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点滴心得体会

2024-05-27

小学英语教学中点滴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小学英语教学中点滴心得体会 第1篇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点滴心得体会

英语已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它不断地走进小学课堂,那么如何做好小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也是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关心和研究的问题。在这两年中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总结,有了一点自己的想法:

一、愉快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愉快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也是我教学中的研究课题。

小学英语是小学生跨入英语王国的第一步,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喜爱英语,这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开展愉快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爱上英语,要学英语。

1、教师高兴,学生也高兴,教师沮丧,学生也没劲。可见学生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教师的情绪。所以教师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身心投入,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body language,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气氛,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成年人在工作中也需要领导的鼓励,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小学生呢?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肯定的表扬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将会逐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产生兴趣。肯定、表扬的方式很多,如让全体学生为某个学生答对了问题而集体鼓掌或齐伸拇指,并齐说:“right”、“great”、“very good”、“good job” 等。

3、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学生的情绪。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学生,使之保持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也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如在学习单词“draw, color, write, copy, ”等动词,甚至可以组织一堂生动有趣的英语美术课。在学习英语数数时,可以进行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游戏。

二、课堂教学的量度和速度

量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英语时间的量要大,面要宽,二是指课堂上学生个别训练量要大,尽可能多地提高学生口语操练和口语交际的人次。

有时教师上起课来故意放慢速度,生怕学生听不懂,不理解,原句重复过多,松散的教学节奏,不仅会导致学生思维懒惰,智力活动松懈,使学生经常处于疲倦、麻木、消极的状态之中,而且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适当的有节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快,时慢,时高,时低等交替的艺术手法,形成起伏有致的教学节奏,一定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尽量不说母语,积极进行英语思维

我们的英语教师必须尽量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不讲或少讲汉语。为了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并使之生动活泼有趣,教师可以借助图片、实物或模型等直观教具和表情、身势以及其他副语言行为辅助教学。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利用英语阅读和交际,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直接进行英语思维,但是有不少学生的思维模式却为英语汉语英语,这样既不科学,也会降低阅读和交际速度.作为教师在教学简单英语单词时,几乎根本毋需用汉语对所教单词作解释,所需要的应该是实物、图片、动作和表情等。例如教“pen”一词时,教师可先举起手上的钢笔,然后说“This is a pen”,并重复二、三次,重复时故意把“pen”一词重读,然后再拿起学生的钢笔说:“Look ,this is a pen”,并点头,作肯定状。接着,分别举起几个学生的钢笔,还是重复前面的那一句,并点头作肯定状,学生大体就能理解“pen”的语音信息就是汉语中“钢笔”这个具体实物。

名词教学如此,动词、介词、代词等的教学也不例外,因为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语言词汇都是相当浅显,紧贴日常生活。

四、学生书本中的“音标”现象不可轻视

有不少学生从一开始的英语学习时,就养成了用汉字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不良现象,这些不良现象看似很小,但是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1、发音极不标准。“三克油”、“喂你马吃”、“难死兔米秋”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课本中,这些根据汉字的发音,与英语的标准发音并不完全相符。久而久之,学生的发音不准确,听力也会受到影响。

2、形成依赖心理。依赖汉字给英语单词注音,许多学生认为上课只要根据老师的提问对着汉字回答就可以了,长期下去,养成了许多学生在运用英语时依赖课本,依赖汉字的心理。

为了防范这种现象,让学生能够切实真正地记住英语单词的发音和意思,教师可以采用编歌曲、顺口溜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如“天空是 „bule‟, 花儿是 „red‟, 小草是 „green‟, 等,另外,教师应尽量缩短讲的时间,把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练习发音,理解句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五、注重差生的转化

我从事外语教学工作也快三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总会碰到一定数量的外语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1、掌握差生心理,建立的师生感情。

2、理解、尊重、宽容,善待差生。

3、根据英语特点,采取科学方法:只有逗号,没有句号,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将不断努力,争取更好!

