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4-07-19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精选12篇)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篇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要:该文针对新疆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软件开发设计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介绍。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开设将涉及软件项目开发的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课程整合达到了课程的设定教学目的,增强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也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软件开发设计;实验教学;课程整合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4-0150-02

1引言

目前,新疆医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涉及计算机的专业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软件工程、网站建设与开发(ASP.NET)、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等。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每门课程都设计了适当的实验教学内容,但是在学习完相应的课程之后,对于一项软件开发项目学生还是感觉无从下手。造成此种现象原因诸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授课教师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没有过多考虑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由此,我们对这些课程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在以往各课程实验课的基础上,综合开发了“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课程内容突显实操性,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设计开发软件项目的能力。

针对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教学内容问题,我们将其他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开设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解决相关各门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衔接问题。

2课程设计

2.1课程学时及教学目标

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是信息技术一门综合实践类课程,应用性强,目标是为学生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软件开发设计过程蕴含着分析思考、工具利用、抽象表达、综合创造等多项技能,对信息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1]。课程开设学时数设定10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90,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原则为1:5。

在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中,学生通过选定软件开发项目,运用软件开发与设计基本技能,运用开发工具进行项目的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界面设计,进而进行软件编码、测试和维护等主要工作。

2.2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为了达到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设定八个关键的环节,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实施,课程教学环节如图1所示。

众所周知,过程控制和过程管理一直是项目执行的关注点[2],为了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对课程的关键教学环节都制定了具体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项目选题。教师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选择工作量适当的软件项目。教师针对学生选题展开讨论,分析项目实施中可能存在问题。

第二?A段: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学生围绕选题进行业务流程设计,划分用户角色,为每一个业务设计流程。根据软件项目具体需求进行系统动态分析和动态模型分析,构建系统状态图与时序图;按照需求分析的任务、步骤和原则,进行功能需求设计和系统建模。

第三阶段:数据库设计。学生使用ER-Win等工具构建E-R模型。具体工作包括E-R图设计;表的定义;主外键设计;索引视图设计;存储过程与触发器设计;SQL脚本生成。

第四阶段:软件开发环境构建。在学生动手编码之前,围绕项目构建开发环境,选择使用的数据库包括:SQL Server 2008R2、MySQL、SQLlite等,选择使用的网站服务器包括:IIS、Apche等。

第五阶段:详细设计和编码。依据项目开发要求,学生通常选择的开发语言有:ASP.Net(C#)、Java、PHP等。

第六阶段:界面设计。在项目的界面设计、美化和布局方面,学生使用已经学过的多媒体应用工具软件包括:PhotoShop、Flash等。

第七阶段:软件测试。学生结合软件工程所学软件测试方法,对的软件项目进行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测试,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完成测试工作。

第八阶段:项目验收。软件项目验收时,学生进行软件作品现场演示,介绍软件主要功能,教师根据设定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现场点评并提出今后改进意见;现场参加项目验收的同学可相互学习交流。

2.3课程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软件开发与设计课程采用了形成性考核机制,目的是对学生在各阶段学习过程进行考核[3],分阶段全面测评学生学习效果,课程考核分值比例表见表1。

2.4课外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实施,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实践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参加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活动、SRP训练项目,学生所完成的作品质量也有所提高。通过竞赛和训练项目,激发了学生软件开发设计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软件设计开发的能力。教学存在问题

第一,授课教师理论知识和软件开发技术学习更新不及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软件项目开发所使用开发工具不断更新,教师存在没有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授课过程中没有将新的知识、新的开发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第二,在教学案例选择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每位授课教师专业知识存在局限性,在教学案例选择方面倾向于某一专业领域,存在教学案例选题的局限性。

第三,开发工具版本更新不及时。开发工具版本不断推出新功能,实验室在软件的开发工具方面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存在开发工具版本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怀斌,郭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方向系列课程实践考核制度与考核方法探讨[J].科技信息,2012(16): 13.[2]柳玲,文俊浩,熊庆宇等.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J].计算机教育,2013(7): 99-102.[3]徐洪智,钟键.软件设计模式课程教学探索[J].福建电脑,2015,(03):69-70.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2篇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课学期:第3学年春季学期

学分:3学分学时:48学时(3周)

适用专业:软件工程(0308)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类核心课程,是融合软件的策划、分析建模、设计、实施、测试和维护等技能的综合性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遵循软件工程规范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一个软件从产生、开发到运行的全部流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遵循规范与执行规范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计算机软件的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基本设计成果:每个小组独立完成一个融合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软件策划与分析建模的软件。

2、概述:软件过程,软件设计方法,可行性分析,软件知识产权及其法律法规。

3、项目管理:软件策划与项目立项,项目计划书与甘特图,项目的跟踪与监控管理,项目评审,客户服务与质量保证。

4、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需求、体系结构、组件,UML/XML模型,数据(库)、通讯、交互、算法、功能等分析与设计,软件实现与测试。

5、软件发布:软件的包装,著作权保护,产品登记,项目结题,软件销售与服务。

6、课程总结:软件文档的综合整理,项目与课程总结,答辩。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第4部分的系统分析与设计上。课程设计的难点在第3部分的软件策划和第4部分的软件需求与建模上。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1、组建课程设计小组,每个小组3-4人。

2、以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组成课程设计指导小组指导学生课程设计。

3、学生课外设计为主,教师课内指导为辅。

4、课内为集中方式,课外为分散方式。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小组共同从问题集合中发现、挖掘需求,并策划软件项目及其题目,对相同或相似题目成果需要集中进行比判。

