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论文

2024-09-22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论文(精选6篇)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论文 第1篇

137老年社会工作案例

一、方案名称

俏夕阳—老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小组

二、工作理念(1)构思背景

在电视剧《最浪漫的事》和《婆婆》中,我们都能看到老年人孤独的身影。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实例也不少见。他们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屋子里,显得是那么的无助,着实让人可怜。做儿女的也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所以不可能天天回家陪老人。再孝顺的子女,也不能照顾周到。

不管人们的愿望多么美好,人到了老年时期,总会有生离死别现象的发生。

首先,丧偶就是任何老年人终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传统观念里,老年人丧偶后,就应该独善其身,自己或者跟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寂寞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期,不应该再有什么“非份”的念头。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老年人“独身”有害无益。如果老年人有勇气再次点燃爱情之火,那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心理有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甚至还会使老年人奇迹般地出现“返老还童”的现象。

其次,精神上的需要。老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面对的不再是喧嚣的机关、工厂、学校而是家,从一个社会人变成一个家庭人,和孩子的沟通也有一定的困难,毕竟生活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现在人们都是生活在高楼大厦里,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少。老人的情感得不到释放,长期这样,势必引发各种疾病。

再次,老年期是人生旅途的最后一段,也是人生的“丧失期”,一般而言,老年人的情感趋于低沉,这与他们的历史经历和现实境遇是分不开的。另外,由于大脑和机体的衰老,老人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性情改变,如说话罗嗦、情绪易波动、主观固执等,少数老人则变得很难接受和适应新生事物,怀恋过去,甚至对现实抱有对立情绪。老年人的性情改变,常常加大了他们与后辈、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导致社会适应能力的缺陷。

(2)理论背景

老年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既有生理性的,又有社会性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归纳为五个层次,这就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也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但是有很多老人在物质上是富有的而在精神上却是空虚的。从而致使老年人产生许多心理问 1 题,如孤独、恐惧、抑郁、自卑、多疑、生活满意度降低等。老年人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机能衰老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反应。

(1)体态的衰老。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惑,体态的衰老,如头发变白,牙齿松动,皮肤出现皱纹等,必然导致老年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的自尊心,常感慨人老珠黄,来日无多,情绪比较低沉。

(2)各脏器功能衰退。如心脏舒缩能力减弱、心输出量降低、动脉硬化、肺活量下降、前列腺肥大、骨质疏松、骨关节退行性变等。

(3)认知功能退化。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自我中心化,表现为固执、超自尊感、过分自信和排他性,还表现在认知的不守恒现象。

(4)记忆力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记忆尚好。老年人无论是无意记忆还是有意记忆都比年轻人差,但对老年人来说,有意记忆的保持要比无意记忆好。

(5)人格改变。随年龄增长,会造成行为、情绪上多方面变化。①健康及经济上的不安;②由生活上的不完全适应所造成的焦虑感;③在精神上由于兴趣范围变小而造成孤独感;④对身体舒适的兴趣增大;⑤活动性减退;⑥性冲动减少;⑦对新的情景学习和适应都有困难;⑧一个人孤零零地感到寂寞;⑨猜疑心、妒嫉心加重;⑩变得保守,喋喋不休。

2、疾病引起的心理行为反应。

(1)来源于诊治过程的反映。疾病本身会使老年人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特别是患癌症的老年人表现消沉、抑郁、绝望;曾患过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常有悲观、抑郁、恐怖的情绪;老年人对各种辅助检查产生恐惧、痛苦、不安的反应;老年人用药过程中的心理效应表现较突出,他们对青年医生开的药不放心,盲目崇拜老医生开的药,对很熟悉的药,怀疑其疗效,对不熟悉的药,怀疑其副作用,反复查阅说明书中的副作用,反复向医生咨询。

(2)来源于个体反应。老年人患病引起的心理挫折比躯体障碍更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需别人协助自理的老人,他们的老朽感、无价值感油然而生。老年人常以能否自我料理日常生活或给予别人帮助为生存的价值,一旦患病,自身价值感会受挫而烦躁不安,由于患病,老年人常会陷于自责或责备别人的困惑中。

(3)来源于周围人的反应。周围人对老年人患病的态度是倍加关注的、积极热情的,患病老人会有一种“继发性获益”的感觉,倍感欣慰,对疾病的负性反应降低;若周围人对老年人患病的态度是嫌弃的、埋怨的、无奈的,患病老人会受其暗示影响,倍感累赘,余生无味。3.社会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行为反应。(1)退休

退休意味着社会职能的变化、经济收入的下降及人际关系的淡漠。退休是对自己有没有存在价值和是否有用看法的一种挑战。多数下层人士对脱离劳动感到高兴,假若存在失落感,主要处于经济原因。而中上或高级社会阶层的人,因为他们的高等职业为他们赢得尊重,拥有权力,承担责任,这些人常为退休感到烦恼。退休心理反映除了与职业有关,还与人格有关。那些情绪特征上易怒和激愤的人,常不适应退休,他们要么认为社会已将他们抛弃,要么责怪自己无能。退休反应还与对退休的看法、态度有关。若把退休看成退出社会舞台,走向坟墓,必然会有消极的心理行为反应。若把退休看成人生经历中走过的一部分,社会舞台很大,退休意味着从舞台的这一端走向舞台的那一端等等。若有这些积极的态度,退休则是一件乐事,同样有新鲜感和满足感。

