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学生课桌文化现象

2024-05-24

透视中学生课桌文化现象(精选8篇)

透视中学生课桌文化现象 第1篇

透视中学生课桌文化现象

“课桌文化”早已成为校园一景。虽然学业繁重,但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始终未减,他们在涂涂画画中袒露内心的情绪

■文/李新

“课桌文化”由来已久,并成为校园一景。它常常是学生们内心最真实的反映,把“课桌文化”简单判为“垃圾文化”是失之偏颇的。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探知当代中学生内心世界的途径。

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压制下的呐喊

多年前,有学生把《陋室铭》改为《课室铭》,说什么“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并流行开来,影响甚广;早在十几年前,“六十分万岁”的口号就喊得很响,那是对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强烈反叛和无情嘲弄。现在课桌上又出现了这样的诗句:

寒窗万日破千卷,

慨叹下笔仍无神。

三年还将渡题海,

他日能否功名成。

这大概是一位刚入校的高一新生的大作,刚刚经历了“苦海无边”的初三,又来到高中,面临三年后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发出“三年还将渡题海”的苦叹,表现出对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极度惊悸和恐惧。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但由于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根深蒂固,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转轨有一个过程。有些地区反而是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愈演愈烈,由于升学、就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家长寄托于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能够考取重点高中、考取名牌大学。据对部分在校高中生的调查,他们在初中,尤其初三那年,很少没请过家教的。迫于社会及家长的压力,学校也难于适从,往往在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之间左冲右突,进退两难。这就使学生仍旧陷在“应试”苦海之中。

考、考、考,使许多学生患上了“考试综合征”,考前恐惧,考中紧张,考砸后悲痛欲哭。下面这首诗就是考试前恐慌心态的真实反映:

考试考试又考试,

听到考试心就慌,

[1][2][3][4]

透视中学生课桌文化现象 第2篇

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的历史文化透视

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是性别歧视的社会观念在语言中的必然反映.它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积.为了说明性别观念是如何成为人们的语言观念的`,我们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透视这一文化现象.

作 者:张宇明 作者单位:大庆石油学院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刊 名:大庆社会科学英文刊名:DAQING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8“”(2)分类号:H313关键词:性别歧视 历史文化 词源谬误 英语语法

加拿大文化现象透视 第3篇

笔者有幸在加拿大渡过了3年的时光, 在耳濡目染的生活经历中, 发现了两国之间存在明显的文化以及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本文将就自己的生活经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加拿大文化的特点, 为更多有意到加拿大学习学习和工作的人士提供参考, 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异国的学习和生活。

一、文化马赛克

与美国的“大熔炉”相比, 加拿大可谓是“马赛克”, 即在多元化民族的前提下, 各个族裔可以保留和发展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大街上, 你会看到各种肤色、身穿各国服饰, 说着夹杂各种口音英语的人, 并从他们的长相、发型、服饰甚至说英语的口音大致能推断出他们来自于哪些国家。由于加拿大政府提倡各族裔自己去独立发展, 以利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各个族裔的人们和睦相处, 又由于早期移民生活的艰辛, 为了生活上的方便, 各种族往往选择同一族裔的人居住在一个地区, 这就形成了不同族裔的群体居住相对集中的格局, 也由此产生了由各个族裔构成的不同的社区。以多伦多为例, 有5个唐人街、两个意大利区以及希腊街、印度城、韩国城、犹太城、泰国城、越南城等, 这些相同族裔的人, 居住在同一区域, 随之一些具有这些民族特点的超市、餐馆、珠宝店等应运而生。不同族裔的人不仅过加拿大当地的节日, 也过他们自己传统的节日。在唐人街, 华人会以自己的方式庆祝一年一度的春节、中秋节等。除此之外, 其他族裔的人们也庆祝弘扬其民族特色的各种节日, 如印度节、菲律宾文化遗产节、、犹太文化节、法国文化节、德国文化节、土耳其节、黎巴嫩节、日本节、多伦多国际巴西日、西班牙和葡萄牙宗教狂欢日、加拿大原住居民节等。人们在自己的节日到来之前, 也会借助各种媒体进行宣传, 鼓励和邀请其他族裔的人前去参加他们的庆祝活动, 品尝他们的传统美食。这种方式不但能促进各族裔之间的相互了解, 文化认同, 也加强了他们的后代对本族裔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尽管他们的后代的行为和思想都已被当地的文化同化, 变得加拿大化了, 但他们还是通过各种方式提醒他们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国, 自己的根。

二、国民素质

加拿大是一个秩序井然的国家, 无论是在银行办理业务, 还是在公交站等车, 大家都约定俗成地一字排队静静等候。在银行, 赶上下班高峰时, 队列会排得很长, 如果正巧赶上营业员是新手时, 则办理速度更慢, 但对这种情况大家似乎都很习惯, 表现出了极大地宽容和理解, 很少看到顾客焦虑, 烦躁不安的神情。营业员会面带微笑跟每一位招呼, 寒暄几句, 办完业务之后, 营业员都会对你说一些:“Have a good day”“Have a nice weekend”等话语, 让你觉得很是温暖, 愉快。每笔业务的办理, 都是一个完整的流程:有亲和力很强的开头和结尾, 也有沉着稳妥、毫不忙乱的交易过程。

在公交车站, 人们更是排队顺序上车, 没有任何插队现象, 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营造出一种秩序井然, 大家相敬如宾的氛围。

从交通规则上也能看出加拿大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人们在交通礼让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国民素质。在一些没有交通灯的路口, 即便是很小的住宅区路口, 无论是否有行人通过, 大小车辆都必须在50米以外先停下来, 确认无行人通过时, 才把车开过去, 如有行人经过, 车辆会在50米以外静静等候, 待行人通过后, 再把车子开过路口。笔者有一次碰到了这种情况, 由于不了解这种习惯, 在路口等候车子通过, 想等车子开过去之后, 再走过路口, 没想到, 车里的司机从远处伸出手向我打手势, 示意我先过,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总之, 这种处处以人为本的交通法规也好, 还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也好, 给人的感觉很舒服, 很人性化。

三、环保意识

加拿大人的环保意识很强, 这跟政府的宣传有很大关系。在路旁, 车站、超市门口一组组并排放置的垃圾箱随处可见。垃圾箱全部是三个箱体并排放置, 一个是存放可回收垃圾, 一个是存放饮料瓶, 另一个是存放生活垃圾。路人会根据箱体上的标志和提示, 把垃圾丢进合适的箱体里。

对居住平房的小区住户而言, 每一位住户的房前都摆放这三个类别的垃圾桶。垃圾工人会在固定的一天开着垃圾车沿路收集住户已经分好类别并整整齐齐摆放在路旁垃圾桶里的垃圾。房屋主人通常会在前一天晚上, 把垃圾进行分类后装进不同的垃圾桶里, 并把他们摆放在路旁, 等垃圾车收走。一些旧的家具, 例如床垫、椅子、桌子, 台灯、烤箱、电视、各类旧书等也都会整整齐齐摆放在路旁, 方便垃圾工人运走。

