一个物理空间完全不同的能量场。

有一个非常“跩”的老师叫孙维刚,他是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老师每年可以培养二三十个北大、清华学生,而他的高中数学课堂,学生“课前不用预习,课上没有笔记,课后没有作业”。孙老师发现了学数学的“四大规律”、“十五个中规律”和“三十多个小规律”,让学生从代数到几何,学得非常轻松快乐。大家都说减负减负,在我看来只有“华山一条路”,那就是“让讲台上的人变得聪明起来”,除此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都知道教案复制不了效果,再好的教案模板,哪怕是可以四十分钟一字不改地念下来,一百个人也有一百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师是教育系统变革中最大的变量。课堂是教育改革的阿喀琉斯之踵,教师是课堂质量的最后依靠。

课堂是“扔小鸟”的事业

而我想说的第二个观点是,一定要用复杂性理论观照课堂。

生物学家说,如果你把一块石头抛向空中,它会形成一条漂亮的抛物线落下;如果你把一只小鸟抛向空中,它会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能量、所向往的方向、所遭遇的情境,进行自我调整,飞向不同的地方。而课堂正是“扔一群小鸟”的事业,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不确定事件。

我们的课堂必须关注三个问题:第一,学生各自该去哪里?这是教学目标的预设,我们不可能在一堂课上为50个孩子设计50种完全不同的目标;第二,学生将如何去那里?这是教学路径和方法的选择,因为学生天性不一,情况各异,按逻辑讲,老师应该为50个孩子设定50种不同的教育方法,而实际上我们能否做到呢?第三,我们如何确认学生抵达了那里?一堂课后,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但我们是否能对50个孩子在这一堂课里的学习收获有一个绝对精准的判断?答案也是“做不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从目标的预设、方法的选择到效果的评估,我们都无法给出最完美、最科学的方案,而都只能以“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方式吃力应对。所以说课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评判教学方法时,所有的有效都是有限的有效,所有的有效都是因人而异的有效,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是万能的,最优化的教学是各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有机结合。教学很复杂,也唯有认识到教学的复杂,我们才会用审慎的、研究的、庄严的姿态去面对我们的日常工作。

教育学是地地道道的关系学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教学整体观。

真正的教学,是通过高质量的教,促成高水平学习的一种事业,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双主体事业。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两个主体不可偏废。

高质量的教学有四个要素:优质的教学内容、高质量的教、主动的学、亲密的师生关系。亲密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一切的教学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师生的关系问题。

好老师有两“好”,一是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二是让学生萌发继续学好这门课程的兴趣。“坏”老师则反之。西师附中有一个姓周的高中数学老师,她的专业水平只算中等,但学生每年高考都考得很好。我很好奇就去做研究,发现这个老师最大的本事就是很受学生喜爱。周老师集合了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所有美德:美丽、勤劳、温柔、宽容、善良,她从来不责备学生。她有三句口头禅:你们真的很努力;老师已经很满意了;都是老师水平不够高,不能把你们教好。这些话把学生感动得稀里哗啦,每次考试前都相互打气说,一定要考好,否则对不起这个好女人。以此,我们可以看到师生关系对教学的重要影响。

nlc202309041033

曾经的山东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现任的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曾经读一本书读了23遍,这本书就是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李校长说,我读了这本书就知道人的积极性在哪里,局限性在哪里,可能性在哪里。懂了人就懂了教育,懂了管理。所以教育学就是地地道道的关系学。

一个老师和一个学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老师不仅要有学问,还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所以我们强调,高质量的师生关系,是连接教与学的纽带,他让学生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能够激发学生巨大的力量。

在这里给身为教师的大家三点建议:

第一,教师的教一定要量学生之力。教学不是单相思的事业,教师需要强化对象意识,我们只有了解了学生才知道如何施教。正如陶行知说的,要做学生的先生,先做学生的学生。

第二,教师的教一定是为了不教。我们一定要用“教会学”的方式来思考教学,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教育。每个学生个性不同,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法指导,要兼顾差异,尊重不同学习风格的孩子。

