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交流稿范文

2024-06-24

新教师交流稿范文(精选8篇)

新教师交流稿 第1篇

舜文 韩家丽

去年的九月,和现在所有的新教师一样,我也刚刚开始进入新的角色,投入到新的环境中,在工作的第一年中,我们新教师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茫然,现在我将自己这一年来的点滴做法和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坚持自己手写详案

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开学后的工作会比较忙碌,大家肯定会利用假期完成备课,这既是老师们对工作积极的一面,也同时给我们现实的课堂教学留下了后患,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因为我们还不会自己独立设计教案,所以我们的教案都是借鉴名师教案,只是把别人的教案抄写了一遍而已,这对我们来说有用吗?有,但是效果好吗?有些老师会说,效果好呀,省事啊,名师的教案肯定比我们想得好啊……等等诸如此类的答案,对于这些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

作为我个人而言,研究《课标》,读懂教参,手写详案,更能让自己得到良好的成长和进步。请大家注意,我们首先要区分两个概念,“手写”和“手抄”,我所说的手写详案,并不是单纯的拿着别人的教案进行一次“手抄教案”,而是完全由自己研究教参、确定教学目标、分析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由自己书写整个详细过程。有的老师或许会冷冷一笑,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让我们手写,还要一问一答的写详案,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我的答案是,绝对不会。在工作的一年多中,自己设计教案,写详细教案带给我很多帮助,让我受益良多。

第一、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手写”教案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慢思索”的过程,让我们熟悉教学过程,清晰设计意图。每当我脱离手抄的备课本,自己设计教案的时候,总会一边写,一边思考,慢慢地我发现,思路开始在心中慢慢理清。教学过程需要有哪几个大的环节,各个环节在时间上的比重是多少等等一系列现在我不清楚的又急于学习必须了解的问题,在手写的过程中会让我有种成竹在胸的感觉,而且,突发奇想的设计经常会让自己怦然心动,很多课堂上小游戏的设计都是在我手写教案的时候无意想到的,经过实践效果还不错。

第二,“手写”详案,心中定要想学生。从导语到结束,在预设学生这一步,我都会写出老师和学生的每一句对话,尤其是对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尽可能多的做一些预设,一边写一边想象,学生和整个课堂的情境会浮现在脑海,师生之间的每句对话会更有真实感,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面对学生回答我们无言以对的情况。通常我们会遇到学生说不到我们想要的答案,这时候更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把学生引回来,所以老师们一定要记得,学生是最直接的评论员,只有我们想的比学生更多更细致,才有可能比较好的把握课堂,引导学生。

第三,“手写”教案,量身定做自己的课堂。备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有了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预设课堂就成功了一半,“抄写”的永远是别人的经验,我们抄得到文字,却得不到文字背后的意义,备课时,我们所教的班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老师也是各不相同的,每个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并不是同意的,所以,在我们自己写自己设计的教案中,一定要切切实实的考虑我们自身的情况,我们学生的学情,我们学校能提供的教学设施,网络上再优秀的教案也无法预设这“三情”。

“主题式”反思

毫无疑问,勤于反思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今年学校新来的小师妹就问我,“师姐,我只知道需要课课反思,可是我不知道到底需要反思什么。”通常我们见过的反思会涉及到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经验的积累或者总结,但是这样说起来,大家还是会觉得比较笼统,每到自己该写反思的时候就无从落笔。在工作初期,我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甚至是越写越头疼,头疼的不是没东西可写,而是写过之后觉得对自己几乎没有帮助,看起来没有在反思中吸取什么营养,因为写的太杂太乱,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总结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自己能更好的梳理出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想到给自己的反思起个名字,每一课后面的反思都带有标题,美其名曰“主题式”反思。这样的反思是我在工作半年后才想到的,所以在教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用的比较频繁,收获也是最多的。

第一,给反思确定一个“主题”,一目了然看内容。就像教给小朋友写作文一样,告诉孩子们,“要给自己写的文章加一个题目,我们的文章就是围绕着题目来写的,看了题目我们就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我把说给孩子们听的话用到了自己的反思上,每次想找某一个反思内容,我只看题目,既节省了时间,有感觉自己还挺有条理的,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通过这次和大家的交流,又让我想到了,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自己的反思写个小目录呢,这样是不是更加方便实用了。)

