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2024-08-12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精选12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第1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学校课题研究组制定此问卷,目的在于了解你们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想法,以改进我们的教学,使你们喜欢我们的课堂,在快乐学习的课堂中学习更多的东西。谢谢!

1.你喜欢上数学课吗?()

a.喜欢b.不喜欢c.不知道d.说不上

2.你喜欢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是()

a.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b.对这门课感兴趣c.老师的课上得好

3.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好,好在()

a.学识渊博b.和蔼可亲c.教法灵活

4.老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你觉得()

a.能吸引我b.不能吸引我c.老师很少设计或从不设计

6.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你会()

a.积极思考,主动发言b会积极思考但不愿发言c.从不举手

7.上课时,老师设计的各种知识点的内容讲解,是否注意培养了你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a.没注意b.时而注意c.注意d.特别注意

8.上课时,教师是否注意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窍门(如:记忆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等)

a.没注意b.时而注意c.注意d.特别注意

9.你在数学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a.以听老师讲为主b.常处于思考感受中c.与老师同学产生碰撞d.积极参与到活动中e.经常走神f.睡觉

10.课堂上,你希望老师怎样评价你的发言?()

a.答对了表扬b.答错了批评c.答错了指出错在哪儿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第2篇

铜矿二小

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在课题开展前,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还不太高的。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做课前预习,而且教师对学生课前的预习的要求只是有时而已。有的学生并不了解预习对于学习新知识有什么帮助.即使有的教师布置了预习,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只有少数教师,偶尔会给学生设计预习的提纲。在预习的效果上,大多学生要么花很长的时间才能预习完新知识,要么是在短时间内走马观花,并没有达到预习的效果。在课堂上的问题大多是由教师提出并解决的.学生学习并不主动,效率也不高。而且在课堂上最认真听的时候大多是在刚上课时。

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新课标及有关资料,设计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做好课前预习。

2.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

3.设计高效的课外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第3篇

一、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挖掘课程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经验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对于促进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例如,“认识乘法”的教学中,多数老师都是从童话故事或教材主题图引入,让学生认识到“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然而,这中间“牵”的成分过多,甚至置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于不顾,一味地讲解,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事实上,在学习新课之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乘法已有知晓,有的甚至能背出乘法口诀了。所以,我在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事例进行引入,把握适宜的教学切入点,抛出挑战性的问题:一双筷子有两根,那么一桌有10个人,一共有多少根筷子?谁会列式?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展示各种表示方法,当用加法写起来很麻烦的时候,自然就生成了乘法算式。这样,抓住乘法的生活原型,我找到了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漫无边际的探究,而是生动、高效地在自己已有基础上的拓展。

二、创设挑战性问题情境,引发数学思考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从“数学的现实”出发,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的数学信息材料,将学习的内容置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之产生疑问,以此来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从而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例如,在教学“推导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我提出如下几个问题:任意两个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有关系吗?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底和高都不等呢?一个又一个问题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思维的闸门被打开。这时再引导学生借助教具的操作,通过反复实验、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小组讨论,他们发现: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才是圆锥体体积的三倍,进而推导出圆锥的计算公式。这样,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有效的创设激励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动机、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的知识和技能、思想和方法。

三、组织有效的活动,在活动中体验

活动体验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特征。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是在特定操作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书本”的数学变为“活动”的数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探究、创造的过程,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模拟超市”的购物活动,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做一些手工制品作为商品,带到数学课堂上,让学生用人民币进行商品的买卖活动。这样,把元、角、分的教学融入到实际操作活动之中,从感性到理性,让操作与思维相结合,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学生在经历买东西付钱、找钱等实际操作活动过程中,不仅认识了人民币的各种面值,了解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关系,体验到1元里有10个1角,1角里有10个1分,而且在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的体验活动过程中,实现了由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的转变。

四、引导自主建构,经历再创造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就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经历学习过程,用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进行再创造。”因此,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活动的机会,创设更大的思考空问,使学生超越自己的认识,形成对知识更加丰富的理解。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还影响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抓住数学改革的契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一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因此,一些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学内容有畏惧甚至抵触的心理。一些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数学学习不佳,心理因素占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这一特点,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取有效策略,努力消除学生畏惧甚至抵触的心理。比如,在讲解数学定义与术语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引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事件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加入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强化这些内容。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术语变成生动的教学内容,笔者还根据教学需要,将PPT引入教学中进行教学手段的设计,用讲故事的方法,把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与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故事的亮点与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数学天地,在潜移默化中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深入探索和学习。

小学高年级数学与低年级数学不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内容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概念和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教学设计,以丰富内容为侧重点,讲解应用题,多用趣味性题目进行引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去思考题目,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多地关注数学知识的整体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魅力。在教学中,笔者在讲解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引入大量真实数据,提问,让学生思考一下地毯的花纹与图案。同时,笔者还利用教具,将一些美丽的地毯图案展示给学生,并为学生简单地讲解了其来源与风格,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随后,开始进入正式理论知识教学。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信息,在丰富的铺垫下,思维就可以快速地进入教学内容,兴致勃勃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内容的含金量,笔者还喜欢将一些数学史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内涵很值得去了解,不是一堆无趣d 数字理论,不要有畏惧甚至抵触的心理。

二、注重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来说非常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创新思维,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多让学生“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鼓励学生“做一做”,让学生从过去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走出来,主动地探索,并体验动手实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有充足的时间与机会去融会贯通,自己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死记题型,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理论真正理解,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交流与探讨,尝试着自主探索,更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梯度化教学设计,不仅要让学生熟悉数学符号,还要让学生熟练运用符号,学会运用数学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图形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笔者采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进行演示,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将传统板书很难体现的空间感,通过透视图与动态演示全面地体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意识,还有利于学生直观感受,形成空间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多进行教学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的教案,注重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钟伟林.用故事演绎数学教学的精彩: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故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3):327-328.

