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

2024-07-10

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精选11篇)

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 第1篇

省十二五课题

“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2013—2014学 第一学期

东辽县云顶小学

2013年9月

“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计划

云顶小学2013—2014学 第一学期

张春玲

在这夏末初秋之季,崭新的一个学期如约而至。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将全面开展“小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研究”实验课题,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此课题的开展将分主题、分层次有序进行。现制订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如下:

一、教育主题

本学期主要从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教育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二、教育目标

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三、具体实施途径

1、开展调查问卷活动

学期初,将针对以上三方面内容开展一次调查问卷活动,了解学生对以上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确立本学期的教育重点。

2、开展专题讲座活动

通过对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知识的讲解及案例的了解,提高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安全意识和技能。

3、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可贵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班队会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本学期教育主题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四、做好课题管理工作

各课题组成员要在学期初制定一份课题实施阶段计划,针对班级情况切实进行安全教育工作。整理好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记实材料,学期末根据实施情况撰写课题阶段总结,学校将及时对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和提升,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加以纠正。

五、具体活动安排

1、国旗下讲话:以“交通安全”为主题

2、红领巾广播,以“饮食安全”为主题

3、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以“消防安全”为主题,向学生宣传“安全意识”、“自救方法” 进一步让同学们明白生命的珍贵,懂得要保护生命、爱惜生命。

4、收集一句与教育主题有关的宣传语,在班级展出

5、出一期“珍爱生命 牢记安全”的手抄报

6、进行一次安全教育讲座

7、开展一次体验活动

东辽县云顶小学

2013年9月

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 第2篇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全员教育科研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和县教育科研共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教育的科学和谐发展,落实发展与创新两大主题,狠抓教育科学研究,坚持“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发挥教科研服务教育教学、促进质量增长的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继续实施教科研一体化工程,突出课题研究在教育科研中的引领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促进学校的教育科学、均衡、持续发展。努力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不断提升、教科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构建教科研制度体系,做到“有组织、有课题、有活动、有经费、有成果”。强化教师科研意识,使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努力做到每位教师“参与一个课题、进行一项研究、积累一套资料、写好一篇论文、上出一堂好课”。

2、坚持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立足点、以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为着眼点、以有效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切入点、以研究创新,提高教学效率为生长点,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指导,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抓好县立项课题研究工作。加强课题的研究和课题的管理,做好结题准备工作,确保县教育局、县教研室课题《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理论在农村小学的实践研究》能够顺利结题。

4、积极鼓励和推动教师参加县“微型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建设好“微型课题”博客团队。确保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员参加。督促正常上传日志、案例等,学校每月组织资料或研究课的检查评比,做好研究过程的控制。

6、认真落实好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工作,提高参与率和获奖率,明确教师年度的教育科研成果目标,列入考核,力争所有老师每学年都有文章发表或获奖。加大投入,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进行帮助、指导和奖励。

三、组织结构

1、教科研组长:张 勇 副组长:董 云

教科研成员:全体任课教师

2、课题《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理论在农村小学的实践研究》研究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主持人1:王 福 主持人2文字整理:黄俊芝

子课题1组长:王 飞 子课题2组长:李学明 子课题3组长:罗树峰

四、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研究实践能力

1、将教研、科研、教师教育三个方面整合起来,以县级“课题”为切入点,以教研组活动为基础,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目的,加强课题研究的培训,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进行。

2、强调以自学为主,立足于自省自察。本学期除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学习外,积极提倡教师自学,做不同层次的读书交流,强调自学后的反思。

3、立足学以致用,让教育科研的意识在行动中得到体现。同时指导全校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将成果运用于教学中,解决教学中实际的问题,并在实践中检验完善。努力形成教科研的引领作用。

4、继续深入推行“书香校园”、“活力课堂”和“教学反思”三大行动,认真组织小课题、小课例、小沙龙、小论文、小展示的“五小活动”。将“三五”教育科研行动列入计划,做到有活动、有措施、有落实、有检查。

(二)加强过程性控制,确保立项课题实验达到预期目标。

1、召开各子课题及成员研究会,组织学习并修改方案,讨论阶段研究计划,以及相关的子课题,要求计划有实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研究,切忌走过场。学校行政将加强指导和督促,听取意见,协助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上要贴近实际,有可操作性,从大而空的研究转向叙事研究、案例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在草根化研究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展示小课题的研究进程、成果,做到既突出个体研究,又强调互相合作。

