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市中考优秀作文

2024-05-20

冀州市中考优秀作文(精选8篇)

冀州市中考优秀作文 第1篇

08中考满分作文:情感的权力

编辑语:育趣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在我所听闻过的悲剧中,情感犯下的错是占大多数的,因为情感的权力有时太大,大得等不及真相的告白,就将一切划上了句号。

翻开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君王的昏庸,王朝的颓败,忠臣蒙“莫须有之罪”,奸佞飞黄腾达的段子一折接一折,这大概就是情感惹下的不小的祸吧,佞臣们大抵也是科举之人,一试一

试考上来的,也大抵有着灵活的头脑和如簧的巧舌,三言两句套套近乎,便成了亲信,成了近宠,他们的话,岂止是“一言千金”,更是“一言系千命”呀,君主们的情感被这些居心叵测之心操纵,君主们的情感也随即获得了无人企及的权力――可悲的权力,惨痛的教训。

莎翁的悲剧也有一出,叫《麦克白》,性质是一样的,即使妻子是身出名门,即使自己相信妻子是忠心不二,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情感是脆弱的,信任在怀疑和虚荣面前是瑟缩发抖直不起腰的。于是亲信的部下有了可乘之机,让麦克白亲手杀妻抱撼而终。情感的权力施展起来往往就是这么残忍而不可理喻,它封闭一切正义的外力作用范围,总是一意孤行,让“非”者昌,“是”者亡。

谬误总爱偷穿真理华贵高雅的衣裳,卖弄纯洁卖弄博学,所以情感会禁不起诱惑,近谬而疏真理,情感会操纵当权者的法杖,颠倒黑白――所以说,“感情用事”很多情况下是有害无益的,在情感与正义面前,我们需要让情感“回避”,让情感站远,让真理敢于靠前。

当然,历史上,现代社会中也有很多大义灭亲的事例,不会单凭着感情的亲疏胡乱判案模糊执法的。古语云: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太子亦然,这是明君之所为。才不愧“光明正大,明镜高悬”八个铮铮大字。而在现今社会,小到班级学校,教师们不因为个人与某些学生的亲疏而错判正误;大到一个国家不因与某些国家的邦交厚薄而任意进行军事政治支援纵容非正义战争的肆意扩大,伤及无辜;这些,都是正确处理情感与真理的极佳明证,不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真理永远是真理,我们不能掩盖或歪曲它,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么!

当情感的开始干涉正义时,当情感的亲疏开始混淆是非时,当惊觉情感的权力超出界限时,我们应该学会反省,保持冷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真相会昭然而现”,站远一点看事情,会更加公正一些。

评点:这题目表明着作者专注于“权力”一点上来议论“情感”不像某些考卷那样泛论情感问题。起段按照题目设定的范围提挈全篇,用笔也很讲分寸。接着,以史为鉴:先概述中国历代君王的情感如何形成无限的权力,因而造成惨痛教训的事实;再以莎士比亚历史剧《麦克白》作为例证,论述暴君施展情感的权力而导致

怎样的恶果。中外历史表明,一当情感“操纵当权者的法杖”,正义便丧失了。反面论证之后,又从正面展开论证,这一段文字的力度不如前文,不过意思还是表达出来了:不能用情感遮蔽了真理。通过反面和正面层层深入的论证,以颇有思想力度的结论收束全文――把情感的亲疏与是非、正义、真理联系在一起,其意蕴比仅从表层上谈论感情对认知的影响的文章要高出一筹。

冀州市中考优秀作文 第2篇

难忘那张中国人的脸

地点:英国伦敦

冰水喷泉池中.的个“藏du”分子高举雪山狮子旗,大肆挥舞.突然,一个中国小伙子跳进水池,挥舞着火红的国旗在池中奔跑,他的热血,沸腾了整个冰凉的水池!难忘那张坚毅的脸!

地点:法国巴黎

fan华势力的嚣张气焰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的虚伪,“藏du”分子狰狞面孔也丝毫无法阻止国人高涨的热情,面对虚假的报道,肆意的挑衅,身处异地的华人们愤怒地与邪恶理论,与虚假抗争。难忘那张怒吼的脸!

地点:美国旧金山

祥云火炬传边到了这个近乎无人的街头。圣火传递中没有欢迎,没有热情,但那年迈的火炬于仍高举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祖国好!难忘那张微笑的脸!地点:加拿大多伦多

中国的留学生汇聚在一起,像一条长龙.他们拉着巨大的横幅---停止谎言!集体游行的队伍中,一位年轻姑娘的辩子上插着小国旗,悄悄把头偏向一边,其实,她是饱含泪水的!难忘那张流泪的脸!

放眼望去,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表情各异,但,他们却都是自强的脸,是奋斗的脸,是中国人的脸!

其实,不只是在fan华势力猖獗的地方有那一张张自强、奋斗、中国人的脸.环顾四周,你会看到人们的脸上都焕发着爱国的光辉,都展现着团结的意志.中国,你巳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蒙受了太多的屈辱,在邪恶的挑衅下.奥林匹克精神受到威协。们是,你有十三亿儿女在为你的尊严奋斗着,他们奔走相告,传递着你的故事,为悍卫奥林匹克精神他们与那些狰狞的面孔抗争,与邪恶的力量斗争,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闪烁着民族的光芒.难忘那张中国人的脸,他也许并不美丽,并不英俊,他也许只是一张普普通通的面庞,但是,他却凝聚着十三亿中华儿女的呐喊,他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傲骨风姿!

难忘那张中国人的脸!他是每个中华儿女的骄傲。他仿佛在说.,中国,不要哭泣!加油,北京!加油,奥运!“

满分理由:

2008年泰州市中考作文评析 第3篇

激情, 一种强烈激动的情感。运动场上的声声呐喊, 点燃了拼搏的激情;课堂上迸发的点点火花, 点燃了梦想的激情;困难挫折, 点燃了挑战自我的激情;“祥云”火炬, 点燃了华夏儿女爱国的激情;雪灾地震, 点燃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战胜灾难的激情……

请以“激情, 在心中点燃”为题, 写一篇文章, 体裁不限 (诗歌除外) , 不少于600字。

二、试题解说

命题灵感源自奥运火炬传递口号“点燃激情, 传递梦想”, 富有诗意与时代气息。提示引导考生体验生活, 激发热情, 捕捉生活的感动, 书写健康人生。写好这个命题作文,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 吃透题意, 把握主旨

题目融成长生活和时事热点于一体, 易引发考生内心的共鸣, 为表达留下广阔空间。写好激情, 需有厚实的生活积累与丰富的心灵体验, 更要有理性的思考。要将话题融入历史、社会、人生的大背景, 确立“点燃心中的激情”的“火种”, 做到立意高远, 才能写出有质感、有灵魂的佳作。

2. 精心选材, 巧妙表达

优秀的作文选材是讲究针对性的, 许多佳作, 都与家事、国事、天下事有关, 体现了考生关注社会、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如果怕“撞车”, 选择某一独特视角, 也会使人眼前一亮。如火炬传递这一时事热点, 有人另辟蹊径写成“给金晶的一封信”, 就显得与众不同。

另外本题也可选用寓言、童话、小说等体裁。如写成以屈原涉江为内容的文化类散文, 刻画毛毛虫羽化前心路历程的童话, 困境中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而重新振作的读后感, 以及借助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冻死的狮子这一形象进行再创作的小说等。

