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2024-06-18

工程测量技术要求(精选6篇)

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第1篇

各类工程图技术要求 一、一般技术要求

制件去除表面氧化皮;

制件不得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去除毛刺飞边; 锐角倒钝;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表面平整无毛刺;

二、未注公差技术要求(金属件)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

三、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表面镀白(黑)锌处理;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 表面发黑处理; 表面电泳处理; 表面镀铬处理; 表面抛光处理;

表面滚花,直纹(网纹)m=0.4 GB/T 6403.3;

四、热处理技术要求

制件氮化450-480HV;

制件毛坯须调质处理220-260HB; 制件调质处理30-35HRC; 制件高频淬火45~50HRC; 制件渗碳处理,深度>0.1; 制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 制件整体淬火40-45HRC;

五、铸件技术要求

1、压铸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壁厚2.5;未注筋板1.5~2;

未注过渡圆角R0.5-R2;未注脱模斜度≤1%%d;

制件饱满光洁、无气孔、缩松、裂纹、夹渣、缺料等缺陷;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制件要求符合GB/T 15114《铝合金压铸件》标准规定;

表面喷漆(喷塑)处理,不得污染到已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在表面处理后加工,加工后涂油保护;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按客户定;

2、砂型铸造技术要求

未注铸造圆角R5-10;

铸件应彻底清砂,浇冒口应清除平整; 铸件需人工时效;

铸件不得有砂眼、气孔、缩松、裂纹等缺陷; 粗加工后应再次进行人工时效; 不加工表面涂底漆;

六、冲压件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制件不得有裂纹或缺损;

制件表面平整,不得有沟痕、碰伤等损坏表面,降低强度及寿命的缺陷; 去除边角毛刺; 表面处理:

七、塑料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4486-MT6级;

制件应饱满光整、色泽均匀;无缩痕、裂纹、银丝等缺陷; 浇口、溢边修剪后飞边≤0.3,且不得伤及本体; 未注壁厚3;未注筋板1.5~2; 表面打光(喷砂)处理;

未注过渡圆角取R0.3~R1,脱模斜度≤0.3%%d; 各脱模顶料推杆压痕均应低于该制件表面0.2; 与对应装配结合面外形配合错位≤0.5; 制件应进行时效处理;

制件机械强度须符合GB 3883.1标准规定; 制件内腔表面打上材料标记和回收标志; 未注尺寸参照三维造型;

制件表面处理及其它要求由客户定;

八、焊接件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线性及角度尺寸的极限偏差均按GB/T 19804-B级;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9804-F级; 焊缝应均匀平整,焊渣清理干净;

焊缝应焊透,不得烧穿及产生裂纹等影响机械性能的缺陷;

九、各类零、部件技术要求

1、齿轮(齿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制件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3077的规定; 齿面接触斑点:按齿高不小于40%,按齿长不小于50%; 齿面高频淬火回火至49-52HRC;

制件表面不应有锈迹、裂纹、灼伤等影响使用寿命的伤痕及缺陷; 最终工序热处理表面不得有氧化皮;

2、一般轴芯(无铣齿)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尺寸%%c 档车正反两条螺旋槽,螺距10,深0.4; 螺纹表面不允许有磕碰、乱扣、毛刺等缺陷; 热处理: 表面处理:

3、包轴毛坯(一次成型)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绝缘层应饱满光洁,无裂纹、气孔、缺料、杂质等缺陷;

包轴毛坯:绝缘层%%c 档(注:指冲片配合档)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绝缘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一次成型:铁芯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绝缘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4、包轴(加工)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塑层应饱满光洁,无裂纹、气孔、缺料、杂质等缺陷;

塑层%%c 档(注:指冲片配合档)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其余塑层档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制件磨加工后应烘干除水处理;

5、转子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绕组接线按转子绕线原理图;

绕组绝缘漆应均匀充满绕组并充分固化,漆膜应均匀无气泡或裂痕; 云母槽开深0.8~1,槽宽0.6,槽内不得残留云母片; 绕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50MΩ; 装风叶后校动平衡,其精度应不低于G6.3级;去重不允许有冲片铣穿、残缺现象; 铁芯外圆不加工,绝缘漆不得高出铁芯外圆,并不得有明显积瘤; 铁芯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1min不击穿;

绕组与铁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1250V,1min不击穿; 匝间绝缘应能承受1000Hz,峰值为2100V,历时3s不击穿;

换向器与轴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1min不击穿; 应去除铁屑、铜粉、油污等杂质; 铁芯外圆应涂透明淡金水防锈处理;

6、定子技术要求

绕组绕制整齐无松散;

引线接头应牢固可靠且充分绝缘;

绕组与铁芯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1250V历时1min不击穿; 匝间绝缘应能承受1000Hz,峰值为2100V,历时3s不击穿;

绕组绝缘漆应均匀充满绕组并充分固化,漆膜应均匀无气泡或积瘤; 铁芯表面不得有明显绝缘漆;

7、定、转子铁芯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冲片叠装应紧密可靠,片间无夹杂,表面及槽内无污物和油渍; 冲片按同一冲制方向压装;

冲片齿槽口整齐与转轴平行,误差不大于0.5; 铁芯两端弹开度不大于0.5;

8、定、转子冲片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制件应表面平整,完整无缺料; 尖角处允许用R0.3过渡;