第三,教师一定要做终身学习者。在现代社会、网络时代,学生用一个智能手机通过互联网获得的知识远远超过一堂课的给予。所以老师要不断提高知识质量,不断改善知识结构。

概言之,课堂是教育改革的命门,教师是决定课堂质量的关键因素。

微观视角下的教育科研

王蓓蓓 / 广东教育学会教研部课题指导专家

我在工作中发现,很多一线老师对于教育科研有许多误解。老师们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教授们的工作,他们研究完了,把成果、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去实施、实践就可以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一线老师恰恰是最有优势做教育科研的群体,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变化中的因素,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而学生每时每刻都是在一个变化的情景中,这也是我们教师的研究所在。

然而,一线教师怎么做课题研究?

课题的主要来源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面临很多观念的转变、很多培训,这些都是有利于我们教师发展,有利于推动学校管理的专业化的。学校一旦做了课题以后,管理就变得系统化、科学化。

那么,哪些问题是不能作为教育科研的课题的?

1.不是教育领域科学的问题。比如,怎样证明三角形的全等。这是学科领域的问题,不属于教育科学领域。2.已经被公认解决了的问题。如果你非要做这个课题,除非你想去推翻他人的结论,这难度很大。3.不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具有个别的意义,比如“如何提高某某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这是针对某一个个体而言的。如果将这个课题修改为“怎样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这就具有普遍性了。4.范围和任务不明确、不集中的问题。比如,如何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

哪些问题可以成为教育科研问题?

1. 以前有人研究过,但没有人解答它。比如深圳市某学校申报一个课题叫“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2.教育教学当中的困惑。3.成功的教育经验中所提出的问题。可能是课堂组织管理,也可能是班级管理、教学设计等等。4.在理论学习或者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课题。5.教育科研机构发布的课题指南当中的课题。每个地方的教育科研机构都会以五年为单位发布一个课题指南,有的还会发布年度的课题指南,比如镇级、区级的年度指南。在这些课题指南当中,都会罗列出这个时期需要重点解决和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这中间进行选择。

课题的分类

从课题的功能角度分类,可分为基础研究课题、应用研究课题、开发研究课题。

基础研究课题是研究基本教育规律的理论性课题。比如对教育规律的研究、人类学习心理的研究、儿童学习行为的研究,这些都需要课题的承担者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功底,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资料。这类课题是一线教师比较难胜任的。

应用研究课题主要是把已经有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实践,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育研究的经验、提炼出的教育理论,也属于这一类的课题。中小学的教师,应当重点以应用研究课题为主,迁移、转化、开发新的应用研究途径。这类课题因为有可以借鉴的东西,比较容易研究。

从研究内容的范围角度来讲,分为宏观、微观、中观课题。

宏观是国家或某个区域结合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系统的研究,比如某某镇的教育政策。这些课题比较适合学校级以上的教育行政单位做研究。

微观的是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比较适合中小学教师。这一类课题比较灵活、单一、可操作性强、应用性强。比如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学科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等。

中观的课题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比如“民办中小学办学体制的研究”,它既不趋于理论,也不趋于具体的小切口的实验。

课题的确立和申报立项

课题的确立需要经过六个步骤:课题论证(研究价值和研究背景分析)、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限定课题的范围、分解课题、确定研究方法、制订研究计划。这其中的重点是第四个——分解课题。

比如,有一个课题是“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个课题进行分解,然后理清思路。首先想象我们学校或者我们班的孩子,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水平如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智力有没有关系,有多大的关系?我们班有一部分创造性能力水平非常高的孩子,他们是怎样形成的,他们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是家庭、先天,还是什么原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怎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是不是老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起到了作用?这个经验是否适合别人呢?这样把课题进行分解以后,才能继续进行下去。

