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比赛新闻稿

2024-09-20

朗诵比赛新闻稿(精选13篇)

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1篇

文化艺术管理系庆祝建党90周年诗文朗诵比赛

——《“诵”党一支歌》新闻稿

时值五四青年节之际,为歌颂党的伟大成就,增强同学们爱党爱国之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5月4日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东401教室座无虚席,文化艺术管理系成功举办了“诵党一支歌”庆祝建党90周年诗文朗诵比赛。

到场的特邀嘉宾有:文化艺术管理系团总支雷蒙老师,以及评委老师:文化艺术管理系2010级班主任刘筠梅老师,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辅导员孙健,文化艺术管理系学生会主席艾易斯,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韩庆华,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李鹏飞。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热情高涨。参赛选手或个人或组合,以饱满的激情、激昂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来展现自己的实力,把对党和祖国的感情表达的淋淋尽致,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才华的平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对大学生进行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了对党和祖国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对党的认识和拥护;同时也展现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活跃了校园气氛,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此次诗文朗诵比赛意义深刻,对到场的师生都有很大的启迪。

文·许可

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2篇

各班语文老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精心选择诵读内容,组织学生认真排练,比赛如火如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赛场上,同学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吟诵,精彩纷呈,让全校师生领略经典、感悟文化、享乐其中。千年流传的文化古韵,伴着稚嫩的声音,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伴随琅琅诵读声,观众们的掌声也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活动结束,评委们依据各年级组朗诵基本功、音乐选择、现场表现力及表现形式等多项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分别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并颁发了奖状。

本次比赛活动是学校充分利用晨读课、语文课、课外活动指导学生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诵读的缩影。此次经典诵读大赛,是吟诵。

进课堂的延伸,让学生们通过诵读经典温润人生,启迪智慧,精彩的诵读让学生们再次品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程序的技术设计 第3篇

诗歌朗诵, 是一项把综合通用技术融合于人文学科知识宝典 (如经典诗词作品) 的艺术演奏, 是富含技术魔力与艺术魅力的创作活动。朗诵诗歌能培养良好的语感, 使语调、语气与语境相符合, 抑扬顿挫, 技巧幻化, 增强有声语言的感染力。诗歌朗诵还能与音乐融合, 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给听者更多美的感受。挑选好朗诵的诗歌后, 根据诗歌的情感基调, 选择与诗词内容相匹配的音乐, 当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语调与铿锵有力、婉转悠扬的音乐演奏旋律融为一体, 演变为优美动人的文艺演出时, 则更让听众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获得尤为美妙的艺术欣赏和精神享受。

诗歌朗诵比赛, 则是一种将文雅浪漫的朗诵艺术与高度综合的神奇通用技术, 以诗词歌赋为载体, 紧密融合的文艺竞技活动。又是一个将人文知识与技能技巧结合、表演过程与娴熟方法结合, 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提高参与活动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表达能力、技巧运用能力及艺术表演能力, 提升参赛者的自身文化素养和技术素养, 增强同学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丰富参赛者和观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艺术与技术融合性活动。这种语境优雅、妙不可言、浸透技术、饱含艺术的高雅竞技活动, 能使人们愉悦身心、陶冶情趣, 享受生活。

诗歌朗诵比赛程序的策划, 不仅直接运用了程序、流程、统筹、兼顾等具体技术[1], 而且迁移运用了设计与流程、设计与控制、技术与艺术等一般技术思想和方法[2], 因此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类技术、体现完美艺术、融合科学与人文、蕴含文艺创作的“技术设计”。为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宽松舒畅、公平竞技的环境, 搭建一个展现才华、放飞梦想的平台, 特谋划举办此次诗歌朗诵比赛。现将相关事项及具体运作流程策划设计如下:

1 比赛时间

2013年12月10日。

2 比赛地点

甘肃电大教学楼605教室。

3 参赛代表

2013级幼师班全体同学。

4 赛场评委

由语文教师和推选的同学担任, 具体为韩一睿、史亚辉、吕晓静、马志恒、李琴。

5 主要负责人

全体班委 (兼) , 具体为胡晓路、刘芳芳、胡丽娜、姚博亮。

6 主持人 (兼)

男:胡晓路 (班长) , 女:刘芳芳 (大学语文科代表) 。

7 参赛作品要求及比赛流程

1) 参赛活动作品要求:课本选入的古诗和现代诗, 任选一首, 朗诵时间在三分钟之内。

2) 比赛流程:学生自由报名, 提交朗诵作品名称———确定选手, 列出诗歌的篇目———现场比赛———评委打分———统计总分。

8 竞赛要求及评分、获奖说明

8.1 评委

(1) 评委必须熟知朗诵的标准。

(2) 评委必须公证严明, 做到对错分明。

(3) 评委要认真评判, 不得错评。

(4) 评委一时不能判定正误时, 要通过讨论判定。

(5) 评委由同学选举产生, 提前进行培训。

8.2 参赛者

(1) 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

(2) 参赛者必须服从主持人与评委的判定, 不得有反对言行。

(3) 参赛者对主持人、评委产生不满时, 不得当场顶撞, 可在大赛结束后, 向班委提出申请, 请求解决。

(4) 参赛者如果多次无理取闹, 有意扰乱竞赛进程, 根据情况, 评委可讨论后给予如下处理:

(1) 对于初次扰乱者给予警告;

(2) 对于两次扰乱者给予警告并扣除相应分数;

(3) 对于三次扰乱者取消竞赛资格。

8.3 评分标准 (分数为十分制, 评委打分需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 精神面貌 (20%)

自然大方、出入有礼有序、精神饱满、衣着得体。

(2) 朗诵能力 (30%)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节奏韵律明显。

(3) 艺术处理 (30%)

感情充沛, 能准确把握作品内涵与格调。

(4) 表现风格 (20%)

能代表不同时代的不同流派, 不同风格。

8.4 奖项设置

评出全体参赛者的前三名 (第一名1人、第二名2人、第三名3人) , 依次计平时成绩5、3、1分 (加分可以累积) 。

9 比赛程序

1) 主持人、评委入场。

2) 主持人致词。

3)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并介绍各比赛选手。

4) 比赛环节。选手须在朗诵前先介绍自己, 然后开始朗诵;结束后先鞠躬致意, 而后退场。

5) 评委点评并进行打分。

6) 统计结果。

7) 主持人宣布结果;同时比赛结束。

望同学们务必对本次人文兴趣活动予以高度重视, 为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给自己创造一个搏击长空, 放飞自我的空间来展示自己的风采。朗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 是传达人类高尚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朗诵可以给人教育和启发, 然而要达到这一层次不仅仅要有一定的思想感情能力, 一定的语言艺术能力, 更需要有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因此, 以普通话艺术和形体语言相结合作为主要评分标准的朗诵比赛, 有利于学生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 因此, 要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激情和应用普通话的热情, 进一步推动普通话的使用, 增强校园普通话文化的氛围, 美化我校的语言环境, 促进我校校园文化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附:赛前准备工作———朗诵诗歌的要领:熟背诗词[3]

