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06-18

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选8篇)

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1篇

二、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十七大报告把解放思想定位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客观地说,自己在思想政治上还是能够保持清醒与坚定的。在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以及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方面,也是坚定不移、毫不含糊的。但在实践中自觉存在着思想不够解放,不够开拓。虽然多次在会议上,自己反复强调,在坚持大原则、大方向的前提下,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看实际效果,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对人民负责。实际工作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建立了城市建设管理机制。对所有的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工程预算审计和决算审计,对所有市政工程项目由招标变招标招商;对垃圾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取BOT方式运作等。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看,总体上来说,改革创新力度小,推进工作力度小,工作思路不够开阔。在一些具体事情的处理上,往往是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缺乏开拓创新、大胆负责的勇气,习惯性做法多,创意性的做法少,往往是先看看文件是咋规定的,上级领导是咋讲的,外县是咋办的,过去是啥惯例,有“一慢二看三通过”之表现。

二是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今年以来,自认为还是比较注重学习的,特别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注意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近日还深入学习研读了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精神,认真学习了新党章,学习了省委徐书记、市委毛书记的讲话精神,同时,积极参加省委组织的学习培训,在专题学习培训中,注意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学习体会。但是对照十七大精神,对照快速发展的形势变化,对照承担起岗位职责的要求,在学习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学习不深入。平时忙于应酬,看书看个皮,看报看个题。囫囵吞枣,浮光掠影,缺乏刻苦钻研、如饥似渴、深入思考的精神和学风。二是学习不系统。没有计划,不是针对不足去学习,不是明确目标去学习,而是看见啥学啥,零打碎敲,支离破碎。三是实用主义。很多时候是临阵磨枪,应付场面,该开某个会议了,才找一些有关文件和上级领导的讲话看看。四是自满浮躁。自以为还是比较注重学习的,自以为在县里工作理论知识也差不多够用了,甚至认为坐在屋里看些书,还不如与干部喝场酒有实际作用,说到底是一种自满心理、浮躁之风。

三是抓落实、搞调研还不够扎实。我一直认为,县长的角色、县政府的工作定位就是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整体工作部署,抓落实、办实事,埋头苦干,务求实效,就像打仗一样,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拿下,就像学生做作业一样一道题一道题地完成,而且不仅要过得去,还要过的硬,不仅一时交了差,还要经得起时间、实践、历史和群众的检验。但从实践来看,由于诸多客观原因制约,更由于个人主观努力不够,使得一些工作落实的不够好不够快。比如,垃圾处理厂建设、东环路的建设,两个出口的改造建设问题。我认为,切实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狠抓落实,提高效率,乃是当前政府工作一个现实问题。同时,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往往在机关听取汇报多,实际调研少;接触干部多,深入群众少;对重点工作、项目和单位倾注的时间和精力多,对基层面上的工作关注的少。年初,自己曾表态把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走一遍,一个一个地帮助解决问题,现在快年底了,还有一些没有走到。近期,根据全县工作需要,准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一年来工作的得与失,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作。

四是党员先进性体现的还不够突出。廉洁自律方面,尽管总体上对自己要求较严,能够自觉地、认真地执行上级党委、政府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在大的方面能把握好。有时为体现重视,上级和部门来检查指导工作,有陪吃陪喝的问题。在对外接待等公务活动中,也有互送、互收土特纪念品的问题发生。端正思想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少,没有带头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班子成员之间的交心、谈心活动不经常、不广泛,缺乏开诚布公接受批评的主动性;履行职责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不够好。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我将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民主生活会为契机,一项一项地制定整改措施,切切实实解决问题,努力使自己在作风方面有明显进步,努力在推进各项工作方面有明显成效。在这里,我也衷心的恳请各位常委对我、对政府的工作多支持、多帮助、多提醒、多监督。