制件毛刺不大于0.05(注:高速冲时不大于0.02); 制件应不含油脂,剪切油不能用机油;

9、绝缘纸技术要求

表面不得有划痕、折痕; 裁边不起毛;

10、换向器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外观完整,表面光滑,应无裂纹、毛刺、锈蚀、气孔、夹杂等缺陷; 绝缘电阻:室温下内孔与换向片之间大于50MΩ; 云母片厚度取0.5;

换向片对换向器轴线偏斜度不大于云母片厚度的1/3;

介电强度:片间承受频率50Hz,泄露电流为0.1mA,实际正弦波电压600V历时1s不击穿;换向片与内孔轴芯间承受频率50Hz,泄露电流为0.25mA,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试验与检验应符合JB/T 10107《电动工具换向器》标准要求;

11、电缆线技术要求

电缆线长度尺寸指工具电缆出口至插头的导线部分,不包括插头和插脚;

软电缆应符合GB/T 501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标准要求; 聚氯乙烯电缆应符合GB/T 5023《额定电压450V/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标准要求;

插脚与可触及插头表面的绝缘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3750V历时1min不击穿;

制件还应符合GB 1002《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和GB 2099《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标准要求;

12、开关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SJ/T 10628-7级;

除本图要求的外形尺寸、功能、图形、文字外,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22692《电动工具开关》标准要求;

开关的使用性能应保证5万次无故障正常使用;

13、电缆护套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3672.1-2级;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3672.2-M级; 制件不得有缺料、破裂等缺陷。

制件应厚度均匀,色泽纯正,外表光洁无污渍、飞边; 制件应按JB/T 9605《电动工具电源线护套》进行抗弯试验2万次后不得有裂纹或撕裂等缺陷;

制件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电压2500V历时1min不击穿;

14、碳刷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刷体四边应倒角0.5×45%%d;

刷辫与碳刷铜片焊接可靠,刷辫受力均匀,脱线率小于1%,若用锡焊则焊点应不高于铜片表面,且不得用腐蚀性焊剂;

刷辫与碳刷体应用铜粉针压深埋固定,埋入深度应≥3;无冲击状态脱出力应≥50N;

刷辫应用TSR型软铜绞线;

15、电容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SJ/T 10628-7级; 外观应无可见损伤,标记清晰; 标称电容量最大允许偏差为±20%; 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1447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标准要求;

16、电感技术要求

制件应无可见损伤;

标称电感量最大允许偏差为±25%;

试验和检验均应符合GB/T 16513《抑制射频干扰固定电感器 第2部分 试验方法和一般要求的选择》标准要求;

17、自锁销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热处理:30-35HRC; 表面发黑处理;

18、输出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均为1.2×0.3; 制件毛坯须调质220~260HB;

制件表面不允许有锐边、锈迹、污垢等缺陷; 热处理:

磨加工前表面发黑处理;

19、弹簧技术要求

总圈数= 有效圈数= 展开长度= 旋向: 热处理:

表面处理: 制件定型处理;

20、含油轴承技术要求

制件密度:

制件含油率:

制件要求无裂纹、缺损等缺陷; 制件硬度要求:

制件真空渗油(46号机油或防锈油),时间不得少于6分钟

21、砂轮罩技术要求

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5055-m; 制件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3916-2级;

罩体和罩盖及罩环采用点焊连接,焊点直径%%C5,至少均布5个焊点;

22、刨刀组件(含刀轴)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K; 未注倒角均为0.5×45%%d; 未注越程槽为1.2×0.3;

制作刨刀组件时,配件:刨刀片、垫圈、螺钉和刨刀压板须用托盘天平秤重,两边偏差不得大于0.3克;

刨刀部件组装须对刀片进行基本调试;

组件须校动平衡,其精度应不低于G6.3级,去重部位为刀轴体的铝体端部,不能破坏周边,并须去净铝末;

23、金刚石锯片(烧结)技术要求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T 1804-m;

锯片基体材料应采用65Mn或不低于65Mn的钢材; 锯片基体不得有裂纹、毛刺及锈迹,并允许有工艺孔; 锯片基体硬度为37-42HRC;

锯齿表面不得有裂纹、哑声及2个以上长、宽大于1的崩刃; 锯齿工作面的磨料颗粒应均匀出露,并均匀分布 锯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GB/T 11270.2《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圆锯片 第2部分 烧结锯片》标准要求;

24、硬质合金锯片(焊接)技术要求

锯片基体材料应采用65Mn或不低于65Mn的钢材; 锯片基体不得有裂纹、毛刺及锈迹,并允许有工艺孔; 锯片基体硬度为37-45HRC;

锯齿表面不得有裂纹及2个以上长、宽大于1的崩刃;

焊缝应饱满,不得有裂纹和孔洞,焊料堆积不得高于锯齿的端面; 锯齿焊在基体上的端面对称度不大于0.25; 锯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GB/T 11270.1《超硬磨料制品 金刚石圆锯片 第1部分 焊接锯片》标准要求;

25、砂轮片(角磨用钹形)技术要求

砂轮片不应有裂纹;

砂轮片表面允许有规则性印痕,外观色泽应均匀;

砂轮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JB/T 3715《固结磨具 修磨用钹形砂轮》标准要求;