三、佳作评析

例文一 激情, 在心中点燃

四川汶川地震以来, 每天都在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在北川中学, 温总理如寻找孙子的爷爷一般眼中噙满泪水, 无语地提着孩子失落的书包;伞兵写好遗书, 冒死从近6000公尺高空降落灾区, 一位士兵在余震发生时不顾自身安危, 伤心地跪在地上哭着要求再救一个;在教学楼倒塌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 紧紧护住了4个孩子;许多民众踊跃献血, 以至许多城市的血库饱和;志愿者步行或骑脚踏车免费给幸存者运送食品和水……人类心中的爱是不灭的灯盏, 再强大的自然力, 也无法摧毁。

当灾难来临, 许多生命如鲜花般凋零, 但那一幕幕难忘的瞬间使我们领略了人间最深沉的爱。对此我不由得流下热泪, 心中难以自已地涌动着激情。艾青先生说得好:“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现实中对物质过多的追求让我们忘记了精神家园。地震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悲痛, 可也震撼了人们那日益枯萎的心灵。抗震救灾之中热情、互助、奉献这些美好的精神在人们心中点燃, 它表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凝聚力必将如燎原之势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熊熊燃烧。国人的心灵从中得到洗礼, 中华民族必将如凤凰般涅槃, 浴火而重生。俄新社说:“我们知道, 一个总理在两小时内就飞赴灾区的国家, 一个能够出动十万救援人员的国家, 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数十亿的国家, 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 永远不会被打垮。”

汶川地震点燃民族精神的火炬, 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必将引领一个古老的民族走向伟大的复兴。

点评

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来思考汶川地震, 立意不俗。作者见解精辟, 比喻灵动, 思想深刻, 几处恰到好处的引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例文二 激情, 在心中点燃

我叫女娃, 是炎帝的小女儿, 随父亲在上党盆地尝百谷, 治理水患。常听父亲说太阳升起的地方———东海很美, 可是他太忙了, 不但要管太阳, 还兼管五谷和药材, 于是闲暇的时候我一个人偷偷地来到了东海。这里海天一色, 如水晶般透明, 在风的吹拂下, 海浪发出银铃般的笑声。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脱下衣服畅游起来。

海就像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 刚刚还是波平浪静, 突然变了脸, 掀起了滔天巨浪, 我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父亲虽是太阳神也不能让我死而复生。我的精魂只能化作一只花脑袋、白喙、红爪的小鸟。

可恶的大海夺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 绝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在别人身上重演。我要填平它!

东海不远处有一座发鸠山, 山上长着许多柘树。太阳从扶桑树出发的时候, 我就开始一刻不停地从山上衔来石子、木头投入波涛汹涌的海里。严寒酷暑, 阴晴雨晦, 我偶尔停下恢复体力, 却从不敢停息。

我知道肩上的重任, 为了不再有无辜的生命消逝, 为了不再看到人们失去亲人的哀痛。激情在我心中熊熊燃烧, 责任给予了我无穷的力量。树木为我鼓劲, 风儿为我歌唱。累的时候, 我就发出“精卫, 精卫”的叫声, 激励自己。

海燕飞过来, 不解地问我:“海那么大, 你填得平吗?”我回答说:“有志者, 事竟成。女娲补天, 大禹治水, 愚公移山都非常难, 可是他们凭着心中的志气与激情, 不都成功了吗?海再大, 也有尽头, 只要我坚持不懈, 就一定能填平。”

海燕被我的精神打动, 爱上了我。我们的后代, 雌的像我, 雄的像他。我们的儿女与我一样, 也去衔石填海。因为我们坚信:付出会有收获, 善良的愿望会实现, 未来一定不是梦。

点评

2014年徐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第4篇

阅读,曾让我感动

要求:①以“阅读,曾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漏个人身份的信息。

【命题透视】

关于读书的话题,近几年来不断出现在各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2014年徐州市的中考作文无疑又一次吹响了阅读的号角。透视这道题,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三点值得称赞。

一是让每一位考生都有话说。

命题者的目的不是刁难考生,而是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生活经历、人生感悟讲出来,是让考生有话可说、有话能说。

考生看到这个题目后,一定会产生一种惊喜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感觉。因为,谁都有阅读的经历。因此,这道题让任何一名考生都有话说,考生在文章中只要谈到了阅读,无论多少、深浅,就算完成了第一步。

当然,考生的学习负担重、压力大,阅读时间严重缩水,阅读量非常小,有的考生甚至将视野局限在教科书上。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写出新意,要想在千军万马中独树一帜,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是有效地检验了考生是不是“真阅读”。

读书要静,不能慌里慌张;要讲涵泳,细嚼慢咽,慢慢消化。这样,读后才能饶有兴味。考生要想写得独特、深刻,除了要有广泛、大量的阅读积累外,还要有一种“真阅读”。当下社会,快餐式的阅读迅速蔓延,假阅读、伪阅读侵蚀着考生。因此,这次作文还肩负着另一个使命:检验考生是否进行了“真阅读”。

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读了书却无丝毫感受,这种阅读就是假阅读,假阅读就不能在这次作文中得高分。边读边品,注重感悟,读完一本书后有很多感想,才是真阅读。真阅读的考生一定会让阅卷教师拭目以待。

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的阅读中仔细揣摩曲折的故事情节,格外关注悲欢离合的人物遭遇,细细把玩优美生动的语言,深入品味感人的细节,相信他们的文章应该是血肉丰满的。

三是找好了“阅读”和“感动”的契合点。

何为“感动”?《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思想情感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生活中,感动是无法预定,也无法刻意追求的,但可能就在那么不经意的瞬间,它就会悄悄地触动你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

阅读是一种追求心灵感动的过程。这个世界上的一件事、一个人、一朵花、一株小草、一棵树、一缕微风甚至一抹微尘,都可能让我们感动。它们为何能打动我们的内心?一定是它们的某些特质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碰撞,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共鸣。我们在写作时,就要找好阅读与情感的契合点,去叙述,去描写,去感悟,写出自己独有的真切感受,不能泛泛而谈。

当然,除了阅读书籍,考生也可以阅人、阅物,但一定要与自己的情感自然结合。

这道作文题有两个关注点:一是阅读什么?二是为何感动?这是写作时考生必须要突破的关键。前一个点解决的是写什么内容的问题,后一个点解决的则是文章立意的问题,两点一定要契合。命题者希望能看到更多经典著作给考生带来的真切感动。

【评卷扫描】

本次考场作文,考生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入题过慢。

阅卷时我们发现,很多考生在写作时入题太慢。比如阅读一本书,前面要用近400字交代阅读这本书的原因,或这本书的由来,与感动完全无关,似乎凑满了400字,后面才能放心大胆地去写,结果真正到了表现主旨的地方,就无法展开了,导致文章开头浓墨重彩,后面无尾而止。这样,文章结构不美暂且不说,主要是对主题的表达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二是另起炉灶。

有些考生的文章,表面看似乎写的是阅读,实则只是通过一本书叙述了一件事,或者写了一个人,而这本书在文章中只是个媒介。比如,有考生写老师送“我”一本书,表面上看写的是阅读,实际上记述的是老师送书这件事。严格说来,这类文章就有跑题之嫌。

三是泛泛而谈。

有些考生写了让自己感动的一本或几本书,但仅仅对书的内容泛泛而谈,结尾再写几句自己的感悟。这样的文章,对阅读内容的介绍往往烦琐、冗杂,想到哪写到哪,而感悟却只有寥寥几笔,两部分内容毫无契合点,不堪卒读。比如有一位考生这样写道:“今天,我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体现了海伦·凯勒的坚强和乐观的心态,说明她有乐观的精神,而我从她身上学到了不少的精神……”类似这样的文章并不鲜见,说明这部分考生阅读量少,并且对所读内容感触不深,因而难以写出真情实感,只能通过转述文章来凑字数,为文造情。