夏天的公园里, 人们经常带着家人和朋友成群结伙地来到公园进行烧烤, 烧烤之后, 人们会自觉地把剩下的饮料瓶, 食品垃圾装在不同的塑料袋里, 丢进分类垃圾箱里。

遛狗的人也会随身带一个塑料袋, 一旦狗大便, 他们会把狗的粪便弯腰拾起装进袋子, 然后扔进垃圾桶。总之, 在加拿大人们的环境意识确实很强, 似乎是一种很自觉的行为, 大家都在默默地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四、消费文化

在加拿大, 人们的消费观与国人有很大的不同, 他们崇尚信用卡文化, 不善储存, 而热衷于提前消费。大多数人习惯用信用卡消费, 不习惯随身带很多现金。无论是到大商场或者超市购物, 还是到小的便利店买瓶饮料, 都是使用信用卡结账。每月月底的时候, 他们会收到银行的各种账单, 然后会通过不同的付款方式, 把各种各样的账单全部付清, 方便快捷。加拿大人之所以喜欢使用信用卡, 是因为信用卡可以作为积累个人信用记录的第一步, 通过信用卡消费, 还款这个过程, 积累个人信誉, 一旦有了良好的银行信誉记录, 那么以后涉及买车、买房时, 从银行会很容易贷到款。

跟国人相比, 大多数加拿大当地人没有存钱的习惯, 加拿大的房奴、车奴比比皆是, 工资的大部分用于偿还房贷、车贷。加拿大人的消费观就是借银行的钱享受生活。所以, 他们除了生活费用以外, 基本上不会存钱。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 虽然他们住二层楼或三层楼的大房子, 有花园, 有车库, 但他们都有这样的担心, 一旦失业, 房子就会被银行收走, 所以他们戏称他们的房子是银行的, 不是自己的。因为一旦失业, 如不能马上及时找到下一份工作, 那么房子很可能被银行抵押出售, 这也是加拿大经常有一些破产房出售的原因。

五、品牌意识

加拿大的法制很严, 对冒牌商品的打击力度很强, 故高仿包、高仿鞋之类的冒牌商品几乎没有。名牌商品由于价格不菲, 自然成为富有高贵的象征。加拿大人特别看重品牌, 喜欢穿品牌的衣服、鞋子, 女士对名包更是充满了向往。在加拿大, Nike、Adidas、Roots、Puma、Tommy、Jacob、Coach等牌子非常抢眼。人们之所以如此喜欢品牌的东西, 是因为在加拿大, 名牌商品和非名牌商品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品牌商品, 无论是衣服、鞋子, 还是箱包, 质量都非常考究, 无论是材质, 还是做工, 都是一流的。人们可以充分相信品牌所代表的一切, 不会有任何上当受骗的担忧。所以, 品牌能够跟你的地位, 经济水平相吻合。这就是人们会在每天下班之后, 看到从金融街出来的那些职业白领, 90%都背抢眼的明牌包的原因。但由于大部分人都是工薪阶层, 富人只是少数, 那么这种对品牌的向往就变成了一种奢望, 一种向往。那么, 这种虚荣心的满足不是借助于高仿之类的商品来满足, 而是靠各商场的名品促销活动来实现。人们期盼于每年圣诞节前夕各大商场的促销活动, 因为这个时候, 商家摸透了顾客向往名牌的心理, 纷纷推出名牌商品的促销活动, 打折力度非常大, 所以这个时候, 人们可以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品牌商品, 满足自己对品牌的渴望, 也为新的一年的到来增添无限的喜悦。

六、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

在加拿大, 儿童、残疾人受到特别的关爱和保护。由于人口稀少, 政府鼓励多生孩子, 并以牛奶金的形式给每个孩子以生活上的补贴。在加拿大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年轻的母亲手推婴儿车, 出入超市、公园、公交车站、咖啡店等。婴儿车的设计, 无论是外观、还是功能都非常考究, 折射出设计者对婴儿的关爱和呵护。不管是孩子外出的必备物品, 如牛奶、果汁、尿不湿等, 还是从超市买来的各类物品, 统统都可以放在婴儿车上带回来, 大大方便了带孩子的年轻母亲的出行。婴儿车有单人的、双人的, 甚至还有3人的。想象一下, 坐有3个婴儿的婴儿车会是多么的有趣。

对残疾人的关爱也无处不在。遇有坐轮椅的残疾人乘公交车, 司机会主动按动车上按钮, 放下坡道板, 方便残疾人车进入车内。在个别情况下, 司机还有责任助残疾人一臂之力, 帮着把残疾人推上公交车。这里通过一个小小的例子, 可以说明加拿大人对残疾人的关爱。一次一名残疾人上车, 司机放下坡道板后, 残疾人由于对轮椅调整的角度不合适, 怎么也拐不进车里来, 这时司机离开驾驶位, 帮助残疾人一次一次推下车去, 再推上来, 直到调整好角度, 顺利进到车里来。这期间花了大约有三四分钟的时间, 这期间, 所有乘客都耐心地等候, 还一起齐声助威, 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

加拿大的各大商场、机场、会议中心、咖啡厅、快餐店都有供残疾人使用的专用通道。甚至停车场也留有残疾人车位, 其他人不能占用。街边的信筒也有高矮两个, 矮的信筒就是专供坐轮椅的残疾人设计的。所以, 这些设施处处体现着对残疾人的特殊关爱, 非常人性化, 让人觉得很温暖。

七、休闲文化

加拿大人的娱乐生活主要以酒吧、影院、高尔夫球、冰球、滑雪、网球、公园散步、慢跑、遛狗为主。

加拿大的酒吧, 是当地人特别是白人夜生活的标志。一到晚上特别是周末, 加拿大的酒吧就会热闹起来, 人们来到这里了却一天或一周的疲惫。但与国内的酒吧不同, 加拿大酒吧营造的氛围是非常昏暗的, 烛光代替灯光。特别是临街的酒吧, 路人从外面望去, 往往以为里面没人, 要不是透过玻璃反射出来的烛光, 路人会以为这个酒吧没有营业, 或里面根本没有人。这种特殊的氛围, 不但防止了外界的打扰, 还保持了一种私密性。借助这个机会, 他们可以和同伴畅聊, 或者干脆是自己临窗独饮, 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过客。

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人对电影的痴迷。可以说, 加拿大人对电影的痴迷程度远远超过了国人。加拿大人非常喜欢看电影, 偏爱好莱坞大片。在城市中, 有大小规模的电影院, 根据放映时间的不同, 票的价格也大不相同。在夏季, 每个周末学校校园的足球场也会放影片供学生观看, 学生会三五成群的坐在绿色的草坪上, 边吃买来的各种小吃, 边欣赏电影。

对于一般收入的加拿大人来说, 租光碟、录像带在家看电影是他们周末的一种享受。对一些家庭主妇, 特别是家里有2到3个学龄前孩子的母亲来说, 租光碟看电影更是她们枯燥乏味的家务劳动之外的最大享受。