(2)生活事件引起的心理行为反应

①丧偶。老伴死亡,自己形影孤单,寂寞难熬,对未来丧失信心,而陷于孤独、空虚、抑郁之中。有人统计在失去配偶的人中,在一、二年内相继死去的人数高于夫妇都存在者的死亡数的7倍。②再婚。老年人再婚常有阻力,使老年人苦恼,阻力来之传统观念社会舆论、子女阻挠及本人的认知。婚后,有些老年人不一定幸福,原因一是再婚动机不正,比较现实主义和利己主义,二是期望值过高并不切实际,带来的失望越大。老年人再婚既要慎重,又要坦诚,既要从实际出发,又不要太现实主义,这样才能给再婚带来幸福。③丧子(女)。晚年丧子是人生一大恸事,这不仅基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还涉及到老年人日后的赡养及善后问题。④家庭不和睦。除了经济原因外,长辈和晚辈由于对社会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及生活方式诸方面的看法不一致,彼此之间又缺乏了解和理解,导致各种家庭矛盾、家庭不和,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投下阴影,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3)理论基础

运用班杜拉活动理论,采用行为修正模式、交互模式、团体中心模式

三、活动目标

通过此次活动,意在让老年人明白正面积极的晚年心态有助于成功幸福的度过金色晚年,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色取代因诸多原因而失去的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四、小组特征

小组性质:通过对该小区老人的个别走访和观察结合当地文化背景,本次方案定义为自 愿性、封闭性互动小组。

小组持续时间:待定 小组规模:8—10人 小组活动时间:待定

五、活动宣传和人员招募

1.前往五一劳动公园晨练场所与老人近距离沟通交流,建立亲密关系后诚邀参加此次活动。

2.利用已经建立起亲密关系的老人这一资源,通过他们招募新成员。

3.向社区机构询问老年人的基本信息,经过评估对可以参加活动的老人登门邀请。

六、活动具体安排 前期:宣传筹备

签订小组契约,准备书面材料,确定活动相关事宜 动员宣传:社区所有老年人

组员招募:一组寻找、一组登门,社区协助,督导老师和社区审核 小组会议:五位社工

活动地点:社区办公室或学校教室 中期:活动细则

第一节 15分钟 主题:促进组员间的熟识 目标:1.与组员相互认识 2.发展小组融洽关系 3.建立小组信任感

活动:1.两小组组员一对一相互介绍 2.重返各自小组围圈介绍自己的伙伴 3.相互回馈感受

第二节 15分钟 主题:我是谁

目标: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活动:1.组员讨论以下问题: 假如你要与人交谈你会找谁? 假如你要找人帮你做家务你会找谁? 假如你突然病倒你会找谁? 假如你在家中休养你会找谁陪你?

第三节 15分钟 主题:处理丧失感和寂寞感

目标:寻找应付丧失感和寂寞感的途径

活动:1.引导他们讨论人生中的有关丧失感和寂寞感 2.提供机会让组员们说“再见”

吩咐组员门想象一个自己会与他说“再见”的人 组员自找一人扮演该角色,完后再换一人。做完后双方静坐思考道别后的感受 3.组员回馈刚才的感受与其他组员分享。

第四节 15分钟 主题:处理死亡

目标:尝试接受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 活动:1.小组领袖解释为何谈论死亡

2.小组领袖读出一则死亡幻想,每一组员尝试去经历幻想。3.组员就死亡幻想习作相互回应分享

第五节 15分钟 目标:确定组员价值观、总结活动 活动:1.组员就整个小组活动提出意见 2.每个组员用一句话表达自身感受

七、预计的问题和应变计划

1.小组活动过于复杂和抽象游戏或程序,对老年人造成负面效果。解决方法:设置简单的游戏,对活动程序进行精简。

2.是否有老人不敢袒露自己的心中看法,碍于面子,对自己遇到的困扰开不了口。解决方法:可以先寻找一些积极分子先开口,消除老人们的不好意思,在活动短暂休息时间中,可以私下与有顾虑的老人进行接触,鼓励他们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3.每个人人生之路都不会是平坦的,在感情上更会碰到许多的波折,虽然老人阅历丰富,已经相对看淡,但或许会令老人想起过去一些不好的回忆。解决方法:在活动进行之前,对这些困难进行简单的预估,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当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对老人进行安慰,引导好老人家排解忧愁。

4.工作者的经验不足,可能让老人难以信任。另外,工作者控制局面的能力不够,会让场面失控。

解决方法:在活动进行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从思想上到资料上再到临场的发挥上,都要先进行模拟。活动进行之时,工作者应该尽量展现自己的优势方面,避免暴露自己的弱势。

5.场地空间上的困难

解决方法:寻求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与帮助。若无场地可在社区会议室进行。在活动前一天再次前往社区,以确保活动如期举办。

6.突发情况发生

解决办法:若遇天气原因,活动顺延另行通知(在前期通知时向参与人员说明);若因活动内容致使老人突发疾病,需立即送往医院。小组成员在通知时应征得老人家人同意,在活动前学习突发病紧急救治知识。

八、评估方法 对过程评估

1.观察组员对小组的投入程度对活动进行评估。2.通过在小组活动结束时老人所说的一句话进行评估。3.依据督导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评价进行评估。对结果评估

1.通过收集组员对小组的成效的评价进行评估。

九、经费预算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论文 第2篇

一、活动理念

1、根据房屋署统计,居于黄大仙区公屋的65岁及以上的长者有五万多,其中独身及二、三人合住者则有一万多人。本计划根据社会重建理论,希望借助加强长者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以协助他们适应社会,重建信心,而自卑倾向和内心的平衡也能在一积极的互动环境中得到改善。

2、具体策略是借助建立义工网络,联系义工和区内危机长者,建立关怀关系,主动提供适当的帮助或介绍适切的社区资源。

3、本计划又特别回应危机长者的需要,其中危机长者的定义是根据长者的健康状况,人际关系和社区资源而界定,大致可归纳为下列三项:

(1)体弱多病或伤残,因而足不出户或行动不便

(2)独居且对社区资源掌握不足

(3)独居而人际关系疏离

二、活动目标

1、发掘社区内危机长者

2、接触和探访危机长者,了解其需要,提供适切服务或介绍社区资源

3、为社区内危机长者建立社区支援网络

4、提升社区公众认识关怀危机长者的意识

三、服务对象及人数

1、居于黄大仙上村东、南、西、北、中座60岁或以上的长者681人。

2、经外展探访、问卷调查,被界定为处于“危机”状况的长者160人。

3、18岁或以上,有志投入安老服务的义工58人。

四、计划内容 活动内容 举行日期 对象及参加人次 地点

1.义工招募及组长面试 16-30/06/96 56名义工 社区活动中心

2.义工训练日营 07/07/96 44名义工 YMCA乌溪沙青年村

3.外展探访简介会 16/07/96 38名义工 社区活动中心

4.外展探访行动日(访问独居长者及填写问卷)3、4、10、11/08/96 受访长者681名 义工239名 黄大仙上村东、南、西、北、中及14、15座

5.分析问卷 12-31/08/96 160名长者被界定为危机长者 社区活动中心

6.月饼送赠爱心 24/09/96 108名危机长者 义工20名 危机长者家中

7.亲善探访 义工需填写报告协助中心了解长者需要,并作跟进 10/96-02/97 受访长者736人次 义工服务736人次 长者家中

8.“冬日暖流”捐赠寒衣活动 10-12/96 160户危机长者 义工215人次 社区人士3294人次捐赠 黄大仙、竹园、乐富、凰德等新村

9.秋日齐宴行 24/22/96 62名危机长者 24名义工 屯门

10.岁晚扫除 04/-11/01/97 体弱长者48名 义工96名 长者家中

11.喜气洋洋团圆宴(团年饭)02/03/97 危机长者77名 义工32名 黄大仙新光酒楼

12.耆青贺新春(团拜)02/03/97 危机长者76名 义工25名 社区活动中心

13.义工组长训练及会议 08/06/96 29/08/96 14/01/97 27名义工正副组长 社区活动中心 14.义工小组分享会 10/96-02/97 5组共58名义工共集会10次 义工96人次 社区活动中心

五、社区照顾策略和执行步骤

1、义工网络中心已有一个成立了两年多的长期小组,定期探访区内有特别需要的独居长者。本项计划正是以此为基础,运用外展手法,发掘区内缺乏个人资源的危机长者,联系义工与受助人,建立关怀关系,借此强化长者支援网络。本项计划更渗透义工管理概念,由有经验义工作组长,负责联络和组织,以扩大义工网络,令更多长者受惠。

2、个人网络义工借亲善探访向危机长者介绍社区资源,工作员也就长者的特定需要,策动更多资源,合力解决他们面对的困难,强化其正规及非正规的支援网络,更鼓励长者参与活动,扩大老人的社交和邻舍网络。

3、邻舍网络根据“黄大仙区老人生活调查”所得资料,发觉黄大仙上村长者虽然同往一幢大厦,但邻舍关系疏离,故本项计划希望借助组织活动,促进上村长者彼此认识,此外,透过义工亲善探访,介绍同层长者互相认识,希望达致邻舍开户和守望的目的。

六、工作员角色

1、作为培训者,提供义工训练

2、作为组织者,借定期分享会、组长会和联谊活动维系义工;又就特别活动组织工作小组,协助策划和推动活动。

3、作为资源提供者,就个别义工和长者的需要,分配和提供适切的资源。

4、作为监察者,监察计划的进展和义工的服务情况,作适当的跟进和转介。

七、计划成效

1、发掘区内危机长者名单共有681名黄大仙上村长者被访及填写了“黄大仙长者生活调查”问卷,并经整理和分析,就受访者的身体状况、对社区资源的掌握和人际关系,介别出160名处于“危机”的长者,编定危机长者名单。又就个别长者的需要,作跟进和回应。

“黄大仙区长者生活调查”分析表的调查范围包括(1)家庭和社区支援网络;(2)被访者的身体健康情况;(3)闲暇生活方式;(4)使用社区服务情况。根据问卷结果,共界定160名独居危机长者,并大致归纳为以下七项: a、体弱多病或伤残,因而足不出户或行动不便的占3人(1.87%);b、对社区资源掌握不足的占36人(22.5%);c、人际关系疏离的占15人(9.38%);d、同属1、2项的占3人(1.87%);e、同属1、3项的占2人(1.25%);f、同属2、3项的占90人(56.25%);g、同属1、2、3项的占11人(6.88%)。

2、提供适切服务,支援长者特别需要 58名义工定期探访或电话联络上村160名“危机”长者,除表达关怀外,又借此发掘长者的需要、介绍中心服务和其他社区资料。工作员借助义工的即时汇报或“义工探访记录”,跟进长者紧急和特别的需要,如转介申请家务助理服务、辅导服务和综合援助金等,也有为他们申请安装求助钟、电话、中电煤气长者优惠计划,和安排义工上门维修、清洁家居及护送体弱老人就诊;此外,为特别贫困者,申请基金和获得社区人士援助,送上生活所需,如面被、毛毯、寒衣、手叉、收音机和送上食物等。

3、为危机长者建立社区支援网络在亲善探访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受访长者生活枯燥,或因身体健康欠佳足不出户,也有不少长者因语言不通而少与外界接触,对社区资源缺乏认识,对自己境况深感失落。本项计划借助义工网络联系义工和危机长者,建立关怀关系,受访长者得到义工定期慰问和实务协助,减低孤立和无援之感。在提升长者个人支援网络方面,义工在探访时介绍中心和社区资源,派发中心服务月历卡和紧急与常用电话日历牌。本项计划更着重鼓励危机长者参加集体活动,拓宽长者的生活圈子和领域,部分长者因参与以上活动,认识同村长者,成为好友,一起参与活动或登记为中心会员,也有互相拜访倾谈,强化危机长者的邻舍支援网络。