小学英语教学中点滴心得体会 第2篇

时间 犹如流水般流过 三年的时间 说长也不长 说短也不短 现在 真的过去了 留下了什么....恍然间 一切都是那么的脆弱 都是那么的遥远三年来 我学到了好多好多 也懂得了好多好多 曾哭过 伤心过 微笑过 疯狂过 自卑过 酸甜苦辣 都尝过 真的很谢谢这三年来在我身边陪伴我的所有好友 没有你们 或许我很为成熟 还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女生 你们在我身边鼓励我 支持我 在我伤心时给我安慰 在我高兴时 我们一起疯 有你们的鼓励和帮助 我才可以走的更美好更顺利 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们 我所有的好朋友 你们要记得 一定要很幸福很幸福哦 在班里当了快三年的班长 这中间 学到的真的好多好多 对比小学 真的是天壤之别 小学的我 是怎样的一个女生 一个连跟女生都很少接触的女生 除了几个较好的朋友 更别说是男生了 以前 不跟跟他们一起玩 总觉得男生很可怕 有时像魔鬼 经常在家中 不敢大胆的跟他们接触 因为害怕 因为害羞更别说叫我管理整个班级了初一的老师 刚叫我当班长的时候我一口拒绝了像我这种人 根本不适合当班长 但老师 却一定要我试试看 无奈这下 就只好答应了 刚开始的我真的很害怕 班级里一张张陌生的脸孔 老师叫我站到讲台唰 的 脸红了 那时老师一直在我身边鼓励我 支持我一次次的上讲台 让我越来越觉得讲台不再是那么的可怕 但有时 面对全班同学 还是说不出话来 那是真的很苦恼 每天下午放学 自己独自一人站在讲台上 对着讲台下面那些无人的座位 发呆 苦恼 自己真的不行 根本不是当班长的料 好几次 拿着辞职信想交给老师 但好几次 都没有勇气给老师自己一直在给自己打气 一定不可以让老师失望 就这样 自己 坚持了下来 自己一次次的克服了心里的恐慌 逐渐的 自己不再害怕讲台 感觉讲台似乎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 站到上面 有一种威严 有一种自豪的感觉办公室 是小学的我很害怕进去的地方 我觉得 只要进办公室就是做错事的小孩被捉进里面惩罚一样 害怕进去 但现在 感觉 进办公室像进自己的家门一样轻松 自在 完全没有那种恐慌 这就是区别 这就是不同点说实话 班长真不是好当的 班里的一切事情 都要你自己来管理 特别让我头疼的是 收班费 他们有的明明带钱了 却要明天交 总是要为难人 以为那些钱都被我独吞了 真的是无言以对 再来就是 面对他们的一些刁难人的话 让我时不时都要接受他们的暴雨 有时 真的被他们气到不行时就跑 回来了 或许就没事了但 有的时候 也有一些开心的事情 班里共同完成了学校里的事 获得表扬 一个班的人 又都乐开了花....这些 又时别人所感受不到的...这三年来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 我爱上了一个人 真心真意的爱上了他 留下的唯一遗憾就是 现在 竟是陌生人 或许也是最后悔的一件事吧如果有机会 我会道歉 我会跟你做朋友 一切 都是我的错 我们虽然分手了但我不后悔当初所做的决定 分手会是正确的选择 或许你现在不明白 但我会等 等到你明白的那一天 不想因为我 耽误了你的前途 不后悔早恋 不后悔认识你 不后悔爱上 这一切 都是我愿意的 我给不了你我的爱 只能够中心的祝福你 在未来的道路上 要好好走 一定要很幸福 还你自由 让更多人去爱你 给你爱 这样 或许我心里会好受些 一定要记住 要很幸福很幸福 明白吗还有 要感谢一直在我身边支持我 鼓励我的哥哥谢谢你们 有你们的关心与疼爱 妹妹我很幸福 很快乐 你们也要一样 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哦 加油 未来的道路上 只有自己 一定要很努力很努力 选择了继续学习因为哥哥说过 就算不想学习也要获取知识 学习才是一个人真正该做的会记住的 要好好学习不让你们失望 相信我 初中一别 不知何时才能见面 但一定要记住 要好好走明白没未来的路很长 未来的路很难 祝愿你们可以走得很好做朋友的我 衷心的祝福你们 加油

语文教学中点滴感想 第3篇

第一颗“小石子”:那是2010学年第二学期宁波市南三县语文八年级 (下) 期末考试中的一道试题, 《满井游记》里这一句“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中, “乍”字答案解释为:“突然”。我认为这一答案做得太紧 (抠) 了。当然, 这次考试中我的学生成绩平均分比别人低了。

这里的“乍”字我认为可以解释为:“初”“始”“刚刚”或“突然”, 即可与“波色乍明”的“乍”同义。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 我曾问同事关于这一问题, 请他们说说是否有什么不妥, 他们也讲不出什么理由来。可恨教科书中没注解, 我曾认为教科书在解释上承前省略, 因为“波色乍明”的“乍”在教科书中有解释。《教师教学用书》中参考译文倒解释为“突然”。

认同我的观点的有,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初中文言文全解与赏析》, 主编是宋一璋。还有百度百科及百度字典。

当然, 我还一有机会就去请教, 曾向宁波大学的训诂学教授请教, 他们当时也没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希前辈或同行能给我指点。

第二颗“小石子”:《沁园春·雪》中几个修辞的探讨。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运用了互文、对偶的修辞, 这没什么问题。那么有没有用到夸张的修辞?我认为没用。因为在北国雪景中,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真真实实地存在着, 不存在夸张成分。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 这也没什么问题。我认为还用到了拟物的修辞, 而不是拟人。原句翻译一下:山像银白色的蛇一样在舞动 (飞舞) , 高原像白色的大象在奔驰。显然, 句意中把山、原没有生命的意象写成了有生命的动物了。

类似的例子,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衔”与“吞”都是动词, 可以表示人或动物的动作。根据文意, 作者是将"洞庭一湖"拟为动物。巍巍群山, 能"衔"住, 滚滚长江, 能“吞”吐, 可见“八百里洞庭”之阔大, 气势之宏伟。

“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这是显然的。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整个句子没有用夸张的修辞。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 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也叫夸饰或铺张。因为句中没有进行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所以句子没有用夸张的修辞。

第三颗“小石子”:诸葛亮《出师表》中, “先帝不以臣卑鄙”, 这里“以”的解释有两种意见: (1) 认为; (2) 因为。似乎都讲得通。细细斟酌, 我认为选“因为”之意较妥当。理由:“卑鄙”指身份低微, 见识短浅。未出仕时的诸葛亮是布衣, “躬耕于南阳”, 身份地位确实低微, 这是客观的存在。先帝刘备不用对此再进行主观判断, 没有对此进行主观判断的必要。