课题申报的办法和程序,在课题申报指南里面都有非常清楚的要求。比如,申报人要填写课题申报表,然后由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在规定的时间逐级审批。

nlc202309041033

课题是否能通过,取决于专家的评定依据。而专家评定的依据又是取决于课题申报表。老师应该在重点栏目上下工夫,比如课题的依据(为什么要申报、期望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创新的地方)、课题的研究方案、研究基础(罗列与课题相关的成果、课题组成员有哪些教研优势)、经费的预算(课题的大小和人员安排成正比)。专家评定通过后,就标志着我们的申请人得到确认是否可以操作了,也标志着承担者的学术水平得到了认可。

常规研究资料的积累、分类

一线教师在平日的工作中,要注意课题资料的保存,比如说自己备课的教案、教学日志、教学反思、笔记、观察记录、作业的批改、实验的数据等等。还有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手册、成绩、成长档案袋、课外活动的计划资料等等,都可以作为一手的研究资料。

另外,在听课和评课的观察当中收集的资料也可以作为一手资料。

具体来讲,可以有如下的划分:

1.计划性资料。课题申报表、计划书、论证书、立项证书、实验通知、立项方案等。

2.基础性资料。课题前期、研究过程中做调查和实验时产生的资料。开题报告、问卷调查、规章制度都属于这类。

3.过程性资料。文字和媒体资料。比如优质课、示范课视频,实验课听课记录、观察记录、评课记录、阶段性计划、家长开放日家长的反应。

4.专题性资料。研究记录、讲座记录。

5.效果性资料。实验数据、效果对比。

6.总结性资料。可以是课题组所有成员的,也可以是个人的。

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

李松林 / 中央教科院博士后、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今天跟大家讨论一个非常老旧的话题: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我们每天都在跟教材打交道,可是你真的熟悉教材吗?

让我们来重温两个东西。

第一个,“名师出高徒”。名师为什么成其为名师?名师的课堂为什么更有效?名师为什么就能够培养出高徒?我想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相同的教材面前,名师对它拿捏和把握的方式,以及水平真的跟我们不一样。

第二个,从教师教的角度,一节课老师务必要去思考和关心四个问题:第一,这节课为何而教?第二,教什么?这实际上是教学内容、教学营养的问题。

第三,如何教?这当然是教学方式的问题。最后,教得怎么样?当然就涉及到教学效率、效果和效益的问题。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苦苦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决定你这节课的有效、高效?我认为: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根源乃是教师的学科教材理解方式及其水平。

四个习惯

老师究竟该怎样理解教材?我给大家归纳了四个习惯:

第一,我归纳为“双基”。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教师一拿到教材,他首先要去理清今天这一节课教材当中的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技能点。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几乎是不考虑基本技能点的,主要关注知识点。

新课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从三个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界定课程目标,这其实也给我们老师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要求老师在理解教材的时候,不应该是“双基”,应该是三维。但是老师们在理解教材的时候,很少去关注今天这节课教材所蕴含的学科过程、学习方法,这节课教材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即使是新课改到今天已经12年了,我们老师其实从根本上讲,并没有突破从“双基”的框架和标准去理解教材。

第二个习惯,老师在理解教材的时候其实只是带着眼睛去看见,而不是带着大脑去发现。你不但要看见教材的外表,你还要能够发现教材的内涵和内核,发现它内在的东西。

第三,重视局部。在你们的学校,可能每一个学期都要搞几次公开课。当一个老师上完一节公开课的时候,老师就要围在一起对这节课进行点评和研讨。在点评研讨时,老师用到最多的三个说法就是:这个老师这节课的知识要点讲得怎么样、重点把握得怎么样、难点阐述得怎么样。老师们不要忘了,评价别人其实就是在评价自己,当你口口声声用要点和重点、难点去点评别人的时候,意味着你在理解教材的时候也是这三个点:重视点而不太重视面,重视局部而不太重视教材的整体,重视教材的要素而不太重视教材的结构。