4、提升社区人士关怀危机长者的醒觉和意识通过募捐月饼和寒衣运动,唤起社区人士对长者需要的了解和关注,提倡社区助老精神,营造一个关怀的社区。

美国老年社区案例赏析 第3篇

针对老年社区的设计, 特展示几个特色案例, 以飨读者。

克雷格农场库帕生活区

克雷格农场库帕生活区位于美国德州麦金尼克雷格农场, 是一个总体规划面积50英亩的老人社区, 投资10亿美元。

为在单元内达到疗养型环境, 室内使用开放式日光, 奢华的浴室直接与大阳台相通。阳台为户外就餐和娱乐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欧式的厨房和卫浴将空间利用最大化, 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独特的设计在于, 每个单元有直接通往地下停车场的电梯。平台式屋顶使水池看不到边, 给人以社区公园的感觉, 2层楼的俱乐部室可以使入住者能自由活动。

VNA (护理协会) 老年人社区

VNA老年人社区位于美国麻省萨默维尔市, 是一个为老年人提供辅助性服务的新建社区, 每栋楼共4层, 提供各种服务类型, 社区面积为3000平方英尺。社区场地为废旧学校原址, 以99床的无障碍公寓著称。所有单元都包括厨房和灶台。其中5栋公寓楼是为发育性残障老人预留的。

建筑的大多数电是通过天然气废热装置和一个屋顶光伏电池阵产生的。卫生间用水使用的是雨水收集系统的回收雨水。其他绿色设计包括:高效率的照明设计和装置;使用木头桁架;自然景观中的耐旱植物;灌溉和马桶冲刷使用收集的雨水;高效率的洗衣机;能渗水的停车场地面;使用绿色油漆和底漆;有绿色标识的地板;在卫浴、厨房和洗衣区使用防潮材料;低挥发性防渗漏的墙面、地面和节点渗透剂等。

温泉花园老年社区

本项目位于乔治亚州, 是一个长期护理退休社区, 占地约21.8万平方米, 由348个公寓单元50个村舍式 (别墅) 单元组成, 包括温水室内运动中心、餐厅、图书室、创作室、步行小路、宴会厅、美容、美发、护理站、银行和邮政所等设施, 周边配套设施有高尔夫、国家公园、国际标准球场、亚特兰大艺术和娱乐社区等, 同时提供室内外维护、景观维护、水电维护、24小时保安、双周清洁服务、娱乐场所安排、班车、访客居住、洗衣、家庭健康服务、按摩、技能培训等服务。公寓全部为独立型老年公寓, 分为不同的户型供老年人选择 (见图1图5) 。

麦克基恩塔楼

位于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市区, 场地面积为8345m2, 可容纳高龄老人独立生活、有辅助服务生活、专人生活的103个单元, 42个专业护理单元。

独立的入口与有辅助护理服务设施、养老院的入口分开。地中海的设计风格反映出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城市环境。拱廊和平台为入住者小憩、欣赏城市文化活动提供了便利。

心理案例论文 第4篇

咨询方案采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空椅子疗法、宣泄法。空椅子疗法:因父亲不爱他,一出生就要把他扔掉,求助者非常恨父亲。咨询师用空椅子疗法让他与父亲做个告白。父亲告诉他,其实一直都很爱他,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求助者把十多年来对父亲的积厌一下宣泄出来。之后他告诉父亲不赌博、不打妈妈,有时间和他聊天,希望自己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得到父爱,父亲告诉求助者,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是爸爸。现在父亲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希望他好好学习,做完告白,求助者心情好了很多,觉得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心情这么轻松。睡眠开始好转。第二次咨询师让他画格子,告诉求助者随便画,随便涂什么颜色。咨询师说完之后,求助者拿起笔和纸又重复问了咨询师好几遍。是不是随便画?涂什么颜色都可以?说明求助者在生活中做事优柔寡断。母亲很优秀,离婚后一直没再婚,抚养两个孩子很不容易,她总是用自己的目标要求孩子。然后咨询师让求助者和母亲做了个对话,让求助者和母亲演一遍10年后的自己生活、事业怎样?咨询师告诉求助者的母亲,从此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切。说完后,求助者精神状态比前一次更好了,变得自信。第三次咨询。咨询师在宣泄室让求助者把沙包当作他爷爷奶奶,咨询师在旁边一边告诉求助者把恨奶奶他们的话都说出来,此刻的他是最安全的。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宣泄,他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通过空椅子疗法,希望奶奶他们从今后好好对她们母子。做完这些,求助者整个人放松了。两周后来访能正常上课,注意力集中,睡眠非常好,饮食大增。之后班主任和同学们都说他像换了一个人,变得爱说爱笑,能主动和同学老师聊天。一个月后求助者考上专科。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华夏心理培训学校)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论文 第5篇

1.加强老年人对社区的认知,鼓励老年人多参与社区活动 2.提高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能力

3.成立老年人组织,发动老年人关注社区事务

4.向老年人灌输“老年权益”意识,提供老年人领袖训练。5.组织地区性老年组织

《介入策略题型》

老人子女不关心老人并送到养老院,老人变得很孤僻

介入策略:(1)对王老伯进行心理疏导 王老伯入住养老院是迫于无奈,社会工作者需要同王老伯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其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宣泄负面情绪。

(2)根据王老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社会工作者应仔细询问王老伯的需求,并向他认真介绍养老院的服务,推荐王老伯接受适合自己的服务。