遛狗是夏天加拿大人户外活动的另一种方式。加拿大人对狗的偏爱也达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在周末, 你经常会看到主人带着爱犬在公园散步, 有些主人因为工作忙, 白天没时间遛狗, 那么他们常常会雇人替他们遛狗。

超市里的狗粮、猫粮在货架上比比皆是, 占据非常抢眼的位置。一些年轻女孩子还特别喜欢养那种体型很大, 特别强悍的狗。

八、着装文化

在加拿大, 人们的着装除了一些正式的场合 (如婚礼、葬礼、毕业典礼, 正式会议, 教堂做礼拜等) , 大部分都是以消闲、舒适为主。由于大部分加拿大人体型高大, 他们穿得非常宽松, 特别偏爱棉质的短袖T恤衫, 即便是在冬季, 由于工作环境和一些公共设施里都有空调, 他们除了在路上穿厚外套防寒以外, 到了公司, 脱去外套, 仍然穿着T恤衫。

在加拿大, 人们很少有戴围脖、围巾之类的习惯, 由于加拿大的冬天比较漫长, 一年中有长达6个月的时间是冬季, 而且冬季风力较大, 所以人们偏爱有帽子的外套, 这种服装方便, 实用, 外套上的帽子可以防风挡雪, 非常方便实用。

夏天的穿着, 男士主要是短袖T恤衫, 女人则多穿吊带背心, 牛仔裤, 光脚穿皮托, 并在指甲上染上不同的颜色, 这种以更多裸露身体部位为特色的穿着习惯, 源自于加拿大特殊的气候, 即冬季漫长, 日照时间短, 大部分时间是多云天气很少见到阳光, 所以当有充足日照时间的夏日来临时, 人们会特别享受这样的气候, 尽量让身体多接触这稀有的阳光, 这就是女士穿吊带背心, 光脚穿凉鞋在夏季如此盛行的原因之一。

在加拿大, 因为污染不是很严重, 所以紫外线很强, 但因为大家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有阳光的日子, 所以即便在炎炎烈日下, 也很少看到打遮阳伞的。相反, 你会更多地看到这样一幕:绿色草坪上一些穿着吊带背心和短裤的女士趴在草坪上晒太阳, 尽享阳光带给她们的愉悦。

九、公司文化

加拿大的公司文化注重团队合作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一项工作完成的好坏取决于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所以, 良好的沟通能力, 与人为善的亲和力与做事的高效率必不可少。

由于加拿大是移民国家, 所以一个公司里会有不同族裔的人。公司非常注重各族裔之间的和平共处, 有的公司还把某一天定成Diversity Day。在这一天, 会议室里会把各国国旗插上, 然后人们聚餐庆祝。借此机会, 大家也可以互相聊天, 询问各自的生活和家庭情况, 女同事们也互相谈论某个商场的打折促销情况。

加拿大公司有时组织部门员到野外聚餐, 聚餐形式有时是烧烤, 更多的是potluck这种聚餐形式, 就是参加聚会的每个人都要带一道自制的拿手的菜肴或者带一种饭后甜食。不会做饭的, 也可直接到超市里买一些食品。这些大家各自带的饭菜, 在长长的桌子上会摆的满满的, 非常丰盛, 大家拿着刀叉围着桌子自取, 也是一种自助餐的形式。在这类聚餐中, 大家能够尝到许多不同国家的食品。

加拿大人中午大部分都是自己带饭, 中午午餐时间在微波炉里一热即可。所以, 公司的餐厅里会放有好几台微波炉, 供员工使用。公司餐厅里也配有咖啡机, 加到咖啡里的奶、糖等也都放在冰箱里供员工随时取用。

加拿大的失业率很高, 特别是2009年的金融危机, 失业率更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似乎没有什么终生制的职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人们一旦有了一份薪水不凡的工作, 特别容易满足, 他们的满足感体现在他的言谈举止、工作态度以及精神风貌上。满足感常常挂在他们的脸上, 他们非常珍惜现有的工作。他们的更多的精力似乎是放在怎么把现有的工作做好, 似乎对升迁、晋升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高。

加拿大人一多半人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 所以工作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一旦失业, 会引起一连串的恶性反应。可是, 公司的命运有时又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下, 所以他们的忧患意识特别强, 他们会拼命努力工作, 好好表现, 这样在公司不景气、裁人的情况下, 他们可能会逃过一劫, 留在公司, 维持全家人的生计。

加拿大公司中也有我们称之为不正之风的“走后门”现象, 如果你是该公司某人介绍过去的, 这会大大增加你被录用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是政府机构和一些大公司都有工会组织, 工会对雇主的要求是:优先考虑由内部员工介绍的应聘者。另外一个原因, 是由公司内部员工介绍自己熟悉的合适人选, 不但可以节约登招聘广告的费用, 还可以省去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应聘者的背景, 在公司看来, 录用一个通过该公司员工介绍来的人, 要比聘用一个对此一点也不了解的人更有安全感, 这就是为什么在加拿大公司经常会看到父子、母子、夫妻、姐妹等在同一个公司工作的原因。所以, 在加拿大职场上, “network (人际网) ”一词非常流行, 在求职过程中, 如果你有很好的人脉, 认识很多人, 那么对你的求职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也是加拿大为什么很多人想做义工的原因, 因为通过做义工, 就可以认识很多职场上的人, 认识的人越多, 人脉就越广, 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综上所述, 由于加拿大是一个有着特殊历史和气候环境的国家, 使其在许多方面有着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透过各种文化现象, 我们不难看出, 这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移民国家, 各民族之间既有自己生活的小圈子, 也有一些各民族文化融合所产生的一些共性的特征。各族裔之间和平相处, 相得益彰, 使其成为一个安静、纯朴、充满人性化生活的国度。

摘要:从文化马赛克、国民素质、环保意识、消费、品牌意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休闲文化、着装文化、公司文化九个方面, 阐述了加拿大各种文化现象的特点, 并透过文化现象, 剖析了各种文化产生的原因。

技术垄断:文化失范现象透视 第4篇

关键词:文化失范;技术理性;价值理性;宗教;后现代

所谓文化失范,是指在社会文化转型的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及价值观念由于缺乏明确的价值导向而产生的混乱无序状态。它的基本表现形式主要有:

文化消费感官化、平面化。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仅满足于追求感官的快乐与刺激,寻求精神上的消遣、愉悦与嬉戏,追逐生活上的轻松与随意;淡化人们的理性思考与对崇高的追求,文化不再有深度与厚度,只有表层的感官享受。

虚无主义弥漫。

人们不再追求人生的终极价值与目标意义,面对日新月异的物质文明,一方面人们处于物欲诱惑下的焦虑之中而难以自拔;另一方面面对汹涌而来的物欲大潮又时常孤独无助,倍感沮丧,寻找不到安身立命之所而产生梦幻般的人生虚无意识,在这种意识支配之下的人面对现实生活则产生冷漠与无动于衷,它使人失去了创造的热情,失去了对社会的责任,失去了对真理与正义的追求,失去了价值的判断。