熟背诗词要抓住五个环节:

1) 疏通词句。就是通过疏通词句, 弄懂诗词的大意。在背诵之前先了解词、句的意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这样才能又快又准。不明其意义就硬背, 背诵质量是不可能高的。意思弄得越明白, 背诵记忆就越容易。

2) 了解结构。就是在初读几遍诗词后, 尽量分析清楚诗词的结构, 诗词, 特别是诗, 大都讲究对仗工整, 弄清楚其结构规律, 记住上句, 记下句就容易多了。

3) 把握韵律。就是要重视诗词的首字和韵脚。只要记住首字, 整句往往就能脱口而出。而诗词是讲究合辙押韵的, 往往记住第一个押韵的, 其它就可以依此类推了。

4) 听看写念。就是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真正用心去记背。专家试验表明:人在接受知识时, 如果只靠耳听, 三小时后保持70%。三日后保持10%;如果只靠眼看, 三小时后保持72%, 三日后保持20%;如果眼耳结合, 三小时后保持85%, 三日后保持65%。背诵诗词时, 将耳听、眼看、手写、口念结合起来, 不但背得快, 而且记得牢。

5) 反复练习。就是多重复练习。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来练习:课余时间, 自己默默地背诵;大庭广众背诵;同学三个两个一起背诵。其实, 只要多练习, 自然就熟能生巧, 很快就能记住了。

摘要:诗歌朗诵, 是一项把综合通用技术融合于人文学科知识宝典的艺术演奏, 是富含技术魔力与艺术魅力的创作活动。诗歌朗诵比赛, 则是一种将文雅浪漫的朗诵艺术与高度综合的神奇通用技术, 以诗词歌赋为载体, 紧密融合的文艺竞技活动。诗歌朗诵比赛程序的策划, 是一个综合运用各类技术、体现完美艺术、融合科学与人文、蕴含文艺创作的“技术设计”。本设计书对参赛时间、地点、评委、比赛流程、竞赛要求、比赛程序等均予以策划设计。

关键词:班级,诗歌朗诵,比赛程序,技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顾建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1)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2]顾建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2)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一次朗诵比赛 第4篇

盼啊盼!练啊练!经过重重选拔,终于,决赛的日子到了。那天,礼堂上座无虚席,人头涌动。站在门外,我们的心里就如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的。是呀,能进入决赛的班级,可是雨后的春笋清明的茶——全都是尖儿呀!

主持人的声音是那么优美,可是我们却觉得它十分沉重。不管了,我们的朗诵就要开始了,我故作镇定走上舞台,双眼却像雷达那样,不停地在那人声鼎沸的观众台上搜索着我们的“朗诵指挥员”——胡老师。

这时,那熟悉的音乐又激昂地响起,我也找到胡老师。老师的双手随着音乐指挥着,而我们又随着老师的双手,朗读得时而激昂,时而紧张,时而平静,时而又低沉。

很快,我投入了朗诵,脑海里浮现出课文中的一幕幕。这时,一声“粗犷”的响声将我从情景中拉了出来,眼前出现了几位身穿滑稽服装的演员同学。我禁不住了,刚想笑,心中一惊,想起了几位费尽心思训练我们的老师,想到了勤奋的同学们。“可不能笑呀!”一声呼喊从我那心底深处传出。于是,我又变得一本正经了。

随着一阵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心中那块千斤重的石头终于落地。很快,成绩出来了,我们荣获一等奖!

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5篇

xx年10月29日晚七点整,由xx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团委、学生会主办,院学生会文艺部承办,院学生会各部门协办的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之“传唱红歌,祝福祖国”卡拉ok大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号报告厅隆重举行,吸引了数百名师生前来观看演出。

本次大赛是以演唱与机智问答相结合的形式停止,精彩纷呈。值得一提的是,在开场一首气势磅礴、富有深情的诗朗诵结束后,各参赛者开始了独具特色的自我介绍,给在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一大亮点环节是机智问答,问答题突出了本次红歌会主题,从我国建国以来到现代时事热点,涉及范畴全面可谓恰到好处,选手与观众都积极参与其中,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在比赛中选手们各个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用他们那优美动听的歌声传达着自己的心声,会场内掌声此起彼伏。比赛接近尾声时所有参赛选手齐登台,一曲《明天会更好》再次把晚会带到高潮,全场观众一齐唱响红歌,感动了所有在场人员!

诗歌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6篇

--校园诗歌朗诵比赛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推动校园文化建设,5月17日晚,我处组织进行了“歌颂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诗歌朗诵比赛决赛。经过初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共有12组学生进入到今晚的决赛环节。

比赛现场,选手们以其铿锵有力的气势,充沛饱满的感情,自信大方的形象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比赛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有的朗读千古传颂的名篇,让我们在精简的语言当中解读古人的英伟事迹;有的表达思乡之情,轻悠的配乐中,吟诵者带领着我们走进诗人的心田,去领悟诗人心中的感情;有的歌颂青春,引导同学们追求青春,勇敢拼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角逐,根据在场评委公平公正的评分,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大家的情操,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感受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7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我们需要用到新闻稿的情形越来越多,新闻稿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是目前最被认可的一种新闻定义。你所见过的新闻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范文(精选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1

20xx年10月28日下午4:00在我校多媒体报告厅,由团委和政教处领导学生会举办的“我的未来不是梦”20xx-20xx年诗歌朗诵大赛按时拉开了帷幕。期间鲁义香校长到场指导,并邀请丁仕文书记以及汪丽、任红燕等8位教师担任评委。

诗歌体现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朗诵诗歌都是国人的最爱!它可以带你走进诗人的心田,去寻找我们心中最细腻最真挚感情;它也可以把你融进如诗如画如陶潜笔下的桃花源般的意境之中去;它更可以用极具感染力的声音让你重温一段历史,重温一份感动.....为弘扬中国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学生会特此举办20xx-20xx年朗诵大赛。20xx年10月28日下午三点五十分选手大约都到了比赛现场,在我们学生会成员的指引下,登记好自己的信息,拷好自己的音乐之后,迅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他们略由紧张的神情背后

