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龙学校红色文化

2024-07-15

中龙学校红色文化(精选6篇)

中龙学校红色文化 第1篇

跨文化传播中龙的翻译及其它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由于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在内涵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直接采用西方文化中“drag-on”一词来表达我们中国文化中的“龙”会在西方人中产生误解.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首先比较了这两个概念的在内涵上的差异.然后分析了很多学者和网友提出的用“loong”这一词来表达中国文化中的`“龙”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及可行性,最后指出该词要真正成为“龙”的英文对等词不仅需要学者和网友的呼吁,更需要我们的相关政府机构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大力推广.

作 者:胡兴文 束学军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南,23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14)分类号:H3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龙 dragon loong

中龙学校红色文化 第2篇

一、对红歌的理解

我们说的红歌, 不是那些在一定时间阶段“走红”而非常流行的歌曲, 也不是专指一些革命题材的“老歌”。真正的“红歌”, 是指鸦片战争以来涌现出来的大批奋发向上、弘扬真善美、励志昂扬, 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优秀歌曲。

二、有效开展红歌传唱活动的几个措施

(一) 营造良好的红歌氛围

曾经到一所小学去, 广播里放的是“亲爱的你张张嘴”, 听起来很刺耳。为了营造良好氛围首先是学校要抓住几个时机:朝会课前、升旗仪式前、教职工开会前、班 (队) 或大队会活动前、每节上课前都应唱红歌, 让学生多次聆听感受其中的魅力。重庆市路阳学校和太原建设路小学, 他们将学校上下课的铃声改成了不同的红色歌曲, 让学生下课大脑得到完全放松, 又营造了良好的“红色”氛围。其次是教师和家长, 平时个人吟唱、卡拉OK、文娱活动、电视节目选择都要注意给孩子以正确的示范, 不能只依自己的兴趣。

(二)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将红歌传唱的活动进一步深入, 一是举行以红歌为主题的各种竞赛活动。二是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例如欣赏精典红歌、红歌表演唱, 讲有关红歌的故事等。三是让学生把在红歌传唱的过程中体验于蕴涵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丰富的情感和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的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四是组建班级或学校课外“红歌队”, 进行专业培养, 使学校唱红歌的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 选择与创新, 激发学生兴趣

1、结合中小学生各方面实际选择适宜的红歌。

首先红歌音域的广度要适合学生发声器官的生理特点;其次是红歌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例如有的让小学生唱《黄河大合唱》和《青藏高原》等歌曲, 这显然是违背了上述两条原则。

2、扩大视野, 审查评定, 向学生推荐新的红歌。

其实只要是弘扬真善美、能让学生奋发向上、励志昂扬, 能体现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优秀歌曲都算是红歌。所以一些好的流行歌曲, 经过有关教师或专家审查, 完全可以作为一首新的红歌向学生们推荐。例如曾流行的《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国家》、《红色摇篮》、《领航中国》等都为现代流行歌曲中的红歌。

3、“创作红歌”, 满足学生需求。

有些流行歌曲学生很喜欢, 但歌词内容不适合学生, 怎么办?重庆巫溪县城厢职中某班教师发现学生语文水平很差, 一天就是唱流行歌曲, 后来老师说唱可以, 但只能用流行音乐的曲, 自己必须编写歌词, 两年来学生兴趣浓厚, 语文水平大幅提高。改编的优秀歌词很多。

一名叫郑伟的学生把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的歌词作了颇有创意的改编, 叫《常下乡看看》:“抽点空闲, 抽点时间, 带着公仆, 常下乡看看;带上法律, 带上文件, 陪同干部常下乡看看。百姓积压了一些心愿, 农民肩负了很多重担;国家的政策向农民说说, 发展的路子跟百姓谈谈。”这首改编歌曲, 后来得到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奖励, 要求全市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阅读这首歌词, 唱这首“红歌”。

有的学生将《两只蝴蝶》改编成:“老同学, 你开开口, 有啥困难让我来帮忙……”

沈阳市黄河大街小学, 将《百家姓》、《弟子规》及一些难记的古诗文等配上《雪绒花》、《老鼠爱大米》、《双截棍》等流行歌曲的旋律, 学生们唱得有滋有味。教育部王登峰司长表示“我们现在正考虑把经典国学诗文谱写成流行歌曲”

重庆市忠县四小将《北京欢迎你》, 改成了《四小欢迎你》, 踏进校门让人倍感亲切、温暖而不俗套。另外, 还可以发动师生谱写校园“红歌”, 例如忠县绍溪小学, 发动师生不但创作了班歌、校歌, 还谱写了不少关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优秀歌曲, 例如《植树歌》、《修路歌》、《爱家乡》, 《小苗苗》等, 深受师生喜爱。他们创作的歌曲《山里人的犟劲》和《人生的脚步》已与其他新人作品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结集出版。通过此活动, 该校完全打造出了极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四) 充分利用红歌传唱的展示平台——音乐课堂

现在的不少学生对这些红色歌曲不感兴趣, 什么原因呢?俗话说, 知之深, 爱之切。其原因在于学生不了解这些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特别是一些革命题材的红歌, 对于没有经历过旧社会的艰难岁月、体验过革命年代血与火洗礼的当代青少年来说, 烈士的鲜血渐行渐远, 曾经引导不同时期文化潮流的红歌只是简化为了纸上的乐符。对此, 重庆某中学一位音乐老师做了一个课题实验, 课前让他们收集红歌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和影视资料, 有的还制作成课件。上课时, 学生争先恐后的介绍红歌的词曲作者、产生的背景和巨大的历史意义等, 使大家对所教学的红歌有了深刻的认识。当唱起这些歌曲的时候, 他们的眼前很自然就听到了白山黑水间激越的枪声、看到了太行山上喷薄欲出的红日、看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 这些景象融入他们的歌声, 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演唱热情。