2、按照软件工程工艺流程和软件工程规范,完成项目立项、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实现、系统测试和软件作品发布等工作。

3、小组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软件的策划、开发和发布工作,并能现场运行、演示和维护。

4、完成课程文档,准备答辩(抽查部分小组现场答辩)。

5、学生要严格遵守课程设计的管理规范和组织纪律。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成绩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成绩评定依据:考勤20%;文档30%;软件30%;协作10%;答辩10%。文档不符合规范且质量差的小组、或软件不能运行且实现过程严重不足的小组,直接判为不及格。抄袭(由指导老师、答辩小组认定)超过40%判定为不及格。

3、旷课扣5分/次,迟到扣2分/次。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3篇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导向来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以岗位要求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 通过岗位分析确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 从而确定学习的课程具体内容;以任职能力分析表所列专项能力, 从易到难地安排教学计划。依据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特征, 再根据之前针对计算机语言就业情况调研的结果, 先确定了《C#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基于工作内容的教学设计, 明确了课程内容的方向, 和实际就业岗位密切相连。

教学设计次数与授课计划次数基本一致, 确定教学设计内容所涵盖的内容, 将课程知识点所包括的内容碎片化, 便于在教学设计中自由组合。每个知识点包括的碎片化内容有:PPT教案, 主要用于概念性的简单介绍;微课视频, 主要用于该知识点概念介绍及基本应用实例介绍;在线题库, 主要用于检测学生初级阶段学习掌握的情况;训练任务, 主要用于基于该知识点的较综合性的问题解决训练;项目任务, 主要用于某一模块或某一阶段学习完成后, 各知识点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以小组为教学单位来统计教学过程情况

根据所确立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收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根据学习情况来设计相应的作业内容。作者设计了《教学过程统计表》的理论课版本及实训课版本, 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行动学习法的特点是“以实践活动为重点, 以学习团队为单位, 以真实案例为对象, 以角色扮演为手段”。依据此教育理论, 设定教学过程统计表的实施具体情况如下:上课以小组模式进行, 每个小组一张教学过程统计表, 小的训练项目小组内部每个成员都必须单独完成, 大的训练项目由小组成员分合作完成, 训练项目完成后小组再一起讨论并统计情况, 再各自对统计表进行填写。任课老师再收集填写好后的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中反馈的问题再相应的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作业内容和形式。

三、通过在线题库来评价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

3.1在《C#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作业网站平台上布置的理论作业具有以下特点:

(1) 在作业布置的形式上。作业在平台布置后, 在指定时间内网络平台自动收作业, 并进行评分并进行成绩的统计, 做到了减少老师的作业批改的工作量。课程网站平台中有答疑模块, 方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并可以给其他同学一个参考。

(2) 在作业题目类型上。课程网站平台上的作业的题型大致分为5种类型: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问答题。除了完整的编程题目外, 基本上满足训练要求。做到了作业类型丰富, 题目内容的设计实践应用性强。

(3) 在作业评价反馈上。学生在评分后能够及时的查看所做作业题目的解析, 做到了作业及时的反馈, 方便学生马上矫正。

3.2通过对《教学过程统计表》来确定实训课训练的任务, 也就是实训作业。

训练任务的内容的设定分为6个部分, 分别为训练名称、训练目的、训练设备、训练课时、训练地点、训练任务。实训作业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 示例性的任务由老师先给提示性的讲解, 再由小组长给组员分配角色进行讨论, 然后再一起完成这个任务;训练性的任务先由小组对训练任务进行讨论, 再由个人开始完成训练任务, 完成后再由小组进行讨论及总结经验, 也可跨组完成, 最后老师再单独和各组交流, 并评选出完成的相对较好的小组进行示范或表扬。

3.3利用教师个人空间有针对性的布置分层作业, 并提供课程学习资源

教师个人空间是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空间, 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该空间内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在该空间内建设好课程学习资料。学生在完成以上作业时可以及时的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教师也可以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在实践教学中, 在课堂上要求老师讲授的内容减少, 但在教学设计、学习引导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介入,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但并不意味着课程的教学由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 实际上教师的工作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要多的多。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78.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353-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不断渗透,中学电脑设计教学已经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版块。同时,也已经成为美术和信息技术课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设计、电脑软件操作为基础,正确引导学生通过设计表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反映学生的情感、认识、发展及其个性特征,实现启迪智慧、开拓创新的目标。

一、电脑设计校本课程目标

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创造力表现。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欣赏、评价、分析、创作艺术设计作品,能够独立赏析设计作品,独立创作设计作品。达到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主要利用Photosho图片处理软件,完成创意作品。

二、电脑设计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1、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要围绕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

校本课程一期只有十节课,课时少,内容多,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如果按常规的教学设计,则不能面面俱到,到最终所获甚少。因此,在教学中一节课设置1-3个小任务,把各个技术上的知识点,分散到这几个难易不同的小任务中,短、频、快,通过各个任务完成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兴趣。

如在“选区工具介绍”一课中,教学内容是:1.学习选框工具:套索工具和魔术棒工具;2.利用套索和磁性套索,实现对人物照片的扣取,完成照片合成。如果以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课程将平淡无趣,因此,我想出一个有趣的主题《魔法师PHOTOSHOP》,首先让学生观看网络红人小胖、犀利哥等恶搞图片,这些有趣、搞笑的图片很快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想自己通过学习也能制作这些图案,不仅都跃跃欲试。设计了任务一:大变窗外风景;教师演示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制作步骤,启发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通过抠像合成不同的风景,使普通的风景照片通过合成变为具有新意的创意合成图像;任务二:骑着扫把去旅行——替换背景制作有异域风情的纪念照;以“旅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从网络收集图片资料,下载梦想旅游地的图片并完成处理任务;任务由易到难,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如:合成的图片不协调,角度不合理,主题不突出;这时提出新问题:你怎样改变从Photoshop中分离出的图像大小、位置、方向和角度?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化疑解难。

