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2024-08-30

一上认识钟表教学反思(精选11篇)

一上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第1篇

一上《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钟面,结合生活实际,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2.经历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养成遵守时、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构成,正确读写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学难点】

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个活动钟面,4个固定时刻钟面。

【教学过程】

师组织教学:同学们,今天的课堂跟平时有什么不同?是啊,今天老师和大家在大会议室一起上一节数学课,还有爸爸妈妈的到来,你们高兴吗?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用心倾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而且声音要洪亮,能做到吗?

一、导入

猜一猜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出示ppt:

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预设:钟表

师:真聪明,就是钟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出示ppt:闹钟、挂在墙上机械钟表、挂式电子表、手表中的机械表、电子表、构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钟表。)

这些钟表都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钟表。(板书齐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1.感知钟表面结构。

(1)出示钟面,仔细观察,谁来找一找钟面上有哪些东西? 预设1:有数字。

师:有几个数字呢?那我们一起按顺序(从小到大)数一数这些数字朋友。预设2:有一格一格的。(师引导为刻度)

预设3:有三根针。

师:知道他们的名字吗?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你能来指一指吗?这根又粗又短的叫做时针,这个又细又长的叫做分针,而这根最细最长叫做秒针,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时针哥哥和分针弟弟。

小结: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把钟面上的东西说一说?

预设;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两根指针,对比起来其中又细又长的是分针弟弟、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哥哥。(边说边板书“12个数字”、“又粗又短是时针”、“又细又长是分针”)

师:说的真完整。那你们知道这两根针是怎么转的吗? 预设:伸出手转一转。

师:表演地真形象。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表演的对不对。(钟表转动动画)指针就是这样转动的,我们把按这样顺序的转动叫做顺时针转动。来,拿出你的小手跟老师一起转一转。

2.认识整时,找出规律。

(1)师:看,这个时候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几了?

师说明: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时针指7就是7时。谁能像老师一样来说一说。师:平时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而我们数学上把它叫做“几时”。板书7时,是几时直接在几的后面加上汉字“时”就可以,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方法叫中文表示法。

(2)导入:小丽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她马上起床抓紧时间去学校,这时她已经坐在教室里上课了。请看这个钟面(8时钟面):是几时了?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因为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时针指8,就是8时。(板书:8时)

经过一天的学习,终于下午放学了,你知道小丽是几时放学的吗?(3时钟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时针指3,就是3时。(板书:3时)

是啊,放学后小丽回到家先认真地完成作业,此时她喜欢的动画片开始播放了。请看这是几时呢?(6时钟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分针指向12,就是整时,时针指6,就是6时。(板书:6时)

(3)请观察这些时刻的分针、时针,它们的位置一样吗?(分针都指向12)时针指的一样吗?(时针指8就是8时,指3就是3时,指6就是6时)

你发现认识整时的方法了吗?

指两生说方法,再男生说,女生说,最后集体说方法。

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ppt出示并齐读),这就是认识钟面整时的方法。这些钟面表示的都是整时。

3、用电子表表示法来表示整时

刚才我们都是用中文表示法来表示时间的,其实还可以这样来书写:如果是8时,先写8,再写两个点(注意:这两个点是上下对齐的实心小圆点,),后面再写两个0。这种表示法在电子表中常见,叫做电子表表示法。

谁来说说3时、6时该怎样用电子表表示法表示?(3:00,6:00)

总结:我们不仅认识了钟面上有12个数字,还有时针、分针。还能正确地认识整时,还可以用中文表示法和电子表表示法表示整时。你喜欢用哪种整时的表示方法,为什么?(哪种方法都正确,按题意要求书写就对了)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导入:你们已经会认钟表。其实我们不仅要会认识时间,还要学会记录时间。瞧,有谁来了!羊村里的小羊们和小灰灰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他们喜欢与认真学习的同学交朋友,你们想成为他们的朋友吗?那就比比看谁认真,谁是最棒的!

1.P85 明明的一天。

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这是小明在周末一天里主要做的事情。一起来看看小明的时间安排表,一天中他都做了哪些事?

小明在几时刷牙?(小明在7时刷牙),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能完成其余几幅图吗?(1)汇报出示:小明在几时做什么。(先出示电子表表示法,再出示中文表示法。两种方法都可以)

(2)特殊钟面12时、6时。

提问:12时为什么只有1根指针,是表坏了吗?(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重合在一起,只能看到一根指针)。

6时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两根指针在一条直线上)(3)9时出现了两次,为什么做的事完全不同?

