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2024-06-24

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精选6篇)

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第1篇

试析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障碍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惩罚 心理障碍 赏识 消除不良教育惩罚

论文摘要:在我国的教育史中教育惩罚曾被广泛使用,正当的教育惩罚可以激励学生,使其不断发展。但不良的教育惩罚会挫伤学生的自尊,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导致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应该消除不良惩罚,多采用赏识教育,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

我女儿读幼儿园时,因不吃菜里的葱和姜,被一沈某老师扭其腮部,以至一星期后腮部仍疼痛摸不得。一日,我问女儿长大后想干啥,她回答说“当老师”。我奇怪地问:“为什么?”答:“我长大后要当沈老师女儿的老师,我也要收拾收拾她!”就因为沈老师的惩罚,我女儿就想着报复?女儿的回答令我吃惊,吃惊之余更多的是对当教育惩罚的思考。

在当今中小学教育中,“赏识”教育已被广泛使用。“赏识教育”就是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的优点予以鼓励,使孩子充满自信,不断发展。但在教师队伍中仍有少部分教师经常给学生以教育惩罚。当然,我们不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当一个学生犯错误后,教育者应该给他适当的惩罚使之改正错误。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但惩罚应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将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这样的.教育惩罚结果与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也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不愿看到的。

纵观我国的教育,不良的教育惩罚可归纳为体罚与心理惩罚两类,无论两类惩罚中的哪一类,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一、体罚及造成的心理障碍

体罚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用罚站、罚跪、打手心或打耳光等方式来处罚学生的错误教育方法。如果学生经常受到体罚,就会丧失自尊心、自信心,形成不良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低估自己,轻视自己,对自己缺乏自信。如果学生经常受到打骂,就会表现为提心吊胆,胆小怕事。在同学的耻笑中自暴自弃,意志消沉、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导致讨厌学习,甚至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缺乏勇气和胆识,不敢面对挫折和困难。

2、消极心理

这类学生受体罚后对学校各项活动不感兴趣,心理封闭,沉默寡言,孤独怪僻、不合群体,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长此发展下去,就会产生觉得生活无意义,学习无意义等消极心理。

3、报复心理

常受体罚的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伤害,往往采取不合作的对抗态度,产生冷漠孤僻、敌视报复等畸变心理,更有甚者是对老师顶撞、大动干戈等。如:我原来所在的乡下中学里,初89班杨某学生,性格孤僻、极不合群,对老师的教导采取不合作态度,曾被班主任郭某打过两次耳光。杨某一直怀恨在心,并用逃课、睡觉等方式回报郭某的课。杨某毕业后,于2001年的一天,带领社会上的两三个人至学校对原来班主任郭某实施报复,将郭某的右臂砍伤,门牙打掉一颗。这完全是由于教师的不良教育惩罚惹的祸。所以,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时,如果不尊重学生人格,势必会导致刚才所说的一幕。

二、心理惩罚及造成的心理障碍

心理惩罚简称心罚,又叫语言暴力。它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漫骂、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个人名誉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从而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教育教学活动。心罚往往比体罚更具有隐蔽性和伤害性,因为它对学生的伤害主要是心理伤害,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的潜伏期很长,它将烙印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乃至对一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长期受到心罚的学生,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造成心理负担过重,心理紧张,产生不良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1、抑郁心理

这类学生长期处于被讽刺、嘲笑和不公平待遇中,在人际交往中常受到挫折,从而产生对集体不关心,对同学疏远,心中有事也不愿与人交谈,进而发展到心理封闭、沉默寡言,郁郁寡欢,看人看事都抱有消极态度。

2、厌世心理

这类学生常受到教师的讽刺、打击、挖苦,长期受到人格上的侮辱,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前途无望,进而产生厌世、轻生的念头。:2001年3月23日,某中学初二(6)班主任王老师在上历史课时,见小艳在打吨,就用教鞭敲了下小艳的头,没过一会,见小艳又睡着了。王老师十分气愤,就把小艳拉到讲台上站着,并指着小艳对全班同学说:“你看你已经胖得象孕妇了,还在睡,再睡下去就怕比猪还肥了。”小艳无地自容,泪流满面。此话经好事的男生一传变成了“小艳怀孕了”。一星期后,小艳因受不了流言蜚语,服毒自杀了。由此可见,由于教师错误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人格上的,严重伤害了小艳的自尊心,最终将小艳“教育”到另一个世界去了,真正成了“我虽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事实,这样的教育结果值得我们引起反思。

以上所列举的种种心理障碍,都是由于教师不良的教育惩罚所导致的。这些结果走向了教育者主观愿望的反面,这种教育没有使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恰恰成为学生发展的障碍。所以,我们广大的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修养,尊重学生个体,多用正当惩罚,消除不良惩罚,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以达教育学生的目的。

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师德修养,提高教育艺术:一方面,教师应学好教育法规和学校制度,切实加强师德修养,深刻认识教育惩罚的性质,多分析典型案例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避免不良教育惩罚的出现。另一方面,教师应不断学习各种知识,用渊博的知识、精辟的语言和独特的教育艺术和批评艺术去教育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少犯错误,最终实现他律到自律。

其次,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少惩罚或不惩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改掉那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以宽容和关爱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能放任不管,而应该采取多谈心、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矫正不良行为,使他们自卑或颓废的心理逐渐康复并完善,从而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

总之,不良的教育惩罚迫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幸福和未来,而且关系到我国明天的发展。所以,一旦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教师必须冷静处理,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改正,引导他们沿着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成长。

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第2篇

文综组台勤江

中文摘要: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它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本文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指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对此问题的思考,旨在引起共鸣,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寻找出路。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调查与思考

联合国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这就是说中学生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躯体方面的,而且应包括心理方面的。综观时下媒体报道的,我们亲眼目睹的中学生暴力,犯罪,偷盗,早恋,迷恋上网,精神失常等一系列问题,不难发现这一阶段是问题成堆的“危险期”。

勿庸置疑,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健康的心理又是这一时期支配他们感悟人生,了解社会,走向未来的根本保证。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和民族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纷至沓来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不给予关注和思考。

1,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为真正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笔者在两年内对我校高一至高三年级42个教学班中2900多名学生和150多名教师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有老师和学生,其中男生180人,女生140人,男女教师各20人。调查方法分问卷,访谈,座谈。调查过程采取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校教育中是否在性格,意志,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疗养平台。共发放问卷360份,其中教师40份,学生32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 1

