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工作规章制度

2024-09-17

校本培训工作规章制度(精选9篇)

校本培训工作规章制度 第1篇

校本培训工作制度

为有效实施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切实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制定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制度:

一、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时、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

二、学校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校本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要有针对性、系统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实效性。

三、学校每学年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学期考核,直接与评优和绩效工资发放挂钩。

四、教师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切实可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但都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使教师逐步实现由初任向胜任转化,由胜任向骨干转化,由骨干向知名转化,由知名向专家转化的奋斗目标。

五、教师要按照校本研修工作计划,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

1.定期开展理论学习:每学年读书不少于4本,每月完成不少于1500字的研修笔记,并积极参加教导处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做好学习记录和实践运用。理论学习注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一)、学科专业知识;(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三)、综合性文化知识。

2.积极参加校内交流研讨,对教研组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全力配合、积极参加;把所读书目的内容和读书感悟即对工作实践的影响在交流中向全校教师作汇报;在论坛中积极展现个人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

3.注重个人工作经验积累和反思,每期至少撰写四次随想或随笔,提高个人反思、完善能力。

4.教师主动进行所需知识的个人自学,做好学习内容记录。

六、实行典型激励制度,对于在校本学习方面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教师,学校将进行专项奖励。奖惩办法见学校奖惩制度。

校本培训工作规章制度 第2篇

为了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为了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把校本培训作为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主阵地,面向全体教师,注重质量与实效,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逐步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形成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培养、培训、管理”一体化的有效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化组织。

2、继续进行新课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具有现代理念,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3、继续实施名师工程,进行骨干教师评比,做到学科、年龄、知识结构分布合理,使他们成为我校课堂教学、科研教改的学科带头人。

4、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和提高。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实现学科教学创新、德育工作创新和管理工作创新,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三、校本培训的主要内容

1、结合学校实际,较系统地进行学习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培训。

2、及时进行实践新课程的经验和反思交流会,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3、进行教科研基本知识、方法培训。

4、进行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培训。

5、师德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品德高尚的师资队伍。

四、培训方式

1、大力倡导和鼓励全校教师以自主学习为主,通过自学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内在,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自觉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学校要广泛地通过教师自学、学历达标培训学习以及其他有专业特长培训学习等促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

2、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让学校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锻炼和提高自身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抓好新老教师的同上一节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年级教研课、校级教研课、各类选拔竞赛课并及时进行评课,促使教师快速成长。

3、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特点,达到老带新、新促老、互帮互学、各得其所的目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反思、学习、研究的自觉性,要求教师自主自立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人人有奋斗的目标。

五、校本培训管理办法

校本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根据校本培训方案规定的内容组织培训活动,并记好笔记,每次有出勤统计,有过程记载。每学年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要坚持严格、全面的原则;考核结果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无故不参加校本集中培训三次以上视作不合格。校本培训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

六、校本培训的保障措施

(一)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各学科要管理到位,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

(二)校本培训工作在“学校领导、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指导下开展。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各级部、各学科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学科实际,制定计划和实施意见,认真抓好学科典型,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本培训工作规章制度 第3篇

然而, 在对全省“十一五”中小学教师培训检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 目前森工系统校本培训在很多学校、教师看来只是在应付, 培训过程比较随意, 缺乏系统的计划, 流于形式, 收效甚微, 未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一、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1.缺乏计划, 内容不系统。教育是有规律的, 教师的成长也是有规律的。然而, 有的学校在实施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却不考虑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盲目跟风, 随意地安排培训内容, 既缺乏总体规划, 又忽略了教师的长远发展, 对教师在岗的自我发展方式关注不够, 有的学校培训只重视集中学习, 个人自修与反思没有加以重视和强化, 这样的校本培训管理使学校的高投入得不到高回报, 根本无法真正为教师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 而且还会使学校的发展后劲儿严重不足。

2.培训形式泛化, 缺乏专业引领。目前一些学校本校的教师人数不多, 平时工作繁忙, 造成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和专业引领。培训形式泛化的情况很多, 教师学历进修、政治学习、写学期个人工作总结等工作经过名词转换, 都被装进了“校本培训”这个“篮子”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校本培训管理中存在着不务实、不严谨的工作作风。