赣北地区民俗文化中龙形象的浅析 第3篇

关键词:赣北地区;民俗文化;龙形象

一、龙形象存在主要形式

龙形象渐渐融入到民俗产业中,以文艺舞蹈表演、食品、制造业的方式存在。在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李尤的《平乐观赋》中都有对“鱼龙曼延”的生动描述,中心节目为“巨鱼变巨龙”, 作为汉代的大型歌舞,“鱼龙曼延”集合了当时最高水平的演员阵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谓规模宏大,幻象纷呈。

(一)赣北地区舞龙舞狮中的龙形象

舞龙舞狮活动在赣北地区一直很受欢迎。新余市分宜县袁河和杨溪河因端午龙舟竞渡活动盛行被誉为“龙舟之乡”。分宜县曾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运动先进乡镇”,在2006年全国龙舟邀请赛中获得第五名,龙形象充分运用给分宜县带来巨大动力,推动分宜县经济发展,舞龙舞狮运动也增强了分宜县人民的体育意识。使得分宜县这个以农业经济为优势的地区,实现了从“从经济小虫”到“经济小龙的飞跃”。

(二)赣北旅游业中的龙形象

许多建筑名胜的典故和名字也有许多与龙有关,如玉山龙王庙,一些风景区也与龙有关,彭泽县的龙宫洞,传说里面曾居住着一条龙,最后由于人类的驱逐,而死于洞口。庐山龙首崖也有一个关于龙的美丽的传说。玉女化成了大天池东面的锦绣峰,庐君变成了大天池西面的白云峰,他们日日夜夜深情相望。大天池西面半山腰的巨崖,就是金龙之首。因此,这座险峻的山崖,便叫龙首崖,也称舍身崖。众多典故赋予景区神圣感,吸引众多游客。

二、对赣北龙民俗文化浅析

赣北在继承龙形象及文化,也创造了与龙相关活动,并持续行下去,这也促进了龙文化及形象传承。尤其是舞龙等一系列活动是艺术活动,也是传统体育活动,传统的舞龙运动又增添了新活力,大大地提高了人们对舞龙运动进一步认识和兴趣,舞龙运动的观赏性也大大增强了[1]。

在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今天,传统文化生存艰难,例如有很些传统节日已黯然失色,一些“洋节”在国内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所以在欣喜的同时,我们需深刻认识传承龙文化任务的艰巨。

(一)对于赣北地区优秀舞狮、赛龙舟活动,政府宣传推广龙形象文化品牌

上饶板龙入选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宜洋龙舟赛成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既是政府对传统龙文化重视,也是对劳动人民褒奖。国内学者对龙狮运动研究发现:“龙狮运动能有效促进人体心肺及有氧工作能力的提高,龙狮运动是一项大负荷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2]在传承保护的同时,也要考虑以可持续发展方式对其加以开发利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双赢”,使得彭泽板龙、抚州手摇九节龙等特色龙形象永葆生命力,世代传承。

第一、从政策、财力、人力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一整套合理有效保护与开发机制。政府应投入适当资金加以开发和保护,每逢佳节时出资鼓励当地人民组织舞龙、赛龙舟等活动。

第二、结合推广全民健身计划,探索保护与开发舞龙活动的有效可行模式。从小就树立村民的舞龙意识、在重要节日积极发起舞龙活动,可以进行竞技。

第三、创新舞龙的内容与形式,丰富赣北体育旅游文化。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创新都是必不可少,创新是生命力源泉,在传承舞龙文化同时,就是为舞龙活动注入新鲜血液,维持舞龙文化的生命力。

第四、加强媒介宣传,打造龙狮品牌,传播龙狮文化。借助新媒体、网络扩大品牌效应。在提高知名度后,政府可以将几个地区特色活动组织到一起,去各地区进行表演。

(二)在高校开设龙文化活动技巧课程,传承非遗

从学科建设入手,在高校中积极开展中国龙狮运动课程建设。舞狮、舞龙、剪纸艺术,学校都可以教授学生,这样既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可以提高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可以促进龙文化的创新[3]。校园内可以增设一些此类比赛活动,增加趣味性。在教授舞狮舞龙等活动时,也可以开设制作龙技艺,例如板龙、龙灯等制作过程。近年来,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所做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中国龙狮运动在全国高等院校课程建设。具体讲就是从课程人手,不断完善龙狮运动的学科体系,加强龙狮运动的学科建设,将其纳入到现代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去,成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重要课程之一。萍乡芦溪村小学意识地开办了三期共60名孩子“缩龙”培训班。九江学院体育学院开展了水上训练基地(目前正在申报中国大学生龙舟训练基地)、舞龙舞狮训练基地。这些培训班不仅对中国舞龙舞狮运动在高等院校普及与推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于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对中国龙狮运动的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方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齐磊磊.探究龙文化[J].陇东学院学报,2009年1月15日.

[2]参见高培军,段宝斌.赣北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彭泽板龙为例[J].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2011年12月7日.

[3]参见李龙飞.浅析四川高校开展龙狮运动的价值及意义[J].内江科技,2014年7月25日.

