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2024-07-01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精选8篇)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第1篇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一近几年来,韩剧势如破竹,走入中国千家万户,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很多本土作品.与此同时,韩剧的`热播也带动了一系列韩国产品,如服饰、餐饮、音乐、音像产品等在国内的热销.如今,韩国文化正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时尚.韩剧何以如此魅力独具,风光无限呢?笔者认为,除了成功的商业包装、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优美的背景音乐外,韩剧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表现,尤其是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宣扬,是其能迅速为我国民众接受并喜爱的重要原因.

作 者:徐春燕 Xu Chunyan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所(郑州刊 名:文史杂志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年,卷(期):“”(5)分类号:G0关键词: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第2篇

鸦鸿桥镇河西小学 臧艳丽

进入腊月,年味渐浓,吃过腊八粥,家家开始忙年,做新衣、办年货。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人们有意无意的,都在盼着新年的到来。

现代,我国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不同的,古代庆祝年和春节的习俗方式也是不同的。“年”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法。我国在四千多年以前,随着农业的逐步发展,开始使用“农历”。夏代历法把一年称为“一岁”或“一载”,商代则称“一祀”(因商代重视每年一次的祭祀天地活动),年的称谓是周代开始的。《尔雅》中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的注解。“年”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禾,下面是扛负的人,意思是收割禾谷的时候。由于中原地区谷禾都是一年一熟,周代的人们便把谷物成熟的一个周期称为“一年”,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了。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传统历法多把一年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把正月的第一天称为“正日”、“元旦”,在这一天开展庆祝活动,并被国家确定为节日。但最早把正月初一叫做“年”的,是西周。秦朝历法一年的开始被确定在十月,汉高祖刘邦十月攻破秦都后,没有更改历法。汉武帝时,司马迁创造的《太初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中国人自古便重视“开始”,作为一年之始,正月初一自然而然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人们不免要采取各种方式庆祝、纪念一番,此后,庆祝农历年的习俗就不断累加、一直流传了下来。

“春节”又另有一番来历。虽然民间对春节的来历有很多传说,但实际上,从夏商时代到南北朝,民间虽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的“新年”并不叫“春节”。当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对于一个具有深厚农耕传统的国家来说,春天的风调雨顺自然是极为重要和喜庆的事情,因此,每逢开春时节,国家和百姓都要进行一系列祭祀和庆祝活动,以祈好年景、好收成,立春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节日。真正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的,是辛亥革命后的国民革命政府。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总统府召集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决定使用公历(格利高里历),这样就把格里历(公历)新年称为“元旦”,而把传统的元旦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了。从那以后,国人把古代过年的各种习俗和过春节的各种习俗揉合在了一起,祭祀天地先祖、除夕守岁、吃饺子、穿新衣、贴春联、闹花灯、赛龙舟、扭秧歌……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整整一个月,形成了现代丰富多彩的春节“过年”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中国人的一些传统文化在过春节的各种节日习俗中也有体 现。古代中国是以农业为根本的文明古国,几乎所有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都体现了农业文明的显著特点。从远古时的过年祭拜神灵以祈丰收,到后来的庆年、祭祖、祈福、拜年等几百上千种传统习俗,都深刻蕴含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就拿新年习俗来讲,春节到,家家扫房舍,装点居室(如:贴窗花、贴对联、贴福字等)、张灯结彩(如:挂红灯笼等),鸣放鞭炮,盼的是协调阴阳、去旧布新、驱邪祛病;户户焚香供奉,祈天祀地,拜神祭祖,求的是大吉大利、天神佑护、风调雨顺、家族兴旺;人人穿红披彩,互相拜访,赠物达礼,口口相贺,祝亲友健康富贵、吉祥如意、开心快乐。虽然物换星移,时代变迁,我国已经开始进入现代化乃至后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几千年的世代承袭,这些民风民俗已经沉淀到我们中国各民族的血液中去了,每到节日来临,我们还会感应祖先的文化基因,不自觉地为那些传统习俗而奔忙、而团聚、而快乐。春节是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远游的儿女不远千里也要回到父母家里。过年的前夜叫团圆夜,家人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就是“合”,饺与“交”谐音,取的是相聚之意,象征合家团聚。我们中国人是最重家庭观念的,把家人团圆欢聚看成是最重要、最欢乐的事情。

从《归来》看中国的文艺电影 第3篇

关键词:文艺电影,冷色调,精神,精品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文艺不能在商业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这次座谈会无疑给了电影的制片人、导演一个未来的电影创作方向,也让我们陷入中国的电影乃至全球的电影有多少是让人哈哈一笑没有留下一丝深刻而又有内涵的静悟中。