3.决策者缺乏对校本培训的正确认识, 培训内容脱离现实。校本培训如何进行主要依靠管理者 (学校一般为校长) 的宏观指导, 然而, 有的校长在没有深入到教学第一线、不了解本校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教师基本情况的前提下, 仅凭个人意愿设定培训内容, 闭门造车, 设计与现实严重脱离的培训内容, 华而不实, 根本不能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

4.培训评价机械、片面, 缺少有效的评估体制。一些林业局表面上重视校本培训, 但没有相应完整的评价体系, 只关注教师参加培训人数、完成作业情况、考勤情况等, 而缺乏对培训组织、培训者的评价, 这种机械、片面的评价体系导致校本培训失去了相应的约束和督促。

二、正确认识校本培训, 加强培训内容管理

校本培训应当努力构建如师德建设、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高、学科与专业知识的拓展、科研能力的提升等培训的内容体系, 同时要有明确的定位。

1.面对学校、教师的问题。校本培训要以解决学校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促进学校的发展为直接指向。这里的“发展”是其主要特征, 它既指要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也指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它主要关注的不是教师学历的提高和学校的宏观决策, 而是学校、教师具体实践问题的解决, 因此, 校本培训要有务实的态度, 讲究实效。

2.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校本培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 挖掘学校存在的种种潜力, 让学校的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 让学校的生命活力更彻底地释放出来, 这意味着: (1) “校本培训”要建立在对学校深刻理解和洞察的基础之上, 从学校实际出发, 不赶时髦、不机械模仿别人, 学校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2) “校本培训”主要是挖掘自己的人力资源, 当然它也要利用外部资源, 但外部人员决不是凌驾于学校教师之上, 而是和学校教师结成“共同体”, 与学校教师一道去解决培训中的各种问题。 (3) 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学校能不能发展, 关键在于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个好的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 而且要有一个与学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规划。立足于本校, 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以各种形式发挥他们的作用, 为校本培训工作提供动力源。

三、规范校本研修制度, 构建学校制度文化

科学的管理、规范的制度是校本教研的保障。如果在校本培训中将本校各教研组的活动、课题组活动以及校本培训的一些具体活动编制成“校本培训行事历”, 就能加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规范性、可操作性, 从而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控, 防止各项活动流于形式。

1.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化, 让校本教研真实而有创意地开展, 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学习制度。每周规定集体备课时间, 每次由教研组成员轮流担任中心发言人, 由中心发言人按教研组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和方式, 最后作总结性阐述。

2.外出集中学习汇报制度。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后, 要完成“三个一”:填一份《外出学习信息反馈表》、上一堂学习汇报课、作一次学习内容专题讲座, 以充分发挥外出学习的辐射作用, 让更多教师有机会互相学习、互相切磋, 共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3.典型教学案例分析制度。积累典型教学案例并开展沙龙式研讨, 是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或课题研究过程中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解析, 寻找教学遗憾, 分析原因, 扬长避短。比如教师个人撰写案例分析和反思故事。日常教学活动中, 有许多容易忽略而又富有意义的教学片断和故事, 值得教师去反思、分析, 从而提高教师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 真正把教学理念内化为认识, 外化为教学行为。

4.学校多元化听课制度。学校领导听课制度必须健全, 同时, 听课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特权, 更应该鼓励教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互之间开展开放式的听课、评课活动, 营造一个浓厚的教研氛围。教师间的听课是学校工作中最常见、最基本的教研形式, 通过彼此听课、评课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形成这样的制度对推动学校的进步有着其他活动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谓多元可以指听课的类型:新教师摸底指导课、骨干教师探讨总结课、一般教师调查了解课、教师互听课、师徒间的示范课、备课组的研讨课、跨备课组的交流课、观摩汇报课等形式。

5.主题赛课制度。每学期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主题课堂教学大赛。不仅为教师们验证设想、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 更主要的是为大家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过程, 教师在实践中落实理念、验证设想、及时诊断、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不断向着教育教学的规范性、合理性、科学性的目标迈进。

6.课后反思制度。教师上完课后, 要善于反思自己这节课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要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做到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否成为师生交往, 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及时记录课堂上的师生、生生互动中的“亮点”和教学流程中的困惑, 也包括学生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课后反思也包括教研组内教师之间的相互“碰撞”, 同一学科教师间相互商榷, 并将之记录在教学后记中。

在校本培训活动过程中建立的制度文化, 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潜在的校本课程,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其特有的学校气质。制度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教师由个体学习走向团体学习, 由团体学习走向群体学习, 即形成一个学习型学校。