黔东南苗族剪纸中龙纹特征分析 第4篇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剪纸,龙纹,龙纹特征

苗族是我国人口众多、分布地域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贵州, 苗族主要聚居在黔东南的大山中, 由于地理条件较差, 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环境, 社会发展相对缓慢, 以致保持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 剪纸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苗族没有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剪窗花的习俗, 苗族的剪纸只有在刺绣中才广泛运用, 所以苗族剪纸也称绣花剪纸。苗族剪纸题材丰富、构图饱满、风格淳朴、刀法精湛, 体现了苗族人无穷无尽的智慧、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众多少数民族剪纸中独树一帜。在丰富的苗族剪纸纹样中, 龙是最具风格、最具变化、最为多样的剪纸纹样, 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苗族的生活意识形态, 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完善我国传统的龙文化。

一、苗族剪纸中龙纹形象变化分析

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民间假想创造的吉祥之物,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龙是民间创生的, 后来被皇家占用, 成为皇家最高权势的象征。明代以来, 基本将龙的确立为今天我们普遍看到的牛头、蛇身、鹿角、虾眼、狮鼻、驴嘴、猫耳、犬腿、鹰爪、鱼鳞、鱼须、马尾的形象。苗族对龙也极为喜爱和崇拜, 认为龙能送子、保寨安民、赐人风调雨顺, 奉为神物。但苗族龙的形象与传统龙的形象大有不同, 苗族龙不固定在传统龙的形象上, 而是在其基础上大胆的夸张变形, 甚至是“无中生有”的出奇创造, 按照苗族自己的认识, 使龙的形象更加理想化。在苗族的原始宗教观念中, 世间万物都可以变成龙, 苗族创造的苗族龙形象与传统龙形象不同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点:龙角的变化、龙头的变化、龙身的变化、龙尾的变化。苗族龙不再局限于传统龙鹿角、牛头、蛇身、马尾的固定模式。

1. 龙角的变化

传统龙形象长着一对鹿角, 而在苗族剪纸中的大多数苗族龙却长着一对牛角, 看上去似乎更显霸气。苗族认为龙和牛是相通的, 龙主雨水、牛耕田地, 都关系到生产生活, 是主人衣食的。在黔东南苗族的“招龙”古典祭礼中就用一头强健的大水牛代替龙的形象。另外, 在苗族的意识中, 牛代表祖先, 能象征男性旺盛的生殖能力, 寓意人丁兴旺发达, 所以苗族常将牛角供奉家中。苗族龙中有很小部分也用传统龙的鹿角, 只是比传统龙的鹿角显得更加粗壮有力, 尖角没有那么锋利, 线条相对圆滑些。黔东南的台拱型剪纸中大部分是没有龙角的, 有的在龙头上添加了鸡冠, 因为苗族中传说龙的角是向公鸡所借。

2. 龙头的变化

苗族剪纸中出现的龙头有一部分还是沿用传统龙的牛头形象, 另一部分则将龙头变化成人头和蜈蚣头的形象。之所以变化为人头和蜈蚣头均来自于苗族世代相传的传说故事。例如人头龙, 传说苗族中有个老人去世后被埋葬在一块能让人变成龙的宝地, 老人的子孙们还没等到规定的时间就提前开坟查看, 结果身体变为龙身而头还未变。苗族认为死后能变成龙是最高境界, 这也是人头龙出现的原由。再如蜈蚣头, 传说蜈蚣和蛇是苗族祖先姜央的兄弟, 并帮助姜央战胜了敌人雷公, 理当受到苗族的尊敬。另外蜈蚣和蛇同为软体爬行动物, 所以可以互通。人头和蜈蚣头的龙形象在施洞型剪纸中出现极为普遍。

3. 龙身的变化

苗族龙身的变化是最为丰富和多样的, 它基本上脱离了传统龙身以蛇身为主体的固定模式, 甚至有的龙身还无法将它归结为哪一种动物, 可见苗族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牛身, 也称“牛变龙”。就象牛角一样, 苗族人认为牛、龙相通, 变为牛身的龙身体强健、四肢粗壮、力大无穷, 更具威力, 可用作征战中的坐骑, 保人连打胜仗、天下无敌。 (2) 鱼身, 也称“鱼变龙”。这类鱼身龙身体粗短肥大, 尾巴象金鱼尾一样作花形散开, 外形很是好看。龙和鱼同样生活在水中, 且苗族善于在田里养鱼食用, 将鱼身变化到龙身上, 大概是企盼自家养的鱼大如龙, 是对丰衣足食的期望。另一方面苗族认为鱼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强旺, 以鱼产子多来寓意人口繁衍昌盛, 龙有送子的神性, 无儿子的人家可以向龙求子, 将龙身变化为鱼身的形象, 也存在于这一暗示在里面。 (3) 蚕身, 也称“蚕龙”。苗族自古就养蚕取丝满足绸缎和绣花丝线的需要, 蚕在生活中是极为重要的, 这一变化也是对丰衣足食的企盼。 (4) 狮身龙。这是牛龙的变体, 身上的鳞片变成鬃毛, 使其更显威力和霸气。狮身龙在台拱型剪纸中用得较多。 (5) 飞龙。飞龙有蚕身的, 也有鸟身的。苗族认为龙能腾云驾雾, 就具象化的给龙加上翅膀, 并且根据画面的需要有单翅和双翅, 使龙在视觉形象上更加完美, 这一形象的变化也从侧面体现了苗族不仅有理想化的一面, 也有现实的一面。 (6) 双体龙。一条龙同时具有两个蛇身, 这是苗族将现代的共用形运用到龙纹中的最好见证。 (7) 虾身龙, 也称“虾龙”。外形与蚕龙相似, 成甲克虫形, 这一变化反映出龙在苗族心中也有乖巧、可爱、亲近的一面。 (8) 花身龙, 这种变化极为少见, 仅在施洞型剪纸中使用。身体部分还是蛇身的形, 靠近尾部展开变成一朵开放的芍药花, 这一变化是龙身变化中唯一与植物有关联的。

4. 龙尾的变化

苗族施洞型剪纸中的龙尾大多都是金鱼尾, 台拱型剪纸中一小部分是传统龙的马尾, 另一小部分呈羽尾和秃尾。使用鱼尾一是外形优美, 二是前面提到的鱼产多子的生殖崇拜。总的来说, 苗族的龙尾变化不是很复杂。