在影片宣传策略上,与以往的商业电影大肆炒作相比,张艺谋为这次电影举办的“对话李安”“对话莫言”“对话斯皮尔伯格”活动显得更符合其“高大上”的身份,这种和大牌导演、作者精神文化的交流使得观众对电影增添了一份好奇与期待。这部影片无疑也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随着播放节奏的或缓或急,我们了解了在“文革”背景下的人性百态。另外,《归来》也有一个非常大的噱头,这也是继《红高粱》《秋菊打官司》等作品后,张艺谋与巩俐的再次携手合作。优秀的导演和演员的强强联合本身就为电影赚足了亮点,观众从这部影片中还是能轻易联想到巩俐早期所拍摄电影的人物形象,这就是大牌明星在演出时,电影角色与平时生活的完美划分。

文艺片可以说是让人们了解张艺谋的开端,与他以往比较成功的影片相比,《归来》整体呈现出一种偏冷偏淡的色调。正是这种色调让观众感觉这就像是在自己面前发生的事情,大脑中也保留了几分理智和客观,这是真正的看电影而不是被电影牵着鼻子走,我们可以去思考、去判断电影中人性的异化,可以感受“文革”时期特殊环境下男女主角的痛苦与无力。③影评人周黎明说:“电影《归来》醇而不烈。它不是那种一口把你灌醉的烈酒,需要慢慢品。”这部影片截取了原著的后5/1的篇幅进行改编而成的。电影是一个新的形态,张艺谋对剧本视角进行了创新,他将历史的背景摘除,遗留下一个感动人心的爱情故事。他说:“我不想拍得太全,希望能够以点带面,以小博大,用一个爱情故事,一个家庭的故事去折射历史。”拍摄一部回顾历史的电影,我们看到的是用一种极简主义手法,内敛的、内伤的方式去沉淀那些苦难。在中国的电影史中,很少有人选择以“文革”时期为背景拍摄电影。之前有关“文革”时期的作品,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的政策对人造成的伤害,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但却想要了解“文革”。然而在这部影片中,似乎人们已不再有那份想要探寻的心,历史已经过去,那些经历过的人的心也在沉淀。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一个苦等20多年之后终于自由的陆焉识,一个每月的5日风雨无阻前往火车站等待爱人的冯婉瑜,一段充满波折但又圆满的亲情与爱情,这些都在冲击着我们,使我们为这种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环境打磨的真情而沉醉。

一部记忆电影,是一种思潮,折射了时代,是情感与思想最中国式的表达。在冷色调中完成了深刻与深情的表达,这让我们对这部电影,对这个特殊环境下的人文温暖进行了思考。文艺片非常重视氛围和感觉,在表演时仅靠动作的无声表达也可以精确地演绎出理想的效果,比如陆焉识弹钢琴的那场戏,伴随着美妙伤感的音乐,一个人背对着镜头弹钢琴,另外一个人从楼下往上走,这种静谧的空间转换让人感到温暖。电影中另外堪为经典的一幕:在男主角逃亡过程中约见女主角的火车站,女主冯婉瑜得知有人要抓男主的时候,心理急迫地喊着“焉识,快跑,焉识,快跑啊……”一遍又一遍的声音回旋在耳畔,让人感到身上的毛孔都在跟着紧张,希望能尽快找到陆焉识让他逃脱悲惨的改造命运,陆焉识被抓后还在呼唤婉瑜,试图摆脱奉命抓他的人,另一边冯婉瑜努力想要挣脱女儿的束缚去见自己深深想念的丈夫。巩俐和陈道明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湛完美的演出,人物内敛、克制而丰富,饱满的情绪贯穿整部电影。

影片以一种隐晦、缓和的手法来描述“文革”,整部作品的重点在于个体性的人生变故,有激烈、有叛逆,但一切终究归于平静。电影中有一句话“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有人认为这部电影要搞颠覆,实际上,这是在影射性地告诉人们,失忆是一种铭记方式,可以让后人感受到这段历史遗留下来的力量。从影像结构上来看,《归来》去繁就简、隐喻平缓,不再有宏大和重彩,基本以室景为主。“文革”的元素符号和印记也只是作为背景轻描淡写、点到为止。而重点的“失忆”章节则使用自行想象与心理暗示来弥合人物彼此间的情感期盼与守望失落。这样,看起来风轻云淡的故事陈述,实则比诉苦与撕裂更揪心,更震撼人心,更有力量。

《归来》能有近3亿的票房,这让我们对文艺片的回归又燃起了希望。当然,张艺谋的这部电影也给了我们一个侧面的参考,社会的反响不佳归根究底不是因为文艺片没有市场,而是要拍好一部影片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文化内涵。商业片的娱乐化已无法满足人们对电影艺术的渴望,大量无营养的商业电影甚至让人们产生了反感。电影需要从娱乐走向文化,这是电影文化对历史和人性思考的目标与深度。有人说文艺片在国内的生存空间很小,如果按票房来算可以忽略不计,中国虽然是电影业的“大”国,但如果没有文艺片,中国电影就会畸形发展,不注重内涵和艺术性,电影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小。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因此国家要完善相关政策,同时也需要一代一代电影人的努力。正如一句话所说,有能力的人就有责任,有责任就要懂得奉献。电影是一种教育,是思想精神的传输。文艺片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历史与人文情怀的交流方式。未来我们需要精品有质感的电影,而《归来》无疑是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第4篇