更多的是胸有成竹,更多的是一份坦然;我们的指导人员和老师面带微笑,尽量满足选手的要求,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认真的工作;就这样,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终于那一刻到来了,下午四点整时,主持人走上台,首先介绍到场的评委,然后宣布20xx-20xx年“我的未来不是梦”诗歌朗诵大赛正式开始!选手可谓各有千秋,难分上下!选手们的诗歌主题也时包罗万象,有以《雨巷》为代表的含着朦胧水汽的诗歌,其朗诵的古典柔美可谓撩人心悬:有以《将进酒》为代表的悲壮豪情......我们就这样随着选手们领悟着这千百种感情.....选手的精彩朗诵,评委的认真负责,主持的竭尽全力使得大赛进行的异常顺利。即便到了大赛的尾声,在场人数慢慢减少,却不见掌声趋弱,这应该是对我们活动最大的支持和鼓励!终于大赛随着最后一位选手成绩的公布而结束了,主持人代表团委、政教处和学生会所有人员感谢评委、选手和同学的积极参与。最后,20xx-20xx年“我的未来不是梦”诗歌朗诵大赛圆梦结束。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2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职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推动校园文化建设,5月17日晚,我处组织进行了“歌颂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诗歌朗诵比赛决赛。经过初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共有12组学生进入到今晚的决赛环节。

比赛现场,选手们以其铿锵有力的气势,充沛饱满的感情,自信大方的形象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比赛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有的朗读千古传颂的名篇,让我们在精简的语言当中解读古人的英伟事迹;有的表达思乡之情,轻悠的配乐中,吟诵者带领着我们走进诗人的心田,去领悟诗人心中的感情;有的歌颂青春,引导同学们追求青春,勇敢拼搏......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角逐,根据在场评委公平公正的评分,共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大家的情操,同时也提升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一步感受了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3

4月1日晚在安财东校5栋106教室,由安财文学社主办的背景音乐诗歌朗诵大赛复赛按时拉开了帷幕,这是由安财文学社举办的第六届在安财最大规模的朗诵大赛!

诗歌体现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朗诵诗歌都是国人的最爱!它可以带你走进诗人的心田,去寻找我们心中最细腻最真挚感情;它也可以把你融进如诗如画如陶潜笔下的桃花源般的意境之中去;它更可以用极具感染力的声音让你重温一段历史,重温一份感动。

为弘扬中国文化,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安财文学社连续六年举办背景音乐朗诵大赛。今年4月1日晚六点半,进入复赛的选手大约都到了比赛现场,在我们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抽的了自己的号码,登记好自己的信息,拷好自己的音乐之后,迅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他们略由紧张的神情背后更多的是胸有成竹,更多的是一份坦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尽量满足选手的要求,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认真的.工作;社长更是热情大方,给选手以笑容,给干事以帮助!就这样,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4

时值五四青年节之际,为歌颂党的伟大成就,增强同学们爱党爱国之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觉悟,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5月4日晚,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东401教室座无虚席,文化艺术管理系成功举办了“诵党一支歌”庆祝建党90周年诗文朗诵比赛。

到场的特邀嘉宾有:文化艺术管理系团总支雷蒙老师,以及评委老师:文化艺术管理系20xx级班主任刘筠梅老师,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辅导员孙健,文化艺术管理系学生会主席艾易斯,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韩庆华,影视戏剧系播音主持专业李鹏飞。

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热情高涨。参赛选手或个人或组合,以饱满的激情、激昂的语言、大方得体的举止来展现自己的实力,把对党和祖国的感情表达的淋淋尽致,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才华的平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风采,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对大学生进行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了对党和祖国的感情,增强了同学们对党的认识和拥护;同时也展现了祖国的繁荣和昌盛,活跃了校园气氛,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

此次诗文朗诵比赛意义深刻,对到场的师生都有很大的启迪。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5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1月6日上午,艺术学院音乐厅琴声荡漾,在浪漫与感动的邂逅中,朗诵音乐圆满结束,带给我们一场视听盛宴。

朗诵指导老师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厦门市朗诵学会副会长王虹老师,声乐指导老师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福建省大众音乐协会常务理事彭兴跃老师,主持人为王跃达、邱文静,以及来自翔安校区优秀的交响乐团和众多演职人员献上精彩的演出。

首先由彭兴跃老师带领交响乐团带来维瓦尔第的《吉他协奏曲》,致敬经典,浪漫开场。同学们献上经典名篇,音乐会精彩精彩纷呈。

之后交响乐团与老师完美演绎浪漫的《爱的罗曼史》、《爱情之爱情》、《花》等经典曲目,伴随着深情的合唱,朗诵音乐会洋溢着浪漫与感动。

两位主持人带来《献礼十九大放飞中国梦》,表达国家国富民强、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弘扬当代青年的情怀。

随后献上的安捷罗斯成名作《镜中的安娜》,弦乐与声乐的完美融合,舞蹈的完美演绎,玫瑰与浪漫碰撞将朗诵音乐会推向高潮。

最后全场合奏《铃儿响叮当》,主持人上台致辞,演奏会完美结束,全体合影留念。在本场音乐会中,远道而来的翔安校区交响乐团不负众望,为我们展现了专业而精湛的演奏,演职人员配合天衣无缝,在彭兴跃老师的带领下,交响乐团与合唱乐团为我们诠释了音乐的浪漫情怀,书写音乐与青春的乐章。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6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这是一个雷锋精神被提及最多的日子,计科系“学习雷锋”诗歌散文朗诵比赛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展开!