349份。个人访谈80人次,教师10人次。组织座谈32人次,教师 4人次。上述均有较详细笔记。调查结果表明:问卷中有57%的学生对健康的定义不明,且低年级多于高年级,他们认为健康只是身体的。供教学使用的工具中,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很少的有的学生占73%。3 在教学过程中,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为10人,占25%,这于专业有关,部分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符。有的教师属非师范院校毕业教师,不谙熟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从全国来看,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心理教师,多是非专业人员,或是兼职教师。不谙人际关系和交往的学生197人,占62%,教师6人,占15%。师生共同特点是和父母,老师,同学,同事不能很好相处。学生不良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些不好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心理,如:自卑、自傲、过于内向、心胸狭窄、仇视等,有的学生会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个别学生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有逃学,辍学行为的学生19人,抽烟,酗酒学生27人,早恋,痴迷网络48人,不按时上课老师5人,酗酒,赌博老师3人。这于家庭,社会有关,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责无旁贷。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老师在学生时代就是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6调查结果表明,阅读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课外读物的学生占68%,阅读低级淫秽,不健康书籍的学生占17%,纯粹不阅读课外书的学生占15%。教师心理负担重者有6人,占15%,他们普遍认为会考,统考,高考自己比学生还紧张,无暇他顾心理教育。甚至有精神崩溃者2人。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英国的调查表明:有1/5-1/3的教师感受到了巨大的职业压力;美国的调查研究显示:78%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压力,有37%的教师有严重的精神紧张和焦虑情况。我国研究者认为:教师的焦虑比其它职业群体的人更为严重。不堪学习重负,导致精神抑郁,多愁善感,心胸狭窄,多疑,孤僻,急躁,任性者有21人。在实施教育行为过程中,有暴力行为倾向的教师2人。

10座谈中,多位教师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心理品质好,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习素质重要,心理素质无关紧要。评价机制考察学生重在学习成绩,轻心理品质。

11学校对学生因心理障碍而导致的种种行为失控,不分轻重缘由一律等同于违反校纪校规,并以处分或罚款代之,从而使原本受伤的心灵更加脆弱,弱势学生只有含泪以待。

12社会、家庭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根深蒂固,甚至三校园中出现了“正不压邪”的怪象。

13青春期心理因素导致不健康的心理上叛逆者占被调查人数的30%。主要表现为:①情绪方面喜怒无常,焦虑紧张、自私狭隘;意志薄弱,受挫折的能力较差,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②行为方面争强好斗、做事鲁莽、不顾后果,逆反心理强烈,对父母或老师有较强的抵触情绪。个性方面③任性,自尊心强,孤芳自赏,看问题片面,总把错误归于别人,爱嫉妒他 人。异性交往方面④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对与异性交往有误解。

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混为一谈,把学生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

2,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的思考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浅薄,量小面窄,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我国人口资源的可持续以展和社会秩序稳定和谐。为此,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如下思考:

思考一: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不够,学校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特别是学校应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全面维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学校是促进

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行为。”1994年,国家教委明文规定:“中小学在活动课、科技文化活动中每周要有5课时用于健康教育。

思考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重在教师心理。“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为人师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作用。其必修的教育学,心理学是驾驭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又汇入了新的内容,不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不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丰富自己的教育心理知识,就很难做时代潮流中的“教书匠”。另外,生活的快节奏,强竟争都是对个人健康的严重挑战。为了让青年一代更好的适应明天的挑战,教师必须从自己做起,以健康的心理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

思考三: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石。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谈到“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的人际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调查发现如果家庭气氛宁静愉快,孩子便在家里感到有安全感、愉快、生活乐观、信心十足、待人和善,易于形成良好的性格;相反,如果家庭气氛紧张及冲突家庭中的孩子则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长期忧心忡忡,对人不信任,易发生情绪行为问题。因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要兼顾对学生家长的宣传。

思考四: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防患于未然。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动态。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正确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尽可能做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思考五: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行中学课本体系中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目的,没有内容,没有时间,实际可操

作性小,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状态。因此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中学课程设置体系中,使之有的放矢,做到规范化。

思考六:利用现有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各科教学内容中都有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可谓俯拾皆是,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并有意识落实,常此循序渐进,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会逐渐形成。

思考七:在集体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的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是社会化的课堂。一个良好的集体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在学校中利用班会,周会,团队,小组活动等形式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通过这些活动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同时还可以利用游戏,体育竞赛,故事会,普通话朗诵会等待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己,调控自己,通过对多变的现实感知和体验,使心理疑惑得刭,从而肯定自己,使其健康心理自觉得到培养。

思考八:优化心理品质,改变评价方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中学生更是如此。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用“放大境”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和表扬,逐步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人格。不少学生的自卑心理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个别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等生不管不问,对学困生全盘否定,出言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和心理压力,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被誉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19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严厉的面孔和训斥、咒骂学生是一种恶劣的行径”。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我们要学会赞美,让学生能不断地从中得到鼓励。这就要求学校缩减学生考试成绩在学生综合评价中所占比例。

思考九:心理健康教育还应重视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疾病预防,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要让学生知道“健康是身体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完全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让学生懂得常见心理疾病的预防,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另外,让学生明白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他们自尊,自爱,自信,和自强得以实现和保障。

思考十:抓学校“软件”建设,促学生健康心理形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之所以脱离动物并成为有才能的人很重要的表现是对大自然、周围世界所存在的美的感受和欣赏,以及随之而不断发展的对美的创造”。学校软件建设是无形的资源和财富,软件建设搞上去,能体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升华,陶冶,其乐融融,其学也精。这样,健康心理形成了,学生才能做到“关心学习,关心环境,关心健康,关心他人”的目的,也才能做到全面发展,才能做到不辱教育使命的目的。至此,心理健康得到养成,社会健康才能得到保证。和谐社会才能有望建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愿我们为这一口号变成现实而努力奋斗!