四是辞华情白。

有的考生很有文采,阅读量也比较大,尤其精通诗词歌赋,于是,他们在文章中便旁征博引。但是,大多数人却只顾堆砌辞藻,没有深入表现阅读让自己感动之处,导致文章徒有华丽的外表,情感上却苍白无力。

五是生搬硬套。

有些考生写的是阅读人、阅读自然等,这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作者缺少“应题”意识,常常是想到相关的素材便自顾自地写下去,直至文章快结束了,才生搬硬套地点个题,匆匆收尾。比如,有一位考生写他的妈妈,叙述了关于妈妈的几件事,结尾处点了一句:“我终于读懂了我的母亲。”这样的文章就显得生硬、不自然,往往会被降一档处理。

【迷津指点】

第一,学会应题明主旨。

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同学们首先要弄清楚“阅读”所囊括的范畴。狭义的阅读即阅读具体的书,可以是一本书、一类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广义的阅读可以延伸到自然、人生甚至亲情。

考场作文中,同学们应该有“应题”意识:文章开头要简洁“破题”,结尾要精当“点题”,文中最好处处“应题”,让阅读教师清晰地知道你想写的是什么。如果写阅读人或者阅读自然,建议同学们在文章的主要段落或不同位置上安排照应标题的关键语句,点明文章所要体现的主旨,这样,不仅能够紧扣题眼行文,使文章层次清晰、脉络井然,而且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对你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一目了然。比如,有一位考生写阅读父亲,从三个角度叙述父亲,每段最后分别以一句话应题:“从父亲紧锁的眉头中,我读出了父亲的执着”“从父亲淡定的眼神里,我读出了父亲的宽厚”“从父亲沉重的叹息中,我读出了父亲对我的厚望”。

第二,一线贯穿相契合。

同学们如果写阅读书籍,那么,书里值得写的内容很多,当然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泛泛而谈,而应当找到真正感动自己的地方,细细展开。也就是说,同学们要学会选材,要注意选材的角度及其意义、价值,力求使所选择的材料丰富、有质感。

同学们还要注意表现鲜明的人物形象,要能抓住那些看似平常却能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生活琐事,精挑细选,细细展开。这些展开的内容要与后文感动自己的地方相契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选择的角度要小,要能小中见大,让文章一线贯穿,不蔓不枝。

第三,感情真挚有深度。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有血有肉的好文章。很难想象,一篇材料失真、胡编乱造的文章能够抒发真情。

同学们要记住,在写作中,技巧层面的东西永远是次要的,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必然是由心灵发出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同学们就需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阅读中悉心观察、体会、感悟;在写作中,要能把握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筛选出独具特色的材料,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第四,语言洗练耐品味。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篇文章,虽不能字字珠玑,但总要有几个亮点,让人读起来感受到有节奏感、有光泽度。开头要做到简洁有味,让读者在寥寥数语中感受到你所要表达的意蕴。中间部分为了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可以适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结尾则要简练,余音绕梁。

同学们要注意,千万不要为了渲染情感而刻意运用大量华丽的词句,那样反而会给读者一种华而不实之感。我们看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一文,语言质朴而不粗俗,在平淡自然中引导读者真实地品尝生活的滋味,让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此外,同学们在写作中还要尽量避免使用长句,以免给人一种阅读的压迫感。

【例文点评】

一类文:

阅读,曾让我感动

阅读如品茶。袅袅的茶雾缓缓升腾,润湿了我的心田,带给我温暖与慰藉。(开篇运用比喻,描绘了阅读的美妙,给读者一种温馨的感觉)

阅读,曾让我感动。

幼儿园时。

深蓝色的书皮上,大大的憨厚的猫温柔地卧着,有着亮晶晶眼睛的老鼠和小蟋蟀在快乐地交谈,画面温馨美好。翻开书页,我用手指指着拼音,认真地与汉字对照,大声朗读。再仔细看可爱的插图,我模糊地读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柴斯特,这只再普通不过的乡下小蟋蟀,阴差阳错地来到了纽约广场,结识了亨利大猫和塔克老鼠,并拥有了一段深厚纯洁的友谊。为了报答喂养它的小主人,它勇敢动情地歌唱,而且一唱成名。然而在功成名就之时,它却急流勇退,悄悄回到了家乡。

年幼的我被这水晶般澄澈的友谊感动了。我尝试着像柴斯特那样,真诚待人,也因此获得了朋友与尊敬(这就是阅读的好处)。但在感谢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心存疑惑:柴斯特为什么在鲜花与掌声的包围中悄然离开?问妈妈,她只是微笑着摸摸我的头,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要我自己长大后找答案。(妈妈这是在吊起“我”探究的胃口。其实,即使妈妈当时告诉“我”了,年幼的“我”也不会懂的)

时光在书页沙沙的翻动声中悄悄溜走。小学搬家时,我在一堆书中再次与它相遇。

掸掉灰尘,翻开书本,我用更理性的头脑去审视、品悟。猫,老鼠,蟋蟀,它们不在乎身份、地位,在意的是纯洁温暖的情谊,而这份情,足以温暖整个冰冷的纽约城。但柴斯特为何舍弃优越的生活、回归田野呢?是自由的牵引,还是过去的羁绊?(每一次的思考都为下一次的探究埋下伏笔)终未获得让自己满意的答案,我又将它搁置了。

不久前,再次重逢。

淡蓝色的褶皱散发出淡淡的惆怅。这一次,我用初中生的视角去分析。

柴斯特为了报答喂养它的小主人,勇敢地歌唱,这是它乐意的,它想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报答主人。但是成名之后,它发现自己唱的是荣耀与名气,而它想要的,只不过是报答和快乐。它宁愿生活在乡间,与早上按时打鸣的公鸡一道大声报早,与在傍晚的彩霞中纷飞的云雀巧妙和鸣。它要的是自由与悠适,而不是在闹腾的纽约广场中,日日硬撑着奏出嘶哑的曲子,事后只得到一只只脏兮兮的大手的抚摸,或是同样脏兮兮的钱币!(此处用对比的写法强调了柴斯特内心真正的追求)正如它的朋友亨利所说:“如果这一切使它不快乐,那荣誉与钱币又有什么用呢?”“为什么要走?正是享受的好时机啊!”世俗之声喧嚣着,但柴斯特清楚地知道它想要的是什么。

不自由,毋宁死!合上书,我发现内心涌动着感动。我想到了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惊喜与悠闲,想起了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大气与自适,他们舍弃繁华,追求自由,才铸就了人生的辉煌!(这里引用陶渊明和王维的诗句,正是对柴斯特理想的最好的印证)

三次呼吸纽约广场的空气,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阅读这杯热茶,曾浸润我的心。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信它一定会升华蒸腾,带给我更多的感动。

总评:一个初三的学生,对人生竟有如此深的思考,不得不赞叹其思维的深度和敏锐的感悟力,或许,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把三个年龄段阅读同一本书的不同感悟表达出来,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思考。文章语句流畅、前铺后垫、层层叙事,足见小作者写作功底之深厚。

二类文:

阅读,曾让我感动

泪,又一次落下。(为什么落泪?文章开篇就给读者设置了悬念)

再一次阅读《陪我走过青春的老男孩》这篇文章,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又一次被泪浸湿。