[3]黄宗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学习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3]曾天凤,钟玉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第5篇

1.你喜欢数学吗?

A.喜欢B.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C.不喜欢请选择你喜欢数学吗?

2.你有喜欢的数学老师吗?

A.有B.说不出来C.没有请选择你有喜欢的数学老师吗

3.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授课方式?

A.老师讲,学生听B.由学生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C.无

4.你喜欢小组合作讨论吗?

A .喜欢B .还可以C.一般

5.你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吗?

A.喜欢B.还可以C.一般

6.你在课堂上每次都积极参与讨论吗?

A.是B 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

C .不参与,因为我害怕说错,他们笑话我7.课堂上你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有什么看法?

A.他真勇敢B.谁让我自己不会呢

6.课堂上你会主动和同学交流吗?

A .会B.不会,我担心说错被他们取笑C.有时会,有时不会

8.你认为学习数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

A.听不懂教师的课B.作业太多C.数学太难了

9.你能承受学习数学的压力吗?

A.能承受B.基本能承受C.不能承受

10.一般情况下,老师布置的数学课堂练习量:

A.适量B.有点多,我跟不上C.很多,我根本做不来

11.你觉得平时课堂上,老师布置的练习

A.与新课知识很相近B.比新课知识难一点C.跟新课一点关系也没有请选择你觉得平时课堂上,老师布置的练习

12.你觉得数学课堂练习的难度?

A.适中B.有点难,跟新课内容不同的C.很难

13.你认为自己练习做不好的原因是?

A.上课不够专注,没听清楚老师讲解B.我很认真听了,但还是不会做

C.大部分我都会做,但有些变化的题目就不会

14.你认为数学练习重要吗?

A.很重要,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较好掌握数学知识B.不太重要,有一点点练习就可以啦。C.不重要,只要把例题掌握了就可以了。

15.你认为数学课堂练习效率高吗?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第6篇

一、您的背景资料

1.您的性别(



2.您的教龄(



3.您的职称(



4.您的学历(



5.您任教的年级(



6.您所处学校是(

)(乡镇小学、县城小学、主城区示范校、主城区一般学校)

二、选择题(每个小题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单选,并直接在选题的番号上画“√”。)选择题(每个小题若无特殊说明,均为单选,并直接在选题的番号上画“√”。)“√”

1.下面哪些因素能反映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选 3 项)下面哪些因素能反映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选 下面哪些因素能反映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A.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发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方面)B.师生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C.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效果 课堂气氛活跃

D.学生的作业正确率高、测验成绩好

E.师生积极投入,

2.下面哪些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选 3 项)下面哪些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选 下面哪些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A.充分的教学准备

B.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C.高效地利用教学时间

D.课堂练习量大课堂、容量大

E.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合理

3.请估计您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大约有多少时间是有效劳动? 请估计您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大约有多少时间是有效劳动? 请估计您或同事的课堂教学大约有多少时间是有效劳动

A.100%

B.90%左右

C.80%左右

D.70%左右

4.在教学面积单位,在教学面积单位,分钟充分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教学面积单位 教师让学生用了 12 分钟充分感受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您认为这样教学会影响教学 的有效性吗? 的有效性吗?

A.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

B.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C.负面影响很小

D.负面影响很大

5.教学前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情况您有多少了解? 教学前对学生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情况您有多少了解? 教学前对学生知识技能

A.全班的情况能总体把握 基本上不了解

B.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都很了解

C.对部分学生的这些

情况比较了解 D.

6.下面哪几项您能在钻研教材时比较容易地感悟到?(可以多选)下面哪几项您能在钻研教材时比较容易地感悟到?(可以多选)下面哪几项您能在钻研教材时比较容易地感悟到?(可以多选

A.教学的重点、难点 择

B.教学程序的安排

C.如何组织学生讨论

D.知识之间的联系

E.教学方式的选

7.您备课时设计的教案上课时一般有多少要进行调整? 您备课时设计的教案上课时一般有多少要进行调整? 您备课时设计的教案上课时一般有多少要进行调整

A.几乎没有调整

B.10%左右

C.20%左右

D.30%以上

8.您认为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大吗? 您认为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大吗? 您认为备课时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大吗

A.作用很大

B.有一定的作用

C.基本没有作用

D.完全没有作用

9.课题一般应在什么时候揭示最为有效? 课题一般应在什么时候揭示最为有效? 课题一般应在什么时候揭示最为有效

A.教学新课前揭示

B.新课教学中相机揭示

C.课堂小结时揭示

D.低年级可以不揭示

10.您认为要提高导入新课环节的有效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您认为要提高导入新课环节的有效性,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您认为要提高导入新课环节的有效性