参考书目:

1.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 2002年版.2.林崇德等:《学校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3.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4.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第3篇

根据长期以来的基层体育教学观察与教学调研, 我们发现全国有不少中小学的体育教师, 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对那些不服从课堂管理、自我要求不严而表现欠佳、有“不良”行为、存在着这种问题或犯有那种错误的学生, 大多经常采取或采用体育“惩罚性教育”的形式, 对这部分“恨铁不成钢”、“不争气”的学生进行惩罚身心的“教育制裁修理”, 以帮助他们弃“恶”从善, 改“邪”归正, 达到“教育制裁”的最终目的。体育“惩罚性教育”, 这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而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

结合我们的日常教学观察与调研, 现将教师因学生不遵纪守规而被实施体育“惩罚性教育”的几种类型阐述如下:

第一类:学生轻则在短时间内或半节课左右被教师罚坐、罚蹲、罚跪、罚走、罚跑、罚跳、罚站、罚晒、罚冻等;

第二类:学生重则一节课以上或长时间被教师罚进行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 例如连续罚做俯卧撑或立卧撑、连续罚走圈、连续罚往返跳, 连续罚坐、蹲、跪、站、晒, 或被停课回家写检查进行深刻反思, 并请家长来校配合学校的“惩罚性教育”活动等;

第三类:更为严重的甚至出现教师对学生进行升级版的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育行为方式, 例如教师殴打、训斥、谩骂、侮辱、威胁、恐吓学生等。

二、问题的分析

以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教育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而言, 教师与学生之间相比较, 教师是教育者, 是学校的主导, 被社会认为是强势群体;学生是被教育者, 被认为是弱势群体。凡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遵纪守规的学生, 在被教师惩罚时, 首先在同学中已矮人一等, 内心已惧怕教师三分, 教师惩罚他们自然是理直气壮、名正言顺的, 而这些学生也是“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师的惩罚, 以悔过自新。在被受惩罚教育改造的这部分中小学生中, 教师主要是针对违反课堂纪律, 不遵守教学练习规定要求的学生。在受到惩罚的学生人数比例中, 因为男生一般比女生在生理性格上活泼、顽皮、好动, 容易犯错误或出现问题, 加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等较女生都比较差。所以, 男生被惩罚的人数比例明显要比女生多得多。

参与体育“惩罚性教育”者中以青年教师居多, 中老年教师较少。这主要与部分青年教师缺少教学和管理经验, 教学的方式方法简单, 教育学生的手段及措施不够科学、合理, 工作压力大, 心态不稳定, 情绪急躁, 心理承受能力差, 应变、处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稍欠等综合因素有关。

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们对待这一类问题, 应从体育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进行剖析。

1.惩罚者——体育教师

之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对有不良表现行为的学生实施惩罚, 一是因为学生的行为方式妨碍干扰自己所预设体育教学程序的正常进行, 所谓“双边互动、启发性原则”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已是空中楼阁;学生的所作所为使教师在学校中的身份、地位、权威、尊严、形象等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与侵犯;二是受传统封建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 法律意识、法制和法规观念淡薄, 缺乏良好的师德, “应试体育”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普遍存在。教育执法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原因, 是造成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犯错误和出问题的根结之所在。

2.被惩罚者——学生

是受到体育“惩罚性教育”, 身心健康被“教育制裁修理”的直接受害群体。在被“惩罚教育”、“制裁修理”身心健康的痛苦过程中, 学生所受到的惩罚等级的轻和重, 完全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所犯错误的性质、出现问题实际情况大与小的不同程度而做出的决定。由于教师在惩罚过程中放大了惩罚范围, 且教师没有能力给学生创造良好有序、和谐优雅、轻松自如的教学环境氛围, 所以, 教师就在课堂中频频对学生实施各种惩罚, 给教育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其危害性极大。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在对学生惩罚时, 其心态失控, 情绪激动, 惩罚的动机、行为、方法等往往具有极大的冲动性、危害性、伤害性。典型或极端的案例经常发生, 这对学生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三、体育“惩罚性教育”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

中小学生正处于在身体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 身体各方面很容易受到伤害, 而且伤害一旦产生, 就非常容易给学生造成影响终身身体健康的隐患。中小学生在这个成长的特殊阶段, 他们身体的神经、肌肉、血管、各内脏器官等正处于快速发育的时期, 身体各内脏器官和各机能系统还相对比较脆弱。轻度等级的一般运动性惩罚, 例如短时间、半节课左右的罚蹲、罚站、罚晒、罚走、罚跑、罚跳等, 学生的身体基本或勉强还可以承受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负荷的刺激, 不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但是中、重度等级的超过身体极限的运动性惩罚, 例如连续罚走、罚跑、罚跳、罚蹲、罚跪、罚晒、罚冻等, 学生的身体必然难以承受住这种超运动时间、超运动量、超运动强度负荷的极限刺激, 所造成身体的各种损伤不可避免, 伤害身体健康的后果不堪设想。例如学生中度等级的运动损伤则出现肢体抽筋、肌肉拉伤、关节扭伤、摔倒擦伤皮肤、头破血流等中度等级的运动损伤;重则因长时间的超强运动, 出现出汗过多而脱水的现象, 神经、心脏、体循环等综合机能紊乱, 出现胸闷、头晕、呕吐、昏迷、脑休克、身体虚脱等症状;重度等级的运动损伤表现为肢体骨折、关节软组织撕裂、关节错位、呼吸与心血管机能紊乱、身心过度疲劳造成体能透支, 甚至出现比较严重的身体伤残现象等, 从而给学生造成运动系列型的身体大小损伤。

体育“惩罚性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更严重。体育“惩罚性教育”的这种方式与方法, 对学生在心理上是一时半会不容易被学校教师、同学、家长等察觉和发现的, 其实心理的危害比起生理上的危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根据长期以来的调研统计资料表明, 第一, 体育惩罚压抑了中小学的聪明才智。学生畏惧、害怕教师的惩罚, 只得委曲求全于教师严格规定要求的条框之中, 学生的智慧难以萌发出来, 其聪明才智不敢发挥, 久而久之, 学生自甘平庸的听话之中, 使我们当今的教育很难培养出具有现代创新意识的人才;第二, 体育的各种惩罚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妨碍了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摧残了学生健康纯洁的感情;而且惩罚往往迫使学生屈服, 容易使其形成许多不良的性格, 这往往也是走下坡路的开始;第三, 过度或超过学生身心承受负荷极限惩罚的结果, 只能是学生消极适应环境, 对生活、学习、运动等失去乐趣, 并产生逆反心理, 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有些学生在遭受惩罚后觉得无脸见人, 就干脆不再到学校学习, 有的甚至为此而逃学离家出走, 以至在社会一些不良外因的引诱下走上犯罪的道路, 有的甚至过早地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第四, 体育惩罚既影响与制约了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容易形成冷漠、孤独、孤僻、闭锁、执拗、多疑、厌世、撒谎、油滑、诡辩, 并逐渐升级为不满、刻薄、残忍、敌视、反抗而导致暴力性攻击、报复他人等畸形变态心理的性格。同时经常受到教师打骂惩罚的学生, 平时谨小慎微, 提心吊胆, 唯恐被教师多次惩罚。长此以往, 就会自然形成自卑、胆怯、压抑、抑郁、郁闷、沉默、懦弱、焦虑、悲观、文过饰非等性格。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 学校生活在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当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显得非常突出。学生在学校的社会化主要是通过与教师的身心双边互动作用来完成的, 尤其是小学、初中阶段, 学生个体经常把教师的态度、行为作为自己的参考标准,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心理的影响相当大, 甚至是潜移默化的, 并伴随其终身。由于中小学生在身心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 在与教师交往的过程中, 尚不能像成年人一样能将交往对象作用于自己的手段和目的区分开来。在受到教师的惩罚时, 一般很少会去体会教师惩罚的动机, 而往往只是关心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遭受到多大程度上的否定。随着学生受体育各种惩罚次数的增多、惩罚力度的加大, 学生自我否定的成分也在逐步增加, 这就很容易引发学生个体与他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多种矛盾冲突, 产生强烈的社会否认感, 形成不健康的变态扭曲心理, 向社会化的“反方向”发展, 最终导致学生品行偏离社会道德与社会规范, 甚至走上违反法律的犯罪道路。所以, 教师对学生实施体育“惩罚性教育”是制约与阻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发展, 这就非常容易给学生造成终身影响心理健康的隐性危害。