第四个习惯,我拿历史举例。历史老师一堂课里,主要是在给学生讲事实、讲实践,只给学生讲了前人的经历,而没有讲后人的史学,而高考当中恰恰很大一部分是让考生怎么样去处理分析统计史实的。那么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数学课堂、英语课堂就没这个问题了吗?仍然有。

如果老师是这样理解教材,那么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第一,粗浅。曾经一个初中老师,给他的学生讲一节数学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他一走上讲台,就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等于多少度吗?大部分同学就说不知道。他就把袖口往上一挽,那么简单,“老师告诉你就180度”。本来要45分钟完成的内容,他2分钟就搞定了,那剩下的43分钟做什么呢?他马上就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同学们计算。题海战术就是这样产生的。

第二,浅表。缺乏对教材的深加工。老师理解教材的时候只是把教材外围、表层的东西教给了学生。我们的老师在教知识的时候主要教的是知识的符号,而没有把知识背后的逻辑依据和意义教给学生。今天的学生不缺知识,但是脑袋里边的知识一盘散沙,非常繁杂、零散。零散而缺乏整合的知识是没有多少力量的。

第三,我们的学生学得空洞。我们在训练学生解题技巧的时候,没有把技术背后的学科方法和学科思想讲清楚,所以他掌握的不过就是一点解题步骤而已。

第四,我们的学生学得狭隘。狭隘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视野狭隘。其次,思维狭隘。再次,学生学习方法的狭隘。

第五,我们的学生学得死板。

如何理解教材

nlc202309041033

第一个问题,你为了什么而理解?

第二个,究竟从哪几个方面去理解?

第三,你知道重点关注这个问题,也知道该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教材,那请问,你如何理解呢?究竟如何入手,如何去突破,如何去操作?

最后,你应该理解到什么水平?

在备课的时候,你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应该把今天这节课教材当中最有价值的知识选出来,废话就不要太多。一位农民都知道要把最肥沃的养料施加到最好的种子上,那么请问在教材里面,最肥沃的养料是什么?教材里面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你应该去解决这个问题。

而究竟要从哪几个方面去理解教材呢?第一,你应该把握这节课教材当中有哪些知识。第二,你应该分析这节课的知识对学生的价值。第三,你必须理解学科的要素,把握学科的结构。

至于如何入手去理解教材,我给大家提供三个技术路线,首先从基础知识入手,把握这节课的教材。第二,我们要分析这节课的语言形式,从结构上去分析、把握它。第三,我们既要把握局部的知识要点,更要善于把握学科的整体结构。

最后我们来看教师应该把教材理解到什么程度,我用三个指标来界定它。一深刻度,二简洁度,三准确度。

教师对学科教材理解的四个习惯以及水准,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们课堂教学内部的品质、内涵和观察度。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内在不足,才用外在来弥补。我们的课堂强调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在钱钟书先生看来,这都是外在的、多余的。再高超精妙的教学技巧都比不上一件事情重要,那就是我们老师本身对教材理解的品质、水平和深度。

关注教育改革的本土化

程方平 /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1980年代美国学者布鲁斯写过一本书叫《八十年代教育危机》,第一章就讲在快速增长的教育需求下,传统的按部就班的学校教育遭遇到挑战和危机,必须做对应的改革。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多更大。我们现在面对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每个人都在批评教育,那么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教育要不要改革?如何改革?