苗族龙纹变化多样、造型丰富, 有着强烈的装饰美感和亲和力, 在传统龙纹的基础上, 融入了苗族自己的生产经验、生活感悟、民族文化、原始信仰和崇拜。

二、苗族剪纸中龙纹的意识形态演变分析

苗族龙与传统龙在外形上有着相似的地方, 但在意识形态方面却有着本质的差异。在众多的传统纹样中, 龙的形象从商周至清代以来都是保持着传统龙的形象, 最初产生于远古社会对自然力崇拜的神化, 阶级社会产生之后, 最高统治者则将龙的形象占为己有, 龙由起初的原始神性逐渐的转向社会权势崇拜的新神性。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 龙成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们皇权的象征,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帝王的服饰纹样上。早在西周服饰典章形成时, 龙纹就被定为帝王的专用服饰纹样, 严禁臣民使用龙纹做服饰纹样。既是帝王专用的龙纹, 也就有统一的龙形象, 在帝王独裁专制的封建社会, 传统龙的形象就被固定并保留下来, 所以,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传统龙形象总是张牙舞爪、面目狰狞、高高在上的。传统龙的权势意识决定于他所依附的封建社会形态, 而苗族龙的却处处显现出平民意识。苗族认为龙并不专属于某个人, 而是属于平民大众, 它只具有自然力而不代表社会权势力, 这一点便是苗族龙与传统龙的本质区别。苗族崇拜祖先、崇拜自然物, 信奉万物皆有灵性。苗族不会将龙奉为神, 但又肯定龙的神性, 认为龙具有超自然的能量。所以, 苗族龙的神性和它的形象一样, 具有多样性的特点。龙最初的神性是主雨水, 生活在水中, 造型都以水中动物为基础, 被奉为水神, 传统龙的自然神性还是单一的以水神出现。苗族龙的神性在传统龙的基础上发展变化, 延伸出多种多样的自然神性, 除主雨水外, 还能主山林田土、安民保寨、送子等, 也就是兼有水神、山神、家神、寨神、土地神、祖先神、生殖神等超自然神性。这些超自然的神性与平民大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能造福于民、保寨安民, 是人的衣食保障。所以, 苗族龙是属于平民大众的, 它所赋予的神性有着明显的农耕田野意识。苗族龙的这些多自然神性使得它在造型上也有丰富的变化, 凡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关联的动物、植物都可以变为龙, 故苗族的龙纹形象才有着如此多样、丰富的变化。

三、结语

由此, 我们可以看到在形象上传统龙显得单一化, 苗族龙显得多样化、复杂化、装饰化;在意识形态上传统龙阶级化、权势化、宫廷化, 与权势等级有着必然联系。而苗族龙则大众化、平民化、生活化, 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神性。苗族龙纹形态丰富多变, 依附着世代相传的苗族剪纸艺术保存了下来, 同样也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龙文化, 形态各异的苗族龙纹对我国传统龙文化起到丰富和完善的积极作用, 值得我们欣赏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钟涛.《苗族民间剪纸》.贵州美术出版社, 1987.

[2]钟涛.《苗族剪纸》.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2.

[3]《苗族简史》, 贵州民族出版社, 1985.

中龙学校红色文化 第5篇

春秋战国时期是龙纹发展史上大放神辉的开始。这时期的龙纹应用于玉器和漆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龙纹改变了商周时简略严谨规范的风格, 以一种清新奔放、造型美观的形式出现。从河北平山出土的战国三龙蟠环玉佩, 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双龙玉佩和龙纹玉珌等都能看出这样的特点。更值得一提的是, 这时期的龙纹出现了人龙相结合的形式, 将龙神化。

秦汉时期的龙纹是大放光彩的时期。从当时的瓦当和画像中可以看出, 这时的龙纹气势雄浑, 纹样华丽, 内容丰富多彩。同时, 它也开始从象征神灵向象征帝王转变。秦汉时期政权统一, 经济发展, 文学和艺术也出现了繁荣景象, 这为龙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龙纹突出的表现了外来艺术和本土传统艺术的相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期, 人们的生活颠沛流离, 所以, 当时的整个社会形态是人们普遍的希望能够得到精神上寄托。这时, 外来的佛教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同时, 统治者也希望利用佛教来加强自己的统治。佛教在这样的情况下得到了传播和发展, 并与本土的龙纹相结合产生了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天水的麦积山石窟都体现了两种文化的相结合。

隋唐时期的龙纹达到了一个历史上的高度, 特别是在唐代。同时, 这时期的龙纹主要出现在金银器物上。进入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代, 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高度发达。这时的龙纹也更加的成熟有气势。而这时龙纹的特点也很明显, “龙的头部扁长, 口角加深, 上唇上翘, 双角分叉, 身覆网格状鳞纹, 背有排列规整的鳍, 爪为三趾, 尾为蛇行尾, 弯曲呈S形, 唐代的龙多呈腾飞状, 展现出大唐一片盛世”。如1985年河南偃师出土的唐代葵花形铜镜, 均体现了这些特点。从这以后, 原始的龙纹被逐渐地丰富和规范起来。而且龙纹在唐代也特别受封建统治者的青昧。如《唐大诏令集》就记载了当时对龙纹的赦令。从这些可以看出龙纹这个在幻想中形成和发展的图腾形象, 从此成了封建统治者权力的一种象征。隋唐的龙纹造型丰富, 生动脱俗, 刚劲华美, 为宋代龙纹在造型上统一形象奠定了基础。