各种文化垃圾充斥于社会生活之中。

文化失范使人们失去了文化自觉精神,人不仅不再去清晰地辨认消极与积极、光荣与耻辱、崇高与卑下、进步与倒退这些文化领域的价值尺度,甚至为了满足自身的感官欲求和一己私念而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以耻为荣,以丑为美,卷起历史沉渣,挑战人类道德底线。文化失范现象使文化陷入无序状态,导致这种无序状态的产生有其复杂的根源,但根本的原因即是后现代社会的技术统治。

1.启蒙与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孪生兄弟

现代性以一种对理性新的信任态度开始,这种新的信任首先表现为对自然科学与技术进步的信仰。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人类理性的第一篇章当是苏格拉底时代,这一时代被称为“哲学家的黄金时代”。那时,人们追寻的是人生价值的终极意义,是人生价值至上的时代。为此,人们不断地拷问自己的灵魂,寻找人生之道,“朝闻道,夕死可以”。到了中世纪,人类把灵魂交给了上帝,把人生价值的意义寄托在超越自然,超越现实的神灵崇拜上,把人的价值献身于宗教共同体。此时的人无法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于是,人类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对自身价值的追寻,而把人生的价值确定为最大限度地符合宗教教规,人生价值的意义不是在现世,而是在来世。宗教理论渗透并掌握了人们的灵魂,人们拜倒在上帝的脚下,宗教信仰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精神住所,对上帝的崇拜代替了对人文价值的追寻。人性只能由神性主宰,人类理性被安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落之中。自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开始,人的权利开始得到肯定,人类重新有了精神自由。“思想变成了一种权利,而理性的权能变得合法化了。”[1]P.121人的权利逐渐成为世俗思想家关注的焦点,与其同时人对物质的一切追求都普遍地合法化了。当西方思想家的理论由天赋人权发展到肯定每一个人都应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人类被压抑了许多个世纪的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被空前激发:人不再为上帝而活着,而是为自己而活着。“上帝死了”,原来由上帝掌管的灵魂也随上帝仙逝天国。人不再是精神上的人,而是物质上的人,现代人类不再关心灵魂之事,只相信科学技术的威力。现实的功利成为人类衡量万物的唯一尺度,而这把尺度又以货币作为刻度,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只能由货币来计算。于是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只相信和推崇能够为人类带来现实财富的科学技术时代。从17世纪开始,西方思想家就把科学与进步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对科学的信仰取代了对宗教的信仰,技术理性取代了价值理性,人们对科学的崇拜如同中世纪对神灵的崇拜一样虔诚,汤因比因此把科学称为欧洲的三大宗教之一。从那时至今,人类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无一不受科学技术进步的深刻影响。二战之后,人们对科技的崇拜进一步升级,受原子能研制组织工作的影响,科学进入决策与管理领域。“科技治国论”的兴起并风行于欧美国家,使人们产生了一种印象: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借助于科学技术来加以解决,这被认为是后现代社会到来的标志之一,技术理性渗透到后现代社会的每一个细胞之中,并成为支配社会生活的最高原则。在技术理性的支持者看来,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一种不可战胜的自主力量,在经济领域,技术理性主义者把经济体系描述成一种复杂机器,似乎只要扳动几个手柄,机器便能有效操作;在政治领域,则认为传统的阶级统治将让位于无个性的技术统治。随着人们对技术理性推崇度的增加,人类的物欲也日益膨胀,而精神家园则日益荒芜,最终形成了文化失范现象。

2.市场挑战文化——人文精神的劫难

在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成果被用于市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这种运用将市场的全部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而市场以其无坚不摧的力量将一切物品商品化,将原本无法以价格计算的东西变成可以以一定价格交换的商品,就连在现代时期仍然与商品无紧密联系的文化,在市场不可抗拒的力量面前,也已经和商品密不可分并按工业生产的方式大批量生产。“在十九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2]P.146“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已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为商品;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理论家们用自己的理论来发财,而是说商品化的逻辑已影响人们的思维。”[2]P.146

与商品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成果,其目标取向就是市场需求。为了取得市场成就,这些文化产品丢失了文化的最基本功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按生立命之地,即为人的生命提供完全的、终结的价值支持。而后现代文化的许多成果则以情节离奇、怪诞、曲折、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为特点,但人们却难以从中解读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某种特定的意义。在现代时期,文化成果仍然表现出对人生意义、价值、主体复归的向往,而对后现代的文化作品的作者来说,写作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文化作品也仅仅是缺乏中心意义的文本,只有读者的解读活动才能使文本产生意义。不承担任何责任和意义的后现代文化产品,“以解放、色情、行动自由以及诸如此类的名义,猛烈地打击着正常行为的价值观和行动模式。”[3]P.99它造成的结果是“无人站在秩序和传统的一边”。[3]P.100“剩下的只有追求新事物的愿望——或是对新旧事物的一律厌倦。”[3]P.100在后现代阶段,一切传统的观念,包括盛行于现代时期的传统观念均受到怀疑和挑战,一切价值思想,包括宗教精神都被蛀空了灵魂而徒有外壳。

技术理性与市场偶像相结合已完全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人们认为,物质进步是通向理想境界的康庄大道,人可以驾驭的技术理性是最有效的逻辑方式,科学是最可靠的知识形式,而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不断地开发与占有更多更新的物质。当这些观念发展到极端时,对人的终极关怀,对社会关系的关注已经被借助于数学公式等手段去科学的设计未来的研究所代替,人文科学只能在狭小的空间苛延残喘。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人实际上已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想得到的东西,人们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铺天盖地的广告,各种各样的传媒的引导。各种各样新奇的含有大量新技术成分的产品引导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这就导致了以商业结构为基础的享乐主义泛滥成灾。如果从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一角度来看,这种类型的发展并不具有积极意义,它导致了人的异化,社会关系的紧张与社会责任感的丧失。所以,法国思想家利奥塔认为:在今天,“把发展称为进步已不再可能了,它似乎靠一种独立于我们的力量或自主性主动地前进,它并不对源于人类需要的要求作出反应。相反,人类实体的稳定——不管是社会的还是个人的——似乎总是被发展的结果和影响所破坏。”[4]P.145这“不但是它在物质上的影响也包括它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影响”。[4]P.145“人获得了许多对经济有利却并不完全需要的东西,所丧失的是不符合经济利益原则但对人又十分必需的东西,即对人类的最终目标、意义、价值的追求,特别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这就使得人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5]P.193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却迷失了方向。一种新的靠科学技术无法解决的各种危机已经频繁出现:各种恐怖活动层出不穷,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类商业欺诈行为引起的社会公害使人类的社会秩序面临严峻挑战,这些频繁出现的社会危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仅不会减少和消失,而且还会与日俱增,继续恶化。