三、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要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努力学习。学习好十七大精神,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省委、市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精神,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学习中注重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解决涉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提高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抓好政府及政府部门的对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和经常性学习。从制度从手,建立一套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学习机制,把政府的学习形成一种制度,形成一种风气,形成一种习惯,靠学习推动工作,靠学习指导工作,靠学习提高政府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是强化宗旨意识。坚持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大力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尽职尽责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今后每月要抽出50%的时间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基层情况,认真倾听群众呼声,针对具体问题,开好协调会、现场会,努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提倡开小会、开短会,压缩文件数量,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工作的落实,办具体实事,搞好督促检查。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感到最要紧的是在县委领导下坚持做到四点:一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看实际效果,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敢于突破束缚经济发展的条条框框,敢于破除束缚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敢于与一切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旧思想、老观念作斗争,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一切观点都可以提,一切办法都可以想。二要坚持改革创新扎实开展工作。对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敢于改革创新,敢于实现突破,要在思想观念、工作方法、政策措施、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靠创新推动工作,靠创新形成xx工作特色。三要实施好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扬长补短、跨越发展的主战略;着力加快工业化进程,强化工业兴沈的紧迫感;加快城市化进程,以此带动和提高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四要切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保护等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是做到勤政廉洁。坚持“两个务必”,切实增强党性,增强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到思想上不断进步,观念上不断更新,工作上不断创新,生活上更加严谨。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六个带头:带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带头学习理论、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增强驾驭全局和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带头攻坚破难,真抓实干,创出一流业绩;带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带头廉洁自律,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服从市委、县委的领导,维护政府的团结,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搞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按时召开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解决工作中的缺点和问题,坚持团结同志,与人为善,胸襟开阔,光明磊落,做到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带头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自觉加强党纪条规的学习,努力成为清正廉洁的表率。同时切实抓好政府系统的廉政建设。从体制机制入手,从薄弱环节入手,从教育防范入手,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措施,做到廉政建设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对各种腐败现象坚决给予打击和斗争,坚决维护政府的清政廉洁形象。

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2篇

本学期,我担任初二信息技术课,在工作中,我求真务实,教书育人,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并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但是检查起来,所存在的缺点毛病也是不少的,还需今后努力改正。主要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和学习有所欠缺,还存在有懒惰思想;二是工作虽然很努力,可是个人能力还需有待提高;三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刻。在以后的工作里,我将认真学习业务理论知识,努力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进入一个新水平,让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扎实。现将这个学期的工作鉴定如下:

(一)立足教学,搞好教研工作

在教务处的要求与指导下,这个学期的教研工作是非常正常的,我在开学初就针对教学目标制定了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做到教学有目的,的把握,有的放矢。

(二)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我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比较欠缺,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在这方面是个空白,甚至不知道鼠标的用法,不知道如何开关机。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呢?虽然多多少少接触过电脑,但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面,计算机就是用来玩的,至于学习丝毫没有兴趣。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电脑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让那些对计算机教学没有兴趣的学生转变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我针对学生特点进行了“分层教学”,增强兴趣,多设计有吸引力的课堂教学情景模式,并加强个别辅导,实现同学之间一帮一,多帮一,基本解决了常规教学中的困难。

(三)积极配合各部门活动,做好教研活动的录相并归类存档工作 本学期学校各部门组织了多次活动,我们积极参与了各部门活动,积极配合各部门活动做好记录统计,录相工作,并做到及时整理归类,为学校的各项活动工作能顺利进行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我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集中到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四风”问题上,并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清扫。通过学习、查摆、对照,并联系自己工作实际,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个人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剖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理论学习功底不够扎实,运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存在差距。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刻苦钻研精神不强。一是缺乏“挤”劲和“韧”劲。总感到工作忙,没能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即使有时也抽空翻阅一下报刊杂志,浏览一些书籍,但也往往是蜻蜓点水,真正掌握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不够全面、系统,在学习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还不能很好地用理论去进行实际工作。

2、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简单。

工作思路不宽、不活,很多时候还是循规蹈矩,只安于表面,以往的经验就是对的,就是正确的,认为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3、工作作风不深入、不扎实。

有些工作浮于表面和有应对的思想。工作不能精益求精,处理问题有时还存在畏难情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了工作标准。

4、群众意识不强,为民服务的宗旨不够。

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未能切实关心学生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没有真正和学生打成一片,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1、平时疏于学习

总认为,只要能把本职工作干好,其他学习都无关紧要,殊不知,学习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有时,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也没有认真去深入消化,吸收,也就不能很好地做到把自己所学贯彻到实践中去,落实到行动上来,致使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水平有限。加之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对于学习制度坚持不够,致使学习收效不佳。

2、思维局限,进取意识不够强。

认为工作上过得去就行,不求冒尖,但求稳而不乱,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按部就班,认为只要规规矩矩地按条款、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不出错,不添乱子,也就问心无愧。没给自己树立起跨越的高标杆,让自己朝着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反而缺乏向更高目标追求和奋斗的激情与勇气。