文中的父亲无言地关心着“我”,每天给“我”做饭,陪“我”学习,而“我”却总是惹他生气。班主任经常家访,说“我”考试抄袭,还在男生的凳子上放图钉……完全不像女生。每当这时,父亲总是默默地听着,无语,而且一再地原谅“我”。从母亲那里“我”得知,父亲原先也是一个调皮的人,只是被岁月磨去了棱角。“我”似乎懂得了些什么,开始理解父亲,不再顽皮,决定好好地报答他。校园艺术节上,“我”用吉他弹了一首父亲最喜欢的歌。(小作者把让自己感动的文章的情节简要地叙述了出来,为下文写自己的感动奠定了基础。因为不是纯粹地写阅读,而主要是写感动,所以,小作者的处理恰到好处。如果能再精练些,就更好了)

每每读至此处,心中总会泛起一阵感动的涟漪。在晶莹的泪光中,我仿佛又看见了父亲的身影。(由文中的父亲自然地转向自己的父亲)

父亲喜欢吸烟。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缓缓地踱着方步,走到我的书桌旁,静悄悄地坐下来,然后悠闲地点上一根烟,在缭绕的烟雾中,眯上他那有些近视的双眼,嘴角微微上扬地看着我做作业。(此处的动作、神态描写让读者看到了一位细心而又和善的父亲形象)

然而最近,我发现在我做作业时,父亲不再进来了。我虽然有些奇怪,但并没有放在心上。(此处再一次设疑,为文章增添了波澜)

有一次,我做完作业,走到饮水机处准备接水。天热得难耐,知了在窗外的树上聒噪着。接完水,我正准备回到凉快的屋里,突然听到一声门响,扭头一看,是父亲!他手上端着一个烟灰缸,低着头,正小心翼翼地关上门,像怕影响别人似的。他的额上有豆大的汗珠。他一抬头看到我,显得有些吃惊,又有些尴尬,像做错了事的孩子:“我到外面抽支烟。在屋里怕影响你学习。”(以前“我”做作业的时候,父亲都是抽着烟坐在跟前看,为何现在却害怕影响“我”的学习了?这和前面的说法有点矛盾)

我像是遇到了一个霹雳,泪又簌簌而下。(此处的泪流得太容易了)原来,天底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文中的父亲对“我”的调皮不加约束,我的父亲却因为担心影响我学习而舍弃凉快的屋子,到闷热的楼道里吸烟。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滚而下,晶莹的泪光中,我仿佛知道了我应该怎样做:我要像文中的主人公那样,报答父亲对我的爱。

我又想起了文章结尾处的一段话:“这一天的灯光格外闪亮。我站在舞台的中央,有些看不清观众席里的你。不过老爸,我仍然知道你在哪儿,因为你黯淡模糊的轮廓里,有星光在闪烁。”(再一次把目光投向阅读过的文章,并且把文章中最经典、也是最能拨动自己心弦的语段呈现出来,既和开端构成了呼应,又为下文中主旨和情感的升华做了铺垫)

天底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阅读让我知道了父爱;阅读,也让我的泪水一次又一次地落下。

总评:细细阅读这篇作文,可以用三个“好”来形容:小作者选了一篇好文章——《陪我走过青春的老男孩》,让我们感受到了文中父亲的感人之举;小作者有一个好父亲,关心、爱护自己;小作者有一个好的构思,先回忆自己阅读过的文章中的父亲,再将笔锋转向对自己父亲的叙述,倒数第二段再一次引用文章中让自己深有感触的话为结尾点题造势。不过,父亲到楼道吸烟的行为有点突然,他以前总是在“我”跟前吸烟,看着“我”学习,从未想过会影响“我”,为何这么热的天却突然怕影响“我”而到闷热的楼道里吸烟呢?小作者交代不清,让人心生疑窦。此外,文中多次写到“流泪”,也有造作之感。故判为二类文。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把钻石装进口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二:生活中,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擦亮眼睛,敞开心灵,你总会发现他(她、它)的存在。请以“我发现了他(她、它)的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冀州市中考优秀作文 第5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请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典型卷展示:

一类卷: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上天对我不公!

你瞧,我没有倾国倾城的美丽容貌,没有富甲天下的傲人家底,也没有声名显赫的厚实家世。我长相平凡,大鼻子圆脸蛋,常有几粒痘痘在脸上耀武扬威;我家境一般,要花钱常常被“充公”,扒着精品店的橱窗很不开心来买下渴望已久的小玩意儿;我一介草民,没有后台没有靠山,升学得靠自己玩命奋斗„„唉!你说说,我是不是特悲惨?

环顾四周,旁边不是“富二代”就是高官子弟,没钱没权的好歹还有副好皮相。而余则敝衣蕴袍处其中,悲哉!吾一脸苦瓜相,心中郁郁,来往“三点一线”若行尸走肉,食之索然无味,卧而辗转哀叹,呜呼!此愁脸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今天又是无趣的一天。课间,我呆在自己的座位上,脸上愁云密布,心中闷烦。座位旁同学们嬉戏打闹,我都置若罔闻。正当我欲寻周公倾诉时,好友晴奔入了教座,兴奋地朝我挥手;“嘿,雨,你的作文得奖啦!”我心中一惊,立马冲出了教室,心中小鹿乱撞:莫非真的到了出头之日?来到办公室,语文老师笑眯眯地递过鲜红的获奖证书,我的心里开了花,耸拉着的苦瓜脸立即绽成了一朵红花。

回到教室,“富二代”,富家子弟们粉粉簇拥过来,艳羡之色溢于言表。就连平时很少搭理人的“班花”,也热情地凑过来向我讨教。我心中的愁云一扫而空,快乐已像血一般,占领了我的心房。

自从那天起,我不再哀叹上天的不公,因为我已经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他的名字叫自信。相貌平平又如何?痘痘是青春的象征!家境又如何?勤俭才能成事!地位卑微又如何?我能靠自己的努力,登上人生的巅峰!

(评语:主题积极向上,心里活动描写细腻,能自如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全文一气呵成。)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心情不要那么郁闷,下午跟你姐去去福利院。”

“不想去。”

“干吗不去?去做做好事,也放松放松心情。”

“„„”

就这样,我极不情愿的跟着姐姐去了福利院。一进福利院的大门,就看见一群小朋友正在草地上跳绳,他们看到姐姐就把绳子扔在地上,对着姐姐飞奔过来,姐姐蹲下来,一把抱住了他们。

“姐姐好!”

“乖,怎么样啊,这几天乖不乖,有没有调皮啊?”

“没有!我们都好乖好乖的!”

看着他们激动而涨红的脸,听着他们稚嫩的声音,我就忍俊不禁。姐姐把我拉下去,说:“这是姐姐的妹妹,也是你们的姐姐„„”

“姐姐好!”

“你们好!”