2、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提升审美水平

普通高中的学生多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美术基础薄弱,对技术性的知识掌握的很快,但教学难点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自我评价环节,很少有主动站起来评价作品,一方面学生的审美水平有限,往往不知如何评价,另一方面,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互相不熟悉,也可能有羞涩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情况,面对这一问题,我想出如下策略:1、教师每节课根据本节学习内容,选择优秀设计作品,进行评价分析,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设计作品;2、将学生分成3-5人一小组,可以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以自由组合,每组每节课将完成本节任务突出者选为小组组长,由组长来评价本组作品;3、评价由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先自我剖析,到由他人评价,再到教师评价,用教师专业的眼光给学生以技术上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通过这三个步骤,使自我评价环节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活跃学习气氛,并提升审美能力。

3、参加“电脑制作活动”提升学生信息素质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是由教育部、中央电教馆承办的一项针对中小学生的电脑作品制作活动。该项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丰富中小学生学习生活;重在过程,重在参与;激发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题是探索与创新。即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结合学习与实践活动及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创作电脑作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市级电脑制作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技术,更多的是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作品制作的过程,包括学生对于主题的构思与确定,对于素材的收集与整理,对于技术的选择与使用等。比如,在海报设计一课中,先给学生介绍电脑制作活动对作品的要求,让学生欣赏历届优秀作品,确定主题:以庆阳特色为主的海报设计,宣传本地文化、产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如何确定主题、如何搜集资料,了解本地文化完成制作。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正是在这些过程中进行的。

4、联系社会,充分体会电脑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软件工程与实践课程设计 第5篇

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类课程,授课对象为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本课程是对软件工程课程所述内容的进一步深化与具体应用,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大量实例的练习,引导学生完成不同类型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工作,培养学生关于软件工程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软件开发实践动手与文档编写及组织管理能力,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必须完成以下一些环节:

1、任务布置与说明,备有多个题目供学生选择。

2、学生自主分组,并展开软件项目的选题与论证,要求提交分组项目选题和组织分工。

3、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和项目开发计划,并进行审查。

4、获取需求,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并进行审查。

5、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编写软件分析设计报告,并进行审查。

6、通过实现系统主要界面来模拟软件实现,并进行审查。

7、编写软件测试计划,编写软件测试分析报告,并进行审查。

8、编写用户使用说明书,并进行审查。

可供选择的课程设计方案:

1、图书馆图书预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功能如下:(1)由供书部门提供书目给订购组;(2)订书组从各单位取得要订的书目;(3)根据供书目录和订书书目产生订书文档留底;(4)将订书信息(包括数目,数量等)反馈给供书单位;(5)将未订书目通知订书者;(6)对于重复订购的书目由系统自动检查,并把结果反馈给订书者。

2、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要求基于B/S模式来构建整个网络考试系统,整个系统拟由试题库管理子系统、学籍管理子系统、成绩管理子系统、网络考场四大模块组成。系统用户端划分为学生端、教师端和管理员端,通过数据库操作权限设定等机制来保证系统及相关数据的安全性。

3、网上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着重研究、设计与实现用户管理、目录管理、信息录入管理、定单管理、浏览和查找、购物结帐等功能。

(1)会员注册、登录与管理模块,包括新会员注册、会员身份验证、会员身份注销和预定制商品。

(2)商品陈列上架模块,实现商店所有商品的分类上架,供用户浏览选择。(3)为客户提供各个商品信息细节展示模块。

(4)为客户提供所选择商品的浏览、退货等管理模块。(5)购物车模块,需要完成用户选购商品,购物订单生成功能。

4、病员监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I.问题概述

本例为医院特级护理病房的病员监视系统。1)在每一病床旁有一个监护器。

2)在病员身上附着各种传感器,监测各种生理参数,诸如血压、呼吸、体温等,信号被送到监护器。

3)监护器带有输入键盘,用以输入病员的病号的病历号、各种监测的生理因素的安全范围值(上下限值),以及监测频率定期(监测周期)等。

4)各监测部件与中心计算机相连,后者按指定的监测频率定期地对监视器进行检查。5)检查所得到的数据记录在每个病员的记录文件上。

6)如果发现病员的生理因数超出安全范围时,在护理室有各病员的各种报警信号(灯光)出现。

7)每个监视器有一开关,用来控制监测工作。

8)本例中假设监视255个病员,每人设定4个因素。监视周期可从秒到小时变化,对每一病员进行24小时监视。

9)安全范围为十进制数值,内部表示为浮点数。病历号为9位整数。II.需要设计实时系统。

首先要确定按适当的频率监测病员的办法:一种是用中断的方法,在每个监测器内设置一个定时器;另一种是对各病员进行巡回监视。

5、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学生档案管理模块、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学生成绩查询模块。学生档案管理模块主要是对学生档案(如基本资料、学习情况、学籍变动、备注等)进行管理,本模块又分为添加学生档案、查询学生档案、修改/删除学生档案、打印学生档案、数据库管理五个子模块。学生成绩管理模块主要是由教师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本模块又分为添加学生、学生管理、成绩添加、成绩管理、数据库管理等子模块。学生成绩查询模块是指学生通过输入自己的姓名和密码登陆成绩查询系统,便可查询各个科目的考试成绩,同时也可以进行密码修改。要求采用B/S结构,可以对不同角色进行权限管理。