3、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宗旨观念有所淡化。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坚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在工作上群众观念淡薄,看不到群众的首创精神,指导工作主观意志成份多,为群众想的少、做的少,服务群众,缺乏真功夫。

四、对照检查今后改进措施与努力方向

针对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认真反思,加以改进,时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勤政务实,开拓进取,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在思想政治上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坚持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并在工作实际中努力贯彻落实。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党的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解决群众的问题上实实在在使群众得到好处,而不是为了“路线”而搞形式。作为教师,应该做到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根据行业的发展状况,从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同时注重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行业责任感。

2、要做一名务实教师。对待任何一件小事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将教学工作做的尽善尽美,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不图虚名,扎扎实实地把党和国家各项决策和工作落到实处,把学校交予的任务落到实处。积极开拓进取,提高工作水平。要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工作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虚心好学,深入钻研。要勇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开展工作,把工作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要进一步保持清正廉洁,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在当前社会还存在腐败现象情况下,要有战胜自我的胆识和魄力,抗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做到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面前一尘不染,一身正气;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荣辱观、道德观、人生观,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3篇

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在我国建设领域推行以来,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工程监理事业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赢得了各级政府领导的普遍认可和支持。目前,我国工程监理的行业已形成了规模,建立了工程监理制度和法规体系,培养了一批水平较高的监理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监理经验。实践证明,实施工程监理制度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工程监理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工程监理行业服务的内容和内涵更加丰富和广泛。监理行业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大力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自身素质,在工程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根据个人多年从事建设工程监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对现在监理市场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我国监理行业发展现状和“入世”给监理企业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分析,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2我国监理行业现状

我国监理行业与国外监理行业(国际上称为咨询公司)相比,发展仍处于一般水平阶段,在当前监理行业仍普遍处于对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监理行业务范围较窄,尚未涉及参与项目的前期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监理、保修期监理及项目的后评估、风险管理等业务,缺乏相对成熟的经验。

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准备阶段、试点阶段、推广阶段,从1988年试点开始已历时20年,尽管国家通过《建筑法》《工程建设监理规定》等对建设工程监理这一制度的实行作了明确规定,但许多人对监理行业知之不多,对监理的认识还存在着许多误区,甚至部分现正从事监理工作的人也不能正确理解监理的概念,不能准确把握监理在建筑市场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以及监理和质量监督部门的关系,不能正确处理业主、监理、承包商三方的关系,参与国际监理市场竞争的实力还较弱。

我国监理单位行为尚不规范,总览现状,按组建方式,监理企业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1)从施工管理企业分离出来的人员组建的监理公司,一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成立较早,运作较规范;2)以设计、科研、院校为依托组建的监理单位,作为主体单位的一种补充,他们一般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运作基本规范;3)以自然人发起组建的监理公司;4)以政府建设管理部门为依托组建的监理单位;5)以质量监督部门为依托组建的监理单位;6)其他方式。

本人认为,和前三种类型的监理公司相比,后几种类型的监理公司存在的问题较多,应进行规范。如以政府建设管理部门为依托成立的监理公司,就和监理单位的社会性相悖,不利于公平竞争;以质量监督部门为依托组建的监理单位,自己认证自己监理的工程,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理混在一起,是不合适的;以挂靠、分公司、临时雇佣等形式存在的所谓的监理公司,在承揽和实施监理行业务中往往采用低价竞争、业务转包、不合格服务等不正当甚至违法手段去获取利益,更是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监理市场秩序,阻碍了监理行业的健康发展。一般来说,以第1)种方式组建的监理公司,由于缺乏设计方面的人才,进行设计监理显得能力不足,以第2)种方式组建的监理公司,又缺少现场监理经验。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是不完善的,项目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哪一个阶段都应该控制好。