此次比赛邀请了学院团委书记顾宝坤老师,团委副书记杨建华老师,计科系副系主任罗喆老师,以及各兄弟系团委书记及学生会代表,还有我系部老师莅临。

合着一首耳熟能详的《学习雷锋好榜样》的背景音乐,3月19日晚七时三十分,比赛在学院四教101多媒体教室拉开帷幕!比赛首先在xx级广告班王芳同学一首深情的《向雷锋学习》的诗篇中展开。比赛精彩纷呈,学习和赞颂雷锋的诗歌,散文,记叙文,议论文,以及自创诗歌等形式的朗诵均在比赛中有所呈现,比赛也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热浪,一波又一波高潮。《今日里你的微笑忆成海洋》、《雷锋之歌》、《雪中炭》、《你》、《雷锋,你在哪里》、《祖国,请点名》、《大约雷锋真的走了》等诗篇都迎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比赛共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此次比赛分别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桂冠由xx综合班徐云舟同学获得,xx网络李金龙同学和08广告吴丹、熊晨程两位黄金搭档分别获得了二等奖,xx五年制计二班胡金龙、xx网络沈悦辉、xx电艺宗方云、高继仙几位同学分获三等奖,者元媛、席飞、靳静、马骋四位同学获得了优秀奖。颁奖之后计科系团总支书记张杰老师的示范朗读和总结下,比赛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雷锋精神告诉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雷锋的精神和事迹,伴随着一曲曲优美的旋律,动人的音乐在赛场中浮现。相信通过此次比赛,雷锋精神不再是那纪念馆中陈列的记忆,不再是3月5日这一天尘封的历史!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7

为庆祝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风建设,电气工程系 “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决赛于2012年11月29日在教学楼C2-301举行。电气工程系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为选手打分。

百丈飞瀑震撼心灵,曼声高亢,其各有千秋。从精心创作、准备诗歌作品到反复进行缜密的修改、定稿,再到现场富有激情的朗诵,共有8名同学经过初赛的严格筛选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在决赛的过程中,选手们表现镇定,用优美的嗓音与昂扬的情绪,将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意化作一首首赞歌,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评委与观众。

本次朗诵比赛锻炼并提高了理工科学生所欠缺的文字创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让同学们借助这个平台,展示出一个不一样的精彩自我,更增添了校园文化气息,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体现出当代大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对伟大祖国的炙热情感。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8

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借以传承国学文化经典,弘扬民族文化精髓,激发学生的读书和诵读热情,5月19日下午,明德学校举办了国学经典诵读比赛。

各班语文老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精心选择诵读内容,组织学生认真排练,比赛如火如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赛场上,同学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吟诵,精彩纷呈,让全校师生领略经典、感悟文化、享乐其中。千年流传的文化古韵,伴着稚嫩的声音,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伴随琅琅诵读声,观众们的掌声也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活动结束,评委们依据各年级组朗诵基本功、音乐选择、现场表现力及表现形式等多项标准进行量化打分,分别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并颁发了奖状。

本次比赛活动是学校充分利用晨读课、语文课、课外活动指导学生选择经典诗文篇目进行诵读的缩影。此次经典诵读大赛,是吟诵

进课堂的延伸,让学生们通过诵读经典温润人生,启迪智慧,精彩的诵读让学生们再次品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在全校营造出继承、弘扬中华经典,传承千年文明的氛围,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了浓厚氛围,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更良好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学生在为人处事上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为集体做事,提高综合能力。

教师朗诵比赛新闻稿9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员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员阅读古诗文经典的兴趣,提升广大学生文化和道德修养,分站于20xx年11月22日下午举行了经典诵读比赛。

在10月中旬,分站就布置安排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学员踊跃参加,积极准备。11月22日下午,诵读比赛拉开了帷幕。各位选手诵读形式多样,或集体诵读,或个人独诵,或领诵,并适当配以音乐,穿插舞蹈、吟唱等,充分展现了诗文朗诵的艺术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评选出了9个一等奖,11个二等奖。

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8篇

朗, 即声音的清晰, 响亮;诵, 即背诵。朗诵, 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 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笔者曾指导多名学生参加朗诵比赛并取得了囊括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总结相关经验, 笔者认为可以从新、感、动、美、力等五个方面加强比赛技巧。

一、新

1. 选择内容新

选稿很重要, 内容一定要新, 还应符合选手的表达, 不要老是一些常用稿, 如《再别康桥》《雨巷》《致橡树》《春》之类, 虽然经典, 但由于比赛中被多次重复, 没有新鲜感, 也难超越名家的朗诵, 因此很难打动评委。可以选择一些表达亲情、友情的一些有情节、人物语言、动人的新稿件, 如《打往天堂的电话》《天上的草原》《老人与海》《母亲》等, 还可以找一些电视剧、电影中人物的对白, 会给人新鲜感。在省大学生诗文朗诵比赛中我帮助选手选用了《打往天堂的电话》《天上的草原》《老人与海》等的稿件, 都以清新的内容打动了评委, 取得了好成绩。

2. 表现形式新

朗诵比赛常用的形式是独诵、两人合诵, 场景没有变化。我们在比赛时可以配以舞蹈、用背景灯光画面的变化、道具的运用、舞台的表演、有领诵合诵等新的形式来表现。我院的参赛作品《天上的草原》在比赛时配以院舞蹈队的蒙族舞、用背景灯光画面的变化展示热爱家乡、草原的辽阔壮美给受众全新的视觉感受, 为参赛作品增加了亮点, 取得第一的好成绩。

3. 表达要有新鲜感

朗诵稿对于朗诵者已经很熟悉了, 难免表达时会松解, 状态不积极。但要知道对于比赛现场的评委、观众来说他们是第一次感受你的朗诵, 比赛时表达状态一定要有新鲜感, 要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这样才能抓住受众。我院的参赛作品《打往天堂的电话》的参赛选手语言表达好, 有很多比赛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在比赛时表达有新鲜感, 有强烈地表达欲望, 感觉他们就是那个打电话的小姑娘与电话亭里的叔叔, 抓住了受众的心, 取得第二的好成绩。

二、感

情感是朗诵比赛中重要的因素,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充分体现与众不同的情感:

1. 感受, 体会稿件的内容, 感觉“我就在”现场, 感同身受。要积极地感受, 感受是表达好的关键。

2. 感动, 看过稿件首先自己要感动, 然后通过表达达到让受众感动。

3. 感染, 受众感动后, 受众如果被你的朗诵感染, 那么你的朗诵就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散文《母爱之光》写到:“孩因为车祸一直昏迷不醒。护土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 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 握着她的手, 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过来。”看到后首先感受到护士的伟大, 在脑海里浮现一幅一幅活动的画面, 感觉到“我就在”现场, 第二步被护士的助人为乐的行为感动, 最后生发出情感, 用语言表达出来, 让受众收到感染。

三、动

朗诵不是单纯的、平面的一种状态, 而应一张一弛, 以动态打动受众。

1. 思想感情要运动

(1) 运用情景再现运动思想感情。拿到稿件首先理清头绪, 注重从画面的角度对语言内容进行梳理。第二设身处地, 努力获得现场感。第三触景生情, 反应积极, 一触即发;以情为主, 情景交融。第四现身说法, 感之于外, 动之于心, “形之于声——及于受众”。