近几年来,韩剧势如破竹,走入中国千家万户,受欢迎程度已经超过很多本土作品。与此同时,韩剧的热播也带动了一系列韩国产品,如服饰、餐饮、音乐、音像产品等在国内的热销。如今,韩国文化正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流行时尚。韩剧何以如此魅力独具,风光无限呢?笔者认为,除了成功的商业包装、细腻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优美的背景音乐外,韩剧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表现,尤其是对孝文化的继承和宣扬,是其能迅速为我国民众接受并喜爱的重要原因。

纵观在中国热播的韩剧,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传统的文化道德标准作为立戏根本的,尤其是剧中对孝文化的宣扬和表现更是随处可见。《黄手帕》中,一对相爱的情侣,尹紫英和郑英俊,本来可以依靠法律和家族经济的支持,搬出家去自立门户;但仅仅是因为奶奶的极力反对,他们便耐心等待了好几年,直到奶奶回心转意。《看了又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情节比《黄手帕》更加曲折:生活于富裕之家的两兄弟分别爱上了成长于贫困家庭的两姐妹,于是两姐妹的家境、性情,两兄弟的职业以及婚后可能会造成的称谓混乱,都成为奶奶和妈妈反对他们结合的理由。剧中晚辈对于爱情的执著和对于长辈的孝敬,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现代文明下的传统文化。《加油!金顺》中,我们看到,婆婆给媳妇一点关爱,媳妇便感激涕零,“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地不停呼唤,传递着那种离我们远去的东方的婆媳关系。此外,《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反复提到:“在爷爷面前你怎能这样?”“在长辈面前你应该用这种语气吗?”他如《情定大饭店》中女儿洁霓见到20年前抛弃自己的父亲,非但没有怨恨,反而恭敬地行跪拜礼等,无一不是对东方孝文化的表达。

何谓“孝”?这个名词,中国人是不会陌生的。《礼记》说:“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修宗庙、敬祀事,使民追孝也。”最初人们把对于祖先的崇拜和敬祀称之为孝,并以此祈求获得庇佑。西周以后,孝的对象由远及近,“善事父母为孝”,从祀奉传说中的先祖变成了侍奉生养自己的父母,这是人类宗亲制度的一次巨大胜利。

中国是孝文化的故乡,华夏文明泱泱五千年,孝的历史渊远流长。《史记》载,早在我国社会还处于原始的部落联盟阶段,在中华沃土上就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以孝道闻名天下的典范,他就是功勋卓著的部落联盟首领——舜。传说舜“父瞽叟顽母弟象傲,皆欲杀舜”,但他仍能固守仁义,坚持孝道,以诚感人,“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后来终于赢得天下归心,成为后世帝王和万民学习的榜样。

公元前428—前408年之际,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国之“至德要道”的《孝经》的问世(从上海古籍出版社《孝经译注》汪受宽言),标志着我国完备的孝文化理论的形成。虽然《孝经》的作者众说纷纭,但书中记载的有关我国最伟大的文化巨匠孔子向其弟子曾参讲述孝道的言论对中国的影响却是历久弥深。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人的生命源自父母,因此对于父母赋予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要特别地爱护,不敢损坏伤残,这是孝的开始,是基本的孝行。“夫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教育的出发点。“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同上)如此,在夫子的倡导下,孝敬父母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无形的社会契约,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村野匹夫,都必须躬守亲行。汉代以后,《孝经》成了少年儿童的启蒙教材,为世人代代传颂。它所宣扬的孝道理念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深入炎黄子孙的骨血,成为华夏民族代际间美好的道德文明。

“罪莫大于不孝”,不孝是为世人不齿,遭人唾弃之大事。为了宣扬孝道,防患未然,孟子还详细总结了五种不孝的表现:“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下》)以此警戒后人,谨思慎行,防微杜渐,以免做出有违孝道,危害家庭和睦和父子伦常之恶事。至今,仍能为我们所记起的关于孝道的至理良言仍比比皆是,像《礼记》、《孝经》等典籍所载:“是故孝子事亲有三事,生则养,没则葬,葬毕则祭”,是古人对于孝子的基本要求;“冬温而夏,昏定和晨省”,是孝子必不可少的功课;“父母唯其疾是忧”,要时刻考虑怎样使父母健康长寿,以免遭受病疾的痛苦;“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是对孝顺子女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父母上了年纪,一方面要为他们的高寿而欣喜,另一方面又要为父母的年迈体弱而担心。此外,更要从人格上尊重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总而言之,子女应该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事父母,能竭其力”,所有会使父母身心愉悦的事情,都要尽心去做。这些言论陶冶了人们的思想和情操,促进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与有序,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著名学者谢幼伟曾经说过:“中国社会是彻始彻终,为孝这一观念所支配的社会。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既然“孝”对我国社会影响如此之深刻,在我国社会延续时间又是如此之长久,那么为什么在当代中国社会,我们却很少能够看到这种文化给我们留下的烙印;反而在韩剧中,我们却能够找回那种对于伦理道德的久违了的、如沐春风的感觉?反省自身,我们在迎着未来大踏步向前的途中,是在哪里将孝文化“遗失”了呢?