A.激发学习热情

B.明确学习目的要求

C.复习巩固好有关旧知

D.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11.导入新课时你一般要用多少时间? 导入新课时你一般要用多少时间? 导入新课时你一般要用多少时间

A.2—3 分钟

B.5 分钟

C.8 分钟

D.10 分钟及以上

12.您的课堂教学就讲授而言,有效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您的课堂教学就讲授而言,有效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您的课堂教学就讲授而言

A.条理性和清晰度差 不够

B.启发性差

C.生动形象不够

D.突出重难点、抓住关键

13.有效的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可以多选)有效的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可以多选)有效的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可以多选

A.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

B.设计较多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C.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和预见性

D.考虑不同的问题由哪类学生回答

14.当学生回答问题不恰当或错误时您的处理办法是什么?(选2项)当学生回答问题不恰当或错误时您的处理办法是什么?(选 当学生回答问题不恰当或错误时您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A.立即指出是不当或错误的 答案

B.不表态再让其他学生回答

C.教师启发学生继续思考

D.教师揭示正确

15.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当引出算式后您准备怎样引导?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当引出算式后您

您准备怎样引导? 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

A.除数是小数该怎么办呢?

B.能否将这道题转化成我们会计算的除法呢?

C.能否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而商不变呢?

D.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若干倍使除数变成整数

16.您在倾听学生发言时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可以多选)您在倾听学生发言时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可以多选)您在倾听学生发言时一般会出现哪些问题?(可以多选

A.有时片面错误理解学生的本意 听缺乏耐心

B.倾听不细 C.关注学生说什么,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说 D.对差生倾

17.在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参与需要加强?(可以多选)在您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哪些方面的参与需要加强?(可以多选)在您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多选

A.行为参与

B.情感参与

C.认知参与

D.其他:

18.在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哪些现象值得注意?(可以多选)在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的哪些现象值得注意?(可以多选)在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可以多选

A.少数人动多数人不动

B.学生动教师不动

C.形式上动本质上不动

D.无秩序的互动

19.您在教学中学生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有哪些?(最多选3种)您在教学中学生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有哪些?(最多选3 您在教学中学生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有哪些?(最多选

A.模仿、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交流

D.动手实践

20.您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关注几个问题?(最多选4个)您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关注几个问题?(最多选4 您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最关注几个问题?(最多选

A.合作学习问题的设计

B.注意给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时间

C.注意控制合作学习时的纪律

D.关注差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收获

E.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要求与组内的分工

21.建立余数的概念主要应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 建立余数的概念主要应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 建立余数的概念主要应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

A.动手操作

B.合作学习

C.有意义接受学习

D.探索发现学习

22.学生探索出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示后有必要让学生记忆公式吗? 学生探索出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示后有必要让学生记忆公式吗? 学生探索出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公示后有必要让学生记忆公式吗

A.完全没有必要

B.还是有必要

C.让学生理解就行了

D.必须记住公式

23.在厘米的认识中,让学生观察直尺上的1厘米你会采用哪种直观手段? 在厘米的认识中,让学生观察直尺上的1厘米你会采用哪种直观手段? 在厘米的认识中

A.课件展示直尺图美观便于观察

B.学生独立或合作观察手中的实物直尺

C.观察挂图上的直尺图

D.观察教

师出示的实物直尺

24.您认为目前学生的数学作业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多选)您认为目前学生的数学作业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多选)您认为目前学生的数学作业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可以多选

A.量多但针对性不强

B.难易失衡缺乏层次性

C.目的性不强

D.要求划一缺乏分层要求

25.在您的课堂上,学生的练习及作业时间一般有多少? 在您的课堂上,学生的练习及作业时间一般有多少? 在您的课堂上

A.5 分钟左右

B.10 分钟左右

C.15 分钟左右

D.20 分钟左右

26.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您主要采取了哪些纠正办法?(可以多选)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您主要采取了哪些纠正办法?(可以多选)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您主要采取了哪些纠正办法?(可以多选

A.学生自觉改错教师不管 辅导

B.规定学生必改错并要检查

C.进行全班集体评讲

D.进行个别

27.您在设计作业时考虑每道题的设计意图、价值及难易度等问题吗?(可以多选)您在设计作业时考虑每道题的设计意图、价值及难易度等问题吗?(可以多选)您在设计作业时考虑每道题的设计意图 ?(可以多选

A.经常认真分析思考 B.大体看一下内容其他的没作思考 C.偶尔分析 D.难易一看就明白,目的价值没做 思考

28.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您认为有哪些主要原因?(可以多选)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您认为有哪些主要原因?(可以多选)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您认为有哪些主要原因?(可以多选

A.学生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力差

B.为了寻求教师同学的关注认可

C.学生基础差学习感到困难

D.自制

29.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没有认真听课时,您常用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没有认真听课时,您常用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学生在课堂上违纪没有认真听课时

A.不管他等下课再教育

B.立即制止并适度指出他不听课的危害

C.暗示该生待引起他的注意后再讲

D.走到他旁边暗示学生注意

30.您进行课堂管理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您进行课堂管理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您进行课堂管理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A.有严格具体的课堂纪律要求

B.让学生感到安全和适度焦虑

C.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责任感

D.满足学生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与注意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第7篇

学校

班级

姓名

1、你现在是小学几年级?

()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2、你喜欢数学课吗?