通过现实的观察,我们发现,现在教育要想进步,包括教育质量、体制改革这些关键性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靠本土最基层的学校校长和老师们来大力地、持续地推动。

注重本土化教学经验

进入二十一世纪虽然仅仅十几年时间,但很多创新令人侧目。它与以往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或工业化社会都不一样,有人说它是后工业社会,有人说它是知识经济社会。可以肯定的是,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模式跟传统社会有本质的区别,与它对应的社会发展目标应该是学习型社会。

不过,中国一百年来学习西方的现代化经验,并没有让教育效率有多大的提高。现在学习一种外语,往往从小学就开始一直花费一二十年也学不好。但在传统教育当中出来的学者,很多能用一二十种外语来做研究。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全面国际化的同时,很多本土化的东西我们也应关注。在这些方面,发达国家都有很好的尝试。比如韩国和日本都在引进工商管理,引进来首先就是做本土化改造,他们所用的案例,甚至一些文化素材都是日本或者韩国自己的。但由于我们固执地认为,自己的传统都不值一提或者是落后的,很多好的经验被丢失了。实际上,我们的传统教育中有几千年的丰富经验,这里面有很多很好的案例。

反过头来看,人类发展到今天其实教育趋势不多,能够称作创新的没有多少,大部分可以说与传统、本土化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很多现在的探索都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比如说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一直到今天都还在发展。我梳理了一下,包括以人为本、合作学习、学思结合、校本管理以及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这些,都可以从中寻找源头。

另外,我们不要把推进社会建设仅仅看成是教育的改变,其实它也是社会和人类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个背景认识清楚了,顺着这个脉络寻找教育趋势和发展方向,在做教育改革的时候思路也会比较清晰。

新技术发展和价值坚守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有很多教育改革的推进力度更大,尤其是通过教科文组织和各类教育组织推进的一些教育改革,包括成人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学校的校本管理都超出预想。但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世界改变更大。

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还不可想象今天的手机、iPad能有这么多的功能,而且这些功能还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惊人变化。这些新技术使我们获得教育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我们要买一屋子书去找知识,现在任何一个能够接触网络的学生,都可以看古今中外所有的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怎么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现在信息也非常丰富,大家每天都会在报纸、专业刊物上看到有很多新的经验、概论、流派、亮点介绍,甚至有些改革被说成是革命,或者是什么划时代的创举。这些可能都会影响我们日常的一些看法和工作。但另一方面,我们在研究新技术的同时,仍要把握好最基本的一些原则,这样才会自信,有定力。上海的一所小学坚持他们自己的“创造教育”理念20多年,现在仍在继续。每一个教室里面都有小学生自主做的一些东西,它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学校特色。一个学校的改革,包括学科的改革其实都需要积淀。

我还经常讲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就是贵州石门坎。这个地方条件特别恶劣,一直到2005年我们到那个地方去调查的时候学校条件都非常差,而且老师、学生都留不住。但是这个地方出了一批非常出色的学生,不但学习好、有规范、有社会责任感,而且很多孩子最后都到国外留学去了。大家都非常奇怪,说这个地方没有学校,甚至没有教材,但为什么出了这么一批学生?后来就发现这个地方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留下了几个传教士,在他们的意识当中,培养人是有一个基本标准的,比如说语言文字的训练、基本科学的规范、做人的一些规范等等。换句话说,就是在物质条件基本没有的情况下,只要我们的思路正确,只要对人的发展有一个基本判断,一样可以培养出非常优秀的学生。

今天,我们的条件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关注教育,这个时候我们其实应该更加务实,而不是一味地强调物质条件,一味地去做一些表面文章。在教育改革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关注,对于各类学习者的因材施教;对于本土教学模式在这方面是否有所突破尤其需要多加关注。

改革与除魅

真正的教育,有时候往往出自中小学,出自他们对学科和学校的探索。从这中间,我发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比如过去总争论“学校管理应该是人治还是法治好?”我们对人治是有一点贬斥的,觉得这是独断专行。但到了2000年前后出现了一个概念叫“领导力”,它从狭隘的角度讲就是“人治”。那么人治是不是就是一个不好的管理模式呢?要分情况。