第二,通过确定“主题”,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教学掌握更加系统。我们的课本是按照内容的主题来编写的,大家会发现,在每个单元里面,同一个题材下,文章的体裁却不是统一的,但是我们又经常会把体裁相同的文章归为一个教学模式,这样,我们就可以针对同一个体裁的主题进行思考。举一个例子,比如讲到古诗教学、诗歌教学、童话故事教学、谚语教学、科普文章教学等等,结合之前讲过的课文进行问题归类,集中反思、总结。在问题归类中我会写到这一类的课文在教学中我会遇到的“通病”是什么,在哪个环节中出现了我克服不了的困难是什么,在这一类课文中我的整天教学设计有没有问题,等等,当然,在其中我也会记录一些课堂上出现的比较成功的做法,以便在以后类似的课上再次尝试。时间久了,在这样一篇篇的反思中,让我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于是我开始设定更多的主题,比如指导书写类的、错别字类的、结合古诗教学写相关古诗背诵类的等等。

第三,“主题”反思帮助我们深刻了解《课标》的掌握与落实情况。之前说过的我们新教师要坚持手写详案,写完一篇教案有时候需要十几页信纸,但是归根结底,我们的教案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课后反思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结合这几方面来写的,首先思考有哪些目标没有落实?为什么没有达成目标?再进行自我原因分析,后向师傅请教研究。最后结合课例再反思,思考下一节课如何挽回和补救,用什么方法达成这些没有达成的目标,这些都是反思的内容。

“二次听课”收益多

听课是我们的必修课之一,也是我们汲取营养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参加区教研活动听研究课、观摩优秀教师展示课、学校交流课等等,这些机会对我们来说更是宝贵,也许大家现在的感受还不是特别深刻,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大家一定会觉得受益匪浅。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来说,外出听课学习既有收获也有遗憾,遗憾的是自己不能一次性吸收优秀教师们的精髓,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专心听课时就不能及时做好详细的记录,这期间一定会错过很多很多,所以我想到了让自己“二次听课”,并且可以随时听反复听,把名师留在自己身边,其实做法很简单,就是在听课的时候进行录音。这样的做法让我对听课学习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学到了更多的教学技巧。

第一,重视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教研室组织的各个学段的展示课,是根据当时研究的课题进行展示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课堂,也是经过教研员老师们和很多优秀的老师共同研究的成果,里面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样教具的使用、甚至是老师的每一种语气、每一个提问的方式方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下来的,每一个举动背后都会有它的意义,而我们新教师正是处在熟悉课堂、认识教学的过程中,这样的课对我们来说是不容错过的学习机会,所以,我们要多多争取、把握这样的学习机会。

第二,专注听课,录音记录。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享受于执教老师和孩子们直接的交流互动,眼睛不舍得离开他们之间的任何回应,老师的教态和表情,学生的动作和反应,都能把我深深吸引,所以我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听课记录,但是录音听课,却能带给我第二次第三次的享受,因为脑海中存有上课的情境,加上录音,感觉课堂再现一样,这时候,我开始一边听一边记录了,内容更加详尽。如果遇到我们特别崇拜的老师,还可以学习、模仿她们的语气、语调,让自己的语言更符合儿童性,等等诸如此类,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三,反复揣摩,不留遗憾。在听课现场,我们的记录时间有限,更多的时候是被老师们的课堂吸引,甚至会投入到忘了记录,所以,在初次听课时,我们的收获会比较浅显,会在不经意间遗漏很多细节,而往往这些就是特别吸引我们的环节。那么,有了录音这份宝贵的资料,我们就能确保一份详细的听课记录,更有益于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记录的同时,录音方便我们一边记录一边停下来思考。我们可以准备即时贴在某个环节旁边写出自己的小想法或思考的问题,反复的揣摩、研究学习,以便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才能充分学习到展示课中精髓,从中获取更多的营养。

新教师交流稿 第2篇

章 来源

大家好!我是**,感谢学校提供这么一次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刚刚走出了大学的校园,作为一名刚刚踏上讲台的新教师,虽然缺乏一些教学经验,但是却有着年轻人的热情和冲动。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深有体会,现总结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新的工作要求我必须完成角色的转换。从象牙塔走进社会,从学生变成老师,从几个月前的被教者转变成一个教育者。虽然曾经实践过,但仍是心中无底,毕竟书斋里所学的只是死的理论,而工作中还需自己去活学活用。当面对这么多个思想和行为都不规则的小朋友时,发现自己的能力、知识是那么的不足。为此,我要努力调整自己所学的知识结构,尽力尝试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形成技能,增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其次,要有继续学习的准备。从当上教师的那一天起,就是一个新的起点。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现代教学相适应的各种知识。曾在书本上学的知识是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社会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在发展,所以我必须要发展。作为一名新教师,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惟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实践中使自己成长起来!