3.宗教复兴—重寻精神“伊甸园”的艰辛

对科学技术的极度推崇,相信人类可以主宰自然与世界的技术理性推动人类踏入后现代社会,但对科学技术的信仰转变为技术理性支配一切的现状却使人走上了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道路。在后现代阶段,人们越来越追求短期可见的物质利益,即使在现代仍被人们视为神圣、高雅的文化,其成果也以快餐的形式向人们提供,于是精神危机乃至新的绝望情绪都不可避免会出现。新的绝望不是在物质贫困和可见的有形压迫下产生的绝望,而是在物质丰裕的社会中,通过“他人引导”而不能自主,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而产生的绝望,因为对物质欲望的满足不能取代人类追求精神境界的另一本能。事实上,科学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和灾难。因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类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因使用方法不同,它可以成为善的东西,也可以成为恶的东西。”[6]P.373“两次大战利用了全部经济和技术力量,结果给人类带来惨绝人寰的大灾难。”[6]P.373科技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而在后现代时期,人类对技术理性的过度推崇最终导致的物欲膨胀却使人再度迷失了自我,导致了精神家园的日益荒芜。当现实的精神家园被废弃之后,人类追寻精神的本能终于又促使人们把目光移向宗教信仰。因为任何宗教信仰如果去掉其习俗和说教的形式之外,其根本内容都是在追求一种永久的价值和理想,表达的是一种对人生的终极关怀。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写道:“光有知识和智能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人类从像佛陀、摩西以及耶稣这样的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来说要比所有的研究成果以及建设性的见解更为重要。”[7]P.911因为科学技术不产生道德理想,而没有了道德理想,人就不成其为人,人类社会也无法生存。科学技术的确可以产生无法想象的力量,但这种力量用于什么目的不取决于科技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的意志。同样,技术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任何精确的数学公式在设计未来时都无法判断出人的行为会发生何种变化。如果把追求技术进步和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活的最高境界,就会导致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迷失,人就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正如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所说:“我们有无数的科学家却没有什么宗教家。我们掌握了原子的奥秘但却摈弃了耶稣的训喻。这个世界有光辉而无智慧,有强权而无良知。我们的世界是核子巨人,道德侏儒的世界。”[8]P.193因此,后现代的到来,又为宗教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从1970年代开始,东西方国家几乎同时出现了宗教复兴,人类企图重新寻觅上帝,找回自身的意义与价值。但在重寻“伊甸园”的过程中,人们却惊奇的发现“上帝的确死了”。因为不但宗教产生的原始动因——被压迫者寻求精神慰藉的初衷,早已在宗教组织异化为新的压迫力量的过程中被抛弃,而且宗教中具有永恒价值的真理——“人通过将自身奉献给慈爱和怜悯而忍受痛苦,就可以超越自我,获得解救”的训导也在中世纪神职人员言行不一的行为中被背叛;不仅宗教对世界的解释在现代科学的打击之下无立身之地,而且它发挥其影响的重要领域——对不公正的谴责,对劳苦大众的关怀也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被世俗的各类解放运动所代替;宗教所追求的永久价值和理想对人们不再具有磁铁般的引力,因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在科学与技术的引导下不断追求的是物质的进步与享受,人们的目标不再是死后的永垂不朽与天堂,而是现世的幸福。不仅一般的信徒无法抗拒物质的诱惑,就连布道者本身也不能幸免。面对市场攻无不克的力量,宗教组织不仅无法超越,而且也开始按市场规则去考虑行为。“福音传道士现在推崇市场销售学”。[9]P.357因此在后现代文化失范环境下,人们重新将灵魂的拯救寄希望于上帝,但又不能不将希望归于失望——宗教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再也无法恢复往日的荣耀。因为现实证明“很多人渴望获得某种超凡的信念又发觉现有的宗教形式过于仪式化,与解决他们的难题无益,从而深感精神空虚。结果,宗教面对自由放任的价值观念的文化冲击,也束手无策,无力博取人们的拥戴。”[10]P.118

当人类的精神世界处于分崩离折的状态下,传统宗教又无法使人们获得精神归依之时,宗教的变异形态——邪教便开始大行其道。今日世界,各种邪教文化与邪教组织日益兴盛,对人类现存的社会秩序形成严峻挑战。推究邪教泛滥的根源首先应当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价值理性的严重缺失。这种由文化失范而导致的人类精神缺失使人们由于缺少正确的价值目标的指引而产生心无定所,四处飘零之感,让非理性主宰了人类精神。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孤独、迷茫、彷徨与焦虑,成为人自身挥之不去的伴侣,人们只能在荒芜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此时难免良莠不辨。邪教正是利用了人们的非理性因素,用其荒谬的价值观念营建人们的精神居所。恐怖、邪教、毒品成为依附于后现代肌体上的三大毒瘤,侵蚀着人类社会的健康。

只有从根本上真正破除对技术理性的盲目推崇,使人文科学占有应有的空间,重构人类价值理性大厦,人类才能重回精神伊甸园,获得健康的而非畸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阿诺德·汤因比.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121.

[2][美]弗·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46.

[3][美]丹尼尔·贝尔.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99,100.

[4][法]利奥塔. 利奥塔访谈书信录: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45.

[5][波]维克多·奥辛斯基. 未来启示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93.

[6][日]池田大作,[英]阿·汤因比.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6.373.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来的世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911.

[8][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93

[9][美]约翰·奈斯比特. 2000年大趋势[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357.

透视中学生课桌文化现象 第5篇

大学生在校兼职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屡见不鲜的现象,大部分在校学生都会选择周一至周五空闲时间或是周末打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这种想法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大学生主动寻找兼职与打工机会的行动。此次我将从大学生兼职动机是什么,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又是什么样的原因,大学生兼职会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是如何应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转换的几方面来研究。

首先,从各方面所得调查数据如下:

从打工学生所选择的打工种类来看:22%的大学生选择服务行业;12%的大学生选择家教;32%的大学生选择市场调研员;13%的大学生选择推销员;12%的大学生选择做导游;9%的大学生选择做校园代理。

从大学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来看:有35%的大学生是为了增加收入,以便付下学期的学杂费;有36%的大学生是想自己想自食其力,挣自己的生活费,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有29%的大学生则认为要锻炼自己的能力,报酬无所谓,如果有,那当然更好。

从大学生寻找满意工作的难易程度来看,有6%的学生表示很容易;有17%的学生表示比较容易;有52%的学生表示不太容易;有25%的学生表示很不容易。

从支持率来看,89%的老师和家长支持大学生假期打工,他们认为大学生通过打可以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尽早的接触社会,还可以让大学生的课本知识在社会的大熔炉里得到实践。仅有11%的家长和老师不支持孩子平时打工,他们认为那样会耽误孩子的学业。

从对于“大学生打工的目的”的看法来看,有78%的人认为大学生打工是为了锻炼自己,17%的学生认为打工是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也减轻自己的压力,是一种孝顺的行为,仍有5%的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学生打工的目的是为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甚至是为了吃喝玩乐。