(2) 运用内在语运动思想感情。如件中有“你真好!”其实要表达的是反语, 内在语是“你真坏!”, 准确运动思想感情, 表达出“坏”的情感,

(3) 运用对象感运动思想感情。对象感就是播音员必须设想和感觉到对象的存在和对象的反应, 必须从感觉上意识到听众的心理、要求、愿望、情绪等, 并由此而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 使之处于运动状态。

(4) 首届省大学生诗文朗诵第一名获奖者在表达《月光曲》时, 思想感情运动贯穿始终, 特别是稿件高潮处“忽然, 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我告诉她一定要感觉你在现场看到了情景的变化, 思想感情要运动, 要感觉我在现场, 语速要变化, 她做到了。

2. 朗诵时要动情

(1) 以感情带动声音, 以声音传达感情。

(2) 真动情, 动真情, 真正走进作品, 不要“挤”情、“造”性。受众是敏锐的, 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 朗诵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 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 必须仔细体味作品, 进入角色, 进入情境。参赛作品《打往天堂的电话》中, 参赛选手真动情, 进入了角色, 进入了情境, 从而唤起听众的感情, 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

3. 朗诵时要互动

(1) 选手与受众互动, 首先眼神要互动, 眼睛要与受众进行交流, 传达思想感情。其次手势互动, 在朗诵时正确的手势, 一个眼神, 一个微笑都可以很好地互动, 传情达意。

(2) 选手之间互动, 如果两人以上朗诵, 注意要互相用眼神、手势等交流。

四、美

美好的东西是人类期盼的共同财富, 朗诵也不例外。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好的说话有三美, 音美以感官, 一美也;形美以感目, 二美也;意美以感心, 三美也。朗诵也是一种语言表达, 所以也要有美感, 应到以下三种美:

1. 声音美, 语音美, 普通话要标准。用声美, 用声持久、自如、通畅、圆润、动听。配乐美, 配乐能与朗诵稿件内容节奏吻合, 增加音乐美。

2. 形象美, 朗诵者的化妆、服装、发型、气质要与朗诵的稿件吻合, 体现出大方、端庄、得体美。

3. 立意美,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 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 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稿件的主题等要有美感, 或体现家乡美, 或体现亲情美等, 要健康积极向上。

五、力

当与竞争者在以上四种技巧都旗鼓相当的情况下, 那么气势将是取胜的法宝。

1. 要有理解力, 朗诵稿拿到手以后要备稿, 达到理解稿件。

2. 要有艺术鉴赏力, 亦称审美能力。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包括审美感受力、判断力、想像力、创造力等。稿件的美要能认识、能评价, 如峻青的《第一场雪》一段“推开门一看, 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 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万里江山, 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看后我们觉得雪后的景色很美, 产生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 要有表现力, 思想感情运动后, 再运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外部技巧表达稿件。

4. 要有自信力, 在比赛时应充满自信, 全身心投入到稿件中, 才能感染观众及评委, 取得好成绩。

总之, 掌握朗诵比赛的技巧可以提高朗诵的水平、比赛的成绩, 增强选手的自信, 达到提高朗诵爱好者口语表述与交际的能力。笔者进行了总结分析, 认为如果在朗诵比赛时做到“新、感、动、美、力”, 一定会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比赛时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9篇

我有一个梦想

我愿置身这广袤的土地上

奔跑在绿色天地间

我要为祖国美丽的大自然放声歌唱

但我不能歌唱

眼看着

河流消逝了奔腾

大地也黯然销魂

候鸟远离了曾经的天堂

姹紫嫣红已成历史的浮华

我仰望天空

倾诉我内心的忧郁

但天地间一片混混沌沌

昏昏沉沉

啊,妈妈,我的祖国

她在向我哭诉

哭诉她曾用心呵护的人们对她的伤害

她的话语

盖满了伤充斥着痛

我不禁

潸然泪下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朋友们,赶快觉醒吧

让我们向祖国发出最真诚的呐喊

携起手,弯起腰,植树造林

让大树成为遮风挡沙的堡垒

让春水浇灌饱满的稻穗

让清新的空气洗涤我们的呼吸

让鸟儿伴着彩云

唱着歌儿快乐飞翔

来吧让我们以爱还爱

将环保的意识刻在心扉

用我们行动和智慧

使绿草如茵山水如画

天空更蓝四季妩媚

村庄安宁城市美丽

生命和谐环境优美

为我们的梦想插上环保的翅膀

迎着第一缕晨曦出发

行走在山青水绿的人间天堂

我是一棵树

我是一棵树

一棵长在诗人心里的树

这位诗人啊

她叫席慕容

她吟诵的诗句

是如此地倾倒了我这棵树

一一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我是一棵树

一棵长在香山脚下的树

这座香山啊

她又叫五桂山

她妖娆的丰姿

是如此地倾倒了我这棵树

一一不曾让酸雨淋湿了我的梦

不曾让烟雾遮蔽了我的真诚

不曾让我看不见蓝天

不叫我内心天蓝的心情

让位给一栋栋冷漠的洋灰钢骨

我是一棵幸福的树

岐江的水滋润了我的心田

故居的风轻拂过我的脸颊

我平和的心曲通过一管牧笛

悠悠地回荡在晚风夕照里

我是一棵树

一棵充满着幸运的树

一棵洋溢着快乐的树

我的身旁啊

青山连绵,溪水常流,四季花香

我放眼望去啊

中山故居,老街新韵,兴中缀锦

温泉碧苑,仁山玉字,五桂雄峰

阜峰文笔,长江叠翠,紫岭鸣嗖

菊城金瓣,陪着我,伴着我

我是一棵树

一棵开满了幸福花的树

诗歌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10篇

本次大赛是由能源系主办、经管系与建工系协办的诗歌朗诵比赛,三个系分别选拔出三位优秀的诗歌朗诵表演者参加本次比赛,演讲社也选送了三位优秀表演者。同时,本次大赛邀请到天津商务学院的“海棠”文学社来我校交流。《我的祖国》、《海燕》、《彼岸灯火》等一首首热情洋溢的诗歌从同学们的口中朗朗诵来,那坚定的眼神、铿锵有力的声调,无不体现出同学们的骄傲与自信。