宋元时期的龙纹在龙纹发展史上达到了高峰。从这时的绘画和陶器上可以看出, 龙纹不仅在造型上统一了形象, 在绘画上也形成了统一的定法。如宋代董羽的《画龙辑议》, 把龙的画法分为“三停九似” (三停指的是, 自首至颈, 自项至腹, 自腹至尾。九似指的是, 头似牛, 嘴似驴, 眼似虾, 角似鹿, 耳似象, 鳞似鱼, 须似人, 腹似蛇, 足似凤) , 与后汉王符所说的九似不同。宋代的龙纹和宋代以前的龙纹也均为三爪或四爪, 但到了元代却出现了五爪。元朝五爪龙纹的出现为以后明清以龙纹的龙爪作为等级区分的标志奠定了基础。而元朝的龙纹也常伴云纹和海水出现, 这使元朝的龙纹在画面上更加的丰富和美观, 同时, 也更加地有气势。如河北保定出土的元代海水龙纹瓶和江苏金坛出土的元代青花云龙瓶等都体现出了这样的特点。同时宋元时期的龙纹雄猛有力, 生动华美, 气韵脱俗, 高雅大方, 给人一种美感。此时的龙纹形象也展现出了当时的社会形态。

宋元时期的龙纹在龙纹发展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并也对明清时期的龙纹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明清时期, 封建帝王以龙自称, 龙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象征出现。明清时期的龙纹是以宋元时期的龙纹为基础, 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就造型而言, 明清的龙纹是对宋元龙纹的再创造, 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明清时期的龙纹在刻画上更加细致和具体。而以龙自称的统治者, 对龙纹也似乎情有独钟, 不仅把自己有意识的和龙联系在一起, 就连自己居住的宫殿也以大量的龙纹作为装饰。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清时期的龙纹主要应用于建筑装饰和工艺等。例如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 都能看出这样的特点。

中国龙纹经历了商周的青铜器和玉器, 春秋战国的玉器漆器, 秦汉的瓦当画像, 南北朝的壁画绘画, 隋唐的金银器物, 宋元的瓷器绘画, 明清的建筑装饰和工艺而不断演变和传承。对于这样历代传承并具有东方象征意义的传统龙纹, 在现代设计中, 突破了传统龙纹象征神权和皇权的束缚, 以一种纯属图象意义和以自身文化内涵为设计要素的形式出现。如著名美术家韩美林先生为钱塘江设计的标志性建筑物“钱江龙”。他作品里的龙纹就纯粹的继承了传统龙纹的造型特点, 如上唇上翘, 双角分叉, 身覆网格状鳞纹, 背有排列规整的鳍, 弯曲呈S形, 腾飞状等, 都是古代龙纹的造型特点。韩美林先生并没有把他的设计作品赋予什么特殊的关于神权或者皇权象征性的意义, 反而以一种龙纹本身的文化内涵和纯粹的华丽造型为设计元素, 有意识地和现在流行文化相结合, 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 给人一种美感。

又如产品包装设计广告等, 还有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些其它小的设计作品, 大多以龙纹为设计元素, 并以夸张变形和抽取等手法设计出符合现代市场需要的纯图像化的作品。这些设计作品继承了传统龙纹的纹样, 但又突破了古代龙纹象征意义的束缚, 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在现代设计中。综上所述, 龙纹经历了历朝的演变和发展, 形成了一个文化体系, 并具有着深厚的底蕴, 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象征着神权和皇权。但在现代设计中, 设计者继承传统龙纹的同时, 又突破了传统龙纹的象征意义, 以一种纯粹的图形和龙纹本身的文化内涵的形式出现。现代设计巧妙地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创造出了一种符合市场需要的能够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新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2.

[2]陈绶祥.中国的龙[M].桂林:漓江出版社, 1988.

[3]濮安国, 袁振洪.龙图400例[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8.

[4]徐华铛.中国的龙[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1988.

红色文化义初探 第6篇

前言

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汉语颜色词传承了“美感中最大众化”的文化,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进而形成了汉语颜色词的“文化义”。“所谓文化义, 指的是词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所获得的反映一个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诸多文化因素的隐含义。”[1] (p3)

汉语颜色词的文化义包括固定义、临时义。“固定义是指一个稳定存在, 与词形结合得相当紧密的意义。当词独立存在时, 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分辨出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有的学者将它称为‘储存义’, 即主要以词典中的义项形式存在的意义。”“随时因境藏匿无定、在具体的上下文中临时获得的词义称之为临时义。”[2] (p62) 例如:

(1) 献香台砌, 彩霞光射碧玻璃;召将瑶坛, 赤日影摇红玛瑙。 (《水浒传》第一回)

例文中“红”表层是色彩义, 而深层是“喜庆”义, 是一种临时义, 也是言语义, 是一种“文化义”, 也是一种“国俗语义”[3] (p1) 。

本文研究的范畴是汉语红色文化义的词义、词素义和言语义。

迄今为止, 研究汉语红色文化义学者不少, 时间上主要集中在现代, 成果主要是论文, 专著较少。胡朴安 (1941) 、伍铁平 (1986) 、张旺熹 (1988) 、张清常 (1991) 、汪涛 (1998) 、于逢春 (1999) 、徐朝华 (1999) 、谢耀基 (2000) 、陈良煜 (2002) 、李春玲 (2003) 、闫亚平 (2005) 等先生的期刊论文, 对红色文化词义、词素义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成因, 都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常敬宇 (1995) 、王国安等 (2003) 、骆峰 (2004) 、李红印 (2007) 和潘峰 (2008) 等先生的专著对红色文化词义、词素义也作了初步探讨。金福年 (2003) 、韩秋菊 (2006) 、朱洁 (2006) 、王成晶 (2007) 、余慧婧 (2007) 、刘小红 (2008) 、应利 (2008) 等的学位论文用成语、世界民俗、汉语方言等作为语料对红色文化的词素义、言语义等作了初步探讨。这些研究成果, 从社会学角度看, 主要是民俗文化义的探讨;从文献学角度看, 主要是词义、言语义的研究;从文化视角看, 主要是发掘和阐释中西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异同, 都没有系统研究红色文化义。