众所周知,中国西周时期建立起来的完善的宗法制度是“孝”产生的土壤,可以说孝文化从一开始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孝的确对家族和谐和社会稳定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为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阶级统治的武器,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汉代提出的“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其实质就是为了削弱阶级对立,缓和阶级矛盾。朝廷对孝的大力推广和表彰,在促进了孝文化传播的同时,也使得有关“孝”的评判标准完全被控制在统治者的手中;尤其是那些过于极端的尽孝方式的宣传,极大地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像《后汉书》中所赞扬的姜诗“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后值风,不时得还,母渴,诗责而遣之”。姜诗的母亲喜欢饮江水,他妻子需要远赴六七里外的江中汲水,本已相当危险,还会因为遇风汲不到水而遭丈夫的休弃——这种孝也太不近人情了。更有晋人郭巨,因家境贫困,而妻又生一子,担心抚养儿子会影响供养母亲,就决定“埋而奉母”——如此残忍的行为,竟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至孝,列于二十四孝中大肆宣扬。还有曹娥,其“父盱于江中溺死,不得其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号哭,昼夜不绝于声,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如此不珍视个人存在价值,此种孝也实不足以效仿。然而在历代列女孝子传中,类似这样“愚孝”的事迹却蔚为大观,不绝于书。

同时,“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的孝道纲领的提出,也暴露了统治者的阶级本性。事亲与事君相浑同,孝由此得以全面政治化,并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长治久安的社会精神基础。这种精神基础可以简单解释为,人君能够对人臣提出作为人父对人子的同样要求。这在助长统治者专制气焰的同时,也使得君权得以无限制地膨胀,后来又经过历代统治者对“孝”的不断强化,终于使孝在宋代以后走向了极端化、专制化。为了论证“天下没有不是的君”,就说出了“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最后竟提出了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政治观点。其精神实质已经背离了传统儒家的孝道原则。孝本身的血亲关系,已经扩大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成为统治阶级“制造顺民的大工厂”。这种被统治者硬说成父子兄弟的人伦关系,一方面掩盖阶级国家的实质,另一方面也扭曲了孝道的本意,是对孝的概念的偷梁换柱。

随着近代社会人文观念的兴起,忽视个人存在、扭曲人性的被统治者所利用的孝道观,必然会受到新思潮的鞭笞。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宗法家族社会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统治阶级费尽心思所维护的孝道观随之动摇。接踵而来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进一步加速了中国宗法家族社会的解体和公民社会的生成。在这个时期,传统的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受到了严厉的批判。这种批判从封建的家长制开始,与之如影随形的孝文化自然不可祸免。正如马尽举在《关于孝文化的再思考》中所说“五四运动中,社会文化批判和社会政治批判的锋芒直指家长制,也就必然直接面对家长制的文化系统——孝文化”。或许是因为矫枉过正的缘故,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家们没有细致地对传统孝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进行择取,而是积极致力于对儒家的“孝”观念的全方位地否定和批判。1949年10月,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彻底宣告了家长制时代的结束,中国传统孝文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长制的殉葬品。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的基础,而儒家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虽然孝曾经被当做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御用工具,但它在历史上所起过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够被抹杀的——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捍卫和平、抵御外辱等。在今天看来,过去人们对孝文化的批判似乎过于简单,再加诸多原因的促成,使得孝道的合理内容在人们的社会的生活中也被抛弃了,以至如今我们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总是显得无章可循。

纵观周边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在历史上均受过中华文化的泽被,他们至今恪守的孝文化就是源自中国。这种传统美德伴随着他们走过了现代化的进程,直到今天这种文化依然在延续,其作用不可低估。尤其像韩国,是一个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度,至今在社会生活方面还保留着属于儒家文化的许多传统的东西。这些东西曾经为我们祖先所倡导和遵循了数千年,却为我们遗忘了。