26、砂轮片(切割机用薄片形)技术要求

砂轮片不应有裂纹;

砂轮片表面允许有规则性印痕,外观色泽应均匀; 砂轮片试验和检验应符合JB/T 6353《固结磨具 树脂和橡胶薄片砂轮》标准要求;

27、标贴(铭牌、商标)技术要求

图线及字体线条应清晰端正;

双重绝缘标记应符合GB 3883.1标准要求;

字体高度及行距按图纸尺寸规定,字体排列应均匀对称; 表面应光洁,不允许有褶皱、卷曲、起皮、脱胶等现象; 用酒精擦拭表面至少10次,不得抹去字体或图线;

28、包装箱(外箱、彩盒)技术要求

瓦楞纸板不应有缺料和薄边,切边应整齐,表面应清洁、平整; 在1m的单张瓦楞纸板上不应有大于20mm的翘曲; 瓦楞纸板交货水分应不大于14%;

瓦楞纸板采用淀粉粘合剂或其它同等效果的粘合剂,粘合层的强度应不低于

400N/m;

钉合瓦楞纸箱应采用宽度1.5mm以上经防锈处理的金属钉线,钉线不应有锈斑、剥层、龟裂等缺陷;

单瓦楞纸箱的尺寸公差允许±3mm,双瓦楞纸箱的尺寸公差允许±5mm; 瓦楞纸箱摇盖经开合180%%d往复5次,表层和里层均不得有裂缝;

十、总装图技术要求

技术参数:

Hz,V,W,r/min;

各装配结合面外形错位≤0.5;外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等损坏现象; 齿轮室加入约占空腔2/3容积的2号锂基润滑脂; 开关启动灵活无阻滞,通断可靠;

机器运转时应性能稳定,火花及振动正常,无异常杂音;

整机在校验台上空载运行15min后,测试电缆插头和输出轴之间应能承受50Hz,实际正弦波3750V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不击穿;

产品应符合GB 3883.1(可移式:GB13960.1)标准要求;

包装应符合JB/T 7587《电动工具产品包装技术条件》标准要求;

产品应按出厂检验规范规定程序进行出厂检验,全部项目合格才可包装出厂;

作为“技术要求”是产品设计者对该产品(零、部件)满足设计要求所提出的支持加工、检验、装配、使用等方面的必要条件,必须制定合理并符合相关标准、法规的要求。以上技术要求仅为大家提供一个选取依据,具体要求应按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组合或添加适当内容,原则上相同技术要求在不同零件上出现时也必须统一。

工程测量技术要求 第2篇

    

一、基本要求

申报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业务能力要求

根据本人所在部门和从事工作的不同,申报人需分别具备以下条件:

1、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工作的申报人应具有解决在生产过程或综合技术管理中本专业领域重要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系统广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 知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和社会、经济效益;能够指导 工程师的工作和学习。

2、在研究、设计部门工作的申报人应具有独立承担重要研究课题或有主持和组织重大工程项目设计的能力,能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具有系统坚实 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实践经验,取得过具有实用价值或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的研究、设计成果,或发表过有较高水平的技术著作、论文;能够指导工程师、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

三、学历和资历

申报人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2、获得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满5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

3、获得硕士学位或本科毕业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满3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或获得专科毕业学历后,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满5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发明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参加编写省(部)级及以上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或生产操作规程的主要起草人;

(3)持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

(4)获得本专业技术发明专利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4项;

(5)公开出版专业著作,且独立撰写5万字以上。

4、具有大学普通班学历或取得专科毕业学历满10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取得工程师资格或讲师、助理研究员资格满8年,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5、已取得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副研究员、研究员资格,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以上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格指讲授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师;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资格指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的研究人员。

四、职称外语

申报人须持有中级职称后且是1999年及以后考取的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合格证书、合格成绩或评审当年的考试成绩;其中1977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其2004及以后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成绩达到45分(含)以上可以申报。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免试:

1、取得外语专业专科及以上学历;

2、获得博士学位;

3、具有国家认定的相应留学经历(留学经历须由我国在该国的驻外大使馆认定并出具《留学回国人员证明》,或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4、出版过外文专著、译著(“外文专著、译著”指由本人独立撰写翻译或担任主要撰写翻译人员以外文完成的著作(含技术类著作),且属于正式出版物);

5、在乡镇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乡镇以下基层单位”是指乡镇政府直属或直接管辖的基层单位);

6、参加《全国工商企业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简称BFT)通过高(A)级。

五、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

凡196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人员,须持有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或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4个模块合格证书;其中获得 硕士学位的人员,只需取得1个模块合格证书。评聘中级职称已取得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考试合格证书(4个模块或A级证书)在申报高级职称时继续有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免试:

1、取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含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教育、软件工程、计算机器件及设备、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2、取得博士学位;

3、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程序员及以上级别资格证书。

六、专业知识

根 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高级工程师(建筑施工)资格试行考评结合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4]55号)文件精神,2004年起,我市对从事土木建 筑、风景园林、道路与桥梁、隧道、机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等建造项目的工程技术人员,试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办法确定其高级工程师(建筑施工)资格。申报 人须参加《土建施工》或《道桥隧道施工》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参加高级工程师(建筑施工)资格的评审。(2011年专业课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1 月10日~28日,现场审核时间为2月20日~22日,考试时间为4月16日。)