3、适时聘请县直优秀教师、县课题领导指导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使课题研究有序、正规进行。

4、以课题为抓手,提高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本学期,做好课题子课题的开题论证准备工作。深入开展以“关注课堂、关注教学”为主题的微型课题研究,组织广大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小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围绕“有效教学”开展“25分钟讲授过关”研讨,务求实效。

(三)把教育科研工作与师训工作结合,强化参与科研的意识。

1、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使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深入人心,并自觉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

2、创新思路,推进“三五”教育科研行动。在各类课题实验过程中,采取集中自学、专题培训、经验交流等形式,强调教育科研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实践经验的总结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

(四)抓好科研常规工作,重视已有课题成果的实验和研究。

1、重视常规科研工作的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类工作。

2、重视已有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及时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之中。

(五)制定并认真落实课题研究的制度,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高效的进行。

1、加强对课题的指导,深入课堂、年级组和教研组,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协调有关问题的解决。

2、召开课题研究情况研讨会,征求各方面的建议,集思广益。

3、认真组织阶段性验收,并及时总结。

4、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的实施由课题组长负责。课题组长要制定好课题实施计划,指导课题小组的成员展开研究工作,及时收集课题资料。有困难及时向学校科研组长报告。

小海子镇中心小学

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 第3篇

“973”计划“水泥低能耗制备与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项目是以提高水泥性能和节能减排为中心, 围绕水泥组成和结构优化、制备过程中节能与水泥高效应用的重大基础性问题深入系统地开展研究。这是建材行业第二个“973”计划项目, 也是中国建材总院主持的第二个“973”计划项目。中国建材总院不仅是该项目的主持单位, 还承担了其中的2个课题。

其中, “熟料分段烧成动力学及过程控制”课题针对熟料形成过程中的多阶段化学反应决定熟料的烧成能耗的科学问题, 为实现熟料烧成过程能量最佳配置、降低熟料烧成能耗、提高熟料产量和质量进行基础研究。

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 第4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初中化学课本中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这一课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等知识,同时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基础,而本节课又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做好了知识准备。所以,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情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许多化学反应,能够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分析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学生基本具备了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

3.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教材及教情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增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分析推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教学重点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本节课重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5.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2)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本质。我是采用通过小组实验、共同探究、动画演示突破重点难点。

6.教材改进

课本中实验5—1的实验装置。

二、说教学方法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学生的化学知识还处于启蒙阶段,实验探究的学习方法还不熟练,所以我采用了:引导探究式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合作探究法。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实验探究、科学史实、微观模拟、课堂小结。

1.提出问题

通过复习白磷的燃烧、蜡烛的燃烧、水分解等反应。引出这些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了改变?学生分组讨论做出猜想:可能改变,可能不改变。

2.实验探究

为了减少探究的盲目性,引导学生制订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时,首先提示学生应该思考哪些问题。例如:可以选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方法;实验中要用到哪些仪器?……

根据设计实验要考虑的问题,教师给出方案。

教师演示:白磷燃烧的实验,对方案一中反应前后所称量的物质进行对比。最后得到的就是:白磷质量+氧气质量(参加)=五氧化二磷质量(突破重点)。由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让学生根据所给的药品,完成活动探究二。

活动探究二: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电子天平、注射器。

经过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分组实验,说明猜想一正确。

3.科学史实

由于两个实验不能说明定律的正确,我带着学生一起去做个时间旅行,从公元前300多年到20世纪初,质量守恒的思想从产生到发展成为理论定律的过程。

①朴素的唯物思想阶段;②自觉应用阶段;③经验定律阶段;④理论定律阶段。

4.微观模拟

课件展示动画模拟水分子电解过程中分子原子的微观变化。让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仔细观察。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改变了没有?