韩剧在中国的热播,勾起人们对以往传统伦理道德的追忆及反思。为什么当我们看到韩剧中小辈对长辈彬彬有礼,早出和晚归都要向长辈致意,尊重老人的意见和观点时会感到特别的亲切——而这种感觉,在目前我们的国产影视剧中却较少展现?劳累了一天,泡一壶茶,内心平和地去欣赏一部反映家庭伦理的韩剧,吮吸着剧中那种纯朴的传统文化的气息,比起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应付那些没有文化底蕴的闹剧,自然惬意多了!老年人在剧中看到了尊重,青年人在剧中受到了启迪,儿童学到了孝敬长辈的美德;而我们的文化人,特别是文艺工作者看完韩剧后又该作何感想呢?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第5篇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从李安获奖回看中国的电影文化

【热点】从李安获奖回看中国的电影文化 【关键词】李安 电影 文化 【背景链接】

在2013年2月24日晚举行的第85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击败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人,继《断背山》后再次夺得最佳导演奖。

面对李安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最佳导演奖,我们的华语影片该反思的太多了。李安是获奖了,这是华人的骄傲,因为李安是华人,仅此而已,我们在兴奋的同时,不能不联想到华语导演。相比之下,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让影评人和网友开始质疑华语导演的专业水平。不仅连年征战奥斯卡没戏,现在连选片子“申奥”都成了大难题。

面对质疑,华语导演们显然有点不服气,回应起来都酸溜溜的。首先导演王小帅最有勇气,站出来评论李安获奖一事:“给李安导演恭贺大喜„„奥斯卡不是大家玩的,只有一个最佳外语片带美英之外的电影玩玩,而且得本国推荐,电影局每年都有推荐。李安的条件应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这段话话里有话。在恭喜李安之后,王小帅更多的是要表达两个意思:第一,奥斯卡不带别人玩,华语导演上不去是自然的;第二,去奥斯卡需要电影局推荐,言外之意,审查制度也是影响华语导演在奥斯卡表现的原因之一。

当前的世界电影局势,美国独霸天下,国际化的电影产业不仅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还向全世界传播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在国际上树立了一个民主自由强大的完美形象,更重要的是世界各国的本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考验。而中国落后的电影产业使得中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都危机四伏,所以振兴本国电影业,在接受与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推动本国经济与文化的国际化,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大任务。

【典型案例】

这次的奥斯卡,最让国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导演李安的最佳导演奖。此前,不少人认为李安难以胜过斯皮尔伯格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美国《娱乐周刊》推估出斯皮尔伯格的得奖机率为27%,李安是25%。而这次李安的成功“逆袭”,应该归功于他严谨谦逊的态度。影评人宋子文说:“李安为了拍摄3D苦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学技术,为了监视水下摄影考得潜水执照。他把自己刷成白纸,去包涵不同的文化,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新京报)当前全球化的趋势已席卷全球,电影产业跟随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走向国际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幸免也不可逆转。中国电影难以在国际上立足,电影产业不发展,或者说发展得不够好不够快,便只能等待世界电影的倾销,因此,中国电影要走国际化路线是必然。可是走国际化路线并不简单,当前,世界电影产业的背景是,好莱坞电影已经称霸全球,而且各个发达国家也把电影产业作为了未来的重点,而中国电影目前落后世界水平很多,面临的竞争力也比较巨大。

国际化的电影产业经营的是电影文化,它的核心仍然是电影的文化属性,软实力才是电影产业真正的蝴蝶效应。电影产业在创造巨大财富以及众多就业机会的同时,更帮助电影创作国家在世界上树立正面强大甚至完美的形象。因此,众多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发展民族电影事业,壮大民族电影产业作为强化本国软实力,进而增强本国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

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制高点,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提出了社会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十二五”规划也着重强调了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要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而电影是最具有国际性文化产品,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电影“走出去”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面临着电影竞争力弱、缺乏品牌优势等问题。

【标准表述】 原因分析:

一是中国的电影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是靠国内票房收回成本。而中国电影票房虽然连年增长,但这主要是整体产业的增长,分到单片的收益仍然相对有限,而且跟世界相比,中国对电影的消费仍然是小国。

二是是中国电影文化中的排他性。美国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放下包袱,他们的电影中包含女性权力运动,同性恋权力斗争,黑人权力运动,性解放运动等,而中国的国家广电总局禁掉了《蜗居》,则显得很保守。东方文化压抑个性以求整体的和谐,中国电影不能表现反面的东西,电影是一条腿走路。

三是东西方的价值体系是完全相背的,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影响深远,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产业走向世界。中国的传统价值体系正如《礼记》所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以“致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中和”为核心,也就是压抑人的个性,欲望,而实现一种和谐和秩序。当今中国虽提倡以人为本,但人们内在的价值体系以及整个社会的行为方式并没有改变,而且想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而西方的价值体系是以自由平等为核心,以人为本,是一种提倡个性和自由的的文化氛围。

四是中国文化的过度娱乐化。

中国目前的电影和电视剧乃至整个文化都表现出过度娱乐化的倾向,缺少冷静与理智。【权威观点】

文化差异是瓶颈,也让我与众不同。——李安

学者丁言曾说:“文化只有被大众认同并成为全社会行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才能成为整合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对策措施】