6、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为了让用户能够实现模块共享,并考虑到安全性,需要开发一个平台展示模块的相关信息,并实现用户申请、模块的开发者上传、管理员审核等功能。

该平台需要完成的功能为:每个用户可以对模块的相关信息进行浏览,查找,若需要下载某个模块,可向管理员提出申请;模块的开发者可以上传模块的相关信息;管理员对用户的申请进行审核。

具体需求如下:

用户可以对模块的相关信息进行浏览并申请使用某些模块:

进行注册、登录;

能够对模块的相关信息进行浏览;

可按标题、内容、作者、时间、分类等方式进行查找;

将想要下载使用的模块记录下来,待浏览完毕后形成申请单,提交给管理员。模块开发者能够将自己制作的模块的相关信息进行上传:

将模块的标题、图片、作者、类别、日期、内容等信息进行上传。管理员进行管理:

对新注册的用户信息进行统计察看;

对用户的关于模块使用的申请信息进行统计审核; 对开发者上传的模块信息进行统计察看; 对已经批准并提供模块下载的用户信息进行统计察看。

7、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实现

网站主要面向三类人:老师、学生、管理员,包括一个BBS。三类人权限各不相同,老师可以布置作业、修改作业、登记成绩;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个网站看老师的通知、做作业、利用丰富的资源等等;管理员则主要做后台的一些修改操作; BBS模块主要用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端的功能包括:主页、登入、作业模块、查询模块、个人设置、交流、资料下载、BBS;教师端的功能包括:主页、登入、查询、通知管理、作业管理、上机管理、成绩管理、收信箱、BBS、个人设置;管理员端包括:主页、登入、数据初始化、学生管理、教师管理、BBS管理、修改个人信息。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1、按照参考的范例,完成规定的文档。

2、2-3人一组,完成同一文档的学生成绩相同。

3、行文流畅,格式标点正确。

4、插图必须是矢量图。

5、涉及UML的内容资料必须完整。

6、文档必须真实反映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内容。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6篇

--

发表日期:2010年8月10日

共浏览111 次

出处:互联网

【购买方式】【联

系方式】【关闭窗口】

--

课题名称:软件工程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

摘要:综合性课程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阐述了开展软件工程综合性课程设计的必要性,给出了课程设计的组织方式、考核与评价方法;并且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综合性课程设计;软件工程;教学实践;创新模式

G642

1引言

软件工程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要求高的特点。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普遍感觉软件工程课程中的概念抽象,不容易在课堂讲授中获取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同时,大部分学生的编程实践较少,很少参与开发实际的软件项目,对项目的背景了解甚少,欠缺在实际环境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仅仅是在上软件工程课程的时候以固定课时的方式进行实验训练,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内涵。从实验过程来说,学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为具体的项目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完成资料查找、阅读、系统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软件开发工作。此外,很多学生重视编程等技术的学习而忽视了必要的文献查找、阅读和写作的训练。

开展综合性课程设计主要是要解决本科生在学习中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完成实际工作的问题。软件工程综合性课程设计作为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为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综合性课程设计,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学生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同时,经过工程实践,学生还能建立起独立开展软件开发工作的信心和动力。

2课程设计的组织

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动脑又动手,并且独立实践的机会。首先实验题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仅仅是一些常规的示例性课题。其次,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实验的开展都需要学生自己把握。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不能按通常的课程教学来组织,需要围绕给定的具体题目指导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自学必要的开发工具,搭建实验的开发环境,完成编程和测试工作。除了软件开发实践以外,还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老师主要是通过指引方向、讨论问题、提出建议、评价和考核完成情况为学生提供一个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自由的成长。

围绕上述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的组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制定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综合课程设计的重要性、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考核目标,给出具体的问题领域和题目。综合性设计的题目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例如:研究型和应用型题目,或科研型和教学型题目。研究型题目可以指定学生完成某个特定的研究问题,例如:某些比较复杂且学生没有学过的算法。应用型题目则偏重软件开发实践,训练学生掌握新的技术,例如对于网站开发类题目,不仅是简单的实现网站构建,而是引入当前IT领域最新的技术(如Ajax),使学生学会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新的开发技术。

(2)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况进行分组管理。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运用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但是动手能力较差;而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但在写作方面的训练较少。不少的学生在接触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感觉进入陌生的领域很困难,缺乏完成题目的信心。另外,很多学生由于认识上的问题,关心编程锻炼而忽视写作练习。针对这些问题,在组织管理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各自的特点,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中,例如:在一个小组中以五个人为上限,进行合理组合和搭配使在一个团队中既有具有较强管理意识的学生、编程能力较强的学生,又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在管理小组时,让每个人去尝试其他小组成员的角色,让他们从团队中学习,既发挥各自的专长,又能全面培养软件开发的才能。

(3)项目实施和指导。采用定期检查任务进度、召开团队会议、讨论问题等形式关注并检查学生的工作情况。在时间安排方面,通过一个学期来实施整个课程设计,所有实践不占用课程时间,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分配的任务。前期老师对如何开展工作进行指导,然后定期对学生的阶段性成果进行检查。根据学生所积累的问题的数量和重要程度不定期的做一些软件开发知识的专题指导,如软件编程规范、界面和数据库设计、软件体系架构等。在完成系统后,指导学生依据文档规范撰写实验报告。针对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条理混乱、表述不清等问题,通过讲解相应的写作模板和案例来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最后,对学生提交的各种文档采用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评审和考核。