在本次大赛中,我经管系的学生表现突出,他们用自己的心体会诗歌,选用优美的背景音乐,将朗诵与表演融为一体,最后赢得了骄人的成绩。李恒的原创作品《成吉思汗》,句句铿锵有力,声音浑厚,最终荣获一等奖;王博的《海燕》,表达方式独树一帜,表演中赢得掌声阵阵,最终荣获二等奖;朱燕的《妈妈,我在梦里等你》,用渗入人心的感动表述着自己的成长,最终荣获鼓励奖;演讲社成员张馨月也是经管系学生,她的《水调歌头》柔情中透着坚毅与自信,最终荣获三等奖。在朗诵中场休息时,我系学生孙丹的一首《幸福万年长》赢得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

在本次诗歌朗诵比赛中,经管系人才辈出,他们通过努力赢得了最后的圆满成功,为经管系增光添彩,他们的成绩值得肯定。同时这也体现出了经管系同学们的巨大潜能,相信我系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会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这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而且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了更深厚的感情。通过朗诵比赛活动,展示并提高了同学们的朗读水平,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次活动虽已结束,但同时也是一个开始,相信不久动人的诗歌声会在美丽的校园再次响起。

诗歌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11篇

20xx年9月12日下午,方正县实验小学举行“我心中的老师”三年级诗歌朗诵比赛,拉开了本学期学生活动的帷幕。

本着“以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要求,本学期实验小学各年级都制定了详实的学生活动安排。本次活动是实验小学三年组师生结合学校“爱的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而开展的一次感恩教育活动。此次诗歌朗诵比赛充分展示了学生诵读能力,培养了学生个人情感,增强了个人道德情操和个人修养,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本次活动是家校沟通的一次崭新的尝试,比赛评委全部由家长担任,在观众席中也有各个班级家长们的身影。家长代表张春燕做了精彩的发言,家长代表宋秀娟为获得三等奖的孩子颁发奖品。经过各班的预选,12名优秀选手参加了此次诗歌朗诵比赛的决赛。小选手们朗诵了《老师,我爱您》、《我心中的老师》、《园丁赞歌》等诗歌,稚嫩的童声里充满了对老师的赞美、感激之情!博得现场观众及评委阵阵热烈的掌声。经评委现场打分、评选:比赛共产生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六名。三年一班的孟妍灼同学荣获一等奖。

活动在三年一班学生集体朗诵的诗歌《老师,今天您最美丽》中圆满结束。实验小学将“五爱教育”“家校互动”融入课堂教学和实

诗歌朗诵比赛新闻稿 第12篇

4月1日晚在安财东校5栋106教室,由安财文学社主办的背景音乐诗歌朗诵大赛复赛按时拉开了帷幕,这是由安财文学社举办的第六届在安财最大规模的朗诵大赛!

诗歌体现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朗诵诗歌都是国人的最爱!它可以带你走进诗人的心田,去寻找我们心中最细腻最真挚感情;它也可以把你融进如诗如画如陶潜笔下的桃花源般的意境之中去;它更可以用极具感染力的声音让你重温一段历史,重温一份感动。

为弘扬中国文化,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安财文学社连续六年举办背景音乐朗诵大赛。今年4月1日晚六点半,进入复赛的选手大约都到了比赛现场,在我们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抽的了自己的号码,登记好自己的信息,拷好自己的音乐之后,迅速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他们略由紧张的神情背后更多的是胸有成竹,更多的是一份坦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尽量满足选手的要求,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认真的工作;社长更是热情大方,给选手以笑容,给干事以帮助!就这样,准备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近观第八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 第13篇

在开评仪式上,华赛主席于宁介绍,本届华赛的报名作品多达3万幅,初审后参评的作品约7000幅。经过多年的历练及影响力的提升,华赛的参赛作品质量较往年有明显提高。另外,参赛作者,特别是中国参赛者,对比赛要求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参赛作品题材更贴近实际生活,作品内容也更具有启发性。与此同时,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和发展,本届华赛也在评选规则上遭遇到一些新问题,相信这些问题的提出会将华赛向更有活力的方向推进。

职业背景丰富的国际化评委团队

在华赛主席于宁眼中,本届华赛的评委水平可以说是历年来综合水平最高的一届。由于1名外国评委因签证问题未能按时出席,评委共12人比往年缺少1人,其中中国内地评委4人,外评8人(其中包括香港评委1名,及马来西亚裔中国籍评委1名)。虽然评委的偶数人数可能会导致评选中出现投票结果6比6的状况,但最终通过讨论和对落选作品复议的评选机制,并未对比赛结果造成太大影响。

本届评委构成呈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地域分类上来说,此次评委有来自中国的赵德润、王文澜、柳军和张蔚飞;有来自美国的评委詹姆斯·都利、玛丽安·高伦和罗伯特·普雷基;来自非洲马里的评委阿玛杜·查布·图雷;来自拉丁美洲阿根廷、目前在德国欧洲新闻图片社(EPA)工作的评委赫拉修·维拉罗伯斯;来自东亚的韩国评委宋修庭;来自东南亚的马来裔中国籍评委吴才兴;以及中国香港的评委余伟健。

二、从职业背景上说,评委中既有在新闻一线工作的摄影记者,如《中国日报》的王文澜、《解放军画报》的柳军、法新社驻北京首席摄影记者吴才兴、美联社香港摄影记者余伟健;也有图片社资深影像人士但本人不拍照片的,如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总监张蔚飞;有做过文字记者、图片编辑、摄影部主任,现在基金会工作的詹姆斯·都利;有做过摄影记者和《时代》周刊图片总监,现从事独立影像工作的玛丽安·高伦;有一线图片编辑、为EPA工作的赫拉修;有职业是教授、同时兼任策展人的查布;还有来自汉城艺术博物馆的策展人宋修庭。他们丰富的职业背景无疑让人对此届华赛评选结果颇有期待。

三、今年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将 “策展人”引入到新闻摄影比赛之中。与比赛传统倾向“硬新闻”的美感指向不同,“策展人”更倾向于主观诠释。但对于策展人在新闻摄影比赛上会不会更偏重作品艺术性的问题上,本届华赛评委会执行秘书黄文认为:“策展人的定义很宽泛,可以做任何题材和形态的展览策划,包括艺术和新闻。而策展人是否能胜任评委,要看他是否有足够多的职业经历和沉淀,能对各种形态的作品有反思和评价。荷赛评委会执行秘书史蒂芬·梅耶斯就是一个深度介入世界艺术摄影的人,他策划了很多艺术方面的展览,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做荷赛评委会秘书时对新闻摄影精准、到位、深刻地观察。”