(原来一天时针要转2圈,有上午的9时,经过中午、下午,又有了晚上的9时。因此,有时为了准确表达时刻前面还会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时间词语。)

(4)你觉得周末小明的一天安排得比较合理吗?(较为合理,有学习有休息有运动)小结:我们要像小明一样,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休息。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拨一拨

你们已经能正确地书写整时了,但你们能准确地说出或在钟面拨出整时来呢?(1)师拨钟面学生认。

师:6时,2时。你怎么知道的?

(2)师说时刻学生拨钟表,请一生到前面来拨。5时,12时。他拨对了吗?

(3)谁想当小老师,请小老师说出一个时刻,同学拨钟表学具。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通过亲自动手拨一拨、说一说,已经充分地认识了整时。还能够准确地拨出整时,说准拨的方法。老师真的为你们感到高兴。

四、展示钟表演变的历史

我们知道钟表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时间。在没有现代钟表的古代,想知道人们是怎样计时的吗?

远古时期,没有钟表聪明的人们就根据公鸡打鸣来确定时刻;慢慢地根据太阳的运动规律做成了日晷,根据太阳照射到指针上投下的影子指在石盘上的刻度来计时的;可是晚上或阴天时就不方便了:后来人们又发明了铜漏壶、水漏滴水计时,沙漏漏沙计时等;后来随着科学地发展,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计时也就更加方便、准确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并致敬。

五、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节课的时间即将过去了。这节课你们认识了哪位好朋友呢?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总结:今天我们一起上课的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时间就像小马车,一刻不停向前跑;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人人要爱惜。希望同学今后能合理地安排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最后请同学们边欣赏边跟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在这首儿歌中体会时间是多少宝贵。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12个数字

时针(又粗又短)

分针(又细又长)

(7时钟面)(8时钟面)(3时钟面)(6时钟面)

7时

8时

3时

6时

7:00

8:00

3:00

6:00

分针指着数字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课后反思

在执教《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又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创设教学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我在一开始就用谜语引出钟表,又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钟表,这些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新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的驱使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活动中。之后,又利用小丽一天的生活来认识时间,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注重学生倾听,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如认识钟面时,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当学生认出时间后,老师再追问怎么看出来的,如若不完整,学生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倾听的参与度,逐步养成倾听的习惯,提升学习的有效性。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我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如出示小明上午9时在上课,晚上9时在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同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9时。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然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课堂上,虽然我已经有意识地想让学生多说,自己总结出规律,但是由于学生的表现没有我预想的好,我一急,代替了他们的地位。2.这节课内容比较多,导致我课堂节奏比较快,练习设置的不是很多,对于一些中下水平的学生可能跟的累一些。3.学生学习习惯需加强培养。由于一年级学生来到小学才一个多月,来自各个幼儿园,课堂常规大不相同,在这一个月里,许多习惯还没有养成,如:课堂上当我提出问题时,有些小朋友不举手很快地说出答案;请同学回答问题时不认真倾听等。

一上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探究认识时钟,初步了解钟面的组成部分,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大格。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认、写、拨整时,知道整时钟面指针的指向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日常生活理解钟表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学会认整时、写整时。

教学难点: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整时钟面指针的规律。教法、学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探究发现法。教学准备:钟面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猜一猜: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猜猜它是谁? 2.揭示课题——认识钟表(板书)

3.孩子们在哪些地方见过钟表?老师带大家去找一找吧。二: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一)各种各样的钟

1.为了奖励你们刚刚的表现,老师带你们到钟表王国去看看。(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钟表)

2.提问:有谁知道,人们做这么多漂亮的钟来干什么?引导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认识整时。

(二)、认识钟面

1、自主探索

仔细观察,从钟面上你看到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做适当的补充:(1)有12个数。有哪12个数,一起来数数。数字的旁边还有什么?点与点之间叫格,数一数有多少个大格?有两根针,一根叫时针,一根叫分针。(2)引导学生说:长长细细叫分针,短短胖胖叫时针。

2、巩固钟面的认识

3、介绍数字式与指针式

(三)、认识整时

1、整时的认法

(1)、认7时(课件出示7时钟面)