3教学实践

在综合考虑各情况的基础上,以实验项目的形式开展综合课程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的实验题目涉及多领域的知识和工程背景。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运用引导、辅助等手段来充分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参与到系统开发,从中获取知识和经验。

(1)引导学生进入课程设计

开始课程设计时,首先召集学生,建立小组联系方式,确立项目的开发团队。给小组成员讲解综合性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题目背景,以及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完成这样较大的软件开发题目,缺乏足够的自信,老师需要通过鼓励来帮助学生扫清心理障碍。刚开始学生对整个工作没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因此要引导学生按照项目的开发方式进行规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分配、确定重点、查阅资料文献,等等。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使他们能独立地思考问题,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

对于项目完成的成果,给出明确的规范和考核标准。在开始课程设计前需要向参加项目的成员介绍软件开发需要建立哪些文档,例如:需求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等等,要求学生按照标准的软件工程文档来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概要讲解有关的软件开发工具,包括设计工具(MS Visio等)、开发环境工具(MS Visual Studio,Eclipse等)、测试工具(JUnit等)。这些工具的安装、配置和使用要学生通过搜索Internet、查找图书馆资料来自学掌握。

(2)培养创新能力

软件工程教学如果仅仅在抽象的概念、术语和图表上进行分析、讲解,学生没有直接的项目开发体验,不了解真实用户的需求,就很难发现在软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也就限制了学生用新的思维或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很多IT行业的成功例子中可以发现很多优秀的人才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创造了新的产品和技术,甚至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或领域。例如,Google、Facebook、P2P软件等都是从最初一点想法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因此,在综合性的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综合性课程设计中提出四种创新模式,通过不同的创新模式引导学生突破传统和常规的思维方式,尽可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① 应用创新。应用创新以实际工程中的用户需求为核心,以多领域相结合,强调软件系统的实用性,例如:在指导学生确定题目时,把P2P网络和信息检索相结合提出应用软件课题。

② 技术创新。开发一个具体的软件系统需要各门课程,甚至是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掌握新的技术,并对多种技术进行融合创新,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操作系统知识,在实验中结合多核技术拟定“基于多核实现矩阵并行运算”的题目。

③ 研究创新。研究创新强调问题驱动和研究导向,通过给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研究问题,进行研讨式分析和实验。老师指导学生阅读某个研究领域前沿性的论文,在论文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算法和系统,在逐步积累的基础上,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实现创新。

④ 管理创新。在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中,管理比技术更重要。通过实践要让学生重视管理,学会管理,培养管理能力,实现管理创新。例如,在软件开发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变化,包括软件需求、设计、源代码等都会在开发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改变,学生通过在实践中体会这些变化对软件开发的影响,思考如何从管理的角度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发挥创造性。

(3)评价与考核

在实验过程中要进行阶段性评价,以讨论的方式找出软件系统和文档中的问题。将文档分发给团队成员,每个人要对其他成员的工作进行分析和衡量,对程序代码和各种文档进行评估,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以及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来强化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提高其分析能力,锻炼交流和沟通技能。老师在评价时要考察学生的开发进度、商讨解决出现的技术问题,协调管理中的矛盾。在总结学生工作时要对学生作出指导,并给出改进建议。

考核方式主要是对学生开发的软件系统和课程设计报告进行评分。在评分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平时表现、提交的源代码、课程设计报告,以及是否具有创新性。具体来说,考核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这一部分占 30分,主要根据文档考察学生对系统的认识和分析能力;第二部分是软件系统的设计,这一部分占30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各种图表和语言进行系统分解和设计的能力;第三部分是软件系统的编码和测试,这一部分占40分,主要考核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4总结

当前本科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通过训练学会如何运用各种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性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软件工程的综合性课程设计,为学生建立起完成具体任务的团队合作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让学生组织项目团队,担任不同的角色,培养了组织和管理才能,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波,钟林飞.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计算机与网络教学,2007(9):154-155.[2] 刘智,刘加伶,闫河,李唯唯.数据库课程设计的教学思路与实施[J].软件导刊,2009(1):198-199.[3] 庞晓琼.案例驱动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53-55.[4] 唐仕喜.编译技术可扩展式课程设计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2):40-42.[5] 张天宝,王攀峰.试论新型教与学的关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1,(10):38.Teaching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Course Desig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ZHU Da-yong1, ZHANG Xin-li2, LI Shu-quan1

(1.School of Softwar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2.Department of Math and Informa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610054, China)

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实践安排 第7篇

为了更好的使学生熟悉当前培训课程制作流程,出去后能够更好的胜任行业岗位,根据本课程特点,结合教育技术专业发展方向,采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来开展该课程项目实践。

实践目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能够完成教育培训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实践时间安排:12周至18周,学时12学时

实践场地:N8-c509

实践内容:

作品设计要求:

1、总体要求: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设计的思想,制作一本教师信息技术

与教学能力相关的培训课程的教师手册。

2、具体制作要求:(1)完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需求分析调查报告;(2)利用专业的概念图工具,设计完成培训课程结构框架;(3)应用课程设计理论,完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课程大纲及知识模块设计;(4)制作完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教师手册。

3、作品要有原创性,不能抄袭;

作品提交要求:

1、每位同学的作业包括:1个教师手册文件doc文件、课程结构框架jpg文件,一个课程

大纲及知识模块doc文件(设计方案),并把这3个文件以及使用到的素材一起放在文件夹中,文件夹命名方式为“学号+姓名”,(不按要求的同学作业成绩按0分处理)。通过202.114.219.117网站提交给我。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8篇