探究石油工程中采油的技术要求 第3篇

采油技术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作业的方法, 是通过这种采油技术使得要进行操作的对象能更好的获得。这里所指的更好包括获得的物质纯度更高、数量更多、所花费的时间更少。也就说通过方法的变化或者更新升级, 使得采油相关的工作的效率提升, 花更少的时间提取更多、更好的提取物。然而采油技术并不是表现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它包括了许多的技术和过程, 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仅仅包括如何要将操作的对象快速、准确的引入目标物, 还包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工具将操作对象与所掺杂的杂质进行分离, 同时还有如何将已经进行分离的目标物质脱离地下, 运送到地表。也就是说, 看似简单的采油技术, 实际上包括了非常多的不易进行操作和掌握的步骤, 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术。

同时, 采油技术又可以说是在整个石油工程中最核心、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这部分的工作能够直接决定所采集物质的核心物含量、纯度、数量。如果这部分的工作能够顺利的完成, 那么后续的工作就很容易进行, 相反如果这部分的工作出现了问题, 那么后续的工作即使做的再好或者再高效, 目标提取物质的产量和质量也已经基本确定, 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2 我国采油技术发展现状

2.1 技术与需求不能够完全的匹配

我国现有的采油技术有许多不同的工作方式, 其中涉及到的技术包括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但是, 基本上每一种技术在其施工的应用中都有其相对的缺点或者不足。在以往的石油工程中, 基本上没有这种问题的出现, 由于以往的开发要求和开采技术往往较为单一、比较简单、技术含量较小、要求较低。同时, 石油的储量也在下降, 而其对应的需求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多。这就对石油的开采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提高开采的效率、缩短时间, 最重要的是保证其对应的质量和纯度。以电潜泵的使用为例, 在当今的是有开采中, 许多情况下都会需要这种仪器去增加动力或者加大力度。而这种仪器的使用虽然有很大的使用量、需求量, 但是却存在很多的技术难题和瓶颈。其中一种就是应用时机器产生的温度较高, 在使用的过程中, 大多数的这种机器由于技术原因等问题不能进行很好的散热, 会出现机器本身的温度持续升高的现象, 从而减少了其能使用的范围。并且有时候会出现由于机器自身的温度过热导致烧毁后者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 对开采的效率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还有一点就是机器本身的造价过高, 购买的费用也非常的昂贵, 这就会出现开采的成本过高, 限制了其使用等现象的发生。

2.2 抽油井的使用时间不能与施工时间一致

对石油工程的调查数据说明, 在许多的石油工程中, 都会出现在施工进行的后半段或者是临近工期结束的时候, 抽油井出现问题, 从而影响工程的进行和施工。这种现象的最主要表现就是抽油井的核心部分或者重要零件、设备出现问题, 即不能够按照以往的功率或者工作时间进行工作, 动力减少、频率降低。而经过分析表明, 问题的出现是由于零件或者设备出现了堆积物、杂质堆积、生锈等现象的出现。这是由于经过长时间的使用, 与设备接触的设备部分会有接触物的残留物堆积, 而由于机器本身的内部结构较为狭窄, 使得物质更容易产生堆积, 并且这也使得堆积物对机器的影响更明显。而产生锈迹则是由于机器设备所接触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并且这些液体还要经过一定的压力才能与泵体接触, 这就更加加速了其产生锈迹。同时, 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对这些现象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温度的变化, 温度升高对应的物质堆积和生锈的速度就会加快。

2.3 多次堵水方法效率降低

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中, 堵水是一种必须进行的步骤, 同时会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需要进行多次的实施。而实际的石油工程中, 在前几次的堵水操作中都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问题集中在多次或者是后几次的操作中。在后面的操作中, 会经常性的出现堵水方法的效率降低、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时间变短、目标的选择更加困难等现象。伴随这种现象而来的就是, 需要花费在堵水措施上的成本花费增多, 能够进行施工的范围减少, 措施进行之后能够维持的时间较少, 这就使得后续的石油开采的效率不断的下降, 也不能够保证其对应的质量。最重要的是, 如果不能将后续的石油有效的开采或者降低了其效率和质量, 就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在石油储存量减少的情况下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3 提高采油技术的对策

3.1 复合方法

这种符合的方法的实质就是将多种的采油方法进行合理的安排, 这样就可以将几种方法进行合理的分配, 进行合理的优点和缺点的互补。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单一方法产生的问题, 从而优化采油的效率和纯度。这种方法从两种方法的综合已经逐步发展至三种方法的组合, 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其缺点或者不好的影响, 充分发挥各自的有点和组合带来的优势, 被使用的频率也有很大程度的增多。

3.2 混合法

这种方法最大的有点就是能够将目标的石油或者目标区域中的石油全部的进行开采, 不会出现开采率不高或者存在未开采的部分等情况。这种方法就要将使用的工具液体与开采的目标或者开采区域进行混合, 使得二者完全的融为一体, 之后再进行开采。而这种技术往往不会单一的使用, 通常要与其他的辅助技术相互结合使用,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在工具物质选用的时候, 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要符合基本的特性和种类, 二是要根据实施的条件进行合理的条件, 选择的工具物质要与其相符, 三是要注意成本的控制, 尽量将成本控制在预定的范围内。

