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2024-07-14

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精选8篇)

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1篇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瑞金市壬田镇横坑小学 刘明

非常荣幸地参加了赣南师范大学举办“教研骨干和教研组长培训班。”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对待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我非常珍惜。

面对深刻而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让我们觉得有些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拨云见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

培训紧张而有序,每天匆匆奔走于学习、听课、餐饮和休息的几个地方,时间排得满满的,甚至晚上,我们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虽然紧张,但每天的感觉都是充实而幸福的!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各级教育专家的专题报告,有优秀教师的教学展示。也有学员的互动讨论,更有导师的指导、引领。通过理论的培训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因此,这8天的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这是收获丰厚的8天,也是促进我教学上不断成长的8天。

带着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是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喜悦的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聆听了周建华教授主讲的《小学语文专业听评课》的讲座,使我感受颇深,受益良多,特别是对“说课的误区”部分印象最深。周教授指出了说课的四个误区,对照自己,我以前就走入了第一二个误区,第一,把说课当成复述教案,而周教授的讲解使我明白,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第二点,认为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这一点,我们学校好多老师都存在这方面的错误认识,在培训中使我明白了二者在对象、场合上都有实质性的区别。肖荔老师用亲切朴实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王丛华教授《校本课程建设的要点与问题》讲座中能联系自己、联系中外的教育现状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们都大开眼界,备受鼓舞。特别在谈到文学方面,句句经典,字字精髓,他让我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明白写作的真谛,他说“作家不但要看见一般人能看见的东西,更要看见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一般人看得见的东西,用眼睛去看,一般人看不见的东西,用心灵去感悟。”说得多好啊,他就是一个能用心灵去感悟世界的感悟人性的真正的作家,他的讲座他的作品都让我们非常欣赏。

在培训中老师课堂教学展示,都让我感受着新课程理念的和风,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阳光,我异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们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教学案例和资源,让我从自身出发寻找差距,反复的琢磨和钻研,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对我来说,不论从理论还是教学上,这都是一个让我进步的有效良机。在交流过程中,我也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聆听感言,交流自己的心得。从每一次的观摩学习中,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都能有一次革新和飞跃,让我对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赣南师范大学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与提高的平台,能来这里培训的老师无疑是幸运的。大家都很珍惜这有限的时间,宝贵的机会,我也不例外。在学习期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到校,听课专注,认真做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我非常清楚“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总以为做一个优秀的一线教师只要上好课,教好学生就可以了。现在我才明白,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长期的浸沉,何来“腹有诗书气自华”,何来纵横捭阖,驾轻就熟。

总之,此次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犹如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使我不仅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启迪,更感受到了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让我们意识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应有广阔的知识,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正像一位老师所说的:“这次培训,像梳子,帮我反思梳理过去的教学理念;像春风,给我送来了春的气息;像舞台,给我展示自我、收获自信的机会;像灯塔,照亮了我努力的方向……

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2篇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振太乡小学 李其贤

今天——2010年10月28日真是个双喜临门的吉祥日,一是我们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的县庆日,二是我到祖国珠江的发源地、云南省第二大城市、爨文化的故乡、“全国十佳宜居城市”曲靖参加“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第四天。我深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至理名言,于是坐在电脑前,把心思一一倾诉,算是遥寄家乡的一份心礼,也算是培训的点滴收获之一。纵观整个培训过程,是科学合理、有严密组织、有具体任务、有明确要求的全程培训。现将本人培训学习的心得体会整理概述如下,以期培训有所得,以期学以致用,以期把“国培计划”落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一、对本次“国培计划”培训的解读

承蒙上级领导的恩泽滋润,给了我参训的宝贵机会,于是既来之则安之,平心静气地专注于培训学习,也就有机会对原本不太熟悉的当代教育教学思想进行了又一次解读。

(一)指导思想。本次国培计划是根据中共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省基础教育和教师队伍实际出发,遵循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成长规律,通过本次培训,有效提高云南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能力、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

(二)目标任务。

1、总目标。按照“‘国培计划’——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要求,通过培训,使参与培训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深化掌握新课改的理念、知识和方法,能够结合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主动思考和解决新课程教学问题,形成相应的教学问题解决成果,由此提升参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

2、具体目标。更新教育理念,让参训教师了解当前小学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发展形势,进一步深化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知识与方法,深入认识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与目标。丰富和深化小学语文专业知识,促使参训教师对小学语文教材处理、问题解读和教学设计水平的显著提升,让参训教师将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内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3、观摩优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互动研讨,促使参训教师反思自身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究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理念和实施办法,促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主动探究和自我更新。

4、增强教学研究的意识,掌握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促使参训教师能够结合自身和当地农村小学教学实际,主动思考和解决新课程教学问题,形成相应的教学问题解决成果。

5、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学会CAI课件制作,具备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运用的知识,能有效获取各种网络资源,能够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入课堂,逐步实现教学手段从传统向现代化的变革,优化课堂教学。

6、提升参训教师自培和互培意识,发挥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骨干带头和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当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培训内容(含课程资源)

1、培训方案的设计理念凸显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学科性:长期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的实践表明,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师,应当表现出对于所教的学科知识的科学体系的了解与掌握,包括语文的知识以及关于语文表达的知识,还包括基础性的关于语文教育思想与语文教学方法等。基础性:一个良好的语文教师,还必须拥有这样一些知识,即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学组织策略等方面的知识。探索性:一个良好的教师还应当表现出对课堂教学的探究的意识和探索的能力上。