学生观察,师引导: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强调生活中我们说的7点,数学中叫7时)并介绍写法:左边一个7,中间两个竖圆点,右边两个零,也读7时。

(2)、认12时(课件出示12时的钟面)

学生观察,师引导: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3)、认识4时(课件出示4时钟面)

用同样的方法认认,这是几时?你又怎样认这个钟面表示的时刻呢?(4)、小结

认识了这么多时间,你能说说你是怎样认整时的吗?小组讨论,生汇报。师强调: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练习两种时间写法。

3、老师说时间,学生拨。

4、学生同桌间一人说时间,一人拨,然后交换。

三、学习作息安排表,感受数学应用。

1、出示一天的时间图,引导学生用时间(整时)说出他的一天,并填一填。

2、说一说:这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整点时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时刻呢?

3、小结:我们要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4、小游戏:钟表找朋友。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抽生回答)

师:希望孩子们能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还有许多关于钟表的知识需要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下课。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第3篇

一、创设情境, 诱发兴趣

1.课件播放歌曲《这是什么》:嘀嗒, 嘀嗒, ……会走没有腿, 会说没有嘴, 它会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起, 什么时候睡。

2.师: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这首歌曲中的“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设计意图:音乐给人美的享受, 创设轻松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踏着轻松的节奏, 快速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二、自主参与, 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1) 师:喜洋洋的钟表店开张了,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各式的小闹钟和手表。)

(2) 师出示钟面:请小朋友们拿出自己的小钟表, 把你的小钟表和老师屏幕上显示的钟表对比一下, 看一看, 你发现钟表表面上都有什么? (与同伴说一说)

师:钟表上有哪些数字呢?我们能不能从小到大一起数一遍, 一共有几个数字?从几到几? (板书:1~12)

追问:还有什么?

预设1:还有两根针, 一根长, 一根短。

预设2:是时针和分针。

师: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

生:短的是时针, 长的是分针。

教师课件演示:闪动短的“时针”、长的“分针”。 (大哥时针矮又胖, 弟弟分针细又长。)

请小朋友们说一遍, 大哥时针矮又胖, 弟弟分针细又长, 同桌互说一遍。

板书:分针 (长) , 时针 (短)

(3) 让学生在自己的钟表上找一找, 哪根是分针, 哪根是时针。小朋友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出示一个大钟面) 谁愿意上来找一找哪根是时针, 哪根是分针? (请一位小朋友指出老师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

(4) 师演示:看看时针和分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 学生跟着用小手比画。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 观察发现钟表上有12个数字及长短不同的时针和分针。经历直觉感知后, 编出顺口溜:“大哥时针矮又胖, 弟弟分针细又长”, 便于学生形象记忆, 通过一起说, 同桌说, 找一找, 使学生加深对分针和时针的认识。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动方向, 为整时的认识做好铺垫。

2.联系生活, 认识整时。

(1) 认识7时。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 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钟面上的数字和时针、分针。那么怎么利用它们来看时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你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播出吗? (晚上七点播出)

老师出示钟面, 这个钟面显示的时间就是 (稍作停顿) 七点钟。在数学语言上, 我们一般把7点称作:7时 (文字记时法) , 也可以记作:7:00 (电子记时法) 。

板书:7时 (文字记时法) , 也可以记作:7:00 (电子记时法) 。

强调:这个时可不是数字的十, 而是时间的时。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上时针指着几, 分针指着几? (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7, 就是7时。)

(2) 教学试一试。 (出示课件) 下面这些钟面各表示几时, 你知道吗?

这三个钟面, 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到了哪里? (师适时板书)

(3) 比较总结方法。大家来比一比这三个钟面,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分针都指着12)

师:他们时针的位置一样吗?8时指着?3时指着?6时指着?

你发现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 我们以后怎么看整时呢? (小组互相讨论一下)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几, 就是几时。 (师板书)

(4) 让学生说说自己早上几时起床, 晚上几时睡觉。下面就来看看小明一天的活动时间。 (完成做一做)

课件出示钟面, 学生说说钟面上是几时, 为什么?小明在做什么?