“小文,带我们去看看你们在玩什么。”姐姐对着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说。

“好!”随着一声稚气未脱的答应,她牵着我们来到草地上说:“我们刚刚在跳绳。”

“我们来比赛好不好?”姐姐提议道。

“好!”听到要比赛跳绳,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急忙往后退,我不会跳绳也最怕跳绳了。

姐姐一把拉住了我。正想找什么借口逃脱,可是我看到孩子们那期待的眼神,我最终妥协了。在比赛对阵表中,我的对手是小文,比赛开始了,我跳得很慢,可是我余光瞟到两条辫子上下摆动的频率很快时,我加快了速度,不想就这么输给一个小孩子,事实证明,我在跳绳方面真的不如一个小孩子。比赛借宿了,虽然我们没有胜利,但似乎没有失败者,因为我们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乐趣,包括小文,包括福利院的孩子们。

听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说,这些孩子都是弃婴,他们从小就在这里长大,都没有人来看他们,陪他们玩的时候,他们就闷闷不乐。他还说:“今天是孩子们这段时间以来最开心的一天。”看着挂在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之前郁闷的心境不翼而飞,原来别人的快乐也是自己的快乐。

(评语:该考生对主题的把握非常好,内容是由不快乐到快乐到快乐的过程,而转变的关键在于给予别人关心和快乐,思想性非常好。另外,本文结构紧凑,语言准确洗练,生活气息浓厚。难能可贵。)夏天,充满阳光。

秋天,充满收获。

冬天,充满绝望。

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句据并不是有感而发的话。十多年来的有一个冬天。我,绝望的看着大地上应景的一切。萧肃的街道失去往日的喧嚣,光颓的树木,要命的大风,鸟儿不见了踪影。只有几个敢于斗争的人提着衣领在寒风中走过。我盯着这一切,然后披上大衣,往西湖走去。

同时一份少不了的悲哀,唯有那些在西湖边堤上被风吹得发抖的树,和我一起让绝望来的彻底。亭下,倔强的迎着寒风,品尝失落的酸涩。我想到生活的一切一切不如意,家庭落败,亲人离散,成绩一天不如一天,所有噩运都似乎降临在我身上。想着,眼角浸满不争气的泪水。这个时候,我听到了有人哼歌走来。

是一个老头。

老头裹着黑色大风衣,顶着编织的棉帽,一只手戴着手套,另一只手赤着,提着鱼竿。他是来钓鱼的?面对突然地陌生人,我的心更是觉得悲痛。连想清静的时间都没有。老人依旧哼着歌,旁若无人,慢悠悠地准备好鱼钩抛入水中。我起身,要走。他叫住了我。我很是惊讶地回了头,他露出了一口慈祥的笑,说小伙子过来坐呀。他很像我爷爷,那样和蔼。我坐在他身边一言不发,他只微笑着,看着湖面平静的说:“不开心吧?遇到什么困难了?恩?有什么关系呢?像我这样,一把年纪,什么都想开了,我无儿无女,身体不好,也没多久的了。你不同,还有大把时光,还有时间受身边的人爱,感受到大自然的风,感受一切,你们是正月里的太阳。好好面对一切„..”

还有大把时间感受身边的人的爱?感受大自然的风,感受一切?

我谢别了老爷爷,狂奔回家,我大口呼吸着凛冽的风,可是格外开心。是的,因为我还有时间,还有„„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我打开了心灵的积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懂得去发现身边不起眼的美。当然,我也划去了日记关于“冬天充满绝望”这一句话。

(评语:故事叙述铺垫好,语言老练)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人不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欧阳修

我不虚伪,我大声说:我被贬了。

我的心情很抑郁,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进尽忠言之人总是不能得到重任?我的心明月可鉴,我为国民费尽了心血,我为君主耗尽了青春,我对我的责任忠心不二——可为什么,我总不能被理解?只因为我身处的地方,叫官场吗?

我带着悲愤的心情,来到了醉翁亭——我命明的地方。我把民众也带上了,来到这山清水秀的地方设宴——希望可以缓解我的心情。

这琅琊山的四周都被山包围着,这角“醉翁亭”是山中的僧人智仙修建的。不远处有一个瀑布叫酿泉。我们用这泉水来酿酒,十分香甜。人们还在溪边钓鱼,在附近下棋,射箭。真的好快活!还有背着东西爬山的人,一边爬山一边唱歌,累了便在树下休息。前后老老少少呼来应去,那情景真温馨。而我却扯着笑脸,强颜欢笑,喝着酒,借酒麻醉自己,我不让人们看出我的伤心事。

我颓然地坐在民客之间,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心中的悲凉感不觉少了很多,但总觉得这快乐不属于我。夕阳渐若,我们要回去了。林中的鸟儿稀稀拉拉地飞回巢,我看着他们,心中顿时明白了些什么。我努力了那么久,尽忠了那么久,为的不就是让民众过得快乐过得更好吗?如今我正面对的,不就是我长久以来一直追求的吗?那么我还叹息什么官场世事呢?原来我也迷茫了那么久。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评语:该生非常有灵气,成功将课文改编,实现将课内知识向课外能力的转移,显示很高的语文素养。)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人间的爱,无疆界;人间的欢乐,无处不在。

那天下午,考试失利身心疲惫的我瘫坐在公车上,心里哀求着不要有老人上车,余光一望,正有一位似年过入旬的老人上了车,无奈之下,我提着一堆重物起身让座。

“老年卡”,机器声刚落,汽车便启动了,我酿跄了一下才站稳,心中抱怨着,真是雪上加霜,心情愈加烦闷。不耐烦的“嘁”了一声,目光又停留在老人身上。

他张开双手,死死抓住车前两边的栏杆,手里红红的充满血一般,眼神渴望却无望地看着我旁边空出来的座位,身子背对着车头,似乎是头晕了,他眉头皱了一下,不知怎的,我的心随着他的眉头“咯噔”一下,好似一块大石头落下来,石头也变得柔软了。

旁边的叔叔指指空出来的座位,对老人说:“坐这里。”我无奈的笑了笑,心想,这之间的距离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一两步的距离,可对一位老人来说,却可望不可即,又怎能安稳到达呢?

我的手在空中比划了一下,想要扶他,却立即划了回来。在我看来,老人们的内心是顽强,他或许不愿意他人帮助,即使是善意的。

老人坚持了一会儿,终于迈出了脚步,手高高举着却猛然发现自己够不了扶手,在车上摇摇晃晃。我来不及多虑,便把手高高举平伸向他,心中带来疑虑。

让我惊讶万分的是,老人立即将厚实温暖的手压着我的手,摸索着,小心翼翼的走过来,缓缓转身,轻轻的张开双腿,方才松开手坐下。我呆呆地看着这一漫长的过程,心中怒放了一朵快乐的花儿。

老人抬头和蔼地对我说:“谢谢啊!”我方才回过神来,连忙摇头摆手,愈加欣喜地回应道:“没关系的!”

心中的怨恨烟消云散,心中充满了爱的果实,快乐的花儿,好像这一个抬手的动作赢来了一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

是啊!快乐其实无处不在,温暖与爱其实满载人间,只要我细心品味,只要我仔细寻找与发现,快乐便会布满我的世界。

(评语:思想深刻,语言功底深厚,能把“让座”这一老题材写得跌宕起伏,写出新意,功力不浅!)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往往使人不开心,那到底什么才是打开快乐的大门呢?那时人们一直在探索的东西。

临近中考,太多的复习题,太多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的压力,是我想一直被炙热太阳烤过的狗,气喘吁吁,满腔不耐烦,毫无乐趣可言。那天,心烦气躁的我甩上门,不看那堆积如山的书本,试着,来到我姐姐家。

姐姐是一名实习教师,我去到她家的时候,她正给他们班的学生出练习题。见到我来,她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倒水给我,陪我聊天。我不仅将自己的一腔苦水倒了出来,一股脑的将自己的抱怨说了出来,她也只是默默地听着。

等我说累了停下来,她才开口说:“当初毕业,我并不想当一名老师,你知道我喉咙不好,当老师也需要经常讲话,只是生活是现实的,并不会让你走的一路顺风,当老师,你只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他不是我梦想的职业,但却让我快乐,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迷茫地摇了摇头,读书也不是我的梦想,我一点也不快乐。

她笑了笑,接着说:“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有一种女人,无论她嫁给富人还是嫁给清洁工人,她都能使自己快乐!这就说明快乐并不是自然,社会给的,而是自己创造的。教书本并不是我喜欢做的,但我现在喜欢上了这份工作,所以我快乐,懂吗?”