()

A.喜欢

B.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

C.不喜欢

D、还可以吧

3、你喜欢课堂做练习吗?

()

A.喜欢

B.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

C.不喜欢

D、还可以吧

4、你的成绩在班上属于哪一类?

()

A、上游

B、中上游

C、中下游

D、排名靠后

5、一般情况下,老师数学练习课后布置的课堂练习量。

()

A.大多数时候适量

B.对于我来说有点多,我跟不上

C.很多,我根本做不来

D我认为有时候多,有时候少。

6、你觉得平时的练习中老师讲那类题你很感兴趣?

()

A.我刚学过或我印象比较深的。B、有总结性的、带有提高性的题。

C.题型相似却容易错的题。

D、我忘记的一部分知识正好借这个机会补补。

7、你认为自己练习做不好的原因是?

()A.上课不够专注,没听清楚老师讲解

B.我很认真听了,但还是不会做

C.大部分我都会做,但有些变化的题目就不会。

D.有时候赶时间,粗心或不仔细做错的。

8、你认为数学练习重要吗?

()

A.很重要,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较好掌握数学知识

B.不太重要,有一点点练习就可以啦。

C.不重要,只要把例题掌握了就可以了。

9、在平时的练习中你喜欢动手操作的题吗?

()A、很喜欢,老师不要求我也去做。

B、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

C、不喜欢,老师布置的我不想做。

D、很不喜欢,从来不做。

10、在平时课堂和练习中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吗?

()

A、能。

B、有时能,有事不能。

C、一般吧,还行。

D、我想不起来,也许不多。

11、实践活动的题老师要求学生在家或者和同学一起完成的题你会

()

A、按时完成。

B、有时不能按要求完成。

C、容易做的就做,不容易做的就不做 D、没时间去做,也不想做。

E、从来不做,反正老师又不能每个人去查。

12、你喜欢用数学知识解决平时生活中的问题吗?

()

A、非常喜欢

B、一般,还可以吧。

C、不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第8篇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1.“被动”有余, “主动”不足。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大部分老师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 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老师还是放不开手脚, 大部分时间还是老师努力地讲解, 学生被动地听讲, 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比较少。

2.“术语”有余, “口语”不足。

随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术语化教学现象越来越普遍, 许多口语式的表述逐渐被取代。尤其公开课教学时, 为了赢得听课领导或同行们的赞誉, 许多老师便会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力, 文绉绉的术语教学影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理论”有余, “生活”不足。

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 内容的编排上注意与生产、生活的贴近, 但许多老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甚至为节省课堂时间, 把原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例题及习题, 改编成纯数学的例题和习题, 虽节省了读题的时间, 却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 变“旁观”为“亲历”。

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被动”有余“主动”不足的问题, 笔者采取了让学生由旁观者变成亲历者的方法进行教学,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 笔者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租船》教学时, 首先询问学生有没有人租过船, 如果租过是和谁一起去租的。然后, 根据本班级的实际将教材中提供的数据21人改成了本班的人数29人, 让学生给老师做参谋长, 帮老师看看要至少租多少条船, 才能让所有的师生都有船可坐。虽然只是改了个数字, 但是由于让学生给老师当参谋, 个个都跃跃欲试, 因此思维也活跃起来, 同桌之间的讨论也比较热烈, 教学效果也比较理想。

2. 变“枯燥”为“有趣”。

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中“术语”有余“口语”不足这一问题, 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了不同的办法, 尽量变术语为口语, 变理论讲解为实际观察。

比如,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 为了避免说教式地向学生讲解枯燥的“退位”、“借位”、“借一当十”, 避免因为术语化教学过重影响教学效果, 便设计了边讲故事边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故事如下:

明明要去商店买支钢笔, 妈妈翻遍了钱包发现只有一张10元, 一张5元的零钱, 便都给了他。 (提问:妈妈一共给了明明多少元钱?答:一共给了15元钱。) 妈妈把10元的放在了明明的左边衣袋;5元的放在了明明的右边衣袋, 叮嘱他不要弄丢了。明明高兴地跑到了商店, 挑了一支他比较喜欢的钢笔, 这支笔只需7元钱。 (提问:明明该怎么付钱呢?答:右边的口袋里5元钱不够, 要用左边口袋里的10元付钱。追问:应该找回多少元钱?答:应该找回3元钱。再追问:明明一共还剩多少元钱?答:原来右边口袋里的5元加上找回来的3元, 应该一共还剩8元钱。)

在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 笔者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 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借位”、“退位”等术语的讲解, 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课堂教学效果也相当显著。

3. 变“单一”为“多样”。

针对“理论”有余“生活”不足这一问题, 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想方设法变比较单一的讲解式教学为比较多样化的生活式教学。

比如, 笔者在进行苏教版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时, 通过教学生剪出“囍”字、正方形、长方形、心形、五角星等导入新课, 让学生在剪纸的艺术中体会对称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准确概念。然后引导学生发现生产、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寻找哪些学习用品是轴对称图形, 哪些生活用品、生产用具、动物、植物、汉字、英文字母、建筑物等是轴对称图形。学生们很快发现许多昆虫的翅膀呈对称形, 汉字里的喆、吉、出、山、凹、晶、品等都呈对称形状, 英文字母M、W、U、V、E、T、A、X、0、Y也是轴对称形, 植物的叶子、花朵和果实, 也有许多是轴对称, 还有许多国家的国旗图案也是轴对称图形, 以及一些汽车的车标也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在寻找中发现, 在发现中理解领悟, 从而感受到对称的美, 对称的无处不在。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需要做到以上的“三变”, 而且还应该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 根据不同单元知识的结构特点, 灵活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课堂教学更有吸引力, 让数学知识更富有生活气息, 更实用。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被动”有余“主动”不足、“术语”有余“口语”不足、“理论”有余, “生活”不足的现象, 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 变“旁观”为“亲历”, 变“枯燥”为“有趣”, 变“单一”为“多样”, 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晓艳.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 (7)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中国分类号】G623.5