(引导学生用“分针指着12, 时针指着几, 就是几时”来回答。)

课件比较都是9时的两幅图。 (做一做)

老师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都是9时, 为什么一个是在学习, 另一个是在睡觉? (学生讨论)

生:一天中有两个9时, 我们的时针一天在钟面上要走两圈, 所以就有了两个9时, 一个是上午9时, 另一个是晚上9时 (也就是21:00) 。

(5) 动手拨钟表 (完成练习十九第二题) 现在老师想在钟表上拨出3时, 谁能帮我这个忙?

请一位学生拨钟表, 并介绍方法, 分针指向12, 时针指向3, 是3时。

现在请大家像他那样, 在自己的钟表上拨出3时。老师报时, 学生拨钟面 (5时, 9时, 12时, ) , 看谁拨得又快又对。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问题, 再联系生活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既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又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建立了自信心。在总结怎样认读钟表上的整时时, 充分放手,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 在总结方法中发展推理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拨钟, 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 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巩固深化, 应用拓展

1.连一连。

师:今天小动物都来到喜洋洋的钟表店里玩, 不小心放乱了钟表, 你们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帮小动物们找到自己的钟表吗? (课件出示)

2.猜一猜。

师:小动物找到自己的表后很高兴, 它们想和小朋友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请几名学生上台做动作, 如:刷牙、看电视、睡觉等, 其他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并用自己的小钟面拨出来。

3.想一想:喜洋洋夸小朋友们真了不起, 想考考大家, 过一时是几时?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始终围绕“喜洋洋的钟表店”这一童话情境来展开, 通过帮助小动物找表, 让学生经历连一连、猜一猜、想一想不同层次的练习,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回顾, 课外延伸

1.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师:时间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 我们不但要珍惜时间, 还要合理利用时间, 准确掌握时间, 按时起床, 按时睡觉, 不浪费时间, 做个遵守时间的好学生。

2.课外作业:回家调查一下爸爸、妈妈的上班、下班时间, 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张双休日的作息时间表, 比一比, 谁把时间安排得最合理。

设计意图:总结反思, 向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通过设计作息时间表,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 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 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实际教学, 反思如下:

1.抓住学生年龄特征, 整节课以玩为主线, 把整个教学内容清晰有趣地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找一找钟面上的时针、分针, 并利用顺口溜说一说哪根是时针, 哪根是分钟, 便于学生形象记忆;学生充分经历认一认整时, 拨一拨整时, 写一写整时, 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 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一上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第4篇

成功之处:

一、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一直在思索,怎样从一上课就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用课件,伴着音乐欣赏各种各样的表,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看到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走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二、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小闹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 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三、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围绕问题畅所欲言,这样,同学间也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在仔细观察钟表后,学生发现钟面上有12个数字宝宝,12大格,还有长针和短针。于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演示,并伴有声响和颜色的变换,较好地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1~12个数字,分针和时针。我没有到此收兵,乘机追问:“关于钟表的知识,你还知道那些?”我的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知道我家钟表的后面有好几个钮,可以开时、定时的”;“我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我知道表上除了有分针、时针外,还有秒针。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点”……

本课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显然是不够的,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该是学生“经验”简单的在再现和累积。

二、由于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達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三、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交流讨论,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观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观察清楚,交流的效果也不好。

一上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第5篇

第(1)环节:你认识以下图形吗?我主要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充分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特别是边的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好:设计了动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奋点,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发现对边相等。不足:在处理对边重合时,由于处理得不是很到位,时间过长,效果不好。(用手势,仍不明确。备课时是有准备一种情况,对折后对边重叠,但不相等的情况。)在探索正方形四边相等时,老师的问题指向性不够明确,应该提示说为了证明四边相等,就设法让四边重合,怎么让四边重合,该怎么折呢,这样的可能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更有目的性。

第(2)(3)个环节,摆一摆这一部分,我主要通过学生观察(发现共用才能节省小棒,并感知如何用最少的小棒拼摆),拼一拼这一部分我则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学生操作了,但在后半部分,由于时间的关系,让学生展示的不够,过得较匆忙。

第(4)环节及最后喜羊羊的礼物一部分,主要介绍风车的制作方法,欣赏相同三角形的`拼组,及课后思考题,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激发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第6篇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我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猜谜语”也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猜谜语”中导入,接着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一方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不足之处:

1、因为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第7篇

一、处理较好的方面

1、注重培养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方面我在认识钟面及整时中充分体现了,首先:课件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借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有关钟表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钟面,在这个环节中,我完全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很详细地汇报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对照自己的钟表再次观察。在学生对钟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我开始进行教学——认识整时,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以及练习的比较,让学生掌握“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关注学生的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最爱猜谜语了,一开始我就利用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嘀哒嘀哒,嘀哒嘀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这个谜语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活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轻松的状态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3、抓住学生年龄特征,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充分利用好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不足之处:

1、因为学生不是经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索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认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分辨时不够深入,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2、练习设计上过于操之过急,老师包办的较多,学生动手拨时刻的机会不多。

3、动笔写时间时没有先强调一下两种写法都可以,好多学生是自己写出的是其中的一种方法,结果在小组交流时又改成了和组员相同的方法了。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第8篇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84的内容。从单元要求来看, 使学生在初步了解钟面 (或表面) 基本构成的基础上, 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会认、读、写整时。不过,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 钟表是一种复杂的度量工具, 钟面构成也比较复杂, 认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当然, 关于钟表学生又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比如, 学生知道钟表是一种用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钟面一般有12个数字, 还有一根长的针和一根短的针, 有学生甚至还知道有第三根细的、走起来比较快的针。又因当今手机、电脑、电子计时器等一些电子产品的普及, 学生对电子计时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认识电子计时所显示的时刻。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本节内容的教学侧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整时的认、读、写等活动, 认识钟面上时针、分针的功能, 积累认读整时的经验, 建构起钟面的表象,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材将此内容又分为三部分加以呈现:“主题图”结合小朋友起床的情境, 意在引导学生感知时间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唤起对钟表是记录时间的生活经验, 同时呈现钟面计时和电子计时两种方式,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接着以8时、3时、6时等三个时刻的认读, 引导学生关注“整点”时, 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 形成初步的“整时”的直观表象;教材“做一做”则通过“小明的一天”, 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小明在几个典型时刻“做的事情”, 引导学生再次感受时间与生活的联系, 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从而更好地建立时间感。

二、教学目标设定

1.结合“画一画”, 使学生认识钟面的基本结构,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和12个数等一些基本元素。

2.结合“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 使学生充分认识“整点”时, 时针、分针的位置特点, 积累丰富的整时认读经验, 形成较清晰的整时认识模型。

3.结合“说故事”活动, 使学生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借助相应的生活事件, 与特定时刻建立联系, 培养学生初步的时间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

1.生活材料引入, 画出钟面, 初步感知钟面的基本结构。

(1) 呈现钟表的图片, 请学生观赏。

(2) 提出任务, 尝试完成。

师:这些各式各样的钟面, 有什么用呢?你能画一个可以用来看时间的钟面吗?

学生独立完成。

(3) 有层次地组织反馈交流, 体会钟面的结构。

层次一:反馈画得较为完整的钟面图 (即有时针、分针和相关数) , 初步感知钟面的构成。

师:你画了什么?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追问一:这个钟面能用来看时间吗?为什么?

追问二:长针是什么针?短针又是什么针? (如果没有学生说出名称, 则可直接告知。)

层次二:呈现同样画得比较完整的钟面图, 巩固认识。

层次三:反馈画得不太完整的钟面图。

师:这个钟面能用来看时间吗?缺了什么?

组织学生修改、补充, 以再次巩固认识。

(4) 小结整理, 形成共识。

师:一个能够用来看时间的钟面, 一般要有哪些东西? (时针、分针和12个数)

设计意图:对钟面的感知学生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的。以观察欣赏形状各异的钟面引入, 有激趣的作用, 然后要求学生画一个钟面, 则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多样中找出基本要素, 从而对钟面的基本结构有所了解。这样的活动设计, 一则能够组织全体学生参与, 二来也能引发学生思考, 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起点。

2.认读钟面时刻, 比较归纳, 形成整时认读的初步经验。

(1) 初次认读, 体会要点。

师:在有时针和分针的钟面上, 你会看时间吗?好, 那就请你试着认认下面的钟面是几时? (呈现一个4时的钟面)

师:你是怎样看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 板书:时针指着4, 分针指着12, 是4时。

师:你会记下这个时间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记录4时。反馈交流后, 得出:4时可写作:4:00。

(2) 再次认读, 巩固方法。

呈现以下两个钟面, 请学生认读, 并记录。

学生自主完成后, 反馈交流。重点抓住:是几时?怎样看的?怎样记录?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时针指着8, 分针指着12, 是8时, 记作8:00;时针指着3, 分针指着12, 是3时, 记作3:00。