(3)关注王老伯的身体状况 给王老伯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医务护理人员对其身体状况进行监护

(4)与王老伯的子女进行沟通 联系王老伯的子女,说服他们定期到养老院看望父亲,给予父亲情感上的支持,在适当的时候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5)鼓励王老伯多参加养老院的活动 鼓励王老伯通过参加养老院的活动,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兴趣爱好,与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快乐生活。

老人退休后在家变得很暴躁,与妻子关系变差

介入策略:(1)为侯志文提供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帮助其舒缓负面情绪;

(2)为侯志文的老伴提供情绪疏导服务,让其明白遐休老年人所面临的问题,请其体谅侯志文,帮助侯志文解决情绪问题;

(3)加强候志文与老伴、女儿之间的沟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4)整合社区和社会资源,协助侯志文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劝说其积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能;

(5)鼓励侯志文多参加户外活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小组活动,一方面锻炼筋骨,增强体能,另一方面加强交流,舒缓情绪;

(6)联系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协助侯志文的家人做好侯志文的照顾工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子女在国外,老伴去世后便无人照顾自己,变得失落

介入策略:(1)对生理问题的介入

①鼓励殷伯伯多锻炼身体,积极参加社区活动,愉悦身心;

②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请医生、护士上门为殷伯伯提供健康治疗服务。

(2)对情感问题的介入 联系殷伯伯的儿子和女儿,建议他们经常打电话问候老人,抽时间多看望老人,或者定期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

(3)对精神问题的介入 由于老伴去世,殷伯伯感到非常孤独,总是想到死亡,精神压力很大。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殷伯伯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具体方法有: ①组织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和殷伯伯聊天,缓解其精神压力; ②请殷伯伯的子女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

③帮助殷伯伯建立人际关系网络,鼓励其多参加社区活动,放松身心。

《方案设计题》

1.退休后 难以适应新生活

一.问题分析

本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

(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心空虚、孤独。

二、服务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

帮助关某走出心理困境,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并能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方案实施策略

(1)接案,与关某建立专业关系通过关某的老伴儿与关某进行初步接触,运用尊重、接纳、同理心等工作技巧掌握关某的基本情况及其期望,取得关某的信任,与关某建立专业关系。(2)为关某提供心理辅导对关某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倾听其倾诉,帮助其疏导内心的压抑、失落等不良情绪。

(3)为关某提供认知辅导帮助关某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正确看待退休问题,鼓励其摆正心态,积极开始新生活。

(4)发挥关某特长,实现老有所为:

①与乡文化站联系,请他们将一些琐事继续交由关某负责,例如定期出黑板报等,帮助他顺利度过过渡期;

②可以协助关某在村里开办免费的培训班,教授小朋友们绘画、写作等知识,一方面使关某提升自我效能感,一方面为村里做贡献;

③鼓励关某帮助老伴儿干些活儿,可以为老伴儿的豆腐做宣传等。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关某及其老伴儿、村里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2.老年人再婚

一、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有再婚意愿的老人往往面临世俗偏见以及子女反对等方面的问题。

1)对再婚感到忐忑不安;2)害怕不能使得双方子女的认可;3)唯恐周遭朋友、邻里的异样目光等问题。

二、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协助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及其家人正确认识“再婚”的意义,消除心中顾虑,追求幸福的晚年生活。

2、方案实施策略:

(1)为有再婚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一方面,社工协助老年人澄清内心不安的想法,鼓励他们追求幸福;另一方面,传授一些缓解压力的方式方法,以缓解他们忐忑不安的情绪;

(2)开展以此类老年人及其子女为对象的平行小组。在小组中,社工需要协助老年人和他们的子女坦诚相待,澄清彼此的想法、顾虑和期待;此外,鼓励小组成员自助互助,能够彼此支持和理解;(3)联系社区所在街道,筹建老年交友俱乐部,使老年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结识更多的朋友以增强朋辈支持网络;

(4)利用社区资源,组织老年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体会自我价值感的提升;

3、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

4、方案评估:包括老年人及其家人对服务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3.养老院中老人群体感到无聊

问题分析:

机构养老的老人在生活饮食、居住、生活照顾方面满足的同时,更需要参加社会活动,需要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关心。案例中,张奶奶退休之后因有才华无处施展而闷闷不乐,机构邀请的社区的老师和单位志愿者前来定期教授,也大部分流于形式。同时她也属于中龄老人,对生活照料和情感沟通等亲情的依赖也越来越多。1.方案目标

协助老人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享有健康、温馨、愉悦的生活环境,为老人提供各种支持性的服务,使其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高其生活质量。2.方案实施策略

(1)针对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开展动机激发小组工作,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满脑子装着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方法为:通过公开通告、机构推荐、毛遂自荐和访谈的方式招募和甄选10~15位像张奶奶这样有才华又热心的老人,开展动机激发小组工作,小组活动共6~12节,每周举办一次,旨在展现老人的才华,增强他们的价值感和自尊感。(2)针对老人的兴趣爱好和需求重新设置各种兴趣班,内容和形式应更符合老人的需要。另外,可尽量利用机构本身的资源,如聘请张奶奶担任戏曲小组的授课老师等。

(3)发挥老人的特长和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文体活动。比如通过小组工作培养老人志愿者领袖,共同讨论和设计一台受老人欢迎的晚会。

(4)在机构内外成立志愿者队伍,比如机构老人志愿者与大学生志愿者联谊,教大学生如何和老人沟通交谈,使服务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志愿者队伍定期为机构老人们提供服务,特别是精神慰藉服务。

