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2024-08-31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精选8篇)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1篇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一、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类别与时间规律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多存在于高处交叉作业、垂直运输、电气工具使用以及基础工程作业中。伤亡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事故,施工坍塌和中毒事故等类别,这几类伤亡事故是建设施工中的最主要伤害,死亡人数占每年因工死亡数的比例超过三成。

高处坠落以从脚手架上坠落、在拆除井架时、在临边和平台等作业场所、拆除塔吊时为主要类型。由于在脚手架上吵闹,休憩;悬空作业、探身作业身体探出度过大;饮酒高处作业和不使用安全带;扣件不符合规定要求;施工管理部门忽视安全防护用品的发放、忽视安全检查;施工安全制度不尽完善;没有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恶劣天气作业等都可能造成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事故通常由高空落物、崩块、滚动体,硬物、反弹物、器具、碎屑和破片的飞溅造成。由于工人安全意识差、作业玩忽职守;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违章施工;在施工中精力不集中、操作不当、误操作;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失灵、安全装置不齐全或存在设计或制造缺陷;采光或照明不足导致的施工人员视角疲劳;施工场地狭小,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物体飞出,极易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施工人员业务技术素质低,操作不熟练;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误操作;施工或操作时未使用合适的防护服及工具,未能合理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机械设备老化并没有很好的履行保养维修制度;安全管理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另外还有照明、通风、温度、湿度等环境方面的原因。

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事故。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电击会破坏人体呼吸、神经系统以及心脏,甚至产生生命危险。电伤是由于电流的热、化学以及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施工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用电检查不到位、未穿戴防护用品;接错电线、相零反接;违章操作、麻痹大意;电气设备年久失修,破损设备线路未及时更换;潮湿的施工环境;紧邻高压操作等等都会引起触电事故。

施工坍塌事故包括边坡失稳引起土石方坍塌事故,拆除工程中的坍塌事故,现浇混凝土梁、板的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施工现场的围墙及在建工程屋面板坍落事故。

中毒窒息事故会发生在工人清理污水管时,在人工挖孔桩中、在顶管施工中,在室内取暖一氧化碳中毒等情形中。从时间上来看,上午6点到9点的时候事故比较多,工作分配、安排任务后工人到各自的岗位上,7:30点以后工作会达到满负荷,但是这个时间段工人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容易出现伤亡的事故。而9点到12点的时候,工种交叉作业增多,工人手头的活越来越多,这个时侯只要稍微有点分心就会发生事故。下午将近6点快下班的时候,工人的注意力又开始分散,极易发生事故。晚上6点到9点,有时为了赶工期,晚上要加班,夜间灯光、环境等各种因素和个人体力、精神下降,也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对伤亡时间分布的分析,提示我们可以在事故高峰期的时侯,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这样就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预防

在施工现场中,由于多单位、多工种集中到一个场地,而且人员、作业位置流动性较大,因此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群治群防制度,施工单位应按照建筑业安全作业规程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伤亡和其他事故发生。

1安全教育

近年来,随着建设规模的逐渐扩大,建筑队伍也急剧膨胀,大批未经过安全培训教育的人员,尤其是来自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农民工,被补充到建筑的队伍中来。在新工人进入施工现场上岗前,没有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在工人转岗时,也没有按照规定进行针对新岗位的安全教育。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急需对建筑施工的全体从业人员,尤其是新职工进行普遍的、深入的、全面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每个人的安全预防意识,树立起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新观念,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实践中体验体验劳动保护的必要性。

(1)依法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建立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使对工人进行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制度的执行力度

(2.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责任制,明确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首先要明确施工现场各级教育培训的责任,确立安全教育培训的实施责任人,同时明确现场安全教育接受者的主体——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其次要加强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责任人进行换岗或清退;第三要注意培养安全教育实施责任人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2.2)建立健全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内容、学时,加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在每一位新工人入场(或转换工种)后严格按照《建筑业企

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每一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真正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3)完善安全生产培训知识的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新工人入场后,要严格按照《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中相关要求做好各级培训教育工作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同时,也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教育内容的针对性,真正达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目的。三级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级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第二级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第三级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安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施工项目的作业特点和危险点、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等。

(4)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特别是要在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在现场对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等的整改,在整改过程中对工人进行现场对比教育,加深工人对教育内容的印象,提高工人对安全隐患危害性的认识,进而达到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注重安全培训教育的效果,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考核

(5)安全培训教育的目标是使工人充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忙而不乱,最终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十分重要,进场的每一位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后,严格执行考核上岗制度,根据工种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提高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规范化施工、标准化作业,确保最终实现安全生产。2安全措施检查、验收与改进

安全检查是发现并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宣传落实安全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纠正违法指挥和违章操作,提高各级负责人与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自觉性与责任感,掌握安全生产状态和寻找改进需求的重要手段,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应对检查制度、方法、事件、内容、组织的管理要求、职责权限,以及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整改、处置和复查的工作程序及要求作出具体规定,形成文件并组织实施。安全检查的要求:

(1)根据施工的特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要求,以及安全检查的目的确定

(2)安全检查的内容应包括安全意识、安全制度、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操作行为、劳动用品的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理等项目。

(3)根据安全检查的形势和内容,明确检查的参与部门和专业人员,并进行分工。(4)根据安全检查的内容,确定具体的检查项目及标准和检查评分标准,同时可编制相应的安全检查评分记录表。

(5)按检查评分表的规定逐项对照进行评分,并做好具体的记录,特别对不安全的因素和扣分原因做好记录。

安全验收:为保证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和落实,工程项目应建立安全验收制度。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和新搭设的脚手架、模版、临时用电、起重设备等,使用前必须经过安全检查,确认合格后进行签字验收,并进行使用安全交底,方可使用。工程项目专职安全技术人员应参与验收,并提出自己的具体意见或见解,对需要重新组织验收的项目要督促相关人员尽快整改。

安全隐患的处理:凡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按照“四定”的原则,既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措施、定整改完成时间、定整改验收人,由安全检查负责人签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落实整改并复查。重大安全隐患要在规定期限内百分百整改完毕。对查处或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时,安全检查人员有权责令其立即停工,待整改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施工。检查出的违章、严重违章隐患及重大隐患,凡不按期整改销案者,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由此引发的事故,可依法追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的过程和实施方案,进行跟踪检查,保存验收记录。

三、安全事故的处理

在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事故的调查将是确定事故原因,定义事故性质以及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

一般的事故调查的基本步骤包括现场处理、现场勘查、物证收集、人证问讯等主要工作。其中事故现场勘查是整个事故调查的中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查明当事各方在事故之前和事发之时的情节、过程以及造成的后果。通过对现场痕迹、物证的收集和检验分析,可以判明发生事故的主、客观原因,为正确处理事故提供依据。因而全面、细致地勘察现场是获取现场证据的关键。在事故现场,勘察人员到达后,首先向事故当事人和目击者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和现场是否发生变动,如有变动,应先弄清变动的原因和过程,必要时可根据当事

人和证人提供的事故发生时的情形恢复现场原状以利实地勘察。

现场照相是收集证据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拍照的手段提供现场的画面,包括部件、环境以及能帮助发现事故原因的物证等,证实和记录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情况。特别是对于那些肉眼看不到的物证、当进行现场调查时很难注意到的细节或证据、那些容易随时间逝去的证据及现场工作中需要移动位置的物证,现场照相的手段更为重要。

事故分析是根据事故调查所取得的证据,进行事故的原因分析和责任分析。事故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事故责任分析包括事故的直接责任者、领导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事故分析包括现场分析和时候深入分析。现场分析是在现场实地勘测和现场访问结束后,有所有现场勘查人员,全面汇总现场勘查和现场访问所得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对事故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和确定对现场处置的一项活动。它既是现场勘查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现场处理结束后进行深入分析的的基础。时后深入分析则是在充分掌握资料和现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其目的不仅在于找出事故的责任者并作出处理,更在于发现事故的根本原因并找出预防和控制的方法和手段,实现事故调查处理的最终目的。

在完成事故分析以后,事故调查和处理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事故的报告。事故调查报告是事故调查分析研究成果的文字归纳和总结,其结论对事故处理及事故预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调查报告的撰写一定要在掌握大量实际调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而成。而且要求内容实在、具体,文字新鲜生动,较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事故的真相及其实质。这样才能对人们起到启示、教育和参考的作用,从而搞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2篇

一、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

恶性事故一般指非正常事故中后果严重、善后困难的重大事故。这一类事故大都与学生本人违纪有关,往往在课后、课间偏僻死角,进行不当游戏和其它活动而发生的重大伤害,后果比较严重。此类事故一般与校方管理不善多少相关,非常容易造成家校矛盾,不易善后,如处理不当十分容易造成司法纠纷。因此,学校平时要加强防范,使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幅下降。其次,万一发生此类事故,处理必须迅速、及时、到位,尽量减少事故后遗矛盾,积极做好善后工作。再次,学校应当亡羊补牢,举一反三,杜绝各种漏洞,消除各类隐患。

二、安全事故的预防

1、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特点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生安全管理责任制。学校还应当对教师及其他职工进行安全义务培训,指导和督促其履行相应的岗位职责。

2、学校应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教学活动特点,对学生进行相关规章制度和纪律、安全及自救自护教育。学校教育课程设置应当包括安全教育的内容。

3、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必须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并按规定配备消防设备,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4、学校实行外来人员出入登记制度。非学校人员和车辆未经学校同意不得进入校园。任何人不得将非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动物及其他危及人身安全的物品带入学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住宿学生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措施,设专人负责管理住宿学生的生活和安全保护工作。