四、创新校本培训的形式

教师培训是成年人的培训, 其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施方法应当适合成年人的特点。教师校本培训宜采用以下方法:

1.案例教学。案例是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对实际情境的描述, 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师培训材料。培训教师必须从培训目标出发, 有意识地选择出典型教学案例, 通过研讨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包括: (1) 课前准备。这既有培训者的准备, 又有受训者的准备。 (2) 案例讨论前的“热身”。包括宣布上课、讨论事先布置的阅读材料、案例引入三个环节。 (3) 案例讨论。 (4) 评价和反馈。

2.对话和研讨。要求培训教师把传授信息转变为通过对话、研讨的方式让教师用理论知识对已有的认识和实践作出对照分析和评价。如新课程实施以来, 各学科都订购了许多特级教师授课录像片, 在校本培训过程中要充利用这些资源, 让同学科教师一起对微格教学录像进行讨论、说课、评课、说教学理念或思想。在讨论中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这些讨论可以成为教师之间相互的有益启发。

3.反思式培训。在培训中, 必须引导学校教师不断地对各种观念、资料、现象、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并进行优劣的比较抉择, 或提出改进意见, 而不是简单或模式化的运用。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思想与实践, 结合培训期间的学习进行经常性的自我回顾与自我小结, 通过不断地总结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并改进教育的实践。至于“反思”, 并不是简单地“否认”过去, 而是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判过去, 它包括既要总结好的一面, 又要指出不好的一面, 还要提出保留好的与改进不足的具体方法。

4.参与式学习。所谓参与式是指受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并承担一定的义务。基于问题和基于课题的学习都是参与式培训模式。它的特点有:学习任务真实, 互动式教学, 合作的学习环境, 创造活动、合作、解决问题和执行真实任务的机会, 学员是探索与反思的实践者。在这种学习方式中, 每个学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 互动、合作, 在做中学, 这种方法加快了教师对新课程的整体把握,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5.写教育叙事。教育叙事就是教师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的描述、感悟、反思, 得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结论。这些结论不同于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结论, 它没有接受现成理论模式的包装, 因而带有鲜活生动的生命气息。

实践证明, 以叙事、讲故事等方式表达对教育理解与感悟的教育叙事, 是教师们最适宜的教育研究方式, 而且是他们提高教育水平、实施行动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6.师徒结对。让一些年轻教师跟随学校骨干教师、特别是优秀的专家型教师一对一结对学习。这些年轻教师一般和指导教师一起工作, 他们一方面从指导教师那里获得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从他们那里潜移默化地获得大量经验智慧的精华, 实践证明这种形式非常有效。

7.作小课题研究。以研究课题的方式实施培训, 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其操作程序大致为: (1) 选择课题。课题要从学校或教师实际需要出发。 (2) 围绕课题选择材料。 (3) 开展小课题研究。在学习和研究中, 要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学习与专家指导等相结合。 (4) 课题研究结题。教师要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并反思学习中的不足。

总之, 校本培训是教师培训最根本的措施和最终的落脚点, 是一种花钱少、见效快、受益面大的教师培训形式, 是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让我们潜心研究、努力践行, 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推动森工系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上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姜平.解读校本怎样做校本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陈聿章.校本教研的特征及实现途径[J].教学与管理, 2006, (5) .

校本培训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第4篇

我园和其他学校一样近年来实施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校本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校本培训大多是立于教育教学实践操作一刀切层面上、或仅是从学校应用性角度来实施的,在培训系列方面存在严密性、系统性、或支撑性理论的不足,还存在自身培训资源的不足,教师编制紧,工作量大,精力有限,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校本培训的思路、形式较呆板,经费短缺等问题。鉴于以上这些问题,本人粗浅的谈谈克服这些问题的努力方向和具体办法。

一、深入调研、制订计划

校本培训的出发点是“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因此,作为幼儿园领导和业务管理者,要对教师群体的知识结构、学历层次、教龄等从教背景等等因素作调查分析,在深入细致了解教师实际水平和需求的基础上,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作为培训活动的出发点,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就能够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安排培训,才能有的放矢,为安排校本培训做好充分准备,制订出以符合各类教师提升需求的分层分类式的园本培训计划,这样能有效克服一刀切的培训方式。同时我们还可依据上级行政和业务管理部门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要求,制订出与学校的工作目标和发展规划以及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相适应的系列性的整体培训规划,此类培训可安排在暑期进行作为比较集中系统的公共培训项目,然后在此基础上将其分解到各阶段培训活动之中,以达到分层指导和总体提升教师综合水平相融合的目的。