四、问题的解决

因为, 现代基础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而健全的人格自然要以学生健康的体质与心智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精神保证。所以, 中小学应以学生为本, 坚持科学实践发展观, 积极、主动创建我国基础体育文明的良好有序环境与和谐优雅氛围, 努力追求与创造适合每一个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体育, 应是我国基础体育教学始终为之奋斗的主导思想和主攻方向。因此, 我们认为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师, 对在课堂上不遵纪守规的学生进行体育“惩罚性教育”这种做法不仅是非常不妥当的, 而且也是很不合适的。我们对违反教学纪律, 不服从课堂管理的学生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而通过体育惩罚性质的各种活动“教育制裁”学生身心是根本达不到教育目的的。

体育运动带给地球人类的应该是美好、快乐、健康、和谐的现代社会综合人文理念。“体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作为恢复人的本质与价值的生命活动及社会实践, 体育意味着人的一种解放。”这是被国内外体育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的社会体育实践所共同认可而得出的科学结论。部分教师把体育活动作为“惩罚教育”学生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这实际上是对体育功能价值的一种亵渎和贬低, 而且严重违反了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三部相关法律。

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第4篇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过: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处的地方,老师就应当使用惩罚。这就说明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

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合理、适当地施以必须的、一定程度的惩罚教育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惩罚教育是植根于学校制度建设中的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教育行为,是合情合理的“依法治校”行为。如果没有适当的惩罚,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就将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一、什么是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不同于体罚教育。二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体罚教育是指教育者用罚站、打骂等侮辱人格的、高压的、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的方式。其结果是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自信,这是一种极端盲目、简单粗暴、急功近利的伤害学生的自尊,不可取的方法。因为它有悖于伦理道德,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更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违法行为。

惩罚教育是在爱的前提下以尊重、爱护学生为出发点,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以帮助、教育学生为最终目的的,对学生不良行为给予强制纠正的教育方式;是以不损害身心健康为基础,通过使其承担由于自身过错而带来的责任,达到使学生认识错误,不再犯错为目标的教育方式;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以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地成长为唯一指向的教育方式。

二、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

1.惩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磨练

挫折教育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经历挫折教育磨练,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生犯错误,经历科学合理的、及时有效的、讲究方式的、对症下药的惩罚教育是必须的,这是让学生感受挫折教育的最佳途径。

因为惩罚教育必定会给学生带来必然的心理上的痛苦。学生接受惩罚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面对挫折的心理过程。让学生在被惩罚中体会痛苦,在痛苦中学会反思,从而磨砺了自己的意志,使其转化为自己成长的财富。

2.惩罚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懂规矩,守规矩

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固然可以。但我们不能否认惩罚教育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惩罚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的了解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从而使学生的日常行为日趋规范。

3.惩罚教育具有促使学生改过和激励的作用

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了惩罚,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德责任并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或不愿正视惩罚,那么他就难以在成长道路上健康发展。惩罚可以使犯错学生觉醒,能使学生知耻,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4.惩罚教育具有教育和警戒的作用

惩罚可以起到一般教育方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惩罚教育有时就是学生的体验过程,惩罚能使学生体验到由感官带来的痛苦、难受,这样痛会使学生刻骨铭心,可以使他牢牢记住。以后就不会再轻易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惩罚教育的效果。通过惩罚违规者,还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的作用。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思考 第5篇

上传: 黄根平更新时间:2012-5-24 6:34:49

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小学都相继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已经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代的变革,体制的更新,社会生活节奏的急速加快,受社会和成人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也日趋复杂化,有些心理上存在严重的问题,有的学生性格孤僻,不和别人接触,缺少简单的人际关系,有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经常和别的同学产生矛盾等等,尤其是农村孩子受着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比城镇孩子更严重,因此小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提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若春风,为学生播撒品德的种子;教师如明灯,为学生照亮心智的世界;教师是灯塔,为学生指引前行的方向!”这些美妙的比喻,都是社会普遍对教师职业崇高性的肯定。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收效甚微,有时甚至会使学生起到逆反作用,教师能否捧出自己的一颗火热的爱心,是能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条件。当教师应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时,不少心理问题便迎刃而解。但是教师问题是制约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开展的瓶颈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作基础,现在许多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还十分有限。因此,提高老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势在必行,就需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师资培训,从目前的情况下看,短时间内对众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不太现实,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可采用专家下校指导、短期培训、教师自我进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尽早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独特的工作方法。

二、营造和谐的校园和班级环境氛围

“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 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校园文化也应是意蕴丰赡的,学校和班级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培养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有了这些美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才能使中小学生感觉到学校和班级的温暖可爱,它会使中小学生有种幸福感、安全感、依赖感、自尊感、目光远大感。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有一种潜移默化和渗透感染的力量,最容易为中小学生所感知、仿效和接受,成为中小学生行为的指南和方向。学校做到“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他具有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加自我教育的能力,使中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校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助人为乐,热爱学习和劳动,遵守校纪校规,合理安排好学习和休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

三、增强家长对孩子心理教育健康的认知度

“父母是孩子的良师益友。”现今家长的威严不被孩子所接受,取而代之的是知心朋友,而在农村,大部分的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生活由祖辈照顾,再加上农村的信息比较闭塞,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诸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心理治疗”这些名词更是闻所未闻,也无人对此提什么要求。家长只懂得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否,却懒得过问。很多家长甚至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教育问题都是教师的责任,与家长无关。因为家长的文化水平有限,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学校应通过开家长会,向家长发放教育子女的宣传单,向家长宣传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宣传正确的人才观,宣传家长如何对自己的孩子因人施教,向学生家长宣传一些教育、心理学知识和生理卫生知识等,让家长懂得孩子需要平等对待,需要尊重,懂得正视自己孩子的价值,不盲从他人,经常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书刊,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用自己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健康的情感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跟孩子讲讲话,谈谈天,静心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探讨分析遇到的困难,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使他们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完善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品质,成为未来的有用人才。