5、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娱乐、体育、劳动、教学实验等教育教学活动,应当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他校外集体活动,应当将活动内容和安全保护措施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活动内容和方式应当适合学生的年龄和生理、心里特点,并做好相应的安全教学和示范,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6、学校应当在放假前做好学生的假期安全教育;在寒、暑假及其其他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做好相应工作。

7、学生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学生有特殊体质或者疾病,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安排学生健康检查和治疗,必要时告知学校;如需请假,应当及时按学校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8、同当地派出所挂钩、建立共建单位、聘请当地派出所有关领导当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让派出所协助学校开展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的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检查,帮助学校消除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和查处危害学生安全的违法活动。

三、安全事故的处理

1、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2、及时报告。无论谁的责任,只要发现学生受到伤害,学校都有义务救治受伤学生,并及时告知学生的监护人和向当地政府、学校的主管部门报告。

3、组织调解。组织调解可以求助各乡、镇、街道司法所、派出所、人民法庭等。调解时要讲究方法,不能盲来,无论学校是否有责任,首先应表现出对受害人(及其家属)的同情,决不能有理不饶人,因为受害的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如果学校和当事人没有过错,受害学生家庭经济也比较困难,则根据《处理方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学生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同时,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法律观念淡薄,处理事故时往往比较冲动,提出的要求往往是不现实的。此时我们更要有耐心,讲话更要小心,要将事实和法律的规定给受害人及其监护人讲清、讲透。如果受害人的监护人不肯接受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要尽可能引导受害人及其监护人向法院起诉。如果受害学生的监护人、亲属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如出现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或者侵犯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学校应当报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造成损失的,可依法要求赔偿。

4、事后总结。事故处理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吸取教训、亡羊补牢,严防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确保学生安全。

电网电压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3篇

1 电网电压事故处理相关章程

电压是判定电能总体质量的关键性指标, 根据相关电网电压事故处理章程规定:电力系统中省调规定好的检测母线如果高过规定范围内的电压曲线±5%并且持续性时间维持在1 h以上的, 则构成电网电压故障。如果遇到持续时间超过2 h的, 则构成电力事故。同时, 如果电压曲线值维持在±10%的时候, 其持续时间高于30 min的也算造成电力故障事件, 遇到超过1 h的情况则算做是电力事故。针对于电网电压事故的处理, 其具体应落实到省调处理机制上来。

2 不合格电网电压数值所带来的危害

2.1 针对电力用户而言

不同电力设备的设计都要统一按照规定值的电压模式来生产制造,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压运作效果, 尽量减小电压规定数值的偏差, 从而有效避免给用户带来的用电困扰。

比如电灯的使用, 其发光运行效益、光通量以及其具体使用年限都与电压作用息息相关。具体而言是当电压升高的时候, 电灯的光通量将稳步增长, 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降低电能使用寿命。同时, 当电力电压下降时, 电灯内的光通量就会下降, 使得电灯照明力度不够, 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学习。异步电动设备的电磁专柜模式是与其断电电压成正比发展生长模式的, 即当电力电压下降到10%的时候, 电动机运转速度开始放缓, 其转矩最少要降至19%左右。在电动机带动电力负载能力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如果电压下降, 则电动机转速也开始降低, 转动差值开始明显变大, 伴随着定子电流的增长, 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电器设备的发热量, 加快了绝缘体绕组的老化作用, 从而进一步减小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 当端电压值过低的时候, 发电设备很有可能会停止运转, 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在过重负载中导致起机器无法重启。

2.2 针对电网而言

在正常的电力运作过程中, 电压的降低会直接影响电能的运输机制, 造成电力系统的巨大损耗。针对于电压偏低的情况来说, 它是威胁电网稳定运作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常常会引起整体电力系统的崩溃。同时电压偏高同样会影响电力机制的运作, 从而烧坏电力设备, 从而给电网运行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所以, 确保用户电力电压使用范围维持在标准数值之内, 可以有效调整电力运输工作, 更好地促进其电力事业的发展。

3 电网电压调整机制

保证充沛的无功功率电力供应是实现标准电压机制的关键性因素, 同时要在维系电力科学电压标准的前提下, 积极选取各类电压调制机制。例如电力网络的使用, 就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手段而言, 其主要可以选取以下几种操作模式:第一, 在规定范围内, 调整变压器的变化数值。第二, 有效地更改线路指数以及无功功率的分布情况, 从而在一定范围内, 更有效地降低其对网络电压的损害。