3.3 生物法

生物法的应用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 同时在不断的使用中也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通过在采油的过程中或者目标区域中加入适合的微生物来提高采油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要选择符合需求的微生物种类。

4 结语

在石油工程的实施中, 面对的是不同的开采地点、石油储存含量、开采条件、开采仪器等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去确定开采的方案、开采的技术、人员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使用的方法与相对应的条件相适应, 才能获得最好的效率和质量。也就是说, 不存在哪一种方法或者开采模式是最优或者说万能的, 能够适应每一个工程。一定要根据需要和条件的不同进行合理的更改或者调整。

参考文献

[1]沈平平.大幅提高石油采油率的基础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 2003 (02) 9-14

[2]沈平平.专家畅谈纳米技术与智能采油[J].科技与生活, 2013 (01) 45

GNSS静态测量技术要求浅析 第4篇

关键词 GNSS静态测量 GNSS测量常用规范 GNSS技术要求比较与分析

卫星定位技术具有全球性、高效率、多功能、高精度的特点。卫星定位静态测量其定位精度高达10-6~10-7,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和等级的控制网的建立。有关卫星定位测量(以下简称GNSS测量)常用的规范较多,各个规范分别从相应的专业标准制定了详细的GNSS测量技术要求,使GNSS测量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下面就常用规范中有关GNSS静态测量的技术要求作一些比较与分析:

1、坐标系统

满足测区内投影所引起的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是建立或选择平面坐标系的前提条件和基本准则;而确定控制网的位置基准则是GNSS网基准设计的主要问题,可根据测区的地理位置、平均高程来选择适宜的坐标系统。GNSS测量所获得的是空间基线向量或三维坐标向量,属于其相应的空间坐标系(WGS-84坐标系)。规范要求应将其转换至国家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分带平面直角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或建筑施工坐标系等其他独立的坐标系的坐标。转换时通常应具备坐标系统相对应的参考椭球及基本参数、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经度、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起算点的坐标和起始方位角以及纵、横坐标加常数等。

2、精度分级和技术设计

GNSS网精度指标通常采用相邻点的基线长度中误差公式: 来衡量,GNSS网的全中误差不应超过其理论值。按照精度和用途,《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以下简称《GNSS国标》)把GNSS测量的等级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并按相邻点基线向量中误差的水平分量、垂直分量来衡量相应级别的精度。而其它规范则是采用传统的三角形网按边长和精度来划分等级,用最弱间接边的相对中误差来衡量精度。相比较而言,前者较抽象,后者虽然较直观,但是遗憾的是,大多数的GPS随机软件中给出的却是直接观测边的精度。技术设计是为了得到最优化的布测方案,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GNSS网的目的、精度要求、控制点的密度、卫星状况、接收机的类型和数量、道路交通状况以及测区已有测量资料等,依据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并按照优化设计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

规范要求:GNS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各同步图形之间采用边连式或网连式,避免出现自由基线。因为自由基线不参与构成几何闭合图形,不具备检查和发现观测成果中粗差的能力。限制最简独立环的边数是为了避免基线误差互相掩盖,含较大误差的边不能被有效地捡出,从而导致网的可靠性降低。要求对独立观测边构成的同步环和异步环进行闭合差检查,是为了检查观测质量、评定精度。

3、选点、埋石

如果点位不符合GNSS测量要求,将引起失锁、周跳、多路径效应误差,GNSS观测中的粗差及劣质观测值就增多。首先要求测站点的顶空开阔。由于GNSS卫星信号本身很微弱,所以GNSS测量选点时还应注意:避开周围的电磁波干扰源以保证GNSS接收机能正常工作;限制卫星高度角以减弱对流层的影响;远离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规范要求应先进行图上技术设计和优化,并进行精度估算,最后再按技术设计的要求进行现场踏勘落实,对符合要求的旧有的控制点要充分利用。对GNSS点的标石和标志的埋设要求稳固,以易于长期保存、利用。

4、GNSS观测

GNSS接收机应在检定合格的有效期内使用,其标称精度应高于相应等级GNSS网的规范要求。由于双频接收机采用双频改正技术,可以很好地消除电离层折射误差的影响,所以基线边较长或等级较高的GNSS网采用双频接收机观测,精度提高尤为显著。为保证GNSS网中各相邻点具有较高的相对精度,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之间的直接观测基线。

各规范还对卫星截止高度角、同时观测的有效卫星数、时段长度、数据采样间隔率、PDOP值以及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目作了具体的规定。

随着卫星高度的降低,卫星信号接收的信噪比随之减小,对流层影响加大,测量误差也随之增大。各规范一般都要求卫星高度角不低于15°,这样可以在简化模型条件下保证所需的测量精度。

规定有效卫星数是因为同步观测的卫星越多,多余观测量就越多,成果精度也相应地提高。

观测时段长度和数据采样间隔率的限制是为了获得足够的数据量,从而有利于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和载波相位观测值周跳的探测。