第四颗“小石子”:《范进中举》中, 第一段第三行,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 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 历年以来, 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 带挈你中了个相公, 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累”的读音, (1) lěi指牵连、牵累。 (2) lèi指使劳累、使疲劳。根据上下文, 丈人胡屠户被“这现世宝”女婿范进拖累了, 比较妥当。

这一课第八段, “众邻居一齐上前, 替他抹胸口, 捶背心, 舞了半日, 渐渐喘息过来, 眼睛明亮, 不疯了。”“抹”的读音, (1) mā指用手按着并向下移动, 百度词典中解释相当于“捋、拉、推”; (2) mǒ擦, 来回“擦”、“揉”。我再请教了其他教师, 从习惯上大多教师认为读mǒ, 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考虑, 就读mǒ。

记叙生活中点滴的作文 第4篇

徐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六(3) 班 闫紫薇

当时间如河水般流走时,一切都已成了记忆。回顾过去,难免会有悲伤、快乐、感慨三位使者从身边走过。看着小时候的照片,一件件往事涌上心头。

看这张,多可爱啊!我身着一身粉红色裙子,一双漂亮的黑皮鞋。炯炯有神的眼睛,红通通的嘴唇,粉嘟嘟的脸蛋,配上短短的头发,显得更加可爱了,背后是一只黄色的花斑大老虎,是石壁上画得。记得这是爸爸妈妈带我们去云龙山时照的,我真想重回到那时后,再次享受一下幸福的感觉。但是时间带着这些匆匆地逃走了,再也抓不住它了。

看着照片,思绪游走。脑子里跳出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因为从小数学成绩就一般,时高时低总不稳定。那次数学测试,我做的晕头转向,交卷时的心情可想而知,我惴惴不安回到了家。第二天,老师把头天做的试卷发下来后,我颤抖着翻开了试卷。“我的天!”竟然没及格。我怕了,我怕老师同学们会因此而瞧不起我,我怕爸爸妈妈看到试卷后……

回到家后,我装作没事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准备写作业。坐下刚写了几个字,爸爸就走了过来,我心想,完了,爸爸肯定会问我考试了没有,我可不想当撒谎的.孩子,但万一说考了,就要把试卷拿给爸爸看,爸爸看了后一定会大发雷霆,怎么办,怎么办?想着,爸爸已经走到了我跟前,摸了摸我的头说:“吃饭了,快走吧。”我送了一口气,洗完手后,坐下吃饭。心里紧张的要命,生怕爸爸妈妈看出什么,我努力掩饰着,但还是被一向细心的妈妈发现了。我吞吞吐吐地说:“我们今天考了一张试卷,我没考好。”妈妈说:“把试卷拿来,我看看。”我急得要哭了,因为如果让妈妈看到这张试卷一定会受不了的,我从书包里摸出试卷,走到妈妈身边,犹犹豫豫地交给妈妈,我闭着眼睛祈求天神保佑我。妈妈先是一惊,然后开始生气,但没有打我,开始给我分析试卷为什么会考成这个样子。终于度过了这个心惊胆颤的夜晚,但也是这个夜晚使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好转。虽然只是一点点,但是我也已经很高兴了。

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就这样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成为抹不去的记忆。

时光飞逝,不留痕迹。

它如小贼船悄悄溜走,

它如小河般缓缓流走 ,

和学生感受生活中点滴的变化范文 第5篇

宁波市镇海区湾塘小学

郑阳艳 我是一个不太会打扮的人,平时几乎都是马尾辫,几年如一日,学生大概也早已经习惯了。最近,因为好朋友的怂恿,到美发店烫了一个头。没有想到在学生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应,好象是换了一个老师一般。有学生更是写了一篇作文《咦,我们的娘怎么换换了》,还在《未来作家报》上发表了。

引用学生的部分作文:那天,我和岑东超以及别班的几位同学在校门口值周。这时,走来一位陌生而又熟悉的人。咦,那不是我们郑老师的衣服吗?怎么跑到她的身上去了呢?再一看,那张又白又胖的脸,不是我们班的郑老师吗?呀!可是我们郑老师的头发怎么变成面条头发了?我用手碰了碰岑东超,说:“你看,郑老师来了。”“哪里,哪里?”岑东超四处张望,可还是没有找到,我又说:“在前面呢!”“哦,我看见了,郑老师头发怎么„„”这时。郑老师已走进校门口,一股香味飘进我的鼻子,那是郑老师头发的香味。

我跟妹妹聊起我学生对我头发的评价,觉得挺有意思的,现在把它写下来,大家分享。

我喜欢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包括任何事情,我会让他们分享我生命中每一个进步。前几天,做了一个新发型,就问问学生的感受。我问学生:“郑老师做头发好,还是以前不做的好?”没有想到,我班学生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我班总共41名学生,17人认为现在好,24位学生认为以前好。我让他们说出理由,他们更是来了精神。说不好的学生说:“老师,你头发做了之后,脸显得大了,看上去胖了。”我问他们:“为什么,头发披着,脸反而大了。应该把脸有点遮着,看上去脸小了,才对呀?”学生的回答特别可爱,还会用刚刚学了的“烘托”一词。唐向荣说:“老师,你的头发全部放下来,把你的脸烘托得大了。”我马上进行表扬:“烘托,这个词语用得好。”另外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的头发像面条,不太好看。”陈超男说:“郑老师,我觉得头发梳起来,看上去干净一点。”我又问学生:“郑老师,以后可能会经常改变发型的,因为郑老师想学着改变一下自己,你们愿意吗?”有的学生说同意,有的学生则问我原因。我告诉他们,人应该学着去适应社会,老师发现,我跟社会有点不和谐,所以要改变呀!