为了确保中枢电压变动维持在规定电压数值范围内, 在维系无功功率平衡发展的前提下, 可以有效采取以下两种调压方式:第一, 变更电力网络的无功功率开展电网调试工作, 具体而言是改变其无功功率分布范围, 主要是通过在电力运输线路的尾端, 在接近用户用电接口处连接并联线路的地方, 安装电力无功功率供应设施。用来供应电力无功功率的设备主要包括了静电电容器、同期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第二, 利用电路转变参数指数的调整来调节电压。其具体实施方式是: (1) 运用串联的方式连接用电线路, 通过电容的供给线路指数来开展电压调节模式, 即在正常的高压电路中, 就一般情况来说, 电抗X通常会比R大很多, 利用串联电容的方式, 转变电路电抗, 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减少电网电压的磨损。 (2) 依据应允范围内的电压磨损, 有效选取导线截面, 在通常情况下的低压电网运作过程中, 其电力用户分布不均, 使得电网容量无法提高, 从而导致电网横截面积变小, 造成了电网电压中的PR/U指数急剧飙升, 使得大量电网电压被浪费, 因此为了实现电力经济最大化, 有效调节电压指数是极其必要的。 (3) 在串联电路中添加电力线路的无功功率的方式, 帮助电力电压减小损耗, 从而实现电压调度工作。

4 电网电压事故处理方案

在电网电压事故处理机制中, 以电网电压预警机制为中心任务, 在实现企业高层领导负责机制的基础上, 实行在岗人员轮班检查体系。其具体而言是在整体电力系统中, 设置多个监控站点, 同时按照规定将电压值维持在固定范围内。当电压监控中心遇到电压降低到规定范围之外的情况时, 当天在岗人员应沉着应对, 积极采取应对机制, 同时在第一时间报告给省调。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4.1 中枢电电压过低事故处理机制

在距离低电压中枢站点最近的电力企业或者是装置有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的电力变动站点添加无功出力, 在紧急情况下, 可在增强电力企业发电设备有功出力的基础上, 增加其使用设备的无功出力, 从而更好地实现电压平衡机制。

在整体电力系统运作中, 如发电机、调相机等, 最大程度增加其无功出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本来电压值就很高的设备中添加无功出力, 从而更好地避免其电压数值超出规定范围之内。

4.2 中枢电电压过高事故处理机制

将距离高电压中枢电最近的发电企业以及安装有调相机、静止补偿器等的电力变动站点的无功出力调节到最低数值, 同时电力系统中的调相即更改为进相运作机制。

将整体系统中电力设备的无功出力降至最低, 其中包括对发电机组、调相机、静止补偿器以及静电电容设备等。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降低原本中枢电压值就很低的设备的无功功力, 防止其电压值超出规定范围之内。

在电压调节方式中, 还可在距离高电压中枢最近的发电站点采取相关手段, 停止其轻负荷电力机器的运作模式, 从而更好地减小电力负担, 在实现稳定电压的基础上, 有效地促进电力运输的稳步发展。

5 结语

就我国现有电力情况分析来说, 电力的升级工程开始稳步发展, 高压电路运输模式慢慢投入电力运输工作中来, 电网负荷机制开始迅速增长, 然而就是实现电力科技高速成长的时候, 电压不稳定的现象依然存在。本文通过对电网电压事故制因因子、危害的具体分析, 进一步分析电压事故处理机制, 从而更好地完善电压故障预警机制, 实现电力事业的有序发展。

摘要:建立健全的电网电压事故预防机制是实现正常电力运输的关键性因素, 本文将通过相应故障处理规章制度, 详细分析不合理的电网电压运作给整体电力系统带来的危害, 同时针对于电网电压指数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进行合理分析, 提出科学的应对机制, 从而更好地处理电力故障, 提升电网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网电压事故,调压措施,事故处理

参考文献

[1]刘洋.关于预防和处理电网电压事故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0 (8) :241.

[2]黎茹.论电网电压事故的预防与处理[J].神州 (中旬刊) , 2013 (2) .

[3]赵鲲鹏, 李建民.电力施工中电网电压事故的预防与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8) .

[4]李振, 王海燕.论电网电压事故的防控及处理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 2012 (8) :213.

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 意外事故 预防 处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254-01

体育教学中意外事故时时发生,怎样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是广大体育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当事故发生后怎样把伤害降到最低,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分析其原因,掌握最基本的处理方法,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伤害发生,使学生在运动中快乐,快乐中运动。

1 引起意外事故的原因

1.1 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导致体育课意外伤害的决定性因素。是由于个人或者团队的疏忽等不当行为给体育教学带来的风险。家长、教师、学生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一些家长在学校了解学生身体状况时,瞒报或者谎报子女的身体状况,教师在不知情下,进行正常的体育教学,难免会发生意外。课前对场地、器材的布置未充分重视,对准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敷衍了事,课堂调控能力差,运动负荷超过了学生能够承受的生理负担;教师指导方法有误,教师对于动作技术理解不到位,缺少保护帮助的措施,从而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安全隐患。

1.2 客观因素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与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学生受到伤害后,家长或者监护人不论是何原因,都会向学校要说法,这样会打击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校领导普遍缺乏体育教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一些学校对于新生入学没有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学校体育活动缺乏必要的医务监督或流于形式,有些学校由于卫生保健制度不健全,导致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不良的气候条件,均易引起运动损伤。