我用力的点了点头。姐姐的话,让我恍然大悟,让我知道到快乐的路究竟怎么走。

那天,我捡到了一把快乐的钥匙,明白了快乐的真正的秘诀,那就是:真正的快乐,并不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去喜欢自己做的事。

我不再抱怨学习的繁重,因为我现在拥有了一把快乐的钥匙,有能力去让自己快乐。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让自己快乐,就要坦然面对生活,喜欢自己做的事,那就是快乐的最大秘诀。

——后记

(评语:本文的作者一定是一个小姑娘,细腻的心理描写,还算秀气的笔迹,并不轰轰烈烈却也算跌宕的情节,类比的手法,首尾的照应,巧妙地扣题等等,都透露出了小女孩缜密而又细腻的心智。文如其人,写出自己的特点、个性,往往就是好文章。)

三类卷:

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

人生难免有挫折,但也同时充满着快乐,只要你寻找到了那把钥匙,那你的人生将是无限精彩。

——题记

在我记忆中,一直有个人,是他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快乐,她就是„„

丑班长

班长塌鼻梁,小眼睛戴着一副大眼镜,当我们嘲笑她时,并且有的同学还不断给她取外号,而她听了,不但没事,而且还还带着微笑对我们说:人不可貌相。

小气班长

在班上,许多同学都为班长的笔记本抱不平,班长的笔记本是原来几本旧笔记本装订而成的,但最令人不思其解的是,在每次抗灾,捐款活动中,她总是带着头打着号,解开自己的小金囊,将自己仅有的——六十四块八角全部都捐出来,并且发动大家说:“灾难无情,人间有情”的口号,各位,这就是我们的小气班长。

奸细班长

在班上,不知何时兴起了一股“抄袭风”,班长总是不停的教育这个教育那个,说抄袭是不正确不文明的。可是,我们几个“抄袭王”却屡次不改,最后被班主任请到了办公室去了,我们大家都心知肚明。从此“奸细”班长就在班上传开了,但“抄袭风”也不知不觉得消失了。

快乐班长

一天,回家的时候,突然下着狂风暴雨,我拼命想着雨停,可是天公无情,雨还是越下越大,我手里递过一把雨伞,原来是我们的“丑班长,小气班长,奸细班长”,她说:你家远,你拿去吧。不容我多说,她已经进入了雨中,此时,在我心里突然明白:原来快乐是那么简单的,原来我们的快乐班长是这样快乐的。

所以,那天开始,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那把钥匙一直跟随着我,她就是——以助人为快乐

冀州市中考优秀作文 第6篇

现实生活中,发现很多同学都对自己不太满意。要么嫌自己貌不惊人,语不出众;要么嫌自己没有别人的才华,没有辉煌的成就——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伤感。为此而自卑——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接纳自己、珍惜自己,时时不忘奖励自己,这样我们才能秀出个性的自己、成功的自己。

生活中同学们常犯的错识是最容易放弃自己,羡慕别人。人生在世,各有各的天赋,各有各的奇珍,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个人都有别人无可比拟的长处。没人能取代你,你只要尽自己所能。做好应做的事,你并不一定要变得杰出。你生命的歌是为自己唱的,即便没有别人的鲜花和掌声,也用不着为此伤感。至少我们拥有了自己的鼓励和慰藉。

人生在世。我们要不停地追求,我们要时刻鼓励自己向前奔跑。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攀登了一生,也没有达到颠峰。不必关心奔跑的结果如何,奔跑了,就问心无愧,攀登了,就是成功的人生。

成功者自有成功的原因。但生活中一些成功者却被人们善意的夸张了,好像他一生下就是个不平凡的人。而像你我这样的凡人都在试图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平凡有什么不好呢?我干吗要庸人自扰地看着那些不平凡人的角色而懊恼、沮丧呢?这个世界一定有一种角色是适合我的,我又何必踩着别人的影子生活。世界只有过论文联盟整理一个爱因斯坦,也只有过一个牛顿。一个爱迪生,多少人曾努力过,奋斗过,但没有人能成为爱因斯坦第二,牛顿第二和爱迪生第二。

冀州市中考优秀作文 第7篇

(1)题目:逆耳忠言助我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了,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生命的境界

生命,以时间为载体,以贡献的多少来反映其价值。生命的境界取决于后者,而非前者。在我看来,生命有三种境界。

能够衣食无忧,此乃生命的最低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生命只是在延伸着生命的长度,无法扩展生命的宽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毫无区别。在这种安逸的生活中,生命的价值大打折扣。人一旦沦入此境界,就只知道贪图享乐,不劳而获,失去原有的进取心。从表面上看,这些生命仿佛很充实,而事实上这些生命早已不复存在,因为无价值的生命必然被自然所淘汰。

追求充实的精神世界,此乃生命的较高境界。这也是人的生命独特性的体现。对于这些生命而言,他们都有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拼搏,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彰显。由于这些生命拥有坚定的信念,所以他们很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会在奋斗的过程中迷失 1

方向。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从12岁当报童开始,就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学习和实验。在工作中,爱迪生坚信的是“勤奋加恒心”。他常常废寝忘食,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8小时以上,若用平常人一生的工作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早就成倍地增长了,生命的境界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因此,在79岁生日那天,他风趣地说:“我已经是135岁了。”

乐于奉献便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给予。雷锋乐于奉献,人们将其铭记;范仲淹处江湖之远而心怀天下,历史为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奉献者付出的是时间、金钱,甚至是无价的生命,而收获的却是高贵的人格和不朽的灵魂,他们的生命境界也因此无限地提升。比尔·盖茨已经是腰缠万贯的世界首富,为了从事慈善事业,他辞去微软总裁的职务,全身心地投身于慈善事业。他曾说过:“许多人死后都希望能够升入天堂,而从事慈善事业便是最好的方法。”奉献为生命的价值加码,生命因奉献而精彩。

生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未经雕琢的宝石,那就让我们用心雕琢,创造一个完美的生命境界。

(二)透明的童年你好!

当你已经知道,童年早已悄然跑掉了,无需回首,不用忧愁,就让那份回忆留在那个无法交替的季节吧,童年的天空是蓝色的,很蓝很蓝,童年的草地是绿色的,很绿很绿。

走进斑斓的花季,体会成长的艰辛,在这段岁月里,我痛了就哭,乐了就笑,伴随时间的交替,时间开始改变着我。我开始明白,“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开始学着,“天空中看不到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我开始体会,“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我只能挥手告别从前,岁月从不会因为谁的不舍而停留片刻。

就让我们共同道一声,透明的童年,你好!难忘的童年,你好!