从主动性来看,有80%以上的大学生热衷于打工兼职,而一到暑假,大学生打工的愿望则更加强烈。

大学生兼职动机可以分为四点:满足个人兴趣;加强社会实践;弥补生活必需;提高个人能力。而大学生兼职原因则多样化,其中也不乏高消费的攀比。但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比起前几年大学生盲目寻找兼职机会的情况,现在虽然不乏盲目从众的心理,但现在的大学生兼职变得更加具有理性与针对性大学生打工更多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简历与人生经验。主要的兼职选择还是与专业挂钩,兼职区域也更加广泛。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实践,有利于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加简历的含金量,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将大学教育的运用真正落实到时间与生活里,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但是在大学生在做兼职得到益处的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伤害。首先就是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上当受骗。最常见的状况是经由职业中介导致骗钱骗财骗色,或者工作与预期完全不符。其次,大学生很容易在工作过程中忽略掉对学业的精力投入,导致大红灯笼高高挂,主次不分。再者,大学生选择工作还不完全理性,往往重利轻能,在工作的厚利面前忘记兼职的本来目的。最后,大学生往往会忽视劳动合同的重要性,维权意识淡薄,难以保护自己的合理人身权益。

并且会产生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兼职的大学生有一部分是由于从众心理而加入到这只大军中来,不免让人担心,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为自己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没明确兼职的意义所在,自然也就难以通过兼职达到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需要。这样的兼职反而是在浪费时间。

而此间涉及到的另一个新的容易为人所忽略的问题就是角色适应问题。

社会角色适应是指个人在扮演某一社会角色时与其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符合社会对其的期待。角色冲突是指在社会现实中,一个人同时承担了多种角色,而且其中的两种或多种角

色对承担者的期待发生矛盾、难以协调,从而使角色扮演者左右为难,这种现象称为角色冲突。大学生在校期间扮演学生的社会角色,同时还是家庭中孩子的角色。当他们走出校园进行兼职,就扮演了教师或者服务员等种类的社会角色。

部分同学希望在兼职过程中得到锻炼,他们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有深刻的认识,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是一种非正式的工作,只有按照自身角色的要求去做才能获得想要的东西。但是回到学校,他们又立即转回到学生的身份上来,因为自己毕竟还是在校求学的学生。此类人群对角色的转换极其自如,但是人数偏少。第二种情况,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多具有滞后性,不能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尤其对于那些以前从未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来说,社会阅历的欠缺势必会影响他们在兼职中的表现,从而出现社会角色不适应的问题。然而做兼职所从事工作的大多是力所能及的相对简单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如做家教、服务生或者做市场调研。做家教等等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轻车熟路。第三种,角色冲突时有发生。大学生是一个以学生为主要角色的角色丛,他们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学习。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好好学习,但是部分家庭又不能提供给孩子足够的生活费,子女只能靠自己的兼职劳动获得额外的生活补贴。此时大学生就会面临矛盾的选择,不得不放弃部分宝贵的学习时间来从事兼职工作。另外由于时间精力有限,还有来自导师伴侣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兼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角色冲突,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赋予每个人更多的角色,每个个体都是一个角色丛。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角色冲突是很正常的,完全没必要过度担心或者蓄意夸大。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适当安排自己的时间,努力调节各方面的矛盾会减少冲突带来的不利后果。

与此同时,大学生应当更加理智,将兼职过程当做锻炼自己的过程,摒弃盲目兼职的观点,切实从自身出发,充分把握兼职的宝贵机会,提高自我能力。同时社会和学校也应当从正面引导,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意识。端正兼职态度,提高自我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兼职现象研究》江小珊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11)

2.《大学生兼职现象初探》李炳亮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0(8)

3.《对高等院校学生兼职状况的思考》,米霞《前言》2004,第9期

4.《社会学理论教程》(第2版)王思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透视中学生课桌文化现象 第6篇

系别:性别:()男 /女()

课桌文化已成为校园的一种亚文化,不管是信手涂鸦之作,或是精雕细刻之作,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现为了研究课桌文化,我们对我校学生展开调查,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给予支持。

1.你曾在学校的课桌上涂写过东西吗?()

A.有B.没有

2.如果有,原因是?(A..上课无聊B.纯粹好玩3.如果没有,原因是?(A.课桌是公共财物,不能破坏4.你曾在课桌上写A.情感的宣泄,如骂人,示爱等C.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E.对家乡的思念5.你赞成在课桌上任意涂画这种行为吗?(A.赞成,挺有趣的6.你觉得你所在的学校,课桌的涂鸦现象普遍吗?(A.普遍,在很多课室都能发现7.就你看到的大部分课桌涂鸦来说,你觉得:A.大部分都是积极向上的8.看见你的同学制造课桌文化,你会(A.阻止9.班级或学校清除课桌文化的活动,你会积极参与吗?(A.积极参与10.有老师或者其他人向你们告诫过不要制造课桌文化吗?(A.经常有11.你觉得课桌上的“文化”是真正的文化吗A都是B都不是12.有人说课桌文化的泛滥是大学生素质低下的表现,你赞同吗?()

A.赞同B)

C.看到别人写(画))/画过关于(F.学习类(公式,单词等)B.不赞成,破坏了公共财产B.不普遍,课室的课桌很少有被涂鸦的B.很多恶俗颓废的东西,只有少数能吸引到我B.不理会B.勉强参与B.有,但是不多C有些是 不赞同谢谢您的合作,祝您学有所成!,我也写(画)B.觉得无聊)的内容:(可多选)B.诗词,小说名,歌名歌词等文化类D.对政治经济的关心)

()

D看情况

说不清楚

D.突然有了灵感C.其它

G.其它

C.无所谓)

C.C.C.一起制作)

C.不参与)

C.从来没有

(E.其它

作为文化现象的洋泾浜英语之透视 第7篇

关于洋泾浜英语的历史渊源,学界有两种论述,其一是狭义的地域概念,认为洋泾浜英语即是指晚清时期流行于上海洋泾浜地区的一种语言交流形式。洋泾浜英语是晚清时期中外商人使用的一种混杂语言,因其盛行于上海洋泾浜地区故此得名[1]23。另外一种广义的定性概念,认为凡是具有中西混杂的口语化英语特点的交流语言都可以视为洋泾浜英语,并由此将洋泾浜英语溯源到更早的18世纪广州地区,也将洋泾浜英语分为以广州地区为代表的“前期洋泾浜英语”和以上海地区为代表的“后期洋泾浜英语”。

1.前期洋泾浜英语:广州英语。语言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也是一种历史符号。在广州英语出现之前,广州一代流行的“洋泾浜语”是广东葡语,葡萄牙依托澳门作为东南亚主要贸易港垄断了当地国际贸易和语言,这种状况直至18世纪中叶,英国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迅速崛起,并作为世界第一殖民帝国开始彰显其世界范围的统治力,并将广州这座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开放通商口岸当作打开中国市场的基地,不断抢占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在这一背景之下“,广州英语”伴随着贸易和生活的需求应运而生,并伴随着中英贸易垄断地位的不断增强而日益普及,逐步取代了广东葡语而成为广州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广州英语是洋泾浜英语的雏形,并随着沿海通商口岸的增加以及中英贸易和交流范围的扩大而传播开来,18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的百余年间先后从广东传播到江苏、浙江、福建以及上海,盛行一时。