最后,要有反思精神。成功的教师倾向于主动的创造性反思。作为新教师,若是不懂得反思自己的成败,那肯定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可能永远只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有反思的意识,具备反思的能力,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使自己在反思中迅速成长,使教学在反思中不断进步。

每个人对新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新教师面对的是新的工作、新的生活、新的学习。而面对这些“新”,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在各个方面去提高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环境,面对新的挑战。

谢谢大家!ww w.Y k j.CoM文

新教师交流稿 第3篇

教师队伍的年轻化是我校教师资源的一大趋向。近三年我校录用的大学毕业生近50人, 他们大多为医学类高等院校毕业生, 其本专业的知识结构是完全能满足承担教学任务需要的, 但作为一名教师, 其教育专业化的知识与技能是很欠缺的。这些知识和技能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培训、摸索、尝试方能习得。为此, 我校实施“青蓝工程”, 探索了一条研训一体化的新教师培训之路。

1 入门阶段的教师专业化目标

入门阶段是指教师初任教师职业的前三年。适应期是教师走上工作岗位, 内化和具体化所学理论, 由没有实践体验到初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师专业化的主要矛盾是, 实现教育知识的从无到有, 从书本知识到实践操作, 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熟悉学生、熟悉教材、熟悉教学常规及班主任工作的要求等方面的感性知识和具体知识, 解决适应职业工作的规程和学校环境问题。因此, 入门阶段教师专业化的目标和任务, 一是树立专业思想, 学习教师规范和要求;二是熟悉教育教学环境, 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三是进一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理论, 进行教育专业化方面的培训;四是尽快掌握教学常规, 提高组织教学、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的能力, 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培训, 使新教师树立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 掌握从师任教的基本功, 掌握必备的教育教学技能, 明确教学行为规范, 为新教师成长奠定坚实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基础。适应期教师专业化结束的标志, 就是教师能够基本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成为学校认同的合格教师。

2 研训一体化培训模式

集中培训: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做集中培训。实施新教师职业导航, 开展职业入门培训。课程结构分为两类、四个模块。两类分为集中培训与岗位培训。四个模块中, 职业道德培训与职业心理培训属职业化课程;职业教育理论培训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属专业化课程。职业道德培训包括:新教师职业导航、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学管理规范、学校德育工作、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政策。职业心理培训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学习心理、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教师团体心理辅导。职业教育理论培训包括:职业教育学概论、职业教育专业论、职业教育课程论、职业教育教学论、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运用、课件制作与使用、教育科研基本方法。采取讲座与讨论、观看优秀教师报告录像与征文、讲演相结合的方式。

岗位培训:老教师传、帮、带的“师徒式”, 由学校指定有经验的中级以上骨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对新教师在教学方法及教案准备、实际操作、实验安排、授课计划等教学文件的编写做出具体指导。主要培训内容包括: (1) 教学基本功:语言基本功, 书写基本功, 实验、实践操作基本功, 教学基本规范。 (2) 课堂教学实践: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 (3) 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新课、课堂提问、反馈练习、预习复习、出题阅卷、成绩分析。

新教师研修, 研修专业教学计划及大纲、教材。新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认真研修所教的教材, 做到深入浅出地理解教材, 把握教材。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备课坚持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目标、备重难点、备过程、备学生、备方法。有实验课的教师, 第一年必须在实验中心办公, 重点学习实验操作及实验教学方法。一年后, 新教师理论课、实验课试讲均过关, 才允许正式上讲台讲课。新教师请指导教师定期听自己的课, 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经常听指导教师的课, 学习其在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方面的独到之处, 并与其交流。在听取指导教师建议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地调整教学, 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有他人相助。

增加阅读量。阅读教育专业书籍, 这是教师自身解决专业引领问题的可行措施和主要途径。阅读要有选择性, 要带着问题去确定自己所需, 特别是针对新教师存在的问题或容易犯的错误作一定的重点标记, 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多读一些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 论述问题很具体的书籍, 使得自己有丰厚的底蕴。

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比较。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以课堂为基地, 新教师可以不断地寻求研究课的机会, 请指导教师或同行听课、评课并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客观性的指导, 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发展与成熟。新教师也可以认真研究成功教师的课堂, 自己再实践一次, 深入实际进行理性思考和教学, 找出自己与他们的差别所在, 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积极反思。反思使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 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一种基于课堂教学事实的自我诠释与追问;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内心对话。反思要做到有内容可言。确切地说就是反思这一节课的成效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功过何在。反思学生的学习情况,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把自己备课的内容完全落实, 自己的语言、行为、方式方法是否能正确地传递信息。努力使理论对实践起真正的指导作用, 成为自己专业思考与实践反思之间平等的对话。从而启迪自己的思维和智慧, 提升自己的认识和理念。“经验+反思=专业成长”, 因为, 反思能使教师获得对自身教学行为更好的理解, 进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 并对今后的教学行为做出更好的选择。