四、重视社会文化对孩子心理教育健康的影响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能改变、净化和鼓舞人的灵魂,也能损害、压抑和毒化人的灵魂,对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尤其如此。课后业余时间有些学生在街上游荡、玩耍,家长和学校不能有效的监管,由于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孩子们缺乏辨别能力,长期沉浸于虚幻风络世界,容易受有害影视作品的影响,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打斗、暴力、色情为主要内容,长期沉浸其中就容易使孩子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从而将网络虚拟暴力用到现实生活中,使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严重受到影响。社会应当干预中小学生所接触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加以概括、凝练,以独特的方式再现出来,因而是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人文和审美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艺术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暗示性、感染性和模仿性,在接受者的意识中创造出独特的“第二现实”,因而具有强烈的说服作用和鼓舞作用。特别是文学、影视、戏剧作品所塑造的形象鲜明的人物,往往成为中小学生爱戴和崇拜的对象和理想的化身。

教育惩罚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思考 第6篇

【 作 者】祝新华/陈群

【作者简介】祝新华系杭州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杭州 310028;

陈群系浙江省武义县实验中学校长,武义 321200 【 正 文】

一、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素质指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来说,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方面表现出来的自知、自尊、自信、自立、自制、自强以及乐观、豁达、进取、坚强、果断等品质就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表现。世界教育发达的国家、地区十分重视学生辅导(含心理辅导)工作,学校设立学生辅导室、辅导委员会、辅导推委会等专门机构,聘任辅导主任,配备专职的“辅导教师”,以预防或克服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日后职业方面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1〕。一些教育专家认为“辅导”与“教学”、“管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

在80年代以后,我国中小学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2 〕,但对于学生进行集体心理教育缺乏操作性(内容、方法均需深入探索),个别心理教育(如心理咨询)难以为学生所普遍接受,主动前往接受咨询的学生数远远少于实际需要接受帮助的人数。而且已有的心理教育多集中于解决已出现的“问题”,即为个别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提供特别的帮助,属补救性的工作,得益者为少数学生〔3〕。我国香港和台湾中小学近二三十年来普遍开展辅导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经验值得内地学校借鉴〔4〕。

(一)推动教育科学化进程

1.时代对教育的挑战。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历经多次改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具备较高的自获知识的能力,但改革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复杂化、民主化,思想的多元化,校外各种影响因素增多,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更为繁杂。他们要求外界更加尊重自己的情感、思想与个性,有时还有固执己见的倾向。如不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教育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并出现心理问题。我国当今的学校教育革新已到了这样的时代:提倡教学民主,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应采取专门措施预防、克服学生的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2.素质教育的核心。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5〕。首先,从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系看,尽管发展这两种素质的教育理论、目的任务、方式方法均有差异,但心理素质教育对于改进德育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其次,它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有益于为德育工作创设和谐、融洽、相互理解的人际心理环境。再次,学生的一些不良品德、行为问题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趋于严重,其中有不良行为本身就具有心理问题。我国有识之士提出,心理教育可作为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增强心理素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测验表明〔6〕,一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文化科学素质欠佳)是由于心理素质问题造成的。1995年1 月采用我国较为常用的《中小学生气质量表》、《中小学生12种性格因素量表》、《SCL-90自评量表》、《瑞文联合型智力测验》等测试工具对浙江省武义县实验中学初中四个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心理测试发现〔7〕,学业成绩与智力有一定的关系,与心理健康中人际敏感、焦虑因素程度相关显著;在性格特性中,与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果断性、思维水平、求知欲、灵活性、权衡性相关联,这些特征高学业成绩好。要取得学业成功,热情、责任感、自信、毅力不可缺少,而这些品质可籍助心理素质教育形成和发展。就身心关系,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有利于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在学校教育中还可增强体育锻炼效果。

(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1.学生心理发展迅速。中学是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为心理发展的危险期。中学生成人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青春期的出现会带来不少心理矛盾,有的问题还具有不可弥补性。从效果看,预防优于治疗。

2.克服心理问题倾向。我国的中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学生学习竞争激烈,负担沉重,加之社会中的不良因素以及家庭教育中的不当做法的影响,轻重不一的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国内近年的众多调查发现〔8〕,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小学占10%,初中占15%,高中占20%。本研究1995 年1月采用《SCL-90 自评量表》进行的心理测试发现〔9〕,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的比率在10%以上的项目,初二有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6项,初一除上述6项外还有“焦虑”1 项。初

一、初二年级学生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症状等9个项目存在问题的学生比率平均为11.11%。这些心理问题,一部分可随学生年龄的增长、主观努力而逐步消失,但另一部分则要通过接受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心理调整方法才能较快而有效地克服。

3.适应未来社会。随时代的发展,未来社会将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心理负荷,从而对未来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具有执著的追求科学和创新精神,有高度的适应发展变化的能力,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毅力,有显著的个性特征等等,在这些要求中心理素质居重要的地位。

(三)奠定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

中华民族有许多必须继承和发扬的心理品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倾向,如较因循守规,过分求稳而怕冒险,易受暗示,人际关系敏感,爱用二分法等。这些特点影响人们的智力、创造力的激发和运用。中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倾向,有利于逐步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定了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力图通过三年的理论探讨和实验探索,提出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探索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方法,尝试开设心理素质课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网络。在学校教育上,专门开展心理教育与学科渗透、在活动课程中训练相结合,对学生直接教育和改进学校物理、心理环境进行潜在教育相结合。其中“专门开展心理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分组心理辅导、个别心理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教育人员上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关心、参与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实验教师全面落实心理教育措施,引入学生骨干的积极影响作用。同时建立引导家庭进行科学教育、引用社会力量进行积极教育的机制。为此,从1994年9月开始,我们分别从武义县实验中学1994年9月和1993年9月入学的班级中各选取2 个班级(974、977、962、967班)作为实验班(计247名学生),同时确定相应年级的各2个班级作为控制班(972、976、961、965 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实验。心理始测表明〔10〕,实验班与控制班智商、气质、心理健康、性格均无显著的差异,心理发展基础相近。迄至1997年7月,为期三年的第一轮教育实验已顺利完成。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与措施