2 意外伤害的预防

2.1 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进行剧烈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体温升高、血液循环加快、韧带伸展性和肌肉弹性增強,保证身体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运动刺激。准备活动一般是慢跑、徒手操、持轻器械体操以及有针对性的拉伸肌肉、韧带等。

2.2 适宜的运动服装、鞋子

运动服装要大小适合。服装太大容易被运动器械牵扯,服装太小则会影响身体活动范围。运动鞋须保护脚在行走、跑跳时不受损伤,因此,鞋子大小肥瘦要合适,鞋底软硬要适中。

2.3 避免粗野动作和鲁莽行为,在体育运动中杜绝粗野动作

自己的粗野动作往往引起对手更激烈的对抗;对待对手的粗野动作,要学会宽容并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影响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不鲁莽,不蛮干,不从事超过自己能力的剧烈、危险的体育活动。

2.4 掌握自我保护技术

在运动器械上或者在野外徒步穿越突然失手、打滑时,头脑要保持冷静,快速抓住器械或者绳索、树枝等,以防跌下。在跑步、跳跃或者做体操练习的下法时,如果突然被绊倒或者前冲力过大时,要利用惯性顺势屈臂、团身、滚翻以缓冲下坠或前冲的力量,保护身体安全。

3 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可以减肥塑身,增加技能,提升气质。在参加运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损伤,但许多时候这些损伤都是可以预防的,如果采取一些措施,可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下面介绍几种运动中经常发生的意外伤害及预防处理措施。

3.1 肌肉拉伤或挫伤

肌肉受到突然撞击或拉力,造成肌纤维断裂或肌膜损伤。疼痛剧烈,损伤处迅速肿胀。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对痛点进行冷敷,切忌揉搓或热敷。

预防措施:第一,在身体疲劳或精神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做运动。第二,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如伸展运动,避免肌肉拉伤。

3.2 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在日常生活中尤其运动时经常可见。产生肌肉痉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身体疲劳,大量出汗后水、盐丢失使体内电解质失衡,更多的情况发生在游泳时,肌肉突然受到冷水刺激而兴奋性增高,产生痉挛。

预防措施:(1)运动的强度和时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掌握,循序渐进,不要超出身体的负荷。运动结束后,应持续做缓和运动十分钟以上,如走路、伸展等运动,让身体逐渐恢复至平常状态。(2)游泳下水前应先用冷水淋浴。感觉身体寒冷或出现嘴唇发紫等症状时要立即上岸休息,并注意保暖。

3.3 腹痛

运动中腹痛是由激烈运动引起的,随着运动停止,症状可逐渐缓解。根据腹痛的部位不同又分两种情况:发生在中下腹的疼痛多为饮食不当、吃得过饱或喝得过多引起的胃肠痉挛,性质为钝痛、胀痛、严重者可产生绞痛。发生在上腹及两肋的疼痛可能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呼吸节律紊乱引起呼吸肌痉挛。

预防措施:第一,运动前不要吃不易消化或带气的食物,饭后1~2小时后运动。第二,在高温下或者长时间强化运动要及时补充水分,还要注意少量多次的引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参考文献

[1]阎长安,张喜梅,主编.体育与健康[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392.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5篇

近年来,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越来越多,真可谓是防不胜防。虽说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我们学校要尽一切可能,想一切办法,用一切力量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和事故程度降到最低。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呢?学生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只要按照一定的思路,注意章法,处理起来就较为顺利,且能收到“坏事变好事”的效果。

就上述事故的处理来说,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伤害事故发生后,学校要按照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报告。要重视对双方学生家长的第一次通报和他们的第一次会面,因为这是处理好事故的基础。

2、要注意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学校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给人留下不负责任或偏向某方的印象。

3、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公安机关和保险公司报告情况,以得到上级和相关部门的正确指导。要成立专门事故处理小组,并派专人负责接待,这样既能保证处理口径前后一致,又不至过多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

4、体谅双方,同情受害方。即使在双方当事人情绪失控时,也要冷静克制,从心理和情感上让双方接受。

5、必要时可借助双方亲友的作用,走曲线解决问题的道路。

6、不怕上法庭,不受要挟。这将是今后学校经常要面对的现实,校方应主动寻求司法途径,相信司法公正。

7、战略上不怕上法庭,战术上要重视上法庭。要做好上庭的各种准备,包括法律知识、事故事实、物证的准备,以用法律和事实维护学校权益。

8、要利用案例,及时在学校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要经常在教工和学生会议上通报事故处理过程,统一大家的思想,让大家学会今后遇到相似问题时的最佳处理办法,做好预防工作。

9、对受害方要给予尽可能的安慰,但学校若无过错,则决不能赔偿(在本案中,学校只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给了受害方一定慰问)。