引言:小学数学课程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学科,就有基础性、普及性及发展性的特点,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生活和学习中所需的数学知识及技能,也是为了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本文对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概念、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性性策略等方面做了简要概述和讨论。

一、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概念

众所周知,师生们的对话、互动学习及问题探究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学总体来说是指教和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课堂教学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授课的情况下,通过课程内容,老师和学生双方进行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活动中,既要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又要使教师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

处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期望,但他们意志品行还不成熟,自制力比较弱,注意力不够持久和稳定,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对事物的认识带有很浓的情节色彩。这些心理特点影响和制约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其有一定的特点。

1.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儿童时期对数学的模糊概念基础上的。小学生在儿童时期对数学的概念已经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例如对不同种类物品大小、多少、长短等有一定的认知,这使他们对数量、形体有模糊和零散的概念,这些为他们对算学算理及构建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2.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在解决问题和探索操作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思维活动。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而增强的,低年级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高年级时逐渐使用抽象思维。因此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做数学”,通过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各个阶段,即在问题指引下,提出猜想、设计方案、动手操作、互相交流、归纳总结等学习数学的环节,来建构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能力。因此,小学数学的学习活动,“解决问题”始终贯彻全过程,并逐步养成理解概念、练习计算、探索规律及空间概念的能力。

3.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他们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他们在自己的童年生活经验基础上重新对数学进行认知的过程。但是,他们经验不够丰富,意志力比较薄弱,这就需要老师的有效引路和导航。

三、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小学生的有效性数学教学的主要场所还是需要课堂上进行的,教师有计划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有效性备课。课堂教育的有效性离不开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落实和实施。以下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1.情境设计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设计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们的兴趣情感,发挥其主动学习性。课堂教学情境主要包括语言文字、图表、图像、实物材料、人物动作人际关系等,是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利用立体感、质感较强的教学工具营造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的过程。有效的学习情境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兴趣情感,增强学习材料的直观感,培养他们的数学感知力,增强对数学认知的心理反应,激发潜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要具有生活性,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由于小学生的感性经验不够丰富,抽象思维度不高,在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中还要直观形象,可以有效的刺激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要具有数学学科性,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色,突出教学重点和紧扣教学内容;数学教学情境设计还要具有引出数学问题和启发同学们思考的效果,提出的数学问题要具有目的性和启发性,独特性和新颖性,可以结合当下的生活环境,提出具有现代化信息的启发问题。

2.有效的提問和讲授是有效课堂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老师的提问和教授是衡量教师教学语言和教学艺术的方法之一。老师在授课中会通过提问引出授课主题和启发同学们的思考,有效的提问需要具有层次感和把握适当的时机。讲授法是数学课堂教育中最早的方式之一,可以在经济有效的向多人传授数学知识和概括数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有效的帮助同学们建立知识网络,但是由于学生处于被动静听的状态,所以老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提问,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讲授内容的难度和容量,遵循学生注意力的规律,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都比较短,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应在课堂前15分钟进行,讲授还要注意保节奏性,使用富有很强感染力的语言,注意抑扬顿挫,轻慢缓急,授课节奏要和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相结合。在授课结束后,老师还应该及时对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反馈,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3.采用有效的探究教学法。探究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采用探究型教学法对于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老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提出相应的能引起同学们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操作和探究学到数学知识,增强数学运用能力。在探究过程中,要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老师多给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及时对同学们的探究方法进行指导,还要要珍视探究中学生们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质疑,尊重他们的探究成果,进行及时评价和鼓励,着眼于学生们基本素质的提高。

四、总结

判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不同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和发展。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刘珍.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3]胡跃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轻负高效”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8:145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第10篇

亲爱的同学,为了了解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以方便我们对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进行一些分析与研究。您无需填写班级与姓名,请务必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1、上课时,你是否认真听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

A.总是这样B. 多数时候这样C. 很少这样D. 不这样

2.上课时,你是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A.总是B.有时C. 难得D.从来不

3、你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是()

A. 不会B.不敢C.不想,怕答错了老师批评同学笑话

4.上课时,你是否常向老师和同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A.总是B.有时C.难得D. 从来不

5.做作业,你是否认真?()

A.总是认真B.有时认真C.谈不上认真D.不认真

6、你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是()

A.太难B.太多C.太少 D.没多大效果

7.有不懂或不会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A.放弃不管 B.问家长或同学C.到学校问老师 D. 不解决不罢休

8.你学习是为了:()

A. 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B. 让父母高兴C.进入一所好的大学D. 让老师高兴8

9.每天你花时间最多的学习是。()

A. 学数学或做数学作业 B. 学语文或做语文作业C.学其他学科或做其他作业D. 学英语或做英语作业

10.下面哪项活动你每天花时间最长?()

A. 看电视或上网B.帮家里干活C. 体育活动D. 看书

11.上课时,你喜欢怎样的上课形式?()

A. 老师讲解B.小组合作C. 看书自学D.无所谓

12.课堂上你喜欢老师那种表扬方式()

绿色课堂建设调查问卷------------------数学学科学生问卷

A. 掌声鼓励B. 小红花25人,占13.9﹪ C.其它实物29人,占16.1﹪ D. 无所谓50人,占27.8﹪

13.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上课你们才会喜欢?