PDOP值的大小与观测卫星在空间的几何分布有关,限制PDOP值是为了选择最佳的观测时间段,从而获得高精度的观测值。

有别于其他规范的重复设站数的规定,《工程测量规范》(以下简称《工规》)则提出了“独立基线的观测总数不少于必要观测基线数的1.5倍”的规定。笔者认为:这两种提法的根本都在于增加多余的观测基线。通常作业中,按仪器的标称精度约有3% ~5%左右的闭合差不合格,有了多余基线,那么就可以舍去不合格的基线,从而保证网的观测质量。对于GNSS观测时间的确定,笔者在作业中发现,GNSS卫星信号良好的时候,采用双频接收机进行城市四等和一级GNSS测量时,由于其边长相对较短,观测时段分别采用30~40分钟和20~30分钟是可行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5、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基线解算、数据检验、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和测量成果的数据输出。基线解算方案可采用多基线解或单基线解,长度小于15km的基线应采用双差固定解。观测数据要求进行数据删除率、同步环、异步环以及复测基线等的检核。为了考察GNSS网有无残余的粗差基线向量和其内符合精度以及提供全网平差后的地心系三维坐标要进行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的目的是为了获取GNSS网在国家或地方坐标系的控制点坐标数据。

规范要求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VΔX、ΔY、ΔZ≤3δ;约束平差中基线分量的改正数与经过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一基线的相应改正数较差应满足:dVΔX、ΔY、ΔZ≤2δ;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应满足:dS≤2 δ。而《公路勘测规范》则分别采用:VΔX、ΔY、ΔZ≤ δ;dVΔX、ΔY、ΔZ≤ δ。各规范还规定了平差成果的输出信息内容。

对于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删除率,《GNSS国标》、《公路勘测规范》和《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以下简称《GNSS铁规》)要求不大于10%;而《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以下简称《GNSS城规》)则要求不大于20%。对于GNSS网中的同步环闭合差,《工规》、《GNSS铁规》和《公路勘测规范》要求:WX、Y、Z≤ ;Ws≤ ;Ws≤ (《公路勘测规范》)。而《GNSS国标》和《GNSS城规》则要求:WX、Y、Z≤ ;Ws≤ 。因为《GNSS国标》和《GNSS城规》认为:超过三条边的多边形同步环,都可以由三边同步环组合得到,可以不重复检核。对于GNSS网中的异步环闭合差,《GNSS国标》和《GNSS铁规》要求:WX、Y、Z≤ ;Ws≤ 。《GNSS城规》和《工规》要求:WX、Y、Z≤ ;Ws≤ 。而《公路勘测规范》则要求:WX、Y、Z≤ ;Ws≤ 。

一般的GNSS接收机都配有相应的基线解算和平差软件,自动化程度较高,虽然其数据处理方法和精度稍有区别,基本能满足二等以下GNSS网的基线解算和平差计算要求。对于二等及以上等级的GNSS网,则应采用精密星历和高精度的软件进行。

6、成果资料

GNSS测量是基础性的测量成果,应长期保存,工作完成后,应提交完整的成果资料。包括:任务或合同书、技术设计书、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情况、仪器检校记录资料、点之记、外业原始观测记录、平差计算手簿、技术总结、检查报告、设计网图、观测网图、数据处理用图、成果图、坐标等成果资料及说明以及以上资料的电子文件光盘。

以上仅就常用规范中有关GNSS静态测量的技术要求作了一些浅显的比较与分析,在进行GNSS静态测量时,我们应根据项目的特点、精度和密度等要求,依据合适的规范进行设计、施测,以充分发挥GNSS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测绘出版社,2009。

[2]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 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工程技术部任职要求 第5篇

1.计算机、通讯、电子相关专业毕业,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6年以上工作经验,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本行业项目经理证书;

3.清楚本专业范围内国家及行业的管理与技术规定,具有2年项目实施经验,3年以上项目方案经

验;

4.熟悉各种产品和设备的性能,具有良好的项目预算、项目设计方案的能力;

5.熟悉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流程及施工技术要求

6.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组织能力

技术人员的任职要求

1.计算机、通讯、电子相关专业毕业,具有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3年以上工作经验,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本行业项目经理证书;

3.清楚本专业范围内国家及行业的管理与技术规定,具有2年以上项目方案经验;

4.熟悉各种产品和设备的性能,具有良好的项目预算、项目设计方案的能力;

5.熟悉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流程及施工技术要求

6.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工程部经理的任职要求

1.计算机、通讯、电子相关专业毕业,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2.5年以上工作经验,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本行业项目经理证书;

3.清楚本专业范围内国家及行业的管理与技术规定,具有3年以上项目管理经验;

4.熟悉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流程及施工技术要求,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材料核算、资金使用、审核

有良好的控制和驾御能力;

5.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组织能力

工程施工人员(项目经理)的任职要求

1.计算机、通讯、电子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必须持有项目经理证书或其他的技术方面资质证书。

3.熟悉Linux、windows2003 server操作系统及MS SQL server系统,熟悉各大厂家IT产品,熟练掌

握AutoCad制图工具;

4.熟悉网络综合布线、安防监控、会议系统等工程及施工技术要求;

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吃苦耐劳;

6.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工程质量检查人员任职要求:

1.计算机、通讯、电子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2年以上质检工作经验,2.必须具有项目经理证书或其他的技术方面的资质证书(质量管理员)证书。

3.具有弱电项目工程质检经历,参与过大型工程项目的质检工作,经验丰富;

4.熟练、了解工程项目中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掌握、使用各种质检工具及操作要点,能及时预防、处理和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与施工质量相关事宜;

5.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努力,勇挑重担,附有团队协作精神,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强,善与人沟