(三)我听懂了那首歌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首歌,每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至今,仍有一首歌盘旋在我心底,每每忆起,都会感到莫名的惆怅。我,听懂了那首歌。

假期我去了丽江。我坐在飞机上憧憬,憧憬这片我心中的世外桃源。这里的文明与风景那么古老,一定能找到一份最初的淳朴。

我们先在古城最边缘处落了脚,那里住着一户最古老的纳西族人家。我们刚到,就听见屋中传来歌声。奇怪的歌词,奇怪的调子,却有一种奇异的忧伤。我伫立在外面,听得怔了。待歌声稍止,我们敲门进去,主人慌忙站起来,客气地请我们坐下。我问主人:“那首歌是什么意思?”主人愣了一会儿,摇摇头:“挽歌……”我不明所以,却见那位纳西老太太的脸上,奇异的悲哀充斥在她的每一道皱纹间……恍然间,似又听见她在哼那首歌。

漫步丽江,却发现,找不到我心中的感觉。那个应该静静坐落在世俗的烟尘外的古镇,那个应该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古镇,那个应该飘荡着悠远驼铃声的古镇,现在,却被拥挤的人群踏在脚下。我站在一家店前,那家店,很偏僻,但让我停住的理由,却是这家店的主人也在唱歌,而且唱着同一首歌。我走进店,店里挂满了奇怪的符号。一个个安静的符号,明明是静止的,却又仿佛是有声的,在诉说着什么。“这些是纳西古文字,除了我,没几个人真正会写、真正能写出字的风韵了……”平静的话语下,我隐约听出了一种惆怅与悲哀。

3走在拥挤的街头,我的心中一直回响着那首歌,似乎突然懂得了那首歌的含义。那是惋惜,是在为一段失落的文明惋惜。

前面有一排古屋,却几乎没有人参观。我走了过去。那是一排用瓦片盖成的古屋,我抚摸着那些瓦片,那粗糙冰冷的感觉是在诉说一段正在逐渐被遗忘的文明吗?现在的街上,还有多少房屋上留有瓦片的痕迹?我抚摸着、抚摸着,触动了一片瓦片,发出的那声清脆的响声,带着一丝颤音,竟与那首古纳西人唱的歌的旋律合在了一起……

2014年泰州市中考作文述评 第8篇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终点”有两个义项:1一段路程结束的地方;2特指径赛中终止的地点。

美国诗人艾略特有这样的诗句:“我们叫作开始的往往就是结束,而宣告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终点是我们出发的地方……”

请以“从终点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命题透视

2014年泰州市中考作文呈现的是“解说+题目+要求”的形式,题型稳中有变、推陈出新,给人熟面孔、新表情的感觉。解说性材料从义项和诗句的不同角度对题目做了解释或提示,便于考生理解和把握。

从作文命题的视角来看,这道题有两点值得琢磨。

一是提高了写作文体选择的兼容性。应该说,这是一道文体限制并不明显的文题,如果从呈现故事的角度写,可以写出生动精彩的记叙文;如果从表述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价值性的角度立论,可以写出饶有见地的议论文。

二是适度提高了对审题能力的要求。这是一道考生较难适应却必须适应的具有思考力和鉴赏力的题目,突破了泰州市近几年中考作文题偏于感性的藩篱。它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以及“更高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的主张和要求,同时也是一道具有思辨色彩,可以拓宽思维空间、促使思维能力提高的题目,符合认知渐进的规律,有利于促进写作教学,实现感性认识的理性化深入和思想认识的个性化成长的目标。

题意把握上,考生除了要重视对“终点”的解说外,还需要关注对“出发”的理解,它同样有两个义项:1离开原地到别处去,如“我们在天亮以前出发”;2从某一方面着眼,如“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按照上述义项的界定,如果从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个终极指向着眼叙写或论述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从为人民服务出发”,当视作切合题意要求。

题目中的“从”是一个标定性介词,相当于“由”“自”等。它不需要考生将表述的重点放在到达终点之前的内容上,不是“从起点出发”,也不是“从中途出发”,而是要考生简单交代这就是终点,然后重点表述现在需要再次出发,以及为什么一定要从此出发。

具体把握时,考生可以将题目中的“终点”理解为某个目标的达成或者某个事件的完成,这样引申开来,就可以围绕“再次出发”“不满足于已有成就”或“为了弥补某种缺憾”等主题展开写作。考生可以将自身经历或感受与文章中心相结合,做到叙事生动、论述精当、写出真情实感,这样,就可以成为一篇佳作。如果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加以提炼,提升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壮大自我”的高度来思考和写作,则更容易出新出彩。

综上所述,从理念的确立看,“从终点出发”来规划新的起点,不是意味着重复和轮回,而是进一步的发展和跨越。它超越了常规,给人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符合阶段性人生和学业规划的现实需求,在当前知识臃肿、素养干瘪的情况下,尤其值得倡导和赞扬。

评卷扫描

这道作文题加进了更多的思辨要求,跳出了泰州市以往感性思维主天下的作文命题框架。在遏制了套作之风并有效地还原了考生真实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背景下,这次考场作文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不见巧思辨,只见贴标签。

很多考生不理解题目中的“终点”与“出发”的内涵,更茫然于“出发”与修饰语“从终点”之间的关系,结果把作文题变成了口号在吆喝,变成了标语在张贴,文章成了祥林嫂讲阿毛的遭遇式的反复唠叨。例如,有不少考生喜欢在每一节的结尾加上“这就是从终点出发”的标签,以为这就是确保写作不走题的护身符。殊不知,阅卷教师关注的不是口号或标签,而是思辨能力。“终点”是一个拥有某个过程的“端点”,从这个“端点”出发,我们既可以植根过去思虑未来,也可以立足发展回溯过往,而不是站在“终点”简单地抒发感慨或回忆曾经。

2. 不见本性情,只见真功利。

阅卷教师大多有这样的感慨:看学生的日常周记是一种享受,读学生的考场作文则是一种痛苦,因为周记内容中有鲜活伶俐的写作者,而考场作文中多是一个个装腔作势的逐利人。比如,考场上很少有考生敢像写周记那样“冒险”:写个人情感的朦胧与反思、对人情世事的洞察与体悟、对师生相处的困顿与期望、对家庭境况的展示与剖析等,取而代之的大多是写考试成败、身残志坚、仗义助人等“高大上”的事例,这些被几代人使用过的素材已经缺乏动情点,读起来味同嚼蜡。直接表现“理想中的自己”而远离真实的自己是不真诚的作文,应该回避。在“性情中人”与“功名中人”之间找好平衡点,立足“真我”,表现“超我”,才是考场作文的正道。

3. 不见生活语,只见应试言。

语言表达远离生活常态是本次考场作文暴露出的最大问题。考生们的语言要么是读起来佶屈聱牙的文艺腔,不讲逻辑,缺乏对事物的深入分析,只讲辞藻的华丽、感情的激动;要么是夸张怪诞的网络语言腔,作文表达充斥着脑筋急转弯式的稀奇古怪,符号化、数字化、字母化是其典型特征,全然不顾阅卷者的感受;要么是刁钻古怪的毒舌腔,用语恶毒,让阅卷者产生不快、愤懑等心理……这些语言表达方式有其独特之处,但要运用于特定的语境、情境,才能彰显其魅力,如果不分场合、对象、素材地随意使用,势必造成阅读者判断的茫然。坦率地说,考生作文中这些远离常态生活的语言表达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他们所接受的基础训练有关,而这些基础训练的出发点恰恰是可悲的应试训练。

迷津指点

针对“评卷扫描”中表现出的不足,同时梳理日常写作训练的过程,建议同学们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1. 语句修改训练。

研究表明,职业作家用在修改文稿上的时间占到了其写作总时间的25%,而中学生仅占到1%。由此观之,拥有适当的修改时间是写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修改文章头绪太多,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以简驭繁呢?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认为,“叙事作品具有句子的性质”“叙事作品是大句子,正如任何语句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个小叙事作品的雏形一样”。可以这样说,句子就是具体而微的记叙文。文章讲究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句子讲究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文章讲究起承转合,句子讲究勾连并转;文章讲究情感、思想等的表述,句子本身就包含感叹、陈述、疑问等各种情感倾向。毫不夸张地说,能够改好一句话,也就能改好一篇文章。如果同学们多通过聚焦“语句修改”,以小驭大,一定可以联动地解决写作中的其他问题。