(5)在机构开设家属探亲活动日,在活动日当天举办如何与老人沟通、老人心理活动知识、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等系列讲座,让子女了解老人在养老院的生活和需求,增进彼此的感情。同时,以机构名义发出相关活动内容的信件或打电活给子女邀请他们参加。3.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区和机构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4.方案评估

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4.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无法融入养老院的生活

1.与公寓工作人员协调,安排专职护理人员,给予老人全方位的生活照料,包括饮食的特殊要求以及外出娱乐等。

2.与老人儿女建立信任与联系,安排儿女在合适时间看望老人,并尽可能通过语音、视频连线等手段,增强老人与儿女们的沟通机会。

3.与当地志愿者协会联系,争取获得志愿者支援,定期疏导老人,特别是排遣老人内心孤寂。

4.针对老人的定点就医问题,一方面建议公寓人员在老人生病时尽量到定点医院就诊,另一方面要做政策倡导、呼吁,争取引起社会关注。

5.针对老人与院友沟通,社工可以尽量物色和老人有相似人生经历、身体康健或健谈的老人,一块交流。减少沟通障碍。

6.帮助老人建立社会关系网,让老人的亲戚、友人能够在空闲时间多去探望老人

5.某社区老人无人照顾,设计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问题分析:

在生活上面临饮食、居住、生活照顾及参加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服务方案设计:

1.方案目标,协助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发挥他们的特长,使其享有健康、安全、温馨的社区生活环境,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2.方案实施策略:

a.充分利用老年之家等社区照顾机构,为老人提供居家服务。

b.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服务。c.利用社区其他资源为老人提供服务,如料理生活,提供送餐服务等。d.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书画比赛、下棋比赛、郊游等。3.方案执行

主要包括整合社区和机构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4.方案评估

包括老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

《理论分析》

1.活动理论

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满足感与活动之间有密切联系。活动水平高的老人,更能获得生活满足感和适应社会。

2.撤离理论:认为老年人因活动能力逐渐下降和生活中各种角色的丧失,不适合继续担任社会角色,而应该撤离社会。老年个体逐渐退出社会对社会是有价值的。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题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4.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落寞感。

老年社会工作案例论文 第6篇

论文题目: 养老机构个案工作案例分析报告

系 别: 社会福利系

专 业: 老年服务与管理

班 级: 2011级老年×班

学生姓名: × × ×

学 号: × × × 指导老师: 陈立新

日 期: 2013年6月1日

摘 要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活动。它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方法,促使个人、群体和社区之间的关系达到满意的状态。其中,个案工作是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让其更好发挥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个案工作模式和技巧的梳理,从接案、预估、计划、介入、结案和评估六个方面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个案工作具体进程进行了分析。本案例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个案工作;老年人;养老机构

目 录

一 前言...........................................................1 二 个案服务的理论.................................................1

(一)个案工作模式..............................................1

(二)个案工作技巧..............................................2 三 个案工作的具体进程.............................................2

(一)接案......................................................2

(二)预估......................................................3

(三)计划......................................................3

(四)介入......................................................3

(五)结案......................................................5

(六)评估......................................................5 四 工作感想.......................................................6

(一)工作总结..................................................6

(二)工作感悟..................................................6 参考文献...........................................................7

一 前言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年人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我们学了老年社会工作这门课程,王思斌教授认为“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目前本人正在养老机构顶岗实习,我想运用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协助在养老机构生活有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其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使他们心情愉悦的安度晚年。

二 个案服务的理论

(一)个案工作模式

1.危机介入模式

在危机介入时,工作者的角色是提供信息和建议,需要时可以积极、主动、直接并系统化地介入。介入要限定时间,要鼓励案主面对未来。而且社会工作者在特定阶段还要做案主的榜样,让案主知道怎么样做才是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主要应用于八类问题,即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该模式的优点在于: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任务不仅是对案主的,也是对案主有关系统的。问题不仅来自案主自身,也要注意外部因素对案主问题的影响。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一个资源顾问。该模式的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任务中心模式强调案主的优点与优势,以及他们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任务中心模式将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单向地由案主向社会工作者倾诉。

3.社会-心理模式

这是一种将案主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它帮助社会工作者整体地去了解、认识案主,从而既提供增加案主自我认识的服务,又针对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开展工作。该模式将有关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情绪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帮助社会工作者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划”。它的主要措施是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认识案主问题的根源,以对症下药,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

4.行为治疗模式

该模式的基础是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的行为主义理论。行为治疗模式以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学习四种学习形态为指导原理,运用奖罚分明的工作方式,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让案主不断重复期望行为,渐渐消除问题行为,同时树立一个榜样,让案主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等,达到案主问题的解决。该模式主要使用于恐惧症、焦虑、抑

郁症、社交困难及问题行为等。

(二)个案工作技巧

1.沟通技巧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无时不与案主沟通,这需要熟练掌握沟通技巧。语言符号的运用: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力求把话说得悦耳、清楚、准确、恰当、巧妙。身体符号的使用:将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及仪表等与语言搭配使用。环境符号的运用:包括时间观念、交流中的说话时机、沟通场所、交流时身体距离的把握等。

2.关系技巧

这是社会个案工作助人的核心要义。如果社会工作者不能同案主建立起信任关系,就不可能帮助他。这一技巧包括真诚和有同理心的回应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

3.过程技巧

包括接案和约定技巧、评估技巧、签订契约技巧、介入技巧和检讨及终结技巧等。

三 个案工作的具体进程

(一)接案

案主吴某,男,73岁,基本情况如下:

1.行为表现

案主入住养老院之后,因与子女关系都不好,缺乏沟通,得不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案主有被遗弃的感觉,认为自己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对生活非常消极、自卑。案主曾经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状况,也想通过一些日常活动来摆脱这种困境(比如通过给希望小学学生定期捐款等),但是由于得不到大家的认同和理解,案主变得更加自卑敏感。