二、挖掘资源、边学边培

让一些内功和外功比较好的教师作为园本培训主干力量。也是学校让一些年轻教师跟随一些熟练教师学习的培训方式。主要通过传、帮、带等方法,对培训对象作长期的指导和培养。如:建立一批自学能力强、肯专研的业务骨干作为园本培训资源库。每学期根据培训计划和主题给他们提出培训任务,要求他们每个人承担一定的培训工作。让她们通过查阅资料等等先学一步的体会担任培训者,充当主讲角色,与其他教师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使新教师、骨干教师等在不同要求的引领下得到更大限度的发展。可以通过撰写学习感悟、模拟一个活动、落实一个行为,起到培训相长的作用。

三、立足园本、形式多样

根据校本培训原则,学校既是教育型组织,又是“学习型组织”。而现代教育新理念确立了“儿童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三大原则,这样对教育目标方法、手段都带来很大变化,要学习适应这些变化。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平时可以结合园内教科、教研活动多途径实施培训计划。幼儿园要拨出一定的培训经费,组织各类灵活多样生动有效的拓展性培训。如:挖掘家长和社区力量的支持;提高外出学习的效率,还可选用演讲、多媒体等手段渲染德才具备的感人事迹来达到激荡心灵,树德厉志的培训效果。做到“多样培训,切实受益”。

四、适度外请、增强效应

虽然校本培训是“满足个体教师的工作需求”,它的主要场所是在“校内”,可是我认为在经费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根据学校层面上的需要和引领式的方向性指导培训项目来确定是否外请专家上门培训。这种通过聘请专家讲座方式,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可以达到学校规划与教师的培养提高相结合,传统的业务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课堂的传统教育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的培训效应。这种专题讲座式的方式既可达到速成培训又可节约教师精力的目的,这种与专家可对话式的学习、培训方式,可解决一些共性层面上的问题。

另外每所学校还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以下的校本培训方式。

1、听课评课辅导式。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听受培训老师的课,课后对讲课老师的教材内容安排,讲课的艺术性,以及组织幼儿互动方面给予及时指导,往往对受培训老师能有较大的直接性帮助。

2、案例分析式。组织业务骨干教师对受培训老师的教案进行检查和评定,指出优点和缺点,使教材内容充实又富有趣味性,使幼儿爱学乐学。

3、自由研讨式。由培训者与受训者就某一问题而一起自由讨论,经过讨论,形成正确的共识。可以集体讨论、也可以分组讨论。但每次研讨要有明确的主题和材料。

4、学习心得坐谈式。主要在学习上级文件后进行,以进一步加深理解上级有关幼儿教育文件精神,共同提高贯彻文件精神的自觉性和政策性为目的,再进一步落实到行为上。

5、自学对照式。在教师自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先进老师的经验以及有关理论文章,对自己所做出的教育方式及结果进行分析评论,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6、网络交流学习式。充分运用电脑技术、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利用学前教育学会和有关领导部门网站进行学习的一种现代培训方式,视野十分广阔,使幼儿教育更具前瞻性。

以上仅是本人对校本培训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的很肤浅的思考,也是我们幼儿园在校本培训方面的初步实践和体会,有的经验还不太成熟,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完善的地方,打算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校本培训规章制度 第5篇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培训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及副主任、工会主席为校本培训副组长,各教研组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学校根据校本教研的实际特点,确立了领导小组分工负责,落实责任,制定计划,定期召开校本教研会议,研究校本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师的培训活动,并做好检查、考核工作,把校本培训的任务落到实处。使我校的校本培训走向了制度化、科学化、可持续化。

2、时间保障

我们每周一、五为校本培训固定时间,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的政策法规等文件,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方面通过观看网络录像,与全国优秀的校外场所互相交流、探讨校外发展。

3、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保证经费投入是校本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我们有针对性地为教师购买了相关的校外培训书籍100多本、报纸、杂志30多种,还有一些音像资料;向上争取了教学设备采购资金,对校外场所需进行再完善、再提高;对师资力量进行再培训、再加强;对培训项目、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再开发、再创新;新建了教学楼、改造卫生间、正在建设了多功能教学楼等。还积极参与了市级课题研究。为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4、抓好师德教育培训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为师者的准则。教师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灵魂,无论是哪一面,都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师德,此外还要有丰富的、适当的、有效地育人方法和技巧。因此,学校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做到懂法守法;一方面,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了教师的思想素质。