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 在前人的基础上, 运用归纳、比较的方法, 探析汉语红色文化的渊源、内涵及其认知。

一、红色文化的渊源

汉民族是个尚红的民族。“从古到今, 汉族人民一直都喜爱鲜红的颜色, 这种民族心理习性, 在上古汉语颜色词的使用中也有所反映。”[4] (p24) 原始人类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染料文身、黯面, 用染红的石珠、贝壳装饰自己。山顶洞人所用装饰品都用赤铁矿染过。商代, 辰砂成为一种普遍的矿物染料和颜料。《礼记》:“周人尚赤。”周天子宫室地面敷朱红色涂料, 成为“丹地”。商周时期, 尚红意识开始形成和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 统治者从社会礼仪规范出发, 把“五色”定位为正色, 象征“尊贵”, “间色”为卑贱之色, 红色 (赤) 作为正色, 受人尊重和崇尚。

“隋唐时期, ‘红’与‘赤’在表红色义上基本相同。”[5]唐诗中多处出现了“红”, “红”基本失去粉红义, 成为表示红色的基本颜色词。[6]贞观四年规定三品服紫, 五品以上服朱服。“紫|朱”有“尊贵”的文化义。皇宫的屋顶、平座、栏杆都是红色, 是一种尊贵的象征。

“从宋代开始, ‘红’便开始在民间普及并走向世界。”[7]元代的染色色谱中红色系就有大红|桃红|肉红|枣红|梅红|栀红|胭脂红|小红|不老红等。明代, “红”被老百姓赋予了喜庆的内涵, 并且一直影响至今。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彰施篇》载:瓷器的色彩词有银红|海棠红|洋红|雾红|永乐红等。清代, 红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汉语中红色系词语很多, 如大红|火红|朱红|玫瑰红|玫红|粉红|绛红|猩红|赫赤|嫣红|枣红等, “红”成为它们的上位词、基本颜色词。20世纪, 红色文化吸纳了西方文化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内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 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尚色文化和尚色习俗, 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红色文化义的内涵

红色文化义“是不同文化的观照”[8] (p31) 和“历史的层积造成的”[9] (p51) 结果。根据文献资料,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 下面探讨下红色文化的内涵。

(一) 表示“驱疫避邪”

“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戴、撒抹红粉, 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颜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 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10] (p4) 红色文化赋予了文化符号义, 表示“驱疫避邪”。

《鲁颂·閟宫》:“公车千乘, 朱英绿滕, 二矛重攻。”“古代矛头的红缨含有了人们对战争的祝福, 在此是对僖公对外战争的一种祈福。”[11]《荆楚岁时记》载:“八月十四, 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 名为天疚以厌疾。”红色的襁褓或者饰以红带的襁褓, 在本命年穿红衣红袜、戴红腰带、送红包等, 都是期待着去除疾病保证健康。例如:

(2) 清宫太医的《医案》说是天花, 宫里就挂这个红帘避邪。 (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 (十九) 同治 (下) 》)

(3) 参堆乃一条红绸带, 系在颈上, 可避邪魔。 (《南北桥》:杨永年《十世班禅法体何在?转世灵童寻觅如何?》1992.07)

(二) 表示“喜庆、吉祥、美好”

汉民族具有极强的趋吉避害心理, 表示美好、吉祥的事物常用“赤|朱|丹”等颜色词来形容, 如“朱唇|朱颜|赤心|丹款|赤刀|赤旆|丹书|赤书|赤龙|赤帝子|赤鸟|赤乌|赤雁|朱雁|丹鸟|朱草|”[4] (p25) 。“赤|朱|丹”被赋予了吉祥、美好的内涵, 常用来表示祥瑞或神仙灵物。例如:

(4) 将兴之时, 有大赤鸟衔谷之种, 而集王屋之上者, 武王喜, 诸大夫皆喜。

(诸子百家儒家《春秋繁露》)

(5) 随羽客步丹丘, 曾逐仙人游碧落。

(唐·武三思《仙鹤篇》)

红色具有喜庆义, 渊源是桃符。红色是汉语褒义色彩最强的颜色词, 是欢乐喜庆、幸福吉祥的象征。洞房花烛离不开红色, 金榜题名离不开红色, 仕途高就离不开红色, 佳节来临离不开红色, 只要与喜庆相关的, 都离不开红色。“在现代社会中, 发红包、发红利、张红榜、发大红花等一系列吉祥喜庆的‘红事’都是由红色来传达的。”[12] (p30) 例如:

(6)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 又通用红色硬纸的贺年片了, 因为红色有喜庆, 吉祥之意, 清人称之为“红单”。 (《家庭医生报》:《一年一度的社交文件———贺年片》2004年第51期)

(7) 原来俞大维将军火商送给他的红包, 全部用来多买了3门大炮。

(董晓英《“破庙里的孤僧”俞大维》) (8) 其人之出身, 先学徒五年, 所学力装订

旧书, 熟读目录。学满后始挣薪水, 年约百余元, 最大希望为分红利。

(钟敬文等《书话文丛·灯下书影》)

(9) 但在放榜那一天, 他把贴在一面大墙上的红榜从第一个名字读到最末一个名字, 上上下下看了好几遍, 却找不到自己。 (《人民日报海外版》:傅秀宏《钟声因你而美丽》2004-09-01)