汽车设计是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 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总体设计的基本步骤, 掌握汽车底盘主要总成离合器、机械式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驱动桥、悬架、转向系和制动系等的设计方法, 在满足汽车性能的要求下, 熟练掌握汽车部件结构方案分析主要参数的确定原则, 主要零件的强度计算及其载荷的确定等;通过课程学习, 了解基本的汽车设计方法和步骤, 基本具备分析和解决该领域问题的能力。 (1)

现代汽车的设计越来越倾向于高性能、轻量化、高品质方向发展, 系统的汽车零部件设计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基本设计和强度刚度校核是汽车初步设计的关键步骤, 产品优化是汽车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掌握样件试制、结构试验和性能试验的技术是目前汽车行业对紧迫需求人才的知识要求。而目前现有的课程教学对汽车设计主要涉及的主要总成或者零部件基本参数选择和校核, 以及对零部件优化、试制和试验部分很少涉及, 无法满足汽车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仅仅参照教材授课, 学生不能系统了解汽车零部件设计的全流程, (2) 难以意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 无法了解汽车设计的先进技术发展和将来的职业规划, 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需要有总体设计工程师的视野和很强的实践能力。针对每一个汽车总成的设计, 都需要全局的认识和具备整体设计观, 才能将课程讲解的汽车设计方法和步骤融合到将来的工作当中。虽然在理论教学后会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 但是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课程设计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形式主义问题。 (3) 因此在理论课堂教学中, 有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全局设计意识和高度, 通过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来不断训练学生的总体意识。

另外本课程涉及大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知识体系十分丰富, (4) 仅仅依赖最后的试卷测试并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理论课堂教学中, 有必要实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因此根据课程的特点, 围绕汽车行业对人才实际需求和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探索研究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 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提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掌握系统的汽车设计方法和技术。

2 教学改革

2.1 汽车全流程设计的内容教学

以培养学生的现代汽车设计开发的系统能力为导向, 紧密结合汽车产业的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 在初步设计和校核部分进行课堂教学后, 适当讲解贯穿汽车总成零部件设计开发的全过程, 包括初步设计后的计算机优化技术、样件试制以及性能试验, 建立学生的总体设计意识, 掌握汽车总成零部件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及时了解现代汽车设计的先进技术发展和同时为将来的职业进行规划, 提升学习的兴趣。

对这一过程, 老师需要调研、收集和整理汽车产业中各个重要总成的设计开发过程和各个设计阶段的技术要求;研究区分适合在本科教学中增加的技术内容和适合在职业生涯中培训的技术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添加介绍性和扩展性的设计技术。

2.2 课外大作业的布置

课后作业是强化学生熟练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及知识扩展的一个基本教学要素, 是教师对教学工作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汽车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5) 本课程教学改革是在完成各个总成设计结束之后, 以10个人为1组, 布置一个大作业 (课外项目) 。要求每个同学在课程结束前必须完成一项大作业。比如离合器设计, 要求每个人用不同的方法根据教授的内容编制一个离合器设计软件, 编程语言自选, 可以是MATLAB/VB/VC/Excel/Fortran等。要求每个同学使用的软件或者方法不能相同。小组内的同学需要相互帮助和指导。这样通过合理布置课外大作业, 避免抄袭, 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使得学生能够在理论课程教学部分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真正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2.3 研讨式课堂教学

大班教学以组为单位时, 学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大作业可能会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即单个小组只完成某一个大作业, 而失去对其他零部件总成 (另一个大作业) 所教授知识的训练机会。因此在课堂教学部分利用部分时间, 由同学主持, 各个小组相互讲解介绍各章的设计技术和原理, 使得其他小组有机会详细了解各个总成的设计技术。用研讨式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各个小组成员对不理解的内容能够及时沟通和交流。

3 实践与效果

3.1 教学实践

根据教学改革的内容, 已在2届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中进行了尝试性实践, 具体如下:首先给学生阐明本门课程学习特点和将要采用的教学手段、授课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 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形成小组, 选择相应的零部件总成设计大作业和完成的时间节点, 让学生有心理准备;在每个总成设计后, 用2小节课的时间补充现代汽车设计的优化、试制和试验内容, 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零部件总成设计全流程和全新技术;在期中后, 每周安排一小节课时间, 让各个小组主持讲解, 研讨各大零部件总成设计的软件设计和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成绩评定。通过此过程, 可以充分训练和展示学生的才能。对于不善表达的学生, 也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机会。最终成绩评定按照大作业成绩占40%, 期终考试成绩占50%, 课堂学习占10%进行核定。

3.2 教学效果

通过探索性实践, 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和学院的督导团听课后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网上的学生教学质量评价成绩超过95分。课堂授课由于有学生参与, 活跃了课堂氛围, 提高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和主动性, 掌握了零部件总成设计的全流程, 同时锻炼了同学的软件编程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

摘要:本文结合汽车设计课程的特点和问题, 提出了汽车全流程设计的内容教学、课外大作业布置和研讨式教学的教学改革措施, 并进行了实践。该项改革在增强学生能力、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汽车设计,教学,改革

注释

1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叶明.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中国校外教育, 2010.2:60.

3康元春.基于能力培养的《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教学研究与改革.科技信息, 2011.14:111.