2、凸显成人培训的特质。成人的培训,尤其是第一线的在职教师的培训学习,是以增强“环境的特别知识”为主要目标的,即通过这种培训,主要是以发展第一线教师的行动知识为主要目的。因此,培训凸显了一下几个特性。体验性:通过参训教师的直接参与来实现,如参与课内讨论、参与课堂分析、参与情景模仿等;通过参训教师的直接行动来实现,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课堂解析等。交互性:通过多样性的团队活动来实现,如主题式沙龙、主题式工作坊等;通过分组培训、小组评价来实现。实践性:理论讲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专家(学者)讲授与第一线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相结合;课例(视频)观摩与教学现场观察相结合。凸显现代化培训的结构化:现代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参与式学习应该是结构化、模块化的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参与者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参与者的行为发生真正的改变,而这里的结构化与模块化,不仅仅体现在培训的内容结构上,还体现在组织结构上,其内容结构为教师职业规划与素养、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经验信息技术。

理论联系实际是贯穿本次培训的主线,其模块化的培训方式,总共分4个模块16个主题。第一模块是“教师职业规划与素养”,包括“当代小学教师的素养分析与展望”和“卓越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两个主题;第二模块是“教育教学理论”,包括“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开发”、“怎样运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催生有效课堂教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教学内容的选择及创新”和“课改·儿童·生活”五个主题;第三模块是“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包括“语文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处理”、“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课实践”、“早期阅读的研究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探讨”、“教研活动观摩与实践”、“识字写字教学实践”、“观察能力与习作教学”和“文本细读与教学设计”八个主题;第四模块是“教育信息技术”,其主题为“计算机网络基础与远程教学平台运用”。

(四)培训模式及方式。本次培训模式为集中学习、返岗实践、自主研修和集中考核五个环节。其方式有六种,一是专题讲座:由国内专家教授与特级教师主讲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拓展学员的学术视野增强学员理论结合实践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意识,深化学员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二是教学观摩:由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及优秀教师授课,学员观摩、思考与交流。通过倾听、观察、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对照自身教学实践行为的异同,学员提升自己对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认识与理解,并且习得多种有效方法与策略,用以改善自己的教学效果。三是教学设计:由学员结合自己的专题研究,合作研讨与设计教案,并实施教学。亲身的设计与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学员内化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员在团队合作与互动中生成新的想法,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四是案例分析:学员通过观摩小学语文课堂实录,讨论与交流。学员结合自身教学,收集案例,分析讨论,诊断与反思,在团队合作与互动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好能力。五是学术沙龙: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热点问题,培训班学员分组展开交锋与讨论,在讨论中理清自己的教学观点,澄清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并生成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六是自主培训:学员运用文献资料及网络平台资源,根据研究专题,展开自主学习,生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与主张,提升自己的独立研究能力。

二、专家点化、名师引领、学员启发,自己多年的困惑与企盼得以化解

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有这样的经历,新课标研读了,文本钻研了,教学参考书琢磨了,学生实际一一掌握了……就像该做的工作都已经到位了,就是教育教学的结果与理想差距太大。于是心生许多的困惑和诸多的企盼,如谜团一般黏在心头,萦绕脑海久久不散。深究其因,不是农村小学生中缺少千里马,不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与伯乐无缘,也不是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在参训期间,自始至终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用心聆听了柯昌平、杨丽、张坤香、翟应增、温艳玲、丁晓东、董凤桂、李家玲、李青霖、钟诗莲、吴克伟、惠中、张应奎、王荣生、高永娟、高芹等名师专家的循循善诱,心底谜团茅塞顿开之感油然而生,现从获取的成堆的家珍中摸出几枚来概述,与同行分享,更主要是抛出自己的心得之砖,引来同行之玉。

(一)思想意识得以提高

参训心得之一就是使我的思想意识有了提高。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打心底热爱教育事业,既然以教育事业为生,就得竭尽心力搞好本职工作,以保证生活来源不受影响,并尽可能地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价值。我总是想,做一个普通教师未尝不可,但是,能做一个好老师更是梦寐以求,若能如愿以偿,演绎出的人生肯定会更加精彩。

顺应对好老师的向往,教师才能注重对学生的教育,启发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而酝酿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环境。常说万策之首,攻心为上。这就启示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得先把学生的心拴住,学生才能在向师性的驱动下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可能性才会更高,落实好素质教育才能水到渠成。

(二)小学语文课程教材得以有机整合,师生关系得以和谐构建

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此理一点不假。通过参训,我从名师专家的诱导中领悟到,教材是学本而不是教本,教材是蓝本并非圣旨;教改势在必行而非雁过无迹,教改是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学生之所以如牛一般撵不动,是因为我们没有用绿草去喂。学生之所以远离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把他们看做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奢望不了天上掉下教育教学的馅饼,但是我们可以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以教材为源,以多方力量为推动器,农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照样可以熠熠生辉。如果我们用心寻找到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交叉的点,那个点即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金钥匙,进而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无限的知识将迎着方法之刃而解。

(三)亲历教育教学科研,达成研与教的亲和力之桥

农村小学似乎都有这样的现象,教研计划遍地开花,教研总结硕果累累。可真正能落实的教研实施过程却微乎其微,原因之一是思想认识不高,虽然口中不说,但心知肚明地认为教研是走过场、是负担的不是个别,甚至是能左右一所农村小学的主力军。其二是借课时多、任务重之口,把教研工作搁浅。再三就是即便也开展了教研工作,但碍于种种面子,教师主体剖析不深,反思无力,关键问题一笔带过,无关紧要的却大书特书。同伴互助往往流于形式,好话一大箩筐,却隔靴搔痒,抓不到点子上;建议轻描淡写如打水漂,击不中要害,生怕揭了别人短丢了自己的“铁饭碗”。