(一)教育目标的确立

实验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并且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积极改革创新,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的精神,借鉴国内外学生心理教育的经验〔11〕,结合心理测验、教师日常观察中发现的学生心理特点,确定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学会主动学习,学会交往,发挥心智潜能;掌握心理调整的知识、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

具体目标为:1.开发心智潜能。促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2.促进心理健康。既防止各种异常心理及相应行为的发生,又促进学生形成初步完善的人格。(1)正确的自知。客观地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全面的认识;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己;认识执著的追求才能导向成功。(2)坚强的意志。有较强的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果断沉着,当机立断;坚毅,刚强,不畏艰难,不怕挫折。(3)稳定的情绪。自我调节情绪,用理智控制各种场境中的情绪波动,基本做到稳定而乐观。(4)良好的品格。有健全的社会认知,接受社会规则;遵守行为规范,有自律习惯;和群乐人,心胸开阔,有利他和集体观念。(5)积极的心态。乐观,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自信,自强,树立正确的理想;不断追求,竞争求胜,立志成才。3.建立合理人际关系。认识交往的意义,乐于与人交往;掌握正常的交往准则和技巧,建立相互理解、信任、关心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求得进步,并让对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影响。4.促使高效学习(以较高的心理素质为基础)。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确立学习目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合适的动机水平;掌握学法,学会学习;合理竞争,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科学应试,减轻紧张、焦虑程度。

(二)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探索

全面而高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有效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为此,在实验之初我们在心理测验的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12〕,进而采取以下一系列实验措施。

1.多方人员参与教育。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教科室和政教处成员和班主任为基础、教育心理理论工作者参与指导的实验小组,形成多方人员参与的教育网络,在各种教学、场境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教育。

(1)全校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1994年经反复论证,确定了分层次、有重点,深入开展实验的教育改革思路。把心理素质的培养作为实验学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心理素质教育确立为核心研究课题,组织实验教师重点开展研究,并以此带动全校的教育改革和科研工作。

(2)课题组成员全力以赴。实验教师建立定期的学习讨论和有关制度,不断学习素质教育理论及实验方法,经常交换学习、实验心得,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发现、解决问题中把实验引向深入。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协调与任课教师、班主任的关系,严格落实实验措施。

(3)学生骨干的科学引入。学生骨干来自城乡不同类型家庭,具有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以身作则、组织能力强、有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特点。学校要求他们处事公正,完成为同学作榜样、同学互助、为教师提供信息等任务。对于学生骨干出现的骄傲、不敢坚持原则等问题,教师及时予以解决。

2.开展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每个班的学生有一些共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可以班级为单位开设课程。同时学生之间的心理又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具有隐蔽、保密的特点,因此有些心理问题宜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小组辅导、个别心理教育的方式解决。

(1)专设心理素质课程。1995年在实验班开设了每周1课时的“心理素质课”,为期1学年。课程有系统教育、及时指导两个方面的内容,“系统教育”重在传授心理知识、心理调整方法,并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学习、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自己合理解决。其内容依照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按照适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知情意行协同发展、防治心理问题与促进心理发展相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学以致用等原则确定,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心理素质、成才与心理素质、自我完善心理素质、开发心智潜能、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心理健康、克服心理问题等七个方面。课程主要由任实验教师的班主任承担,其它实验教师协助。教学以班级为单位,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解—学生提出问题或调查、访问等—学生讨论与实践—教师总结提高”。教学方法除教师讲授外,包括辅导式、活动式、讨论式和实践式教学。“及时指导”针对学生的阶段性心理问题(如消费攀比、非健康竞争、考试紧张等),课程暂时中止“系统教育”,而进行及时的问题指导。这种应景性的教育,首先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心理问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问题产生原因、危害及克服方法,达到共识后师生制订契约付诸实践,以点带面地解决问题。

(2)开展分组心理辅导。道德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把具有相近心理问题的学生归为一组。根据实际情况,思想方面主要针对志向不明、无上进心、价值观模糊甚至错误、缺乏集体荣誉感、不辩是非、意志薄弱等问题设立“志向与上进心”、“价值观”、“集体荣誉感”、“明辩是非”、“坚强意志”小组;学习方面针对学习能力弱、兴趣低、习惯差、态度不端正等问题设立“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小组;生活方面针对缺乏爱心、依赖性强、怕吃苦、浪费、不善交际等问题设立“对人有爱心”、“生活自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适应团体生活”小组。心理素质课后利用学校、社会上的有利条件在课外对各小组分别开展心理座谈、经验介绍、讨论等,把问题逐类解决。把具有相似问题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辅导,可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并可收相互激励之功效。

(3)加强个别心理教育。目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谈或教师作个案辅导,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纠正心理偏差。个别心理教育的途径为个案心理教育和个别心理咨询。实验中尝试纠正的心理问题的类型主要有缺乏自知(占36%)、意志薄弱(8%)、情绪欠乐观(10%)、品格不端(20%)、心态消极(8%)、交往不佳(10 %)等几类。“个案心理教育”由实验教师主动找出存在典型心理问题的学生,然后实验教师共同讨论、设计方案,对学生进行教育。“个别心理咨询”首先宣传心理咨询的意义,解释心理咨询与传统教育之不同,改变在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咨询即治疗心理疾病的不当认识,鼓励学生接受个别咨询;其次,设置心理信箱,成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教师,设热线电话。咨询活动通过明暗两条线进行,明线是学生与咨询教师直接见面,在咨询过程中学生充分倾诉,教师遵守尊重、通情、保密的原则,理解、接纳、疏导、启发学生。暗线是通过心理信箱让学生匿名反映不便启齿的问题,教师则通过讲座、黑板报、墙报等手段解决其中的典型问题。

3.现行课程的心理素质教育。当前,我国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类,因此本研究也从这两个方面挖掘现行课程中潜在的心理素质教育因素。

(1)文化学科协同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门学科教育中进行,可扩大教育领域,并可提高可行性,从而取得实效。在学科教学中,推行分层次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减轻学习负担,并且对贯彻这些策略均有专门的要求。

(2)活动课程协同训练。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可促进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显示才能与爱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活动遵循趣味性、可行性、发展性和序列性的原则,采取制订计划(规定活动目的、内容、过程)、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场地、积极宣传、及时指导和认真总结的操作策略。1995年2月—1997年2月开展了长跑、男女篮球赛、知识智力竞争、秋游、小组登山、雨中接力、课前演讲、交友联欢会、“我有一个梦想”恳谈会、希望工程等系列活动。

4.潜在的心理素质教育。学校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很大作用,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从众行为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敢于发表见解,乐与人处。合理的竞争,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上进心,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节情绪。