“文革”期间, 发红旗、戴大红花是奖励具有革命性、政治觉悟高的人, 后来引申为“奖励和表彰先进的人物或模范代表”, 红色具有“喜庆、美好”的意义。红色表示美好, 多用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例如:

(10)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南北朝古乐府《木兰诗》)

(11)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唐·李白《赠孟浩然》)

红色还可以用来指代美好的爱情。如:

(12)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三) 表示“尊贵、权势、庄重”

“正色和间色的观念, 使代表正色和间色的色彩词还产生了贵和贱、尊和卑、正统和非正统的象征意义。”[13] (p426) 红色在封建社会主要是供特权阶级使用。《礼记》:“楹, 天子丹, 诸侯黝, 大夫苍, 士黈。”古代贵族的宫殿、庙宇、宅第的墙壁、门户、台阶、庭柱都涂抹朱红色, 成为尊贵、权势、庄重的象征, 因此, 由“赤|丹|朱”构成的词语多与帝王贵族有关。例如:

(13) 魂断航舸失, 天寒沙水清。肺肝若稍愈, 亦上赤霄行。 (唐·杜甫《送覃二判官》)

(14) 流云蔼青阙, 皓月鉴丹宫。

(南朝·宋颜延之《直东宫答郑尚书》) (15)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赤霄”指帝王居住的皇都京城, 帝王宫殿阶

陛涂丹漆, 因以“赤墀|丹阶|丹陛|丹墀”等称之。“丹宫”指帝王的宫殿, 类似词语“赤城|丹禁|丹阙|丹城|丹楹|朱阙”等指皇宫禁城。“朱门”是红漆的大门, 旧时借指豪富人家。“朱门|朱户|朱邸”指贵族府第, “朱文”指贵族车乘上所绘的红色花纹图案。古代跟官府相关的事物都与红色有关, 红色具有庄重、认可的意义。如:

(16) 本上之日, 奉朱批准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 恩准贾妃省亲。

(清·曹雪芹《红楼梦》)

(17) 这两天正为难, 家里一无所有, 产业都被我舍了, 我身底下这处房有红契, 你拿去押去吧, 你使一百, 剩下给我。

(清·贪梦道人等《彭公案》)

“朱批”是指皇帝在奏章上用朱砂笔写下的批示。“红契”指买田地房产时经过纳税而由官厅盖印的契约, 有别于“白契”。

(四) 表示“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

人们对色彩的崇尚常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把实用功利具体表现于色彩审美中。隋文帝时的品色衣, 能穿上“品色衣”意味着成功、得势, 也意味着受人重视、欢迎。于是, 红色具有“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的文化义。例如:

(18) 原来是内务府掌印郎中良果, 号叫伯因, 是内务府里头一个红人。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19) 你走红运了, 听说你是三梯队的重点

培养对象呢。 (白帆《迷途的羔羊》)

(20) 那时官文正在走红。

(民国·徐哲身《大清三杰》)

(21) 要是唱红了, 我也上天津, 上海, 大连, 青岛, 和东京! (老舍《四世同堂》)

(22) 与十几年前因《乔厂长上任记》而大红大紫的蒋子龙谈小说当然要谈工业题材小说。 (钟政雯《蒋子龙:敲打工业人生的“硬壳”》)

“红人”是指称成功、得势、受宠信或重用的人。“红运”是指好运气, 很走运、很顺利, 也做“鸿运”。“走红|唱红|大红大紫”中的“红”都是形容做得非常成功或受欢迎。

(五) 表示“兴旺、发达、旺盛、热烈”

红色是火光的颜色, 是暖色, 使人兴奋。每逢盛大节日或开业、庆典, 总是张灯结彩, 人们希望“红红火火、兴旺发达”, 祈求“一切顺利”。所以, 红色具有“兴旺、发达、旺盛、热烈”的意义。例如:

(23) 劳你驾罢, 我念:悬灯结彩满堂红, 锦绣门挂锦绣灯。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

(24) 煤矿革委会要来个“开门红”给新年献礼, 提出日产量要来个翻三两番。

(彭荆风《绿月亮》)

(25) 中新社上海 (2009) 七月二十一日电题:首届“两岸乡村座谈”红红火火, 其乐融融。

(六) 表示“革命、政治觉悟高”

红色表示“革命”的象征义随着国际共产主义的扩展, 由苏联传入中国, 与中国的红色政治相联系, 便有了“革命、政治觉悟高”象征义, “成为现代汉语中‘红’的一个重要义项”[12] (p31) , 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词语“红军|红色政权|红色江山|红宝书|红色司令部|红五类|红色接班人|又红又专|红卫兵|红色路线|红色歌曲”等。如:

(26) 进了照相馆, 我们虔诚地把毛主席的红宝书捧在心窝前, 郑重地别上他老人家的大像章。 (王丽华《没有寄出的照片》)

(27) 是的, 我应该表现得比任何人都懂, 从红色司令部里来的人怎么会留恋那些封资修的东西? (陆文夫《人之窝》)

(28) 就整个说来, 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红宝书”是指毛主席的著作, 封面字体用红色油墨印刷或是包有红色封面、封套。“红色司令部”是指带领群众革命的领导机构。“又红又专”是指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从共时来看, 红色文化义“人们又可以利用各种颜色词与其相对应的物体相关联进行联想, 从中获得一种心理反应, 在社会约定下产生特定的象征意义”[14] (p26) , 并以义项形式固定化而成为一种“储存义”[2] (p62) , 收录于辞书中。红色“革命、政治觉悟高”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逐渐淡化了, 人们把从事政治工作叫“走红道”。

(七) 表示“危险、警告、禁止”