10、“晴天备伞”。要为学生上好“校园伤害险”和“学生平安险”,鼓励和提倡学生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为孩子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以降低出险后的处理难度。

其次,分析、解决此类纠纷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意外事件。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事件是无法预见和不可避免的,学校及教师对事件无任何过错,不负任何责任。但如果事故发生之后,教师没有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措施救险,延误了治疗,造成伤害者伤情加重,就应负责,这是一种事后责任承担。

2、学生在上课期间因互相打闹而受伤害。上课期间,教师负有监督管理职责。对在此期间发生的学校事故,教师承担责任大小,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但需要强调的是,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管理职责上的不同要求并不意味着人为地降低教师应尽的管理职责。

3、学生受伤不是学校所为,但与学校场所设施管理不完善或教育教学仪器、设备保管、存放有关,学校要承担部分民事责任。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场所设施造成的学生伤害承担责任,与学校建筑设计、施工中暴露的质量问题关联,但更多地与教职工是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

4、学生课余时间受伤。课休时间是事故多发段。教师的职责,是要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躲避危险的能力,这是其一;其二,一旦发生事故,要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善后处理。中小学教师的职责并不是如幼儿园阿姨那样履行保育员角色,也不是超市中的保安,不可能全天候地监视每个学生的一举一动。关键看学校在课间是否负有监管责任及到位情况。

5、学生自杀、自残。学生的自杀与教师有无关系,取决于:一是学生自杀与教师的行为有无一定因果关系;二是教师的行为是否违法。如教师毫无根据地怀疑学生有偷窃行为,停其课,强迫其交待甚至拳脚相加,学生不堪受辱,愤而自杀,教师自然要承担法律责任;学生考试作弊,被监考教师当场抓往,学生因羞愧而自杀,尽管教师的行为与学生自杀有关系,但行为是合法的,不应承担责任。

6、教师上课期间离开教室。教师在上课时随便离开课堂,期间学生打闹造成伤害,学校责任所负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学生的年龄对该行为后果的判断能力。

7、学生上下学发生伤害事故。学生每日上下学,是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这时学生的双亲对其子女的保护监督基于亲权关系,而学校教师也必须加以指导并采取必要保护措施。但每一位学生在上学时从家中出发到学校放学时由学校出发回到家中,期间的安全,除有特殊情况外,应由学生个人及亲权等保护者负担责任。如果学生集体上下学是学校规定,则可解释为学校已介入学生上下学的生活领域。这时,学校在法律上对于集体上下学就有安全维护的义务。

8、公休时间(包括寒、暑期)学生伤害事故。问题的关键在于学生在这些时间内发生的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无联系。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6篇

导;指挥本单位事故抢险及应急处理工作;组织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改;发布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命令;通报事故抢险及应急处理进展情况。

(六)应急处理组织的训练和演习;

(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人员疏散措施、工程抢险措施、现场医疗措施;

(八)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社会支持和援助;

(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经费保证;

(十)应急处理预案的其他内容。

节性事故特点等各方面因素,经审批后印发相关单位学习、演练。总厂组织一年一次联合反事故演习,确保厂用电。

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 第7篇

新办法首次提出要强调对学生人身安全预防。另外,对于事故发生后谁来承担责任,《办法》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处理事故的操作性大大增强。

1、强调预防与处理并重

《办法》首次强调以预防为主,建立学生安全事故的防范机制,避免事故发生。在设定事故调查处理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预防的原则和“事故预防和监督”的专章规定,突出学生安全事故的防范于未然。另外,题为《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强调了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并重。

2、谁来防范安全隐患?

《办法》对学校、学生家长以及公安、卫生、建设、环保、工商等有关部门在学生安全事故预防方面的职责、管理制度、保护措施等分别作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并专门设立了“法律责任”一章,对未履行职责或者其他对学生安全事故负有责任的情形,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措施。

3、事故责任怎么划分?

责任难分是学生安全事故处理中的一大问题。《办法》对此作了两方面的应用性规定。

依据《民法通则》,以过错责任人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过错责任人的,按《民法通则》有关公平责任原则,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受伤害学生适当经济补偿。

为减少确定学生安全事故责任时的扯皮现象,《办法》针对造成学生安全事故常见的原因,依据归责方式对学校应当承担过错责任的情形与学校不承担责任的情形进行了举例和划分。

4、出了事故谁来调查?

学生受伤害,家长是最直接的利害关系人。调查表明,家长往往对学校自行调查处理学生安全事故不信任,学校、家长及其他当事人之间对事故责任和赔偿数额上往往有争执,使得不少事故得不到及时处理。

为提高事故处理的公正性和效率,《办法》规定一般的学生安全事故由学校调查处理;学校无法调查处理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发生重大学生安全事故的,由学校所在地人民政府组织调查或者教育、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联合组织调查,并在30天内提出调查处理意见。

在事故的损害赔偿上,可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申请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政府设立的专门调解机构调解(杭州市政府已设立了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委员会),调解时间不超过60天;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5、赔偿费用从哪里出?