总之,评委团队不仅拥有来自全球各地摄影界的资深专家,难得的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还都拥有在中国工作的经验。在这样 “超级混搭”的团队中,评委们把与各自工作背景、文化背景相关的意见表达出来放在一起发酵,充分讨论,最终得出具有丰富层次的评奖结果。

与往年相同,此次华赛从参赛数量最大的日常生活类新闻开始,然后依次是战争灾难类新闻和非战争灾难类重大新闻等,其中文化、艺术与娱乐类参赛作品总体水平较弱,组照和单幅各空缺一名优秀奖。

“吵”出来的金奖

3天的封闭评选并非风平浪静。在评选过程中,经常会有评委高举手臂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进而引发出一场场唇枪舌战。无论这个争论因为什么发生,评委各自站在什么立场,每一次争论都体现了评委们对评选认真的态度,以及他们在专业层面上的真知灼见。“争论不是为了一定要战胜他人,而是为了认清问题。经过充分的民主表达之后,获得的结果才能是最合理的。” 看评委们“吵”了3天架的评委会执行秘书黄文表示:“评委之间发生激辩,是对投票过程中民主意识的表达,经常是双发各执一词非常激烈,但是这个激烈是建立在对事不对人原则上的,我们都是好朋友,但是遇到这个问题,寸步不让。这一点非常让人感慨,我自己愿意看到这样的评奖过程。”

经济及科技类新闻组照金奖照片《摇晃的财富——民间借贷风波下的温州》无疑是此次华赛评选过程中争议最大的一组作品,评委们对这组作品的影像表达有着两极化的看法。虽然最终获得了金奖,但在评选过程中曾一度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在是否晋级前五的讨论中,它与另外一组以“北京堵车”为题材的黑白组照作品进入PK状态。评委们按照意见不同大致分为两个阵营,其中以美国评委玛丽安和香港评委余伟健为代表的阵营对《温州》这组作品的影像表达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是一种实验性的表达方式,应该鼓励;而另外一派以普雷基和赫拉修为代表的评委则认为《温州》的组照构成和内容“不知所云”,图像未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拍摄意图。

浙报集团的评委张蔚飞认为这组照片有一些缺陷:“用摄影来报道思考性的经济类题材的确比较困难。作者面对这个题材时,想有所创新和突破,非常勇敢,值得肯定。但在图片的影像表现上过于混乱,组照中的个别照片显得过于牵强,这样不成熟的作品不应该被鼓励。”

美国评委玛丽安说:“这组照片是在所有组照中让我目光停留最久的,可以感到摄影师有一双有趣的眼睛。摄影师对该类题材使用了非传统的表现方式,或者说是全新的方式,展示了中国财富拥有者的困境以及他们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方式有趣、吸引人。我认为能提出问题的摄影就是好摄影,这组照片提出了问题,所以我认为它是好的作品。”

普雷基则不同意玛丽安的看法:“摄影师确实是在做摄影上的尝试,但在我看来是不成功的。这组故事中有一些照片是有趣的,另外一些则不太好,不论构图还是技术,都存在硬伤。尽管摄影师做了很大的努力,但从整体效果上,无法感受他到底想说什么,观众也看不明白。”

阿根廷评委赫拉修也同意普雷基的看法:“我们并不是来评价摄影师的尝试的,而是来评价他们的成就的。如果这组照片交给EPA,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出发,我可以找到50种以上更好地拍摄这组作品的方法。”

香港评委余伟健则站在玛丽安一边:“这是实验性的作品,而北京堵车的组照,用的是传统的拍摄方法,两者都不完美。相比,我希望能将新的东西推荐给大家。”

最后,《温州》胜出,一方面最终大部分评委还是愿意珍惜这组照片中所闪现的“灵光”,同时也源于一些评委对“北京堵车”作品的不看好。评委吴才兴说:“我在北京工作多年,这样的堵车场景每天只要对着车窗拍就能拍到。没有什么特别。”余伟健也认为:“堵车的照片拍得太传统了,在风格上没有突破,而且一会儿使用广角一会儿使用长焦,看上去很不舒服。”

曾担任过七届评委会执行秘书的黄文,是这场辩论的旁观者,她对其中许多评委都了解一二。她认为《温州》作品的胜出与部分支持评委的背景紧密相关:“‘北京堵车’组照,风格上非常一致,是对生活带有幽默感的观察。《温州》拍得不是特别好,但个别照片很有意思。它的确触及到了一个非常难以表达的题目——把财富、数字视觉化。这对所有摄影师来说都是非常难的挑战。‘北京堵车’的拍摄难度与它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想到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主题,本身就非常具有挑战性,这种尝试是要冒一定风险的。评委玛丽安一直秉持一种理念:摄影在表达公众的诉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对受众进行影像修养教育——我有义务教你怎么看。这组照片就符合这个类型,它呈现给读者一个与过去不一样的东西。这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告诉其他摄影师以后碰到这类题材,是可以用这种方法表现的。玛丽安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图片编辑,在《时代》周刊担任过摄影部主任,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做影像修养教育这件事儿。每次收到一组比较‘出格’的照片,她都会回家拿给自己的妈妈看,然后决定这组照片怎么上报、上多大版面,才能得到最好的结果。她的做法就是在传统的边缘,往前稍稍推进一下,但是不捅破。”

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

比赛规程上需进一步完善

此届评委会中,王文澜、普雷基、玛丽安和都利都曾在往届华赛中担任过评委。再次参与华赛的评选,他们觉得本届参赛作品的水平比往届要高,但在今年评选过程中,由于比赛规程的一些疏漏引起了评委之间几番激烈的争论。如何细化比赛议程、分类及定义成为了下届华赛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华赛在未来能有更好的发展,评委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利比亚冲突》荣获了战争灾难类组照金奖,而其中的一张照片因为投到了单幅类别,又获得了该类别单幅的优秀奖,并最后被评为年度照片。面对这样的情况,玛丽安提出,今后华赛的参评规则应该更明晰,出台相关规定防止一张照片在不同类别里重复出现的情况。王文澜也认为:“奖项数量本身有限,如果单幅也获奖,组照也获奖,对别的摄影师来说有些不公平。”