说到这里,我想起这样一句话:一位好校长领出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就该辩证地看待问题。也正如一位成功人士所说,我之所以能成功,得感谢在我跌倒时踢我一脚的人。耳闻目睹了曲靖市二小的两节示范课,细品教师上课、说课和评课都是一针见血般实实在在,我为震撼,为之喝彩,为之倾倒。可以说教育兴衰在教师,教师成败在教研,教研好坏在自己,阳光心态打造出的教育教学价值连城。否则,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将是一句空话。

三、教师应具有本行犀利的慧眼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说得真好,我们教师亦如此。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算是正常人,而能引发出到达罗马的皆是过五关斩六将的能人,就不再是凡人所见拉。比如我以前参训也有过“过桥米线”的时候,用囫囵吞枣、猪八戒吃人生果来形容是最好不过的了,带着新奇出发,稀里糊涂参训,归心似箭般“学成”归家,结果还是猴子般玉米,空空如也。

这次多了个心眼,留心于名师专家,用放大镜观察学员,还真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参训中受益匪浅。因为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是语文教育教学的活教材,都散发着祖**语的芳香,都是语文教师最值得汲取的营养,也都是“国培计划”灵魂的彰显,更是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提升素养的灵感源泉。不是吗?五天五夜见不到太阳啦,秋雨寒风肆意蹂躏着我们的身体,可内心向上的我们准时、专心于参训。怪啦,夜晚哪来艳阳高照?只是衬托冷小了每个人的天气吧,或许,没有人会责怪我就行。因为鸟语花香、绿化如毯、池水清凌凌的曲靖师院里,正在播种着文明的种子,我才敢肆无忌惮的胡言乱语。就算错了也有“高僧”指点甚至超度。嘿嘿,这么晚了,我还海阔天空把思绪放纵,有点顽劣,有点天真,只要明天没人喊我老顽童就阿弥陀佛。如果你喜欢,点击一下软文也不错,悲哀的是无人光临呀,我的小乖乖。

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3篇

发展性教师培训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长期的、高效的、关注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品, 伴随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具有国家意志的教师培训行为, 它本身的意义不仅在具体的培训本身, 更在于它带来的对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所具有的持续创新的变革性效应。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专业设计, 重视多元化的互动与合作方式, 关注教师的终身发展。

一、增强需要意识, 实现动态发展

1. 目标设计动态化

培训需求与培训目标之间应建立逻辑关系, 需求显然来自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已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培训模式。在此模式中, 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 在起点找到之后, 学员要为解决问题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寻求知识, 培训者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 而是培训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点评者。[2]

在实施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过程中, 依据教师以往的需求, 确定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主题。我们依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制定了问卷, 设计了30道选择题、8道问答题, 对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100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94份。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把握情况见表1、表2。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从表1、表2可知, 被调查的语文骨干教师中有不少人对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 语文教师所定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对课文情节的把握上, 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偏少, 无效劳动多。根据这一情况, 我们马上调整目标, 确定“为学而设计”的主题, 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这一核心理念, 引导学员学习如何抓住重点目标设计学的活动,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 努力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2. 课程设计动态化

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教师培训面向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实践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使得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动态的、发展性的需求, 而且在很多时候, 教师的需求是隐性的, 很难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培训者必须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 才能挖掘出教师的隐性需求。[3]

然而, 在进一步对培训者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后, 发现修改后的方案还是难以获取部分教师的隐性需求, 也难以实现对教师动态发展性的需求。于是, 再次调整课程, 实现课程的动态化设计, 即在原来的课表中设计一部分动态选修课程 (不超过10%) , 在突显培训主题前提下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 尽量做到教师急需什么就培训什么, 缺什么就补什么, 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

3. 培训方式动态化

从提高国培教学的实效性出发, 我们以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为抓手, 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将参与式培训理念融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 将单一的“理论灌输式”培训变为“参与探究式”培训, 专题学习与广泛研讨相结合, 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 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相结合等。为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我们不仅在每一次讲座中预留30分钟左右的时间互动, 培训团队的专家们更是精心设计多场参与式培训, 如主题工作坊、微格教学实践等。

二、增强主体意识, 实现主动发展

教师培训只有把外部的努力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驱力, 才能最终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发展品质, 成为教师自主发展、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由此, 引导教师确定专业发展目标, 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阶段进行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的目标。为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 一方面可通过系列讲座的方式使教师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实践证明, 教师的良好形象不仅能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发展, 也能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 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这些方法一是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 并且在生活中充分发扬它, 并不断取得进展;二是让教师改善自我形象;三是引导教师经常清除自身的消极想法。从而实现从教师的被动发展走向教师的主动发展, 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发展的转变。

1. 主问题行动研修中的主动性

为解决培训目标中的主要问题, 我们采取了“主问题行动研修”的方式。以小学语文示范班培训为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 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对阅读教学引申出若干分问题, 学员按年级分组, 每个学员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年级, 针对阅读教学的困惑确定一个研究主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此次学员个体在培训中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主问题行动研修”是立体的, 它可通过任务驱动、问题探源、理念转变、技能更新、反思实践、后续发展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 但每一个行动板块间又是相关的, 比如带着问题进行理念的转变, 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技能, 培训板块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促进, 相互发展。“主问题行动研究”又是有序的, 从接受任务到产生问题, 再到带着问题学习新理念, 进行大“洗脑”;运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 最后到实践中反思、发展, 层层推进, 步步提升。学员带着问题学理论, 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反思, 研究气氛很浓, 研究场基本形成。