5、青年教师的培训

青年教师培训关系着中心的现在和未来。为此,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注重对青年教师岗位培训,注重在工作中锻炼、培训活动的策划组织能力。

6、骨干培训

制定名优教师培训方案,确定了培训目标、内容、措施,形成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后背干部、骨干教师通过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部门的进一步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校本培训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7、坚持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小学校本培训制度 第6篇

一、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时、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内容。

二、学校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校本培训方案和 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校本培训组织者和实施者必须按校本培训方案规定的内容组织 培训活动,并记好笔记,做好培训记录。

四、学校每学年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分 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无故不参加校本集中培训三次以上视作不合格。考核不 合格的教师,在教师年终考核中扣 5 分。并将考核情况纳入教师评优、职务 聘任、晋升。

五、教师培训的方式要灵活多样,切实可行,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但都应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使教师逐步实 现由初任向胜任转化,由胜任向骨干转化,由骨干向知名转化,由知名向专家转 化的奋斗目标。

六、做好校本培训的考核与总结工作。考核要坚持严格、全面的原 则;总结中要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分析,总结经验,提出 改进措施,保证培训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七、经费保障。学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为顺利开展校 本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

八、后勤支持:后勤为培训服务,主动、及时提供物质保障。
中心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考核与管理

一、本学期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小学关于 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思想。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办学方向,开足开全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特长,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积极搞好新课程改革,加强课题研究,搞好教研教改。认真落实校本培训,领导班子带头,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为提高教 育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二、具体做法。

1、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本校的校本培训计划,保证计划的事实,确保每周 1 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

2、领导班子带头,确定领导机构,主要领导带头,分管领导具体抓,保证全员参与。

3、学校将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纳入对教师的考核。队无故不参与校本培训的教师,考核视为不合格。

4、每位教师对校本培训和校本学习情况,要认真的记笔记,每次不少于 1000 字。每学期结束要写出 10000 字以上的校本培训 和研究性的论文或总结。

5、每学期结束,学校要写出阶段性总结,总结本学期的

学期情况,总结教师的出勤情况,找出存在的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6、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和学习情况,作为期末的业务内容的一部分,占 40 分。

7、学校对校本培训的资金投入情况。(1)对教师的外出参加培训,学校保证教师的车旅费和食宿。(2)对参加校本培训工作成绩比较突出的教师,学校参照对教师的考核奖励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3)学校保证教师的培训教材等资料,需要购置影像资料时,学校大力支持。(4)学校为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提供资金保障,确保校本培训的正常实施。

三、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长:顾廷胜 副组长:陈文田 组员:吴玉成 陈田圣

四、本学校本培训的依据。

1、上学期:当代教育新理念。

2、下学期: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和实践。

五、具体组织:

1、校长具体分工。

2、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具体抓。

3、教导处人员组织实施。

逸夫小学校本培训制度
[日期: 2005-5-10]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探索教师继续教 育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的功能和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加强领导,加强领导

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校本培训的作用,要向教师大力宣传校本培训的积 极意义,引导教师正确了解校本培训的性质特征,努力营造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良好氛围,把学校建成学习化组织。

保证经费,二、保证经费,创造条件
学校应为校本培训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保证,要想方设法解决校本培 训的经费。在设备设施、图书资料建设上加大投入,为校本培训创造必 要的物质条件。

建立机构,三、建立机构,落实措施
学校要形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协助抓 的管理系统,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 的组织保证作用。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及发展战略,制定校本培训整体 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校本培训的目标、原则、机构、内容、形式、课程、专题、措施,确保培训优质高效。

加强管理,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建设
把校本培训纳入校长的办学目标管理,把教师参加校本培训与评职晋 级、评优、评骨干教师结合起来,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学分未达到规定标 准的实行“一票否决”。

注重过程管理,五、注重过程管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资料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资料可以强化学校的管理工作,促进教学、教育 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教师考核提供依据