2.后期洋泾浜英语:上海洋泾浜英语。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的五口通商结束了广州一统外贸的格局,新开放的“五口”之一上海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更加开放的贸易环境迅速成为中国东部最大贸易地,上海洋泾浜作为当时的英法租界分界线表现最为活跃,其发展势头迅猛,并俨然有取代广州之势。在这一形势之下,大量广州商人也就此北上,在上海继续同外国人做贸易,当时文献记载,其时在上海同外国人做贸易的人中,广东人占三分之二。广东人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同外国人做生意的经验,也带来了同外国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语言工具:洋泾浜英语。同早期广东洋泾浜英语发展不同的是,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因地域和时代的开放性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不止商人,当时的普通上海民众也以学习英语为好。而同广州英语相同的是,此时的英语学习仍然不够系统,杂无章法,因此大都还是表现为“洋泾浜式”的中西混杂和上海特色的口语化[2]71。

二、洋泾浜英语透视之:特征及形成原因

1.洋泾浜英语的特征。由以上洋泾浜英语形成的历史渊源,可以基本推论出洋泾浜英语的两个典型特征:其一,英语和地方语言的混杂特性,其二,汉式语法的口语化特性。也正是这种中西合璧、简单便捷的混杂口语化模式使得洋泾浜英语迅速普及流传,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作用。(1)关于英语和地方语言的混杂特性。晚清时期随着英国的强大,英语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通用语言,不止英国和美国讲英语,印度、澳大利亚等英殖民地以及其他国家在国际交流中也讲英语,而在我国,以广东和上海为代表的不同地域语言语种也千差万别,如此繁复多样的语言自发地交杂揉合,形成的洋泾浜英语必然带有浓郁的混杂特性。在洋泾浜英语中不仅能找到葡萄牙、印度等国际化符号,也能找到汉语、粤语、潮汕语以及上海等方言的缩影[3]14。可以说,混杂化是洋泾浜英语最为典型的特征。(2)汉式语法的口语化特性。向汉语语法习惯妥协是洋泾浜英语的又一特性。英语语法是一种复杂难懂的语言学术,这对于当时的应用需求和文化环境而言是不可达成的,因此洋泾浜英语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基本罔顾语法,而仅仅以“听懂”为目的,甚至在实践中直接套用汉语语法,表现为极大的汉式口语特性,以此便捷化处理方式来第一时间满足实际需求。

2.洋泾浜英语的形成原因。洋泾浜英语是伴随着西方殖民史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西方殖民掠夺和中西贸易是洋泾浜英语产生的直接原因,并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洋泾浜英语的产生还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和现实原因。(1)宏观上是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所需。表面而言,西方殖民掠夺和经济利益是洋泾浜英语产生的现实土壤,然而透过这一现象看到的却是受工业革命影响,世界范围内国际经济和政治交流日益增强,俨然已成大势所趋。在这一宏阔背景之下,清政府虽然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民间有识之士的意向却恰恰与之相反,是趋从和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是从国际市场中攫取利益和资本的渴望和实践,因此创造了“洋泾浜英语”这一文化现象作为目标达成的工具。之后的近现代历史实践表明,世界一体化是世界发展趋向,而洋泾浜英语则是近代中国国际化的积极尝试。(2)现实上是当时政治文化环境使然。除了沟通商务和日常生活需求使洋泾浜英语迅速普及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之外,洋泾浜英语的产生同当时的政治背景有极大干系。在西方国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殖民掠夺、大力发展同中国贸易的同时,清政府却一直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当时的清政府政策守旧,观念传统,一方面认为外国人来华做贸易,是外国人“有求”于中国,因此应该是外国人学习中国语言,而不是中国人学习外国语言;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国人学习外语往往是居心不良,意图“私通外国,图谋不轨”,甚至多有因学习外语被处死的例子,18世纪中叶前的清政府始终限制官民学习包括英语在内的外国语言,更遑论组织正规学校系统学习,当时位于广州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曾说“没有一个‘天子’的臣民能读、写、说英语”,由此决定了当时的英语学习只能以“洋泾浜”的形式出现。同时由于汉语言博大精深,地域方言支系繁杂,给外国人学习汉语带来很大困难,而现实的贸易和生活需求又迫使当时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需要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由此就产生了这种民间自发的、无法形成于书面、大多是口口相传、无体系无语法的“混血”语言形式“洋泾浜英语”,并因为这种语言的巨大需求和适应性而渐趋发展成为一种晚清特有的文化现象。

三、洋泾浜英语透视之:作为文化现象的洋泾浜英语历史地位及影响

1.洋泾浜英语与晚清社会跨国交流。语言是国际交往的前提和工具,正确的语言使用可以增强国际交流的效率。而洋泾浜英语作为一种流行于民间的非正式语言文化,即便在低层次的贸易和日常交流中也很难完全胜任,常常会造成一些表述偏差和误解,更遑论更加深层次的国际交往,比如国家外交。随着18世纪英国在全世界范围的崛起,英语已经成为国际外交的通用语言,然而晚清时期我国政府和民间同外国间的交流仅有洋泾浜英语可用,这种语言形式远远无法胜任实际需求,并使得晚清政府在当时的外交活动上常常处于极大劣势,甚至陷入语言骗局。例如,在清政府同葡萄牙签订关于澳门管辖权的条约译文上,外使有意“采用欺骗的手段”,将“永驻澳门管理”译为“the perpetual occupation and government ofMacao”(永占澳门管理),由此使葡萄牙抢占我国澳门主权图谋合法化,在类似这些问题的处理上洋泾浜英语显然毫无用处。清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洋务派首领恭亲王即说道,对外交涉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与西人交往不仅不“识其性情”,而且“易受人欺蒙”。政府外交如此,民间跨国交往也大体类似。如1869年一封国际函件记载,因国际劳工英语水平差,无法进行深入交流,因此在一起诉讼案中“因‘无人翻译’而‘未能遽定是非’”。

2.洋泾浜英语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正因为洋泾浜英语无法满足更深层次的国际交流,并屡现弊端,因而晚清以降众多有识之士痛定思痛,在洋泾浜英语的基础之上开始了“学习西语”的国际化思潮,由此加快了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并最终打开国门,使我国走向开放和国际化之路。清政府于1860年成立京师同文馆,随后设立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等,培养了一大批当时国家急需的外交语言人才,并且翻译了大量外文书籍,将外国先进的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带入中国。正如前文所述,从这一意义上讲洋泾浜英语是中国接纳世界、走向世界的积极实践,是以底层力量推动上层建筑变革的有益尝试,无论这种实践和尝试的利弊如何,却始终抹杀不掉其特定历史环境之下的历史地位[4]113。