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完善质量守恒定律的“六不变、二改变、二可能变”,课件展示。

5.课堂小结

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懂得了什么样的化学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分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实践中得到自己所要了解的知识。通过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实验中的相同装置,出现不同现象,再次出现探究的高潮,引导学生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实验装置,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利用动画帮助学生建立微观的概念,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为了增加实验的精确性,我改用电子天平来完成本节课的实验。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学生的实验操作还不是很熟练,有些动作还不够规范;新课内容多;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训练的不够;由于时间关系,并没有用改进好的装置去再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启东市百杏中学)

课题研究计划表1 第5篇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0、10-12)

2010年10月

1.成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讨论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名称。搜集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2.撰写《〈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实施方案》初稿。

3.学习《〈提高小学科学课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初稿,交流意见。

2010年11月

1.讨论并修改课题方案初稿

2.《<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方案》定稿,申报提交。

3.阅读和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交流对所阅读学习资料的心德体会。

2010年12月

1.讨论交流对比实验教学的课堂生成记录方法和表格、分工。

2.阅读和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交流对所阅读学习资料的心德体会。

(二)课题实施阶段,扎根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2011.1-2013.6)第一年 2011.1-3

1.制定本学期课题实施的教学计划。

2.确定实验教师,实验内容,实验班级,对照班级。

2011.4-5

1.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问卷分析,找出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初步探索采用同课异构方法,采用教师演示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方法,对比实验教学,寻找造成实验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找出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

3.学生活动:高一测量人的反应时间;

2011.5-6

1.继续采用同课异构方法,采用导学案,用“导学—探究”实验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教学。在研究中主要以做课、听课、评课形式进行研讨,边研究边边总结,探寻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学生活动高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2011.7-8

对实验教学进行阶段性小结,反思、归纳、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和成果。2011.9-10

1.通过采用同课异构方法,用探究式教学方法,采用导学案,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对比实验教学。在研究中主要以做课、听课、评课形式进行研讨,边研究边边总结,探寻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2.学生活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速度

2011.11-12

1.通过同课异构,尝试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对比实验教学,明确研究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实验以目标为驱动。

2.探讨交流,整理对比实验教的课堂生成,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第二年(2012.1-12)

2012.1-3

制定本阶段物理实验教学计划;继续阅读和学习与课题内容有关的论文、经验总结、著作

2012.4

1.通过同课异构,采用课堂演示,分组实验教学,探索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2.在研究中主要以做课、听课、评课形式进行研讨,边研究边边总结,探寻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3.学生活动:高一 ;探究赛车转弯时的向心力

2012.5-6

1.通过同课异构,对比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小组管理,培养尊重科学、重视实验的态度。

2.探讨交流,整理对比实验教学的课堂生成,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3.学生活动高二: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

2012.7-8

对实验教学进行阶段性小结,反思、归纳、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和成果。2012.9-10

1.教研活动:制定本阶段物理实验教学计划,2.通过同课异构,采用探究教学法对比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器材尽量设计得简洁易用,准备数量多多益善。

3.探讨交流,整理对比实验教的课堂生成,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2012.11-12

1.通过同课异构,采用导学案对比实验教学,探讨交流,整理对比实验教的课堂生成,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2.对学生成果进行展示交流

2013.1-3

制定本阶段物理实验教学计划。对实验教学进行阶段性小结,反思、归纳、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和成果。

2013.4-5-6

通过同课异构,采用导学案,探究法等,对比实验教学,整理对比实验教学的课堂生成效果,检测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做好小结。

(三)课题总结阶段,全面整理归纳整理,总结课题成果(2013.7-2013.10)2013年7-8月

整理研究过程中有关的资料、数据。

2013年9月

讨论并对课题研究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归纳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2013年10月

高效课堂导入策略课题阶段计划1 第6篇

(第一阶段)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在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活动阵地,通过多方位的评价,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转型,提高教师教育智慧水平、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力求构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高效课堂导入策略。

二、工作重点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我们组逐渐完善了“高效课堂导入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要求组成员做到实验方案、研究内容、研究步骤、研究方法、计划总结、资料管理、研究成果落实;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层层汇报,及时解决。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组织组员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学评价改革的文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科研能力。