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来源复杂,监理工程师资格确认尚存在弊端:第一来源方式为建设主管部门确认。1991年,国家人事部、建设部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认了我国首批100名监理工程师,这部分监理人员业务水平较高,有丰富的建设经验,为我国建设监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随后,各行业纷纷仿效,且确认的数量越来越大,各行业把握的标准也不尽一致,总的情况是降低了标准。应该说,通过确认的监理工程师对我国的监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批人员经验丰富,作风正派,但由于年龄偏高,对现代管理和技术知识则欠缺,发展空间很小,属经验型;第二种方式为考试通过。从1994年起在全国五省市举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试点考试以来,一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获得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这些人员年龄多数在40岁左右,有较高的学历,又有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掌握一定的现代化技术和管理知识,精力充沛,正处于工作的黄金时期,这些人将是我国监理事业的主力军。但是,从这几年考试通过的情况看,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如考试的知识面窄,理论知识多,实际应用少,有些人没从事过监理工作,但考试通过率还挺高,虽开考《案例分析》,但试题过于理论化、格式化;第三种方式为无证上岗人员。这部分人大多是现场工长、班组长,有一定的施工经验,但无理论根基,这部分人经过培训仅适合做监理员工作,但不能作为监理工程师。监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我国监理人员大部分属专业技术型人才,与国外同行相比,在经济、商务、法律、管理、计算机、外语和综合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则相对较弱,综合素质不高。目前,监理企业还没有完全脱离政府管理的框架,“协会”管理的力度还较小。规模相对较大、较规范的监理企业虽名为有限责任公司,但严格按公司法运作的并不多,受政府干预的同时也受其保护,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发展的制约性多,灵活性少,这些单位往往还是习惯于按计划经济的方式管理,没有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竞争意识弱。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监理行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入世后,我国监理行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内投资环境逐渐变好,外国建设投资会进一步增加;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加剧,投资主体为了实现投资目的,减少或避免失误,将更加主动去寻找监理服务,并且需求也会多样化,因此,监理服务需求市场会有一定的增长。入世后,我国的监理行业融入了国际大市场,增加了和国外监理公司接触、了解和交流的机会,从中学习人家的长处、先进的管理技术。入世后,也给我国监理行业敞开了迈入国际市场的大门,为开拓国际监理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机遇。入世后,我国监理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国外实力较强的咨询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后,我国监理行业遇到强有力对手,按WTO运行规则,政府不能再保护企业,思想观念的更新、服务意识的提高将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转变过程,特别是国有监理企业,管理体制的转变将是一个关键。入世后,我国有一大批优秀监理人才不可避免地流向外国监理公司,这对我国监理企业的发展打击较大。

4监理行业面对“入世”挑战的对策

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监理单位应以增加市场综合竞争力为原则,应作自身的调整,转变体制,培养人才,研究、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立足国内、面向世界。

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深刻改革,在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上应该采用国际上通行的作法,即“协会”制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应立足于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工作,搞宏观调控,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世贸组织中135个成员国,120多个是市场经济国家,10多个国家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或已基本建立了市场经济。政企分开是必然的,因为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不改革体制,企业难以走向市场,企业就没有竞争力,也没有市场竞争的活力。

政企分离,成为独立法人。当前与政府机构有紧密联系的监理单位要尽快申请独立法人资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运作。

立足国内,瞄准国际标准,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建筑物的高度、跨度、深度加大,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型管理科学的不断涌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社会的信息化、服务的自由化,监理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正逐步加剧,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该从我国监理行业发展的战略上去对待和解决这一个问题。要注意培养一大批精通技术、经济、商务、法律、计算机、管理、外语知识,作风优良、思想正直的高素质“复合”型监理人才,进一步完善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制度。加强监理立法和执法,近年来,监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形成基本体系和框架,这对保证监理行业的正常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也应该看到,目前,建筑市场有法不依的情况经常发生,在监理方面主要表现在:应该监理的工程没有委托监理;不按国家的监理取费标准支付酬金;监理企业间恶性竞争,甚至个别监理企业转包监理行业务,出卖监理资质等。监理行业要想稳步、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大执法力度,坚决依法处理一批违法、违规者,努力净化监理市场环境,营造一个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生存、发展空间。

加强FIDIC条款的学习,搞好推广应用工作FIDIC——国际工程师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已发表过很多重要的管理性文件和标准化的合同文本,得到世行、亚行等许多金融组织以及许多国家的普遍认可和广泛采用,据统计,从我国第一次在鲁布格水电站工程采用FIDIC条款开始的大约16年来,凡是采用FIDIC合同条款管理的工程质量都比较好。应该看到,我国运用FIDIC条款的工程很少,掌握条款的人不多,领导重视程度和认识深度不够,思想观念落后,这都给推广FIDIC条款带来障碍。因此,在我国工程项目中推行FIDIC条款是实现与国际接轨、保证工程质量、培养和锻炼高素质监理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监理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积极贯彻ISO 9000质量体系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ISO 9000标准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通过认证,制定企业自己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按照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5结语

监理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国民生活条件的形势下,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希望同在。监理行业要想在极富挑战性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同时也应相信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立足国内,进军国际,把握机遇,实现监理行业“跳跃”式发展,努力开创我国监理事业的全新局面。