这种问题式的培训, 目标集中, 培训内容富有梯度, 在此过程中学员形成了强烈的参与动机, 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后续培训等方面都能主动提出要求和建议。

2. 在日常管理活动中的主动性

(1) 参与简报制作。要求学员对当天的研修内容进行点评, 鼓励他们及时总结心得体会, 直接参与简报栏目创作。学员还可通过短信平台、QQ等形式随时就简报内容和形式提出建议。 (2) 设计教学内容。邀请学员帮助设计和组织各类教学实践活动, 例如对实地教学的量表观察等;增加学员对专家教学的点评环节。 (3) 参与班级管理。采取“首席专家—班主任—班长—组长”的班级管理模式, 积极发挥学员骨干的带头作用, 有效调动参训学员的积极性。以上措施充分发挥了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不仅促进了学员研修理念的提升和各地教学、管理经验的交流, 而且能够使参训学员深度参与到研修活动的组织实践环节中来, 积累和丰富了培训管理经验, 学习和实践了科学规范的培训模式, 为其将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前移后拓”意识, 促进全程发展

发展性教师培训必须树立教师发展终身化的理念, 认识到教师发展是一个开放、动态、持续的体系。我们要为其发展的各阶段提供符合个人条件和需要的服务, 尤其应将教师培训后的发展视为重心。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帮助培训者个体实施全面综合性发展。要发展其自觉更新能力, 使其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并把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内在地联系起来, 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 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4]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 我们积极探索发展性教师培训的模式, 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全程发展, 实现“前移后拓”。培训“前移”指对学员的培训向前推移半年左右, 让学员在参与集中培训之前做好充分的预培训准备, 预培训准备包括: (1) 在竞争中筛选学员, 选出事业心强、好学上进、业务基础较好的教师参与培训; (2) 让培训教师明确培训的意义、目的, 形成积极的自我动机; (3) 广泛开展学前调查, 了解教师的需求。“后拓”指学员参与集中培训后由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跟踪培训, 它包括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变化和发展;专家与学员继续合作, 开展实践性研究;布置一定的研究任务, 指导学员完成;总结优秀学员的经验, 在面上推广;指导学员带动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让学员实现终身发展, 我们特别重视对学员的后续指导, 关注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反思。为此, 我们健全跟踪培训制度, 组建后续培训团队, 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 创设学习交流平台。为了落实这一工作, 我们将学科培训的后续跟踪指导纳入到考核办法中, 要求学员回到单位半年之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上一至两节示范课, 作一个专题讲座, 写一篇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 做一个小课题。此外, 我们还通过送培下乡, 网上专题研讨, 提供资料, 帮助学员建立工作室等方式进行指导。真正发挥学员的辐射、种子作用, 促进其专业发展。以语文示范班为例:由学科首席专家牵头, 组建了一支由培训授课专家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组成的后续培训队伍, 制定方案, 提出要求, 进行网上研讨、疑难解答、展示学员研究成果等活动。此班培训人数为98名, 结业仅一月, 学员就为当地教师上示范课、主办专题讲座和组织开展研讨活动42次。

四、增强“辐射引领”意识, 实现滚动式发展

通过培训机构进行“国培”的教师数量毕竟有限, 如果采用滚动方式发展培训模式, 培训数量将会成倍增长。

滚动式培训的特点是将接受培训的教师转变为培训教师的教师, 一个带1个, 一个带10个, 一个带几十个, 像滚雪球式地滚动发展。采用滚动式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 (1) 牢牢抓住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问题, 如“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切实予以解决; (2) 后续培训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 形成以培训机构为中心的十人左右的教师团队; (3) 专家与培训教师结合, 进行以教学案例为主要形式的长期实践性研究。一位教师可引领若干位教师, 一位专家可引领若干个团队。培训的主要形式: (1) 名师工作室, 帮助培训班里业务与组织能力较强, 且有一定职位的教师成立名师工作室, 利用已有资源 (已结业的四届学员) 协助挑选工作室成员, 策划系列活动。例如福建省的一位学员所创办的“幸福教师梦之队”名师工作室, 通过“主题式精微研训”模式开展活动, 所组织的活动已覆盖福建省的多个县市, 吸收并引领了几十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成长, 其中的许多骨干教师又再带领新的一批骨干教师前行。 (2) 校本学习研训共同体, 做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学校,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单位。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引领本校教研组做一些问题研讨。此外, 课题研究学习共同体、专题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形式都可成为骨干教师滚动式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胡曼君.浅谈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J].民营科技, 2011 (10) .

[2]冯大鸣.美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2 (1) .

[3]黄少颖.关于教学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4篇

【摘要】通过开展农村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国培计划”课程的调查,了解江西省农村小学科学教师的现状和培训需求,并根据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要求和调查结果科学设计了培训课程,构建了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国培计划” 培训需求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34-03

课程设计是做好“国培计划”学科培训的最关键环节,课程体系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培训的质量。2011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培训内容的选择主要体现在课程上,课程应满足学员实际需求,特别是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员的需求。

赣南师范学院是江西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之一,自2011年以来已举办2期“江西省农村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取得了一定的培训效果。但在培训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课程开发上存在着课程目标宽泛、针对性不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江西省小学科学教师的现状调查结果的分析,对“国培计划”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进行设计与反思,设计了适合短期集中培训的120课时的课程体系。培训内容的选择与培训效果直接相关,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因此对培训课程的研究有利于教师训后绩效评价研究的开展。