三、具体安排

(一)2009年3月

1、制定本阶段课题研究计划。

2、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二)2009年4月

1、听李华伟组长高效课堂导入课,并进行研讨。

2、听朱正云老师高效课堂导入课,并进行研讨。

3、听王明琴老师高效课堂导入课,并进行研讨。

(三)2009年5月

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1、听尤道春老师高效课堂导入课,并进行研讨。

2、听朱秀发老师高效课堂导入课,并进行研讨。

3、听陈红丹老师高效课堂导入课,并进行研讨。

(四)2009年6月

1、阶段性研讨会。

2、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填写课题相关表格。

连镇乡中学教科研工作计划1 第7篇

景县连镇乡中学

2011——2012学年下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根据景县教育局,关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会议精神和《景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的要求,为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结合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实际,现制定本计划。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学校一切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于教学。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教务主任是学校教学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抓好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教科室是通过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部门,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根本的影响。政教处是强化班级管理,不断总结摸索班级管理经验,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创设勤奋学习班级氛围,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部门。总务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后盾,要根据学校财力,尽最大努力保障教育教学的基本设施和设备的需要,为师生提供服务。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本质工作。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求实的精神,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不断改进和强化教学教研管理,勤奋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人民满意的教师,人民满意的管理者,使我校教育质量上新的台阶。

二、强化措施,推进教学教研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1、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网络,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年纪组、学科组、班主任、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齐抓共管。

2、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3、加大教学督查的力度,学校成立教学检查工作小组,教务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民主推荐的两名教师代表组成。除学校统一组织两次全面检查外,年级组和学科组组织一月一次的检查。

4、加大校本培训的力度,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利用学校现有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师范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5、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远程教育资源在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计算机房定时向教师开放,以满足教师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信息技术组要根据教师计算机水平和需要分层组织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

6、校本教研要抓实,争创“景县校本教研师范学校”,把校本教研工作作为学科组(课题组)工作的主要依据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使校本教研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服务,为促进学生发展服务。

7、加强实验室建设,学校要把实验室建设纳入学期财务预算,保证投入,教务处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管理督导,以保障实验教学的基本需要。

8、严肃考试纪律和阅卷纪律,对违纪事件严肃查处,促进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保证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客观。

9、确定每周五为校本教研日,下午为校本教研活动时间,开展教研、培训活动。

三、主要活动安排

二月份:

1、规范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2、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培训。

3、对教师任课情况做适当调整,制定课表。

4、组织报名并上课。

三月份:

1、拟定教研室、教务处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的中心工作。

2、课题组长工作会议,部署本学期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3、落实各学科组教研课题,收集课题申报表,审核课题,4、中旬各课题组进行专题性听课、讲课活动,实施课题计划。

5、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拟定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计划,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6、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7、统计上报学生异动情况。

8、组织教师到流失学生家走访劝学。

9、召开九年级科任教师会议,研究毕业班工作。

10、进行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11、召开学科组长会议。

四月份:

1、检查有关课题的进展情况。

2、校本教研期中督查,收集校本教研工作中的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组织中考报名工作。

4、第二次教学常规检查。召开第二次学科组长会议。

5、组织期中考试,九年级体育考试和理化生实验考试。

五月份:

1、邀请教研部门的专家进行针对性讲座和指导校本教研工作。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教学情况检查。

3、绿色证书课题实验工作材料汇编。

4、期中质量分析,召开家长会,组织教学开放周。

5、召开课题组会议,阶段性交流总结。

6、召开第二次九年级科任教师会议。

7、第三次教学检查召开学科组长会。

六月份:

1、收交课题研究资料,对各课题组的工作进行评价。

2、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

3、组织中考工作。

4、第四次教学常规检查。

5、体育、音乐、美术、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考查考核。

七月份:

1、整理教育科研的档案。

2、完成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考核,公布论文发表和获奖情况。

3、科、室、组、教师工作总结。

4、各课题组总结交流。

5、组织期末考试,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6、对教师教育教学案例整理装订成册。

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 第8篇

林乃喜2010年9月

教书十三年,班主任工作也做了十三年,对教师这个职业已怀有深深的感情,并把它当作自己毕生的事业用心经营。也越来越体会到做教师就要做班主任的快乐与幸福。然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困惑,为了解决困惑,为了使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上做得更出色,这学期我报名参加了《班主任工作创新研究》课题研究。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水平与能力。我对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作如下计划:

1、认真学习课题方案,准确把握课题研究的内涵,找准研究的方向与目标,制定较实际的个人学习计划。总结提炼自己的研究成果,写好课题个人研究小结。

2、博览群书。多看与班主任工作相关的书籍,研读优秀教育刊物,学习全新的理念,并运用到教学中去。如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一书,我将认真研读其中的每一篇文章,从中学习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论。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与学习,认真听会,做好笔记,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掌握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思路。写好自己的学习体会,努力将学习到的教育方法和他人的教育经验运用到自己的班级工作去,形成符合自身特点和学校实际的教育方法。