同伴引领。这是一种互信互助的历程, 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彼此交往、互动与合作, 包括教师之间非正式的信息交流。如信息交换、经验分享、问题的争论等, 对于新教师而言这就是一个难得的“商机”, 也许就是闪电般的一个词或一句话就能使你茅塞顿开。当然还包括正式的教研组活动。这是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逻辑多次碰壁后的回归行为, 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可以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观念, 形成看待问题的新视角, 发展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从而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发展。

3 实施研训一体化培训的体会

对于新教师而言, 研训一体化培训是一个民主参与、权责分享的过程, 其中充满挑战, 可以让新教师不断实现自我价值。这些策略和途径丰富了新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的内涵, 提升了新教师的专业形象, 也为新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校必须有一支能够胜任这种培训要求的师资队伍。我校有34名学科带头人, 其中有2位副校长、1位中层干部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生课程班结业, 有近20名教师具有硕士学历, 送4名护理专业课教师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近两年来, 学校通过名师工程、精品课工程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同时挖掘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的潜力, 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培养;学校还外请教育专家来校授课, 保证培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及先进性。

新教师培养策略初探 第4篇

关键词:新教师;业务困惑;显性指标;隐性指标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4-0027-03

毋庸置疑,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他们是学生发展的保障,是学校发展的资本,是教育发展的资源。在教师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新教师,因为他们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对他们的培养必须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的发展和家长、社会的要求。新教师培养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一、新教师的业务现状分析

一般新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都是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稚气未脱的大学生,他们有朝气、有活力,有创新精神,可以为学校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他们也有憧憬和期盼,从内心希望做个优秀的教师,具备自我成长的动力源泉。但是,当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一切都很茫然,面临许许多多严峻的挑战。归纳起来,新教师主要面临两大方面压力。

第一大方面是业务上的压力。表现在:1.缺少课堂组织能力。面对一群活生生的孩子,新教师往往感觉“镇”不住他们,不听指挥,纪律一片混乱,弄得自己焦头烂额,精疲力尽。2.教学尚未入门。对教材极不熟悉和不理解,对这些离自己已经十几年的知识很是陌生,不知道该怎样教给学生,不会安排教学内容,不会把握重难点,不会掌控教学进度,教师手足无措,学生一头雾水,教学一团糟。3.班级管理没有头绪。对班级中的事物管理找不到合适的方法,顾此失彼,不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不会合理组织学生的活动,甚至还会时常出现学生安全问题,造成班级混乱。

第二大方面是思想上的压力。表现在:1.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从一名无忧无虑的学生突然成为肩负重任的人民教师,一时很难适应这样的心理角色的转变,面对繁重的工作,每天总是精神高度集中,唯恐工作上出现疏漏。2.找不到自信心。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陌生的,并且经常遇到困难,接手的工作没有打开良好的局面,距离自己的理想很远,导致自信心不断消退。

通过上述现状分析,我们认识到,新教师不仅需要业务素质的提高,也需要思想政治素质的锻炼,如何缩短新教师的适应期,尽快使其成长起来,这正是学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课题。

二、培养策略

如果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考虑对新教师的培养,作为一名新教师,既需要业务上的指导,也需要心理上的帮助,且这种培养应该是系统的、具体的,换言之,是关乎到细节的培养。那么,需要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关系到哪些方面和细节呢?我们可以把看得见的、能显示出来的、能直接帮助自身提高的培养措施,称为“显性指标”;把表面看不见的、渗透在自身活动各个方面的特质,称为“隐性指标”。如果对新教师的培养,从“显性指标”和“隐性指标”两方面入手,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显性指标”的培养

1.岗前培训。新教师上岗前,明确所教的班级和学科,召开专题讲座,帮助新教师浏览、熟悉教材,学习课程标准,做到大致了解。然后一同观看本年级、本学科的录像观摩课,结合录像课,讲解教学的基本环节和组织流程。这样的培训不是枯燥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把讲解与实际课例有机融合,注重了细节,实实在在,为每位新教师上岗做了准备,很有实效性。

2.青蓝结对。给每位新教师指派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结成帮扶对子,明确指导教师的责任,带动新教师的成长。主要从“三个一”措施入手,即辅导一节课,跟踪一日管理,督促一次总结。辅导一节课包括备课、上课环节,全程监督、全程指导,手把手教会备课要领,面对面教授上课流程;跟踪一日管理,要求指导教师帮助新教师树立重视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识,并跟踪新教师对学生各项活动的处理;督促一次总结,即监督新教师书面总结收获,反思不足,使其养成善于经常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