摘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其对当前建设监理市场的了解,针对我国监理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入世”给监理企业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并提出了监理行业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以期指导国内监理行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监理行业,类型,现状,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教师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第4篇

纵观此类现象,笔者归之为三类。其一是脱离教材文本,天马行空地热议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社会使命感之类的。语文课成为文化课。其二是或插足于其他学科,或抛弃语文学科独特的学科内涵,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综合科目。其三是徘徊于低水平教学。如教学只滞留在段意、中心思想的归纳上,滞留在人物形象的浅表解读上;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记住文本的内容,寻找文本的确定含义。笔者到小学里听课,发现学生的课本上仍然抄满了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古诗的逐句翻译、重点句子的理解,学生说“这些都是要考试的,老师要求我们逐字逐句背出来”。诸如此类的语文课堂屡见不鲜,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在文本解读上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和误区。

其一是缺乏原创性,人云亦云,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所谓“心得”和“体验”均来自于教学参考用书,可称之为“鹦鹉学舌型”。有的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滞后,知识结构浅陋,远离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有的教师懒得用心研读文本,懒得查找资料,沿用“老黄历”教案。教师如此解读文本,课堂教学就无法向纵深发展,师生对话就无法进入文本的深层内涵。记得有位特级教师说过,他非常重视自己对文本的初次阅读,用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对话,并且要对出具有原创性的东西,之后才去看教学参考用书及其他资料。但我们仍有不少教师还在依着教参“画葫芦”,课堂教学“涛声依旧”。当下某些教师离开“教案”“教参”“网络”之类的拐杖似乎已寸步难行。某市小学高级教师职评理论考试时有一试题,要求赏析诗歌《村小:生字课》(曾获第五届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单篇佳作奖)。这是一首散发着浓郁乡土生活气息的质朴的诗歌,但结果有不少教师的所谓赏析文章竟然是在评议诗中的村小教师,认为这位教师教学方式简单、教学理念落后,指出村小硬件设施过于落后,亟需改善。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可见一斑。

其二是弃言语形式而不顾,对文本的解读只关注内容的感知、主题的解读、人文精神的涵养,而在主题的解读上又肆意拔高文本的主题或将主题单一化,此可称之为“本末倒置式”。此类文本解读模式可以说已经到了铺天盖地的地步了,而且学生似乎也已习惯于这样的课堂文本解读了。内容获得、主题的解读、人文精神的涵养当然也是重要的,但言语形式才是文本解读之“本”。没有对言语形式的体悟,没有对言语构造的解读,内容的获得、主题的解读、人文精神的涵养从何而来!

其三是对文本只作蜻蜓点水式的解读,之后马上就开始拓展延伸阅读,可称之为“舍本逐末式”。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公开课、观摩课有一种崇尚密度、厚度的倾向,崇尚“拓展阅读”的倾向,甚至到了“每课必拓”的程度。某地有一次优质课评比中规定,凡是没有“拓展环节”的课,一票否决,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过分重视拓展使教师忽视了对文本本身的潜心研读和探究。语文教学是以教材和文本为载体开展教学的,必须以教材和文本为本。离开对教材和文本的解读一味地追求拓展无异于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

其四是对文本缺乏全方位的深度解读和把握,过分地关注学生是否能完成课后练习题、课堂作业本,关注学生是否能顺利通过考试时的课内阅读理解,可称之为“按图索骥式”。当前的考试,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考试,其中的现代文阅读必有一个是来自课内的,这就迫使教师对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低级解读:讲读时以课后练习题或其他教辅资料中的阅读题为“纲”,要求学生笔录教师的“标准答案”,所谓的文本解读和对话演变成了现代文阅读答案解析。这种“按图索骥式”的文本解读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通过对以上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文本解读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与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责任意识、语文教学理念都有关系,而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师语文意识的缺乏。何谓语文意识?对于这个问题,已有许多学者作过不少极具深度的探讨。早在上世纪中叶,朱自清先生就在《<文心>序》里说:“(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张志公先生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里讲得更是清楚明白:“语文课,要抓住语文训练,打进去,思想教育、文学教育、思维训练都有了;如果语文训练抓不住,别的东西都抓不住了。”以上两段话是关于“语文意识”的最好注解。