4孙跃东, 周萍, 张振东, 等.汽车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创新.江苏科技信息, 2012.9:51-53.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9篇

关键词:人文素养 教学侧重点 教学方法改革 实践技能

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在1980年举行的第十—次年会上公布的修定后的工业设计的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这叫做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是针对生活方式的设计,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以及潜在其中的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设计师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所创造的绝不仅是功能,还有精神层面的因素、价值尺度、意识形态的导向。

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重视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共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企业中新产品开发的环境、动机、流程等方面的知识,并对工业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陈放在《设计教育哲学的几个问题》中曾经提到“鉴于设计师所熟悉的传统技艺正在被当代的科学手段毫不留情的取代,设计课程设置的重点需要聚焦在每个学生的意念创造能力培养上,应该强调能力的训练,与此同时注重于知觉的培养”。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重点课程,产品开发设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应当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实践方法,将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方法相结合,才能顺利完成专业学习的教学任务。

1、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人文素质的文化理论教学

产品开发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课中综合性极强的一门重点课程。一般来说,产品开发全过程包括前期的市场调研、技术开发、产品制造和后期的市场投放、产品评估等环节。在学科内容上交叉整合了消费者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知识产权等相关学科。产品开发设计也是一门技术性极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多关注国际间新科技新技术。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参加一些专家开设的知识讲座,组织学生观看展览,促进院校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创造激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拓展学生的视野,利用大量翔实的精品范例和资料分析来佐证课题创意,注重把握思维的不同方向和角度,让学生有较多机会感受教学以外的相关学科素材,诸如文化现象,艺术形式等,从感性到理性的度来审视创意作品。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关注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例如文化史、生活方式史、美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相关的人文社科背景知识。并鼓励鼓励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尽可能多的和其他专业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打下宽厚基础的文化功底。这个版块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2、完善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注重产权意识的培养

产品是为人所服务的,它的存在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那么在产品开发设计教学中,应当与时俱进地根据时代发展,提出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中,曾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事实上,“生态”设计概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势在必行的潮流。从家电设计、卫浴创新、居住空间到公共设施,每个领域都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也意味着设计教学的侧重点的变化,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改善现有人口的生存环境而且应当考虑到未来的生存环境。那么,将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纳入产品开发设计教学中,必须了解产品的制造销售甚至退出市场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节省或浪费材料与能源,生产原料是否有毒或无害,增进还是危害了每一阶段工作者的健康,这都是学生应当关注的。

除此以外,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知识产权意识,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之日起,工业品外观设计就与发明、实用新型一起在专利法的框架下得到保护。学生通过查询已公开的具有专利权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既能洞悉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也能获得设计灵感,从而达到鼓励学生进行原创产品开发设计的目的。

3、加强技能学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设计师应当熟悉相关的工艺和材料,熟悉生产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和消费,并符合生产和消费等方面的要求。设计观念需要基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建立起来的,如果设计人员不接触或很少接触实际生产,很少了解人们的生活状态,不熟悉市场和消费信息,那么其设计只是一种绘画式的理想方案而已。产品开发设计课程是立足于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的角度来审视设计过程,可以使学生从一个更宽的管理者视角来理解设计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实际的企业实践技能是产品开发设计课程必不可少的。通过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使其深切感受到社会实践与自身能力成长的密切关系。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项目,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市场实际项目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习基地等方式可以加强校企联系合作,增加学生的课外实践机会和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工作室模式和双元制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项目,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市场实际项目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有意识增加一些探索性课题,将一些前瞻性的课题和具体项目结合,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组织能力。

3.1 工作室模式

将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和工作室模式两相结合,通过工作室接洽实际的企业实践项目,并且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设计。通过课程教学各环节的作业要领、作业内容和考核办法的明确化,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化。工作室模式把工作室的项目内容贯穿到整个课程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的目的,在具体地实践性的课程实习中,学生收获的知识远比单纯读书、做笔记要大得多。

3.2 双元制教学

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双元制教育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强了社会实用性,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所谓双元制是企业和相应的职业技术学校共同完成的职业教育。在双元制教学中,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如生产岗位、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都是课程教学场所;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不同的教学地点,教学形式与内容就有所不同。双元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

4、探索新型教学手段,鼓励师生互动式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计算机、投影仪等硬件设备和网络课堂等软件设备,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打破以往人机交流空间和时间的制约,改变常规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学校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建设是数字教育的物质基础与技术保障,真正使数字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还在于提供满足教学需要的精品软件与数字化信息。运用信息技术开设网络学习平台,提供课程教学或其他学习资料,提高教学灵活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以往的教学过程往往是老师教、学生听的形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创造积极思维的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鼓励原创,多元化思维方式。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提高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获取知识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往在对学生的设计作品点评时,主要是从教师个人的审美欣赏角度出发,提出的建议也是一家之言,而现在采取学生设计,在课堂上讲述自己的设计构思,同学和老师对其进行提问和点评,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课堂气氛也变得更加活跃。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中,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而教师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倾听不同的声音,并及时做出反馈,克服难题,这个促进是双向良性发展的。

5、结语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0篇

正如课程设计教学目的所言“从产品装配测绘、计算机绘图、三维CAD建模、参数化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和拓宽学生在工程制图、机械CAD技术等课程中所学基本知识,结合实际机械产品(模型)设计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实践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的体会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上的不足,比如测绘环节,试验台上的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并不是十分清晰,测绘的侧重点也不是十分清楚等等。