一、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参加“国培计划(2012、2013)”——江西省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小学科学教师共90名,分别来自于江西省的10个地市级乡村地区。前期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小学科学教师主要年龄段集中在25至40岁之间,主要为男性,学历背景主要为专科,职称以中级为主。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开展了对教师培训需求的调查和课程满意度调查。对教师的需求分析,其主要目的是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并针对调查结果设计培训课程。课程满意度调查,主要了解学员对新制定的课程体系的满意程度,以便对课程设置做出调整和反思。

(2)访谈

访谈法以及在线访谈法是为了了解当前小学科学农村骨干教师国家培训课程设置的现状,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访谈,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设置与当前教师实际需求间的差距。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从下列4方面开展调查∶参加培训的原因,科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惑,培训要求,以及希望采用的培训方式。为了最大限度了解教师的需求,问卷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形式,获得教师培训需求信息(见表1)。

绝大部分教师参加培训是为了提高教学能力(占85%)和充实学科知识(73%),同时也存在部分教师有其它目的,如为完成培训任务、扩大人际关系、评职称等。在开展科学教学时存在的困惑或问题,60%的教师感觉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也有少部分教师在科学的本质的理解、师生关系和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方面有一定的困惑。教师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主要集中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育技术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上,少数教师也希望在语言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在培训方式上,超过71%的教师希望通过专家引领取得培训效果,有近60%的教师选择教学实践和研讨互动。通过问卷也确定了今后培训方式将主要以专家引领及教学实践和研讨互动的方式开展。

2.课程设置的满意度调查

对培训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主要设置了六个方面的问题(见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到,超过65%的教师对课时数的安排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题1),说明培训时间符合学员的需求,但对课程内容涵盖范围的满意程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也说明,培训机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未完成注重学员的实际需求;题6可以看出,经过培训,学员对于能力提升的满意度不高,只有60%的学员持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态度。题6采用开放式问答,要求教师列出培训后能力的提高,经过统计,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评价和教学设计方面,少部分教师认为是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方面。

3.课程的编排的调查研究

课程开发应在“国培计划”纲领性文件的正确指导下,结合本省科学教育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以《“国培计划”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构建江西省农村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框架,主要开展了下列工作:(1)咨询课程主讲专家。(2)访谈“国培计划”培训班班主任。(3)实地调查。参照课程标准并且结合访谈结果我们确定了学习时间天数为20天,总学时120学时,同时确定了专业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技能和综合实践四个模块教学内容,并针对教师所提出的困惑与需要及培训形式进行设计,形成课程体系(见表3)。

4.课程评价

为了检测此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及对小学科学教师的适合性,选择了对本次课程设计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对课程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比例上升至81%,培训后能力提升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比例上升至67.8%。

三、优化课程设置的反思

1.课程设置应体现多元化的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素质教育背景下所需要的培训课程应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包含某种价值取向的、同时应该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整合到课程中。[2] 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多元化的理念,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包括培训组织者、参训教师、教师所在学校和当地办学特色等)。

由于培训时间的限制,课程设置上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应突出主题,在有限的培训时间内,解决小学科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在实际培训中,我们根据学员的教学实际,确定了“科学探究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为主题的培训体系。同时,围绕主题对难点与热点问题集中突破,如调研发现教育技术能力低是广大农村教师的短板,因此增加该部分课时。

2.课程开发上体现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

课程开发初期,我们通过解读政策文件与专家访谈,初步拟定了课程模块与核心课程作为必修课。同时,根据学员的需求遴选了若干课程作为选修课,学员根据课程内容、性质进行选择,根据选课人数确定,体现课程开发的预设性,实施过程中反复征求学员的意见,形成课程的完整性。

3.课程设计体现科学的“做中学”

通过学员访谈反馈,学员对许多专家的讲座难以消化,学习效果不佳,希望参与其中,有更多的机会“做中学”,这也符合科学课程的特点。因此课程设计中设计了一定形式的“做中学”,让学员参与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也提高学员“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动手做教具的能力。

四、总结

培训内容的选择与培训效果直接相关,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培训内容的合理性影响培训效果,而培训效果对培训内容的选择提供反馈信息,因此对培训课程的研究有利于教师训后绩效评价研究的开展。

因此,本研究建立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反应了学员的真实需求设计了适合短期集中培训的120课时的课程体系。短小、紧凑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培训组织者实际操作,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开展小学科学培训工作,使培训内容更贴合教师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59/201101/114220.html

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5篇

鹤峰县下坪乡民族学校李德娥

当谈到2010年9月28日至12月28日三个月的“国培计划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时,我非常激动,首先感谢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给了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这次学习机会。其次感谢我们培训院校—湖北省恩施市湖北民族学院的领导为我们精心组织。

我们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带着一份求学的执着来到湖北民族学院学习,时间一晃而过,可我们收获颇大,受益匪浅,真可谓是满载而归呀!