学校校本培训制度 第7篇

1、公假:凡因公事(含产假)请假,培训内容自行后补。公假不记入奖惩范围。

2、事假:凡因事请假者,须具备请假条,并经校本培训领导组组长同意后,记事假一次。

3、病假:凡因病不能参加培训学习,须持医院证明并出具书面申请,经学校同意后,记病假一次。特殊情况(如急诊等)除外。

4、迟到:培训学习两次点名后未到者,记迟到一次。

5、早退:学习中提前退场者,记早退一次(特殊情况除外)。

6、旷工:无故缺席不参加培训学习者,缺席一次记旷工一次。

二 培训考勤

每学期公布一次,学年度累积计算。教师出勤情况与学校年度考核等级和学校奖惩制度挂钩。

三 培训

校本培训工作规章制度 第8篇

一、以师德建设为支撑点, 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主攻方向, 夯实校本培训的坚实之基

为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桃江县重点做好了五项工作。一是做实师德体验工作。师德是教师的生命, 必须抓牢、抓实。近年来, 桃江通过校本培训, 鼓励教师做好自我提高的各项事务, 举办了教学理念辩论会和捐资助学等活动, 要求教师撰写师德学习计划和日记。二是认真组织理论学习。采用教师自学、理论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形式, 让教师不断进行理论更新。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了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文件和相关规定。三是开展专题教育。对教师进行了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 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强化了教师以法治教的意识, 整体提高了教师思想素质。四是完善了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机制。把师德水平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和学校评优树先的重要条件, 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五是开展了“正师风、立师德、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师德风尚。

二、以转变观念为立足点, 以服务新课程改革为目的, 构筑校本培训提升之柱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 转变观念是重要的前提, 而观念的转变, 最根本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也是校本培训的核心问题。首先是目标观念的转变。要求教师心中装着新课程的目标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 发掘他们的一切潜能, 自觉地研究学生, 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切实改进教学, 变传授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消除偏见、偏爱等阻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心理因素, 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教法观念的转变。我们让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要培养勇于创新、开拓型的人才, 只注重知识传授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教育学生学会合作, 在合作中健全个性。教学方法要体现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潜意识的能量释放出来, 真正体味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校本培训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和新课程改革接轨的问题。新的形势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 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各自优势, 找准它的结合部, 把线性的接受式学习与点状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过程的培养、教育功能。因此, 我们的校本培训立足于学生、教师乃至学校今后的发展;教师培训的目的, 是让教师“学会教学”。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完成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任务。

桃江县开展的校本培训努力克服了传统教师培训的局限性, 将培训目标直接指向学校和教师的具体实际困难, 有效地解决了集中培训所带来的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有效缓解集中培训所带来的工学矛盾和经费困难的问题。桃江县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 研究制定并下发了《桃江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指导意见》, 对各乡镇中心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乡镇中心学校成立校本培训组织机构, 制定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各中小学校要有校本培训的长期规划、学期计划;教师要有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等。另外, 校本培训工作在一年一度的师训工作会议上和年度师训工作计划上都有专门强调。

三、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 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主线, 打造校本培训管理之梁

校本培训是一项综合工程, 要求全面提高教师的各项业务水平, 使教师成为专家型、学者型人才。桃江县注重教师业务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本着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提高的原则, 不断改革校本培训模式, 建立起了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运行机制。

为了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 桃江县构建了由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各中小学校的校本培训四级管理网络, 制定了专门的校本培训工作年度考核评估细则。细则从中心学校到各中小学校再到教师个人, 分层次对校本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归口对各中心学校校本培训进行指导、督促与管理, 一年一度的师训工作检查与评估, 校本培训工作是重头。对校本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肯定先进, 鞭策后进, 使全县校本培训工作呈现出了你追我赶的的良好氛围。许多中心学校探索出了一系列校本培训的管理办法。桃花江镇中心学校的“四个机制” (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考核机制、校长负责机制) , 修山中心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方略, 灰山港镇中心学校的各类教师培训制度等, 措施得力, 制度过硬, 确保了校本培训的高效有序开展。