语文意识必须成为教师解读文本时的出发点。有了这一意识,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就会去关注“文体怎么说”和“文本为什么这么说”的问题。“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这是由浅而入深,逐级递升的三个问题,后两个“什么”才是文本解读的最重要板块,它们隐藏在文本之后,需要教师去潜心解读。当前的课堂中,第一个“什么”被做足了文章,而后两个“什么”却被虚化或泛化了。笔者近日在某校听课,发现这一现象颇为严重。教学《扁鹊见蔡桓公》,解读课题,整体感知,理清情节,领会内涵之后,课堂就宣告结束了;教学《生命生命》,引导学生从三个事例中体会生命的伟大、坚强,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体会,课堂就在对生命的讴歌中圆满结束。由于教师缺乏语文意识,文本解读和课堂教学也就只能滞留于内容语义层面了。

如果语文教师能时时刻刻谨记语文教师的专责,在解读文本时能立足于文本这个“例子”,立足于言语形式,沉下心来潜入文本,用心揣摩文本的语言文字的魅力和妙处,那么他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就能引领学生探索语言文字的深奥,他也就绝不可能犯“鹦鹉学舌”、“按图索骥”之弊病,更不会肆意拔高主题,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了。

教师文本解读的出发点是阅读教学向何处去的本源性基点。教师自身文本解读的深度、广度、厚度是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这一“源头活水”决定着学生“碗里水”的质量和数量。因此,教师既要以语文意识来观照文本和课堂教学,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打铁还得自身硬”,这是关键之关键。

税务干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5篇

在工作中,尽管通过主观努力,不断加强学习,自己组织领导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通过个人认真查找、反思和分析,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五方面:

(一)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

落实好新形势下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不能没有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然而,在工作中,我对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缺乏深刻的认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不够强,在部分工作上,精确意识不高,工作措施不够具体、工作方法还比较单一。

(二)思想不够解放,工作缺乏创新

工作过于求稳,缺乏改革勇气,缺乏创新精神。满足于“步子不大天天走,成绩不大年年有”。

(三)调查研究工作开展不够好

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坐机关,听汇报,看材料,缺乏对第一手资料的感性认识,缺乏对部门工作情况以及纳税人涉税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走动管理”没有实行好。

(四)规范管理能力不强

缺乏规范管理意识,规范管理的机制不够健全,有的工作还属于粗放型管理模式。

(五)税收业务技能提高不够快 对税收业务的学习不能持之以恒,存在需要什么临时抓紧学什么的现象,税收业务政策功底不牢固,学习不全面、不系统。

五、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根源分析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主观因素,通过认真反思和剖析,其主要原因和根源是:

一是在工作中,我对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缺乏深刻的认识,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论的学习不透,研究不深,理解不全面,重点抓得不突出,如:对有的行业的税收管理情况掌握不准、对部分税收指标分析不深,导致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二是思想不够解放。缘于对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入,有时凭经验办事;缘于对新事物、新观念的反应不够敏捷、接受能力不强,存在求稳心态,影响了个人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能力的发挥,影响了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

三是调查研究工作开展不够勤。主要是有时忙于事务,疲于应酬,没有再进一步沉下身子,没有再进一步给自己加重担子,过于依赖综合征管软件、税收管理员平台等软件的查询功能,导致深入基层、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纳税人方面调查研究不够勤,调查研究方法有待创新。

四是规范管理能力不够强,主要是管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规范管理虽然是班子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但作为县局主要领导,应该带头增强规范管理意识,严格按规则工作,带头抓好制度机制的督促落实。本人存在规范化管理理论水平不高,意识不强,满足于管理工作在区内横向比较过得去的,较少用成果来检验规范化管理水平的高低。导致规范化管理水平离上级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五是税收业务技能提高不够快,在工作中,学习税收业务知识和技能时勤时懒,学习时间不充足,学习方法单一,学习不够系统,没有很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花充足的时间向征管一线的税收人员学习,以上原因影响了本人业务技能的提升。

六、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

(一)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是税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日常税收管理必须坚持的目标和要求。我将进一步加强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遵循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规则和要求,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各项规章制度的模范执行者,发挥领导示范带头作用。力求达到全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重点工作精细化的目标。