(3) 小结归纳整时的认读方法, 并结合学生前面所画的一些整时图, 加以巩固认读。

设计意图:对整时的认读, 学生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教学中, 充分利用已会的学生的经验, 交流认读方法, 发挥这一部分学生的优势。同时, 将整时认读与电子记录整合在一起教学, 同步推进, 强化了时间学习的整体性, 也为后续从电子计时想象钟面计时作准备。

3.根据电子计时, 想象钟面, 建立多种经验的联接网络。

师:同学们对钟面上的时间已经很会看了。真棒!其实在生活中, 有时候我们的钟是这样的 (呈现下图) 。这个钟面上显示的时间是几时?如果在一般钟面上, 它的时针和分针又分别是怎样的位置呢?

先请学生口头表述, 再要求在学具钟上拨出这个时间。

引导小结:7时, 时针应该指着7, 分针指着12。

呈现两个特殊的时间 (下图) , 请学生先想象时针和分针的位置, 再想象两根针所组成的图形。

师:在钟面上, 这两个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是怎样的?你能用手指来比划一下吗?

设计意图:从电子计时想象钟面计时中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 不仅是学生认读时间技能巩固的重要过程, 同时也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过程, 是学习目标扩展的典型体现。

4.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钟表, 知道了钟表面的结构, 而且还能够认识整时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呢?

5.练习。

完成课本P.85“做一做”:“小明的一天”。要求完成后, 重点讨论交流:两个9时小明分别在做什么事情?为什么做的事情不一样?

想象思考:中午11时, 时针和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你一般在做什么事情?

晚上11时, 时针和分针分别在什么位置?你一般又在做什么事情?

《认识钟表》教学设计 第9篇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会用两种表示法表示时间。

2、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钟面的认识和掌握看整时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教法学法:情境教学法,实物演示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几个钟面。

学具准备:学具钟、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杨老师想带大家到一些好玩的地方去玩一玩,想去吗?

师:好,那就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乘坐快乐的小火车出发吧!(师口头创设火车行驶的情境)

师:小朋友看,我们到了哪里?(课件展示钟表店)

(我们来到了嘟嘟钟表店)

师:对了,这么多漂亮的钟表知道他们用来干什么吗?(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简单说出钟表的作用。)

导入:钟表不光有漂亮的外表,还有这么多的作用,它的钟面上还有丰富的知识,你们想知道吗?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认识钟表)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认识钟面

师:这么多的钟表,他们都有一张非常相似的脸,那就是他们的钟面。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钟面)

学生自由观察。

小组讨论交流说说:“钟面上有……有……还有…….。”

谁愿意向大家介绍钟面上有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有两根针,有12个大格,还有一点一点;有12个数字;有两根针,一根比较长、胖,一根比较短、瘦)

若学生回答出钟面上有一长(胖),一短(瘦),师适时引导:对了,这又粗又短的针,又细又长的针它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谁知道?(若学生回答不出,师再说明: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粗又短的针就叫时针。)

出示3时的钟面。(板书:分针,时针)全班齐读。

出示实物钟问:但是,在我们生活中,有的钟表是这样的。它有三根针,你能从上面找到时针和分针吗?(指名学生上台指出时针和分针)

师:而这最细最长的针是( )(让学生先尝试说),秒针我们以后再来认识它!

认识整时

1、自主认识,探究整时

(1)出示3个整时的钟面(3时、6时、8时)让学生自主观察。

(2)老师这里还有2个钟面,这些时间你们认识吗?谁来说说?(学生回答后)

师:你们真能干,都说对了,但在数学中,我们要把几点说成几时。如:3点就说成3时

(3)那你是怎么看时间的?能向大家介绍吗?(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看整时的方法并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指出象3时、6时、8时…这样的时间就是整时。

(4)小组同学一起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自由发言:分针都是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指着7就是7时,指着10就是10时)

(5)引导学生得出认识整时的方法: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6)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会看整时了,老师拨时间,谁来说说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

师拨时间,请学生个别认读,并说明怎么看的。

(7)现在如果老师说一个时间你们会不会拨出来?老师说时间,学生拨,同桌互相检查。请学生说说怎么拨的。

2、学习时间的记法

师:我们参观了嘟嘟钟表店,又和钟表成了好朋友。现在老师想再带大家到动物乐园参观,小朋友想不想去?小猪胖胖也想和我们一起去,我们去看看她准备好了没有?