4、学好理论的同时,更要做好自己的实际工作。这学期我担任的是城西小学五(1)班的班主任工作。我要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学习到的新的教育理论运用到这个班级中去,要把这个班级培养成一优秀的班集体。

5、反思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课题研究的契机下,我将养成经常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和能力,经常练笔,写出有一定水平的论文或随笔,争取发表在各种不同的刊物上。以此促使自己较快地成长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班主任。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力。

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 第9篇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镇小学教科研工作在学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教育科研的服务意识,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逐步实现“教学管理规范、教研气氛浓厚、办学特色凸显、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现就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如下: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教师培训,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

2、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和指导。

3、规范学校各课题组的管理。

4、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5、做好教育科研的成果推广工作。

6、加大各类竞赛的赛前辅导工作。

7、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措施和要求:

1、加强学习,切实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

(1)开展读书伴我行活动。本学期,各校要结合业务学习时间,相机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学期末教科室将开展读书笔记评比。

(2)充分发挥教研组长、课题组长引领、导航作用,认真组织,定期开展以教改为重点的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学术沙龙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能力。

2、强化培训 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

培训促科研。高效的培训首先要顾及教师的感受和内在需要,强化教师在第1页

培训工作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的校本培训才有生命活力,才有后劲。

(1)本学期,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活动。每次培训,参培教师都要做到“人到、心到”,带着困惑、带着问题融入培训,带着新认识、新思考走向实践。在实践与反思的自我内化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同时要向主管领导汇报培训结果并对全镇教师进行二级培训。

(2)加强教研组、年级组间协作、互动研究,鼓励每一位老师跨年级、跨学科与骨干教师一起合作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开放课堂,大胆实践,增强研究的互动性。

(3)继续发挥骨干教师的排头兵作用,认真组织优秀教师上观摩课、示范课,加强听课后的对话、讨论、交流、研究工作,促进我校课改的深入发展。(4)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积极准备,有计划、有目的地分期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促使广大教师掌握不同程度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水平。能充分运用现代教育媒体研究教育现象,高效地服务教育教学研究。

(5)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本学期要充分发挥支教教师的作用。让每位支教教师带3——5名青年教师,为青年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同时为他们多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提供锤炼的舞台,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培养一批青年骨干教师。

3、优化课题研究方式,提高课题研究实效

(1)课题研究日常化,日常工作研究化。每一位老师要抓住新一轮课题研究的契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关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从困惑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提炼课题。

(2)校本课程课题化。本学期,我们将在原来开发的《乡情》的基础上,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应的课程论知识、课程理论,特别是

第2页

有关校本课程的内涵、意义、开发、实施等等。发动全体教师进一步挖掘学校各种课程资源;研究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需求,积极参与开发和实施富有个性化校本课程。并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更具规范化,科学化。

(3)各课题组负责人严格按照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开展研究活动。特别注重平时研究,坚持教研结合。一方面,课题组内成员坚持相互观摩各自组织的研究活动,认真分析课题研究进展中的得与失,共同讨论研究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注重及时记录研究过程(每一细小环节),可以是文字记载,也可以是音像画面,以追求研究的实效性、科学性。

(4)加强对课题研究经验的积累和反思,对课堂学习活动设计进行分析,举行“课堂学习活动设计”“教学反思日记”评比活动。引领老师们在反思中提升科研素养。

(5)认真做好“十一五”课题的结题与申报工作。本学期学校将组织一个省级课题、二个市级课题、10个县级短期课题的申报工作。同时积极申报省、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

4、组织宣传展示科研成果

(1)教科室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网络宣传为窗口,积极鼓励每位教师撰写学校课改信息、,发送至县城域网、各级报刊;积极鼓励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投稿,展示学校教育科研成绩。本学期将开展信息报道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评选活动。

(2)本着务实创新的原则,办好学校网站。为全校师生施展才能提供舞台,对外推广教科研成果。

(3)本学期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竞赛(特别是教海探航征文、五四杯论文评比活动)。教科室将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市级以上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由教科室对教师的第3页

论文进行筛选,把好质量关,推荐至县、市教科室,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

附:教科研工作行事历

第4页

石桥镇小学2009—2010学第二学期

教科研工作行事历

二月份:

1、召开教研组组长会议并制定教科研工作计划

2、组织参加“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

3、督察各课题组制定课题组活动计划 三月份:

1、开展综合实践专题网站博客的筹备工作

2、组织教师参加电脑制作活动比赛

3、撰写申请议定书,申报县级课题

4、《今日赣榆》约稿学生作文上传

5、参加县做中学成果及案例评比活动

6、参加县学会中小幼教学案例评选

7、成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协会 四月份:

1、检查各级立项课题实施情况

2、组织镇“五四”杯论文评选

3、参加县庆“三八”学生征文活动

4、参加县教研室学科论文评比活动

5、组织镇“五四”杯论文评选

6、开展综合实践专题“网站、博客”材料整理上传工作

7、《今日赣榆》约稿学生作文上传 五月份:

1、开展综合实践专题“网站、博客”材料整理上传工作

2、参加县“五四”杯论文评选

第5页

3、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评比

4、参加县教海探航论文评比

5、《今日赣榆》约稿学生作文上传 六月份:

1、各课题组进行阶段总结,评选阶段性实验报告

2、上报教科研工作总结

3、评选镇级教科研先进学校、先进个人。

4、评选信息报道先进学校、先进个人

5、教师读书笔记评比。

小学科研课题计划1 第10篇

赵时代

一、课题的提出:

“后进生”的话题,是每一所学校、每个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话题。如果每所学校、每位教师真正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话,如果每所学校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的话,“后进生”转化工作无疑是必须俯下身子要做好的事情。国内外研究:转化”后进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后进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形成的原因,“后进生”“矫治”的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后进生群”形成原因初步分析如下:

1、社会原因: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染上一些不良习气,上网吧等,都对学生的学习心灵产生着消极影响

2、家庭原因:与农村学生的家长素质普遍要比城区的低,教不得法。有的对子女娇生惯养,包庇纵容,放任不管;有的则粗暴无知,动不动就施加打骂,家庭缺乏温暖;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是,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致使这些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3、学生自身的原因: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好学习态度,没有培养起吃苦的精神,还有学生思想上理解的偏差和误区,对学校的教育和家长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立情绪,不愿接受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引导,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

欲改变这一现状,更新教育观念,突破常规的教育教学策略,探索、实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决定开展关于“后进生生成原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道德和学习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

三、研究的内容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可以使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弘扬学生主体性人格力量,激励学生的自主发展潜能的理念得以确立。

2、通过研究与实践,为“后进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氛围,正确引导“后进生”,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取得“后进生”的配合,融洽了师生关系,带动了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3、通过研究与实践可以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大幅上升,学校社会效应不断提高

(二)研究内容

① 学生自身因素

1、智力因素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能力”。一般认为,智力高,其学习可能性或学习潜力就大,智力与学力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后进生”中有个别情况是与智力不高有关的。

2、非智力因素

比如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注意力分散,心理素质不好,情绪不稳定等等情况,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

3、学习目标不明确或无学习目标,缺乏必要的是非观,缺少吃苦精神。

② 家庭因素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把家庭因素看作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学生的家庭里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后进生的产生呢?

1、有的家长过分溺爱放纵孩子,对孩子学习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漠不关心,养成了孩子自私、独断专横的性格,一旦想法得不到实现,便任性胡闹,导致学习下降。

2、同时也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过高的不符合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考试达不到他们的目标时,就严加训斥,导致孩子厌学。

3、不良的家庭文化环境,家长生活情趣低下,只顾自己享乐等等,这些家长的做法,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4、有的家庭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都会让孩子在家中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使他们对学习和追求上进失去了勇气和信心。

5、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以打代教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以不学习来报复家长。

6、家庭经济的贫困,也有可能导致孩子成绩下降。贫困对未成年学生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营养不良和疾病。营养不足将导致大脑发育不健全或体弱,增加了其患病的可能性。

③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成为后进生产生的重要因素。

1、社会上一些消极思想及不良文化的影响。

2、部分社会青年的教唆、胁持等。

④ 学校因素

1、优等生成了老师们的宠儿,倍受老师喜欢,而后进生则多受

到冷落,关心不够。后进生较少得到老师的关爱、赏识。

2、老师缺少对后进生学习方法、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合理指导。

3、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简单、落后,使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对学习缺乏兴趣。

4、个别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研究对象

以学生数学成绩,确定 “后进生群”为研究对象(由于“后进生群”的动态变化,研究对象也会随之变化)