A.上课有激情、幽默、生动、有趣,不体罚学生,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不讽刺挖苦学生,多让学生发言,多给与激励;

B.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多些活动;

C.课堂上适当给大家一点放松的时间

D.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和学生做朋友,不居高临下的老师;

E.老师上课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吻,要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同学们共同完成课堂教学。

14.例题是否具有典型性()

A.有B.一般C.没有

15.课后习题是否注重双基()

A.注重B.一般C.不注重

16.课后习题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起到了作用()

A.作用很大B.作用一般C.没有作用

17.老师上课很认真、准备了图片、课件()

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18.老师讲课能激发我们的兴趣,我们很爱学()

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19.老师常用举例方式讲解,我们听的很明白()

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20.老师能随时和我们讨论问题,并尊重我们的发言()

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21.老师布置作业不多、批改及时,我们是满意的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22.老师经常研究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 第11篇

一、课题的提出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在我县已进行近八来,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数学教学焕发着充沛的活力。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我县小学数学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率较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有效性原理,努力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最终达到全面发展。鉴于此,我们于2008年9月申报了“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并被列为“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第三期教科研重点课题。旨在使我县数学教学在科学的先进理论指导下得以优化,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并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揭示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努力追求教学理论上的自觉和实践上的高效、优质,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提供经验。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目标就是以树立全面正确的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为先导,立足于我县数学教学的实际及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通过对教学策略的分析、改进和应用,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落实苏教版教材编排意图的最佳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促进教师教学业务的专业化成长,造就一个新型的小学数学教师群体。

现实意义:

1.本课题实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学习探索,从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整体优化,提高自身的素质。

2.本课题实验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数学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是联系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助于改变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有利于促进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通过构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全县实验教师提供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范式。

3.本课题实验有利于充分体现和发挥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对苏教版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实施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定会给教师以启迪,更好地使用好教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给所有学生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给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具有江苏特色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特点和作用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和发挥。

三、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

为了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相对于课程改革以前来说,现在更加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有效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等。这些研究特点是:①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②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③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缺乏学科针对性,未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县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主阵地,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的行动研究,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

四、概念界定

1.有效教学: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2.策略: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

3.有效数学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发展学生一切的思想,运

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五、研究的基本原则

1.课堂中心性原则:以课堂为立足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推动课题研究的全方位开展。

2.全体参与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3.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启发探索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索。

5.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6.实践性原则: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动手、动口,深刻体会生活是数学的唯一源泉,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认知结构。

7.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逐步形成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新一代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思想和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2.发展性教学理论。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3.发现教学理论。发现教学要求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

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它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4.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以往的知识结构对于现有的学习过程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走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差异发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和认知能力。

5.有效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6.小学教学“数学化”理论。“数学化”理论认为: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处理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化”是学生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方法和过程。小学生通过“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又通过“纵向数学化”把符号世界一步步地完善。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分工

1.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研究》

负责学校:泗阳实小 负责人: 仇小红 联系人:赵文超

2.子课题《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

负责学校:泗阳实小 负责人:王志娟 联系人:赵文超 3.子课题《构建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研究》

负责学校: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负责人:陈佳梅 联系人:葛卫星

4.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与师生课余活动的关系研究》 负责学校: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负责人:段立兵 联系人:葛卫星

5.子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负责学校:泗阳众兴实小 负责人:陈月梅 联系人:刘小红

6.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

负责学校:泗阳众兴镇中心小学 负责人:史立峰 联系人:刘小红

构建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研究是研究的重点;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研究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八、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与课题相关的近年来国内外的各种原始文献及学校的相关档案,了解关于教学策略研究已做的工作,吸取对本课题研究有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调查研究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创造条件,对实验对象施加影响。有目的的观察记录实验对象的变化,从而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并聘请市内外的专家担任本课题研究的指导顾问,提高课题研究的计划性和效益性,以使课题规范、正常的运作,从而达到既解决问题又增长认识的双重目的。

4.案例研究法:选取所有参与研究的骨干教师所在班级,以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为研究案例,以便从实践中积累研究成果,形成经验总结和实验研究报告。

九、本课题与同类课题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1.都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低效的教学方法的摒弃,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2.都是借助于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论证上升为教学理论。

区别:

1.研究的背景不同:本课题是在课程改革实验近八年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如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组织实施者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2.研究重点不同:其他研究大多侧重理论方面,而本课题试图借助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验中,实践新课标理念,寻找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同时丰富教育教学的价值性理论。

3.研究对象、范围不同:其他实验研究均在一所学校选择实验班级进行实验,选择实验对象的面不广,对不同地区的情况缺乏了解,实验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受到限制,而本课题实验受主持人职务之便在全县设有实验班级,这样获得的实验经验上升为理论时,更具有普遍性,便于大面积推广。