近年来, 桃江县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来确保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⑴举办校本培训骨干班, 培养校本培训“领头雁”。为了培养各基层学校校本培训的骨干力量, 县教师进修学校共举办了三期由中小学教务主任参加的校本培训“骨干培训者和管理者”学习班。主要了解什么是校本培训、为什么要进行校本培训、怎样实施校本培训、以及学习国内外校本培训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成果。骨干班学员结业后必须组织所在单位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有关知识的学习, 指导所在单位教师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 并协助学校制定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⑵明确校本培训指导员。为了又好又快地推进校本培训, 教师进修学校指派了一部分资深教师担任校本培训指导员, 定期到各乡镇指导、督促校本培训工作。校本培训指导员系统地向一线教师讲授校本培训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 深入课堂, 深入教师, 深入学生, 和一线教师一起解决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具体问题, 帮助他们克服校本培训过程中的困难。指导员们既能掌握校本培训的第一手材料, 又能在校本培训中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校本培训的质量。

⑶设立校本培训点校, 及时推介校本培训典型经验。要求每个镇中心学校都要明确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作为校本培训的点校, 各点校根据自身的特点, 积极研究和探索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 为其他学校的校本培训树立榜样, 做好示范。目前, 许多点校的校本培训已经形成特色:桃花江小学的研训一体、灰山港镇小学的自修反思、小山湾小学的校际合作、双江完小的案例培训、瓦渣湾小学的师徒结对、新桥小学的教师读书、大栗港小学的沙龙对话、高桥中学的教学论坛等点校的经验在全县推广, 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 原湖南省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顾松麒同志亲临灰山港小学的校本培训活动, 对灰山港小学的“自修学习———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反思提高”的培训方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2008年《教师》杂志第一期报道了整个活动过程。桃花江小学制定的《教师成长十年规划》和教师“三格”发展性培训目标, 为全县的校本培训工作树立了标杆。该校共培养出了特级教师9人, 被人们称为特级教师成长的“摇篮”。益阳市教育局局长熊国平同志考察、了解桃花江小学的校本培训情况, 指定该校为2008年益阳市师训工作现场会会址。

⑷开发校本培训课程。调查发现, “什么是校本培训”“怎样进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有何异同”等诸多问题, 在许多教师中仍然概念模糊。为此, 2007年, 桃江县申报并立项了《加强校本培训, 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十一五”市级研究课题。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积累, 课题组成员编写了《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践指南》一书, 此书涵盖了校本培训的概念、模式、方法、制度、管理等内容。现在, 《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践指南》已下发给全县的每一位中小学教师, 作为2009年教师业务学习的主要理论读本。2009年5月, 申报的课题《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又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专项课题的一般性资助课题。2009年4月, 桃江县教育局召开了由各中心校校长、业务副校长、各中小学校校长参加的中小学校校本培训研讨会议。会议进行了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专家引领、领导讲话等活动, 高桥中学的“四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和桃花江小学的教学沙龙活动, 使与会人员深受启发。

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桃江县采取了各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一是课题培训。从课题研究入手, 通过学习、研究、实践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二是“案例式”培训。观看名家高手的“示范课”“观摩课”“课堂实录与说课评课”, 以案例展示理念, 以理念回归课堂, 让教师在“做案例” (在收看一堂课的同时, 要求教师仿学一堂课, 创新一堂课) 中去体悟, 达到以案例来培训教师的目的。三是“教学反思”的培训。引导每个教师养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培养教师反思能力。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 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组织发动, 查找自身存在的缺点, 讨论加以解决。力求通过教学反思, 让教师在工作上、思想上, 达到明朗化、任务化、实效化。四是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五是开展自我培训。要求教师们针对自身的不足, 开展多方位的教学自补、自救工作。六是组织班主任的培训。提高班主任培养学生养成性习惯和自主发展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七是搞好校本教研活动。注重抓好年级学科教研工作的改革问题, 加强全体教师的合作, 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理念。八是组织教师论坛。让教师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悟和外出学习的体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以调动教师参与热情为推动力, 以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艺术为目的, 搭建校本培训创新之桥

⑴目标明确。桃江县把培训的目标直接指向学校的实际和全体教师。一方面, 让学校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培训的课程、内容和方式有充分的主动权、发言权和选择权。另一方面, 培训突出以教师为本, 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在培训中注重了教师经验的总结与提升, 重视教师的个体需要和自我教育, 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水平和教育科研的兴趣和能力。

⑵现实针对性强。校本培训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 以“问题”为中心, 紧紧围绕着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 重视教师的实际缺陷, 特别是在课程教法、教育技能方面狠下功夫, 努力解决实际课堂教学问题, 使培训真正落到了实处。