近日因心脏病住进某医院,需要心脏搭桥,手术费最少要用6万块,手术费用如果筹不够,案主将无法顺利进行手术。案主在检查、护理、用药过程中处处抱怨其儿子,还经常无故对儿子发脾气,跟病房的医生、护士甚至病房的其它病人家属说他儿子的坏话,父子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他的儿子也在一气之下说了要放弃案主,要和案主脱离父子关系。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只要身边的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或者一个不合适的行为,就会引起案主的猜疑和否定。

2.人际关系

案主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这引起个人认知出现误区,在他的眼中只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优点,眼中容不下一粒沙子的性格,喜欢挑别人毛病,导致了案主与家人、与养老院照顾机构的工作人员和其他老人之间缺乏稳定的沟通,案主人际关系系统失衡。养老院的领导曾经与案主儿子多次面谈,与其共同探讨案主目前的状况,希望改善案主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并尽量通过安排文娱活动让案主融入养老院生活。

3.情绪状况

案主情绪表现不稳定,临床表现为对各种事物均作出悲观的解释,将周围的一切都看成是消极的。同时案主常常诉说自己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偶尔伴随着低落、无助,无用感较为明显。

4.健康状况

案主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常常胸闷,现在被医院确诊为冠心病。

5.经济状况

案主有退休金,每月领取的金额刚够支付养老院的住院费用。同时有少量银行存款,可以到原工作单位报销一部分医药费用。但是由于手术费用一下要6万,案主的个人积蓄和退休金已经无力支付,案主面临手术费用问题。

6.支援网络

案主自身的优点和资源:唱歌,能够与表演团体一起表演,给院内老人带来欢乐。

(二)预估

根据案主基本情况,案主目前的问题预估如下:

1.经济状况问题

主要表现为案主无力支付高额的手术费用和住院费用。

2.人际关系紧张问题

主要表现为缺乏必要的交往技能和手段;与子女之间关系恶化;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等。从而导致孤独、无助、郁闷、焦虑、自卑等不良心态。

3.环境适应系统问题

主要表现为养老院照顾生活适应不良。这主要由于在入住养老机构后,案主失去自身的角色而与他人交往,使案主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生活环境的巨变,案主还不能适应养老院照顾生活。

(三)计划

结合案主的具体情况,根据目标实现可能性的大小,社工将案主的介入目标划分为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1.远期目标

帮助案主改善子女关系,重建自我、适应环境、融入养老院生活。

2.近期目标

(1)做通亲属的工作,改善案主与亲属间的关系。

(2)为案主提供支持和帮助,争取资源照顾老人住院期间的生活,解决生存问题。(3)与案主一起努力调配自身资源解决手术费用问题。(4)鼓励案主积极面对疾病,争取早日康复。

(5)引导案主改变对子女的看法,建立起新的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的沟通模式。

(四)介入

工作措施主要从案主的性格、行为两个方面入手,具体介入过程主要包括下面八步: 1.搜集案主资料,寻求养老院的支持。

在社工决定介入工作前,社工先与案主所在养老院的领导(包括院长、副院长、办公室主任、业务部长、楼层班长)开了一个会议讨论案主的情况,进行交流沟通,详细了解了案主与子女一家的关系,及多年来的一些交往细节,并请养老院的领导协助社工工作,确定养老院和社工的工作分工,达成共识一起帮助案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2.通过入院探访,详细了解案主的现状。

社工通过去医院探望案主,通过与案主的谈话,了解案主的病情。案主讲述了现在子女把他丢在医院不管他生死,他内心非常伤心。然后案主开始骂他的儿子,说到激动处还咬牙切齿。案主情绪偏激,对案主的病情有极大的不利影响。社工在其讲述的过程中适时的给予回应和安慰。社工告诉案主,关于良好积极的心态对病情的帮助,如果整天这样激动,这直接影响到案主现在的手术进程。还告诉案主,现在养老院正在为他调配资源,尽量帮助案主解决手术费用,让他不用担心,好好注意身体。运用直接影响的治疗技巧,社工为其分析由于其遇到一些困难是难免的,并不是本身“能力差”,协助案主对自己的感受、行为有更深入的了解,改变其错误的观念,鼓励案主重新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3.初步接触案主儿子,分析案主问题。

社工通过案主家人的接触,对其复杂的家庭状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发现解决手术费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案主对儿子的看法和态度。社工把案主的想法、误解反馈给他的儿子。并且强调了案主住院后,由于对疾病的害怕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上的紧张和敏感,多少会对身边的人产生种种误会;之前他们两父子关系恶化得那么严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建立起与他们的性格相适应的沟通模式。面谈时社工希望案主儿子深明大义、通情达理,并且强调案主其实是嘴硬心软,虽然骂儿子,但其实心里也不好受。案主儿子也表示其实他也想帮助案主,但是又担心今后案主对他的态度。社工分析案主儿子的这种心态,感到可以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因素。

第一次面谈以后,案主的几个子女进行了讨论,毕竟血浓于水,如果不给案主动手术,案主的生命就非常危险。虽然大姐不赞成,二姐有点赞成,案主儿子仍有芥蒂,但是态度都有所转变。这时候社工问案主儿子:“如果案主动手术,医院要家属签字才能开刀,他会不会去签字。”案主儿子思考了几分钟,最后答应只要案主给他亲自打电话,他肯定会去。-----这个问题触碰了他们父子关系最根本的底线,就是案主儿子的原则只要案主能联系他,他会把案主当父亲看待。社工对案主儿子的深明大义表示赞赏和敬佩,同时把案主的病情性质详细告诉案主儿子,争取他的配合。