人防工程常识及技术要求 第6篇

• 一,人防工程的防护对象。

• 战争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其破坏力远远超过瘟疫、地震、海啸等,在极其恶劣的战争环境中,人防工程需要面对哪些危险? • 核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 常规武器(炮弹、导弹、炸弹等)• 化学武器(各类化学毒剂)• 生物武器(细菌、生物战剂等)

1,核武器,又叫原子武器,是人类世界目前最为恐怖的武器,其杀伤破坏作用,是由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光辐射、核电磁脉冲、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四种杀伤因素造成的。2,化学武器是以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是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按化学毒剂的毒害作用把化学武器分为六类:神经性毒剂、糜烂性毒剂、全身中毒性毒剂、失能性毒剂、刺激性毒剂、窒息性毒剂。3,生物武器,旧称细菌武器。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它的杀伤破坏作用靠的是生物战剂。其基本特点: 致病性强、污染面积大、传染途径多、成本低。有人将生物武器形容为“廉价原子弹”。二,人防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建筑、结构 1.采用热轧钢筋

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防护结构,必须采用热轧钢筋,不得采用冷轧带肋钢筋、冷拉钢筋等经冷加工处理的钢筋。钢筋除锈也不能用冷拉方法。冷拉除锈既不能控制拉伸率,也不能控制强度,易造成钢筋脆变,在承受核爆动荷载作用时,达不到设计承受能力,将会使结构遭到脆性破坏。

2.人防工程的底板、墙板、顶板和防倒塌楼梯板在两层钢筋网之间,应设梅花形布置的拉结筋,其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500mm,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小于拉结筋直径的6倍且不小于50mm。

3.钢筋的焊接接头,焊接长度通常为土建的1.05倍,两焊接接头间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35倍且不小于500mm。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受拉区不宜超过50%,受压区不限。

4.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在正常环境下,不宜小于25mm;在高湿度环境下,不应小于50mm。由于人防工程结构处于地下潮湿环境,为防止钢筋锈蚀,提高结构的耐久性,钢筋保护层厚度应适当提高。5.人防工程中施工缝和后浇带应留置合理,尽量避开人防口部。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后浇带不得穿越人防金属门框,且应做好结构加强及防水措施。在施工期间后浇带跨内的模板和支撑不能拆除,否则可能引起各部分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问题。

6.人防围护结构上不得随意留设孔洞,预留的孔洞必须在设计文件中找到依据,并做好防护措施。容易忽略的地方有:

1.放线孔

2.拆钢管、模板等孔洞

3.上部建筑排水、排污管进入人防区孔洞

4.设计图纸未涉及的弱电施工孔洞

5.临时用水管、电气线路穿孔

6.未出专项施工方案的塔吊孔

7.板筋穿梁。底板上层钢筋要求从地梁上层主筋下穿。8.人防门槛制作要求。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及竖向临战封堵均应设置人防门槛。活门槛配筋上翻高度应与建筑标高平,固定门槛高度宜高出建筑标高150mm。所有门槛均应配置纵筋和箍筋,纵筋直径不小于16mm,箍筋由受力计算控制。

9.门洞口每角设2根16mm以上的加强筋,紧贴洞口边45度角设置,长度不小于1000mm(当门框墙宽度大于400时数量为三根)。风管周边切断钢筋应进行补强,并在周边加设加强筋。10.门框墙模板内钢筋密集,预埋构件的锚固筋多,混凝土下料和振捣比较困难,应配合人工振捣,宜采用分层浇注的方法。门框墙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每道门框墙任何一处麻面面积不大于门框墙总面积的0.5%。门框墙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1的规定。

11.防护密闭门上部加强梁应锚入两端竖向构件,全开口的竖井,井内的防护密闭门上方应增加遮挡梁。

12.粉刷层要求。人防门框和临战封堵周边支模时应留出墙体的粉刷面,粉刷完成后,墙面应与门框和预埋角钢框齐平。13.止水螺杆的要求。人防临空墙、防护密闭墙和密闭墙均应采用止水螺杆支模,采用止水螺杆的墙板严禁出现木头撑条、灌浆塑料撑条和带塑料套管的螺杆等。容易遗漏的地方为:人防单元间隔墙,临战封堵梁。

14.顶板吊钩预埋。各人防门、临战封堵吊钩应在墙顶板浇注前预埋到位,吊钩位置主要有两种:防护门埋在门开启侧门洞中,距门框墙边一般为500mm;外封堵的临战封堵应根据门洞宽度在封堵侧设置吊钩,如门洞宽6米内,一般应设置2根吊钩平面垂直于封堵面。吊钩放置时应勾住上层板筋。

15.严格控制地面标高。在施工现场常见到地面超高,门扇开、关碰地面受阻的情况。正常门槛设计高度为150mm。如右所示。16.临战封堵槽。采用竖向封堵的出入口临战封堵均应设置封堵槽,槽的尺寸应严格按图纸或图集施工,并一直保留至竣工验收结束,在验收通过后再将槽填平。

17.马凳设置。底板马凳可按2m2一个设置,在梁边和承台边应加密,以保证板的有效厚度,顶板马凳应适当加密。马凳不得直接支撑于垫层,应在下面加设垫块。三,人防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通风