看着学生为我的造型进行那么激烈的争论,我心里很有成就感。和学生相处4年了,彼此都非常了解了,我们能够原谅彼此的过错。我总对学生说:“今天,老师批评你,是批评你做的事情,不是不喜欢你这个人。而且批评的事情就是今天的事情,明天又将是一个全新的人,明天的你是全新的,千万要记住。”

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第6篇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教学中最令语文老师感到头疼的一部分内容。如果能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构思和组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是一篇成功的作文。因此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练笔、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作文 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 读写结合整合学科 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教学中最令语文老师感到头疼的一部分内容。其实小学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经过自己的构思和组织。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然而,有不少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有厌恶和恐惧的心理。究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无话可说,二是无从下笔。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我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写、爱写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应始终注意通过多种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使他们乐于观察,乐于写作。

1、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运用"迁移"培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

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的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并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用的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

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创设写作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小学生作文,首先面临着一个问题,不知道写什么,无写作题材,学生平时生活比较单调,再加上他们不知道观察,不会捕捉,不懂收集,有时让一些有趣的事,有意义的事悄悄地从他们身边溜走。当需要写的时候又“无话可说”,于是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生活,来激发表达欲望,从而提高写作兴趣。

如:精心安排一年中的各种节日,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这样学

生就会有话可说,就有了写作的素材。在元旦时开个联欢会,然后写出精彩过程和感受;三八妇女节亲自给妈妈准备一份礼物送给妈妈;植树节在房屋后种棵小树;儿童节更可大做文章等等。通过节日巧安排,在让学生节前,每个人设想活动方案,并写出计划,节日安排精心的活动;节后,根据个人的感受写一写《_____的节日》。

再如精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因为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学生的共性是喜欢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学习观察、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学生有了深刻体会再让学生写作,这样学生想得到、写得出,材料就在眼前,作文就在心中。比如我班在去年的运动会上,和同年级的另一个班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学生亲自参与了,有了一手材料,他们按赛前、赛时、赛后情节来写,写得有声有色。

另外,布置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活动。如:回家

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是如何做,爸爸妈妈有什么反应,在洗脚时你有什么感受。由于这时学生亲自实践,所以写起来有话写,他们的真情实感跃然纸上。总之,只有学生热爱生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只有自己“真”有所动,才能写出生动的真情。利用活动展示情境,既提供了写作素材,又使学生在乐中写作。

三、多读书,勤积累,读写结合。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在平时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广泛阅读,(课本上的知识可以,课外的文章也行。)有意识地让他们多记住一些东西,还经常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他们多读书,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并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作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摘录下来,还可以写出自己读后感受。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每周一检查读书笔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他们的词汇量也丰富了起来,作文中不断有新词好词出现。尤其是我班罗佳同学,她平时喜欢读书,把自己读书所得巧用到自己的作文上,她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写得好。

四、整合学科教学,拓宽写作路子。

作文教学不能单纯地看作是语文学科的事,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不但要精心上好每次作文辅导课。而且要随时注意同其他学科的结合,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写作。如在上劳技课《冷拼盘》或《缝布包》时,教师在讲解示范完操作要领学生独立操作完以后,教师又及时地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由于这些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有趣的事,感受特别深,再加上老师的精心指导,学生写起来特别顺手。

美术、体育、自然、音乐等学科,都可以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如做完了一个体育游戏就可让学生写一写;做完了“鸡蛋浮起来了”,“烧不掉的手帕”实验之后同样可指导学生趁兴写一写。

总之,教师要善于观察、寻找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利用其他学科的素材,服务于作文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描绘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感受学习的快乐。

地理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点滴尝试 第7篇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 我们教学明显感到不适应, 课堂教学中自然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 在课堂上教学或课下教学,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态度, 没有真正树立教师服务学生学习的思想;在教学中不能灵活变通, 守旧、缺乏师生互动, 还是灌输式学习, 不能展示学生学习过程, 特别是思维过程;学生学习活动中探究性学习时间安排偏少;对新教学方式的理解缺乏深刻的认识, 只停留在课堂分组讨论的形式上;教师搜集、制作课程资源能力低下, 对地理课程标准把握不准确, 等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因此, 地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新旧教学理念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 强调的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 要营造适合每位学生的学习环境, 也就是为学生创造学习的空间———在活动中探究性学习的空间。从以往的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 从统一走向分散, 从以讲授为主走向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 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因此, 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 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把握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契机。例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像以往那样;针对某一教学内容, 归纳出知识点, 并提出问题, 灌输式的教授, 而今必须给学生学习空间, 让他们探究, 在通过教师准备的地理课件, 引发学生产生疑问, 经过学生们的探讨后, 由学生自己来解决这些疑问, 这无疑要求教师, 要按新课程理念来挖掘教材, 将教材与新课程理念结合起来。如果不能按部就班, 就事论事, 错失“动态生成”的施教良机。