(二)先进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我将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思想改造,增强思路决定出路的战略意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弄清只有更好的解放思想才能做到事实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更好的解放思想的关系,把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放大一点、步子再加快一点、思路再创新一点。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做好工作的主动权,团结和带领班子成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三)调查研究是搞好工作的一项重要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五勤”。勤下基层了解工作情况、勤进企业掌握生产经营状况、勤与干部职工沟通思想、勤问职工生活情况、勤学税收业务知识。努力从繁忙的事务和应酬中解放出来,再进一步沉下身子,时时给自己施加担子,结合实际,有计划地给自己拟定调研课题,深入基层、深入干部职工、深入纳税人,带头搞好调查研究,集中班子智慧、挖掘干部潜能,团结班子,带领全局干部,严格依法治税,优化纳税服务,努力开创**和谐国税新篇章。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6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兴办的幼儿园越来越多。这解决了农村大量务工家庭幼儿无人照看的问题,也为农村学前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一些幼儿园由于设施不配套、师资匮乏、教育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农村学前教育良莠不齐,质量普遍低下。少数幼儿园还存在着收费偏高、师资缺乏、质量欠佳和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是办园条件差,设施不配套。农村幼儿园绝大部分规模小,不分年龄大小设置教学班,每园招收幼儿只有几十人或100人左右,教师也不超过一两人;幼儿园床铺数量极少,有的甚至没有。园内缺乏基本的安全卫生保健措施,没有医疗室,没有幼儿专用水杯;有的幼儿园连一个规范的厕所也没有,更谈不上音乐室、游戏室;教职员工没有经过体检,存在安全隐患。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较低,导致师资配备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而且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一些民办幼儿园根本就没有专业教师,文化水平较低,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或者说不懂得学前教育。

三是教材、教学不规范。有些农村幼儿园没有正规的教材,随意到新华书店或书摊挑选几本少儿读物作教材,不少读物超出了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学随意性大,没有课程表或是完整规范的教学计划。

四是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在行为规范方面,过于限制自由;在学习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写拼音生字,做算术题,上课时间长,户外游戏活动时间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利于幼

儿全面健康发展。

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逐步解决。我们建议:

首先,进一步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议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支持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为幼儿园培养、配备合格师资,加强监管,努力实现城乡学前教育的公平,探索一条农村幼儿园办园化之路。

其次,进一步完善基层教育管理体制,采取得力措施规范农村幼儿园办园行为。建议政府出台针对学前教育的地方性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的政府定位、管理机制、经费投入、办园质量标准、考核机制等,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可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兴办幼儿园,让农村幼儿有学上、上好学。充分利用闲置的村级小学或适宜场地,或是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兴办私立幼儿园。教育部门也要对农村幼儿园进行严格评估,提高办园质量,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差距。

再次,采取有效措施,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政府应确立农村幼儿教师的身份地位,逐步提高工资待遇,稳定教师队伍;继续有计划地发展幼儿教师的培养;建立长期有效的农村幼儿教师培训进修机制,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榆中县邴家湾学校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四日

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榆中县邴家湾学校

新农村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7篇

1、村民委员会组织过程中,大多数的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从未进行过学习,选举中盲目行使权利;

2、贿选和家族式的选举普遍存在,不能真正意义上选出那些有能力、有魄力、愿意为村民办事的人,极大地强奸了法律和民意;

3、对候选人没有一个严格的候选标准和程序,思想腐化、行为不检点、政治意识淡薄、个人素质低下的干部大有人在。

4、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引导作用较差,搞形式多,不能真正切合农村实际,支持和带领农民增收、增产。

5、村干部在选举中的承诺,往往夸下海口,难以真正兑现,导致村民对干部失去信任。

6、村委会在实际工作中透明度不高,老百姓的知情权往往被侵犯而全然不知。

几点建议:

1、加强群众对民主建设有关法律和政策的了解和学习,提高群众的法律、政策和民主意识;

2、完善村委会组织法相关内容和细节,从法律上杜绝和禁止贿选和家族式参与的选举,让选举重点体现民意;

3、加强村干部候选人的思想、行为和政治考核,完善相关制度;

4、积极发挥政府在新农村民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变管理者、指挥员为服务员、指导员,为群众提供积极的政策、法律和信息支持。