(课件出示小猪睡懒觉的情境图)

问:这就是小猪胖胖,看,都几时了,小猪怎么还没起床?你们知道现在都已经几时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说出桌上的闹钟也是表示8时。师引导:这也是表示8时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电子表的表示法,像黑板上的3时也可以这样写。(板书:3:00)

下面如果让你用这两种方法表示时间,你们会写吗?(拿出练习纸,仔细观察,把时间写出来。)师巡视指导,请学生上台展示,全班评价。

师:看到小猪,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渗透对学生进行珍惜時间,不睡懒觉,按时起床的良好习惯教育。】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再乘坐快乐的小火车出发吧。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动物乐园:动物乐园门上有一个时钟)

问:动物乐园到了,小朋友看,现在是几时?(学生一起回答)

游戏:

(播放游戏课件)

动物乐园可真热闹呀!草地上小动物们正在做着游戏,你们想参加吗?

(游戏规则:学生每人一张练习纸,老师出示钟面,学生练习纸上的时间和老师一样的就站起来。)

聪明屋

师:做完了游戏,老师再带你们到聪明屋去看看!(课件出示聪明屋)

聪明屋里的知识可多了,但是要进聪明屋,必须回答智慧爷爷的问题。

问题是:再过一时是几时?看大屏幕,学生用手势比出答案。

进入聪明屋,智慧爷爷给小朋友准备三串葡萄,回答完葡萄后面的问题就能吃到又香又甜的葡萄。(学生自由选择)

第一串的问题:你几时起床?几时睡觉?

第二串的问题:(出示两张图分别是东东在早上读书和晚上睡觉的情境图)问:图中东东在干什么?钟表上是几时?为什么钟表都是9时,而他却做了不一样的事?

第三串问题:(出示12时的钟面)智慧爷爷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钟表上只剩下一根针,请问:钟表是不是坏了?为什么?

概括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第10篇

整节课中我都想尽好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所以我在一开始就引入了钟表王国,它给小朋友们出了许多难题,一环扣着一环,创设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情境。然后用谜语引出钟表,又欣赏到各式各样的钟表,想让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新知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之后在认识钟面时,又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指名回答。如若不完整,学生进行补充,从而提高倾听的参与度,逐步养成倾听的习惯,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可是这点在实践中却没有得到好的突破,还片面的停留在设想当中,没有充分得到实践。

都说数学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由此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异常是在出示小明上午9时在上课,晚上9时在睡觉,同一个时刻却在做不一样的事情,感受一天中有两个9时。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培养。

在课堂上,虽然我已经有意识地想让学生多说,自我总结出规律,可是由于学生的表现没有我预想的好,我一急,代替了他们的地位。谭校长也说了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充分带动后进生,整堂课都是让优生来回答,全班的整体差距这样就会拉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改善。

认识钟表教学反思 第11篇

一、情景导入

为了能够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集中注意力,我采用了让学生观察主题图的方式来导入,并让学生回答“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本事,引出“钟表”,之后,我让学生说说: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使学生意识到钟表的重要性,并顺势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二、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首先,认识钟面。经过直观教学,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在直观教学中认识并区分时针和分针。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学生表现十分好,能够仔细观察,并准确的找出了时针和分针的特点。

之后,就到了本课的重难点:认识整时。我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探究的基础上,了解整时,并教会学生如何认识整时。在学习了如何认识整时后,我经过“拨钟表”这一游戏方式,再次巩固了“认识整时”这一新知,并从中调动了学生的进取性。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发现自我的课堂教学组织本事有所欠缺,对学生的语言引导还不够不能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由于在这一部分,没有重点强调“几点”,在数学中应当说成“几时”,导致在之后的练习中,仍有学生犯了这种类型的错误。

然后,在学生认识整时的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并异常强调了运用数字表示法表示整时时应当注意的地方。到了那里,这节课的知识点已经全部讲完了。

三、巩固练习

最终,就是课堂练习了。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对“早上、上午、中午、午时”的概念不是很明确,但总体上,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表现得还不错。另外,经过课堂练习,我还发现自我对学生的评价形式单一,不够多样化。

上一篇:202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城市应急管理问题下一篇:风铃飘香爱意无限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