一、电影文化要兼容并包,尤其是敏感的社会问题。

整个社会和政府都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电影产业,要敢于正视电影中所反映出的社会敏感话题,要兼容并包,而不是一味得删减、禁播。

二、电影文化要有个性也要有共性。

中国的电影过分强调自身文化的特性,电影要走向世界,除了发扬传统文化,也要反映人类的共性或者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例如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反映的是天人合一的自然主题。要立足做世界的电影,而不是中国的电影。

三、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学习成功的电影大国。

中国的电影或者整个文化产业,都要借鉴成功国家的经验,比如美国和日本的文化产业都很发达,我们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吸取成功的经验和理论。

四、提高文化软实力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通过制定政策,统筹规划,把握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和方向,鼓励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打击盗版,保护文化产权。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一句话点评】

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对于中国,文化在坚持自己独特个性的同时也应该具有包容性。

山东公务员考试:http://sd.offcn.com/

从武侠电影看中国的侠文化 第6篇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第7篇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走在

了前列,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从广州开办全国第一个音乐茶座始,广东的文化产业经历了发育、转型、快速发展等若干时期,已进入产业体系的初步形成,达到相应产业规模、水平,并形成特色,孕育着更大发展的阶段。

1.广东文化产业的规模已相当可观,在国民经济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广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04年底,广东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已达到1205.43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20%强,占广东GDP总量的6.6%,从业人员177.29万人。2006年增加值1673.0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6.4%。这个规模,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相比,也是可观的(北京200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960多亿元,上海2004年445.73亿元,浙江2004年669.70亿元)。重要的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一方面,它已作为支柱产业,体现并带动了信息经济的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通信、广播电视和视听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化进程大大加快。调查组所赴广东,佛山、江门、珠海、深圳等地,电视数字化传输的普及率在提高,佛山等地数字电视台入户率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这三个原来分工明确的行业出现融合汇集现象,在广州我们已看到电视在设手机频道。同时,新媒体也正在纳入产业范围。广东自网络游戏产品开发始,扩及动画卡通、手机游戏、多媒体,正在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网络游戏产品研发、人才培养、产品运营、产品展示、产品出口、电子竞技的产业链。广州天河软件园已成为国内软件聚集度最高、发展最成熟、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网游动漫产业基地。该园区2004年在网络游戏方面的收入达6.1亿元,占国内网络游戏收入的1/4。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广东家用视听产品制造业发展迅猛,2004年创造增加值为282.41亿元,增长23.4%。相应地,印刷、工艺美术品制造、玩具制造、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也很发达。这说明广东在人均GDP进入3000美元之后,经济形态已经实质地发生变化,以制造业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正在往以文化产业、服务业为特征的知识、服务经济转移,至少已经出现了诸业态交融的状况。

从全国来看,更为深刻的问题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不是一个被西方资本和技术同化的地区,而是一个文化自我生息繁衍、日益强盛的文化大省。在文化产品出口大于进口额的同时,在广东我们还听到这样一个数字,若干年前,港台和境外电视在广东的收视率与本土及大陆的收视率之比是7:3,而今天是3:7。广东省委、省政府2002年就作出了把广东建为文化大省的决定,并且成立了建设文化大省的专门机构,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应该说这也是有战略意义的。

2.广东文化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且具备了相应的特点

目前,广东文化产业门类及行业已形成稳定的格局。新闻服务业、广播电视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文化娱乐业以及前文所提及的网络信息服务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等都已具备一定规模,而且各业基本都有经济效益突出、竞争力很强的产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如在全国知名度较高的南方报业集团和南方传媒等。

同时,广东文化产业的特点也是明显的。首先,在总体上文化的体制已转型,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省份,广东各地的主流媒体基本已成为规范的市场主体。而且这些主流媒体集团的运转状况是良好的。广东省的广播电视传媒主营收入全国排名第一,南方报业集团及各地报业集团的主营收入也达到相应规模,年广告收入超亿元的报纸就有8种,发行量在百万份以上的报纸4种。其次,民间文化企业发展迅速,文化主要行业的所有制结构日益多元化,据2003年的统计数据,全省民营文化企业17869个,从业人员24.12万人,分别占全省文化企业总量的46.61%和18.72%。在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流通业中,民营企业经济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再次,广东文化产业跨行业、跨领域的特点也在显现。广东文化旅游正在发展,全省各地的人文地理游和演艺地理游正在兴起。如江门侨乡的碉楼,已被批准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晚近代名人故居、历史遗迹也成为游人选择的重点,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故居以及黄埔军校、黄花岗等。2002年广东的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1386.12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102.6%。2002年深圳接待过夜境外游客449.5万人,其中港澳游客319.87万人,占绝大多数,深圳、珠海港澳游客的入境游等日益活跃。会展业也蓬勃发展,在广州、佛山、东莞、珠海、深圳已形成一批全国性、国际化的会展品牌,如广交会、高交会等。