1.当通风管由扩散室后墙穿入时,通风管端部应设置向下的弯头,并使通风管端部的中心线位于距后墙的1/3扩散室净长处,扩散室内应设地漏或集水坑。2.扩散室到风机前段风管应采用壁厚不小于2.5mm的钢管焊接,风机两端应采用软接头连接。

3.风机在竣工验收前应调试好,转换模式标示清楚,清理好管内垃圾,控制好噪音,风量、风压等终端数据要提前测出。4.防爆超压排气活门(FCH)、自动排气活门(YF或Ps)安装要求:

①活门开启方向必须朝向排风方向;

②穿墙管法兰和在轴线视线上的杠杆必须铅直;

③活门在设计超压下能自动启闭,关闭后阀盘与密封圈贴合严密。

5.过滤吸收器两端应采用橡胶软接头连接。

6.油网除尘器在对放射性尘埃的防护中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安装方式有2种:一种是管式安装,一种是立式安装。当风量较大时一般采用立式安装。

立式安装的油网除尘器在并列安装时,列之间应有加强立梁,或者在两列油网除尘器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墙面。不得把两列或多列油网除尘器直接并在一起,列之间没有预留墙面,也没有任何加强措施。

7.在进风口部顶板内超压测压装置DN15镀锌钢管须预埋。该管一端位于人防区防化值班室内,部分设计也设置在进风机房,另一端在非人防区。

8.其他通风专业的气密性测量管,压差测量管,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尾气监测取样管等不能遗漏 四,人防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给排水 1.给水管道管材选择:

凡是穿过围护结构外墙、防护密闭隔墙的水管应选择热镀锌钢管或钢塑复合管。

2.明设的给水管道,不得通过通信设备、变配电设备的上、下方。所有进、出工事管道严禁通过扩散室,因为消波时冲击波很大,易污染。

3.密闭穿墙短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1)电缆、电线穿墙短管宜为30-50mm;(2)给水排水穿墙管应大于40mm;(3)通风穿墙短管应大于100mm。

在套管与管道之间应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实,并应在管口两端进行密闭处理。填料长度应为管径的3-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4.穿墙管道防护要求:

1).当管道(套管)穿越防护密闭隔墙时,应预埋带有密闭翼环和防护抗力片的密闭穿墙短管。抗力片宜采用厚度大于6mm的钢板制作,抗力片的槽口宽度应与所穿越的管线外径相同,两块抗力片的槽口必须对插。

2).当管道穿越密闭隔墙时,应预埋带有密闭翼环的密闭穿墙短管。5.所有穿越人防围护结构的水管,应在人防区内侧加设防护阀门,防护阀门应采用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阀或截止阀,防护阀门的公称压力不应小于1.0MPa,且人防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mm。

6.手摇泵在竣工验收前安装到位,并调试顺畅,不能出现安装不牢,漏水漏气等现象。

7.防爆地漏是具有抵抗冲击波正压和负压作用的地漏,它的排水原理和功能与普通地漏一样。安装时应注意控制地漏标高,竣工验收前应做好通球试验。

进风竖井、进风扩散室、除尘室、滤毒室、洗消间(简易洗消间)、防毒通道及防护门以外的通道。上述部位应设置收集洗消废水的地漏或清扫口

8.灌水试验。设在管沟、底板架空层内或敷设在砼底板内的排水横干管,应进行灌水试验。即把管道出水口在污水集水池内堵住(用球胆),管内充满水,15min后水面下降,再充满水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不渗不漏为合格。

9.通球试验。整个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对水平干管(及立管)进行通球试验。皮球直径是检验管道直径的2/3,从管道最远点把皮球投入后灌水,皮球在污水集水池里取出。通球率必须达到100%

五,人防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电气

1.接地。人防区内所有的金属门框均应设置等电位接地,接地材质宜采用不小于25X4mm2的热镀锌扁钢或直径不小于12mm的热镀锌圆钢。

2.电线桥架、线槽在穿越人防墙时,必须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禁止直接穿越。

3.防毒通道外,人防墙上的防爆呼唤按钮成品铁盒须在浇筑侧墙前预埋到位。

4.人防墙上的消防、配电箱必须明装,严禁暗装。电线密闭盒必须采用2.5mm以上钢板焊接,不得使用木头或者泡沫盒预埋。

5.人防围护结构内埋设的电气管线不得采用PVC管。6.预埋电气短管应满足净距大于5公分要求,平时不用的预留套管应做好两端封堵。六,人防设备采购

• 浙江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管理办法

• 第二条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是指设于人防工程(包括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工程)出入口、连通口、进(排)风口及排烟口等各种孔口,用以堵截冲击波、生化毒剂、电磁脉冲等武器破坏效应的专用设备。常用防护设备按功能分为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防电磁脉冲门、密闭阀门、密闭观察窗、给排水防爆波设备等。

第五条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和安装实行定点企业资格许可认定制度,由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统一审批。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和安装企业必须持有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颁发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企业资格认定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

• 第十六条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销售过程中,必须由定点厂与建设单位签定合同,凡未以定点厂名义签约的合同,均视作非定点厂生产的产品。

• 浙江省人防工程防护(化)设备供货安装合同示范文本使用管理办法

• 浙江省人防办《关于使用新型人防专用过滤吸收器有关事项的通知》

上一篇:物业保安辞职申请书如何写下一篇:房屋租赁合同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