2 转变学生学习方法

传统的灌输式的地理课堂教学, 学生们主要是听教师讲授, 教师就像一个演讲者, 主宰课堂, 并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 学生们充当的只是听教师讲, 看教师在黑板上写的板书, 全盘吸收机械地接受, 即使是教师提供教具、图片或录像学生也是在听或看的过程中, 思考、记忆, 这是接受性学习。新课程改革倡导研究性学习, 即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自己发现问题, 自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更加注重学习探究过程。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 注重结论。让学生机械地接受某个理论或某个结论, 这种重结论轻过程, 重过程轻结论都是不正确的, 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才合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在新课程改革研究性学习, 这一学习方式还没有得出规律时, 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授和演示, 两种学习方式缺一不可, 不能走极端。

3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

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是以学生为主体, 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师生一起分享理解, 体验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使得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组织者、促进者。我们不妨将旧式的教师的“一言堂”这个角色, 在课堂上将空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充当主角, 而我们教师则充当幕后的策划者我们不妨将自己也变为“学生”。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淡化教师权威, 摒弃强制的统一思想、统一语言、统一行动;允许多元化思维并存与学生真正建立一种彼此敞开、彼此接纳、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有着人格碰撞与精神交流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

4 课前备课与课堂教学关系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地理教师备课时设计教学的出发点。我们以前备课, 首先要吃透“三书”即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学大纲, 再就是背学生, 实际上就是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无论怎样备课, 也是按教师自己设计的思路, 在课堂上实施。在新课堂改革下我们的教学设计不仅是为了一堂课内容, 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学生, 设计出符合他们需要的学习计划、学习方式与学习进度。无论你是多优秀的教师, 你的教学设计也只是一个教学构想, 而不是一份施工蓝图。即使教师进行了深入调查, 也无法完全弄清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新课程改革的教案应是动态的。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改变, 甚至完全抛开事先写好的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问题凭借已有的经验, 在构想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活动, 课后要及时反思和总结修订和完善教案。

5 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师生主动交流合作

我们旧式的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的“一言堂”。实施的是全面灌输式教学方式, 学生是等待接受死记硬背, 新课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有阅读能力的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书刊、网络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实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学习。在设计教学活动中, 减少统一讲解, 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 增加学生的讨论、实验、观察等等。这样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我在讲中国地形时, 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小山来观看家乡的地形, 上课时学生将他们从书刊、网络搜集的材料, 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公开讨论;有的学生去过成都, 给同学们讲了紫色盆地的风景;有的去过内蒙古草原, 给同学们描述所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的风貌;有的去过黄山, 介绍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与此同时我也将我准备的课件展示出来, 通过学生们的探究, 将我国地形这一教学内容掌握得较好。我觉得这样完全改变了学生接受性学习, 并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 新课改教学强调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 地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营造民主、平等的合作教学氛围,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 增加学生间互动时间和形式, 或给学生充分的主动权等。让学生主动提出课堂合作学习的形式, 自由选择合作学习方法和手段, 在“共生共进”的合作观念下实现师生、生生的共同成长。

6 从“鸦雀无声”到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 只是教师“一言堂”,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课堂的教学气氛拘谨而严肃, 无有生机。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给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但这里的宽松是心理上的, 精神上的, 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例如:我在讲中国气候时, 这段内容属于学生自学阅读内容, 我准备了相应的课件, 再根据阅读内容, 我将这一课堂的空间完全留给了学生, 我则作为一名学生在其中间,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或是用人给准备的材料, 一起探究这部分知识, 当所提出问题讨论通过时, 学生们情绪特别高涨, 当出现问题解决不了时, 我会作为一名学生和他们一起“探讨”并给予答案, 这无疑需要老师在开放性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做到收放有度, 将课堂调控技巧与学生自律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自己调控能力, 把课堂调控到最佳状态。由此可见, 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 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随时调控合作学习的进程和质量, 帮助学生掌握相互合作交流的方法。我们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的是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索求知的欲望, 同时也及时提醒学生自觉遵守学习纪律, 调整学习心态, 以饱满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既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能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相互交流, 讨论有价值或有意义的话题, 达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

在新课程改革中, 我们所用的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教材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平台。要求我们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 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用教材促进学生发展,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提高学习能力, 因此, 地理教师可以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 对地理教材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 进行创造性实施, 这是我在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点滴尝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探索, 争取做得更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地理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问题相继出现:a.新旧教学理念转变;b.转变学生学习方法;c.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d.课前备课与课堂教学关系的转变;e.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师生主动交流合作;f.从“鸦雀无声”到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第8篇