3.业务领导“坐诊”指导。要想尽快提高新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必须对其课堂教学有一个持续性的指导,业务领导一般具有很强的专业素质、很强的指导能力,所以对新教师的业务培养是最合适的人选。跟班听课、评课是最常见的方式和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又不能按照有丰富教学经验教师的标准去指导他们,因为那样对新教师来说标准有点高,达成有点难,要求有点笼统。这就需要分解这些目标,降低难度,每次关注某一二个环节即可,力求循序渐进式的进步提高。比如,最初的课堂,我们关注教师怎样让学生养成听讲的好习惯,用哪些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课堂秩序基本稳定后,关注教师怎样组织学生学会有序发言,完整表达;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关注教师有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基本的课堂教学因素稳定后,再去指导具体的教学环节,如朗读的形式多样化,动手操作的落实,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等等。这项工作是繁重的,它需要业务领导对新教师的教学一次次问诊,一次次把脉,一次次开药方,再经过新教师的一次次实践,不断循环。正因为这个过程关注到了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做到了对症下药,所以会实现一次次的良性循环。

4.搭建锻炼平台。一是鼓励新教师多读书储备知识。通过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演讲等形式,吸收书籍精华,储备丰富的知识,开阔思维。

二是强制新教师过“三课关”。即听课、仿课、亮课。第一关“听课”,广泛听课,大胆听课,鼓励他们多听优秀教师的课,经常听指导教师的样板课,敢于听其他教师的推门课,广泛听不同学科的课。通过听课,学习好的教学经验和做法,实现“教师、教材、学生”的最佳互动。第二关是“仿课”,仔细研磨一节优质课,模仿做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流程,允许全盘吸收、模仿,再与原授课教师的课堂效果进行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这样的课虽然是模仿、照搬,但是对新教师的指导借鉴意义非常大,俗话说“创新先由模仿开始”,这也是由单纯模仿走向自我创造的途径。第三关是“亮课”,就是新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呈现的一节原创课,一般此时的课比较成型了。

三是推荐参加各项活动。虽然新教师各项能力还不是很强,业务素质还有待快速提高,但是给他们参与活动的机会,就是给他们注入成长的“催化剂”,给他们搭建成长舞台。比如,鼓励新教师参加演讲、说课、讲课比赛,都会大大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

(二)“隐性指标”的培养

1.气质的培养。这里所说的气质,指的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气场”,我常给新教师打一个比喻,你就是一块磁铁,学生是铁屑,你应该形成一个磁场,他们就会立即吸附到你身上,这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气质。对新教师在课堂上,我们会重视教给他站立的姿势、目视学生的眼神、微笑的表情,甚至衣着打扮。做好了这些细节,教师就有了气场,有了气场,自然心里就有了底气,压力自然也就减小了。

2.心理素质的培养。前面我们说到,由于工作陌生,能力不达标,新教师难免会缺少自信心。这时,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学校管理者不容忽视的方面。多让新教师在众多教师面前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经常当面表扬新教师的点滴进步,都是树立他们自信心和保护他们自尊心的好方法。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用放大镜看优点,用显微镜看缺点”,包容新教师的慢进步,多给他们期望和鼓励,更会激发他们追求自我完善的意念和动力。

3.交际艺术的传授。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多与学生交流、多与家长沟通,这对于新教师来说很是让他们犯怵,让有经验的教师教给他们谈话的艺术,不但会帮助他们减少工作中与学生、家长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同时也会帮助他们架起沟通的桥梁,使得工作顺利开展,这对于新教师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新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必定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学校管理者和老教师作为他们的领路人,用一些实用、有效的措施去引领、帮助他们尽快提高,早日成为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吴思孝.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化推进的新视角[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2).

[2]蔡宗模.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7.12.

新教师交流体会 第5篇

本周三开展了新教师的交流会议,讨论了关于新工作的新困惑与新收获。会议上我们交流了关于个案的困惑,我也是深有感触,也是作为一名新教师缺乏对个案的全方面分析能力。在交流会上,新教师都有些腼腆,我也一样,不过在晓琳园长的示意下,经过简单的思考和总结发表了自己的困惑与感想。

游戏是幼儿园的重要环节,承载着许多教育元素,当然游戏也有很多种类,总的来说有两大类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