第一堂课就是听恩施州教科院胡卫国院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解读,让课改中迷失方向的一大群羔羊找到了方向。这堂课不仅让我们教师认清了当前的教育形式,还让我们教师清楚地了解到我们发展中国家与国外教育的差距,从而就引起我们教师深刻地思考:教育是一门研究艺术,更让我们教师深感责任重大。

紧接着听了来自一线的名师讲座。如恩施市舞阳小学副校长田祥珍和来凤县实验小学校长曾志梅的讲座。她们的讲座与我们一线的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曾校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首先阐述了教师要关注教师本身的“教”:强调了老师们在备课时不能把文本拆开成一课一课的,而是要从整册教材入手,了解全册编写的指导

思想,了解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上课时才能作出全面的考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当我们学员听到这里时都沉默了,陷入了沉思。此时让我想起了自己从教了十一年,也只是从单元入手备课,就是拿着新教科书时,也只是走马看花地看一看目录,觉得只要弄清本册的教学任务就行了,结合单元备好本课就行了。想着想着,便惭愧地地下了头,同时也便牢牢地记住了。

其次阐述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语文老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艺术、教学策略、人格魅力等因素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学生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探求出好的方法,才能终身受益。

最后曾校长还把自己的一套丰富的经验传授给我们学员,那就是阅读能力培养“三部曲”:

(一)课内得法:读——想——谈;

(二)课外实践:阅读记载;

(三)反馈提高:汇报交流。这时我想到了自己平常会给孩子们阅读任务,也有一些检查,孩子们在低年级还能完成,课随着年纪的增长,玩性也越来越大,我正没有好的办法去检验他们是否认真完成。没想到这堂讲座给我指点了迷津。

田校长的讲座主要是谈了新课标背景下的识字教学。让我们教师把握了课程标准,找准了教学方向。更加明确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同时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向我们传授了许多新颖的识字教学方法。

这些名师讲座犹如是课改中如何抓高效课堂不知所措的农村教师的导航,让我们明确了方向。这些名师不愧是名副其实的名师,她们的讲座真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

湖北民院的领导非常重视这次培训,他们还特意联系名校名师给我们上示范课,主要是体现恩施市的“361” 快乐课堂,为我们提供了高效课堂、快乐课堂的模型,恩施市实验小学校长蔡校长还专门给我们解读了“361”快乐课堂。让我们充分找到了自己课堂的不足与缺陷,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反思,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泛起了一层层涟漪。

小学骨干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第6篇

小学骨干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骨干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似乎来时火车的“咣当”声还在耳畔回响,可一转眼,十天的学习时间就要结束了。这次的培训学习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是一次珍贵的经历,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这次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冲击是震撼的、强大的。每天的感觉幸福而又充实,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在这十天里,在大同大学老师和其他专家教授的指导和悉心关怀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在思想、学习、生活上都有了很大的收获。这十天的培训学习犹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天,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名师们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风范,无一不令人高山仰止。尤其是他们的教学理念给了我深深地震撼。

大同大学纪XX老师的讲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让我明白: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包括观察、描述、画图、操作、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猜想、实验、收集整理、思考、推理、交流和应用等等,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教师在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给他们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并表达自己的理解,而不只是模仿与记忆。

XX实验小学姚XX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理论与案例分析》中提到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是教师充分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有效备课能体现出教师的智慧和心血。让我明白了备课的重要性。

XX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韩XX老师的讲座《图形与几何的内容解析与教学建议》,以课标为基础、课例为载体,形象生动的向我们讲述了小学12册数学教材中每一册图形的地位、目标、重难点、教学策略,让我们对图形与几何有了一个全新且系统的认识。XX大学附属小学崔XX老师的讲座《落实新课标 成就精彩课堂》让我对课堂有了全新的定位。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我想自己达到了读懂教材进行教学设计,但课堂缺乏的是生成空间,我也采用了启发式教学,但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需要使“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境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崔老师课堂讲座中的幽默、诙谐、风趣,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肢体语言在课堂中起到点睛的作用。

XX市XX区教师进行学校王XX老师的讲座《做有思想的行动者》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更是给了我心灵上的洗涤: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教一代会思考的学生;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控制生命的“长度”可我们能控制的是生命的“宽度”和“厚度”。由此,我们生命体的体积也会变大,生命的内涵也会更深刻,更丰富多彩!我们的课堂亦如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向40分钟要质量,使每一个40分钟实实在在的丰满起来,可见,有效备课显得十分重要。这些使我对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10多位教授、专家、特级教师从各个角度给我们展示了涉及教育教学多方面领域的精湛讲座,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了解了当今数学教学中最前沿的理论和研究,也让我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得到了方法上的指导和方向上的指引。

十天的培训学习是短暂的,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反思我的课堂,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数学经验。常常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

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此外,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 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必须是着眼于未来,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努力使自己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必须给自己定好位,必须走“学习——反思——研究——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发展之路。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谢大同大学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空间,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轨道上大步前进!来

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7篇

徐翠萍

2011年,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小学语文、文综骨干教师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个普通的小学语文教师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培训分前期的集中培训和后期的在职培训。集中培训学习安排紧凑,白天学习,晚上还得完成作业,但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虽然平时教学紧张,得抽空进行业务学习,但通过学习,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在培训的过程中,经过专家精辟的讲解和同仁的讨论,我不仅从理论的高度了解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也得以从感性上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

一、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地位

新课标增强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新课标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并增强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标的内容化繁为简,化细为粗,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广阔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这种改变要求教师不能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肩负起培养人的重任。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团体,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只是激励人、引导者,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帮助、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我认识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致力加入深化课程改革的队伍: ㈠给孩子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加强识字、写字,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孩子做到会听、爱说、敢说、乐于和别人交流,激活孩子的表达欲望。利用母语学习得天独厚的条件,开展体验式学习,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㈡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任务。培养三种能力(①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②对文本作出解释的能力;③对文本作出评价的能力。)四种技能(朗读、默读、略读、浏览)五种习惯(①自学预习;②勤查工具书;③不动笔墨不读书;④听课做笔记;⑤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精选教学内容,“简单教语文,踏实谋发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㈢在习作教学上,要正确认识小学生习作的性质,降低习作门槛,帮助孩子建立习作自信,从写句写话开始,力求真诚。从内容入手,先指导孩子写什么,再指导怎么写,进行有序的作文训练,习作要体现全程指导:作前指导、作中指导、作后指导。㈣推进儿童阅读,千方百计指导孩子读书,让孩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三、改变对学生的评定观念