跨地域的特点不仅反映全省各地之间的产业联结,而且反映于港台地区的交流、合作、融合。除人流之外,进出口交易也十分活跃。文化产品出口大于进口,特别是文化制造业产品,如DVD播放机、与电视机配套的电子游戏机、玩具三种出口额2004年达到100亿美元。印刷业已成为世界四大印刷中心。由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平均消费水平低于香港,大量港民和企业到深圳等珠江三角洲城市进行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演艺、娱乐、印刷、设计、软件等创意产品和文化及创意服务方面的消费,也日益频繁、经常。

3.广东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市场体系建设的问题,这是全国共性的问题

首先是文化市场性质的问题,是不完全的市场与半市场的背景与环境问题。从纯粹经济学意义上来看,在主流媒体和行业上,事实上是存在着垄断的,尽管多数主流媒体已实现改制,但不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客观上影响了整个文化产业的规模,进而影响地区的文化竞争力,大到全国,影响国家文化竞争力。

其次,市场主体的问题也与市场性质相关,由于市场准入的原因,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文化产业领域客观上受到限制。据2003年的统计,虽然民营企业数占文化产业企业数的46.6%,但营业收入只占13.61%,资产总额只占14.73%。

当然,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撑体系是更为直接的原因。在顺德,经营效益很好的孔雀廊艺术公司,呼吁版权可以抵押以取得银行贷款。这家公司制作经营粤剧为主的音像制品、产品远销国外,在加拿大温哥华等地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这不仅是民营企业的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产业金融环境的问题。从市场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就是市场要素、资金的激励机制的问题。

最后,这些关于市场性质、主体机制、要素的问题,都反映在市场规则和政策体系上。广东各地都在呼吁国家制定更为积极、具体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制定更为主动、开放、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市场规则。

从广东的情况看全国,文化市场

体系建设到了实质突破的阶段

首先,全国经济形态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这要求我们较之以往更重视、更实质地面对文化市场体系建设问题。2006年全国人均GDP已突破1700美元,产业结构和水平的不均衡性更加突出。在一些发达地区,人均GDP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形态在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迅速,文化产业正在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发挥作用,并且正产生全局性的影响,前述广东网络信息业文化产品制造业的发展等就是例证。广东发生的情况在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环渤海的地位也正在发生。文化产业跨行业、跨领域的情况也成为趋势。因之,重新审视认识文化产业在经济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显得尤为迫切。冷静、理性、客观地说,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尚未深入具体到那样的程度,一些经济部门尚未正式将之纳入视野,无论是政策、法规,包括产业统计目录都尚不完备。离建立资源整合、要素支撑、社会动员等比较完备的支持系统尚有很大差距。

同时,要认真研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文化产业提出的战略性挑战,靠目前的办法,从总体上看还不够积极、有效。广东的情况是:一方面文化产品出口大于进口,但内容产品方面的出口很弱。核心文化产品中的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均为进口额大于出口额。2003年这些产品的贸易逆差严重到7:1,引进、输出,版权件数比例为11:1。这是全国的一个缩影。就原因看,主要缺乏内容创新的激励政策和机制。我们的创新主体群还较单一,基本是原计划体制内的。而各地虽然有一些财政和行政支持的措施,但总量都有限,金融系统基本没反应。所以全社会的力量并没有充分动员起来,文化生产力的解放总体上是乏力的,至少是缺乏有效激励。

从抢抓战略机遇期的高度来谋划

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从抢抓本世纪头20年战略机遇期的高度,来谋划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首先,要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基础上,制定阶段性的文化大国发展战略,重点采取分区域发展措施,让一部分地区更自觉地率先发展起来。第一是把经济大省、强省变为文化大省、强省。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实行特殊政策,把传媒、娱乐、信息以及相关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起来。客观上讲,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这些省市2006年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北京、上海已超过6000美元,产业结构必然相应调整,已具备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给予有针对性的政策,培育文化“增长极”,必将产生突出的效果。第二是在全国各类地区进行文化产业布局,按照经济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之后与走出去的思维,在新疆、东北、西南及中部各省份区域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整合资源,培育市场要素,推进社会动员,也将产生明显的效应。这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不仅顺应人均GDP进入3000美元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也是符合节能与资源合理利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略的。

其次,要培养以金融支撑为重点的市场要素支撑体系。在人才、资金、技术等市场要素中,重点调整金融政策,建立若干国家扶持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以扶持充当文化“增长极”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扶持大的文化产业集团、集群,扶持内容产业的自主创新企业,对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实行放活政策,在全国形成若干“增长极”地区的金融集群,若干文化产业行业的金融集群,全国各类地区的扶持文化产业搞活的金融政策集群,真正有效地解放文化生产力。