5、加强对村干部选举承诺的兑现监督,严禁欺骗民意的行为屡屡发生,监督树立好村干部的信誉度,强化村干部的责任感,增强老百姓的信任感。

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8篇

一、地方高校职称评聘的主要成效及问题

(一) 主要成效。

一是稳定了教师队伍。地方高校大多区域条件较差, 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是影响学校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职称评聘的开展和逐步规范, 使教师创造的价值, 做出的贡献, 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个人工资待遇得到明显改善, 为稳定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了适应职称评聘要求, 许多教师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使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从而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三是推动了科研工作。广大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又在各自不同领域开展科研工作, 部分教师的科研成果被应用到实践中, 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高校职称评聘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 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 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科研而轻教学, 片面追求论文和课题的数量、级别。职称的评定偏重学历、资历、论文、科研, 而弱化了实际工作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工作业绩等方面。对科研论文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和具体的量化指标, 但对教学方面考核的标准量化不够, 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工作的考核量化流于形式。一些教师为了达到职称评聘的论文、课题要求, 把主要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二是良性的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科学考核是选拔、晋升、奖惩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是对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工作业绩的综合测试方式之一。然而, 当前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重评审, 轻管理。只要评上职称, 不管是否在该岗位上, 是否很好地履行了岗位职责都给予了聘任。因此, 一些教师评聘前积极参加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 撰写论文, 搞好学术科研工作等。而一旦职称评聘上, 便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这种未形成良性竞争机制的评聘制度, 不但没能体现真正意义上能上能下的聘任制度,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

二、地方高校津贴分配主要成效与存在问题

地方高校津贴分配的考核内容以工作业绩为主, 对教师在德、能、勤、绩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考核, 主要考核办法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量化积分综合评价的办法。

(一) 主要成效:

一是促进了教职工思想认识和思想观念的转变。拉大收入差距和注重业绩考核, 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 也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和服务意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职工收入水平的提高, 广大教职工进一步认识到, 实行竞聘上岗、按岗取酬, 是为了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 优化高等学校人员结构,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建立重实绩、重贡献, 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教师队伍趋于稳定, 结构更加优化, 地方高校任教的高层次人才日渐增多, 中青年教师和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三是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稳步提高,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 工作责任感增强, 科研实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二) 突出问题。

一是现行的“职称”和“工龄”决定教师的工资报酬,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同职称”、“同工龄”教师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等个体差异。二是职务低一级, 而承担了高一级职务工作的教职工, 得不到“同工同酬”待遇, 也就无法激发这一部分有能力、有才华年轻教师的积极性, 不利于优秀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的成长。三是一些教师评上教授后, 传统的工资激励机制失去了作用, 失去了动力和压力不再积极上课, 缺乏工作热情与创造力, 再也拿不出来新的科研成果, 导致了人才的极大浪费。

三、关于地方高校职称评聘与津贴分配的有关建议

(一) 职称评聘工作的有关建议

职称评聘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关键在于健全评价机制, 完善聘任制度, 实行动态管理, 使职称凸显出生机和活力。

1. 健全考核制度,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在考核, 是为了全面地了解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定时期内的思想表现、工作成绩、科研成果、业务水平、更新及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的情况。既要考核部门、个体之间的差别, 又要根据学科不同实行分类评价。要建立以业绩取向为重点, 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绩效考核为核心、量化评价为基础的评价机制, 科学评价教学科研成果。

2. 正确处理好职称评聘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生命线, 如果片面追求科研量, 使教学退居次要位置, 无疑是本末倒置。在评职称时, 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于教学能力强的人, 主要从教学业绩, 教学成果来考核、评审。而对于科研能力强的人则应主要从科研业绩、发表论文、编写著作、主技术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来要求。如只有统一标准而不能照顾差别, 势必严重挫伤一部分教师特别是教学型教师的积极性。此外, 某些教师的科研成果差些, 还与他们所教学科有关, 或者说学科特点影响了他们的科研成绩。一般而言, 应用学科较基础学科出成果的相对容易些, 所以在职称评定时, 对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职称评定时可以侧重评议、评审其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教学获奖情况。对其科研成果不宜作过高的要求或限制太严。

3. 加强聘后考核管理。

把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与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相结合, 建立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考核的内容与职称申报条件中的思想政治表现、教学业绩、科研业绩等方面结合。对教师的考核应依据其不同工作岗位、所承担的不同任务而有所侧重。建立和完善日常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既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现职工作的评价, 也是对其晋升高一职称能力表现的测评。

(二) 津贴分配的有关建议

1. 做好相关配套改革工作。

津贴分配方案的科学与否与其所依据的各项指标密切相关, 而这些指标往往涉及到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2. 明确岗位设置, 实施竞聘上岗。

地方高校应运用绩效薪酬机制强化岗位, 形成“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竞争激励机制, 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3. 完善多种分配形式, 建立合理的津贴分配体系。

上一篇:Win 7系统直接查看局域网的无线网络密码下一篇:施工合同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