另外在新闻人物与肖像类别设置上,都利指出:“新闻人物和肖像对我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评选标准。在评选时,我总要在短时间内调整我的观看方式。肖像应该是富有影像美感和艺术性的,两类照片缺少可比性,我很苦恼。”

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类别的设置有重合的地方,导致有的参赛者将作品投错了类别。玛丽安认为,华赛评委应该有权将明显投错组别的作品调整到合适的组别。

普雷基认为华赛的评选规则可以再宽松些。规则多也许会让比赛看起来更加专业,但不一定能达到最优效果。他觉得目前荷赛就因为条文过于复杂而显得日渐官僚,阻碍其自身发展。他希望华赛可以让评委们更加自由地投票,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大赛。

需要应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

在新闻人物与肖像类别的评选中,阿根廷评委赫拉修指出,有一张由某国家公共电视台送来参赛的作品是的视频截图。主席赵德润说这是华赛开办以来第一次出现视频截图的情况。另外,体育类新闻组照铜奖《冬季神话》是用手机拍摄的,这些都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

赫拉修认为新闻截图无法追溯拍摄者的署名,因为它是由国家电视台录制和选送的。赫拉修建议增加一个“非传统记录类别”,允许手机、视频拍摄的作品参赛。虽然有的评委表示反对,认为摄影师有权选用任何在市场上出现的拍摄工具,不应将摄影师与其使用的工具剥离。但赫拉修指出,这关乎照片真实性的问题:“摄影从银盐时期发展到数字时代,真实性一直都是新闻摄影被关注的焦点,胶片时期可以通过底片了解原作,数字时期可以通过原始数据进行确认,但手机或ipad拍摄的图像,让我们无从知道摄影师做过什么处理。”

转眼间,“华赛”已走过了八个年头。在此次评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评委们对实验性影像的鼓励,对更加自由的评选机制的呼唤。“华赛”逐步走向成熟的同时,还需要不断调整,发展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评委观点

战地摄影记者要跟着坦克走

评委玛丽安· 高伦曾任《时代》周刊摄影部主任,在《时代》杂志任图片编辑二十多年,她采访过海湾战争等战事,有丰富的战地摄影经验。她是此次评选中推进影像表现创新和尝试的主要发声者。

武器是判断战争状态的关键要素。获得年度大奖的《利比亚冲突》这张照片在评选过程中曾经徘徊在晋级前5名的边缘上,要不是玛丽安·高伦的一番辩驳,差点就与获奖失之交臂了。在留存与否的讨论中,一个关键点聚焦在了画面中飞过的武器到底是炮弹还是导弹上。玛丽安和《解放军画报》的柳军都曾经是战地摄影记者,在仔细研究了画面后,最后一致认为是炮弹,并由此推断出战争的激烈程度——这是这张照片晋级的最重要理由。玛丽安在接受采访时说:“多年的拍摄和编辑经验,让我更清楚战地的情况。战地摄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做到百分百的确定。追溯到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和科威特解放时,我的工作内容就是反复确认图片中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类型,是手持的炮弹还是从吉普车上发射的炮弹,是C-1飞机还是其他什么飞机……这非常有帮助,因为在战争中,从武器的种类,能了解到战争进入到何种状态,能看清摄影记者的拍摄位置是在前线、二线,还是边线,并以此对摄影记者进行调遣。如果你对军队知识有足够多的了解,就会知道在美国的军队里,有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等,其中一些兵种是一直在前线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摄影记者需要在前线拍摄,躲在后面肯定拍不到冲突或者炮火的,举例来说,如果有坦克和供给线,摄影记者就要跟着坦克走。”

拍摄难度并非首要因素

玛丽安说:“拍摄难度最大并不意味着就该得最高的奖。美国的罗伯特·卡帕金奖的确是为那些拍摄现场最危险、最有勇气的摄影记者而设立的奖项,但在其他的比赛中,拍摄难度只是参考要素之一,另外还要结合摄影师将摄影语言与拍摄难度良好融合的能力。作为评委,我们会去寻找那些在危险现场中有很强表现力的照片,但并不是非这样不可。很多时候,奖项也会颁给那些画面安静的照片,如战争、灾难类新闻组照优秀奖《强奸案审讯》。这组照片是在刚果拍摄的,拍摄难度很大,虽然没有激烈的战争镜头,但是可以看出这些照片来之不易。我们会根据比赛的性质来决定评奖的倾向,在一些其他比赛中,影像的艺术性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强调,但在新闻摄影比赛中,战斗场面和题材的重要性也格外需要被认可。作为评委,在这样的比赛评奖时,我们首先要心存新闻,再将艺术性和新闻性做权衡。如果让我在柔软美丽的画面与恐怖的新闻现场影像中选择,我会倾向于后者。”

没有成熟作品,不用急于参赛

曾任纽约长岛《新闻日报》摄影部主任,现为美国“艾里克西娅基金会”(一个新闻摄影教育基金会)董事会成员的詹姆斯·都利认为,评选中看到比较多的一种情况是,很多图片故事虎头蛇尾,有好的立意和好的开始,却缺少很好的故事发展。普雷基表示同意:“缺少‘贴近’观察,这里的‘贴近’指的是不够完整,对拍摄主题的理解不够完整。我们的想法是:哇,这是个不错的摄影师,但他为什么不多下些功夫呢?这也许是图片编辑的问题,也许是摄影师的拍摄时间太短……”

美国联系新闻图片社创始人之一兼总裁、著名图片编辑和策展人普雷基想给所有年轻摄影师一个建议:“在你没有做出一组成熟的作品之前,不要急着参加比赛。因为参赛和拍摄完全是两回事。有的摄影记者,经常身处新闻现场而捕捉到一些有趣的画面,于是每年都能有几张不错的照片,就跃跃欲试想参加比赛。其实,拍好日常生活题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你不知道到底会花一年还是数年才能将一个故事丰满成一组优秀的图片故事,所以不应该急于总结一年的照片,勉强地拼凑出一组,硬给它们冠上一个主题,编辑图片故事不是这么机械的事情。在衡量一组图片故事是否可以称之为作品时,要看它结构是否紧凑、主题是否深刻连贯、是否能传达情感、是否能传递信息、是否能满足你对所述场景的一切好奇。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你再参赛。当然,作为评委,我们在评选时不会只考虑单张图片的影像表现力,只有当故事结构合理,照片之间过渡良好,故事内容包含深刻思想,摄影语言富有美感时才能加分。”

学会新角度诠释老题材

上一篇:我将这样当教师下一篇: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