十、研究周期(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及任务

1.起步阶段(2008.10~2009.3)

(1)组建课题组

(2)撰写课题论证报告、申报立项(3)组织课题组学习,有关理论(4)撰写课题研究方案(5)组织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09.4~2010.2)

(1)组织课题组理论学习(每周一次)

(2)开展课题研讨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3)组织有效课堂优课评比活动(4)收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

(5)邀请新课程专家讲学,上研讨课(6)撰写有关计划、总结、论文等。3.深入阶段(2010.3~2010.7)(1)课题专项研讨

(2)收集信息、整理资料(3)收集教师成果

4.总结阶段(2010.8~2010.10)(1)撰写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2)编写课题研究论文集(3)收集整理各类资料

(4)编写《有效课堂教学案例》(5)组织鉴定结题 课题组人员分工:

陈今晨 赵吕森 王 通 课题组顾问,指导课题工作; 陈 忠 赵文超 负责课题具体研究工作;

葛卫星 刘小红 陈佳梅 仇小红 负责课题指导协调工作;

陈月梅 陈佳梅 仇小红等负责组织协调、整理资料、撰写阶段总结;

史立峰 王志娟 伏芸芸 孙成前 蒋丽 负责收集材料;

段立兵 王志娟 张前侠 孙成前 蒋丽等同志负责实验研究、资料收集、落实课堂教学、撰写笔记、交流汇报。

十一、研究成果的形式

阶段性成果:实验总结、科研论文、课堂教学;

终结性成果:研究报告、科研论文、教案论文集、课堂教学精彩片段集、课堂教学。

十二、保证措施

1.课题组主要成员中现有省特级1人,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骨干教师5人,市教学能手4人,省、市优质课教师4人,县优质课教师6人,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课题的深入开展。

2.教研室确定的四所学校都是省级实验小学,各校有图书资料10万多册,报刊杂志100多种,电脑全部联网,便于资料收集。

3.四所学校共计在校生达18000多人,教学班320多个,便于实验研究。

4.作为省级实验小学,各校都重视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教师参与教科研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5.县教研室做好组织协条工作,确保每校课题研究经费足额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叶澜教授的《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

(2)《中小学数学》2005第4期和206年第6期

(3)黎奇主编《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12篇

《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实施多种策略,创设各种情景,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不断变革教师的教育观念、驾轻就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革新轻车熟练的教学策略„„。

伴随着新世纪的激越鼓点,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全新的教学理念如何走进课堂,物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且应答的课题。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才更有效呢?

一、教师的服务策略

以前,老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学生是聆听者,是教师的配合者,是教师教学思路的体现和实践者。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而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最根本之处,就是教师角色功能的转变,教师只有基于对学生人格的尊重,真正实现角色功能的转变,才能使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模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人物,不起组织指示和评价的作用,他只以班级一员的身份参加学生的活动。以真诚、坦率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交流思想。但教师决不是普通的一员,而是“特殊”的一员,特殊之处,不再于起到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信息源”作用,而在于起到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服务者”的作用。教师通过自己艺术化的服务工作,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学习能力。教师的这种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就学习机制而言,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最后都是呈现为悦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模式并对已有知识模式进行调整。因此,提高教师的帮助,使学生找到新旧知识在逻辑上的连接点,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比如,在分数基本性质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再呈现关于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和除法关系的练习材料,学生骤然开悟,原来分数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是同样道理。

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能力与目标的契合点。教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必须作最充分的了解。就其现有能力要达到学习目标存在什么困难?跳一跳能否摘到果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搬几个“垫子”,搬什么样的“垫子”,才能提高学生在思维能力上的“弹跳力”?这个“垫子”就是契合点。

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找到秩序与情绪的融合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共同的学习探索而产生情绪体验,较强烈的情绪体验往往会影响班级的秩序。教师应通过语言评价、进程推动等行为。让学生既能表达他们的情绪体验,又能较好地保证课堂秩序,使秩序要求与情绪表达处于一个平衡点上,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

教育的根本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从而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改变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大胆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引导学

生探索性的学习数学。

1.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如数学活动、数学实践、数学游戏等,联系与我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或生活中刚好发生的热点问题,将其捕捉,进而创设与之贴近的生活情境,并于此融入一些新鲜实在、生动有趣、真实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去思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培养、锻炼、发展他们获取知识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24时记时法”时,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看“有关两个学生的约会”的场面,新奇的故事情节一下子便吸引了学生。“猜一猜,明天两人会不会按时见面?”老师话音刚落,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争论不休,教师随即反问:“有时间有地点怎么会不按时见面呢?”正当大家捉摸不定之际,再接着看,看完结局,全体哗然,“原来约者愿意是晚上八时。面对这一扣人心弦的生活误会,使学生出自内心地感到“24时记时法”产生之必需,激起了内在的学习动机,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课。创设新奇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我们教师也应注意情境的创设是要为数学教学服务的,教学内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十分自然地找到现实原型,并且现实原型的引入确实能有效地增进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时的生活情境是合适的、有价值的;反之,则就没必要“为生活而生活”。直接从数学旧知引入亦未尝不可。