五、研究方法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1 第11篇

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从事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感觉小学生学习上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而且分化的时间提前,分化的距离变大。教师普遍反映,课改后,如今的两极分化在中、低年级就出现了,并且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人数较多。尤其是我们在使用苏教版以及人教版教材后,到三年级就明显感觉分化现象更严重了。一些学生能力上显得更优秀了,但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显得更困难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虽然始终是存在的,但分化时间提前,分化距离加大,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课堂上往往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很难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因此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今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普遍出现呢?在教学中我们又该采取怎么样的对策呢?本人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成因分析、从教材上看。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能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但在教材的编排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较为困惑的地方。

(1)教学内容偏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方面。在新教材中某些领域的教学内容过难。纵观这之前的几册教材中类似

偏难的内容也比比皆是,如此多偏难内容的出现怎能不导致学生中两级分化的加剧?

(2)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合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于是在本套教材的编排中出现了大量的展示情境的图片、对话框,并且每一课的课题大多是和情境相关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励,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些形式的课题以及图片和对话框过多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不利的因素,它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例如有的课上完之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印象不深,甚至不知道在学什么。反而对课题或某张图片或某个情境的记忆却更深刻。

(3)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合理。人教版新教材中新知识的先后呈现不合理,忽视了对知识之间前后衔接与联系,使学生较难完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掌握起来较困难,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4)教材的“配套作业”不配套。目前我们用的数学新教材是人教版的,与之配套的作业是《补充练习》和《练习与测试》。这两套作业有许多练习要么和课本上的知识联系不大,要么就是随意拔高要求,出现了许多怪题、难题。配套的作业不能很好地发挥对课本知识进行巩固加强的作用,反而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加剧了学生两极分化的产生。

2、教师的原因。

(1)思想不明确。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教师对新理念理解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教学缺乏有效性。一方面,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历史上优秀、合理的部分没有传承下来,另一方面,披上“合作”的外衣,打着“探究”的幌子,没有领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精神实质,造成学习的无效和形式化。

(2)目标不明确。由于新课标中对具体的一节课没有具体的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很难把握单元及课时目标。因为每一节课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明确,往往以最高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一来,一大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人为地造成了学生两级分化的产生。、学生的原因。

学生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一年级刚入学,各个学生就存在着差异,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教育经历、生活经验、家庭环境差距很大。而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展开。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有的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而有的学生却没有。如在二年级中出现的时、分的认识,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出现的秒的知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不同,有的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很快,而有的学生则较为吃力。

二、采取的对策

1.教师不能教死了新教材,要活用教材。

1)对于新教材,教师要努力吃透、悟透,努力领会新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意图,把握新教材的脉络,能深“潜”进去,更能高“跳”出来,这样便能活用教材,教活教材。而且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该点到的要点到,该总结归纳的要总结归纳,避免各册教材之间出现知识的盲点。

2)把握好教学起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教学进度,教学中对比较困难的学习内容可以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交流、操作、探究、巩固。

3)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辅助于教学。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弥补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知识及生活经验的上的缺乏,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时刻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尤其要多关注那些上课容易走神的孩子,多鼓励,多提醒,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再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水平,关注课堂教学的细节。比如在课堂练习中有效关注反馈信息,关注出现错误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不让他们在起点处掉队。

3.教师要承认、善待学生间的差异。十个指头也有长短,我们不

能硬拿那个短的和长的比,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变得更差。要分层要求,对于那些已经处在下极中的学生多从最基本的问题严格要求,比如基本的计算、概念、简单的应用题等要求他们必须会。夯实基础,避免他们掉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使每个孩子得到基本的、正常的、和谐的发展。

4.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缩小两端学生的差距,双方都能获益,尤其对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但又不敢问,也没机会问。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就有可能在自己熟悉的小团体中提出问题,因为小组讨论学习的气氛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敢于提出问题,并且小组的集体智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利用好小组合作的方法也为他们多创造了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能体会到学习中成功的乐趣。同时对提供帮助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双方都会有合作成功的喜悦感。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端正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数学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其教学质量观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力强、和谐发展的人。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要正视学生中两极分化的存在。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教师应当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

多的赞许和信任,这些都将会内化为他们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他们就会更加自信。使数学教育真正体现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

上一篇:民政国防教育典型材料下一篇:触动心灵的风景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