〖摘要〗写作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作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教会同学们观察生活、体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在生活中找写作素材。利用精美课件引导学生听、说、学、写。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兴趣 观察 素材 阅读 写作方法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其中,写-----也就是作文,是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点。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痛,真可谓是谈作文“色变”,面对作文他们往往不知从何下笔或无话可说。然而,为了培养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并且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应用能力,作文教学也就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作文课堂更有效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叶圣陶先生曾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乐于写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在课堂上应多采用激励机制。在作文课上激励学生多动脑筋、多说,哪怕是说出一个恰当的词也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演,在学生心目中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句鼓励的话语都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在我的作文课上我经常用“诺贝尔妙词家”“金鹰创作家”“诺贝尔文学家”等称号来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上多思考、多说。这样同学们因想获得这些美誉会绞尽脑汁想词语,想句子,也就会触发他们课后多积累,并且当他们词意不太清楚或不会正确使用时可及时加以指正,这样全班同学也就都明白了,下次也不会做错了。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位同学说“班长终于不孚众望,赢得了演讲比赛第一名!”当时我叫同学们针对这句话改错,可没一个同学会改,并还有些同学喃喃自语说“好像是对的”,当我把“不孚众望”的意思说出来后,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在后来的作文中也就没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生活中找素材,或在课堂中创设情境、创造素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1)。写作素材对于作文来说特别重要,同学们总是说不知道写什么,好像没有很特别的事情发生,每天都是一个样,就是因为同学们不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作文中的素材就是源于生活,培养同学们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记得在上四年级写景的作文课时,我要同学们说说春天有哪些景色,同学们能说出很多,但当我要大家说说这些景的特点时,就鸦雀无声了。春天有如此多的景,如此多的色彩,如单单是我在课堂上用语言来描述、来形容,那是肯定说不清的,同学们也不能领略到春天的美。于是,我带领同学们在校园里欣赏春景,要他们带好笔和纸,记载景物的特点。同学们观察了桃花、迎春花、小草等,通过引导他们留心观察,并且提倡他们进行合理的想象,这次作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就连平常写作一窍不通的同学也能将景物描写具体。同时,同学们也明白了细心观察对于写作是多么重要。

在适当时候,我们也可在课堂内创造情境,提供写作素材。有次听了一位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她让学生们用嘴为饼干变形,再谈谈自己是怎样做的,心情如何。这样加大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让同学们在课堂中亲身实践,亲身体会,这就是积累素材的过程。同学们不仅玩得开心,而且能将为饼干变形的过程与当时的心情描写得具体、生动。所以,虽然是三年级学生写起来也有条有序,丰富生动。

三、要扩大阅读,丰富知识,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正如培根所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要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可创建一个读书角并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活动,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有段时间我举行过课前五分钟讲故事活动,让我欣喜的是在后来的习作中发现同学们将这些故事应用到了作文中去,可见,这也是个积累的过程。

四、设计精美课件,将抽象思维具体、形象化。

有些作文课很难上,有种讲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或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这时课件就能起到我们想要的效果。当我们在教同学们写想象文时,总会有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这种抽象思维很难定位与把握,如果引导不到位就会导致同学们不知道写些什么,或产生漫无边际的想象而脱离文本要求。在听完一位优秀老师的作文课后,对我很有启发。他就是应用课件将想象课上得生动、有趣。他要求同学们写的是《峡谷探秘之旅》,在课内不可能带领同学们进入峡谷去参观、去想象,在这时课件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位老师先带领同学们通过课件领略了峡谷的美丽与神秘,激发了学生的探秘兴趣,再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听着配音,进入峡谷探秘之旅的想象中。就这样这位老师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化了,同学们写出的作文也精彩极了。可见,课件对于我们作文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达到听、说、学、写的效果。

在习作课上,教师不能自己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灌输,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并且进行说话练习,这是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步骤。教师也可适机提供片段,对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能组织语言说,在写作时也就游刃有余了。

六、写作方法的指导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照本宣科,而是通过具体事例或优秀范文引导学生掌握方法。

单独把写作方法拿出来讲,学生们只会觉得乏味,效果可想而知,但如果将写作方法结合具体事例或优秀范文来讲就生动多了。例如:有位老师上三年级习作指导课《寻找春天》,在讲写作构思时,她通过一篇范文教会学生构思分为四大块:题目、开头、中间、末尾,哪部分应该表达出什么内容,这样,同学们就可仿照这个模块去写了。结果同学们的作文写得很有条理。还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教会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将作文写具体,写生动。同学们在他幽默、风趣的教法中领会了细节描写的要领。可见,这两位老师的目的都达到了,同学们学写作方法也能学得轻松、愉快。

七、让同学们的作文水平在互改与自改中提高。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其实,互改与自改也是同学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在作文评改课上教师可分为师示范评-------同学互评------学生自评并修改几个步骤来实施。教会同学们修改符号的用法以及通过“看------读-----找-----品-----评”这五个步骤来修改作文。让同学们具备发现作文中的优点,并且能修改作文时常见的不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他们要善于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在作文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提高欣赏、习作能力。

以上几点是我个人在作文教学分析与实践中对于提高作文水平的几点体会,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培养具有创造性的新时代人才,在作文教学中不能满堂灌,要以启发性教学为主。在作文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学习,不断摸索、实践,按照新课标要求,达到有效课堂。(2)

词语教学点滴心得体会 第9篇

小学语文词语的教学,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句子,学习课文内容的重要途经。语文论文

在词语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那么,怎样让词语教学情趣盎然呢?