新课标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多用鼓励式的教学评价语言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真正体现了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国培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第8篇

发展性教师是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创新、凸显生命潜能与智慧,张扬个性、实现自我与超越实践指归,并在研究反思的行为跟进中不断增强自身底蕴与内涵的生命历程。发展性教师 只有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到教育实践中来,才能使得教师发展的完美意蕴得以升华。教师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是一个教师对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深入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教师逐步对所有教学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把握的过程。

与传统的静态、封闭式培训相区别, 发展性教师培训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长期的、高效的、关注教师终身发展的培训。我国教师培训应该由单纯的 知识补充、学历补偿走向全面整体发展的培训。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需品,伴随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

“国培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具有国家意志的教师培训行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具体的培训本身,更在于它带来的对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所具有的持续创新的变革性效应。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师学习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专业设计,重视多元化的互动与合作方式, 关注教师的终身发展。

一、增强需要意识,实现动 态发展

⒈目标设计动态化

培训需求与培训目标之间应建立逻辑关系,需求显然来自教师。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已成为当前最受欢迎的培训模式。 在此模式中,问题是学习的起点, 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 在起点找到之后,学员要为解决问题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寻求知识,培训者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而是培训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和点评者。

在实施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过程中,拿到培训者名单前,我们依据教师以往的需求,确定了教师短期集中培训的主题,即: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拿到名单后, 我们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制定了问 卷,设计了三十道选择题,八道问答题, 对来自全国十一个省市的100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94份。接受问卷教师对课程性质的把握情况归纳如下:

2011版语文课标中对课程性质的表述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上表显示, 被调查的语文骨干教师有不少人对课程的性质把握不准, 有59.7%语文教师所定教学目标不明确,67.9%的教师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对课文情节的把握上, 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时间偏少,无效劳动多。根据这一情况,我们马上调整目标,确定“为学而设计”的主题,依据课标性质,紧扣“学习语言文字”这一核心理念,引导学员学习如何抓住重点目标设计学的活动,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努力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

⒉课程设计动态化

教师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进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培训面向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实践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使得教师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动态的、发展性的需求,而且在很多时候,教师的需求是隐性的,很难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出来。培训者必须采用科学恰当的方法,才能挖掘出教师的隐性需求。

然而,在进一步通过对培训者进行访谈和实地调查后,发现修改后的方案还是难以获取部分教师的隐性需求,也难以实现对教师动态发展性需求的满足。于是,再次调整课程,实现课程的动态化设计,即在原来的课表中设计一部分动态选修课程(不超过10%),在突显培训主题前提下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 尽量做到教师急需什么就培训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做到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位参培者的学习要求。

比如,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发现来自西藏的学员与内地学员差距较大,我们便给他们分小班授课,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开设了汉语拼音和计算机操作技术等课程。加强了针对性,效果十分明显。

⒊培训方式动态化

从提高国培教学的实效性出发,我们以教学方法的动态设计为抓手,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将参与式培训理念融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将单一的“理论灌输式”培训变为“参与探究式”培训,专题学习与广泛研讨相结合,观摩考察与反思体验相结合,人际互动和网络交流相结合等。为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我们不仅在每一次讲座中预留30分钟左右的时间互动, 培训团队的专家们更是精心设计多场参与式培训,如:

主题工作坊:学员以问题或课题为纽带,形成针对性强的非正式学术研究团体。充分利用晚上和课余时间,鼓励通过主题工作坊的形式围绕培训主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运用这 种方式能使受训者的思想得到补充和交流,导致相互诱发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创造性价值观念的产生,同时还会产生思维共振效应,从而提高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低、中、高各年段的学习板块设计有何不同等。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既有自上而下,又有自下而上,还有上下互动,它的形式是“流动”和多样的。这样的形式,有效对接、消化、补充、调整专家课堂培训内容,引发学员对授课内容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了培训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切实提升了学员的科研意识,增强科研能力,促进优质培训活动衍生资源的形成。

微格教学实践: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微格教学实践,每组都配有一位导师进行现场指导与点评,结束时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到小学进行教学成果展示, 执教学员在台上上课,听课学员在台下分组观察、记录,关注教学中的问题,课后由专家和学员进行现场讨论点评,形成核心经验。学员带着这些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验证与提升。

二、增强主体意识,实现主 动发展

教师培训只有把外部的努力转化为教师个人的内驱力,才能最终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发展品质,成为教师自主发展、专业成长的不竭动力。由此,引导教师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每一个不同阶段进行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的目标。

为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以达到预期目标, 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一方面可通过系列讲座的方式使教师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实践证明,教师的良好形象不仅能促进和强化学生的发展,也能使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这些方法一是让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并且在生活中充分发扬它,并不断取得进展;二是让教师改善自我形象;三是引导教师经常清除自身的消极想法。从而实现从教师的被发展走向教师的主动发展,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发展的转变。

⒈主问题行动研修中的主动性

研修主题的设计是研修过程全过程的“灵魂”所在。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开展, 具体操作中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 都必须明确和清晰。根据学员需求,结合其优势,紧抓三个一:突出一个主题,找准一个切入点, 贯穿一条主线。

以小学语文示范班培训为例:突出一个主题,是指“为学而设计”主题;找准一个切入点, 即以阅读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培训努力解决“选择教学点”和“设计学习板块”的重点、难点问题。