创造性游戏有角色游戏,比如我班的娃娃家小厨房,有表演游戏,比如我班的小舞台,有建构游戏,如一些积木等等。说到角色游戏,不得不觉得有些力不从心,由于我们的教育资源的有限,活动的范围太小,幼儿在角色游戏上缺乏创新性,也是由于教师的指导不够深入,我们的图书馆无法设置在一个安静的环境,所以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难养成,娃娃家小厨房以及小舞台虽然很丰富,不过由于教室空间太小不适宜区域之间的流动与交流。在规则游戏方面,说说我们每日入园的桌面游戏材料,主要以益智为主的益智区参杂了一些生活区,科学区,数学区的材料,材料归类摆放的凌乱,所以在制作学习性操作材料时遇到了很多阻碍。体育游戏上同样缺乏趣味性,找不到有所突破的地方,也是由于我体育活动组织上不够专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何投放合理适宜的阅读材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班幼儿在阅读能力及习惯上相对较薄弱,不专心、撕书的情况经常出现,其实并不是幼儿不喜欢书,而是看不懂这些书,家长提供的书籍资源不合理,幼儿看不懂当然不喜欢书啦,所以我们也一直思考自制的书籍和看图说话。

作为新老师,我的经验不是很丰富,并且我自身也不是一个温柔的老师,在班级扮演的是一名讲规则的老师,在对于特殊幼儿方面的分析和指导上不够专业,有时会带有自己的情绪,往往错误的做出判断。

如今班级幼儿的情绪都比较稳定,渐渐需要接手一些家长方面的工作,现阶段主要是入园的接待,与家长的交流沟通甚少,有些不敢说,怕说错的心理。经过一个多学期的与幼儿,主班,阿姨的磨合,我也收获了不少,更好的认识了这一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能力,潜力,兴趣与需要。也从晓琳园长的讲说中领悟到如何一切为了幼儿,为了幼儿一切,为了一切幼儿的精神。作为教师应做到“六情”眼勤,耳勤,脑勤,手勤,嘴勤,腿勤;“六心”真心,关心,精心,细心,耐心,热心。

新教师培训讲课稿 第6篇

陈晓君

一.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个好的导入设计,能使课堂先声夺人,引人入胜。更为重要的是,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并创造良好学习氛围,为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导入的方法不可千篇一律,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体裁及教师和学生的情况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在低段教学中我们常用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图片导入实物导入法等方法。那么在高段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1、导游解说法。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出示课件,威尼斯概括文字资料。威尼斯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教师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2、悬念设置导入法

如在教学《惊弓之鸟》一文时,开篇就布疑阵:“如果天空中飞着一只鸟,大家想想,用那些方法把它打下来?”学生纷纷说:“枪、弹弓、箭„„”至此,我话锋一转说:“古时候有个射箭的能手却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阅读、思考。

3、情景创设导入法

人是一种有血有肉的感情动物,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中,可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实际用语言,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形象、生动、感人的情景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

4、背景导入法

有些课文,由于成文年代较早,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陌生,难于理解。这样的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如《七律长征》一课的导入:同学们,六十多年前,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年10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党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历经十一个省,在毛主席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辛,击溃敌人多次围追堵截,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达到陕北。1935年9月28日,在全军干部大会上,毛主席即席朗诵了这首《七律长征》。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5.结合实际导入法

如课文《学会看病》一课的导入:同学们,你们生病以后怎么办?是自己上医院,还是父母陪同去?作为医生的妈妈为什么让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独自上医院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就知道了。6.揭示课题导入法

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我抓住题眼“将”“相”,设置问题:“将、相、”各指什么?和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而后我让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后,在告诉老师“将指谁?相指谁?”他们为什么不团结?后来怎么和好?这样的导入既抓住了题眼,也抓住了中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求知欲及学习兴趣来达到自主、探究的学习效果。7.质疑导入法。

如《迷人的张家界》的导入。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张家界在哪里吗?课文是哪几方面描写张家界的迷人?读了课文你一定被张家界的自然风光迷住。

8、用音乐、歌曲导入。

讲课文之前,播放一段乐曲,在情感上能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教《草原》一文,上课铃一响,一首悠扬的《牧羊曲》立即将学生带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教《月光曲》一文,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舒缓缠绵。令学生陶醉,此时,老师再说这优美动听的乐曲便是《月光曲》。

9、以旧引新导入法

例如我在教学《林海》一文时,导入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吗?课文概括的写了小兴安岭树木成林,几百公里连成一片的美景,然后分述春、夏、秋、冬四季小兴安岭不同的特点,做了具体的描写,而今天要学习的《林海》一文中基本也是这样写的,但它比《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得更具体、细致、生动形象。那同学们在读课文时加以比较,找出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地方?”这样的导入既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也对新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

总之,教无定法,但导必有法,设计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针对所选教学体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实际,来选择导入方法,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灵活设计,巧妙运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力求新颖、别致,只有这样不断地实践探索才会创造出更佳更奇的方法,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创造更好的开端。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