一、借助图画,让词语插上想象翅膀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一些与他们生活经验较远的词,一般可借助图画来理解,引导学生去观然、去体会。特别是有些词语,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生活视野不广,对词语所描绘的意境像隔着一层纱,理解起来较吃力,遇到这种情况,不能就词义词,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去探索、讨论进而获得知识。或是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意境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可以起到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便于他们准确生动地理解。如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四册《蜻蜓和蚂蚁》第二自然段的“荒凉”,这个词语比较抽象,但是当我教学这一段时,我出示一幅“冬天田野”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如:“黄色的草、干枯的树”使学理解“荒凉”就是什么都没有。再如:教学:“五彩缤纷”一词时,课件出示: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美丽的菊花„„”,孩子们惊喜的目光、张大的嘴巴、啧啧的赞叹声,不正告诉我们:他们已经知道“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了。这时,你只要叫他们认真想一想:这

么美的景色,这么多的颜色,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用哪个词呢?在孩子们不约而同喊出的词里一定会有“五彩缤纷”。

二、演一演,做一做中让学生体会词语

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演员。”的确,小学生特别喜欢模仿和表演。因此,借助有效的表演,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通过形象的动作神态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这比简单的“说教”或借助工具书会有更深刻、灵动的效果,而且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放飞,想象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开发。如在教学长春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一张美丽的红枫叶》的第10——13自然段中是小蜻蛙和小蜥蜴的对话,也是文章的重点段,为了让学一理解人物的心情,我采用了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朗读中理解惋惜,抱歉等词语的意思,人物的情感就在演一演中得到了升华。再如学习《与众不同的麻雀》一课,师:面对麻雀们的不满与责怪,那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小麻雀说的句子: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妨碍你们呀!1指名读:你通过哪个词来理解的?理解(妨碍)

2、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来,挡住不让过去)请同学们用一词来形容我的行为。妨碍别人是错的,刚才老师妨碍你到前边去,对不起。那小麻雀并没有妨碍麻雀们呀,它有错吗?如果你是这只小麻雀,你的心情会怎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3、指导读出小麻雀的A生气B小麻雀没有错要读重理直气

壮C麻雀们这样责怪小麻雀,它感到很委屈,读出委屈的样子。

三、演示、换词,让学生品味词语的味道

词语理解最直观最便捷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法。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写水“渐渐地升高”一句中的“渐渐地”,教师可通过演示使学生理解词义。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石子往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一粒一粒地扔下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当学生看到瓶子里水面逐渐升高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渐渐地”的意思。除了教师演示,学生也可以自己“演示”。如教学二年级的《从现在开始》的“轮流”时,教师出示词语卡片:“现在,请这一竖行的同学,开炮念这个词?”学生念完后,教师启发说:“刚才,你们一个接一个,怎么读了这个词?”教师指着词语卡片,学生心领神会地答道:“轮流。”或用换词法,让学生找一找意思相近的词,一方面可以理解词,另外也可丰富学生的词语。

四、朗读,让学生感知词语有情

常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作者是经过精心地选词,准确用词去表达情感的。在朗读中,通过同一语调读出对词语的理解。如伤心,失落要读得慢些,而高兴时则读得快些。让词语教学“有情”

诗《春夜喜雨》中的词语教学:

师:“润”这个词谁知道意思?

生:滋润。

师:出示“滋润”这个词,字音读准了,能读出感觉,读出意思吗?

师:大家看,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生:三点水。

师:对啊,水分多了,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万物滋润了,人滋润了,感觉就舒服了!那该怎么读?

生:(齐)滋润。(有进步,但还不到“位”,还不够“味”。)师:声音柔软点,再舒服点。

生:滋润。(声音柔柔的,感觉很舒服的样子。)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知晓“润”的意思,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就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此时,“滋润”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充沛的水分,它象征着万物复苏,它更带着人们舒服的感觉。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对话”教学

美学教育家朱光潜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际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因此常这样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对字词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强化,还促进了学生其他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开拓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兴趣,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灿烂,从而让字词教学显得情趣盎然。

我觉得用感性的、直观的方法来认识或评价一节课优劣。可从以下几点评价:

1.从学科性质上看: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课标要求,要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要用语文这一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的文化品味的基本途径。

2.从课堂形态上看: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和表现才能,取得学习成果的时空。课堂上老师不管表现了多么高超的语文才华,如果学生没有充分活跃起来,没有思维、想象、情感的迸发,就不能算一节好课。

3.从学生发展上看:好的课堂,应能反映出学生从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喜欢到喜欢的发展过程。另外,学生的发展又应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以科学而又艺术化的方法过程,实现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面发展的课堂,才是好课。

政治教学点滴体会 第10篇

政治教学点滴体会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又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通过政治教学,让我深感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善于独立思考。我在讲到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公民的权利被侵犯时应如何做,都要联系我们身边的事例和学生的事例来讲解,这样做效果非常好。

小学英语教学中点滴心得体会 第11篇

我的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有意注意大概只能持续二十分钟左右,所以老师往往需要不断变换各种教学方式,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的局面,教师与学生之间只有灌输,而缺乏交流,这种状况对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极为不利,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第一 利用头饰激发学生兴趣

规则:每个头饰的背面部都写有一个地点名词,只有戴头饰的学生能够看到。然后该生闭眼,大家把教室中放着的地点图片变换位置,反面向前,该生把想要去的地方告诉大家,同学们帮他说出行走路线。

(反思:这一环节锻炼了全体学生运用 语言的,又锻炼了一部分同学的听力,并且使学生充分理解何时运用I don’t understand.Please speak slowly.)