2. 对话意识训练。

同学们在写作时,往往缺乏跟陌生人对话的意识,导致在文章中自说自话,让阅卷者一头雾水。这里面隐含着一个问题,即平常思考的时候,我们头脑中的想法是以简省的语言在运行的。比如,你昨天在亲戚家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回想的时候,也许只要在脑海中呈现那位新朋友的样子,就可以涵盖与他由陌生到熟悉的整个过程。但是,一旦要把这个过程转化为文字,给一位对此事毫不知情的人看时,你就得用很多笔墨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才能让他明白。

“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卷》)“作文”的这个概念,启示我们可以通过拟定不同的假想读者,借助书信、访谈、辩论等表达方式,培养与陌生人说话的意识和能力。

3. 化情为叙训练。

喊口号、贴标签的考场记叙文就像心眼不多的小孩,总想以大声叫喊来求得别人的注意,这是叙事能力不强的表现。好的记叙文总是善于把情绪情节化,也就是说,善于讲故事。同学们要能够在不动声色的情节展开中,自然而强烈地传递出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比如,有一位考生想表达自己作为留守儿童的苦痛,但他没有简单地说一些想念父母或埋怨生活的话,而是巧妙地把这种情感借助看似平静的叙事来呈现:“父母出门谋生活已经有两年了,我和妹妹一直没有机会与他们相见,哪怕是中秋与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我似乎已经适应了一个人静静生活的状态。妹妹也似乎找到了在梦里与爸妈团聚的方法,记得有一次她说梦话:‘爸爸妈妈,我可以去你们家玩吗?’”这样的表达,把对父母的思念以及些许的抱怨都巧妙地借助讲故事的方式深切地传递给了阅卷者,这就是同学们需要努力学习与追求的。

例文点评

一类文:

从终点出发

走远却不忘为何前行,抵达仍旧要砥砺出发。(辩证地诠释了文题,节制而不张扬)

离别与永恒

“夏天迎接我们的方式是中考,我们迎接夏天的方式是毕业。”还记得咱们班长说的这句话吗?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夏天,经过三年寒窗苦读的我们,即将以初中毕业生的身份告别母校。

我有些伤感,三年的朝夕相处,已经对班级甚至母校的一草一木有了心照不宣的熟悉,我害怕挥手告别后再难相聚。语文老师考试前给了我一个拥抱:“这是短暂的师生、同学缘分的终点,却是一辈子朋友的起点。”

恍然大悟之余,心里不再感叹“缘分都去哪儿了”,我迈开坚定铿锵的步子,向未来的高中进发。留有一份身边人给予的温暖与感动,离别也变成相逢,从终点重新起航。

落红与果实

时序的演进使曾经万紫千红的春花香消玉殒,“零落成泥碾作尘”,让人见了不由得一阵心悸。面对落红,我竟如它们初来乍到时一样不知所措。

一位园丁从身边走过,驾轻就熟地铲起有零星落花的泥土,夯实在植株的根下。他见我一脸疑惑的样子,对我说:“果实比花朵更珍贵,只有将花瓣作为堆肥,它们的生命才不会结束。”我惊诧于一位普通的园丁竟有对生命如此透彻的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它们绽放的历程虽已行至终点,但孕育果实的伟业才刚刚开始,由不得怠慢。

毁灭与重生

夏夜,父亲常会把我带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仰望星空。幽冥的星光深邃而又神圣,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造物主的不朽之作。“儿子,你若能站到宇宙的高度审视时空万物,便会知道即便是星辰也会终结。”父亲说,“可它们却的确是不朽的,死亡既是它们重生的一种方式,也是必由之路。”

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我听说过人身上的大部分元素都来自爆炸的恒星,若真是如此,“来自星星的我们”或许更应该深谙毁灭与重生之道。若执着于过去,兴许花朵会一直绽放,我们却尝不到甜蜜的果实;若放眼于前路,星辰会永远发光发热,从宇宙的一端到另一端。(用花朵永开不败的假设,从反方向非常有力地佐证了从终点出发的可贵与必需)

方行方至,方至方行。我们抵达终点,我们重新出发。

总评:这篇作文的形式比较常见,但其中蕴含着不少特别之处。首先是三个小标题,同理而不重复,由眼前的初三生活写到自然界中的植物和星空,视野开阔,而且充满理性的思索,很好地显现了自己对作文题的理解。其次,行文中穿插了不同人物的话语,有师长的,有园丁的,有父亲的,每个人的表达都是围绕自己的身份,并结合与“我”相处时的特殊情境,既说出了自己对某一生活现象的理解,又推动了“我”对作文题认识的深化,很是巧妙。再次,语言表达简约而有张力。简约主要表现在全篇鲜有陈词冗句,张力源自于或留白或思辨或警醒的语言风格。这些特别之处攒聚在一起,自然会让阅卷教师的眼睛为之一亮。

二类文:

从终点出发

黑夜里,我静静地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呆呆地凝望远处,双腿麻木地浸在游泳池里。我的心在流血,在向命运发出无声的控诉!

断臂,这对热爱游泳的我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一夜之间,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根据后文,这里改成“一切似乎走到了终点”更为合适)我仿佛成了一只断翅的蝴蝶,所有人寄于(“于”应为“予”)我的希望瞬间破灭。

第二天清晨,队员们都早早地前来训练,我低着头离开了那片不属于我的领域,坐在观众席上看他们训练。拍水嬉戏声、打闹声,仿佛都变成了对我的嘲笑。以往被我打败的队员纷纷对我投来不屑的目光,我默默地流下了眼泪。母亲站在一旁用请求的眼光看着教练,不停地恳求,换来的只是教练不住地摇头和冷漠无情的拒绝。母亲无奈地回过头,径直走向我:“孩子,别担心,妈妈是不会放弃你的。来!”

我被带到了另一个游泳馆,一样的环境,却有不一般的人,不一样的气氛。所有的人都有残缺的身体,但他们都挂着笑容。他们也是游泳运动员,一个个朝气蓬勃、蓄势待发。(转换有点突然)

我伫立在那儿,似乎明白了什么。

“夏儿,你还喜欢游泳吗?”(这一问很矫情,属于明知故问式的凑字数)“嗯。”我回答的声音很小。“忘掉过去的自己、荣誉,把已经结束的旅程的终点当作新的起点,重新出发,好吗?”我听了,若有所思。(小作者始终没有交代“断臂”的相关情况,使得文章疑窦丛生)

“嘿,哥们儿,你是新来的吧?开心点儿,一起下来游泳吧。”一个皮肤光滑的少年向我召唤。我听了,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我纵身跃向水中,是他们,让我找到了感觉。“妈妈,你放心吧,以前的我已不在,我会努力走好新的开始。”母亲听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向我摆出加油的手势。

总是不断寻觅错过的日子,患得患失。直到有一天,一句温柔的话语在我耳畔响起:“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不自然,为点题而刻意点题)

总评: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与主题还算清晰,结构也较为完整:通过“我”断臂前后的不同遭遇以及内心世界的不断调适,曲折地表现了“我”告别过去、走向新生的艰难转变与抉择。另外,文章很好地采用了对比结构,既强化了情感,又增加了行文的波澜。

但文章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对“我”的断臂缺乏必要的背景交代,让人感觉非常突兀,影响了阅读者对文章情节合理性的判断;二是对昔日对手和教练的形象刻画比较偏激,不太符合生活的真实,有点为了比较而比较的嫌疑,弱化了文章的对比效果;三是文章结尾画蛇添足,所谓的意在点题的表述让人一头雾水,尤其是“结束也就是着手开始”这句话,在前文中并没有出现,让人不知所云。

新题预测

题一:请以“心中的尺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上一篇:初中英语七年级家长会下一篇:78商务礼仪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