洋泾浜英语虽然随着体系化英语教学的产生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它的某些印记已经深深印刻在了中国语言和文化发展之上,并固定为现代文化符号。如今我国现代化高效的英语学习中,我们依然能够从“bus”(巴士)、“coffee”(咖啡)、“sofa”(沙发)等等这些由洋泾浜英语演化出来的正统英语词汇中,领略和追思昔日洋泾浜英语的鼎盛风貌以及其背后深沉悠远的历史沉积。

摘要:本文从洋泾浜英语的产生和发展历史入手,考证了从“广州英语”到“上海洋泾浜英语”的洋泾浜英语发展脉络,并系统分析了洋泾浜英语的特征和产生原因以及历史地位、深远影响。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现象透视 第8篇

【关键词】文化 外语教学 思维模式

语言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外语教学传播的正是这一特殊的工具。长期以来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一直以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为重点,忽视了文化因素的植入。其实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虽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可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如不了解这些差异,在语言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形成交际障碍。因此,文化参与着语言交际,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接触必然在文化接触的背景下进行。语言和文化融为一体的事实使我们相信,无论我们采取什么语言教学方法,都会自然而然的导致文化教学。

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

有关“文化冲突”在外语教学中的表现首先由Kramsch(1993)提出,她认为教师应当利用外语课堂中发生的文化冲突实施语言文化教学。一个典型例子来自国内学者程棠先生(2000)《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书中有一个有关他在70年代给法国学生上《东郭先生和狼》一课时出现的师生对话:

学生:老师,这一课说明什么?

教师:这是一个寓言,说明对坏人不能同情、怜悯。

学生:谁是坏人?

教师:狼代表坏人。

学生:狼为什么坏?

教师:东郭先生救了它,它反而要吃东郭先生。

学生:那人还吃猪肉、牛肉呢。

他当时非常生气,认为学生不友好,后来从文化角度重新省视这句话,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是由于文化观念的差异引起的争论,我们从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来诠释这个寓言,对吃人成性的狼绝不能怜悯,恩将仇报更是天理不容。而学生从生物学的观念来看问题,生物为了生存,饿了要吃人,并没有善恶之分”(程棠,2000:173)。由此可见,教师、教材、学生因文化观念不同而在课堂上发生了冲突。

在跨文化交际中,特别是外语课堂上,学生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对话语产生不同的解释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所以Kramsch认为,对外语教师来说,教授语言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创造各种各样的上下文的过程。利用“文化冲突”,可以创造一种语言文化的新策略。为了实施这种策略,教师首先应学会发现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产生于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化解冲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比只注重知识和技巧更有实际意义。

二、外语教学是新的思维方式的输入过程

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文化渊源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一门外语时,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运用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待人接物。如在汉语中“老师”一词常常作为称呼语,也表示对老师的尊称。在它之前可以放不同的姓。英语中与“老师”相对应的“teacher”一词指一种职业,很少用作呼语。中国学生往往按照他们固有的思维来使用这一单词,把老师称作“teacher Zhang”,“Teacher Wang”,在外教上课时也用“Good morning,Teacher ”问候老师。其实这是一种语用失误。这一错误源于学生不了解“Teacher”这一单词的文化内涵,在进行交际时,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干扰。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学习本国语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摄入和系统的语言学习是同时进行的,这两种学习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然而在外语学习中,由于学习者带有其母语文化的深刻印记,不熟悉的目的语思维方式和根深蒂固母语影响的思维方式间的冲突构成外语学习的一大障碍。所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首先应选择合适的思维输入方式。设法在学生熟悉和不熟悉的两种思维方式间搭起桥梁,缓解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可能遇到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间的冲突。

对说汉语的人而言,母语的思维习惯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以英语为例,常常是一种干扰。而对利用,挖掘母语的优势,通过比较鉴别、排异取同、以同攻异,借助于母语和逻辑思维去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却大有益处。

三、外语教学是文化化的过程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的运用方式集中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社会性,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体谅。而英美及其西方民族则是以自我为中心。要学好英语,用英语得体有效地进行交际,就必须注意并熟知诸如此类的文化特征,并采取相应的言语行动。人们常说To be bilingual,one must be bicultural.( 要掌握两种语言,必须掌握两种文化)。所谓的用英语思维,实际上是用英语文化进行思维。H.Douglas Brown 在他的《 语言教学原则 》一书中提出“文化化”的见解。他说:“每一种第二语言的使用都有不同程度的文化化 …… 使用外国语则会引起更大程度的文化化 …… 学习外国语要比在本族文化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接触更多的文化问题。这是因为学习外语几乎每时每刻都得理解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的人们,所以,外语教学应该力图解决该语言的文化内涵。”

Brown所指的文化化,实际上是对另一种文化的了解、吸收和适应。也就是说,学习和使用一门外语,必须同时学习和适应这门外语所赖以存在的文化。实践证明,英语专业的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时,交际的主要障碍已经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其文化及交际模式的适应性。因此,我们要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基本功的同时,引导学生自觉了解和适应英美国家的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增加英语语感的同时,提高英美文化感。

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同时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在语言教学中,母语文化对外来文化既是一种抵制力,也可以是一种推动力。要有效得体地用英语进行交际,不能想当然简单地用母语文化代替英美文化,用母语文化模式进行英语交际。只有深刻理解并掌握本族文化,才能对比理解并自觉适应英美文化。

四、外语教学是培养文化创造力的过程

所谓文化创造力是指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的实践中,掌握和运用外国语言文化知识,并与本国文化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创新能力。文化创造力是学习者的一种主观能动性,一种主动从外国文化源泉中摄取新东西的能力。这种主动摄取是与生搬硬套或机械模仿决不相同的。学生通过多维面、全方位的语言文化学习,持续不断地从无知变为有知,从已知求未知,达到一种既了解外国文化,又深谙本国文化的“第三位置”。学生既不是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是因循守旧的狭隘民族主义者,而是既继承传统,又不断创新的改革者。这种通过语言文化的学习而获得的能力称为文化创造力。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获取这种文化创造力,外语教学中应重视将学习者的本民族文化带进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的课堂,因为这里我们特别强调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相互作用,不仅要求准确地理解外国的文化价值和其中包含和表达的意义,而且要求准确地把本国的文化价值向另一个具有不同文化价值的社团、民族和国家表达清楚,从而创造互动的局面。

总之,对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来说,交际化素养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外语教学效果的优劣和实际语言运用的成败。实践证明,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只有注重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素质的习得和培养,才能使我们所培养的外语人才具备在不同跨文化交际场合运用外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沟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Douglas Brown.Principle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Prentice Hall,Inc.Englewood Cliffs,N.J.1980.

[2]Kramsh,C.1993.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陈申,2001.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4]程棠,2000.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华语教学出版社.

*本文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校级教改重点课题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分析及其对策,项目代码 003106020210。

上一篇:渣土整改报告下一篇:看图作文-《选大王》作文