⑶方式灵活多样。校本培训活动在全县各个学校进行, 各学校也在某一学科上进行, 同时还采取校际之间的联谊与合作。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艺术, 各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培训方式: (1) 青蓝工程。新分配或新调进的教师要拜骨干教师为师, 并订立师徒挂钩结对合同。要求徒弟随堂听课, 师傅及时指导。 (2) 校长指导。校长通过深入课堂, 参与教研活动, 调查走访教师和学生, 面对面地对教师进行指导, 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3) 课题带动。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课题的选择、设计和研究, 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从而不断提高了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同时, 结题后的科研成果又可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素材, 以此吸引了更多的教师加入课题研究者的行列, 不断增强全校科研气氛。 (4) 观摩听课。各学校由教务处、教研组牵头, 每学期定期举办示范课、求教课、课题研究教改课、外出学习汇报课、比武课、公开课, 及时组织相关教师听课, 要求教师们写教后感和听后感。 (5) 学科交流。要求不同的学科之间互相听课, 取长补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达到经验互补, 资源共享。 (6) 校际交流。学校之间要互通有无, 相得益彰。真正下活校际交流一盘棋, 互利互惠, 在更大范围和更多内容上促进教师的成长。

校本培训工作规章制度 第9篇

一、立项研究,确立校本培训的实施载体

教研教改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永恒动力。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我校克服了师资薄弱,科研教师少,经验不足等困难,以国家级子课题《校本科研中的教师备课探索》为依托,摸索实践,把二次备课,教材整合作为研究的重点,有条不紊地开展了校本培训。

1.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科研制度

成立了以校长为负责人、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科研小组。认真按照设计方案拟定计划,制定了教科研、会议、学习、检查等一系列相关制度,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实验研究行为,保证了整个课题研究的正常展开。

2.推行二次备课

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良莠不齐,部分教师对备课的重要性、目的性缺乏认识。为此,我们明确了备课的内涵、目的、意义及方式方法。把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研究学生、思考教法视为备课的隐性付出,写教案应是显性付出。为了切实保证教师的备课质量,使其在业务上真正提高,我们建立了新的备课模式——二次备课。备课分为一次备课和二次备课两种方式。一次备课是指平时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的超前备课。书写的教案称为一次教案。该教案可进行软设计,留有足够的空间在二次备课中调整、更改、补充。但基本环节要具备。二次备课就是针对一次备课后距离上课时间较长,教师有必要在正式授课前重新备课,再次进行教案预设、调整、补充。为了让教师在二次备课中有所依循,我们设计了二次备课教案供教师撰写。教案分课前再设、课中调整、课后反思三个板块。通过摸索实践,教师积累了大量材料,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3.进行教材整合

针对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整合”理念。受此启发,鉴于同一版本教材,因地域和学生的素质不同,最终出现了不同的学习效果。为此我们提出此项研究。教材整合可以是宏观整合也可是微观整合,宏观整合即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的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增强教材的整体性,注重学科间的整合。使教材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实现跨学科领域的学习。同时把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目标的整合。微观整合就是学科内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实现综合性学习。教师在整合中体会到了教者的快乐,每人都有厚厚的一本整合笔记,教学质量也逐年提高了。

二、强化管理,夯实校本培训的具体环节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实验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改革的要求,取决于实验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能否顺应改革的要求。我校以教师为主体,强化各方面的管理,为推动校本培训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1.狠抓继续教育的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自主学习课改理论,建立了学校领导业务讲座制度。每学期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针对教师需求进行讲座。同时,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加强教师学习。通过学习,我校教师对课改的认识理解都有了质的提高,并能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为了让教师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开展了教学研讨会、教学展示、二次教案展评等活动。在二次备课不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集体备课在教研组内自主形成的优势,采用了个人与集备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开展了科研优质课评比活动。开展活动虽然费时耗力,但能极大地调动教师的课改热情,提高教师的课改能力。

3.加强校本培训的考核和管理

制定严格的领导听、评、导课制度和教师的培训考核制度。指导教师采用“放、引、创”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实行民主教学,使每一个学生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在对教师的培训考核中,采用了查培训记录、书面调查、经验交流、竞赛评比等方式,对培训结果进一步综合,推动工作深入开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实施质与量的综合考核评价,并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中。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过程,改革任重而道远,虽然经历了十年的课改实验,但还有很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校将求真、创新地完成基础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

(作者单位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保平中学)

上一篇:昆山学校工会女职工维权行动月主题活动总结下一篇:吃葡萄的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