(1)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从校园物质、制度、精神、行为四个方面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工作计划,逐年配备了阅览室、电脑室、书画室、练功房等活动用房,建设“四季有花香,常年绿满园”的校园,布置干净整洁、阳光充足、空气通畅、赏心悦目的课室。遵循政策性、科学性、民主性等原则,根据学校特点制定师生值周、升旗、出操退操、课外活动、黑板报特刊评比等制度。确立“管理科学化,设施标准化,环境公园化,争创省文明单位”的奋斗目标,制定“团结进取,从严求实”的校训。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文明、互助、竞争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谐、融洽、友好、合作的人际环境。每年12月办好文化艺术节,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体育、智力活动。

(2)创建良好的班级气氛。教师的一些传统做法,如低估学生自主、自治、自理能力,事无巨细包办代替,凭个人意志制订班级措施、计划,以命令、训话、指示等方式布置工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偏爱优生歧视差生等直接影响良好班级气氛的形成。在实验中,教师以“爱护”治班,即象对待自己孩子般关照学生,做学生“忘年交”,真诚交往;以“民主”治班,师生平等交往,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创造宽松的班级氛围;以舆论“治班”,利用晨会、班会、上课等机会引导集体舆论向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团队活动、墙报、黑板报、专题讨论、主题班会等途径维护、促进健康舆论的发展;以“活动”治班,在适当的时候带领学生登山、野炊,沟通师生心灵,在轻松的气氛中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3)形成合理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是指对外界活动所作出的一切积极、奋发、不甘落后的心理反应。针对学生在竞争中取胜的动机过强或过弱、采取不当手段等问题,通过班会、参观、访问及平时的思想工作向学生宣传各行各业优胜劣汰、竞争上岗的典型事例,激发竞争意识,培养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组织班级竞赛活动,如普通话比赛、朗诵比赛、辩论赛、英语竞赛及听写默写竞赛、数学速算竞赛等。对于全校性的竞赛活动,每个班级不放弃任何一个参赛名额。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参与竞争的兴趣和信心。竞赛后既要让获胜者受到赞扬,也要让一时失利者得到鼓励。

5.家庭、社会协同心理素质教育。传统教育由于渠道单一,学校教育效果容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变学校“孤军奋战”为学校、家长、社会的“大合唱”,为素质教育必须探讨的问题。

(1)引导家长协同教育。部分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对子女疏于关心和指引。有的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加,但不及时解决一些心理问题。还有的无视子女本身的基础,提出过高的分数要求并采取一些不当的奖惩措施,甚至独断专横,迫使子女完全遵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在实验中,我们建立学生家庭挡案(学心心理档案的重要补充)、家校联系制度(以家校联系卡为渠道),密切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成立家长学校,创办家庭教育信息报,印发家教小册子,介绍行之有效的解决典型问题的家教方法。定期召开家长会或不定期的家长小组会,组织本校教育子女有经验的家长、学校领导、优秀班主任介绍家教的成功经验。必要时把学生的主题班会、例行班会与家长会相结合,由学生介绍班级情况,叙述理想、追求和苦恼等,并组织家长发言。及时家访,贯彻尊重、信任、帮助的原则,持热情、诚恳、高度负责、积极合作的态度,抓住家校结合教育的最佳时机,缩短教师与家长间的心理距离。在实验过程中,还努力使家长做到:①对子女提出合理的发展目标。学会客观分析具体情况,及时全面地了解子女的各种需求。坚定合理目标,避免因子女的一二次受挫就丧失信心。建立学生在家反应分析表,加强工作的预见性,改变被动滞后的教育。②重视与子女情感交流,情理结合地引导,避免空洞说教。③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对子女尊重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严有度爱得法。

(2)组织社会协同教育。受社会中的一些市侩做法、世俗化道德观的污染,部分学生讲究功利,追求实惠,贪图安逸。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部分学生主导兴趣出现偏差,沉迷于社会文化娱乐活动而不能自拔,有个别学生为此不断伸手向家长要钱甚至出现偷窃行为。本实验采取建设德育基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发动参与社区建设、引导学生专题讨论等措施,让学生正确地了解社会,变社会的消极影响为对学生的积极教育。在这些活动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遵守社会规则,有主见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抵制坏人的拉拢、引诱,抵制及时行乐、追求享受等不良习气,形成追求真理、探索科学、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人生观。

三、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的总体成果

经过三年的努力,各项教育内容、措施得以全面的落实,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素质教育在心理领域得到较为深入的尝试。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心理素质目标、心理课程、“四结合”的教育网络,积累的教育参考资料(30万字,可发展为教材)、学生心理档案、学生个别教育札记(50余个),为以后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学校开展相关的实验提供了经验。

(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实验前学生对心理素质知之甚少,对心理问题讳莫如深,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心理知识及心理调整方法。在实验进展到二年时对学生测试发现(不署名):所有学生都认为一时存在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可通过心理调整等方法解决;90%的学生认为心理素质很重要,6.6 %的学生认为一般,3.3 %的学生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只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重要;课程心理知识测试,23.3%的学生在90分以上,56.7%的学生在70分以上;消除紧张心理辅导,70%的学生认为行之有效,20%的学生认为有效果但不明显。

1.心理测试〔13〕。1997年4月16日,对在读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进行心理后测,从一个方面了解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1)采用《SCL-90自评量表》进行心理健康测验知,实验班学生各因子平均得分除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三项上增高外(与随年级升高学习渐感紧张、在交往方面初中生出现封闭期有关),其余几项有不同程度降低或基本保持不变,各因子达中度的学生数实验后较实验前有明显减少。一般而言,随年龄增长各因子分数会增加,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随之增大。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较一般学生发展更好。控制班学生6 项因子平均得分有增高,其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三项因子得分增长特大,其增幅比实验班更大。控制班学生各因子达中度的人数有增有减,变化不大。比较而言,后测时实验班学生各因子达中度的人数明显少于控制班。T检验知,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在敌对、恐怖、精神病性三项因子上无显著差异,其余各因子差异显著,这说明实验班学生的心理状况较控制班学生更好。(2)采用《考试焦虑测验表》进行考试焦虑度调查,经关联性检验知,考试焦虑度与班级有显著关联,分析知实验班学生以镇定和轻度焦虑为主,控制班学生以轻度焦虑和中度焦虑居多,其中1人为重度焦虑。这说明,实验班学生能更加自如地对待考试,更易发挥其应有的水平。(3)采用《12 种性格因素量表》进行性格特征测验知,实验班后测较前测性格特征高的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以持久性、自制力、灵活性、稳定性尤为明显。控制班学生后测时性格特征高的人数也在增多,但自制力、灵活性、权衡性的增幅明显没有实验班大。通过关联性检验发现,在12项性格特征中,稳定性、持久性、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求知欲、灵活性实验班学生明显优于控制班,这些为学生长时高效学习所必需,可见实验班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心理基础。强度、主导心境、果断性、思维水平、权衡性等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无显著差别,这些因素与气质相关较高,在短时间内不易收到教育效果。