事故发生后,赔偿问题是争执的焦点。学校有过错,要承担赔偿责任,但学校经费预算中又没有这项开支。《办法》借鉴了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的做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本地区学校参加学生安全事故的学校责任保险”,其保险经费“由学校举办者承担,以学校为单位支付”。不过考虑到全省各市、县的财政状况,这没有强制规定,而是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6、新办法有哪些新内容?

《办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生安全管理责任制;教育教学、生活服务设施设备应加强管理和保养,具有危险性的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或者从事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活动;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本地区学校参加学生安全事故的学校责任保险,但所需经费由学校举办者承担,不得向学生摊派等。

玉果区块垮塌复杂与事故预防处理 第8篇

玉果油田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煤窑沟——七泉湖一带, 海拔700-900m, 由南向北增高, 属于山前构造带。设计井深均在3400左右, 目的层位J2S。西域组地层成岩性、胶结性差, 地层易漏、垮塌;葡萄沟组地层以杂色细砾岩为主, 易塌易漏, 阻卡严重;齐古组灰褐色硬质泥岩水敏强、易剥落掉块。

2 玉果区块垮塌复杂与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井壁垮塌问题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普遍性问题, 尤其山前构造垮塌更为严重。为保证井下安全和完井作业的顺利进行, 建议采取预防为主的技术思路, 即在将进入易塌地层前100m提高钻井液密度并加入防塌剂抑制垮塌。

(1) 提高钻井液的密度使其足以有效平衡地层的坍塌应力。

(2) 强化封堵, 做到“快、强、低”, 即一钻开易塌地层快速封堵, 封堵能力强不易脱落, 大幅度降低渗透率, 渗透率为零最好。

现场钻井液技术防塌措施:

(1) 进入易塌地层100m前调整泥浆性能, 提高泥浆密度有效平衡地层坍塌应力。

(2) 泥浆中加入2~3%多元醇, 2~3%沥青类防塌剂快速封堵地层微裂缝, 阻止泥浆滤液进入地层。

(3) 对于易水化膨胀产生应力集中的地层, 可采用加入0.5%的防膨剂抑制泥岩水化膨胀, 避免发生应力集中。

(4) 用聚磺泥浆体系, 加入2~3%SMP-1、2~3%P S C提高泥浆的高温稳定性, 降低HTHP失水。HTHP失水≤12ml。

(5) 适当提高膨润土 (MBT) 含量, 加入水化好的优质膨润土浆, 使泥浆有足够的形成优质泥饼的能力。

(6) 易塌地层适当提高泥浆粘切, 确保有效携岩能力。泥浆粘切控制以F V65~80s、YP10~12Pa、Gel2~3/10~12Pa为宜, 适当高的粘切有利于降低泥浆对井壁的冲刷能力。

(7) 控制泥浆的p H值、p H值以8.5~9为宜, 过高的p H值加剧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

(8) 工程措施:在易塌地层钻进过程中适当降低钻压, 控制钻速, 避免形成椭园型井眼。在易塌井段应尽量避免定点循环。

3 玉果区块垮塌复杂与事故预防现场措施

3.1 一开井段 (0-712米)

一开采用高含坂土浆体系。配方:淡水+0.3%Na2CO3+15%膨润土+HV-CMC0.2%;预水化24小时。本段性能控制:比重1.10g/cm3, 粘度150以上秒, 失水8ml。

一开井眼大, 环空返速低, 多为砾石、细砂、粉砂层, 保持粘度150S以上, 较高粘切, 60l/S的排量, 及时将钻屑带出井底, 粘切低时加入般土浆、Na OH、HV-CMC提高钻井液的粘度和切力, 钻井液中聚合物含量0.2%以上, 增强泥浆抑制性, 并提高钻井液粘度, 使泥浆有很好的悬浮性和携砂能力。用好四级固控, 振动筛使用80目筛布, 除砂器100%全效率工作, 清除泥浆中的有害固相, 控制泥浆中的含砂量。

3.2 二开井段 (700-3420m)

本段包括西域组-葡萄沟组、土谷鲁组、齐古组, 裸眼长, 有多套不同压力系数, 下部钻井液密度提高, 对上部井段的渗透加剧, 封堵造壁极具重要意义, 采用好的封堵材料, 优化泥饼质量是本开次的重点, 屏蔽贯穿全井段。

上部地层 (7 0 0-2 4 0 0 m) 采用聚合物钻井液体系, 基本配方:0.2%N a O H+0.4%K-P A M+1%+1%防塌剂+0.5%Na HPAN+0.3%CMC+0.2%SD-17W;钻至盐膏层段之前加入纯碱, 防止钻井液发生钙侵;井深较深时, 用0.3-0.4%K-P A M、0.3%Na HPAN配制胶液维护, 用0.2-0.3%CMC调整流变性, 逐步使钻井液中的大分子含量达到0.3%以上, 增强抑制、造壁能力。