再次,要重点研究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问题。从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入手,拉动整个农村地区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业,拉动整个农村地区的服务经济。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应简单采取一些发达国家福利政策的方式,而应将之置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体制格局中来通盘考虑。通过政府采购这个杠杆,撬动整个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闸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类产品市场的活跃,拉动整个服务经济。

最后,要深入研究文化市场准入的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应下决心在主流媒体行业打破垄断,形成体制内竞争,这必然激发活力,而且也能有效避免行业内部腐败。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足以应对产业化、全球化挑战的产业集团、产业集群。否则,目前的体制缺乏危机感、紧迫感,没有竞争的压力,就没有强大的动力,这是难于应对未来形势发展的。

从韩剧看中国的孝文化 第8篇

关键词:中韩交流;檄文;檄黄巢书;崔致远

中韩两国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代曾有不少朝鲜半岛文人来中国交流或生活,为今天中韩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其中,新罗时期的汉文学家崔致远就是杰出的代表之一。

一、引言

崔致远是公元9~10世纪韩国的著名文学家,曾居唐朝16年,公元879年担任地方割据势力高骈的从事官,884年回韩国,16年间创作了一万多篇作品。他的在唐作品大部分失传,现存的作品主要为文集《桂苑笔耕》20卷。

《桂苑笔耕》中收录的《檄黄巢书》是使崔致远在唐朝声名远播的第一部作品。檄文作为古代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体,在军事、政治斗争中起着声讨、劝诱对立派以及昭告百姓、拉拢或安定人心的宣传效果。陈琳的《讨曹操檄》、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等均为名垂千古的檄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社会动荡,中央政权几乎名存实亡。黄巢发动农民起义,当时韩国文人崔致远投于藩镇割据势力高骈门下,代笔写下《檄黄巢书》,旨在揭露黄巢罪状,同时劝降。这篇《檄黄巢书》名震一时,细观其中,可窥见中国文化对朝鲜半岛文人深刻的影响。

二、《檄黄巢书》体现的中国文化影响

1.忠君思想

晚唐时期,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中央政权接近名存实亡。但崔致远在文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唐朝朝廷的清明强盛、唐军的强大威武,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反映黄巢军队的不堪一击。这虽然可看作行文的夸张手法,但也体现了崔致远忠君爱国的观念。他认为农民起义等于叛乱,是违反大义的。

“比者我国家德深含垢,恩重弃瑕,授尒节旄,寄尔方鎭”。

“我缉煕雄略,糺合诸军。猛将云飞,勇夫雨集。高旌大旆,围将楚塞之风。战舰楼船,塞断吴江之浪。陶太尉锐于破敌,杨司空严可称神”。

对唐朝廷和唐军强大的描述,既对黄巢有震慑效果,又起安抚或拉拢民心的作用,即劝导百姓站在朝廷的一边,体现了他的忠君思想。

2.门第观念

古代中国社会重视门第出身,这种观念伴随着儒家文化在东亚圈的传播,也深深影响着朝鲜半岛的文人。抨击对方的门第出身是檄文中常用的手法,例如骆宾王在《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中讽刺武后“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而崔致远则写道“出自闾阎之末,起于垄亩之间,以焚劫为良谟,以杀伤为急务”,辛辣地讽刺黄巢“出身低贱”,不该有造反之心。抨击对方的出身,即从根本上否定了对方,体现了中国檄文鲜明的语言风格和崔致远内心深处的门第观念。

3.以古为训

中国古代先贤留下许多经典,中国人信奉“以古为鉴”的哲理。崔致远虽为韩国文人,但汉文学功底深厚,在檄文中引经据典,使文章逻辑清晰而富有说理性。例如他引用《道德经》’中“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来阐述凡事都不能长久,要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道理;引用《春秋传中“天之假助不善,非祚之也,厚其凶恶而降其罚”一句来说明黄巢如若不知悔改,必遭天惩的道理。这体现了浓厚的以古为训的观念。

《檄黄巢书》一文中,引用了中国历史上的唐虞、苗扈、刘曜、王敦、安禄山、朱泚等起兵反朝廷而失败的古事来类比黄巢之乱,举出陶太尉、杨司空、孙权、杜预来表达唐朝廷军事强大和未来必胜的看法,古训涉及《道德经》、《春秋传》、《庄子》、《韩非子》、《隋书》、《三国志》、《周易》等众经典,体现了崔致远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和浓厚的以古为训观。

三、结语

崔致远的《檄黄巢书》,体现了忠君、门第、以古为训等中国文化深远的影响,符合中国古代檄文抨击有力、说理性强的特点,体现了当时朝鲜半岛文人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可以说是唐朝中韩文化交流下的产物。(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崔致远.檄黄巢书.桂苑笔耕(11).韩国古典翻译院

[2]韩洪泉.中国古代檄文的基本特征[J].秘书,2013(11):10-21

上一篇:学院教职员工表彰大会讲话下一篇:微笑是最美的语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