2.家长评定。自编《实验班学生家长对子女心理素质评定卷》,1997年4月28—30日组织两个实验班(974、977班)的通校学生的83 名家长,在家里对子女的心理素质进行逐项评定(不署名)。近半数或半数以上家长对学生在制定学习计划、集中注意、长时间有效学习、想像力、学习兴趣、考试心态、学习目标、自学能力、自信、自我调节、自尊、竞争意识、关心他人、孝敬父母、爱憎分明、有正义感、正确对待攀比之风等方面的表现较为满意。其效果当然与学生三年中的“自然发展”有关(即非实验所致)。但根据教师的实际经验,对学生这方面的发展非实验班家长以抱怨居多,较少有表示满意的。相对应的,在创造性、记忆力、思维力、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以及耐心细致等方面只有不足30%的家长表示较为满意,这可能与家长在这些方面的要求较高或训练不易取得成效有关,值得日后进一步探讨。

3.任课教师评定。1997年4月15—22日每个班级组织4位任课教师认真学习自编的《任课教师对实验班与控制班学生心理素质评定表》,在统一评定尺度和操作步骤以后,对由学校教务处按照学号以“隔3取1”的原则从两个实验班(974、977班)与两个控制班(972、976班)分别选取15名共计60名学生进行正式评定,最后求出4 个教师给定每个班级所有学生不同评定等级的比例。结果为:每个项目的最积极的一个等级(A等),实验班明显高于控制班,各项平均高出13.09%。各项目比较而言,积极思考、仔细观察、有效记忆、认识自己的特点、自尊、情绪稳定、情绪乐观、自律习惯、阶段性目标、竞争意识、交际准则、文明礼貌、理解信任、择友、在交往中求进步、听课自学效率、对待挫折等17项,实验班明显优于控制班。任课教师观察发现,实验班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建立积极的人际环境,形成坚强的意志,保持刻苦学习的心境,全面提高学习效果。较之控制班学生,精神面貌、学习积极性、心理健康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由于掌握自我调节情绪、自我磨练意志的方法,情绪低落、意志薄弱的现象较少。

(二)教师普遍重视心理教育

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心理素质教育途径、方式,掌握心理素质教育的技能,形成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骨干队伍。由于教育措施在实验过程中完善、发展,操作性较强,加之宣传得力以及实验的深入开展,使全校教师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据调查,全校90%以上的教师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很重要,2/3以上教师认为自己已在平常教学中开始进行一些心理素质教育。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认识到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育质量观上,改变了只抓优秀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的片面做法。在教育人才观上,改变单凭分数片面评价学生的发展,形成了“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的正确观点。在各科教学和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自觉地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由于初中面临升学压力,所以实验之初教师、家长无不担心实验是否会影响教学质量。因为该研究毕竟要开设专门的课程、开展系列的心理训练,得占用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更何况心理素质好并不一定能保证学生有良好的考试成绩。1997年5月总结发现,实验为学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创建了良好班级气氛,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学生有合理的竞争意识,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良好心理氛围;促进学生自知,确立恰当的目标;初步养成良好的注意、观察、思维、想像、创造的习惯;形成了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和积极的心态,以及愉快、自信、自强、进取的精神面貌,从而有利于实验班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1.道德品质。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尤其在差生转化,矫正不良品德方面作起了重要作用。实验班违纪率为1.7%,而控制班违纪率为4.16%。四个实验班先后被评为校文明班级、优秀中队。2.学习效率。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转化差生,较大幅度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实验班学生有较高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1996年中考为例,两个实验班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0%和46.2%,两个控制班则分别为30%和25%。3.体育锻炼。体育“达标”的优、良、及格的成绩比例,实验班分别为40%、43%和17%,而控制班则分别为30%、40%、30%。在连续两届校运动会中,实验班967、974、977均获得团体总分前2名的优异成绩(平行班8个)。4.文化竞赛。获市(地)、省、国家级的奖励,实验班分别为21项、6项、9项,控制班则分别为9项、2项、1项。5.兴趣爱好。实验班学生兴趣更广,专长更多。在文化艺术节和其它文体活动中,获奖面广,档次高,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

(四)创建“四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教育实验中渐步形成了“学校全员投入与实验教师专门教育相结合,专门心理教育与学校现有课程教学、环境潜在教育相结合,集体心理教育、分组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教育相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结合”模式。由于心理素质课内容新颖、学习兴趣浓厚、实用性强,学生爱学、乐学、易学,因此虽然每周增加1课时的内容,但学生学习负担并未明显增加。对家长实际调查知(不署名):1.家长认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非常必要的占85.5%,认为必要的占8.43%,认为不必要的占6.07%(多数是认为与学习成绩关系不大)。2.十分了解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占46.99%,基本了解的占53.01%。3.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配合”十分必要的占84.34%,较必要的占15.66%。4.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效果好的占79.52%,一般的占16.19 %,不明显的占4.81%。由此可见,家长对心理素质教育持肯定态度,多数家长认为心理素质教育实验卓有成效,并表示要积极与学校配合。实践证明,“四结合”教育是有效、可行的。

注释:

〔1〕Wikkiam P.Erchnl,Brian K.Kartens,Shool Consulation: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Bases Of Prictice, 1997.Purkey,W.,& Novak,J.Inviting School Success(2nd),1984.〔2〕刘华山:《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3〕祝新华、岳晓东:《大陆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与存在问题》,《香港心理学报》,1997年第一期。

〔4〕游黎丽玲:《学生辅导》,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 年修订版。吴武典主编:《学校辅导工作》,张老师出版社,1987年版。

〔5〕祝新华:《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策略》,《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版)》,1996年第4期。

〔6〕申继亮:《关于小学生学习不良原因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第4期。

〔7〕〔9〕〔10〕〔12〕〔13〕武义县实验中学、杭州大学教育系:《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研究》课题总结报告,于1997年5 月通过中央教科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浙江省教科院及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的鉴定。

〔8〕陈群等:《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载祝新华、林可夫主编《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同〔1〕〔2〕〔3〕〔4〕。

上一篇:文王六十四卦金钱课下一篇:代言人发布会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