贯穿一条主线是指:学员问题讨论 (网上前期交流、上交原始教案、小组研讨 确定研究 方向 )———教育前沿 理念“洗脑 ” ( 带着问题听理论讲座 )———学员教学实践(修改教案,在导师指导下的微格教学)———教研反思与提升 (学员在小学进行教学展示、课堂观察、专家点评与指导)。

为解决培训目标中的主要问题,我们采取了“主问题行动研修”的方式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学员的不同需求对阅读教学引申出若干分问题, 学员按年级分组,每个学员结合自己所任教的年级,针对阅读教学的困惑确定一个研究主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此次学员个体在培训中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怎样依据年段目标找准教学点,设计怎样的学习板块才能适合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主问题行动研修”是立体的 ,它可通过任务驱动、问题探源、理念转变、技能更新、反思实践、后续发展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问题,但每一个行动板块间又是相关的,比如带着问题进行理念的转变,运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技能,培训板块之间的关系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主问题行动研究”又是有序的,从接受任务到产生问题,再到带着问题学习新理念,进行大“洗脑”;运用新的理念指导实践,最后到实践中反思、发展,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学员带着问题学理论,带着问题进行实践、反思,研究气氛很浓,研究场基本形成。

可以说,这种问题式的培训,目标集中,培训内容富有梯度,在此过程中学员形成了强烈的参与动机,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学员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后续培训等方面都能主动提出要求和建议。

⒉日常管理活动中的主动性

(1)参与简报制作。要求学员对当 天的研修内容进行点评等,鼓励他们及时总结心得体会,直接参与简报栏目创作。学员还可通过短信平台、QQ等形式随时就简报内容和形式提出建议。

(2)设计教学内容。邀请学员帮助 设计和组织各类教学实践活动,如对实地教学的量表观察等;对于每位专家的教学,增加学员的点评环节。

(3) 参与班级管理。采取 “首席专家—班主任—班长—组长”的班级管理模式, 积极发挥学员骨干的带头作用, 有效调动了参训学员的积极性。

以上措施充分发挥了学员在研修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不仅促进了学员研修理念的提升以及各地教学、管理经验 的交流,而且能够使参训学员深度参与到研修活动的组织实践环节中来,积累和丰富了培训管理经验;学习和实践了科学规范的培训模式,为其将来发挥辐射引领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增强“前移后拓”意识, 促进全程发展

发展性教师培训必须树立教师发展终身化的理念,认识到教师发展是一个开放、动态、持续的体系。我们要为其发展的各阶段提供符合个人条件和需 要的服务,尤其应将教师培训后的发展视为重心。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帮助培训者个体实施全面综合性培养。

要发展其自觉更新能力,使其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并把具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功能的各种教育机构内在地联系起来,实施一体化教师教育,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发展性教师培训的模式,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和全程发展,实现“前移后拓”。

培训“前移”指对学员的培训向前推移半年左右,让学员在参与集中培训之前做好充分的预培训准备。预培准备包括:

(1)在竞争中筛选学员,选出事业性强、好学上进、业务基础较好的教师参与培训。

(2)让培训教师明确培训的意义、目的,形成积极的自我动机。

(3)广泛开展学前调查,了解教师的需求。

“后拓”指学员参与集中培训后由 培训机构对学员进行跟踪培训,它包括了解学员培训后的变化和发展;专家与学员继续合作,开展实践性研究;布置一定的研究任务,指导学员完成;总结优秀学员的经验,在面上推广;指导学员带动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

为了让学员实现终身发展,我们特别看重对学员的后续指导,关注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反思。为此,我们健全跟踪培训制度,组建后续培训团队,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创设学习交流平台。为了落实这一工作,我们将学科培训的后续跟踪指导纳入考核办法中,要求学员回到单位半年之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上一至两堂示范课; 作一个专题讲座; 写一篇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做一个小课题。此外,我们还通过送培下乡、网上专题研讨、提供资料、帮助学员建立工作室等方式进行指导。真正发挥学员的 辐射、种子作用,促进专业发展。

以语文示范班为例:由学科首席专家牵头,组建了一支由培训授课专家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任教师组成的后续培训队伍,制定方案,提出要求,进行网上研讨、疑难解答、学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此班培训人数为98名,结业仅一月, 学员就为当地老师上示范课、主办专题讲座和组织开展研讨活动42人次。

四、增强“辐射引领”意识, 实现滚动式发展

通过培训机构进行“国培”的教师数量毕竟有限,如采用滚动方式发展培训模式,培训数量将会成倍增长。

滚动式培训的特点是将接受培训的教师转变为培训教师的教师,一个带一个,一个带十个,一个带几十个,像滚雪球式的滚动发展。采用滚动式发展模式的关键在于:

(1)牢牢抓住教学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害问题,如“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切实予以解决。

(2)后续培训与当地教育部门联系, 形成以培训机构为中心的十人左右的教师团队。

(3) 专家与培训教师结合 , 进行以教学案例为主要形式的长期实践性研究。一位教师引领若干位教师,一位专家可引领若干个团队。

培训的主要形式:

名师工作室:帮助培训班里业务与组织能力较强,且有一定职位的老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利用已有资源(已结业的四届学员) 协助挑选工作室成员,策划系列活动。如指导福建省的一位学员所创办的“幸福教师梦之队”名师工作 室,通过“主题式精微研训”模式开展活动,所组织的活动已覆盖到了福建省的多个县市,吸收并引领了几十位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成长,其中的许多骨干老师又在带领新的一批骨干前行。

校本学习研训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层单位。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引领本校教研组内内行作一些问题研讨。

上一篇:《菜根谭》读书笔记个人感想下一篇:分别时的伤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