我有一个学生是山东的校长,他从一个好学校调到一个很有潜力的薄弱学校,去了以后不可能马上做制度建设,因为人事的变动可能造成思想波动,进而根本无法改革。所以他就通过自己调查,跟老师们接触,先把关系搞好,让大家对他的能力和个人品质都认可了,这个时候才推进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做到一定的时候,再做一些磨合又推进相关的建设。这是明显的先“人治”。我们跟着逻辑推理总想一步做成理想状态,其实在具体发展当中反而“人治”最合理有效。

现实跟理想其实要做判断,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问题研究清楚,做适合自己的一些探索。一个学校的教育改革如此,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仍然如此。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书笔记 第5篇

文章中提到叶澜教授说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一句话提醒和警醒了我,难到自己就一直默默无闻地做一名普通教师吗?我不甘心,教书育人是我们的事业,我们应该有事业感,必须干点名堂出来,也要成为名师,至少要让众多的人在谈论的时候和学生回忆的时候:你是一个非常优秀和令人尊敬的教师。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感受和心得。

一、我们也能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我们也能行。

二、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的目的和价值取向。

我们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要以提高行动质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主要是行动研究,不能是学科中的纯理论问题,搞什么学术论文,而是在日常生活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要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不断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着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着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必须围绕自己在工作中遇到或存在的问题展开。

要研究就要从问题的发现入手,提出问题往往是研究的出发点,解决问题则是研究的终点。我们要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或是从学校、学科中确定问题。在提出问题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确:在自身的实际工作中,哪些值得花时间研究?自身能力能否完成?分析选择可研究的问题。

四、研究的基本程序:从计划到反思。

教师分析选择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后,就要制定计划。计划是自己对活动有意识的设计、设想、大算。计划不是一成不变,亦步亦趋,可随活动场景而动,依研究状态而移,有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有了计划就要付诸行动。行动总是和情景结合在一起,随着教育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行动也是在不断调整的。收集行动过程的资料,对教师及行动的实际状态(包括背景、过程、结果、特征等)的全面观察。在行动和观察之后进行反思,寻求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只要我们在这种从反思到问题到计划制订到采取行动到观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和实践质量就会提高。

五、灵活多样的研究成果表达形式。

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学课例等,多样的研究成果表达的形式,让我们老师能灵活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郑金洲教授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举例,让我们轻松上路,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蓝本。我认为教育日志、教育反思这两种形式非常好,也极容易做到。当然,无论什么事都要围着问题转,不断在反思、总结,不断解决日常实践中的问题。

《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读书笔记 第6篇

这本书是专门为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以及其他对教育研究感兴趣的人们所写的。该书舍弃了高深的理论探讨,晦涩的哲学思辩和沉重的历史陈述。采用了大量鲜活详实的教育案例,向读者具体介绍每一质的研究,如故事般娓娓道来。它最大特点便是实用性,可以说这是一本研究方向的操作手册,每章节的“如何”具体解答了现实研究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及采取的行动步骤,也便于初学者的跳跃阅读。

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作为一种不同于量的研究的研究范式,质的研究的最大特点是: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其目的是从被研究者的角度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的解释。“质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并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质的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1)方法论,既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原则和思路等;

(2)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基本程序、策略和风格;

(3)操作技术,即在研究中具体使用的手段、工具和技巧;学作质的研究

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可能是确定研究问题,陈老师书中提到研究问题有“概括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那我应该对我自己进行研究,既属于行动研究,又属于特殊性问题研究。也便于操作;对,不能将问题泛化;要抓住每一次跟同学交流的机会,将行动与研究与班主任工作结合;《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一书中一段文字:“从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脱身出来,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位。”

带给我的几点启示:

1、知道“质的研究”是跟“量的研究”相对应的关系。

“量的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有关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备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资料收集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数字统计方法(如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正是通过这种测量、计算和分析,以求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而“质的研究”则是通过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对事物(研究对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体验,然后对事物的“质”有一个比较整体性的、解释性的理解。“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各有优势和弱点,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补的。

2、了解“质的研究“与”行动研究“的关系及不同。

上一篇: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下一篇:安全检查内容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