钻进到泥岩段时重点以抑制、包被为主, 此井段地层易缩径, 保持钻井液中0.3%-0.4%大分子含量, 加入K-P A M, 增强泥浆的包被能力和抑制能力, 防止泥岩吸水膨胀、分散造浆;砂岩发育, 渗透性好, 易在砂岩段形成虚厚泥饼造成阻卡, 泥浆主要采用低粘、低切, 借助大排量加强对井壁的冲刷, 避免虚厚泥饼的形成, 同时加入LY-1、加强封堵改善泥饼质量;加入LF-1、NAHPAN、SPM-1中小分子降低失水, 调节泥浆流性。

下部 (2400-3420米) 采用聚磺钻井液体系。井深2400m转聚磺钻井液, 加入1%SMP、3%GLA、2%润滑剂, 2%PSC, 随着井温的升高, 加入1%PSC将失水降到5ml以内, 增强泥浆的抗温性, 改善泥饼质量。井深2950米定向钻进, 泥浆钻换乳化原油聚磺钻井液, 适当加入8%原油, 0.05%乳化剂, 1%润滑剂, 确保泥浆性能稳定, 润滑, 减少钻具在井壁的摩阻。

4 现场处理情况

井例:果9-12井复杂及处理情况:

2011年7月15日下钻至井深2595.00米, 单凡尔开泵顶通循环排量7L/S、立压7MPa, 开3凡尔循环, 排量32L/S, 泵压15M p a, 开泵正常后, 循环划眼过程中, 筛面返出大量砾石和泥质岩屑。

密度:1.35g/c m3, 粘度:135s失水:4.2 m l, 初/终:10/20, 泥饼:0.4m m, 含砂:0.3%, P H:9。复杂地层井段k1t g-J3q (2300-2900m) 。岩性为棕红色硬脆泥岩, 胶结性差, 地层应力释放最为严重, 带有周期性。在J3q层, 地层层段多, 含多种岩性, 灰色硬泥岩水敏强易剥落掉块, 长时间的侵泡, 井壁失稳垮塌, 造成井下复杂。

处理概况1、加药品:HV-CMC 0.2t、膨润土2t、SMP0.2t, 将粘度由67s提至135s。循环一周后, 筛面返出大量褐色泥岩掉块。处理泥浆后性能, 密度:1.35g/cm3、粘度:135s、失水:4.2ml、泥饼:0.4mm、含沙:0.2%。划眼过程中出现多次划过去提不起来的遇卡现象, 说明有大的砾石掉块在环空徘徊, 现有排量及钻井液粘切不足以将其携带出来, 采用井浆加HV-CMC、坂土、烧碱配置15M3高粘切稠浆 (粘度400S) 推举携带出大掉块后, 划眼得以正常。

今年吐哈项目在玉果区块共完成三口井:果7-5井;果9-12井;果9-43井。三口井的井径情况分别是 (表1) :

果7-5井没有引入聚合多元醇防塌剂, 只采用了沥青封堵类防塌, 其井径扩大率最大。后两口井增加了聚合醇防塌剂, 且加大了沥青类防塌剂的量, 其井径扩大率明显减小。

5 认识与建议

(1) 本区块属山前破碎带, 岩性胶结差, 多含砾石层, 地层周期性应力释放, 极易垮塌, 埋卡钻具。

(2) 进入易垮塌井段前, 提前加足各类防塌剂非常必要, 防塌, 防塌, 注重一个“防”字, 防塌剂不治塌。

(3) 钻井液应有较好的流型。保持钻井液粘度80-90s, 使钻井液处于平板型层流, 避免尖峰型层流与紊流, 减小对井壁的冲蚀, 有助于井壁稳定。

(4) 因地层水敏性强, 控制更小的虑失量, 能够减轻与延缓地层垮塌。

(5) 现有的沥青类防塌剂、超细钙等封堵的方法, 加聚合多元醇的浊点防塌机理, 有一定的效果, 但还不足以解决本区块的地层垮塌与井径扩大问题。

(6) 成本允许的情况下, 建议采用KCL高矿化度强抑制防塌体系以及高价金属离子聚合铝防塌剂, 但在本区块是否能有很好的效果还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参考文献

[1]聚合物有机硅防塌钻井液在花7-6X井的应用研究龚纯武长江大学学报:理工卷-2010年3期

[2]井壁稳定技术在胜利大王北油区深井钻井中的应用钟安福余广兴西部探矿工程-2010年11期

上一篇:清明遇鬼作文下一篇:蝶恋花,蝶恋花周邦彦,蝶恋花的意思,蝶恋花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