2.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同桌讨论、全班交流等学习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教师采用了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办法。教师事先发给每个小组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想办法研究长方形或正方形边角的特点。这时,组内的四个同学有的用尺子量边长,有的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有的记录结果。然后交流个人的看法,再由小组长集中每个同学的发现,初步概括出长方形或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最后,全班交流。教师再结合学生的汇报,精讲点拨,加以整理归纳板书。这样,通过学生探索、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等多种形式,既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当然,我们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时,要避免过分追求“观赏价值”,一些非常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必分组的内容安排小组学习,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生实践、验证,对所学内容不加分析,似乎我们的课堂没有讨论就不是“探索”,不分小组就没有“合作”,没有实践、验证就不会“发现”。我们应该对学生是怎样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原理进行认真研究,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识的一般规律出发,选择恰当的形式来组织和展开教学。

3.借助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

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学得主动,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千米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建立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抽象的,因此有老师想到结合课件演示,初步认识“千米”。首先让学生估计学校门口到“68路馨泰花苑站”这一段路会有多少米?在推算的基础上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1000米的路程是比较长的,接着出示我们学校的操场图,(课件演示)里圈塑胶跑道的长约200米,让学生思考并想象,几个这样的200米是1000米?跑5圈就是多少米?(1000米)并通过(学校周围熟悉的场景)调查录象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会有1000米?

从这里可以看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靠挂图或板书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在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中,进一步地加强学生对于1千米的认识。

三、教材策略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在新教材中,编者煞费苦心在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小学数学的精彩镜头,并从中选取具有特定数学信息的现实背景,再根据班级、教学目的为儿童学习数学创设有趣、有用、可操作、可探索的数学情境。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生活经验利用好这些情境,使得我们的数学教学是有效的呢?值得我们教师探讨。1.改进加工教材

改进加工教材就是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并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创造性的进行改进和加工。如《十几减9》这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们可以把情境图进行创造性加工,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设法遮住,让学生自主发现信息,提出学生最想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样加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逐步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2.丰富教材

丰富教材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挖掘教材隐含的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拓展和引伸。如在一位老师在教学“用数学”这一课时,他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进行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很快就会说出“水里有8人,岸上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能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8+6=14”。这时,问题已解决,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应该结束教学。而他却又问:“求一共有多少人?除了可以按水里和岸上来算,还可以把这些人分成怎样的两部分来算?”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可以按男女生性别两部分算,有的说可以按老师和学生两部分算,还有的说可以按有游泳圈与没有游泳圈来算等。这样,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发教材

开发教材就是突破教材的束缚,抛弃教材中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景,根据教学要求重新设计教学情景。如在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充分感知加法的含义,有老师大胆突破教材束缚,舍弃了教材中提供的情景图,而是借助于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铅笔和橡皮,创设了将两部分铅笔和两部分橡皮合起来的情景,然后老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刚才所看到的情景。创设这样的情景,不仅因为这两种学习用品是学生熟悉的事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几次“合”,能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把两部分物品合起来要用加法,这样结合具体情境,能使学生充分感知从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和符号及加法算式的过程,既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作为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了新课程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四、倾听策略

标准还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时才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否则,教师的引导可能无效或事倍功半。因此,倾听学生的想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就像李政涛先生说过:“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

每个学习者都是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去构建自己的理解。对于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可能是知道教师在说什么,也似乎能够理解其字面的含义;如果教师的解释与学生的经验之间不一致或者矛盾之处未获得合理的解决,学生就会半信半疑,很可能会想不通,并在他们后续的思维中仍然按照自己原来对这个事物的理解去做。而倾听学生的想法,可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困惑之处,针对疑难处进行点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当然对于学生,我们也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一群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学生,他们有时也很调皮,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课堂上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课时老师们使出浑身解数,既“诱导”又“哄骗”就是不奏效,他们各顾各的,课堂上犹如一盘散沙。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倾听、不会倾听。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会有效呢?一些学生不能静静地听同伴与老师在说什么。而总是举起小手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因此,课堂上的“倾听”习惯是需要我们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如:让我们的学生说说“刚才他说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你听懂了什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等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当然不是几节课能奏效的,作为老师的潜意识里要有这个意向,其次还需对学生强化训练,不断完善,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自觉意识。学生只有学会认真倾听,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五、评价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课堂教学中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具有引导功能和激励功能。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认知结构;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我们的学生,纯洁像一张白纸,在他们的心灵中老师的地位是崇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情绪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让我们教师满意与否,我们都应根据实际需要给学生以评价,如:一句肯定的话,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扬的手势等等,都会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同时,表扬也是多角度的。如,回答问题棒的,小组合作好的,动手能力强的„„这样不仅对受表扬者是一种促进,更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使学生不单注重教师的评价,同时还要注重学习伙伴的评价,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我们也应避免在课堂教学中,一味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而忽略了评价的诊断功能和引导功能的发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必须客观公正,这是首要的原则。同时,教师评价学生必须从实际出发,在客观公正的前提下,还要力求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教师如果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浮乏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或者让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到奖励,学生就会觉得索然寡味,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就会产生淡漠感。其次,评价学生要因人而异,不用“一把尺”。评价要看对象、看场合,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对“学困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作为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被遗弃感。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要求要严格,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不断进取。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在表扬激励的同时,还应注意客观的评价指正,使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有艺术性的评价好比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学生会产生潜

移默化的影响。

上一篇:“岗前培训”可认定存在劳动关系下一篇:普工辞职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