第二 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

摆在我们面前的教科书就是教科书而已,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我就想方设法,利用电教器材如TV、VCD、电脑、录像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来,让“活”的教科

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英语3A UNIT 8这一课时,就利用抽拉式投影片制成“***”,教师配音,把长长的几段话立体地展示给学生,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生动有趣,学生充满激情,易理解掌握,并能模仿自编自演对话。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将这课书制成CAI课件,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效果将会更好。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反思: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A 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缺乏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

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景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例如组织课前活动,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迎来即将开始的英语课。

(反思:利用态势和教室中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所学句型的意思,然后进行操练)

B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英语科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Dialogue的教学,我让学生看图听录音跟读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一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C 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3A Unit 10时,我一边教学新单词、一边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或动作,学生学得意趣盎然,教师也教得轻松自如。

(反思:利用摆手、摇头等态势语启发学生说出意思,然后进行操练。)

第三 教师转变观念,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活”起来。单

一、古板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只能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快节奏的、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的,而不是

“黑白”无声的。教师上课节奏要快,以训练学生的反应、思维与速度。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大多数不超过20分钟,注意力易分散,一旦教学方法呆板、节奏慢,就会出现学生做小动作或小声讲话等不良习惯。为避免这一点,教师应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用学生能接受的节奏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唱歌、做动作、抢答竞赛等,使学生既紧张又活泼,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得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反思:通过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兴趣,学生在游戏中找到了乐趣,从而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初中作文教学点滴体会 第12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这话充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要大面积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还是很困难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种模式能普遍开花结果。其实,作文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事,谁要用什么固定模式或方法去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那是不符合写作规律的。

近年来,我也试着对初中的作文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并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起始阶段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设法让学生愿意作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孜孜以求。学生作文亦然。我认为,对于我们初一新生,提高学生对作文感兴趣方式方法很多。

首先,一定要让他们坚信作文是一件愉快的事,作文并不难。为此,我鼓励学生大胆写,在每次作文话题范围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鼓励他们写真话,诉真情,“我以我笔写我口”、“我以我笔写我心”;鼓励学生常写日记和随笔等。只要努力做到句子通顺、意思清楚,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写作意图即可。这样,学生一般都能把文章写得较自由,写得较通顺具体。

其次,教师要降低作文评价“门槛”。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这样做,让每一个学生都尽量多地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

第三,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抓住时机,让学生多作片段仿写练习,引导学生向规范的表达一步步靠近。例如在学完《音乐巨人贝多芬》这一课后,让学生进行肖像描写练习,要求描写本班同学,不写姓名,抓住人物外貌特征及性格特点,让大家猜猜写的是谁?这一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这种练习做得多了,就会在学生头脑中积累许多文章“零部件”的范式,以后他在写成篇文章时,就可灵活选择模仿甚至创造性地运用,使作文越来越“像样”。学生常因能体验到写作的成功,他们才会对作文有兴趣,愿意写作文。这样才能使作文水平渐渐得到提高。

二、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心观察,随看随写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要随时指导学生观赏美丽的自然景色,了解浏览报刊、收看电视、搜集各行各业的“热门”话题。从多角度、多方位认识大自然,了解社会,触动学生写作的灵感。另外,学校组织的活动,在 每次活

动前,都向学生提出观察的具体要求,活动结束后马上设写作课。因事情刚过印象深,避免了过去“冷饭再炒”的现象。观察仔细写起来就具体生动。如我校举行的拔河比赛,接力比赛,篮球比赛,武术操比赛,文艺汇演……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随看随写的作文一学年达十几次,促进了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自觉性,打破了作文教学封闭的格局,改变了学生无话可说,无病呻吟,敷衍成文的弊端。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看,多读,多感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这就强调了读的重要性。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吸取前人文化的营养,我曾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卢梭幼年丧母,他与父亲相依为命,在寒冷的夜晚父亲和他一起诵读文学名著,以至于成名以后的卢梭也难以忘怀这段岁月。我在班上还读过高尔基、海伦·凯勒、哥白尼等名人传记,发动学生掀起了读书热。每周我都会抽一些时间给学生朗读几段美文,精彩的片段就让学生摘抄下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熏陶和有益的启迪,很多学生购买了《读者》〉《意林》等优秀报刊,在班上争相传阅,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电视作为一种宣传工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指导学生怎样从电视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新闻、电视散文、科教频道等节目既有浓浓的文化氛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前几天我曾提醒学生看新闻频道中的节目,新闻记者对利比亚遭多国军事干预这一事件的评论,主持人那精彩的点评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谴责、愤懑、遗憾、无奈。电视节目主持人炉火纯青的语言深深的打动着每一个人,对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教学和写作方法的教学

阅读教学中重视和加强语言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学到语言运用的很多方法和语言表达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在写作中就有可能写出“语言文字好”的文章来。为此,我注意引导学生精读品读教材中的优秀篇章,品味课文中精彩的片段或富有意蕴的词句,教育学生认真完成教材中有关语言品析的练习。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教给学生写作方法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讲究方法对于写好文章也很重要,并引导学生细心揣摩和实践。

五、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1)快速批阅,及时反馈

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老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

(2)批改具体,不能空泛

作文批改要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就不仅要在字、词、句、修辞等问题上指出不足、进行修改,更要在文章的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详略安排等较抽象的问题进行具体、细致的修改,使学生能够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提到确实的提高;并通过和以前批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其进步,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

(3)批改形式多样化

常言道,“文不厌改”,要让学生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道理。而老师批改,可能作用不大,终究还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改。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自己批,老师批,家长批,学生之间互批等多种不同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习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上一篇:刘飞云教学设计下一篇:小班建构房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