1、重视读,有序读,多样读。

要重视读,要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有序读,要遵循“练读-试读-品读-演读”、“读通-读顺-读懂-读美”、“整体读-分段读-整体读”的程序进行读文和进行朗读的训练。读的方式和方法不能太过单一,要多样,要有交替,要有变化。相同的方式和方法,一般至多能连续使用两次,决不能超过三次。另外,苏教版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很美,要注意根据课后要求和提示,重视和训练“美读”和背诵。

2、思路清,教路明,易操作。

语文教学的“思路”和“教路”一般为“导课-读文-理解-升华-总结”。其中最大、最重要的环节是“读文-理解”,一般又遵循“整体-局部-整体”、“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规律。为了在实际教学中易于操作,富于实效,除了“导课”和“总结”外,一般教学环节应控制在3-4个为宜。这样,便于把握,便于记忆,便于操作。

3、问题少,问题精,主题明。

每篇课文的教学提问要注意整合,要注意抓“纲”,一般不超过3个提问为宜,这样便于把握,便于记忆,便于操作。教学问题要精心设计。一是表达要清楚,指向要明确;二是对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回答要有一定的启发性;三是要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表达习惯的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只有提问少了、精了,教学才能集中,主题才能鲜明,课文也才会有“整体感”。

4、讲得少,讲得精,讲得法。

新教师容易抛开教材,抛开学生,滔滔不绝,一讲到底。一定要注意克服,只在“导课、重点、难点、总结”处精讲即可。教师要注意调整身份,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伙伴就行了。主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协助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方面发挥作用。教师的讲,旨在激起兴趣、启发思维、引导方法、总结结论、赏识鼓励。因此,要讲得少,讲得精,讲得法。

5、既有点,又有面,训练实。

每节课要做到“读、讲、练结合”,有读、有讲、有练。在“双基”(拼、点、字、词、句、段、篇、修等基础知识和识、书、读、听、说、写等基本能力)训练上,一要有“点”,即要依据每篇课文的实际情况,选准几个点进行训练;二要有“面”,即要有“全面训练”的思想,课与课、篇与篇相互补充,全面、平衡发展,总体上要符合“长期求全面,短期突出点”的要求。在学生参与方面也要注意“有点”“有面”,如果先进行了“个别训练”,在“个别训练”的启发、示范之后,还要进行“全员训练”落实;如果先进行了“全员训练”,在“全员训练”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个别训练”检查、反馈。

三.小学语文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它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一堂课的好坏,透过板书设计这面“镜子”就可以看出来。独具匠心、恰到好处的板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要体现教材的思路

合理的板书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板书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并确定板书内容、格式,力求体现教材的思路。

2、板书要突出重点难点

教师在设计板书的内容时,要体现课文的中心、故事的高潮,要能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重点,理解内容实质。在板书时,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

3、板书要强化直观形象

板书具有直观性,可以体现知识的重点、难点,还可以帮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花钟》,让学生了解“花儿开放的时间不一样”是教学重点之一。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钟面。学生通过仔细阅读,在钟面上标出了各种花的开放时间,接着交流“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4、要创造性地设计多种形式的板书

教师巧妙地使用折线、箭头、圈点、方框及各种特殊符号,创造性地设计出整齐、醒目、易懂、易记、主旨鲜明的板书形式,常常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桂林山水》的板书设计:

5、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板书设计

新教师交流发言稿 第7篇

在这次岗前培训中,通过各位老师的介绍,我对邗中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各位老师经验的传授,我对如何做好一名合格,以至优秀的老师,有了更详细的规划;通过感受各位老师的体验,我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奉献与牺牲精神。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生命,把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我们才可以从中收获快乐与满足;教师是一个赋予创造性的职业,每节课、每学期、每学年,我们面对的都是新鲜的事物,这需要我们接受源源不断的挑战,从中感受创造性活动所带给我们的快感。

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他是学生模仿的对象,也是受学生监督的对象,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的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品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良好的品德,是成为一名教师的基本条件,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最主要的是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习,学会终身学习,要锻炼好教学基本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追求每一堂课的精彩,每一分钟最大效益化,科学使用多元评价手段,并及时辅导。

新教师培养策略刍议 第8篇

一、树立榜样。选好“头羊”

俗话说:“青藤靠着山崖长,羊群走路看头羊。”满园春色当然是教师培养的宏伟目标,但当这目标还雾里看花时,我们最需要的还是凌寒独放的那一枝,那是融化寒冬唤醒春天的第一枝。说到底,这就是“头羊”,或者叫“领头羊”。新教师培养,一定要找好这只“头羊”,不仅要找准,还要想方设法让他跑起来,进而带动整个“羊群”,形成“万羊奔腾”的局面。寻找“头羊”要注意两点:一是“头羊”要德才兼备,不要只看某位教师上节公开课,业务上稍强一点,就硬给他戴上“头羊”的帽子,那样不妥。“头羊”,德非常重要,品德不行,无以服众,威望亦无从谈起,有才无德的“头羊”最容易让“羊群”陷入内乱的沼泽。同时,看人要看长远,要看教学的基本功,要看献身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要看学习的意志,更要看做人的品质。二是始终要记住,“头羊”不是教师培养的终极目标,不要把力量完全用在了他个人身上,反而忘了大家,冷了“群羊”的心。一羊当先为的是让大家看清方向,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万羊齐进”。