通过测绘,我了解了柱塞泵的工作原理、装配结构和运动路线等情况。熟悉了常用的测绘工具、量具以及测量零件尺寸的方法,为之后的AutoCAD二维建模和ug三维建模打下了基础。这一阶段了解了游标卡尺、卡钳在测量长度、壁厚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铅丝法、拓印法和坐标法在测绘曲线轮廓和曲面轮廓的应用,总之,测绘的过程虽然有些乏味,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却非常的丰富,需要我下来好好消化。在AutoCAD二维建模过程中,经过分工合作,小组成员都较好的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当然在此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困难,于是在图书馆借阅的几本书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虽然之前接触过AutoCAD软件,但并不系统,目的性不强,不像这次课程设计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我也借此机会比较详细地补充了软件应用方面的缺点,比如图层的设置,块的创建和插入等知识。在ug三维建模过程中,诚如老师所说创建一个实体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衬套的创建可采用两个圆柱体布尔求差,也可采用在大圆柱体打孔,也可采用在创建草图后拉伸得到。这些不仅使我熟悉了软件本身的操作也拓宽了思维,受益匪浅。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1篇

开课单位:会计学院 开课学期:第3学年秋季学期 学 分:1学分 学 时:16学时(1周)适用专业:会计信息化(060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配合《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是会计信息化专业方向的必修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平台,提高学生对会计软件的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围绕会计软件开发技术,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设计选题,完善《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所开发的系统原型案例。

2、在以下设计课题中选择

商品进销存类:(1)商品采购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2)商品销售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3)商品库存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4)应付账款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5)应收账款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6)采购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7)销售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8)库存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9)应付账款账龄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10)应收账款账龄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其它:(1)工资管理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2)固定资产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3)财务管理指标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3、自拟题目

在满足《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行拟定课程设计题目,经指导教师批准同意后进行课程设计。

三、课程设计的方式

本课程设计原则上以各小组自行开发的商品进销存管理信息系统原型案例为基础,在系统的业务流程、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数据处理流程、计算方法、源程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作品完成后,要求学生提交以下资料:(1)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文档;(2)物理数据模型 PDM;(3)数据库文件;(4)源程序;(5)系统运行效果屏幕录像视频。

五、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

1、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成绩。

2、依据提交资料的完整性、软件运行效果、作品现场演示、系统文档的规范性与完整性、屏幕录像视频、纪律表现等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成绩。

软件开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2篇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逐渐地对它的资源进行有效地、合理地、充分地以及深入地开发和利用,提到教学的日程当中,这将大大地保障物理课程的顺利进行。为此,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课本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教学标准,而是需要改革教师和高中生这两个潜在的、具有爆发力的资源,积极地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验中愉快地、轻松地学习物理知识。为了对物理实验室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就需要我们从几个方面入手,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对几个资源高度地利用,从而服务于物理教育实验当中,促进教学的正常严谨地开展。针对物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措施,我们做了几个方面的阐述:

一、物理资源的现状分析

1.现在的物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仍然采用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简单地利用课本资源作为物理教学的主要参考物,进行单纯地教与学的一种互动过程,而不是多多地设立一些实验操作课,鼓励学生进行亲自动手、实际操作的做法,这种传统的、落后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观察和体验的能力,不能够很好地享受操作实验的实际性,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有的高中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实验课,但是鉴于实验器材的陈旧、实验器材的种类、质量、数量以及更迭换代等各种问题,对于这些困难,学校没有及时地解决,所有的事情都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另外,许多老师仍然重视教学,而对实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也会在无形之中降低学生实践创造的能力,降低了学习效率,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

二、充分地开发和利用物理课程实验资源

高中课程教育中,要想提高物理教学的进程,就需要加大对物理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力度,那么资源该如何有效地利用,学校和教师应该做几个方面的努力,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呢?就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对课本资源的开发利用。课本作为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第一手材料,自然该被学校和教师很好地开发与利用,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层面。

2.对教师资源的全方面开发利用。学校需开设培训的平台,让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不定期地培训,准确及时地了解教育发展的`前沿,并且对教师进行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让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能因为功利、成绩的好坏或者说亲戚朋友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按这些外力原因对学生进行桌位的安排调整,亦或者是根据自身的好恶,对实验教学不怎么热情而减少实验课的开设甚至是不上,各种原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

3.对实验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学校需要及时地更新学校的实验器材与设备,为了跟上物理教学发展的进程,好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实验的操作。上物理课时,教师应该多多地设立实验课,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验,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仔细地观察与记录,整理实验资料,归纳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然后经过对比、反复操作,不断地领悟、参透实验,反反复复中就能慢慢地了解并且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时刻关注自己身边的东西,或许它们就是你们学习进步或者是实验的资源,联系生活实际,让我们的学习更轻松、快速前进。

4.开发和利用信息化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电脑、平板、手机等先进的技术设备迈入千家万户,我们对于知识获取的渠道更加便捷,那么自然也就能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比如,有的实验器材欠缺,学校不能开展实验过程,这个时候,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下载资料,然后通过网络播放实验现象,让学生能够及时地看到仿实际的操作过程,从而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契机。

三、开发和利用物理资源,从而有效地运用于物理教育实践中

通过对上面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且积极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把课本资源、教师资源、实验资源、信息化资源等有力地集合起来,从内容的组合上,工具的先进性运用,还有不同方式方法的相互融合,不断地改善教学的方法以及多物理知识探索的兴趣与学习的动力,共同使用,为物理教学的开展作出贡献,从而对物理教育的推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开设物理实验课,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更加方便与快捷,加上它独特的视觉效果和直观性的美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与对物理探索的兴趣,而且由自己动手得出的结论便于学生持久的记忆。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也让学生积累了更多学习知识的材料,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了资源的共享。

对物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最终服务于物理教学工作,促进物理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很烦伤感的个性签名女生下一篇:天文学研究生院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