在白色恐怖的时代里, 老百姓对“红”的心理感觉是“危险”、“坐牢”。“戴上红帽子”意味着背上坐班房的罪名。旧时老百姓把司机的工作叫做“戴红帽子的工作”, 那是指开车有轧死人的危险, 而轧死人就得坐牢。直至今日, 被判死刑的犯人在公判之后, 还要在其胸前所挂的名字牌上用红笔划上个大红叉。在发布公告时, 在其姓名上打个大红勾。在今天, 我们中国人用红墨水写信则意味着要与收信人断交。

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现代社会红色具有“警告、禁止”的象征义, 并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当中。英语中的红色象征危险、紧张、残暴、流血, 如:red alert空袭报警;red traffic light红色警报;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杀和暴力统治。现代汉语中, 红色文化义主要是从“红绿灯”中演变而来, 表示危险警告, 衍生出相关词语“亮红牌|亮红灯”等。

(29) 《新闻出版总署对亮“红灯”书籍一律禁止出版、销售》 (中国法院网2006—05—09)

(30) 社会学家则认为, 向“特权车”亮红牌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大力倡导的亲民政风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新华网《中国向“特权车”亮红牌》2004—06—01)

“亮红灯|亮红牌”都是对不符合规定或存在危险的事物发出警告或禁止的信号, 责令改正或停止。

三、红色文化义的认知

汉语红色文化“语义组织既受光波的物理属性和人眼的生物特性影响, 又受语言和文化影响。人对颜色词的认知体现了物理-心理和生物-文化的统一。”[15] (p240)

(一) 上古的自然崇拜

尚红习俗形成, 与先民的日崇拜、火崇拜及血崇拜有关。《淮南子·天文训》:“日至而万物生。”殷墟卜辞中就有商王“宾日|出日|入日”的记载。红日光芒万丈, 驱走黑暗与寒冷, 给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我们的始祖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 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生。

《左传·昭公十七年》:“炎帝氏以火纪, 故为火师而火名。”远古时期, 火是光明、力量的象征, 可以驱妖降魔, 避邪消灾。今天的火把节和采火种、点火、传火炬, 都是古代拜火习俗的遗存。红色是火光的色彩, 寓意“红红火火”。

“先民对血的崇拜, 源出于敬和畏两种心理, 他们认为血是人的精华, 同时具有一定的魔力。因此对血的崇拜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认为血可避邪, 即具有辟除不祥的功用;第二认为血可以致邪, 即具有使人招致不祥的作用。”[16] (p475) “红色作为与原始生命同一的颜色, 由于与人类生命共生的历史积淀, 所以具有最明显的激起人的生命情感的力量。”[17] (p64) 红色作为一种生命的颜色, 反映了我们的祖先的自然崇拜和社会文化心理, 形成了原始的尚红心理。

(二) 古代色彩观影响

汉语颜色词是一种语言符号, 由于具有便利性和抽象性, “人们可以用带颜色的词来描述和翻译颜色符号的能指和所指。”[14] (p26) “根据五行说, 正色是事物相生、相互促进的结果, 间色是事物相克、互相冲突排斥的结果, 因此, 正色与间色就产生了贵贱、尊卑、高下的相互对立的文化意义。”[8] (p35) 《礼记·玉藻》:“衣正色, 裳间色。”孔颖达疏:“皇氏云, 正谓青、赤、黄、白、黑, 五方正色也;不正谓五方间色也, 绿、红、碧、紫、骝黄是也。”《礼记·月令》:孟夏之月, 天子“乘朱路, 驾赤骆, 载赤旗, 衣朱衣, 服赤玉。”可见, 红色词已然成为一种“尊贵、权势、庄重”的象征。

(三) 外来文化的影响

红色的“革命”象征意义随着国际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 也随之传到了中国, 而后又发展出“政治觉悟高”的象征意义。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汉语“红”接受了西方red“暴力、流血”等表达“危险”的意义。随着红绿灯公共设施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和发挥的作用, 人们很容易由红色联想到“危险、警告、禁止”, 由此衍生的“亮红牌|亮红灯”等也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因此, 红色有了“危险、警告、禁止”的文化内涵。

(四) 物理—心理的特性

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振频率最慢, 是人类视觉最先反映、最易感受的色彩之一, 是我们的祖先最早认识和使用的色彩之一。在中国古代, 红色与血的颜色相近, 人们将对血的崇拜推及到“红”的驱疫避邪, 并逐渐将对“红”的物理认知转移到心理上来, 形成了红色崇拜。红色不论是象征“喜庆、吉祥”还是象征“高贵、权势”, 或是象征“激情、热情奔放、积极进取”, 甚至是现代革命, 其红色的纯正性和刺激性强化了人的视觉色感, 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红色是饱和度和纯度最高的颜色, 能够提醒人们危险的存在。由于红光的穿透力非常强, 不容易被散射, 即使空气能见度比较低, 也容易被看见;而其他颜色的光很容易被散射, 在大雾天里就不容易看见, 所以我们常用红色表示“危险、警告、禁止”。

四、小结

由于原始祖先自然崇拜和当时的社会文化心理, 红色最初主要用来表示驱疫避邪, 求得“平安、吉祥”, 怀揣着对美好的愿望和祝福, 便具有了“喜庆、吉祥、美好”的意义, 使得汉民族的尚红习俗和尚红传统得以传承。红色族词多与帝王、贵族有关, 再加上古代色彩观的影响, 红色文化义具有“高贵、权势、庄重”的意义, 由此引申出“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欢迎”、“喜庆”、“成功”、“兴旺、发达、旺盛、热烈”的文化义。外来文化与我国现代社会政治、文化需求相结合, 红色文化义具有“革命、政治觉悟高”和“危险、警告、禁止”的意义。这样的多种文化认知的关照, 形成了汉语丰富的红色文化义。

上一篇:作文素材 解题锦囊下一篇:林政管理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