二、目标确定,忠贞不渝

每个学校都会选出几个新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但最终是否把他们都“养大成人”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这都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发展、工作的变动,这些新教师“种子”,也难逃被领导们“移植”的命运,而这“移植”教师的过程也就是伤害其元气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校领导在新教师培养上最好能够从长远出发,一心一意,从“一”而终。一是不要随意更换培养对象,今年张三,明年李四,这样肯定是不行的,认准了一棵好苗子,那就非让他开花结果不可;二是不要轻易调换教师任教的学科,今年让他教数学,明年让他教语文,后年让他教英语,这对教师来说,说是信任,其实是否定;三是要帮助教师选准主攻方向,目标要单一而明确。人无完人,全才亦庸才,不能一会儿指望教师成为数学名师,一会儿又要求他成为教育技术高手,或者还要他管理好全校档案,这就脱离了实际。让老师去做一件事,三五年如一日,坚持把它做好,做出水平和境界,这就足够了。

三、在“学”字上做文章

学习是新教师成长的阶梯,组织新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使他们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学校每年都鼓励每位教师自费订1~2份教育报纸杂志,使他们及时获取国内外教育信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硬指标要求:①每人每学期要交优秀教案一份;②每人每年要写教育教学论文一篇;③每位教师要写业务学习笔记;④每人每学期要听10节以上的课,并有听课笔记;⑤要参与一个课题研究。以上要求的完成情况纳入教师量化考核与奖励之中。同时,鼓励新教师参加自学、函授、进修学习。在教师自修业务的基础上,要积极倡导拜师学艺,和名师、骨干教师结对,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请教育专家和当地有名望的教师来校作专题讲座或上示范课,选派新教师参加上级教研部门举办的学术研讨会、交流会,或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等,以提高新教师的理论水平。

四、在“练”字上下功夫

“练”是新教师成长的基石,教师的基本功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因此,我们狠抓新教师基本功训练,由“头羊”组织新教师大练基本功:三笔、一话、一画。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简笔画、备课、制作教具及运用电教媒体服务教学等基本功。学校每年都可以举行板书比赛、演讲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从中选拔出一批基本功过硬的青年教师,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教学骨干。“练”的形式和方法,千变万化,又何止以上几种,只要以实效为追求,就不必拘泥于模式。比如,可以举办师德演讲比赛、教育名著读书征文、视频课例评选与探讨、教学论文评选、教育博客展示、教学课件比武、教学随笔交流,等等,不一而足。一切有助于教师开阔视野、增进认识、提高能力、提升素质的活动,都是培养“训练”教师的形式。这就要求领导和指导老师都要做有心人:领导要有大智慧,要靠校园文化来育人,不仅育学生,还要育教师,处处营造出促进师生成长的氛围;指导教师与新教师也要与领导“心心相印”,留心处处皆学问,把小事细节都化为新教师成长的契机和动力。

五、合理运用“网络”平台,促进新教师成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晾叹。而纸质记录信息,即通过书本获得或传递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新教师的成长更离不开网络,如查阅资料,搜索课件,辅导学生,家校互联等等,网络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在发展,利用网络来培养新教师的形式和渠道也在更新变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排斥不等待,积极尝试,一“网”情深,把网络的优势一网打尽。笔者觉得这样几种方式很可行:一是网上读书。教育专著难买,也贵,不如网上读之,还可以与作者互动、与网友交流。二是上论坛。某些教育论坛,定位准确,分类明晰,人气旺盛,高手云集,常去转转,受益匪浅。三是上博客。笔者爱看教育名家的博客,读来总有豁然开朗之感;另外自己也可建立博客,与同道中人,天南地北,相互访问,互学互评,亦是乐事。四是远程研修。笔者2010年暑期参加了教育部秋季新课程远程研修,感觉这种培训形式新颖而且颇具实效,还能与专家实时互动,非常具有推广价值。当然,网络也是双刃剑,某些青年教师把时间大量浪费在网络游戏、看电视、聊天上,这自然对专业成长毫无益处,应当引起警J惕。

六、“研”是新教师成才的途径

上一篇:技术人员招聘启事下一篇: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