4.整合资源,解决案主手术费用问题。

社工在老人住院期间,隔天去探望老人,经过多次聊天,在承认老人特殊需求的基础上,不搞批评、不搞攻击、不给老人贴“标签”,一步步合理引导老人,让老人改变对其儿子的态度,能够做到手术期间的互相沟通。同时开始联系案主远在内地的家人,社工扮演资源的整合协调者,发掘案主自身的社会资源,通过与案主的女婿、弟弟电话联系,为老吴争取到了48000块费用;并让案主的弟弟给案主儿子打电话,要求案主儿子帮助案主度过目前的困境。

同时,社工也与案主儿子连续见了三次面,鼓励案主儿子打开心怀,接纳案主,告诉他要真正让父子关系变好,在案主危难的时候帮助案主,案主必定会对其改观。案主的儿子思想也能转变过来,在手术签字后也在医院帮老吴多交了8000块。

5.综合案主多方资源,为老人提供支持和帮助。

与案主的主治医生联系确定手术时间和手术的安排情况,把医院的政策、制度、医疗信息交流给案主,让案主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在为老人提供支持和帮助的问题上,与养老院的领导详细沟通,养老院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表示出 人出力出物,全力负责案主手术几天后的生活起居照顾。同时,社工也帮助案主,支援老人,为案主去银行取款、医院交费。

6.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鼓励其接触社会环境。

案主手术5天后回到老人养老院,社工与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把目前案主的病情和心理的困境跟工作人员作了简单的总结。照顾案主的楼层工作人员表示会对案主多关心,让他感受到养老院生活的温暖。同时,福利中心的领导,养老院的领导都陆续过来探望慰问案主,案主除了感受到大家的关怀温暖人心之外,还在情感和自尊方面感受到重视,这有效缓解了案主自身的自卑抑郁心态。在这样良好的基础上面,社工鼓励养老院的一些老人过来与案主进行沟通,养老院的老人一有时间就过来与案主聊天,案主慢慢变得很开心。

7.改善案主与儿子间的关系,推动家庭体系支持工作。

案主回到养老院生活后,案主的儿子经常主动和社工联系了解案主的情况。社工与案主的儿子沟通了几次,委婉地向他建议,希望他多抽些时间过来看望案主。并且把案主的想法和现在行为的根本原因跟案主儿子作了详细的说明,案主儿子对案主的行为问题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他也表示会与案主建立起与他们性格相适合的新的沟通模式。

8.发掘案主资源,探索案主的社会参与道路。

案主唱歌好,社工就安排案主在平时的文娱活动中展现歌喉,给院内老人带来欢乐;案主会织毛衣,社工就动员案主给灾区的孩子和福利中心的孩子织毛衣,充分发挥人生余热,帮助别人。案主的作用得到发挥的机会,通过这种社会参与,使得案主恢复自信,改变自卑情绪,对生活充满信心。

(五)结案

1.结案原因

案主的问题已经解决,工作目标已经达成。

2.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和个案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改善案主的外围关系也就是社会环境入手,帮助案主融入养老院生活,帮助案主疏导情绪,重建认知,帮助案主摆脱孤僻苛求的心态,并为家人和身边的人所接受;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手术费用问题的解决,使案主逐步形成积极的心态,并促使案主个人、案主所处的家庭系统、环境系统这几方面改变,使案主与子女的关系得到明显的改善,对生活开始充满信心。

(六)评估

1.目标实现程度评估

目前案主每天下午到楼层的大厅与其他老人一起看电视,并能够主动与其他老人进行交流。并且积极配合养老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参与到文娱活动之中,在一些福利中心的晚会上面能够上台表演,这表明了案主开始逐渐适应养老机构的社会关系。在与案主儿子的联系中了解到,案主由于有了正常的养老院生活,生活非常开心,对待子女的态度也明显好了许多。社工经常给予案主儿子鼓励,案主儿子每周给案主打个电话,半个月看望案主一次,让案主感受到家人的关爱,现已达到了短期目标。

2.案主、案主儿子以及养老机构的满意度

案主对目前自己的状态比较满意,案主儿子对案主的改变感到十分欣喜和开心,养老机构的领导看到案主的转变也非常认可社工所做的工作。

四 工作感想

(一)工作总结

本案案主在社会关系和人际沟通上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断裂与混乱,在入住养老院和医院时,儿子却又无法给与急需的支持,此外,案主因为家庭支持的缺乏,导致了案主自我认知存在误区,自卑和痛苦,开始变得缺乏自信,这种不到位的社会支持网络是案主问题的根源。因此,尽快为案主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是至关重要的。

在整个个案的过程中,社工充分考虑了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在承认老人特殊需求的基础上,不搞批评、不搞攻击、不给案主贴“标签”,一步步合理引导案主,促使案主能够参与到这个个案的计划之中,有利于个案目标的最终达成。

社工在个案中尝试运用了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使用间接治疗技巧,通过改善周围环境和辅导第三者来间接影响服务对象。但由于工作经验的原因,一开始就渴望从改变案主的想法着手,这个做法被证明是效果不是非常明显,走了许多弯路。

(二)工作感悟

社工主要就是养老院和老人之间的润滑剂。社工可以通过个案、访谈、动员老人的社会资源等方式,给予老人心理、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与协助。

社工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它对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修养要求很高。作为社工,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价值观和态度对待一个陌生的案主。我们的态度影响到案主对我们的信任感,我们的价值观决定着我们对案主所陈述内容的评价。

社工是在帮助人,但它不是随便的帮助人,不是简单的帮助人,它要求我们深入案主的生活、生存环境,是站在案主的角度替案主思,考帮助案主解决最真实的问题。

社工需要热情,做老年人社会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

参考文献

上一篇:酒店求职信范文下一篇:曹刿论战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